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龄化的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21-02
当前国际上通常采用两个标准来界定老年人社会:其一是联合国在1956年推荐的65岁,其二是在1982年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所推荐的60岁。发达国家一般遵循第一个标准,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一般采纳后者。就我国而言,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上,60岁被规定为老年期;1981年第二届会议建议将65岁作为老年期的起点年龄(此建议并未被采纳)[1];经过数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因此在我国,老年期法律界定的起点年龄为60周岁。
国际惯例是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标准,我国在2000年就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60~64周岁人口数为5866.7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4%;65~69周岁人口数为4111.3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08%;70周岁以上人口数为7781.3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83%[3]。从2001年起,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4]。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5]。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将关系到整个老龄化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老年受众的信息需求与媒体接触习惯
目前国内很多研究是基于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探讨老年人群体的需求状况。美国耶鲁大学的奥尔德弗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核心需要:生存、相互关系、成长。老年受众的信息需求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基于生存需求,老年人普遍关注民生类、医疗保健类信息;基于相互关系或称为社交需求,老年人对于文体活动类、旅游类信息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基于成长需求,老年人侧重于科普知识类、教育类信息,这也是其求知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集中体现。
就老年人选择信息渠道的比例而言,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亲朋好友、图书报刊、广播、网络、讲座[6]。电视媒体高居首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现代家庭观念的转变,空巢家庭数量增加,老年人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孤独感和精神上的空虚感。而电视媒体因其屏幕大、内容多元化、感染力强以及家庭普及率高等媒体属性,自然而然成为老年人“家庭精神陪伴”的首选。这一点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村村通”政策使电视机在农村甚至更偏远地区的普及率明显高于其它媒体。即便出现了网络新媒体,由于老年人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较慢,掌握网络操作技术的能力较弱,而电视机操作简单,因此更受青睐。当前,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分流了大批年轻电视受众,但对老年受众的分化作用不明显。老年人群体的媒体接触习惯相对稳定,在电视媒体受众中的数量以及接触时段广度和时间长度上均处于首位。
二、我国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缺位
电视惠老服务属于媒体公共服务的范畴。我国所要推进的电视媒体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的、以满足农村的基本视听权益为重点、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7]。电视媒体既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就应当面向广大社会公众,以保障公共利益作为媒体的“立业之本”。社会公众既包括主流精英,也包括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比如老年人群体。公众需求是多元化的,公众能分享到多元化的媒介内容也是公共利益的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反观现实,当前电视媒体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专门性节目少之又少,与这一特殊群体的现实需求无法匹配。这一切归因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传媒产业化发展张大了其自身的经济属性,使其在经济活动中带有明显的趋利性,从而沦为“经济人”。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经济人”的思考和行为趋于在即定的约束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于是,电视媒体常常以收视率为导向,主动放弃那些社会效益好、但制作成本高、经济回报少的公共服务类栏目,转而投向成本低、见效快、能赢利的娱乐类节目[8]。
这里还涉及电视媒体“有效受众”的选择问题。所谓“有效受众”,是指“含金量”高的受众群体,具体就是指“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对媒体而言,他们是“高质量的商品”,可以向广告商卖出高价[9]。而老年受众则是“无效”人群,没有“利用价值”,容易被媒体忽略。目标受众选择的功利性使媒体内容趋向单一,这也造成了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缺位。
三、构建以电视媒体为核心的家庭惠老信息服务平台
作为老年受众首选的“精神陪伴”,电视媒体提供的惠老节目应当更具针对性,更凸显服务功能,更体现互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惠老信息服务平台应当成为电视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体现。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制度;挑战;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66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所谓的人口老龄化,其实就是总人口数量中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一种动态过程。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和65岁的老年人的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数量的10%和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步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而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已然形成。因此,政府要及时分析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维持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人口老龄化给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挑战
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显然更需要医疗保险。在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的情况下,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遭到了巨大挑战。就目前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给保险基金供给带来的挑战,二是给保险基金支出带来的挑战。
1.1 人口老龄化问题给保险基金供给带来的挑战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构成。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费用缴纳由个人和政府共同完成。具体来说,就是在一定的缴费金额范围内,居民享受的待遇将由当年的缴费情况决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老年人的比例有所增加,对医保基金的收入也不会产生过大影响。但是,不同于其他两种缴费方式,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是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而职工退休后,可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享受医保待遇,不需要继续缴纳费用。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医保基金的缴费人员将远远少于享受医保待遇的人员。因此,人口老龄化就会给保险基金的供给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1.2 人口老龄化问题给保险基金支出带来的挑战
在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老年人的数量将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基金的支出将遭到一定的挑战。一方面,在医疗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的平均寿命将不断增长。这意味着,居民在退休之后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享受医疗保险的待遇。另一方面,近年来老年疾病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加,医疗保险的支出费用也将逐渐增长。因此,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将会迅速增加。
2 医疗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已然发生,且在短期内也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给医疗保险基金供给和支出带来的矛盾,相关单位应积极寻找对策解决医疗保险基金供给和支出存在的问题。
2.1 寻找更多保险基金的供给
要想缓解目前医疗保险费用紧张的问题,就要寻找更多保险基金供给。一方面,政府应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使更多人参与到医疗保险的费用缴纳中,缓解目前医疗保险费用紧张的问题。例如,政府应将民营企业、民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纳入到医疗保险的参保群体中。另外,在经济运营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民营单位,都应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理财渠道。所以,相关单位应为医疗保险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使银行理财产品、股票等资源成为医保基金的投资对象。为降低医疗保险的投资风险,相关单位应构建多层次的投资模式,进一步拓宽医疗保险的投资渠道。最后,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医疗保险的资金投入,解决医疗保险的资金供给问题。
2.2 做好保险基金支出的控制工作
一味增加医疗保险的基金供给,显然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给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挑战。所以,政府还应做好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控制工作,缓解医疗保险支出费用紧张的压力。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规范医疗机构来解决过高的医疗费用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使医疗水平尽可能高的同时,减少医疗支出的费用。这不仅可解决老年人的看病问题,还能解决医疗成本控制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推广社区医疗服务,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建立集医疗、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老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增强老年人的保健意识,降低老年疾病的发生率。另外,政府还可推广体检制度,使国民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有效减少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
3 结 语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政府和相关部门只有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挑战,并处理好医疗保险基金的供给和支出问题,才能保证我国医疗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康彩霞,王宏.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9(1):108-109.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需要把老年人的临终关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如何保障老年人在生命历程最后阶段的质量必然会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1.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2013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本报告提到,2012年我国老龄化水平达到14.3,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94亿,预计2013年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内部变动致使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持续增长,2013年比2012年增长100万人,达到0.23亿,而且这种年均增长100万的趋势将持续到2025年。二是失能老年人口持续增长,2013年比2012年增加150万人,达到3 750万。三是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增长较快,2013年突破1亿人。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大,2013年也已突破1亿人。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逐渐增加。因为实行计划生育的那一代渐渐步入老年期,加上独生子女的风险因素,没有子女的老年人持续增加。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国人口年龄分布已经远远超过国际标准,过早地进入老龄化时代。
快速的高龄化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是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加之疾病谱的不断改变,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疾病有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老年人患有的这种疾病均有发展相对缓慢的过程,导致很多老年人在疾病和痛苦中徘徊。而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部分,这些老年人在临终之际只有一个子女照顾,致使老年人照料成为一个大难题。二是伴随着快速的老龄化使劳动力数量减少,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劳动生产效率。而且,通过社会或者市场商业化养老机构来供养和照料他们难度很大,现阶段我国社保基金缺口较大,给目前老年人照料造成很大的困难。
2.能够有效节约卫生资源。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时期内也不会有较大改变。因此,要从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要坚持最有效的原则,从人道主义观念出发,关注生命质量。对那些身患不治之症的病患来说,除了自身承受巨大的病痛折磨,甚至还会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尽管临终关怀需要社会支付较多的服务费用,但相比临终病患的医疗费用而言,它将会使这些节约的费用转移到其他人有结果的治疗上,使医疗保险费用发挥最大的价值。临终关怀改变了过去医疗机构对任何病人都进行医治的做法,而是承认对某些患不治之症的病患无法救治的客观事实。通过设立临终关怀机构对他们提供舒适的照料,而不是消耗无谓的卫生资源,这才是真正体现了人道主义关怀的精神。
二、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
临终关怀在我国发展了近20年,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差很远,这也与我国老龄化规模和速度不成正比。目前,我国临终关怀面临以下问题:
1.总体水平低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相继创办的临终关怀机构大约有200多家,基本能维持运营的有100家,从业人员在4-5万人。而随着老龄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疾病谱的变化,老年人医疗保健和照料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与此相关的临终照护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我国目前的临终关怀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覆盖率低,总体水平低下。具体表现为:一是临终关怀覆盖率低,从业人员缺乏。目前人口老龄化规模不断扩大,癌症患者逐年增加,这就导致我国居民对临终关怀需求日益强烈。而现在临终关怀机构覆盖率还很低,供需矛盾加剧。二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待提高。
2.传统伦理思想的束缚。首先,我国传统的生死观过分强调生的问题,缺乏对死亡本体性研究,因而造成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从而避谈这个问题。中国人的生死观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必然导致人们对死亡缺乏理性的认识,面临终关怀必然要和病人及家属谈论死亡问题,因此,临终关怀和我国传统死亡观存在着内在冲突。其次,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强调百善孝为先,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些表明孝是评价人们行为准则的最高标准。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不管父母亲人患有何种绝症,儿女及家属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治疗,而不能放弃,否则就会背上不孝的罪名。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忽视了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更忽视了老人的生命质量和死亡尊严。在这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受到冷落,往往出现空床的现象。
3.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不仅需要精神的支持,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尤其是在资金和医疗政策方面的扶持。凡是接受临终关怀的病人,一般都是采用姑息治疗,使用药品一般也都是比较便宜的,因此,临终关怀机构的收入相较一般医院收入相对较少。但是临终关怀机构对病房设施等投入相对较高,这就导致一般临终关怀机构入不敷出。而且,临终关怀机构人员需要进行培训,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国家财政和社会资金的支持,这些机构存在的基础就没有了。目前,政府财政对临终关怀机构支持比较少,阻碍了这些机构的发展。由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财政实力有限,医疗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大,导致临终关怀机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
三、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临终关怀理念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加关注死亡的过程。身患绝症的病患在后期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通过临终关怀能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能够安详、舒适、有尊严的离开人世。发展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必须要进行大力宣传教育,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接受这种临终关怀文化。一是开展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束缚,绝大部分人不能正确认识死亡过程。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是对传统死亡观念的巨大冲击,人们需要加强死亡教育,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这样能帮助病患亲人缩短病痛过程,提高生命质量。在很多发达国家,死亡教育已经是学校教育的一门学科,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医疗机构,都能接受这种教育。而我国开展死亡教育的学校或医疗机构都很少,这就需要我们在医学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尽快增加相关死亡教育课程,使医护员工正确对待病患的死亡,并能指导病患家属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二是对传统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认识。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中孝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观念要求善始善终。而当今对孝和善终的认识异化,对临终病人的过度治疗,不关心病患的临终感受,病人死后大操大办,这都不是孝的真正表现。孝敬父母,要估计父母生理和心理上的感受,使他们得到关心和尊重。
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20世纪60年代,英国创办了最早的临终关怀机构,随后相继在美国、法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起来。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真正开展临终关怀事业,到目前已经过了20多年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一是建立社区、家庭养老和临终关怀一体化模式。我国目前普遍存在两种临终关怀模式:一种是以家庭临终关怀为主,一种是以临终关怀医院为主。这两种模式涉及面较广,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有很大考验。因此,要根据我国国情寻找一种适合的临终关怀模式,既要考虑到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还要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鉴于此可以建立社区、家庭养老和临终关怀一体化模式。社区处于整个临终关怀服务的核心地位,它本身可以提供医疗服务,也可以组建跨学科小组,参与针对家庭病患的照顾计划。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挑战;对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52-02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全国老龄办,2006)
一、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
(一)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面临的挑战
老年人口的首要问题是养老保障,而经济保障是养老保障的基础。城市地区老年人的照料和精神慰藉内容主要倚重家庭,农村养老则主要是依靠家庭。因此,城乡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而农村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老经济或物质保障问题。
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子女数量减少,家庭规模趋于变小,是家庭资源供给减少和不确定。二是农村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已经开始动摇,农村土地的收入和保障功能被不断减弱,使家庭资源供给具有不确定性。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严重挑战原有的养老保障体制。主要表现:一是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养老金支出的快速膨胀。二是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巨大。三是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养老金空帐风险加大。(姜向群,2006)
(二)健康与医疗保障的困境
根据200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绝大部分老年人身体健康,有91.19%的老年人生活能自理,其中男性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女性,占92.58%,女性为89.86%,比男性低2.72个百分点,说明男性老年人生活自理的比重高于女性。
从总体上说,中国的食品、住房、教育和保健服务以及影响健康状况的许多其他因素均达不到经合组织(OECD)的水平,结果,中国老年人寿命比经合组织国家的老年人短,而且他们的晚年往往是体弱多病,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
人口老龄化使城镇医疗保险面临风险。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口医疗需求的普遍提高,再加上老年人口护理性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这些都将给医疗保障带来巨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一是人口老龄化速度与医疗保险基金增长速度不相适应。二是老年人口医疗服务需求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不相适应。(陈佳贵,2001)三是老年人口医疗费和占医疗保险基金的比重逐年上升。(穆怀中,2005)四是劳动年龄人口医疗保险缴费负担加重。
(三)社区服务与生活照料的阻碍
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是社区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或者已经被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众多独生子女来说,将来对老人的赡养、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四)社会福利设施不足
社会养老设施供给水平低,老年床位数严重不足,利用率不高。中国目前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另一方面,现有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单位的床位数利用率不高。社会养老设施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服务能力的差异。
(五)迅速的老龄化对计划生育提出的新挑战
由于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又提前步入了老龄社会,而且生育率迅速而持续的小将导致2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空前的加速。据预测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14%,如果是低方案,达到14%的时间将是2020年,人口老化速度之快可以与发达国家日本的人口老化比肩,而且成为21世纪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快的国家。(李建新,2005)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们必须从人口老龄化的共同成因与特殊诱因出发,在分析老年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从多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逐步解决。
(一)经济方面的对策
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来解决因人口老龄化所带啦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集中到一点,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没有经济的发展,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难以解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上海;医疗保险
中图分类号:F81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67-03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口的关注也逐渐成为人口研究当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尤其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患病人口尤其是患慢性病人口的增加这一突出问题也开始显现,用于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也呈现出大幅度增加,这无疑给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带来了压力。那么,人口老龄化将会给医疗保险带来哪些影响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会使我们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的风险。尤其是,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城市,并且也是目前全国老龄化程度最严峻的城市,因而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影响将更具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
上海市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发展至今,上海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出老龄化的程度高、速度快和高龄化突出等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老龄化速度更是明显。
概括起来,上海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老龄人口基数较大,增速快。从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已经达到367.32万人,老年人口较多;而且从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来看,2012年度,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达到25.74%,高于国际社会公认标准约15.74个百分点,也远高于1979年上海市首次进入人口老龄化时的比例。这一现象说明上海市老年人口不但绝对数额较大,而且老龄化增速也快。第二,高龄化发展态势迅猛。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海市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市老年人口中高龄老人占比不断上升。1964年,上海市高龄老人占比仅为4.43%,到1996年,这一比例已经升至10.80%;同时,绝对数额,也从1964年的2.9万人上升到1996年的24.9万人。这说明无论从相对数量还是从绝对数量来讲,上海市高龄化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都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龄老人的增加也意味着需要用于老年人医疗的费用也将增加。
二、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影响
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日益加剧,社会负担也在不断加大,用于老年参保职工的医疗费用也将不断增长,老龄化将给上海市医疗保险基金带来沉重的压力。从老年人的疾病特点来看,一般而言,老年群体发病率比年轻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左右,因而用于老年参保人员每年消费的医疗费用一般来讲要高于年轻人。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年群体基数的增大,社会上的大部分医疗资源将被老年群体所消耗,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亦将呈现上升趋势。凡此种种,我们不难设想,在老龄化加剧的形势下,如果维持现有的参保规模、筹资水平及享受水平不变,上海市医疗保险资金在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1.社会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医疗保险基金积累不足
由于退休老人的医疗保险支出主要依靠在职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基金来支出,因而,人口老龄化将会使提供医疗保险基金缴费的人数相对减少,而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数增多。加上老年人发病率比年轻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左右这一患病特点,因而,毫无疑问的是社会年龄结构的老化对未来医保基金的积累提出了挑战。
首先,离退休、退职人数增加。从图1上海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来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每年离退休、退职人员占总参保人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图中来看,2001年末参保人数中离退休、退职人数为239万人,到2012年,该人数直线上升至421.52万人,短短11年间,参保人数中离退休、退职人数就增加了182.52万人。从上升趋势和幅度来看,离退休、退职人数的绝对数额每年都呈上升趋势,最初年份年增加5-7万人,2004年以后,每年绝对数额增加达到10-15万人。
图1 2000―2012年上海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年.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1年对社会保险政策进行了调整。原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从业人员被纳入城镇职工保险范围内,并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的相关政策作出了调整。
其次,享受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例较高。由图1上海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来看,2000―2010年间,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大概在35%―40%之间,并且这一比重基本上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即参保人员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数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大,甚至超过在职人员的增长速度。这客观上要求需要有更多的医疗保险基金,以应对老龄化高峰到来和医保基金的不均衡。2011年和2012年,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2011年起上海市社会保险政策调整时,将原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从业人员纳入了城镇职工保险范围,由于参加综合保险的外来人口多为年轻人,客观上使得上海市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从具体数值来看,虽然2011年以后有关政策将大量外来人口纳入到上海市城镇职工医保范围,但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仍保持在30%左右。
另外,饶克勤、尹力和刘远立(2000)的研究表明,在医疗费用价格保持1998年的实际价格不变时,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医疗消费负担增加。2000―2015年间,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医疗需要费用负担将增加28.7%,医疗需求费用负担将增加26.4%。上海市作为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不难设想,其未来的医疗负担将更严重。
2.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老年群体医疗需求量上升,对医疗保险基金产生压力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速度居全国之首,人口老龄化将对人群的疾病模式及死亡模式产生影响,而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又将影响医疗保健服务的数量、内容及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出量。
近100年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上世纪初,急慢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及寄生虫病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2012年,排在上海市人类死亡“疾病谱”最前列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病(占死亡总数37.02%)、肿瘤(占死亡总数30.67%)和呼吸系病(占死亡总数10.48%)。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同时,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年龄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随着人群老化,这类疾病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另外,由于老年人期望寿命的延长,一般老年人患此类疾病的数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因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总人群对医疗保险的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增加,医疗费用发生额也会增加。
卫生部有关调查显示,老年人发病率比中青年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老年患慢性病的比率为71.4%,其中有42%的老年人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这也进一步表明,老龄化所导致的医疗费用的消耗也将大幅增长。老年人群具有在其生病周期当中的特殊性,一般而言,老年人群由于其生理特点,已经淡出了劳动力市场,对社会而言,老年群体更多的是一个消费主体而非生产主体,进入退休阶段后,他们不再缴纳医疗保险基金却大幅度的享有医保基金带来的福利,这对我国实行的现收现付的医疗保险模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对策和建议
1.扩大医疗保险基金覆盖人群,增强参保人群的可持续性,是减少基金风险、应对未来严峻老龄化形势的有效渠道
上文已就人口老龄化对基金可能造成的压力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知道,如果保持现有参保人群不变,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保险基金在未来是不可能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风险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于扩大医疗保险参保人群,从而增加基金数额。医保基金数额的增加,不仅能够减缓老龄化压力,而且更能较好地发挥保险所追求的互济功能。
从人口自然增长来看,21年来上海市户籍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户籍人口参保人群呈现出明显老化状态,单纯依靠目前参保人群中在职职工的较少增量而退休职工的较大增量,很难保持未来基金的平衡。但上海市是中国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体,其经济的增长每年对外来人口的拉力是巨大的,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入沪,如2012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达960万人,户籍人口为1426.9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已经高达67.28%。如若能够把这部分外来劳动力很好地吸纳进来,无疑对缓解医保基金压力的贡献是巨大的。若从此角度看,自2002年上海市对外来劳动力实行的综合保险政策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事实上,2011年起,上海市已将“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纳入了城镇职工保险范围,从而扩大了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尤其是参保人群中的年轻群体。
然而,虽然参保人群有所扩大,但参保人群的可持续性却有待增强。很明显,虽然上海市从2011年起已将“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纳入了城镇职工保险范围,但现行户籍制度并不利于外来劳动力持久地纳入到参保系统当中来。外来人口在上海市工作多年,也参加了综合保险,但往往由于迟迟不能够落户而使他们考虑去其他城市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现行的户籍政策束缚了基金的长远积累。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弱化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逐步放宽落户条件,是未来增强参保人群可持续性根本途径。
2.医保政策设计可鼓励引导老年人去社区医院就诊
社区医院相对于大的三级医院,具有医疗费用低的特点,医保政策设计时可以鼓励患者去社区医院就诊,以降低医疗保险负担。
首先,就老年人的患病特点来讲,去社区医院就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老年人的发病特点来看,老年人是慢性病的多发群体。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居民80%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都可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和治疗。老年人的身体一般都较弱,而且经济状况相对处于劣势,去离自己居住地较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方便,而且治疗费用较三级医院低。所以,医疗保险在设计上可以秉持“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原则,鼓励参保老年人去社区就诊。
其次,从上海市医疗资源利用现状来看,鼓励老年人进社区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社区医疗资源。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一、二级医院尤其以社区医院为代表存在较为严重的病源不足问题。三级医院目前大量的工作和时间都消耗在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上面,因而用于高难度的诊疗和研究项目上的精力比较少,长期来看不利于三级医院技术的精进;而一、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完全有能力对这些常见病、慢性病进行诊疗,却由于参保人的心理等等因素的影响,病源比较少,这造成了一、二级医院尤其是社区医院资源利用不足,大量的资源被闲置。
最后,做好医保政策设计,降低医疗保险压力。医保政策设计时可以采取自由就诊和双向转诊相结合的方式。对直接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老年人,可以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保险优惠。
社区医院通过全科医生服务于老年人,全科医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的病人,可以根据需要将患者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双向转诊。医保部门在对双向转诊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进行结算时,要对不同的就诊方式采取有差异的医疗保险待遇,比如:直接到社区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享受程度高于非直接到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到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享受程度高于转诊到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转诊的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高于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
3.提高医疗保障中的财政支付水平
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相对较高,个人支出比例过大,政府和社会支出不足。上海市财政支出中每年用于非公费医疗的卫生支出比重也不高,高龄无保老人、精减退职回乡老职工、农保以及居民医疗保险医保报销比例都不高。所以,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未来上海市还要加大医疗保险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使医疗保障费用随着居民的收入增长而增加,提高保障力度,减轻居民患病的经济负担,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及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带来的问题。
4.从全局和长远看,应该制定相对稳定的人口发展政策
年龄结构给医疗保险带来的问题是我们思考制定相对稳定的人口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老龄化进程来看,发达国家社会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到老年型持续了几十年至100年时间,如法国用了15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用了25年,而我国的老龄化只用了18年(1981―1999)。
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是由于政策性因素引起的,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加剧了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又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口绝对数额很大,这给整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带来巨大的负担和风险。因此,充分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从人口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相对稳定的人口政策,可以消除人口政策当中的人为因素带来的人口的急剧转变,亦可大大减少政策原因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合理的相对稳定的人口政策能够减少社会矛盾,使社会得以平稳发展;同样,如果保证了新生参保人群的数量与新退休人员数量大体相当,就可减缓隐性债务带来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2] 饶克勤,尹力,刘远立.中国居民健康转型、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之二)[J].中国卫生经济,2000,19
(10):10.
[3] 仇雨临.基本医疗保险应正视人口老龄化[J].社会保障制度,2005,(7).
[4] 黄黎若莲,张时飞,唐钧.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服务需求[J].社会保障制度,2007,(4).
[5] 廖晓春,廖淑梅.人口老龄化与社区老年护理服务[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7).
[6] 姜向群,万红霞.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04,(增刊).
[7] 林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J].中国社会保障,2004,(11).
[8] 李再强,林枫.医疗保险制度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J].中国卫生经济,2005,(1).
[9] 董朝晖.我国医保改革中的隐性债务及解决途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4,(7).
[10] 林枫.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02,(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社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054 — 0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严峻挑战,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昆明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846 559人,加上在昆明居住的外户老年人约9.7万人,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老龄化程度比率排第9位①。昆明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增速快、基数大、高龄化、空巢多、贫困面大”等特点。
一、老年人对医疗卫生需求利用的特点
老年阶段是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决定了其对医疗服务需求较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呈现出该年龄自有的特点。
(一)以日常护理和医疗照顾为主。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更多地被诸如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所困扰。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及身体状况的特殊情况,调查表明,老年人的卫生服务更需要的是日常医疗护理和医疗照顾,这是相对其他年龄段患者的一个明显特征。
(二)就诊地选择上更注重就近方便。根据老年人的多发病情来看,老年人两周患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等一些常见病、慢性病,这些问题多数都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再加上老年人行动不便,因此,老年人在选择医院时,更加看重就诊地点距离所住地的距离和是否容易到达。
(三)医疗服务费用较高。我国的卫生服务调查表明,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远高于一般人群。根据经合组织国家用于测算卫生总费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65岁以上人口人均医疗费用大约是 65岁以下人口医疗费用的2~8倍②,中国的调查也显示,65岁以上年龄组医疗服务要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
调查显示,昆明市城区老年人年人均医药费用远高于昆明市全人群平均水平,昆明市城区老年人的医药费用的上涨幅度远超过了老年人的收入上涨幅度,昂贵的医疗费用影响了老年人的承受能力,严重影响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
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意义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的疾病和失能改变了我国卫生国情现状。老人疾病以慢性为主,这些病更严重,病程更长,致残和死亡的可能性更大。随着老年疾病态势的发生和发展,医疗服务需求量和医疗费用也在增加。而社区卫生服务的初衷是通过基本服务降低过度使用医疗服务资源和医疗价格上涨带来的高卫生费用。是缓解城市居民就医难、住院难的有效手段之一。
2000年卫生部在《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制定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近年来,昆明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昆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建设新昆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构建公共卫生体系“网底”的战略措施来抓。截至2010 年,昆明市共有360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已实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全市14个县(市)区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逐步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康复、预防、保健等社区卫生服务职能。
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最佳服务模式。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社区老年医疗服务资源供给与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医疗需求不平衡,二者之间存在供给缺口。其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不准确
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是对所负责的社区人群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卫生服务。调查显示,老年人最希望获得的社区医疗服务排在前列的是,上门医疗服务,得到有关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保健信息,有固定的保健医生并经常与之交流者。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观念仍停留在“坐堂行医”、“被动医疗”的服务模式。调查中,一些老年病患及其家属表示:“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一些小病要老人到大医院就诊十分辛苦,想请社区医院的医生上门为病患做简单的治疗,但是很多医生都以各种借口拒绝上门。”另外,还存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防治分离,将社区医院的功能局限于生物医学上的治疗疾病,出现“重医轻防”的现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康复、预防、保健、心理健康等功能缺位。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以《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为基础,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性文件,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等,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社区卫生工作发展的态度。
但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法律法规相对薄弱,尚无专门的立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很滞后,只有一些不具备强操作性的服务框架,缺乏适合本地的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使得在服务程序等方面缺乏规范。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医院进行治疗时,未将处方出具给病患,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患者无法出具有效的证明,最终将难以划定责任。另外,社区卫生服务的收费标准、管理办法不配套,机构及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规范也不尽完善。
(三)卫生服务人才匮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与合理配置是决定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体现为医护人员的结构不合理,医护人员老龄化,知识结构单一。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影响,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职称和待遇不如大医院的好,这也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机构人力资源不尽如人意。在调查中,很多医生都反映:“我们现在在医院看病的医生人手都不够,怎么还可能跟你上门看病呢?”另外,全科医生匮乏也影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目前全科医生主要是从专科医生转型而来,接受全科医生培训的时间较短,临床经验不丰富,在专业素养上与国际上的全科医生还有较大差距。
四、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明确定位,拓展服务空间
现代化的发展,家庭趋向小型化,在这些家庭中,无子女照顾的老人又占了很大比例。因而,老年居民尤其是高龄老人对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更高,对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也更大。因此,这就要求社区老年医疗服务工作人员要尽快转变观念,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适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群众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的变化,在服务方式上变被动为主动,变院内服务为上门服务,变单纯医疗服务为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为一体的综合。
一是探索家庭责任医生制度,即根据辖区内居民的户数和健康状况,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一个团队至少包括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各一人。主要提供家庭出诊上门服务,包括查体、康复、护理、轻微病症的医治,尤其针对老年人的慢性病的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居民与服务机构可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规范服务。通过该形式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连续、可及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建立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对于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老年人,应做好定期健康检查,建立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档案,便于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三是经常性宣传医疗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组织与指导老年人参加合适的健身活动。
通过改善服务模式,使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更加有效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同时,也转变了居民就医观念,提高了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度和利用率。
(二)推进城市社区老年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为目的,逐步将服务标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重点可放在,一是在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基础上,规范价格体系。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很多,是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的结合。例如疾病的诊治费、药品费,定期的健康检查、护理、康复服务等针对个人的健康促进,为个人提供医疗设备使用等,应该实行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按服务成本收费。而健康档案建立费用、健康教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为公众提供的卫生服务应实行无偿服务,但也要计算成本,以便从其它渠道加以补偿。二是在服务程序上,政府应当制定类似相对细致的规范和运行规程。比如,对于上门诊疗,要出台相对细致、规范、统一的基本诊疗规范,在上门服务时以书面的形式告知病人或病人家属整个诊疗过程,以便监督。也可开展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以块为主,”分片包干、明确条线、责任到人的岗位责任制”,通过探索一些标准化管理模式和工作评估体系,引导社区卫生服务向既定的方向。
(三)加强社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实行正规院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制订长远规划,通过医学院校培养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全科医学人才。对于在岗人员,以继续教育为依托,以全科医学教育为形式,对现有的医护人员根据不同层次委托高校进行相关培训。二是稳定的社区卫生医疗的基础性队伍。在薪资待遇上可参照大医院医生工资标准,给社区服务人员同样的待遇,定期输送优秀医护人员进行更高一级的专业深造,由此留住优秀的人才;规范人才管理,确定服务人员的资格认定标准,对社区护理人员要有一个相应的考评制度,要定期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 对不合格的进行辞退;三是探索弹性化的人才管理体制,实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专业人才来源的多元化。例如,利用大医院优势资源,开展“对口支援”和“千名医生下基层”活动,要求大中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要切实履行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技术指导的职责。
〔参 考 文 献〕
〔1〕王昀,段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北京城市社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思考〔J〕.前沿, 2012,(04).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不仅将是持续的,同时也将是全方位的,其中既包括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持续压力和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含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制度变革等方面带来的良好机遇。事实上,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老龄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是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社会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趋利避害,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闻喜县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地区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地区。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产生的,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出生、死亡和迁移三个因素。决定人口老龄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下降。总体来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闻喜县65岁以上人口达到32724人,占总人口数404150人的8.1%,60岁以上人口达到49696人,占总人口数的12.3%。分别超出联合国标准1.1和2.3个百分点。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分别高出1.9和2.1个百分点。闻喜县已属老龄化地区。同时闻喜县人口老龄化有如下特点。
1.“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多,一对夫妇同时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的家庭逐渐增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数据查显示“三代户”共35128户,占全县总户数102652户的34.22%,比2000年高出2.53个百分点;具有60岁及以上老年的户共33893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3%,并在继续增加。本文由收集整理
2.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闻喜县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1.8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高达4168人,占60岁以上老人总数的8.4%,比2000年的5.8%高出2.6个百分点。
3.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闻喜县是在尚未全面达小康,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2010年闻喜县人均gdp为2028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的29992元还相差9708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5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低1564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9109元低5545元。属于未富先老。
三、人口老龄化对县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根据人口学的基本规律,老龄化使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下降和劳动力年龄的老化导致劳动力供给的缩减以及劳动力价格上升。历年来闻喜县主要依靠玻璃制品、金属镁、钢铁冶炼及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拉动经济增长,并依靠供应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将会弱化这种优势。近年来尽管县劳动部门一直努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是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不断增加。2010年全县玻璃企业共关闭25家,其中30%的企业是因劳动力短缺而关闭;全县65%的饭店和宾馆从业人员不足,短缺人员在20%以上;全县近30%的门店因人员不足以各种方式招聘从业人员。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供给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价格上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据统计,2007年,玻璃企业的人均工资30元/天,到2010人均工资达60元/天;住宿餐饮业的人均工资20元/天,到2010人均工资达40元/天;建筑业从业人员工资人均40元/天,到2010年达到80元/天,均增长1倍。
2.人口老龄化使企业和政府的养老支出增加。对政府来说,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养老金、退休金,医疗保障的需求均会扩大,引起老年退休金、养老金、医疗卫生支出、老年福利设施和老年服务等支出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消费基金的增加。对企业来说,企业同样也要负担一部分离退休金、医疗费用和社会养老基金,加大产品成本。另一方面,政府为了缓解养老支出的财政压力,会加大税收,同样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打击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老年人是特殊生活用品、医疗保健以及护理服务等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特别是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现代社会,老年人在满足了物质消费的前提下,也会追求家庭服务、心理咨询、休闲旅游等非物质消费。随着老年人占的比例不断上升,社会对老年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老年人由于心理、生理上的差异,衍生出了特殊的市场需求。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消费正作用于现存的消费结构,促使其发生改变。
4.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压力增大。闻喜县老年人口的近70%分布在农村。同时,农村刚刚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还很不健全,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还有待加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
5.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压力急速膨胀。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对象。据统计,老年人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年轻人的3-5倍。2010年闻喜县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约占全县gdp的0.5%。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1.2%,2030年将达到3.1%。同期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倍,医疗费用将增长5倍。2050年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将占gdp的8%~9%。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加剧社会医疗保障费用支出的压力。
转贴于
6.人口老龄化对长期照料服务需求的压力增加。长期照料服务是指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综合服务。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解决起来难度最大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据推算,全县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数量2010年达1400多人,2020年超过2500人。目前,县老年人服务机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的床位却很少,其中的长期照料服务床位更是少的可怜。长期照料服务专业性较强,涉及到医疗、康复、护理、心理、临终关怀以及管理等多学科内容。仅靠家庭和政府是解决不了的,尚需大力发展长期照料服务机构。
四、促进人口老龄化与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高度重视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区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功能。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县政府应该整合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各种资源,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服务筹资体系,并从政策优惠、服务机构设置、人员职业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便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2.大力发展银色产业。老龄产业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养老金、退休金不断提高,从2005-2007年,国家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月人均养老金从714元提高到963元,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超过1200元。老年市场商机无限,购买力非常可观。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前景广阔的市场,将会创造许多新的工作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给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因此企业开发产品时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根据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喜好,研制适合他们的产品。同时还要重点发展老年服务业,兴建养老机构,包括医疗服务机构、保健机构、增加老年服务项目等。
3.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虽然人口老龄化,使得青年劳动力数量下降,老年人体力上的衰退,但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在实现了老年人的价值,增加了他们收入的同时,也有效地弥补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缺口,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可以返聘退休或退二线低龄老龄人,到适合或展示其特长的岗位,继续发挥余热。
4.引导老年人树立现代生活理念。充分发挥老年人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文化活动。鼓励老年人调节好心态,增强心理上的自力意识,生活上锻炼自己的自力能力;鼓励老年人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老年人学习新事物,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寻找精神寄托,充实晚年生活;鼓励老年人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树立现代生活理念,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一、美国“逐步退休政策”实施简介
(一)“逐步退休政策”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逐步退休政策由一系列的条件和相关的政策条款组成,包括申请者的资格与条件、期限及逐步退休期间的工作量、各种待遇、权利与义务、单位对教师的支持服务等。
1.在申请者的条件中,许多用人单位明确规定了申请逐步退休的教师年龄一般在退休前15年为限,并同时满足在本单位工作10年~15年,甚至20年。
2.逐步退休期间,教师的工作量通常少于正常上班教职员工的工作量,一般情况下前者为后者的二分之一。这些教师在选择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有很大的自,如他们可以选择半年休假半年上班。或选择全年上班而平时工作量较小。与之相应的是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其承担的工作量完全挂钩,即成正比关系.
3.参与逐步退休的教师必须遵守这一政策的实施程序。具体地说,教师必须先提出申请,并履行逐级审批的规定手续,而且还要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一份具有法律意义的书面合同。
(二)“逐步退休政策”的成功之处
1.“逐步退休政策”有助于教师的合理流动。逐步退休政策给予教师个体更大的自,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事务,如在工作、生活和休闲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职业发展兴趣的教师来说,该政策给他们提供了重新选择新职业的机会,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做最能发挥自己潜质的工作或研究项目。因此,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合理流动。
2.“逐步退休政策”有助于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逐步退休政策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教师队伍老龄化和某个年龄阶段教师断档问题,使整个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稳定性等得到进一步优化。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新教师入口,,畅通和“职业流动倾向教师出口”也畅通的双向机制。
3.“逐步退休政策”对教师个人与单位都是双赢的。对于老年教师来说,逐步退休有效地解决了因强制退休使他们从完全的工作状态到完全放下工作的“心理落差”而带来的失落,可以使他们逐渐从职业生涯中淡出,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发挥余热”而使良好的组织文化得以传承。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可以优化财力用途,把它用到招聘新教师或者其他更有用的地方。另外,政策的实施也使得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规划的预见性大大增强,从而增加了用人单位教师队伍发展的可控性,真正实现了“人本”管理。
二、我国幼儿教师老龄化问题分析
(一)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已非常严重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取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实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以后,有相当数量的城镇公办幼儿园,在10年~15年间没有进过新的幼儿教师。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40岁~55岁教师已经占到了45%左右,其带来的问题,不可小视。比如,这些中老年教师不能很好地组织开展动作类活动,尤其是体育、舞蹈等活动,长此下去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一刀切”式的退休制度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合理流动
“一刀切”式的退体制度是造成农村及乡镇幼儿园教师老龄化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事制度原因,在农村及乡镇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过程中。迫使不少原先从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中老年教师转岗到农村幼儿园,加剧了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的老龄化趋势。如果按照现行的退休制度,这部分人到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还需要至少10年以上。由于他们占着当地学区幼儿教师的编制,客观上阻塞了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入到幼儿教师队伍的“人口”,因而造成了老的“出不去”,新的“进不来”的尴尬局面。另外,年龄偏大的教师恰恰处于“被遗忘”的年龄阶段,在各类活动中,比如推荐上公开课等,很少被想起,职业倦怠也因此而产生,在自己升职无望但又想在别的方面体现自身价值的老师,还产生了“流动倾向”,甚至无心干好本职工作。
(三)目前我国退休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于实践层面的下位政策
据我们了解,近80%以上的县城公立幼儿园,几乎采取同样的办法应对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问题,那就是“适当放宽对中老年教师的岗位管理”,特别对那些由于身体原因、家庭负担以及自身在单位发展出现“瓶颈”的那部分教师给予“特殊照顾”:一是对于身体因年龄增长而出现健康问题的中老年教师,从班里撤出来安排在办公室、保健室等一些相对“清闲”的岗位上;二是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或是家里有中考、高考孩子的中老年教师,在请假方面适当宽松条件,并把他们安排在保育员岗位,以减少因教师请假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三是对那些年龄偏大在本单位升职无望而自己又想在别的方面体现自身价值的教师,有些用人单位允许他们以“请假”或“停职”形式,到一些私立幼教机构聘任教学或行政管理岗位。因此,从政策层面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已经具有现实性基础。
三、解决我国幼儿教师老龄化的积极策略
(一)园内人文关怀,实行“老中青”教师配班制
首先在幼儿园内,领导者在组织管理方面,尤其是在班组安排、学科课程安排等方面,应统筹考虑教师的年龄特点。可以考虑安排老教师组织与指导诸如语言、社会、科学等活动,让青年教师多担任一些体育活动、舞蹈活动等教学任务。另外,幼儿园应创造条件,保持中老年教师的青春活力。借鉴部分园所的管理经验,40岁以上的教师每天择时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形体训练,一是有助于她们身体健康;二是有助于保持她们愉快的心情。增进她们的心理健康;三是有助于她们保持专业青春的延续,减少因身心等原因造成的“职业倦怠”问题。
(二)整合学前教育人力资源,发挥中老年教师专业成熟的优势
借鉴“校企联合”模式,鼓励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共同培养幼教师资。比如,选择那些在公办幼儿园工作时间长、业务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参与到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来。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实践性知识丰富的优势,指导在校生把学前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并有效地物化成自己的“条件性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大中专院校由于学生规模过大,教育见习、实习指导不到位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
(三)实行“逐步退休”制度,有效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
借鉴美国教师“逐步退休”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申请条件和严格的实施程序。如教龄在15年~20年、年龄在40岁以上的在编在岗教师。可以申请“逐步退休”。实行“逐步退休”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老教师“出不去”,新教师“进不来”的问题。另外,鼓励公办园中老年教师到民办幼儿园聘任教学园长或教学主任岗位。一方面可以解决因年龄增大而产生的“职业倦怠”问题,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能够对民办幼儿园起到“智力支持”作用,从教学、管理等方面带动民办园走上“规范化”道路。进而提高民办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使人们可选择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增加。有效缓解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旺,姚敏.美国高校教师逐步退休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13,(1):27—31.
[2]罗贞培.农村教师老龄化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8,(10).
[3]贾建国.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创建的制度阻力探析[J].教育科学,2009,(5).
[4]张铭凯.教师流动“难为”之因与“作为”之经[J].中国教育学刊,2013,(1).
[5]谢婧,芦贞娟.美国幼儿教师培训新进展及其启示[J].文教资料,2008,(6).
[6]王大磊.美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及其对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4).
[7]禹旭才.美国教师资格标准与职前培养的新进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8,(1).
>>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 南通市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和对策 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 承德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思考 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管理的创新 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立法及社会保障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 浙江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路径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利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新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社会保障对策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2-2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EB/OL].http:///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
2012-04-27.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邬沧萍.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J].人口研究,2004,(1).
[6] 章光日,顾朝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6,(5).
[7] 文军.“被市民化”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