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实用稳定性;奇异系统;不同初始状态
【中图分类号】0175.13
1.引言
Lyapunov意义下的稳定性指的是系统平衡点附近的解的性态.现实中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形,有些系统在Lyapunov 意义下是稳定的,但保证其稳定的区域很小,在实际中无法应用;还有一些系统在Lyapunov 意义下不稳定,但解的偏差却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基于这一事实,实用稳定性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实用稳定性就是研究那些系统,其平衡点在数学上可能是不稳定的,但是在实用上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研究系统的实用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于不同的微分系统,已有学者给出了实用稳定的充分条件,文献[1]研究了初始时刻不同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实用稳定性,文献[2][4]讨论了脉冲系统的实用稳定性,利用比较原理给出其实用稳定的充分条件,其中文献[4]利用两个类李雅普诺夫函数研究了非线性脉冲系统的严格实用稳定性;对于带扰动的脉冲系统,文献[3]给出了该类系统一致实用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文献[5]利用Lyapunov第二方法,在无穷时间区间上分析了切换系统的实用稳定性及时变子系统稳定化的设计问题.
研究系统的实用稳定性,尤其是在脉冲系统中往往采用比较原理.本文利用类Lyapunov函数法及比较原理,对于不同的初始时刻,研究了初始状态变化的非线性奇异系统的实用稳定性、一致实用稳定性及实用渐近稳定性,给出了该类系统实用稳定、一致实用稳定及实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2.预备知识
考虑非线性奇异系统
4.结语
对非线性奇异系统(1)实用稳定性的研究,往往是基于初始时刻不变的情况下,本文我们利用类李雅普诺夫函数法和比较原理,研究了初始状态变化的非线性奇异系统的实用稳定性、一致实用稳定性及实用渐近稳定性,给出了该类系统实用稳定、一致实用稳定及实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1] Xinyu Song , Senlin Li , An Li. Practical stability of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 with initial time difference.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3 (2008)157-162.
[2] Yu Zhang, Jitao Sun.Eventual practical stability of impulsiv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time delay in terms of two measurement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76 (2005) 223-229.
[3] OHSEN DLALA and MOHAMED ALI HAMMAMI.Uniform exponential practical stability of impulsive perturbed systems[J].Dynamical and Control Systems, Vol. 13, No.3, July 2007, 373-386.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远古先民就发明了陶埙、骨笛、石罄等乐器,懂得了在狩猎和祭祀活动中吹奏乐器。赤峰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蒙古族音乐和中原地区的汉族音乐在这里共生共荣。这里有皇宫雅乐、汗廷音乐、寺庙佛乐、民间番乐、杠房音乐,民间秧歌舞蹈,说唱曲艺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因此,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发掘、收集、整理,使得这些非遗瑰宝在新世纪重放光芒是赤峰音乐人的责任。
关键词 :游牧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音乐;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19-02
一、赤峰文化概况
赤峰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肥沃的文化土壤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地域性的文化。赤峰地区相继发生了6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4000多年的草原青铜文化、1000多年前的契丹辽文化、800多年前的蒙元文化四次文化的高峰;100多年前,又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瑰丽多姿的民族民间舞蹈、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戏曲、古拙朴实的民族民间美术、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风情,构成了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民族民间文化长廊。由晋察热辽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安波抢救整理的昭乌达民歌《牧歌》,被中外音乐家改编成声乐和器乐作品,成为20世纪音乐经典。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蒙古族民间歌舞《呼图歌沁》、藏传佛教密宗乐舞《娜若·卡吉德玛》、清代蒙古族宫廷音乐《蒙古乐曲》、《赤峰雅乐》等,在区内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呼图格沁》等八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入自治区名录。
二、民族民间歌曲的地域特色
昭乌达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组成部分,有着鲜明民族地域特色。昭乌达民歌从内容上分主要有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
(一)礼仪歌。礼仪歌主要用于婚宴、节日、生日等喜庆场合。如歌唱纯真爱情的翁牛特旗民歌《达古拉》、《孟阳》,巴林民歌《翠玲》、《恋歌》,敖汉民歌《洪格尔博热》,以歌唱英雄、颂扬夺标赛马骑手的巴林民歌《铁青吗》,祈祷幸福、祝寿的巴林民歌《欢宴歌》,敖汉酒席之歌《四泉》,喀喇沁民歌《喜庆歌》、阿旗民歌《神灵的敖包》等。礼仪民歌曲调简洁,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叙述性特征。歌词多为四句一段,为分节歌唱形式,在不同音韵上反复叠唱,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二)牧歌。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歌唱,以赞美家乡、骏马、歌颂英雄为主。如阿鲁科尔沁旗民歌《祭罕山》、克什克腾民歌《欢乐的家乡》,巴林民歌《穆和勒哈达》、《双亲》、《赛罕山》、《江木伦》,阿鲁科尔沁旗民歌《春三月》、《云青马》,克什克腾民歌《海尔汗山》,《色仁扎布》等。牧歌的歌词抒情性强,注重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悠长、徐缓、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牧歌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的徐缓;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章。
二、民间歌舞与秧歌
赤峰民族民间舞蹈与秧歌是春节期间人们表演的一种传统民间歌舞形式。由于赤峰特有的人文环境、历史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使赤峰民族民间舞蹈和秧歌有着很强内在的联系,内容也多有交汇,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一)藏传密宗佛教乐舞《娜若·卡吉德玛》。喀喇沁八代王爷满珠八赞尔派其弟拉玛布仁钦到西藏学习佛教经典,公元1788年得号高门活佛,取回《娜若·卡吉德玛》经卷。1795年在下瓦房村八岭崖下建善通寺,拉玛布仁钦为第一任活佛,从此,招来众僧信徒前来诵经学舞。舞蹈动作的主要是以四十多种纷繁多变的密印手势为艺术语汇,此舞仅在喀喇沁旗善通寺表演,在内蒙古独一无二。它具有委婉、细腻、亦歌亦舞的表现形式,表达人们渴望平安太平的愿望,是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赤峰文化部门对其进行了抢救挖掘,1994年《娜若·卡吉德玛》舞的全部图、文、曲谱资料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它融歌、舞、祝赞词于一体,是一种十分高雅的寺庙艺术。2004年,中央电视台在《走遍中国》栏目中作了介绍, 2009年被列为首批市级和第二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呼图格沁》(又称“呼图格沁”)蒙古语称求子为“乌仁呼图格归牙呼”。好德歌沁,是祝福、求子的意思。此歌流传于赤峰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一带。近年来备受关注,关于它的起源,有古老傩戏说,宗教查玛说、蒙古秧歌说。因为它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戏剧特征,被誉为蒙族戏剧的雏形。《呼图格沁》吸收了汉族秧歌的表演形式,将《西游记》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充实到秧歌之中,只是舞步有所不同,主要是为了吸引观众,增强娱乐效果。它融歌、舞、韵白于一体,体现了音乐舞蹈乃至韵白的祝赞词本民族艺术特征。著名民间戏剧理论家曲六已先生评价《呼图格沁》是“蒙古族民俗仪式剧”,它对后来的蒙古族戏剧、舞蹈创作有重要影响。中央电视台在《走遍中国》栏目中播出了“好德歌沁”专题。2007年被列为首批内蒙自治区非物质遗产名录。
四、赤峰蒙古说唱艺术
赤峰市内的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最主要的就是“好来宝”和“蒙古说书”。好来宝流行于今赤峰市南部的喀喇沁旗,相传已有700百多年的历史。“好来宝”的篇幅有很大的伸缩性,有三言两语,有的十行百行,其乐曲有十几种。好来宝与蒙古说书,从内容、形式、表演风格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好来宝,韵律和谐,节奏鲜明,是富有音乐感的口头文学。蒙古说书,蒙古语“乌力格尔”、“胡尔齐”。早期主要是由民间艺人演唱的民族史诗,如《格斯尔》等。《格斯尔》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蒙古族《格斯尔》史诗流传地域横跨中国、蒙古、俄罗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活形态民间史诗。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格斯尔》的发祥地。1巴林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始终把格斯尔奉为伟大的英雄、英明的君主,对他极为崇拜,建寺庙、塑金身、顶礼膜拜,表达对这位伟大英雄的敬慕,格斯尔已被神化,成为神灵。《格斯尔》说唱体式史诗,被学界誉为活形态的史诗。2001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巴林右旗为“民族曲艺之乡”,2009年, 巴林右旗被文化部命名为“格斯尔文化之乡,2009年,《巴林格斯尔》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格斯尔》史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英雄史诗《巴林格萨尔》引起了国际格萨尔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五、赤峰古乐的特点
蒙古族音乐中的宫廷音乐、寺庙音乐多由寺庙的喇嘛代代相传。赤峰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如汗廷音乐、皇宫雅乐、王府雅乐、寺庙佛乐、民间番乐、杠房乐等在民间音乐,由十番会、十王会、杠房班等民间乐队于寺庙乐队在重大祭祀、庆典演唱。
(一)阿鲁科尔沁旗汗廷音乐。蒙古族语的“汗廷”就是汗王处理军政事物的“宫廷”及蒙古汗帐。汗廷音乐是民间的祝赞词、蒙古长调等歌舞音乐进入了宫廷之后,经乐师加工而成,是王室举行祭祀、庆典、朝贺、大飨宗亲等活动的音乐。汗廷音乐主要分乐声、乐曲、乐舞三个部分,乐声是有词的歌,乐曲是器乐合奏,乐舞是为舞蹈伴奏的音乐。从林丹汗时代到今天,宫廷音乐已经有400多年历史,是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蒙古族宫廷音乐,这对蒙古族现代音乐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音乐价值。2011年,内蒙古林丹汗宫廷音乐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喀喇沁王府雅乐。据考证,清代皇太极获得蒙古族林丹汗保存的蒙古族宫廷乐谱后组成了蒙古乐队。1644年,顺治帝把蒙古族乐队编入到番部乐,“傍什处”管理蒙古乐。1692年,康熙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到喀喇沁郡王嘎啦藏时,康熙把一套蒙古族宫廷乐谱和乐队的乐工作为陪嫁赐给和硕端静公主。王府雅乐承袭祖制,当时只有在王公贵族喜庆、迎接、宴飨等重大场合中演奏,演奏的乐曲有《牧马歌》、《如意宝》、《贺圣朝》、《大合曲》等,以显示礼仪的庄严。近百首单曲和套曲的王府宫廷雅乐和演奏乐器,是蒙古族先民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对于深入研究元代蒙古族宫廷音、清代的满族宫廷音乐和蒙族乐器具有重要价值。2009年,喀喇沁旗王府雅乐被列入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赤峰市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工作凝聚着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的心血。《赤峰古乐集成》这部古曲集成收集了流传在赤峰地区的汗廷音乐、王府雅乐、赤峰雅乐、宁城十番、赤峰佛乐等,堪称是目前最珍贵的古曲荟萃,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在新世纪重放光芒。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物质来承载的、固定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动的、靠世代口耳相传的,极易失传。赤峰民间音乐是各族人民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做好赤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整理、保护、展示传承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普查手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乌国政.昭乌达民歌[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
〔3〕刘增军,等.翁牛特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M].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2013.
〔4〕侯锡文.铁笔春秋[M].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2009.1.
关键词: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 现状
前 言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加强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失传,有的濒临消亡。如果我们再不对这些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话,这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面临消亡。
在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方面,除了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外,高校应该在科研、教育和推广方面发挥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于我省高校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和详细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情况
江苏的高校大都设在某一地区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中心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有着比较独特的优势:(1)江苏高校的数量:江苏高校众多,文化大省,教育大省,目前有81所高校, 45家海外教育机构和大学等,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是全国大学、在校大学生最多的省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达600所,在校生达到214万。因此,在江苏高校率先推广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教育和实践,是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2)江苏高校的传承优势。地方高校是地方优秀人才的汇集之地 ,高校学生正值青春年华 ,精力充沛 ,具有较高的理解力和文化基础。在江苏高校中,有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研究。南京体育学院有传统民族体育的课程和研究,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实践教育,不仅对当地的文化遗产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更多的融入到传统的文化教育中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江苏高校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教育现状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程中涉及了部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而传统武术又占了较大的比重,其中太极拳以简化24式的规定套路进入体育课程,部分高校已将太极拳等列为必修课。
教育部于1998年设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来,国内主要体育类高校于次年同步设置该专业,近年来,众多综合性高校也纷纷响应,表明了高校在努力加强传统体育方面的教育。江苏已有南京体育学院、徐州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等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基本都是在原武术专业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个别的增加了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等科目,将更多的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程。虽然目前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尚有很多不足,但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走向专业化、系统化,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高校设置体育课程,更多的还是看重提高学校整体竞技水平,围棋、传统武术和赛龙舟等一些能够经常在各级别高校运动会上亮相的项目,自然就容易列入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在这些项目上做出成绩,既可以提高学校在各种运动会上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
赛龙舟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经久不衰,近几年在高校的发展也呈上升势头,而对于水资源丰富,河流、湖泊密布的江苏省来说,发展高校赛龙舟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0年10月在连云港举办的江苏省首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就有连云港、南京、无锡、淮安等地10所高校的25支龙舟队参赛,显示出这个项目在江苏高校良好的基础。赛龙舟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参赛人数众多,团体合作精神至关重要,加之场面热烈,容易引发观众的激情,因此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同时,龙舟比赛都在极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参加赛龙舟对学校本身是个很好的宣传,这一点已经引起更多高校的重视。
比起龙舟,围棋在高校兴起的时间更长,流行也更广,每年都有各个层次针对高校学生或教职员工的比赛。相应的各院校也乐意加大投入。例如,南京邮电大学的围棋水平早些年在国内高校中毫无名气,甚至在南京都算不上出色,自从引进了已退役的江苏职业棋手金伟斌七段作为围棋选修课教练,不仅在校学生的围棋水平得到了提高,一些有围棋特长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自然对南邮多加关注,使得更多的围棋人才进入该校,形成了良性循环。从竞技成绩上,南京邮电大学闯进全国大学生团体比赛前八名,在世界大学生围棋王座战中,该校大三学生闻捷战胜了各国的大学生围棋高手,一举夺冠。这些创造历史的战绩不仅给学校带来了荣誉,也大大地促进了围棋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在该校的普及,成为以运动成绩带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成功范例。而从高校教学的角度,聘请校外专家及民间高手有助于某些体育单科的整体教学水平上档次,并实现质的飞跃。
部分地方大学结合所在区域的独特文化背景,因地制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如徐州师范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定位于汉文化题材为主要内容,在原来汉文化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汉文化研究院,将汉代体育列入课程,并先后出版了《蹴g――世界最古老的足球》(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足球专著)、《中国古代足球》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专著。此外,徐州师范大学民族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充分利用当地浓厚的汉文化氛围,借助于“武术之乡”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大了传统武术方面的教学力度,其武术教学成为该专业的品牌之一。
高校中的太极拳教学多以学套路为主,而扬州大学在普及的同时向高深层次拓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扬州大学将传统太极理论和现代训练手段相结合,创造了以“三摇三摆”为核心的太极推手及散打技术体系,训练效果显著。多人次获得全国推手及散打比赛的冠军,在这两项几乎被清一色的专业选手垄断的比赛中,扬州大学的学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正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尽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毕竟起步较晚,并无更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多学校都处在摸索阶段,难免走弯路,因此从总体上看,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1、 课程选择上缺乏统筹安排,对濒危项目关注不够
从目前高校所选择的课程上看,目标似乎过于集中在社会上的热门项目上,本应成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大本营”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几乎成为“武术专业”的代名词,课时基本被武术课占据,其他的如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专业等课程严重不足,且师资力量匮乏。
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我们一定要将其定位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身处传播科技的前沿阵地,应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濒危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资料的收集、归纳、考证等工作,编写相关教材,开设相应的课题,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动画技术对部分传统项目进行模拟演示,让一些只有文字记载或口头记述的功夫绝活在电脑中重现。
2、 教学视野狭窄,局限于竞技水平,缺乏文化上的传承
不可否认,学校将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夺取竞赛成绩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绝不是教育的全部。
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高校体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的是文化的传承,而不是单纯开展一项竞技运动。当前,高校在对国内的传统武术教学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但在多数传统体育项目上,我们并没有真
正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而是纯粹套用当代的竞技规则,为比赛而教学。
3、教学模式单调,流于肤浅,缺乏系统和深入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入高校,无论搞科研、培养高层次人才,还是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方面,都要求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上,必须由浅入深,精益求精。
然而目前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与此目标相距甚远,以太极拳为例,多数高校都停留在套路教学上,即使是武术专业中的太极拳教学,也多以类似体操中的难度动作作为评判标准,传统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等主要特点根本无从体现。教学普遍在低水平徘徊,大学生们不愿意把有限的在校时间浪费在武术套路上,“喜欢武术的学生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随处可见。
4、 体育理念上“唯西方论”,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认知
毋庸置疑,我国当代体育主流均为西方体育文化所占据,高校自然不能独善其身。西方体育充分地展现了人类的形体之美和力量之美,其激烈的对抗性和快速的节奏符合当代人的性情和欣赏需要,高科技的广泛运用和高收益的产业链条正契合了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步伐,可以说,当今世界选择了西方体育。
但是西方体育的辉煌之中并非没有潜在的危机,兴奋剂已经成为竞技体育的毒瘤,各种利益集团的参与带来的假赛、黑哨等现象也已成为现代体育的痼疾。由于人类自身生理条件所限,当前一味追求极限的运动理念终将走到尽头,在巨大利益的推动下,必然带来高科技的滥用,竞技体育也将步入发展的困境。从当前人们仍然注重体育的竞技性和社会性的现实看,“中西互补”是体育教学中现实而贤明的态度。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之处的同时,更要强化和肯定自己的传统文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同样需要中国特色。
四、结语
作为教育及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高校目前尚未全面系统地开展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教学,而在我国的全民教育体系中,如果失去了高校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就意味着丢掉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就会停留在表面,失去了高校科研和人才的优势,没有了高科技的支撑,文化遗产不仅得不到提高与升华,甚至会出现倒退并逐渐消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所有的体育工作者都责无旁贷;重塑与振兴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更是我们这一代高校体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庆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凝聚力.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63-73
[2]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5(1):67-70
[3]普丽春.论学校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1):19-25
关键词: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391-01
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不管旅游的内容还是旅游的形式都承载着文化的精神。从这一层面可看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
一、乡村旅游与非遗
最近出现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即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结合。这种旅游方式具有文化性、地域性、典型性、稀缺性、真实性等特点,牵动效果显著,广泛影响相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包含民间文学、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民俗等多个种类,这些文化状态一般存在于乡村地区,比如,以北京太平鼓为代表传统舞蹈,以成都面人为代表的传统美术等。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深入利用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当地的特色文化来吸引消费者前来观光旅游,进而起到增加乡村旅游中文化底蕴的作用,使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验文化,最终达到乡村旅游和非遗深度结合的目标,实现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继承和保护非遗,同时又通过非遗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利用现状
当前,已经开发利用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利用形式主要包括:政府牵头组织策划在传统节假日、艺术节或申遗纪念日进行一系列表演活动,市场生产经营和非遗相关产品,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等方式。尽管当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传承已经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利用率低
现在只有小部分非遗等级高,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其它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率普遍较低,知名度不高,甚至不被外地人所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表演艺术种类大多以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的方式存在,利用率较低,一般散布在各乡间村落里,不仅没有和乡村旅游相融合,也没能较好的促进当地文化建设。
2.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
随着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空间产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化活动逐渐离我们远去,无人继承发展,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消失的边缘。比如说,通州的运河船工号子,现在唯一的传人是位于永顺镇盐滩村的已86岁高龄的赵庆福,缺少后人传承发展。并且,依靠漕运儿存在的运河船工号子,如今已失去了载体,没有了生存空间,加上人们对他缺少足够的认识和研究,面临失传。
三、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新的发展创新点,可以提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契机。针对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现状,结合非遗的特色和类别,归纳总结出几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要注意,不同地区应按照当地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灵活选取,选择适当的利用方式。
1.展示与体验方式
非遗的展示与体验利用方式指的是将其进行展示,针对有条件实施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适当让游客在现场进行文化体验,最终使游客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并且通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为当地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对吸引力强、知名度高、级别高并且展示时间非固定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通过建造非遗文化主题博物馆的形式,在博物馆展示和非遗有关的物质载体,并在博物馆内进行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在乡村旅游中适合通过体验来传承的非遗主要包括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和杂技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容易体验的特性,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这些项目,促进文化的传承。
2.旅游商品方式
以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们的技艺本身不能引起游客的足够兴趣,并不能吸引游客的到来。针对这种类型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利用生产非遗有关的商品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商品化方式指的是把非遗项目中的有关艺术形式经过大规模集中工厂化生产加工制造出来的商品作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乡村游客集中的地方进行销售该商品,达到通过售卖旅游商品来增加当地乡村旅游收入,并且实现在乡村旅游中继承发展非遗文化的目标。
3.旅游节方式
非遗与物质遗产的最大区别是无形性,要使乡村旅游充分利用这种无形的文化,就要一款合适的介质。比如,非遗文化中的民俗就需要凭借乡村旅游中的旅游节来展现起文化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来传播民间文学。另外,展示时间相对来说固定、名气不高的非遗文化,也需要通过开展旅游节活动进行展示体验,使更多的旅游者了解认识这一非遗文化项目。在旅游旺季,将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和非遗文化相结合,举办盛大的乡村旅游节,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有机会参与旅游节,感受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旅游节活动追溯历史,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体验各地民俗。并且,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进而使他们感受到传承文化带来的好处,不断激励他们继续表演民俗,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旅游节发展乡村旅游中要注意,举行乡村旅游节活动时不能太片面,非遗文化项目和乡村旅游一定要结合起来,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果不这样,会造成旅游节活动的吸引力减少,前来观光旅游的人较少,达不到定期开展旅游节的条件。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实现消费者在旅游时求知识、求不同、求美景和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宝贵的文化资源。按照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与创意设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有利于做出文化品牌,传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实现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共赢。
参考文献:
[1]刘丽丽.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56-62.
[2]侯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古老而鲜活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量蕴涵着独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3、研究主要内容
3.1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代表作名录》公布的分类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归为第六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依据这种分类方法我国第一批非遗名录里有17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河南占有5项,分别为“禅拳合一的少林功夫”、“缠绕螺旋的陈氏太极拳”、“形气合一的苌家拳”。还有广泛流传于河南境内的“勇猛短毒、急狠快利、拳功一体”的心意六合拳、“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月山八极拳[1]。河南省的传统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拳种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间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了河南省武术之乡的本色,体现了中原大地积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蕴、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3.2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当代意义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杰出的价值、突出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它存在着生存的濒危性,因此,我们推动其在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发展,肩负了更多的责任,赋予了更神圣的意义。
3.2.1获得更广泛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就个体而言,意味着如何对自己进行定义,以及我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理解,自我感觉和认识并因此做出的适应。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集体思维方式的整体化,同时也孕育这相互依存的自我,因此,我们的自我认同总是和特定的文化情境相联系[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生产实践、交往对话和艺术表现的载体,称为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
文化认同就群体而言,意味着一种多元文化主义主张,即同一地区众多文化的共同体,都要保留自身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价值观,它与政治紧密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对外争取文化承认,获得文化认同,并重建文化自觉的路径。文化认同与个体自我和文化自我的本真性有极大的关联。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别人的承认与认可,更重要的是传承人和共享群体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民众认同。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强烈的娱乐性、趣味性、民族性、实用的世俗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研究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即是要河南民众乃至世界各地的受众了解中原文化历史并引以为傲,自觉、自主继承、创新并传播。
3.2.2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3.2.2.1形成中原文化的品牌“标签”,建立文化特色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姓氏文化、跟亲文化、诗词文化等博大精深[3]。在文化自觉和国学复兴的大前提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能够扩大中原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普及程度。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得到了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中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张名片。由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人民政府、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少林武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焦作太极拳年会已经举办6届,来自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林高手云集河南,互相交流、切磋技艺共同促进武术的发扬与传播。少林武术的代表性传承人率团前往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多元文化周活动,少林功夫表演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扩大了中原文化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影响力。
河南省的体育文化遗产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集会中心”,是文化源发地的“文化地标”,称为河南省精神文化层面的一种符号。
3.2.2.2融入商业推广,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器物层面,推动经济发展
登封本地的武校林立、习练者数万,少林的相关产业年收益达十亿元,大大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器物层面的文化成果大大丰富,提供了更多的手工艺、建筑、丝织等行业的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率,大大推动了当地旅游、商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2.2.3为民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民众生活质量,丰富大众文化生活。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健身养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功能,是提高民众素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防止“现代文明病”,缓解医疗经济压力;在技击的实用化方面,能够使练习者掌握防身、制敌的本领,锻练人的胆魄,提高人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还为部分民众提供了就业的技能。同时,它们都普遍具有极高的观赏娱乐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丰富多变、多层次的健身活动可以促和谐,建文明,改善民众的总体生活质量。
3.3制衡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因素
3.3.1民众的文化自觉程度
西方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理念,“竞争、平等、拼搏”的人格特点,强调直观性、强调竞争、追求快速的文化价值取向,对国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注重技击能力的竞技时代,体育非遗文化一边萌动着西化意识,一边依托着民族情感,交织着文化错位、心态失衡的情绪焦虑,感受着价值分裂、认同丧失的本体痛楚,承受着无可回避的理想冲突与意义失落的精神迷茫[4]。体育非遗文化认识的深度缺失,禁锢了民众对武术健身、养生、修心等价值的全面认识,对自己的非遗文化产生了文化自卑,一定程度上造成对非遗文化发展的阻碍和民众对非遗文化认同度的下降[5]。人们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下,经过亲身体验才能领悟地域武术的真正文化内涵,才会对民族文化的竞争有充分的识别力,才能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河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于广大民众的自觉参与,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节日有着同样的热衷,但传统节日中民俗的祭祀仪式、服饰、风物游艺等这些蕴含着民众精神传统和信仰的活动,越来越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已然淡忘,致使年轻人对民俗文化的渊源、技艺、内涵等逐渐淡漠,在多样纷杂的现代文化冲击中,淡化了本土文化精神和信仰的传承。在祭祀和纪念日活动中,展示和观看传统的技艺和技能能够使民众倾注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在传播武术技艺的同时,博大精深的医学、养生学、美学、佛家、道家、儒家文化及哲学思想更能展示中原多元文化魅力。只有将每个纪念的节日和民俗活动搞的生动、直观、鲜活、丰富,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觉,才能不需政府的命令,也不需要社团的组织,自发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将其植根于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6]。
3.3.2政府管理体系的亟待完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保障上,河南省根据国际和国家的相关法规,在政策、法规也有一部分的指导意见,并在河南省文化厅专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但有限的工作人员不足以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管理机构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细节工作不到位都直接影响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发展。城市建设失去了民间特有的韵味和特色,使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的民俗空间遭到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资金作支撑,需要耗费人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家和河南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实在是杯水车薪,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自然消亡的危机。
政府是河南省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承载者和实践者,地方文化政策和立法保护等的相关措施和分级保护机构的设立,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坚强后盾,亟待进一步完善。
3.3.3对传承人及团队的建立及保护不足,与时代对接的能力有待提高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武术技艺,其呈现方式和传承手段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与人的思维、理念、情感、习俗、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密切关系[7]。冯骥才指出: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具有天才的个性创造力。它存在与传承人及传承团体的记忆中,随着大量的民间老艺人的离世,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习俗、礼仪及民间技艺也濒临消亡;政府对传承人和传承团体的生活及社会保障已经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杯水车薪,使他们因生存压力而无法专注于研修和传播文化技艺和精神精髓。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交流和再创造。体育非遗文化对现有文化的挖掘、整理、理解都是历史的,但文化本身是动态的,活的文化,能否快速的发展取决于它与当下的社会语境、当代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文化土壤和价值取向等因素紧密结合程度,与时代对接的能力。传承人及团队的创造力、想象力、信息吸纳和整合的能力是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一般是个人行为缺乏有力的支撑,传承团体较分散且受到门第观念影响缺乏相互交流;主要传承人相对学历水平较低,文字描述的准确性、完整性等能力有待加强,在信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人及传承团体对网络、大众媒体的驾驭能力禁锢了非遗文化的畅通传播;传承人与传承团体缺乏必要的统计、逻辑分析等科研能力,缺乏对非遗文化进行高瞻远瞩的战略设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遗文化发展的进程;传承人及传承团体基本生活在相对闭塞的农村,不能及时了解文化源发地以外的广大民众对生活方式及健身方式的需求,缺乏针对性的创编思路。综上所述,主要传承人和传承团体与时代链接的渠道和能力有所欠缺,需要建立一个以主要传承人和团体为中心的研究、研修、传播、工业、旅游业、产业一体化的传承团队,通过强大的支撑团队定期的信息交流,合力推动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3.3.4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容的片面性
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历史上跟其他民族和世界文化交流较少,导致其固守本土民俗体育文化,体育研究的文化视野狭窄,使武术类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失去动力,至今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功法、技法和理论体系,阻碍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实步伐,使其发展陷入了低层次、封闭、无序的窘境。
河南省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内容上缺乏系统、全面的整合,主要以武术技艺为主,但只模仿招数,不明就理,传形而不传神,且套路古板单调,缺乏创新,使练习的过程单调乏味,形成“喜欢武术却不练武术”的尴尬局面;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逐渐深入民心,河南全民健身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但对于日益提升的健身要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技法传授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并没有足够多的针对某一人群的习练套路得以传承和推广,表现出重竞技轻养生,使武术的养生功效流失或浅效;针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的梳理和整合内容也多半束之高阁,进入博物馆、寺院、研究会等的展厅里,无法与普通民众进行身心上的密切交流,无形中切断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原子女的情感共鸣,使现有的文本、音像、道具等使用率不高,民众反映较为平淡;缺乏对文化本身的深层梳理,对文化内涵的传播,缺乏对武学知识、佛教、道教等文化的熏陶,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道德修为、行为操守;体育非遗文化的器物层较为贫乏,缺乏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文字、视频、建筑、工艺品等有形的影响力,专业的设计人员和采编人员的匮乏造成非遗文化传承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3.3.5河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的利用有效性
河南省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途径上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并硕果累累,民俗空间的不断完善、旅游行业的兴起、武校的林立、多层次培训机构的建立、大型表演团队、竞赛、文化节系列活动的开展、太极学院或研究会的成立、社区文化广场的开展、学者的非物质文化研究论文会议等都在推动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但也存在着各种制衡发展的因素,如:传播方式单一,渠道建设不通畅、传播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源发地的人文建筑、旅游业开发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器物层面的成果设计与开发缺乏专业人员的组织与设计,商业推广缺乏计划性;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的网络板块管理人员;大众媒体的宣传力度比较薄弱,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的使用频率及有效性无从考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民众的接触较单薄而片面,针对大众的传播渠道较匮乏,难于组织;教育传播的方式相对比较滞后,且教育层次性不强,学校教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单一;学术层面的传播与交流相对滞后于非遗文化的发展,缺乏对非遗文化的直接推动力等情况。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需要更广泛的畅通,让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在生活中体会非遗文化的元素,参与其中,形成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建构和谐、文明、动力十足的中原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薛良磊,河南省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5。
[2]王天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与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4):25-27。
[3]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河南概况[EB/OL].http://。
[4]李吉远,谢业雷.困惑与征途:对21世纪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定位的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
[5]张祝平、冯艳,文化自觉视域审视太极文化的勃兴,河南省教育厅科研论文二等奖,2012.5。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 要: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传承与保护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现行措施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主要传承人的学识、地位等背景的不同,也给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导致其现状的差异.如相比于界首彩陶,寿州窑陶瓷的传承人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较高,因此在陶瓷的创新设计上有重大突破.不同的思想使他易于接受新的观念与合理的建议.另因其采用的原料来源地、各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的差异、侧重点的不同、创新思路等的不同都会给两种非遗的保护工作带来差异.但就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与实施效果来看,创新思路是传承创新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界首彩陶;寿州窑;生产性保护;对比
中图分类号:TB4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8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3BG074);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媒体与设计研究中心课题(2014MTYSJ04);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O41ZD)
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抢救需要合作与交流,各地不可能独善其身,应打破地域的限制和行政壁垒.通过同行之间的对比,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对方的身上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在对界首彩陶和寿州窑陶瓷的对比研究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弊端,也得出了差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最终目的.
1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传承现状与艺术特征对比
1.1 相似的地域表征
淮河在我国东南部南北分界的地理区位,大自然赋予了淮河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北方的刚烈、雄浑、苍劲,南方的宁静、轻柔、婉约.经过融合与兼容,形成了淮河文化独特的风格特征.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同属淮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具有相同的地域背景和人文环境.长江与黄河的千年融合赋予了淮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性,也赋予了它们古朴大方、浑厚典雅的艺术特色.
1.2 不同的本质属性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起源初期都属于陶器的范畴,与瓷器有着显著的区别,如原料、质地、烧成温度等.近年来皆采用先进技术使原料配方有所改变,从而达到提高窑炉温度,使之烧成温度可以达到中温瓷甚至高温瓷的温度,以提升产品质量.粗犷且不缺乏精细是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作为北方陶瓷的共同特征,却与南方陶瓷的细腻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温润如玉的景德镇青瓷、雅致的青花等.原料、制作工艺、地域的区别造就了它们不一样的审美特性.
1.3 生产现状对比
1.3.1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并流传至今.以质朴典雅的艺术特色名扬海内外.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与思维观念也有了改变.工业产品逐渐取代了各种手工艺品,界首彩陶的生产人员大量减少,主要传承人为卢山义的子女与老艺人王京胜.界首工艺陶瓷厂因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与市场定位,出现了产品积压,资金周转等问题.政府曾提出招商引资,却被一些业内人士以保护传统的名义抵制,而未取得预期成效.另外以老艺人王京胜为代表的家族作坊目前已注册公司但职工仍以家族成员为主.其它家庭式小作坊均未形成规模.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手工艺品出现,界首彩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其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传承人方面.彩陶的传承主要以家庭传承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老艺人们有精湛的技术但是缺乏科学的做陶知识,传授的是老一辈一直流传的技术和方法,使彩陶难以创新.另外,辛苦的制陶劳动与不成正比的报酬使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放弃老祖宗的手艺,外出另谋生路.随着老艺人的逐渐老去,体力与精力的不支亟需新的接班人出现时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这将是传承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因此传承人选择范围的扩大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至关重要.从历时性来看,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世代相传保留下来,一旦停止了传承,也就意味着消亡.
受现代工业化的冲击.陶制品因材质本身的缺陷使用笨重且容易摔碎,有很多的局限性.无法与塑料等其他新材质相比,界首彩陶也是如此.由于生产设备低下,制作周期长,人工耗费高等特点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所以无法在数量上取胜,更不能打价格战.另外,现阶段彩陶表面的釉面因为温度等原因只能维持四五十年,质量偏低.呆板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受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无力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
1.3.2 寿州窑陶瓷
寿州窑曾以“寿州瓷黄”闻名于世.它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历时350年.在唐代南青北白的影响下,寿州窑由于种种原因突然间销声匿迹,烧制手艺也随之失传.如今在其传承人的努力下,终于找回失传多年的技艺并发扬光大.为寿州窑的恢复烧制做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有两个,一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沈德亮先生.年过六旬的沈师傅沈氏第五代传人,祖上曾在上窑镇创办过“沟东窑”沈氏瓷器作坊.目前沈师傅主要从事寿州窑手工技艺的发掘和传承;另一位传承人是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崔怀伦先生,他成立了寿州窑陶瓷研究所,主要从事寿州窑制陶技艺的挖掘、研究、传承.着重对寿州窑的黄釉瓷进行开发利用.研究所多年来硕果累累,产品在国内外重大展会上屡获大奖.目前,寿州窑研究所有科研人员七名,分工明确细致.所内现有硕士窑两座,圆形倒烟窑三座,推板窑两座,可烧制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陶艺产品,目前是寿州窑主要的生产基地.
2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保护方式的对比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两种非遗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现行措施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主要传承人的学识、地位等背景的不同,也给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导致其现状的差异.如相比于界首彩陶,寿州窑陶瓷的传承人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较高,因此在陶瓷的创新设计上有重大突破.不同的思想使他易于接受新的观念与合理的建议.另因其采用的原料来源地、各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的差异、侧重点的不同、创新思路等的不同都会给两种非遗的保护工作带来差异.但就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与实施效果来看,创新思路是传承创新的首要任务.
2.1 宣传方式
界首彩陶:博物馆一直是向公众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界首彩陶的精品展示厅汇集了各个时期的彩陶精品.举办展览并参加皖西北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圳文博会等各地展览,展示彩陶精品与彩陶的制作技艺,让公众近距离的接触彩陶、了解彩陶.另外还建立了“界首彩陶网站”,制作专题纪录片.通过这一网络信息化平台,开展图文展示、对外宣传及学术信息、产销信息的交流,为界首彩陶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提供更便利、快捷的途径.
寿州窑陶瓷:博物馆虽为传统的一种展示方式,而淮南市博物馆却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创新.为还原寿州窑的烧造历史,系统展示其独特的工艺成就和研究成果,分中国陶瓷发展简况、寿州窑烧造历史和成就、寿州窑生产流程和关注互动四个单元,全面展示了淮南地区隋唐寿州窑的烧造历史、工艺成就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并在展厅的设计上采用黄色等明快色彩做基调,使观众一进展厅就能感受到寿州窑的特色.为烘托气氛,还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展具辅助.有照片文字展板、陆羽人物蜡像和品茶场景,滚动播出的专题片大型液晶电视,多媒体触摸屏,幻灯机等.为加深观众对寿州窑陶瓷文物形制的了解,提高观众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复原了寿州窑的生产场景,还特设观众互动区,复制了多种寿州窑主要器物并把它分成带磁性的碎块,让观众在观看寿州窑生产过程时可动手拼复寿州窑器物.这一环节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寿州窑陶瓷专题陈列的人性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宣传力度和公众的认知度.
2.2 传承人的保护与选择
界首彩陶:界首政府对非遗传承做了很多努力,制定了很多政策,但有些政策却因种种原因迟迟没能够实施.这给老艺人的创作带来很多困难.也降低了年轻人学习的积极性,如已制定的医保制度等.传承人的现状及素养是顺利传承的基础.目前界首彩陶在传承上没有完全打破老规矩,对于继承人的选定,应实施打破家族传承,以“师带徒”的形式,尽快培养可用之才.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的传承在民间而并非家族传承,主要采用师徒学艺的方式传授.与界首彩陶相比,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人才,扩大了传承力度.从崔怀伦先生的创业故事可以得知,传承人的选择很关键,层次与学识也很关键.有人认为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陶瓷的制作是因为不愿意跟泥巴打交道.但对比同行现状就可得知,关键不在于泥巴,而在于这些泥巴所诞生的是什么层次、什么品位的东西,能不能吸引从而留住他们.
2.3 与高校等机构的合作
界首彩陶:目前界首彩陶与各地高校的合作已经开始实施,如各地艺术专业的教师利用假期在界首陶瓷厂进行创作,周边高校的学生定期参观彩陶制作基地,并现场观摩彩陶制作流程.界首彩陶还与高校合作产学研项目,有利于非遗产业化的实施.并请老艺人定期请来校举办讲座、现场示范拉坯制作等.学生兴趣浓厚,可以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非遗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宣传力度.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积极与大中小学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鼓励他们从小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与地方企业合作,设计生产各种新颖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淮南市文景天宝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以生产寿州窑陶瓷为主.企业的参与加快了寿州窑陶瓷的产业化进程,也拓宽了寿州窑陶瓷的销售渠道.但就目前总的局面来看,在学校教育中,非遗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应该在各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并可设置全校的选修课,以便搜罗更多的对此感兴趣的青年人士.相关部门也可考虑把当地的非遗知识列入教科书中,使他们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载入史册.
2.4 销售模式及渠道
界首彩陶虽也通过展销、拍卖等形式进行销售,但更多的还是以公务礼仪性等用品形式走向市场,这种形式的作品销售受政策影响较大,同时也很难以商品形式走向普通民众,因此给彩陶制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来阻碍,也限制了彩陶制作队伍的扩大;与界首彩陶相比,寿州窑陶瓷的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完善,实施了制作销售一体化模式.寿州窑陶瓷研究所下设“淮南市寿州窑陶艺厂”,直接进行工艺品的制作,并在国际商贸城、义乌设有寿州窑陶瓷产品对外销售窗口,很好的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另外,寿州窑也通过网络宣传、专题报道等方式增加公众知名度,并参加展销会及比赛以扩大影响,促进销售.
2.5 创新方面
界首彩陶:近几年,界首彩陶在釉色上有了一定创新,也沿袭韩美林先生的作品风格创作出一些新颖的异型作品.但总体来讲,思路没有拓宽,没有与应用很好的结合,新的作品出现不能以界首彩陶的名义很好的进入市场流通,所以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建议通过举行彩陶创意比赛等形式汇集学院派的新思路,切实的立足现代生活的需要,进行产品档次、多元功能、产品衍生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彩陶的设计开拓新路径.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的恢复生产,不仅仅是找回了原有烧制的老技术、老工艺、老方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如寿州窑陶瓷研究所的部分作品,造型新颖,即保留了寿州窑独特的风格魅力,又与使用相结合,与现代人的需求与审美相结合,还在功能上有所突破,如获奖作品《会唱歌的龙凤壶》等.因此寿州窑的恢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研究打入国内外市场的现代产品是寿州窑生产的宗旨和目标.
2.6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地方产业中的应用
界首彩陶:界首彩陶作为馈赠的佳品,传统造型的产品更具地方特色,因此可以作为地方各部门的礼品用瓷,但单一的礼品瓷使销路过于狭窄.实施地方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拓宽销售渠道,有效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如地方旅游产品的开发.可借助政府部门已经批准的“界首彩陶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中国界首彩陶村”等项目的实施推动旅游产品的开发,为彩陶的开辟销售新路径.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借助企业,在宣传和创新上都有较大成效.淮南市文景天宝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就是采用寿州窑传承人沈德亮的寿州窑制坯技艺,大批带徒、批量烧制.在“2011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他们的寿州窑研发产品“仿青铜器文具”、“凤鸣壶”、“龙尊”等大获好评,市场前景十分好.该公司艺术总监朱志杭说:传承手工技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们正在学习用市场的眼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本本,只有激发其活力,才能让其焕发出青春.如金种子集团的醉三秋,有龙窖和凤窖系列.龙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其包装选用传统的陶瓷材质体现.可在此基础上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把龙凤的元素体现在酒瓶的造型设计中,再选用界首彩陶或寿州窑陶瓷的材质与特色来体现.借助产品的销售传播非遗文化,以非遗文化提升产品的档次,实现双赢.包装的品位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如贵州茅台等知名企业都曾为酒瓶包装招募过全国的优秀设计.因此可以扩大招商与宣传,争取与各地企业实现合作关系,打造文化与生产企业相结合的产业链,把淮河流域的非遗文化推向世界.
3 结束语
非遗文化的保护热潮让淮河流域的人们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界首彩陶和寿州窑陶瓷研究的对比,我们发现,差异是存在的,差距也是存在的.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共同发展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仅用于区域内,还可以对南方各大瓷器的保护措施进行学习,提高淮河流域的非遗文化发展,尽快实现全面彻底的产业化道路,为地方经济服务.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我们正努力让优秀的传统艺术走出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国人的心里.
参考文献:
(1)界首县志[M].安徽:黄山书社,1996.
(2)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赵冰.四艺纹刻画彩釉陶盆与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的历史渊源[J].收藏家,2008(01).
(5)高峰.界首戏曲人物纹饰彩陶的成因及其艺术特征[J].装饰,2012(01).
(6)高峰.界首彩陶艺术及其文化生态情景下的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10(03).
(7)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9).
(8)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途径[J].文化学刊,2012(9).
(9)陶治强.简论隋唐时期寿州窑的发展[J].文物春秋,2011(01).
(10)姚为俊.寿州窑陶瓷工艺的分析与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13(04).
总结我国几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现状:全国性的非遗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一个覆盖全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名录体系正在筹划;非遗传承人正在传承学习中;专门的非遗保护区和非遗博物馆,已经被有关方面所重视。我们要利用非遗资源,促进非遗发展。必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交流,扩大非遗影响力。2004年,我国加入《非遗公约》,在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我国民间不少文化艺术种类被忽视,出现消亡现象。但是,最近几年,按照保护和抢救的方针,逐步建立非遗保护体系。2006年,少数民族非遗产保护的活动上,对我非遗学科建设提出了发展日程。将非遗“有形化”和“以人为本”,等十项保护原则,作为非遗保护的具体手法。在具体保护手段的引导下,积极开展非遗文化理论研究,加强非遗宣传教育。
2非遗和音乐课程结合的意义
我国高校对非遗文化的保护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千万学生成长中,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教育是人文化艺术传承。优秀艺术作品表现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进步。是人类智慧结晶的沉淀。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大学生,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在传承优秀文化艺术遗产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来看,高校地方音乐课程有种子意义。不仅对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着启发作用。当学生走进社会,参加工作,将更加深远因想到本专业课的教学。高校地方音乐课程的具有特殊性。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能通过对学生的反复传授,以几何裂变扩散。使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地方音乐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流,在高校的地方音乐教育中,大力推广。激发学生传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随着工业社会影响,传媒技术迅猛发展。在多元文化并存下,保持民族音乐文化,就成一项严峻的课题。但是,当前的学生音乐课程设置,主要以欧洲音乐文化为重点,古朴的民歌、器乐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小。非遗中的地方音乐设置更是寥寥无几。优秀的传统音乐,可以增强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内聚力,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把本民族音乐放在重要位置。例如,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在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之上,亲自为孩子们创作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歌。鼓励学生使用民族器乐。具有浓郁地方音乐课程教学,将民族音乐扎根于心田。开设以非遗题材地方音乐课程,一方面满足了音乐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发扬和光大。
3进入地方音乐课程途径
加强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地方特色的因为课程为载体,具体的操作途径使什么呢?
3.1重视地方音乐课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最普通的教育手段,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传承效果,可以使学生明白,传统音乐的内涵。当前,大学的专业音乐课程,主要是西洋音乐理论,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西洋乐课程比较多。对于传统音乐概论课程的开设,可以填补我国在传统音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的空白。但是,在这种音乐课程需要逐步扩大推广,如果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那么就远远忽视了这种音乐课程设置对非遗保护作用。应当把它上升为与乐理。成为声乐,钢琴等同等重要必修课。除此之外,还应开设中国传统乐理课程,配合民族乐器的教学,在多个方面,使民族音乐知识在学生中充分掌握,传统音乐欣赏水平得到提高。
3.2主修课程中设置传统音乐欣赏。
如果将这门课程的设置中,中国传统音乐历史就会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在民族音乐丰富的内容中,通过多彩的形式,感受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在传统音乐感受中,培养热爱我们的传统音乐的民族自信心。
3.3开设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每个地区都有传统音乐品种。例如,我国每年的青歌赛中,不少来自我国偏远地府的原生态歌手,进行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演唱,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如果只是政府专门机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远远不够。这时候,就需要大学研究发挥作用。不少地方大学开始本地音乐研究。但是,大部分只停留在学术层面。如何传承、发展,没有效的办法提出。如果,本地大学拥有本地音乐课程,在全国就形成一个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在传统音乐的保护、研究中意义重大。
3.4传统音乐学习模式的打破。
传统音乐的学习,因为内容上的特殊性,需要学生进行现场观摩,跟随文化的传承人进行传授接受。传统音乐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走下讲台,走出教室。让学生亲自去发现、整理。美术有写生课,在大自然中去发现美。音乐教学也应该有一种采风的制度,就是收集民歌。每学年抽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去搜集传统音乐资料。组织现场观摩。在剧场,在庙会,在传统音乐品种中传播。通过传统艺人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措施下,广泛了解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实现自觉地保护传统音乐。
3.5发展学生社团,为传承的平台。
大学的社团在大学中普遍寻在,是传播传统音乐的良好舞台。例如,民乐社。、加入社团,就相当于参加票友组织,学生集体感受传统音乐,接受熏陶和训练。发挥学生传统音乐能动性,促使学生去关注音乐,保护推广传统音乐。社团中,专业教师的辅导,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知识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向。在传统音乐知识传播的时候,能够有序传播。使文化的传承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4结语
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1.教育观念
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遗文化的潮流之下,各大高校也开始在音乐教学方面尝试革新,尝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然而就各大高校的音乐教学改革情况来看,收效甚微。在民族文化体系中,民族音乐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就当前国内音乐培养情况来看,人们更加倾向于西方乐器,诸如小提琴、钢琴等,对于民族乐器的学习不够重视。
2.课程安排
就当前情况来看,国内许多音乐学家倡导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立足于西方音乐文化基础,大力发展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民族音乐,尤其是非遗音乐。就当前各大高校音乐教师队伍现状来看,多数音乐教师毕业于国内音乐专业院校,部分音乐教师是从海外音乐院校学习归来的。就当前国内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创建情况来看,仍旧是基于西方音乐教学模式而创建的体系,为此,在课程设置、课程安排上更加倾向于西方音乐体系。在此情况下,学生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多为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在非遗音乐文化课程方面则存在极大的欠缺,这使得各大音乐院校毕业生在今后的从教过程中难以实现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意义
1.推动非遗音乐发展
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时,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策略,促使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得到有序传承。作为知名音乐家,洛秦先生曾就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论述,指出音乐文化是相互交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地方文化中,音乐文化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地方民众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音乐是文化和情感的积淀,是文化和情感的内涵部分。本土音乐的形成是几代人、几辈人通过生产、生活实践创作得来的,为此,应将本土音乐视为地方活态文化。在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之后,年轻一代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极大,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认识却越发浅显。在此情况下,引入本土非遗音乐,创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加深青年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拥有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氛围,还能够促使非遗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2.强化民族本位思想
音乐不仅是文化层面的交流,还能实现精神、情感上的交流。在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对本土非遗音乐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接受本土非遗音乐的熏陶。在此情况下,不管今后学生去向何处,归向何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学习还是就业,只要人处于流动的状态,音乐文化都将以流动的形式随之而行,进而促使国民的民族情感得到增强,民族音乐文化得到发展与传播。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中包含了较为深厚的民族情感,能够促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促使民族凝聚力得到增强。音乐生活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基于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对学生的音乐生活起到丰富的作用,促使民族本位思想得到贯彻落实。
3.培养特色音乐人才
当前国内高校所应用的音乐教育体系多是借鉴西方音乐教学体系创建而成的,为此,所培养出的音乐人才与其他国家的音乐人才不存在质的区分,所贯彻的也多是西方文化思想,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少有涉及。在此情况下,想要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人才并非易事,而基于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本土音乐文化的?C会,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加强对本土音乐的认识。在系统性学习、长时间接触之下,学生必然会对本土非遗音乐中的文化有深入认识,也必将会在此方面学有所成。在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熏陶之下培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人才,不但是能够在教育、经济等多领域活跃的人才,而且是能够开展区域性文艺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1.完善非遗音乐课程体系
鉴于国内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非遗音乐课程体系的完善工作。促使传统音乐中的精华部分能够得到充分开发,促使有关传统音乐的现有研究成果能够在专业课程中得到应用或体现。对于音乐院校而言,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开展非遗文化保护的契机,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地方优势,促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音乐课程设置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西轻中”现象,要促使传统音乐能够在高校音乐课堂中实现理性回归。为促进本土非遗音乐项目能够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还需从下述方面着手,开展好相关工作:第一,做好本土非遗音乐理论体系创建工作,并开设相关课程,诸如西北地区传统民乐概论等;第二,开设本土非遗音乐技术性课程,诸如演唱、演奏等;第三,建立本土非遗音乐教研室,做好相关教材编制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工作,促使现有非遗研究成果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
2.聘请非遗音乐艺人授课
事实上,民间艺人走进高校课堂讲学并非是稀有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现象极为普遍。正是因为这些民间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家。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在高校音乐教学课堂中已经鲜有非遗音乐艺人的身影,似乎这些在传统民族音乐上大有成就的人在今天变得“难登大雅之堂”了,这使得高校音乐教学工作与传统民族音乐渐行渐远。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护非遗文化的今天,为促进本土非遗音乐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聘请非遗音乐艺人授课无疑是最佳的策略,从而促使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能够为学生所接触。在聘请非遗音乐艺人授课的过程中,应配备专业音乐教师,共同合作,联合授课。其中,专业教师以负责理论教学为主,就非遗音乐艺人所不能解答的专业性问题予以讲解,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本土非遗音乐教学工作效果倍增。非遗音乐艺人授课的过程中,应就本土非遗音乐的下述方面内容进行说明:一是演唱或演奏的特定性;二是艺人自身学习经历的介绍,主要就学习方法、学习心得进行分享;三是明确音乐教授方式;四是简单说明该音乐的发展现状。
3.创建非遗音乐文化基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认知 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90
1 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学者对非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非遗保护、教育传承、非遗产业化、非遗旅游等方面,其中非遗保护和传承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教育手段实现非遗认知与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而高等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有责任弘扬、保护和传承非遗。在此背景下,凸显出大学生非遗教育传承的研究价值[1]。
高校在大学生遗产教育传承中占有科技文化、人力资源、学术科研和群体调度等优势,高校教育传承可以保障非遗良好生存、提升非遗保护研究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坚实保障(白鑫刚,2009、王守义,2010)。目前,高校非遗教育传承研究已经受到大力关注,学者对教育现状、教育模式、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和理论参考,但对于非遗教育的实证研究还有待深入,为本研究留下空间。
2 问卷设计及调研过程
大学生依托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所以是非遗教育保护和传承的主力军。本研究以沈阳市高校为研究对象,根据各高校教育水平及院校性质,选取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和辽宁大学三所高校,涵盖文科、工科院校,专业涉及经济、教育、管理、计算机等专业领域,专业覆盖范围较广,提升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普及性。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调查问卷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试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专业和成长环境;第二部分是非遗认知状况;第三部分是非遗保护意识;第四部分是非遗传承教育的态度和参与意愿。考虑到不同属性的大学生认知差异,问卷以非遗的实例设问,如民间故事喜好程度、传统节日命运关注度;面对神话传说消失的态度、校园推广民间文化重要性、参与非遗志愿者意愿、“二人转”选修课选修、亲手制作陶器艺术品、校园皮影戏观看意愿等问题进行调查。
本研究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其中1分非常不赞同,2分不赞同,3分一般,4分赞同,5分非常赞同[2]。所得数据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卡方检验是用于检验两个名义变量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中P值表示检验的显著程度,P值越小,显著程度越高,本次卡方检验设定显著程度为0.05。
问卷发放采用的是目的性随机抽样调查法,按专业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214份,回收率为85.6%,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3.5%。样本中女生人数为88;男生人数为112,分别占43%和56%,来自于城市的学生82人;乡村和小镇的学生分别为74、42人;专业分布情况:旅游管理36人;经济学34人;工业设计20人;机械制造自动化38人;市场营销16人;计算机40人;空中乘务14人,文理科类专业各100人,各占50%,人数比例符合文理实际分布。本研究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PSS13.0对问卷所获数据进行处理,以期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3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征
3.1.1 整体认知水平较低,非遗认知差异较大
在200份有效问卷中,对非遗概念听说过的同学有162位,占总人数81%,但对非遗概念有134位同学认知模糊,占总人数67%,整体认知水平较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非遗认知为3.5,是所有专业中意愿最高的群体。经济学、工业设计、市场营销、计算机这四个专业学生的认知明显低于均值3,可以看出大学生非遗认知水平整体较低,且各专业大学生认知差异较大。
3.1.2 整体关注度较低,非遗保护意识淡薄
在非遗的关注度方面,传统节日的关注度选项中经常关注和始终关注的同学只占18%和5%,多数同学只是偶尔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关注的比率甚至高于始终关注,整体看来大学生对非遗的关注度偏低。问卷第三部分对非遗保护意识进行调查,在面对神话传说等非遗消失时,只有91位同学认为应当保护,占45.5%;在非遗存在价值方面,有172人认为很有价值,占62%,48人认为价值非常大,占24%,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非遗保护责任感不强,保护意识淡薄。
3.1.3 非遗推广态度积极,志愿者参与意愿不高
在校园推广非遗教育态度上,认为有必要的占78%;,其中25%认为非常重要,53%认为很重要,可以看出大学生面对非遗的推广持赞同态度,在是否愿意加入校园非遗志愿者方面,均值为2.85,一般而言,里克特量表1~5等级评分在1~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大学生对当非遗志愿者态度表示中立,参与意愿不高。
3.1.4 校园教育传承态度积极,不同形式意愿差异较大
通过对大学生非遗传承教育的态度和参与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文娱形式非遗教育参与意愿较为强烈,对开设选修遗产课程意愿低。在对亲手制作陶器态度上,有84.5%的同学表示会参与,在校园表演皮影戏观看意愿上,81%同学表示愿意观看,;学校开设“二人转”等非遗课程方面,59%同学态度消极,只有16位同学表示会选修,占8%,非遗课程的参与意愿方面很低。
3.2 大学生非遗认知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3.2.1 非遗认知状况差异分析
大学生非遗认知整体水平较低,且认知差异较大,为找到差异产生原因,对大学生人口统计特征进行卡方检验。通过比较人口学统计背景与非遗认知的卡方检验显示,性别(P1=0.940)、专业(P2=0.043)、成长环境(P3=0.641),所得P值中P1和P3大于0.05,P2小于0.05,即统计上认为,性别和成长环境在非遗认知差异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非遗认知差异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听说过非遗选项中(满分为2),旅游管理的M值最高,为1.59,机械制造自动化M值最低为1.11,所以专业的差异性对大学生非遗认知差异有较大影响,性别和成长环境对其无显著影响。
3.2.2 非遗保护意识差异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淡薄,均值都位于2.5至3.4之间,态度较为中立。通过大学生属性对其进行卡方检验可得性别(P1=0.030)、专业(P2=0.787)、成长环境(P3=0.033),所得P1、P3值均小于0.05,即统计上认为,不同性别和不同成长环境对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上有显著差异。
3.2.3 非遗传承教育态度差异分析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在校园内推广非遗文化的态度均值为4,卡方检验可得出性别(P1=0.090)、专业(P2=0.000)、成长环境(P3=0.002)。专业方面,其中只有旅游管理专业均值4.06、空中乘务3.79,对非遗传承教育态度持赞同态度,其他专业均值都介于2.5至3.4之间,态度中立;在成长环境方面,来自农村、小镇和城市的均值分别为4.03、2.86和4.05,只有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态度中立,对非遗教育传承态度相对较为消极。
3.2.4 非遗传承参与意愿差异分析
在非遗传承参与方面,通过对亲手制作陶器态度进行检验,可得性别(P1=0.009)、专业(P2=0.755)、成长环境(P3=0.004),P1和P3的值小于0.05,统计上认为不同性别和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在非遗传承参与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对亲手制作陶器的意愿均值为4.21,女生为3.08,男生相对于女生参与意愿明显强烈;来自乡村和小镇的大学生均值均在,3.5以上,城市背景下的大学生均值只有2.6,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参与非遗传承意愿有待提升。
4 研究建议
高等教育学校是大学生的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面对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淡薄,责任感和参与感有待加强的现状,高校应营造良好氛围和提供学习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引入学校教育。根据本研究的调查分析,针对高校提升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保护与传承,提出以下建议。
4.1 建设非遗专业,构筑学科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设立了民族文化教育和艺术相关专业,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高校可因地制宜地筛选特色及优势专业,尝试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从较为成熟的学科建设经验中汲取精华,实现向非遗学科化的过渡。
4.2 完善体系设置,丰富体系内容
学校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大学生是其直接受益者,在高校建立完整、科学、可行的非遗课程体系是加强非遗教育的必要方式,非遗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几方面,由于非遗教育目前尚未学科化,结合本研究给出以下参考。
4.2.1 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将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作为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让大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培养其保护和传承意识与责任感,努力使大学生成为非遗的主要传承人。学校应酌情增设非遗的相关课程,在不同专业设置选修课和必修课,客观地使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去。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在本科阶段开设民俗学、民间文学等课程,西安交通大学把太极拳作为体育必修课,这就使得多数同学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去。本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同学队开设“非遗”课程持无所谓、赞同和会选修的态度,反对开课的同学几乎不存在,所以高校应发挥好课程设置的功能,通过学分奖励等方法鼓励学生选修“非遗”课程。
4.2.2 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
非遗课程内容是高校非遗教育的重点,目前高校内非遗教育课程的内容多是根据院系专业特点而设,如语言文字、传统文学艺术、传统手工技艺等非遗教育内容,民族非遗教育多于民间非遗教育,一些优秀的民间非遗文化并未在高校得到宣传和传承。高校应根据院系特点酌情增加非遗教育内容,使专业和非遗教育有机结合,尽可能让非遗文化渗透至所有专业。同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作用,丰富课程评价方式,尽可能让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去,将非遗的实践参与作为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提升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愿,实现大学生非遗传承的主力军作用。
4.3 推进非遗宣传,成立专业社团
4.3.1 开展校园活动,普及专业知识
2008年6月14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河北省首届民俗文化节在河北科技大学举行,后河北省文化厅命名该校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为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3]。在校园内通过海报、展板、广播、校报、有奖竞答等方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认知度;同时在各种晚会和文娱活动中举办非遗相关的有奖比赛,如在晚会中有意识表演“昆曲”等非遗节目,在运动会中增设非遗相关的小游戏等,并可和校外实习基地、当地文化部门和民间文艺团体等进行合作交流,增强学生非遗的参与性,培养非遗传承的专业人才。
4.3.2 成立非遗社团,招募学生志愿者
高校开设不同主题的社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实现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有效学习。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性别、专业和生长环境对非遗教育有较大影响,以文科专业为例,其非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参与意愿明显高于理科专业的学生。组织音乐、舞蹈、戏剧、旅游、美术等专业背景的学生,成立校园民间艺术社团,委派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招募不同属性大学生志愿者,提升大学生非遗教育的参与性。
4.4 鼓励非遗科研,提供保障平台
国内有少数院校在校园内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工作坊等宣传和保护驿站[4]。如河南师范大学的“非遗”保护协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非遗”工作坊、中央美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充分发挥高校非遗理论研习地和教师学者研究团队优势,成立非遗教育研究中心,必要时可以成立研究小组,重视非遗教育科研,加强非遗教育学术交流,着力研究探索非遗普及、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模式,为我国非遗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9-120.
[2]刘丽华,何军.国内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实证研究――以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为例[J].旅游论坛,2009,2(4):611-615.
[3]胡芳,谢鼎新.地方高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9-161.
[4]赵明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徐州高校“非遗”特色教育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