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人才培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建设

第1篇: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素质;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出人才问题上鼓励和支持冒尖,这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杰出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也是全党全社会的战略性任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与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从本科教育阶段开始,重点建设一批“少而精、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早出人才、出高层次人才的新路子,加快培养和造就面向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广博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个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尖子人才和社会精英,对于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人才培养方面,武昌理工学院一直把成功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把所有学生培养成国家有用之材,同时,对部分学业优秀的学生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给予一些特殊培养,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得到发挥,更快地成长。

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可能性

1.国家及各重点院校设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已有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我校在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许多专业尤其是生物工程、大学英语等几个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的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积累了较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3.学校所承担的改革试点项目需要进行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学校可通过人才培养基地的立项建设,完成国家“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改革试点项目的部分内容。

(二)必要性

1.人才培养基地的立项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基地班的建设,可以真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造社会认可的品牌专业,(如果一个班80%的学生都考上了国内外的研究生,其中20%-30%还是985、211或国外的研究生,那么,谁还会因我们是民办院校而怀疑我们的教学质量呢?谁还会不承认我们的专业是名牌、是品牌呢?)

3.通过基地班的建设,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促进教师的科学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而这些将为我校申报硕士点打下良好基础。

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武昌理工学院要培养优秀的本科生、特别冒尖的学生,使之成为我们的一个特色和品牌。要按照这样一个高水平和目标来要求本科教学工作,特别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

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的原则,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政策,打破原有的管理框框和模式,率先探索、尝试一些改革措施,让人才培养基地真正成为学校具有品牌效应和示范、辐射作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带动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二)指导方针

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优势和特色,规范要求。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目标明确、改革领先、成果突出、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质量一流”的28字方针进行建设和改革。

(三)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中长期规划,把基地建设总体目标结合到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民办大学和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中来,依托我校改革创新的基础优势,经过5—10年的建设和改革,逐步使我校的人才培养基地达到以下目标:

1. 具有较广泛的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2. 拥有一支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结构优化、充满生机活力的师资队伍。

3. 具有科学的、先进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

4. 具有水平先进的,适应培养优秀人才需要的实验室和其它办学条件。

5. 提高基地的生源质量,持续稳定地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

6. 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遴选一批学术造诣深、认真负责的专家和精通基地建设工作的管理人员。

7. 教学工作优秀,成果突出,在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跨入全国同类学校同一学科前列,成为有特色的教学研究中心、教学改革成果的示范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三、“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重点

(一)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是基地建设的共性要求

按照“人才培养基地”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基地建设要体现“提高”和“创新”,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在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制度与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出实质性的成果,使“人才培养基地”在教学、学风、质量等方面成为表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突出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带头组织实施“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在全国和地区有影响的精品课程、名牌课程,推出一批名教师和优秀教材;积极而稳妥地使用国外高水平教材,逐步推行双语教学;促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建立开放、灵活、高效的实验教学和管理新机制;提供和创造一个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有利于优秀人才个性化发展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依托各自优势、重点突破,办出特色

以武昌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建设目标:以生命科学学院为依托,以生物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为龙头,以高质量的学术梯队为基础,通过促进生科院内四个专业之间的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发展,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制度与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及管理诸方面走在全国同类学校同类学科前列。把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成一个集教学、研发与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一流的生物工程精英人才培养基地。

第2篇: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细化程度低。

在物流专业教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流学科所涉及的专业也不断增加,除了仓储、运输等基础性专业外,逐渐加入了第三方物流、采购、国际物流等专业知识,并成为物流专业中的教学重点。高职院校不能保证将所有的物流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各个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教学硬件等情况,根据所处地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物流专业进行细分。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做到对专业的细化处理,导致学生三年的学习仍然没有系统掌握相关物流知识,并且物流专业知识驳杂不精,不能体现个人特长,与城镇化建设时期对物流人才需求不适应。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缺少有效论证。

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必具有合理的培养方案,同时合理的培养方案也是培养高质量物流专业人才的基础。在制订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对培养方案进行论证。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虽然也经过了详细调研,但缺少有效论证,导致实际的培养模式与现实需求不适应。即使有些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但许多专家仅仅是走过场,导致方案论证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3.课程设置不合理。

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高职院校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而是照搬高校物流专业课程既教材,导致教师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缺乏市场调研,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最终丧失学习兴趣。

二、对策研究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必须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将高职毕业生走向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第一,培养目标必须以岗位为依据。物流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同时包含众多环节,因此专业培养目标不能针对整个物流领域。在经济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应该将物流专业进行细分,以适应物流行业的各项人才需求;第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在当地经济结构以及学校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并发挥当地经济发展优势,提供更多教学资源;第三,培养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能一味培养已有人才,应该通过有效的市场调研,分析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养方案与目标,在众多物流人才培养机构中抢占先机。

2.提高物流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流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物流实践能力也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要加强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增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性、开放性以及实践性,开设实验环节、实训环节以及实习环节。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将实践性作为改革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建立有效的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提高学生对物流行业的认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出充分准备。3.完善技能考核制度。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并不能局限于拿到毕业证书,应该建立完善的专业考核制度,真正体现人才培养的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身技能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的考核制度,新制度必须体现对学生技能的考核,院校一方面应通过校外实践,通过技术比武、实际操作评比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资格证制度检验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结语

第3篇: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1.把好招聘关。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并结合人才现状分析,做好招聘专业规划,加大对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人才吸纳,满足基于数据基础上的精益化管理需求。

2.新员培养系统化、全面化。对于新入职大学生,做好集中培训、轮岗的规划和落实,对新员试用期表现进行全面评估;新员定岗后,密切关注新员定岗后的适应性、思想动态以及业务学习成效,切实“用好新员”,为部门人才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

3.做好后备人才培养。针对年轻业务骨干,建立后备人才库,通过管理人员带教、参与重点项目、部门重要会议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业务骨干的业务精度和广度,打造复合型业务骨干队伍,并作为后备干部的“蓄水池”。

4.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梳理,建立年轻干部库,采用高管/中管带教、项目锻炼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年轻干部的大局观、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进一步提升现有干部队伍的“软实力”。

第4篇: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关键词: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技能专门人才。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将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和发展上来。高职院校要提升办学质量,谋求科学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内涵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更新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院办学实力。

一、加强探索与实践,优化专业结构

(1)利用特色专业的优势,打造学院专业集群。专业内涵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所新闻出版行业高职院校,主动适应新闻出版产业经济和产业技术的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及专业群,一直是我院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学院依托新闻出版行业多年的传承和积淀,形成了工、文、艺相互渗透且有鲜明特色的“印刷工程”“包装工程与设计”“出版传播”“影视传媒”等相对独立的四大特色专业群。开设了适合出版、印刷、包装、设计等职业岗位的近20个颇具特色的专业,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2)准确专业定位,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在“十二五”期间,专业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定期开展专业市场研究,准确把握行业对专业的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在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确定实际招生专业,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调整教学内容,使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成立并强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参照行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构建行业、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机制。努力探索校企一体、双元育人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突出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以“融入式”校企合作为基础,不断深化与江西华奥印务有限公司、江西新华印刷集团、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车间式“产学一体化” 教学培养模式、校内“工作室”“订单班”培养等人才培养新模式。模拟职业现场,导入企业文化,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有效综合提高。

三、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

(1)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根据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共同育人的思路,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逐步完善各专业工学结合实验实训场地的建设,为推行教学做一体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重点建设好学院的特色专业实验室、深度校企合作的产教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2)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坚持以“做”为中心,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训条件和建设一体化教室,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教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练,“做中学、学中做”,做到“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的合一,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重视顶岗实习工作,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学院高度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制定了《关于毕业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等制度,实施“2.5+0.5”的教学模式,充分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各专业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段安排实习时间,顶岗实习覆盖率达100%。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多种实习形式,增强了顶岗实习的针对性,提高了实习成效。

四、加大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实力

教师队伍是学院教学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针对目前我院师资队伍存在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予以解决。

一是要继续坚持引进和加强培养并举的方针。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聘用引进企业、行业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同时鼓励在职教师通过脱产和在职、短期和长期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学习进修,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促进校企交流,推进师资队伍实践化进程。要充分依托合作企业,大力培养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通过鼓励老师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安排教师到一线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形成“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力地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五、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良好的教学质量有赖于高水平教学管理,我们要将教学质量控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步,积极推动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认真执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核、教学档案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切实执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三是提高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步伐。针对目前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以系(部)为基础的教研室、系(部)和学校三级教学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张景林.抓好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华北工学院学

报,2001(5).

[2]黄玲青.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第5篇: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学科建设 政策建议

1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是它们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决策中,没有任何其他领域比利用GIS技术更为重要”。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十分迅猛,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也非常年轻,从第一个GIS建立到现在只有33年的时间,从“数字地球”的提出到现在耳熟能详的“数字化浪潮”只有短短8年的时间。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空间的不断增大,地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如何加强GIS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2 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体系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综合运用地理学、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获取、存贮、管理、传输、分析和输出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技术在地理科学中运用发展的产物。从学科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科学技术,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的综合集成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点。

从广义来看,GIS应属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范畴。地球信息科学包括理论、技术和应用三部分。应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形成了地球信息科学的方法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构成了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部分;信息的获取、监测,信息的模拟,信息的传播与建设构成了地球信息技术部分(见图1)。当前我国的GIS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理论不适应技术的发展需求,同时技术与应用脱节的现象。

从狭义来看,GIS属多学科综合集成的学科,包含了理、工、管理学科的科学与技术内容。GIS作为理科,以地理学、地图学、系统科学为基础;GIS作为工科则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系统工程为核心;GIS作为管理学,则以管理信息系统(MIS)为支撑体系。目前对GIS学科建设,一是分散在相应学科的边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二是学科体系不清,结构不完善。因此,只有把GIS学科建设作为一类交叉学科门类,进而从科学、技术、工程三个层次加强,才能够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任何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倾向,均会对GIS学科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设置交叉学科类在美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得到了充分且高度的重视。从GIS科学角度,要加强地球信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等在GIS中的应用;从GIS学科建设的技术角度,要加强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GIS学科建设的工程角度,要加强系统工程在GIS中的应用,从而保证任何GIS软件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够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

3 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体系

3.1 GIS人才培养方向

把握了GIS人才培养方向就勒住了人才培养体系的龙头。根据前面的论述,GIS人才培养方向可以归纳为:①GIS理论人才;②GIS技术人才(含软件开发人才);③GIS应用人才(GIS工程建设)。

从科学(理论)角度看,地球系统的信息流是GIS研究的主要内容。资源与环境信息则是其主要关注的对象。GIS在不断发展中已逐步形成了以“地球信息科学”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多学科集成的显著特点。但目前,正如陈述彭先生所指出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研究状况是理论的发展满足不了技术进步的需求”。因此,在GIS人才培养中,首先需要的是能够满足学科发展所急需的理论型人才。

GIS技术人才包括信息的获取、监测,信息的模拟,信息的传播与建设等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广义上包括遥感技术、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辅助决策系统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GIS软件开发,为避免大量人力集中在低层、重复的程序编制上,应尽量利用已完成的软件资源,同时从长远看,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GIS软件,应该加大对软件开发的投入。

国外有统计数字:用于GIS软件、硬件和建库的投资比例为1∶2∶10。这反映中国的GIS软件市场大,而GIS的应用市场更大。现在国内急需GIS工程建设的高级技术人才。这样的高级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很好的测绘、遥感、地理学、计算机和应用科学的知识基础;有处理各类GIS应用技术问题的经验;果断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较高的组织指挥才能。他们要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对GIS系统的建设和开发过程进行总体控制,解决技术难点,并能进行系统开发,对运行系统进行诊断。

GIS软件开发和GIS应用两类人才都需要培养。尤其是GIS应用人才培养目前国内还没认识到其重要性,国内不少人避开社会科学问题,倾向于纯技术课题,片面认为唯有编制低层次的算法程序才是高级的、有意义的工作。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的GIS人员结构中,绝大多数的人员和研究生都在GIS的应用领域工作,这才促成了GIS的蓬勃发展”。

3.2 国内外GIS学科、专业设置现状

GIS学科与专业设置影响到GIS人才培养的素质与人才结构。国外的GIS专业教育比中国早10年左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大学才开始着手建立了GIS专业。1997年国家学位委员会在对原有学科进行合并、调整的同时,在原地理学一级学科目录中增加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在原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目录中增加了“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学)两个二级学科,并开始进行这两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批和招生工作。这也是我国最早开始的硕士、博士GIS研究生学位教育。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在原地理类专业中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

在我国现行的学士学位(本科)专业目录中,能够进行GIS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有理学、工学、管理学3个门类,4个学科,4个专业。但仅有地理科学类门下的“地理信息系统”一个专业可以授予GIS理学学士学位。美国在现行的学士学位(本科)专业目录中,能够从事GIS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理学、文学、工学、管理学和环境学5个门类,5个学科,14个专业,并且都可授予GIS学士学位。

比较而言,我国现行的GIS专业设置,不符合GIS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阻碍了GIS学科建设,现行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GIS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3 国内GIS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合理的课程设置,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是GIS人才培养体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GIS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几部分组成。本文选取了典型的7所国内高校本科GIS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包括:3个理学专业,4个工学专业(见表2,不包含数理基础部分的课程)。

分析表2可以看出:

1)不论其学校系科归属于理学或工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本质差异不大,除去公共必修课和数理基础课程外,根据GIS学科包含的核心内容看均包含有:地理(地球)科学、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四个部分。

2)各校课程组结构比重的差异反映了理学、工学办学的特点及各校的办学特色与师资条件。虽然开设的课程类别基本相同,但课程结构存在明显差异:a) 工学对数理科学有相当高的要求,对计算机类和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组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理学GIS;b) 理学GIS专业课明显多于工学GIS专业课,体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起源于地理学科的固有特性,反映了工科系科内地理科学有关学科师资力量的薄弱与不足;c) 不论工科或理科,各校优势学科课程都明显高于其他学校。如同济大学的测绘科学与技术课程,占总课程的30%。

3)比较而言:必修课除了物理、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英语、政治之外,如果将其他必修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则重庆邮电大学 GIS专业测量学方面与遥感方面相对薄弱,电信专业方面课程得到加强。重庆邮电大学GIS专业是设在计算机学院下,重庆邮电大学GIS专业中各类课程的比重是:地理学或地学课程11.5%;计算机课程31.5%;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占2.27%;GIS专业课程15.9%;电信类课程占16.26%;其他基础课部分20.3%(图2)。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重邮的特色,即计算机加电信的地理信息系统,同时也能引起我们对于到底培养怎样的GIS人才、办成怎样的专业特色进行思考。

4 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策

4.1 学科建设对策

目前GIS学科的发展不能适应GIS未来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的发展。有必要从本学科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如何将专业优势转化为优势专业的问题。

(1)完善和加强各级实验室建设。依托现有的计算机实验室,建立初步满足教学实验的软件和硬件环境,这对提高GIS人才的实验技能、对发展GIS专业至关重要。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中,可分为理论基础实验、软件工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三方面。

(2)全面建设野外综合实验基地。增添野外定位、观测、数据采集、记录、处理、通讯设备(GPS、水、土、气、生自动观测等)常规设备。野外综合实验基地的建设是提高对地学信息野外测量能力的基础,可包括地理学综合实验基地、测量和遥感实验基地、软件工程与管理实验基地等。

4.2 人才培养对策

4.2.1根据GIS人才的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性人才培养

GIS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科学、遥感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虽然有个别提法不一定完全一致,但GI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却是大家的共识。我们不能否认GIS的理论性,但我们更不能否认GIS的强技术性与实践性。可以说,GIS是一门偏重于技术与实践的学科。理论性与技术性并不矛盾,陈述彭院士说过,没有高新技术支持的科学是落后的科学,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技术则是盲目的技术,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睿语。美国的GIS理论与技术都十分先进就是一个例证。因此,GIS人才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这就是GIS人才的素质标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灵敏的空间数字思维方式,卓越的技术、实践、管理与组织才能,才是GIS创新型的高级人才。

人才培养除了要了解市场的前瞻性,从长远来看,将来GIS人才面向的越来越多的是企业,而真正推动“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是政府行为,政府本身无法完成庞大的“数字城市”“数字国土”的任务,这些任务最终落在企业身上,从行政行为到市场的选择,它本身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它受国家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某些技术瓶颈的制约,一旦这些瓶颈打破,将带来大量的对GIS人才的需求。

当前是市场经济,人才培养除了要了解市场的前瞻性外,还要有市场需求的现实性。从近期来看,企业需要的是马上能给单位创造价值的可塑性人才,它需求的是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统一,两者中,又更加注重现实生产力。技术娴熟的生产者能够马上受到企业的青睐。

因此GIS专业人才培养除加强理论教学外,更应该注重实践性人才培养。

4.2.2 进一步加强GIS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建设

目前,在本科教育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GIS学科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已显得十分重要。为此,针对上述GIS学科体系划分、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建议进一步加强大学GIS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优化核心课程体系(表3、表4)。内容涉及与GIS学科密切相关的地理类、测绘与遥感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GIS专业类四个课程组,作为GIS本科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4.2.3 注重GIS课程前驱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设置

GIS课程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体现知识的前后衔接。学生通过前驱课程的学习,再进入GIS课程的学习,以GIS知识为主导,将GIS技术融入到其他方面的分析中(图3)。

4.2.4 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扩大专业规模

从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例如,重庆邮电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00年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是西南地区创建该专业的本科教学最早的学校之一,经过6年办学,从无到有,逐步走向完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教学计划得到调整,办学经验不断丰富,但规模一直成为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学科建设的一个瓶颈。

建议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扩大专业规模,同时应该不失时机地加大投入。高新技术本身意味着需要高投入、高风险,才有高回报。

4.3加强GIS专业建设的规划与规划的执行

借用根据克来因综合国力方程,专业综合势力的评价可以表示为:

PP=(C+E+M)×(S+W)

PP――表示专业综合势力

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学生素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

E――表示经济投入能力

M――表示领导能力,等于领导的感召力和协调能力,调动各项资源从事专业建设的能力

S――表示战略意图,即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长期规划、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W――表示贯彻战略意图的能力,即专业建设长期规划、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力

由此可见,有战略目标,有强有力执行战略意图的能力是专业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学校的专业建设都十分重视专业的整体规划。作为一个学科建设,需要有明确的站在时代的角度、全国的角度审视的战略意图,需要加强执行战略意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Wiken Ed B, Paul C. Rump and Brian Rizzo. GIS Suppor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GIS World, 199, 5(5).

[2] 邬伦,刘瑜,张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1.

[3] 史培军,李京,潘耀忠,陈军.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讨.首届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2003.

[4] 陈述彭,何建邦,承继承.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地球信息,1997,3:11-20.

[5] 邵全琴.中国的GIS教育与人才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4(16):88-89.

[6] 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地理信息世界,2004,5(02):20-22.

第6篇: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国际商务

中原经济区处于中国经济版图“之中”,是国家区域经济版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3月17日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传承区。然而,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的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也的建设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实现近远期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如何抓住国内外产业升级和技术转移的机遇及中原城市群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机遇、实现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成为众多学者争相讨论和研究的议题。

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知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内生变量。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就人才培养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话题,很多学者都做过研究。孙俊豪在回顾了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河南省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高乖莉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硬实力”是基础,文化“软实力”是平台,商务英语是桥梁。要对外宣扬河南文化,语言媒介不可或缺,以言语为媒介,发挥文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势在必行。虽然有不少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培养具备何种素质的国际商务人才,来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国外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的引进,国际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华夏历史和文化的国际传播等问题,之前研究鲜有涉及。

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和发展研究,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出发,深入调研涉外企事业单位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针对我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现状,提出我省高校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语言技能培养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素质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国际商务人才,狭义来讲,是熟悉外贸流程、外贸公司运行和管理知识的,主要服务于各类对外贸易企业的专门人才,即传统意义的外贸人才。广义来讲,国际商务人才就是能够胜任涉外企事业单位外贸、接待、沟通、文化交流等方面工作要求的专业人才。除了较强的英语表达沟通能力外,他们还必须具有商务、贸易、管理、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商务人员都选择使用“国际商务英语”这一国际上被普遍认可的、通用的交际媒介去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国际商务英语是一种在国际商务场合交际的手段,也是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友好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桥梁。

国际商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助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具有专业素养的国际商务人才在国外先进的设备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对外的技术交流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促进河南进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外贸人才是提高中原进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4年,我国施行“新外贸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外贸企业准入门槛降低,河南省对外贸人才在质和量的需求上与日剧增,外贸人才缺口达到百万以上。另外,根据外贸企业反馈信息,我们却又看到“需求”和“供应”上存在严重结构性不足。文化引商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原经济区是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要将中原文化推向国际,外语的桥梁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语言(英语)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传播广度与深度,而文化的传播状况又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但匮乏的人才现状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的地位。河南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原文化的国际传播中,急需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商务人才,既有扎实的外语能力,又熟悉商务活动、了解中原历史和文化。这就需要高校转变观念,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促进中原文化的传播,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助推中原经济的建设。高等院校要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为本的理念,积极调整专业结构,着力培养有良好外语基础的商务沟通人才、广告营销人才、文化交流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等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必要的人才资本。

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还面临许多问题。例如,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英语知识与商务、科技、旅游、翻译、文化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立足语言,跨学科、跨专业展开研究,从国际商务人才的观点出发,调查中原地区外贸、旅游、翻译、文化交流中的人才供需矛盾,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不但不会削弱外语学科固有的人文学科属性,反而会充实外语学科的内涵。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语言助推经济和服务文化的特殊作用,合理的整合外语资源,利用外语为中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搭建平台,大力提升中原经济区域竞争力。以语言为载体,把中原文化传播出去,把外来文化吸收进来,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原,让中原走向世界,达到文化“软实力”支撑中原经济的效果。(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俊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对河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08

[2]高乖莉.外语服务文化产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软实力支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07

第7篇: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1.1有利于形成优势和特色推动医院科研发展

医院重视和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注重建设优质、有突出优势的学科,可以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发挥学科优势,带动医院多学科共同发展和建设,使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1.2促进高层次学科人才的培养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可以增强学科带头人的责任感,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学科带头人的聪明才智和引领作用。

2学科建设的方向

2.1提高医学技术水平、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重点学科建设与促进科技进步密切结合,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增强科技水平。注重科技前沿,不断加强重大、重点攻关科技项目的能力,突破医学防治疾病的重点、难点,对关键技术加以攻关,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2.2造就高层次人才创建一支尖端水准的医学科技队伍

加强学科建设,力求让医院的学科专业在国内外的医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拥有一定的学术地位,锤炼出一批具有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创办多学科、构造健康的学术梯队,逐渐形成人员队伍合理、精干、高效的卫生科技队伍。

2.2.1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及时补充医院各学科需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培养和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加快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2.2.2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医院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使之成为医院发展的主力军。我院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人工股骨头置换、阴式子宫切除术等新技术在医院的开展,充分证明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2.3优化实验技术装备,完善科研支柱体系

科研支柱体系离不开先进的实验场所和先进的实验装备,对准国际前沿优势学科,创建以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和干细胞研究等为基础的高科技平台,加快医院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强科研设备,如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等设备的配置。积极吸引人才,为学科发展出谋划策。科研平台的建设,保证了科研课题开展的可行性,促进了重点学科的健康发展。

3重点学科建设注重专人培养

3.1做好重点专科建设,实施专科人才培养

加快重点专科建设进程,增进医院优势,提升医院竞争力。制定每位医生的轮转计划,强调急诊轮转。要求主治医师以上要有科研方向。组织科室内副教授和主治医师编写书籍。科主任和副主任参加指导,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组织英语听说训练,观看专业原版光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注重横向与纵向合作交流

第8篇: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各地兴办的职业大学逐步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目前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总理着力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仅以重庆为例,2011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85%,比2010年提高1.85个百分点。但通过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的问卷中,发现我国高职毕业生素质很难达到当今社会所需要求,学非所用,学难以致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及技能难以适应企业实际经营活动的需要。这不得不引起高职教育者的反思,笔者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仅从学风建设方便探索高职人才质量的提升。

一、学风建设之重

“学风”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儒家在为学方面提出的增进学业、提升人格措施之一。学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学风指学校的学习氛围。它是在长期的坚持中形成和固化的传统和风格,表现为一种可以强烈感受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是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文和生态环境, 其积极影响促使各种教育活动的功能无限放大和增强,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一)学风建设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学风是知、情、意、行的综合表现, 治学与求学的动机与目的取决于生活目标、精神信仰、价值趋向和社会前景憧憬, 学风所表现的精神倾向刚好彰显了商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学风是治学与求学的行为表现, 行为表现决定行为结果, 其优良与否不仅反映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科学素养、学术造诣, 更决定其创造能力和创新的后发力。这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一致;治学与求学的态度作风反映人格的优劣与精神品质的高下, 更决定其能否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谋而合。

(二)学风建设指引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了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研究高职商科院校学风建设,可以提高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学风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高校管理者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同时也可以丰富商科学生学风管理的科学内涵,对于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高职院校内外环境的改变,学风建设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为科学管理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

二、当前学风之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学风建设进展顺利。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外部与内部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社会上浮躁现象有些漫延,高职院校“学风”不浓厚现象有些抬头,学风建设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高,遵章守纪意识淡薄,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不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考风不正,投机取巧、考试作弊;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礼仪,不自爱,不自重;有的学生劳动观念淡薄,不愿吃苦,一味追求物质享受;有的学生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教室宿舍脏乱差现象普遍。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充分发挥的,急需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在高校开展学风建设有紧迫感和现实意义。

三、学风不浓之根源

(一)价值取向错位

一些高职学生对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社会责任感淡化。受就业的影响,学生对学院设置的课程进行了功利化的取向,只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放弃某些他们自认为“不实用”课程的学习。例如人文类的课程以及其他的选修课程的学习,出现了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讲究真才实学。

(二)学习目标错位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哪怕就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依然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局面,所以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感到前途一片渺茫,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使在校学生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必须尽早融入社会,因而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出现了逃课打工等现象,忽视课堂学习。

(三)部分教师敬业精神偏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绝大部分教师潜心教学、为人师表。但是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钻研,缺乏对所教授学科前沿知识的讲解,对重点难点问题讲得不透彻,上课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厌倦,课堂听课效果不理想。还有的教师存在对教学秩序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愿望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四)高职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不力。

部分高职对学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管理措施执行不力,作弊等行为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严厉的处罚,造成不良影响。一些高职缺乏学风建设长效系统的机制,没有形成各部门的合力。

四、学风建设之行

对于学风建设的措施,不同的高职院校行动不一样,通过调查以及笔者所在的学院的情况,拟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高职学风建设。

(一)教风促进学风

教师的言行仪表处处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师德实践,身体力行,使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树立高尚的师德和学术道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加强教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提谨治学和严谨治教的自觉性,努力增加知识储备,课前要认真备课,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气氛,把复杂深奥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出来,并把本学科的前沿热点传授给学生。良好的教风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对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考风制度的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端正考风考纪是学风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高校管理者应充分重视考试制度的完善工作,通过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督考小组,去规范考试管理的各项环节,对考试全程进行严格的把关。校领导要明确考试的规则和纪律,并狠抓落实情况。对于考试中作弊应从严处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作弊所带来的巨大代价,让规章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要加强对监考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各相关部门在考前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宣讲, 还可以通过标语提醒学生,遏制考试作弊的歪风,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规范学生思想管理

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引导他们把远大理想与勤奋学习结合起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激励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加强考风考纪教育,教育学生诚信治学;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切实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困惑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启发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学习自觉性

(四)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学风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学生的品格、思想和生

活方式的选择,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

第9篇: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其中的关键则在于两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二是明确合理的办学方针。学院将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有效结合在一起,强化了学生与教职员工的思想教育。

实践中,学院形成了“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以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对待学院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全体教职员工力求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2004年,学院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后,抓住机遇,大胆改革,乘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东风,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以创造旅游类高职品牌院校为目标,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学院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取得了较成功的办学经验。

学院的办学方针明确,响应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以旅游行业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的旅游教育资源,采用多层次、多模式、多渠道等灵活多变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取得比较突出的办学成果。

例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是学院三大旅游特色专业,其中对社会上及校内开设的“中级服务师”“中级烹调师”“导游资格证”等资格认证的培训,更是受到学习者的热烈欢迎。学院至今还作为中州国际集团、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郑州横店影剧院等60多家公司的长期培训顾问,每年接受培训的社会人员多达1500人次。至今,学院已举办5次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近1600人接受了由省教育厅主办、学院承办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一系列的办学成果切实得到各级领导和旅游行业的赞誉。

多年来,学院着眼于打造中西部旅游人才的培训中心和综合培训基地,立足郑州,服务全国,先后为社会培养培训4万余名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供不应求,多数已成为旅游行业精英、企事业单位高薪聘请对象,走上中高级管理岗位。学院被《大河报》等媒体誉为河南旅游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并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各级的表彰和奖励。

突出专业品牌定位 加强龙头专业建设

学院注重自身专业的品牌定位,主要培养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各类一线服务人才。针对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学院定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时能够与社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为此,学院成立了“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旅游企业人事经理、学院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

另一方面,学院结合自身优势,将酒店管理专业作为自身发展的特色,对此专业进行财力和人力上的投资,确保有强大的实训、实习设备提供给学生学习,确保有优质的师资力量来教育学生,使学生真正学到熟练的技能,便于学生零距离就业。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品牌实力,学院针对自身的优势专业,加大了投资力度。无论是师资力量的引进,还是硬件的投入,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近两年学院在三个特色专业上投资达1800万元,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投资600万元,酒店管理专业投资800万元,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投资400万元。这三个专业的软、硬件建设得到空前加强,学院的奋斗目标是:把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成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建设成省级特色专业。

深化教育改革 加强人才输送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学院一直坚持的教育发展思想。同时,积极促进学生就业,深化学院教育改革,具体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加强在校学生的实习;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办学,交流教学经验,促进学院学生教育工作改革。

学院的工学交替模式主要通过顶岗实习来完成。学生在校的前两年,充分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去企业实习,一方面通过打短工的实践训练的确学到了很多课堂学不到的东西,比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去餐厅、快捷酒店做临时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带团旅游等等,这些临时的顶岗实习工作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另一方面,此举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最后一年,按照学院的要求真正到企业实习,通过一整年的实习尽快融入社会。

至2012年年底,学院已与近200家企业签订了专业对口实习协议,所有实习单位满足了学院全部专业的学生对口顶岗实习需求,如我校与日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加坡等国饭店协会,法国雅高集团确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州国际集团、希尔顿酒店集团、万豪国际集团、开元旅业集团、洲际酒店集团、首旅集团等开展“契约式”人才培养合作;与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裕达国贸等合作开办了职业经理人定向班。

由于学生是在最后一年进入实习阶段,学生还要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他们直接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其实也是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的一项新探索。为保证学生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学院在实习前就做好充分动员,让学生明白完成实习任务是一个合格高职学生的最低要求。当实习遇到困难时,指导教师会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而且这一步对他今后的人生影响很大。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实习学生的巩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