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网络知识学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知识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知识学习

第1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1.1 学生学习主体性内涵

所谓学习主体性,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即学习者本人能够主动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目标的,按照主观意识调控安排计划个人的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学习主体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自主性、独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1.1.1 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对学习目标和过程有一定的自主权利。在自我意识支配下,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即能否接受教育、如何接受教育等问题能够自我决策。

1.1.2 独特性。所谓独特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我特点与个性。这也是学生的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者,对知识的认识具有自己独立、生动、不可重复的观点。独特性是学习主体的重要体现。

1.1.3 能动性。所谓能动性是指学生本人在知识获取中表现出自觉、主动。能够积极探索,积极思考总结。人只有具有主观能动性,才能客观反映物质世界。

1.1.4 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指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造有价值的财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辩证思维,这是学习主体的最高表现。

1.2 知识网络相关理论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瑞典工业界提出了知识网络这一概念。1999年,由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阐述了知识网络的定义,知识网络作为一种社会网络,具有提供知识信息与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关于知识网络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一定的研究。

国外对知识网络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其研究范围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及企业外部知识的创造、利用与传播。对其定义大致给出以下总结:知识网络体现的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人、资源以及两者之间。通过这种关系,对知识的积累和利用,通过知识创造、知识转移,促进新的知识的利用。

国内学者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企业管理方面。学者们主要将其与知识管理联系。其中蒋恩尧、侯东(2002)认为,知识网络主要用于管理知识。

这种网络其作用可以解释、归纳、记录资料信息与观念准则,这些知识加工包装后在网络中相互传递,然后快速简化给知识使用者。

根据学者们现有的研究表明,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与构成特性等,对个体、团队以及组织的知识搜寻、获取、转移、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 知识网络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系

2.1 知识的迁移性需要学生主体性发挥作用

知识的迁移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转化与应用。通过知识迁移,构建概括、简洁、条理清晰的认知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旧知识的相关联系。知识网络的构建其实质也是构建认知结构。如果学生没有将知识相关联系,形成知识的广域网络结构,缺乏知识转换的场所和条件就很难实现知识迁移,就会使得知识孤立、肤浅、陌生。所以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使得知识灵活运用。这一观点也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的重视。因此只有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知识的迁移,在知识网络中构建认知结构,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

2.2 知识网络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保障作用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习者必须在学校教育之外,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技能的加强,让自身用实时的知识和信息武装起来才可能适应未来各种竞争和挑战,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整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资源,使其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局势。未来的社会将以信息的拥有量和可调用量作为衡量个体能力和素质的新标准,来自竞争的压力和自身发展进步的动机使学习者的学习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创造性地学习也是应对挑战占据先机的必由之路。

2.3 知识网络对于实现自我价值具有激励作用

人作为从属于社会的个体,其自身价值能否发现,力量能否得到发挥,潜力能否得到发掘,个性能否得到发展,直接取决于受教育的水平。在远离学校教育之后则完全取决于自我教育的可能性和实践。人的一切活动都来自于需要,学习是一种源于需要的自主活动,学习者会在综合社会、他人对自身的要求和自己发展的需求并判断发展方向及可能性之后才会产生学习动机并借此鼓励和支撑自己经历学习的艰苦过程。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的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中间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的层次总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即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去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而各层次需要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向高层次需要上升的特点。根据这一理论个体作为能动的主体,其发展与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也是促使个体产生学习及其他活动的主要动机来源。

3 知识网络视角下学生主体性现实分析

3.1 单一“占有式”学习

学习本来的含义是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体验,并通过知识的获取来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现实的学习模式是学生对知识便表现出“占有”,知识被变为是可以“获得”的“东西”。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只重视知识获取后应付考试、升学、考取证书等外在价值,无视知识的内在价值,不会思考与联系,导致个人素质与能力得不到提升。这种“占有式”学习直接导致学习的功利化以及应试教育,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缺失,对知识的获取变得僵化被动,也丧失了学习目标,失去了主体性。

3.2 讲授过程的中主体的被动获取

现实学习过程中,常见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学生被动获取直接导致其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得不到主动地发展。而实际上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过程。一味灌输和强制导致以下教师和学生都出现“被动”: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教”变成了一种任务,教师选择将知识强加于学生,制订纪律,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被教;对知识一无所知;学生被考虑;上课温顺地听;在课堂惟命是从;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学生适应学习内容;最终变成学习的客体。这种被动,使得知识学习的目的变成了是为教师学,失去了知识的权威。

3.3 过分依赖虚拟实践导致学习主体丧失

信息网络作为人类生产和交往的工具和中介,它无论如何不可能取代人的位置,正如人类创造了机器人,机器人所能发挥的功能很多是人所不能做到的,但无论机器人多么聪明,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电脑芯片永远也取代不了人脑。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然而我们常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增强人的力量,也可以加强人的软弱性。

如果学生单一的从虚拟实践中获得知识,将虚拟实践作为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并且沉溺其中,那就完全丧失主体的作用。需要明白的是网络在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虚拟实践是主体人创造出来的工具,过分依赖这种工具,就会使得主体缺乏能动性。

4 知识网络视角下学生主体性的探索途径

4.1 从“占有式”向“生存意义”的主体性转变

大学生对知识的“占有性”掩盖了本真的生存意义的主体性的发展,现实中,我们更应当引导大学生超越“占有式”的个人主体性的发展,向生存意义的主体性发展。首先,他们不是作为“白板”去听讲座的。他们事前就在脑中考虑了讲座所涉及的主题;有些疑难和问题甚至还使他们反复地思索,“他们听讲座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演讲者的话和思想。他们用心听,但不是光听,而是以积极和创造的方式去接受和回答。他们听到的东西又激活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此时此刻,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观点纷至沓来。听课的过程是一个生气勃勃的过程;大学生一边听教师的话,一边活跃地回答。他不光是获得了可以带回家和背诵出来的知识。以存在的方式学习是对占有式的学习的超越,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足于占有,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维,产生新的问题和想法,最终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从而使自己变成与以前不同的人,知识真正成为人的发展的养分。

4.2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增强学习主体性

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学习,教师只是单一教。而开放式教学模式,其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同时对知识进行辩证思维和理解。这种模式其实在国外教学模式中已经比较成熟。同时,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成熟期,精力旺盛,具有从事独立学习、承担学习任务的身体素质,同时其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都趋于成熟,其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全面性和批判性,这就使得大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成为可能。

4.3 运用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融合

人拥有的知识一般被认为是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中不易抽取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知识。对其管理从最顶层看,通过企业内部的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等等着眼点实际上是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通过创造或者改进当前的社会关系,促进人之间的知识交流、知识交换、知识共享,更利于知识的管理开展,运用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融合。借助知识的“物质载体” 如书籍、期刊、磁性与光学媒体(磁盘、光盘)等,让知识的“生命载体”――人,本文提到的学生,在知识网络系统中对知识进行融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知识网络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2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 结构空洞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现实中的中小企业家普遍面临创业难、生存空间狭小、力不从心等问题。企业家的能力提高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企业家能力提升主要通过隐性知识的学习,但事实证明现有正规教育模式甚至包括MBA教育,已无法满足企业家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在企业家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作用开始成为关注焦点。研究显示,企业家59%的时间用于社会网络行为。企业家日常接触的顾问、客户、供应商、竞争者、亲朋好友等各种社会关系都成为企业家的学习来源,企业家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网络中成员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获取商业信息。社会网络是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管理知识的企业家。因此,社会关系网络在学习中的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目光。

社会网络对学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向网络成员提供新的信息;第二,促进网络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现有研究主要从网络关系和结构两个维度考察社会网络在这两方面对知识学习的影响。笔者沿着这一思路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相关遗留问题做了深入讨论。

二、企业家社会网络的概念

一般认为,社会网络理论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到了80年代中期,企业家研究的焦点从人口统计特征和心理特质转向企业家行为和社会网络视角。

社会网络被定义为跨界、跨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是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独特的联系。涉及社会网络的有两个关键词语:自我(ego)和结点(alter)。当仅关注网络中的单个中心行动者时,称作“自我(ego)”,“自我”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组织、社区等。与自我联结的称做“结点(alter)”。

Butler[1]将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分为个人网络和商业网络。个人网络指创业前和创业过程中的创业网络,这个网络包括律师、银行家、来自政府的成员、家庭成员、亲戚和朋友;商业网络指新企业成立后的创业网络,包括组织和企业家个体维度,除了个人网络的那些成员外,还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和贸易组织等。企业家个人网络、企业家社会网络和企业个人关系网络这些概念基本上可以互换。

三、社会网络关系特征与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

根据研究文献看,网络的关系属性对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的影响有两个:第一,强关系能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第二,弱关系有利于非冗余信息进入[2]。

1.强联系加速隐性知识向企业家转移

Granovetter[3]依据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程度这四个标准将人们的社会网络联系划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一般而言,强联系在转移隐性知识方面拥有如下优势:第一,由于网络成员之间拥有更多交流机会,使得所传递信息的模糊性大大降低;第二,频繁的交流能增加彼此信任,从而有利于传播那些细节性的、隐性的知识。

研究者发现优秀的企业家大多拥有自己的“建议网络”(advice network),利用建议网络辅助决策,而“建议网络”成员大多来自于强联系网络。例如,McGrath[4]通过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地区的20家高新技术小企业的软件经理的“讨论网络”的调查发现,软件经理的讨论网络成员更可能来自于老同学、老同事、经常交流的人,而不可能来自于一些商业网络,如客户、供应商,也不可能来自于一些在会议上结识的人或者有过偶然工作接触的人。

James[5]发现人们在选择“讨论网络”成员时,一般倾向于从自己已有的网络成员中进行挑选,如果不得不向外界求助专家时,一般倾向于将专家引入自己的网络之中,使之成为“自己人”。

不过,正如Granovetter所强调的,强联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通过强联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非常高,存在大量冗余信息和知识。但问题在于,研究者发现人们向他人寻求帮助时的这种“唯熟悉的人”的倾向是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行为。Borgatti和Cross[6]通过剖析人们在使用社会网络进行信息搜寻与学习时选择求助或学习对象的过程,发现人们一般会选择向那些自己已经比较了解其知识与技能,而其知识与技能恰好对解决自己的问题有帮助,并且认为存在较大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的人征求意见或者求助,

这一结论说明,尽管强联系网络的信息和知识存在较大同质性和冗余性,不利于人们的知识更新,但由于向熟悉的人求助被认为是有可能获得帮助,且能帮助理解接收到的知识,因而强联系网络是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网络模式。

2.弱关系对企业家隐性知识形成的潜在价值

支持弱联系的研究者认为,弱结营造的环境更适合人的创造性活动和新的隐性知识的产生。

弱结的优势主要包括:(1)能创造接近各种信息源的机会,提供非冗余信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7];(2)暴露于众多弱结之下会激发人们先前没有被激发的一些思维方向和想法,激发创新[8];(3)避免强结中的某些群体思维压力,使主体的思维和行为更自由,拥有更多创造空间[8];(4)强结带给人的轻松舒适感容易导致人的惰性,而不愿意再寻找其他信息和资源渠道[9]。弱结能避免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惰,增加寻找到更好解决方法的可能性。

从弱结具有的这些优势看,弱结自身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创造性或者隐性知识的产生,但它创造了最大限度让主体接收新进入信息的良好环境,积累了创造性和隐性知识产生所必需的信息储备。当人处于各种不同观点和视角之下时,人的认知过程会受到冲击,开始进行各种分歧的、自由的思考活动,这种状态有利于对外界信息的关注和吸收,形成一种开放性思维。拥有的弱结越多,越具有创造力[8]。因此,弱结的价值在于对创造过程的影响,而不是对创造性结果本身的影响。

四、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

有关弱联系的信息优势问题,Burt[10]认为,弱联系网络并不一定总导致新的信息和资源,关键在于弱联系网络中是否存在结构空洞,只有结构空洞才能提供非冗余的、新的信息。结构空洞的数量越多,对学习越有利。

所谓结构空洞,根据Burt的解释,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从而形成关系间断,从网络整体来看就好像网络中出现了空洞,因而称“结构空洞”。McEvily和Zaheer[11]认为稀疏的拥有结构空洞的网络避免网络中各结点的经常面对面接触,从而容易形成某些非冗余的结,正是这个非冗余的结才带来非冗余的信息,因此他主张“讨论网络”最好在空间距离上具有一定分散性,避免面对面的接触。不过,空间上的分散对隐性知识的转移是不利的,知识隐性程度越高,网络空间上的接近性越重要[12]。对此,McEvily和Marcus[13]补充了其观点,认为最好嵌入于网络中的关键位置,网络的结构空洞能带来信息和控制优势,而嵌入行为则能大大促进关键信息和隐性知识的获取。嵌入于稀疏网络中的主体由于享受到更多的异质性资源,并且拥有更多自由,不必受到自己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的种种行为与义务的限制,因而能比处在密集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14]。

同样,Tsai和Ghoshal[15]发现结构空洞与网络行动者信息共享意愿的程度有正相关性,进而与资源交换行为的可能性有正相关性,而这种资源交换行为的可能性又反作用于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共享与交换。处在结构空洞位置的行动者可以战略性地对信息进行拆分与重组,形成新的创意。拥有的结构空洞越多,信息优势越明显,这种信息优势能提供大量学习机会,对于探测性学习[16]和创新[8][14][15]非常有利。通过对美国一家大型电器公司的供应商的调查研究,Burt[17]发现拥有更多网络结构空洞的经理人似乎更愿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并更愿意让高层管理者们对其想法和创意进行评估,往往其想法和创意被高层否定的概率相对较小。该研究结论暗含了结构空洞能刺激行为主体探索新的创意,越大的稀疏网络,拥有的结构空洞越多,这对于网络中的学习者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探测性学习环境,而探测性学习是隐性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渠道。

综上所述,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主要体现在信息进入优势方面。

五、社会网络特征与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的深入讨论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网络在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知识转移的方式,使网络中流动的隐性知识流向企业家。二是通过为企业家提供信息供给而帮助企业家解决问题,形成企业家自己的隐性知识。但现有研究均是从社会网络对企业家创业资源获取、机会识别等角度顺便提及网络学习问题,网络是否对企业家隐性知识确实存在影响?怎样的影响?从现有研究中无法得到确证。从隐性知识角度审视企业家社会网络,尚遗留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强联系和弱联系是基于社会经济特征而进行的划分,如果从知识角度看,强联系网络的信息同质性并不等同于知识结构的同质性,因此,即使在强联系网络中仍存在知识与技能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问题,这在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的研究中应予以区别。

2.究竟信息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内在机制是什么,现有研究并未明确。信息与隐性知识存在本质的区别,弱联系和结构空洞所拥有的是信息在内容上的非冗余性优势,但非冗余的信息如果与企业家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关的话,结构空洞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实际上并不能发挥作用,甚至根本没有多大价值。因此,信息与隐性知识之间产生作用的机制应是研究的关键。

3.目前企业家网络研究的主流理论似乎都是基于“网络成功”的假设之上,认为企业家的网络在获取信息和资源方面都是有价值的。事实上,企业家的网络存在有效与无效的区别。很多企业家的失败,就在于网络的失败。同时,网络的有效性是与企业家的目标相对而言的,在获取物质资源上有效的网络对于知识学习而言,也许并不一定有效,企业家应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企业家隐性知识研究的一个盲点。

4.现有关于企业家网络的研究一般都假定了企业家的存在和同质性,而忽视企业家的个体异质性。但从隐性知识学习角度讲,企业家将是知识学习的主体,网络对隐性知识水平的影响最终将从企业家的学习效果加以体现,因而企业家在知识吸收能力、学习意愿、学习方式等个体特征上的异质性应给予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Butler,J.E,Hansen,work evolution,entrepreneurial success,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1991,3:1-16.

[2]Podolny JM,Page K 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24:57-76.

[3]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1360-1380.

[4]McGrath,Vance and Gray.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Their Friends:Exploring the Advice Networks of Software Entrepreneurs[J].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3,12(1): 2-10.

[5]James N.Building Collegial Information Networks:A Theory of Advice Network Gener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31(3):615-637.

[6]Borgatti and Cross.A Relational View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Learning in Social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2003,49(4):432-445.

[7]Simonton D K.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cross and Within Gen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4. (46):1273-1286.

[8]Perry-Smith and Jill.Social Yet Creative:The Role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Facilitating Individual Creativ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 (1):85-101.

[9]Hansen. The Search -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44):82-111.

[10]Burt.Structural Holes:The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1]McEvily and Zaheer.Bridging Ties: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1133-1156.

[12]Maskell P,Malmberg A.Localiz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167-86.

[13]McEvily and Marcus.Embedded Ti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 1033-1055.

[14]Ruef.Strong Ties,Weak Ties,and Islands: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 Innovatio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eminar,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Stanford University,2002.

[15]Tsai and Ghoshal.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64-476.

[16]Mooweon,R. Network Updat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J]. 2004.41(6):933-949.

第3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作者简介:贺华(1963―),男,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李峥嵘(1980―),男,硕士,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教育,网络技术;

张娟,女,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古典文学,高等职业教育,秘书理论与实务。

摘要:本文认为当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手段正引领一个学习革命的新时代的到来,但基于当代网络学习条件的网络学习尚不足以全面取代传统学习。这是由当代网络学习的屏幕性和技术依赖性这两个属性所决定的。高职学生网络学习方式不佳的突出表现是容易出现“网络迷航”的情况。高职学生这一群体在知识学习中,普遍患有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基础不牢、学习习惯不良、不善于利用和控制自身学习环境等毛病。进行职业能力的学习是高职学生网络学习方式创新的基本出发点,相应地需要高职学生进行学习客态、前态、行态上的学习策略转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学习方式

一、当代网络学习条件对于学习的影响

当代网络学习条件,指当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应用水平、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网络学习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所决定的各种学习内容材料、工具、其他资源和环境。网络学习(web-based learning),指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在当代,网络学习一方面作为整个人类学习的一种新类型而存在,另一方面它已渗透到整个人类学习的各类型活动之中并产生影响。

学习系统理论表明,人类的学习系统是由学习者、学习客态、学习场态所构成的。在学习者方面,主要有心态、前态、行态、后态因素参与到学习系统。学习者的心态,即动机、兴趣、元认知体验等;学习者的前态,即能力基础、知识基础、元认知知识等;学习者的行态,即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习惯、技能、方法和元认知调控等;学习者后态,即学习过程中或阶段后的各种学习收获,例如,学习者所掌握的知识、信息、技能、方法,形成的意识、能力、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其他素质。其中过程性的后态可通过反馈引起其他学习系统因素的变化,一次或一个时期学习的结果性后态,是学习者从这一次或这一阶段学习中获得、改变的结果,将作为学习者在下一次或下一时期的学习前态中的一部分而出现。学习客态,指学习的对象内容、对象材料及其呈现方式。学习场态,指学习者周围的影响学习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及其他资源的存在。这六个因素共同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效果和效益。[1]

网络技术手段的出现,对学习系统的影响在于:

1网络技术手段改变了学习客态

首先,网络改变了知识信息的呈现方式,以往以纸质书本呈现的知识信息现在可以通过电脑屏幕呈现,而且电脑的视频、音频可以动态、直观地呈现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展开过程。网络通过搜索引擎可便捷地收集到相关的多种文本、版本。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为任何人便捷地使用。其次,网络改变了知识信息的学习内容。超链接技术使得网络可向网络学习者呈现不断衍生的知识、信息,包括以某一种知识、信息为中心的其他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包括该知识、信息的来龙去脉,还包括从一种知识、信息为中心漂移到另外的以其他知识、信息类别为主体的一些知识、信息。如果说,以往的电子设备(如录音机、复读机等)只是一种学习客态的固定内容按照预定方式的电子呈现工具,那么网络技术手段作为学习工具则不仅是新的将不固定的内容按照预设方式的呈现工具,而且也是内容可不断生成的工具。再次,由于网络如此广泛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工具,因此网络和计算机操作应用技能技术本身也成为当代人不可忽视的共同学习内容。

2网络技术手段改变了学习场态

学习场态包括影响学习者的各种学习资源、工具等,网络的实时交互技术使得学习者与教师、其他学习者的交流合作变得便捷和频繁,网络中知识信息的海量呈现以及下载各类学习软件工具的自由度,深刻地影响了学习者的人文环境、资源环境和物理环境。

3网络技术手段对学习者的心态、前态、行态和后态产生了更巨大的影响

网络技术手段对于学习者学习系统的六个要素的影响是全面的,这与其他传统的电子学习设备的作用相当不同。可以说,网络技术手段在学习系统中具有媒体、资源、环境、对象内容、工具等性质,已不是一种普通的学习工具。网络技术手段正在深刻、全面地影响当代人的学习方式,对当代网络条件下的传统学习方式,也带来了冲击。

但是,当代网络学习条件的网络学习尚不足以全面取代传统学习。这是由当代网络学习的屏幕性和技术依赖性这两个属性所决定的。

网络学习的屏幕性,指网络学习者通过计算机、手机等通讯工具上的屏幕进行学习,由于这一特征产生了若干不同于传统学习中的特点,包括学习角色的“第三人称”变化、学习效果效率受到网站质量水平极大影响的特点等,对学习情境具有极大影响。

技术依赖性,就是说,如果学习者缺乏足够的信息素养(例如网络、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术技能),网络学习就不能进行或者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例如,如果网络学习者要从昨天学完的地方继续进行学习,他就必须掌握网络信息定位的相关技术技能,否则,他很可能找不到昨天学完的地方,或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寻找。网络技术技能的缺少,甚至还决定网络学习者是否真正具有网络学习的主动权。

二、高职学生网络学习的困惑

从学习系统理论和观察经验来看,高职学生这一群体在知识学习中,普遍患有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基础不牢、学习习惯不良、不善于利用学习环境等毛病,部分偏科学生也只是在所热衷的学科、专业上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能力。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对于注重语言智能、逻辑和数学智能的认知主义学校和高考方式,大部分高职学生显然极不适应,但在空间动觉、人际交往等智能上,部分高职学生可能具有较好天赋条件,完全可以成为技能、操作学习的优秀者。

高职学生多注重学习的直接现实意义,即如果一种学习过程中或结束前能立竿见影地看到学习效果或成果,那么高职学生的学习劲头会较高,而如果不是这样,则他们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而网络学习中,许多能够提供及时反馈的活动项目,相对于不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的活动项目而言,对于高职学生更具吸引力。

高职学生网络学习方式不佳的突出表现是容易出现“网络迷航”的情况。

网络迷航是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因受链接的网络信息所吸引而不断转移注意目标,导致偏离原先的学习意愿或目标、计划,学习效率和质量下降的现象,如同在大海航行者遇到不知所往的情形。迷航中,许多信息来不及消化,学习者又转向了新的内容。网络迷航使得学习情境难以稳定和深化,最终使得学习者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率较低、学习质量不高。网络迷航的实质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断转移、自我控制失效。

需注意:两种情况不属于网络迷航,一是学习者从游戏等非学习活动转入网络学习活动的过程,二是学习者从一个知识点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知识点(即上位、下位、交叉位知识点)的过程,例如从学习“破釜沉舟”成语转向学习“四面楚歌”成语。因为前一个过程实质是学习动机形成、激发或学习目标发现的过程,后一个过程实质是学习目标的延伸过程。

网络迷航有如下分类:

(1)按迷失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迷航。轻度迷航表现为在网络学习中偶尔出现迷失,短时间迷航后及时回到学习目标上;中度迷航表现为在网络学习中经常出现迷失,不能及时回到学习状态中;重度迷航表现为一旦迷失学习目标,不能返回学习状态。

(2)按原因分为外因主导型、内因主导型、内外因结合型。外因主导型指主要由于网络信息的特性而产生的迷航。内因主导型指主要由于网络学习者自身的原因而产生的迷航。内外因结合型指由于网络信息特性和网络学习者自身问题都很突出而产生的迷航。

(3)按后果分为徘徊型和迷失型。徘徊型即网络学习者在迷航较短时间内,能意识到迷航并设法归航。迷失型即学习者迷航后不能明确意识到迷航或虽意识到迷航但不能采取归航的措施。

网络迷航的原因主要是:

(1)外部原因。第一种是网络干扰信息,例如:飘动广告多、相关链接多、弹出窗口多、网络好友的出现;第二种是网络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质量不高,例如:网络延迟,目标内容显示不快捷、等待时间较长;第三种是网络学习资源量大、质杂等特点,例如:信息过于丰富,造成干扰,信息不权威,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聊天软件干扰,网络知识信息呈现组织方式和顺序的无序性、非系统性等;第四种是网络学习工具的供给不足,即网络学习者希望的、有用的网络学习工具软件不足。

(2)内部原因。第一种是网络学习者心态上的原因,例如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明、元认知情感体验能力不当;第二种是网络学习者前态上的原因,例如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不扎实,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和文献检索知识技能不足;第三种是网络学习者行态上的原因,例如,网络学习习惯不良,同时打开多个窗口,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第四种是学习者过程性后态难以自我及时准确反馈评价的原因,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某种认识观点,但无法自我确信观点是否正确。

我们的调查表明,高职学生网络迷航的程度比本科生群体更严重;高职学生网络迷航的类型的分布,中、重度迷航较多,内外结合型迷航居多,迷失型迷航的比重较高;高职学生网络学习的心态、前态、行态、后态存在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三、高职学生网络学习方式创新的策略学习方式的创新,指学习者从一种习惯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另一种更好的学习方式并将之固化,创新意味着进步而非仅仅是改变。这种创新必须依靠学习者自身习惯因素的改变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才能全面实现。

高职学生的学习,应当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展开,进行能力本位的学习而非知识本位的学习。高职学习的网络学习也应当主要围绕这一目标定位而展开。这是由高职学生的实际条件、发展定位所决定的,因此,主要进行职业能力的学习是高职学生网络学习方式创新的基本出发点。

什么是能力?有些学者认为“所谓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命中的积极力量”。[2]而我们认为,能力是在个体基本因素基础上,在其他个性心理因素影响下,由个体知识、个体技能、态度三成分所构成的、驾驭和完成活动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既具有理性意识成分,又更多地具有直觉性和潜意识倾向。能力表现的实质是主体在某一类活动领域独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从表面上看,能力与知识的界线是模糊的。但实际上,能力中的知识主要是有关活动的经验型知识。同样的,能力中的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操作技能,而是包括了相关活动操作技能在内的针对活动的综合性技能,即关于某种活动的认知技能、思维技能和行动(操作技能)的统一体。能力中的态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体对于活动的评价倾向,而是包含了评价倾向意识、基于自我效能感的心理期望在内的基于活动的真实态度。这三者的关系是:知识是能力的原料库,技能是能力的工作机,态度是能力的定向定位器和驱动机。在驾驭和完成活动的过程中,三者不可或缺,缺一就不能产生能力。

能力学习与知识学习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知识学习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能力学习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第二,知识学习侧重在长时记忆中建构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能力学习侧重在长时记忆中建构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和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第三,知识学习强调记忆、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强调熟练地、自动化地按某种模式认知和作出行动反应。第四,能力学习比知识学习更明显地需要“如果条件C,那么就作出A反应(行为、动作等)”句型的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引导和概括。[3]

职业能力包括三个层次,呈现三层塔式结构。最底层是职业核心能力,中间为行业通用能力,顶层是岗位特殊能力(又称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与岗位特殊能力合称专业能力。岗位特殊能力是劳动者针对具体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决定劳动者是否胜任具体特定岗位。行业通用能力是劳动者适应某类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决定劳动者能否在具有较大共性的多个岗位之间转换。职业核心能力被视为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一般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和普遍要求,决定劳动者可否适应各种职业,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1998年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课题组提出了由“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组成的“8项职业核心能力”,后来相关机构组织开发和颁布了其中7个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模块及其相应标准。尽管上述看法和做法至今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大争议,但实质上推动了职业能力学习领域的发展。

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而进行网络学习的方式,意味着在学习客态选择策略上:①尽量选取学习结果反馈评价快捷的项目和材料,这些项目和材料类似于当前网络英语教学和软件所提供的学习、训练项目和材料,当学习者输入单词拼写、病句识别、语境语义翻译结果后,电脑软件可迅速、准确地给学习者是对是错的反馈信息。能力学习不可能在无反馈或者反馈失真、反馈不及时的情境下成功,而从目前的网络学习资源开发和管理状态下,学习者可能部分地获得这样的训练、学习项目和材料。②尽量利用网络与目标职业群中的专家、专业人士、经验丰富的人士进行有主题的交流,登陆榜样人物的个人网站、空间以及目标行业、企业的网站以分享职业经验信息资源。③以项目为中心学习,成立专题性、项目性学习小组,有分工和合作地进行各类相关资料收集、调查工作,共同开展学习、评价、展示作品等活动,并为之进行交流。

在学习前态策略上,先行发展学习者信息素养和提高学习者元认知能力。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四个部分,主要是两类素养:一是网络和计算机知识和相应操作技能,例如下载文件格式操作、汉字输入、快速定位、使用音频和视频、使用网络学习日志工具、使用各种工具软件等知识和技能;二是关于文献检索、信息资源地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例如知道在相关领域现有哪些优秀网站、各网站的类型和特点等。元认知能力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状态的认知能力,学习者应训练自己不时检查、评价自己内心认知感觉、情绪并及时调整的习惯,使学习中自我评价与学习结果的客观反馈基本一致。

在学习行态策略上:①学习者应坚持学习计划先行的网络学习策略,没有制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就坚决不急于上网。②复述型笔记策略,笔记中即除了少量直接摘引外,尽量用自己的言语将自己的理解、困惑记录下来,将做笔记的过程真正变成品味、思考、复述所学内容的过程。③ 难点搜索策略。列出自己不懂或不能确信的问题,进行专门检索、查证,不放过重要疑点问题,直至弄清为止。④限时下网策略,一般可设定50~60分钟左右为一个网络学习时间单元,到时下网,离开电脑,进行其他非网络活动,至少相隔5~10分钟才再次继续上网学习。⑤网络学习后按时间单元进行自我学习活动回顾和评价,并记录。

高职学生网络学习方式的创新,应当有一个衡量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标准。我们认为,可使用学习者在一定时期的网络学习的某种收获量、网络迷航程度构成一个简单易行的衡量标准体系,来比较新旧学习方式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别,验证所创新的学习方式是否真的具有优越性。实验证明,使用上述学习策略的高职学生在每天的网络学习中感觉自己的学习成就感显著提高,其学习过程中网络迷航现象也大幅度减少。尽管开始时,学习者表现得不适应和有焦躁感,但两个月后这种不适感和焦躁感即开始消退。可见,上述策略有助于高职学生网络学习方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贺华.成人学习论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223―224.

第4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主体—主导相结合混合式教学

1高职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普遍低于本科院校,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智力因素方面偏低,而且参差不齐。每学期开课前对班级的一个问卷调查,高中毕业的每学期学生数都是不到一半,而且大部分工科院校招收的学生有部分还是文科生,这些都是不利于有意义学习发生与保持的因素。高职学生在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特征,对于已是网络原住民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兴趣都在手机上,学习动机大部分也就是为了获得毕业证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意志力不强,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很难持之以恒,不利于创造力的形成。不过高职院校学生一旦被关注、被接纳、被重视、被包容,得到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也会很容易形成学习团队认同感、构建学习群体归属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在教与学上达成效果最大化呢?

2构建“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高职教育改革方向主要有: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坚持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等,可以说这些都是国家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正为高职教育提供完善的技术保障与改革方向,那么如何把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组织起来,基于一定学习理论,形成知行课堂是高职院校内部教育改革实践的关键。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3]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要建构者,强调学习不仅是继承知识、应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个人新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讲授和灌输知识。重点强调“学”的环境设计,而非“教”的环境设计。网络时代信息超载,知识以碎片段的形式存在于网络的各个节点上,那么怎样使学生主动地选择到个人需要的、可以解决问题的知识、并把片段的知识整合起来构建自己的新知识是关键点。

2.2连通主义学习理论

连通主义是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大经典学习理论之后的基于网络环境的一种全新学习理论,是由慕课创始人之一的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GeorgeSiemens)于2004年提出的,[4]认为在网络时代,知识像一条河流,在网络中循环流动,知识不仅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还驻留在网络中,学习知识的重点就是选择、选择、再选择个人所需要的知识,人们主要关注于网络的连通,保持准确的、最新的知识。在当今世界,知识的习得到知识的废弃所经历的时间在大幅缩短,也就是知识的生命是短暂的,个人不必对每条信息都进行处理,主要是创建由可信节点构成的个人学习网络。可以说连通主义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快速学习理论,是学习的外部过程,认为连通是关键点,所以高职教育中,教师很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洞察力的选择,采用连通主义学习理论是学生走向社会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技能,可普遍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2.3“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当今网络时代,知识具有丰富性、快速更新性,使用上具有快捷性、共享性,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学习模式要求有新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学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学教并重”的知行课堂是关键。建构主义与关联主义都是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注重学习创新的个人内部过程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连通主义是注重学习的外部过程,强调网络连通的重要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就是模式识别,两者可相互补充,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环境。高职的学生学习自主性比较弱,需要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学过程的三要素可以说是教师、学生、学习资源,那么怎样把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那教师做什么呢?教师是主导,主要任务是学习环境的创设、以保持准确的、最新的知识网络的“连通”、教学过程的引导、相互尊重的课堂气氛激发等;学习资源是情境创设、协作学习探索的认知工具,主要包括现场设备、网络资源选择等。教学中,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探究性学习知识点的确定,若干个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的提出,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与指导(仿真软件和相关的学习资源的“连通”)。教师正面引导,将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环境,负面引导,会形成恶性循环的学习环境。要避免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无事可做的现象,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高,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高职教学一定是“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学。

3形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依循《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革命性改革,是大势所趋。适用于手机界面的新媒体阅读内容正在重塑现代人的阅读模式和生活方式,针对一群活跃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高职学生、习惯于通过手机网络、微信、QQ等进行实时同步和异步交流的学生,利用自建的SPOC实现混合式教学及混合式学习,实现教与学的连通。通过现场和移动网络平台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具有启发学生思考的可行性任务、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小组协作交流、基于大数据的总结评价等“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模式,形成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5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关键词】网络学习;时间管理;学习能力

所谓时间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不会把时间花在需要的事情上,而会花在值得的事情上。学习时间管理,是指学习者为了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或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计划和监控所采取的可行而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学习时间管理涉及在学习活动中对时间的有效分配以及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态度、计划、调控与效能。学习时间管理不仅是学习者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同时也是学习者的一种学习能力。一项调查显示,在网上学习者遇到的困难中,排在首位的是“不善于管理时间,时间效率不高”。

1 成人网络学习时间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学习支持服务只是扩大开放度,尽量减少和避免时空上的限制,从学习效率、自身能力上解决问题,而忽视对学习者提供时间管理支持。事实上,大多数成人学习者虽然时间价值感较高,但缺乏时间管理意识,缺乏更改的学习计划,他们的问题在于意志力或方法能力的缺乏,想法与行动之间的差距。

1.1 冲突干扰,计划赶不上变化

成人学习者主要以家庭为基地的自主学习,担负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负担,学习时间不够成为网络学习突出的问题,这往往会影响学习者改变计划。主要表现有:由于工作的加班、加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造成学习计划的推迟;在学习之前,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对比研究、犹豫不决,为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而耽搁大量的学习时间,造成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而改变计划;学习者的社会性接受程度也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如发现即使与某人对话已经干扰学习时,而碍于情面很难结束会话;时间计划的紧密,无形中加重学习者的心理负担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实施,等等。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在制订计划时缺乏整体规划学习的观念,没有按事情主次排好序,没有学会从日常事物中理出条理,没有设置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期限,而造成学习的拖延和混乱,最终导致要改变学习计划。

1.2 缺乏恒心,拖延执行计划

长期以来,由于成人学习者具有学习依赖性,习惯老师“包办”学习计划、进度、学习材料,而对于自主学习不能很好的适应,缺乏必要信息技术技能,独立学习变得困难,容易对网络学习失去信心,导致拖延学习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的社会归属感也影响着学习者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成人教育的学习者,渴望得到团体、朋友、教师的关怀、爱护与理解,而大多数成人学习不能提供面对面交流的保障,导致学习者的厌学情绪,即使有良好的学习计划,学习者也不能按时执行。

1.3 目标不明确,无计划低效率行动

有时成人学习者疲于知识面广而渴求更多学习了解,缺乏具体的学习目标,从而出现大撒网而捕小鱼的情况;有的学习者不了解学习资源的特性,甚至在不知学习课程的特点时,在网上盲目的搜索资源,在网络没有导航的情况下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有的学习者参加学习只是为了文凭,对学习根本没有什么计划,根本不对自己的时间时间进行管理。有时候事情太多,而时间表排得很满,就会很烦,结果什么也不想做,无法实践,造成学习的低效率。这些自发性的时间浪费行为都是学习者为满足自己与学习无关需求的结果;同时也由于学习资源设计的技术支持不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要求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资源的设计缺乏必要的导航设计和及时的反馈等。

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缺乏时间管理行为训练

时间管理行为训练就是通过辅导、咨询、授课等多种形式对个体的时间管理行为进行干预的过程,包括启蒙时间管理意识、时间管理的技能、发展自律能力、克服时间浪费习惯等,其最终的目的为帮助个体形成有效的时间管理行为。回顾我国的教育体制,从小学到大学,很少接受过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课程或指导。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接受这方面的指导也是少之甚少,几乎依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风格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而研究证实的时间管理对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有关系,令人不得不想到这应该是一个教育界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国外,许多大学,早就专门为学生开设了有关时间管理策略的指导以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从国外和企业界的实践看,时间管理的行为训练可以改变众固有的时间管理能力。

2.2 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

利用网络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论是教学资源的组织、发送、存储,还是学习手段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都有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讯手段的发展应用,然而并不是所有参加学习的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这些技术媒体。如果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那么对一些技术能力较差的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会不经意地把那些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或写作能力较差的学习者边缘化,不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自己的时间。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信息技术意识。对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感到恐惧,怕学不会或认为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是浪费时间,所以在遇到时间管理问题时很少想到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第二,缺乏运用软、硬件工具的能力,不能选择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时间管理。第三,缺乏个体知识共享意向。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个体知识共享能够提升工作绩效,提高学习效率。但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由于缺乏实际交往造成较低信任度或缺乏教师的适当引导而导致个体知识共享意向较低。第四,许多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较差,学习时往往交时间浪费的浏览网站和寻找学习资源上。

2.3 缺乏自我监控能力

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他们知道要想在学习、工作、各种忙乱的事务中顺利完成学业,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而从横向来看,由于成人学习者的生活经历、文化基础、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形成了复杂的学习心态;从纵向来看,年龄差别、职务差别、职称差别也较大,社会地位相差悬殊,学习目的各不相同,因此,学习者的心理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导致自我监控能力的缺乏。但问题是:自己排定的时间表、设定的目标,自己却没有严格执行,无法完成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一方面,是因为计划本身不合理,大多数则是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通过相关训练的支持服务,提高学习者个体时间管理的计划性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的监控能力。通过提高这两方面的时间管理策略,个体支配时间能力增强,可以保证有足够多的时间完成重要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3 时间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作为网络学习的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深刻影响着网上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时间管理的优劣也是学习绩效的优劣。从目前我们的学员中看到,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做好时间管理,在有限时间内按时按量完成网上学习任务,最后通过了考试,但并不是所有学习者都能做好时间管理、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支持学习者进行时间管理呢?

3.1 课程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对学习者时间管理的支持,这是网上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课程设计中,学习的量,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学习活动的设计、规范与管理,都要考虑学习者对时间的承受力。再好的课程设计理念都需要经过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最终检验。学习时间虽然是学习者的私人资源,但在网络学习中可以变成公共资源,学习者的个人学习成果可以在网络交互中与他人分享,彼此间的互助体现了个体私人时间的社会化,这也正是网络学习的魅力所在。

3.2 辅导教师作为辅助者和教学过程中其它要素的中介者,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辅导教师面对学习者,从一对多到引导学习者之间多对多的交互,从对各种活动的设计、组织到对各种策略、措施的使用,从善意的学习督促到对学习者细节的关怀……无不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习者也在情感与知识的交互中,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获得了学习的愉悦感、满足感,增强了自我时间管理的责任感。这也因此对辅导教师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要求辅导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能力,更要有探知人性的洞察力。

3.3 技术支持是网络学习时间管理的一个优势

手机、飞信、QQ群、E-mail、网络平台技术的使用无疑都是学习者时间管理的有效工具,正是这些工具的综合使用,促进了网上学习的持续发生。

3.4 学习者的自我监控是时间管理的主要方面,这是由远程学习的特点决定的

网络学习“以学习者自我控制力为主,网络学习的时间管理更多的由学习者自己承担。”有的学员由于他们的职业习惯和工作经验帮助他们对时间管理进行较好的自我监控,但他们在这方面具有差异性。也就是说,他们在这方面仍然有培训的需要。因此,对于学习者时间管理的训练和指导对于培养成熟的学习者是很有意义的。

3.5 指导学员制定学习计划

对学习时间的掌控也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需要把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去。计划的时间跨度不宜过长。以一周一计划(或半月一计划)为宜。因为若跨度太长,则难以做到“具体”。 把计划书放在显眼处,严格执行,每天完成后都标上个自己喜欢的标志以增加成就感。

3.6 利用效率最高的空闲时间学习

目前通讯技术的普及率是极高的,每位学员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都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所以建议学员利用空闲时间来进行网络学习。如睡前半小时、早上起床后半小时、早上刚到公司的半小时、午餐、晚餐后半小时这几个时间段的学习效率是比较高的。

3.7 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规划时间

曾经有一个教学生做时间管理的老师,他上课时带来两个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其中一个玻璃缸中先把小石、砂倒进去,最后大石头就放不下了。而另一个玻璃缸中先放大石头,其它小石和砂却可以慢慢渗入。他以此为比喻说:“时间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先级,若颠倒顺序,一堆琐事占满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空位了。”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规划时间,不能整天被一些琐事耗费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王永辉.支持远程学习者时间管理的策略――以网络课程“学生支持服务”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5).

[2]方宇波.探究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5).

[3]卢玉珑.基于学习时间管理幸福观的电子网络情境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4(3).

[4]帅良余.多视阈中的成人学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5]梁国坤.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中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4-30.

[6]成晋.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05-11.

[7]胥碧.浅谈基于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研究生网络学习共同体[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15.

[8]李素珍.基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的网络学习风格与学习偏好挖掘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05-01.

第6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学科知识构建体系”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四个:一是帮助教师宏观把握教材,理清知识问的内在联系;二是帮助教师微观处理知识点,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三是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规律,并且养成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四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将学科知识结构图与多种媒体信息相链接,为课堂教学提供高效能的服务。具体做法是:

一、规范知识构建模式,兼顾各学科特点

1 建立相对统一的构建形式

为了全面体现学科知识体系的实用价值,我校建立了相对统一的构建形式:学科知识总树-章知识图-单元知识图-节知识图-分支标注-知识链接(或:学科知识树-分类知识图-枝节知识图-分支标注-知识链接)

2 打破年级界限,建立分类知识图和经纬网络

如英语学科教研组经过对知识的汇总、分解与连接,打破了年级界限,将语音、语法、功能话题、阅读、词汇等,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分门别类,重新梳理,从而形成关于某个知识点的完整表象,将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知识建立起了基本的框架和经纬网络。

3 在枝节知识图中建立标注和知识链接

无论是哪一科目哪一种形式的知识构建。都可以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试题、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录音录像片、网页、课件、计算机数据等与相应的知识建立链接,为课堂提供可听可视的视屏资料。为所学知识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这样形成的“知识体系”,既有主干,又有细枝和树叶,避免了各部分知识的混淆、重叠与交叉,做到高屋建瓴,统筹兼顾,重点突出,便于使用,更大限度地提高知识建构图的利用价值,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全员参与,分工协作,成果共享

网络环境下的“学科知识构建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教学资源创建工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并将采集到的教学资源随时添加链接到知识结构图中。融教学资源建设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我校采取分工协作,成果共享的原则,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各教研组把“学科知识构建”作为研究教材,大家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善本学科的知识建构体系。仅仅半年的时间我们就对初中阶段12个科目的全部知识完成文本和电子两个版本的构建,实现了知识构建体系的重大突破,走在了同级学校的前列。

第7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一、职高生学习的特点

1.职高生学习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技能的学习

职高生在选好专业后要持续学习3年跟专业相关的知识,相对于高中重视文化课学习,职高生更加看重专业课程的学习,重视技能的训练,很多职高生毕业后就直接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很多地区的基层技术人员都是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

2.职高生学习目的性明确,重视直接经验学习

职业高中为职高生选定成才培训的标准,让职高生在选定的专业内接受相应的培训学习,并且规定只有通过一定的考核才能取得职高毕业证书和职业上岗证,这使得职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并且,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贴近社会需求,重视社会直接经验的获取。很多职高都是根据自身的办学环境设置课程,学生在职高里直接学习最新的职业技能,这使得学生一毕业就能从事社会工作。

职高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上跟高中生很不一样,目前由于高考体制的存在,很多职业高中学生都是由于考不上高中才选择去职高就读,相对来说他们的学习习惯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直接社会经验学习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潜能,为解决就业提供一条捷径。

二、网络资源型学习的特点

网络资源型学习模式是指学生主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旨在伴随着学习过程使学生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体验。在这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教师给学生提出待学习的问题或待探索的主题,学生借助网络、图书资料和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向学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运用各种信息搜索工具,获得相关的信息,然后加以分析、提炼、加工、综合,得出自己的结论,再利用QQ、E-mail、BBS,或面对面地与同学们进行讨论,最后通过相关工具把自己的结果。上述整个过程的进行,十分有助于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其中包括获取、识别信息资源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

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与传统学习模式无论在资源类型、学生地位、教师作用,以及所注重的内容、策略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不同点:

1.资源类型

传统的学习模式以教科书为主,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则以网络与多媒体资源为主。

2.内容与重点

传统的学习模式注重事实,强调结果,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注重问题,强调过程。

3.求解的策略

传统的学习模式给学生提供现成信息,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自行获取、提炼信息。

4.教学评价:传统的学习模式主要采用定量评价,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采用定性、定量评价结合方式。

5.学生的地位

传统的学习模式学生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学生作为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加工者和有效利用者,以及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者。

6.教师的作用

传统的学习模式教师作为学科专家,信息的传递者,以及学习过程的控制者,而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教师则作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三、中职网络资源型学习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过程

鉴于职高生学习的特点和网络资源学习模式的特点,我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发开将更有助于职高的教学。基于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1.确定问题与目标

进行网络资源型学习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该主题应该是很有意义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最好是跟以后工作有关系的、贴近生活和工作的,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所选问题的答案或结论通常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而不能选那种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地问题。另外,所选问题最好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使他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利用网络和其他相关资源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要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必须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教师的要求、应达到的目标、所要掌握的技能,以及评价的标准,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2.提供资源和工具

应当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学习资源或进行导航,其中包括相关的网络地址、参考书目、文献索引,以及其他多种媒体资源,从而减少学生查找信息资源的盲目性,使学生少走弯路。

为了使学生能快速、有效地找到所需资源掌握某项技能,应该向学生介绍当前常用的在网上检索信息、信息的工具软件,以便于学生查找信息,并能有效地进行信息组织、分析、综合,最终形成结论并发表在网上。

3.搜集、分析、组织信息,在网上成果

学生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信息搜集、分析、综合与组织,将获得的问题答案或结论用Word,Frontpage,Powerpoint等工具加以组织并在网上。并据此进行交流讨论、查缺补漏,形成更完善的结果。

4.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对于学生个人或小组提交的答案或结论,老师应依照既定的标准适时进行评价、总结,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优秀成果一同在网上展示。

5.在网络资源型学习的实施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资源型学习的中心是学生,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已知的知识探求未知知识,教师的作用只是指导学生朝某个方向去努力。

其次,网络资源型学习应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合作研究、团队精神已成为取胜法宝,合作学习也是学生发展水平取得长远发展的有效方法。在网络的资源型学习中,应当根据问题和学生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讨论,小组与小组也可以相互交流。

第8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网络课程 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网络课程,从网上知晓学习内容,获取学习资料,寻找问题答案,这种既现代又高效的学习方式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不仅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的理想途径。网络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为建立一种面向学生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网络课程的特点

按照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网络课程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运行方式,即信息在后台储存,通过网络中介传送,前台以屏幕方式呈现。网络课程除了具备课程的一般特点和要求外,作为一种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与自主性等方面特点。

(一)交互性

网络课程具有很好的交互功能,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人机交互学习。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课件有效地获得图文并茂的教育信息,并通过练习和测试,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即人机交互。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在线聊天方式互动沟通,学生可向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则可根据学生随时发送的教学信息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二)共享性

网络还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网络课程借助网络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共享优秀教师资源、教学资源,了解国内外丰富的网上动态学习资源,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跨时空、跨地域的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全球化学习”。

(三)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表现为,它不仅可以为学生展示自身所蕴涵的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而且可以将链接扩展到整个互联网上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网络学习。

(四)自主性

网络课程具有自主学习的功能,学生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网上学习活动,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评价,获取反馈信息。网络课程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构建者,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竞争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完成一个确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五)协作性

网络课程具有协作学习的功能,网络群组管理员(通常为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人物,引导、促进、帮助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不仅能够进行交流研讨,而且可以利用适当的教学软件工具支持协同创作,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交流。

二、为什么要实施网络课程

(一)高职院校弹性学制的客观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都强调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因此,在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知识的机会。在实践中,学生可以请教实习教师,也可以借助学校提供的网络课程,通过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料、教师在线答疑或在线讨论形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高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个体差异

目前,高职学生一部分是通过参加高职院校自己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入学,一部分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学生来源的多样化造成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的差异,为保证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通过实施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借助课程资料、教学课件、在线答疑、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获取知识,使他们通过自主选择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并从中学会取舍,学会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同时,灵活自主的网络课程还能够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习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使学生之间达到取长补短、思维碰撞、共同发展。

(三)传统教学的不足

传统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虽然能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教学过多的以教师为中心,会出现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局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传统教学中,学生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学资源有限,使得课堂教学知识性有余,学习能力和兴趣培养不足。通过实施网络课程,教师将文字材料、学习课件通过网络给学生,再借助网上导学、网上答疑、网上讨论、小组活动、辅助以面授辅导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网络课堂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强化教学效果。

(四)如何实施网络课程

1.转变教师教观念,加强教师培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教育领域发生一场深刻变革,改变了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扩展了教学的空间,更新了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管理向现代化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多媒体不仅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要想高质量地实施网络课程,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教师能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获取、分析、传递和利用,提高网络课程实施质量。

2.及时更新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不是简单地将丰富生动的课程资料上网,而是依据网络平台系统功能和结构,科学地组织和编排教学内容,制作课件,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形成连贯的、系统的学习单元,学习内容也应随着学生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活泼的界面、生动的课件、丰富的学习内容会增强学习者的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加强课程管理。网络课程确立后,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可以在不受时空约束、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学习,灵活的时间安排突破了种种限制,使自己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自,在学习进度上,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领悟能力和课程的难易程度随意安排,完全不受任何限制。面对网络课程灵活性大的特点,要求教师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否按照计划执行,通过测验形式检查学习效果。学生也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按照自己制订的学生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配合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定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结语

网络课程会随着网络技术、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同时,网络课程建设应围绕高职学生的自身需求,以学生对课程的要求为出发点,从课程平台的选择、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建设到课程管理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认真研究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和网络课程的开发,努力探索出符合学生需求和有利于学习能力培养的网络课程。

参考文献:

[1]马红亮.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征[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6).

[2]吴紫标,夏榕.信息化与现代化远程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37-11.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

第9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

〔关键词〕网络;90后大学生;信息;认知;风格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7.003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7-0012-06

Empirical Research About Post-90s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et Age Information Cognitive StyleWang HuanZhu Y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China)

〔Abstract〕Post-90s university students growth imprint Internet age feature,network penetrate to learning,living,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the groups have long been accustomed to getting information from network,which quietly change the groups cognitive style.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gnitive processes and“Way”and relying on 342 survey data,the paper analysed post-90s students network cognitive style,from the aspects of network cognitive,network affect,and network trust.The paper analysed four types of cognitive style:integral-analytical,image-linguistic,flush-incisive,field dependence-field independence.With methods of descriptive analysis,analysis of variance,correlation analysis,non-parametric test,the papers explore Post-90s university students cognitive style overview and influence factors.

〔Key words〕network;post-90s university students;information;cognitive;style

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于1990年之后并且接受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学生群体。90后大学生好奇心强,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生活方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是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高校是中国社会化“网络化”发展的前沿阵地。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网络空间由“另类”转为“日常化”,上网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构成现实行为空间的延伸和拓展。网络以时空压缩与时空延展并存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和知识场域,对90后大学生的知识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

认知心理学家D.Dodd等认为,认知包括适应、结构与过程,认知即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包括知觉、记忆、思维、判断、推理、问题求解、学习、想象、概念形成、语言使用等相关活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信息认知方式呈现新的特征,思考该问题,助于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完善,为相关部门针对问题灵活应变与科学管理提供借鉴。

1实证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定性研究方面看,查阅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认知学等文献资料,归纳分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实证定量研究方面看,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和对象抽样,采用合理的调查方式和调查工具,并对结果进行全面处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从衡量认知的维度出发,设计单项选择题,旨在了解90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与行为的认知;从认知风格类型的角度出发,设计具体的情境,采用“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差不多”、“4-符合”、“5-非常符合”的5级打分选项,计算每类题目的平均分,判断所属类别的认知风格。

调查涉及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三峡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贵州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34所高校的在校学生,根据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原则,确保样本反应问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次调查以网络在线填写方式为主(/report/1279668.aspx),本报告将研究对象范围缩小,在回收的1 000份问卷中,90后大学生的达到342份。其中男生188份、女生154份,大一121份、大二60份、大三72份、大四49份、研究生40份,理科专业217份、文科专业125份。对收集得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和整理,运用SPSS16.0、EXCEL等统计工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信息认知风格的实证研究290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方式的认知分析

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在其著作首次提出“信息方式”的概念[1],将信息方式概括为以电子媒介为传播途径、建立在语言学和符号基础上的交流方式。“虽然每一个社会都包含着一种信息方式,伴随着高速发展了的技术的当代社会是以一种全新的信息方式的出现为特征的,而且这些社会中的信息方式预示着社会构型的巨变。[2]”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信息传播范围扩展、传播速度加快、传播方式丰富,增加了信息的交互性,个体不再局限于信息的索取,更有意识地去表达和交换信息。

认知是指认识的过程以及对认识过程的分析。美国心理学家G.A.Gilbert认为:认知是一个人了解客观世界时所经历的几个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领悟与推理等几个比较独特的过程。个体心理活动是个整体,是认知因素(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和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的辩证统一,需考虑情感偏好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Norman模型(图1)指出控制系统和认知系统之间是情感系统,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都与控制系统相联。

从本能的感知信息,到有意识地认知、存储信息,再到积极地开发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认知的进化与根本性转变。对信息“质”的真伪、准确与否的判断使信息认知一方面,对信息“量”的不足与多余、充足与过剩的控制是

图1Norman模型

另一方面[3]。通过认知系统加工,情感系统参与和过滤,实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能在需要的时候找到,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

网络信息方式的认知,是指个体依托网络获取和传播信息时,知觉、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偏好和态度。网络信息已成为信息方式的主体,90后大学生已从过去单纯依靠书本或印刷为主要的信息方式转变为依靠互网络等数字媒体。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信息方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要方式,对其信息接受习惯和认知方式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网络时代的开放度高、随意性强,加剧了信息社会的复杂度,弱化主体的自律意识并干扰认知能力水平。从对网络自身、对网络影响、对网络信任的认知,分析90后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认知方式。

2.1对网络本身的态度

如唐·泰普斯科特所言:网络时代正在迎接数字革命的到来,接受数字革命的洗礼,这场革命彻底改变当前社会所有的倾向。所谓的网络态度,是指建立在道德观与价值观基础上,对网络的评价及行为倾向,由内在感受、情感与意向的三方面要素构成,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加深对网络的感受,产生喜恶的情感并强化某种意向。以数字化存在的多媒体信息为内容,以实时性、快捷性、交互性、非线性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为基础,以接触感官的多重性、虚拟实践的现实感为特征的信息形态,90后大学生潜意识里已对网络本身形成认识。在对使用网络新词的态度:6%的表示不会用、23%的很少会用、8%的表示无所谓、46%的有时会用、17%的会经常用,表明多数对其态度是正向的。

2.2对网络影响的认知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种媒介,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上,媒介发挥着塑造和控制作用。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网络进入社会流程后对社会成员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网络娱乐舒缓学习生活的压力,是情绪释放的平台;作为重要的学习工具,丰富的资源拓宽视野,助于知识结构的新建构;新型的人际互动模式使归属感的实现成为可能,加快社会化的进程;网络联结实质是人脑与人脑的联结,单位个体间的交流碰撞能擦出创新的火花。作为“双刃剑”,网络兼具负面性: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侵害、信息鸿沟。通过网络对现实沟通有何影响的结果分析,90后大学生已意识到网络对现实沟通产生冲击,部分学生已意识到负面冲击的存在,自我反思网络这种新型社会化工具的裨益与害处是极其必要的。

图2网络对现实沟通影响认知

2.3对网络信任的认知

McKnight提出网络信任理论模型[4],引入外界环境因素,重点区分信任信念和信任意图。信任意图是指尽管可能出现不好的结果,主体仍愿意依赖关系人的意志选择行为;信任信念是信任主体认为关系人是有能力、善意的、诚实的和可预测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模型认为,信任主体的信任行为由主体的信任信念和信任意图进行控制的,主体自身表现会受到个体信任倾向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图3McKnight的网络信任模型

信任分为人伦信任和契约信任,以特殊情感为基础而确认的关系视为人伦信任,以契约(或明或暗)和法律准则为基础和保证而确立的关系为契约信任。网络过滤掉非言语交流信息与社会身份信息,模糊对人际信任的认知。信任建立在虚拟环境基础上,弱化人际信任。似乎陷入到一种人际交往怪圈:不信任网友,但又渴望与网友交流,从而陷入矛盾,通过撒谎的方式来保护自己,9%的表示网络聊天中尽量不说真话、67%会偶尔说谎、7%会经常说谎、17%的从不说谎,体现出对网络交往的不信任感。信任主要建立在道德自律层面,难以避免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

390后大学生的信息认知风格解析

认知风格亦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组织和加工信息中所具有的个性化的和一贯的方式(Tennant,1988)。认知方式位于能力和人格的交叉点上,又独立于能力和人格,控制个体对事件的反应和经验的思考方式,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很少表现出变化(Riding,1998)。

以现代信息加工理论为参照框架,Miller研究了认知风格对记忆、注意和推理过程的影响,提出了认知加工模型[5](图4):垂直维度代表在认知加工中的不同阶段,即感知(模式识别和注意),记忆(表征和组织)与思维,在每一段都能识别出不同的认知风格。

图4Miller的认知加工类型模型

Grigorenko和Sternberg以认知为中心、以人格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维度划分认知风格。以认知为中心的观点侧重基本认知过程的风格特征,以场依存——场独立与冲动型——思虑型两种分类影响较大。以人格为中心的观点侧重认知风格在人格中的反应与作用,以心理类型论与能量理论为主。以活动为中心的观点侧重对认知风格的动态认识,以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影响较大。基于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质,重点研究以下4种类型的认知风格。

3.1认知风格类型解析

3.1.1整体型与分析型

Riding和Cheema提出的认知风格聚合模型,从整体——分析与言语——表象两个维度分析,实现学术界对认知风格研究的突破。整体型的人倾向于领会情境的整体,重视情境的全部,倾向于把信息组织成整体;分析型的人倾向于把情境看成是部分的集合,把信息组织成轮廓清晰的概念集,倾向从各个局部把握联系。整体——分析维度与结构和控制有关,学界探索此类认知风格与行为的关系:Wigley发现整体型学生的精神病性分数显著高于分析型学生分数[6];Burton发现此类认知风格与不当的行为如言语打岔、干扰他人、攻击等存在显著关系[7]。

3.1.2形象型与语言型

形象——语言型是认知聚合模型的另一维度。形象型的人在思维的过程中倾向于以表象的形式来表征信息;语言型的人思维过程中倾向于以“词”来表征信息。基于形象——语言维度,学者进行深入研究:Harvey(1961)提出抽象化——具体化的认知风格,即个体对抽象化水平的偏好能力;Paivio(1971)、Riding和Taylor(1976),Richardson(1977)提出语言化——视觉化的风格,即按照表征知识和思维过程中使用语言或表象的策略程度。

3.1.3齐平型与尖锐型

Holzman与Klein于1954年提出齐平——尖锐型[8],衡量的是个体将信息迅速内化到个人记忆中表现出的差异。齐平型个体下意识排除差异,关注的是相同之处,倾向于将相似的记忆内容混淆,模糊对象间的差异。尖锐型个体偏好寻找差异,倾向于记忆事物间微小的差别,甚至夸大差异。

3.1.4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Witkin通过镶嵌图形测验发现环境的独立程度与记忆、思考、学习、交流、情感体验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Ellis、Skehan、Brown、Chapelle等国外学者与朱中都、洪云、光锋等国内学者对以认知为中心的场独立——场依存的认知风格做过诸多研究。所谓的“场”指周围的环境,泛指能够从中感知到相关环节的思想、理念和感情。场依存者倾向根据外在的社会参照确定行为和态度,表现为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场独立者倾向参照内在来确定行为和态度,表现为对抽象的理论更感兴趣。从认知角度看,场依存者把整个环境看做是联合的整体框架,很难将个体从整体中分离;场独立者善于从复杂的背景中识别出独立个体,分析某要素不受相关要素干扰[9]。

3.2实证结果探讨

基于对上述4种类型认知风格的深入分析,采用5分制对特定情境打分,分别计算每类情境的平均分,根据分值高低对认知风格强弱倾向归类,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归纳上述数据,分析得出90后大学生信息认知风格的基本情况:

(1)分析型认知倾向学生明显多于整体型倾向的学生,接受海量信息的90后大学生思维前卫、观念超前,思考问题时观点深刻且逻辑严密,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多数学生倾向用分析型思维来认知信息。

(2)齐平型倾向的学生多于尖锐性的学生,说明多数90后大学生更在意信息间的差异,更倾向将内化的信息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3)语言型认知倾向的学生明显多于形象型倾向学生,说明语言比文字对90后大学生更有吸引力,不难理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却不太愿意读书的原因。

(4)多数同学有场依存的认知风格倾向,且不存在强场独立的认知倾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以群居为主,同龄人有相似的阅历、价值观与文化背景,彼此间会相互影响,在认知身边事物过程中,势必会参考周边的人与环境。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而并非单一的,个体针对不同情况或任务选择不同的认知方式。对统计得到的每类认知风格数据进行分布分析(图5),观察值紧贴正态概率线分布,说明每类认知风格都符合正态分布。在每类认知风格中,多数学生分布在综合型认知风格倾向附近,说明90后大学生的认知风格更多元,善于用多种认知方法分析问题。图590后大学生认知风格正态概率分布图

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在场依存与场独立(F=4.994,Sig=0.026)、形象型与语言性(F=5.331,Sig=0.021)两类信息认知风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两类认知风格差异性不明显。斯腾伯格心理自我控制理论认为:认知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形成个人的认知方式,并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由于认知方式是社会化的结果,因此认知方式是可以培养的。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各个年龄段中,这种倾向性与个体的性格、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笔者探索某些因素与90后大学生认知风格存在相关,但相关的显著性不明显,需进一步探索。长期以来,学界认为影响认知发展有3个经典因素,即成熟、物质环境、经验与社会环境的传递,皮亚杰在此基础上,提出第4种因素:平衡化因素,也称调节因素。定性分析影响90后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因素。

(1)成熟因素:成熟是指在遗传程序控制下,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逐渐发育成长的过程。皮亚杰认为神经系统的成熟对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智力必然依赖一定的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基础,成熟不是决定条件,只能决定某一给定阶段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90后大学生身体发育已经基本完成,感知、动作、语言等初级心理机能已形成;90后大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处理问题容易冲动,思维方式更感性,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环境因素与成熟因素动态交互的影响。

(2)经验因素: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形成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物理经验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抽象过程从客体本身引出的,逻辑数理经验产生于主体客体所施的动作及协调。90后大学生主要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经历的事情少,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与人生感悟是片面不完整的。尽管已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但在社会价值的是非判断上仍存在误区。经验多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认知,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涉及社会生活、教育、学习及语言等方面。90后大学生成长于政治、经济、文化取得巨大进步的时代,生活条件和社会大环境优越,独生子女获得更多的关爱,是改革开放的完全受益者。成长于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速度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社会环境因素熏陶着90后大学生群体,认知风格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

(4)平衡化因素:生理成熟因素、经验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相互协调和调节,构成了平衡化因素,即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利用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是同化的表现,结果可能是不成功的,新刺激在被主体同化的认知格式吸纳的同时,会使原有的认知方式发生顺应式的改变。90后大学生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环境熏陶,结合自身情况,会不断地调节个人的信息认知方式。

4结束语

信息时代,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呈现出新的特征。90后大学生的认知风格随着成长而趋于稳定,形成过程受经验、环境、平衡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实证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的认知倾向符合正态分布,能综合运用认知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本文仍存不足之处:在理论方面,对认知方式的认识是抛砖引玉式的,深入其理的程度还不够;在实证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不足会影响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参考文献

[1](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Mark Poster:Critical Theory and Post structuralis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30-132.

[3]邹序明.论网络时代的信息认知[J].图书馆:1999,(4):11-14.

[4]McKnight D H,Chervany N L.What trust means in e-commerce customer relationships: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ual typ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2,6(2):35-59.

[5]Miller,A..Personality types,learning styles,and educational goals[J].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1,(11):217-238.

[6]Wigley S,Riding R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personality in further education students[J].Personal Individual Difference,1997,23:379-389.

[7]Burton D,Rees C,Sharratt M.Congnitive style,gender and conduct behavior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Research in Education,1998.

[8]李寿欣,宋广文.西方认知方式研究概观[J].国外社会科学,1999,(1):19-24.

[9]李志雪,李绍山.国内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关系研究综述[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65-70.

[10]顾斌.青少年网络认知途径及网络行为分析[J].当代传播,2007,(5):61-63.

[11]贺雯.认知方式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2001,(5):631-632.

[12]史忠植.认知科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手机媒介对90后大学生维系人际关系圈效用的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