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现状范文

非遗文化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文化现状

第1篇:非遗文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文化艺术;消费

苏州是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苏州是一座开拓进取的城市,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目前经济发展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而苏州的文化亦是底蕴丰厚,发展迅速,园林、苏绣、评弹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苏州的文化代表。近年来,在苏州政府的支持下,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苏州评弹学校等的创立,更是让苏州人民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学习欲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苏州市人民的艺术消费能力在全国范围内较为领先。然而,由于传统文化遭遇发展瓶颈,外来艺术形式难于推广等问题,苏州人民的艺术素养还有待提升。苏州大学作为苏州最具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学生来源范围广,专业类型齐全,学生数量众多,在全国大学中较为典型,适用于本文研究内容,

一、研究意义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消费文化产品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路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成良好的文化鉴别能力与文化消费习惯是优秀大学生必备的良好素质。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的研究工作,探寻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基本特征与现存问题,才能选择科学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都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大学生又处于脱产阶段,普遍可支配的收入不多。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文化活动,向着高素质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做了有关于大学生文化消费情况的调查,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参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起到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们以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州文化市场为例,以专业种类丰富的苏州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此次调查。

二、消费现状分析

调研小组通过学校偶遇抽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面向苏州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共完成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87.6%。此次,接受我们调查的男性占总人数的49%,女性占总人数的51%,故调查一定程度上兼顾到了男女在选择习惯和思考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有一定的可信度。此次调查中本科生占到了总人数的70%,硕士研究生占18%,博士或以上学历占2%。故所得结论的主体还是本科生。一方面,是因为苏州大学的大学生中本科生处于绝大多数,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中,本科生的人数也是远远多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人。现就调查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消费能力与月生活费相关性大

―分析―在被调查者中,平均每月生活费在800元至1000元人群,大约占被调查总数的50%; 1000-1200元的同学占总数的32%; 1200-1400元的占13%;1400元以上的同学占4%。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月平均消费水平是成正比的。除极少个案存在月消费支出与文化娱乐消费严重失衡之外,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剧院消费情况与月消费总额都在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内。

(二)学生能承受的演出票价水平总体不高

分析调查显示,有67%的人能够承受在41--60元之内的剧院票价,另有19%的人能承受61--100元以内的票价。目前苏州市场内的剧院演出票,学生票价多在30--100之间,但学生票数量有限,而观影效果更佳的其他座位票则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进一步调查显示,在消费能力不高的前提下,学生们多倾向于团体优惠购票,有51%的学生更愿意通过团体优惠(如团购等)购买的方式进行消费,另有29%的学生希望学校集体组织购买。一方面,集体购票能够在价格上占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团体行为也使得学生省去了前往售票现场购票、领票等多重复杂的手续。

(三)学生文化消费内容较为单一

分析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大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剧院相关演出的信息,信息来源渠道广泛。而在“您对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什么演出感兴趣“的调查中,对于戏剧类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占59%,对于音乐和舞蹈类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占31%,而对展示地方特色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偏少,故相对而言,大学生们的文化消费内容较为单一,且偏娱乐化,对于更具文化内涵的讲座类演出兴趣度不高。

(四)学生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分层化

分析我们发现,月消费可支出能力不同,在文化消费的具体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在被调查者中,月可消费总额在元1000元以下的学生文化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几乎没有看过剧院的演出,这一部分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1%; 而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中,娱乐性消费支出大幅提升,每年看过剧院演出一到三场的占29%,四到七场的占42% ,少数月生活费在1400元及以上的人每年观看演出多达八场甚至以上,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学生剧社(如东吴剧社等)的演出。

(五)学生对于演出的质量要求更高

在“对于剧院,你更关心的问题”中,有60%的人选择了“演出剧目是否有新意/舞台效果是否优良”,可见在多数人心中,节目的质量依然是观众选择是否前去观看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这可以促进剧院不断发掘和引进高质量的作品,为剧院的长期持久良性发展助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学生们提高观演效果,好的文化艺术作品能够启迪我们的人生,选择高质量的演出,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价格的低廉,有利于大学生们在观演的时候有所得。此外,依然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演出票价是否在接受范围之内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见,票价依然学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一)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文化艺术消费

一方面,建议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艺术消费观念,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名师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合适的文化消费模式。另一方面,学校可与各大剧院建立合作关系,建设观演信息优先、购票优惠、团体购票、演出进校园、建立实践基地、等多种渠道促进学生的文化消费,通过合作关系,校方应尽力为学生观看演出提供更多机会和票价优惠,以鼓励更多学生走出校园,观看演出,提升文化艺术素养。

(二)学生应增强文化艺术消费意识 ,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观

为解决文化艺术消费意识淡薄,学校应加大促进文化消费的宣传力度,促使学生对文化艺术消费有更明确的认知。与此同时,作为学生自身,也应有意识地增强文化艺术消费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艺术消费观,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完善自我人格。与此同时,学生也应明确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自身实践能力及思维能力的作用、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人生必不可缺的一项课程。

(三)剧院应调整相关经营模式,为学生文化消费提供便利

剧院方面应针对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面向学生,制定更合理的演出营销模式。一方面,在部分适宜学生消费、利于艺术普及的演出售票中,为学生提供优惠票价,同时不降低学生观演质量;另一方面,剧院也应积极与高校达成合作关系,将售票模式丰富化,通过团体优惠售票等方式,既能保证剧院演出上座率,也能为学生群体提供更便捷的渠道观看高品质的演出,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高校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消费的良好习惯和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艺术涵养,促进社会文化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刘燕.浅析艺术素养对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J].高校讲坛,2011(12):204.

第2篇:非遗文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皮影艺术;现状;保护

0 引言

皮影艺术在中国民间曾经广为流传,作为一项独特的民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由来已久,大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它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在历代受到达官贵人的喜爱,民间更是广为流传。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这门独特艺术却濒临消亡。如何保护这门艺术,并让它推陈出新,更好的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不仅是皮影艺人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当代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1 皮影艺术的发展和现状

皮影艺术的造型和雕刻艺术有一定的讲究,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在造型方法上受到佛教、戏曲、民俗文化非常深刻的影响,吸收了镂空艺术如民间剪纸、纸扎、寺庙雕像和壁画艺术的影响,特别是窗花剪纸,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向往,也因此广为大众所喜爱。但是皮影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一套完整的皮影戏箱需要一个技艺高超的刻工至少三至五年方能刻出来。

中国皮影艺术兼备了艺术审美和社会娱乐的双重特性,在民间源远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枝独秀,随着历代人口的迁徙、战争、文化交流及宗教活动而流布于全国,逐渐在各地形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流派,深受民间喜爱。历史上曾经有过或现在仍有的皮影戏活动的地区(省、市、自治区)就有28个,以北方皮影、西部皮影和中南部皮影尤其有名。但是这种活态的民间戏曲样式正在逐步没落,艺人正在逐渐消失,如今已是一个濒危剧种,国家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许多喜爱皮影艺术的人士也自发形成了一些保护组织,但这些做法成效甚微,想从根本上保护这门艺术,让它继续发扬光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在2012年的《星光大道》上张学敏一段皮影表演,抓住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眼球,也重新勾起了人们对皮影艺术的回忆。通过对皮影艺人们的调查,皮影艺术的落寞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皮影艺人渴望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得到肯定,在一定程度上,皮影艺术史可以视为艺人的心态发展史。很多皮影艺人依然对皮影戏非常钟情,自己能唱能雕,技艺全面,但是现在唱戏的确不挣钱,使得皮影戏后继无人,虽然有改进的打算,但却无能为力。由于受到经济的冲击,很多艺人不严格要求自己,不把艺术当艺术了,没有人深入学习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皮影戏生存的困境和前途。(2)皮影戏后继无人,技艺马上就要灭绝了,单靠艺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希望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3)因为发展前途和经济效益问题,很多艺人选择了放弃,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在河南罗山县有260多名皮影艺人,其中有120多人已经放弃从艺,因为觉得皮影戏没有前途和经济效益,自己主动放弃的和在演出与不演出皮影戏之间挣扎徘徊过一段时间,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的占相当大一部分,只剩下三分之一的人还在坚持;(4)保护皮影艺术的政策在执行上没有落实到底,对艺人的心态和皮影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很多艺人认为皮影马上失传了,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艺,也不愿意传授给外人,这也许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2 皮影艺术的艺术价值及传播价值

皮影艺术是一种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艺术,又是富于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品。不仅海纳着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曲艺、雕刻、民俗历史精粹,浓缩了浓郁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参与着整个民族艺术繁荣发展的进程。由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一直受到外国人的喜爱,在土尔其,至今还盛行着皮影戏的传统文娱活动。我国的皮影剧团每到国外演出,都受到高度赞誉,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观赏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公认中国皮影戏是近代电影发明的先行。

皮影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国内很多地方戏如唐剧、华剧、陇剧、黄龙戏,都是在当地皮影戏曲调中直接派生出来的新剧种。皮影人的设计与制作为美术设计提供了难得的素材,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新的作品在创作手法、表现形式中渗透的民族精神,也更加有生命力。皮影戏在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融合了当地民族乐器、民歌小调等音乐体系的精华,唱腔丰富,板式也丰富多样。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与其他乐种也起着互相取补、互相促进与提高的作用。

3 皮影艺术的保护

皮影艺术曾经在百姓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如今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娱乐手段充斥,这门艺术也应该不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适应现代文明的进步。

国内也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以陕西环县为例,作为西北原生态文化的代表,早在21世纪,环县道情皮影就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政府和艺人群策群力,为皮影戏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在200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2003年环县道情皮影成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10个试点之一。政府制定《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传承暂行规定》和《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传承实施细则》等地方法规,为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政策支持。随后政府组织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完成了《环县道情皮影戏班分布图》、《环县道情皮影表演艺人传承图册》、《环县皮影荟萃》、《环县道情皮影戏班名录》和《环县道情音乐集成》等画册和书籍的绘制和编撰。皮影艺术也进入中小学美术、音乐课堂,从孩童开始就了解皮影,让这门艺术不断传承。同时成立皮影产业开发机构,艺人从事皮影演出和雕刻,产品从单一的皮影工艺品向多样化迈进,形成挂历、桌历、皮影戏光碟、磁带、画册、扑克、口杯、工艺地毯、书签等8大系列60多个品种。进一步着手研制开发皮影航空纪念品、仿古皮影、皮影刺绣服装、宾馆装饰品、儿童皮影游艺产品、皮影个性化邮票等系列新产品,寻找新的途径和市场。成立雕刻公司,作为产业带动皮影艺术的发展,调动了艺人的积极性,而且提升了环县皮影品牌的价值,增大了环县皮影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借助外力来发展和保护皮影也许需要很多的政策支持和机会,但是皮影自身是否也应该注入新的东西,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重新成为人们欣赏和娱乐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皮影戏自身变得更加贴近现代,贴近大众是必要的,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这门艺术才会走的更加长远。具体的方式比如编排一些现代的剧目,反应现代人的生活,年轻人或是好奇心强烈的小孩子应该会感兴趣很多。另外一种是数字化的皮影,也就是说直接搬上荧幕,也许缺少搬小板凳坐在画布前看戏的感觉,但是这种方式更为直观和方便,易于实现,相信对于宣传来说更能省时省力。

4 总结

通过人为的方式增加皮影的影响力,通过皮影自身的改变增加更多的观众和喜欢它的人,使这门艺术得到传承。皮影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永葆青春,是因为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的谋求改进,适应了大众的需求和口味,在现代生活中,是不是同样也适用呢?

参考文献:

[1]魏力群.民间皮影[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第3篇:非遗文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现状

[中图分类号]G122;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8-0070-02

1分类保护的思路

众所周知,统一、全面的保护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门类杂多的保护对象而言,是难以想象和企及的。如此,分类保护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可以取得实效性的思路。但我国的法律文件却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定义。2011年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条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整体定义。至于该条后半段对范围进行的描述,由于没有分类标准,不能认为是类型,只能被看成是对状态的描述。不能根据其列举的六个方面进行分类保护。由于这部法律的立法思路是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持一致,我们可以推知我国法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是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该组织在其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文化表达形式和文化空间。但这种分类仍然过于综合,只适合作为公法保护的客体分类。我国理论界有一种观点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艺和传统技艺,这是从可知识产权性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分类。即民间文艺主要和著作权有关,传统技艺主要和专利权以及商业秘密权有关。这种分类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分类基本一致,该组织“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建立的目标就包括关注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内,并坚持把两者区别对待。但到目前为止,这在我国仍然只是一种学理上分类。

2《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范指引

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来看,其立法目的在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行政保护,故未规定直接的私法保护内容。但该法有两个条款是涉及私权关系的:

其一是该法第5条第1款: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以及第2款: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条规定虽没有直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赋权,但其确立了不尊重、歪曲和贬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可以适用民法的规定,让行为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这可以被看成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间接保护。但是该条规定得过于概括,而且出现在一部行政法性质的法律中又没有规定具体法律责任,使得它适用于民事纠纷的效率大大降低。特别是对一些“球”的行为几乎没有“规范指引”的作用。例如:对于外来使用者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不标示其来源的行为,上述条款难以判断它是否属于“歪曲、贬损”。站在外来使用者的立场,会认为他们使用的是公有领域中的资源,故不需要标示来源;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群体或个人眼中,这种行为是对他们作为“创造者”的身份的不尊重,甚至会严重伤害他们的感情。对这类纠纷,我国法律不能提供明确的规范依据,这说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律存在“真空地带”。

其二是该法第44条第1款:即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事实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立法过程中,对是否应在该法中全面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应否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上。最后,考虑到该法的基本定位和立法技术上规定知识产权保护的困难,立法机关否定了在该法中规定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的意见,但鉴于实践中因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时有发生,故作出了第44条的衔接性规定。

从这个衔接性的规定看,我国现行立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两个明确的倾向:其一是倾向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限定在“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这意味着我国法律不承认存在一个自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知识产权。其二是倾向于利用其他部门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间接的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在公法中被综合的整体性概念,在私法保护上完成了分解。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能成为其他法定的知识财产,满足相关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即可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例如:一项民间舞蹈,其表演者享有《著作权法》规定的表演者权,有权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收取报酬。一项传统工艺技能如能满足《专利法》规定的申请专利的条件,则可以成为一种专利技术得到《专利法》的保护。另外我国《专利法》正在建立传统知识审查制度,如果能够证明申请专利的技术利用了传统知识,则该技术不能被授予专利。这为那些自身不能成为专利的传统技艺提供了间接保护。同理,如果一项传统技艺构成商业秘密。则可以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成为注册商标,则存在争议。否定者认为,商标是经营者用来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的标志。能够取得商标注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产品,而该产品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根据“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制作的布鞋可以获得注册商标,但这种“技艺”不能申请注册商标。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比较复杂,其形态既包括非物质的,也包括物质的。例如根据一项民间技艺制作的乐器,它是这项技艺的衍生产品,但它也可能是某民间音乐必备的演奏乐器,此时音乐和乐器是二合一的东西,所以这种乐器仍然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对待。如果乐器取得了标识其非遗价值的商标注册,也就等同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商标注册。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获得集体商标注册或证明商标注册,应无异议。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获得《商标法》的保护。

3对现状的后果分析

上述两个倾向说明,我国在立法的思路上,主张用《知识产权法》来填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并依据知识产权的分类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分类保护。但贯彻这个思路,会带来了两个严重后果。其一是间接保护的做法,相当于把其他各种现有法规的立法目标强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这种保护不但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独立的价值追求,反而肢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经确立的价值目标,可谓是“公法唱戏,私法拆台”。容易变成为了保护而保护;其二是表面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多渠道广泛的法律保护,实质上受保护的文化事项却非常有限,因为:大多数民间文学艺术并不能满足《著作权法》要求的作品的构成要件。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由国务院制定。但对什么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却没有定义。很多人对这一授权性条款给予了厚望,希望它能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降低门槛,但国务院至今没有出台保护条例。从我国《专利法》的规定看,能够获得专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传统手工艺这一类,而且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必须具备新颖性这一构成要件。而传统手工艺世代相传,如果为比较广泛的人群所知,则不具备新颖性,不能获得专利。即使对于那些能够满足专利申请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高额的申请、实施、维护专利的成本,对于大多数的遗产持有人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至于《商标法》,其主要作用在于防止他人使用注册商标。通过将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产品和服务注册成商标,能够起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但能获得商标注册包括能够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那些可商品化的遗产类型,他们对于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何况,在遗产领域,“商品化”早已作为一个危险的话题,广被质疑。在实务中,这种法律保护常常陷入正当性论辩的旋涡中。如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舞龙”,于2004年成功获得了服务商标注册,商标权人为重庆市铜梁县高楼镇文体服务中心。不经其许可,连本地人也不能使用“铜梁舞龙”这项基于广泛流传于该地区的传统舞龙艺术而形成的名称。类似的争议还广泛存在于那些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域或民族共享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域。

可见,这种用知识产权法来填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的思路,虽然有节省立法成本的功效,但是也制造了新的“混乱”。这又应和了一句老生常谈:法律常常以解决老问题为目的,而结果却难以避免产生出更多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4.

[2]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59,279,281,282.

第4篇:非遗文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120-02

导言

21世纪初,我国开始着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在文化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深刻反思当代社会发展状况下作出的重要的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出社会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程度,也能发挥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在文化安全视角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描述与分析能够反映十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同时可以发现在保护工作中不足之处。

“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调动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构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也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1]。为了充分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笔者从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景泰蓝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客观数据撰写报告。希望能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一、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研究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动态有较深刻的认识,掌握了该领域专业性的知识并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研究主要采取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总体是我国居民,调查的样本是从全国各地选取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居民。除此之外,还进一步评估样本质量来确保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后期进行数据处理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后,采用了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交叉式统计。研究分析整理阶段,以文字、图表等多种行式展现成果。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选取了北京市、保定市、衡水市安平县三地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88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8%。其中年龄在19岁~3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69.4%,年龄在31岁~4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22.4%,年龄在41岁~5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8.2%。在受访者的职业信息中,学生占40.8%,专业技术人员占10.2%,农民工占14.3%,商业、服务业人员占10.2%,军人占8.2%,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10.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6.1%。在受访者目前所在地区中,农村占16.3%,新型城镇占46.9%,文化城镇占36.7%。

三、研究结果

(一)文化安全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文化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导致文化遗产资源严重流失。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继承者、保护者,增强全民的文化安全意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我国文化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是文化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局面没有改变。在对“文化安全了解”一题中,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其中选择“不太了解”的占46.9%,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占26.5%。体现出了人们对文化安全的认识不足。人们对外来文化的喜爱程度已经超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有59.2%的受访者在“对外来文化的喜爱程度”一题中选择了“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但是,只有49.0%的受访者在“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一题中选择了“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数据表明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较多,如外来低俗文化的传播、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遗产遭到掠夺、文化遗产遭到忽视、价值观扭曲、文化产业落后等。从问卷所得数据中发现,选择文化遗产遭到忽视的比率最高,占受访者的67.3%。各地区对保护我国文化安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所采取的措施仍旧以“宣传教育”为主,然而采取“加强立法工作”、“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走出国门”等其他措施的并不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众多问题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度较低

很多人仅仅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真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却少之又少。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一题中,有61.9%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只有4.8%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了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一题中,正确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五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的受访者较少,尤其是“口头传说和表达”一项仅有35.7%的受访者选择。造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普及度较低的因素有很多,不可否认的是这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

2.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的人员较少

生活中很少有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工作。在“您周围的人,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吗”一题中有92.9%的受访者选择“没有”或“不清楚”。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宣传工作人员的责任就越发重要。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从事该方面的工作,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有65.3%的受访者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够”,有61.9%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有38.1%的受访者认为“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有59.5%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资金”,有52.4%的受访者认为“传承人老龄化”,有47.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

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诸多其他问题

在“您所在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有哪些”一题中,选择“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健全档案资料”、“加强立法工作”的比率没有超过半数,尤其是“加强立法工作”比率只有7.7%。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各地立法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较为落后,另一方面,对于已制定出有关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法律和法规没有做好宣传与落实工作。在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宣传方式方面“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宣传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职业的人群选择的宣传方式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学校开设课程组织学习”方式为例,针对学生、军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的人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商业、服务人员、农民、农民工等职业的人群只有少数人赞同这种方式。

四、讨论

(一)增强人们的文化安全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一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却与我们的民族智慧和灵魂血脉相连、保留着我们最纯粹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正迅速离我们远去”[2]。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造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涂成林和史啸虎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正遭遇严重的集体失忆”[3]。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会导致一部分人产生相反的错误认识。他们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数不胜数、不需要重视的,文化安全意识和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有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因为缺乏保护濒临消失,如果这些语言消失了那么这些民族也不在存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其地位并加以保护。

(二)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通过调查发现资金投入不足是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政府投入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基金会或合理引入市场机制来拓宽资金来源,缓解政府部门在资金投入这方面的压力。再者,我们要重视培养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培养专门人才,让他们走到社区、家庭中去普及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同时我们应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机制。不可否认,当代青少年因为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正逐渐消失。“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对其最有效的保护”[4]。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是以人为载体的,采取口耳相传的形式继承下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失现象与缺乏传承人有关。目前很多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已经八十多岁,呈现老龄化特点。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众基础,通过各种方式让各种职业的人群去了解、接受并喜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保护机制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方面采取措施的力度不够,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应该多举行传统音乐交流会或原生态民歌比赛,借助现代传媒工具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了解、喜爱传统音乐文化”[5]。在学校可以开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供广大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该方面的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部分地区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有得到重视。上级下达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没有贯彻实施;全面深入的普查、宣传、保护工作没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健全,部分地区只是临时负责小组在做相关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不配套,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保护,等等。要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民群众喜爱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重视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J].前沿,2011,(21).

[2]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第5篇:非遗文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泥哇呜;宁夏皮影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82-2

2013年12月8日,我们一行三人(组长:李锐; 组员:李康燕; 记录员:李特)一同前往银川对“回族器乐”“宁夏皮影”进行调研,这两项非遗是经过严谨的随机抽样选取的,但由于与“回族器乐”的传承人无法取得联系,“宁夏皮影”的传承人不久前去世,其子女没有完全掌握皮影的技艺所以我们迫于无奈最终选择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泥哇呜”进行调研,我们到达银川后通过与宁夏文化厅和宁夏文化馆的沟通后见到了“口弦”的传承人安宇歌,“泥哇呜”的传承人:杨达吾德,以及“宁夏皮影”传承人王列的儿子王永财,并对这三位进行了采访,从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这三项非遗的现状。

一、存续状况

(一)泥哇呜

在我们调研的三个非遗项目中,保存和发展最好的就是“泥哇呜”。“泥哇呜”的传承人是杨达吾德老师,他告诉我们“泥哇呜”之所以保存较好有几个主要原因:1、杨达吾德在大学就是学习雕塑,后来又拜访名师学习了乐器制作及音律学所以对“泥哇呜”进行的改造已经使其可以像普通乐器一样演奏十二平均律,这样的特性有助于“泥哇呜”更容易被大众了解。

2、杨达吾德对“泥哇呜”的外形也做了装饰,使其更易市场化。

3、“泥哇呜”的市场化程度较好,在全国的各大景区,以及一些地方的琴行都有销售。

由上可见,“泥哇呜”的发展程度较好。

(二)口弦

在没有见到“口弦”的传承人安宇歌老师前,作为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的我对口弦了解甚少,也没有听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口弦音响,我一直认为口弦应该是属于吹奏乐器,直到听到安老师为我们演奏后才对“口弦”这种弹拨乐器有所了解。“口弦”目前的存续状况较好,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对“口弦”的保护非常重视,但从市场化和大众认知度来看,它和“泥哇呜”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与乐器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口弦”音域较窄、音量较小、乐器过于原始都是限制其发展的原因。

(三)宁夏皮影

经过努力我们见到了“宁夏皮影”传承人王列的儿子王永财,并对他进行了简短的采访。王永财告诉我们他没有完全学会父亲的技艺,只是在闲暇的时候叫上村里的人耍一耍,而他也不会制作皮影,他并没有打算在“宁夏皮影”的发展上做过多的努力,究其原因王永财告诉我们,想靠“宁夏皮影”这门手艺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生计无奈放弃。

二、政府及组织支持

近几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也有所加大,宁夏当地的政府部门也对非遗做了一些努力。

(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二)对非遗传承人定期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其保护和发展自己传承的技艺。

(三)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及博览会。

(四)计划建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孵化基地,聘请各领域的专家,让民俗学的、美学的、结构学的、造型的、包装的、市场营销的专家组给艺人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帮助其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艺发扬光大。

(五)宁夏是旅游大省,使非遗保护中心计划与旅游景区合作,给非遗提供一个展示发展的平台。

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对非遗的保护主要还是政府行为,民间个人参与的较少,主要的原因有:

1、对民间个人缺乏吸引力。

2、对当地文化宣传不足,很多当地人对本地的非遗都不是很了解。

三、未来发展

经过对三位老师的采访,我们发现他们都希望自己父辈传承下来的技艺可以得到保护和发扬,但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很多困难如:

(一)无法靠自己的技艺生存,这样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中,久而久之自己的积极性也会消磨殆尽。

(二)很多非遗的传承人都是自娱自乐,在乡间进行,政府定期给他们一定的资金支持,传承人只会保证非遗的存在,却不会认真地思考如何发展,这样下去这门技艺总会有一天会消亡。

(三)政府资金没有用到实处。现在各地都是中央财政给予的非遗专项资金,首先缺乏一个监督机制来规范地方政府是否把钱用到了非遗的保护上,即使用到了非遗保护上也有可能只保护不发展,很多地方官员都是追求GDP,非遗只要不消失就可以了这样的态度只能使非遗的发展停滞不前,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我们的政府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从采访中可以看出,三位老师对自己的技艺还是抱有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的访问就是希望国家更重视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他们希望有如下几点:

1、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我们知道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作为兴国之本的教育,同样也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通过非遗走入校园这一途径可以扩大非遗的普及范围这样一来问题应该会有所好转。

2、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多组织开展非遗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音乐类的非遗项目可以定期地举办音乐会,让人民群众更容易接近非遗。

3、调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很多非遗的传承人都并非靠自己传承的技艺生存,所以国家应该把资金重点用于非遗的发展,多组织传承人进行有偿的演出或文化交流,让传承人有动力发展自己的技艺。

第6篇:非遗文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 湖北 遗产 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湖北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涉及剪镂、修造、雕艺、塑艺、陶瓷艺、彩饰、编制、刺绣等类(湖北省民间工艺分类办法)。入选非遗项目就有几十项之多――在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北民间美术类有12项(含3项扩展);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39项(含9项扩展)。多年来,各级政府对非遗的发展给予了政策、经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多方面都的支持。值得肯定的是,非遗整体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良性发展阶段。然而,通过长期的跟踪调研,非遗生存现状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存在的突出问题

1.1理论研究空前壮观,市场生存之道难见成效

从文化社会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手工艺”、“创意产业”等领域开展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政府、企业、学校积极参与,建立的传承园、产业园、社科研究基地比比皆是。毫无疑问,对非遗的重视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此时比肩。以上研究尽管涉及面广,但针对创意产业背景和当下消费文化时代工艺美术的现代转型及开发问题,仍缺乏具体而行之有效的路径。如果把非遗保护局限在形而上的理论研究层面上,与市场脱轨,实则不是保护,而是伤害和破坏。

1.2非遗品类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宏观湖北美术类非遗,品类个体发展受政策、个体艺术形态、艺术品市场认可度、艺人素质、培育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如政策的影响:武汉牙雕因原材料限制,艺人只有选择猛犸象牙等代替材料,但是这种材料又不被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收藏市场所欢迎,于是有的艺人就改行,转向玉雕、木雕行业以谋生计。这些中途转行的,很难与已经牢牢占据市场的专业玉雕、木雕艺人抗衡,市场销售不容乐观。个体艺术形态的差异,导致艺人们几家欢乐几家愁。例如,玉石雕刻和泥塑,二者在艺术品投资和收藏市场的优劣势非常明显,一个是高端、贵气、细腻,一个是低廉、乡土、粗犷,市场价值自然天地之别。有些艺人立足工作单位(工艺美术研究所、群艺馆等),在政策、经费、对外交流上,要比纯农民艺人的日子好过多了,培育条件相对较好的,发展自然良;相反则发展缓慢,举步维艰,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

1.3依靠政府扶持,难以“断奶”,“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如前所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艺人的作品市场行情并不乐观。非大众喜好的收藏品类,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调研结果显示,市场最为乐观的非遗品类是玉雕、青铜器、木雕、陶瓷这些传统收藏大类,艺人每年的收入不菲,并且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稳定、优质藏家群体,甚至完全不需要政府的扶持。而泥塑、膏雕、贝雕、布贴、麦秆画、剪纸等小众门类,市场反响并不乐观。大多数艺人都在另谋生计,对非遗的坚持纯粹是出于情怀在维系。这种尴尬会使非遗的生存更加恶化――越没有市场,就越没有人气,没有良好的收藏爱好者群体,非遗在市场的对话中就没有优势。小众市场的非遗品类,如果再失去政府的关怀,情怀不在,非遗就不在了。

1.4文化影响力不够,难以形成软实力

大多数非遗项目是民间的、乡土的,有的甚至难以走出自己的起源地。品种自身艺术水准、文化内涵、技艺特色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开发、延伸、融合发展的可能,决定着品牌是否能建立、传播、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非遗,作为一种宽泛语境下跨学科、跨行业、重商品、重消费的研究,国家强调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湖北省也有“将湖北工艺美术发展成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成为支撑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软实力、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发展需要(蒋祝平、欧阳万坤,2012)。因此,研究消费文化时代湖北民间工艺的现代转型和开发很有必要。

1.5对现代市场,尤其是艺术市场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研究

限于艺人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对现代艺术市场、收藏市场、创意产业的发展难以有系统、深刻的认知。那么势必对受众群体、消费模式、工艺美术品的转型升级、互联网+等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意产业”行业之一的工艺美术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既要注重保护和抢救,从文化解析入手,寻根固本;又要通过“工艺的再发现”,寻找设计之源,进而借助“创意产业”的热浪,推进工艺美术在当代的生活化、大众化和时尚化。要实现后者这一目标,首先面对的就是工艺美术的转型升级问题。工艺美术及经营主体的定位至关重要,改变企业经营形态,进行产业战略或者市场战略的转移、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需要探究。

2策略及建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决定;“十”会议精神强调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解放和发展工艺美术生产力”、“提高工艺美术文化影响力”、“民间工艺美术功能的现代转型及价值取向”、“现代艺术市场的接入”、“高素质创新型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应对策略和评估机制等前瞻性研究将是“十三五”期间,改善非遗生存状态的研究重点。

2.1加大对现代市场,尤其是艺术市场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

尝试采取工艺品收藏化与市场标准化并举的策略来传承和弘扬它。所谓“工艺品收藏化”的策略是将非遗产品精品化,进入收藏市场;市场标准化,并不是产业规模化,而是将相关部件、工具、贴和缝的操作说明等做成一个 DIY 卖品(类似十字绣)进行推广。这样现代人在比较忙碌的生活中通过亲手制作表达“亲亲”之心的手工作品,能够更好地认识非遗艺术。只有在系统论视域下努力培育非遗产品在新形势下的新土壤即儒家的“亲亲”理论,才能使其在脱离原先文化母体的情况下存活和发展;只有将人类永恒的“亲亲”之心与现代人的生活特点相结合,从“爱”的角度来营销 DIY 式的非遗产品,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产品的认知度,进而为产品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工艺美术鉴赏品作好准备。

2.2大胆创新,寻求融合发展新机遇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若不能基于系统论视域开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势必限于片面。2014年4月国务院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提高我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这为工艺美术研究提供了切合实际的理论视阈和阐释方法,研究当前时期非遗的跨界融合发展很有必要。

2.2.1与设计、文创产业融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未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积极推动非遗产品与设计、文创产业融合,提升文化含量,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以增加非遗产品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让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推动非遗产品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2.2与旅游、农业、体育产业融合

与旅游、农业、体育产业融合,既是政策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支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和设计水平,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和设计”、“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不断丰富农业产品、农事景观、环保包装、乡土文化等创意和设计”、“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活动,促进体育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等等政府要求,为推进非遗产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

2.2.3与现代装饰产业融合

充分利用非遗产品艺术本质属性,将其与现代装饰产业进行互动融合,在提升大众日常生活及人居环境质量上开展创新研发,这对非遗产品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非遗产品根植于人民群众生活,其形式和内容起到了“成教化,助人伦”善化社会风气、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它是民俗的物化与载体,以视觉的审美意蕴饱含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如“鸳鸯戏水”、“鱼戏莲”、“比翼双飞” “鲤鱼跳龙门”、“喜报三元” “福”、“寿”、“孝” 等吉祥寓意的图形,都可以作为优秀的民族民间视觉符号加以利用。

2.2.4与互联网产业融合

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加速非遗产品产业跨界融合,为相关中小企业打造创新、创业渠道,营造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可以在非遗产品在产品网上交易、精品网上拍卖、产品和设计众筹、展商+电商模式创新、移动支付等多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

3结语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认清非遗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推动非遗产品由传统工艺为核心向现代设计为核心转变、由产品经营理念向品牌营销理念转变、由单一生产方式向跨界融合方式转变;加速非遗产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统市场的转型升级既是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非遗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7篇:非遗文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法制;现状

项目依托: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司法策略研究”(2012C2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8日

一、问题的背景

当下,我国又一次掀起了民间文化保护的热潮。和以往不同,这一次全面启用了一个新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缩写为“ICH”)。这个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经历了一个从争议到基本达成共识的命名过程,如今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的内容来看,这个概念基本涵盖了曾经分属于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以及戏剧学、音乐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但这个术语的使用并非只是对以往术语的简单替换,而是一种“推陈出新”。可以说,这个新概念整合了广泛的文化事象,使得它们能够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肩。但这种整合的价值也不应该被放大到近乎神话的地步。我们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扩大了对象的范围,拓展了知识生产的空间,它为各种文化事象的彼此相遇提供了平台。但很难说,通过整合,建构一种整体的观念能让民间文化的保护变得更为容易,有时甚至还会变得更为困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方面,情况就是如此。当然在公法领域,立法构建了统一的价值目标,创建了整体的保护制度和措施,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和义务;但在私法领域,这个宽泛的概念也使得权利主体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权利客体的模糊性更加突出。事实上,这些问题由来已久。195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次政府间会议通过了《世界版权公约》,但该公约保护的内容没有覆盖到“民俗”所指称的范畴。首创民俗一词的英国民俗学家汤姆斯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即“民间古旧习俗或民间文学”、“民众的知识学问”以及“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习惯、仪式、迷信、歌谣、寓言等等”。而这些正是后来被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属于“非西方”的文化形态,因难以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版权法的保护,而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包括被肆意掠夺和歪曲。到了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影响下,教科文组织开始关注从国际法的角度来保护“民俗”,并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通力协作。自此,在国际社会拉开了一场围绕着“民俗与版权保护”问题的历时久远、争执不断的认同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历史语境。

二、国际层面的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牵涉诸多应由私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可能涉及财产、合同、习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知识的存在特性,为它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变得很直接而且异常突出。由于美国主导的知识产权全球化进程直接导致了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得知识产权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把目光放在世界贸易组织上。与此不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则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该组织创建了“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WIPO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Genetic Resources,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olklore,IGC),把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三者合并研究,其中后两者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该组织倡导对现行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并根据“创新”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关联程度,将其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经改革的知识产权”;一种是“独立的特别保护体制”。前者是在现行知识产权的框架内对现行制度进行修正,后者是在现行知识产权之外另行制定单行法来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问题。由于并不存在一个不属于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提法,两者都属于知识产权的扩张问题。所以这种区分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这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WIPO的研究中,总结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用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些制度虽然在国际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影响,却在区域层面和国内层面得到了确实的体现。WIPO把这些具体措施归纳为防御性保护措施和积极性保护措施。前者包括披露来源制度和在先技术制度,后者包括授权使用制度、特别登记制度、特殊权利保护制度、事先知情同意制度。

三、对现状的分析

上述措施,针对现行制度之不足,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创见性的解决方案。它们的问题在于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个别性的解决方案。WIPO的总结不足以说明它们可以构成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国际体制。WIPO从解决新旧制度冲突的角度入手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全球保护有两个优势:一是在已有的知识产权国际体制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从对现代知识的保护自然推及到对传统知识的保护,这样便于在人类认知进步的旗帜下,形成国际认同;二是通过承认已经存在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而这个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所以可以在一个能够适用于全球的公平理论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国际体制。但仔细分析,这两点优势其实并不存在。

对第一点而言,现行的知识产权国际体制是霸权的结果,而不是国际认同的结果。并且这种体制的推行加剧了霸权的程度,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更多威胁。如果说在现代知识的生产方面,西方处于优势而非处于劣势的话,那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情况则与此相反。在前一领域,西方倾向于利用一个全球化的财产安排来防止其现代知识产品成为国际公共资源;而在后一领域,他们却不希望存在一个类似的全球化的财产制度。当然这是基于一种简单化的西方和非西方的二元对立观来说的。但抛开这种二元对立观,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没有谁愿意作为一个高水平的资本优势者不断地向低水平资本优势者生产某种国际公共产品。

而对于第二点,我们首先得问一问:可不可能存在一个全球适用的公平原则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分配确立道德上的基础?我们知道,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是全球化的公平原则得以适用的条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相互依赖是现代社会不可否认的经验事实。但这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事实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人类在信仰、道德、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性。彼得·德霍斯在讨论全球信息公平问题时指出,这些差异性意味着,能够卓有成效地适用世界公平原则的世界群体或社会是不存在的,一个全球化的公平理论不可能对世界上所有的群体都是完全标准化的。“世界公平”可能变成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那些不容异己者和帝国主义者将投身到重塑这个世界的运动中。他认为,没有理由可以让人们相信,那些负责解释全球公平的人会以对当地条件和习俗敏感的方法做这些事。这意味着国际会议的参与者将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本地公平观念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的世界里得以存在。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一种可能是,参与者将寻求把互不干涉事务的条件制度化。由于优势者希望其优势得到保护,但同时希望在其较弱的知识财产领域只负担最低要求的义务。所以,一个可欲求的知识财产保护的国际框架,必定是一个允许保留财产的地域性的框架。显然这肯定是一个让各方都不满意的框架。

可见,从解决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入手,对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产权国际体制(一个既保护了现代知识,又保护了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体制)并没有多少助益。例如WIPO在这方面至今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法律文件,1982年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表达、禁止不正当利用和其他破坏的国家法律示范条款》其实仅仅作为一种研究成果产生影响。而2007年底形成的《传统文化修订案》和《传统知识修订案》则限定在政策目标和原则上,充其量只是为了促成各国的认知共识而非为成员国确定实质性义务。这促使笔者对那种希望通过借鉴某种超国家立法框架来处理本国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思路,深表怀疑。

主要参考文献:

[1]向云驹.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J].民间文化论坛,2004.3.

第8篇:非遗文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

1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2],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主流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在所难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寻求、审视自身民族文化的根脉,开启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便已着手对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美国通过政府以及工商界的力量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行基础建设,如“美国记忆”工程;欧盟国家的保护工作通常由政府牵头,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实施,更加重视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如“内容创作启动计划”;日本则多是通过民间组织来保护的,政府只提供相关支持。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7万项。但同时也面临着原生态空间破坏所导致的非遗文化生存威胁;专项保护资金不足导致的保护工作受阻;传播及技术手段方面的欠缺造成的文化体验、认同感缺失等等。因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参与国际间的非遗保护工作并制定相关法律。我国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和转型困难,对它们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同时,应当注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两者有效结合,能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因此,对非遗的数字化研究也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本文中国知网利用“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检索,检索式为数字化AND非物质文化遗产OR数字化AND非遗,得到核心期刊论文共99篇(检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以此为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现状分析

2.1论文计量分析

期刊论文在发表时间上的规律,可以看出该学科学术研究的发展水平,上图显示近十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方向的年份与数量的折线图。图1显示,该领域的研究呈现相当平稳的上升趋势。国内此领域最早的研究出现在2002年,林正同在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中发表《中国无形遗产现状与博物馆》,就中国无形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博物馆在管理、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博物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无形文化遗产的普查机制和保护机制,加大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促进无形遗产的立法进程,共同推进无形遗产的保护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学术界将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起步的标志。在2005到2009年间,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停留在对其文化性的层面。强调对非遗地域性、本真性的保护。非遗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而存在,即为“语境”[3]。脱离特定语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形成代际传承的断裂,而这种断裂所造成的影响是深远且难以逾越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数字化研究需要结合地域性和本真心。牟维和李琦将个人效用数字化,主张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博弈理论将个人意识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结合,解决了先传承人后文化遗产的困境。2009年开始,学术界对数据库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主要关注点在于对数据类型的整理分类归纳,异构数据的整合等。到2013年,对技术手段的研究达到。

2.2基本情况研究

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点不同,表1是对505篇文章所属一级学科进行统计所得。由表可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艺术、管理学等领域。间接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特性以及文化特性。表2显示了资助项目排名最高的前10名,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三项资助项目的论文篇数占到14篇,占到前十名资助项目的近一半。这说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的管理层面,政府的引导十分明显,基本形成以政府引导为主线,各地区教育、文化部门参与的局面。除此,还可看出,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地域性很强,并且集中在少数民族众多的省市直辖市,地域性明显,各地区都着力于研究本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索构建该地区特色数据库。但是研究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形成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效果.

3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内容分析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研究还处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层面三方面。

3.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属性

2008年至2013年间,学术界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性,对其数据库的建设、分类体系的构建、数字化的传播进行了众多讨论。3.1.1标准化、精细化的数据分类数据库的建设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对数据类型的整理分类归纳等步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科学认识活动。多数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仅界定出非遗项所属大类和亚类,尚未形成一种比较科学、合理、完善的分类方法。其次,在实践中,因为研究人员知识背景的不同存在着多重分类标准,标准的混乱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无法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的生态性、复杂性和关联性。这种粗放型分类无法满足数据库建设要求。为解决目前我国分类体系建设与数字化传承的失衡问题.构建数字资源统一的标准体系。黄永林等人提出了多层次分类的基本设想及可行性路径[4],程齐凯等提出了基本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组织方法。3.1.2新媒介、多平台的传播方式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媒介以PC网络平台为主,智能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公共文化平台为辅。VR虚拟展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的仿真可操作式体验,使受众在展示媒介中感受到带入感和体验性大大提高,例如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中心的三维全景敦煌石窟。利用三维摄像、全景扫描和数字化编程,建立民族文化遗产数据库,加工后生产数字影像实现全景展演。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开发的《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一款APP应用程序,通过趣味性的互动体验激发用户探寻古典家具的奥秘,这种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广泛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此外,社交网络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最流行最普及的社交工具,用户群体庞大,这些新媒体的利用,打破了非遗静态呈现的局限性。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社交网络的展示成功案例并不多见。

3.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特性

3.2.1平台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重构内容复杂庞大,需要在合理的文献观指导下开展多方协作。然而项目化的数据库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源产生桎梏,导致资源信息的分散或遗漏,以特定文化现象为依据对相关信息源进行规范聚类,更加全面客观合理。宋丽华等人提出以知识本体的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抽象和归纳[5]。从知识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两个方面利用元数据模型对概念化的知识进行表达。同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为核心进行项目普查资源集合,以展示为核心进行地方资源集合,以研究为核心进行专项研究资源集合,以宣传互动为核心进行知识传播资源集合,以申报工作为核心进行政务管理资源集合。3.2.2数字化技术的选择国内学者侧重于探讨不同数字化技术工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价值及应用范围。数字化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存、继承、传播和发展创新中。数字化应用领域大致有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等[6]。所涉及的技术有空间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6]。空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以及信息使用技术四个方面。信息传递技术包括各种通信技术以及广播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以及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信息使用技术作为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7]。此外,数字化修复与演变模拟技术也备受关注。这种技术可以将三维建模、虚拟漫游、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现场调查和保护修复等各个环节,结合专家的领域知识进行艺术品的虚拟复原和演变模拟。

3.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管理层面

3.3.1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缺位,相关组织不健全,没有相关专门保护法。例如:2011年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属于行政性法律,侧重于公权保护,对私法保护少有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存在特殊性和复杂性,涉及的法律较多,权利类型复杂、权利逻辑混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整理创新,具有独创性的改造就可以收到著作权的保护,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来说,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容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通常以数据库、图片、视频等方式表现,数字化的过程中如果加入了独创性,就有可能会产生新产品,产生新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这种权利只停留在数字化成果上,并不能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3.3.2产业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业建设包含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公益机制三大运作体系。在此方面范对英国的全民参与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开了调查研究。英国成立了创意出口小组、文化遗产与旅游小组等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生产、推广、营销的总揽性与全民参与性的结合,从直接财政投资与拨款到产业化扶植,营造出全英国范围内可持续发展、人人参与的文化与艺术氛围。通过多层次分级的文化遗产管理与扶持体系为全民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多种资助方式。最终整合成一个大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生态系统。

4总结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