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教育科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拓宽知识面,从而获得成功的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构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
1 研究性教学的理念教学是科学、文化、艺术和情感的交融。
搞好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学科发展和课程体系、研究教学方法和授课艺术、研究授课对象(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案和方法的设计。研究性教学通过教授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完结之后进行后续研究,从而达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研究性教学建立的基础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1 授课是科学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由授课的科学性决定的。大学培养的是专门人才,不同的专门人才是通过不同学科的一组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得到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每一门课程就是一门分支或亚分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授课的科学性。每一门课程体系的形成都是经过若干年、乃至上百年(有些更长)的研究和积累才形成的,授课教师必须对所讲授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研究性教学首先必须将授课看成一门科学,进行科学授课。1.2 能力是目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授课的任务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欲达此目的,必须采取研究性教学。1.3 育人是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教师愿意不愿意,都会有形或无形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研究设课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以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教学,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2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2.1 注重学习过程传统的普通教学,只重视学生学习后可量化的评价结果,研究性教学则不同,它将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研究性教学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教学的成果不是具体的分数,也不一定是具体的制作成品,而是更注重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其所学的知识有所启发,进而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甚至由此发现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2.2 注重体验教学传统教学过多强调让学生记忆,理解,__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拓宽知识面,从而获得成功的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构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1 研究性教学的理念教学是科学、文化、艺术和情感的交融。搞好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学科发展和课程体系、研究教学方法和授课艺术、研究授课对象(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案和方法的设计。研究性教学通过教授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完结之后进行后续研究,从而达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研究性教学建立的基础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1 授课是科学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由授课的科学性决定的。大学培养的是专门人才,不同的专门人才是通过不同学科的一组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得到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每一门课程就是一门分支或亚分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授课的科学性。每一门课程体系的形成都是经过若干年、乃至上百年(有些更长)的研究和积累才形成的,授课教师必须对所讲授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研究性教学首先必须将授课看成一门科学,进行科学授课。1.2 能力是目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授课的任务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欲达此目的,必须采取研究性教学。1.3 育人是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教师愿意不愿意,都会有形或无形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研究设课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以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教学,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2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2.1 注重学习过程传统的普通教学,只重视学生学习后可量化的评价结果,研究性教学则不同,它将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研究性教学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教学的成果不是具体的分数,也不一定是具体的制作成品,而是更注重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其所学的知识有所启发,进而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甚至由此发现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2.2 注重体验教学传统教学过多强调让学生记忆。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虽然针对教育研究的基础论点不同,但它们都认可教育研究是有基础的。在界定教育研究基础前,有必要探讨现代教育研究基础中的几个重大问题:1.教育研究是否能构成独立、统一的基础“独立”并不代表孤立,“统一”也非单一。教育世界探寻的共同对象基础是教育中的“事实世界”和“现实世界”。这两个世界应该是相互存在,彼此交融的,其所构成的世界应该是可以描述教育事实并可阐发意义、价值的。“层次论”哲学观点,现代教育研究应该要摒弃“二元对立”的观点,视教育为多层面的、非均质的经验、概念与实践。2.现代教育研究应该以什么为基础长期以来,学者们惯于将“学科”作为教研的基础,但是这也导致了许多混乱的发生。本来人们想通过多学科的参与来对教育事实、现象做出深刻、明晰的理解,但是由于不同学科间森严的壁垒导致人们无法针对同一话题做出集中性探讨。教育研究的第一基础是教育研究自身,研究问题应从实践中得,研究结果也终要回到实践中去。即研究的结晶通过思想来阐发,而思想又孕育于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第二基础是观念和方法,观念和方法一方面离不开每个学科,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跨学科性。以它们为教育研究的基础体现了教育的完整性。现代教育研究的基础应该表述为“实践—观念—方法”。3.教育研究在当代条件下形成独立基础的时代必然性因素首先是学校教育实践新格局的产生,学校由社会的附庸转变为社会上新思想、新理念的诞生地和传播者;其次是非学校化教育力量的快速发展,终身教育理念突破了学校樊篱,传统时间观的教育由阶段论变成了完整过程论;再次,现代教育实现了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机制。今天的教育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故教育研究不可能始终处于“边陲地位”,教育研是教育实践的准备。
二、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对教育科学方法论的变革影响
(一)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研究领域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指的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及系统科学,包括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学科。人类的认识水平始终是与科技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按组织性和复杂性的分类标准来看,人类科学要研究的主要是四类领域:系统科学、混沌科学、概论系统和自然科学。
(二)现代复杂性科学系统科学的方法论革命现代复杂性系统可以从多层次上进行研究,这儿主要从系统论角度探讨科学方法论的革命。系统论主张打破人们普遍接受的框架,要求科学思维的转向。该革命的性质是用整体论的模式代替原子论的分析思维模式,但是这种代替非全盘否定,而是一种补充、发展和超越。
(三)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思想融入教育科学方法论现代复杂性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群,对教育科学方法论变革产生了促进性影响:1.系统思维与教育科学思维的革命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思维发展史。随着原子论分析思维模式在各科学领域的溃败,科学注意的中心开始转向严谨精细的整体论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教育科学开始从针对个别对象性思维向对象系统思维转向;教育科学思维领域开始生成了系统整体思维、全方位立体思维、系统综合思维和开放式思维。2.系统科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次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的革命。贝塔朗菲及众多系统论学者均赞同系统功能原理:整体功能大于孤立部分功能的总和。教育研究及教育实践活动从内在本性上来说均是系统,故该系统完全可以根据系统方法原理的精髓,在其进行系统优化的时候呈现“整体大于部分”的状态。教育科学与教育实践的功能可分为“元功能”、“加功能”和“构功能”三个层次。其中“构功能”,即各部分按有序组合构成系统时所展示出的功能,系统科学方法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追求的是构功能,实现系统质。
三、教育研究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一)教育研究中的形式与本质之争形式与本质的矛盾乃是由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挑起,它贯穿了社会学、经济学、文学等所有科学领域,故教育研究领域亦不能幸免。20世纪初以桑代克、博比特等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教育问题,倡导用“精确的科学方法”来处理搜集到的教育研究问题,鼓励教育研究者养成归纳研究习惯和形成统计逻辑学的思维;然而,20世纪集大成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却是靠“流行的哲学方法”取得,如以进步主义、结构主义、要素主义等为例。
(二)教育研究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教育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故教育研究方法论摆脱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两大传统:英美流行的“科学主义”和欧洲大陆盛行的“人文主义”。[3]科学主义极力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倡导将经验自然科学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的方法;人文主义认为其与科学主义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试图说明而后者则是理解,它反对科学主义的方法论一元论,主张社会历史科学更适宜于用“个别的方法”(理解、移情或直觉的概念与实践)来研究个别东西。
关键词:教育科研;根本任务;必要性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关于教育科研的概念在相关的学术论著中有很多种表述,但无论哪一种概念表述,其核心内涵都是:“教育科研是一种揭示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即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则是揭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虽然近几年,科研兴校、科研先导的观念逐渐被许多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认同,但总体上来说,与教研活动相比,教育科研在中小学还是一种高大上的活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更显陌生和遥远。当前,很多中小学老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就是申报课题”等这些简单的认识上。有些中小学校为了促进教育科研的繁荣,要求老师人人做课题、年年写论文。这样的教育科研只是停留在无计划的盲目状态,是一种表面上的繁荣,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无多大益处,反而会给老师徒增科研负担,让老师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抵抗和厌恶的情绪,也不利于中小学开展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动。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出发,以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科学的论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设计详细具体的有效教学实验方案,开展课堂教学领域的全面改革研究,从而揭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有效教学规律,提炼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而从整体上改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而这些通常是学校日常教研所不能做到的,而必须开展教育科研。
对教师而言,教育科研不是脱离教师教学实践的额外负担,而是教师探索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申报教育科研课题都是为了论文评比活动及职称晋升的需要,并非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这种伪教育科研难免会成为教师无奈的选择和额外的负担,难免会出现论文抄袭和科研造假的现象。中小学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寻求长足发展,改变被动教书匠的职业形象,开展基于内在需求的教育科研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可行之道。2014年9月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无疑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范。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是一项持续36年的教育研究,研究目的不是为了获奖,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真正处于自身改进教育教学的需求。李吉林老师说:“教学是教师的头等大事。为了孩子的学习,几十年来我矢志不渝,在教学上持久地下功夫。”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科研还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科研,根本任务都是为了解释教育教学规律,并用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根据教育科研的具体任务不同,德国教育学家布蕾津卡将教育科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狭义的教育科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描述和解释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类是教育哲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提供教育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类是实践教育学研究,其任务是在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哲学研究的基础上,为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和应当做什么”的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偏重于第三类实践教育学研究,通过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张 滢.奏响小学教改的中国旋律――记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李吉林和她持续36年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4-10-23.
代号
专业
名称
10月21日(星期六)
10月22日(星期日)
课程
代号
上午 (9:00-11:30)
课程
代号
下午(14:30-17:00)
课程
代号
上午(9:00-11:30)
课程
代号
【关键词】英语教学;培训;教研
教师,古往今来,都被人认为是一个传到授业解惑的职业。虽说是如此,但是教师也是需要学习的。参与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当代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同时,应积极投身各种有益的教学培训和教育科学研究活动。身为英语教师的我,觉得自己更应该积极投入到教学的培训和教研中去,因为英语是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做到真正与时俱进。要真正的认识现在英语教学的现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清楚了解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现状
(一)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要有足够的重视
由于目前对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教学质量好坏的评价,往往只看该校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所以大多数学校最担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升学率上不去影响了学校本身的声誉。英语又常常是很多学生很头疼的学科,所以学校对于英语教学也是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但是成绩才是最终的目标。虽然有时口头上也说要对教师多进行专业的培训,让教师搞好教育科研,但却没有付诸行动。究其原因, 在客观上,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只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不注意对培训和科研成果的评价,缺乏对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使培训和教育科研工作失去了应有的动力源泉; 在主观上,对教师参与培训和教育科研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忽视培训和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因而,重教学工作轻培训和教育科研。
(二)不少英语教师对专业培训和教育科研的认识有偏差
多数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学活动,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播知识,凭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经验就可以自如地进行教学,教育科研与自己无关。有的英语教师在听过一些专业培训后则认为,参加培训并进行教育科研是一种理论性、知识性、 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教育专家或专职的教育研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事情。很多英语教师还认为英语是高中的重头学科,一来教学任务重,二来科研知识匮乏,觉得参加培训和搞教育科研觉得既费时,又费劲。这些思想都体现出一种畏难的情绪,成为英语教师参与培训和教育科研的思想障碍。要看到,我们有的教师尽管学历并不高,但他们出自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探索,在专业培训的指导下,终究取得了累累的教育科研成果。只要信心足,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二、了解了如此严峻的现状之后,应该更加明确了英语教师参与培训和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一)英语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和教育科研有着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参加专业培训和搞教育科学研究是那些受过训练的专业理论工作者的事,然而,由于理论工作者缺少丰富的学校教育生活经验,所以很难体察教育活动中复杂的人际互动和深层的意义建构。而英语教师参与培训和教育科研是建立在对英语教学“反思性”的基础上的,他们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因此,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直接、更为有效。
(二)英语教师参与培训和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推行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教师。英语教师素质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自学、进修、培训和开展教育科研等等。实际上英语教师参与培训和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放的途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培养方式。这是因为英语专业性的培训和教育科研对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跟国际接轨。从专业培训和教学科研中吸取精华,构建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和提高,教学技能也会不断更新和提高,更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发教师的创造力。
(三)英语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和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有赖于专业培训和科学研究的引导。教学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动态性,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英语的国际化更注定了它的动态性,而这也是因为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互动的关系,社会进步不断赋予教育新的含义和功能。今天,教育面临着深刻变革的形势,社会不断地给教育教学工作增添新的任务,提出新的课题和要求。作为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就更要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挑战,自觉地进行充电,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科学研究,有意识地运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善于思考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英语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和教育科研能使教师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那些年复一年重复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 事实上教育和专业培训与科研是分不开的,学校、教室本身就是教育科研的“实验室”或“研究室” 。教师整日操劳其间,一方面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活动。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社会教师观的问题,强调通过权威性的宣传来提高教师的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这恰恰只是注重了外因,只能激发外部动机,而忽视了教师的社会观问题,忽视了内因的作用,即忽视了教师怎样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和以怎样的德、才、学、识来发挥自身的内部动机的效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职称评定逐步走向正规化。学校普遍实行结构工资以后,教师自身需要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即荣誉地位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都表现得更为迫切和强烈,他们对教育科研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特别是一些社会现实使他们深深地感到,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对教育进行研究,才不会使自己成为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
积极开展对一线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让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能增强和提高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能使教师的教学由经验型的简单重复性职业活动,转变为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能给他们提供发挥才干的机会,满足其成就需要, 满足其成就需要,从而提高其职业价值, 使其更加热爱教师职业。只有教师热爱自己的课堂,学生才有可能爱上自己觉得难学的英语学科。
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思想魅力
杜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最卓越的贡献是用其实用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的价值观重新确认了世界内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是美国教育发展进程中,乃至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杜威是当代西方著名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杜威把他的形而上学称为“自然主义经验论”“经验自然主义”或者是“自然主义的人文主义”(以下称为经验自然主义哲学)。之所以强调实用主义,是为了区别古典英国经验论的哲学思想。
这一思想其实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的探究。针对这一问题,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对于古典英国经验论的哲学思想大加挞伐,并且在深刻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经验自然主义思想:“经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不断变化的过程。”绝不可能仅仅寄托在那些“材料”即原子式的感觉上,而应该视为人类行动的适应过程,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自然是一个“于时间和空间均无定限,既无边际也无终际,而于内部构造则无限复杂的宇亩”。
总之,相互作用与运动变化可以说是杜威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我们称之为交互式动态理念。
二、杜威的教育三命题
1.教育即生活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指出教育广义上讲就是“生活的社会延续”,提出“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生活的延续就是环境对于生物需要的不断的重新适应”,“社会的继续生存,必须通过教导和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生活的延续都被认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据此,教育可以解释为个体或者说儿童依据社会需要,通过教导和学习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简言之,教育就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2.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长”这一论述,明确了教育与生长的关系。杜威认为,生长不单单是外在力量帮助的结果,而是也依赖于儿童在未成熟状态下所蕴含的积极向前生长的动力。杜威强调在教育或者说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学校教育中,教育者(成人),应预防受教育者成长过程中“寄人篱下”与“无名癫狂”两种危险,利用好未成熟状态的“依赖性”与“可塑性”。
总之,杜威并不急于寻求教育的终极目的,而是强调要把教育或者说生长作为学习者自觉行动的过程,注重的是教育动态过程本身,尤其是教育内在与外部的交互影响。
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随着论述的深入,教育与经验的关系或者说人与生活、经验的关系以及学习者与教育者的关系一步步明晰细化,接着杜威将教育直接解释为“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一命题可以说是是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也是杜威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他将经验推至教育前台,委以重任。
“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也就是说,教育立足于现在,不仅面向过去,对已有经验重新整合,而且面向未来,对于未知经验科学预见;不仅面向个人,而且面向社会。无论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这种改造或改组,其实就是知识经验传承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项未完成的持久工程。
行文至此,杜威教育思想的魅力也可窥见一斑。从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示:首先,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受教育者要依据社会的要求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其次,受教育者,尤其是中学生,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具有“可塑性”和“依赖性”,因此,需要教育者正确恰当地指导与引领。教育应该面向未来,要“活到老,学到老”。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自窦新元.杜威形而上学的经验自然主义[J].学术研究,2004(12).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梁小敏(1988— ),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 试论学生角色转变意义及策略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初探 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角色的内涵及关系 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论教师角色意识:内涵、结构与价值的思考 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 转变师生角色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与学生乐学态度的培养 师生角色的转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校园足球的趣味价值及意识培养 “协作写作”内涵、师生角色分析及教学策略 试论戏曲创作中的角色意识及创作体验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实价值及基本内涵 网络游戏情景下青少年学生角色架构的理性认知及实现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价值及培养 试论学生健身意识的培养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试论大学生价值取向和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 刍议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培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6]张东娇,马健生.幼儿教师的职业性格及其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1995,(4):23,34.
[3]詹世友.角色意识与角色伦理[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24.
[4]徐维群.教师角色失衡和原因及其协调[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35.
[5]李湘玉.论教师的角色意识及其调适[J].天中学刊,1996 (增刊):45.
[7]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6,01:24-25.问题意识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思维.
[8]Rokeach. M. Beliefs,attitudes and value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1968,67.
[9]Kahn,R.& Byosiere,P. Stress in Organizations. In D.K. Marvin & Leaetta M.H.(Ed.).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onsultingPsychologist s Press,California.1992,571-650.
[10]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412.
[11]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54.
[12]杨骞等.试论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教育科学,1999,(2):33.
历
层
次
星期五(7月8日)
星期六(7月9日)
星期日(7月10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本
科
计算机及其应用
080702
02324 离散数学
02326操作系统
02325 计算机系统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00015 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结构力学(二) 00420物理(工)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442钢结构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0037 美学
00819训诂学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015 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087英语翻译 00840日语 00832 英语词汇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4 英美文学选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会计
020204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8 资产评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15 英语(二)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39西方经济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53质量管理(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2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经济学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78银行会计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79保险学原理
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市场营销
020208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183消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国际贸易
020110 00097外贸英语写作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99涉外经济法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物流管理
020229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法律
030106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167劳动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58保险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4729大学语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71公安决策学
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
行政管理
030302 00318公共政策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1848公务员制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护理学
100702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0预防医学(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201护理学导论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0420物理(工)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应用化学
081209 08291环境影响评价 08306环境分析与检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基础教育
040120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4577中国通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578中国小说史
软件工程
080720 07028软件测试技术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7172信息安全 07171项目管理软件
民商法
030116 00865证劵法 08957法律逻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60破产法
汉语言文学教育
050113 0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3709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教育
050206 00830现代语言学 0642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00600高级英语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语词汇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4人文地理学导论 06858中学地理专题选讲 02105地理教育学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6452中学地理教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144环境科学基础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
040202 00312政治学概论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03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00483科学思维方法 05629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历史教育
060102 0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00775历史教育学 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05632中学历史课专题精讲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1 进化生物学 02084组织胚胎学
02078生物统计学 02082 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02085 细胞生物学 02079 生态学概论 03709 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7中学法律教育专题选讲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00261行政法学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016劳动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26知识产权法
信息技术教育
080713 04340电视编导与制作 0434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0434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科学教育
080745 07839计算机教学法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数学教育
070102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6855微分方程 02018数学教育学
物理教育
070202 06129固体物理 02035热力学与物理统计 02032高等数学(三)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3结构化学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音乐教育
050408 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5音乐教育学
美术教育
050410 00745中国画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体育教育
040302 00502体育管理学
教育学
040108 00471认知心理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72比较教育
00468德育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3教育法学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学前教育
040102 00024普通逻辑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02学前教育史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3教育法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6092工作分析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54管理学原理 06088管理思想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0199中外民俗 00200客源国概况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06080高速公路 06079城市道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78交通工程(二)
006081隧道工程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5694制冷技术与控制 0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05693音响及视频技术
英语翻译
050134 05350中级英语笔译 05384科技英语翻译 05355商务英语翻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351高级英语笔译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6904汽车保险与理赔 04946汽车发电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04447汽车维修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444汽车鉴定与评估
小学教育
040112 00542文学概论(二) 00472比较教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230小学艺术教育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3031药物分析 03026药理学(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7781药事管理学(一)
论文摘要: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价值取向是指其应当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教师。从专业能力与素养来分析,应当成为双师型教师;从改善工作,提高绩效上来分析,应当成为研究型教师;从教师职业的伦理精神来分析,应当成为关怀型教师。这三种类型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教师问题开始受到普遍的重视,职业学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价值取向则是职业学校教师发展问题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其基本内涵是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朝着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发展。事实上,学术界对职业学校的教师问题已经有过许多的探讨,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教师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为“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这一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提出后迅速成为一个基础性的职业教育学概念,并频繁出现在各种政策文本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了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中国期刊上,以“双师型”作为关键词,选择1999年到2007年作为时间段,采取精确匹配的方式查询,得知从1999年至今国内期刊已经发表与双师型相关论文达2615篇。这表明双师型教师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双师型已经成为了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由于双师型这一概念的合理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理论上的论证和实践上的检验,并且也得到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认可,所以这种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已经不容怀疑。当一名教师通过主动发展成为了一名被认可的双师型教师之后,他的发展被认为是成功的。但是,关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却仍然没有得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归纳,认为目前对双师型这一概念存在“双职称”说、“双能力”说、“双证书”说、“双证+双能力”说、“双师素质”说、“一证一职”说、“双元”说等七种理解。讨论的范围也拓展到了整个师资队伍和校外兼职教师。{1}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缘于人们往往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来理解双师型这一概念,另一方面,这一概念的内涵本身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例如,有研究者从当代知识观念、知识制度、知识组织、知识信念及知识分子角色的转变,即知识转型出发来审视教师的知识结构时,得出双师型应当具有学科知识多元化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更新能力的“开放性”知识结构,具有创新意识、充满活力的“创造性知识结构”。{2}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只从两个方面的能力或证书来界定双师型的思维方式。
关于如何才能培养双师型教师,这涉及到教师教育,也涉及到教师的管理等许多问题。如职前的教师教育加强多学科训练,培养未来教师构建知识的能力,同时对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融通;职后教育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加强学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等。在教师管理上,要为双师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学校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周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主动承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成本,并对双师型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必要的倾斜。对教师个体来说,首先要充分理解双师型教师的现实意义,把成为双师型教师作为引导自己发展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主体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实践,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获取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二、成为研究型教师
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另一种可能的价值取向是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并且关于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如何才能成为研究者,教育理论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这里所说的研究者,或研究型教师是指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教师,特别是能够主动研究自身工作中的问题,并通过研究来改进工作的教师。当一名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科学能力,并且能够主动开展教育科研的时候,意味着这名教师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成为了一名具有专业意识和职业自主性的成熟教师。
当代职业教育的许多现象和问题都在召唤着职业学校的教师,而对教师本人来说,开展职业教育研究是一个展示智慧和才华的舞台,也是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通过相关的研究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有效的解决结果。在师范教育阶段,一般都会在未来教师的培养方案中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如目前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有“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概论”、“职业教育教学法”等教育学科课程,学生可以选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教师理解教育现象和问题,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但是教师个人从事教育科研的问题意识、实践经验、理论素养、方法能力等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行动中来积累和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表现。
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有两个方面的教育科研应当予以特别重视,并且事实上许多教师也正在参与。第一是职业学校的教师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成为研究者这句口号本身就来源于课程领域。20世纪中叶,英国的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在批判泰勒提出的经典课程模式,也就是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这就是过程模式。过程模式强调课程的过程性,反对设置一个外在的、静态的课程目标。提出教师应当成为研究者,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并且教师也是最有资格的课程开发者。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课程开发是一项极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强调以工作过程为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要求课程开发者熟悉职业岗位的工作逻辑。另外,在知识无限膨胀和技能不断创新,并且职业世界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最有价值也是困扰课程开发者的一个难题。
第二,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所谓行动研究就是对行动的研究,或者说是在行动中研究,也可以理解为行动者在研究。由于教学工作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教师作为行动者在其日常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自然也就成了研究的对象。行动研究是一种典型的应用研究,其目的并不追求知识的创新和成果的发表,自身问题的解决才是最主要的目标。当然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改善自身的工作,提高工作绩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形成教学风格,使行动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由于职业教育的课程类型更加丰富,在教学上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职业学校的学生事务也十分复杂,另外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等等,这使得职业学校教师更加有必要开展行动研究。
三、成为关怀型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是当前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几乎形成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就是教师是一种可以专业化,也是必须专业化的职业。我们在探讨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价值取向时,也是在这一前提条件下进行的。一门职业的专业化通常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知识,拥有深奥复杂的知识技能,这些知识技能反映着该职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规律,并被应用到从业者的实践中,可以为社会和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第二,权力,形成了自己的自治组织、享有充分的专业自主权,与此相应的是,收入、地位、声望极高;第三,伦理,坚守服务精神,自律,不以谋取利益为最终目的。”{3}事实上,职业学校的教师专业化也正是沿着这三个维度来进行的。同时,也不难看出,在伦理上遵守某种规范和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于是教师的发展在伦理上就有了某种规定性。也正是因为考虑到教师职业是一项伦理性职业,教育活动是一种伦理性的活动,有必要提出职业学校教师的成长的一个伦理性目标,我们称之为成为关怀型教师。
所谓关怀型教师是指教师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也是教师职业服务精神的重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时代,受到效率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异变。有研究者指出,现代教育是一种规训化的教育,规训是现代性教育的显著特征,而对人的支配、处置、压制、型塑则是规训的主要特征。“现代性教育试图用规训的技术、规训的道德、规训的知识为人们装备上具有生产力的功能,教给人们获取各种利益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无法燃起生命和精神之火,只能象石头一样,砌成身体之间的墙。这墙无法为生命和精神展开一条可能性道路,仅仅是禁锢生命,阻隔了爱。没有了爱,教育也就不再成为教化。”{4}关怀型教师能够把规训式的教育转变为教化式的教育,一种爱的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和谐与持续发展,并且师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一种平等的、交往的、合作的师生关系,也使得师生之间能够直正的进行情感与价值的交流。当代职业教育正在热切呼唤以关怀学生作为职业伦理精神的教师,成为关怀型教师也是当代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
职业学校教师成长可以从多个侧面来进行分析。成为双师型教师主要是针对职业学校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而言的;成为研究型教师主要是针对教师如何才能改善工作、提高绩效而言的;成为关怀型教师主要是针对教师职业的伦理精神和现代性教育的特征而言的。很显然,这三种类型在本质上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也可能同时体现在同一个具体的教师身上。当然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价值取向还可以从更多视角来进行探讨,这有助于对职业学校教师形成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认识。
注释:
{1}曹晔.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A):22-26.
{2}孙平.“双师型”工程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发展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2007(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