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意识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引言: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治国守家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培养来说更是基本常识。而高中是青少年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对于其法治意识观的教育必不可少。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法治社会下的法律理念,更是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之一。
1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客观需求
1.1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想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大力推广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先从教育领域开始,在教育中加入民主法治理念,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一定的教育基础。法治国家的主要人物就是公民,应该从小养成法治的理念,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自家的行为举止,完善法律的行为。而且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高中阶段,高中生作为我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未来栋梁,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民主法治的理念[1]。
1.2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给高中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就需要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增加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把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做课堂的教学设计时,也要紧紧围绕法治意识的理念,科学合理的把法治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树立高中生的法治意识,最终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努力。分析其他角度,大多数教材上都有法律知识,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法律法规,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2]。
1.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自学习高中政治课时,可以加入法治意识的学习,在日常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现代的社会,在法治的社会下学习和成长。在高中生树立法治意识后,也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
2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2.1求真求实,在生活中渗透
当学生在学习法治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生活进行法治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生也能理解。例如,当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自己身边人的消费观念,根据学生的讨论在引出应该倡导的消费行为。最后做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可以延伸课程,给学生讲解一些因过度消费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让学生从感性升级到理性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还能认同法律[3]。
2.2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政治课堂上法治意识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先要保证自身法律知识的渊博,其次把握好整个课堂的走向。对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比如,通过培训和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重温基础法律知识。由于教师作为法律和高中青少年二者之间的衔接者,所以必须做到对法律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教师还要熟悉了解我国最基本的法律———《宪法》,以及其他基本法律。只有教师的基础扎实、法律素养足够浓厚,才有能力给学生解答关于法律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延伸,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在讲解纸币知识时,就应该延伸涉及相关知识的基本法律[4]。在《刑法》当中就有对制作和贩卖假币的违法人员的处罚规定,数额大的按照伪造货币罪论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讲给学生,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3合理运用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高中政治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必然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了解宪法和有关部门法的基本规定。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法律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主动吸收法律知识,为提升其法治意识奠定了基础[5]。比如,教师上课之前给学生放映电影《秋菊打官司》,影片围绕20世纪90年代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秋菊为了给丈夫讨回公道,在乡里、县里、市里层层上访,最后都失败转而去法院打官司的事情,在这过程中,秋菊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还是坚持到最后,用法律手段讨回了公道。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我国基层法律的状况,教师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借助多媒体的影音功能,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内化感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结束语:法治知识、法治修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成长为国之栋梁。总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任务,政治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法治知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庆录.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65-66.
[2]孙耀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130.
[3]舒畅.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37-38.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政治核心素养无论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是极其关键的。其由四个要素构成,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涵盖了人的道德素质、知识才干、技巧能力、法治观念等诸多方面。
1.政治核心素养之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即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根据自己与社会的联系而确认的身份,并自觉地以组织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它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共同标识和灵魂体魄,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在教学中我们要循序渐进,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使中学生逐步在理智上形成对政治的高度认同。
2.政治核心素养之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制意识以及实现公共参与的主观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计划,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理性精神的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当代中学生的课程教育之中。教学不单单只在于解决问题,应更多地关注课堂活动探究的过程,学会提问题,理性思考问题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3.政治核心素养之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律和法制现象的知识、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在今天,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要求必须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这样有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4.政治核心素养之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即公民在代议制政治中参与投票选举活动;从广义上讲,公共参与除了政治参与外,泛指普通民众主动参与社会决策和活动实施等。政治教学的过程就是生活化的过程,要做到学以致用,知与行的统一。
二、活动型课堂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
活动型课堂,指将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是活动化的课堂,也是课堂化的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三贴近原则。转变以往传统教学一味灌输政治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式。讲问题是活动,提问题也是活动;社会实践是活动,课堂教学也是活动,所以应使活动成为承载教学内容目标的基本方式。这正是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走向核心素养的题中之意。
三、在活动型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1.创设情境,启发思维,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培养法制意识和理性精神
政治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核心素养能力培养自然地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可以根据班级情况,模拟一个小型社会,设立法院、学校等,由不同学生饰演情景剧。例如,在讲授“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一课时,设计学生角色扮演情景剧,演绎了一个故事情节:“路边摊贩被城管执法人员追赶并掀翻摊子,路人纷纷帮忙收拾残局,并严厉指责城管工作人员野蛮执法的行为。”故事立刻引发学生的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一系列的追问和思考。
比如:路人严厉指责城管工作人员的野蛮执法行为是在行使什么权利?对事件进行辩证分析,一方面引出路人在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另一方面,也看到摊贩违规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提出公民应树立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应该支持和配合政府的管理工作。同时,对于城管暴力执法的行为提出批评,意识到作为法治国家的政府应依法行政,为下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
随着剧情进一步发展,摊贩面对城管工作人员的野蛮执法愤怒地表示:“要去告你们!”教师引导:如果你是路人,请你为摊贩出个点子。在学生合作探究中,积极为摊贩出谋划策,既活跃了课堂,又实现了教学目标。此时,在学生讨论中也出现不同的声音,教师借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公民如何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做一个理性、守法的公民。
到此学生可能以为故事已经完结,教师又巧妙地设计了故事的结局:通过公民举报,上级部门调查之后责令城管部门对相关执法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对摊贩赔礼道歉,补偿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学生看到圆满的结局大快人心。本节课通过一个故事情节贯穿课堂,学生不仅对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知识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培养学生用理性思维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懂得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在活动中,同时树立了对政府公信力的信心,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可,树立政治认同感。
2.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区资源,走出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例如,在讲授“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一课时,设置活动环节,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村民自治——西园村,并拍摄本村自治建设的图片和视频,体会村民自治的发展,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同时,让学生在分享中找出部分学生活动中暴露出来的对村民自治的一些错误认识,更加明确村民自治的内容。加上设计学生模拟村民自治,让学生理解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形式和作用,提高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此时,课堂设计“社区走进课堂”是本课的又一亮点,让学生与社区干部互动,充分运用当地居民委员会的资源,鼓励学生走进基层民主管理,共建祥和文明的社区。在课堂结束时,布置学生就所在村或社区的基层民主自治状况,向村委会或居委会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这样既提高了本节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又更加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增强公民意识。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应时刻保持对政治的高度敏感和时代前瞻性,为学生呈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政治课堂。例如,在讲授“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课时,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做到三个具体要求。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显得苍白无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汶川地震的视频,生动地展示了政府在灾后进行的一系列强有力抢险救灾的措施,重建家园等感人的场面。通过学生对视频材料的分析讨论,让学生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层面,体会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教师无需多言,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一轮高中政治课程教育改革中,打造活动型教学课堂要服务于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体验,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核心素质的培养力度,以核心素养为框架,在内容上将政治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进行交融整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问题,提高政治核心素养水平,促进我国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的构建。
关键词:易班;公民参与;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86-03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和善治的核心价值,有序的公民参与是构建政府和公民的良好互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治理的关键途径[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对人类社会的渗透力不断增强,公民社会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变革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作为公民社会建设的未来主力,大学生网民的公民参与日趋成为高校德育与社会变革必须要回应的重要课题。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公民参与主要在主流社交网站、微博、微信、QQ、知乎等社交软件上进行,学校教育引导难以跟进,而易班上拥有固定的大学生实名认证用户群体,共建共享的开放性技术平台为师生网络沟通提供了保障,当前需要合理发挥易班平台优势,为大学生公民参与素养培育搭建平台,提供可供参考的可行性路径。
一、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培育的意义
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侧面可以反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对其公民参与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培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和社会变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易于接受先进思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大学生作为公民群体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旨在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从而达到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民参与意识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基本规律,加强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该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年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2]。
2.增进大学生法治精神的需要。加强公民参与意识教育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特别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大学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较大影响的群体,他们如果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意识,确立了科学、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以一个成熟公民的形象出现在社会上就可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也必将成为法治观念的传播者,成为促进国家法制化进程的积极推动力量。对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培育公民参与意识的重要内容应该是加强法治意识教育、培育法治精神。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加强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的公民参与意识教育,并不只是教育他们对法律条文的死板恪守,而是应该培养他们对法律赖以存在的价值体系的认同和信仰。因为法治的实现要求那种外在的、他律的规则具有普遍的权威性,更要求民众内在的信仰、自觉服从法律的意识。只有思想上真正信奉法律的人,才能自觉地接受法律的约束。
3.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需要。政治素养是公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观点、政治参与能力、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政治态度、政治品德等。21世纪对人才的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国家培养的重要人才,没有良好政治素养的大学生不能担负起新世纪的历史重任。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能够促使大学生主动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政治生活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好理论准备,提升大学生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心理倾向和价值挂念,产生正确的政治判断,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参与现状
本课题组就“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参与素养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对象覆盖了东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商学院等10余所高校,发出问卷646份,回收有效问卷639份,调研反馈现状如下。
(一)大学生公民网络参与现状
1.参与较多且趋向普遍化。调查数据显示,有550名,占总数85.14%的大学生表示他们经常通过网络关注与国家、社会相关的新闻讯息,在网络上新闻或就社会事件发表评论,就网民聚焦的社会问题参与公民行动。可见,当前大部分的大学生拥有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的经历,并且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渗透,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公民参与的现象必然会日趋增多。
2.从参与内容来看,一般社会参与较多,政治参与较少。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所在学校、班级事务的为580人,占总数的89.78%;参与网络救灾捐赠、发表社会事件评论的为66.25%;就党和政府决策进行网络学习、网络评论或投票的占44.74%。可见,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较多开展一般社会参与,利用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的较少,这是公民社会建设与高校德育工作要面对的现实。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民处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价值资源如何正确处理好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基点和基本目标,“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公民身份内在价值的认定,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以及其与国家、社会、其他公民之间关系的理性认识”[3]。西方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个人如何认识和处理与国家、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在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提倡打破神权蒙昧思想的束缚,主张人的理性与天赋人权。特别是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和三权分立学说,从权力互相制衡与法治对权力的限制两个方面为个人权利提供了保障。可以说,西方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权利”学说以及对国家与公民、权力与权利边界的限定,是公民意识及其培养的基本内容。英国社会学家马歇尔认为,公民意识应该包括三重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公民的要素,其中包括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内容,第二个维度是政治的要素,其中包括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等内容,第三个维度是社会因素,包括经济福利权利和享受文明生活的权利等内容。可以看出,西方的公民意识理论是以个人权利为基础,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的权利与责任相对应的体系,其中个人权利是社会规则最基本的出发点,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对政府权力的限定等是基本内容。然而,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的权利体系容易导致个人“价值至上”,进而损害共同体的利益。而且,由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和价值体系,因此,对于西方公民意识理论中处理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做法只能批判地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追求的是国富民强、保障社会成员的各种权利;在社会层面强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追求的是建立一个为每个人发展提供自由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环境,实现对公权力的有效制约和对全民权利的保障,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使社会成员过上公正而有尊严的生活。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引领整合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之外,其中蕴含的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权利的保障、对法治的追求以及对公权力的限制等,无疑为社会成员处理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价值资源。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为依归公民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身为政治人、社会人的自觉认识,它一方面体现为社会成员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追求,另一方面又要体现为积极的政治参与、理性批判、自治自律的精神。公民意识是实现民主法治、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以及社会稳定的非制度化因素。在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的培育过程是使社会成员成为实现社会现代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力图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制度和社会环境上的帮助,在个人层面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成员应该具有的良好道德素养和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提出各自的基本价值观念,但却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引领和整合全社会价值观念、凝聚全民族共识的同时,规范了社会成员的个人行为,为培养具有民主法治意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公民提供了价值引领。
2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升公民意识
公民和公民意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依靠公民主体的行为实践和情感认知,它才能被转化为一种习惯化、自觉化的社会价值。反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在实践中积淀成为社会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可以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意识培育中的导向性作用。
2.1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高公民的理性包容意识尊重差异、懂得妥协,尊重个体和社会价值的多样性、懂得包容,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其本身蕴含着价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在实践过程中会推动社会主体理性包容意识的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在批判和继承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理论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的认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不仅广泛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更深深植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土壤。其次,当前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既要引领、主导和整合其他社会思潮,有力抵制各种腐化思潮的影响,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各种社会思潮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和活力,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可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包容多样的价值理念内化于社会主体,提升公民理性包容意识的过程。
2.2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高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意识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是伴随着个人权利体系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权利及对权利的理解和尊重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和精髓。所谓权利意识,是指公民对自身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公民权利是现代民主国家制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和法律所要保护的对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出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承认。在国家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公民了解自己有哪些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表达权等,另一方面公民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同时,要以切实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增强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公民的权利意识才能逐步确立。权利与责任是一个统一体,没有无责任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责任。“责任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是公民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对整个人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5]中国古代社会进行的臣民意识教育也侧重于培养民众的“责任意识”,但其强调的是服从而不是自觉的义务,偏重于私德而缺乏公德。而适应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公民责任意识,不仅强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还强调尊重他人的权利,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个人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提供了价值规范。同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政府应积极拓宽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渠道,在政治实践中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效能感和责任意识。
2.3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第三部门”的参与为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时谈到,美国的民间组织在美式民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缩小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公民的政治效能感,也使民众在参与并影响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提高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具体表现为:数量大幅增加,种类更加齐全,作用显著增强。在公益事业发展、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密切公民与国家关系、增强民众的参与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凝结了对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组织的价值期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推进、逐步积累的过程,也是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实践并逐步总结的过程。当前,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并结合实际总结出各自的城市精神和行业精神,为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实践空间。
3结语
关键词:考试招生;依法治国;中学法治教育
一、案例聚焦
2016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期间,青岛胶州市考生常升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据警方调查证实,篡改者为其同班同学,篡改目的是增加本人被录取几率。截止8月中旬,事件的最新进展为篡改志愿的考生被公安机关以破坏计算机系统罪依法批捕。
几乎与此同时,菏泽单县也发生一起篡改同班同学高考志愿事件。不同之处是,被篡改的一共是4位同学,而篡改者与被篡改同学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据交代,纯属嫉妒、泄私愤,篡改者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近两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高考志愿遭篡改的事件屡见不鲜。2012年7月,商丘市高中学生苏某出于嫉妒心理,将同学高考第一志愿的大学全部删除,并在选报了另一所学校。2015年7月,山西省万荣县考生贾某高考志愿由一批A类五所院校被篡改为二批A类仅一所院校;河南周口市考生杨某的提前批军事院校志愿被改为一所二本院校;浙江萧山第二职高十多名的高考志愿被同学以恶作剧的目的篡改。2016年7月,福建漳州高职考生徐某原本填报的十个高考志愿被改的只剩第九个,其他全部消失。
上述案例中高考考生篡改志愿的行为,严重干扰了高考录取工作秩序,损害了国家教育考试公信力,使他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理应受到法律严惩。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高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考生个人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前途。高考的每一个工作程序都必须有严格的规则制度作为保障,从而保障考试公平,体现教育公平。此类事件频频发生,而相关考生对自身行为的严重性缺乏明确的认知,说明了目前中学法治宣传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中学生的法治意识以及法治素养急需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中学法治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
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将“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并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4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更加凸显,其中更是明确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全面加强学校法治教育, 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支持体系和评价机制。因此,加强中学生法治教育,提高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是在当下时代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三、中学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法治教育内容缺失,缺乏系统的法治教育体系。从中学课程的设置来看,目前的中学法治教育尚未作为基础课列入课程标准,在日常的教学中并没有规范、系统的法治教育教材,中学生所接受的法治教育知识,主要来自政治课、班会课或者思想品德课,同时,在这些课程中,相关法律内容并不集中,多以案例的方式呈现,限于基本的警示教育,学生可以接受的法治教育极为有限,而且也不够深入,不能够从法律意识方面进行教学。而且,由于法律内容在考试时一般涉及较少,不是所谓的重点、热点,所以在教学时也很难有所侧重。
(二)教育方法欠缺,不能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目前的中学法治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以单向性、填鸭式、灌输式的的教学方式为主,依赖课本较多,没有结合中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缺乏对社会热点法律问题的及时关注与深入解读。方法单一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内化与领悟,学习的主动性欠缺,使得学生实际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也严重不足。
(三)师资力量不强,法制教育缺少专业性。目前的中学,很少配备专业的法律教师。中学在招聘教师时,也极少会有法律专业的需求。法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也更倾向于公务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薪酬更为丰厚、发展前景更符合个人理想与公众期待的岗位。这就导致了中学的法治教育,无法专业化、深入化。仅仅靠配备兼职的法律顾问,或者由思想政治课老师甚至专业完全不相近的老师来授课,无法起到有效、系统的传播法律知识的目标。
(三)学生法治意识缺乏。中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够成熟、稳定,自我心理建设不够完善的阶段。目前中学法治教育的欠缺,使得学生在认识社会、解决问题时,显示出法律意识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缺少足够的保护意识。以篡改他人志愿的考生为例,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密码关系到他人将要报考的学校,而这个学校是综合了成绩、兴趣、未来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将影响一生的关键。但是,仅仅是出于私利,或者嫉妒、报复,甚至恶作剧,就视他人权益于不顾,就因为对相关政策法规疏于学习,缺乏了解,导致基本的法治意识淡漠,从而触犯了相关法律规定。
四、中学法治教育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加强中学法治宣传教育需要有相对系统、完善的课程设置。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将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中。目前正在全面推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作为一项重要改革目标。“高考命题要围绕法治教育的目标,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有关学科的试题中去。”①法治知识纳入升学考试,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家长、学校重视法律、了解法律。教育相关部门应该结合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编写教材,从而在中学教育阶段有计划地架构科学、系统的法治教育体系,保证中学法治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在一个相对完善的环境中得到有效培养。
(二)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法治教育水平。《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中小学要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不具备条件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多校联合聘用法治教育课专任教师。法律专业毕业生因为接受过较为系统、深入的法律教育和法律训练,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讲授法律知识,更有权威性。对于兼任法治教育课老师,通过加强培训,不断完善相关人员的法律和法治素养,对于改善目前中学法治教育现状也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开拓思维,创新多种法治教育途径。中学法治教育决定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未来,对于依法治国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要丰富法制教育途径,突破目前单一、滞后的教育方式。一是加强参与感。“要建立民主法治的教育环境,按照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要让学生在学校中体验法治的力量,逐步形成对法治的信仰。”②可以通过自主搜集案例、制定相关校园公约、班级制度、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对规则、权利、义务等有更直观、更明确的体会和认识。二是体现开放式。学校可以与当地法治部门加强合作,通过司法专业人士作报告的方式,使学生的法治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司法部门进行实地参观,更直观地了解法治工作。也可以邀请高校法律专业教授、专家举办校内讲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法治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深入。三是重视互动性。一方面在课堂讲授中要重视互动,将枯燥的、严肃的法治知识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更好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学校与家庭的互动交流。通过专题家长会、家庭教育辅导报告、家长调查问卷等各种方式推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交流,提高家庭法治教育水平,更好地促进中学生法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注释]
①姜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5,Z2。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大学生 法治教育 重点内容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现存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教育目标定位问题
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高校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在教育中只强调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对法律意识的培养缺乏重视,一些学校对于高校教育理解上具有片面性,单纯认为提高就业率是学校高质教学的衡量标准,这都影响了法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法治观的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远比书本知识影响更为深远。此外在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中,高校普遍会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进行法律相关知识学习,但是由于此学科不是学生专业课,很多学生不重视课堂内容,经常有逃课现象出现。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内容也只是依靠教材,授课方式呆板单一,灌输式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高校的法治教育定位应该由法律知识传授转变为法律素养培养,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法律素质,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敬法。
(二)家庭法治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不但对子女有文化知识的传授义务,还对其道德品质、行为指导有规范和引导的责任。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处世、接人待物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家庭法治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家长法律意识淡薄。中国的法治还处于一个不断上升和完善的阶段,很多家长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对孩子法律意识的建立也不重视,无法有目的地开展家庭法治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家庭氛围中缺乏法治文化氛围,孩子在家庭中就感受不到法律教育的熏陶,就会导致孩子家庭法治教育的缺失。
其次,家庭教育片面强调文化知识。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和家长一味地追求高分数,片面强调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很多家长没有对孩子展开家庭法治教育的意识,甚至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
最后,思想观念局限性。很多家长虽然已经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但是本身对其不了解,无从帮助学生从精神层面和观念意识上培养法治思维,导致学生不懂法现象出现。
(三)国家法治宣传力度不够
国家在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国家应当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国家法治的进步,享受到国家法治进步带来的益处,增加学生的认同感、自豪感、亲切感,使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信念。
由于我国的法治建设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加强的地方,这样影响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培养。在立法模式上,我国根据社会需求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方式,推行政府快速立法模式,这一模式解决了多个区域无法可依的现象,对于我国健全法律体系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民众在这种立法过程中参与度有限,很多法律实施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同时,由于我国立法人才稀缺,立法技术有限,很多法律出现“短命”现象;一些法律文献界限模糊,出现法律之间相互矛盾的现象,给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带来困惑。
(四)社会的影响作用
社会氛围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树立有深远影响,具有基础性作用。在社会群体意识和行为的指引下,会对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的树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法律氛围的影响会让大学生自觉规范言行,变被动遵守法律为主动遵守。
二、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重点内容解析
(一)积极发挥国家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建立的核心作用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是国家的基本方针策略。依法治国不但可以保证人民真正地当家做主,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依法治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更是不容忽视的力量。大学生法治观念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作的开展,所以高校必须要重视法治教育。
首先,学校要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依靠大课模式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突出法治教育且授课模式呆板,难以达到预想效果。课堂教育是学生吸收知识的重要载体,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演示技术,运用多媒体等形式,结合案例分析,对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增强生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现法律常识的传授,进而达到使学生树立法治观的目的。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本,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做到与时俱进,适时地调整课堂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课堂内容调整时,要注意教学内容要适应国家法律和法治社会的要求。
最后,高校要重视法律氛围的营造。大学生属于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活动中在校园的时间最长,受学校氛围影响较大,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管理中要落实依法治校原则,通过思维意识构建、行为规范、情感陶冶、认知导向等方面进行校内法治氛围的营造,以实现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
(二)发挥家庭法治教育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建立的作用
首先,家长要树立法治人格意识。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改革的深化,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往往会忽视法治意识树立的重要性。即使家长有法治意识,但是由于自身法律素养的限制,对相关法律知识不了解导致法治教育开展有心无力。针对这样的现象,家长首先要增加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增加法律素养积累,通过观看法治节目、报纸、网页等更新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子女法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其次,要重视家长榜样的力量。大学生认知、意识、观念、思维都受到家庭影响较深,行为教育在成效上远比说教教育更明显。所以,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法律意识,只有家长身体力行地守法、信法、依法办事才能给大学生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加强国家法治建设,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首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作要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社会多数人的利益,从国家法律立法开始,要做到立法皆是良法,为大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奠定坚实基础。为了保证立法的质量和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
其次,严格执法。只有保证法律在执行中的公平性才能便于法治氛围的建立,增加大学生的法律崇拜感。在法律执行中要保证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加强司法工作的公开透明,给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法律影响。
最后,遏制司法腐败。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遏制法律的腐败现象产生,一旦有司法腐败现象产生,在网络传播的作用下,其消极影响会久久挥散不去,进而影响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感和敬畏感。
一、突出重点内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1.突出抓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普法阵地、普法平台、普法载体,在全系统深入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市建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培育法治理念,塑造法治信仰,不断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突出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结合2015年度重点普法目录,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把主题活动作为重要载体,突出宣传宪法,系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
3.突出抓好与卫生工作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和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进一步增强卫生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知法、用法、自觉守法意识。
二、聚焦重点对象,扎实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4.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落实领导干部学法活动。进一步健全党委中心组学法和学法讲座制度,党委中心组全年集中学法活动不少于4次。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制度。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作用,推动卫生系统普法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5、加强机关公务员学法用法。坚持和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治度,大力推进公务员学法用法活动和依法行政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公务员依法履职情况好,办事效率高。机关工作人员坚持集体学法与自学相结合,每年有针对性的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
6、加强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加强《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等行政法规学习,通过集中与自学相结合方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执法水平和履职能力,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
7、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法用法。深入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依法开展执业活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每年至少开展4次集中法律培训学习。
8、加强管理相对人宣传培训。继续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向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卫生法律法规,有效提高管理相对人尊法守法意识,营造单位和社会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宣传形式,切实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
9.扎实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巩固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通过媒体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利用各类公共活动场所,融入法治元素,建设法治走廊、法治宣传栏和法治宣传橱窗,形成覆盖机关、城乡的法治文化阵地网络。加大应用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力度,推进网络、移动通讯法治宣传教育力度,积极运用微博、微信、QQ群开展普法,扩大新媒体普法的覆盖面。
10、充分利用重大节点和卫生宣传日活动。要以 “12.4”全国法治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学习,着力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水平,为卫生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普法工作运行机制
11、强化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卫生普法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制度,形成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明确专人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大队伍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业务和工作能力。
在高校大学生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其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势必会对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充分利用法律基础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载体作用,深入挖掘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融入其中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从事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工作经验,就高校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意义与具体对策展开逐一探讨。
1.高校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变革脚步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实现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化,致使当代的大学生处于多种文化、多元化环境的巨大冲击下,而一些大学生身上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使得在高校中积极的倡导与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一,在高校中积极的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迫切需求。与处于基础教育的学生相比,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率较多,且社会关系、政治行为规范也在不断哦增加。因此,面对越发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部分大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与不知所措。而我们都知道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就是价值观,一个国家如若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精神力量,所以,在新时代下,要想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坚定不易的政治认同感,价值观取向,就必须要以法学理论为指导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学生们让其认真的掌握宪法及其相关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精神。
第二,在高校中积极的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塑大学生价值观的理性需求。伴随着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价值践行与选择困难,以至于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法治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大学生犯罪事件屡屡出现,这都充分表明了,需要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进而对学生们的价值观进行重塑,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基础课程的功能发挥及具体对策
法律基础是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必须课之一,是针对所有在校大学生所开展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课程开展对帮助大学生正确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法治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该课程以法学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为重点,也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形成了完美的对接。所以,法律基础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第一,法律基?A课程的重要根基就是爱国教育。爱国是每一名公民都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重要凝练。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对爱国主义的教育更是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对未来要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尤为重要。在法律基础课中恰恰是通过具有现实性与可实践性的方式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法律制度的形成规律,具备健全的法制观念,树立理性的情感态度,不做有损他人、民族、国家利益的事情,而这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生们应该理解的并掌握的爱国精神。所以,在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法律基础课教材内容,适当的为大学生们讲解爱国理念,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学生们拥有更高的人生境界。
第二,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灵魂就是和谐。和谐可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直接的述求,也是全体社会成员价值选择重要标尺。而开展法律基础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法律基本素养,内化自己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处理法律与其他社会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在谐和社会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在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利用国内外环境和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引导大学生们追求更为远大的理想,从而让学生们自觉践行主动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循法制规定。
第三,法律基础课程最为重要的就是法治理念。法治就是指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依法治国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所在,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而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其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大学生们都能够掌握一定法律基础知识,切实了解整个法律制度的形成规律,认识到世界上所存在的不同法律体系,从而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对法律规则的领会,培养学生们的法律信仰,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共同参与到法治社会之中。
云南省禄丰县猫街初级中学 韩云刚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普遍实施,以及课改的推进与发展,广大授教《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作为一线教学的实施者、实践者、组织者,对如何利用好新教材、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等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笔者就如何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小议,希望对上《道德与法治》课的广大同仁有所帮助,同时,若有不当之处,也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课改、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2016年9月,笔者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2017年9月至今,参与了州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多次研修活动。通过学习、研修,提高了认识,并得到很大启发,再经过这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广大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一课题作一些反思、思考、总结。笔者现把自己的一些肤浅的心得、教学经验与广大同仁分享、探讨,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那么,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呢?笔者认为,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和谐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高,学习效率也高,成绩自然不差。那么,如何激发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呢?教师的人格魅力、诙谐的语言、情感丰富、表情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巧思答辩;表演、歌唱;多媒体展示;知识点分化、简单化、趣味化等都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以上这些方法可适当穿插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巧构一节自然的课。所谓自然的课,笔者认为是这样的课:新课导入自然,不突兀;知识点上下衔接自然、过渡自然;学生获取新知水到渠成、知识自然生成等。
1、导入自然。在新授课中,导入部分须受到重视。导入做得好,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要做到自然导入,语言要精炼、设问要简洁、朴实、贴近生活,时间控制在2—3分钟。导入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复习导入、设问导入、视频导入、情景导入等。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时,设问“刚才我们起立时师生相互问好体现了什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导入部分,教师的巧问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2、知识点之间上下衔接自然。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基本上一个课时就上一个框题,而一个框题下可能会有几个知识点。如何做好知识点之间上下自然衔接,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应掌握的技能。我们研究教材不难发现,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基本上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所以,我们教师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问,做到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衔接。例如,在讲授《尊重他人》这一框时,认识了“什么是尊重”这一知识点后,课设问“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从而很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综上所述,要巧构一节很自然的课,教师的巧思设问很重要。并且,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能水到渠成,同时也容易使学生达到新知识的生成。
三、设计一节简洁的课。简洁,在这里指的是学习目标简洁、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简洁。在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制度(在中考中及格分以上以10分计入中考总分)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的周课时不足、偏少、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是普遍现象。导致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教学任务重、成绩难出。所以,怎样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要效率,是我们每个《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设计一节简洁的课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1、适当运用好教材中的课程资源。现目前,一课时40分钟,在这40分钟当中,需要完成新授导入、目标展示、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探究、课堂小结、知识巩固等过程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设计,方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就涉及到怎样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单元导语、课题导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拓展空间、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备课资源,怎样有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用多少、怎样用,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在备课、课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课程资源在一节课中没必要全部用到,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可以选择性的使用2—4个,特别是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一节课中设计2—3个就足够了,多了就完成不了教学内容。
2、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尽量做到简洁。在课堂教学中,简洁可使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要做什么、怎样去学、怎样去做;简洁可使教师对课堂易于把控、可操作性强。一方面,学习目标要简洁。我们在课堂设计时,学习目标尽量简洁、具体,情感价值观等目标可省略。另一方面,教学过程要简洁。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把握好教学节奏,完成教学内容。
四、打造一节朴实的课。朴实,就是在教学中踏踏实实、朴实无华、不花里胡哨,知识点能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落实、学生的情感能受到感染和升华。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朴实,我们要有对知识点的把控能力,对知识点做到细分细化、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通过故事情节、设置情景体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和升华,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放轻心情、快乐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和谐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诙谐的语言、面带笑容、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是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
2、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和谐的同学关系是打造团结向上班集体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推选发言人等,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谐的同学关系使课堂学习效率高效。
在氛围和谐的课堂上,学生在发言、答辩、自我展示等过程中,认识了自我、提高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前面,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笔者是从怎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来阐释这一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一节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氛围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限于笔者的学识、教学经验,分析不够深入、语言不够精炼是难免的。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有所帮助、有所启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