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案编辑范文

文案编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案编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案编辑

第1篇:文案编辑范文

【关键字】:应急预案、准备充分、覆盖全面、相互衔接、可读性

1、前言

建筑业是危险行业之一,虽然各参与人员下大力气预防事故的发生,但由于生产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目前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生产事故仍难于杜绝。既然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事故发生的紧急关头开展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为了确保救援行动开展及时、有效,企业应在事故发生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由于应急预案工作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多数施工企业的应急预案都存在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覆盖面不全、相互衔接不畅、可读性差等问题,现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人体会,谈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2、编制预案前应做充足的准备

要使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编制前应做充足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资料搜集、事故分析、应急资源及能力评估等三方面内容。

2.1编制应急预案应搜集各方相关的信息资料,并通过分析,从其中筛选出对预案编写工作具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预案中的危险源与风险分析、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等要素的编写依据,应搜集的资料主要包括:

2.1.1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例如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质、周围环境、气象条件、工程概况、结构形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等。

2.1.2本企业相关资料,例如企业的应急人员技能、应急物质数量、应急设备的状况、事故案例等。

2.1.3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相关政府部门预案,例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本市的《建设工程重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

2.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类型主要是坍塌、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火灾、中毒等事故。事故是应急管理的对象,要使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就得对施工企业的事故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确定企业经验范围内各工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发生原因及事故后果。例如以外架手架工程为例,编制前就应该对该工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发生原因、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如表1。

表1

工程名称事故类型发生原因事故后果

外架手架火灾违章操作起火、吸烟起火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坍塌连墙件设置不足,杆件锈蚀严重、超荷载等严重的,人员伤员,财产损失

2.3应急资源及能力评估是单位建立应急组织和应急物质装备保障系统的基础,是编制应急预案的主要依据。企业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质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资源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有效性,应急预案制定前,应当对施工单位及各项目部的应急资源及能力做全面、客观的评估。

3、应急预案应能覆盖企业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事故

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应覆盖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有:坍塌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等。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施工现场具体的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按照事故类型分,施工项目部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

建筑施工企业公司一级应编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项目部一级应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如图:

4、不同层次预案应相互衔接

施工现场某一事故发生时,如果事故影响较小,可能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理就可控制事故。但如果事故影响超出了现场处置方案的处置能力,就需启动项目部专项应急预案,如果项目部专项应急预案也不能控制事故,就要启动公司甚至政府一级相关预案。在依次启动不同层次预案的过程中,实际所面对的是同一个事故,因此不同的应急预案在应对事故的程序、处置方案、指挥协调、应急资源的配置等问题应相互衔接、平滑过渡,只有这样在对同一个事故的不同预案才能起到一个合力的作用,否则在启动不同预案时不但没能够使问题得到更好解决,而且有可能使事态更加严重。

建筑业与其它工业不同,不同的项目其产品结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管理人员都不同,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针对性,不同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前都应根据本项目部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而项目部是因工程开工而组建,随工程结束而终止的,项目部的寿命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是一个临时性组织。项目的临时性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制定项目级的应急预案,相对于项目级应急预案的临时性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公司级的应急预案较相对固定,因此新组建的项目部在编制应急预案前应全面分析公司级的应急预案,以公司级应急预案为编制依据,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级的应急预案与公司级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在现场发生事故时事态才能得到有力控制。

5、预案内容应有较强的可读性

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人主要来自农村,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识别能力不强,而且其流动性又大,学习时间少,所以项目部在编制应急预案时更应该注意预案的可读性,应做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特别是面向操作工人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事故报告程序、处置措施等要素应尽量以图表的形式表达,例如表2(某一现场处置方案的处置措施)。只有做到应急预案易学、易懂、易掌握,使工人不需接受太多的培训就能掌握预案的内容,才能确保在工人频繁“流动”情况下,各现场处置方案仍能稳定地起到作用。

表2

紧急情况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触电1、迅速拉闸断电,用木棒等不导电的材料将触电者与触电线、电器部位分离。

2、将伤者抬到平整场地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

3、拨打120,同时向项目部应急指挥部人员报告。

高处坠落1、受伤人员或者最早发现人员大声呼救。

2、拨打120,同时向项目部应急指挥部人员报告。

3、检查伤者的受伤情况,然后采取正确的方式将伤者抬到平整场地按照相关救护知识进行急救。

第2篇:文案编辑范文

[关键词]安奎生产 应急预案 编制

一、前言

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各类突发事故能力,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应急预案存在问题

应急预案又称事故应急计划,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是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预案是在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应急人员职责、应急程序、保障措施等预先做出的安排。

2006年9月20日,国家安监总局颁布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009年4月1日,国家安监总局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对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工作形成有效的指导作用。为此,许多企业积极开展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但是由于技术力量的局限性,不少企业在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不完整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只是一份文件或一个规定,简单地罗列出应急的报告程序、报告对象,以及根据损失大小,对事故的分级,应急预案中应该包括的核心内容却未能反映。另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将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不少企业只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而应急预案体系中的现场处置方案几乎没有编制。

2、 可操作性差

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而企业在实际编制过程中,这些关键内容往往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导致预案的可操作性差。比如职责描述不具体,似是而非,容易产生误解,在紧急状况下无法各司其职,出现岗位缺员状态。再如,由于危险源和风险分析不到位,编写人员在编写应急处理措施时,难于把握适度的原则,有的应对措施描述过于简单,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针对性,有的应对措施描述过于具体,不利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操作。

3、 预案衔接不畅

按照行政级别,应急预案分为国家、省、地市、区县、企业等级别。而作为整个应急体系中的基石的企业级应急预案,如何与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尤为重要。在不少企业的应急预案中,这些内容基本没有。此外,由于危险源和风险分析能力的局限,不少企业应急预案的行动重点、应急联系也缺乏相应的衔接,甚至前后矛盾。

4、 缺乏演练

应急演练是应急预案培训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应急演练可以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以及检验应急队伍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和协调程度。尤其是通过演练及时能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因此,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要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演练。而不少企业的应急预案被束之高阁,锁进抽屉,或成为应付各级安全生产检查的“挡箭牌”,缺乏组织演练,有的甚至自应急预案编制以来就没有进行过任何演练。

5、 缺乏动态管理

应急预案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在紧急情况下的行动纲领,不是编制完成以后就万事大吉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工艺流程、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就要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预案同样也要遵守PDCA螺旋循环模式,通过策划(P)、实施(D)、检查(C)、处置(A]对应急预案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应急预案能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完善。但实际情况是,不少企业应急预案未能做到动态管理。

三、把握应急预案编制的要素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分为六个步骤:①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②资料收集,⑨危险源与风险分析,④应急能力评估,⑤编制应急预案,⑥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具体如下图所示:

按照编制应急预案的步骤,编制应急预案应该把握好以下要素:

1、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关键过程。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的方法有两大类。第一大类是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有询问法、交谈法、现场观察法、查阅文件记录法、对外交流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对比法等。第二大类是系统安全分析法,主要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预先危险分析法(PH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实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这两大类方法必须综合运用,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才能全面,应急能力评估才具有科学性。而负责危险源和风险分析的人员,应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涵盖生产、工程、维修、设备、安全、环保,甚至行政后勤、财务各部门,从总经理、部门经理、班组长、基层员工代表,全方位参与。参与的方式可以有会议、讨论、调查、内部评审等。应急预案的编制人员应掌握相关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引导应急预寨编制小组成员,结合直接经验分析法,系统地进行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在众多的应急预案中都长篇累牍地说明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职责,但未明确相关人员指挥链条关系,特别是在相关指挥人员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下,谁接替指挥,没有明确的描述。最好能通过网络管理图,明确指挥链条和信息传递链条,并明确紧急情况下第一指挥不在现场,谁来接替指挥权。

3、监测与预瞽。在应急预案中必须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程序。监测与预警包括软件和硬件方面,软件主要是风险管理、风险预报机制,硬件如应急监测仪器、设备、防护装备、应急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

4、信息报告与处置。紧急情况下,信息的及时准确报告对后期进行应急处置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预案必须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首先,要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其次,要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最后要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5、分级响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分级响应管理是应急预案的重要体现。如果没有进行分级,一次小范围的事故就要动用全部的人力、物力,必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以下是某企业的分级响应。

6、保障措施。保障措施是应急预案在紧急情况下能否保证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之一,包括通讯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等保障,要注意克服应急人员通讯方式少、没有明确专兼职应急队伍、装备的底数不清等问题。

7、应急恢复。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如:①现场保护。应急终止后,现场应急组应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待事故调查小组的调查取证。②污染物的处理。包括事故发生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事故性废水、消防水的污水应急处理。③现场洗消。应急终止后,在不影响事故调查取证的前提下,及时采取稀释、处理、中和、吸附、隔离等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洗消。④善后处理。事故应急处理结束后,应立即开展的有关善后工作,包括:受伤人员的救治,伤亡及受影响人员的赔付,污染物的处置、环境治理恢复,生产恢复,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

第3篇:文案编辑范文

关键词:边坡特征;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

Abstract: The author passes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Fen river storehouse correctly, having investigated the geological calamity existing at present in this storehouse, unstable slope among them is 6 the place,6 landslides, the article takes Fen river storehouse as an example, have probed into the bank slop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orehouse and carried on the bank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storehouse method,it is and at storehouse bank the slopes put forward suggestion of predic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 that collapse.

Key words: slope characteristic ; bank slope of the storehouse; stability analysis

汾河水库地处山西省中西部,太原市西北的吕梁山区腹地,属于太原市郊区范围。自从建库以来,水库周边地区不断地有地质灾害,而且库岸处于湿陷性黄土区,库区塌岸问题普遍存在。据调查,水库在蓄水初期、高水位情况下、汛期洪水到来之时, 塌岸现象反映得最为强烈。库区塌岸不仅侵蚀了大片耕地还影啊到库区附近居民住宅的安全对群众生命财产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也是水库泥沙淤积的重要来源之一。

1 地质灾害现状

1.1 水库库岸坍塌地质灾害

汾河水库地处娄烦县境内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第四纪沉积层,有很厚的黄土覆盖层,库岸为地形变化复杂的黄土丘陵和土石山区。由于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和崩解性、湿陷性,并且在外在的因素影响下、在蓄水浸泡和水浪淘蚀作用下,库区塌岸现象极其严重。据实测,库区塌岸线总长70 km,已坍塌土方3 529万m3,毁坏耕地约

33 518 hm2,目前尚有47 km的库区塌岸线仍然坍塌严重[6],在库岸两侧形成较为严重的库岸坍塌。汾河水库左岸新修的公路路面出现许多裂缝,尤其是靠近库岸的公路更是严重。

1.2 影响水库库岸边坡坍塌的因素

水库库岸大部分为第四纪黄土属于湿陷性黄土构成库岸的第四纪黄土,黄土状亚砂土、亚黏土和黏土,垂直节理发育,在自然状态下极限稳定坡角在以上,特别是黄土所具有的湿陷性,受库水的长期浸泡,很容易形成塌岸。首先是库岸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和水理性质发生了变化,自身结构遭到破坏,引起土粒分散和位移,见图1。

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土体内摩角、凝聚力减少,抗剪强度骤然降低。同时,随着库水位骤涨陡落以及水位降低后补给河流的地下水出流,能洗掉土体颗粒间易溶的胶结物,使土体黏结力降低,极细颗粒随地下水逸出。这样岸壁土体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基底失去平衡,在上部重力作用下,即造成陡崖立岸的崩塌或座塌。暴雨径流侵蚀、风蚀冻融以及地震等影响,加速了塌岸的进程。如此恶性循环是库岸坍塌持续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2]。

1.3 水库库岸边坡坍塌的形成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调查采用毕肖普等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定义为沿整个滑裂面的抗剪强度τf,与实际产生的剪力T之比,即

在滑动土体n个土条中任取一条记为i,作用于土条上的各种力见图3,土条上作用的已知力有:土条自身重量Wi,水平作用力(例如地震惯性力)Qi,作用于土条两侧的孔隙压力(水压力)Ui、及Ui+l,以及作用于土条底部的孔隙压力Ur。另外,当滑裂面形状确定以后,土条的有关几何尺寸如底部坡角αi,底长Li以及滑裂面上的强度指标Ci,tgφi也都是定值。

从图2可知,共计有5n~2个未知量,而我们所能得到的只有各土条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力的平衡以及力矩平衡共3n个方程。因此,边坡的稳定分析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高次超静定问题,平衡方程不足,在数学上是不能求解的,可是在工程上又必须解出来。如果把土条取得极薄,土条底部Ti及Ni合力作用点可近似认为作用于土条底部的中点,ai为已知。这样未知量又减少了n个,与方程数相比,还有n-2个未知量无法求出,要使问题得解就必须建立新的条件方程。这有两个可能的途径:一种是引进土体本身的应力—应变关系,但这会使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另一种就是作出各种简化假定以减少未知量或增加方程数,这样的假定大致有下列3种。

(1)假定n-1个Xi值。最简单的就是毕肖普在他的简化方法中假定所有的Xi均为零。

(2)假定Xi与Ei的交角或条间力合力的方向(这个方向通常均需要通过试算加以确定)。

(3)假定条件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例如简布提出的普遍条分法。

作了这些假定之后,超静定问题就可以转化为静定问题,问题可以得解。而且,一般来说,这些方法都并不一定要求滑裂面是个圆柱面,但各类方法的计算步骤大都仍然非常复杂,一般均需试算或迭代。如果考虑土条间力的作用,可以使稳定安全系数得到提高,但任何合理的假定其求出的条间力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在土条分界面上不违反土体破坏准则。亦即由切向条间力得出的平均剪应力应小于分界面土体的平均抗剪强度,或每一土条分界面上的抗剪安全系数F0必须大于1(作为平衡设计,Fr应不小于Fs)。

(2)一般地说,不允许土条之间出现拉力。

研究表明,为减少未知量所作的各种假定,在满足合理性要求的条件下,其求出的安全系数差别都不大,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但需指出,采用极限平衡法来分析边坡稳定,由于没有考虑土体本身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实际工作状态,所求出的土条之间的内力或土条底部的反力均不能代表边坡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真正的内力或反力,更不能求出变形。我们只是利用这种通过人为假定的虚拟状态来求出安全系数而已。

1.4 分析结果

根据平衡分析方法得出结果:所有库岸都会受到水库水位升降的影响:一是在直陡段,岸坡高度7 m~26 m,坡度大于70°,如:西岸的峰火沟两侧、娄烦镇以北和库区东岸的羊圈庄村一带,此段受水面沉降的影响和波浪的冲击比较大,较容易产生滑坡和崩塌;二是缓坡+直陡段,岸边有一段缓坡,坡长7 m~15 m,坡度在30°左右,缓坡以上是直陡岸坡,高度5 m~17 m,坡度大于70°,如:西岸大坝至峰火沟一线此段库岸比较稳定易发生小的坍塌,也可有产生滑坡的可能性;三是缓坡段,岸边均为缓坡,坡度在28°左右,如库区东岸大坝至羊圈庄村、盐市崖至庙湾乡和西岸西街村两侧此段水面沉降的影响最大,容易出现地面塌陷,是比较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段;四是一般段,岸坡高1 m~3 m,坡度在45°左右,如:库区东岸的常家坡一带,此段比较稳定,会产生一些面塌陷,受波浪影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2 汾河水库库岸边坡的防治建议

通过对库岸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和水库库岸地质灾害现状,结合水库库区的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地形因素和其他因素,可以使我们对库岸的灾害进行准确预测,这一工作也是多数大中型水库在开展的工作项目,目的是进行坝区附近的地质处理,对于库区塌岸的防治和治理较少涉及采取水图保持综合防治措施解决塌岸,不仅要通过预测分析确定塌点、塌宽及分布情况,更主要的是通过预测分析来摸清库岸坍塌演变情况,掌握塌岸发育、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确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1)尽量排除滑坡区域内的地表水或防止滑坡区域外的地表水流入滑坡区。主要采取设置滑坡体外的截流沟,以阻止滑坡体外的水流入;开挖滑坡体表排水沟以排除雨水或滑坡体内涌出的泉水,防止其渗入滑坡体内;做好滑坡区的生态建设,如植被保护和绿化等。

(2)尽量引出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对于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可疏而不可堵,将其排出至关重要。主要采取建截水墙、钻水平孔洞、盲洞、渗管、渗井、垂直钻孔等多种方式将滑坡体内的水排除。

(3)尽量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在滑坡体上游严重冲刷的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丁字坝”;在滑坡前缘抛石或铺设石笼等。

(4)削坡减载。对于有些岸坡“头重脚轻”而在前方又没有可支撑岸坡的,可使滑体外形得到改善,重心降低,从而提高滑体的稳定性。

3 结论

水库库区岸坡坍塌是目前水库运行中面临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娄烦县汾河水库地质灾害进行了实地调查,基本查清了该水库库岸边坡地质灾害的现状特征,从各种因素考虑并通过各种方法对库岸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了库岸边坡初步给出了各类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汾河水库库岸大部分由湿陷性黄土覆盖,由于黄土的特性,所库岸坍塌主要受库水位变化和波浪作用的影响。库水位变化使土体产生渗透变形, 波浪对岸壁土体进行淘刷,即岸壁再造运动以及对塌落物质进行搬运加速了塌岸的进程。再就是降雨和冻融同时加速了库岸再造过程,这些都对库岸边坡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只有对水库进行工程治理和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库岸边坡对水库的威胁。

参考文献

[1]王志旺,杨建,张宝军等.水库库岸滑坡稳定性研究[J].岩石力学,2004,25(11):1837-1840

[2]聂兴山,贾志军,许国平等.汾河水库库区塌岸防护探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3,(4):28-29

[3]柏永岩,崔春龙,于远忠,浅谈水库边坡稳定性[J].地址与资源,2005,14(3):214-215

[4]李永乐.三门峡水库库岸坍塌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130-132

[5]任世芳,赵淑贞.历史时期汾河水库上游耕地发展与土壤侵蚀之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257-263

[6]聂瑞林,韩宗涣,郎旭东.浅谈黄土区水库塌岸的防治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1995年12月:35-37

[7]汤明高,许强.山区型水库塌岸防护对策研究[J].水电水利技术2009.2(40):78-81

第4篇:文案编辑范文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校园及周边综治工作机制。

各村(社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及周边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工作、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其组织、指导、协调和督查作用。各单位要切实把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治工作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并纳入为本年度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工作责任全覆盖。

二、积极预防、排调并举,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

进一步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流程,认真开展学校及周边地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日常排查与定期排查相结合,专项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重点排查城乡结合部学校、寄宿制中小学等周边社会治安隐患问题和重大公共安全隐患问题。着力解决涉及学校的刑事治安案件、交通事故、黄赌毒等问题。对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突出的“急、大、难”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对涉及广大教师及家属利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苗头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对涉及广大学生安全和家长利益的各类件要逐一梳理、分类归档,督促部门,认真回复,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严防事态扩大,把矛盾纠纷有效地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始发状态。

三、突出重点、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

严格排查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乱点和突出问题,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整治哪里,什么问题反复就整治什么问题,什么方式有效就采取什么方式”的原则,确立整治重点,制定整治方案,扎实开展专项或集中整治。切实加强学校及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全面清理整顿学校及幼儿园接送车辆,集中整治学校及周边交通秩序混乱的状况。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积极开展“为了明天”、“未成年人保护行动”等创建活动,为未成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四、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确保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

加强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防范设施建设,明确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职责。加强协调、多方合作,积极配合学校、公安、文化、教育部门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广泛组织学校周边地区党员、青年志愿者和离退休人员参与治安防范,做到防范工作内外结合,确保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

第5篇:文案编辑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可”字。

3、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江南”“田田”“东西南北”及诗句意思,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

感悟“莲叶何田田”,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教学准备:课件,莲花贴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诵读

二、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诵读表现真精彩,每个人的坐姿都那么端正,声音又那么洪亮,老师要给你们竖大拇指了。为了奖励你们,我给大家带来几张图片,想不想看?

(课件展示:荷花)

师:你从这张图片上看到什么?

……

师:荷花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莲”。拼读lian.

离这么远都觉得它美,想不想走进看看?(课件展示:莲花

拼读)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叶子。

(课件展示:莲叶)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

(课件展示:莲子)

师:莲子很有营养价值。每年夏季的时候,人们都去采莲。

介绍“采”字汉字演变。

师:老师把生字采下来,看你会认识吗?

识生字,点名读,齐读。

采莲去一个地方最合适了,那就是我国的江南。看地图介绍。每年夏天,池塘里长满莲花,江南的人们开着小船到池塘中间去采莲。那情境特别美。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江南看一下。

板书:江南,加拼音。

三、引入视频,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打开书58页,一起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圈出来,边圈边读,左手指,右手圈。

生活中识字(图片介绍东西南北)

1、请同桌互相读课文,遇到生字宝宝读3遍,读完用坐姿告诉老师。

2、淘气的生字宝宝跑到黑板上了,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点名读,跟读。齐读)

3、和生字宝宝已经认识了,这回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点名读,说理由)

师:我最喜欢这一句。(课件出示:莲叶何田田。配动画)

1、你从图上看到什么?

2、你能夸夸这些莲叶吗?

3、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作者是这样夸的。

4、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也来夸夸莲叶。(说话练习:莲叶真

!)

5、老师也想学作者的样子来夸夸。范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你们也来夸夸。(生齐读)

师:我还喜欢一句,但是不告诉你们,你们看图来猜猜。

(课件:鱼戏水)

这么美得莲花,吸引好多小鱼来玩呢,我也迫不及待想当一条小鱼,我们来这水中玩吧。你们读,给我指引方向。

(贴画,贴字“东”西””南”北”)

小游戏,据诗句贴图.

师: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心情真美。这是首汉乐府诗,古代人喜欢把这些诗唱着读出来。我们也试试,配乐起。(齐读)(男女生读)

师;听到咋们这么愉快地读,莲叶宝宝也跑来了,它说要挡着我们不让看字,看能不能读出来。(课件:配乐,遮挡读)

四、指导“可”字书写。

1、观察。2、注意笔顺。3、范写。4、学生练写。5、点评。6、生再写。

七、作业:回家把《江南》美美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3

江南

西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

《江南》是一首汉乐府诗,要求孩子熟读背诵。在理解词句意思的过程中,针对一年级孩子对形象性知识记忆深的学习特点,我利用图片、小视频和游戏的方式攻破难点。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在看图的过程中渗透了生字“莲”“采”字的认识。视频《江南》的运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的儿歌欣赏过程中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课题书写是对江南拼音的复习,也是在对生字识记的巩固。小游戏的使用是在玩的过程中渗透诗句内容的理解,也强化了对“东”“西”“南”“北”生字的识记。所有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利用视频、图片、配乐读、插图、游戏等,都是让他们获得直观性、形象性、个性化、活动化等最有价值的知识。在看似“玩”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了江南,了解了江南的美景,也体会到了快乐。过程中方式变换多样,不单调、生硬、枯燥,孩子还很感兴趣,轻松掌握了需要识记的生字。

二、自我评价

自认为本课成功之处在于利用有意思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完成教学任务。学会了表扬孩子,让孩子在受激励的课堂上主动学习。

第6篇:文案编辑范文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之《咏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想象柳树婀娜之姿,体会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之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本首古诗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形容柳树之高和柳枝之多,诗歌中还运用了数字来表示数量多,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难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过专业的修辞手法训练,学习中运用象性思维较多,在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方面还有所欠缺。

教学方法

1.图片欣赏,想象画面

2.关键词解读法

3.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村居》,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咏柳》。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认识作者

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说起贺知章,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耳熟能详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便是他,他的诗现在仅仅留下来19首,其中写景的诗,文字通俗,意境清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最有名的古诗《咏柳》。

(二)

初读古诗

(三)

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咏的意思是“赞美、歌颂”,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咏鹅”“咏梅”都是赞美歌颂的意思,从诗的题目我们知道诗人歌颂的对象是——柳树。

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在贺知章眼里又有何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读出节奏。

(三)理解诗意

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在贺知章眼里又有何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读出节奏。

丝绦:绞丝旁,是用丝线编的绳子或带子。诗人把什么比作了丝绦呢?对,是垂下来的柳条。我们一起来欣赏。

万条垂下绿丝绦,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不仅形象传神的写出了柳树的样子而且写出了柳条之多。

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它的比喻,短短二十多个字,就有三个比喻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你能找出其他的比喻句吗?

碧玉妆成一树高:把嫩嫩的柳叶比作碧玉,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同时突出了柳树之高。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地写出了春风轻柔美丽,柳叶复苏生长的景象。

二月春风不仅“剪”醒了柳树,而且“剪”醒了世间万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不就是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吗?

让我们怀着这样美好的心情再来读一读吧。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同学们,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在我们的主题丛书上也有一首《春日偶成》。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颢春日郊游时写的所见所闻所想,请同学课下按照老师的学习提示自己读一读,找一找诗中都描写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第7篇:文案编辑范文

1、电视机的亮度设置是否有问题导致亮度变暗。一般可以按遥控器的菜单键,找到图像设置,按确认键进入找到亮度设置,按确认键,然后将亮度提高,即可恢复正常。

2、电视机的信号源输入是否有问题导致亮度变暗。一般检查连接线路,重新连接、固定好即可;同时还要设置好播放设备或机顶盒的亮度设置是否有误,重新进行调节即可。

3、电视机的节目源有问题导致亮度变暗。一般可以切换到其他节目频道观看测试,或者是更换其他影碟进行观看。

4、为电视机的硬件故障,如内部亮度控制电路故障、其他电容故障、主板及其零部件故障等。建议联系电视机的售后服务进行全面检修、解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文案编辑范文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部门对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提高变电安全运行的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前提。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和稳定。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实现电网安全运行,就必须正确认识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严格做好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评价工作,从而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得到有效的保障,实现变电安全运行的宏伟目标。

1.变电运行的特点

在电力运行系统中,变电运行是一种工种名称,就是负责变电站的值守,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根据调度指令对站内电气设备进行停送电设备的操作。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态。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

1.变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变电人员的误操作

人为责任事故主要表现为电气误操作,电气误操作事故可以造成人身伤亡、电网瓦解和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操作,是发生电气误操作的根本原因。变电操作员是保证变电运行的直接执行者。由于变电运行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操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所以在变电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人员操作错误或与失误是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引起错误操作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等。

1.2.安全管理不规范

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所谓的指定习惯违章行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等。我们不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而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日常的贯彻执行力不够。关键在于职能管理不到位,日常说得多、讲得多、传达多,但是检查少、整改少、考核少。有些临时性工作,尤其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一些无票作业。一些供电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或者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发动浩大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

1.3.设备故障,缺少及时更新

电气设备从出厂到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变电运行涉及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定时检查与更新,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

2.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提升人员思想和心理素质

首先提高运行人员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这需要教育他们竖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起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三严作风,树立起很强的事业心;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会,会上学习上级文件、事故通报,开展安全知识问答、竞赛,并在职工中开展讨论,领导定期参加各变电站的安全活动会,与职工们一起分析、研究安全生产中的问题,针对各专业的工作特点进行安全讲座和分析本企业及系统内历年来的事故案例等,使职工懂得本岗位的职责是什么,能自觉从思想上重视每一项工作,养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为日后做好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是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心里素质。由于变电事故往往是突发性的,而且伴随着事故常有许多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特别是主岗位人员、值班负责人。所以变电运行工作应重人员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的进行。同时,应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2.2.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首要工作是提高相关技术措施,加大对防误装置的投入,改造更换五防装置,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完善《现场运行规程》及《两票管理》,根据现场运行情况编写并完善典型操作票。

就技术水平层面,时常组织相近技术工种不同岗位的员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对近年来本行业所发生的各大事故案例,举一反三的分析探讨学习,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针对工作上的问题提出批评建议,加深技术研究,提出技术上的创新。同时应加大培训力度,并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

2.3.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及责任制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及各岗位的职能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将责任具体化、条理化、规范化,并建立一套相应的奖罚细则,使运行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以激发运行人员的安全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责任心。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2.4.加强变电运行维护和交接班

为保证变电运行安全,应做到以下几点: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扫;定期对设备的开关等器件进行检查,对问题器件及时进行更换;对设备进行带电测温检查,发现过热现象,及时查找原因,杜绝不安全因素;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用具随时进行校正和修正;对设备机构箱和室门锁定期进行防锈维护和更换等。据统计,安全事故多发生于交接班,变电运行作为电力行业特殊部门,应特别做好交接班:交接班双方应正点交接,不得无故拖延或提前交接。在未办完交接手续前,接班者有权要求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交班人员交班前应做好各种设备统计记录,将工器具、仪表、记录本等归放整齐,打扫好现场卫生,确保交班时安全状况的真实性。接班人员应按制度规定的时间,提前进入候班室,做好接班准备,避免仓促交班、仓促接班的对安全不利的现象;交班时,应听取值班长对当班运行方式的详细介绍、发现缺陷或异常运行的处理情况。交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值班长的介绍,对照现场按照各自岗位职责,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对接,并作接班记录和对现场进一步的巡视和核查。

2.4.加强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1)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a.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b.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c.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2)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辩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3)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结论

安全生产是变电运行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中心工作,只有全员、全力、全面、全过程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才能有力有效的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为社会创造效益,带来稳定。严格做好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和安全评价工作,最终实现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成武.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主要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06.

[2]顾和志.变电运行工作违章现象透视[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3.

第9篇:文案编辑范文

在二次接线过程中,如果出现线路错接,容易引起开路、短路等问题,导致开关误动。一些在旧屏蔽柜接入的电缆,有些线芯不能及时的相连,需要在调试实验后才能进行连接,常见的包括母差保护中新增加的电流回路。对于这些接线施工中的危险点,需要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规范接线施工操作,加强安全技术监督管理。

2设备调试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的应用

(1)电流回路升流试验。在进行电流回路升流试验过程中,首先应该对电流回路进行检查,确保保护回路、计量回路、录波回路、测量回路、母差回路均无开路。在电流互感器进行升流试验过程中,二次回路开路会产生高压,对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将母差保护屏中接入的电流线路断开,并进行短接处理,避免母差保护发生误动现象。根据有关电力公司规定,二次回路施工人员在二次回路中进行接线、拆线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前提出保护退出申请,并做好相应的隔离保护措施,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与稳定。(2)失灵启动回路传动。失灵保护装置是220kv以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必备的装置之一,失灵启动回路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在整个保护回路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下图为A相跳闸启动失灵保护启动回路的原理图。在失灵启动保护回路中,启动点SLA-2一般通过断路器辅助保护,对A相跳闸接点、跳闸出口压板、1YQJ、2YQJ组成一条完整的保护回路。本文就以A相跳闸失灵启动保护为例,对传动方式进行必要的说明。如图所示,第一步对Ⅰ母刀闸做合闸操作,对Ⅱ母刀闸做分闸处理,这样1YQJ保持闭合,2YQJ保持断开;第二步将第一套A相跳闸失灵启动出口的压板投入,并投入断路器辅助失灵保护压板;第三步将第一条保护线路与电路器辅助保护线路串联,并用微机保护装置进行A相永久性故障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万用表的蜂鸣档位分别对失灵保护屏中024、01B端进行测量,如果没有发出蜂鸣声,则证明失灵启动保护回路存在问题。另外,应该加强对新建间隔的重视,失灵启动线需要在送电前完成,并且在进行接线前,需要保证回路处于不导通状态,确保调试试验操作的安全。(3)断路器交直流环网回路接入。进行断路器交直流环网回路接入,需要严格的按照一定的接入顺序,如果接入顺序不当,或出现正负接反现象,会引起短路问题,不仅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还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4)三侧电压并列回路。由于变电站回路中新增加了Ⅱ段回路,就应该保证在传动过程中,避免出现PT反送电现象发生。(5)电压切换回路。对于电压切换回路,重点在于避免母差回路接入后,传动新增间隔。如果发生母电压回路传动新增间隔的现象,会导致反冲电现象,不仅对二次设备造成损坏,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整个电网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在电压切换回路过程中,需要将带电的电压先事先拆除。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