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系统的症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溴甲烷(CH3Rr)又名甲基溴或溴代甲烷,主要用于熏蒸杀虫、灭鼠,生成、使用灭火剂,并用作冷冻剂及化工工业的甲基化剂,属剧毒化学品,有严重的神经毒作用。2012年2月15日,我科收治了3例因接触溴甲烷导致急性中毒的病人,均伴有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43岁-65岁,平均年龄52岁,轻度中毒1例,重度中毒2例。
1.2病例介绍3名患者均为某一小型化工企业工人,工作过程中有接触溴甲烷的环节。其中2名女性患者为车间操作工,入院前一日12时至18时工作中接触溴甲烷,当时未感明显不适,22时左右2名患者均出现头晕头痛,感四肢麻木伴抽搐,一名患者于凌晨1时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抽搐加重,不能自主行动。另一名男性患者为工厂夜间门卫,在已知有溴甲烷泄露的情况下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于凌晨5时被家人发现在值班室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小便失禁。查体:四肢肌张力高,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1.3治疗与转归3例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护肝降酶、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2例重度中毒患者应用了镇静剂并给予高压氧治疗,入院后第2日神志转清,但双手意向性震颤,指鼻试验不稳准,快复运动缓慢,请康复科会诊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病情逐步好转,症状减轻,相继康复出院。
2病情观察
2.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变化情况由于急性溴甲烷中毒的潜伏期最长可达5天,毒物排泄相对缓慢,进入人体66h后,体内尚存25%。因此,入院后5日内需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如发现异常需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并给予积极的抢救和护理。
2.2持续24h多功能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抽取血液标本,完善血生化及心肌酶等辅助检查,观察有无心肌损害及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2.3每日观察并评定患者肌张力情况,了解疾病的转归及康复治疗的效果。
2.4观察患者头痛的情况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给予对症处理,必要时按医嘱服用镇痛或镇静药物,以缓解头痛和失眠。
3护理
3.1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由于患者缺乏溴甲烷的相关知识,加上四肢肌张力增高,抽搐,生活不能自理,对治疗效果、疾病的预后及转归不了解,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理解并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说出焦虑的感受,评估产生焦虑的原因、程度,识别问题的来源,针对性地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用药和转归的有关知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从生活方面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使患者逐渐调整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3.2震颤的护理双手意向性震颤主要由中毒后引起神经功能的损害造成,导致肢体活动的协调功能障碍,使患者不能按自己的目标准确完成动作,同时在安全方面也存在着受伤的危险因素。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加强陪护,床两侧加用床挡,以防摔伤;床头桌上不宜放暖水壶、玻璃杯等物品,消除病房内一切不安全因素;呼叫器和常用物品应放于伸手可及之处,做检查时要有专人陪护。
3.3康复治疗的护理急性溴甲烷中毒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造成的躯体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协调运动障碍和平衡功能异常,正常的精细、协调、分离运动被粗大的共同运动或痉挛所取代。早期康复介入以预防为主。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训练开始,主要包括:正确的摆放,被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利用各种技术降低痉挛,进行分离运动训练,使运动模式趋于正常。痉挛基本控制后开始进行肌力训练,使患者进一步产生精细、协调、快速的随意运动,主要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选择性作业活动训练为主,通过抓握核桃、挑拣豆子、指鼻游戏等简单的训练,促进患者精细、协调动作的恢复。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逐渐完成穿衣、进食、入厕,尽早实现生活自理。
3.4出院指导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3.4.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部分口服营养神经药物需继续服用,以巩固治疗,药物的用量及用法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
3.4.2坚持自我康复锻炼,促进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3.4.3出院短期内如需外出,应有家人陪伴,以免因发生迟发型神经病变导致的意外伤害。
3.4.4对患者进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加其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
关键词:发动机 燃油调节系统 工作状态 系统维护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116-01
1 燃油系统起动过程的调整
涡桨5A-1发动机的燃油调节系统能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正常供油要求,发动机起动时,油门操纵杆放在0度位置,接通停车电磁活门CT-17,按下起动电门后,起动发电机QF-18B开始工作,经传动机匣带动发动机旋转。
9s后,起动喷嘴开始向发动机供油并点火。15s后,由于发电机外加电压的提高,带动发动机转子明显加速。20秒钟时,发动机转速已达到17%左右,停车电磁活门CT-17自动切断,油针74打开向工作喷嘴供油,涡轮发出功率与起动发电机共同带动发动机转子加速旋转。在这一阶段,转速大约在30%左右,若转速上升不合标准应调整16号螺钉,顺时针旋转则喷嘴前压力和供油量均减小,反之则增加。螺钉每旋转一圈改变供油量60kg/hr,16号螺钉允许调整±0.5圈。当发动机转速超过30%以后,则通过调整17号螺钉和改变T气嘴孔径来改变供油量,顺调17号螺钉和减小T气嘴的孔径则供油量增加,反之减小。17号螺钉允许调整±2圈,而T气嘴则有14种规格可供选择。
发动机在起动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转速和涡轮后燃气温度T*4上升的速度和数值进行分段调整。当转速和T*4上升速度缓慢,发动机显得没“劲”时,需要增加供油量;而当T*4上升迅速,转速却增加缓慢,甚至出现转速悬挂现象时,则必须减小供油量。
2 慢车状态的调整
慢车状态是指发动机在正常情况下的最小自稳定工作转速状态。该状态油门杆在0度位置。发动机转速为91%~94%,如慢车转速不合规定可调整130号螺钉,顺时针旋转,慢车转速增大,反之减小。130号螺钉允许调整范围±0.5圈,0.5圈可改变慢车转速3%。
慢车供油油量的调整是靠3号调整座来完成的。3号螺钉边缘上共有20个固定点,每调整一个固定点可改变慢车供油量5 kg/hr(同时改变额定状态供油量3kg/hr),允许调整量为±3/4圈。3号螺钉顺时针旋转增大供油量,反之减小。
在外场使用过程中,很少调整3号螺钉,只在发动机小功率状态(油门角度小于34°)时,通过调整它来改变供油量,因为调整3号螺钉对其他状态供油量有影响。
3 大功率状态的调整
发动机的大功率状态一般是指在0.6额定以上,油门杆角度a≥34°以上的状态。此时供油量的改变是通过调整节流器B上的85号螺钉来实现的。调整85号螺钉时应注意对慢车状态的影响。85号螺钉每调一圈有18响,每响可改变额定状态供油量10 kg/hr,85号螺钉外场允许调整量为±3圈。
4 最大功率限制器的调整
发动机在扭矩压力大于78 kg/cm2时,最大功率限制器(限扭系统)开始工作。限扭系统控制发动机的供油量不大于700 kg/hr,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工作安全,在起飞工作状态尤其是这样。
最大功率限制器通过36号调整螺钉调整扭矩压力值的大小,36号螺钉顺时针旋转时,扭矩压力限制值增大,反之减小。36号螺钉每调整一圈有18响,共可改变扭矩压力值2.5 kg/cm2,36号螺钉允许调整 ±1.5圈。
5 燃油调节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为了保证燃油调节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工作,燃油调节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作为一名机务维护人员要想维护好这一系统,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燃油调节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一般的结构特点及与发动机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必须掌握各调整部位的功用、允许调整的范围,正确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量。
第三,发动机在整个起动过程中,油门操纵杆必须在0°,不准偏离,以免烧坏发动机。
第四,在停车过程中,螺旋桨停止转动前不许关闭防火开关和使停车电磁活门CT-17断电,否则将损坏ZB-36E燃油泵,造成发动机复燃,烧坏发动机。
第五,结合航后、定检应认真对燃油调节系统进行检查,严格按照工作单卡进行维护,拆下的柱泵和燃调的中心油滤应放在功率足够的超声波洗涤机中进行清洗,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再装回飞机。如检查发现中心油滤表面很脏或是有一定数量的金属沫时,应特别引起注意,需进一步检查燃油系统中的其他油滤。
参考文献
[1] 缪建波,陈福利,王慧颖.一型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5).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理健康;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c)-113-02
Investigation on ment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GUO Jiefeng, LI Xiaomin, ZHAO Xiaoming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huhai,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Zhuhai51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n ment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and 44 normal medical examination people were assessed by SCL-90 and SF-36. Results: The SCL-90 total scores and 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phobophobia were markedly higher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patients than in the normal medical examination people(P<0.05).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s were lower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patients than in the normal medical examination people(P<0.05). Conclusio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patients have a reduced status of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obviously descended, so actively directe mental intervention can encourage total rehabilitation o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Key word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Psychological health; Quality of life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是以睡眠结构紊乱和反复发作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研究表明,OSAHS与高血压、心率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疾病密切相关[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与患者心理状况改变相关,并可引起认知等功能受损[2-3]。本研究对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92例OSAHS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11月在本院就诊,有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经多导睡眠仪进行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确诊的92例OSAHS男性患者。OSAHS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诊断标准[4]。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科正常体检,年龄、体重指数、受教育程度相匹配,PSG监测呼吸紊乱指数
1.2 研究工具
1.2.1 症状评定量表(SCL-90)[5]。国内版SCL-90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和1个其他因子。每个因子反映出患者某方面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得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每个项目均采用1~5级评分制,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提示有心理问题。
1.2.2 生活质量测定选用健康状况问卷[6](36 health survey ques-
tionnaire,SF-36),SF-36量表是目前一种广泛使用于慢性疾病生存质量评价的普适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含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心理卫生(MH)和总的健康状况(GH)等8个领域。根据各个领域的不同评分(0为最低分,100为最高分)可以评价躯体(PCS)和心理(MCS)两个状态的总体状况,积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3 方法
测定由自填问卷法与结构式访谈相结合,不能自填者可由调查员采用询问法代为填答。按照患者的回答客观情况填写,不进行诱导性提问,填写后当场检查回收。
1.4 统计学分析
调查表回收后,编码,采用Visual Foxpro建立数据库,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OSAHS组和对照组心理状况评分结果比较
O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的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 1OSAHS组患者 SCL-90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x±s,分)
2.2 OSAHS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OSAHS组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OSAHS组 SF-36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x±s,分)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与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康复中的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重视。OSAHS患者由于睡眠呼吸暂停、低血氧、低通气和睡眠片段化导致机体其他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常并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致死性疾病,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深入和逐渐重视,与之相关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有人通过对白人OSAHS的研究证实,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为常见的升高指标,其中抑郁评分升高最为普遍。Alchanatis等[7]的研究还揭示OSAHS患者与较为严重的其他神经心理异常如认知、心理活动等的障碍相关。本研究通过对OSAHS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发现,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指标的得分明显升高。考虑原因为OSAHS的典型特征是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导致呼吸暂停或窒息,继而引起夜间睡眠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患者出现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晨起头痛等症状,同时伴随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其可能的机制为OSAHS患者由于睡眠呼吸阻塞发作频繁,长期耐受低血氧而缺乏正常人在缺氧状态下的保护性血管扩张反应,导致大脑长期缺氧,神经中枢受损而继发神经精神异常。另有研究者也认为OSAHS患者不是由单纯的解剖异常导致的疾患,本质上是一种包括神经精神障碍在内的全身性疾病。现已有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通过对OSAHS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舒缓精神紊乱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据有关文献报道,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种研究已证实,抑郁情绪是影响各种疾病临床过程和康复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OSAHS组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无论是工作、生活、情绪还是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OSAHS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具体机制目前仍在探索中,睡眠结构的改变和夜间反复间断的低氧被公认为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OSAHS的特征是睡眠过程中反复发作呼吸暂停,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以及二氧化碳升高。低氧可引起:①全身血管收缩,造成高血压;②造成脑受损而出现头昏、记忆力减退、反映迟钝或急躁等;③引起迷走神经性心动过缓,心肌缺血和兴奋,诱发心率紊乱,甚至猝死;④可刺激红细胞增多,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OSAHS患者反复觉醒造成睡眠片段化、睡眠结构紊乱,浅睡眠增多、深睡眠减少,可导致:①白天嗜睡、疲乏、头昏、活动减少,可导致或加重肥胖,而肥胖又会加重OSAHS的病情;②认知功能异常及精神障碍,可表现为抑郁、焦虑等;③与睡眠有关的内分泌紊乱,如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性激素分泌障碍。因此OSAHS可累及全身的多个器官,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白天嗜睡是OSAHS患者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OSAHS病情的加重,白天嗜睡程度也将加重,患者经常在不适当的时候,如开车、吃饭、与别人谈话、参加重要会议等公众活动时出现嗜睡症状,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甚至会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严重影响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另由于白天嗜睡、疲乏、头昏、活动减少,可导致或加重肥胖,而肥胖又会加重OSAHS的病情,多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本研究发现OSAHS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对于OSAHS患者除给予常规的CPAP治疗,还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Jurkovicova I, Cele P. Sleep apnea syndrom and its complications[J]. Acta Med Austriaca,2004,31(2):45-50.
[2]Izci B, Firat H, Ardic S, et al. Adaptation of functional outcomes of sleep questionnaire(FOSQ) to Turkish population[J]. Tuberk Toraks,2004, 52(3):224-230.
[3]Wild MR, Englemaan HM, Douglas NJ, et al. Can psychological factors help us to determine adherence to CPAP A prospective study[J]. Eur Respir J,2004,24(3):461-465.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195-198.
[5]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1-194.
[6]方积乾,郝元涛.健康状况问卷(SF-36)[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行为医学量表手册(特刊):19-24.
【关键词】呼吸系统慢阻肺;病理特征;预防方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30-01
1 呼吸系统慢阻肺病理特征分析
呼吸系统慢阻肺疾病的病发,与患者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烟尘以及化学物质微粒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慢阻肺疾病病发的过程中,患者通过呼吸向机体内部带入大量的刺激性物质,会直接导致肺泡炎症。在肺泡炎症的影响下,机体内部的白细胞会大量聚集到肺部炎症区域,并对导致肺部炎症的抗原释放大量蛋白酶。而蛋白酶在作用于抗原的同时,也会对机体肺泡壁的结缔组织构成威胁,结缔组织中细胞壁的损坏,使得患者呼吸吸入的有害物质直接渗透到纤毛细胞中,从而导致肺部防御功能的严重损伤,患者的慢阻肺病症也会进一步加重。此外,呼吸系统慢阻肺病症的病理特征还表现在机体抗胰蛋白酶的作用中。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体内可能会因遗传因子表达不完全而无法产生抗胰蛋白酶,从而导致其在中年时期患有慢阻肺呼吸系统疾病。
2 呼吸系统慢阻肺症状表现分析
患有呼吸系统慢阻肺病症的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是慢性咳嗽。作为该病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慢性咳嗽通常在清晨较为严重,夜间表现则相对不明显。随着咳嗽时间的延长,患者可能在整日都有咳嗽症状,少数患慢阻肺疾病但不发生咳嗽的患者,其肺呼吸过程中也会感到气流明显受限。患者长期的慢性咳嗽,会逐渐导致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患病早期,这类病症的表现尚不明显,而到了后期,病症会明显加重,甚至可能引起喘息等症状。
3 呼吸系统慢阻肺预防方法探究
3.1控制生活节律
呼吸系统慢肺阻的形成是患者生活劳累过度的表现。生活中因工作劳心,劳力过度或大量吸烟,都会直接对呼吸系统构成损害,进而引发慢肺阻。为了更为有效的控制呼吸系统慢肺阻的发生,必须强调生活与工作的节律性,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使机体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适当休息,在劳逸结合的基础上保证运动量,从而增强体制,并实现慢肺阻疾病的预防。
3.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作为慢肺阻的直接致病因素,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在疾病预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慢阻肺疾病患者的抵抗力普遍较低,因此在一旦受到寒冷环境的影响,其上呼吸道中的结缔粘膜组织和血管就会迅速收缩,血管的收缩直接导致了呼吸道供血不足,从而降低了上呼吸道的抵抗力,患者呼吸所携带的大量病菌便会侵入粘膜组织中,进而产生毒素引发上呼吸道疾病。为了更为有效的防止慢阻肺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时刻防止其受凉,避免受凉引起呼吸道免疫力下降。在气温低或雨雪天气不应外出,并尽量避免到人流量较大的公用场合,从而防止病菌的感染。
3.3增强呼吸锻炼并接种疫苗
作为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锻炼也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方法。在呼吸锻炼中,患者要保持仰卧姿势,在吸气的同时提肛收腹,通过增大腹腔内部压力,使腹腔血管阻力逐渐增大,从而实现胸腔的有效减压。坚持呼吸锻炼,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增强肺部支气管中动脉的供血能力,从而促进肺部呼吸动力的增强,在治疗慢肺阻疾病的同时,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呼吸调节作用。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慢肺阻疾病有效方法之一。由于多数呼吸系统慢肺阻是由于感冒诱发的,因此在感冒患者中接种卡接菌多糖核酸或肺炎链球菌疫苗等疫苗,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机体内部的抗体活性,使机体能够在并病菌入侵的同时,释放充足的抗体杀灭病菌,保持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和免疫性,此外,在疫苗接种过程中,肺炎链球菌疫苗也可以和流感疫苗同时接种,使患者在治疗感冒的同时提高呼吸系统免疫性,从而更为有效的增强机体对于呼吸系统病菌的抵抗力,实现呼吸系统慢肺阻疾病的预防。
结语:在呼吸系统慢阻肺病理的研究中,由于该病症病情的发展与肺部吸入空气质量直接相关,因此为了实现对慢阻肺病症的有效控制,仍需进一步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管理,患者也要注重对呼吸环境的要求,并在不同的呼吸环境中开展对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不良烟气或粉尘引发慢阻肺病,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明敏,刘浩.浅析呼吸系统慢阻肺病症的预防与保障[J].贵州都市报数字报.2012(11):17-30
[2] 钟丽秀.预防慢阻肺记性加重如何从基础做起[J].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11(10)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95-02
前言: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这使得无论在城市中还是在农村,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肺部以及胸腔都是主要病变的部位。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常年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做到更好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更好的护理这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医学课题。
1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特点
本病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大多由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分为普通感冒,咽炎和支气管炎。患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起病较急,咽干,头痛,鼻塞同时出现流鼻涕的症状。很多人对感冒不以为然,但感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例如:风湿病、肾炎等。另外对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来说,“感冒”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现象,常常是手术后并发症的一种表现,值得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警惕。
1.2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多由感染、过敏或理化刺激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一般的临床表现为先有鼻塞、流涕、畏寒、发热、痛、头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3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特点
肺炎球菌性肺炎大多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肺实质的急性炎症。一般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体温很快升至39到40℃、寒战并发热。多伴有头痛、胸痛、全身痛咳嗽、有粘痰、带血或呈铁锈色、气急发绀等症状。
1.4气胸及其特点
自发性气胸指的是在患者非外伤的情况下,肺组织连同其表面的脏层胸膜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所引起的疾病。发生于患者肺部,X线检查无其它明显病变的气胸则称特发性气胸,气胸的临床表现为起病较急,多数有咳嗽、摒气或用力过度等明显诱因。
1.5慢性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
1.6哮喘及其特点
在易感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症状也很常见。
2对以上疾病的临床护理
2.1对患者的护理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等严重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病人宜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稀软、少油腻,多食蔬菜、水果等,以清淡、爽口为宜,忌饮食不节;对于一些患有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患者来说,消除空气中的污染和烟尘是很重要的环节;如伴有发热的症状则可用冰袋敷前额,用酒精擦身,注意卧床休息。原发性治疗,即治疗气胸的原发病,抗感染,一般治疗,保持安静、镇咳、避免对于气胸患者,用力、呼吸困难者吸氧,胸腔排气。闭合性气胸、肺压缩少于30%,症状轻者不必抽气。肺压缩超过30%,伴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用胸腔排气治疗。 此外,无论是何种呼吸系统疾病,都应加强体育锻炼,良好的体质是病情好转的前提。
2.2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科室与医院要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教育,对法律、法规中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内容进行筛选,开展有预见性的教育活动,由专门人员对护理人员讲解医患双方义务与权利方面界定和护理工作法律责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对护理人员礼仪教育,使用文明用语,态度和蔼真诚,让患者能充分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加强对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整体护理能力。完善本科室的监督制度随机抽查,定期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3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在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中,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患者表现为:病情反复、体质虚弱、久治不愈等特点。在老年呼吸疾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临床症状、病程长短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问题、心理需求的不同,提供科学、完善的心理护理措施,以调动老年患者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对其呼吸道的护理应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在使用吸痰器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吸痰管的及时更换,吸痰动作应尽量轻柔。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对于病情危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将药物研碎后溶入水中,以便患者顺利服药。在患者用药后,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药物的实际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结语: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数量在很多地区都呈现出一个大幅上涨的趋势。由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强传染性,在护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较多的。而且由于病患个体情况的不同,护理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护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多变的学科,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挑选组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是呼吸系统相关医护人员,也是所有医护人员面对的挑战。医护人员应当从患者的心理、生理各方面出发,为患者建立科学的医疗方案,培养良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关键词:空气污染;中小学生;呼吸系统、吸烟
空气污染对人群呼吸健康的影响是国内外研究热点〔1-6〕,兰州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亦有报道〔4〕,由于兰州特殊地形、石化业发展及机动车增加等因素,其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且中小学生作为易感人群其健康状况受大气污染的影响值得关注。本研究在对兰州市2005年采暖期大气主要污染物进行现况监测的基础上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方式对其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和症状发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筛选危险因素,为预防疾病发生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点
根据兰州市环保部门己往各大气监测点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O2)等日均浓度水平确定3个观察区:西固区为重度污染区、城关区为中度污染区、榆中区为相对清洁区〔4〕。
12 对象
在每个观察区内距大气监测点最近处各选取一所小学和中学,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20岁的二年级至高二年级学生1?235名(每年级45名、男女各半)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入选者在本区居住年限超过3年,学生家庭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习惯基本相同。
13 调查内容
131 问卷调查
参考国际标准大气咨询委员会通用问卷并结合调查实际自制环境与健康调查表,于2005年采暖期对受试者进行面询式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1)个人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住址等;(2)家居环境状况:家居环境、采暖方式、炊用燃料与排烟设备、家庭是否靠近交通要道等;(3)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生活习惯:开窗通风、户外活动、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状况等;(4) 2005年11月~2006年4月采暖期呼吸系统不适症状发生次数(主要包括是否出现1周或更长时间持续咳嗽、咳痰、喷嚏、胸闷、气短等)及2005年4月~2006年4月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分别罹患呼吸系统疾病次数。对调查表的设计、数据统计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132 大气现况监测
于2005年采暖关键期(2005年12月15日~2006年2月15日)对兰州市3个调查点大气环境均进行为期15?d的现场监测。监测污染物包括大气细颗粒物(PM25)、SO2、NO2、O3。其日均浓度PM25采用滤膜称重法,SO2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NO2采用改良Saltzman法,O3采用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1〕。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核对整理后对资料进行χ2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兰州市2005~2006年采暖期大气污染现况监测结果(表1)表1 兰州市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略) 注:*国家环境空气二级日平均浓度限值标准,**美国制定PM25日平均浓度限值标准
PM25、SO2、NO2、O3的日平均浓度均表现为西固区>城关区>榆中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中小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1?235名中小学生,其中西固区412人,男生占498%, 女生占502%;城关区516人,男生占521%,女生占479%;榆中县307人,男生占463%,女生占537%。平均年龄(1474±257)岁,其中8~12岁198人,占161%;12~14岁265人,占215%;14~16岁280人,占227%;16~18岁279人,占226%;18~20岁213人,占173%。3个区的被调查者在性别及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各区中小学生对大气环境的主观感受
将3个区中小学生主观感受分为3类即自我感觉周围空气污染程度严重、一般、较轻,认为自身居住区污染严重的人数比例西固区占117% ,城关区占80%,榆中区占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6,P=0000),与2005年采暖期大气现况监测资料结果一致。
24 各区中小学生2005年采暖期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比较
3个区中小学生在2005~2006年采暖期咳嗽及咳痰、打喷嚏及流涕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各区中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分析(表2)表2 各区中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 (略)
各区中小学生在2005年4月~2006年4月感冒、气管炎、咽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6 2005~2006年采暖期影响兰州市中小学生呼吸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表3)表3 中小学生呼吸系统症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略)
对影响中小学生呼吸症状和疾病的有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中小学生呼吸症状和疾病发生数作为应变量,年龄、性别、大气污染程度、室内空气污染(包括家装、面积、通风、厨卧分开、采暖方式、炊用燃料、排烟设备等)、主动或被动吸烟等作为协变量。影响中小学生呼吸系统症状和疾病的主要因素有大气污染、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室内空气污染,并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得咳嗽或咳痰症状主要与大气污染、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气短或胸闷及上呼吸道感染(除流感)与大气污染(主要为大气颗粒物PM25)和室内空气污染有关;肺炎主要与大气污染、被动吸烟有关;哮喘与大气污染、尤其是被动吸烟有关。
3 讨 论
兰州市2005~2006年采暖期大气污染程度西固区>城关区>榆中区。当PM25与SO2等共存危害可增大3~4倍〔4〕,西固区PM25与NO2等共存且超标情况严重,危害作用更大。兰州大气现状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污染水平虽较往年有所改观但无本质变化,应控制燃煤及化工业造成的环境危害。问卷调查显示,西固区中小学生主观感觉大气污染最严重。3个区中小学生在2005年采暖期咳嗽或咳痰、喷嚏或流涕发生例数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例数以西固区发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崔九思,王钦源,王汉平.大气污染监测方法[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415-1023.
〔2〕Braga AL,Salpa PH,Pereira LA, et al. Health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exposure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ao Paulo,Brazil [J].Pediatric Pulmonolog,2001,31(2):106-113.
〔3〕查日胜,孙业桓,范亚军,等.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病症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 (12):1443-1444.
〔4〕田裘学,周伶芝.兰州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4,14(3):201-205.
西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多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激素等)、平喘和镇咳药等,根据病人情况单独或联合使用。如有微生物感染,加用抗生素;如有血液高凝状态,加用防血栓药。
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效果。天津达仁堂的清肺消炎丸,源于汉代名方“麻杏石甘汤”,经过多年的研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牛黄、羚羊角、地龙等药物,既具有消炎、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还能宣肺泻热,增加肌体免疫力,止咳不留邪。经过急性及长期毒性实验证实,清肺消炎丸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药消炎 止咳祛痰更安全
呼吸系统疾病以咳、痰、喘、炎为其共同的特点,而炎症则是疾病的起因,咳、痰、喘是继发的症状,多数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因此,在病因治疗时,采取抗病原微生物用药(如抗生素)十分必要。
过去临床对于呼吸系统的感染常采用抗菌谱较广、作用较强的抗菌药物,以注射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持续到疾病痊愈。这种方法存在多种弊端,比如费用较高、病人不舒适,另外注射剂质量及静脉给药方式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一、概述
猪的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 ~ 80%,死亡率5% ~ 30% 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治中十分突出、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
1. 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猪链球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
3.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
4. 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三、症状
各个猪只因病原菌不同,所以症状也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体温升高、眼鼻分泌物增多,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症呈犬坐姿势; 猪只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增高。不少急性病猪在打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完全康复,生长明显受阻,逐渐成僵猪。剖检症状主要是肺脏病变,呈胰样变、肉样变,间质水肿,纤维素性肺炎。严重者肺脏与胸壁粘连,甚至出现纤维性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
1. 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蓝耳病的病毒可通过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等经空气传播。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 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 环境及发病的季节。周边地区有屠宰场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 0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 2 %等,可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和血液中有害成分增加,导致肺充血、淤血、炎症。饲养密度大、转群等应激因素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引起呼吸道炎症。
3. 饲养管理水平。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外引猪种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或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五、猪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1. 仔猪成活率降低。严重时保育猪死亡率可达60% 以上。
2. 育肥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出栏时间延长20 ~ 50 天。
3、母猪流产、死胎,不正常,配种率降低。
六、猪呼吸道疾病难以控制的原因
猪肺炎支原体是定居在猪呼吸道中的一种病原体,可以破坏猪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从而影响了有效免疫清除机制,使猪的抵抗力降低,从而促进续发行感染,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生。支原体无细胞壁,易变形,这一特性决定了该病原容易产生耐药性和疫苗的防疫效果不确切。一些猪场对这一特性不了解,乱用抗生素,用药程序不对,只有控制继发感染,而忽视它的原发性疾病,所以控制效果不理想。
七、综合防控措施
1. 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谢绝外来人员入内,严禁从发病猪场、地区购进仔猪。
2. 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常规消毒每周1 次,疾病流行期每周2 ~ 3 次;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密封环境可以熏蒸消毒。
3. 注意防寒保暖、防贼风,协调通风保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穴位敷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64-0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因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沉重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所面对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此类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一般治疗上应用祛痰剂、镇咳、平喘药或抗胆碱药、β受体激动剂、激素等对症处理,但临床上存在疗效不显著、耐药和毒副反应等不足。穴位敷贴疗法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证实,能够很好的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3]。故本研究应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92例,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住院患者92例,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规定诊断标准;其中:COPD患者45例,支气管哮喘32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41~82岁,平均(65.25±9.34)岁,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龄47~81岁,平均(67.50±9.6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症状等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过敏体质、局部或全身皮肤感染等。
1.2治疗方法分别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8年修订的《COPD诊治指南》,哮喘学组2008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对照组:控制性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症状好转后减量)、祛痰剂、雾化吸入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治疗,贴敷药物为穴位敷贴治疗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研发),贴敷部位:包括肺俞(双侧)、肾俞(双侧),加上大椎、天突、膻中、风门、定喘;贴敷时间:每天上午外敷相关穴位,1日1次,治疗7天,每次贴2~4h,依个人皮肤敏感度不同,可适当增减时间。
1.3护理干预
1.3.1一般护理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提前准备敷贴材料;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惑和不安情绪。
1.3.2操作护理操作护士敷贴前需洗净双手,操作时,一般站于病床右侧,贴前清洁患者局部皮肤,确定贴敷穴位,将治疗贴贴于相应位置,将双手拇指指腹在贴有治疗贴的穴位缓缓施加压力至患者能耐受为度,局部感觉以酸、麻、胀为宜,按压手法为先顺时针方向旋揉1 min,接着逆时针方向旋揉1 min,每个穴位持续3~5 min,逐次按摩所有敷贴的穴位,共持续15~20 min。
1.3.3操作后护理一般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若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时,应立即取下药膏,嘱患者切勿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告知医师,必要时联系皮肤科会诊。
1.3.4情志护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造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加之社会、家庭、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常常伴有焦虑情绪,对控制疾病缺乏信心。因此,护理人员需经常关心患者痛苦,耐心倾听其主诉,并协助患者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怀。
1.3.5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在贴敷治疗期间,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或软食为主,勿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勿饮咖啡、酒等。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1.4观察指标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支气管炎”章节所观察的咳嗽、咳痰、痰量、喘息症状、两肺的听诊)及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治疗第1、7天各评估一次。
1.5临床症状疗效判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疗效评定方法:以治疗前后的积分差与治疗前的积分相比的比值来评定疗效: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①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率≥95%;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积分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或四分位数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对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Mann-Whnitney U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程长,发展病情迁延不愈,导致患者肺功能明显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亦较明显,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期望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穴位敷贴疗法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证实,能够很好的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本研究采用的穴位敷贴,由治疗膏、医用胶布和保护膜构成,通过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发挥作用。特别是它能通过吸收人体和周围环境的能量,发射8~14μm的生物波,该波作用人体时通过“吸收”、“透射”、“反射”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经络传导发挥其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4]。已有研究表明,人体内确实存在由机体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场,该生物场自人体组织细胞的物理场效应而表现出来[5]。
同时,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已广泛应用于COPD、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评估,与肺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很好地反映患者的临床症状。在COPD全球策略2011修订版,已将该量表列入病情评估体系中,其可靠性和反应性均较满意,可以体现出患者的健康损害[6]。
本研究发现应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临床疗效、呼吸困难指数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其具有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建义,苗树军,纪雪梅,等.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5-17.
[2]崔宴医.三伏天新加芥辛膏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哮喘500例[J].中医杂志,2009,50(5):438-439.
[3]王兰娣.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6):33-35.
[4]王超东,邓柏颖,苏莉.经络实质假说的文献综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71-72.
[5]张怀亮,潘钰蔚,李晓霞,等.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与生物共振概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性病学杂,2009,8(5):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