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有机化工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化工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机化工专业

第1篇: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使学生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为此,一定要上好第一堂课,从有机化学的含义引出有机化学发展史,比如:为什么叫有机化学?世界上第一个有机物的人工合成等;从有机化学的重要性,讲到如何学习有机化学,比如: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等;从本专业的一些典型例子入手,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与本专业的密切关系,比如:染料的合成及染色过程织物和染料的相互作用等;通过让学生感受到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性,能做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端正学习态度。由于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理论性强,有机化合物种类多,反应机理复杂,学生最难做到的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为了更多的学生能得到锻炼,达到要求,可以发挥团队的力量。以宿舍为小集体,班级为大集体。每个宿舍选择一位要考研或化学基础好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引导和组织同学一起学习和讨论有机化学知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长或组长及时向老师反应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学生在学习和讨论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老师及时解决,使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更有兴趣,更有学习动力,产生一个良性循环。

2转换教师角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组织学生有激情、有效率的学习,一起讨论相关的有机化学热点或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比如,以偶氮染料“对位红”的合成为例,以苯胺为起始原料,其合成主要有3步:①对硝基苯胺的制备②重氮化反应③偶合反应。合成路线如下:从上面的合成路线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①由苯胺合成对硝基苯胺为什么不直接硝化?由此引入官能团为什么要保护、如何保护的问题,启发学生总结有机化学中其他官能团(酚羟基、醛羰基等)保护的方法;②为什么偶氮化合物会有颜色?由此补充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并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了解偶氮染料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了解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3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实施

在理论课程教学当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一、结合专业特点,精选教学内容;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明确所授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理解轻化专业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学过程中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和取舍,重点讲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点和难点,对于本专业涉及较少或涉及不到的、以及很容易的知识点可以不讲或让学生作为课后知识自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为依据。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探讨: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使教师与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讨论,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②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对一些反应的过程和机理的动画效果采用多媒体的方式等,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易于学生理解。但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庞大的信息量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也不利于做好课堂笔记。要根据讲授内容,适时地结合板书讲解,放慢节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4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施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机化学实验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巩固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在后续课程中设置了助剂和染料合成等有机合成实验,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逐步实施绿色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自觉养成绿色化的环保意识。

5结语

第2篇: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一、依托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认真组织

我省幼教学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推荐优秀、有价值的课题参加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对通过立项的课题进行分类分片,注重不同类别、不同片区课题的过程指导。

二、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推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指导各地按照下发的《江西省乡镇中心幼儿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建设或改建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乡镇幼儿园的建设。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全省第三届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

3.继续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做好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进行推广,让全省农村幼儿能享受优质教育。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升办园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1.开展2011年度教师案例和论文评选工作,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学习和贯彻《纲要》实践经验征文评选”活动。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优秀省级示范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和复评工作。

3.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第五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竞赛活动。

4.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幼教行政干部和省级示范园园长的培训工作,推进幼教队伍建设工程。

5.组织开展《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培训,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的指导。

6.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继续开展以公办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依托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试点工作。

7.继续协助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做好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重新统计、新会员发展和会费的足额收取工作。

四、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规范全省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

1.配

第3篇: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环境

“十二五”期间国际发展环境的基本判断:世界经济将步入低速增长期,新兴产业将在战略性调整中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1、发达国家消费模式变化。 从中期看,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中低速增长发展环境。 在国际贸易、新能源产业、国际金融市场等方面,在中期内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十二五”规划必须考虑的国际环境变数。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美国消费,美国消费过度依赖负债和信用支撑,依赖虚拟资产膨胀产生的财富效应。 对现行消费模式的调整,可能影响全球贸易规模扩大。 近年来美国个人储蓄率有所上升,欧盟国家也出现类似征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

2、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调整。 目前我国正面临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变,这会使得经济增长受到压力。 与此相对应,从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一个新的产业结构,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 2015 年以前,全球经济将会维持一个中低速增长态势,融资成本的提高会对中长期经济增长带来一个新的障碍。 特别是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普遍大幅增加财政赤字、大幅降低利率并实行“量化宽松”等政策措施,向经济注入货币,使全球通货膨胀风险增加。 受流动性增强、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增加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3、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发达国家在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高度重视产业升级,特别是以低碳经济为重心的绿色工业革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促其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增长点。 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上的领先优势,推动形成“碳减排”、“碳关税”等规则或准则,这将对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环境保护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软肋,这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将是重大的挑战,需要把握新一轮全球产业发展方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4、推动制造业回归与产业振兴。 多年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先后把轻纺、家电、汽车、钢铁、石化、造船、装备等制造业向新兴国家转移的同时,逐渐将经济重心转向金融、创意、教育等高端服务业。 2008 年奥巴马总统提出“产业回归”观点,英国、德国等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欧盟国家,也开始重新认识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 由此看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必然加快“再工业化”进程,振兴制造业,提高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 由于发达国家在科技研发、知识产权、标准化、品牌、营销网络、风险投资等方面占据优势,而新兴国家则占据市场、成本和中低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全球制造业的合作与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甚至将引发新一轮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内环境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外部环境、体制改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将会呈现与“十一五”期间不同的新特征与趋势,表现为:

一是扩大内需将成为基本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9 年中国净出口对 GDP 贡献率为-44.8%,净出口对 GDP 的拉动为-3.9%。 如果再加上外需减少对投资和消费的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下滑速度会更快。 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难以出现大幅增长背景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将逐步升级。 因此,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发展将成为重点。

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将更趋突显。 近 20 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对资源消费、环境影响巨大。“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加明显,依靠传统发展方式、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为特征的工业化将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成为必然选择。

三是重化工业与新型工业融合。 重化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 近年来,重化工业比重明显上升,但其发展也带来资源紧张、环境污染。 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重化工业”与“新型工业”融合,实现重化工业的清洁化、环保化、低碳化、信息化,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先进制造与生产业融合。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将呈现不断优化升级的基本趋势。 第一产业比重呈持续稳步小幅下降态势;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十二五”期间仍呈上升趋势,在 2015 年前后达到最高比重,此后逐步回落;第三产业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 在工业内部,先进制造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其比重将逐步上升,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

三、福建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成效2009 年福建省实现工业增加值 4918.12 亿元,1979-2009 年年均增长 16.1%, 年均增幅比全省生产总值高 3.4 个百分点。

1、三大主导产业。 2009 年全省规模以上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617.6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34.6%。 电子信息业,福州、厦门两市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对全省电子产业带动效应与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随着友达光电、华映光电等企业投入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平板显示产业链不断延伸。 机械装备业,初步建成福州青口与厦门汽车及零部件、厦门工程机械、龙岩运输及专用设备、福安电机电器等产业集群,培育了装载机、大中型客车、关节轴承、电除尘设备、轮胎定型硫化机、陶瓷自动压砖机等一批较具竞争力的产品。 石化产业,随着福建联合石油化工集团投产,石化产业链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泉港、古雷、宁德等三大石化产业基地。

2、传统产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服鞋帽制造业、皮革制品业、木材加工业等传统产业,是福建省工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传统产业积极采用关键共性技术,围绕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节能减排,在延伸产业链、推进分工协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3、节能降耗:2009 年全省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节能工作,有 29 个项目列入国家节能改造项目,支持实施了 223 个节能重点项目,年节能 30 万吨标准煤。 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新认定 20 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2%以上,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同比下降 3.5%以上。 2010 年上半年,全省万元 GDP 能耗下降 2.3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6.01%,533 家年能耗万吨以上企业可比产值能耗为 1.14 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 7.96%。

4、淘汰落后产能。 按照优化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原则,福建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和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开展水泥、钢铁、小火电、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至 2010 年上半年,全省已累计淘汰炼铁 0.42 万吨、炼钢 30 万吨、铁合金 9000吨、铅锌 1.41 万吨、造纸 26.08 万吨、酒精 1000 吨、水泥 2626 万吨、电力 194.55 万千瓦、制革 280万标张、印染 1.4 亿米、化纤 4 万吨,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5、企业兼并重组。 围绕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妥善解决债权债务和职工安置问题,引导优势企业和央企进行“高位嫁接”,推进闽台产业深度对接。 中国重汽集团重组福建新龙马汽车、鞍钢集团重组福建三钢、宝钢集团重组福建德胜镍业、福建南纸重组龙岩造纸等一批重大重组项目进展顺利,有效壮大企业规模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重点突出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转型;要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1、强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回收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经营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中,突出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制定重点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有效的政策措施。 二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重点抓好工业园区的环境准入关,严格控制严重污染又难以治理的工艺、产品和设备进入园区,集中治理园区污染,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实现园区“零排污”。 三是推进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以资源可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投入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低碳、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示范,制定相关技术发展政策,加快低碳、循环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2、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引导。 “十二五”期间,各地产业发展,要与国家产业政策、规划相衔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港口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相协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制定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要根据产业空间发展规划,突出重点产业区和专业集聚区定位,综合运用规划、土地、投资、信贷等手段,优先保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土地供应,吸引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向功能区集中、向园区布局集聚,促进产业空间集聚。要做好项目、投资前期准备工作,建立投资项目储备库,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要求,为“十二五”产业发展储备项目支撑,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前期服务。

3、强化产业发展政策引导。 一是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支持产业链关键、缺失项目引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强信贷投放力度,探索金融信贷新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落实信贷计划安排,加强政银企合作,确保重点投资项目和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的资金需求;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对国家已实施准入管理的行业,其新建、改扩建项目进行投资立项、环境评价、土地供应、信贷融资、节能评估等审核时,严格项目准入关,强化准入条件监督检查,引导企业规范发展。

4、强化产业发展环境营造。 各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相互配合,提高效率,支持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 要充分发挥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优势,扩大产业对外开放;要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集聚;积极做好港区、港口腹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第4篇: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自1994年我校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来,十多年间,我校化工专业蓬勃发展,培养了千余名合格的毕业生。我校化工专业分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分别是煤化工专业方向和高分子化工方向,大三第二学期由同学们自愿选报专业方向。据统计,报高分子化工专业方向的学生不足11%,为了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选择专业方向的主要依据是考虑到就业的便利。近年来我国,尤其是西部,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煤化工行业较热,结合我院生学来源,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考虑就业时倾向回原籍工作,于是参照往届同学的经验,大多选择了煤化工方向,无本文由收集整理暇顾及到自身的兴趣。不少同学对这两个方向都不甚了解,对我国化工行业了解甚少,选报哪个方向都无所谓。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对专业的培养计划不了解,培养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不尽合理,课程安排有前松后紧的现象。这些不解和困惑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从侧面反映出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上亟待解决一些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我校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化工专业人才应该从下面几点来开展工作。

1 调整培养计划,进行培养规范的整体设计

专业规范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高等学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为基础,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对有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相应的参考指标进行整体设计,专业规范对专业人才设定培养规格,拟定培养目标。在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规范进行整体设计,是开展专业建设与深化改革的重要入手点[1]。

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制定化工专业的专业规范非常有必要。自1999年以来,高校外延发展迅速,新增高校、新增专业多了,人才培养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另外,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呈多元化,亟需制定专业规范,一般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2 加速进行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认证工作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为了让高校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高等院校为化工行业提供主要人力资源,教育部自2006年启动了化工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目前已有6个专业点进行了试点工作[2]。化工行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本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现出较好的人文素养。(2)数学、自然科学基础较好,工程基础知识扎实,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3)具备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有工程实践经历,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接受过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4)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流利,人际交往能力突出,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5)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与以上标准相对照,我校在培养化工人才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结合行业要求分析,我校化工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教师队伍中普遍经历单一,缺乏工程师经历。(2)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学校与工业界联系不够紧密。(3)缺乏对学生的团队精神的系统训练。(4)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机制不够完善等。除此之外,缺乏科学的学生考评机制,缺乏毕业生跟踪与反馈体系。因此要针对这些问题,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有目的的开展工作。

3 灵活设定培养方向

专业方向的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开设什么样的专业方向,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这个问题关系到一个专业的前途命运。在充分利用我校资源的同时,在专业方向设置上体现差异,强化特色,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在开设专业方向的问题上,要避免与周围同区域、同等水平的院校趋同,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避免在人才培养上出现重复和过度竞争,充分体现差异[3]。

4 优化各级结构,提高培养质量

当前,大学生毕业后难就业已经成为社会主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每所高校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国家宏观上的一些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外,高校还应该根据市场所需人才,有针对性的提高培养质量。提高培养质量,既要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的结构,明确学校、院系和学科的定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另外,要从微观上、从学校本身把握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理顺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与理论结构,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相一致[4]。

第5篇: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热能工程组建于1956年,原隶属于矿冶系热工教研室,1985年组建冶金热能系,从1991年开设招收冶金热过程方向研究生。前期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主要由贺友多教授、李保卫教授领导下的冶金研究所完成。2001年与有关学科合并成立了能源与环境学院,2001年建立热能工程硕士点,2005年增设工程热物理硕士点。学科现有工程热物理和热能工程两个工学硕士点,一个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内蒙古科技大学热能工程是自治区重点学科,热能工程学科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结合内蒙古地区的特点,已充分发挥了钢铁和煤炭资源优势,围绕地区行业需求,形成了“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冶金热过程”、“稀土冶金传输过程”等特色研究方向,建立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优秀学术梯队,获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产业化科技成果,培养了大批钢铁企业、热能行业发展急需要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冶金工艺与热过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教育平台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冶金工艺流程,掌握冶金领域的热工过程、主要热工设备的构造原理和结构特点,认识各种冶金设备在热工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热工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用热理论分析研究冶金工艺流程各环节的热量变化和温度变化情况。

钢铁及稀土冶金行业是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为了更好地为的钢铁、稀土等支柱产业结构更新的需要服务,在本科教学中优化及整合教学资源,适应经济发展对冶金和热能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1 课程基本情况

本课程所讲授的冶金热过程主要有:加热、熔炼、烧结与煅烧、干燥、焦化、相变(凝固、结晶、汽化与冷凝等);本课程主要涉及的热工设备有: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烧结机、球团焙烧炉、回转窑、各类熔炼炉窑、各类竖炉和流化床炉、连铸相关的热设备,各类热回收设备(换热器、蓄热室、热管、余热锅炉等)。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利用热传输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涉及到了冶金的从烧结到连铸的所有工艺,工艺繁复,设备众多,涉及到的热传输过程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中穿插有稀土冶金方面的四个学时,增加了课程的特色,但是内容较多。这些都为本课程的讲授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本课程和实际冶金工艺结合众多,非常需要现场的实际介绍,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才能更好的看清设备背后的理论知识。但是从目前来看,很难找到这样系统的见习机会。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同时,本专业又非冶金专业,也为本课程教案的编排带来很大困难,往往对于教学大纲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够。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组织与整合冶金工艺的教学资源,例如现场录像,冶金工艺动画等,首先让学生对整个冶金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1]。同时编写适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冶金工艺及热过程的教案,满足非冶金专业冶金教学的要求。

2 组织与整合教学资源手段

(1)利用当地优势,邀请包钢技术人员在课程开始的前两个学时对冶金行业和冶金工艺进行介绍。冶金行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行业,通过这两个学时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对整个冶金工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收集及整合冶金工艺方面的录像、动画等,重要的是,合理的穿插到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对于连铸过程中,钢液的液-固变化,及后续的冷却,可以用动画演示,增强教学效果[2]。在有关工艺及设备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模拟动画和工程录像对冶金工艺及设备进行解剖和分析,使原来黑板上难以讲解透彻的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冶金过程及其热工过程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国外许多大专院校的工程专业相继开设了有关“传输现象”的课程,传输理论成为与力学、热力学及电磁学等具有同等地位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70年代初,美国盖格教授主编的“冶金中的传热传质现象”出版。该书将传输理论引入冶金热工过程,使冶金热工理论有了质的飞跃。将传输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热量传输的知识附着在工艺上,讲授给学生,让其用专业和理论的观点观察冶金工艺的方方面面[3]。

(4)在完善《冶金工艺及热过程》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新的《冶金工艺及热过程》教案。教案的编写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仅起教的作用,而着重起导学的作用。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并参考三到四本精品教材,同时吸收优秀课程的成果,同时照顾到非冶金专业的特点。参考其他院校的冶金工艺课程教案,结合多套教材,进行编写,做到涉及方面广,适度的深入。同时希望能找到一本适合非冶金专业用的冶金教材,也为学生们学习找到一本好的参考书。开发系列课件,改善内容的条理性,有效解决专业课时压缩和信息量大的矛盾。将课程相关资源上网,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扩充性资料索引,包括相关教材、相关的教学网站和资源等,有利于同学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5)利用我校在钢铁冶金上的教学优势,安排专项实验,内容包括基本原理验证、主要技能训练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冶金过程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相应的方法分析解决冶金生产的实际问题。

3 课程教学资源优化整合效果

第6篇: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实验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随着社会和本学科的高速发展,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逐渐成为决定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的决定因素,所以在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显得日益重要。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采用“注入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验证实验结果与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只能学到某些机械性的操作,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实验概念(设计—测试—观察—结果—结论)。这不但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很难收到实验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介绍了几年来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时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实验自主性和动手能力实行的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

(一)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专业的发展以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增加一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考研和就业竞争力的内容。

以往有机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上实验课时学生觉得没意思,缺乏做实验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首先删减所有验证性实验,保留基本操作,但不是单纯地安排独立的基本操作实验,而是把基本操作融于一个化合物的合成体系中,上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的原料,从一开始就给学生养成产率成本意识,迫使他们不得不认真、主动地思考和对待每一次实验、每一个操作,把实验当成自己的事而不只是为了敷衍老师,混几个学分。其次,增加大量综合性实验,如增加溴代正丁烷的制备、乙酰苯胺的制备,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强化实验操作技能。

(二)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目前我国现行传统的实验教学, 一般遵循“验证理论”、“仪器操作方法训练”的模式,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实验的目标。学生完全被老师“扶着走”甚至“拖着走”, 不允许学生按其它实验方法步骤进行。结果教师无形的外力延伸到本应该属于学生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在进行实验课教学时,只在课前利用课外时间讲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的课前讲解完全取消,把实验完全彻底地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在后续实验课《药物合成实验》和《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我们甚至不给学生指定教材和实验方案,只给一个实验课题,让学生课前自己查阅大量资料,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老师讨论制定最佳实验方案。

(三)严格实验考核,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责任感的培养

在以往学生的观念里,实验课是最好混学分的,因为只要学生堂堂到课不缺席,做得好与不好都能混过60分拿到学分,考核不严格也是学生“混”实验而不是“做”实验的主要原因。我在进行有机实验教学时,对学生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1.实验的成绩,由四部分组成:

(1)预习报告(占20%),由老师在学生做实验过程中逐一检查给分。包括:实验原理,方法,主要仪器,主要药品的物理常数、规格、用量,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实验记录表,注意事项。其中主要药品的物理常数必须自己查阅,因为这有利于学生判断反应终点、分辨产品的位置,便于产品后处理。而注意事项也是必须自己总结的,这是为了强迫学生自己思考一些实验细节问题。

(2)实验操作(占30%),由老师在学生做实验过程中逐一检查给分。

(3)试验结果(占30%),由老师现场监督称量结果并记录,防止学生随意篡改试验结果。

(4)试验报告(占30%)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实验装置图,试验结果与数据处理,讨论与体会。其中“实验装置图”和“讨论与体会”是检点,要求学生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结果好坏,产量高低,都必须认真思考,切实找到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

2.强化实验室纪律:

(1)预习报告本和实验报告本必须编号,以端正学生不认真对待科学实验的态度,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2)严禁在预习报告本和实验报告本上随意涂改、涂画,防止学生随意篡改试验结果,养成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并规定如果因为笔误不得不修改一些内容,必须在旁边注明修改原因并签字,促使学生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必须负责任。

(3)其它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开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钮扣齐全);男生不准穿拖鞋和背心、短裤进入实验室;女生不准穿高跟鞋进入实验室;不准戴耳机,手机必须振动或关机,等等。

这些严格的要求让学生立刻感到实验的严谨和严肃性,学习态度很端正,实验室秩序井然,学生不再在实验室里闲聊、闲逛。

(四)理论课和动手结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讲授立体化学部分时,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动手能力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减退,导致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强,接受起抽象的理论来普遍非常吃力,所以有些畏难情绪。我就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带领学生用一些生活和工业垃圾(如泡沫塑料)变废为宝自制立体的分子模型,不但节省了开支,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打消了消极害怕的心理,通过感性的认识,大都能正确理解立体化学的理论知识,构架起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是当前教育目标所要求的。在实际进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只要积极探索,勇于挑战,分步实现改革目标,一个优化的开放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一定会随着实验教学改革深入而形成。

参考文献

[1]钱存卫,许玉生,王茂元.高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探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

[2]冯宇华,车喜全,高玉祥.强化基本操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3]孙培培.有机化学及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和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4,(4).

[4]陈伟,张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

[5]李和平,龙晖.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4).

第7篇: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关键词:机械 专业英语 专业词汇

中图分类号:TH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158-01

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增多,传统机械工程学科越来越重视与国际的接轨 [1]。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愈来愈受到职业教育界的重视。专业英语是一门特殊的、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既包括基础英语的基本知识又包含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既有语言教学的规律性,又有专业教学的规律性[2]。提高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英语水平的发展,是当今的重中之重。

1 专业英语教学目前现状

目前,校内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为词汇+语法+专业知识+课本翻译,究其实质仍是基础英语阅读教育模式。采用机电专业词汇+课本翻译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对课本知识了解掌握的很透彻,所以没有什么收获。而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对于一些专业知识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学习兴趣不高。显然,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3]。

专业英语专业性强,专业词汇是各专门领域的专门用语,很多词汇或词组非专业人士一般很少使用,学生初学不易掌握。此外,专业英语中的长句,学生不会进行句子结构分析、不会进行词性的转换、句子结构的改变以及词序的灵活处理等,因此通常翻译出的英文句子与中文句子结构、成分对等,通常不能表达原文的意思。

此外,选用的教材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目前采用的大都是校内自行编写出版的教材,在内容,前言等方面与国外教材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异。

2 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2.1 加强专业词汇的学习

词汇是信息的载体,是影响阅读、口语和写作的重要因素之一[4]。大体上,机械工程专业词汇分为半技术词汇和技术词汇两类,尽管其复杂且量大,但其构成仍有规律可循。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用构词法分析单个专业词汇的构成特点,从微观上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记忆;另一方面,根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涉及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制造设备、液压、先进制造技术等几个方向分类归纳专业词汇,再结合课文学习及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不仅要记住一个核心词汇,而且要记住这一类专业词汇;同时注重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学习,一方面可丰富英文写作词汇,另一方面可扩大专业词汇量,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2.2 合理选取和整合教材及教学资源

针对国外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和国内教材信息滞后等教学资源的诸多不足,应选取内容新颖、观点正确、难度适合中国学生的教材。此外,充分调研国外的精品教材,将国外原版教材中的精华部分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

2.3 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

将多媒体、外文录像、电影等方式引入到教学教学中,让学生们对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有直观的认识,加深、牢固专业英语的记忆。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推动灌输式”教学模式[5],通过设立问题或分段给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此外,按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制造设备、液压、先进制造技术等专题组织课堂,课堂主线清晰。讲完课本每个专题后,找多媒体资源中对应的示意图,并要求同学们当场以英语交流,巩固其课堂效果。

2.4 组织小组讨论,增加表达自信

适当削减课堂阅读部分的内容,增加听力和口语交流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课。对于英语口语较好的同学,可以由其进行presentation陈述,而对于一些英语口语不太好的同学,可以补充和评述小组其他成员的presentation,力求每个同学均能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逐步提高其自信,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1]。此外,还可以做一些课堂作业或者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个报告,在报告中需注意词汇、语法、句子表达方面的问题,以及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可将报告的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5 依据学生英语基础现状,实施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进度和难度难以协调的现状,以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作为划分标准,把班级学生划为几个学习小组,按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因组制宜,合理地安排教育教学活动。

3 结语

宏观方面,加强机械工程电子专业英语的教学可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步骤;微观角度,它培养学生英语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思考和参与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这对于提高我国教学水平,让我过教育与国际现代化接轨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海涵,孙后环.面向沟通型工程师的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205-207.

[2] 汪菊.高校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09,24(5):171-172.

[3] 钟建琳,刘忠和.从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2):54-55

第8篇: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关键词: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优势产业

一、引言

地区专业化水平,又称地区间的工业结构差异程度,是指一个地区专业化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就是该地区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程度。产业集聚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不同区位的限制条件存在差异,导致同类或者关联企业在选址的问题上出现了趋同,从而出现了产业地理布局上的集聚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空间集聚必然表现为地区专业化的强烈倾向,二者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经济空间并不是一张匀质的平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特定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导致专业化生产空间的出现。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是专业化劳动分工本身的产物,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地方产业集中度的关系可用图1说明。

Ppp1.tif,*/6。19*2;%90%90,S(”图1 贸易成本与地区产业集中率变化比较S)

图1中,S表示地区产业集中率,C表示贸易成本。假设两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完全一样,当贸易成本很高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极低,以至于两地区之间没有发生贸易往来,各地区生产与消费处于自给自足状态,这时两地区产业集中率相同(S1=S2),地区分工水平也一样。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由于历史的偶然因素使得某一地区的产业具有初步优势,生产要素报酬率较高,从而会引发生产要素向该地区的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前后向的产业关联的循环累积机制会导致产业在该地区的进一步集聚,而另一地区的工业则逐渐衰弱,从而形成“中心――”的产业结构。当贸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推进,由于地租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心地区的一部分产业转移出去,落后地区承接转移过来的产业,开始实现经济起飞并最终实现与发达地区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在两个地区资源禀赋状况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则有S1=S2,即两地区产业集中率相等。如果两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不同,两地区将依据资源禀赋差异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最低的产品,从而实现完全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互相以有换无,取长补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时专业化分工水平最高。

二、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分析

我们以克鲁格曼(2000)区域分工指数来衡量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sj,k表示克鲁格曼区域分工指数,j、k表示地区,i表示行业,aji、aki分别表示j、k地区i行业的经济规模。如果j、k两地区具有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则sj,k=0,这时地区之间不存在专业化分工;当j、k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不相同时,则sj,k=2,这时地区之间专业化分工水平极高,从而有0≤sj,k≤2。因此,指数值越高,地区间行业差异越大,彼此专业化分工水平越高;指数值越低,地区间产业同构性越大,彼此专业化分工水平越低。梁琦(2004)根据区域分工指数计算了1997年和2001年我国六大区域W(六大区域指的是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W)间的分工差异,然而由于这六大区域面积广袤,我们有必要利用既有的统计资料,作出更进一步的详细研究,研究时段也有必要延长,从而对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作出更为细致与科学的考察。下面利用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资料,以工业总产值作为各产业经济规模的衡量标准,计算了我国1988-2003年省际间的区域分工指数W(考虑到文章篇幅,1988-2003年我国省际间的区域分工指数详表省略,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向本人索取。W)。在此基础上,可得出表1-表4。

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随着省际间距离的增加,其分工指数从整体上讲也相应增加,在我国几大经济区域之间表现更为明显。东、中、西三大地带比较起来,历年中部的平均分工指数最低,这是因为中部的地理位置基本上介于东、西部之间。从七大经济区域来考察,华中的平均分工指数一直最低,这是因为华中地处我国中原地带,与各个区域的距离相对较近,而华南、西北、东北的平均分工指数一直较高,这是因为,其内部各省位置相对较偏,与其它区域内部各省的距离相对较远。

第二,我国各个地区的分工指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本上在逐渐增加。从省际上看,1988-1997年,我国各省的平均分工指数都不同程度地上升,期间只有河北、浙江与海南发生波动,1993-1997年,这三个省份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1999-2003年,除了北京小幅下降外,其它省份均上升。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七大区域划分的角度看,均也出现上升。

第三,我国不同地区内部的分工指数差别较大。华中、华东的内部分工指数跟其它地区比较起来,一直较低,这是因为,其内部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华东地区除了安徽、江西较为落后外,其它省份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业高度集聚,跟西北、西南、华南、东北这些地区内部省份比较起来,华东内部省份之间工业结构彼此差别相对较小。华中三省经济水平在我国处于中间地位,并且彼此资源禀赋极为相似,因此,内部分工指数在七大区域中一直是最低的。西北、华南、东北的内部分工指数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广袤,并且,彼此资源禀赋差别较大,由于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工业有所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北内部分工指数。华南内部分工指数较高,主要归因于其内部经济结构差别较大,广东、海南、广西分别处于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极不相似。东北地区内部分工指数较高,既包含地理的因素,也包含经济结构的因素,是二者的综合。

三、我国区域间市场开放度分析

当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时,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必然低;而当区域间的贸易成本高时,则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因此,我们可以用区域间贸易成本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程度。一般认为,对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影响主要由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以及区域间市场开放度等因素构成。表、表6W(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表6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W)

及图2、图3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通讯能力大大提高,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也大为改观,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我国交通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这在东部与中、西部都有明显体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

公路里程变化趋势SX)”SX(B图3 1988-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铁路营业里程变化趋势SX)

对区域间市场开放度或地方保护主义的精确衡量很困难,甚至基本上不可能,但是一些学者还是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Young(2000)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地区保护主义影响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壁垒,地区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市场扭曲、地方保护趋于上升。与Young 的观点相同,法国经济学家Poncet(2002)认为,如果将中国省际间的贸易壁垒折算成隐含的关税率来看,1987年和1997年的关说分别达到3%和46%,这一水平已达到当前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水平,并且,中国消费者购买各自所属省份自制产品的数量是他省产品的21倍。但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近年来的省际贸易不是下降而是大大增加了。张军(2001)认为Young 很有可能忽略了“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的差别。同时,Naughton(1999)也通过中国各省的贸易输入输出表,揭示了改革以来中国的省际贸易,特别是“行业内”贸易的增长。谢守红(2003)采用1990年和2000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中国大陆各省区的对外开放度(表7),认为1990年以来虽然各省区之间对外开放度存在巨大差异,但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普遍有了明显提高,这也间接表明了我国各省区保护程度在不断降低。从农村劳动力生产要素这一流动状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整体规模在逐年增加,1978-2003年2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显然,这与中央政府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改革城镇户籍制度,破除地区封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有着重要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市场一体化程度在向纵深发展,虽然在一些地方还存在非常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是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在现实中的实施越来越困难,成本越来越高,无法抗拒经济一体化的潮流。

总之,我国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在不断降低,这不仅表现为运输成本的降低,而且也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越来越高,信息交流成本不断降低,行政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来越弱,经济开放度越来越强,从而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迫使各个地区以不同形式、不同优势不断加入到这个进程中来,使我国经济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分工体系的发展整体,内部各个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提高。

四、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形成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加速推进我国区域间贸易的增长,从而在各地区形成相对优势产业。我们用区位商来衡量我国地区优势产业的状况。从理论上讲,如果某产业的LQ(区位商值)>1,则该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取LQ≥1.。对某地区优势产业的衡量,我们不能仅仅看产值或资产规模的大小,而且还应考虑到就业规模大小,否则该产业便具有“飞地式”经济的特征,对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作用的贡献有限,难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更别说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得出了各地区的区位商值及其相对应的优势产业W(辽宁数据缺省。同样考虑到文章篇幅,作者略去了详表。W),从而得出表8。

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表现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采矿业、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以及一部分轻工业行业,如食品、饮料制造业。因此,从相对优势的角度出发,内地优势产业的表现还是很明显,从而各地区经济有朝专业化分工格局发展的态势,这也从区域分工指数得到了反映。我国区域分工指数整体上升,说明地区之间的分工水平在进一步加深,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快,虽然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现象在我国当今仍然很普遍,但是这不能从整体上阻挡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五、简要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大量的文献分析证明了这一点。由此,我们必然提出的问题是,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落差,我国区域分工链条是否受到阻碍?本文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地区间分工水平、贸易成本以及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解决这一问题,弥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通过详尽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趋于加快,虽然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行政垄断、强制交易以及市场封锁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总体来说,各省的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同时,我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推进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统一市场的基本内容是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从而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内地的相对优势产业基本上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依赖较大,如何促进发达地区的成熟产业向内地转移,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变中国总体经济严重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则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 2000. 地理和贸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出版社:73.

梁琦. 2004.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 世界经济 (12):32-40.

PONCE S.2002. 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世界经济文汇 (1).

谢守红.2003. 中国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3):296-303.

张军.2001. 中国的省际贸易壁垒在不断提高吗[R/OL]. 张军经济学网站,2001-11-28.

NAUGON B. 1999. 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R]. Mime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YOUNG A. 2000. 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Quarterly ournal of Economics (11):1091-113.)

W3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sion of Labor,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n China

W4BE Xionglang

W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rade,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WAbstract: WB1he formation of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s the outcome of division of labor itself. In the meantime, the speeding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advantageous to promot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his paper therefore makes an elaborat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level of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rade cost and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quickening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has deepened and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have been formed.

第9篇:有机化工专业范文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10-02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指南》提出,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主要任务,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增长点,把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率提高到45%以上。随着精细化工行业的日益壮大,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一线从业人员。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学生,解决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就要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而核心在于构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且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1]。

一、构建思路

高职教育过程是工作与学习相统一、智力与身心综合发展的系统过程,其综合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应该是从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学习任务,它既包含了基于情境使学生遍历任务过程得到技能的训练,又包括了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讨论、决策和执行,从而培养完成完整职业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构建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综合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调研典型职业—明确目标岗位与培养规格—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或岗位)分析从业综合职业能力—横向提炼设计专业课程—纵向提炼设计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

二、构建流程

我们首先组建了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的教学团队,其次带着问题即精细化工行业究竟需要何种人才,我们进行了企业一线调研和毕业生回访调研,通过调研,确定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5个,即操作工、试验分析人员、技术人员、生产管理员、销售人员,通过分析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确定工作任务,并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再结合精细化工行业的职业标准(化工总控工、有机合成工、化妆品复配工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具体流程如图1。

三、构建内容体现

1.专业培养目标。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精细化工行业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经过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和生产实践,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能直接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应用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我院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确定了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就业的5个典型工作岗位,依据生产一线对这些岗位的知识要求、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如下几个模块:(1)职业素质模块,主要是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科学人文、身体、心理等社会素质培养的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数学应用与实践、高职实用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操作技术、高职语文读说写、公共安全、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2)岗位能力模块主要是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内容,开设以“教学做”一体的基础、综合的设计类等实训课程(即无机化学实验技术、有机化学实验技术、化工认识实习、分析化学实验技术、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单元设计、精细化工工艺实训、装置仿真实训、化工分离仿真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总控工取证实训、甲醇冷模装置实训、精细化工实验技术、精细化学品分析实训、专业技能取证、化工工艺实训、CAD实训、毕业设计、钳工实训、顶岗实习等),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3)专业知识模块主要是化工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精细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即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制图、有机合成基础、流体输送与传热、电工电子技术、传质分离技术、物理化学、精细化学品复配技术、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分析、化工安全技术、化工总控工中级工取证、高聚物生产技术),以理论够用为度、教学内容尽量与就业岗位的实际过程一致。(4)技能拓展模块主要作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补充,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持续学习和就业的适应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即化工信息检索、催化原理、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清洁生产、化工专业英语、化工厂节能技术、制药工艺学、新能源技术、化工设计案例、高级工取证等)。

3.构建“12342”的课程体系。课程组通过分析工作过程,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从一线操作工到技术员,再到技术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规律,分析知识和技能的递进关系,重新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12342”的课程体系。①1条主线,在人才培养中始终以培养学生应用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线。②2个平台,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平台。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和基本技能的锻炼。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完成职业环境、职业规范的训练为主,是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延伸。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逐步形成了实习实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确保学生拥有足够时间和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③3个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高职教育要重视能力培养,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方法能力包括思考、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继续学习、开拓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团队协作、适应社会、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专业能力包括获得从事精细化工行业一线工作所具有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④4个实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所有课程进行归纳分为四个模块即职业素质课程(必修课)、岗位能力课程(限选课)、专业知识课程(限选课)、技能拓展课程(选修课)。⑤2个融合: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实现两者的统一。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资格认证提供便利,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时分配上理论课程时数与实训课程时数达到1:1,这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学模式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5+0.5”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前五个学期(即两年半)在校内完成所有理论和实训教学,最后一学期到化工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4.建立多元化科学评价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导向、鉴定、监督、调节、诊断、激励作用。确定评价体系的原则:①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注重可操作性;②全面性与实效性性相结合,更加注重评价的实效性;③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更加注重动态发展;④经常性原则;⑤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为导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2]。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技能考核标准,建立由学生、教师、学院,家长、兄弟院校、企业、政府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制定基于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标准;采用自评和互评、多层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实现“过程+结果”的教学效果评价。

三、结论

对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在教学体系方面,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12342”的课程体系,采用“2.5+0.5”培养模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在今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市场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加强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能、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谷雪贤,谢朝良.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师,2011,(32):61-62.

[2]陈腊梅,胡虹.浅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