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教育阶段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幼儿教育将为小学和初中等教育奠定稳定的基础。但当前我国的农村幼儿教育中经常会出现“小学化”现象,导致幼儿得不到这个年龄应有的乐趣。本文主要对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
当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的明显,这就意味着幼儿在这段时间内无法得到本应享受的童年乐趣。同时还要被迫接受很多较为复杂的知识,使自己的学习成绩能得到提升。这对幼儿的成长来说不仅不会带来好的影响,甚至会给幼儿的心灵成长造成一定的伤害。下面将对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具体表现
(一)教学内容重视知识教育
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思想的局限性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很多人认为要想使孩子在未来得到好的发展,就一定要抓住幼儿教育时代,奠定好的学习基础才能在长大后与城市的孩子相比较。因此,很多家长会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而向幼儿更多的灌输学习知识,希望以此来强化幼儿的学习能力。而在内容上教学主要偏重与语文、数学等知识,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等有所忽略。
(二)教学形式重视课堂教育
当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幼儿教育普遍比较重视课堂教育。一般来说幼儿教育应该是活跃的,当中应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提升,基本上不存在课堂概念。但由于农村家长的思想上受到了限制在加上其他的资金方面等原因,导致农村幼儿教育呈现出了“小学化”的趋势。将小学课堂中的规矩和方式全部挪用到了幼儿身上,使幼儿的天性遭到抹杀。
二、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家长原因
农村的家长们比城市的家长更加看重未来孩子的发展,因此,在农村教育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今天布置什么作业了?”“你别只知道玩,快点写作业”家长的心理将幼儿教育看做是完全的学习教育,以孩子的成绩和学习效果作为了评价的唯一标准。如果幼儿园不进行知识性教育家长反而会认为幼儿教师是不合格的。
(二)资金原因
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并没有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中,教育经费不足问题是限制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因。农村很多地区幼儿园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只有几间房子和几个破书桌。同时在娱乐设施上也比较简陋,根本谈不上幼儿的治智力开发和思维培养。最终导致“小学化”现象严重。
(三)教师原因
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条件比较差,在加上社会保障差等原因,很多幼儿教师都不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导致农村幼儿教师水平普遍较低。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缺少相应的专业培养,造成了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始终保持现状难以得到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幼儿教师不愿意深刻的去了解当代教育,也不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只能通过知识教学来进行幼儿教育。
三、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对策
(一)建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在我国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了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将幼儿放在主置上,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来进行科学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传统幼儿教育的思想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认识到幼儿的自我发展重要性,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拔苗助长的行为只会给幼儿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
要想改变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应从幼儿家长方面入手。应让家长了解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链接关系,知识性教育只是当中的一部分。同时,要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思维能力发展和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对此可以采取家长会的形式或者邀请家长到园进行旁听,让家长们真正的了解到孩子们的需要。这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资金投入
我国幼儿教育城市与农村之间当前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这种差异正在逐渐的扩大。对此只有政府单位不断的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为农村幼儿教育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并建立起相应的娱乐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在幼儿教育中不仅要配有一定数量的玩具和幼儿读物,同时还要为幼儿的自主探索提供相应的空间和机会。这些条件都需要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四)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幼儿教育中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幼儿的发展。虽然农村地区比较偏远,但我国也在不断的推行相应的优惠政策[3]。即便如此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的教师仍然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农村的幼儿教育中一定要重视起教师的素质提升,将原有的教师组织起来进行专业教育培训,使其能接受到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并实行到幼儿教育中。同时,幼儿教师本身应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概念,使自己能在工作中不断的得到提升。只有教师的水平上升,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才能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幼儿教育作为教育基础,对幼儿的发展和未来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要想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就需要从整体入手。不仅要提升家长和教师的认识,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来为幼儿教育提供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此外,作为教师应不断的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保证幼儿教育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作者:齐涵 单位:江苏省丰县王沟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李红婷、李红刚、杨学文.湖南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51—55.
关键词: 城乡 幼儿教育 教育公平 政府责任
教育是我国的民生大计,需要给予足够重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教育对城乡幼儿十分重要。现阶段城市幼儿教育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农村幼儿教育现状不是很乐观,我国城乡人口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幼儿数量远远大于城市幼儿。由于城乡经济情况的差距,城乡幼儿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转变传统思想,确保乡镇幼儿教育资金投入,公平配置城乡幼儿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性,促进社会和谐。促使农村幼儿获得良好教育,缩小农村幼儿和城市幼儿的教育差距。
一、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
(一)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性。
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性,指城乡幼儿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时,能获得公正和平等的待遇。其中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1)城乡儿童的教育起点相同,城乡儿童能获得相同的享有教育的机会和权力。(2)教育过程的平等性和公平性,城乡幼儿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需要受到相同的对待。(3)城乡幼儿教育结果的相同性,就是说城乡幼儿在同样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同的成功机会。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性是促进城乡幼儿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
(二)政府责任。
现阶段,我国城乡儿童同时享有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维护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性是政府的重要责任,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对教育的公平性进行干预和引导,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公平,营造良好的、公平的教育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城乡幼儿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一)城乡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不均。
充足的资金是城乡幼儿教育的基础,经费投入差距是城乡幼儿教育不公平的直接体现。由于城市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相关部门在经费投入上往往具有"城市偏向性",必然导致城乡幼儿教育经费存在差异,制约农村幼儿教育发展。
(二)城乡幼儿教育基础建设差距大。
现阶段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远远高于农村,在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幼儿园的配置情况远远低于城市的基础配置情况。城市幼儿园的活动场地是农村幼儿园活动场地的2倍左右,书籍、先进设备是农村幼儿教育设施的3倍。
(三)城乡幼儿教育师资力量悬殊。
现阶段城乡幼儿教育师资力量存在很大差异。据不完全统计,城市地区专业幼师数量是农村专业幼师数量的60倍,使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不高。同时,农村师资学历不高,与城市相差甚远。而且存在农村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传统观念制约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最终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
三、城乡幼儿教育公平化的措施
(一)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是现阶段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府需要充分对城乡资源进行整合和合理分配,确保农村资金充足,解决农村长此以往的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并转变传统观念,改善“城市偏向”的情况,资金投入以农村为主,确保农村幼儿教育能快速追逐城市幼儿教育,重点关注农村,促进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性,积极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积极健康发展。
(二)明确政府责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置。
有关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职能,建立有效的幼儿教育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幼儿园区的建设,确保农村幼儿园占据足够面积,确保农村增加农村幼儿园基础建设,确保农村幼儿园的生活区满足幼儿生活情况,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这些都需要政府履行自身责任,切实落实农村基础设施配置。
(三)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农村实行优惠政策,促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中,适当降低农村幼儿入学标准,积极推进教育公平,缩减城乡幼儿教育差距,促使农村适龄幼儿获得良好教育。
(四)优化农村师资量。
首先需要解决现阶段农村幼师数量稀少的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提高农村幼师待遇,促进幼师涌向农村,从而增加农村幼师数量,还要促进农村幼师素质提升,政府要给予每位幼师有效的学习机会,促进幼师有效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逐渐追上城市幼儿教育。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但城乡幼儿教育始终存在差距,政府需要明确自身责任,制定相关措施、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农村师资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有效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尽可能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公平性,为推进社会公平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尹季宁,储节旺.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中国城乡幼儿教育公平性问题探究[J].科技展望,2015,02:264-265.
[2]周丽.论我国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与政府责任[J].品牌,2015,04:54.
一、幼儿教育发展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沿海地区,如江苏、上海等地,已经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普及必然由九年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这也是所有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所走过的路。因此,普及三年幼儿教育和三年高中阶段教育是摆在已经“普九”的地区一个最现实的任务。如,云南省制定了《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云南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到2008年,全省城镇地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将达到85%以上,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普遍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2000年前已实现“普九”的县区,到2008年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0%,2000年尚未实现“普九”的县区,学前三年儿童教育率达到30%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60%以上。
由于社会发展的一些消极因素的习惯性影响,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往往成为反映一个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社会关注程度高,政府投入力度也在逐渐加大。而幼儿教育发展长期处于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城区形成极大的反差。在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逐渐推进的形势下,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这一现象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大力加快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从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农村幼儿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化”现象的缩影。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财政有限的幼教投入基本集中在城市,使幼儿教育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城乡差异。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计划,给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加快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青年农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实现增产增收,快速致富;二是有利于农村老龄人从带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三是让农村孩子从小接受幼儿教育,夯实基础教育,逐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四是提升农村教育的起点,加快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发展幼儿教育的责任。
教育是一项最大的社会福利事业。当前,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幼儿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在幼儿教育阶段,农村幼儿教育又是最薄弱的环节。针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以及管理不规范、质量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应有所作为:
一是加大投入。现阶段,幼儿教育主要采取公办幼儿园示范引领,鼓励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形式。在幼儿教育的投入上,社会投入的比重逐步加大,直到以社会投入为主,这在现阶段缓解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长此以往,如果应由国家承担的教育投入责任交由民间承担,就会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教育的投入应该成为下一阶段着重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现状;途径
随着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发展建设差距的不断加大,城乡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起点,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缩小我国城乡幼儿教育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城乡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
城乡幼儿教育非均衡性主要体现在起点、过程以及结果这三个方面的非均衡性。
1.城乡幼儿教育起点的非均衡性
我国城乡幼儿教育起点非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据调查,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幼儿接受学前教育达到了100%。然而,与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我国农村适龄儿童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高达70%之多。造成这种幼儿教育不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导致农村的幼儿没有条件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严重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2.城乡幼儿教育过程的非均衡性
(1)城乡幼儿教育过程的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享受的教育条件方面的差异
这些教育条件主要包括教师资源的配置、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及教育基础设施等等。据统计,近几年来,城市幼儿教师队伍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学历上,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城市幼儿教师队伍相比,农村幼儿教师明显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在幼儿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方面
城市的公立幼儿园和重点幼儿园占据了大部分的教育资金,反观农村幼儿教育资金则主要是由政府来承担,往往无力投入,从而使农村的幼儿教育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3)城乡幼儿教育的基础设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虽然城乡基础设施在逐渐改善,但是,城市与农村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使农村幼儿的教育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
3.城乡幼儿教育结果的非均衡性
城乡幼儿教育结构的非均衡性主要体现在接受学前教育之后的幼儿的学前准备方面,由于城乡幼儿教育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城市和农村的幼儿教育无法拥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因此,必然会导致其教育效果的不一致。
二、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确保我国城乡幼儿教育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公平、公正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城乡幼儿教育进行改善。
1.转换观念,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当中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情况必须得到有力的保障。为了避免农村幼儿在学前无法得到相关的教育。在未来的时间里,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主要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当中,从而加强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起点,促进我国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2.建立多元幼教投资模式
造成我国城乡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投入问题。充足的资金投入,不仅能够为广大儿童提供最基本、最合格的保教服务,而且还能够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采取保护政策,使幼儿的教育能够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国城乡幼儿教育的资金模式主要包括:政府支出、政府与民间协作投资以及民间投资三种形式。为了能够充分将我国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实现,我国应该建立多元投资模式,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幼儿教育工作中,为我国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3.改革幼儿园经营体制,扩大优质幼教资源
幼教资源是否优秀直接影响了幼儿教育的最终效果。改革幼儿园的经营体制。
首先,在扩大幼教规模的同时,还必需要扩大优质幼教。
其次,要提高对幼教的正确认识,只有提高对幼教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幼儿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系数,才能吸引更多的幼儿教育投入,实现我国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促进我国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不仅关系到幼儿的成长,还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对城乡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转换观念,对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合理创新,并且要注重扩大优质幼教资源,从而确保我国城乡幼儿教育能够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孟香云.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0(11).
[2]吴仕红.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科教创新,2012(2).
学前教育师资经费政府主导措施笔者最近走访皖北一些地方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师资情况、基础设施情况等,感触颇深,觉得我国具有奠基作用的学前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
一、加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幼儿期是人智力开发的关键期
幼儿期是人一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儿童早期发展强调脑的发展,智力开发本质上是大脑潜能的开发。研究表明,幼儿是大脑生理发展的最快时期,一个成年人的脑重约为1400克,但是在4岁时人的脑重即达到约1000克。在智力发展迅速的幼儿期施予正确、恰当的早期教育,能极大地开发幼儿的智力,否则,会极大地伤害幼儿,影响他们的成长。有的家长以为及早教育好,就良莠不分,一味地教孩子画画、弹钢琴、书法、背唐诗、计算等。其实这些不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能力要求只能适得其反,最多只是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只有在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能完成的任务范畴内,有规律地,通过外部环境和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能顺利完成此阶段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开发孩子智力的目的。
(三)幼儿期是人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俗话说的好,三岁见老。幼儿期是人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对人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此阶段,人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而此时孩子的可塑性极强,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加合适、恰当的教育,好好引导,可以性情,养成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以后就很难纠正了。有的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从头管到脚,希望他们成为爸爸妈妈眼中的乖宝宝,听话的孩子。殊不知,在这样严格的要求和传统教育训导下,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天性和个性。
(四)幼儿期是人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能为其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终身受益。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上隔代教育,有的甚至是六个大人教养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和教养特别松散,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生怕孩子受屈。在温室中溺爱成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公主。这也导致他们很多人本应该养成一些行为习惯了,但他们都没有机会去学习。他们以后的行为习惯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他们本人却还不能发现。
二、皖北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够
现在社会上许多人普遍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认识不够,他们的中心在大学,其次是中学,再次是小学,幼儿教育几乎不被看重。有的人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看护好小孩,不要出问题就可以了;有的压根儿就不认可幼教是一门职业。我在教学与管理中遇到这样两位家长,她们的孩子被学前教育专业录取了,而且学生自己很喜欢这个专业,但是家长必须要求学校转专业,理由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以后就是教小孩子,多没出息,连初中生都可以教的。听了之后我是一脸的茫然,她们把幼儿教育就理解成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胜任的,而且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从事的职业了。个别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发展缺乏责任意识,在制定年度计划、工作部署、年终总结、督导评估时,忽视了幼儿教育,有的没有纳入教育工作范围,有的只是应付。
(二)专业师资缺乏
现在专业的幼教老师急缺,以我调查的亳州市为例,全市在园(班)幼儿总数为12.6万人,目前亳州市共有幼儿专任教师2417人,全市登记在册幼儿园223所。而且许多幼儿教师学历不够,有的只是初中学历;专业性不强,她们许多都不是学前教育专业科班出生;年龄偏大,特别是在公办幼儿园,许多老师都是四十多岁,甚至有五十多岁的了。这些非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特别是音乐、舞蹈、绘画、钢琴等方面的技能有一定差距,在课堂教学中她们缺乏师幼互动的驾驭能力。同时,幼教活动需要具有强烈的童心,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而非专业教师却不懂这些,只关注自己备的课是否能够上完,她们只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对孩子较少关注。
(三)经费不足,软硬件跟不上
经过走访和考察,发现亳州市幼儿园几乎都为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很少,没有几家。而民办幼儿园的经营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主办方要权衡支出和收益,如果收益有限的话,他们就限制、减少支出。据我调查,有的幼儿园办学很好,软硬件条件优越,但是学费偏高,一般家庭很难支付,在皖北不算富裕的地方,幼儿园一个学期收四五千元学费。更多的是一些条件不太好的学校,师资力量不强,都是聘用的初中生、高中生。硬件条件不够,有的在民房内,甚至没有室外活动场所,光线不强;有的只有一个院子,供小孩活动,游戏设施大多也就一个滑梯等。
(四)农村幼儿教育全面滞后
说幼儿教育良莠不齐的话,农村的幼儿教育可以说是全面滞后了。以皖北的农村为例,公办幼儿园很少,几乎没有,多为民办,且幼儿园集中在镇上,村里几乎没有幼儿园。农村幼教师资多为初中毕业生,有的还是家庭妇女;教学条件比较简陋,几乎都在民房内,有的有一个院子,简单的滑梯等游戏设备;教学用书有的甚至就两本:语言和数学。经过走访,我了解到由于农村人口分散不集中,离乡镇远一点的农村,父母亲都外出打工了,爷爷奶奶们没有能力每天送他们上幼儿园,导致无学可上的境况。
三、加强皖北学前教育发展的举措
(一)大力宣传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政府、学校、机关、家庭都有义务宣传幼儿教育,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幼儿教育。在宣传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人们体会到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营造良好的氛围,不能把幼儿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小学教育的附属品;二是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宣传幼儿教育特有的理论,转变家长的观念,使其认识到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其教育模式、方法、技能要求、观念等都有很大差异的。只有观念的改变才能真正地发展好幼儿教育。
(二)加强幼教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
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离不开高校对幼教的职前教育。随着国家和各省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各高校都在扩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的甚至是成十倍的增长,直接导致学前教育的师资、硬件条件等跟不上。这需要学校和政府统筹规划,引进教师,特别是声乐、钢琴、舞蹈、绘画等专业的教师;购买硬件设备,及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如蒙台梭利实训室、感觉统合实训室、亲子实训室、奥尔夫音乐实训室等,即在大力招生的前提下,还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开放、立体交叉的培训体系,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建立并真正落实学前教育政府主导机制
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主要还是以民办为主,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是基础中的基础,发挥学前教育的优势,办好学前教育,更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督查,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上要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机制,但即使是民办幼儿园,政府也要加强全方位的督查。政府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给予招生政策倾斜,加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加强在职幼儿园教室的培训和研讨。政府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批公办幼儿园,降低收费标准,扩大和优化公办园资源,使公办幼儿园与好的民办幼儿园处于竞争状态,以使民办幼儿园降低收费标准,解决入园难的问题。政府也应与当地高校联系,加强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扶持和投入,促进专业发展。
(四)农村幼儿教育政府加大投入
通过调查发现,亳州市2010年全市学前教育投入7259万元,但全市学前教育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投入机制不完善,优质资源严重不足,教育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特别是农村。
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拉大不仅表现在中学和小学,学前教育更加明显,全社会呼唤教育公平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下,现阶段学前教育公平表现在千方百计给予倾斜和支持,规范发展农村民办幼儿园和提升农村幼儿园水平上,更表现在走人才强教之路,加快培养提高师资水平,进而提高幼教质量上。主要在于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优质公办农村幼儿园,推动学前教育优化升级,重点实现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区域间均衡和校际间均衡。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有效使用资源。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学前教育的奠基作用,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农村和边远贫穷地区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幼儿教育质量普遍得到提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包括:1.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2.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3.同经济、社会发展对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还不相适应;4.幼儿教育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还不相适应;5.不同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6.幼儿教育的质量、教师队伍的素质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么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对发展幼儿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一一把它们解决。首先,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普及程度、教育质量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密切相关。不少地方的实践经验证明,幼儿教育发展得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就表现出较好的状态,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也随之相应增高,辍学率也会减低。因此,发展幼儿教育对巩固提高“普九”质量,发展各类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其次,发展幼儿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需要。
优生优育国策的贯彻落实、人民经济状况的改善、早期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等,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希望幼儿能有机会入园,接受早期教育;另一方面,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民群众已不仅仅满足于孩子有机会入园,更迫切要求入好园,接受优质的幼儿教育,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抓好儿童的早期教育,势在必行。再次,发展幼儿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兴趣,积极开发儿童的脑功能,发现和发展儿童的潜能,将为人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字】农村 幼儿教育 发展 现状
在经济发展中农村与城市比较,农村发展缓慢,大量农村人为了维持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不得不外出打工。大部分家长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即使孩子在城市里没有固定的学校读书,还是把孩子带出农村。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幼儿教育事业的兴起,许多城镇人士觉得有利可图,有很多幼儿园办了起来,致使农村生源流动到城镇。
学校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对幼儿教育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中民办幼儿园占绝大多数,公办幼儿园很少,农村幼儿园规模较小,多数幼儿园只有2-3个班,教师大多仅为3- 5人;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许多幼儿园没有幼儿寝室,幼儿在中午不便休息,直接由家长接回家,幼儿像小学生一样要往返幼儿园。有些幼儿园没有户外活动场地,幼儿无法从事户外活动,晒太阳,整天被关在室内;有些幼儿园虽有户外活动场地,但却没有或很少有大型玩具,有些大型玩具破损也失修。许多幼儿园室内设备简陋,活动室内摆放着十几张长条桌与长条凳,前面挂着或摆放着一块木制黑板,讲台上摆放着几盒粉笔、一根教鞭,连VCD、彩色电视机、录音机都没有,幼儿常用的桌面玩具也没有。有些幼儿园墙壁上也没有幼儿喜欢的漫画, 只见一片洁白或幽黑的墙壁。有些幼儿园即使有活动场地,也比较小,活动施舍寥寥无几,活动场地比较破旧。在幼儿园的室内场地中,墙面有装饰的多半是很早以前弄得,没有多大改进。从整体上来讲,农村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很多,急需整改。
当前农村幼师存在很多问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从幼师的来源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1条明确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少数来源于专业的幼师的行业,还有大部门来至于社会人员,其中有一部分是小学低年级教师,还有的是经过短期培训的社会其他人员。从幼师的的性别和年龄来说,从事幼师教育的人员以女性为主,男性非常少,幼师年龄趋向老龄化。
在幼师的技能方面,教法陈旧、教具单一,专业知识不够丰富。许多幼师在授课时,都以幼儿乖、听话为标准,不许幼儿随便下座位,不许幼儿课堂上讲话,而且课堂教学死板单一,很少有游戏教学。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滞后,大多数农村教师是从小学教师转岗的,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其在教育观念、接受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专业技能等方面与幼教工作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在农村,大部分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 加之忙于工作和农活, 无暇顾及孩子。还有一些幼儿的家长是隔代家长,家庭教育方式和养育方式不当,不会正确地管教幼儿。农村家长自身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 教育观念较为落后, 没有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缺乏教育幼儿的教育理论知识, 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各种问题。
在幼儿园开展的家庭教育课程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投入,很多家长认为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是为了减轻负担,幼儿交给了幼儿园,一切都由幼儿园自己担当,家长没有多大责任。家长不主动了解和理解幼儿园的家庭教育,缺乏积极性。还有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进行正规的幼儿教育,只要没有大灾大难就行了,本着不大在意的态度对待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农村教育部门应更加及时准确地解读和宣传国家颁布的农村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为农村幼儿教育服务,推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在对民办农村幼儿园的评估与管理, 确保幼儿园在设施、师资等方面应适应当前教育需要, 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
国家教育部门要在政策方面,考虑农村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小学和幼儿园的领导、督查和指导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形成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合力。农村小学和幼儿园要遵纪守法和懂得政策的辅,促进农村幼儿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在农村,就要靠那些甘于奉献的农村幼师了。怎么样才能使农村幼师拥有丰富的才能和专业技能呢?怎么才会有才能和知识渊博的幼师留下来呢?怎么样来壮大师资力量呢?
一是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 对农村幼儿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培训,逐步提高对幼儿教师的资质要求,鼓励幼儿教师在职进修,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历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平。
二是要增加农村幼儿教师数量。高校中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加大农村幼儿教育的宣传,从高校中选拔有志于从事农村幼儿教育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中来,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同时,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 定幼儿教师队伍,防止专任教师大量流失。
三是农村幼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人施教,紧密结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不要拘于教材,也不要麻木跟风城市教育风格。
四是农村幼儿教育尽可能的做到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城乡管理者能相互学习和进步。最终,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给农村幼儿一片南天,给农村教育事业一片南天。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持久的教育,对
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面对农村许多家长本来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正确的前提下,我们又该怎么加强家庭教育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呢? 首先,应该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幼儿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心幼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的新风尚。
其次,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 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加入。作为幼儿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积极支持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给予孩子更多更好地鼓舞和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具有奠基性的教育作用,在整个素质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得到家长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同时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渐增强。在幼儿教育中,要发挥教师正确的引导作用,促进幼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目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思想观念较陈旧
目前很多幼儿园不顾幼儿的实际特点,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注重迎合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急迫愿望,而忽视了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些幼儿园只强调生源,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学生智力的开发。很多幼儿园教学很难摆脱数学、语文的怪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并没有真正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一些游戏活动只重知识而轻情感,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很难体现出来,单纯注重幼儿技巧技能的培养,导致他们的兴趣和各种能力得不到培养。此外,很多幼儿园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招聘教师时,只重视对幼儿教师技能、知识的考查,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注重教师是否能歌善舞,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从根本上就存在着弊端。
(二)幼儿教育的管理还不够科学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根本不重视幼儿教育,或者是对幼儿实行小学化的管理。另外,一些学校领导对幼儿教学业务欠缺,加上工作繁忙,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目前很多幼儿教师从小学教师中抽选,由于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方法和理论,存在“小学化”教育和“保姆式”教育的倾向。此外,一些民办幼儿园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方面的管理经验,不重视教育质量和办园条件,不按相关规定执行物价,出现“价格战”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幼儿园的有序发展,难以保证幼儿的教育质量。
(三)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幼儿园的教师虽然有足够的幼儿教学实践经验,但受各方面的影响,如课程结构、学习年限等,对幼儿的思维训练还不够,在平时缺少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提高,导致幼儿教师在理论知识水平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可见,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有待加强,综合素质还要得到提升。
二、加强幼儿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更新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思想观念
(1)在当前形势下,幼儿教育要坚持保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幼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在幼儿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幼儿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展以各种游戏为载体的基本活动,使幼儿学生的智力得到激发,注重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此外,要加强幼儿学生的“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让幼儿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掌握生活技能,了解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生存意志,关心社会与自然,提高幼儿学生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幼儿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常规、生活常规、礼貌用语等,学会做人,从而为幼儿教育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针对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念,我们应该全面地认识,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成肯定,而是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吸收借鉴合理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考虑到幼儿活泼好动、好问、好奇的特点,结合这些个性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这种实事求是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培养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幼儿学生适应生活环境。总之,幼儿教育有关部门应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坚决扼杀和压制幼儿健康发展的各种行为,在原来教育观念和方式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真正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和完善幼儿园的教育管理
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关教育部门和领导应坚持“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教学政策,提高认识,合理布局,强化领导,完善师资力量,切实关心幼儿学生的教育工作。
另外,幼儿园还应设专职人员开展幼儿工作,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详细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督察评估制度。政府要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坚持办园宗旨,实行学前保教工作,杜绝出现以赢利为办园目的的现象。进一步改革幼儿教育方向,将幼儿教育作为社区、乡镇工作的重要内容,以社区、乡镇为依托,建立以乡镇中心园、示范幼儿园为骨干的幼儿教育网络。
(三)建立一支稳定、优秀的师资队伍
在新形势下,要依据社会力量办学,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条件和要求招聘合格的教师,为幼儿的教育教学提供稳定的师资基础。另外,对在职不合格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让他们不断完善教学水平,并获取专业合格证书;对不能继续担任幼儿教育的教师,要及时调换;对那些合格的教师,要继续培训和完善,让他们逐渐成为教学典范,成为幼儿教育的骨干。此外,幼儿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新理念和新课程的培训,开阔自身视野,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师在幼儿园内部要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教学氛围,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要经常与年轻教师交流、沟通,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形成相辅相成的教学风气。
(四)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要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家园共育是是实现优质教育的最优途径,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方式,让广大家长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家长要以热情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参与到班级教学的各项活动中,通过家长的长处来弥补教师狭隘的、单一的思维,家长的参与既能丰富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又能更新幼儿教育方法。
总之,幼儿教育应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幼儿教育中存在问题,要及时更新幼儿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幼儿教育管理,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完善教学师资队伍,并依靠社会力量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红梅.甘肃省农村婴儿家庭教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对策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幼儿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幼儿教育的课程质量,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现状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搭配不合理
在农村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其课程设置依旧是传统的模式,这种模式看重学科课程,却把活动课程视为不必要的课程,幼儿在幼儿园只是坐在教室里接受课本教育。一些幼儿游戏活动在农村幼儿园中慢慢消失,农村地区幼儿的活动课程相对较少。此类安排,不但不会促进幼儿的学习进步,而且对于正在刚刚接触课程的幼儿来说,不利于培养他们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对以后进行活动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自主性也会降低。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设置差异明显
显性课程是以教材、教学规划的形式存在,隐性课程是在教育过程中以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中一种熏陶式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同样重要。然而,在农村幼儿园中,教师更重视显性课程,更关心幼儿是否获得了知识、学到了技能,而往往忽视了在幼儿成长阶段的性格、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的表现、幼儿的偏好。这样,在幼儿阶段就开始重视分数,无论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还是人格培养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农村幼儿教育由于缺乏相关的师资来源,很多都是由一个教师既教语文也教数学。因此,根本就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开展相应的隐性教育。
3.教材占据主要位置,缺少有特色的园本教材
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农村幼儿教师依旧保留传统思想,将六学科课程放在首位,不愿意改变教学方式。在农村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多数的学校都是由一个老师利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进行相应的课程授课,基本上都是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课的一种传统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相对比较少。在教学形式上,主要倾向于对教材知识的照本宣科,没有过多地涉及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对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幼儿的评定方法,90%以上的学校均采用考试的模式,将优秀学生和差生分开,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幼儿兴趣方面的培养,使很多农村地区的幼儿在接受幼儿教育时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掘自身的兴趣爱好,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厌学问题。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
1.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较低
调查发现,90%的农村幼儿园(班)教师均是低薪聘用的代课教师,有近一半的代课教师的学历是初中或高中学历,且有63%的教师没有取得从业资格证。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资源质量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在课程教育过程中,这些教师往往缺乏有效的计划组织能力,教育质量自然也会降低。并且在农村幼儿园中,教师跳槽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幼儿园在教师入职之初进行了重点的培训和教育,但是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离开。较高的教师流动性对幼儿的学习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连锁反应:幼儿刚刚适应一个老师的授课方式,过了不久又要重新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这样下去幼儿会因为对教学方式的不适应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2.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观落后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幼儿教师能够接受到的正规培训非常少。大部分教师都是一毕业就直接上岗,有些甚至没有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调查中显示,有超过70%的教师都是在入职后才开始接受学校小规模的培训。并且这种培训往往都是由老教师带着新教师进行几次课程教学实验,培训内容的设置往往缺乏科学性。新教师通过这样的培训上岗后,会发现一些实际的教学问题无法用培训的内容来解决,进而产生教学工作的混乱。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滞后,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模式无法传递进来。很多教师一味地沿用老一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便无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充分挖掘出幼儿的兴趣爱好。很多幼儿都是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慢慢地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而教师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也无法及时发现幼儿身上出现的问题,即使发现,也是简单地进行批评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归根到底,农村幼儿教师的课程观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导致的。
3.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
一方面,在农村,很多幼儿园使用的教材无论是科学性还是可读性都较差,内容较为宽泛和简单,缺乏有效的教学步骤指导。现行教材的设置主要凸显的是知识的传授,趣味性活动安排的较少,教材的连贯性和结构性也不是很清晰。这样,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便会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没有创新的动力,也不会顾及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需要。有数据调查显示,有超过76%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在教材的选购中大多购买和城镇幼儿园一样的教材,内容过于城市化,缺乏对农村实际情况的关注,导致教学和农村实际严重脱节。这些教材里关于在农村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是少之又少。这对于农村地区的幼儿来说,在教材中学到的知识,无法和身边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导致学习如同空中楼阁,缺乏立足的根基,自然无法牢固地掌握知识。幼儿更多的是被动地学习,这很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的对策
1.扩充幼儿教师队伍,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随着农村教育的蓬勃发展,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对满足幼儿学习、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幼儿园数量的增多,对教师的数量有了更大的需求,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所以,农村幼儿园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扩大师资队伍,引进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扎实的幼儿教师。另外,农村幼儿园还要招募一些培养价值大、发展潜力高的应届毕业幼师作为幼儿园的储备师资力量,为今后幼儿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扩大师资规模的同时,幼儿园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幼儿教育日新月异,新的教学政策和教学思想层出不穷。而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缺乏对新事物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这很容易造成教学手段的落后和教学理念的陈旧。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保证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幼儿园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职工的专业素质。
2.加大农村经济发展,规范课程的设置
无论是学校的建设、教师的引进、教学的实施都离不开资金,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农村经济对其发展和建设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农村经济落后,无法吸引优秀的师资,更无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而言,要想最大限度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教育纳入到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资。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为幼儿园支付引进高水平教师所花费的资金,最大限度地支撑幼儿园的建设。
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幼儿园还要规范课程的设置,加大在课程设置上的创新,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一个科学性强、实施效应高的教学氛围。
3.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教材
在教材的制定和编写上,笔者认为相关教材编写和出版部门应该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制定出一套适合农村幼儿教育的教材体系,更好地为农村教育服务。与此同时,农村幼儿园要努力整合各方面的课程资源,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幼儿园发展状况和幼儿的接受能力,主动地制订出适合本园幼儿学习的教学材料,作为对现有教材的良好补充。另外,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要学会因地制宜,将农村元素融入教学,让教学内容和幼儿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让幼儿教育“接地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坚持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施教理念,结合每个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状况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对于农村幼儿教育来说,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努力。在课程改革方面,有关部门、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要因地制宜,坚持创新,结合农村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更适合幼儿学习的课程计划。只有这样,农村幼儿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给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国磊,王燕.农村幼儿园课程设置与组织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4(3):155-157.
[2]宋雪芳.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