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

第1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第2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中西文化 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背景及其定义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增强,国际合作的持续加强、跨国公司地位不断巩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际、友好往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如何在不同文化间进行有效、恰当的交流逐渐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此外,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以英语为主导的外语专业也随之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之一,大学英语和各门外语课的重要性也正逐步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重视。对于外语教学而言,学生学习了一门语言,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有效地将其运用到与目的语国家人士进行有效的交流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成为了大学英语及其他外语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跨文化交际,以此来减少文化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在各文化间进行有效的交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定义,通常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它是一门边缘性学科,与其交叉的主要学科有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化学、语用学、民俗交际学、哲学和符号学等。(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1997)

二、中西文化冲突的实例

众所周知,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进行交流时,除了语言方面的差异外,还存在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下面列举一些文化冲突的实例:

对于同样一个物体或概念,在一个国家可能象征着吉祥、幸福;而到了另一个国家它可能变成灾难、厄运的代表。比如中国人偏爱“龙”,视其为吉祥的动物,因此在喜庆时节,街头巷尾举行舞龙表演,龙灯展出等。婚庆的场合,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也会将新房贴上龙凤的图画,象征婚姻的喜庆。甚至中国古代的君主帝王等也将自己视为是“龙”的化身。然而,如果我们对西方文化稍有了解就不难发现,“龙”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原型是“恐龙”(dinosaur),因而“龙”(dragon)这一动物,在西方总是被描述成身强体壮、爪牙坚硬、眼中充满邪恶、腾云驾雾、嘴里喷出熊熊的烈火。这样一个动物,在西方人的眼中几乎没有什么好的象征含义,往往代表着邪恶、灾难。

此外,对于一些相同的数字来说中西方同样存在不同的偏好。中国人,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偏爱数字8,因为它和“发”谐音,被视为发财的意思;而数字4,由于发音和“死”相似,所以遭到人们的厌恶。这两个数字在西方文化却没有什么额外的含义,也不会给人其他的联想。数字13,对中国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在西方国家,由于受基督教的影响――耶稣殉难时的最后一次晚餐是13人,因此西方人对于这个数字是十分厌恶的。在酒店宾馆里,楼层的设计会避开这一数字,在西方高层的建筑物里,12层以上就是14层或者用12-B,14-A来表示;此外,房间号也是尽量避免使用以13为房号的数字。

中西方文化间的冲突除了体现在图像、数字上,还体现在语言结构方面。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流时,除了感到己方的语言同交际对方的语言存在语音、书写等表层方面的差距外,还会感到对方使用的语言在表达、语气等深层结方面,也同自己的语言存在着天壤之别。

比如在和外国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碰到没有听清楚对方的哪一句话,或者哪一个词的情况。这个时候,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差异,我们也许会问对方“你能重复下刚才的话吗?”在汉语里,我们会说“什么?”但是如果把“什么”的对应词“what”放在这样的语境来询问对方时,按照西方人的思维,外国朋友可能会觉得你是在命令或是训斥他,而不是用客气的语言来询问刚才的话。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在色彩方面,中西文化也有不同的偏好。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吉祥、喜庆。所以新婚夫妇会身着大红色的衣服,新娘子的头上会罩着红色的盖头,新娘的化妆也是以鲜艳的红色为主调。然而在西方人的眼里,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它暗示流血、厄运等。在西方,新娘结婚时,绝对不会用红色作为自己的婚纱,取而代之的是选择白色作为婚纱的颜色。原因在于白色在西方人的眼里象征纯洁、清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娘新婚前的身份。白色在东方,尤其古代的中国,传统上来讲,白色象征着死亡、丧事。将白色作为婚纱的颜色,是无论如何让祖先也想不到的事情。只有在吊丧或人死之后,人们才会身着白色。(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也开始流行西方白色的婚纱,这一点是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

中西文化方面的冲突还体现在会话交流方面。中国人见面时,会礼貌地寻问对方“你吃饭了吗?”这样的话如果用来询问外国朋友,他会觉得你是在询问他的隐私,或者会被理解成是在邀请他一同吃饭。同样,在国外尤其是在英国,对话常常以询问天气开始“Lovely day, isn’t it?”不了解这一现象的人,初到国外的时候,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明明是下着大雨,对方为什么还说“Lovely day”呢?这是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便会回答“No, it isn’t.”从而造成了双方误解的尴尬局面。西方人在对方打喷嚏之后,往往说“Bless you.”实际上是 “May God bless you a healthy body.”的省略形式。因为在他们看来,打喷嚏是身体虚弱的表现,因此他们会为你祈福上帝保佑。不了解这一习俗的人,在面对对方所说的话,往往会觉得不知所措。

三、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冲突数可谓举不胜数。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在此我们按照价值观、世界观、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来做个分析和归类。

1.价值观念系统的差异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系统,它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期望的,什么行为是社会所唾弃的,学者们把这套系统称之为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东方人的观念是“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主张“天人分离”。这种不同的价值观念造就了东西方人在人与人交际中,文学作品里及哲学主张等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行为准则。

2.世界观的不同

世界观是指人们如何看待世界,以及人们如何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总结来说,东西方人在世界观上最大的差别在于:东方强调统一、和谐;西方强调分离、独立。

3.民族性格的不同

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也塑造了他和其他民族在进行交流时的不同特征。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是以人和人为中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做人,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顺应自然成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西方人主张去客观地看待世界,乃至改造世界。

4.思维方式的不同

东方人,又以中国人和日本人为代表,习惯“归纳式”的思维方式。所谓“归纳式”思维方式指的就是讲话人总是先陈述原因、背景,以便使对方有个思想准备,引起对方的同情和理解,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要求。(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1997)而西方人习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思维方式:他们总是先陈述具体事实,再交代其原因、条件等。

四、文化冲突的应对策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东方和西方在文化的根源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交际时尤为突出。为了确保和外国文化进行有效、友好的交流,我们有必要去学习、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交际时尽量去避免这些差异,――这些也正是跨文化交际学科研究的重点。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尽量在交际过程中,尊重对方文化的特点,尊重对方。交际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感兴趣,从而建立一个好的交际前提和基础。其次,在涉及到己方观点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采取描述性、非批评性和非判断性的态度;这一点要求我们尽量避免以自己民族的标准来衡量交际对方,避免交际的误解或伤及对方感情。除此之外,我们在交际时,应尽可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样的问题,如何处理才能给对方带来愉悦。

这些方法归结到实处,就是我们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区分目的语国家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差别。在学习语言知识之外,要尽可能地去了解国外风土人情、民族特点等。除此之外,广泛地阅读外国原著、欣赏外国电影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最后,中西文化间的冲突也留给外语教学很多启示。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给学生传授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能只传授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词汇、短语放到大的文化背景下去讲解。碰到英汉翻译练习也要注意讲解东西方思维的不同,启发学生在翻译时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Marry & Charlotte. etc. The Humanities Cultural Roots and Continuities[M].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and Toronto: D.C. Heath and Company,1993.

[2]Ron Scoll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Tannenbaum, Edward R. ed. A History of World Civilizations[M]. New York, London, Sydney, Toronto: John Wiley & Sons, Inc.1973.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林雪莲.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J]. 科技视野, 2007,(6).

第3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红楼梦》;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一、引言

现如今,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呈现良好势头,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开放政策深入贯彻执行以来,文化的交流更是不断加强,但是如何将中国文化走出去便成为了学术界人士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软实力的一种,名著翻译成为弘扬本国文化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地域、历史、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的异质性,即文化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翻译活动出现了“文化缺失”“文化矛盾”等现象。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就以名著《红楼梦》影响力最大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大卫•霍克斯所翻译的TheStoryoftheStone和杨宪益及其夫人的翻译本ADreamofRedMansions为例,从中西文化差异为基点对译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探究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所谓文化,不是民族在成立之初就形成的氛围,它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内部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在生活与活动方式上的总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技科学、以及法律体系都有密切的关联。顾名思义,文化差异就是在文化方面所展现出的不同。具体而言就是由于不同地域人口生存环境的差异,而长期养成的习惯,处世态度、观点信仰、宗教理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民族习惯和习俗上都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也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翻译是一种最常见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递行为,它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行为规范,将语言进行转换,利用不同的符号传达相同的思想。翻译的终极使命就是将文化从一种语境转移到另一种语境,并保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意思,不改变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够让别国的人们在自己的语境下进行全面的理解。所以,翻译又可以被看作是连接两种语言文化的桥梁,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按照文化翻译学的观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窥,翻译则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是译者在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文化活动。归根结底,翻译就是从一种社会文化语境走出来再走进另一种社会文化语境的过程。表面上看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实质上则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融。故文化差异势必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史,在长期的积累和生活中保留着文化的精髓,语言特点非常鲜明,汉语也以婉约含蓄、简洁明白为具体特征。《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更是有着浓郁的语体风格,再加上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翻译过程变得尤为复杂。直观地了解了文化差异与翻译的相关理论,有必要以《红楼梦》的杨霍译本为例,从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方面对翻译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加深文化差异对翻译活动影响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欣赏作品内涵将原作的文化特征有效传播。

(一)生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地球之大,遍布各个国度甚至是同一国度的不同地域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各有特色,归根究底是由人们所生存的环境所决定的。中英两国生态环境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翻译活动中,这些差异也影响着译文的表达。对比杨霍二人对中国名著《红楼梦》的英译文,明显地看出中西生态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例: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第十八回)杨译:Facingeachotherinthesofteastwind!...霍译:Theirmistress,standinginthesoftsummerbreeze....原文中,“东风”一词看似很普通的词语,可是在中英两位翻译家的译文中明显看出,它的表达用语是不一样的。杨译文中,用了直译法将其译为“eastwind”,而霍译文中却用了“sum-merbreeze”。简单的一个表示风向的词语,中英两位翻译家的译文差异竟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只是中英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风向所代表的季节和风的特征就不同。中国位于北纬81度至南纬11度之间,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季风气候典型。所以,汉语中的“东风”代表春、夏季节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温暖而潮湿的气流。然而,英国地处亚欧大陆的西端,西临大西洋,东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因此源于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流通过大西洋到达英国的西风温暖宜人,而从西伯利亚刮过来的东风则比较寒冷。故在英国,“东风”却指秋、冬季节从欧洲大陆吹来的寒风。在上面例句中,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因中国的生态环境特点忠实于原文采取直译法,将“东风”译为“eastwind”,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对中国读者来讲,意义简洁明了,可是对西方读者来讲会误解其真正的意蕴。而霍克斯则考虑到读者的感受把“东风”转换成“summerbreeze”。这种表达方式,即适合中国生态文化中东风代表春夏季节的意象,又表达了其的内涵特征“breeze”,不论是中国的读者还是西方的读者都会明白其内涵,没有形成文化缺失与冲突。同时,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差异,这种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第二十四回)杨译: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ce.霍译: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makebreadwithoutflour.中英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两国人民饮食习惯的不同。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杨宪益先生祖籍是淮安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属于中国南方,人们以大米为主食,人们也经常用“鱼米之乡”来指物产丰富的地方,现代汉语中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说。所以,对于土生土长在中国南方的杨宪益先生来说,大米是人们一日三餐中的主食,在他的译文中“没米的粥”当然就直译为“amealwith-outrice”。相反,西方文明主要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游牧生活居无定所,自然就没有固定的农耕收获。所以,西方食物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放牧的牛、马以及猎物等,还有动物的奶类,即以肉、奶为食。英国是一个岛国,海洋环境造就了人们不可能发展农业。所以,英国人食品的主食是牛奶、面包。生活在英国的霍克斯就是根据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把“没米的粥”转换成“breadwithoutflour”。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生态文化的差异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方法。

(二)宗教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以文化为载体而文化又反映在语言的各个方面。从实质上来讲,翻译活动就是语言之间的一种转换行为,也是不同文化间的转换活动。《红楼梦》是中国最有名的古典名著之一,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尤其涉及到的宗教文化耐人寻味。而宗教乃是社会文化和人类意识形态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是不同文化的表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文化贯穿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艺术、传统习俗,又可称为是一个社会基本的道德标准或行为准则,这种标准和准则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对《红楼梦》的翻译中,由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不同的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充分体现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例:贾瑞一把抓住,连叫“菩萨救我”。(第十二回)杨译:…heseizedholdoftheTaoistandcried:“Saveme,Bodhisattva!Saveme!”霍译:“Holyone.Saveme!”Hecriedoutagainandagain.“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是典型的佛教用语。“菩提”本源于“菩提树”因为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的,所以,“菩提”之意又为“觉”或“觉悟”;“萨埵”意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故菩萨便是觉而有情,顾名思义,就是要自觉地彻底觉悟并且要有情爱和情意,在佛教文化中国指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的人,也指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这样的人便叫做菩萨。在民间,人们通常把热心肠的,能为众人着想的,助人为乐的人成为“菩萨”。在上述的翻译中,杨熟知中国宗教文化,使用直译法,在译文中运用“菩萨”的本源词汇,保留了原文的宗教文化内涵,对于精通中国宗教文化的读者来讲,这种表达无疑是既遵循了“信”的翻译标准有达到了“雅”的表达效果。可是霍译中,却将“菩萨”替换成基督教里指代的“上帝”将原文翻译为“holyone”,“holy”意为神圣的;值得尊敬的;值得推崇的;圣洁的,圣徒般的;宗教的,霍译文中,使用ho-ly单词完全是受其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故,不难看出,宗教文化差异影响着译者的文化倾向和价值取向从而导致译文表达的差异。

(三)文化意象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意象,顾名思义,是“意”和“象”的组合体。“象”者“物”也,“意”者“寓意”也,就是用物来表达语言的真正寓意。通俗地来讲,就是用具体的东西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其中,“象”是一种或多种能感观感知的具体事物,而意则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文化意象不断出现在各民族的语言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带有丰富的寓意,深远的联想,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对文化意象的差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文化意象的错位和丢失,产生误译。民族文化在意象上进行凝结,英语和汉语的适用人群不同,地域形成有别,文化意象的差异自然也就非常大。以《红楼梦》杨霍译本中译文为例,即能明白这种差异之大,便能理解中西文化意象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用。例: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第三回)杨译:…“Dearheart!Fleshofmychild!”shecried,…霍译:…“Mypet!”and“Mypoorlamb!”burstintoloudsobs.汉语中,人们通常都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也通常用“心肝宝贝”代指父母疼爱的子女。对原语中的“心肝儿肉”,杨氏采用直译的方法完全忠实于原文将其译为“Dearheat!Fleshofmychild”,意在表达贾母对外孙女黛玉的疼爱之情,这完全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读者来讲,即可心领神会其中的奥妙,可以想象外祖母对外孙女的疼爱程度。而霍氏将之译为“Mypet”和“Mypoorlamb”。首先使用pet一词,原意为宠物还指受宠的人,这里用它指代黛玉,表示黛玉就是贾母所宠爱的人。“lamb”本指羔羊,小羊,在圣经中是耶稣基督的象征,喻指温顺柔弱的人。霍克斯使用“poor”一词来修饰lamb。首先,当时的林黛玉进贾府时母亲已经去世,父亲也离开了他,她是个孤女,显得有些可怜,这符合poor的本意。但是,和lamb放在一起有表现出对其的疼爱,且说是意味深长,同时又体现出基督教文化对霍的影响,所以,使用lamb从多方面都体现出西方文化的特色,表达准确,意义深刻,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原语的内涵与意蕴。

(四)文化背景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作为一种认知的再造过程,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翻译者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当然会受到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杨霍二人的译文之所以有差异,很多方面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作用,而文化背景是造成中西文化差异最根本的因素。杨宪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的译文作品则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希望将原著的意思完整的表达出来。戴卫•霍克斯虽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但英国的本土文化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红楼梦》翻译上他受英国生态文化,西方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的影响,多处运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以读者为翻译的目标对象,以交际为主要目的,希望读者与原作者产生共鸣,能够实现同样的读书效果。例: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四回)杨译文:Aconfoundedmonkendsaconfoundedcase.霍译文:Andthebottle-gourdmonksettlesaprotractedlawsuit.“葫芦”一词看似很普通,但它的用意并非那么简单,对其的理解决定着译文的表达,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形成的译文自然也就不同。霍译文中,将“葫芦僧”翻译为“thebottle-gourdmonk”这只是形象地描述了一下主体,而没有将“葫芦僧”的真正用意表达出来,也没有将“葫芦”之意体现出来,对原文内涵的表达出现了很大的缺失,信息传递有误且使原语文化意蕴淡然无从。对不懂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讲,对其的理解充其量也就是云里雾里直指其一而不知其二,没有办法领会原文的精髓。反之,杨译文中,正是由于结合了中国文化的背景下,用到了“confounded(糊涂的)”一词,意味深长,既说明了僧人的特点又说明了案件的实质,凸显了原文内涵,结构简洁明了,意义言简意赅,便于读者理解原文的真正意义和作者的目的。由此可见,译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影响着翻译活动。

四、结束语

第4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70-01

一、文化差异与普世价值

(一)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概念

如果要从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关系角度来讨论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

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当他们相遇之时会产生冲击、竞争及失落等反应。文化差异可能由于宗教界别、种族群体、语言能力、政治立场、社会阶级、性别、民族主义、年龄代沟、文学修养、艺术认知、教育程度等之不同,而产生文化差异。可以说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举例来说,甚至根植于不同民族所长久以来生存的地理环境等因素,我们比较熟悉的如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差异。

普世价值的概念是很难具体做出一个定义的,这方面存在很多的争论,各个学科都有对于它的认识,但是总体说来,我们可以认为普世价值泛指了那些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为所有或几乎所有的人们认同之价值、理念。

(二)二者联系

如果要对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概括,那就是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之间对于价值观所体现出的不同,而普世价值则是人类所共有的价值上的认知。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同和不同的关系。我们可能对于犹太教的割礼没有什么认同,但是对于反战和平我相信全人类都是有着共同的期盼的。这就是一个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最明显的例子。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之所以说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明了二者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一条清晰的界限将其分离。

套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并不是说凡是民族特有的存在差异的东西就不包含有普世价值的观念。比如我们常常说的美国的英雄主义,美国在很多的影视作品和漫画作品中塑造了无数的英雄,那种可以独当一面就千万人于水火之中的人物,或者你可以说这明显不是一个普世价值的概念,但是我们很难说美国的英雄主义是仅仅属于这个国家和又或者说这一群人的,实际上面,在每个人的心中,包括所谓的很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人心中,也渴望着英雄的出现,和英雄所创造奇迹所带来的喜悦。交响乐不是中国人创造的,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一个没有多高什么音乐素养的中国人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所感受的心灵冲击;油画也不是中国人所熟悉的,但是这也不影响我们去欣赏梵高画作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表现。

而反过来说,很多普世价值在各个文化当中所表现的也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孝道,可以说对于长辈的尊敬已经赡养是普遍认可的一个价值观念,但是这一点在中国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体现的更加明显。中国人的孝道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于长辈的尊敬和礼让。

二、存在问题及国际发展途径

(一)存在问题

中国文化产品的最大问题就是找不到一个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平衡点。现有的东西不是过于强调中国的风格、内涵;就是完全模仿国外的作品。单单强调中国的文化就会放大了文化差异的问题,对于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东西,人们是很难保持兴趣的。但是过于强调和国际接轨,就会表现不出来中国的文化特色,也就不能认为是中国的文化产品了。就像动画片《兔爷传奇》,你可以说它是中国人做的,但是我觉得它绝对不能体现中国的文化。

只有那种找到平衡点的文化产品才能始终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真正有国际发展的可能。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的器物文化里面有中国结,当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结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们也许觉得这个东西形式很不错,看上去很好看,他们只是一种猎奇的心理作用来看待这个东西。但是如果他们了解了形式背后的内涵,这象征着平安、美满,他们对于中国结的认同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中国结对他们来说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当一个东西可以很好地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又表现普世价值的时候,那么它就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潜质。

特别要注意不要纯粹中国化。从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文化产品想要走向世界,探索国际发展途径的问题在于各个国家、民族是存在文化差异的,这就使得我们要求中国的文化产品体现单单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不现实的,因为国外的人并不一定了解那么多背后的深意。所以我们必须借鉴普世价值,做出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产品,这样才能让很多的人更加容易接受。

这一点其实是很好理解的,比如好莱坞卖座的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都是体现了普世价值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爱、对于灾难的态度等等。这样的普世价值使得全球的观众,无论肤色、种族还是国家,接受起来都没有任何的障碍,因为这是他们在内心当中所熟知的、所认可的东西。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东西,特别是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只有在可以给人以相似感和陌生感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赢得赞誉。完完全全的陌生感是不会持久的,比如说中国的国粹京剧,如果说原汁原味地让国外的人欣赏,也许短期人们图了视觉上的和形式上的新鲜还有所兴趣,但是长此以往绝对不会再有人来听,因为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甚至是不了解中国戏剧文化的人来说,他们所接触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完全都是陌生的,这不会带给他们丝毫的共鸣。

(二)解决办法

关于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发展途径,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但不是一个绝对时间上的顺序,而是一个层次上的顺序。

首先,形式上的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觉着形式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东西往往有形的比无形的让人接受起来快的多,因为人们很容易对一个自己不是很熟悉的形象、形式感兴趣。中国的建筑、绘画、家具相比较而言就会比中国的电影更加能够吸引别人的关注,因为它很明显的在形式上就具有文化的特殊。所以中国的文化产品在最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形式上一定要有中国的文化特色,这里找寻最能体现中国的文化符号非常重要。

接下来,找到文化特色和普世价值的平衡点,做到形式有中国文化特点,内容上体现普遍认同的普世价值。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单单靠形式上的奇异和新鲜感是很难一直吸引人的,我们必须在作品当中体现一种更加为人认同的人文关怀。就比如在影视作品中,体现人类普遍情感的生命、死亡、爱情都是很好的主题。其实国外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在影视作品方面,国外的成功的大片几乎全部都是体现着普世价值的内核。

最后,发掘我们自己的普世价值。也许普世价值是一个基本已经相对完整的概念,但是很多时候它并没有完全被展现出来。

美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可以说由于美国在普世价值的宣扬上面的成功,它很多的自身的文化都已近被发掘成了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东西,比如我前面提到的美国英雄主义、美国梦,这些都是他们对于自身的发掘。要达到这一步是经过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的,而当这些渐渐为人所接受的时候,美国人真正输出了自己的文化,不单单只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同样是自己文化特有的东西,当《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这样的片子在全球热映的时候,我们慢慢也接受了美国的幽默,美国的生活方式,我们现在不仅仅看好莱坞的电影,还看美国的电视剧、轻喜剧、脱口秀,也许之后的几个不是带有普世意义的,但是的的确确文化却输出给了我们。

当我们可以用很强的形式吸引人的眼球,用被人认可的价值观赢得赞誉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面再挖掘一些,人类所共有的,但是在我们身上尤为突出的普世价值。比如歌剧《木兰诗篇》在国外的巡回演出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认为这部歌剧不仅是有着浓郁的中国风,同时很好的发掘了普世价值,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不仅仅是中国人才认可的,同时也是人类对于孝的普遍认知。

三、结论

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发展途径,需要由形式上的特色引人注意,需要形式上的特色结合内容的普世价值来为人认同,需要对于自身文化的普世性发掘来以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维斯.中西文化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第5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敏感度 文献综述

一、 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

(一)国外研究现状

语用能力一词是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术语及概念,在教学中早已被广泛使用,但是人们对语用能力的理解和解释并不完全一致。诸多语言学家对语言能力、语言行为、语用能力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有阐述。1965年,Chomsky首次对“能力”(competence)和“表现”(performance)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做了严格的界定,他认为“能力”指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内在语言知识(或称内有语法),与语言的实际使用(即表现)无关。后来的语言学家则研究得更具体,Widdowson(1989)认为:“能力”有两个组成部分:知识和技能。这两个组成部分和Hymes的两个参数相对应:语法能力(the parameter of possibility)和语用能力(all the other parameters)。英国学者Nattinger等(1992)则反对Widdowson(1989)把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看成是并列的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不应把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看成是并列的组成部分,应把语法能力和语言表现看成是一个连续体,语用能力知识只是这一连续体中的任意一点。语用能力是语法的延伸,涉及的是语言使用的规则,不仅包括正确的使用语法规则组词造句的能力,而且包括语言形式在一定语境下正确使用的能力,指学习者在一定语境下创造语法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贴切表达语义或利用语法知识,准确领悟其功能意义的能力(洪岗,1991)。

很多学者都意识到提高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而言,由于我国英语教学受到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偏重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语言形式教学,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和机械的句型操练充斥课堂,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少语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法功底和口语表达能力,但实际交际能力不强,使得在实际使用中,不少交际者经常出现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不得体的失误,导致出现冲突或误解(钱冠连,2003)。要提高语用能力,就要减少语用失误,因为语用失误可以反映语用能力的强弱。语用失误越少,语用能力就越强。对言语使用失误的研究始于英国兰彻斯特大学的学者Jenny Thomas等。Thomas(1983)将文化不同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准确及时地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现象定义为语用失误。她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发生的语用失误是语用规则迁移所造成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

就语用失误的成因而言,国内学者大都归结于文化差异、母语文化因素和语用规则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一方(或双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交际双方各持不同的文化观点参与跨文化交际,从自己的文化角度揣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结果两种文化观念不能相互融合,当发现与自己的预期不同,就会产生文化冲突,出现不恰当的言行。吕文华(1993)认为:“由于学生的母语语用规则和文化因素是自幼习得的,已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学习和使用外语会形成干扰。”戴炜栋和张红玲(2000)指出:“文化迁移是指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干扰,它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或外语学习时,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与思想,并以此为标准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文化迁移往往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仇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和文化因素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曹春春,1998)。

基于以上的研究,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要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就应该在英语学习中贯穿文化教学和文化差异的教育,更多的人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应该把文化教学融入英语教学中。韦庆春(2006)提出:“只有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异,充分认识并重视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用的素质和语用能力。”于利伟(2010)提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语用不能脱离文化存在,我国的外语教学应该一改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重视外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教学,忽略文化背景知识则无法准确运动这种外语,即语用能力大大降低。

二、跨文化敏感度

(一)国外研究现状

跨文化敏感度是一个多层面概念,它“包括六个要素:自尊、自我监督、思想开放、移情、交际参与度和理性判断”(Chen&Starosta 2000:1-15)。对于文化敏感度的研究,有R.Hanvey和Bennett对文化敏感度的阶段分类,K.Cushner创建了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目录表。根据陈国明和Starosta的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技巧组成,其中跨文化敏感是连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技巧的核心因素,只有对异国文化有正确的情感倾向,才能激发相应的文化意识,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正确的交际技巧,进行有效的交际行为。对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被认为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起点(毕继万,1999)。

Bronfenbrener,Harding和Gallway是最早提出敏感度(sensitivity)的学者,他们认为,对本国文化和对个体差异的敏感是两个重要的交际能力。Hart,Burks,Carlson和Eadie把敏感看做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维模式。自1992年以来,各种测量方法开始出现,但由于缺乏信度和效度,往往不被采纳。直到1998年,在其跨文化敏感的发展模型的理论基础上,Bennett和Hammer发展了跨文化发展测量问卷(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成为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在美国、亚洲和欧洲广为应用。(Chen和Starosta 1997:1-16)。Bhawuk和Brislin开发了跨文化敏感度目录(ICSI),用于测量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的跨文化敏感度(Chen和Starosta 1997:1-16)。然而,这份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遭到专家的质疑。Chen&Starosta(1997)认为跨文化敏感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概念一直混淆不清,两者缺乏清晰的界限。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进行了反复研究,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跨文化敏感这一概念即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因此,将跨文化敏感定义为: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这一概念应限制在情感层面上。跨文化敏感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包含以下六个因素:自尊、自爱(self-esteem)、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思想开明(open-mindedness)、为他人着想(empathy)、参与交际(interaction involvement)和理性判断方式(non-judgment)。根据六个要素组成的概念框架,采用因子分析法,Chen和Starosta开发出测量跨文化敏感度的专用量表――ISS,这一量表的效度和信度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邵思源,2011)。

Chen和Starosta认为,跨文化敏感度较高的人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评价意识(self-esteem),能更快地适应陌生的环境,更乐观地看待压力和挫折,更从容地应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差异。根据以上对跨文化敏感这一概念的定义,Chen和Starosta首先设计了73个利克特量表来测定跨文化敏感的六个特点。他们在留学美国的国际学生中收集到数据后,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减去因子负荷值在0.5以下的49个问题,然后用保留下来的24个问题组成量表,并在这一群体中再次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测试,最后于2000年在杂志Human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该研究所采用的跨文化敏感量表(Fritz,Mllenberg&Chen 2002:165-176)。随后,Wolfgang Fritz和Antje Mllenberg采用了此跨文化敏感量表,对541个德国学生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证明,Chen和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并适用于各种文化。

(二)国内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被引入到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相关内容的著作和教材几十部之多,有2000多篇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司联合(1998)提出:“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带来圆满成功的交际。当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后,他们就不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而会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成功用于交际中。”司联合更提出语用能力与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关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高低和语用能力的强弱成正比。隋晓荻和潘丽探讨了文化背景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采用了1992年Bhawuk和Brislin的跨文化敏感度目录(ICSI)(孙亚,2002)。周杏英(2007)采用了Chen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水平测试。像这样的对跨文化敏感度的测试还有很多,这在后来的邵思源(2011)等人的《一项对高中英语教室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调查》一文中也体现出来。

三、结语

我们要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就要从文化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者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即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们用于交际中,从而带来圆满的成功的交际。跨文化敏感度作为反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备受关注。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首要条件,因此培养跨文化敏感通常被视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 跨文化敏感的测量是跨文化交际培训的首要步骤,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跨文化敏感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Canal,M.Swain,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In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56.

[2]Chen,G..M.W.J.Starosta..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J].Human Communication ,1997(1):1-16.

[3]Chen Feng. AStudy of Linguistic Deviation by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Guangzhou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1992.

[4]Goyer Robert munication,Communicative Process,Meaning:Toward a Unified Theory[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0,(20):4-16 .

[5]Green .G .M. Pragma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M].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lishers,1996.

[6]Hymes,D.H.,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extracts in Brumfit and Johnson eds.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7]H.H..Stern.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8]曹春春.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英汉语用失误现象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1998(02).

[9]戴炜栋,黄任.转变观念,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06).

[10]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06).

[11]戴炜栋,张红玲. 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02).

第6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摘 要:经贸翻译所涉及的文化问题处理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常见的一些经贸翻译文化问题可分为文化欠缺和文化误译,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译入语与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文化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归纳了四种有效的翻译策略:加注法、音译法、意译法和仿译法。

关键词 :经贸翻译 文化 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的交流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经贸方面。21世纪以来,经贸方面在各国的交流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使经贸交流顺畅有效,经贸翻译活动必不可少。经贸活动涉及面广,覆盖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在经贸翻译活动中,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在文化问题上的处理显得至关重要。

一、经贸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问题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人类有了语言起,就有了文化。在进行各类题材的翻译时,文化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经贸翻译也是如此。例如,在翻译一家公司的产品广告时,产品的名称和广告语中就会包含各种文化背景。这些文化背景是否能准确地传达给译入语读者,是这则广告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在的一些经贸翻译在处理其中的文化背景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文化欠缺,二是文化误译。

(一)文化欠缺

文化欠缺是指将源语文本翻译到译入语时,原本存在的一些文化背景在译入语中有所欠缺。源语文本中包含的文化背景极为重要,若在译入语中有所欠缺,会导致源语信息缺失,降低翻译质量,阻碍目的语读者获取信息,从而影响交际目的的实现。如:在一段经贸翻译材料中,涉及到了中国有名的“杜康”牌酒的广告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中的“杜康”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了酒的指代。在翻译“杜康”一词时,有些译文直接采用“杜康”的拼音“DuKang”。若直接译为“DuKang”,目的语读者缺乏中国文化背景,可能会对此一无所知,更体会不到这背后的酒文化。这样,交际目的就没有达到,因此译文在此处应加上注解,解释“杜康”一词。

(二)文化误译

经贸翻译中的另一种文化问题是文化误译。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政治因素等存在不同,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如果不了解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就可能造成文化误译,也会导致交际目的的失败。如中国的一个电池品牌“白象”,若直译,则为“white elephant”。大象性情温柔,又力大无穷,能远行,能负重,在中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w h i t eelephant”在英文中却有“庞大而无用的累赘”之义,这与中国文化中“象”的寓意完全不一样,如果直译,就会产生文化误译的现象。

中国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序言中谈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此后,“信、达、雅”成为了翻译的标准。无论是文化欠缺,还是文化误译,都没有将源语文本中的文化背景准确地传达出来,都没有达到“信”的要求。因此,在经贸翻译中,要杜绝这两方面问题的出现。

二、经贸翻译中存在文化问题的原因

上文提到,经贸翻译之所以会出现文化欠缺和文化误译两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大致可分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思维模式的不同。

(一)文化背景的不同

不同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政治、历史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而就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数字“9”是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的数字,因为“9”与汉字“久”谐音,寓意“长长久久”;“8”也是吉利的数字,因为与中国一些地区的方言“发”谐音,义指“发财”“财源滚滚”。而这些数字的寓意在西方国家是没有的。又如“孔雀”姿态优美,羽毛多彩绚丽,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优雅、漂亮。但是在英语中,“peacock”有“爱炫耀,爱虚荣”之义,“as pride as apeacock”——“孔雀般虚荣”。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有所差异的词应尤为注意。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

文化渗透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也包括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例如,在汉语里,为了使文章具有音韵美,一些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叠词出现频率较高。这些词尽管意思大同小异,但是读起来琅琅上口,丝毫不给人冗余感。在英语中,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英语力求具体简洁,重复使用意思相似的词会给人多余之感。

三、处理经贸翻译中文化问题的策略

为了使译文符合“信、达、雅”的标准,将源语文本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准确恰当地传达出来,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在处理经贸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时,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注、音译、意译、仿译。

(一)加注

加注译法是指针对源语文本中的一些词或句子,在译文中添加一定的解释性话语,让译入语读者获得更准确的信息。这种方法适合于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存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例如:

(1)曹州城内有一隅首,名曰“尤之女”,据传尤之女酿得一手好酒,偶被孔子一饮,赞曰“圣贤至美”!故得名“圣酒”。(曹州圣酒)

There is an intersection named“Girl Youzhi”in Caozhou City.The story goes that Girl Youzhi madea good drink of liquor which Confucius drank byaccident.He praised this Liquor as a delicious one.So it got its name as Liquor “Shengjiu”.[1]

孔子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对于孔子及其儒家文化,中国人非常熟悉,但是对于缺乏一定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人来说,若单纯译为“Confucius”,读者对此可能不甚了解,所以,应采用加注译法,译为“Confucius,the great ancient Chinese educator”。

(二)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根据源语的读音,在译入语中重新创造一个与源语读音类似的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本的音韵美。如:“美加净”-“Maxam”,“Glory”-“歌莉娅”,“Maybelline”-“美宝莲”,“Coco Cola”-“可口可乐”,“hacker”-“黑客”,“pizza”-“披萨”等等,都是音译的例子。

(三)意译法

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有时候同一个表达在两种文化中的意思完全不一致,若直译,则会造成文化误译的问题。此种情况适宜采用意译法。意译法是指在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基础上,摆脱源语的语言结构束缚,传达源语文本的意义。

(2)江苏已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地区 。

Jiangsu has become a hot spot for its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2]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热点”是指在某个时期非常引人注目的地方或者问题,毫无“危险、冲突”之义;但是“a hot spot”根据《牛津高阶字典》解释,是指一种“艰难或者危险的情形,或者有政治等问题产生的地方”。由此可见,中西方对于热点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因此,“a hot spot”应改为“a focus of attention”,避免文化误译。

(四)仿译法

在处理文化问题时,仿译法是非常有效的。仿译法指在译入语中用一个常用的习语或句子来翻译源语中带有文化背景的语句,达到一种语言风格、文化意义对等的效果。例如:

(3)Tasting is believing.

百闻不如一尝.[3]

(4)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4]

第一个句子套用的是“seeing is believing”,而在汉英中刚好有“百闻不如一见”这个表达,译文同样套用汉语的这个表达,“百闻不如一尝”,这样译文就与源语文本一样,在结构上一致,并兼具音韵美。第二句中“车到山前必有路”是人们熟知的习语,该广告之所以用这个结构,是希望用熟悉的习语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而英文中有“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同样为译入语读者所熟知。

简言之,经贸翻译涉及的题材丰富,有些经贸题材的翻译在文化上处理得不够妥当。要恰当地处理这些文化问题,应先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寻找合适的翻译策略,最终将源语文本的文化背景传递给译入语读者,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项目编号:12WLH4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泽芬.论汉英广告翻译的原则[J].现代企业教育,2006,(12):203.

[2]蓝.关于英汉经贸翻译的信[J].中国科技翻译,2004,(1).

[3]张赛妮.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J].文史博览,2009,(9).

第7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1995年全世界很多区域都在进行对于二战结束五十周年的反思和纪念。在这个年头里,和日本的知识界并没有表现出对于这一事件的共同性立场,相反,除了少数有识者之外,在各种形式的合作中,中国和日本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回避正面触及这段历史所造成的感情创伤,以知识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于是,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潜在前提。与此相关,1995年也是中国普通公民又一次强化战争记忆、燃起民族仇恨的年头。各种形态的有关历史的回忆,使得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国人在感情上加深了与日本的对抗情绪。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它很快带来了文化上的全球化要求,于是,中国人从日常生活到感情和文化选择,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既有的价值观念还在,但是它们已经被结构进一个完全不同的序列里,从而发生着不同的作用。

当全球化被语焉不详地不断复制为一个既定前提的时候,有关全球化的了解反倒被搁置起来了。特别是全球化与"普遍性"、"国际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紧迫的任务被理解为与国际"接轨",并由此衍生出所谓国际化与本土化两种立场。但无论是哪种立场,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那就是全球化过程将带来的不是本土文化的开放或者消亡,而是本土文化的重新结构,在这个重新结构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实体性将要受到挑战。

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全球化本身的定义问题,而是在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了全球化这一前提下所出现的一些基本状况;我认为,这些状况反映了某些误区的存在,它们集中地体现在"跨文化"对话的活动当中。实际上,在近年来中国的"跨文化"活动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多被理解为某种实体,开放文化和固守文化只是在对立的两极上强调了文化的实体性而已,因而,全球化的过程所带来的本土文化的自我否定和重新结构的可能性,被这种实体化的思维方式遮蔽殆尽,它基本上变成了一个轻松的叙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过两年的准备,在1997年,在少数中国和日本知识分子之间,开始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对话过程。我们给这样一个对话的尝试命名为"知识共同体对话"。不言而喻,主要发起人和参加者试图在这样的对话中建立的,是一种跨文化的共同性知识立场。这一尝试所试图面对的,则是在轻松的全球化叙述和谨慎的跨文化对话背后所隐藏着的、存在于中国和日本社会与知识界之间的尖锐的文化冲突。通过对这种文化冲突的触及,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全球化认识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的误区,从而勾勒全球化文化互动的真实状态。我们非常清楚,文化差异的表述通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所遮蔽。这种遮蔽导致的后果恰恰是被遮蔽的差异和矛盾的深刻化和白热化。仅就中国和日本而言,在两国的知识界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一直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各种面目呈现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程度。但是,在各个层面的交流之中,有一些被自觉回避的问题总是会以人们最不情愿的方式爆发出来;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战争历史的责任问题。这是一个始终未能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中获得明确定位的问题。这样说倒不是意指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讨论,或者没有得到注意,而是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和真实的表达途径。所以,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有关战争责任问题的交锋往往会突如其来地爆发,又被突如其来地压抑。与此相关,如此频繁的文化交流,其实却是在非常狭窄的思路中进行的:所谓"专家式对话"是构成文化交流的基本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只允许就一个方向展开话题,比如两国中国学家的交流或者日本学家的交流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交流只以话题所依赖的某一方文化为基础,而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则仅仅被视为背景从而被虚化或搁置,只有当讨论无法顺利进展的时候,文化差异才被作为"退路"提出来,它的作用又往往在于以文化特殊论堵住另一方发言者的嘴: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只有我们才了解。毋庸置疑,这样的模式没有给文化冲突准备余地,而且通常由于话题的设定是在一种文化内部,而这种文化又被视为是自足的,所以来自该文化的学者就无形中充当了"先生"的角色。也由于同一个原因,作为专家式对话的伴生现象,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常常会引起一些潜在的纠纷,而这些真正的文化冲突基本上被视为附加的问题被草率处理掉,从未构成讨论的主要对象。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的友好表象建立在极其虚假的层面上。

出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认为,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知识空间,把一直被遮蔽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问题推到前台,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为此,我们在"知识共同体对话"的起点规定了如下几个基本的前提:

第8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电影 文化冲突 刮痧

引言

《刮痧》这部影片的再生产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时空上的差异,造成文化、观念上的不同而表现为行为上的冲突。差异性从时间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传统与现代两者的矛盾。这不仅是局限于中国或西方世界抑或东西方,而是全球性的。从空间上来说,由于各国在地域、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西方的差异,表现为民族传统精神背景、文化背景、哲学背景。这种差异性不可能避免地存在衍变为冲突。但由于全球化的形成和人类文化的共趋性使这种差异性最终走向互解和融合。

1《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1 文化冲突在电影策略方面的表现

《刮痧》是一部以中外文化冲突为由头,却始终在讲着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的影片《刮痧》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刮痧”(治病)和“打孩子”(管教)两件事,这是典型的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上对人表示爱心的方式,表现中西方不同文化认知,教育方式和关注方式的事件,或许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思维和行为特征。这在戏剧结构上构成了一个契机。当中国文化的方式被放置到异域的美国文化时空中时,一种文化认识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就当然爆发了。作为电影作品的戏剧也就随之出现了,就电影的戏剧而言,这是戏剧冲突和矛盾的巧妙起点,也是电影主题和倾向性展开的基本点。影片从两种文化的冲突入手营造了故事发展的情境,却并未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而很快转入了情与理的冲突,从此展开发展脉络。在接下来的故事中,矛盾的重心始终放在法律与人情的对立上。不知不觉间,中国人的骨肉亲情成了该片表现的主要情节,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始终被牵引。他们认同许大同的角色视点,为许家的分离和团聚唏嘘不已,而影片所要表达的那一点文化的,理性的微光早就随着人物感情的起起落落消失在视线之外,而在人物设置上,《刮痧》也采取弥合矛盾的策略。许大同一家遭遇纯粹是误会引起,之后他们想方设法的要解除误会。戏剧化的故事,紧张的节奏,煽情的情节,夸张的表演,大团圆的结局,为了更好的表现文化冲突,郑晓龙把拍摄地点选在了“以居民的顽固著称的密苏里州”,而不是自己熟悉的纽约或影视人才集中的洛杉机,因为这两个城市“太国际化”,“根本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文化,在美国人眼中他们什么都不是”。其潜台词是,真正代表美国本土文化的地方,对外来文化是排斥的。而这也恰恰证明所谓的“文化冲突”绝不仅仅是外来文化者的主观感受,具体到《刮痧》这部影片,不仅中国本土观众会关注文化冲突这个主题,美国本土居民因其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感,也会对其感兴趣。

1.2 文化记忆与主体认同的冲突

中美文化冲突中蕴涵的权利政治创造了刮痧的文化神话,也造成中西文化种族话语的对抗。两种文化都试图垄断刮痧神话的知识建构,从而控制文化话语的权利。对两者来说,刮痧本身具有的技术或医学意义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其文化和身份在玄学意义上的意指,也即刮痧神话对身份建构所具有的意义。因此,刮痧神话不仅是两种文化种族意识的主战场,也是两种单一性集体文化身份对抗的直接体现,而对于移民个体来说,则更多的表现为文化记忆与文化选择之间的冲突。刮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代表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制之处,其神话内涵是中国文化身份的特征。对于许大同这一代移民来说,当他们踏上美国之时,便与中国文化相隔万里,在美国生活多年以后,过去的文化记亿变得越加模糊,身份也变得游离浮动,他们只能生活在破碎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选择的交叉地。刮痧冲突的发生,一方面彻底打破了许大同对美国梦精神的盲目认同,另一方面也使他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身份问题,以及刮痧对在异国他乡回归文化身份的重要意义。对于他来说,刮痧是解决其身份问题、回归中国文化的唯一途径’如果他放弃为刮痧辩解、在法庭上接受西方知识话语的裁决,无异于背叛自己的文化记忆、放弃中国文化集体身份操守:而如果他坚持刮痧的合法性,则不仅是在捍卫刮痧疗法与中国文化,同时也表明了自身向集体身份的回归以及中国文化的认同。在刮痧冲突中,移民身份与文化选择的复杂问题暴露无遗。刮痧神话,引起另外中美文化的对立和两种集体身份的较量。在对抗中美两种文化不但致力保持各自的集体文化身份,而且试图控制移民主体的个体身份,强迫其在冲突中做出身份的选择。

1.3 中西对“刮痧”理解的冲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阴阳概念的不同阐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述,就与中国文化相对而言,西方文化被我们认为是一种异质文化,当中国文化中的阴阳概念遭遇异质化时,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在《刮痧》中,许大同在法庭上试图对刮痧进行解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人体的七经八脉,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脉络,气在全身流动,气沉丹田。”许大同基于人体对人生病的理解是一个阴阳调和的过程。但美国人听了许大同的解释后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能被美国人所接受的用现代科学话语解释的刮痧的理解的概念是“凡是针灸。按摩能治的,刮痧都能治。它应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刮痧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以增加血容量和血流量,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或重建人体自然生理循环系统。而丹尼斯背上因为刮痧留下的淤痕被美国医生认定为是受到了虐待,把身体上的淤痕仅仅解释是为了治病,这是西方人所万万不能接受的。在中医学中,这种经络学说实际上是一个实证的东西。也是一种科学的东西,是一种阴性的科学,中国特色的科学。而西方人觉得只能够拿外部的一个仪器去证实。去观察。没有想到过人的本身也可以是一个实验仪器。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对其认知和理解。然而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架起一座桥梁,让异质文化中的人相互理解,从而实现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

2 《刮痧》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第9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27-02

收稿日期:2007-02-12

作者简介:刘百宁(1965-),女,西安人,副教授,从事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交际工具。语言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集团内社会成员的共同认可为前提,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形成各种语言符号或书写符号,加上各种组合规则和表现形式,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以及做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Edward Taylor)。不言而喻,语言反映社会文化,同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Goodenoungh指出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就曾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助于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

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掌握并应用该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语言学习能力,提高语言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正确运用该语言的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据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中西文化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会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如文化中的习语。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俗成地构成整体意义。形容一个人“脾气倔强,不肯轻易改变主意”,在汉语中说“犟得像头牛”,而英语中则用“as stubborn as a mule”(犟得像头骡子)。再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Waterloo(滑铁卢)是比利时中部的城市,1815年拿破伦(Napoleon)的军队在此大败,之后便用Waterloo一词来表示巨大的失败。因此,如果不了解其相关文化背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甚至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文化的认知过程。著名语言学家Brown(1987)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大学英语教学中此类问题尤为严重。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学课时少、任务重,不可能渗透文化教学内容,况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很少涉及此类试题;更有教师认为文化教学只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大学英语教学无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考试体制误导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由于等级考试的影响,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背单词、短语、句型和大量做模拟题上。

3.教材内容单一化。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材受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较深。数年前学生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是一些对话、小故事、短剧、科普简介等方面的文章。虽然教材的题材多样,但内容单一,学生所接触的并不是丰富多彩的、深入目标语社会的语言材料。由于教材讲述的主要是励志性的素材,所以尽管学生学的是英语,但其思想内涵却还是中国文化。这样,在日常教学中,语言和文化被人为地隔离开来。

综上,既然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就既要增强自身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改变我国外语教学“事倍功半”的现状,实现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以适应今后工作特别是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树立明确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Tomlinson(1998)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领悟过程”(conscious process)。在此过程中,有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直接学习和大量的语言学习,前者是“显性”的(explicit);而后者是“潜意识”的(subconscious)、“隐性”的(implicit)。语言学习的过程是知识逐渐积累的过程,而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是“隐性”的、逐渐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在熟悉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了解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基础上,必须增强教师自身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既要做到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学习。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应将语言材料置于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之中,让学生在发现、了解、对比、领悟、使用中掌握英汉语言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既然外语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那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中的文化内涵,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首先,要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在试题中增加文化方面的内容,是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交融的前提。其次,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含义上,应同时向学生传授语言符号中隐含的深层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从文化知识层面提升到文化意识层面。据此,教师在传授英语基本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语言文化基础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达到打好英语语言应用基础的目的。为此,要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篇章结构、修辞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章中蕴涵的文化意义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要紧扣教材包中含的文化信息,进行基本的英汉语言文化的比较,使学生了解二者的语用差异,力求运用得体。

2.以课文和练习为线索,补充一定的文化教学内容,重在语言与文化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教师可结合教材和补充内容,系统地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要通过语言与文化教学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如民俗、、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以及文学、艺术、经济和自然环境等;要进一步加深对母语文化的认知,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视角;还应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的文化意识,并将其正确应用于日常会话交流和书面交流。

3.以教材为核心,加强文化教学的比重,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异国文化的能力;加强文化教学,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英语国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异域文化,培养其综合、概括和整合能力,以避免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错误和尴尬;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接收对方信息和及时准确地发出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总之,语言和文化教学本来就应该是一体的,而且是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主线。对教师而言,它是通过语言基础教学和跨文化意识培养,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过程;对学生而言,它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逐步转化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发展过程。所以,在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视为一个整体,二者只是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而已。

参考文献:

[1]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Harhcourt, Brace.& Company,1921.

[2]Brown.H.Douglas,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Jersey: Prentice Hall,inc.1987.

[3]陈贤纯.中国文化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5]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