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医学教育研究

第1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29-02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向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交了题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转化中的问题》的论文。一般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产生的标志。在这篇论文中,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段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程,这具有历史必然性。他预测,高等教育不仅会变成大众可以享受的权利,而且会变成一种普遍的福利,最终必然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为依据,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的水平时,是一种精英型高等教育;达到15%以上的水平时,就开始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达到50%的水平后,标志着高等教育开始向普及化方向转变。

1999年起,我国普通高校实行扩招以后,高校学生数量迅猛增加,高校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2月2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说,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一般以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标志。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入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没有发生适应性地转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影响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据此,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二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前者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含高等医学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后者指的是依据高等医学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受到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生源质量有所下降。1999年各高校普遍扩招之后,高等医学院校招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很难做到精心挑选优质生源,同时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势必造成接受高等医学教育的门槛降低,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生源质量的下降。

(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资源指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特别是高校大幅扩招以后,教学经费没有按照相应比例增长,从而使得高等教育的总体资源配置、教学科研设备、基础设置条件、生均教学用房、生均教育经费、生师比、生均占有图书资料的数量、实践教学条件等硬件资源不足。此外,生师比例的提高带来大班上课,师生互动交流减少,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相应的减少,教师负荷加重,以及教师学习、进修机会的相对减少等软件资源的不足,这些均对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教学管理难度增大。学校的逐年扩招,教育对象的急剧变化使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来不及转变观念、更新知识,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革新之路,就迅速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大多数普通高校在教学管理上仍沿用精英时代形成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如培养目标缺乏个性化内容、培养方式趋同、重智育轻能力等,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使得教学管理难度增大,难以真正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与系统化。

(四)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学管理的不严,以及学生管理客观存在的困难,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不断下滑,具体表现在学生“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薄弱。“三基”训练的目的,就是训练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巩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实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基”的薄弱,势必影响高等医学教育培养质量。

二、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多样化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观。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转变教育观念是先导。没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很难健康持续发展。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潘懋元则认为,多种形式的办学,应有多种规格,各具自己的特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适应面。因此,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应以国际高等医学教育质量标准为依据,以医学本科专业认证为准绳,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符合国情校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观。

(二)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高等医学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医务工作人员,因此其培养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应制定各种规定措施,引导鼓励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和研究活动,对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充分调动其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成长,如岗前培训、集体备课、试预讲制度、导师制等多种方式,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此外,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尤其是教研室要充分发挥教学基层单位的作用,引导督促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和教学研讨活动,从而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三)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计划来实现的,而课程教学体系是教学计划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依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生物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伦理课程是课程设置的关键。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课程设置应以满足医学教育标准规定的医学生应掌握的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普遍存在着课程门数多、周学时高、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问题。为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各高校各专业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学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并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国内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确保学生不增负,学习有效果。

(四)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始终贯穿医学教学全过程的教学环节。医学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实验室操作、床边见习、生产实习,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临床素质,使其将来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清醒的临床思维,有敏捷的临床反应及协调的临床操作。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临床能力可定义为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人际交往、动手能力、临床知识和技能等,临床能力是检验医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金石”。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相比,我国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国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缩小并消灭这种差距,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见习、实习)的管理,建设一批管理规范、师资优良、带教经验丰富的示范教学基地、教学实习医院,为加强实践教学奠定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快讯:中国高等教育已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EB/OL].news.省略/edu/2006-02/28/content_4237809.htm,2006-02-28

[3]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基金项目】校级研究生启动金

第2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高超的技术,更要求对患者有全面认识,不仅局限于病情,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其他方面予以治疗,如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状况等,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应具有人文素质。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有利于树立其人文精神,使医学生,培养其成为一名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医生,同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正常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医学人才更应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加强医学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从而培养社会进步需要的全方位人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人的生物学因素,而忽视了其社会属性;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当今社会医患矛盾日益激烈,人们对医务人员的评价较低。认为有些医务人员医德不高,缺乏对病人的精神关怀,没有真正尽职尽责。医生为病人看病除了让患者身体恢复健康,还应考虑其经济利益等因素。但是有的医务人员将重点放在如何谋取利益,违背了职业道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医生人文知识匮乏,没有将职业理念落到实处。因此,。要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教育,使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医学生是人们生命的未来守护神,要使其成为全面发展、道德高尚的医务人员,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学院校必须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2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2.1教育观念相对落后,重视程度不够,医学人文教育被边缘化。

尽管现代医学模式已经出现,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虽然很多院校都出台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案,但是只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其他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也只是通过增加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开设,对更深层次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应地在人文教育投入方面也不够理想,严重削弱了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使得医学人文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

2.2课程设置重医轻文,教学安排随意性大,存在着不合理性。

首先,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医学院校仍以传授医学专业知识为主,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较重,无暇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对人文教育缺乏或重视程度不够。在此影响下,忽略对人文知识的学习,造成了知识结构的严重失衡,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学校开课的随意性与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破坏了人文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第三,尽管医学院校均开设人文教育课程,但其教学仍然采取传统“满堂灌”的方式,缺乏应有的“实践课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体验,无法在各种实践中感受和领会人文精神的博大内涵和深远影响。使人文教育虚有其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医学院校校园人文文化氛围的形成。

2.3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大多数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仍不合理,人文学科建设较薄弱,人文社科类教育师资匮乏,大多数医学院校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均毕业于非医学院校,尽管在医学院校受到医学相关的熏陶,但是对医学知识缺乏基本的、系统的了解,不能从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中没有将医学知识和临例进行有机的结合,导致文医分离;而医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毕业于医学院校,他们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技术,但受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讲授,对人文教育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在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缺乏对人文素养的渗透,不能将临床查房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忽视了对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医文分离。而在美国担任人文课程的教师,不仅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具有很高的素养,同时还是医学专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人文教育的质量,还可以保证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与美国相比我国人文课程师资力量略显薄弱,由于学科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虽然能够较好地完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但是往往很难实现人文教育与医学相关实践活动的完美融合。

3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

3.1转变医学教育模式,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点于转变教育模式,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大健康观的需求。医学学科包括科学和人文两种不同属性的知识,作为医生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和技能知识,更要掌握深厚的人文知识,并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体现在医学的行为当中。在成才中成人,将就业与做人有机结合。树立全面发展的医学教育理念,强调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专业知识的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新医学教育的新模式。

3.2构建全面科学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综合性,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习阶段医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的、完整的、科学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要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有必要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课程内容应涵盖文化基础、人文、医学科学等类型,还可以增设一些医学临床相关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医学和法律等社科类学科的交叉,如医患沟通、卫生法学等,科学合理的设置人文课程是医学人文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要改变当前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当中的不合理现象,须确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培养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形素养的要求为依据,根据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学生自身成长的他点,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另外,还应加强医学生的人文实践能力。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医学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有助于其真正做到“仁心,仁术”。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环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播者。实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医学院校的专业特殊性使得其中的人文教师缺乏医学专业知识,而医学专业教师又缺乏人文知识的现象长期存在。所以,要注重医学类和人文类教师专业知识的互融互通,人文类教师可通过参加医学课程听课旁听的方式补充自身的医学知识,增加其对医学教育要求的了解;对于医学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师教育培训和知识讲座相结合等形式,培养和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文意识与人文践行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修养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教学观。

3.4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

第3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1、高等教育成本及其成本分担

高等教育成本一般指在高等学校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一切费用,也即是高校的在校生在学习期间直接或间接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参照教育成本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高等教育成本就是指为使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高等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

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创立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该理论基于“受益者付费”的原则把高等教育成本分为教学成本、学生生活成本以及学生机会成本三大类,认为按适当的比例向受教育者收取一部分学杂费以补偿教育成本,同时对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是必要的。简而言之,所谓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实际上是指出了高等教育费用的承担主体应该包括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学校自身及受教育者个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即为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即谁受益,谁支付;谁受益多,谁支付多。

2、高等教育成本的核算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已经由政府、个人、社会共同分担。对学费标准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实际成本;一种是按日常的运行成本。由于成本计算的复杂性,通常我们选取的是后一种办法。这一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呢?需研究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究竟应该怎样计算,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究竟一年需要多少经费。二是分担的比例应该怎样确定,学费在培养成本中占多少为合理。现行的高校学费标准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规定的,有其合理性,但按日常运行成本核收,其科学性尚有欠缺,当前高等教育学费也存在一些问题。

3、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高校学费涨幅过快且收费太高

自1997年全国范围实行高校招生并轨及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宣告了我国免费上大学的历史结束。高等教育的学费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现行高等教育学费制度考虑较多的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和经费投入的不足,以及受教育者的成本计量问题,较少兼顾到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引起各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从而造成了高等教育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在地域、城乡分布上的不均衡。对所招收的学生不论其来自城市还足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收取同样的学费。伴随着高校学费的逐年攀升,却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尖锐的内在矛盾,即公众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有限付费能力的矛盾。

3.2、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缺位

在抱怨高校收费太高的同时,高校也叫苦连天,办学经费紧张甚至入不敷出,学费只占高等教育成本的一小部分,还可以继续提高。这就暴露出了成本分担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在实施成本分担政策的过程中,如今出现了成本分担缺位的现象,即政府没有提供全部的基建费用,为了解决基建支出的问题高校高收费便成为了合理的借口。其次对于高校成本的核算技术一直是广大研究人员努力探究的对象,由于教育事业本身的特殊性质,很多东西难以量化,这样也就使得高校成本无法准确地制定学费标准。

3.3、学费标准不合理

学费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教育成本中个人所应分担的部分,教育成本则源于高等教育的费用和支出。高等学校在制定收费标准时,总是把高校费用中的所有项目都归入教育成本。同时,现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高校的资源与经费不合理消耗与开支数额巨大,浪费严重,直接表现为高校的费用不合理,特别是其中包括离退休人员费、公费医疗费或非教学人员费等在内的“非教育性”费用比重过大,如此导致教育成本在“不合理”地攀升,使得按教育成本一定比例收取的学费超出了学生个人分担成本的合理范围,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

3.4、收费有违收益规律

首先,我国教育财政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所投入的资金是不一样的。这种财政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客观上造成了各教育阶段学费难以体现不同的收益规律,其中以研究生收费最为典型。研究生目前采取免全部学费、单位交、个人交几种收费方式,但学校为了增加收入,除大力扩招自费生外,还大规模举办各种专业学位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利益驱动下,有的学费偏高,学校对这部分研究生疏于管理,致使研究生总体质量下降。

其次,不同学校或不同专业间的收费差异也不明显,指导价或区别定价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失效。实行指导价政策旨在合理体现学校、专业间的成本或收益差异,但几乎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按规定的最高限额收费,这就使指导价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应有的效果。确定具体学费标准的主体是学校,在高等教育仍属“卖方市场”时期,学校自然就有按最高标准收费的倾向,且在目前体制下各专业的培养成本与收益在技术上也无法加以区别汁算,所以也就导致了学生交纳了超过了合理收费的高教学费却没有享受到高校所应提供的相应教育服务及其所带来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3]张怡.从供需角度看高等教育学费价格[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8).

[4]王婧,石轶.对教育高收费的经济学思考[J].教书育人,2006(6).

[5]徐国兴.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J].教育与经济,2004(4).

[6]高阳.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的现状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

[7]徐晓辉,王光宇.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初探[J].会计之友,2006(9).

第4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模型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产品质量观向服务质量观的转变,学生评价高校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生满意度测评正是基于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观,并站在学生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的新的研究维度。

一、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到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

1. 高校教育服务概念界定

由于高校教育的复杂性,很难对高校教育服务做一个统一的定义。马万民(2004)提出高等教育服务主要是指高校利用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为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的用于提高或改善其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促进其人力资本增值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陈士俊等从产出的角度把高等教育服务定义为,高等教育机构利用教育教学资料,来促进教育消费者所获得的显性和隐性收益的组合。[1]高校教育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大学具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因此广义的高校教育服务应该涵盖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即包括面向社会各领域的教育服务和面向学生的服务。狭义的高校教育服务特指面向学生提供的服务,包括核心服务和辅助服务,这种活动能提高或改善大学生的智力素质、身心素质和思想素质,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增值。

2.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的区别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的形成,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具有投资和消费性的服务领域相融合的结果,是经济学的产物。教育产品质量观在我国长期占领了主导地位,特点是把经过培养的学生看做是高等的“产品”,观察教育质量的视角锁定在高等教育过程上。诚然,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流向劳动力市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从这个角度上分析企业确实是高校的需求方,是高校学生产品的顾客。但是这一过程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市场交易行为。另外,从产品所有权角度分析,高校不能像企业对产品拥有所有权一样占有学生本人,一个组织不能向另一个组织出售不属于本组织的产品。通过以上分析,显然高校教育产出的服务观更具合理性。

二、顾客满意度模型及其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卡多佐(Cardozo)在1965年发表的《消费者努力、期望与满意的实证研究》中首次提出消费者满意度的观念,他认为消费者满意度会影响其再次购买行为,并会有其他相关行为发生[2]。此后,顾客满意度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瑞典198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顾客满意度指数(SCSB);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是以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为原形建立的,但增加了感知价值结构变量。欧洲顾客满意指数(ECSI)增加了形象结构变量,去掉了顾客抱怨,将感知质量分成两个部分:感知硬件质量和感知软件质量。[3]美国Noel-Levit公司在1995年制定了学生满意度调查活动量表,覆盖860所各种类型院校,调查对象包括675000名学生[4]。英国也在2005年开展了国家范围的大学生满意度调查,157000学生参与此次测评,占到全英145所高等教育院校279000应届本科毕业生的56%,129个学校的反馈率超过50%[5]。

三、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估中应用顾客满意度测量的思考

我国现有高等教育的评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政府直接参与评估的领导和管理,组织和主持所有的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选优评估,负责评估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其局限是,评估主体单一化导致评估效率低下,缺乏从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角度看问题;评估标准统一化,影响评估的科学性;政府评估专业性不强,导致评估丧失准确性。第二种是目前很盛行的大学排行榜,是由社会中介机构自行进行的自由性评价。从目前这些机构的科研实力等方面来看尚未树立较高的权威性,公信力很低,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借鉴国外顾客满意度测量理论和方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1.为高校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完善评估体系。顾客满意度测量是完全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评估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服务质量,为教育部提出的高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这与当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是一致的。

2.有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改进,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通过高校顾客满意度测量可以发现各项工作中的缺陷,有助于各项工作的改进,并且通过测量结果,高校可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明确自身不足,从而提高高校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增强竞争能力。

3.增强高校办学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竞争局面的形成。长期的计划管理使我国的高校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随着目前各类办学力量的介入,高等教育投资成分发生了变化,争夺生源已是各校热切关注的问题。这就倡导高校真正实现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改变师生关系,从而赢得广大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拥护,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最终培养一批忠诚顾客。

4.引导高等教育顾客的理性消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校布局的调整,学校的办学自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适应市场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学校的改革也将以提高顾客(学生)的满意度为前提,导入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将有利于引导高等教育顾客的理性消费[6]。

在国内,全国范围的由非政府组织实施的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尚不存在,但是已有学者开始探索区域性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比如欧阳河等制定了《学生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量表》[7]。研究重在探讨各个层次学生满意度差异、分院校分专业的满意度以及量表中学生满意项目和不满意项目,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对策。这是满意度理论在高等教育测评中的具体应用,但还仅仅是局限在对大学生满意或不满意的统计分析上,顾客满意度理论及其测评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未推广开来,尚处于摸索阶段。

参考文献:

[1]曹军,赵雄辉.高等教育服务消费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高教研究,2007(3):80.

[2]刘武,李海霞等.中国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基于辽宁省的数据[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4(4):59-65.

[3]刘新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0 0 4 .

[4]韩玉志.学生满意度调查在美国大学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2006(5):62-65.

[5]2005 N ational Student Satisfaction Survey [EB/O L].

第5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在加强人文情怀建设的同时,我国高校和社会也要发展理科,使数理专业应用范围更广泛。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突出专业人才建设培养,学科理论知识趋向全面,伴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一学科将会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

 

1.1通过理论教育培养人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我国各大高校的重点专业,该专业重点培养理论与实践双能型的人才,所以国家应该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但是新型学科在发展的道路上,还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它的体系与理念,培养出数理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

 

同时,也应加强学科建设,弥补体系缺陷,将数学与应用数学推向更高峰。当然,教师的讲解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学校应注重教师质量,聘请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行教学。当前社会应用数学发展的势头很迅猛,社会发展需要新的人才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活力。只有掌握了充足的理论,才能进行实践,因此,数学与应用数学在人才培养上要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为辅,才能取得新发展。

 

1.2通过实践高等教育培养人才

 

伴随着改革开放,教育教育也迎来了全面的改革,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使我们的教育方式也有所改变,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模板,而是融入了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学习效果也很显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

 

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实验室,老师先讲解理论知识点,再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比如,物理上的电流、电路测试实验,化学上化学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实验等,在实验的过程中就会加深理解,完全掌握原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科课程也包括数学实验这一模块,要求学生具备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条件的学校要加大投入,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给学生提供实验的平台,使学生能够自由的参与实验。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也要给予支持,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

 

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科建设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遇。信息时代来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快,范围广,并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也受到影响,数学与应用数学与信息关系密切,这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个机遇。

 

同时,信息社会也是一把双刃剑,意味着专业体系要有所变革,学科内容应适当增加和修改。信息化社会应与国际接轨,向更宽阔的平台学习,借鉴外国的学科设计,尝试建立起一套更先进完善的学科体系。学生学习以学科为基准,学科体系更完备,知识体系也就能够完备。专业课程有专业课也有公共课,在公共课这一方面就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选择,开设的学科趋向人性化和国际化。

 

3数学与应用数学的课程理论改革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完备的体系作支撑,并以体系来指导教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按什么顺序进行教学,专业课程有哪些,都是课程体系的内容。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数学与应用数学应对自己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2000年,某高校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其中包括四个专业方向:师范教育、统计学专业、应用数学、信息安全。十年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这所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科飞速发展,相应地对课程体系也进行了调整,理论课时减少,实践课时增加,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型毕业生,而且应届毕业生也被分配到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工厂、科研基地实习培训,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来教育学生,做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一些高校是文理科并重的大学,一些大学以理工科出名,性质不同,着重点也不同。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师范教育课程不应该单一学习有关教育的知识,应该在开设的公共课程里增加统计学、数学史的知识,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学习有主次之分,但是要形成一个全面的课程体系。

 

4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拓展

 

学生如果有深厚的理科功底,鼓励他考第二专业,第二专业可以报考与数学与应用数学相关的专业,例如财务管理,会计,工程学等。加强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从2001年6月份开始,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作为试行版本,其中学科综合性也是要求之一,河北某高校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并以数学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首先试行的专业,到2008年,该学科形成了多维的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更多元化。

 

2014年,地方高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成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数学是一门古老学科,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数学与应用数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近年来在一些专业领域都有发展和突破,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制约学科发展。

 

5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理论发展等方面做一个简单概括和总结,以期对其进一步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来源于生活及社会实践,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该专业教材的合理选用与课堂氛围的渲染是关键。要想搞好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就要探索轻松、和谐、有效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从认知规律出发,根据数学各分支的特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在打好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6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等数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因素,创新能力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保持活力和生机的动力源泉。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涌现是科技不断创新、社会不断进步的基本保障。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且极具挑战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是理、工、农和经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讨了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一、高等数学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创新和进步取决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又取决于创新教育。[1]作为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高等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高等数学教学具有强大的创新教育功能。高等数学内容是人类为探索未知世界所进行创新活动的成果,已渗透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工具,还是一门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课程。从人类文明进化史可以看出,将“数”和“形”完美结合所孕育出人的理性精神在数学中得到完美体现。数学以其概念的抽象性和准确性,逻辑推理的严谨性,结构的协调性,计算的规范性,构造的可行性,统计、模拟的广泛应用性, 技巧的灵活多变性等特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好的内容和途径。通过对数学中各种抽象概念的理解、思辨和推演等思维方法的运用,训练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心理基础;数学是美学的四大中心建构之一, 数学美是人的审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魅力在于化杂乱为有序, 化经验为规律, 寻求自然世界运动简洁、统一的数学表达。数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水平,造就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优秀品质。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做到因材施教

更新教育观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随着高校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规模扩招导致学生知识层次和质量下降,文化课水平差异变大。安徽农业大学有理、工、农、经和文等专业,有些专业文科、理科学生兼招,因此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很大。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必然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消化不了”。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特长和潜力都得到最大程度提高。[2]

2.发挥教材的创新功能,激发创新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高等数学教材内容较陈旧,强调知识结构的严谨,有些地方并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掩盖了数学发现的过程,割裂了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也没有将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到内容体系中,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高等数学教材的创新功能,就必须改革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编撰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教材。在教材编撰中,既要保持数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又要将具有创新意识的素材、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数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应用融入到教材内容中。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的内容需要具备严谨性,因此不可能做到适合每一位学生;此外,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未必相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兴趣的另一推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已有定义、定理和结论的教育方法, 设计合适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和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概念、定义的理解,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教师需要设置宽松、和谐和具有创新氛围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和快乐思考。

3.引导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需要运用逻辑、思辨和推理等思维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启迪创新意识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比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1)训练学生归纳和类比思维的能力。归纳和类比思维方法是学习高等数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运用归纳和类比的思维方法,比较不同背景实际问题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例如,在导数概念的引入中,让学生思考“直线运动的质点瞬时速度”和“水平曲线的切线斜率”求解过程的异同,从而归纳出导数的定义。

(2)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提出科学假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数学中很多重要的数学猜想常常是某些理论向前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因此,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猜想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级数时,如何让学生明白有限和无限之间的差异,可用如下的例子:如果该班有女生,那么班级中的男生人数一定比全班人数少(直观,部分小于整体在有限中是对的);自然数一定比整数少吗?这一问题自然引起学生对有限和无限之间、直观和理性之间的思考。例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示曲边梯形面积求解中的分割和求和(近似值和精确值之间的误差),以及如何利用极限达到两者相等(对极限概念的理性理解)。

(3)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实际问题没有“准确”答案,没有确定方法,因此,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灵活选择方法和工具。学生只有对实际问题进行认真观察、缜密思考,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给出比较满意或符合实际的求解方法。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挑战,都锻炼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众化教育下的必然产物。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数学专业与非数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创新兴趣和创新意识,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创新强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培云.把创新教育融入高等数学课堂教学[J].都江学报, 2001,13(01): 4―7.

[2]曹宗宏,汪宏喜,毕守东.关于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数学, 2011,27(06):1―4.

第7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农村社区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01-0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战略举措,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其中,教育是关键。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能够为新农村培育与塑造建设主体的源泉。鉴于此,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办学模式,承担起作为教育龙头应该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尽的责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面对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结合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霍尔西说:“中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逐步世俗化,增强了大学作为技术变革因而就是社会变革的发源地的潜力,直至今日,大学正开始成为新型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来考虑,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一方面,需要高等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培养能够“下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对新农村的辐射力的增强,既可以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改变我国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又可缓解沉重的就业压力,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都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指出:“巨大的经济运动总是伴随着教育上的扩展,今天的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发展所需求的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刺激了教育上的扩张。”

1.新农村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各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而受教育程度则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马克思说:“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体力是一种人体结构上的生物功能,是有限的;智力则是一种认识上的、观念上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智力的发展,实质上是“延长了他的自然肢体”,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体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然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于科技。科技将成为未来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科技的水平如何,又特别依赖处于龙头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高等教育为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新农村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综合能力差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43%。农村缺人才,缺技术,这在根本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新型农民的塑造,对农村丰富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原有的教育层面上,需要高等教育的积极加人。

2.新农村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扩张

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业群,这就需要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及各级人才,促进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形成,这对目前处于扩招与低就业矛盾境地的高等教育来讲,是一个新的就业推广渠道。“农业系统最需要毕业生,具有消化吸收能力的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农场、渔场、牧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民比受过较少教育的农民对从事农业特别是非农生产活动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而且在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产过程中,受过较多教育的劳动者处于有利地位。当前,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居民希望接受更丰富、更多样的教育,他们对教育将有更新更高层次的追求,而且对教育的需求将变得更为主动和理智。这种需求必然引起高等教育规模上的扩张。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他们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和高等教育投资的意向增强,这就为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面临新的选择

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选择,尤其是受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的:“我们现在所设想的这个教育机器是否真正满足了我们时代个人的与社会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首先应考虑农村市场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树立为农服务的就业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决定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层次。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求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长传统农业产业链,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以服务业带动工业,农工贸一体化的新农村产业群,将带动至少三成的农业人口从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成为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农业工人。同时,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超过半数的农业人口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农村和乡镇服务业从业人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调整专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仅过窄,而且重复设置,“千校一面”、“千系一面”现象严重。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根据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开设新的专业,开设新课程,主要包括:市场农业、国际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常识、新型农产品的推广与普及、农村基层的管理以及各类实用技术,如美容美发、裁剪、烹饪、花卉栽培等技能培训。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摒弃传统习惯的糟粕,传承和引领科学、合理的风俗习惯,不断建设乡风文明,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乡风习俗、文明习惯,呈现“乡风文明、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新农村精神风貌。要求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开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专业课程,进一步扩展高等教育的功能,充分发

挥高等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辐射源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仍是以学位为本位,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重点。而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变观念,以长远眼光放眼于高等教育的未来,以社会贡献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树立新的人才观,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积极探索为新农村培养更多、更实用的科技人才的办学模式与道路,树立新的为农村服务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下乡”,在农村就业、创业,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向农村渗透的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农村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模式

新农村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其中之一便是为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新农村建设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更为灵活、更为多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达到22%,但仍有78%的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其中,大多数是农村青年。主要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很不合理,过分集中于大中城市,而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寥寥无几。这是城乡教育发展巨大反差的缩影,很难想象文盲充斥的农村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很难想象农民教育可以缺少高等教育载体而仅仅委托给农村中小学校;很难想象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赶到省城接受培训。空间上,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在农村的分布,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基于新农村建设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时,要力求建立一种“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新模式,在本地区办高等教育,既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到乡下,又能让农家子弟人人可以上大学。纵观多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及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一)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成果

美国社区学院正式成型于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哈珀先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创建现代意义上社区学院的开山鼻祖。1907年,社区学院的办学形式被引入西部的加州地区。到191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已达70余所。192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数量激增到200多所。1945年,二次大战的尘埃落定,给社会学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并使社区学院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完善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出来。现在美国有1400多所社区学院,约占全美国高等学校的三分之一,而社区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则占近全美大学生总数的一半。

美国社区学院具有显而易见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近年来被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借鉴与效仿。社区学院建院投资小,回报快;学费低廉,受到中下阶层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开放式的自由入学制度,即只要拥有高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则可以被社区学院无条件录取;课程设置丰富多彩且富有弹性,力求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区和市场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两年的学制,毕业后可以拿到一张文凭(相当于我国的大专文凭),拿这这张文凭就可以以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或者可以凭借这张文凭直接转入四年制大学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相关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士学位文凭。

(二)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我国的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早在1995年上海成立了金山社区学院,之后,上海相继成立了长宁社区学院等七所社区学院。1999年北京成立了朝阳社区学院,2000年成立了石景山学院,之后,城区相继在原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学院。现在。天津、南京、浙江绍兴等许多省市都已经或正在筹备建立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基础和雏形基本上都是在地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本着“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的原则和“面向社区、服务社区”的办学宗旨,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内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

(三)发展社区学院的现实意义

自社区学院在上海、北京等地区出现后,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区的实践去探索,虽然社区学院还有待教育部的认可,但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学院是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任何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它将深深根植于社区这片沃土,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成为社区高等教育的中心、文化中心和培训中心,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高级农业技术与农村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但由于当前的城市高等教育与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脱节,无法及时填补新农村建设人才的空白。而在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可以有效填补这一空缺,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为城市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生源。

1.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满足人才的供给与需求

高等教育机构大多设在大中型城市,远离农村地区,对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了解相对滞后,可能会导致对人才的培育出现专业上的偏差。当前的高等教育的门槛较高,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外,即便是进入了高校接受学习与深造,但可能会由于无法适应长期的封闭式的教育而选择放弃,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技术与技能。而农村社区学院能够根据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需求变化作出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的调整,采用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2.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

当前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抓教育就是抓升学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受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追求学校教育的专业与学历,没有意识到项目与实效是其应有的追求。可以说,农村教育未能很好地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我国进行了多年探索的“农科教”结合,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未能形成良好的机制,处于发展的两难困境。而农村社区学院属高等教育的范畴,实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开放的、灵活的、自由的、不脱离群众的教育路线是集学位教育、技术教育、转岗教育、继续教育、文化补习、短期培训等多项教育服务的综合性的实用型大学。同时,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学生又能够就近学习,花费较少,而且,部分学生还可以再进人本科学习。这种符合农民需要的高等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迎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加速农村教育社会化与农村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学院办学与管理

坚持“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办学方向,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人才,是农村社区学院办学的立足点。农村社区学院是一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高校。通过建立一种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与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理论知识特别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

高级人才,同时,培养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意识,帮助他们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维权的法律意识,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农村社区学院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办学地点的选择上,还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

(一)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形式

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要求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农村社区学院应该开展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升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开通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联动渠道,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构建各类教育相通的“立交桥”。

1.职业教育

农村社区学院应把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优先发展职业类教育。全国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了“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社区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农村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或者初中教育的广大农民群众,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级职业专项技能教育和培训,强化从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专项技能。农村社区学院无疑对有志于从事新农村建设但又缺乏技术和技能的农村人口打开了一扇大门,对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村居民来讲开拓了一条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的道路。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他们需要职业转型所需的技能和技术。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居民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职业类教育,把教育方向拓展到工、农、商、技艺、服务等领域,按照不同行业领域的要求设置专业、制定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社区学院教育形式的重要内容,旨在强化学生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议是:“通识教育是全部高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而不管其所在院校和课程如何。”忽视通识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会使得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越来越片面。农村社区学院塑造的不仅仅是技术能手,更应该是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识教育能够为个人的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化培训奠定基础,是农村社区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3.升学教育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高等教育面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该与本科教育建立有效的联动,为有潜力或能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只要能在两年学制内修满课程就可以顺利毕业,并领取资格证书。只要凭此资格证书并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课程。

(二)农村社区学院的教学方式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中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具有跟研究型大学“课堂为主”所不同的教学方式。农村社区发展学院以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对技术技能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针对职业教育,应采取“学院+基地”的教学方式。“基地”主要是指农业示范农场以及工业实习企业,“基地”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新农村的生产实际决定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职业课与培训课等三个部分。基础课主要包括德育与体育课程,加强了法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选修其中部分或者全部课程,其中实践培训部分应占较大的比重,实验课与生产实习课的时间应不低于总学时的1/3。这种让学生边学文化课程和专业知识,边进行生产实践,边创收致富的“三边”教学,或者称之为“三园”(校园、创业园、家园)的教学方式,把学校、学生、农业产业紧紧连在一起,使教、学、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就业上岗有优势,回家创业有技能,能很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建设者。

(三)农村社区学院的管理

由于农村社区学院生源、人才培养方式、目标等方面的特殊性,农村社区学院在招生、学制、师资等方面应实行可选择性的管理模式。

农村社区学院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需要接受技术技能培训、需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开展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因此,在招生方面不能采取严格的统一的质量标准,而应该在“宽进”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专业及求学者的教育文化程度采取多元化的入学标准,尽可能地为有需求的农民提供教育服务,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学院可试行学分制管理,以两年制教育为主;推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多证齐发等制度,为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多种形式完成学业提供制度便利。

农村社区学院是当地的人才库,能够聚集到区县一级较高水平的人才。可以委托其他大学帮助培育或者抽调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教师扩充师资力量;也可以聘请各种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厂长、经理,或某一领域的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或辅导教师;还可以聘请大学的离退休教师做兼职教师,这是农村社区学院解决师资紧缺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有60万退休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这是一笔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兼职教师将是我国农村社区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6.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3-54.48.

[3][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0,203.

[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6]国家教委学生司调查组.关于改进农科院校毕业生培育工作的调查报告[R].

[8]王凌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08(5):1.

[9]苏湘晋.社区学院:高等教育多层次办学的一种有益模式[J].山西大学学报,1999,(1):74.

[10]王保华,张婕.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级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64.

[11]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EB/OL].http://henannu.省略/gc/jwc/jwc.sjfw3.2.htm.

[12]蒋凯.世界银行关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新观点[EB/OL].http://edu.en/20020710/3061036.shtml.

第8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全国的扩招,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也步入了扩招的领域。然而,医学领域不同其他领域,大规模的扩招也给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经费的筹集、实验以及实习条件的满足等。综合来看,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距离,表面看起来是医学教育模式或制度的差异,实质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医学教育的质量仍然存在一定的疑虑。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而在我国为了满足社会对卫生服务人员的需求,医学教育并非精英式人才教育,与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不同。但是,为了与西方接轨,我国也对高等医学教育进行了改革,先后在全国设立了七年制本硕连读、八年制本硕博连读,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正在逐步由专科和本科教育模式向硕士和博士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转变,开始走向医学教育的精英之路。

二、中外高等医学教育时间成本比较

医学教育在很多国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所花的时间远远高于其他专业。以医学生的培养时间即学制来显示时间成本。从中外高等医学教育的时间成本看,我国医学教育时间成本明显低于国外。一方面,从世界各国在校医学教育学制来看,各国高等医学教育多为6年-8年,其中6年以上学制占73%。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国家的医学教育,基本上都需要完成8年(大学四年,医学院四年)的学习。英联邦系统国家多为6年,日本学制为6年,但是日本从2004年开始要求医学毕业生毕业后必须经过2年的强制性通科轮转实习训练后,才能进入专科住院医师培训过程。长学制成为国外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而我国的主体是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虽然近年来实行了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但是其所占比例在国内仍然远低于五年制。同时,通过国内外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国外的医学教育中无关的课程少,而我国的医学教育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共课时间,其实际的医学教育成本应更小。因此,可以认为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在总体上比国外时间短。由于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高等医学教育,还没有把我国的大量中等医学教育学生包括进来,如果把他们也纳入进来,我国的医学教育时间成本将和国际上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虽然五年制对解决我国缺医少药的历史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目前明显不再适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健康和生命的价值也决定了医学的特殊性,国外的经验,都已经证明了高等医学教育应该走长学制的道路。另一方面,从一名医学生到成为独立医师的完整医学教育角度看,国外的时间成本和我国相比更高。在欧美等国,很多医学生往往要到近40岁才能够成为一名独立的医师,而我国很多医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即可成为一名独立的主治医师,以18岁上大学,5年大学,5年临床住院医师,28岁左右就可成为一名独立的医师。和医学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时间上相差10年左右。可以看出,国外培养一名医师的时间成本要远高于我国。

三、中外高等医学教育机会成本比较

机会成本的典型特征就是其选择性,因此从中外高等医学教育的选择上来进行机会成本的比较。一方面,各国的入学条件不同,目前基本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从高中生中筛选,另一类是从大学生中筛选。国际上不论是从高中生中招生还是从大学生中选择,其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医学的条件都比较严格。除了医学本身的特殊性外,国外医学院校的招生数量也不高,师生比很高,有的学校甚至达到3.8:1。严格控制招生数量,使得入学竞争异常激烈。部分医学院校还设立了单独的医学入学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才有机会申请成为一名医学生。能够通过竞争成为一名医学生的人都是能力很强的人,有资料显示,竞争比例有时能够达到50∶1,这也是国外医学教育成为精英教育的重要原因。我国虽然有统一的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等,但没有单独的医学入学考试,同时招生人数众多,和其他专业相比,招生时分数没有显著差异,录取相对容易。综合来看,国外的医学教育入学条件门槛很高,其机会成本高于我国。另一方面,国外很多国家对医学生的学习实行严格管理,在毕业之前以及成为一名独立医师之前,有很多资格考试需要通过,一旦不通过,将可能面临淘汰,从医学生队伍中出局,再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机会。而我国的医学生学习阶段考试相对比较容易通过,之后很容易上岗,其淘汰出卫生系统的概率很低。国内外相比,国内成为一名医师的机会成本要远低于国际上的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等。

四、借鉴与思考

第9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随着医学学科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及针对这对这些问题如何改进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管理体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84-02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逐步大众化发展的趋势[1]。医学领域亦是如此。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我国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新医改政策的推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加强高等医学教育的管理,对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1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发展,成绩显著,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医学教育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形成了高等医学教育一些基本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其规模、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学条件逐步改善。

但是,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弊端类似,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仍是以行政管理模式为主,其具体表现如下:

1.1 充满经验主义的管理理念。具体表现为学校管理者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传统、习惯做法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缺乏对教学管理观念的创新,甚至不能有效地了解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3]。特别是在以医学为主要学科的高等医学院校中,这种管理理念明显不能很好地遵从学科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1.2 高度计划性、统一性和高度集中的管理运行体制[4]。此种管理体制下,学校行政职能部门负责整个学校方方面面的教学管理,其行政管理的权利远远大于学术管理者的权利。这种管理理念下管理人员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命令或下达任务的方式来完成,师生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其教育教学的主导和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

1.3 落后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模式依然存在。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众多医学院校也学习国外医学教育的先进教学方法,开展了诸如PBL、TBL等先进的教学形式,但更多的地方普通医学院校依然采取的陈旧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具体表现为一般由学校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并根据核心课程建立以学科为主的教研室,进一步制定教学进程,向下级教师安排教学任务;教学方式依然遵循传统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特别是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和发挥。

2 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再结合新医改形势下国家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有必要努力构建一种符合新形势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和体制。

2.1 转变管理观念,树立现代大学管理理念。许多专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现代大学理念出过各自的观点,其中可持续发展则是可以涵盖高等教育其他理念的核心理念[5]。而相对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大学理念而言,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就主要体现在要摒弃那种充满经验主义的陈旧管理理念,遵循教育和学科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从思想上、根本上调动起管理者及每位师生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性[9]。

2.2 构建优化、高效、协调、科学的高等医学院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医学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决定于高等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为此,必须围绕以下一些方面来系统地推进高等医学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强化学术权力,淡化行政权力,推行“专家治校”,按照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管理的规律实施科学管理;其次,深化高等医学院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行全面竞争上岗和岗位责任制[6],促使管理人员可上可下,提高管理者主动服务或服务育人的意识。

2.3 建立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和管理效能,进而优化教育管理组织系统。首先,构建和优化教育管理组织系统,建立以教学院、系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决策系统、教学工作监控系统和教学工作信息系统;其次,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要适应新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学生自主意识和主体作用[7];再次,构建全面的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特别是临床实践教学方面,更是须从教与学、品德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多方考虑;最后,建立各类教学激励机制,各个层次的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教学工作奖优扶重机制等。

综上所述,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等医学院校的管理者要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素瑛.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在21 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1-2;9

[2] 易露茜,陶立坚,陈启元.医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标准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5,(4):9-12

[3] 陈世民.浅谈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理念[J].生理通讯,2004,23(5):130-132.

[4] 彭勃,闫晓天.树立现代大学理念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医教育,2004,2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