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科学建筑设计范文

专科学建筑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科学建筑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科学建筑设计

第1篇:专科学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结构;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29-02

一、引言

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通常在大三年级开设,学生经过二年多的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基本上可以将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结合起来整体思考简单的建筑空间,也即形成了初步的建筑空间概念。这是建筑学专业学生二年多的训练结果,尽管在他们的建筑空间中,还没有明确的建筑支撑体系,即建筑结构,但整体建筑空间概念是理解和掌握建筑与结构关系,是学好《建筑结构》课程的关键[1]。《建筑结构》课程一般均安排一个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设计涉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理论、按弹性理论方法分析内力的计算理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理论、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理论等知识点。经由单向板肋梁楼盖策划,让建筑专业学生将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渗透到全面的工程设计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的研究投入推动了建筑业的革新。过去应用广泛的一些结构体系,如内框架结构体系在现在的抗震设防区已禁止使用。而目前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支承体系仍为内框架体系,显然不合适[2][3]。因此,有必要改革《建筑结构》中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具体分析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楼盖的支承体系——内框架结构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通过震后震害调查发现,内框架结构整体性差,各部分的刚度变化不均匀,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和强度较差,所以此结构形式在地震中破坏比较严重。而今《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50011-2010)[4](简称为抗震规范)中早就没有内框架结构体系方面的条文,说明内框架结构形式不能满足抗震设防区的要求。鉴于此,如果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还继续应用内框架结构支承的楼盖,就与现行规范不符,因此必须对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进行改革,选择符合目前规范和工程实际的楼盖的支承体系。

2.楼盖的结构布置存在问题。在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楼盖结构布置中,一般是两个方向分别布置主梁和次梁(包括与柱相联的梁),此种结构布置导致楼盖二个方向的刚度差异较大,存在结构整体性差,此种楼盖结构布置,不利于学生对整体结构概念的真正理解,会使学生理解为结构布置只应该清楚一个方向就符合要求的错误观念。

3.梁柱尺寸不满足“强柱弱梁”要求。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的主梁设计,要求按弹性理论计算,并考虑内力的最不利组合。设计时假使主梁与柱线刚度比值大于4,柱对主梁的约束一般按铰支处理,主梁简化为多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此种设计假定即使简化了主梁的结构设计,但与实际工程结构的情况对比悬殊,也不符合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使学生对正确结构概念产生偏差。

上述几点是当今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不足之处,所以,合理并正确地改革楼盖课程设计,以顺应规范和结构的发展,更好地培养人才。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系统改革

通过上述关于目前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当中的问题研究,对目前该课程设计的改进势在必行,做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要与现行规范相匹配,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力求使学生从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

1.结构体系的选择。正因为支撑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内框架结构体系不能再用,选择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作为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支撑体系是很合适的,现浇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平面布置灵活,整个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板和次梁的设计。板和次梁的设计,仍然按照教材中的设计方法进行,板和次梁内力计算时,要考虑其端部支座(主梁)对板和次梁的转动约束,查表时应依据端部为梁的情形进行。在确定楼板厚度时应综合考虑正常选取极限状态并且和另外专业工种配套管线的条件。尤其要仔细,较小的板厚无法满足工程中普遍的在板内预埋电管的施工方式。但是教材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的板厚通常按80mm考虑,建议适当加大[5]。关于板,挑选1m视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依旧是多跨连续梁,按斟酌塑性内力重分散查表计算板的内力;次梁计算单元的宽度取次梁左、右(或上、下)各二分之一次梁间距,计算简图同样为多跨连续梁,按斟酌塑性内力重分散查表计算次梁承受的现在弯矩和剪力。在目前的实际工程中,分离式配筋因施工困难度小,这种配筋方式的采用在工程中已受到重视。建议板和次梁的配筋设计,其上、下部钢筋应避开用弯起钢筋的配筋形式,达到和以后的工作实践相一致。

3.主梁的设计。主梁计算单元的选取方法不变,内力计算仍然按照弹性理论进行,但计算简图不能将主梁简化为多跨连续梁,原则上为框架结构。建议按照分层法计算主梁的内力。计算中,要考虑主梁的活荷载最无效布置,各个计算恒载、多种活载单个作用下的内力。最后依照显示得出的结果,画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作为配筋计算的根据。关于主梁配筋计算时,一般情况不可使用弯起钢筋,主梁斜截面抗剪由箍筋承担。这种配筋形式,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形状是:主梁下部通常为通长筋,其各正截面抵抗的弯矩没变化,主梁下部的抵抗弯矩图成矩形;主梁上部钢筋少数通长,一些钢筋绘制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在距离柱特定位置处截断,主梁上部所能承受的弯矩图为阶梯形。

4.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考虑到结构设计软件已成为设计院设计工作的重要工具,当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时期,培训教师需从国内设计院运用频繁的结构设计软件如PKPM、探索者等着手。学生不仅会手算,还要懂得运用软件实施结构设计项目,明白软件中各类参数的物理意义。

四、结论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作为《建筑结构》实践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只有进行改革,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让学生通过楼盖课程设计,更好地理解结构概念,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刘雁.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1,(04).

[2]混凝土结构[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蓝宗建等.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第3版)[Z].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第2篇:专科学建筑设计范文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环境艺术系,上海 201808)

摘 要: 本文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之于“建筑学”课程为研究主线,论述了“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名称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适用性,以及该课程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指出该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可以改进的方向,强化“实践教学”对于设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rchitecture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s upon "Architecture" Curriculum Reform

LI Zhu

一、引言

1、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建筑室内部分环境设计通常称为室内设计,建筑室外部分环境设计通常称为外环境设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是为人类创造功能合理、具有一定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两者有着同样的功能、艺术、技术统一体的特质要求。《华沙宣言》对建筑学的定义:“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同样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因此可以获知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托于建筑而存在的,任何脱离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不成立的,错误的。

2、环境艺术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讲授内容、教学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既然与建筑有如此之多的联系,又不可分割,因此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知识。而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像建筑学专业学得那么深,那么广,只需要学习那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个人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学”相关课程称为《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更为合理恰当。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筑、掌握建筑设计和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查阅有关的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并绘制建筑图纸,同时具有一定的建筑空间改造和小型建筑设计能力。

二、现有教材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改进的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对教学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们广泛的调研结果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问题

(1).教材专业性过强、现有教改教材尚不十分理想:现有的改革针对性尚存在不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用的教材大多是“建筑学”专业的教材,这类教材多是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过深,理论系统性较强,教材中有较多地与环境艺术设计无直接关系的知识点,更有一些非常专业的公式计算,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讲用到的可能性极少,而且大部分学生在现有的文化、专业基础上难以理解,这部分既缺乏实用性、又相对枯糙无味的专业性极强的“建筑学”知识的学习,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对该方面知识重要性的怀疑。因此,个人认为我国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基础知识”教材存在着专业性过强、专业的针对性不足问题,近年有些同行同样意思到了这个问题,并出版了一些教改教材,但我们每次在挑选教材时,却很难从中找到合意适用的教材,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一些教材编者研究不够深入,匆忙编写出版,其中所改,只不过是简单的降低教材内容难度,更有甚者,将“建筑学”教材或者“建筑初步”教材简单图解化;二是各院校忽视建筑知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艺术类院校,在片面强调艺术特色的同时,回避该方面教学的不足。作为艺术设计的环境专业其“艺术性、技术性、文化性”三者同样不可缺一。现在建筑学专业为了培养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大力提倡学生的艺术教育,以弥补学生的知识偏离现象,为什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还要一味的强调艺术,忽视与其有着血缘不可分割关系的“建筑基础知识”的专业支撑重要性呢?这种现象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

(2)教材理论内容偏深偏难偏细:目前所用教材多是针对5年制的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设计,因此教材内容涵盖面广,知识体系系统详尽。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用于“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有限,在有限的课程里难以消化如此多的内容。而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多存在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文化基础程度普遍不高的特点,因此对于教材中偏深偏难的知识点很难吸收,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细细琢摩其中的细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个人认为也没有必要学习如此详尽的建筑学知识,而应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习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更直接、更密切、更具有专业支撑作用的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比如室内界面面层的构造,建筑构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建筑空间设计与环境艺术空间设计的关系等等,而对于建筑体内部隐蔽的细部构造等一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不大的内容,没有必要过细的学习。考虑到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要明白如何或在哪里可以获取这些知识就足亦。

(3)教材有些内容过于陈旧、有些内容与其他课程教材内容重复、所占篇幅过大:比如:在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中有些内容相对落后,教材中对木窗的陈述所占篇幅较大,讲解详尽,而现在木窗基本被塑钢窗、铝合金窗等一些先进的材料所替代,对于这些现阶段主流产品却讲解甚少。再如:立筋隔墙,现在工程中已经不用,完全可以删除,提都不需提及;而建筑装饰构造中所讲述室内装饰构造内容大多与室内材料与构造所讲内容重复,仔细斟酌这方面的内容,还是认为放在市内材料与构造课程中比较好,“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没必要重复该方面的内容。因此,个人认为有必要对一些过时的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加以改进和精简,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精炼性;对于与环境艺术设计联系不十分密切但又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做到了解即可,比如,建筑的发展、建筑的地基构造等知识点。

(4)教材偏重于理论的论述,极少涉及实践课程: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教学形式的枯糙,使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违背了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宗旨。

2.对教材问题改进的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型人才,这里强调的是“应用性”,而不是“知识理论性”。对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更加强调的是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学相关课程,理论知识更要侧重懂得“是什么”和学会“怎样用”,应有针对性的学习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关系密切、具有支撑作用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中“为什么”程度的学习只要做到简单了解,使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自学能力即可,不需做到全面和系统化,深入研究精炼内容是必要的。也就是说该门课程的教材改革目标应侧重于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知识为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服务。而适当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些学科理论知识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实践和应用知识,同时也是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提高做好铺垫基础。

(1)对于专业性过强的知识点应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阐述,可以更多地用图片等直观的形象配合文字的叙述方式,更好的配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图解。有些专业性极强讲解过细、环境艺术设计几乎不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只需简单了解,无需深化,比如:电梯、自动扶梯的构造、屋顶的构造、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处理等。

(2)针对理论内容偏深偏难偏细的问题,需深入研究有的放矢,该简化的简化,该概述的不详述,只需要了解的无需深入学习。比如:工业化建筑中的大板装配建筑、楼板中的砖拱楼板、木、钢窗的细部构造,这些内容在环境艺术实际工程中很少采用,没有必要占用教材大量的篇幅,只要提一提就可以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几乎用不到的一些计算公式,定律完全没有必要提及。比如:维护结构的热阻计算、地基基础面积的计算等。而对于屋顶的保温隔热等内容,只要知道屋顶有保温隔热的要求即可,无需详细知道保温的材料,、保温的方式、保温的构造等,即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屋顶的改造设计问题,相信学生在已知该知识内容所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自学具有迎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教材中过于陈旧的部分必须删除。

(4)增加教材中的实践内容,包括实验性内容:比如:对一些承重力学、建筑形态设计方面的知识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一些动手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

针对以上内容的改进,一定有利于建成一本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教材,这也是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急需的一本教材。

三、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整个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相关课程教学方法剖析

我国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建筑学”课程名称,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同样多采用传统的“建筑学”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针对教材在课堂里讲解,学生课上记笔记,课后或课上根据课本或者老师的要求做一些作业,消化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基本是从知识到知识,从理论到理论,各学科几乎没有区别的大一统教学模式,很少顾及具体课程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整个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种教学方法、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确实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为什么现在效果不如以前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社会发展的影响,导致现有受教育对象的变化所致。现在信息时代,学生接触知识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丰富,他们从小就是以多元的方式接触知识,因此,他们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势必也是多元化的,所以传统的“建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局面问题必须要改进。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将传统的“建筑学”改造成适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不仅要在教材的改革上下功夫,同时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根据课程整体和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教学方法上:除保留一定的传统教学法以外,可增加突出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实例调研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案例专题课堂讨论分析法等.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尤其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更加要增加观摩教学法和个案阶段研究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上:可适当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课件教学,可节省板书时间,讲解、动态、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教学更能营造轻松、愉快、直观的学习气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充分运用网络优势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将教学录像、教学内容、辅导材料等内容置于网络上,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补充或学习。

四、“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所有的应用设计类

教学都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受到高度的重视

1、“项目设计”练习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各种形式的分项或综合设计项目练习,加强对理论知识应用的体会和理解,项目可以是虚拟的、当然如果有真实的项目来练习效果会更好。练习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先由单项练习入手,逐步深化到较综合的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了学生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能力。整个过程从最基本的抄绘图纸,到根据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原理和方法设计小型建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得到升华,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既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制图等知识应用,同时又掌握了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2、重视调研,参观和教学实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或布置学生到实地考察、调研或参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等内容的理解,组织参观砖混、框架、框剪、纯剪等结构类型类建筑,而对于一些细部构造,学校则可以建样板间以供学生参观。教学中还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亲自讲解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的情况,以及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等,通过这方面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和掌握。

3、注重创新,增加体验性课程

如力学与材料知识用模型体验,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不同形态、不同构造的模型,体验材料与造型形态、造型构造的关系,在体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体验活动的多样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两者都属于创造性活动,因此,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单项灌输教学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为突出“教”与“学”双重主体的教学模式,增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创新思维。

第3篇:专科学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备专业;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35-02

一、前言

建筑设备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了供热工程、空调工程以及通风工程和燃气工程,对上述学科进行学习,一方面有利于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其所学专业的各类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我国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建筑设备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进行分析,在结合建筑设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通过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以促进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建筑设备专业简述

1.培养目标。建筑设备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室内环境设备与系统和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需的特殊环境研究与开发的理论知识与能力[1]。

2.培养要求。建筑设备专业的培养要求即培养学生具备何种能力,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建筑设备专业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后主要具备如下能力:(1)系统掌握专业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传热与传质以及计算机、电工、电子、机械和建筑环境等;(2)系统掌握建筑环境与建筑设备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而了解专业以及相关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3)具有室内环境与设备的系统测试以及调试和运行管理能力;(4)初步掌握室内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2]。

三、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建筑设备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不但有利于高校准确掌握当前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而且对于促进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实践与校外基地实践脱节。教学实践与校外基地实践脱节是当前建筑设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由于建筑设备专业属于建筑工程土建类专业的一种,在其专业实践方面具有建筑类高职专业的共同特点,因此,其工作内容与其他专业的衔接也极为重要[3]。对建设工程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可知,其建设周期一般在3~5年,由于周期较长,要想使学生通过短期的专业实践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是相当困难的,这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并不能全面掌握全部的建筑环境及设备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方面的知识,加之现行高职院校所实施的工学教学改革无法完全以企业的施工现场为教学载体而完成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任务,在降低了实践教学效果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2.缺乏健全的课程实践体系。就当前建设类高职院校而言,在学生的实习阶段便将其安排到施工员和资料员等施工管理类的岗位,企业要求学生对各类建筑设备的操作技术进行了解,并注重其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但对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不高。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在传统的专业课程当中,高职院校经常将实践教学定义为一种单一职业的培训,而并未将建筑设备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纳入到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得此种教学观点偏离了学生能力培养的轨道[4]。对我国当前建筑设备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析可知,实践教学中主要重视视图方法、管道安装的相关技能培养,并不能使学生在参与实际工程建设时具备对整体工程的全面认识,严重阻碍了专业学生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3.资源利用率较低。资源利用率较低主要表现在实践基地建设不规范以及企业资源利用不充分两方面。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并无对建筑设备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指导的课程标准,而规范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设备也比较匮乏,使得校内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缺乏规范性,加之受实践基地投资与规模的限制,使得工位不足及工作任务缺乏全面性的情况在实践教学中屡屡频出,阻碍了专业学生的发展。在企业资源的利用方面,由于当前高职院校并未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资源,使得学生无法了解新材料与新工艺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而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由于学生所摄入的信息量较少,使其无法对建筑设备专业及职业领域的转向技能进行全面认识。

四、建设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建设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如下几点意义:(1)更新职业能力的培养平台。与原有的教学体系相比,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考虑到学生识图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将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质量控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考虑,进而构建出集设计、施工、设备系统运行控制与团队合作为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全面提高建筑设备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2)拓展校企合作渠道[5]。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际的工程建设为基础,通过将工程现状如实展现在企业面前,进而吸引有关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并统筹资金于技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建设出与实际工程相符的校内实践基地,使其作为合作教学与教育培训的主要平台,为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3)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建筑设备专业的建设过程中,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能做”到“会做”的转变为教学宗旨,以小组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实训工作,从而使其对整体的任务方案进行全面了解,并将相关任务逐一落实到组内各个成员,充分体现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提高其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五、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改革课程实践模式。改革课程模式是立体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并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缺陷弥补为出发点,建立健全的立体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践模式改革的主要方法如下:以工作任务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将相应的专项能力汇成教学课程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层次规律进行探索,进而建立起以核心课程为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全面开展基于此模式下的建筑设备专业的实践教学。

2.明确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条件。明确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条件以及任务要求是以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方法。立体化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为基础型任务、核心型任务以及拓展型任务。建筑设备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的条件如下:(1)基础型任务、核心型任务以及拓展型任务应对其各自所包含的训练模块进行指导,例如,施工设备图识别模块以及系统安装视频和施工工艺视频模块应该以基础型任务为前提,进行相关教学的开展。(2)同一任务的训练模块在实践教学中并不在统一情境内,但其所包含的知识与技术层次相同[6]。例如,核心型任务中的设备运行模块与拓展型任务中的设备联合运行模块具有较大关联,即联合运行模块是在单一设备模块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设备运行模块分别存在于两个不同类型的实践任务中,但其具备的知识与技术层次均是相同的。(3)不同层次任务模块的知识与技能应存在着紧密联系,而在立体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不同任务模块的配合应用。例如,基础型任务中的设备施工图培训应以核心型任务的设备系统的安装训练为目的进行开展,而设备系统的安装训练又要与拓展型任务中的施工配合教学相一致,从而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构建。

3.建设并完善校内实践环境。建设并完善校内实践环境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并得以指导实践教学的重要外部保障。在建筑设备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应以课程能力的训练目标为主要依据进行实践内容的设计工作,并根据时间任务需要,建设并不断完善校内的实践环境。通过加强学校的形象建设与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吸引企业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校内实践环境的建设中去,以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实践工程案例,并编写教师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学习文件,从整体上提高立体化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能力。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设备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进行阐述,分析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实践体系缺失以及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结合建设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从改革课程实践模式、明确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条件与任务要求以及建设并完善校内实践环境等方面为立体化转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由此可知,未来,加强对基于建筑设备专业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发展,使其更好地支持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慧.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李景霞,亓利晓.以就业为导向的建筑设备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3(12):38-39.

[3]岳井峰.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9(05):276-277.

[4]吴云祥.高职高专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2,01(05):32-35.

第4篇:专科学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改革、课程构架、实践单元

中图分类号:TU201-4

《建筑设计原理》是高校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课程开设于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规律,掌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准则,了解建筑设计中外部环境与规划、空间的功能与形式以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等多方面综合知识。本课程教学课时数虽然不多,但却是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理论总则,也是建筑设计入门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

伴随建筑设计领域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及相关建筑技术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世界顶尖建筑学院及我国各传统建筑名校纷纷展开对《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基础实践改革。如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出版了教材《探索:建筑学教育的试验》(Inchoate. An Experiment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提出了“一种更富实践性的学习建筑学的方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褚冬竹教授在《开始设计》一书中阐述了建筑学教育的“创造性过程”,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起点,试图探讨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设计理论基础之间的逻辑联系。传统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仍旧还在沿用有着数十年历史的旧教材,无论是设计理论与手法,还是引用的资料、数据与案例,都已经与时代脱轨,跟不上建筑设计领域发展的速度与潮流。

2.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

目前该课程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图解分析、课外资料收集与抄绘等教学环节。考核方式通常以论文方式为主,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由此可见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停留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阶段,虽然可在课件制作、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并增设了课堂讨论、资料分享、课外抄绘等教学环节,但是并未改善理论课沉闷冗长、不易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的常态。

二、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通常,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满足功能需求,如何研究场地环境,如何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等基本技能。通过这些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解决大量的技术性问题,这些都是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对于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来说,还必须具有能力将定位精准的概念、控制自如的灵感以及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注入到每一个设计之中。为了完成一个优秀且富有意义的建筑设计,建筑师必须挖掘出项目中的想象力。否则,建筑就会流于平庸,仅仅是可以接受,或者是达到了平均水平而已。概念、灵感与想象,这是一个具有更高要求的设计进程,它意味着建筑师必须持久地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我们对该课程展开课程改革的目的正是在于,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调整与完善,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方法与构思能力,寻求创作的灵感与思路。

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解决普遍性矛盾的哲学方法,来解决专业性的问题,即通过“分析事物本质的共性――运用一般性原则――解决普遍性矛盾”这一过程。对应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则反映为“研究建筑的本质――掌握一般性的设计手法――获得新的创作思路”的过程。(图1)设计的过程本身是难以言传身教,但建筑教育则本能地要求我们将设计过程描述并传达出来。这也是高校建筑教育亟待解决的普遍矛盾。

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进入大学阶段后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整个五年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本课程开设于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刚刚完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对绘图基础与表现技法的基本训练,处于为期四年的《建筑设计》实践课程训练的伊始,即上述两个转化阶段的衔接处,迫切需要打下坚持的设计理论基础,帮助他们培养专业的思维方法及构思能力。本课程的的教学目的正是衔接这两个重要的转化阶段,解决这个突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帮助学生完成由普通学生向专业人士的转变。

三、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模式探析

通过《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学习,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学习要点包括:建筑学基本问题,包括建筑的角色、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建筑的发展概况;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包括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依据、建筑设计的程序、建筑设计的深度;建筑外部空间及群体组合设计,建筑的功能与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建筑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材料构造与建筑设计,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经济问题,建筑节能设计,绿色建筑理念;建筑设计总体构思与设计手法,包括建筑创作与构思的特征、建筑创作与构思的过程、建筑设计深化流程与方法、建筑设计方案的获得及成果表达。

通过整理、分析、比较与归纳上述的学习要点,我们将其划分为四个部分:概论篇、设计篇、技术经济篇和构思创作篇。四个部分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构建起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图2)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不要带领学生从外部来认识这门学科,而是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已经熟悉的、已经掌握的内在的东西开始,开始他们的设计之旅。因此老师的角色是挖掘这些东西,然后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背景,根据已经获得的经验,设计出特定的过程。这些过程的逻辑是合理的、可控的,其结果是不可估量的。

以此教学内容为基础结构的框架下,我们还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与之相适应。本课程32课时分16次课进行讲授,将每次课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展开实践。每个单元又由大小两个单元组成,大单元即是我们的课堂讲授部分,小单元是内容与形式均不相同的16个小练习。这些小练习可以是一次与当次大单元主题相关的激烈的课堂辩论,也可以是一次课后的案例收集、抄绘与图解,还可以是一次实地调研或者一次模型制作。所有的小练习以两条路线铺开:一个是关于“如何”的问题,另一个则是“为什么”的问题。两条路线同时进行,最初并不相互介入,它们维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完全相反。第一条路线侧重于建筑设计中会用到的过程、工具、技能和方法。它可以是一个图表、一张设计图、一种模型制作的技能、一个组织战略,或是一个空间布局的方法。第二条路线每个练习都提供了一个用以讨论明确的观点、概念或理论的平台,根据大单元中由讲授内容引发的对话,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建立起批判性的框架。我们的教学提倡讨论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参与关于方法的辩论。这样我们的学生将获得双重的能力: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四、结语

对于《建筑设计原理》的教学目标,传统的理解是,提供一个庇护场所把业已存在的学科规范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传统的方法主要侧重于通过传统的授课与练习来发展空间形式和正规的思维模式,然后结果背道而驰。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学习这些技术之后运用它们,而是要理解它们之后进行创作。因为我们强调一个通过研究和讨论,在掌握和运用这些规范的基础是进行设计的过程。形式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被允许通过实践进行创造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要依据作者自己设立的标准而进行评估。因此,评估与考核的重点在于创新性而不是简单地学习运用。

改革后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将由一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课改头换面成为一门以鼓励创造性过程为主以实践性练习为手段的课程。贯通整个课程的16个实践性练习是整个课程的灵魂主线,每个练习完成的设计或者作品将成为本课程最后评价与考核的依据。我们将以作品展、公开评图、建筑年会等方式,邀请兄弟建筑院校专家、相关专业师生、设计院执业建筑师等广大师生人士作为评审、指导,并在每次评审结束后展开总结、讨论与交流,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修正与提高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5篇:专科学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课程教学设计 实训 多媒体 模型 能力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各种不同企业提供不同技能培养的教育,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实质上是学习所需技能,走进社会具有一技之长。中等职业教育为国家提供专业的适用性人才,它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设计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精心为学生设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它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实践的实训课教学,这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必要趋势。这里所讲的实训课就是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设置比较接近真实情境的模拟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处于这一情景中做模拟训练。建筑施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建筑工程的体系庞大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环境的局限性而使建筑产品不能和其它工业产品一样搬到课堂进行教学展示,也不能在课堂进行现场的模拟实践,但建筑施工专业又要求学生具备施工现场的实践能力,这需要在教学上让学生要多深入施工现场实践动手。所以从课程教学设计的确立到完成,其实训项目的可操作性、学习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专业技能能够实践应用的主要目标。

一、实训基地的硬件环境建设。

在当代职业院校中,建筑施工专业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有一定的要求,其中的实训室里不仅要具备齐全的实训项目,还要重视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更好的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建筑企业员工意识。实训基地应包括建筑施工实训室、建筑绘图实训室、建筑CAD实训室、建筑材料实训室等,实训室在空间设计上主要由工位操作台、教师讲解、学生小组讨论组成。实训室内应把各种规章制度和实训项目操作流程图挂在墙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室内配备多媒体,让教学更加直观,多媒体设备可播放演示建筑现场拍摄的录像和教学课件教学,以与学生的作业进行直观比较和修正。此外,要根据建筑施工安全要求进行必要的防护设施,确保实训的安全进行,做到以安全第一。

二、实训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课的教学过程设计要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1、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初中生年龄小社会经历缺乏,各方面实践经验较少,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工地接触建筑专业相关知识,所以在进行建筑理论知识的学习时,就会觉得这一课程感觉很枯燥难理解,学起来不易上手等情况。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学校实训基地等,也可在教授的过程中带学生到工地见习。职业学校应多购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各样的结构构件实际模型,方便学生在学习初期观察了解建筑结构基本构造。参观见习时要注意应让专业教师带队讲解,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对一些并不好理解的内容图形表述,利用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会应用专业知识解答。

2、多媒体教学

由于建筑工程的项目庞大种类繁多,简单的口头讲解并不容易讲解清楚,所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对图形、动画、声音等各方面的处理来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专业教师可使用多媒体制作逼真的施工现场,从而在教学中顺利的提供形象的表达;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形象的展现建筑内部构造,施工现场的环境,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一些抽象的实验、试验过程和现场才能看到的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传统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建筑理论知识。在建筑专业教学中,对于抽象难以看懂的各种建筑设计图纸可采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也可把一些施工操作过程拍摄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也可以利用动画的方式演示相关内容,那么在课堂讲解时会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为很多抽象的课程讲解提供了帮助,为学生的学习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建筑模型制作

建筑蓝图的构造,主要是对三维空间的创造,它的结构构件和材料的组成都是被隐蔽的,是不能够被观察到的,而且它的层次也较多,直观性不强。学生在教学中要学的教学内容多数是用文字描绘、图片等形式展现的,这些主要是以二维平面形式呈现的,形成立体形象的几率很低,而中职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是存在一定缺失的,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建筑模型制作却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绘制图纸和立体模型,或者由专业教师提供项目图纸,由学生完成各个指定构件。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要通过预算合理选取材料来达到建筑物的特性。比如材料直接可以使用较为容易获得的硬纸板、铁丝软木条等,或是采用造价比较低的Ⅰ级钢筋代替原图纸上的钢筋,按比例缩小图纸尺寸,同时老师应提供相应的容易使用的钢筋剪断钳、钢筋钩、扳手等制作工具。像是建筑制图中的三维空间、组合形体都可以用硬纸板制作,建筑结构中的结构体系也可制作成模型。在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技能操作前让学生用模型进行练习。

4、实践训练

在模型制作时,教师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和技能中要分步教学,再由学生进行操作。建筑模型能够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应用,是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论证,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在实际演练中进行,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包括以下基本过程。

A、提出实训项目:教师在分配任务时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结合工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实训方案,例如具有代表性的实训案例,《装饰构造与施工工艺》课程中的墙面砖镶贴教学,可以对卫生间墙面的磁砖进行镶贴设计。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并把班级分成4―6人的若干小组。此外,教师引导学生编制该项目施工方案及工期计划安排等。

B、计划制定。学生在查看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分析实训项目案例,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计划。计划内容要全面包括总体图形尺寸、形状规格、材料、操作注意事项、小组成员分工要求、工期计划安排等。像是卫生间墙面的磁砖镶贴施工计划要确定平面图和四面墙面砖的图纸,选定磁砖材料、施工顺序、工艺人员分配。

C、讨论计划,确定各小组施工计划。进行这一项工作时,要让小组成员选出一名代表用板书或是电子杂志等多媒体形式介绍施工方案,相互交流,讨论,提出各个方案的疑问点,再进行全体讨论研究找出解决方案。教师在其中应注意从其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在一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指导。

D、模型制作演示论证。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经验的缺乏,操作能力的薄弱在进行实际训练中很容易造成工具的损坏,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这一点,可以采用硬纸板,铁丝材料进行论证方案。比如卫生间贴面砖项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纸板制作四个墙面,根据磁砖的不同规格使用不同的纸板制作,确认施工顺序的正确性,完成从二维图纸到三维模型的思维训练。如果模型与方案不符合,就要寻找原因进行合理修改再确定方案。在不断的论证、修订、制作中,学生可以很好的掌握建筑施工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小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技巧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E、实训操作。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注重的是实训技能的操作实践,要想学生熟练地掌握技能,一定要大量的课时训练才能实现。课堂中的实训要以技能的形成为主要目的,不能强调工程内容的复杂性,材料的节约可循环利用。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更考虑到项目教学法在实施时的可实践性。如在砌筑工程中用粘土砂浆取代水泥砂浆,地板砖铺贴用砂子,竖立面用水平面模拟等与实践操作结合运用,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手工操作能力。在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为整个建筑工程设计一个简单易懂的建筑物进行讲解练习,就像用一间房间就可模拟完成一幢建筑物的建造全过程,比如可以用文字、图像进行教学讲解,再让学生采用看、画、算、练的方式对施工现场参观。也可先利用建筑CAD制图技术对建筑细部进行认识,掌握建筑构造,再通过项目教学、分组手工操作可以更好的掌握建筑施工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具备工期安排、材料清单制作、造价计算等能力。

职业教育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清楚自己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分配,要清楚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是一个引导者、督促者,要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技能与素质为己任,从而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刘立君;宫克勤;;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Z2期

2 徐书杰;黄炜;;建筑电气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8年28期

第6篇:专科学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护理专业实训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28-02

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始终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在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开设实训课,就是给学生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大力加强实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又出现了相当多的困惑,很多专业课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进行实训活动设计,因此,面对现实,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训活动设计理论、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认真上好中职护理专业实训课,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水平,已成为中职护理专业加快发展的关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护理专业实训活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中职护理专业实训课的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主张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如何学而进行,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和“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护理专业实训课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着重考虑如何通过适当的学习活动创造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和自主意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有专家指出了目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的几种偏向: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指导作用;忽视自主学习设计。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护理专业实训课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过程的归宿。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应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如《儿科护理学》实训课有“用心抚触”这一内容,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后,我们不仅从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婴儿抚触操作的几个要素 ②初步学会将体现关爱护理的几个要素应用于婴儿抚触操作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情境模拟练习,树立操作与关爱相融合的职业素养意识 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团结合作精神 ③通过情境实践展示,增强关爱护理之重要性的认识)方面确立了5个教学目标,还从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归纳出婴儿抚触操作的几个要素 ②通过小组合作,形成将关爱融入婴儿抚触操作的设计方案 ③通过情境的模拟,练习将关爱护理的几个要素应用于婴儿抚触操作中)上确立了3个目标。

2.教师的合理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也非常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缺乏适当的环境、背景和铺垫,学习将不能发生。教师的指导只有做到合适、合理,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呈现主题时的示范环节,教师示范操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熟练、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实训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具备高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特别是实训课的示范操作,要提前做几遍,做到规范熟练,应用自如;又如在提出目标要求时教师的过渡语,既要合情合理,又要简单明了;再如在学生进行情境分析和模拟练习环节,教师给予小组对于关爱护理与婴儿抚触操作实践结合的编排内容的指导和教师进行实践的指导、纠错以及评价等都要合理。

3.有效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过程(单志艳定义)。

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围绕“概念框架”的自主学习;“抛锚式教学法”:围绕“真实问题”的自主学习;“随机进入教学法”:围绕“事物多面性”的自主学习等。在中职护理专业实训课的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常用到的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上“用心抚触”这一内容实训课时,教师呈现2个具体情境,并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最终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

二、护理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设计方法与步骤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护理专业实训课教学由“创设情境”、“协作探究”、“分析深化”和“拓展强化”四个步骤或环节组成。这四个步骤或环节构成了一堂课完整的教学活动或过程。下面以《用“心”抚触》为例,对上述教学设计思想和模式进行简单的阐释。

1.创设情境,呈现主题

“创设情境”是建构主义下护理专业实训课课堂教学的步入步骤。根据教学内容,这一环节可以选择既能贴近市场学生又喜闻乐见的话题,以声像结合或人物扮演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真实、有趣的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动机,丰富情绪体验。

情境(1):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出生一个月的乐乐,由妈妈抱着来到贝比龙婴儿抚触中心第一次接受抚触服务。观察:乐乐较安静,发育良好。场所:抚触中心(护理专业实训室)。护士由老师扮演;乐乐由高仿真橡皮婴儿扮演;乐乐妈妈由一女生扮演。先通过形象而有情节的扮演,让学生在现场观看中学习和感悟婴儿抚触操作,进而教师提问―引导―归纳婴儿抚触操作的几个要素,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并为下一步学生设计方案做好铺垫。

2.协作探究,情景分析

在“协作探究”环节,教师可以提前将班级的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教师呈现2个具体情境,并提出具体的任务要求,如情境的选择、分析、练习和组内评价等。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达到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将关爱和护理较为自然地融入婴儿抚触操作中。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后,小组报告人将全组的意见集中反馈。

“协作探究”是渐进步骤。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前给学生设定任务,课上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这种“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更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群体中,允许观点和方法的碰撞和交锋,但最终需要群体成员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3.分析深化,模拟练习

对于婴儿抚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操作要素和情感融入,还要让他们知道某些社会因素可能带来的一些安全或责任问题,因此,针对性地预设些困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处理事件的能力。

情境(2):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出生已五个月的淘淘,由妈妈抱着来到大拇指婴儿抚触中心,据妈妈说:平时淘淘在家接受抚触时不太配合,今天过来想重新体验一下抚触中心的服务。观察:淘淘较活泼好动,体型偏胖。在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情境中的一般问题后,教师又提出两个现实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避免淘淘不配合再次发生?必要的安全措施有哪些?这样就能让学生对“关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自己的观点。通过情境模拟练习,学生基本上能将关爱护理的必备要素融入到技能操作中,将关爱护理与抚触技能操作进行完美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以及重难点的处理,进行实践的有效指导、纠错和评价等,深入引发学生的思考。

“分析深化”是展开步骤。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情景、资料,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的建构。

4.拓展强化,实践展示

该课的实践展示环节是用“心”抚触的拓展体验,以模拟招聘的方式来进行展示。请每组学生推举一名应聘者,按照提供的具体情境要求做展示练习,其他同组成员作模拟应聘单位的领导,观察并最后形成共识。学生们很快发现随着角色的转变,对同一事物的看法竟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在拓展体验中的感悟很深。通过模拟招聘的方式进行的实践展示,使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体验和评价的融合度得到进一步加深,同时,学生的评价思维能力和职业成就感也得到提升。

“拓展强化”是结束步骤。教师通过对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案和过程的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掌握。

作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建构主义理论,能为建构和指导我国中职护理专业实训课教学提供一种有意义的理论借鉴;作为中职护理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教学理论学习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地设计好每一堂实训课。从实训课的设计、准备到训练过程,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创、去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丰富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训课中,更应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索,认真模仿,规范操作。特别是技术要点和操作难点,更应强化指导,让学生学会、学好。要求学生既要严格程序、认真细致,又要大胆泼辣,积极主动,并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创新,尽快达到应有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照,物流教学中实训活动的开展和组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

第7篇:专科学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外建筑史 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64-02

中外建筑史课程是专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重要的、基础性的科目。笔者深深感受到这门课的特殊性以及它对建筑学之外艺术设计专业的意义,因此在平常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一些改变,希望尽量不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觉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善教学效果。并且,对这门课的特殊性也作了一些探讨,使其更合理,更有针对性。

一 课时量、课程性质和授课内容的特殊性

1.课程设置

中外建筑史课程从最早开课时的64学时转变为了现在的56学时,授课教材主要为潘谷西的《中国建筑史》和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学生可选择自行查阅《中国建筑史》图说和《外国建筑史》图说。同时,课程由最初的必修课转变为选修课。

2.存在的问题

中外建筑史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课时量少和授课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同建筑学专业的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相比较而言,中外建筑史课要在相同或者更少的学时中完成对这两本书的讲授。本质上,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是为了适应高校学分制改革,课程变为了选修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使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降低了对这门课重要性的认识,间接影响授课效果。

3.教学尝试和探讨

教学内容采取拓宽知识面,降低内容深度,使学生对中外建筑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认识的方法。以中国建筑史这一部分内容为例,笔者的直观感受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侧重点非常明显,除了中国建筑近现代史这部分内容不讲以外,中国古代建筑这部分内容也有很多不讲授。如第二章“城市建设”、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和第七章“建筑意匠”等。还有一些内容,如“绪论”和“发展概况”讲授的时间也比较少。但相应的知识点讲授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深度。如讲到木构架这部分内容,会要求学生识别多种细部构件,甚至是斗栱中不同部位斗的不同称呼,以强化学生的认识深度。

笔者在刚开始给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讲授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的时候,遵循给建筑学专业学生上课的大体思路。但通过和学生课下交流以及一些教学反馈,发现效果很不理想。相同的内容,由于课时量是建筑学专业的一半,所以授课内容不可能讲得很深。另外,由于很多章节没有讲授,所以学生在这门课结束后对建筑史似乎只有一个片段性的理解,缺少对古代建筑整体发展的一个宏观性的认识。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开始对中外建筑史的教学内容逐步做出一些调整。以中国建筑史这一部分为例,考虑到课时量和课程重点的要求,中国近现代建筑这一部分内容依然不讲授。但是,中国古代建筑史这一部分内容调整为每一章都适当地讲授。并且,讲授的重点也做了一些调整。对于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一些细部构件称呼和特别细致的做法不再作特别深入的讲授,相应地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古代建筑发展概况”这两章作为重点来讲授,“园林与风景建设”和“建筑意匠”这两章也各分配了1学时,目的是希望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相对全面的认识。

4.效果反馈

通过对授课内容的调整,大部分学生不再对中外建筑史课存在内容上的困惑,不再只是纠结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某个构件称呼或外国古代建筑史中某个建筑的形制,而是能够总体把握中外古代建筑的整体发展脉络。由于授课内容的调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够区分出自己专业在建筑史的学习上和建筑学专业的差别。

二 授课对象的特殊性

1.课程设置

中外建筑史课由最初的分别面向不同专业授课转变为多专业同时授课。课程安排也从最初的二合班的小规模授课转变为四合班的大规模授课。

2.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人数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初二合班授课的时候,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教室也较小,学生距离老师较近,互动性比较强,甚至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教师几乎可以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转变为四合班之后,教室变大,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大,每一个学生的一点小动作积累起来就会对课堂纪律产生较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第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通过美术高考进入大学,文化课基础相对弱一点,但思维很活跃,思考问题趋向于感性,学生个性相对较强,课堂纪律性较弱。

3.教学尝试和探讨

第一,寻找兴趣点。作为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寻找兴趣点是最好的方式。而中外建筑史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寻找兴趣点上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这门课兴趣点的寻找应当围绕课程内容本身展开。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完善,总结了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兴趣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到北京故宫这部分内容时,提到了天安门前的华表。备课时通过查资料,笔者得知华表的来历。因此,会告诉学生华表是来自于很久远的战国时期的秦国,和商鞅变法有关,还和现代词语“诽谤”有关。再如讲到客家土楼的墙体做法时,笔者会提到工大旧主楼竹筋混凝土的楼板。类似的兴趣点还有很多,在学生上课产生疲劳感时,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2)兴趣点的度要把握好。兴趣点不能作为讲课重点,只能作为调节课堂氛围的手段。兴趣点的采用既要使学生感到这门课并不沉闷,又不能使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松散,以至于影响教学质量。

第二,结合其他的课程。笔者在辅导专业设计时发现,学生曾经在设计小区会所的时候以北京四合院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因此,在中外建筑史讲到这一部分时,可让大家回忆思考一下当初这位同学的方案从建筑史的角度看存在什么问题,是否可以设计得更完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门课以及相关课程的理解程度。

另外,可以和这门课相结合的还有学生的认识实习。由于笔者参加工作以来带过很多次实习,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提到一些和实习相关的内容。如讲到陵墓实例中的明孝陵时,就会提醒学生注意它的特点,因为在学生实习的时候要参观明孝陵。还有苏州园林,讲课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注意明清建筑的特点,尤其是江南私家园林,讲到山墙会让学生回忆一下安徽的马头墙。

4.效果反馈

在授课过程中,寻找兴趣点和结合相关课程这两种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室大、人数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通过结合相关课程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感到与自身相关,削弱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三 结束语

高校的教学改革使许多课程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对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几年来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建筑史课程的调整,深深体会到了高校课程必须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出发,适时地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