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管理的个人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心城市包括区和经济开发区。目前,城市建设及维护的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市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市建设、工商、公安、环保等部门负责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市建设局设有城建监察支队,但人数少,一般只负责协调;具体执法工作由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城建监察大队承担。市规划局设立规划监察大队,负责城市的规划执法工作。区设立城管办负责城市市容管理。
建市以来,市政府在中心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中心城市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我市建市时间短,现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模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条块分割,管理上尚未形成合力。横向有政府部门的多头管理,城市管理的权限分布在城管、建设、公安、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从纵向看,在事权划分上,体制尚未理顺。如市、区两级的土地管理权和规划管理权没有按照国务院国发明电〔〕7号文的要求划分,市、区争权夺利现象时有发生。又如市区道路,按照规定宽24米以上的归市级管理、宽24以下归区级管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宽24米以上的道路的管理,市级不到位。遇到重大节日或活动,市里往往把任务安排给区。而区财政紧张,没有这项经费造成无力管。而路中段的改造拆迁,市里不投一分钱,区也感到操作困难。再如区房管局成建制上收后,区已无房产管理权,导致14个乡镇的房产管理、发证成了空白。
——多头执法和处罚,降低了行政执法效率。城市管理涉及部门众多,对违反城市管理有关条例的现象,本该按职责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有利的争着管;而碰到棘手的问题,又谁都不管的问题。如:流动摊点的整治,有关执法部门按照各自的法律、法规都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但大家都能说出不管的理由来,最终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市内交通多头审批但管理薄弱,使市区交通混乱无序,“地老鼠”、“摩的”越来越多、越多越乱。目前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众多,有的执法队伍由于经费不足,为维持生计,以收代管、以罚代管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管理者的形象和管理的效果。
——建、管、养合一,城市管理效率不高。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相对而言,城市管理却显得不很突出,一直没能提上议事日程,在城市的发展中,依附于建设,形成“建管养合一”的模式,建设部门担负了建设、养护和管理的多重任务。由于城市建设部门承担了建、管、养的职能,造成队伍庞大,依赖性强,维护管理成本高,财政负担重。建设部门既要搞建设,又要抓养护和管理,势必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影响管理。从另一种角度讲,建设是一种企业行为,而管理是政府行为,管理对建设有监督和控制权限,建管同出一门,建设部门很难对自身实施有效监督。
——管理重点易位,城市管理局限于治标层面。一些城市管理部门过分侧重于对现存表象问题的查处,只抓住了管理末端,对如何提高管理部门效能、如何提高市民环境意识和公德意识等治本性的问题未作深层次的考究,更缺乏系统化的有效管理举措,由此出现“管理重点易位”现象,把城市管理片面理解为“抓反复、反复抓”的简单重复,形成“突出整治—情况好转—重现问题—突出整治”的城管怪圈。典型的如城市内河的治理情况。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管理部门成为查处问题的“机器”,而不是查处问题的“主人”,造成政府管理成本增加,根治问题的过程缓慢。
——行业垄断,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不高。在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下,城市公共服务部门,习惯于按“行政命令”和“计划调度”办事。由于是“独家经营”,不存在竞争,缺乏激励约束机制,职工习惯于吃“大锅饭”,拿“固定工资”,造成这些部门缺乏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质量低下。
——规划滞后。原县级的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两年虽然加快了规划编制步伐,但是还不能满足建设和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各类专业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显得滞后。在规划执法上,力度亟需加大。通过调查了解,自1999年至年以来,城区个人违章占地建房情况比较严重,总户数达1150户。特别是年和年期间,非法建房总数达600户。其中情况比较突出,成片成规模的主要有:城南无名村,违章建房达50座;金涵乡造福工程和无证建设的一些公益性项目;漳湾兰田村、东楼村、下凡村和城南的古溪村、岐头村、塔山村等城乡结合部;少数民族聚居兰溪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等。同时,建设项目规划批后的跟踪管理不够,特别是有些单位、个人和开发商受利益驱动,擅自更改指标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二、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城市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运行机制是否先进高效。针对目前我市在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认为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迫在眉睫。结合福州、厦门、莆田等地的经验,调研组建议:
1、完善“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实现管理的重心下移。积极探索,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将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强化日常管理上来,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法律管理转变,由制约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由一般管理向格调管理转变,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
2、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效率。为改变城市管理中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相互扯皮的现象,应尽快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把分散的城市管理执法职能集中起来,由一个部门执行。
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符合国务院有关通知精神;有利于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有利于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建设。按国家法律规定,行政执法应由政府职能部门承担,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具有执法权。这样,一方面强化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统一管理。
3、打破建管养一体化模式,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环卫、市政、园林的养护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探索建立以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为基层管理实体的管理模式,将部分职能下移,强化社区管理功能,允许社会力量参加小区卫生有偿服务,解决以前“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管理弊端。改革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推进企业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深化改革,市政、园林、房产等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运营;政府部门从无限管理变为有限管理,简政放权,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垃圾处理、绿化建设、环卫保洁等公共服务项目,通过招标竞争,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
4、建章立制、依法治城。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等管理事项做到明确规定,使城市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市政府已出台《区城市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着手出台各项管理细则,抓紧出台城市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城市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5、建立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市民参加植树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活动,逐步使市民形成自主管理、自我规范的良好习惯,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市民听政、新闻舆论曝光等方式,对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
6、建立城市长效管理的投入机制。调研中反映突出的问题是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经费不足。这是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目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建议:本着统一、精干、高效的原则,对在编综合执法人员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可在城市维护费中列支,做到经费落实,确保执法人员严格公正执法。同时,要强化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依法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寸土寸金的城区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以投入中心城市的建设与管理。
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区政协
__区三届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__新城建成“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京津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这既为__新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新城的迅速崛起,城市管理工作被摆上了日益突出的位置。按照区委要求,我就“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供领导参考。
一、__新城规划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__城区按照“展示天津的窗口、天津发展的桥头堡、京津之间的明珠”的建设要求,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全面加快新城建设,中心城区功能形象有了显著提升,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
1、__新城规划修编工作步入正轨
一是规划理念得到提升。吸纳了区域竞争、京津冀经济带等理论,由注重规划技术向注重规划意识、规划思路、规划的可操作性转变,树立了舍得理念、注重区域统筹、优势互补。
二是规划机制不断创新。通过几年的探索,我区建立了“规划牵头、部门参与、公开招标、专家评审、领导决策”的规划市场运作机制,形成了以__发展战略研究为指导,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骨架的规划体系。完成了大运河改造、京津公路1.2公里等100平方公里详规编制,城区详控规划覆盖率达到了75%。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及环保、环卫重要基础设施投入。建成了城区第二水源地,三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建成了四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完成了华北燃气入区工程,建成了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新建了一批高标准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55%,天然气入户率达到57%。路网工程全面实施。103国道完成拓宽改造、京沪高速公路正线竣工通车;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京津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顺利竣工通车,在路由走向、站口设置方向上形成了新的优势。去年,区政府又投巨资完成了雍阳西道、振华西道等9条道路改造工程,完成了城区重点区域夜景照明工程,城区亮化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城市功能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城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总投资8亿元的中信广场投入运营,优联第六城、保利上河雅颂、中房京津时尚广场相继开工建设,大运河城区北段景观建设竣工,城区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初具形象。城区住宅建设进展迅速,形成了和平里、平安里、颐安、栖仙等20余个成规模的现代化住宅小区。撤村建居取得重大进展,10个村拆迁工作基本结束,68万平方米的亨通花园小区投入使用。四年竣工住宅面积23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9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英华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寄养中心、广电中心、综合医院等一批城市功能项目相继落成,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有了新的提升。环境秩序进一步改观。多次开展了以“清脏治乱”为重点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违章行为和违规广告牌匾得到了进一步治理,运输车辆洒漏、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等违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
4、城区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环卫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了环卫专业监理队伍,初步实现了“管干”分离,有效提高了城区环卫作业质量。所有非农平房居民区和道路两侧经营门店全部实现入户免费收运垃圾。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穿越城区的国道、河渠、绿地的保洁作业权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程序向区内企业发包,承包收入与作业质量直接挂钩,克服了因多头管理造成的作业质量参差不齐现象,有效提高了国道、河渠、绿地的清扫保洁质量。组建了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实现了城区执法权的相对集中,避免了原来多头执法给城区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城市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区城市市容市貌虽有较大改观,但离广大群众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城市管理机制不顺,城市品位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招商引资的制约因素。其成因和表现主要为:
(一)体制不顺,造成管理职权不清,责任不明确。我区城市管理一直实行部门管理为主的“条状管理”模式,城区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积极性
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街道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同时一些部门和个人对城区管理工作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倾向。(二)机制不活,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均实行“事业化管理,封闭化运作”的传统方式,这种方式不同程度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建管不分、管养不分的现象。一方面,有限的城市维护资金很难维持事业单位员工的巨额工资支出。另一方面,由于受事业单位性质的影响,工资分配拉不开差距,职工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工作积极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近年来,尽管城建部门已主动在系统内部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制订了一定的检查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但均属于内部管理标准,仍未能跳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怪圈。由于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城区,没有建立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能以市场机制配置城管资源,更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三)规划控制力度不够,造成无序建设,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由于一些部门、单位、居民和开发企业规划意识不强,受利益驱动,在城区私建住宅、乱搭乱建、违规建设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零星开发、擅自修改规划、变更土地用途、降低配套设施建设面积和标准等行为;同时由于在规划执法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行政干预因素,致使规划落实不到位、规划监管不力,无序开发建设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大了城区拆迁改造成本,增加了城区管理的难度。
(四)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环境较差,造成管理措施不得力。目前,区综合执法局共有在职在编人员50人,担负着城区近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区道路、市政设施、公用事业行政执法管理任务,人员严重不足、执法力量十分薄弱。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经常遇到当事人暴力抗法、谩骂污辱,执法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五)投入不足,造成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养护管理滞后。这是制约我区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的投入,但与国家标准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如城区公共休闲活动场所、公共绿地、停车场、集贸市场、公厕及其他公共场所建设长期以来投入不够,导致“马路摊点、马路市场、马路停车场”等现象严重。
(六)市民文明素质差,法制意识不强,造成城市公用设施破坏严重,管理难度增加。由于城区人口密度高、流动人员较多,少数城区居民文明意识、城市意识差,法制观念不强,存在乱停乱放车辆、践踏草坪、侵占绿地、乱丢垃圾、闹红灯、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同时也有极少数人为了个人私利,乱贴乱画小广告、恶意破坏市政公用设施。特别是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城中村”,很多村民在生活习惯、文明意识方面没有及时转变,加上管理缺位,造成“城中村”内脏乱差现象严重,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加强规划执法管理。要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就要不断加大规划设计投入,坚持高起点、高档次,花重金、聘高手,引进竞争机制,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通过招标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机构进行规划和单体设计。在进一步修编完善城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做好城市设计和城市模型制作工作,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环卫、给排水等专业系统规划,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要严格执行规划,高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全面加强规划管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强化规划工作层级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坚决维护公众利益。建议建立国土、综合执法和规划三个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通过联合办案、调查、执法、资料共享、互作见证等手段,加大对违法建设(占地)行为的执法查处力度。
(二)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和划分区、街、社区的管理范围、职责和权限,理顺城市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区级为主导、街道为主力的城区管理格局,赋予或授权街道办事处更多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职能,真正实现属地管理的格局。一是下放城市管理权限。进一步科学划分区、街道两级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管理权限,凡是能由街道行使的,都要依法采取直接下放或以委托授权的方式下放到街道,并对相关的行政许可权依法作出调整。二是在四个街道建立城市管理机构。各街道分别成立城市管理办公室(行政执法办公室),实行区、街双重管理的模式。街城管办负责日常管理和执法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区建委、综合执法局的指导。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城区居委会的工作优势,实现城区管理的无缝对接。
(三)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的责任监督机制。实行城市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对区直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考核内容。以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带动促进各项工作责任制,特别是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对达到标准的要公开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对达不到标准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大力强化社会监督,对城市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和举措,要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公众意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并公布举报电话。要建立健全行风监督评议制度,切实加强社会对城市管理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
(四)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将基础实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使公用基础设施更好地满足市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扭转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发展的弊病,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是按照“改东建西,开发南北”思路,加快推进以翠亨路为主线,纵贯城区、连接南北站口的西部发展框架,建成北部物流和南
部客流为主的服务产业功能区。二是按照现代化城市道路标准,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规划,科学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主干道路新建和改造,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区道路骨架。同时应同步实施市政管网及强弱电明线入地工程。三是严把审查关,确保基础设施配套。在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同步考虑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公交车站、集贸市场等城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使其数量足够且分布合理。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参与开工前的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四是大力搞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抓好绿化养护管理,完善城区道路、住宅小区及单位庭院绿化,实施拆墙透绿工程,逐路推进楼体包装亮化,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五)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按照 “政企分开、建管分离、管养分离”改革思路,进一步转变旧有的城市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打破行业和地区垄断,开放作业市场,走专业化、企业化经营路子。城区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等,要实行管养分开,推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公司或社会组织进行维护,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要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双辽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不断改善,正向着建成吉林省西部中心城市的方向发展。良好的市容环境也成为双辽市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抓好市容环境管理就是抓好我市的经济建设。
一、目前城市管理监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双辽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成立于2004年,这支队伍对推动全市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双辽市城管队伍经历了多次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保证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协调。然而,在城市管理监察领域仍存在着诸多与城市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阻碍着城管部门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执法主体资格混乱,执法依据不足。
1、城市管理监察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众多。就目前而言,规划、卫生、市政、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市容等部门都不同程度地承担着管理城市的职能,还有各街道的城管中队等。为此,职能交叉给城市管理监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2、因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双辽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是事业单位,本身无执法主体资格,只能是由市住建局委托其执法。针对市政管理监察单个部门管理权限偏窄,一些违章行为有关执法部门看不见,而看见的部门又无权管制的现象,有时出现城管部门出面、各相关部门配合参加的城市管理综合检查执法,进行城市的管理工作。然而,一些单位怕承担责任,害怕在城管执法中被相对人申请复议或诉讼,因而,在具体配合和真正实施处罚时容易滋生退缩的心理。
在双辽市影响市容的主要有:一是占道经营。占道经营者主要有四种人:无业人员、下岗职工、外来人员(主要是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部分转包或失地农民)、其他人员。他们占道经营的心理是:要糊口,占马路,要赚钱,摆摊点,只要占了道,即使发不了财,最起码也能养家糊口。二是建筑渣土带泥上路或沿途扬、溢、撒、漏。三是广告的“三乱”。四是由于城区内进行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和大型住宅区建设,拉运建材的重型车辆为了节省成本经常是超载从市内通过,对路面造成损坏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虽然政府为缓解“脸皮”与“肚皮”的矛盾,采取了管教结合、堵疏并举、惩罚齐上的办法,在堵的同时建立了专门的交易市场或利用闲置地方办起室内市场,且允许一两条街设置一些临时摊点,引导占道摊主入室入市经营。然而,由于入室入市经营要缴纳一定的管理费、个人所得税及摊点设施费,相当一部分摊主不愿意,有的进去了又退了出来,仍然以占道经营为谋生手段,这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城管大队多为委托执法,依据委托方的部分法规条文等规范性文件去执法难度很大,达不到治理的效果,且极易出现交叉执法,重复处罚现象。有时则成了政府的临时“救火队”、“突击队”。
(二)管理经费少,支配权小,执法难度大。
1、城管部门的经费不足,虽然经费是财政拨款,但远远不能满足对城市管理的需要。甚至有时靠罚款创收来维持,由此导致种种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以罚代管等不正常现象发生。
2、在众多行政执法部门中,城管监察执法的难度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由于相对人的人员成分复杂,一些人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谈薄,认为自己不偷不抢,做生意不违法,当执法人员依法对其进行管理时,便破口大骂,与执法人员胡搅蛮缠,阻挠执法甚至暴力抗法。另一方面因为城管监察部门面对的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部分人员生活确实困难,以流动经营作为谋生的手段,一些市民尽管强烈要求有一个优美、整洁的工作、生活环境,但同时又受同情心的驱使,盲目同情违章经营户,进而片面指责城管监察执法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对管理的抵触情绪。 而且,城管监察队伍尚未纳入行政执法编制序列,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城管监察队伍为事业单位,没有纳入行政编制序列,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在行政处罚法颁布以后,执法行为更是步履维艰。
3、城管监察工作一旦发生队员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后,城管大队自己没有处罚权,在行政处罚方面至今还是委托执法,手续上缺乏强制性。
二、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当前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素质,二是加强相关工程的建设进度。
强化管理是一切工作的最终决定因素,而城管监察在城市管理中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市民的素质得不到提高,硬件投入再多都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管理工作也将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强化对市民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优美的市容环境对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质量和招商引资具有的重要意义;了解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理解、支持城管人员的工作,舍小利取大义,自觉抵制城市管理中的违章行为,形成一个人人爱城市,人人维护市容的良好氛围。加强相关工程的建设进度,早日完善城市功能。规划部门要早做规划,规划要有前瞻性,大局观。相关工程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督查、督促部门应加快工程进度,增强责任心,争取早日交给双辽市民一个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三、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监察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当前城管监察队伍已经成为依法管理城市中不可替代的一支行政执法队伍,为政府所信赖,且在不断发展、壮大,为使这支队伍在前进中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尽早给城管监察队伍定性定位。一个单位、一个行业能否存在,取决于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国家政权的认可。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城管监察队伍已经成为建设文明城市必需的执法队伍。但由于没有给这支队伍明确的定性和定位,造成了这支队伍无执法主体资格,无执法依据的尴尬局面,对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极为不利。鉴于此,希望有关部门将这支队伍定为行政执法单位,列入行政编制序列,以法规的形式授予这支队伍在城市管理中的执法主体资格,使其能够名正言顺地履行监察职责。
2、城管监察工作应尽快立法。随着行政处罚法的出台和实施,严格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已成为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越来越深入人心,市民的法制观念愈来愈增强。作为一支行政执法队伍,如果没有执法依据,在法制日趋健全的今天就会寸步难行,在行政执法中随时都会遭遇行政诉讼并成为被告。
近年来,城管监察作为维护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行政执法机构,然而,至今没有出台一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调整和规范,呼吁早日出台“城市管理法”,与此同时,建议人大出台地方规章,以确保城管监察队伍的生存与发展。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在适应城市的发展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一)齐抓共管机制尚未形成。
1、综合整治靠突击。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在城市创建的目标下,遇有重大活动时,往往习惯用“运动式”的方法搞城市管理,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整治,短期内能取得立杆见影的效果。这期间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推诿扯皮少,市领导及相关单位也大力支持,一旦阶段性创建任务完成,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揽机构来组织落实长效管理,形成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局面。
2、基层政府管理城市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管理点多面广,尤其在现场、现行方面,管理重心太高,往往出现“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作为城市管理主要责任人之一的区(街办)、社区、城中村(组),没有管理城市的具体责任和压力,因而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投入到基层城市管理工作中,致使管理脱节、断链,城市管理网络不健全。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很多违章占道现象背后,都有街办、村组、驻街单位的背景。如我市某街道办事处和村组的干部,有的还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带头违规“种房”、违章占道经营,甚至带头向政府提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部门查处时,他们一面以照顾困难名义为违章者说情开脱,私下又支持违章者与职能部门对抗,使城市管理工作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
(二)执法难度大。
1、执法手段单一。根据《行政处罚法》和部分行政法规的规定,违章者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依法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我国目前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具有上述行政强制措施权的只能由法律设定,而且只有司法机关和工商、税务、海关等少数行政机关可以实施。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了各类行政处罚,但对违章者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后续监管措施,没有赋予城管行政执法部门任何有效手段。
某年5月26日,某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在审议《某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议表决稿)》时,专门就是否取消有关“暂扣物品”的相关条款进行单项表决,最终删除了建议表决稿中“可以暂扣其经营的物品和装盛器具”内容;而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仅设置了实施罚款和责令清理、改正的行政处罚措施。
现实的执法情况是,违章者对执法人员的管理根本就不理睬,罚款没钱,责令清理、改正我不干。执法人员没有什么办法强制其交罚款或强制其清理,也不能暂时限制其自由带回机关处理。这样一来,除了做工作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加以管理。
2、执法效果不佳。目前,我市违反市容环境、秩序的违法行为出现以下特点。第一,普遍性。违法违章现象大量存在,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第二,动态性。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性质上的不确定,没有规律可以掌握,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第三,反复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违法行为呈现出多发性、反复性和经常性,被纠正或教育后,又重新开始,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这些情况,使得我们的执法人员穷与应付,疲于奔命。
3、执法人员安全无保障。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教育,要求执法人员决不能与群众发生冲突,决不允许发生打架等暴力事件,起到了较好效果。但是,不法商贩、“钉子户”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以来,我市就发生情节严重的暴力抗法15/:请记住我站域名/起。实际上全省乃至全国各大中城市和鄂州市的情况大同小 异,甚至更严重。由于城管执法机关自身缺乏强有力的强制手段,发生暴力抗法时,只能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由于多种原因,一般都是按普通民事纠纷处理,很多都不了了之。在实践中,一些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遭受威胁,有的甚至殃及家庭;有的受伤的队员几乎都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给其身心带来了极大创伤,造成在日常执法过程产生了畏难情绪,而违法行为者却越来越目无法纪,无视执法人员,从而形成了“加大执法力度,就造成暴力抗法,一暴力抗法执法人员就松懈,一松懈就乱,一乱就紧”的怪圈。这种情况下,城管执法人员只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出事,执法效果可想而知。
(三)执法环境差。
1、违章行为当事人认识上有误区。他们没有意识到城市管理法规也是行政法规体系的组成内容,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一样,违反了要承担法律责任。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中碰到最多的申辩理由是:“我又不偷不抢,在街边摆东西谋生,犯什么法!”他们在内心深处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导致不主动配合执法,有时纠缠、拒绝、阻碍甚至少数“钉子户”暴力抗法的事件不断发生。
2、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当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实施必要的处罚时,经常有一大帮围观群众,出于“ 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乱“打抱不平”,乱起哄,喝倒彩,甚至还指责执法人员欺侮老百姓,彻底否定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行动,助长了违法行为人的底气,形成了不利于城管执法的社会氛围。给城管执法部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3、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不高。一些市民的环境卫生习惯较差,社会公德意识薄弱,讲文明、树新风的观念还十分淡薄。一些干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不高,不少人只抱怨不参与,只指责不自责,袖手旁观而不身体力行。
二、对策建议
(一)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1、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有必要按照“统一指挥,条块结合,部门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政府的非常设机构——城市管理委员会,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协调性和动员性,是创建指挥部的常态化。由市长担任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委员。在区、街道两级参照市模式,街道城管委还吸收驻街较大单位分管负责人参加。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市、区城管局和街道城管科。委员会虚实结合,通过相应的规定,厘清各方面城市管理职责,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条块之间、上下之间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横向关系全面贯通;制定城市管理的目标计划,决策城市管理中带共性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城市管理法规的覆盖范围;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案件移交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运作高效、配合密切的城管执法联动机制,从宏观上、源头上解决城管执法职责不明、配合不好、保障不力的问题,为“大城管”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2、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网络”的模式,以及“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区街负责,交叉任职,双重领导”的原则,市级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市城市管理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相对集中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处罚权,归并相关行政管理职能,使之具有统筹全市城市管理和执法的能力。
3、发挥街道、社区基层城市管理的重要作用。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推进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明确城区各街道办事处为城市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促使他们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日常城市管理上来,负责本辖区城市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社区(居委会)、城中村村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组建工作专班,切实负责本辖区的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各驻街单位也应按照确定的范围和职责,承担相应的城市管理任务。同时,将城市管理的责任履行情况,纳入各区、街办和市直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发挥“人民城市人民管”的作用。
(二)建立执法保障机制。借鉴长沙、宜春等城市做法,在公安局内整合成立城市管理警察支队,专门配合支持城管执法。其主要任务是把维护治安秩序与预防和处理暴力抗法结合进行,他们并不直接参与日常的城管执法,而是根据执法需要,派警察跟随执法,发生暴力抗法时,由警察根据情况或当场处理,或带离现场,或依法采取其他强制措施,以有效制止暴力抗法事件发生,震慑违法者,既提高执法效率,保障文明执法的效果,同时又能保证经营户平等竞争,守法经营。在审判工作方面,城管执法机关有不少需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能否迅速有效的执行,直接关系行政处罚的权威与效果。同时,随着城管执法工作的加强,所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也呈上升之势,这些都需要法院的支持。可以建立一个协调机构,法院行政庭、执行局为主,统筹安排,简化手续,加强城管执法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并对城管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指导,减少因执法行为不规范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保障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坚持疏堵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需求必然有供给,像修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卖早点等,很难根本杜绝。从事此类经营活动的人员和接受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工人和收入不高的普通市民。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从现阶段城市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经济状况出发,研究疏堵结合的长效管理办法。可采取“三不”和“三分”的原则来处理,即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影响群众生活秩序和治安的前提下,区分行业,区分区域和地点,区分时间进行规范管理和疏导。
1、区分行业:如将修鞋、擦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等群众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开展“送市场、送方便”等活动,纳入社区服务体系,由社区进行管理。对非法食品加工设摊,占道卖盒饭等则坚取缔。
2、区分区域和地点:如在人口众多,农贸市场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地方,由街道利用空置土地设置临时性的农贸市场,引导游动摊贩进场经营。在小区里适当设置一些小型公共广告栏,疏导小广告,减少管理工作量。
3、区分时间:针对早点、夜市等饮食摊群卫生状况差、出摊占道、油烟噪音扰民等问题,我们正在研究疏导管理的办法,按照统一开市、闭市时间等“8个统一”的要求,对城区早点、夜市进行定点规范,既可兼顾困难群众就业需求,方便市民生活,又可缓解执法人员与个体经营者的矛盾。
(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一个国家法律化程度不仅取决于依法执法的力度,更主要通过国民的法律素质及守法自觉性来体现出来,两者相辅相成。
1、树立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需要 城管执法人员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倡导文明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宣传力度,树立城管执法新形象。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城市发展城市建设
一、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现状是:
在第一级的深圳,上海,广州,宁波,杭州,五个城市城市综合银得分;北京,厦门,大连,南京,天津,青岛,昆明,海口,沉阳和其他城市在第二级一般看到城市的全面竞争力得分基本上是高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成都,长沙,济南,重庆,石家庄,乌鲁木齐,武汉,郑州,福州和其他城市一般在第三个层次,长春,哈尔滨,南宁,西安,贵阳,合肥,南昌和其他城市一般是第四个层次;和太原,兰州,银川,西宁,呼和浩特和其他城市的全面竞争力得分相对较低,大多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竞争力仍然是很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效率是不高的原因
1,政府的因素。
2,市场因素。
1)市场规范化程度
2)市场
3,城市的辐射能力由内而外
4,不可替代的因素。
三、提高竞争力,中国的城市建议
(1)建立城市管理的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城市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在20世纪初,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开始出现城市管理的想法。 “管理”的规划,管理,组织,规划和计划管理等。城市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并加强对中国城市的必然要求的竞争力,以解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当前面临的困难。
(2)制定适当的城市定位
一个城市的正确定位是日益增长的城市竞争力的先决条件。所谓的城市定位,是指城市,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其变化的其他方面,以确定其发展目标的各个方面,占据的空间,作用和竞争地位。 J.弗里德曼(Friedman)建议的研究,地位和作用的一个城市,人口规模在世界城市体系,而是参与国际经济和社会活动以及控制能力的程度占主导地位的资本。
(3)重视城市的软环境建设
中国不是不高的城市建设,道路宽度不能说,但中国城市竞争力不强。因此,城市更具有竞争力比由几栋建筑物的建设,几个大的维修的道路,所以我们可以实现高层建筑,但应通过发展软环境,以不断提高我们的城市的竞争力。
(4)产业集群,促进城市发展
工业竞争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产业的地理集中,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竞争力的行业基本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的目的。大多数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的软环境不强,缺乏城市功能和竞争力较弱的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以提高中国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产生新的问题。当然,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加强竞争力的过程中也应注意:首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挥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全球化不仅使得城市开始利用两种资源,既要发展自己的市场,但也为自己和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作为全球价值链的竞争的一部分。在世界市场的力量下的价值链中总是寻找最能体现其价值的位置,它需要能够整合他们的位置的位置,人力资本,体制,文化元素,以实现其价值。因此,如何识别这些元素,以及如何整合这些要素在城市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大突破。二,增强竞争力,研究和实践,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的辐射问题。中国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和城市文明的成就,可以不惠及整个人口长的历史时期,所以我们高速在城市发展的今天,应该增加研究和积极实施的城市和问题的竞争力,努力提高城市的腹地,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散布在城市和城镇的辐射范围。
四、结论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以促进全球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的改造。国家,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力的载体,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竞争力,为人民生活的重要角色,城市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正在成为城市竞争力研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世界各地。为了在新世纪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研究的科学和掌握的优势是周边城市的市级城市,城市的竞争力和缺点,为城市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致谢:感谢吴诣民老师指导写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
【关键词】 城市治理;城市管理;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城市管理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不足以解决当前城市运行中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治理”代替以往使用的“管理”,一字之差,却是党的社会建设理念的重大突破。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城市治理强调公众参与,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
一、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必要性
美国学者詹姆斯•罗西瑙在《没有政府的治理》一书中说,“治理是指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全部是政府等公共机构,也不一定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治理是一种内涵更为丰富的现象,既包括政府机制,也包括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1]这里突出强调了大家有共同的目标,非正式、非政府的力量参与,不一定依靠强制力量。所以,现代城市治理需要发挥公众的力量,必须依靠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首先,公民参与是提升城市治理理念和手段的途径
理念的陈旧和落后,势必会阻碍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公民参与理念的推动下,城市治理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城市生活的主体,城市治理是为了人民,城市治理需要依靠人民。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公众更有权力和义务参与城市治理,公众参与使得城市治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保证城市管理部门与公众需求有效对接,从而满足公众需求。在公众参与理念的推动下,城市治理将向低成本、高效率、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公众参与是实现公众满意、提升治理理念和手段的最佳途径。[2]
第二,公众参与是城市治理实践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共事务数量增加,而且日趋多样和复杂,原来的城市管理部门不堪应对,必须动员社会力量一起参与管理,这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公众参与城市治理主要是通过各种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人来发挥集体的力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切实减轻政府的负担。“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模式提倡公民参与式的城市管理,公民自下而上地参与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要形成合力,强调公民参与城市管理,意味着不是简单地把公民看作城市管理的对象而应该看成是城市管理的积极行动者。”[3]因此,城市治理需要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城市治理不可或缺的手段。
第三,公众参与是融洽政府和群众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城市管理尤其是城管执法一直饱受诟病,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城市管理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经常处于对立的状态,城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也频频发生冲突甚至出现流血事件。其最根本原因在于市民对城市治理工作缺乏了解。因此,城市治理通过社会公众参与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此提升公众对于城市治理立法、决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最大限度地消减因政府与群众间的信息隔阂产生的社会矛盾,赢得市民对城市治理的理解和支持,进而融洽了政府和群众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二、我国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治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当前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现实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整体意识薄弱
目前,有些城市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认为城市治理是政府和城管执法部门的事,“与我无关"的思想还普遍存在,使得公众在参与城市治理的过程中思想意识上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够。大多数人只意识到自身是城市治理的对象,却没有认识到自身也是城市治理主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社会公众缺乏城市治理的知识,面对城市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提出正确意见,这样就不能形成比较强的社会整体治理能力。
2. 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制度规范缺位
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缺乏法律制度保障,有些城市虽然出台了城市管理条例,原则上规定了社会公众应当积极参与城市治理的规定,但是在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参与的范围以及参与的保障和司法救济方面,仍然是空白。对志愿者基本权利保障及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尚未有配套制度的支持,公众参与的权利和地位都没有法律保障,削弱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有效性。致使许多公众参与都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公众参与不仅流于表面形式,而且还是偶发性的参与。
3. 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城市志愿者缺乏组织建设,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组织建设。志愿者参与的临时性和组成的多元化等特点,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志愿者进行有序的管理,致使志愿者的组织工作易出现混乱局面。此外,城市社区功能也未能有效发挥。社区是以居委会为自治核心发挥其在参与城市治理中的作用。目前,城市的社区治理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对公众参与没有明确的参与形式、内容上的规范,造成了社区参与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完善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机制的建议
公众参与是城市治理架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建立健全完善的城市治理公众参与机制是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一)确立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共识
树立“小政府”的公共治理理念,提倡公民参与、企业、非政府组织参与、非营利组织参与等社会多角色参与的公民社会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使城市治理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应急变为长效。为此,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告牌等来进行城市治理指示的宣传教育,并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形成 公众参与共识,打造一个实实在在的公众参与的公共平台。
(二)健全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制度保障
1.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制保障
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和程序,能够有效保障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使得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顺畅,制定的公共政策更有利于公众的利益,减少公共政策在后期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公众参与机制的法制化也包括公众对政府权力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监督。通过立法,为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提供法制保障。公众参与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机制中政府一方是权利的拥有者,随时都有滥用权利的可能性,而另一方是普通民众,其权益随时可能被者侵害,在这种不对等的权利博弈下,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等给予民众的保护和对政府的约束、监督,将会使民众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
2.建立公众参与评价机制
在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就是参与成果的评价和评估。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对公众参与的实际效果,往往很难界定。因此,要探索建立开放的参与评价机制,可以考虑成立由政府机关、专家学者、一线城市管理人员。市民共同参与的开放型城市治理评价机构。通过评议活动,以媒体、公报等形式向参与者反馈,得到参与者的理解和认可。
(三)构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平台
1.加快社区平台建设。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实践应充分利用社区联系公民与政府的中介作用,在社区搭建公民参与平台,以解决社区城市管理矛盾入手,调动社区力量,使社区成为城市管理的真正基点。由于长期在同一区域内共同生活,公众基于共同利益容易形成相对统一的城市管理理念,弥补了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存在分散性和无序性的缺陷,再加上我国社区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和业主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的蓬勃兴起,为居民参与更高层面的城市管理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网民群体的逐步成熟,以及信息化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在当前和今后的公众参与城市治理中,作为公众参与手段,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在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是政府可以考虑同步进行的重要举措。
(四)提高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工作的组织化程度
1.引导企事业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工作。通过引导企事业参与管理城市的各项公共事务,为社区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提供帮助、资金支持,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度。
2.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提供载体,政府要给社会组织成长创造宽松的制度空间以促进其参与城市治理,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必要之时应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此外,政府还要对社会组织的发展给予适当的技术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和促进社会组织成为一个理性、成熟的公众参与载体。
3.志愿者组织制度化。组建城市志愿者队伍,是加强城市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完善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制度,加强志愿者的组织建设。其次,要对志愿者要进行定期的训练,这样既可以辅助专业城管的执法工作,补充专业城管队伍的不足,大大提高城市治理的专业化水平。再次,强化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对参与城市治理的志愿者实行保险制度。
总之,面对新型城市化、面对日益高涨的各种权利诉求的今天,公共治理改进、城市治理创新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探索公众参与机制,培养公众参与能力,推动城市治理从“单向管理”走向“社会共治”,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加快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 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小康》记者 麦婉华 谭海清
在三亚湾的海滩上,每到晚上老人唱歌、跳广场舞,可谓热闹非凡;公交车上,老人免费卡的刷卡声络绎不绝;市场上,老人买菜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就是冬天三亚常见的景象。
据悉,每到冬天“候鸟”老人就从寒冷地区来到海南,等天气回暖之后,再返回原居住地。因此,外来休闲度假人数季节性落差成为三亚的一大特点。据海南省老龄办统计,每年冬季高峰时,全国各地到海南休闲、养生、养老的“候鸟”老人有45万人左右,仅三亚湾在冬季每日接待市民、游客和“候鸟”就高达15万人。
然而,随着“候鸟”老人的增多,三亚的市民受到了影响,城市管理也受到了挑战。三亚因“候鸟”老人骤增而物价、房租大幅度上涨;某些“候鸟”老人的不文明行为困扰着三亚本地市民。近日,三亚城管对某“候鸟”老人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处罚时受到质疑,但最后却以“候鸟”老人被爆说谎告终。这些事情都被媒体与社会所高度关注。
由此,2015年12月16日,三亚市天涯区在儋州村社区道德讲堂召开文明行为大讨论座谈会。其中,“候鸟”老人代表、市民代表共18人参与讨论,并邀请了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嘉宾参加。居民、“候鸟”老人、志愿者、社区服务人员、居民等30余人参与旁听。
的本地人和“候鸟”
卓德雄是来自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社区的工作人员。他从小在三亚长大,见证着三亚的发展。他说:“三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洁净的空气等条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候鸟’前来休闲度假。大家来了,我们很欢迎,都是一家人。”
但同时,卓德雄认为,不少的外来游客或者‘候鸟’文明意识、公德意识淡薄,对自身的不文明行为已经呈现出习惯性、普遍性的特点。“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人都要守规矩。”他举了一些不文明的例子。例如,某些“候鸟”对城市管理工作很不配合,随地小便、随意践踏草坪、乱停乱放、钓鱼等。
市民代表王于搡则从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近几年三亚对不文明行为的管理带来的改变。“关于城市中电动车的规范管理方面,如今在各个交通路口除了交警外,还有不少志愿者参与引导规范电动车辆的行驶,避免电动车乱行乱闯行为。这样保障了交通的顺畅及司机、行人的安全。”
但她也表示,三亚的不文明现象虽然不断减少,但许多不文明行为仍不同程度存在。市民代表杨兴日举例,很多“候鸟”在公园的草坪上铺报纸聚餐,吃完之后社区人员劝说他们把垃圾带走,他们觉得这些是环卫工人和保洁人员的工作,不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做。
作为三亚市天涯区儋州村社区管理人员的羊其光表示,以上不文明行为的事例,给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一方面是‘候鸟’人口骤增的管理压力。儋州村社区常住人口为8―9千人。但在旅游旺季时,服务对象最多达4万人。另一方面是对秩序维护的压力。每年过年,三亚市广大机关及社区干部、职工都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三亚湾、海虹广场等地维持秩序,为游客、‘候鸟’、市民提供服务。年夜饭基本是在岗位吃盒饭,看了很心酸!”羊其光说。
他认为,不管是本地市民、“候鸟”还是游客,都应该开放心态,互相包容。另外,还应有共同担当的心态,要有“三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意识,共同呵护生活的家园。
“候鸟”老人可作为志愿者
不少“候鸟”代表听完本地市民的发言后,也对不文明行为带来的城市管理压力表示理解。“候鸟”代表罗彩芳说,有时候自己看到其他“候鸟”老人做一些不文明行为,也会觉得蒙羞。她建议,作为“候鸟”老人应该自尊、自爱、自强,给本地人、年轻人做个好示范,发挥榜样的力量。
“候鸟”代表王玉林则认为,一些不文明行为确实让人头痛,但三亚是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并存的,关键不是在于针对哪一类人。
“来到三亚,这边的人有一句调侃的话:‘在三亚垃圾桶可干净了,因为大家都不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我来到三亚时,一些本地人也会乱扔垃圾、随地吐槟榔等。所以说,不文明行为不是在于‘候鸟’还是本地人,而是在于个人本身的素质。当然,在三亚也有很多好的文明行为,例如让座、礼貌待人等。”王玉林说。
曾经去过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候鸟”代表吴春生则认为可以参考它们的理念。“中国是法治社会,三亚也不例外。例如新加坡、香港等地,他们在社会管理方面是非常严格的,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处罚极重。所以,三亚市也可效仿,要严格,且不能半途而废。”
吴春生补充说,从执法角度,三亚可以发动一些“候鸟”志愿者,让“候鸟”参与管理。这样能补充城市管理者的压力,而且能让“候鸟”参与其中,增强其文明意识。并且,三亚可以制定类似《候鸟行为准则》等法律法规,让“候鸟”有法可依。
“候鸟”代表何本善则建议,不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得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文明出行,不能有“别人不文明,那我也可以不文明的想法”。他还认为,在大众普遍文明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加大文明行为的宣传力度。城市管理人员则要文明执法,要讲道理,耐心解释,不能有对立的想法。
城市管理应一视同仁、严格执法
市民代表与“候鸟”代表的畅所欲言与意见建议给城管工作人员不少启发。城管工作人员代表尹文进认为,随着三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市民以及游客对城管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文明旅游也成为对市民游客素质和一个地方旅游形象的重大考验。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人都要守规矩。我觉得这句话是很对的。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天涯区人民政府早前已出台关于加强三亚湾沙滩绿地管理的‘二十五条禁令’,以此加强对各类不文明现象的管理力度。”尹文进说。
2015年初,天涯区出台了三亚湾管理二十五条禁令,实行定人员、定岗位、定片区,实现管理制度化、机制化,并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通过常态化管理彻底解决三亚湾乱象问题。二十五条禁令明确规定:禁止在三亚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在沙滩绿地点燃篝火、从事烧烤,禁止在沙滩绿地上搭设帐篷、地铺、遮阳伞和悬挂吊床,禁止房车、货车、客运车在三亚湾公共停车场停放等多种不文明行为。
但在城管这一岗位上,尹文进坦言也受到很多不理解。“我们其实都是本着一说二劝三教育的执法理念与市民游客进行沟通,但仍然有市民游客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甚至不配合。因此,我们需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让市民、‘候鸟’和游客都必须一同遵守法律法规。同时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共同呵护三亚湾。”
而一线城管工作人员代表文理认为,尽管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文化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但无论是外地‘候鸟’,还是本地市民,作为执法者都会一视同仁。“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做着这样的努力:希望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和微笑执法三结合。做到道之以法,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对待。”
另外一名城管工作人员龙明荣则对“候鸟”代表的建议表示认同。他说,如今的三亚湾有意建立一支“候鸟”老人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执法管理中来。
据悉,文明行为大讨论座谈会结束后,部分“候鸟”老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候鸟”志愿者服务队。截至目前,志愿者已达3000多人。2015年12月22日,“候鸟”志愿者在三亚湾沿岸进行垃圾清理、自我管理。今后,他们将会在各个服务点轮流坐班,或清理垃圾、或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同时为市民游客提供服务。
三亚将成立城管110热线
律师代表邓振海在听了多名代表发言后,他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文明。他表示,当今社会处处皆法律,希望大家不要一有舆情就挑起外地人、本地人的矛盾。大家的关注点应聚焦在事情本身,单看事情是不是违法或是不文明,这样才真实、客观。他呼吁,人人要守法,执法者要文明执法,政府要严格依法管理城市,这样文明之花才能绽放于三亚。
最后,一直在文明行为大讨论座谈会上旁听的三亚市天涯区区委书记张可对各位代表的讲话做出了总结。他倡导,要将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建立“候鸟”文明准则、市民文明准则、在三亚湾的行为准则等;另外,他认为可以进一步增强‘门前三包’(“一包”门前市容整洁,“二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洁,“三包”门前责任区内的设施、设备),让市民、“候鸟”自觉加入城市管理中。
张可提出,天涯区为加强管理正筹划成立“城管110”,24小时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方位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城管110就像公安110一样,只要有城市治理管理的问题发生,城管就会立即前往依法处理。另外,城管110还会对市民、‘候鸟’提供服务的功能。现在城管部门已成立了‘投诉中心’,将24小时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投诉处理平台,希望市民、‘候鸟’积极参与三亚的城市管理。”
一、主要作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改变行政法律理念。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中心内容,是促进县政府职能改变,建设清廉、高效县政府的主要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基本。城市管理局组建时间不长,工作人员成分比较复杂、文明程度良莠不齐、法律才能高低纷歧,少量法律人员依法行政认识单薄,习气于管理就是收缴,特别是在年12月,因为法律欠妥,补偿3起,形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工作的主要性和紧迫性,下决计处理法律人员思想认识问题,把依法行政与构建“法制城管、精密城管、和谐城管”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部署,齐抓共管,先后开展了文明法律学习教育活动,学法竞赛,文明法律交流等活动,着力处理了法律理念、准则建设、队伍建设和法律监督等问题。
(二)增强宣传教育,夯实城管依法行政基本。为加强广大市民的城市认识和参加城市管理的认识,贯彻依法行政、法律为民的指导思想,一直坚持以人本、宣教先行,坚持“远安城市管理网”,设立了“工作动态”、“司法公函”、“网上做事”、“在线征询”、“做事指南”和“信息公开”等栏目,兴办了《远安城管》简报,在远安电视台创办了“城管在线”专栏,每年法制宣传日在陌头举行“12.4”城管法律宣传,向社会投诉电话,每逢严重活动,实时印发《公开信》,经过多方法宣传,增强了与相关部分、广大市民的“互动”、沟通,市民进一步骤查城市管理常识和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性,城管局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群策群力,把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愿望与要求交融到城市管理工作之中,让市民参加决定计划,拉近了与市民的间隔,为依法行政坚持形象打下了优越的基本。
(三)坚持健全准则,促进城管行政法律队伍建设。准则建设是履行依法行政工作的先决前提,我们要求全体法律人员必需不折不扣地执行县委“六个制止”和县县政府“十禁绝”,并先后出台了《受理群众告发和投诉处置准则》、《城管综合法律首办责任制》、《行政法律责任制》、《城市管理法律人员行为标准》和《行政法律文明用语》等规章准则,用准则标准行政行为,用准则明确行政责任。为进一步增强队伍建设,我们坚持每周四下午集中学习培训,采取指导授课、专家说法、律师点评、队员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还,扎实开展文明法律教育、依法治县、“五五”普法、机关效能建设和“五型机关”创立活动,认真学习、分析、整改和承诺,坚持完善准则和规则,促使全体干部职工思想作风进一步获得改变,一支“政治及格,作风优秀,规律严正,业务精深,战役力强”的城市管理队伍逐步成熟,近年来没有发生因作风不实和工作掉误而激发的群访事情,文明法律、热情服务的城市管理队伍形象不断提高。
(四)坚持以人本,有序推进城管依法行政工作。把教育、管理、法律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的还,从年开端,开展了以普通顺序法律为主的行政法律工作,收到较好的结果,完成了“一年打基本,二年见成效,三年上程度”的工作目的。一是逐渐完善法律系统。组建局法制办公室,专题进行城管系统法制培训教育,指导处理法律案件,制订完善了市容、规划和绿化三套法律文书,延聘司法参谋,实时解答法律进程中疑问问题,参加城市管理法律工作,编印《城市管理行政法律常用法律及标准性文件汇编》,为法律人员平常学习和开展法律工作供应了便利。二是坚持依法行政理念。全力推进“法制城管、精密城管、和谐城管”建设,结实坚持“把城市当家管、把市民当亲人”的工作理念。年下半年,结合城区“四化”建设,出台了《门店出租管理规则》、《公共信息栏管理方法》、《车辆停放暂行规则》、《洗车场管理方法》等管理准则,设置便民“公共信息栏”11处。在增强运营次序管理的还,与贫穷运营户“结对子”,帮扶慰劳;召开城区夜宵运业务主、摩托运业务主坐谈会,宣传城市管理的主要性,共商行业运营次序标准方法;协助运营户处理“低保”;疏堵结合,指导活动商贩定点标准运营。经过亲情化服务、人道化法律,来到达法律结果与社会结果的有机统一,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发展供应主要保证。三是履行城管阳光法律。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坚持疏堵结合,有序教育指导运营户归店、入市或到指定区域标准运营。对少量终年占道运营和经屡次教育避免仍继续违规的当事人,严格依法进行查处。在施行行政处分进程中,严格按照法定顺序,坚持公开公道公平,严把法律顺序、查询取证和处分根据“三关”,力争件件办成“铁案”。
(五)严格法律监督,做好城管依法行政工作保证。一是增强内部监督。坚持行政法律合议会审工作机制,对主要案件的立案、权益奉告、行政处分决定等关键环节,局首要负责人召集分担指导、司法参谋、局法制办、法律中队负责人及办案人员,研讨案情,集体决定;对案件执行“四级审核”,即中队长、法制办主任、分担指导、首要指导审核签字,保证了当事人正当权益不受损害。二是承受社会监督。一直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第一旌旗灯号,结合各项主题教育、机关创立活动,常常性走访群众,城市管理投诉热线电话,承受市民监督,搜集建议和意见,认真梳理研讨,实时整改,博得群众信任。三是承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如约请代表、委员参与局党组民主生活会,增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获取他们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支持;认真处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近几年月表建议委员和委员提案处理称心率到达100%。四是加大行政法律审核力度。增强内部审核,对市容、规划执行网格化管理,将每条街道、区域落实到个人,从工作规律、工作业绩、工作结果上,施行百分制审核,严格审核、整改、兑现。严把依法行政质量关,无详细行政行为被行政复议机关某人民法院撤销改变的案件;在县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组织的全县行政法律案件质量评选中,我局法律案件质量名列前矛;我们依法行政、文明法律工作经历辨别在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和市级报刊上推介,并在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大会上作了典型谈话。
二、主要成效
经过近几年持之以恒地推进城市管理依法行政工作,改变了城市管理法律方法,提高了城市管理队伍形象,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质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两城一杯”创立任务圆满完成。自年以来,为保证“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楚天杯”创立目的顺利完成,我们与相关部分密切配合,坚持普遍宣传和集中整治相结合,重点开展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违法建筑、食品卫生、交通次序和市场次序等整治活动,积极共同各单位“四化”建设。发放宣传材料12000余份,入户宣传1800余户,撤除不标准门头横幅1200余条、户外广告200余处、遮阳雨棚320余块,肃清野广告8600余处,肃清责任区外生活垃圾、建筑垃圾40余吨,调处建设纠纷150余起,消除安全隐患40余处。特别是在“创卫”初检、灭蟑灭鼠检查、暗访和明查4次迎检中,精心组织,竭尽全力,为检查组展现了优越的市容次序和环境卫生相貌,获得了省、市指导的高度评价,完成了“创立不因城市管理工作不到位而掉分”的目的,圆满完成了各项创立任务。
(二)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增强园林绿化、环卫功课审核,对栖凤园、街道绿化管理维护状况执行“一月双考”,环卫功课审核天天抽检,依照审核后果兑现绿化、环卫承包维护经费。二是增强审批管理。处理占用(发掘)城市道路、广告设置宣传等行政审批182件。三是采取市场运作机制,改换标准设置了盐业公司门店、临沮大路凤山段和鸣凤大路工程处门店招牌、遮阳雨蓬。
(三)“门前四包”具体落实。一是责任到位。各单位较好地完成了“四包”责任区卫生、绿化、设备和次序日常管理工作。二是严格审核。县城管办牵头,县公安、卫生、工商、建设、城市管理等部分和鸣凤镇县政府构成审核专班,每年对75个责任单位百分制量化考评4次。三是结果初现。经过近年来“门前四包”管理的不断深化,城区环境进一步获得改观,各责任单位责任范围内“卫生洁净、绿化无缺、设备无损、次序井然”。
(四)规划法律逐渐增强。一是充分力量,改善前提。抽调人员充分规划法律力量,调度法律车辆,改善规划法律工作前提。二是构建收集,增强巡查。对城区规划区天天两次巡查,对在建工程坚持管理台帐,全程监管。增强与社区居(村)委会的联络,实时获守信息,将违法建设消除在萌芽形态。三是严格法律,查处违建。对违法建设实时立案查处,有用遏制了私搭乱建之风。近3年来共查处违法建设81起,撤除10起,处分32起,责令补办手续39起。
(五)改革创新继续深化。一是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年头,县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划归城市管理局管理,强大了城市管理队伍,整合了法律管理资源。城管局在本年机构改革中明确为县政府工作部分、法律大队升为副科级,为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环卫工作“走在前列”奠基了基本。二是垃圾清运填埋运转有序。三是环卫功课机制走在全省前列。城区打扫保洁具体执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市场化功课范围不断扩展。四是坚持高标准检查审核。处、段、面层层抓落实,大大提高了城区环境卫生质量。
三、体会
城市管理工作处于“风口浪尖”,工作稍有不小心,就会给党委、县政府形成严格的负面影响,只要坚持不断提高本身本质,依法行政、文明法律,才干有用处理管理者与人民群众,法律者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城市管理工作才干获得大众的了解支持。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了“三要”:
(一)举止要文明。俗话说:一句话惹人笑,一句话惹人末路。城市管理工作与被管理对象的第一接触是言语接触,也包括肢体言语。其言语技巧在整个法律进程中起至关主要的效果。因而城管队员在工作中口头表述必然要文明标准,肢体言语表达要谦和稳健。
(二)待人要和气。只要先尊敬别人,别人才会尊敬你。高高在上,指手划脚,极易激发敌对心情。因而,我们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结实坚持管理等于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精确定位,以平缓心态参加城市管理工作全进程,获得了群众的一定与承认。
2016城市调查报告(1)
如今,人类的生活水平正在大幅度提高,而城市环境污染却愈加严重,正是因此,人类光顾医院的次数愈加频繁,我对人们居住环境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查 :
一、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每天大街小巷都会有来来往往的车辆,人们可能不会重视,但又有谁会想到车辆的繁多不仅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更让地球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废毒气,以导致人们小则咳嗽,大则肺癌。我家附近有个造纸厂,每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我们常常看到造纸厂上空无烟滚滚,烟囱里冒出的云烟,大多是毒气,难闻之极,甚至导致我们患上不治之症。
二、白色污染严重。据统计,近几年来,人们为了图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碗筷、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塑料袋更令人气愤的是,人们不仅大量使用,而且到处乱扔。街头巷尾,到处可以见到人们遗弃的塑料袋;菜市场内,人们散去后,到处可见五彩缤纷的塑料袋和菜农残留的烂菜叶;公共场所也随处可见大家随地乱丢的纸巾和脏兮兮的口痰。有的甚至将皮鞋向街上随意一扬,为此,我们小学生也常常摔得人仰马翻。
三、河流的污染。除了城市,乡镇里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可是,一些厂家只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没有顾虑到大家的感受。将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用排水管排到河道里。学校旁边有口水塘,当地人都叫它上水塘,以前上水塘碧绿得像块宝石镜面,可是现在的上水塘由于附近的一个硫磺厂把污水排到上水塘里,现在去看,上水塘内到处是肮脏的水,还隐隐散发着一阵阵难闻的臭味。
总而言之,现在的生态环境已逐渐在被人们破坏,让我们共同倾听地球在,河流在哭泣,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携起手来,建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2016城市调查报告(2)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历时长。前段时间,我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的暗访和省的复检,进入迎接国家的技术评估验收阶段,目前,在行政强力推进,全民总动员的情况下,创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为了更好的打造品质活力xxxxx,建设美丽城市家园,xxxxx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今年7月份,xxxxx市人民政府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开展了xxx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问卷调查,并形成了分析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问卷围绕调查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对xxx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了解情况、以及你对居住的环境卫生改善是否满意、我市在创卫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那些、对政府及职能部门工作改进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7个方面设计了17道题目,其中包括16道客观题和1道主观题。在省政府门户网上采取问卷调查方法,从xxxxx4年7月28日xxxxx4年10月28日,历时两个月,共有532人次参加网上调查。
二、问卷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
参与调查的网民基本情况性别一项中,男性占78%,女性占22%,在年龄结构中,1944岁占76%,4559岁占18%,18岁以下跟60以上分别占4%和3%,在职业一项中,党政机关工作人员2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1%,企业工作人员36%,进城务工人员14%,待业人员4%,离退休人员3%,在校学生3%,其他情况占9%。
对参与者是否知道xxxxx市正在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的情况,其中82%的市民是知道的,8%的市民有所了解,只有8%的市民不知道,还有2%的市民根本不关心。对于参与者最早知道的途经方式,61%的人是通过市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19%的人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12%的人是通过同事或朋友的介绍,还有8%的人是通过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宣传栏。
参与者对自从xxx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城市整体面貌变好了的情况反馈,其中42%的市民觉得有明显改善,34%的市民认为有一些改善,12%的市民认为几乎没有变化,还有11%的市民认为比以前更差。
参与者对xxxxx市大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垃圾处理满意程度的调查,30%的市民持满意,19%的市民比较满意,28%的市民认为一般,23%的市民持不满意;对xxxxx市的空气质量是满意程度调查,35%的市民持满意,23%的市民比较满意,16%的市民认为一般,26%的市民持不满意;对居住的小区卫生、保洁等感到满意程度的调查,33%的市民持满意,15%的市民比较满意,23%的市民认为一般,29%的市民持不满意;对城管监察人员的执法行为满意程度的调查,24%的市民持满意,11%的市民比较满意,25%的市民认为一般,39%的市民持不满意。
参与者对xxxxx市卫生管理部门对乱扔垃圾、乱摆小摊等违法行为,处理是否及时的情况,其中28%的市民认为处理的非常及时,20%的市民认为处理比较及时,27%的市民认为一般,还有26%的市民认为处理不及时;对政府禁止沿街叫卖,取缔未经批准的沿街的商贩摊点的观点,其中57%的市民非常赞成,10%的市民赞成,22%的市民没意见,11%的市民不赞成。
参与者对我市不文明现象较严重的有哪些情况,其中24%的市民认为是随地吐痰,18%的市民认为乱丢垃圾,15%的市民认为垃圾丢弃不分类,16%的市民认为乱贴广告,15%的市民认为乱贴广告,还有11%的市民认为公厕卫生。
参与者对我市在创卫过程中急需解决问题的情况调查,其中32%的市民认为是餐饮行业卫生,15%的市民认为是娱乐休闲场所卫生,13%的市民认为是购物场所卫生,24%的市民认为是居民区卫生,还有15%的市民认为是其它方面的卫生。
参与者对创建卫生城市应从什么途径进行的情况调查,其中39%的市民认为政府出台有关政策,18%的市民认为城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31%的市民认为提高市民坏保意识,还有13%的市民认为是其它方面。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树立创卫长期作战的思想。创建难,巩固更难,难在城市卫生动态性强,反复性高。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群众创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意识,要将创卫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履行职能,从促进城市管理的高度去思考创卫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持之以恒不断把城市卫生各项工作推向新高度。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常态化宣传,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提高居民公共卫生意识。特别是XX政府公众网、XX日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官方网络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开设城市卫生管理专题、专栏,大力宣传中心城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规定,展示城市卫生管理新亮点,曝光不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明晰责任,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创卫长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形成决策考核以市为主、组织实施以区为主、日常检查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市民自治以街道社区为主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创卫长效管理组织体系。同时,充分发挥联创联建、市民自治机制的作用,发动和引导广大市民增强社会公德和文明卫生意识,形成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创卫长效管理工作格局。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和协调合作机制,完善城市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推进城市卫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以顺利通过全国爱卫会每三年一轮的创卫工作复审,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