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影响男女婚姻的因素越来越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中国的离婚率一直呈现着上升的趋势。有研究指出,在这些离婚的家庭中,百分之六十八是已经有孩子的,这就意味着中国单亲孩子的数量同样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缺少父爱或母爱,从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自卑、低沉,这种被扭曲的心态进而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情感、意识和品格的发展。事实上,和其他所有孩子一样,单亲孩子也具有聪颖可爱的天资、活泼天真的本性、好学上进的心愿、喜交朋友的心理,只是他们处于一种不利于他们天性发展的生活环境中,又极有可能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受到同龄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是歧视,从而导致这种严重的后果。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非常态的家庭并不意味其家庭教育必然存在许多困难或不利条件,但正常完好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优越性却是显而易见的。
一、单亲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显而易见,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健全的关爱,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1.单亲儿童的异常表现往往是心理问题最初的征兆
许多单亲孩子在和同龄儿童接触的时候表现的格外冷淡,几乎没有一个儿童应该有的同情心和好奇心。他们不会因为身边的小朋友有了新奇的玩具或漂亮的衣服表现出特别的表情,同样,当身边的小孩高兴或者伤心的时候,这些孩子也不会表现出特别的表情。除此之外,单亲的孩子对于陌生人会有一种莫名的警惕和紧张感,遇到生人文化的时候时常会出现语无伦次或者是干脆不搭理的行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了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开始出现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异常之处。
2.单亲儿童容易产生不合群的孤僻性格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很容易在心理上存在恐惧感,感觉自己和别的小孩子之间存在差异,从而衍生出孤独感。由于害怕受到外界的嘲笑,并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有被抛弃的嫌疑,所以单亲儿童大部分会拒绝解除人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孤僻的性格。单亲家庭的家长在工作和家庭照顾上往往是不能兼顾的,因为只有一名家长监护小孩,而这名家长在经济压力上显然造成了要花更多精力在工作上的趋势,所以几乎就没有时间陪同孩子学习和玩耍,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因此,单亲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种孤僻的性格。
3.单亲儿童容易形成不安全感
单亲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在父母离异之后很容易产生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由于孩子很小,无法真正理解父母离异的原因,所以当父亲或者母亲有一方离开他的时候,孩子的心理自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担心剩下的家长是否随时也会离开自己。这样的孩子甚至在长大之后,也会保留这样的不安全感,并在今后的感情道路上留下一定的影响。
4.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并增加不信任感
单亲的孩子总是缺乏幸福的感觉,因为孩子的心情是十分单纯的,只要父母都陪伴在身边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幸福的感觉。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们害怕与同龄的孩子谈论家庭生活或者是谈论自己的家庭,因为内心深处他们对自己的家庭缺憾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再加上家长在离异之后多少回出现情绪的反常和波动,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更有情况恶劣的家长在离异之后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进一步增加了孩子畏惧的心理,从而造成了单亲孩子在之后的生活中产生自卑和不信任的感觉。
二、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教育和疏导要注意方式方法
众所周知,单亲孩子面临的生存环境相对于同龄的孩子而言,更为复杂和多变,而在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更多家长、老师的引导和呵护,否则将很容易在心理方面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同时,这些孩子的心理又格外的脆弱,所以在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要格外讲究方式方法。
1.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环境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孩子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过来。而在学习上,很多孩子有了害怕甚至是拒绝去学校学习的现象,原因是害怕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对待。面对这种情况,为单亲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取得孩子监护权的家长不要再孩子面前喋喋不休的抱怨离异伴侣的缺点,更不要对孩子进行报复性的教唆,负责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肯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产生心理扭曲。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看待父母离异这件事情,如果是幼儿,可以进行一些童话式的疏导,如果孩子年龄较大,可以将离婚的事实直言不讳的告诉孩子,并强调父母的离异并不会减少孩子应该得到的父爱和母爱,在心理上孩子的负担,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其次,家长应该主动去学校与老师进行沟通,请老师帮助在孩子学习的班级中营造一种友爱的气氛,减少其他孩子对单亲孩子的歧视,让他们感觉学校和家庭一样是值得信赖的安全环境,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在父母离异后的心理恢复和成长。
2.积极培养孩子正确的兴趣爱好
前文说到,单亲孩子更容易出现性格孤僻、不合群的现象,所以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时候要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正确的兴趣爱好。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在学校社区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共处,教育孩子要和身边的人团结友爱,这样才能更快的帮助孩子走出自闭自卑的心态,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孩子是否有抑制自尊心的过度膨胀的现象发生。应该及时让孩子从别的同性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归属感,纠正以前可能出现的性别认同的偏差。
3.鼓励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鼓励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常常在信心上有所确实,家庭的不健全会造成孩子们过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总是有一种自己不如别的孩子的错觉。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对这些孩子倾注更多的热情,并且积极主动的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些细微的细节也不要放过。要时刻让孩子有一种被关注感,并且在不断的鼓励和表扬中建立起一种自信心,获取一种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单亲儿童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
单亲妈妈或者单亲爸爸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宠溺孩子,而是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在动手动脑中发展自身,健康成长。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家长们要多鼓励他们,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从小就建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使他们长大成人后,能自觉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只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孩子创造正常的生活、学习环境,相信单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同样表现的出色,他们的人生同样会很精彩。
参考文献:
[1]周弘.让孩子更要懂孩子.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59-02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或创业,用勤劳和智慧换取劳动成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农民工的子女无法跟随父母到城市去生活,不得不留在农村的家里。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家里,由亲戚或他人代养的孩子们,他们的年龄大多集中在3—16岁,在学龄上集中表现为小学和初中。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是缺乏父母在情感上的呵护和关爱,也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内心封闭、性格孤僻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留守儿童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孩子的内心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封闭性。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双亲外出后会有失落感,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愿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互动,更不愿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向别人袒露,心事不与外人说。父母亲情的缺失导致他们没有安全感,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他人产生防御心理,性格冷傲孤僻,为人处世不合群。这种心理问题在留守的女孩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教育,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性容易使孩子产生抑郁症,也可能导致情绪暴躁、冲动易怒,乃至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致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2.自卑心理严重
在对留守儿童的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同龄人之间的比较。留守儿童在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正常儿童和父母能够朝夕相处,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自己就算得到亲戚的照看,也比不上双亲至爱的关怀,相比之下必然产生失落和自卑心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没有坚强的后盾支撑,感觉孤立无援,犯了错误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只会一味责怪自己或受到周围人的职责,自卑心理会相应而生。长此以往,一些留守儿童会出现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等严重心理问题。
3.逆反心理强
一些留守儿童会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持有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往往过于保护自己,敏感多疑,怀有警惕心,对长辈的批评管教充满敌意。他们不理解父母的外出打工行为,认为父母不够关心自己,怨恨父母,专门和父母对着干。也有的孩子抱怨社会的不公,把责任推向社会,一些孩子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社会的畸形心理,最终演变为暴力倾向。如果家长和学校不加以有效地疏导,控制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极易堕落成社会不良分子,作出极端行为,给社会造成危害。
4.学习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不高以及学习动机不明确。父母的远离使他们意志消沉,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没有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对知识的掌握方法比较机械,常常要在老师和监护人的督促下去学习,学习效果不佳。一些孩子会因为父母在外打工养家不易,想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辛勤劳动,产生了为父母而学的想法;也有一些孩子受到父母或他人迫切致富心态的影响,产生了为挣钱而学的想法,认为学习好了以后能挣大钱。他们没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经常逃课,甚至辍学。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或创业,用勤劳和智慧换取劳动成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农民工的子女无法跟随父母到城市去生活,不得不留在农村的家里。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家里,由亲戚或他人代养的孩子们,他们的年龄大多集中在3—16岁,在学龄上集中表现为小学和初中。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是缺乏父母在情感上的呵护和关爱,也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内心封闭、性格孤僻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留守儿童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孩子的内心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封闭性。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双亲外出后会有失落感,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愿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互动,更不愿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向别人袒露,心事不与外人说。父母亲情的缺失导致他们没有安全感,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他人产生防御心理,性格冷傲孤僻,为人处世不合群。这种心理问题在留守的女孩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教育,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性容易使孩子产生抑郁症,也可能导致情绪暴躁、冲动易怒,乃至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致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2.自卑心理严重
在对留守儿童的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同龄人之间的比较。留守儿童在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正常儿童和父母能够朝夕相处,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自己就算得到亲戚的照看,也比不上双亲至爱的关怀,相比之下必然产生失落和自卑心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没有坚强的后盾支撑,感觉孤立无援,犯了错误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只会一味责怪自己或受到周围人的职责,自卑心理会相应而生。长此以往,一些留守儿童会出现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等严重心理问题。
3.逆反心理强
一些留守儿童会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持有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往往过于保护自己,敏感多疑,怀有警惕心,对长辈的批评管教充满敌意。他们不理解父母的外出打工行为,认为父母不够关心自己,怨恨父母,专门和父母对着干。也有的孩子抱怨社会的不公,把责任推向社会,一些孩子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社会的畸形心理,最终演变为暴力倾向。如果家长和学校不加以有效地疏导,控制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极易堕落成社会不良分子,作出极端行为,给社会造成危害。
4.学习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不高以及学习动机不明确。父母的远离使他们意志消沉,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没有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对知识的掌握方法比较机械,常常要在老师和监护人的督促下去学习,学习效果不佳。一些孩子会因为父母在外打工养家不易,想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辛勤劳动,产生了为父母而学的想法;也有一些孩子受到父母或他人迫切致富心态的影响,产生了为挣钱而学的想法,认为学习好了以后能挣大钱。他们没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经常逃课,甚至辍学。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长远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常常一年回一次家,甚至几年不回家,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极少,也许按时会收到父母寄来的生活费和学费,但孩子心里在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却很少有人会关注。亲子教育的缺失可以说是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中,有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照看留守儿童的重担首先落在隔代老人的身上。由于老人年事已高,体力、精力有限,照看孩子仅能勉强顾及吃饭穿衣等物质层次的要求,无法全面顾及心理上的满足,也缺少在道德和精神上的引导和教育。且老人对孩子多为溺爱骄纵,使孩子的生活无限制,而孩子的自律能力较弱,极易导致心理失衡走偏差。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是家庭之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形成众多心理障碍,需要学校教育来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无助和困惑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更多的疏导帮助。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存在众多不足之处,学校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验缺乏。很少有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开设专门的心理疏导课程,没有聘请专门的心理教育专家和老师。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只关心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关注学生的成绩好坏,不注重与他们谈心交流,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教师的疏忽使一些本可以扼制在萌芽阶段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最终在孩子的大脑中膨胀畸形。一些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不理想,甚至会导致个别不负责任的老师的“抛弃”,这些孩子感受不到学校大集体的温暖,成为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人。
3.社会关爱不足,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共场所更是少之又少,孩子的身心无法得以释放。留守儿童尚处于学龄期,心理上正处于对一切充满好奇的阶段,然而社会阅历不足,对诱惑缺乏抵抗力,很容易受到周边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个网络时代,多媒体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和玩电子游戏成为一些孩子们课余时间主要的休闲方式。网络事物良莠不齐,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正确地教育引导,缺乏有力的监督管制。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呼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但多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风气。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尽可能增加亲子互动。父母双亲的关爱是任何外力都无法代替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需要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怀和照顾。父母即便不能经常回家,也要应该与孩子保持经常联系,多与孩子保持电话或书信等方式的交流,同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父母还可以与孩子讲述自己打工的经历,让孩子真正理解和尊重自己,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其次,父母要尽量为孩子挑选真正付得起教养责任的监护人,并且经常与孩子的相关监护人保持联系。督促监护人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做到既不过分溺爱,也不放任不管,经常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总之要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弥补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影响。
2.学校和老师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状况深入调查,建立管理档案,将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监护人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记录在案。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开办心理咨询室,聘请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为孩子疏导心理上的困惑和难题。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针对学生的特殊性因材施教,定期家访,与家长和监护人交流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和监护人沟通解决。学校还可以组织有益身心发展的课余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享乐游戏上。政府应出资帮助学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寄宿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让他们能生活在老师同学组成的大集体中,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3.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抵制不良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社会对生活在其中的留守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上应该形成一种普遍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风气,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各地农村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建立适合儿童的活动场所,如建立大型图书馆,并且购进大量积极向上、有益于思想进步的书籍,让孩子在闲暇时刻能够畅游在书的海洋,丰富知识,充实内心。其次,政府要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在本地开办企业,安置外出或者将要外出的农民在本地就业,不再远离家庭和孩子,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再次,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定期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进行检查,对沉迷于网络的孩子进行纠正教育,并坚决打击让未成年人进入的黑网吧和游戏厅,净化学校的环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叶曼,张静平,贺仁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6,(6).
[2]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6,(3).
[3]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4]刘爱花,叶琴.“留守孩”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J].理论前沿,2007,(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57-01
随着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种种原因,在心理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社会也逐渐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当做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将留守儿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其心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性格极端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有21.79%的儿童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自闭,经常处在无助柔弱的状态下;16.72%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过于外向[2],具体体现是:多动、言行不得当、过分强调自我、时常出现课堂溜号、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更有甚者还会辱骂同学,表现出素质较差的行为。总结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性格封闭。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因此缺少性格教育和疏导过程,导致这些儿童的性格较为闭塞,对事物缺乏明确的判断力,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没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导致留守儿童很难快速地融入到新环境中;第二,性格偏执。性格偏执的留守儿童具体表现为:固执己见、对事物较为敏感,经常产生嫉妒心理,甚至将教师的谆谆教导当做耳旁风,行为表现的极为不礼貌、自私;第三,性格孤僻。这类儿童往往性格比较内向,对事物的认知与他人不同,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情感冷漠,经常独来独往;第四,性格暴躁。这类儿童的性格过于外向,易怒、易急躁,非常容易兴奋,有时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他人不光时刻具备戒备心理,还经常有谩骂、欺辱同学的现象产生。
2、情感的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导致留守儿童情感的严重缺失。很多儿童在看到其他同龄儿童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极度失望的心理,导致心态失衡。长此以往,儿童对父母的感情也由期待变成了憎恨。概括来说,感情的缺失给儿童的心理造成以下三方面的负面情绪:
(1)焦虑
长期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然而,当代农村老年人普遍缺乏教育意识,让孩子的性格肆意发展。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导致留守儿童经常因为一些小事烦躁不安、非常容易激动,在有问题的情况下,不善于与老人、教师进行沟通,情绪无法得到排解,最终形成焦虑的性格。
(2)抑郁
长期缺乏情感的交流,让留守儿童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不善于沟通,很难融入同龄儿童的集体中,变得难交往、难交流。由于长期的负面情绪难以排解,最终留守儿童变得抑郁,缺乏正常儿童的欢声笑语。
(3)自卑
随着留守儿童年岁的增长,对事物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逐渐形成。看到其他家长对同龄儿童的呵护,很难正确理解。在憎恨自己父母对于自己情感呵护不足的同时,产生自卑心理。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留守儿童不懂得倾诉,抑郁寡欢,没有朝夕相处的玩伴、失去学习兴趣、缺乏快乐的生活,而且,这种情况会愈演愈烈,对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教师、社会的关注,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那么,如何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了当今社会、教育和为人父母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话题。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想要从社会的角度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仅仅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强调农村父母在监管、呵护、教育方面的责任,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另外,还要加强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提高农村儿童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以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农村儿童的素质培养,增加课外活动开展,注重其良好性格的形成。此外,当前很多农村出现了“家长”、“托管中心”,对此类托管管理的方式进行法律明确规定,限制其行为,从而保护留守儿童在良好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2、强化农村教育师资力量
当前,我国农村教学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普遍存在教师文化知识匮乏、教学忽视德育培养的现象。因此,想要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重视智育德育共同开展,注重学生心理辅导,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帮助其摒弃不良的思想意识,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让留守儿童的心理正常化。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班会,让学生以发言的形式进行自我表述,增加留守儿童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过程,养成善于表达、乐于融入集体的思想意识。
3、加强父母的情感呵护
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来源点在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父母对于孩子没有足够的教育意识,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父母的责任。因此,从父母的角度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例如:父母每天与留守儿童通电话,问及其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足够的关心;定期给留守儿童邮寄衣物、学习用品;注重和班主任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现状。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避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由于社会、学校和父母的关注度不高,导致其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问题,就留守儿童的诸多心理问题,相关教育者和社会专业人士应及时展开探究,针对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策略,避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035-02
一、留守儿童的含义及其种类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时间甚少。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孩子,被我们称为“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基本有这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祖父辈监护,也就是隔代抚养。二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在家抚养孩子,类似于单亲抚养。三是把孩子寄养于亲戚朋友家。四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 年作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 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 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 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 被寄养在别人家里[1]。
根据200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 800万人。和2000年的2 000万数字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1.情绪消极。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黄爱玲在 《“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 400 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1]。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2.认知水平较差。儿童对于公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的行为模式地学习,最早来自父母。学到的价值观念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转化为行为准则。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没有积极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对应的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有资料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认知上偏差程度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而父母皆在身边的儿童在认知上比前两种情况要好。
3.内心失衡。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得不到同龄儿童应有的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虚荣攀比,父母会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世。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到的亲情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充满敌意,做出一些逆反的行为。
4.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不如别人,父母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孩子讨人喜欢,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以上的各种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根源在于亲情的缺乏。心理学认为,儿童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无可替代的依恋,人们出生以后最早接触的是父母,在长期的生活和感情交流中,父母给了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这个过程中,子女对父母慢慢由“依”到“恋”,形成了所谓的亲情。这种亲子关系使得儿童获得心理上最坚强的支持力量,内心充实安全,使得他们面对外界的时候,有基本的安全感。然而姚芸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中调查显示,家长出外后半月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交流一次的占到 60%,甚至一年节日见一次的也占到10%。有关数据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三、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家庭方面。第一,父母应当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所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或者一方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写信,打电话,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除了衣食住行外,更需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思想情况,留意其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积极的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留守儿童父母应该摆正工作和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同时社会也要体谅农民工的艰辛,给予他们更多的便利,减少他们工作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关爱孩子。第二,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如工作有变动,联系方式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随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便掌握心理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第三,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多和孩子团聚。对于寒暑假,最好把子女接到身边,给他们机会体会家庭温暖、父母关爱以及工作的艰辛。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等场所加强亲子关系。这些场所也需要针对他们减少相应的收费。第四,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感。监护人也要随时向留守儿童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情况,在监护过程中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点,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要做好沟通,监护过程中要加强和监护人的联系。
2.学校方面。第一,“教育部门应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入学就读的问题。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免除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2]使农民工子女有平等机会进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这个需要政府在户籍制度方面针对这些特殊人群,稍作调整。对于那些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教育部门也可以加大教育投入,成立专门的民工子女学校,这样家庭既不用担负民办学校的高额费用,孩子们又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近的学习成绩,能避免心理上的落差和环境的不适应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以及课外辅导、校车接送等方面更有针对性。第二,在农村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机构增加教育投入,添加教育人员以及教育设施配置;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为留守儿童配备一定数量的监护老师和心理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以及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第三,建立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学校应调查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父母工作所在地、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要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随时通报给其父母以及监护人。第四,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安排班主任学习心理知识,以便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
3.社会方面。第一,留守儿童和父母交流见面,社会可以为之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农村当地政府可以探亲,城市可以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一些免费的亲子活动日。第二,社会加大宣传和舆论监督,呼吁全社会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小组,通过有组织有规模的方式,来传递爱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十分突出,最根本的原因是亲情缺失,同时也有教育缺失,监护缺失的因素。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监护也主要是学校监护和家庭监护。对于未成年人,亲情、教育以及监护都离不开家庭,学校也负担着部分的教育和监护,而学校和家庭必然离不开社会,所以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解决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隐患,这不是哪一方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对他们倾注关爱,更需要有关部门给出具体的措施。这是可持续发展、以人文本、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解占彩.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及对策浅析[J].经济论坛,2007,(9).
[2]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
[3]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177-179.
[5]姚芸.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第25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6]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7]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9-11.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心理疗法;焦虑;医患沟通;儿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30-02
我院儿科设有陪护病区,共有40张病床,每月收治患儿约160例,其中新生儿约占50%,1个月至7岁约占48%,大于7岁占2%。从患儿结构可以看出儿科医患交流更多的是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当然稍大一点儿的患儿可以直接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鼓励、抚慰的语言及眼神、抚摸等肢体语言取得患儿信任与合作。
众所周知,疾病是人的身体、心理出现异常后表现出来的异乎正常的外在体现,不同疾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等因素都会造成疾病后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对于儿科患者而言,一方面由于患儿年龄小,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会造成较强烈的心理波动,如恐惧、仇视医护人员;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孩子生病后超乎寻常的关心、焦虑也会对患儿起到一个负面的心理暗示。综合各种原因,儿科患儿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对疾病的康复造成较大的影响。笔者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体会到较好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对患儿家长的情绪安抚、患儿的疾病治疗会有积极的作用,有时甚至不亚于药物的治疗作用。
本院儿科(包括新生儿科)共有40张病床,每月收治患儿约160例,其中新生儿约占50%,1个月至7岁约占48%,大于7岁占2%。收住的患儿疾病种类主要有:肺炎48%,腹泻病20,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新生儿窒息5%,其他病种约17%。从患儿结构和疾病种类可以看出儿科医患交流更多的是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1 儿科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家长常见的心理
1.1.1 对孩子疾病的认识不够 许多家长在孩子生病初期或者是较轻微的疾病时就表现出较强烈的担忧和焦虑,会受到亲朋、媒体或者书籍等非专业信息的误导。
1.1.2 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不信任 随着信息交流的不断加强,社会上各种对医院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有很大一部分是偏离事实的,这些消极的信息会引起家长对医院及医生的不信任。
1.1.3 紧张和焦虑情绪 患儿入院后家长及患儿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住院流程的不熟悉,住院经济的承受能力等因素,都会引起紧张和焦虑。
1.2 患儿常见的心理
1.2.1 对医生护士的恐惧 孩子从有认知就对医院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和抵触感,很多父母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用医生打针来吓唬孩子,造成患儿入院后情绪不稳定、哭闹,不配合检查治疗。
1.2.2 对医院陌生环境的紧张 很多医院从医护人员服装、病房、设施都是清一色的白色,从视觉上就会引起患儿的情绪烦躁。
1.2.3 分离情绪 患儿入院后,一般只有一人看护,见不到日常熟悉的大多数家庭成员,经常哭闹、拒食、不愿配合治疗和护理。
2 对 策
2.1 从硬件上进行调整,营造医院温馨的环境 我院2010年新建住院楼时,充分考虑到环境、院内设施等方面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绿色是一种令人感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具有镇静神经、降低眼压、解除眼疲劳、改善肌肉运动能力等作用,自然的绿色还对晕厥、疲劳、恶心与消极情绪有一定的舒缓作用。儿科装修时整个病区以淡绿色为主色调,走道、护士站等区域配以卡通图案作为装饰,病房内家具的选择、摆放均以营造家庭化的氛围。粉色是温柔的最佳诠释。因此我们的护士服装在满足日常需要的同时,选择了淡粉色及淡绿色,消除生冷的白色。
2.2 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建立后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疾病诊治、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医疗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医疗质量提高,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化解或消灭医疗纠纷,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儿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部门,患儿年龄小、怕生、怕痛,医疗过程中不配合,故掌握如何与患儿及家属们进行有效医患沟通对儿科医生来说极为重要。
3 讨 论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总结如下。
3.1 语言沟通 用口沟通是主要沟通方法,主要通过口的语言交流来实现沟通。沟通者要具备很好的交谈艺术,交流中语气平和,语言简单易懂,语调亲善,多使用些儿话语音。交流时适时提问、恰当引导、适时应和、适时语言重复,对患儿多夸奖、多鼓励、多呵护。不管是与患儿沟通还是与家属沟通均需使用恰当的称呼。
3.2 眼神沟通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接触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当医生注视着患儿及焦急的家属时,可用眼神向其传递同情、鼓励、温馨和关爱,沟通就这样得以完成。
3.3 倾听沟通 沟通时,医务人员要善于用耳倾听,这是获取患儿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倾听时,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要无故打断患儿及家属的叙述,因为他们在这一时间内迫切希望被医生重视与理解,恰当地给予其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沟通。医务人员在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时,若不注意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注意力不集中,边交流边东张西望或看书、翻报,甚至与其他人搭话等,这都会给他们以错觉,以为医生对他们的谈话不重视,就会对医生缺乏信任,于是有些信息不能完全表达出来,从而使资料收集不完整。
3.4 肢体沟通 沟通表达不光是用言谈交流,还要适当配合手势手法等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都含有特定的含义,都会对患者产生情绪影响。往往一个搀扶动作,一个亲拍肩膀的鼓励,一套动作轻柔标准有序的检查手法,都会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增进与患者的感情,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医生的信赖,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沟通时,医生还要做到用耳不离手,用手执笔记录交流中流露出的重要病史信息,这样才能让患儿家属感受到医生对他们所提供信息的重视。
3.5 微笑沟通 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剂”,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在儿科,微笑沟通处处可用。如首诊患者医生可用轻轻地、和蔼的微笑表示热情;对遇到受到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患者,医生可流露温馨、真诚的微笑表示同情关爱;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时,医生可以展现出自信、坚定的微笑鼓励患儿在疾病痛苦面前坚强起来,并与医生积极配合;在患儿及家属能主动积极配合检查治疗,疾病也迅速康复时,医生可给予赞许、鼓励的微笑表示赏识;可见,微笑沟通是医者仁爱之心自然流露的过程,是医患摩擦的有效途径。
3.6 情感沟通 情感沟通最易感化患儿及家属,能使他们真心与医生沟通,是医生“视患者如亲人”的真正体现。交流时刻以同情、真诚、博爱、尊重来最大限度给予患儿及家属亲切感、信任感,从而可折射出医生的修养与人性,使患方感觉到医生的可敬可信。
3.7 责任心沟通 “救死扶伤,消除患者疾苦”是医者的天职。医生要背负起治病救人的责任与患方进行沟通,使他们能感受到有生命希望,有健康依托。作为儿科医生更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细心的工作方法,极强的责任感来“救”,来“扶”,来沟通。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沟通,患方才能安心、放心的接受治疗。
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它告诉人们,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治愈,更多的是帮助、安慰。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业务技能。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960.
[2]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76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监护现状堪忧、学校及教师教育责任缺失、社会的不良环境和成人的不良影响。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
(2)建立和完善寄宿制,让留守儿童在同学群体中健康成长;
(3)建立“代管家长”制度;
(4)在学校设立“亲情热线”,满足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
(5)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二、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合理的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若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三、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的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发展,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四、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准确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因此,“留守儿童”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既能看到自己优秀的地方,又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完善自己的人格。
所以,学校和教师只有给这些特殊学生提供全方
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健康成长的雨露和阳光,才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地发展,使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独特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较多,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查找近7年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期刊论文,并对符合要求的论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同时为后绪研究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2.1取样
在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包含“心理”)为主题,通过精确查找,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论文,主要分布在2005—2011年间,一共检索到404篇(搜索时间为2012年8月13日),删除文题不符的文章、字数不足1500字摘要类文章,合并重复发表的文章,综述类文章,剩398篇。
2.2编码
对398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和“研究单位”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
2.3资料处理
运用SPSS17.0对398篇相关文章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进行频数统计。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数量的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文章,2005年相关研究开始出现,2005年至2011年的7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
3.2留守儿童研究主题的特点
将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概括为3个主题,相关研究主题的统计数据见表2。在3个研究主题中,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最受关注,在398篇文献中,有53.01%的研究者进行了对策方面的探讨;其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相对较少。
3.3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主体的特点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四类单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理健康问题从2005年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何资桥(2006)等[2]人在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时发现,性别不同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因子和自责上存在差异,女生较男生而言更为敏感,学习焦虑高于男生。段成荣等[3]人(2005)通过对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江西省修水县墨田村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性格孤僻、胆子较小、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吴承红等[4](2005)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关怀缺失,导致抑郁、不安、惆怅等情绪问题,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致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敏感,甚至产生过激情绪。刘建波等[5]人(2011)通过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情感抑郁总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岳慧兰等[6]人(2006)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量浙江湖州的留守儿童,结果显示8个内容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表明所调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正常的。任运昌[7]认为目前存在人为扩大留守儿童负面特征的倾向,对此他发出呼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钱洁、齐学红[8](2011)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让留守儿童自我言说来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儿童,他们中有79.9%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62.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赞同和不赞同“留守儿童内心孤独”的比例相当,75.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意志薄弱”。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援助研讨会”的代表强调指出,目前的研究对于父母外出对孩子行为的负面影响强调过多,事实上,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有所增强就是最突出的正面影响。
4.1.2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①性别:崔丽娟[9]的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留守儿童只是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适应性各个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岳慧兰等[6]的研究认为,男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留守儿童,而在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与自责倾向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突出。在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上,主要有以下观点:王东宇等[10]的研究也认为留守男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留守女孩。②年级:崔丽娟的研究得出了年级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结论,认为在自尊水平上低年级留守儿童要高于高年级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上,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上,高年级要好于低年级留守儿童;殷晓旺等[11]通过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和抑郁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焦虑、学习因子、心理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及健康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即高年级学生的问题更加严重。③留守时间及与父母联系频率:崔丽娟的研究表明,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水平上、情绪控制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王东宇等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各组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申继亮等[12]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崔丽娟的研究认为与父母经常联系的留守儿童在自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殷晓旺等的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即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偶尔和从不进行沟通的孩子。④监护人情况:王东宇等的研究认为监护人教育能力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高亚兵[13]的研究认为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较多,这与监护人教育内容狭窄、文化水平低、与留守儿童不能做到及时和有效的沟通有很大的关系。郑同刚等[14]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李永鑫等[15]的研究认为照看人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照看人为母亲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照看人为爷爷、奶奶等亲戚的留守儿童次之,照看人为父亲的留守儿童最低。
4.1.3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
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但具体方式上存在差异。兰燕灵等[16]运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提高其自尊有良好的效果。古吉慧等[17]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留守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促使他们结成同伴群体,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王希海等[18]运用问卷法调查出留守儿童更易受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因而建议学校尽量创设良好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等。张佩云[19]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即重视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抑制心理问题的发生。段宝霞[20]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探索农村办学新模式,净化学校四周文化环境,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周宗奎等[21]建议务工人员要携带子女进城上学,认为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4.2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造成父爱和母爱缺失,加上学校教育失衡,大多数孩子就会出现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和谐社会构建带来隐患,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
(1)消极颓废。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正常情感交流,个体依恋之情得不到满足,引发孩子孤寂焦虑、郁闷烦躁等消极波动情绪。同时由于亲情教育的缺失,他们不能在情感上理解父母外出,导致对父母感情的疏远,甚至产生怨恨,随之而来的是精神萎靡,缺乏上进。
(2)性格怪异。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与孩子交流极少,使有些孩子形成孤僻性格;而作为监护人的祖辈或亲戚通常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孩子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又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叛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社交恐惧,这些与健康儿童的心理格格不入。
(3)品行不端。由于隔代教育和亲戚监护,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使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家里不听祖辈约束,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违纪违规,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人等;有的迷恋桌球网吧、电子游戏,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形成不端品行。
(4)学业不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位,托付的监护人或因年老体弱,或因文化水平较低,或因怕严管后其父母回来埋怨等,根本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强的辅导,只要不出大的乱子,他们就算完成任务,和孩子的父母比较起来,他们比较缺乏责任感。因此,留守儿童的学业教育,一般要比正常家庭孩子的学业教育差一些,其表象为作业不完成,成绩明显下降。
(5)价值错位。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在这些孩子身上打下烙印。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产生以上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教育缺位,监护人教育不当,学校教育不足,社会教育不良。
(1)完善家庭教育,发挥监护教育职能。一是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特别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二是增强监护人的角色意识,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爱相济;三是多位一体形成教育纽带,家长、学校、托管监护人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及心理状况,以便共同采取措施促其健康成长。
(2)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德育教育功能。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多作贡献。第一,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第二,建立家访制度和家长学校。对家长及监护人进行培训,使其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第三,组建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对辅导小组的关注和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可以使留守儿童的朋辈辅导小组成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3)完善教育策略,发挥自立自律效能。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内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监护人要讲究教育策略,告诉孩子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努力提高自律能力。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由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过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现象造成的。我们通过一些学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和探访,探究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我们相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较大的改善,希望社会各界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改善和消除他们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努力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找回自信,建立良好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共同为他们建造一条关爱、呵护的桥梁。
【关键字】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个案工作;介入方法
一、引言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多数学者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出发,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非常稀少。而社会工作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介入方面,有其自身优越性。本文通过总结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充分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特长,进行具体干预,期望帮助留守儿童渡过难关,并为本领域的其他研究者提供借鉴。
二、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及表现
特殊的经历致使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心理反映。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四种。
1、冲动易怒
据调查,50%的留守儿童有冲动易怒的特点。[1]在人际交往方面,学者自编问卷调查发现,43.4%的留守儿童会“以争吵的方式处理人际矛盾”。[2]另外,不少老师和同学反映,比起非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留守儿童更容易动怒。部分儿童还存在打架现象。
2、敏感自卑
敏感自卑也是留守儿童群体中“代表性”的情绪感受。[3]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疼爱,留守儿童会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容易导致自卑。有些儿童甚至认为是自己的原因,父母才外出打工的。[4]而家庭上的残缺,也容易使其产生心理欠缺,觉得自己不如人,进而进行自我贬低。[5]不少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3、抑郁
除了上述心理问题以外,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疼爱,喜怒哀乐也无人倾诉和分享,不少儿童会产生抑郁倾向。有学者调查到:91.3% 的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感到心情烦躁和忧郁,[6]常常出现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神情抑郁等现象。
4、厌学
家庭的缺损,使留守儿童难以得到父母的疼爱与关怀,他们往往倾向于通过一些放任甚至对抗的方式来寻求内心的释放和满足。[7]往往会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行为。部分儿童还有严重网瘾。据调查,50.9%的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无用,打算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8]另外,还有数据显示, 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率只有88%。[9]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尽管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且存在地域及个体性差异,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个体方面
据了解,留守儿童在与父母分离时,大多年纪尚小。正处于弗洛伊德所说的个体人格受家庭、社会等成长环境影响深远的时期,因而极易受到所处环境方面的影响,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引导容易导致儿童不健全心理的形成。[10]然而,不少父母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交由他人代管。这些儿童年纪小,身心发育不健全,不善于自我控制与管理。大量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社会适应不良状况。[11]
2、家庭方面
留守儿童的特殊家庭结构使得家庭原有的诸多功能难以发挥。生活中,儿童对父母有着他人不可替代的依赖,遇到困难通常会寻求父母解决。[12]而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许多正常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机会。另外,由于监护人多为祖辈,因而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13]并且多数监护人只能照顾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却无法兼顾其感情世界。
3、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在外,常会感到家庭的冷清与孤单,有些孩子甚至抵触放学回家。从时间分配上看,学校是孩子每天停留最多的地方,校园生活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更是渴望老师同学的关心与理解。但实际生活中,多数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差,观念滞后,对这一问题也认识不足,不能给予很好重视。这些儿童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发现与解决,不良情绪不能及时疏导,容易积压起来,形成心理障碍。
4、社区及其环境方面
在家庭学校之外,社区及其环境也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留守儿童当中,不少心理及行为问题的产生,都与儿童长期生活的社区环境密切相关。生活中,留守儿童经常会遭遇到周围人的冷言冷语,这些都会构成留守儿童日常的消极生活事件。[14]不少儿童会因此受挫,并进一步导致错误归因,从而降低自我评价。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环境,社区会持续不断地向生活在其中的个体输送信息、观念及其文化。良好的社区环境及氛围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不利的社区环境及氛围则会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四、个案工作介入方法
针对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通过成因分析,结合留守儿童的具体现状,本文在此给出以下四种具体的个案介入方法。
1、社会――心理治疗模式挖掘深层诱因
一方面,工作者首先要从社会、心理两方面对案主抑郁的原因进行剖析。其次,洞悉案主当前的心理状态及诱发抑郁的心理机制。最后,利用社会―心理模式的原理和方法,平衡案主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学会自我调试,并增强其自我强度,合理利用自我防御机制,从而保持身心平衡。另一方面,工作者还要从社会环境方面入手,进行必要干预。首先,加强案主与父母间的沟通与交流。其次,与校方进行协商,加强老师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理解,避免在案主面前谈及一些敏感话题。最后,工作者应联合整个社区力量,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馨友爱、互助和谐的社区环境,从而改善其社会支持网络。
2、叙事治疗模式重构故事情节
针对案主的敏感自卑心理,工作者要同案主一道,通过故事重构,改变案主过去的一些观点和认识。首先,工作者要通过引导使案主逐渐理解父母的身不由己以及良苦用心。其次,工作者可以通过视角转换,令案主尝试换个角度思考,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案主是否凭借自身能力成功完成了许多事情,是否比其他人更加独立自强。再次,关于案主的自我评价问题,工作者也要赋予其积极涵义,帮助案主获得自信,提升自我认同感。最后,当案主逐渐转变以往自卑心理,能够赋予故事新的意义时,工作者要进行适当强化,以巩固成效。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改变错误认知
对于“读书无用”等厌学思想,工作者要帮助案主转变非理性信念,使其获得正确认知。首先,工作者应携手老师,共同努力,着手改变案主的错误信念系统,并不断向其澄清: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学习,而不是赚钱。通过耐心引导,使其明白:现在的努力学习和积累,是日后收获财富的基础和保证。并且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也是为给案主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才。通过不断澄清和引导,使案主逐渐获得转变。其次,工作者要从多个角度引导案主进行理性思考,并与老师积极配合,发挥老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优势,帮助案主学习更多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以理性的信念为指导,改变以往的错误认知。最后,工作者应帮助案主进一步强化理性思维,进而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从根本上克服厌学心理。
4、行为治疗模式纠正偏差行为
针对案主冲动易怒等现象,工作者可以利用正增强的行为治疗模式,帮助其克服不良行为。例如,在打架问题上,工作者可与案主事先约定,如果案主可以保持一个月内不打架,就可获得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受到表扬的机会,并可获得一个奖品作为奖励。在随意发火及乱扔东西问题上,通过监督,如果案主开始学着控制情绪,愿意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不再轻易发火、乱扔东西,并能很好地保持,工作者便可满足案主一个合理心愿。总之,工作者需要帮助案主不断完成先前所设目标并不断给予其及时的奖励,来提高案主改善冲动易怒性格的信心和意愿,通过行为的不断改善,最终实现良好适应。
【注 释】
[1][3][14] 申继亮,刘霞.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5.37.30.
[2][6][8] 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9.
[4] 叶峰,金绍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06(3)77.
[5][7] 高中建,刘超,李冲,等.单亲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初探[J].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2011(1)66.
[9] 潘华.社会学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7(12)10-13.
[10] 唐梦雅.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3)171-172.
[11] 葛明贵,汪昱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思考基于调查的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11.
[12] 张君玲.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D].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08.
[13] 莫振华.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4)243-24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