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康复护理与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康复护理与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康复护理与护理

第1篇: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1康复护理

1.1康复护理专业技术

1.1.1早期良肢位摆放黄云英等[5]研究证实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肢体功能恢复最快,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即可进行康复。王珩[6]等认为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稳定后的48 h即在床旁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良肢位摆放的过程中,各种循环交替,每隔1~2h变换1次,最好不要超过2h。目前国内常用方法有5种。①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在枕头上,保持上颈段屈曲;躯干稍向后转,后背予枕头固定;患侧上肢:肩部前伸,肩关节前屈约90°,肘关节伸展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直,患侧下肢:健腿前,患腿后,呈迈步状,健腿屈髋屈膝并置于枕上,患腿伸髋,膝关节轻度屈曲。该被列为偏瘫患者的第一,鼓励多采用。其可以减轻患者躯体痉挛,使瘫患侧关节、韧带受到一定压力,促进本体感觉的输入,有利于感觉的恢复;还可抑制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痉挛,有利于功能恢复,同时可自由活动健侧[7]。②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在枕头上,头枕不宜过高;躯干与床面呈直角,后背予枕头稳固支持;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约100°,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直,置于枕上;下肢:患腿前,健腿后,呈迈步状,患腿屈髋屈膝并置于枕上,注意足部不要悬在枕头边缘;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此卧位可抗痉挛,并预防患侧压疮,有利于患侧肺部呼吸。③仰卧位:头部置于枕上,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肩胛下方垫一枕头,避免肩胛骨后缩,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直;患侧臀部及大腿外侧垫枕,防止患侧骨盆后缩,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保持足处于中立位,防止踝关节跖屈。但该卧位使上臂回缩,大腿外旋,膝部伸直,可产生最大的伸肌痉挛,故仰卧位时间应短,或仅作为变换时的过渡[8]。④床上坐位:髋关节保持90°的屈曲位,背部靠于枕头上,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肢置于床前桌上,臀下置一坐垫。双膝保持屈曲50~60°。坐位有利于躯干的伸展,有效预防肺部感染,改善心肺功能,预防腰背肌萎缩[9]。⑤轮椅坐位(端坐位):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后方,双上肢放在轮椅前桌上,或轮椅扶手上,前臂旋前,手指伸展。膝关节屈曲90°,双脚平踏于地板上或轮椅脚踏上。

1.1.2肢体被动及主动活动抗痉挛训练:采用Bobath式握手上举上肢,使患侧肩胛骨向前,患肘伸直。或将健手抓住患手,使其伸展。在健手带动下,在脸部作顺向、逆向模仿洗脸的动作,重复10次,2~3次/d。仰卧位时,双腿屈曲,靠拢支撑于床面,分别向左右两边摆动髋部,有利躯体功能恢复。此外,还可以进行桥式运动,也有利于下肢伸肌痉挛的减弱。

1.1.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ADL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伤病残者维持、促进和恢复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并使其由依赖他人照顾转为日常生活自理。根据这个原则主要进行指导训练患者穿脱衣物、进餐、如厕、沐浴、拧毛巾、修饰等,从辅助完成到独立完成,积极训练患者的手功能,并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功能,借助工具学会翻身,起床以及从床移到轮椅,再从轮椅移动到厕所的操作技巧和方法[10]。

1.1.4康复心理护理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和心身医学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护理人员应根据痉挛期患者不同的性格、生活、职业、经济等问题有一个多层次的全面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11]。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认识到疾病的治疗不能单靠药物,精神治疗也是加速康复的重要条件。

1.1.5偏瘫并发症的护理患病早期,采取良肢位,病情稳定,给予被动和主动的功能锻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强调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12],同时加强营养支持。防止肩关节半脱位,肩一手综合征,关节挛缩畸形,踝关节功能障碍,废用性肌萎缩。

1.1.6其他护理如皮肤护理、膀胱护理、肠道护理等。教会患者或家属掌握预防压疮的基本方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尿潴留或尿失禁,帮助患者建立排便规律,预防因便秘、腹泻与大便失禁导致的并发症。

1.2社区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是社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只依靠医院中的康复是不可能完全得到解决的。因为患者需要大量而持续的社区康复护理,患者只有回到所在社区环境中,依靠和利用社区条件,调动患者本身潜能,通过社区康复及护理,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13]。

1.3家庭康复护理偏瘫患者恢复是一个漫长过程,家庭经济负担重,大多数患者不能够达到完全康复后才出院,一般患者住院时间通常只有28d,而家属及患者对偏瘫康复知识缺乏,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只停留在一般的生活照料上,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14]。因此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可以让偏瘫患者回家后尽快适应家庭的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这样可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又能避免长期住院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压力。

2中药熏蒸治疗

2.1中药熏蒸是治疗肌痉挛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利用中药药包的热量和蒸汽对患者的皮肤或患处进行熏敷,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15],使毛孔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松弛,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肢体的痉挛、疼痛,从而达到缓解偏瘫患者肌张力的目的。

2.2李双平[16]认为中药熏蒸疗法配合针灸疗法能够增强新陈代谢,加强了心脏的功能。调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能够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渗透、转运等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而达到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治愈率。张颍等[17]研究证实单一运动疗法,在痉挛的治疗中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中药熏蒸既直接缓解肌肉痉挛,又能减轻患肢水肿和疼痛,减少关节挛缩的发生,所以中药熏蒸后进行被动牵伸、关节负重等训练,患者会感到疼痛有所减轻。两种方法相结合对运动功能的恢复起到叠加作用。金亚娣等[18]研究初步证实在中药熏蒸治疗结束后加用作业疗法治疗,在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后,有利于功能训练按摩手法的实施,能增强作业疗法的疗效,明显改善或消除患者的运动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训练可通过抗痉挛良姿位摆放,中药熏蒸可改善常规手法康复难以纠正的痉挛。范虹等[19]认为熏蒸后立即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可在熏蒸已达到的肢体肌痉挛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肌张力,既可有效巩固熏蒸的疗效,又可在熏蒸的治疗作用上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最大限度地达到改善和缓解肢体肌痉挛的目的。到目前为止,巴氯芬是国内外首选的抗痉挛药,对脑卒中后引起的肢体肌肉痉挛均获得满意疗效。但陈佳[20]等人在使用巴氯芬基础上加用中药解痉方熏蒸治疗偏瘫痉挛,取得比单用巴氯芬更显著的疗效,又未增加不良反应。肌电生物反馈是多学科综合应用的新技术,目前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徐素琴[21]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熏蒸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确能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药熏蒸对经络气血进行有效改善,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气运输及经络通畅,增强局部血液循环[22],从而改善偏瘫患者痉挛,提高偏瘫肌运动功能,防止肌肉萎缩[23]。

3结论

在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尤其重要,其主要是通过静止性的反射抑制和持续性控制等方法来对抗异常运动模式,控制肌痉挛,这种抗痉挛对患者是安全的、有效的,而且良肢位摆放贯穿于康复的全过程。中药熏蒸借助药力和热力作用于皮肤,对经络气血进行有效改善,缓解肌肉痉挛。

良肢位摆放与中药熏蒸相结合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协同作用,不需要过多的设备和器械,在病房、社区就可以进行,治疗费用低廉,护理成本也低,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易于掌握,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的康复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林棒,严庆惠.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特征及其康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5):350-352.

[2]王伟敦,丁自勤,陈慧珍等.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02):147-149.

[3]周天健康复技术全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801-802.

[4]McGuire JR,Harvey RL.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after stroke[J].Phys Med Rehabil Clin N Am,1999,10(4):857-874.

[5]黄云英,连秀李.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3):29-30.

[6]王珩,吕福全,梁静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4):288

[7]倪朝民.脑血管病的临床康复[M].台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215.

[8]胡晓,黄曙荣,衣国华,等.偏瘫痉挛患者康复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6,4(5):13

[9]高爱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8.

[10]林宗霞.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内容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36.

[11]董慧琴,白蜡敏,王来群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26

[12]卢秀红,朱文红脑卒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4(11):58-59

[13]丁雅琼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92-93

[14]孙丽,王爱红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9,12(23):3299-3301

[15]董丽,董式辉中药熏蒸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护理体会[J]Tianjin Journal of Nursing.October 2004:12(5).287

[16]李双平中药熏蒸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症58例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09:6(26):78-79

[17]张颍,高宁沁,陈浩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辱中偏瘫痉挛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1):26-27

[18]金亚娣,王银,李岩,魏来,张大力作业疗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痉挛型脑瘫3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9):38-39

[19]范虹,冯玲,陶小英中药熏蒸及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23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545-546

[20]陈佳,张国庆,周湘明,杨春桥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70-171

[21]徐素琴中药熏蒸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杂2010:45(6):414-415

第2篇: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脑梗塞 ;中风 ; 康复; 护理; 饮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64-01

近些年,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脑梗塞的发生率逐年提升,此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影响人类正常工作与生活的常见病,脑梗塞的易发人群主要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常见的临床表现根据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如发现有以上症状,请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治,防患于未然。

脑梗塞-infarction of the brain ,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本病中医称中风,由于发病后一般意识清楚,因此多属中风中经络。关于中风的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如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其中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为真中,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类中。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而脑梗塞后遗症则是由于脑缺血而导致的不可逆转的病理性改变的结果。因脑缺血形成的软化灶压迫颅内神经、导致瘫痪或偏瘫。临床常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 语不清、口角流涎、肢体浮肿、麻木、疼痛、怕冷、卧床不起、失语、痴呆、饮水上呛、吞咽困难 、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种病一旦暴染,久治不愈,给社会、家庭带来长久的痛苦与困扰。脑梗塞恢复期护理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改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降低脑梗塞的高复发率,帮助病人在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方面最大限度地恢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随着病人病情的恢复,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护理。

在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过程中,要科学准确用药,预防脑梗塞复发;同时要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病后3~6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如果能够坚持进行可靠用药治疗、清淡饮食调节、功能康复训练、控制好血压血脂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够有效化险为夷,改善症状的同时防止复发。以下从几点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1)心理护理:脑梗塞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突然,病人在短时间内从正常人变成一个残废人,不能继续从事社会工作和喜爱的活动,日常生活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当想到自己将要成为别人的累赘时,常出现情绪异常、悲观失望。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不急躁、不厌烦精心照料。向患者讲清道理使其与医生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多接近、多询问、多安慰和多鼓励,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整理生活,针对病人不同的思想活动、文化程度、工作岗位、病情轻重等,采取不同的措施,以真诚的态度与病人交谈,答疑解惑,使其自觉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改善和恢复。

(3)肢体功能障碍: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要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并嘱病人经常用热水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

(4)针对口角歪斜病人因其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5)锻炼站立和步行:最初由两人扶着站立,以后可以由一个人扶着病人或让病人自己扶着床档或墙壁独立站起,当病人能独立站立和保持平衡后,才能开始跨步动作。注意不要让病人急于行走,主要是让病人体会迈步的感觉及保持平衡,逐步达到能自己行走,老年人可以练习扶拐或手杖行走。

(6)在康复期饮食上也要注意:忌食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花生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防止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热性食物;忌嗜烟、酗酒;多食黑木耳(可降血脂)、芹菜(可降低胆固醇)等,平时也可以吃一些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生食少量大蒜或洋葱,并每天坚持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以上就是对于脑梗后遗症的康复护理的简单分析,脑梗塞功能锻炼是脑梗塞后遗症恢复期护理重要内容。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功能锻炼具体计划、目的、护理程序和效果评价,同时要针对患者病情适当照顾饮食习惯,作好饮食指导。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诊断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79~381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雷小宁,张辉,王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57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21(11):865~866

第3篇: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分期康复护理;脑中风;方法;体会

脑中风症状指的是一组起病比较突然的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的疾病,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现象,甚至有些患者会伴随出现意识障碍,并且发病时间持续在24h或更长时间[1]。为了对采用分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患有脑中风的患者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为临床找到一种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的更好方法,使临床护理服务能够更加周到更有针对性,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在我院就诊的54例患有脑中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护理的具体方法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现将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这四年时间里,抽取在我院就诊的54例患有脑中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52岁,年龄最大者89岁,平均年龄66.4岁;患者中有25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抽样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

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对抽样中54例临床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护理的具体方法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

2护理

2.1急性期护理

(1)患者正确摆放:在对处于偏瘫早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患者处于正确的可以对偏瘫典型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起到很好的预防或减轻效果,因此,患者在床上的肢体宜置于抗痉挛的。①患侧卧时,将患者的患肩拉出,避免其受压和发生后缩,肘关节要保持伸直,前臂要尽量外旋,指关节自然伸展,患侧髋关节要微屈,健腿置于体前的支撑枕上。②健侧卧位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舒适的一种,患者的患侧肩要前伸,肘关节保持伸展、腕自然屈曲,并将其放在胸前的枕上[2]。(2)对患者的肌肉进行适当正确的按摩:按摩是对患者的肢体的一种运动感觉的刺激,可以对患者机体的血液和淋巴回流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对于废用性或营养性肌萎缩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还可以防止形成深静脉血栓。对患者进行按摩使要保证动作轻柔、缓慢并有一定的规律。(3)关节被动活动:对处于昏迷或完全偏瘫状态下的患者,应使其患肢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关节挛缩和变形现象。活动顺序应该按照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的顺序进行,活动的幅度应由小逐渐变大,每天进行两次,直至患者恢复主动运动能力。(4)床上活动:帮助该类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活动是该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帮助患者尽快的从被动活动,通过自助的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的康复训练程序上来[3]。

2.2恢复期护理

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患者处于软瘫期应使其肌力得到恢复和提高,诱发患者的肢体的主动运动能力。在进行操作事要注意用力要保证平缓,尽量在最大幅度上进行,每天进行一次,每次进行30分钟左右;②患者处于痉挛期时应对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进行有效控制,使分离运动现象尽快出现;③患者处于改善期时应根据每位患者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相对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尽早对其进行座位训练,从半座位开始,逐步到床边座位,最后再到椅子上[4]。

2.3后遗症期护理

在该病患者中有一部分,虽然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但是仍会存在痉挛、肌力减退、挛缩畸形,甚至软瘫等后遗症现象,此时仍应该继续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利用患者自身的残存功能,防止这些功能出现退化和肌肉萎缩现象。

2.4心理护理

该类患者一般会出现恐惧和焦虑心理心想,主要表现为悲观情绪,此时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具体措施:①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恢复环境,建立起良好的心理需要,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消除,鼓励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对于来自社会与家庭的支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特别是患者配偶的治疗,让其尽量多体贴、理解和关心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鼓励其对自我价值进行重新认识,从而更快的战胜疾病[5]。

3结果

我们研究后发现,通过我对患者进行的包括急性期护理、恢复期护理、后遗症期护理、心理护理在内的护理后,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案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在预计的时间内接受治疗,康复出院。

4体会

采用分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患有脑中风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方案顺利完成,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的常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秀珍,王建萍.脑中风恢复期的康复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4(06):318-319.

[2]丘凤贤.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康复的护理体会[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05):195-196.

[3]宋丽荣,罗宁华.脑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2(09):384-385.

第4篇: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脊柱损伤; 急救;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87-01

1临床资料

本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27~55岁,平均42岁。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9例,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3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10例,脊髓震荡3例,马尾损伤4例。多数合并躯体其他部位骨折。

2急救护理

2. 1呼吸道护理脊柱损伤患者,口腔、鼻腔内及咽喉部常有异物存留,或因口腔内分泌物堵塞,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应迅速清除这些部位的异物或分泌物,使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运达医院救治。

2. 2搬运患者有门诊或急诊送入病房时都用平车转运,移动患者前向患者说明移动方法,以求得患者的密切配合,移动时要有4~5人用手同时将患者平托置硬板床上,或者由人扶患者躯干,使身体呈整体滚动至硬板床上。禁止搂抱或2人上、下各抬一端导致患者脊柱屈曲扭转。转动前后均要询问患者双下肢感觉有无区别,并检查肌力有无变化。

3围手术期护理

3. 1术前护理

3. 1. 1一般护理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休克,随时危及生命。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保暖、给氧,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扩容,改善微循环,交叉配血;对怀疑合并其他脏器损坏的患者立即请相关科室会诊。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情,早期重点观察有无威胁生命的内出血,详细观察是否存在某些脏器隐匿损伤,及时与医师沟通,正确判断各伤情相互影响的症状和体征,预见性采取措施。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3. 1. 2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开导患者,告诉患者手术的安全可靠性,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心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

3. 1. 3稳定脊柱绝对卧床休息,且床的硬度适宜,保持卧位正确,除必要的生活护理外,尽量减少活动,减轻患者症状与痛苦,防止脊髓再损伤。

3. 2术后护理

3. 2. 1麻醉术后护理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分泌物的流出,必要时吸出口咽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吸氧。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的血供、温度,双足有无青紫,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及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是否异常,大小便是否能自解,不能自解小便者保持留置尿管,定时开放,如发现有神经受压迫症状,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3. 2. 2引流管护理脊柱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故常放置引流管引流,以防止形成血肿压迫脊髓及血肿肌化、粘连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将引流管接于引流袋上,保持引流通畅,避免管道扭曲受压,认真记录引流液的量、形状、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术后3d引流液少于30~50ml/d 可将引流管拔除。

3. 2. 3脊髓神经观察由于术中牵拉,损伤脊髓,或破坏脊髓血供,或硬膜外血肿压迫,均会造成脊髓损伤,因此术后须严密观察,若患者主诉肢体麻木、运动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应立即汇报医生及时处理。

3. 2. 4脊柱康复功能锻炼锻炼需护士及家属协助。背部悬空法,患者仰卧床上,挺胸,将两肘支起胸部时腰背悬空。①五点支撑法: 患者仰卧,用手部、双肘及两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一般在伤后2 周以后开始; ②三点支撑法: 让患者双臂至于胸前,用头部及足部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一般在伤后3周以后开始; ③四点支撑法: 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伤后3~4 周后可练此法; ④脊伸法: 患者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两上肢向背后伸,两膝伸直,从床上抬起两腿,伤后5~6周可练此法。练习运动的幅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不增加疲劳疼痛的情况下进行。掌握正确的操作,不可施行强力的手法牵拉等被动活动。

4讨论

脊柱损伤的护理重点在于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和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临床实践经验,我们认识到: ①正确的急救能抢救患者的生命及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②做好基础护理时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③功能锻炼是促进身体康复的重要措施。因此,正确的急救和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至关重要,稍有疏漏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并发症,护士必须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晓玲,李润兰.经尿道前列腺等高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病人的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8:32-33

第5篇: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老年中医护理;调查;分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49-02

随着国家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逐年递增,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200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亿[1],占总人口数的10%,2005年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贵州省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2.25%,安顺市于200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老有所医”、“为老服务”。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健康老龄化社会[2]的建设。而中医护理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在预防、保健、养生、医疗、康复等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再加上中医护理技术简、便、验、廉,能满足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及社会特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探索和建立适合边远地区的社区医疗及护理模式, 该研究2010年2月―2012年2月对贵州省安顺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老年及中医护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进行社区问卷调查、个人问卷调查及在相关部门配合下进行的全面调查。调查走访了上百个家庭。社区调查采用自制的《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表》及《乡镇老年人情况调查表》,内容主要涉及城乡老年人口数、老年人的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劳动力状况、赡养情况等方面;个人问卷调查采用《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发出调查表共计600张,回收538张,调查内容真实、可靠。同时,在安顺市老龄委、民政局、统计局收集了相关资料。通过调查了解到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情况。

2 调查结果及资料收集

2.1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1.05%,其中城市占23.37%,农村占76.63%;女性51.1%,男性48.9%;相对年轻男性占55.8%;城市大专以上的占7.3%、文盲16.4%;农村大专以上0.2%,文盲51.4%;空巢老人中城市3.91%,农村4.1%;在城市中愿意与子女同住37.2%、无所谓22%、不愿意40.8%,农村中分别为54.4%、24.5%、21%,愿意入住养老结构的占总数的20.3%。见表1。

2.2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老年护理的需求

健康状况:很好8.9%,较好59.7%,较差22.3%,很差9.1%,慢性病患病率79.1%;生活自理能力-完全自理82.4%,部分自理9.6%;完全不能自理8%;护理需求中-饮食起居照料58.1%,家庭保健及健康咨询41.8%,心理护理需求29.79%;护理服务方式-直接到家中服务5%,定期上门服务45.4%,随时提供呼叫服务49.6%。见表2。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从收集的资料分析

我国城乡均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发展的速度很快。据预测,到2010年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12.1%;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15.2%,呈加速增长之态势。但是,老年护理服务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健全。发达地区老年护理服务扩展较好,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较差,缺乏专门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经过专业培训及持证的专业护理人员。

3.2 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

城乡老年人需要日常生活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增大,家庭和社会对老人长期照料与护理的责任明显加重。调查发现,一方面,希望入住有偿服务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比例并不高,另一方面,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众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社区养老护理的需求益加强烈,数量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社会服务需求也急剧增长。

3.3 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点与需求

第6篇: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 护理 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60-01

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1]。当恢复不完全或出现并发症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科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140例该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40例患者中男86例,女54例;年龄32-76岁,平均50.5岁;所有患者均排除Guillain-Barre综合征、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后颅窝病变、脑血管病变、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引起的症状性周围性面瘫。

1.2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面神经支配区域内所有功能正常。显效:静止时,面部双侧对称;运动时,前额运动功能良好,眼轻用力即可闭合,口角轻度不对称。好转:双侧面部可见区别,但无严重的外形损害;静止时,双侧基本对称;运动时,前额轻中度运动,眼睛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有轻度的下垂。无效:有明显可见的面肌瘫痪,外形损伤;静止时,双侧不对称;运动时,前额无运动,眼睛完全不能闭合,口角双侧完全不对称[2]。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患者忽然出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会以为患脑梗死疾病,产生紧张、情绪低落、自卑、担忧、焦虑心理[3]。因而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向患者解释该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初步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预后,消除患者的紧张和忧郁情绪,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2.2 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给予:①神经营养药物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可用维生素B1针剂0.1g,肌注1/d与维生素B120.1~0.5mg,肌注,1/d,弥可保0.5mg/次,口服,3/d;尚可试用神经节苷脂、神经生长素或神经生长因子等。②抗病毒、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剂量为强的松 1 mg/kg/d(最大不超过60mg),一般采用早上顿服,也可分次服用,持续服用5~7 d,然后逐渐减量,10~14 d内减至停药。抗病毒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常用剂量为1000~2400mg/d,分3次,疗程为5~10天;或更昔洛韦0.2+生理盐水静滴,2次/d,连续8-14天。

2.3 眼部护理。该病角膜长期外露,易发生角膜炎,因此眼睛的保护非常重要。①避免过度用眼力,少看电视、书报及操作电脑,外出时戴墨镜,避免粉尘入眼;②用干净手帕擦眼,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4];③睡前使用润眼、消炎作用的眼药水滴眼,并用纱布盖眼或戴眼罩。

2.4 饮食护理。患者面瘫导致咀嚼不便,进食量减少,应加强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少吃多餐,给予半流食或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硬、粗糙、刺激性食物。由于面瘫患者唇颊间易积食,进餐前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

2.5 基础护理。注意休息,勿靠近窗边、空调、风扇处,以免受风寒刺激加重病情。尽量减少外出,如外出时要戴帽子和口罩防风、防寒,保护耳后茎乳孔周围。面部受寒会加重面神经的缺血缺氧,不利于面瘫的恢复。

2.6 康复期的护理治疗。

2.6.1 进行面肌训练:面肌训练根据患者面神经损伤区域及程度,重点对患者额、眼周、鼻、口周四个部位面肌运动功能进行训练,具体训练动作包括皱眉、举额、闭眼、蹙鼻、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并嘱患者用患侧牙齿嚼口香糖和让患者吹蜡烛和气球等,各项训练每次练习10遍以上,每次训练10分钟,每日训练4~6次。如患者不能主动进行上述运动,则可用手指辅助其进行训练,并给予面部肌肉按摩,每日3~4次,每次3~4分钟。

2.6.2 物理疗法:急性期(病后3~7天)物理疗法有利于改善局部血循环,用TDP神灯照射患侧面颊部,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照射30 min。面神经水肿为其早期的主要病理改变。超短波、红外线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4],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水肿的消散,有利于代谢产物、炎症产物、细菌毒素的排泄和消除,解除神经干受压状况。

2.6.3 针灸治疗护理:恢复期(7~10天)针刺或电针治疗,并加用G6805电针仪进行穴位刺激,以加强针感来提高疗效,每次留针20~30min,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隔日针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休息1周续下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3 讨论 

通过对14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可见,细心全面的护理是治愈疾病的重要措施,并积极配合按摩、理疗、针灸各项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面瘫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5-336

[2] 黄彬,波形交替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7):655-656

第7篇: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5.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5-0085-03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严重意外损伤,病情凶险,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损,影响其预后,不利于其后续康复,因此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因素对于指导临床有效治疗有积极意义,是提升患者生存率与生存质量的关键[1]。影响颅脑外伤预后的因素诸多,及时正确地进行伤情、预后评估,采取合理抢救、治疗措施、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2]。重型颅脑外伤所致的功能障碍广泛而复杂,除了意识状态、语言认知、感觉功能及精神心理状态外,肢体运动能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这些功能障碍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3]。为探究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及护理,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临床诊疗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脑CT或MRI检查确诊,受伤距离入院时间≤2 h,具备颅脑手术指征,排除严重合并伤、心肝肾功能障碍、妊娠妇女、精神障碍、手术禁忌证等。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5~62岁,平均(38.4±4.1)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3~2.0 h,平均(1.58±0.33)h,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5~60岁,平均(37.5±3.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3~2.0 h,平均(1.61±0.29)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做相关检查与手术准备,手术完成后均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降颅压、监测生命体征、营养支持、消炎止血、保脑、给氧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如下。

1.2.1 心理方面 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与生活需求,针对患者个人情况进行优质沟通交流,增强患者信任感,帮助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消除疑虑,提升治疗依从性。及时了解患者心态变化与个人需求,为后续护理干预计划的实施提供指导。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与有效性,在康复期间给予心理指导,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4]。

1.2.2 转移训练 为保持患者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褥疮、呼吸道感染及神经压迫等采取的一种康复性训练。在患者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应,缓解头痛头晕症状,按照卧位-低半卧位-高半卧位-坐位-立位-行走顺序进行适应,指导患者每个阶段变化护理,对头部进行左右转动[5]。在患者头晕头痛症状逐渐缓解中向下一阶段过度,若恢复不理想,则适当延长适应时间,若头部反应剧烈,则立即联系医生进行观察处理,调整适应计划。

1.2.3 认知功能训练 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进行会谈,会谈内容以认知干预为主,实施综合分析能力和记忆训练的方法[6]。首先理解患者感受,调整自身情绪,其次指导并帮助患者识别思维,帮助患者寻找出错误认知并进行纠正,缓解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重建合理认知,增强患者信念,并实施认知与行为干预,提升配合度。颅脑外伤患者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多数患者出现的各种消极情绪,采取早期的康复干预、认知功能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尽可能避免脑损伤带来的后遗症,减轻和改善脑损伤所致的认知功能的障碍[8]。

1.2.4 肢体康复训练 要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时开始进行,内容包括肢体训练、床上床下训练、平衡训练、行走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食、洗漱、梳头等)训练等。运动训练是临床护理重点,依靠健侧肢体辅助患肢关节活动,指导患者平衡训练与减重步行训练。运动训练中依据Orem自理理论指导患者临床运动实践,提供知识讲解、动作示范等,根据患者不同阶段训练需求提供不同生活辅助器具,贯穿于日常康复训练中,需注意尽量限制健侧肢体的替代功能。对于平衡较差的患者及偏瘫患者要使用手杖或者四脚手杖等改善平衡,缓解偏差症状,完成健侧与患侧的训练[9]。根据患者肢体功能表现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训练强度,鼓励患者自主参与训练,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3 评价标准

患者预后评价选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以得分1~3分为患者预后不良,4~5分为患者预后良好,患者得分越高显示预后越好。临床护理效果?u估选用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标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ADL(日常行为活动)与躯体功能,NFD得分越低恢复越好,MBI得分越高恢复越好,FMA得分越高恢复越好[10]。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NFD、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NFD、FMA、MBI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第8篇: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语言艺术;心理护理;康复护理

语言是人们心灵的声音,是护士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护理工作者文化修养,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作为一名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语言的表达上要讲究艺术,要注意科学地运用语言艺术,它在心理及康复护理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1 语言艺术

1.1 礼貌性语言 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也能把人说笑”由此可见礼貌性语言的作用。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使用礼貌性语言,充分发挥语言美的积极效应,使其产生愉快与欣慰的情感,从而发挥语言治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如在给患者静脉穿刺失败时,此时说声“实在对不起,给您增加痛苦了,请您再忍耐一下,我一定尽力。”患者听到这些礼貌、温馨的语言,穿刺部位的疼痛就会减轻很多。

1.2 称呼性语言 不论任何人,对自己的称呼是很敏感的。患者在和护士交谈时,总是以一定的身份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护士和患者交谈时,要讲究语言的礼节和谦逊,对老年人,如称呼“张大爷请打针”或“李大娘请用药”,患者反映就不同。对同辈,言辞以亲切、自然为宜,不宜过于一本正经。在病房切不可用床号代替患者的称呼。

1.3 安慰性语言 当患者来到医院后,由于疾病的折磨,生活习惯,病房气味,饮食、睡眠等都不适应,同时对病情及预后心里没底,对医院的各种检查,治疗项目不了解,都可产生紧张心理,往往表现出担心与害怕情绪,此时护士应采取安慰性的语言。对新入院患者:李大爷或张老师,我给您介绍一下病区环境等等。我叫王某某,是您的责任护士,您如有什么事,请直接找我,我会帮助您的。对伤残患者:伤残患者多毫无思想准备,沉重的打击使患者长久难以适应,此类患者多脾气暴躁,易怒,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对这种患者应掌握语言的分寸,此时,要多加疏导鼓励。护士可以这样说:“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是不可挽回的,您要面对现实,坚强起来,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样的话听起来能给人一种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1.4 解释性语言 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吃药、打针等,都存在很多不明白,总希望护士给予耐心的解释,以消除疑虑,而解释的语言美是心理护理的基础,它能帮助患者认识疾病,解除恐惧心理,消除紧张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对手术患者应这样说:“某某同志或先生,明日某医生为您做手术,您有什么疑问和要求吗?请不要紧张和害怕,象您这样的手术我们医院做过多次,医生经验丰富,手术安排很仔细。手术前会给您打麻药,手术时不会有疼痛,今晚早点睡觉,好好信息。”对术后的患者这样说:“您血压稳定后,要早期下床活动,能预防早期肠粘连,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患者一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自觉地配合护理工作。对危重患者家属应解释说:“你们不要过分焦虑,他病的很重,我们已经全力抢救。你们的心情我们能理解,只要有希望,我们也会尽一切努力来抢救。”这样的语言能给患者家属以最大的宽慰。

2 语言在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也是护士心灵的体现,具有美好心灵的护士与患者谈话时,往往能选择出美好的语言,在患者心中激起美好的感情,使千差万别的患者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心理状态[2]。

2.1 语言是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的重要手段 当一个人脱离了正常生活,带着病痛来到医院时,常常是处于一种陌生、恐惧、抑郁、痛苦的心理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对医务人员的每一句话,患者都是洗耳恭听,而且极为敏感,在护理工作中,无论多忙,都不能忽视解释工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可以减少误会,增加护患之间的互相理解,使患者配合,增强治愈的信心。

2.2 护士语言具有科学性和保护性 文雅、和美、科学的语言给患者安慰、信任、鼓舞。有的患者病情较重,担心预后不佳,护士应体谅患者心理与身体的痛苦。

2.3 语言可以给患者带来温暖和希望 美好的语言会给患者带来温暖,会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与力量,会给他们的家庭送去欢乐与幸福。语言有助于治病,也可导致病情的变化。如一些高血压患者受到刺激后会出现脑血管意外,心脏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重者会出现猝死。俗语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语言对疾病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代替的作用[3]。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语言艺术贯穿于心身护理的始终,护士与患者的交往过程中,要善于交谈和疏导,及时把握患者的心理趋势,通过自己良好的语言,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否则恶语刺激会起致病作用,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心身护理的效果。总之,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语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护士要尽善尽美的实现护理的整体美,提高语言艺术,充分发挥语言的心理作用,不断地创新和应用,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促进患者的康复,达到心身护理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李万珍,潘玉梅.心理护理中护士的心理反馈作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2):1437.

第9篇:康复护理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脑血栓;康复护理;预后

脑血栓属于医院心脑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血液表现出循环障碍导致患者患有此种疾病。较为普遍的原因主要为患者的供血动脉出现了闭塞的情况,造成患者脑部局部组织出现了缺血缺氧病变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了缺血坏死的情况或者出现了软化的情况。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的逐渐严重,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例数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此种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分析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康复护理的有效实施后,患者临床预后质量表现为显著提高,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192例脑血栓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脑血栓患者分为A1组与A2组。在A2组的96例患者中,男59例,女37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0~87岁,平均(75.2±1.5)岁。对患者实施头颅CT检查,最终发现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47例,具有冠心病病史患者32例,具有糖尿病病史患者15例,其余疾病患者2例。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7±0.3)d。在A1组的96例患者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39岁~89岁,平均(75.9±1.7)岁。对患者实施头颅CT检查,最终发现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49例,具有冠心病病史患者31例,具有糖尿病病史患者13例,其余疾病患者3例。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6±0.5)天。A1组与A2组脑血栓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在进行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针对A2组与A1组脑血栓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对最终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1.3 评价方法 在进行本次研究中,主要利用模糊数字评分法对患者实施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临床预后质量评分。评价分数为0~1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焦虑感以及抑郁感越严重,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越高[2]。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进行表示。以P>0.05为具有均衡性,无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具体情况可见表1。

2.2 模糊数字评分结果 利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对两组脑血栓患者进行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临床预后质量评分。最终发现,在上述三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者尤为明显(P

3 讨论

针对脑血栓患者,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可以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具体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对于脑血栓患者,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情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态度诚恳,主动细心对患者进行护理,针对脑血栓患者提出的诸多问题给予耐心解答。成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效树立患者的信心,最终为患者创建最优的住院环境[3]。

3.2 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锻炼 对于脑血栓患者,因为血栓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压迫,从而导致患者脑部语言中枢表现为受压的情况,患者往往合并出现失语症状。对此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显得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发音时的口型,准确进行发音练习。针对练习非常困难的患者,要求患者在镜子面前进行练习,利用视觉确定正确发音口型。发音过程需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词逐渐转为句子,坚持进行练习。

3.3 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在急性期护理人员协助患者选择正确,在床上进行有效被动运动。并且进行抬头练习以及抬臂练习等。之后由床上活动逐渐转为自主翻身训练以及进行坐位练习。为后续的站立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站立练习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姿势加以指导。此外针对患者需要进行上肢功能康复锻炼,为以后的生活独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艳,梁渝,姚宏波.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2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