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校园艺术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艺术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艺术设计

第1篇: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校园环境 艺术设计 总体规划

如今的校园环境不仅仅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条件,也是他们寻求自我、展现自我的一个大舞台。而不同的校园有着自己发展方向以及文化背景,因而所呈现出来的校园环境特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以及质量。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存在着校园环境与艺术设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于校园环境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校园环境建设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校园环境”有两层重要的含义;其一,是指校园的外在存在的自然环境的构建;其二;是指对校园内在存在的校园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多个内涵的展现,因此可见,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外在的自然环境将校园内在的人文精神展现出来,以此来彰显出校园的各种种文化特征。

(一)艺术设计是校园环境构建的一个重要基础

通过专业的艺术设计,可以对整个校园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点、学校历史、校园环境、校风、管理机制以及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而这样的一个整体式构建也是为了便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与学习,为他们个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优越的环境。同时,这样一个专业性的规划设计可以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运用于校园的环境建设中,从而构建出“校园之美”,为学生以及老师们都提供了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二)校园环境建设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实践基础

艺术设计是一个专业型的设计手段,通过很多不同的相关理论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共同打造出事物的外在美感。但是,针对校园环境的艺术设计就应该具有校园环境建设的特点,从而从各种艺术设计当中脱颖而出。校园环境建设就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实践基础,只有将专业型的艺术设计自己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校园文化、校园特点当中才能够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透过艺术设计的创造打造出不同的校园魅力,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造就不同的艺术设计形式。

二、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对环境构建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如今,特别是各大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已经是校园文化在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与学习带来很多影响。但是从目前各校园环境的构建上来看,却不理想,艺术设计与校园环境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从而使得整个校园环境没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一)盲目目跟风,缺乏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风气也在不断恶化之中,而这种不良风气也逐渐渗入到我过校园之中。在经济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入到了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整改中。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学校之所以决定整改现有的校园环境并不是从师生角度出发,而是为了个人的“面子工程”。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得校园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做大、做好”。做大,即为校园环境尽可能的大;做好,即为校园环境看上去尽可能的豪华。

(二)思考不足,缺乏全局思想

对于校园环境建设而言,不仅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改善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要结合校园教育及工作,协调个部门与校园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形式上营造出一个优雅、整洁、自由与活泼的校园氛围,在深层次上还要便于师生员工在思想、道德、纪律以及修养等方式上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激发师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然而,目前的艺术设计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只是解决了学校环境的外观,而没有从一个制高点上进行全局思考,不能够有效协调学校各个不同的工作机构,进而造成设计上的很多不足。

三、校园艺术设计改善的措施

艺术设计种类中,校园艺术设计针对性很强,同时对于校园自身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方式。现在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上还存在着问题,对于学校发展以及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为今后校园艺术设计的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显得十分必要。

(一)以师生发展为前提,合理规划学校建设

学校任何改变都应该建立在有利师生成长这一思想之上,而不能一个人为中心。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是如此,如果校园环境的整改以及改善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并没有任何促进作用,那么这样的校园环境设计是失败的,是不可行的。

(二)认真斟酌设计方案

校园环境一旦进行建设就很难在很大程度上变动,因而在建设之前须反复斟酌。从校园建设角度出发,站在全局的视觉思考,协调学校自身发展中各部门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也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对于校园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就应该着重考虑校园环境与校园哪些事物存在必然联系,同时这些联系对校园环境又有哪些影响,用这样的方式分析,可有效降低设计中的不足,以完善校园环境建设。

四、小结

校园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工作部门,而这些部门也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校园环境建设。因此,在对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着两者之间的作用与联系,从而将校园环境与艺术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参考文献:

第2篇: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教育国际化  专业特色  创新能力  应用能力

装演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懂理论能实践的同仁来说体会更深。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装演专业,是培养包装设计人才,必须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敏锐的视觉感受和开拓市场的能力,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练习。随着我国加人世贸组织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商家及消费者对包装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就可能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学生面对面竞争,如果不按国际性人才标准来培养学生,不具备国际文化视野,又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底,将成为竞争的弱势群体被淘汰出局。

我在高等艺术院校搞教学工作,从学生时期就与广告、装演、印刷设计等行业密切接触,课余时间一直为当地一些知名企业服务,深谙包装、设计、印刷的各个环节与操作流程,加之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摸索了一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关装满设计的许多方面更新特快,往往我们刚接触到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制作方法、或新材料、新工艺等,却同时已经被更发达更超前的国家或地区淘汰或视为落伍,因此,我们更应该多交流经验,多沟通信息,为提高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共同努力。以下是我对装演设计教学的一点感受和探索,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谈。

1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

据悉,国家经贸委批准在我国筹建亚洲包装中心,加强国内外包装企业的合资与合作,促进中国包装业加快整合,增强竞争力,为我国包装业走向国际市场,获得国际信息,参与国际竞争,融人世界经济搭建平台。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我们的装演设计教学也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突出专业技术特色、提高应用能力、加强设计文化的积累。教师首先有明确的培养方向,才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装演设计行业可为我国商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装演设计贡献一份力量。设计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一个令人自豪、让人羡慕的行业,充满了挑战性和创造性。包装设计已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捷和舒适。那些贴近消费者和市场的优秀设计,为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为了提高我们的装演设计整体实力,为赶超发达国家的包装设计水平而学习,为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而设计,创造新的消费概念,引导社会消费方向,提高大众的消费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之一。

通过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和肩负的重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创意的灵感会不断涌现。有了远大的目标、再给予科学的指导,教学目的能够达到,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目前,国内设计院校装演专业所设置的课程,都能结合实践进行学习,许多优秀设计作品都是由最基础的构成演变而成。基础课结合实案例扎扎实实系统学习,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展示优秀作品,分析画面设计构成、解剖包装结构、研究印刷工艺和制作方法,进行量化生产的效率如何?包装材料的选择搭配、再生材料的使用率、对环保的影响、消费者接受程度、销售的目标对象,以及包装、宣传所能达到的效果等,都要综合考虑以培养学生整合优势资源的能力;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尝试传统包装材料在新领域的应用,明确绿色环保设计、健康设计及人性化设计的概念,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加强原创能力的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良好的职业习惯也不容忽视,克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自由、散漫的特点。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与当地企业接触,发动学生积极主动与周边企业联系,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服务意识,热情、真诚地与客户合作,不怕退稿、改稿、不要斤斤计较,亲身参与到商业之中,在服务商业和市场的过程中学习、提高,了解专业性质特点及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强化动手能力,感受商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当有些学生的设计作品被商家采纳、被媒体公开发表,会对其他学生很大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教学、研究阶段,甚至对商业性太强的设计作品持否定态度。许多没有深人生活的作品,设计者自己感觉非常满意,投放市场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被客户否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了解市场,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产品的性能,关注商业发展的状况,掌握市场潮流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其实,多数学生也想与深人生活参与项目设计,老师的引导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市场链接的成功与否。

为此,我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很多开展业务的细节问题,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理论与实践自然结合起来。真实、生动、有趣,让学生体验从寻找信息、联系谈判、市场调研、创意构思、确定设计方案、发排打样、印刷加工全过程。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讨回自己的劳动所得,以免掉进不规范的市场陷阱等等。以专业的工作模式规范学生,发现不足及时调整。通过多次强化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快速提高,自信心倍增。平时强调除专业能力外,高度的责任心、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诚实礼貌、吃苦耐劳等等,都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只有经过实践才切身感受到它们的重要性。几本教科书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要带给学生经过市场检验的、被商家认可的、受消费者喜爱的好设计。在德、英、美、日等高等设计教育发达的国家,设计院校专业老师必须有二年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很多教师长年为企业、机构组织服务,社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深受学生爱戴、甚至长期追随。早在1919年德国包豪斯就已经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中强调,它之所以能影响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就因为他们不脱离社会,并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双轨制教学,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艺术素养,又有科学技术和实用头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成长。欧美等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参照和借鉴。

第3篇: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高校校园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庞大的校园、奢华的建筑背后隐藏的却是校园思想文化的贫乏,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的消失和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个性,设计形式雷同

城市曾有“千城一面”之说,而存在于高校校园空间的公共艺术也有此趋势.目前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占据了公共艺术的设计领域,在中国的很多广场和街道经常会见到一些国外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这些公共艺术无论在造型、材料的选择上都趋于雷同,使得人们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相同的面孔,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公共艺术地域特征的缺失,使得大学校园也失去了个性,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校园景观陷入了“千校一面”的窘境.这种不分场所的照搬,忽视了作为具有人文理念和学科特色的大学精神,也忽略了场所和公共艺术的共存关系,让本来是为了体现学校校园精神的公共艺术失去了原有的存在价值.

1.2对校园文化缺乏传承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是由新老两个校区组成,公共艺术的设计规划常常是两个区域各自为政,没有联系和传承.每所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每所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构建过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及与之适应的校园景观环境.某些公共艺术更是历史的记忆,见证着一座学校的成长,同时这些历史痕迹作为时间线索穿梭于校园,增加了校园的可辩识性,让校园文化不断的启迪和熏陶学生“.授之以渔”的高校氛围不仅源于学术的存在,更源于潜移默化的文化传统氛围的熏陶、对校园历史的尊重.新校区往往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的形式,对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理念未能做到传承和延续,形式上一味的追求新超和时尚,忽略了对原有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很多老校区中的公共艺术造型呆板、主题陈旧老套、景观绿化无规划和美感、放置环境背景的选择杂乱无章等.

1.3设计缺乏人性化

我们经常看见一些公共艺术孤独的存在于空间中,没有人会去驻足观看或是参与其中,究其原因是缺乏亲切感或是缺乏人性化设计.存在于高校空间的公共艺术,经常会见到材质或是尺度不够人性化的公共艺术,原本是为了师生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元素却成为人们无视存在或是无足轻重的物品,如石材的具有功能性的景观椅凳,夏天太热没法坐,冬天太冷坐不了.存在于高校校园里的公共艺术要让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感到亲近,在人-公共艺术-环境的审美场域中,达到公共艺术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从而达到交互的情境.

2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的设想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校园内公共艺术作品很少,老校区仅有图书馆前的立体雕塑和第一教学楼入口的上世纪80年代所作的木质浮雕.新校区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精神集中表现在行政办公楼前喷泉广场.这是个开放的空间,六艺柱、湖边的喷泉平台、沿湖的公共椅凳以及湖边的刻有“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校训的文化石.这个对全校有重要意义的公共空间,其形式简洁,材质单纯,引古思今,表述了学校对科学理性精神的追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总体来看,整个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与校园面积和楼宇的分布并不均匀,新旧校区的公共艺术缺乏整体感和规划意识.对于一所历史并不算悠久的高校来说,加强和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提升外在形象和内在文化素养有着急迫的要求.基于目前学校校园规划的基础,在遵循环境与特殊受众的互动原则的前提下,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主要可以从两种形式入手:长期性公共艺术和暂时性公共艺术.

2.1长期性公共艺术

长期性公共艺术常常会被当做一个特定环境空间的精神地标“.不变性被社会赋予价值.人们总渴望一种固定不变的风格,通过它本身的永久性来传达永恒的意义”.细数国内外的名校,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都会记存一些该校的公共艺术作品.如清华学堂门口的日晷雕塑,上面篆刻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行胜于言”,北京大学未名湖博雅塔,伯林顿大学校园的情景雕塑……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文化理念的差异,在校园建设方面也会呈现出各自的特点.首先从整体规划入手.根据绿地、场所环境的需求,保证师生在校园环境中的学习、休闲、思考、集会诸方面的活动,营造出校园应有文化意境.诸如结合新校区实地草坪空间、地形,选择不同自然环境的石头任其自然的撒落在地面上,形态各异、色彩不同,使人感受一种丰富的自然想象和涌动的青春活力,校园环境的人文色彩在不经意中得以显示.在处理新老校区的整体性上,由于建筑是学校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缔造者,校园公共艺术应该与校园建筑形式融合,从而使建筑特点和文化氛围得到进一步加强.犹如放置的雕塑本身表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置放的环境由此富有了内涵,令人感受一种校园的历史与文化的守望.如老校区图书馆是历史比较长的建筑,两栋建筑围合的公共空间一直空置在那里,可以结合建筑的风格设计一组雕塑和景观小品与之结合,创造出学习的氛围.功能性的公共艺术往往能达到纯粹形式行的更加让人感到亲切.其次,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选择主题性的表达.高校校园给人们的感受不只是视觉印象,而是一种校园文化精神的张扬.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根据具体环境塑造和表现学校的精神内涵.依据校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可以在校园主门入口处设计一座具有展示学校历史人文内涵的公共艺术雕塑,让每个进入校园的人首先就能感受学校蕴含的育人理念.形式上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同时也可在不同的院系门前放置结合院系学科特征的雕塑、景观小品等,这样可以给每个院系增添自身的学科特色.在题材上,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理念,用教育、学习、研究等相关的素材、名人励志求知进取的精神等诸多内容为对象.最后就是艺术性表达.作为存在于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必须保持其文化品位,拒绝平庸无趣的作品.当然校园公共艺术的设立也不能单纯追求艺术品的堆砌.针对目前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数量偏少的情况,可以在主要道路的两侧、学生宿舍公共区域、以及校园湖面水系两侧增设一定数量的文化景观雕塑和小品,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富有创意的、有品位的、新颖的,做到与环境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作品.在保持艺术自身的纯洁、唯美的同时,作品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高尚的情操、追求完美理想的形式.

2.2暂时性公共艺术

对于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具有文化语境的教育场所来说,暂时性的公共艺术就要创造更多的临时的教育情境空间、教学空间,同时担负起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传播.暂时性公共艺术从开始设计到完成展示,经历的时间都较短“.瞬间的真实性可能是最具说服力的”.这个特点对于安徽工程大学这样一所作为拥有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高校来说,可以为课程教学带来很多创造性的授课方式.目前艺术学院有环境艺术、平面设计、广告和工业设计等专业,实践性都很强,很多课程作业都是以实体的形态展现出来.比起放作业放在艺术展厅里,还不如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环艺专业的公共艺术、三维设计、景观设施等课程都是产生优秀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来源.同时,对于发展中的学校来说更是对外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是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良好途径.在创作空间的选择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在校园公共空间中选取合适的空间场所进行主体性的公共艺术创作.这些公共艺术会随着不同课程而不断更新变化,给校园环境带来新鲜感和活力.二是利用即将需要规划的地点在其中先放置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由教师授课,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公共艺术创作,从学生创作的众多方案中选取最佳创意方案进行集体创作,选用简便易得的材料,由学生动手进行方案的实施.如在连接东西校区的快速通道桥面上的空间,可以根据现有空间布局进行课程训练,如景观小品、三维设计练习等,这样既能丰富课程也能对校园环境的改造起到作用.课程作业转变为暂时性公共艺术的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的,也会更好的发掘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潜力“.时间性放弃了对永久性的追求;随着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作品的坚固与固定地点的展示越多越不受艺术家的钟爱,他们更喜欢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内创作作品.对艺术家来说,创作变得更加轻松了;对大众欣赏者来说,作品也更加丰富了,并期待随时随地出现的新奇.”生活在大学校园里面的是一群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作为高校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不仅仅有美化功能,更肩负着育人的功能.因而,对于创作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暂时性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常选择与某个事件或主题活动相关联的.这样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比起说教来的更加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对学生的思想更具备批评和干预的功能.如以“文明”为主题的环境空间公共艺术创作,学生可以结合身边人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创作,如食堂、银行等经常出现不文明现象的地方.作品呈现后会让师生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做到公共艺术与人的互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而,在大学校园暂时性的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上,除视觉形象上的认同感之外,还要在文化语境上让公众产生认同感.同时,暂时性公共艺术可能也有一种意愿,就是来表达那些永久性项目艰深的概念和当下的问题.暂时性公共艺术也能够展现更多长久性公共艺术无法体现的校园文化,是对校园文化类型的一种补充.

3结语

第4篇: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境界 理念 气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宗教赋予园林的境界

佛教早在东汉时己从印度经西域传人中国,是为“汉地佛教”。它的教义和哲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融会了一些儒家和老庄的思想,以佛理而人玄言。作为一种宗教,它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对于苦难深重的人类颇有迷惑力和麻醉作用,因此得以广泛流传。佛学作为一种哲理渗透到社会思想意识的各方面,甚至与传统儒学相结合而产生新儒学—理学。道教开始形成于东汉,公元450年前后,中国的道家思想传入日本。其渊源为古代的巫术、合道家、神仙、阴阳五行之说。中国道教以阴阳变化、天人合一、形神并进为指导思想,讲求养生之道、长寿不死、羽化登仙。中国偏于儒,显现出人世治世的特点和仁者的理想观,中国园林生动形象,表现了乐天爱人的景象。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属于“人”型。人定胜天,人类至上主义。中国园林中的建筑通常是园林中的视觉中心,亭、台、楼、阁、厅、堂、榭、舫等诸多建筑形式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以建筑轴线的延伸而控制园林全局,在园林的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融揉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

二、园林设计赋予的设计理念

1、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简约的设计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减少细枝末节过多的纠缠,以求少走弯路,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也就是“最小干预”的原则。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

2、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3、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就像“潜能布朗”所说的,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4、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实际上反映出设计者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并通过设计手段加以表现。在各种园林景观形式中,自然始终是设计的源泉。风景园林师对自然的认识、理解的程度,如何处理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是其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园林景观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既是某种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类型的衡量准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决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来说,在城市环境中,应较多地考虑到人工与自然结合,考虑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随着离城市环境的远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三、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气息

中国园林景观的内涵“意境”,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古人又说:“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则景常新。”所以“意境”赋予艺术以灵魂,灌注以生气,化景物为情思,变心态为画面,对景观产生意象含蓄,情致深邃,具有飘然于物外之情,玄外之音,画外之境 ,味外之致的特殊魅力。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想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之于实际的景物远为丰富的艺术情趣。在体察感受中,让游者从身入心入情入至神入,心领神会中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提高到深层性崇高的精神世界,这是中国园林艺术传统中的审美心理结构,都是建立在内心境界的基础上的“心物感应”和“兴到神会”的审美价值,而西方园林文化唯独缺乏“意境”这一灵魂的审美内涵。 中国园林的布局构景,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借鉴于文学艺术的立主题,分段落,讲究起、续、转、高、结的程序组合,因借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布局构景中。首先立主景、配景,划分景区、景点,讲究游览路线在组织景区中的序幕、连续、转折、和结尾的系列组织程式;犹如诗歌中的抑扬回转,富有韵律节奏感。如园林中的从一个景区引向另一个景区,由封闭到开敞,从峰回路转到柳暗花明;又好似运用章回小说中的一波三折、隐喻等手段,引向主景,然意未尽,噶然而止,令人产生余音绕梁的意境情趣。中国园林艺术形式因借于文学和绘画,景观富于诗情画意,便是中国园林东方民族形式独具的风格和特色。这些宝贵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但不能机械的照搬。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自由、开放的新社会,我们设计的东西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主人。旧社会是为封建帝王、达官贵人而设计,往往过分的满足他们的意志,追求豪华、诗情画意、文学哲理,对人的活动空间重视不够。

中国山水画追求“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边走边赏边构思的民族传统的方法,表现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自由观察,集大自然之精美于方寸之中。中国山水园林犹如画幅一样,集大自然之精美于一园。在组织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路线中,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转变,都观赏到如诗似画的园林景观。中国文学与文学、绘画自古以来互为表里,彼此借鉴,交互引发,相资为用。按诗画艺术组织园林类型,划分和组合园林的形式,犹如中国画咫尺千里的山水画立轴或横幅手卷,运用散点透视,及动向透视的表现方法。它的超时空概念,正是东、西方绘画和园林艺术的基本差异。

第5篇: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一卡通

中图分类号:P23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社会高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校园的信息管理已进入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而拥有一个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标志。所谓的“校园一卡通”是指具备较强的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以及现代化金融服务的支持。而随着学校管理网络信息化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加快,在校园内开发与实现校内消费及信息管理服务为一体校园卡服务模式已经成为发展的需求及现实的需要。“银校一卡通”的网络系统,可以让在校师生用IC 卡作为身份识别的方法及手段,来进行教学管理、考勤、学生的选课以及成绩的查询,还涵盖借阅图书、学校医务室挂号病情咨询等一系列相关功能。本文将对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校园一卡通系统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2、校园卡应用模式

为了在校内实现学生证、借书证、食堂就餐卡、医疗卡等证件的电子化,便于学校管理和学生校内消费,将学生证、借书证、食堂就餐卡、医疗卡等上的信息集成在一张智能卡上,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这便是校园卡建设的目标。作为便于学校管理和学生校内消费方式的校园卡,其最基本的核心功能是支付。校园卡支付的货币电子化是由银行的结算体系现行金融卡的相应规范来实现的。校园卡的建设可以有直接由银行在学校进行,也可以由学校在银行的支持下进行建设。校园卡的建设对银行和学校是双赢的,作为银行可以通过校园卡吸收存款,培养潜在的、高层次客户群体,而学校可以提供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校园的信息化。

3、系统设计原则

3.3.1稳定及实用性

设计系统应运行、可靠。在使用应操作更应该做到简单实用,人机界面友好。

3.3.2 扩展性

采用组件式模块化设计,可以简单方便的进行移植,并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升级,并充分考虑,方便填加设备和增加业务种类。考虑到当前各分校已经建成的分校网,“银校一卡通”的网络建设及终端设备布置应当尽量利用已有的网络,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及降低建设成本的效果。

3.3.3系统整体与安全性

系统采用整体设计,分步实现的方式的同时,还应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及资金安全等方面。

4、“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分为总中心数据库和分中心数据库两部分。总中心数据库,作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核心部分,建设尤为重要。由于容纳了整个系统所有的信息及交易数据,因此在总中心数据库的建设上,必须要对数据库的容量、稳定性及运行效率进行充分的考虑。一是要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来为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撑,二是选择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对数据的完备管理。

“校园一卡通”系统要涵盖整个校区,如果学校有好几个校区,就应该在各分校区建立各自的分中心,以方便各校区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也是为了实现本校区师生的相关身份认证、图书借阅阅览以及教务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校园一卡通”包含两个大的子系统,分别为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的平台与校园一卡通的应用系统。其中,把一卡通的平台作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基础,在对数字化的支撑上采用应用系统,而前段所有用到的软件集中通过一个数据库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解决并避免出现数据库不通卡通的现象。

一卡通平台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功能上来讲,主要涵盖卡片管理、数据管理、财务管理、身份认证、安全管理等方面。系统建设中中心主机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存放点,对整个系统的交易流水进行管理与处理。其系统设计采用了典型的三层系统架构的模式。在其架构设计上涵盖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中间件平台两个功能服务器,其中,中间件平台又包括数据管理服务器、安全服务器、身份认证服务器等相关设备服务器。

5、日常维护及应急措施

为了有效防范由于网络运营商的问题而产生的运行风险,在网络建设时需要考虑备份线路的铺设,分别租用电信和联通的线路,互为备份。当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立即启用备份线路以保证通讯正常。

在校内关键消费终端(如食堂、浴室等地)开放透支功能,在因系统故障无法对电子钱包充值时,学生可以持卡在这些消费终端上实现一定额度内的透支消费,保证学生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

6、结尾

“校园一卡通”网络系统建设工程,作为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在校师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使高校无论在校园网络上还是在教学生活以及科学研究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覆盖整个校园的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J2EE构建企业级应用解决方案》陈华军等,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6篇: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资源整合模式

由于中国的专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并且受到的西方包豪斯学院的影响较深,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在中国特色的相关方面教育相对落后。现今大多数的高校中在艺术设计专业方面依旧是将重点放于基础型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学模,速写,图案,以及平面,色彩,立体三者结构性构成。开设基础课程是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新的理念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思维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个人的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资源整合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不过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创新和其未来的发展,因此优化资源整合模式成为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站在艺术设计学科的角度分析,其教学资源整合与课程的改革重组将会对基础课程设置产生影响。

1.1艺术设计基础课程设置过于狭隘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中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依旧是沿用着五六十年代的传统图案教学方法,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写生变化和临摹古纹样。现在已经形成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其主要来源于欧洲和日本两大地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图案教学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与中国的传统教学临摹相融合,在实验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个体系的弊端也显露出来,无法跟随时代的脚步,无法与学生结合,达到一个很好平衡状态。在分析出了这种体系的缺陷后,衍生出了构成设计这一模块,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并且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冲击。这一模块由日本传入中国,然后迅速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包括三大方面,平面到色彩再到立体构成,从三个维度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新式的模块被称之为“包豪斯”,最先起源于二战前德国,由日本的设计界进行总结规划安排整理出来的基础教学课程。

1.2传统绘画的教学模式的制约

在中国一般会选择的艺术教学方式是图案课程,这种构成教学模式则在某些方面取代日趋僵化的工艺美术教学手法,加以演化创新。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带有严密的思维逻辑性和科学性,能够与时代相结合。当然,随着适用范围的扩大和普及,它本身存在的缺陷也一步步凸显,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片面夸大这个模式的作用,将原本理性,科学的德国包豪斯教学实验变得僵化,形而上学,从而不再能够正确的发挥作用。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个错误的信息,构成艺术能够解决所有设计方面问题,导致大部分的高校在艺术专业方面选用构成设计来取代图案教学。模糊了人们对包豪斯基础教学真正的了解,会带人们走进一个误区。其中比较严重的表现出了过分的理想主义和抽象概念,脱离市井的空想主义,与本民族的文化精华,背景脱节,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民族特色,缺乏深厚的文化支撑及内涵。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创新教学改革策略

2.1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优化整合

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例如素描,色彩等,强调的是技巧,方法为最重要的条件,反而会忽略学生个人思维的培养,灵感体验和创新实践探索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改革时特意将重点放在了人类最为基础的视觉,感官上,将视听说三维架构在一起,运用其各自的特色进行教学体验,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概念对艺术方面进行探索,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形成,再将表现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发掘自身的潜力。在课程的安排上,将以往传统的三大构成课程重新划分,划分的标准分别是形态分析,具体结构,综合表现。将以往的造型可提升为形态分析和表现课。同时将这两个小环节也区分开来要做好范围内的划分,写实,抽象,自然形态三方面的联想与表现,再辅之以材料的选取,相关媒体的实践等。要能够有一个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观察力,在形态解析与重组的过程中,凭借对现代绘画的抽象形式的运用以及对绘画活动个人理解的深化,去完成一个画面架构认识,从最初的发现到自我体验再到分析最后完整的展现。把课堂教学的任务重心放在对某一事物本质的多方面多维度分析探索上,并且教会学生灵活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平面和空间结合问题,将二者有机结合,其次是淡化素描、色彩和构成的理念,推陈出新,将这些以渗透的方式融入在教学活动中,最后知识点一定要能够连贯,着重之前的关联,要能够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期末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检测,所谓综合表现课程,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某些方面再加强指导,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重要的还是要将时间和理论完美的结合。在课题的设计方面,一般会选择参照的理论是《形态分析与表现》,而这个理论的重点往往是放在表现能力以及造型结构分析的培养上,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由具象到抽象思维过程的一个演变,展现出技巧的多样化,拓宽发散学生的思维,重建画面构成和对组织的理解性概念。具象构成素描,主要的素描对象是静物器皿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个具体的物品形象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结构意识,然后再这个已经形成的架构之上对其进行深入的描绘。抽象构成意识的训练,首先要了解此种训练所需要的条件,要学会对画面进行归纳分析,建立一个形式美感,然后才能打破传统的造型束缚,完成对物体抽象性形态的造型的设计。还有拥有一套完整的意识表现基本概念体系和综合表达能力的架构,可以突破以往,尝试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以及表现的手法和方式。

2.2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教学改革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评估机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借助多媒体等信息资源来架构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个性,真实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方向加强引导。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也意味着教师应该学会创新,突破原有的样板,以互动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以班级为单位,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交流,讨论,设计竞赛等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技巧联系起来,使用项目教学方法,将设计,绘制,造型等不同方面的技术能力与相关的项目结合起来。对于所选取的项目等要提前做好相关深入的研究调查,并且要总结分析出项目的特点与着重的方向,教师要领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在必要的时刻参与设计制作,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体验和感受知识点与市场,并且做到了解和剖析,体味设计专业所带给他的乐趣和未来。再结合案例教学法,通过研究相关的案例,对不同的情况的解决方法提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不可以忽略,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独特的个性,所以就更重要注重这些个性和差异。这个问题也是作为现下中国国内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要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并且带领学生探索自我,创新思维。

3结语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在相关的课程制定和安排上,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地进行自身的调整,提高此专业本身的科学性,培养真正可用的人才。站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长足发展角度来分析,基础课程体系内容的整合与改革对将对促进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汉英.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与改革[J].艺海,2014(07).

第7篇: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1.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内涵式发展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报告对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对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心要转向教育教学,要引导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积极探索发展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整合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行竞赛发展模式正是积极响应艺术设计教育提倡的“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相长”的发展态势。这里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创新,也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2.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各级竞赛除了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便于学校挖掘和发现教育人才。我校通过近几年的专业大赛选拔出了一批新人加入梯队建设,也更好地实现和提高了竞赛水平,推动实施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计划,为继续实施新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培养造就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推进人才制度创新。

3.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氛围,建立争先创优的校风学风

瑞士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巨匠皮亚杰说过:“教学环境是学习者运用资源开展学习的具体情境,体现了资源组成诸要素之间的各类相互作用。”教学环境不只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艺术设计专业可集合年度所有的参赛优秀作品(包括获奖与未获奖的)每年举办除毕业设计作品展之外的教学成果展并举办特色主题的研讨会与讲座,可同时借用网络上的微博平台体现由交互方式带来的交流效果。

二、高校艺术设计竞赛发展模式下的教学资源构建

1.对高校艺术设计竞赛类别的划分

宁波大学为了理清名目繁多的各种艺术设计类竞赛,根据主办单位、组织级别及规模、竞赛主题、举办频率等方面将它们进行整理分类,为浙江省的高校组织学生参赛提供了参考依据:按主办单位可分为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美术馆或群艺馆等企事业单位主办、各美术家或设计师协会等行业协会主办;按组织级别及规模可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按举办频率可分为临时、每年或两年一届的竞赛;按内容可分为单科或综合类竞赛、模型制作等专业技能类竞赛。据笔者看还可分为命题类和自拟主题竞赛等等。

2.可优化配置的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内容

许多高校领导为打造教育界的优势品牌,特别关注艺术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为鼓励师生参赛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政策,着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教研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岗位适应能力。在管理政策保障之下,资料设备保障和人员成果保障共同构成了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保障体系。笔者对本校实际情况全面考量分析后,列出可优化配置的教学资源内容有:

(1)人力资源:专业导师、参赛学生、科研主任及秘书。我校师资方面已建立起一支学历、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学部内设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动画系,所有专业方向各具特色,均衡发展。

(2)信息资源:武汉是国内著名的“大学城”。在武汉师生除了在各大美术馆与博物馆看展览听讲座外,还可在武大等名校听讲座。除传统的图书馆外,网络为人类提供了更为形式多样而种类繁多的教学资源。专业导师可通过关注它们的官网及微博高效地获取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视觉中国、设计在线等这些教学及竞赛的信息资源。

(3)设施资源:艺术教育实验实训工作室有室内设计实训室、景观设计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数码图形设计实训室、造型艺术设计中心、综合加工与制作实验室、摄影实验室、陶艺实验室和动画实验室等,师生积极参赛可增加实验室的利用率。

(4)经费资源:除德育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成果奖学金之外,还有教科研项目经费。

(5)成果资源:高校在专业竞赛中的成绩和排名如考研率一样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美誉度,能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6)学境资源:在竞赛发展模式下进行教学工作,可建立争先创优的积极心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3.高校艺术设计竞赛发展模式下的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实施策略

虽然国内关于高校艺术设计竞赛发展模式已取得一定经验,但在此发展模式下进行教学资源配置的方案设定与实施力度还不够。据考察分析后,笔者认为可按先整合再优化的步骤进行。

(1)实施的思路与内容首先,调研适合湖北高校师生参加的各大美术、设计及论文大赛的相关资料,按级别、内容、频率等项目制成大赛信息汇总表。人员配置上以每门课程的多名主讲教师形成,一边准备精品课程申报材料,一边找到与该课程对接的相关赛事信息,研究近三年的获奖作品进行案例分析。课题组按专业中具体的主题方向组织若干个子课题组(工作室),各课题组由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参赛。深入研究其他高校艺术竞赛发展模式,根据现有的工作室及设备情况,整合相关资源的内容、方法与手段,拟定实践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师生的获奖作品投放在网络上或宣传墙上,中标的作品供企业单位选用并生产,从多维度实现整体方案的实质性建设。年底由实验室工作日志观察设备的利用率并对其加以保养,汇总并分析各工作室的教科研成果情况并拟定来年的工作计划,持续性地将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2)实施方法①类比与要素分析法:比较同类赛事各自的特点,优化资源配置。②多媒体辅助法:以鲜活的案例来完善课程教案和课件。③归纳总结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写成调研报告、论文。④成果展示法:获奖作品在线上线下进行展示,进行学术交流。⑤实效跟踪法:方案实施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观察记录,以取得长足进步。

第8篇: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每天在猪八戒网上需求的人络绎不绝,威客人才争先抢后地对需求进行投标,满足需求者要求的威客才能够得到佣金。注册成为威客,完成最简单的需求投标,对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在完成需求之后,学生在积累经验、锻炼技术的同时还得到了佣金。普及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威客”实践,能够鼓励学生深入学习专业课,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含了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室内设计中的装修设计以及室外设计中的广告设计,目前都是猪八戒威客网的热门需求,便于学生收获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施威客实践教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二、如何开展威客教学实践

1.威客教学应注意专业度

威客作为互联网中从事智慧服务的群体,让人们见识到了威客术业有专攻的实力,因而在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威客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应该注意技巧的运用来提高专业度。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到的领域学习基本都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美术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以美术理论基础作为根基,以计算机软件作为开发工具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应用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堂,专业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以猪八戒威客网为代表的威客网站作为一个挑战环艺设计实践能力的真实平台,对其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就是针对学生专业度和实际动手能力、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全面性的考核。因而在进行威客实践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以严苛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进行实践学习。威客面对的用户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固定传统的,更多的用户需求在求新和求精,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才能应对。

2.威客教学有自主能动性

威客作为新世纪的互联网产物,其首先具有互联网的设计思维,也就是威客是面向未来的。威客实践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提高,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佣金作为诱饵不断诱导学生业余时间自己做威客,而不是把威客实践教学作为一门书本上的课程。威客实践教学为的是让学生更加了解威客,通过威客锻炼自己的专业技术,提高就业率。当学生本身作为生活中的威客的时候,开展威客形式的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学习便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率。3.威客教学以案例入手在猪八戒威客网上每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需求,针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威客实践教学而言,就像是在考试试卷上的一道道应用题,教师可以鼓舞一个班级的学生或者以小组的形式或者以个人的形式共同完成相同的一个设计需求,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分析、刻苦专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该专业的需求招标,最后赢得招标的案例便是设计的成功案例。这样不光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还通过学习他人加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整体技能的提升和锻炼,并向教师的身上学习到了有用的技术。

三、威客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帮助

1.威客作品是面试的敲门砖

威客实践教学中围绕着的生动教学案例既是威客网站上的真实需求,又是学生经过动手动脑收获的劳动成果,现在在学生应聘面试的时候,很多面试官要求学生交付和工作、学习内容相关的设计作品,威客作品便成为学生面试的敲门砖。威客作品具有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往往具有直接的设计功能和实用功能。学生使用威客作品进行面试,并表露自己做过威客,设计完成了多少作品,多少作品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都能够为自己的面试加分。

2.从威客了解客户需求

学习和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方向以及角度具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学习的是知识,从工作服务的是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不意味着考试试题达到满分,因为客户的需求是立体真实的,随时可变、直观新颖,客户说好的设计才会是好的设计,但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基本接触不到真正的客户需求。威客网站便是一个充满自由和挑战的客户连接平台,从做威客能够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尤其是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装修和广告设计的佣金不菲,而设计具有很高的难度。

3.从威客丰富专业知识

第9篇:校园艺术设计范文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概况

随着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许多工科院校都设置了艺术设计专业。据统计,全国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工科院校有400多所,所开设的专业有: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陶艺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等,每年可培养数十万的毕业生,极大满足了国内设计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艺术设计专业上工科院校和纯艺术的院校不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院校整体的文化背景和底蕴不同。工科院校注重理工科的理性分析和计算,设计类院校更多的是艺术思潮和美术气质,多了感性。这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成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2)师资水平和结构不同。一般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职称都不高,学科背景有很多不足,非专业不纯粹的师资较多,在这样的循环中,一定程度上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优化教学环节和管理环节

1.教学环节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重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李政道先生说:“艺术与科学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谁也离不开谁。”艺术设计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其在注重设计理念的同时,与文学、艺术学、设计学以及工学等其它相关学科都有一定的渗透性。从设计的初步构思到设计成果的最终实现,包含了多方面多角度的信息与技术、文化与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广泛地吸收与融合,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设计合作。我们现今的状况是专业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局限于较狭窄的知识面内,缺乏整体考虑,宜形成单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会对培养学生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授课模式多为教师讲授,学生忙于记笔记的方式,缺少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如果教师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设计的过程与状态给予及时指导,会比单纯的讲授理论和验证结果更符合艺术设计自身的规律。

2.管理环节

现今的工科院校在教学管理上有一定的偏差,很多教务管理制度不尊重艺术设计教学规律,生搬硬套工科专业的教学管理,使课堂教学程序按照工科的模式去进行,这样艺术设计专业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中虽与工科保持一致,但使课堂失去了艺术氛围,学生失去创作灵感和激情,不利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上可以从传统的说教或单向的技法演示变为多元的、对话的教学范式,实现教学从线性向非线性的转换,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意精神。启发学生创意的教学法有很多,其中研讨式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其次现今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工科院校目前采用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是知识再现式,这样的考试方式评判起来有书可对,分数标准也易把握。但这样的考试其实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对同一问题、同一事情有多种不同看法及解决途径。很多发达国家的设计专业会更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在考试方式上把设计成果、调研报告和论文的成绩比重加大,与书面考试的成绩综合考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做设计就是要有很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突破,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利用各类实习、主题创作训练、社会实践等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可以在学校建立工作室,学校提供一些先进的设备供学生使用,通过工作室的实践,学生可以马上将自己的创意理念转变为成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心。

工学结合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的衔接

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真正成为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当今世界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缩短了知识更新的周期,各种科学技术信息也在加速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因此对设计者的综合要求也相应提高。而设计教育仍然在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方针,忽略了设计应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特点,因此我们的毕业生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毕业后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理论和设计想法无法转成产业产品。这反映了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终端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了设计教育与中国制造产业的对接产生了错位。而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与相关企业建立实践基地,这样让学生有真正的工作经历,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避免流于形式。

结语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突出工科院校的特色,遵循艺术设计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加强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的系统培养,强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积极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