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公益活动捐赠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益活动捐赠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益活动捐赠方式

第1篇: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关键词】公益营销 企业 影响

一、前言

微时代下进行公益营销的方式有很大的改变,之前进行的公益营销是广告主进行受益人的寻找与捐赠,现在群众有困难可能主动进行捐赠,并且对于活动网民有非常多的评论,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企业要想做好公益营销,需要根据微时代的环境进行方式的调整,才能将营销做好。

二、公益营销的概念

公益营销就是企业与慈善机构进行合作,进行公益活动的开展,在活动的开展中,不仅能够给社会提供一定的帮助,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方式不是直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而是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来使得人们对于企业有认同,对于企业的产品有信心。公益营销的方式有很多种,向慈善机构进行捐款,参与服务社区的活动,进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向学校进行捐助,参加赈灾活动等等。而作为公益营销并不只是一次单纯的捐赠活动,而是一系列的战略性的活动,要持续进行规划与实施。公益营销短期内对于企业的效益增长影响不大,甚至由于资金的投入会导致利润的减少,长期的活动才能提高的企业的品牌效应,会给企业带来利润上的增长。

三、公益营销对于企业的影响

在公益营销当中,所产生的效果不是直接提高企业的利润,而是通过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产生作用,从而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

(一)公益营销对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影响。企业的工作人员是企业进行一系列工作的基础,工作人员来完成企业的决策与营销,反过来企业的营销策略也会对工作人员的效率和态度产生影响。企业积极的进行公益活动的参与,可以树立本身的良好形象,可以向工作人员传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息,使得工作人员会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与荣誉感,这样工作人员就会对企业更加尽职尽责,整个团队的工作就会提升,企业就会发展的更好。并且企业所树立的良好的形象,会吸引更多人才来企业进行就业,也会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二)公益营销对于公司股东的影响

公益营销的策略做的好,长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提升,股东看到这种效益,会对于这种策略所占的比重进行调整,公益营销与活动的投入就会增多。并且这种活动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就会增加股东的经济利益。

四、企业要承担的公益营销的风险

投资都是由风险的,公益营销会给企业带来利润上的提升,也有可能带来风险。

(一)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公益营销的方式在进行的时候,消费者对于公益活动是否认同是一个风险,消费者认同的公益营销才能达到其营销的目的。在消费者的传统理念当中,公益是一种不求回报的活动,公益营销的方式是一种意在长远提高企业利润的活动,有的消费者把这种方式理解为是单纯的推销而已,并没有公益的作用,这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进行活动的时候,策略是很重要的,要让消费者相信活动中真正的公益效用,真正的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消费者就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炒作的行为,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二)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在公益活动上进行投入,必然就会减少其他的营销方式的投入,但是公益营销的活动的回报周期比较长,在短期内会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所以会给企业带来短期风险。并且投入公益营销的资金可以投入其他的营销方式,其他的营销的方式所带来的回报是不是会比公益营销的回报大,企业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规划与调查。并且公益营销会增加产品的差异,能否实现利润的提升也是要靠一定机遇的。

(三)在法律上也有一定风险。在我国的相关法律当中,企业在进行相关的公益活动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税收的优惠,企业的捐赠应该是无偿的,不能在公益活动中进行营利的谋求。企业在进行公益活动的时候,如果面对一些法律问题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导致因为税收优惠而从事公益的嫌疑,那么就会导致合法性的风险,并且企业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五、企业从事公益营销的建议

监理专门的公益营销的部门,将长期的公益活动作为一种策略进行,为公益营销制定长期策略,坚持进行下去,长期下来会给企业带来比较好的效益提升。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活动,要能够和企业的产品以及形象比较符合,要让消费者认识到企业的公益行为。在做活动之前,要将财务的预算做好,并且考虑到公益活动的机会成本,将资金上的风险降低。为了将消费者的认可度提升,有必要借助媒体对于公益活动进行监督,将具体捐赠的资金物品向社会进行公布,来提高公益活动的可信度,使得消费者认同此次活动,才能达到营销的目的。

六、结束语

企业的公益营销策略是一种长期的营销策略,在短期内收益比较低,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是对于企业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形象认同了,那么对于企业的产品也会有一定认同度的提升。在微时代下,媒体与群众的监督也使得公益活动更加透明,宣传覆盖面更广,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国网.中国慈善新趋势:公益营销出现捐赠资源多元发展.2012,10.

[2]刘满风.市场营销绩效评估模型与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3.

第2篇: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1.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个人和个体工商户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国家机关、遭受灾害的地区以及贫困落后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 的部分,可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捐赠额超过 30%的部分,不得向后结转;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中国红十字事业、农村义务教育、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从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2.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社会团体因接受企业和个人的捐赠而获得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扣除限额不超过核算的利润总额的 12%;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为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通过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的捐赠,可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准予扣除的限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 10%;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老年服务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准予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通过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对文化事业的捐赠,准予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二、对我国现行慈善捐赠税收激励制度的评述

(一)个人捐赠税收优惠力度较小

首先是个人捐赠范围受限制,只有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才享受税收优惠;其次是对象受限制,必须要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个人捐赠,再次是个人捐赠的税收优惠比例受限制,捐赠额限定在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而且不允许进行结转扣除。显然,对个人捐赠税收优惠进行如此严格的限制,将使得个人捐赠税收优惠的吸引力大大的降低,使得税收优惠的引导公益捐赠的效果受到减损。

(二)企业捐赠税收优惠的监督机制缺失

首先,在监督主体上,国际经验表明税务部门的监督作用日益明显。其次,从监督方式上看,获得扣除资格的公益组织须在向民政部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对捐赠情况和公益活动支出做出附带性的专项说明。最后,拥有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组织享受税法上特权,应当保证权责相统一,但是从追责机制上看,我国并无针对扣除资格保有组织违反信息公开规定而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的规定。

(三)限制条件过多弱化了激励功效

首先,从捐赠形式来看,个人或企业慈善捐赠,只有借助间接方式,通过规定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国家机关捐赠,才可享有税收激励待遇。其次,从捐赠途径来看,税法以列举方式规定,只有向特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进行的捐赠,取得相关凭证,才能享有优惠政策,而目前具有官方认同税收优惠资质的慈善机构。最后,从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政策运行时间来看,我国公益性捐赠允许全额扣除的税收激励政策通常运行时间比较短,这一点在特殊事件上反映尤其突出。

三、我国慈善捐赠税收激励制度的改进建议

(一)适当提高个人捐赠税收优惠比例,规定抵扣结转制度

我国公益捐赠税前扣除比例一般情况下企业是12%,个人是30%,这跟世界各国的规定相比,应该是比较符合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的。对于个人捐赠,有必要提高个人捐赠税前扣除的比例。建议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进一步提高个人捐赠税前扣除的比例,提高到40%以上,但是不适宜规定全额扣除,只要对超出比例的捐赠,规定相应的纳税结转扣除制度即可。

(二)企业捐赠税收优惠监督机制的重构

对扣除资格保有组织的监督机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重构:首先,从监督主体论的角度,应当建立起以民政部门为主、税务部门为辅的监督主体制度,发挥税务监督的优势。其次,从监督运行论的角度,将“年度工作报告中对捐赠情况进行说明”的做法改为提交公益性捐赠“专项报告”的方式。最后,从监督责任论的角度,应当明确规定获得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组织违反上述监管规定而应承担的税法责任,违反规定者应当承担暂时性或永久性丧失扣除资格等不利后果。

第3篇: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企业慈善责任;浙江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很多学者不断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写CSR)。自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热衷于社会责任,尤以欧洲和美国为甚,2006年更有“社会责任年”之称。联合国频频召开会议探讨全球公司,尤其是大型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2008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与会的美国、欧洲、日本代表均表示“CSR的大的趋势就是CSR和企业经营战略的结合”。作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体系高层次的慈善责任(Corporate Philanthropy Responsibility,简写CPR)的履行情况则备受关注。上市公司所履行的慈善责任更易被公众和社会所熟知,从而引起强烈的正面效应,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从过去关注企业是否需要实施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定义、分类等规范性研究,深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作用机理、实现方式等实证性研究,如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声誉的关系等。而本文主要是从上市公司的慈善责任现状出发,通过总结上市公司在慈善责任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上市公司慈善责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比较中美上市公司企业慈善行为的差异后,提出浙江上市公司慈善责任的实施路径。

一、浙江上市公司企业慈善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社会各界的慈善捐赠参与度逐年提高。其中,企业作为我国内地最主要的捐赠主体,占据了捐赠领域的半壁江山。据统计,绝大多数(90%)的中国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社会捐赠。另外,根据《2009年上半年全国慈善捐赠情况分析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内地的慈善捐赠中,各类企业慈善捐赠达到54.57亿元,占境内慈善捐赠总量的60.3%。但上市公司的慈善行为却是令人遗憾的,事实上,就在数年以前,上市公司的慈善意识可以用淡薄来形容,搜遍从2001年到2007年的上市公司公告,有关捐赠的公告寥若星辰。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透露:我国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过10万家左右,这表明99%的企业从来没有过捐赠。而另一项关于上市公司在公益方面捐款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年捐赠超过100万元的上市公司只占上市公司的一小部分,甚至有数百家上市公司的公益捐款为零。但2008年那场世纪强震,让很多公司纷纷慷慨解囊,数以百计的上市公司公告向灾区捐款捐物,总捐款额超过30亿元。不过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对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如何也兼顾股东权益进行了强烈关注,促使很多公司制定了《公司捐赠管理办法》,对相关慈善行为进行规范。可以说,2008年是上市公司慈善意识觉醒之年。

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强省,在2012年中国各省份GDP排名中,浙江省GDP总量达34606(单位:亿元人民币),排第4位且GDP含金量也排在第4位。快速的经济发展为慈善事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当许多浙商创办的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社会责任已从觉醒转向成熟。浙江企业捐赠给各级慈善组织的数额比例一直保持在80%左右。省慈善总会最新出炉的慈善基金年度统计表显示,截至去年底,我省已有基金会231个,净资产总额超过32亿元,年公益支出20亿元左右,其中企业捐赠的资金超80%。从总体上看,浙江慈善捐赠指数高,慈善事业发展水平稳定在一个高水平之上,与其经济总量相适应,浙江企业在慈善领域中持续领先。根据统计,浙江有超过80%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企业,如近40家创业板公司,几乎全为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是浙江慈善事业的主力军。在福布斯2011年中国慈善榜中,浙江上虞龙盛集团(股票代码600352)向上虞市第二轮扶贫帮困慈善冠名基金捐款达5280万元,荣登榜内浙江捐款数额第一位。除了重大自然灾害外,一些上市公司也将慈善的橄榄枝伸向了贫困山区、专业慈善机构、孤残儿童等多个方面。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向玉树地震灾区捐助2200万元,新湖集团向新成立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捐款5000万元,万向集团通过“四个一万工程”捐出3566万元,等等。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事件性较强,存在一定偶然性。中国慈善榜项目负责人史国伟表示:“事件性捐赠”仍是中国慈善捐赠的主角。一种是青海玉树地震、西南五省干旱这样的自然灾害事件。另一种是由不同部门发起的大型捐款活动,如“慈善万人行”、“春风行动”等,以上“事件性捐赠总额占年度捐赠总额的50%以上。这说明企业参与的慈善行为处于一种随意性、无计划性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持久。

2.慈善活动尚未制度化和系统化。一方面,由于缺乏企业组织制度保证,企业慈善行为通常带有明显的分散零碎特征。除少数公司设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外,多数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参与慈善方面还没有实现制度化。另一方面,企业与慈善机构平台建立“伙伴关系”同时,众多企业家普遍担心,在捐助善款的接收和使用上缺乏完善的监督措施;捐款的来源、流向等这些捐款者应该知道的信息没有公开,捐款者的知情权被忽视了。

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慈善意识有待加强。我国至今没有建立系统的企业捐赠跟踪和监测体系,企业和相关慈善机构对捐款来源和使用情况的披露也不尽完善。经调查,浙江较少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网站上披露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信息的企业也不足13%。对此,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企业未社会责任报告并不说明其未履行社会责任,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慈善的意识有待加强。

4.企业慈善行式单一,慈善信息不畅通。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调查统计,中国企业捐赠的用途主要在教育科研、扶贫、赈灾等方面,并且在捐赠形式上,中国企业以资金型为主。另一方面,企业缺乏了解公益慈善项目的信息渠道,导致有钱无处投项目。随着“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社会“热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应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并非仅仅是捐款这样的慈善责任,而应容纳提供就业岗位、依法纳税、技术创新、保护环境、关爱员工等丰富内涵。

5.企业慈善行为未与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目前中国企业的捐赠理念还停留在“回报社会,造福桑梓”上,这种理念反映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分离的二元论。只有少数中国企业能够企业捐赠与树立公司形象结合起来,上市公司慈善责任的履行,对企业本身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捐赠及公益活动,更具有经济意义能收获“社会红利”,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对整个社会而言,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是额外的社会保障,有利于我国转型期社会的稳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的今天,这些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被投资者及整个社会所重视。因此在做好公司经营,回报股东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了当前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浙江省GDP和GDP含金量均排在全国第4位,在某一程度上,浙江省上市公司群体已经成为创造中国经济文化财富的主力军,但这笔财富资源还没有充分地被开发利用为慈善资源。本文将从企业、政府以及社会三个角度对浙江省上市公司如何更好地建设慈善责任体系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及建议。

1.企业自身角度。企业作为慈善活动的最终承担者,是整个慈善责任体系建设中的主角。企业首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企业慈善行为与经营战略结合,承担起社会责任,造福社会,创立良好的企业形象。(1)发展新理念,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从企业自身角度,企业应重视慈善公益活动,将造福社会作为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规避企业慈善所存在的随意性、无计划性、非持久性问题,制定详细的企业慈善计划。(2)创新战略,将企业慈善与经营战略相结合。对发展较为成熟且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浙江上市公司而言,在慈善公益活动的开展中,明确企业战略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应把慈善活动与经营战略相结合,通过慈善活动创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公信力,创造经济效益。

2.政府角度。(1)完善相关慈善捐赠法律法规。通过上述中美企业慈善行为的比较,可见政府政策在引导企业慈善行为过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拓宽企业捐赠渠道、适当调节免税比例、完善税法体系的协调性显得格外紧迫。政府只有通过上诉措施改善整个慈善行为立法环境,才能更好地增强企业慈善行为的政府驱动力。(2)建立系统的企业捐赠跟踪和监测体系,增强企业慈善行为外部驱动力。完善企业和相关慈善机构对捐款来源和使用情况的披露制度,建立系统的企业捐赠跟踪和检测体系,保证企业的每一项慈善活动都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起到激励作用,增强企业慈善行为外部驱动力。

3.社会角度。(1)浙江省内非盈利性慈善组织的发展。非盈利性慈善机构的发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促影响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因为成功的企业慈善公益活动通常都会与非盈利性组织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浙江省现在已经具备一批较为完善的慈善机构,例如浙江省红十字会浙江省慈善总会等等,它们与企业慈善活动的合作也表现在方方面面。由此,这些慈善组织应建立严格的自律机制,树立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倡导建立良好的企业慈善责任体系。(2)营造正确的公众舆论氛围。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公众舆论应对企业慈善活动给予积极的肯定,不应轻易否定企业做出的努力和表达的善意。

参 考 文 献

[1]Hess D,Rogovsky N and Dunfee T W.The Next Wave of Corporate.

Community lnvolvement:Corporate Social Initiatives[J].California Man

agement Review,2002,44(2):110~l25

[2]陈宏辉,王鹏飞.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32(8)

[3]田利华,陈晓东.企业策略性捐赠行为研究——慈善投入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2):58~63

[4]Atkinson L.and Glaskiewicz J.Stock Ownership and Company Contribu

tions to Charity]J].Administrative Sciences Quarterly,1988,33(1):82~

100

[5]Thompson J K,Smith H L and ttood J N.Charitable Contributions by

Small Businesse,.;[J].Joumal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3,31(3):35~51

[6]Amato L I{.Amato Christie t1.The Effects of Firm Size and Indus try on

第4篇: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内容摘要:公司公益捐赠会导致各方的利益冲突。通过法律规制为公司捐赠中内外部利益冲突提供一个合理的平衡方案,是公司公益捐赠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公司公益捐赠的法律规制措施主要是合理确定公司公益捐赠的决策机构,限制公司公益捐赠的对象与数额,并建立外部债权人的权利救济措施。

关键词:公司 公益捐赠 法律规制 必要性

近年来,在南方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西南大旱、玉树地震等自然灾难中,各大公司积极捐赠,使公司成为社会公益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公司是一个营利性法人,公司将财产无偿捐赠用于与经营无关的公益领域,会不会损害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如何看待并恰当规制公司的公益捐赠活动?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命题与实践课题。

公司公益捐赠的合法性确认

在传统企业理论及公司法看来,公司是股东谋利的工具,公司活动应以营利最大化为目标,人们普遍不赞成公司进行公益捐赠行为。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指出,企业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长期以来,公司公益捐赠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如美国的Worthington v.worthington案中,worthington制造水压设备,捐赠了价值12000美元的设备给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工程实验室。少数股东声称董事长的捐赠行为违背了其对股东的信义义务。法院认为,公司董事长拿走了公司财产却没有为公司获取任何回报,遂判决解除了公司的捐赠。

但到了20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逐渐使人们对公司捐赠活动的态度出现了转折。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对公司捐赠行为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该理论认为,公司不仅是“为股东赚钱的工具”,它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还应该对自然、人类社会的经济协调发展负有责任和企业道德。因此公司的目标除了利润最大化外,还要加入一些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化的要求。公司公益活动实际上是公司社会责任观念所促成的结果,公益性捐赠行为则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司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已非常完备。而我国直至1993年《公司法》的颁布实施以来,公司才逐步真正步入市场,开始名正言顺的追求利润,遵循公司只对股东负责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实现盈利成为公司追求的唯一目标,公司社会责任理念淡化,而将社会问题交由政府解决。这种状况使公司的弊端暴露,20世纪末21世纪初公司社会责任问题凸显,我国“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失,并且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事件……这些频繁发生的事件暴露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鉴于此,2005年我国《公司法》修订时,在第5条规定公司负有社会责任,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在第33条更是明确肯认了公司的捐赠行为,“公司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加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社区建设、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公司所在地区的发展”。

实践中,我国公司公益捐赠的活动是伴随着跨国公司先进的捐赠理念的引入而日渐频繁的。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媒体对公司向受灾地区和群众进行捐赠的大量报道更是吸引了很多国人的眼球。企业界也认识到,现代公司仅仅靠经济实力强制占领市场是不足的,采取社会化生存的方式,努力成为好“公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将成为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动力。

公司公益捐赠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公司公益捐赠活动与公司盈利目标相悖,其不免会导致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冲突,建立合理、有效、均衡的利益平衡机制,成为构建公司捐赠法律制度的应然选择。

(一)公司公益捐赠的内部利益冲突需要法律规制

其一,公司公益捐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实施捐赠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增加公司的获利能力,同时可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是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的。然而,在公司公益捐赠中,作为股东而言,公司的捐赠意味着公司资产的减少,同时将导致股东利益直接减少。社会福利的增进与公司的利益并不表现为直接的正相关性,股东的短期利益则是呈现出直接减损的效果。公司可分配利润的减少直接损害股东的利益。因此,股东权益和公司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为捐赠这二者之间的冲突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将公司公益捐赠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并重考虑,尽量在不影响公司再生产的前提下进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与股东利益之间的冲突。

其二,公司公益捐赠与公司管理层利益之冲突。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模式是,股东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被授予公司的董事会,董事会拥有经营管理的自,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公司捐赠旨在于增进公司长期价值,所以对于那些短期持有公司股票的投机型股东而言,他们没有关注公司捐赠的动力。作为资产经营与管理的受托人,管理者的动机不会必然与股东一致,对公司董事而言,其决定捐赠的目的具有多样性,或为保证公司长远利益,或为提升自己名气等等。如果董事完全为了保证公司长远利益而进行捐赠,在理论上其与投资型股东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由于董事对公司业务更为熟知,因此,同样一次捐赠行为,董事与股东对其可否促进公司长远利益的认识未必一致,冲突也就难免发生。而投机型股东和追求长远利益的董事的矛盾冲突则更为严重。因此,需要在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董事的才能。同时应防止公司董事出于自身私利或提高自己声誉考虑,而作出不利于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捐赠行为,对此应设定公司董事履行忠实义务,使公司董事不能借公司慈善捐赠之名谋取个人利益。

(二)公司公益捐赠的外部利益冲突需要法律规制

其一,公司公益捐赠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是公司法发展历程上的伟大发明,然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不是消除股东的投资风险而只是对这种投资风险进行了重新分配,“它只是将风险从个人投资者转移到了公司自愿或非自愿的债权人身上―是他们承担了公司违约的风险。”债权人承担了公司的风险,但他们不仅无权介入公司的内部事务,而且想获取公司的信息也必须支付高额成本,因此公司债权人处于权利易受侵害的弱势地位。公司捐赠作为公司的财产处分行为,公司决策机关作出捐赠决策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股东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而容易忽略或滞后考虑另一种利益―债权人利益。公司捐赠在短期内将导致公司的资产减少,公司偿债能力相对减弱。而债权人一般都希望债务能够按期获得足额清偿,以免因迟延或不能清偿而受损害,公司捐赠则显然有悖于公司债权人的这个预期。这就使得债权人利益与公司捐赠行为发生冲突。

其二,公司公益捐赠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层次的目标,一为股东利益,即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二为社会利益,即公司在决策过程中,应当将社会利益的增进作为决策的主要目标。但这两个目标并非同一位阶,两个目标的实现在公司个别决策中往往存在冲突。公司为了增进社会利益而实施的捐赠行为就是属于公司为了实现次级目标的一种决策。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数量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公司捐赠多了,社会获得的福利就越多,但公司剩余的利益就越少。如公司濒临破产却将公司财产捐赠他人,这时候公司对社会的捐赠是增多了,但公司的财产减少,会导致公司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公司员工福利的减少。公司是一种典型的私法主体,其首要目标应为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而不应该有直接负有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如果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并重,就会使公司经营目标出现混乱。

公司公益捐赠法律规制对策

对公司捐赠行为进行立法规制是进一步规范公司资金管理,协调各方利益的重要措施,其可以分为内部法律规制与外部法律规制:

(一)公司公益捐赠的内部法律规制

一是要确定公司公益捐赠的决策机构。现代各国公司法都倾向于赋予公司董事会较大的权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除非股东会或者公司章程对其权力作出特别限制。公司是利益相关者而非股东组成的一组集合,董事会享有代表这一集合的广泛决策权,当然也应当包含捐赠决策权。但是由于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也不可一概而论。有限责任公司规模小,股东人数少,公司的捐赠可由公司股东会或者董事会来决定,不存在决策成本的问题。而股份有限公司则具有很强的“资合性”,公司规模大,股东人数多,股权分散,而公司的股东大会又非公司的常设机关,将公司捐赠的决策权由其行使大大提高了决策成本,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股份公司的捐赠决策权应授给公司董事会。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决策权由董事会行使时,从公司公益捐赠的提议到审核、批准还应该有相应的规范程序,防止公司公益捐赠成为个人的随意行为。

二是对公司公益捐赠进行限制。首先,是捐赠对象的限制。捐赠的对象既应该符合公司的利益,也应符合公司捐赠为社会福祉服务的目的。公司可在章程中规定公司捐赠需要达到的目的,如提升公司形象,增加公司品牌的影响力,或明确捐赠的效果,如助推社会教育事业等。此外,对公司捐赠进行合法性限制,防止公司利用捐赠进行非法行为。比如公司利用捐赠转移财产,与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母子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等。其次,是捐赠数额的限制。公司公益捐赠会直接带来财产的减少,无限度地捐赠将严重损害相关方的利益。捐赠应遵循合理的原则,也就是以公司的营利性为向导,捐赠的同时不损害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对于数额的限定,公司法应统一规定一个可以捐赠的财产在净资产中的最高比例,同时公司章程可以具体规定公司捐赠的数额范围,以彰显公司自治。

(二)公司公益捐赠的外部法律规制

一是发挥税收的激励作用。对积极捐赠的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可以减少公司利益与社会公益的冲突。税收对公司自身的公益捐赠行为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如美国法律规定,捐赠公司可以要求对其任意一年10%的应缴税收入实行税收减征,超过最高减税额度的部分可以顺延,最长可延至5年。虽然经济学家们在减免税收是否足以激发个人和企业(组织)向慈善机构捐赠问题上意见不一,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减免慈善捐赠税收通常可能比直接补贴更为有效。积极利用税收政策对公司捐赠行为进行调控,可以给公司公益捐赠开辟广泛而有效的空间。现阶段我国税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免税范围的规定过于狭窄,减税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冲突依然存在。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能够鼓励公司积极从事慈善捐赠事业的税法体系,以充分发挥税收对公司公益捐赠的激励作用。

二是细化外部债权人的权利救济措施。《合同法》第74条确定了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合法性。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公司捐赠行为大多关系到公共利益、社会福祉,所以为权衡债权人和受赠人之间的利益,债权人行使撤销权还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分析。在捐赠人与受赠人恶意串通的情形下,我们认定捐赠自然无效。然而,在受赠人为善意的情况下,若财产未实际交付,债权人当然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捐赠行为;若在财产已实际交付的情况下,则不可撤销。

参考文献:

1.Milton Friedman.Capitalism and Freedom.TheUniversity of Chicago,1996.33

2.Worthington v.Worthington,N.Y.S.443 N.Y.app.Div.1905.91

3.申香华.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与对策[J].决策探索,2010(1)

第5篇: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一、 活动介绍

爱心宿舍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发起,并号召各高校参与的公益项目,是一个旨在搭建大学生公益参与平台、培育大学生公益意识和捐赠习惯的大型校园公益项目。项目通过高校公益社团的宣传和组织,号召大学生们以宿舍为单位,报名成为“爱心宿舍”,并指导鼓励大学生们集体发挥创造性与能动性,通过集体积攒零钱、每月定额捐款、变卖废品、义卖作品等方式筹集善款,此善款全部用于捐购爱心包裹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和灾区小学生发展。

二、 活动时间

3月5日- 5月6日

三、 活动地点

江苏大学学生宿舍区及宿舍区门口

四、 活动对象

主办单位:共青团江苏大学委员会

策划承办单位:江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江苏大学予爱协会

江苏大学爱心联盟

江苏大学志愿者服务社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爱心协会

活动参与者为自愿报名成为“爱心宿舍”的江苏大学学生

五、操作细则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沟通工作、校内宣传工作、与学校宿舍管理科的协调工作、联系废品回收站工作;

2、做好前期志愿者的安排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并由活动指导老师对所有志愿者进行培训;

3、于本学期第四周正式开展本次活动;

4、活动期间以上述组织或社团为单位,深入宿舍区开展活动,成功说服某宿舍为“爱心宿舍”后,填写《爱心宿舍报名登记表》(附件1);以后每两周一次,志愿者上门回收零钱或是旧物,每次回收都要做好记录并填好《爱心宿舍爱心记录表》(附件2),每次回收的志愿者都要随身携带并做好登记,交于组长汇总并填写统计登记表(附件3),宿舍管理组记录内容包括:瓶子个数,书、报等物品的本数或估计公斤数。

5、回收的零钱各组织或社团先自行汇总,回收的废品直接联系社团联合会外联部部长马铭(18796013470),间接联系已联系好的废品回收站工作人员,将志愿者回收的废物变现。

6、“爱心宿舍”项目所筹善款直接用于到邮局捐购“爱心包裹”,由中国邮政负责寄给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每个包裹内附有一张回执明信片,可由收到包裹的贫困地区小学生回寄给包裹捐购人)。中国邮政专门开发了“爱心包裹”信息处理系统,全国的邮政网点都可以受理捐赠。

7、志愿者收集的善款可以用该宿舍或某位同学的名义捐购一个爱心包裹(满100元),善款不足以捐购一个包裹的,同宿舍成员商量后,可以用公益社团的名称捐赠,公益社团会将零钱汇集成一个个爱心包裹;

8、进宿舍回收物品及零钱时需提前通知或告知爱心宿舍,通知方式可用短信提醒,海报提醒等,也可在爱心宿舍填写表名表时明确告知物品回收时间;

9、捐赠结对完成后,社团负责人安排相关人员或志愿者将捐赠凭据反馈给到捐赠人本人;

10、本学期活动结束后,在校园内以海报、光荣榜等形式,公布本校捐赠情况;

11、爱心宿舍项目所筹善款直接用于到邮局捐购爱心包裹,帮助贫困地区小学生全面发展。中国邮政专门开发了“爱心包裹”信息处理系统,全国的邮政网点都受理捐赠并归集捐赠款到中国扶贫基金会,100元捐购一个学生包裹,关爱一名贫困地区小学生;1000元捐购一个学校包裹,帮助一个贫困地区的学校。

12、各组织或是部门在活动期间记录下活动照片,方面后期活动整理工作。照片可为:背景为某工作状态照片;同其他志愿者一起的工作合影(show your smile);志愿者手持已招募到的登记名单的单独照片;亦可将自己在志愿者活动中的工作感想、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的寄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做些什么等内容写在大白纸上,手持工作感想的单人照片;将自己在手机微博上发出的工作感言借助相机或他人手机拍摄下来;爱心宿舍项目小组的集体合影,或集体展示一天的工作成果。

13、财务方面,各组织或社团自我高度要求,保证准确无误的保管钱财,并做好每次活动的爱心宿舍善款的财务记录;社团联合会财务部(部长胡坤18796014617)会参与到财务管理,并由财务部负责管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项目支持资金500元,各组织或社团日常用于本次公益活动的开销(如表格复印经费等),凭发票或收据向财务部进行报销;

附件1:

爱心宿舍报名登记表

感谢您参与新长城爱心宿舍活动,为能更好的为您服务,请如实填写此表,我们会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

爱心宿舍报名登记表

学 校:

学生宿舍 教职工办公室 社区家庭

屋 号: 楼(舍/公寓)

详细地址:

固定电话:

室内人数:

联 系 人:

手 机:

电子邮件:

* 承 诺 书 *

我志愿报名参与爱心宿舍项目,并承诺如下:

1.定期捐赠屋内的饮料瓶、旧书报等,至少坚持一学期;

2.同意捐赠零钱、废品变现善款用于资助贫困地区中小学生;

3.积极配合社团开展的志愿者行动;

4.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爱心宿舍。

承 诺 人:

年 月 日

是否愿意承诺定期捐赠

爱心储钱袋项目

一角捐(每天捐一角)

一元捐(每周捐一元)

十元捐(每月捐十元)

每学期捐赠一个爱心包裹

附件2:(EXCEL表)

爱心宿舍爱心记录表

序号

场所

门牌号

捐款金额(元)

变现金额(元)

收款人

日期

备注

1

A

1#A1001

100

50

张三

1月1日

①30 ②12

2

B

2#1001

250

20

李四

4月5日

③12 ④20

填表人: 填表时间:

说明:

1、场所一栏中,A为学生宿舍,B为教职工办公室,C为社区家庭;

2、捐款金额为所收到的捐赠现金,变现金额为物品变卖后的所得现金;

第6篇: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旧衣回收倡议书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家中不仅闲置的旧衣物越来越多,而且衣服的利用周期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旧衣物,我们大多数人会选择把它们扔掉,这无疑会增加城市垃圾处理的负担,不利于环保,而且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严峻,这时将家中的旧衣捐赠,不仅可以给我们的城市减轻负担,而且还可以节约能源,奉献爱心。

为此, 鸢都义工倡议发起衣衣不舍,旧衣回收大型公益环保行动。我们倡议所有的鸢都义工和社会有识之士提高对衣服环保问题的关注,呼吁和倡导提高衣物的使用率,以及将家里废置不用的破旧衣物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并拒绝将废旧衣物丢弃以造成焚烧处理。我们将设立衣衣不舍,旧衣回收项目组,一方面,将品质较好的旧衣服经过清洗、消毒、晒干、分类存放、运输等环节送到有需要的人士手中;另一方面,将较为残旧的衣物进行安全、科学的再造、再利用;减少旧衣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让全体市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公益事业,传递爱心和关怀。这次公益活动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还可以保护环境,可谓是在举手之劳中一举两得。

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打造低碳生活,我们并不仅仅止于口号,保护绿色家园,我们从现在开始!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衣衣不舍,旧衣回收大型公益环保行动:

1、作为参与者,将您家里的闲置不用的破旧衣物,包含所有纺织品,不管新旧,收集打包送往鸢都义工公益服务中心接收点登记回收;

2、作为倡导者,向您身边的所有朋友讲解衣服对于环境的影响和鸢都义工的这一项公益环保行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废旧衣物回收;

3、作为组织者,您可以发动您所居住的小区或者您所在单位,甚至你所在的学校和班级,统一进行废旧衣物回收,我们将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前来接洽和回收;

4、保护我们身处的环境,打造健康低碳的生活,你我义不容辞,鸢都义工服务中心联系电话:0536-8327866

旧衣回收倡议书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我们对自己的衣着追求也在提高。打开衣柜,是否发现底层的那些衣服已被你冷落多时了?这些衣服对于你们来说或许可有可无,更甚者是多余的,但你们可曾想过这些衣物是那些遥远偏僻地区的贫苦人民日思夜想、苦苦追求的华丽衣裳?物尽其用,现在,它们有了另外一种重新发挥最大利用价值的方式旧衣回收。

为此,福建工程学院红十字会携手各院系红十字分会将在2019年5月6日至5月8日于福建工程学院南北区文化广场进行为期3天的旧衣物回收公益活动,所回收得的旧衣物等将全数捐赠给福州天新公益园,由福州天新公益园捐赠给贫困山区、孤儿院、发放给农民工群体、低保户或残疾人等。

区区旧衣,仁爱不尽!或许您捐出的一件衣服,不足以让一户贫困人家,摆脱贫困的艰辛与无奈,但您弥足珍贵的爱心,一定能令那遥远身陷困境的一家人,感受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带来的温暖与祝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的温暖将通过它们传递,我们的真情也将通过它们表达。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捐一件衣物,献一片爱心!我们真诚邀请充满爱心的您,与大家一同携手,为远方尚且贫苦的人民送出一份关注、一份真情。情暖远方,让我们从捐赠旧衣与闲置衣物做起。捐赠一件衣服,奉献一份关爱,愿温情的阳光洒满工院的每一个角落。

活动时间:2019年5月6日~5月8日 10:00-14:00 ;16:00-18:00

活动地点:南北区文化广场

捐赠方式:

1、在活动期间将整理好的衣物打包带到文化广场进行捐赠登记;

2、联系各院系红十字分会;

3、联系校红十字会。

对旧衣回收有任何问题可联系

xxx

第7篇: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这种信任危机直接影响了官方慈善组织的“吸金”能力。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监测显示,仅2011年郭美美事件之后,公众通过官方慈善组织进行的捐赠意愿迅速降低。3-5月,接收捐赠总额62.6亿元,而6-8月总额降为8.4亿元,降幅86.6%。

虽然公众不再信任官方慈善组织,但实际上全国捐赠总数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受捐单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民众选择“跨过”慈善组织,“点对点”地个人捐赠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就在2011年3―5月,点对点直接捐赠给个人、不通过公益组织的捐赠数额仅为3887万元,但6-8月,数额大幅上升,达到1.27亿元。

与此同时,另一种以微博作为发起平台,不依靠慈善组织的公益模式“微公益”蓬勃发展起来。“微公益”模式有一项共通之处――信息的透明。媒体人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北京厨子发起的“关爱尘肺病人”、孙春龙发起的“老兵回家”等微公益活动,参与者众多,有些还获得了企业界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微公益”达到一定规模,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成为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在“微公益”之外,一些民间慈善公益组织、海外慈善公益组织也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认可,其中最为可图可点的是成长于本土的壹基金,专业以及规范化的管理,相对透明的运作方式赢得了公众的信任。

壹基金专业化操作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向NGO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事实上,壹基金每一个公益项目的实施,都发动了有能力的公益伙伴一起参与其中。今年4月芦山地震救灾行动中,救援联盟、民间联合救灾联盟就和壹基金工作人员发起“壹起努力壹起行动”。

此外,壹基金坚持公开透明、阳光管理的原则,按时向捐赠人和公众公开项目及财务运行情况。打开壹基金官网的信息披露页面,财务管理简报被更新置顶。继续向下浏览,可以看到之前详细到每半年度、年度的财务管理报告,每个季度工作报告以及审计报告。只要留下完整的信息,壹基金还为每个捐款超过100元人民币的捐赠人开具捐赠发票。

第8篇: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现如今,“大河爱心行”已经成为河南中烟支柱品牌之一“帝豪”品牌诠释其“大爱无疆”品牌内涵的重要公益活动之一,河南中烟也逐渐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公益营销路子。

戴着镣铐跳舞

一直以来,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营销的手法不会像其他行业那么宽泛,而是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一限制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中国全面生效之后,将会更为严格。在此之前,还有一道“窄门”,虽然有《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做出诸多限制,但是众多烟草企业可以在各大媒体上以“球”的方式做形象广告,用这样有限的、含混的方式与自己的消费者进行沟通,一些区域性烟草品牌也借此走向了全国,而在“控烟公约”全面生效之后,这样有限的沟通渠道将被堵死。对于烟草企业而言,需要寻找一条新的与消费者、社会进行沟通的渠道。

于是,公益营销成为烟草企业普遍选择的方法。相对于广告对销售的直接促进而言,公益营销更为侧重形象的打造及品牌的维护建设,对于沟通渠道稀少的烟草企业来说,更是难得的一种传达品牌信息的通道。此外,如今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企业作为社会公民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公益营销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途径。长期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公益营销赢得良好的口碑,间接促进产品销售,提升品牌形象。

作为一种社会认知的潮流,河南中烟无疑顺应了这种潮流,并且站在了潮头上。2006年11月,河南中烟与所属新郑烟草(集团)公司、许昌卷烟总厂、郑州卷烟总厂进行一体化合并重组,新公司下设新郑、郑州、许昌、安阳、南阳、驻马店、漯河、洛阳8家卷烟厂和一家烟草薄片公司,年产销卷烟320万箱。一体化重组后的河南中烟,作为努力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企业价值观的烟草大企业,迅速制定、实施公益营销战略,希望自己能够在烟草行业成为公益营销的典范。

近年来,河南中烟已累计向希望工程、贫困大学生、受灾群众、新农村建设等捐资4500多万元。从设立“帝豪助学金”为贫困山区学校捐赠电脑,到实施“帝豪爱心助考”大型公益活动,连续5年支持“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出资1600万元捐建40所“帝豪”希望小学……尤其是在一体化重组之后,其对外捐赠力度进一步加大,每年除正常捐赠外,都有一次单笔捐赠1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2007年捐款1600万元兴建40所希望小学,帮助12000名贫困地区的学生告别窗不避风、屋不御寒、拥挤简陋的读书环境;2008年捐资1000万元用于贫困白内障患者治疗及康复,帮助数以万计的贫困白内障患者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长期性、不间断、逐渐提升的投入让河南中烟树立起负责任的国有企业形象,其社会声誉也得到了提升,2008年,河南中烟被评为“温暖2008・河南十大爱心企业”。

“国家利益至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是烟草行业的价值观。作为卷烟企业,我们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诚信烟草、责任烟草、和谐烟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河南中烟总经理赵九来说。

公益营销的文化区隔

公益营销应该怎么做,是不是直接捐钱捐物就好?站在企业的角度,出色的公益营销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烟草企业创新公益营销需要做到:其一,紧密结合品牌内涵,跳出传统的流于形式的为公益而公益、公益宣传和品牌宣传相互割裂的做法;其二,公益是载体,是营销手段,烟草企业的广告投放、媒介宣传、品牌宣传、终端推广等都要与公益活动完全结合,需要把品牌营销融入到社会性的公益活动中,让公益营销更具有体验性、互动性、传播性和社会性。

事实上,在卷烟产品高度同质化的行业大背景下,品牌的差异化更多地体现为品牌文化诉求的差异化。而发掘一个让社会大众接受、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品牌文化诉求,并且能够与其他卷烟品牌区隔开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目前国内卷烟品牌的文化诉求其实差异不大 。

河南中烟则在2007年对旗下的“帝豪”品牌进行了品牌文化的梳理,深度挖掘“帝豪”品牌的文化内涵,提炼出以品牌特征为核心、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吻合、与黄河文明相关联的全新品牌主张―“大爱无疆”。

“帝豪”品牌希望通过文化诉求进行品牌区隔,而其本身拥有最为悠久的中原文化“背书”和中式卷烟历史文化的积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因此,通过实施“文化帝豪”品牌战略,可以从“情感、精神、思想、文化”等更高的层面与消费者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并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做法在沟通渠道稀少的烟草行业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业内人士认为,“大爱”是当下普世的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大爱无疆”则是和谐社会的最佳注解。“帝豪”提出“大爱无疆”品牌主张,是业内第一个鲜明地将“社会责任”作为品牌内涵的品牌,这就跳出了其他品牌对“个人价值”、“个人情感”、“产品价值”的同质化诉求,为“帝豪”品牌建立了很强的差异化优势,有效地进行了品牌区隔。

“大爱无疆”,不但体现了河南中烟回馈社会和消费者的企业责任,也非常契合当前和谐社会的价值观。河南中烟在业内率先提出与社会责任、社会主流价值高度吻合的品牌内涵,使得“大爱无疆”品牌文化诉求非常易于与社会热点公益事件结合,利于乘势和造势,进行一系列营销传播运动,这对于沟通渠道日益稀缺的烟草行业而言,无疑是占据了一个营销高地。

第9篇:公益活动捐赠方式范文

通常理解下,公益活动是规模型企业用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美誉度的主要手段。在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中,公益活动更像传播行业正能量、树立奉献精神主流价值观的“圈内社交名片”。

或许,公益活动并不能回报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公益项目的创新、坚持和执行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长潜力的重要参考。在多数本土企业看来,做公益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关键在于选对项目,有效执行,能让更多人群积极参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就水到渠成,企业也能从中获得不可估量的隐形价值。

从“高大上”到输出价值

多数营销案例证明,公益活动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即公益营销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利益,足以补偿甚至超过其付出的成本。尽管多数本土化妆品企业认为,公益活动最大价值就是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但是根据自身企业文化和品牌战略来选择相应的公益活动,并由此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参与企业早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在选择公益活动时,公益活动主题首先要与公司实力及资源相匹配。其次,要选取有良好声誉的公益机构或NGO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CEO方玉友表示,珀莱雅公司在日常营销活动中更关注女性的需求和权益,而联合国妇女署并在中国设有相应的女性赋权项目,因此双方很顺利地签订《赋权予妇女原则》。除此之外,珀莱雅十年来在人道援助、科学教育、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保持着持续投入。

欧诗漫集团特种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伟良也表示,公司赞助“点亮心路”公益项目,也是因为其关注和帮助眼疾和失明儿童重见光明,并带动公众关注弱势群体的主流价值观与欧诗漫企业文化高度温和,企业希望通过这项公益活动能够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欧诗漫品牌美誉度也能够获得有效提升。

“参加公益活动最大价值就是奉献,以及由此带来的榜样力量。而且这个价值主要是面对社会,而不是面对企业。”奥洛菲集团市场总监刘秀岑介绍,“因爱而美丽”是奥洛菲重要的文化价值之一,只要是有“爱”的公益活动,在合适的时机都愿意去组织参与。2013年,奥洛菲赞助的“它基金”保护和收养小动物慈善沙龙活动,选择这样的公益活动,并非是通过评估活动价值和实际效益,而是最大程度地去奉献爱心,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现作为一个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奥洛菲未来的公益投入“没有预算、不设上限”,为行业和社会带来“爱的正能量”是唯一标准。

营销及公益活动专家张兵武认为,企业从一开始就要选择与自身战略规划和能力最匹配的公益项目。如果两者关联度很低,这样的公益活动很难持续,即使做完也没有太大意义。“另外,公益活动只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小部分,行动和参与才是最重要的,1%或者千分之一的企业投入都可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就OK。”

从赞助合作到主导推进

目前,多数本土化妆品企业主要通过提供资金和资源,交给第三方慈善组织的专业运营团队来操作,企业并没有自建团队直接运作公益活动。

从珀莱雅公司赞助《赋权予妇女原则》等公益项目经验来看,方玉友认为,对企业而言,他们更擅长的是市场运营而非公益事业。目前最常见的是与成熟公益机构合作的模式,寻找双方理念和利益共同点,来完成公益执行团队和经营团队的高效结合。他说“有了第三方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和法律层面的保障,可以确保公益项目的公平、公正、透明,避免被消费者质疑。”

“正如奥洛菲选择与‘它基金’合作一样,我们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尽量与知名的第三方慈善组织合作,让企业团队与公益活动专业团队紧密配合。”刘秀岑说,这种方式有利于公益活动的公平公正,依靠更加专业的第三方团队使活动整体执行更顺利便捷,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策划和公关团队的成长。

对于知名度和规模稍低的化妆品企业而言,在公益活动方面则更倾向于锻炼自己团队,结合终端资源,调动全民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以前的公益活动,公众更像是看客。现在80、90后群体有参与公益活动的强烈愿望,因此公益活动更应该强调互动性。”诺曼姿化妆品有限公司企划部总监杨华介绍,2012年7月开始,诺曼姿公司主动创意并发起“22厘米希望”公益活动,联合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和立人乡村图书馆号召公众以捐出一本旧书的方式给贫困地区孩子带来帮助,而公益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1000多家诺曼姿零售门店。

据了解,“22厘米希望”一开始便自建执行团队,通过系统培训让员工和合作伙伴发自内心理解和认同该公益活动的核心理念。为此,诺曼姿通过严格考核,在两年时间内确定了385家零售门店做为公益活动场所,1年365天不间断接受大众的书籍捐赠。在此期间,参与过“22厘米希望”的零售门店一度曾经达到1000家。

“无论公益活动的受益人是谁,他们都有自己的尊严,我们企业一定要换位思考,注重细节。”杨华介绍,曾经有一名中年顾客到内蒙古梁凤洗化连锁捐赠3本书,希望获得诺曼姿活动购物券,但是公益活动培训老师给了她一个拥抱,告诉她这几本书不适合孩子们阅读,赠送购物券不是活动的目的,这位顾客深受感动,不久之后自己购买了3本儿童读物进行捐赠,现场目击者无不动容。

由于注重细节、全民参与、长期持续,在2013年7月份淡季之中,“22厘米希望”公益活动为辽宁董氏连锁销售的诺曼姿植物修护原液带来单店日销售过万元的佳绩,北京红苹果化妆品连锁也在夏季创造了诺曼姿单店月销售30万元的销售额,而原液单品月销售超过7万元。杨华直言,公益活动门店创造的销售业绩并不在公司计划之内,完全来自公益活动本身对消费者的调动和影响,结果顺理成章。诺曼姿正在申请注册“22厘米希望”商标,将公益活动也做成品牌。

刘秀岑也表示,公益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性项目,它的成功开展,必须在企业一己之力的基础上,再借助行业力量、社会力量,在前期展开鼓励性的号召式宣传,在中期细化活动阶段强化活动组织能力与执行能力,并在后期进行公益结果宣传,不断扩大辐射层面,提升参与度和影响力,达到最佳公益效果。在此过程中,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和媒体对公益活动进行效果监控和反馈。

传递企业最强音

多数企业认同,公益是企业感性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品牌影响力和个性的积累,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此。每当出现突发灾难时,那些慷慨投入公益的企业,必定留给外界深刻烙印。每次的公益投入,也会令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感知度、可信度、忠诚度和美誉度呈现无可替代的积极效果。

方玉友认为,企业在公益活动中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不仅限于消费者群体,一些与企业有着共同利益的相关方,如产品经销商、供应商、合作伙伴,也因此更增加了与企业的好感度,提升了合作信心和愿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