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大学生 公益活动 公益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and College
Public Culture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ZHOU Weiwei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welfare activ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events formed university publ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charity is in good shape, universities increasingly rich public culture, but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in culture there are still some influence and restrict development nee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must manage through education, advocacy promo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to guide students and university public culture toward healthy direc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welfare activities; public culture
1 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的独特优势
第一,大学公益文化和大学生公益活动的生命力较强。这是因为,公益源自人们普遍具有的“善心”,只要人心向善、助人之心永存,公益精神就能长期存在,公益活动就可以在一届届大学生中开展下去,优秀活动项目就建设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品牌活动;公益文化就能长期传承,公益文化就能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海洋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海之子”研究生支教团,在一届一届研究生中传承,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高校大学生支教活动的著名品牌。
第二,大学公益文化和大学生公益活动有利于现代社会公民的培养。青年人特有的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关注和关心,是大学生公益精神生生不息的基础条件,而公益精神、公益意识本身就是文明社会中合格公民应有的基本品质。“育人”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公益文化所独具的感动人心、砥砺品格的人格教育功能,能够促进高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社会公民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大学公益文化和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建设,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支撑作用。一个没有公益精神的社会不可能发展成为和谐社会,只有包含社会公益精神、公益事业、公益活动、公益文化的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公益体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人人爱公益、人人做公益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当代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具有明显的能力优势。当代大学生成长、生活在一个网络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对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传播的规律了解较多,他们普遍具有主动的传播意识和能力,善于利用博客、网络空间、微博等新兴媒体形式对公益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有利于提高这些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大学生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上升,大学生日益成为公益事业的校园践行者。从大学公益文化和活动的发展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有传播和践行公益精神、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意愿和行动。同时,除了为患病无钱医治的同学募捐、到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等传统公益活动形式之外,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对活动形式进行了创新,使公益活动的社会效益得到加强、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尤其是有些大学生公益活动已经在当地成为品牌,吸引更多社会人士的参与和帮助。例如,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传承和发扬当地知名公益品牌“微尘精神”而进行的“晚报义卖作微尘”活动,通过每周末组织大学生义卖当地报纸筹集善款,参与公益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持续进行三年,累积两万余人次的大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成为“微尘精神”的践行者。该活动项目已在市民当中形成影响力和品牌效益,很多周末出行的市民看到卖报的青年学生,都会主动买一份报纸,献一份爱心。而该校另一支大学生团队进行的“青农虹书屋”计划,则是利用每学期的周末和节假日进行多种渠道的善款筹集,然后利用假期时间购买图书,到山东省较为贫困的农村小学进行图书室建设和义务维护,作为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公益活动,该项目具有鲜明的“服务三农”的特色。
2 大学生公益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学生公益视野狭窄,公益活动往往集中于部分固定内容开展,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目前,大学生公益活动主要集中在关心残障人士、农村儿童、孤寡老人等方面。由于爱心过于集中,有时甚至不免出现尴尬局面。如有些福利院在特殊节日就出现了大学生“前一拨刚走后一拨又来”以至于应接不暇的情况;公益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基本一致,缺乏创新。这种现象说明,大学生群体对公益事业和公益精神的理解还比较狭隘,承载公益精神的活动项目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创新。
二是存在部分以公益博“名”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并加强教育引导。应该看到,大学生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总体上是一种不求名、不求利的奉献行为,是一种爱心的付出和社会责任感的承担。但也必须指出,在大学校园中,确实存在少部分大学生以组织和参加公益活动为竞聘、就业、甚至入党的“资本”和“形象”,增加竞争砝码。这种不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三是大学生个人公益精神的保持具有不确定性。部分大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公益活动,走进社会之后就将之抛在脑后,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生的行为选择。在大学校园里培养起来的公益精神,如何确保进入社会之后继续保持,而不是出门就丢?这归根结底是学校公益教育与社会公益文化氛围有效衔接的问题,也是我国公益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只有确保大学生在校园中培养起来的公益精神在走进社会后能继续发扬光大,不仅“公益一时”,更“公益一生”,才能最终有利于公益社会、和谐社会和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
四是大学生公益活动的举办缺乏专业知识。大学生公益活动普遍存在缺乏基础公益知识和活动相关知识的问题。以为农村儿童进行图书募捐为例,由于儿童读者本身存在年龄、知识水平上的特殊性,儿童文学有较为严格的阶段性分类,一般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来自社会上的募捐人往往只是把自己家里不再需要的图书捐出,并不会有详细的分类,这就需要活动组织者将图书进行选择和分类,才能赠与相应年龄段的农村儿童。如果组织者缺乏相关的图书知识,就容易使赠送的图书鱼龙混杂,甚至包含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只能“好心办坏事”。再如有些大学生选择为福利院儿童募集善款购买食品的方式做公益,这其中涉及到食品安全等问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才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五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公益行为必须注意识别虚假信息。不少大学生公益活动源于网络上的求救信息。如每年入冬时,很多网站、空间、QQ群上都有不少向农村儿童、灾区儿童、偏远地区儿童捐赠衣物和钱款的信息。已有媒体调查证实,这些信息不乏虚假信息,最终目的是骗取乐善好施者的钱物。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辨识和处理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六是大学生公益活动常常偏安校园一隅,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不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公益服务。大学生组织公益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思想活跃、有比较充足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容易组成团队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等,劣势则在于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广泛的人脉关系和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公益活动常常只局限在校园中和校园周边,面向学校师生和周边市民,活动必然得不到有力支持。只有走出校园,广泛吸收来自民间的爱心力量,才能做得更成功、更有实效。
3 大学生公益活动开展和大学公益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首先,从教育管理角度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应联合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以制度、机制保障宏观的管理和引导;学校可指派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大学生公益团队或公益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全程指导和帮助,促进活动顺利开展;学校与大学生公益活动的目的人群或组织机构进行联系,采取合作建立大学生公益教育基地等形式,为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架设桥梁;给予优秀公益活动项目品牌化建设空间,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评选中给予相对倾斜的政策,确保优秀项目得到及时有效的扶持,促进活动项目或团队做大、做强;加强公益活动的审批管理,在审批环节帮学生把关,避免出现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活动;根据公益项目需要,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角度为公益活动提供工作室等扶持。
其次,从宣传推广角度上,对发展较好或已取得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进行积极的宣传推广,扩大活动影响力,推动品牌走向社会,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学校可以向当地年度“感动人物”等文化品牌评选活动进行推荐,帮助其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知名文化活动品牌。
从公益教育角度来说,为帮助有志于公益事业的同学提高公益服务能力,同时让更多同学提高公益意识,传承公益精神,学校应支持和鼓励伦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师开设有关公共选修课;也可以邀请社会知名的公益活动家来校做报告或进行讲座,让公益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三,从作为公益活动主体的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活动设计应该尽量与自己所学专业、学科、学校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如农业类高校具有明显的服务三农的专业优势,来自农业、涉农、近农类专业的大学生较多,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更为了解,开展公益活动尤其适合走进农村、结合农业、走近农民进行。其次,大学生公益活动应该长期有持续建设的可行性规划。这是因为,必须看到,大学生思想丰富、善变,现实中确实存在很多大学生公益活动“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因此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4 小结
大学公益文化建设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大学公益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还未能充分体现,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让大学生公益活动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 朱翠贞,艾卫平,张卫平.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 蔡映辉,周艳华.大学生公益活动与公益课程育人效果的实证比较[J].教育与考试,2012(5).
讯:“企业在关注经营的同时,需更加注重企业责任的承担。”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表示,“电商未来想要持续长远发展的话,必须走品牌化路线,而社会责任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苏宁易购持续关注公益事业,创新参与公益的方式与内容,特别是在微公益方面获得非常好的成效,成为电商行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先进代表。
互联网发展与运用的不断深化,推动了微公益的力量快速发展,而微博等新兴媒体以滚雪球式的巨大传播力量,正在成为微公益的主要平台。2012年12月4日,为庆祝苏宁22周年生日,苏宁易购发起了长达22天的爱心公益微博转发活动——“一爱到底,为爱心而疯狂!”转发活动,转发微博一次、苏宁易购捐献一元的公益活动吸引了网络上的巨大关注,包括薛蛮子、李开复、潘石屹、任志强、何炅、谢娜、李静在内的众多公众人士均积极转发此条微博。统计数据显示,活动期间,苏宁易购的“一爱到底”微博转发达63万多次,募得善款63万元。苏宁易购此条微博也创了新浪微博的单条转发纪录。据估算,有近2亿新浪网友关注了此次苏宁易购“一爱到底”微博公益转发活动,正能量得到更大的释放。苏宁易购也因此在2012年底荣获“人民网”颁发的人民微公益奖。
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微公益活动,表明了苏宁易购在沿袭苏宁公益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与自身优势更好结合的电商公益道路。李斌告诉记者:“企业在关注经营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使命,苏宁易购作为苏宁云商旗下电商平台,更将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传播,为整个电商行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据了解,2012年,苏宁易购先后通过参与为爱零元购、微博打拐基金、爱心校车捐款、梦想合唱团等大型公益活动,总计募捐善款超过千万元,成为中国电商企业参与公益事业最积极企业之一。
2012年中,苏宁易购与“天声一队”的爱心校车微公益合作也获得巨大成效。据了解,“天声一队”节目现场和苏宁易购天声一队专区累计募得善款500多万,送出爱心校车22辆,捐助学校遍布江苏省、安徽省、湖南省、云南省、河南省等全国偏远贫困地区,为近万名学生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
苏宁易购的积极公益探索也得到了社会的的肯定。有业内人士表示,苏宁易购作为中国电商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新锐电商企业代表,在企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特别是其所实践的微公益模式,对于推动中国电商公益事业广泛性、普遍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王溢)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 市场营销
1 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营销观点
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观点中,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仅仅是一种销售手段,是作为一种辅助企业扩展销售渠道,将产品从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销售活动存在的。传统的销售观点中还有一种观点是企业试图用一种产品来满足更多的消费者的需求,这样能为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提供条件,对企业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不必进行细分,认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的市场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以此增加企业的利润,等等。
2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战略的特点
2.1 电子商务产生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手段和平台,这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来说,是一种新活力的注入,电子商务能够使企业开展一对一营销活动,可以对消费者类型信息进行精细分理,进而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能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
2.2 市场经济的今天,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如何使新出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产销平衡,也是现代营销策略必须考虑的问题,每个阶段的营销过程的策划、组织和统筹工作都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作为参考依据,营销活动的预算和投入必须考虑到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能否收回。
3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战略新思维的内涵及对策
3.1 通过电子商务开展营销活动和一对一营销服务。近些年新兴的电子商务为企业生产者与消费者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实时沟通的桥梁,缩减了诸多营销活动的中间环节,企业营销人员可以与消费者快速建立联系,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是传统营销方式无法企及的。
3.2 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购买特征和购买行为进行市场细分,发掘和识别不同目标市场的细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市场细分是消费者消费特征和购买行为模式发掘和模式识别的主要途径,也是发现市场机会的重要手段,它更注重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异质性,根据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和购买模式将整个市场细分为若干个消费市场,针对每一类消费市场采取与之相应的营销策略,从而使营销活动适应多变的消费需求,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
3.3 企业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恰当的使用促销策略。促销策略是现今市场营销组合的一项重要策略。它指的是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企业通过人员推销和非人员推销两种途径,选定有利的地点,将产品出售的信息传递至目标市场,达到销售的目的。人员推销就是推销员与顾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推销产品;非人员推销则是在同一时间通过营业推广、广告和公共关系等形式多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向顾客广泛传播产品的销售信息。不论是人员推销的促销方式,还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吸引顾客的促销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劣点,因此二者可以互为补充。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示范、展销、赠品、店标和通告等其他形式的促销策略达到销售的目的。一套科学的促销策略,不仅能充分体现出产品特点,也可以全面反映出产品信息,及时引导采购;同时有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
3.4 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注意社会和公众利益。创建并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不解努力,但要毁掉一个品牌往往只如朝夕之事。以往,我国主要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现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尤其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行业,环境保护应成为该行业开展产品营销活动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应该着重宣传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环保性和无公害性。
4 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的展望
4.1 网络营销。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或E-
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威柏认为网络营销最直观的认识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网络为导向,为实现企业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企业活动。
4.2 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是通过市场营销运用各种营销策略使目标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服务的认知过程。品牌营销从高层次上就是把企业的形象、知名度、良好的信誉等展示给消费者或者顾客从而在顾客和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对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品牌形象,这就是品牌营销。“品牌营销说的简单些就是把企业的品牌深刻地映入消费者的心中。
4.3 公益营销。公益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把企业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直接联系起来的营销模式。它的基础是从事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旨在提供人类福利和增进公共利益,包括提供有形的财物或无形的劳务,对他人表达善意,对社会做有意义的贡献等。企业发展的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这无可厚非,但是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适当组织社会公益活动、促销活动等来回馈社会,以此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总之,企业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另外,社会信誉良好的企业往往能赢得更多老顾客的关注,并且容易与老顾客之间建立紧密的依附关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本企业的产品才可能脱颖而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4 创新营销。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经营的最佳策略就是抢在别人之前淘汰自己的产品,这种把创新理论运用到市场营销中的新做法,包括营销观念的创新、营销产品的创新、营销组织的创新和营销技术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市场营销人员就必须随时保持思维模式的弹性,让自己成为新思维的开创者,创新的意义就在于先进,而不仅在于别人没有,而且一旦发现是一种新技术,就要及时捕捉,以免错过时机。
总之,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制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符合的市场营销战略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时,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用市场营销新思维来计划营销战略,使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成为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的灵魂,进而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明阳.市场营销战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9.
引言
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微公益顺应了“微时代”的发展,将传统的慈善方式与大众网络传播媒介相结合,使传统的简单的公益活动平台信息化并以网络信息的方式渗透至网络虚拟世界中。与传统的公益相比,“微时代”下的微公益以其独特的慈善方式,基本实现了公益大众化、透明化、草根化、互动化。可以说,微公益是人人的公益,是传统公益意义上的一次强有力的升华。
1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现状调查
为全面、客观的了解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识及参与情况,同时呼吁广大在校生积极投身微公益,培养公益意识,形成良好公益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公益的爱人助人育人作用,我们此次采用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通过对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在校生的分层抽样调查,在涵盖各年级各院系的基础上得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98份,其中有效问卷797份,回收率达99.6%。
1.1大学生微公益理念淡薄,参与热情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不了解以及不太了解微公益的学生比例高达54.3%,而非常了解的仅占1.7%。同时,平时关注微公益的学生占1.8%,而完全不关注的占40.7%,42.6%的大学生从未参与过微公益,而持续参与微公益的学生仅占1.6%。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微公益缺乏了解,不感兴趣,无简单的参与渠道,认为微公益不靠谱没意义”是多数大学生不参与微公益的主要原因。
1.2大学生参与微公益主要为实现自我价值
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实现自我价值(23.4%),对微公益很有兴趣(21.6%),参与途径简便易行(18.9%)。对大学生而言,68.3%的学生参与微公益旨在帮助他人,17.7%的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目的在于扩大交际圈,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12.2%的学生为了加深对微公益的理解而投身公益。而出于对功利因素的考虑,认为参与微公益积累经验并利于将来工作的学生仅占1.1%,其他0.7%。总体表明,大学生参与微公益主要是为了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他们的目的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从众性或功利性的。
1.3大学生微公益信息来源单一,主动发起者为少,响应者居多,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通过调查,大学生微公益信息的主要来源为微博与微信(63.4%),少数学生(36.6%)通过社区、网站、论坛和专栏等获得信息。调查还发现,大学生主动发起微公益者较少,而响应者居多,其中响应最激烈的为支教和助贫捐款(约占总人数的32.8%)。种种数据表明,大学生参与微公益途径单一,整体处于被动状态,微公益宣传力度与社会反响力亟待提高。
1.4大学生参与微公益具有反馈性与慕名性
对曾获得过社会资助的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更倾向于参与微公益。与此同时,大学生趋于响应社会知名人物发起的微公益,相比之下其对身边师生朋友发起的校园微公益反响平平,仅16.9%的学生表示十分关注普通校友师生发起的微公益。可以说,大学生参与微公益具有明显的反馈性与慕名性。
1.5大学生表示微公益需要更简便易行的参与平台,对微公益效果反响一般
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微公益的参与意愿较强,对微公益呈积极态度,仅8.2%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微公益。而参与过微公益的学生对微公益效果反响平平,他们表示微公益需要更简便易行的参与平台,由此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公益,更好地完成微公益爱人助人育人的终极目标。正如调查结果所示,多数学生喜爱转发公益微信、关注公益微博以及网上捐款助贫等操作简单的公益方式,而选择实地捐款捐物、为公益出谋划策的学生只占10.1%。
2对微公益的一些建议
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微公益理念淡薄,有较强的参与意愿但具有很强的被动性,参与微公益热情总体不足,其参与微公益具有明显的反馈性与慕名性;其微公益信息来源单一,多数大学生渴望更简便易行的微公益参与方式。针对此次调查结果,我们对微公益提出了一些建议。
2.1健全监管机制,加强信息可靠性与活动运行透明度,加强宣传力度,丰富活动形式,保证可持续发展微公益项目成功运作后,应成立专门机构规范管理,保证机制的合理性,信息的可靠性,活动运行的透明性。与此同时,微公益所特有的大众性、草根性要求其满足大众需求,要求其具有简便易行的参与方式与丰富灵活的活动形式。继2011年郭美美炫富事件后,传统公益的公信度迅速降低,人人可参与的微公益发展前景趋于良好,健全体制将有效促进微公益发展,微公益理念深入人心的愿景终将实现。
2.2有效引导,建立大学生微公益分享平台,开展校园微公益,促进微公益与传统公益有机结合
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识与了解普遍不足,高校的引导能有效地促进微公益传播。加强高校引导需要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动作用,引领大众建立大学生微公益分享平台,合理开展校园微公益,使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渠道多样化、简单化、可信化。以郑州大学“思源之家”、“筑梦基金”为例,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微公益活动,开设微公益微博账号等一系列方式,以“行动+传播”的形式号召全校师生践行公益,积极投身微公益。高校对微公益的倡导与监管无疑将促进传统公益与微公益的有机结合,使广大师生参与微公益成体制,成习惯,成风尚。
参考文献:
[1] 李海涛,尚征.青年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探索与研究[J].赤子,2013(12)
[2] 宋来,钱嫦.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J].青年探索,2008(5)
【关键词】95后;大学生;公益素养;对策
学生公益素养培养是高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公益素质的提升正通过各种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劳动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我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95后大学生公益素养调查,调查涉及对公益的了解、参与情况及对公益事业的期望和建议等。同时提出对发展95后大学生公益事业的措施与建议。
一、95后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
从总体上看,95后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于完善、国内外交流日趋频繁、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大众传播手段的广泛应用,这些变化都猛烈地撞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对95后大学生的公益素养发展产生极大地影响这就使得95后大学生在适应时代变革、主流积极健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公益精神的理解。在95后大学生的身上具有时代特点,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的,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思考方式都与以前不一样,这就使得他们没能深刻理解公益精神。在95后大学生所认识和参与的活动中,公益活动大概就是捐钱捐物、无偿献血、当活动志愿者,参加这些活动就算有公益精神。但是,公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并不遥远,公益就在我们身边,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微笑,都可以称作为公益。
(二)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但功利色彩鲜明。95后大学生的主流公益精神还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但是,有些95后大学生在参加公益事业时,真实原因并不是在于公益精神,而是由于自身的利益。目前95后大学生中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注重物质享受和现实世俗生活。因为有的学校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作为评奖评优的硬性条件,有的学校将公益活动的学分当做必修学分的部分。如果参加公益活动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有损于自己的利益,参加的积极性恐怕很有可能会打折,真正做到无私奉献的同学很少。
(三)想法很丰富,但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95后大学生对公益更多还是停留在想法层面而很少付之行动。当看到那些弱势群体,会在心里感叹,然后就这样走过,却再也没有下文,不想因此而使自己付出,如财务、劳动等。即使愿意提供帮助,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该做些什么。
二、95后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成因的分析
(一)95后大学生缺乏公益教育。大学生的公益思想化为公益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素养值得关注,我国的公益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当提高公益行为主体的公益素养。具备公益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而95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和公益行为的重要群体,是未来公民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公益素养还不够。
(二)党团组织对学生公益素养提高的重视不够。各级党团组织重视不够,没有把公益活动当成团组织对外的窗口和向外延伸的有力拳头,没有把公益活动作为实施跨世纪青年工程的有效手段,这主要表现在缺乏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很多工作流于形式,缺乏一定的保障机制,缺乏发展机制,因此出现了学生公益素养不够的现象。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应该在兼顾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时还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公益素养。
(三)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冲击校园。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来广。了解逐渐深入,许多不良风气和思想正侵袭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一些学生的“另类”价值观和消极人生观也因此形成。改革开放使我国在文化等方面都融入全世界,但同时也刺激着一部分学生的精神思想,使部分95后大学生将公益精神抛之脑后。
三、对提高95后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对策
(一)学生方面。95后大学生需要增强自身的公益意识,积极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的发展。当然大学生进行公益的方式也有许多,不止捐钱捐物这种方式,可以关注经济落后地区孩子们的教育情况,尽量带给山区孩子们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也可以一起关注身边环保,我志愿,我环保,环保每一周,健康每一天,宣传环保等等,这些都是每个95后大学生可以做到的非常便捷可行的公益方式。大学生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多多关注旁边社区的孤寡老人,每月定期去看望老人给老人捶捶背唠唠嗑。95后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以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尽早背负社会责任。
出游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在风光秀美的大山深处看到那些贫困的孩童,他们物质贫乏,精神贫瘠,期待你伸以援手?一些有爱心的旅游者常会留下一些财物送给小朋友,网友安猪想到了更多:“能不能利用数量庞大的旅游者的力量去帮助这些贫困落后地区的小朋友?”
于是,在2004年的4月,他建立了“多背一公斤”网站,在网站上收集和提供学校的信息和需求,作为旅游者出行前的参考。“多背一公斤”活动鼓励每位旅游者在出游时背上一点书籍或者文具,带给沿途的贫困学校和孩子;旅途中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开阔彼此的视野,激发信心和想象力;归来后通过一公斤网站分享学校信息和活动经验,发动更多朋友参与。
“一公斤很轻,但如果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一公斤,它的价值就不可估量。”这个朴素的理念,得到了旅游爱好者的广泛认同。活动发起八年多时间,“多背一公斤”收录了近1400所乡村学校信息,志愿者遍布全国,每年至少举办五百多项公益活动,服务形式覆盖了公益旅行、物资捐赠、支教等各个方面。
一次举手之劳,带给乡村孩子一段温馨的童年记忆,也让自己的休闲旅游更有意义。
“多背一公斤”活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网络搭建爱心桥梁,通过旅途中的助人为乐,达到“爱自然、更爱孩子”的目的。
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雷锋已走进了网络时代。网站、论坛、QQ群、微博,都为“学雷锋做好事”提供了新平台,成为汇聚网友爱心的公益阵地。在网络世界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网络活雷锋”。
在湖北宜昌长阳县,爱心姐姐刘发英寻访贫困生,网上发帖寻求助学资金,6年间通过网络募集助学资金81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468名。资助者来自五大洲10个国家。她在网上公示资金去向,即使最困难的时候,也未截留和挪用一分钱。
在河南阜阳农村,一位身患疾病的小男孩,急需A型血小板方能延续生命。一个偶然的机会,合肥网友“老毕”点开了“男孩王君耀”的微博。从此,一群素不相识的网友挺身而出,通过微博相互转告,组成了160人的“A型血互助团”,排班轮流为小男孩捐献血小板,书写了一段动人的爱心接力传奇。
借助现代网络手段,雷锋精神有了鲜活的诠释,越来越多的“网络雷锋”将网络爱心转化成现实行动,形成网上网下相互衔接的助人为乐新模式,而且,因为网络平台的高效传播,“助人为乐乐在其中”的人生理念得到更广范围的普及。
捐献财物是学雷锋,公益助学是学雷锋,在网络上,哪怕一次围观,一次跟帖,一次随手转发,都是在“学雷锋做好事”――比如,在电影资源分享群里共享电影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新电影;在校内论坛上晒自己的求职经历、考研心得,以期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这都是“学雷锋”的点滴体现。
许多喜欢吕颂贤的朋友都是被他在香港无线电视剧《笑傲江湖》中潇洒英俊的令狐冲形象所吸引。而自从他将演艺重心放到内地后,除了以往广泛熟知的硬汉和古装角色外,他还有了更多演绎不同角色的机会,例如在电视剧《再见艳阳天》饰演正直商人。但是,更让他津津乐道的却是演艺圈外的生活:他是素食主义者,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吃素,笃信佛教;他投资建立潜水学校,潜水使他如鱼得水,关注环保,拍片时白带餐具……在去年12月举办的生态中国・时尚盛典上,获得风尚魅力艺人大奖的吕颂贤一亮相即引来众多粉丝的尖叫。2月5日适逢吕颂贤生日,《品位》首先预祝他生日快乐!同时也感谢吕颂贤为本次采访提供精彩独家照片!
《品位》:哪一个慈善公益活动最令你印象深刻?
吕颂贤: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香港演艺圈协会举办的“齐心同抗长江水灾大行动”,为灾区和受灾民众进行筹款。那是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都是一家人。
《品位》:说一说你对慈善以及公益的理解。
吕颂贤:尽量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关怀。
《品位》:你是如何看待《品位》杂志举办的明星二手物品拍卖活动的々对慈善拍卖有哪些期待?
吕颂贤:非常好,明星能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能带领很多原本没有慈善意识的人因为喜欢这个明星从而参加慈善公益活动。
《品位》:对读者有什么祝福吗?
吕颂贤:祝品位的读者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关注环保,从多做一些环保小事开始!
明星二手物品拍卖活动
对本次的明星二手物品拍卖活动有何意见?希望哪些明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又渴望哪些拍品?欢迎登录网络留言板畅所欲言!
活动专属留言板:
http://省略/bbs
具体参与方式:
1 登录本届拍卖活动官网,网址:
http://省略/详细查看网上拍卖规则后,参加竞拍。
2 一切活动解释权归《品位>及她时代所有。
前端——信任问题:八度营销
中端——管道问题:传媒营销、会议营销、公益营销
后端——终端问题:深度营销
3T营销模式的最大的特点是获得公众信任度,能成功地建立有效终端,迅速提升终端的卖货量。
3T模式之——八度营销
八度营销是3T模式的核心表现方法,3T模式里提到的解决信任问题主要由八度营销来实现。一个新产品上市,通过“八度营销”的合理策划宣传,真正有需求的患者一定会被打动,从而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成为产品忠实的消费者。
第一度:机理可信度
购买医药产品不象买衣服。买衣服要求合身份、漂亮、潇洒,是一种纯感性的行为。而购买医药产品要求治病,是一种纯理性的消费。患者都要问:为什么能治好我的病?因此,以最简洁的话让患者明白产品的治病机理是第一位的。
第二度:政府支持度
在老百姓心中,政府拥有最高的权威性,获得了政府的支持,老百姓就相信。这也是公益营销在我国特有国情下具有极强号召力的重要原因。
第三度:专家认可度
生了病去看医生,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专家的话对患者来讲,具有最高权威性,获得了专家的认可,就等于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第四度:患者证明度
患者购买医药产品是存在风险,万一治不好病,钱就白花了。因此,谨慎的患者都会进行调查研究,看看别人用了之后的疗效究竟怎么样。这就是大家挖掘典型病例的根本原因。
第五度:疗效对比度
同类产品的激烈市场竞争,铺天盖地的广告,买了这个不买那个,比来比去,已经把患者搞晕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通过有说服力的对比方式让产品出彩。
第六度:舆论赞赏度
社会舆论、口碑往往左右了人们的判断。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影响的舆论载体,是最有说服力的。企业组织的各种活动与产品疗效宣传通过由电视台报道、主持人介绍传播给消费者,会让产品获得良好的口碑。
第七度:质量可靠度
质量是疗效的保证,产品严格按照GMP标准生产,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科学检测和鉴定,精选地道药材,精心泡制等等,这都会给消费者质量可靠的好印象。
第八度:品牌知名度
在老百姓的心中,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一定比某个不知名的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好,尽管可能他们都是按国家标准生产,科学检测也无差异。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3T模式之——媒体营销
在广告经济日益膨胀的今天,媒体行为几乎演变成为企业广告活动的主要内容,明显的一点就是广告费用有80%会投放在媒体上。媒体策略制定的优劣,足以影响整个企业的光荣与梦想!媒体策略,一般是指媒体的选择、媒体投放的制定以及媒体的整合,在具体运作中,广告公司都极力推荐媒体整合的广告传播方式,广告如同一场战争,海陆空全面推进,自然胜算更大。
我们知道,媒体间的功能差别很大,在传播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广告媒体整合传播就是基于合理、高效地利用媒体资源这一目的。在整合媒体前必然要先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优缺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以下按传统媒体,新媒体并结合大众媒体与小众媒体的分类方法对媒体加以区分,介绍各媒体的特点及异同。
一、报纸:
1、平面静态方式表现的传播媒体,对消费者的文体水平有一定要求,能过滤掉一部分社会群体,内容偏向理性,但整体表现能力不高(尤其是对图片的表现能力)。
2、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深入了解所关心的信息。
3、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报纸,与党政机关联系紧密,更被读者奉为权威。
4、时效性差,并且同一版面有多个广告同时呈现,相互之间有较强干扰度。
5、从广告主角的度看,报纸媒体投入形式灵活多样,能机动地配合各种促销宣传活动。 二、 杂志:
1、类似报纸,亦为平面方式传播,但视觉表现能力强,颇具艺术美感,印刷精美,为读者喜爱,许多广告甚至被读者收藏。
2、针对性强,读者群稳定且明确,尤其是专业类杂志,因而能使得广告更具针对性。同时杂志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更高,一般杂志订阅者都有较强的社会购买力。
3、杂志内容一般关注某一领域,能进行深度报导,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最富理性色彩。
4、相比其它媒体,杂志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同一广告能反复传播。
1、 时效性差,广告安排不灵活,难适合做短期促销广告。
三、广播:
1、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所有媒体中唯一能伴随其他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一心二用”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在农村、学生、工人、司机中有较大占有率,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
2、时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影的效果。
3、信息较为感性,适合做低卷入度产品的广告宣传,能较好感染听众情绪,甚至达到煽情的效果,并能留给听众广阔的想象空间。
4、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存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四、电视:
最具实力的传播媒体,电视传媒的发展甚至推翻以前的某些广告传播理论,但在实际广告活动中电视媒体的性价比并不是很高,其特点如下:
1、视听兼备,有完善的介绍、演示功能,内容详细易懂,偏向感性,容易被观众理解。
2、信息传播有强制性,观众选择权相对报纸杂志要小得多,如同广播也是依时间线性传播,但由于电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同一时间会有很多人关注同一内容:如重大体育赛事、社会活动、国际会议等。
3、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
4、从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四大功能来看,电视无疑是功能最完备的大众传媒,特别是其娱乐资讯,可谓精彩纷呈、形式多样、丰富全面,对各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人群都有较大影响力。
5、电视广告制作复杂,且投放费用更是惊人,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电视广告播放时间短暂,信息量有限,重复率低,很多广告主抱怨,投放在电视上的大笔费用,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 小众传媒:
一般是指户外广告、售点广告、接触式广告等多种形式的小范围传播媒体。
1、户外广告,主要可分为路牌、灯箱、交通工具、霓虹灯等各种置于户外的媒介形式,其中路牌所占份额最大,并且与国内本土广告公司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户外广告媒体特点如下:
(1)具有明显地域性、城市化,覆盖面小,传达的受众数量有限。
(2)较难为目标群注意,并且传递的信息量有限,实际沟通能力不强,一般做品牌的提示性广告。但好的路牌广告视觉冲击力强,能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是其它媒体都无法相比的。
2、售点广告(POP)媒体:
一般包括海报、导购牌、展牌、展柜等广告媒体,可置于销售现场,由于其成本低廉,效果显著,近年来越来越被商家重视,发展迅猛。
(1)能与产品同时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广告主有很高的自主性,使得售点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制作精美,对感性消费群体有较大影响力。
(2)有些POP与产品包装整合,对销售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诉求明确易被受众认知和喜爱,特别是消费者在做低卷入度产品的选购时效果尤为显著。
(3)能紧密配合各种现场促销活动,实用性强。但当POP数量较多时,如管理不善,易造成混乱,给消费者留下不好印象。
3、接触式广告媒体:
接触式广告媒体一般指能进入受众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广告传播媒体,主要有电话广告、DM单、传单、夹报等传播方式。接触式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能与消费者直接一对一沟通,使得其在媒体中占有较大优势,但在实际广告活动中,由于广告主对受众群体的分析不尽合理,目标数据库不完善导致接触式广告普遍传播效率不高,甚至在传播过程中被受众拒绝的事亦时有发生。
六、与传统媒体对应的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网络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媒体集中了影像、声音、文本等多种媒介形式,真正实现了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
2、互动性,指信息者与受众可以交互沟通,甚至是实时交流。
3、小众传播,针对某一群体或个体,可进行个性式信息配置,如电子邮件广告等。
4、网络媒体能超越国家,文化、地域的限制进行全球信息传播。
5、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
6、速度快,网络信息能实现全球实时和接收。
7、开放式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在各种不同种族群体、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信息传播。
由以上分析可见,各种媒体属性、优缺点差异明显,在广告活动中所发挥的传播功能亦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在营销活动象对市场、消费者细分一样,也对传媒的各种属性进行细分,然后因时因地制宜进行合理高效的媒体组合。
3T模式之——会议营销
一、会议营销的产生
营销的核心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对品牌的信任,并长期的维护这种信任,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仅靠产品本身往往难达到这一目的,还要与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宣传,提供真诚地服务,有效地营销策略都是极具个性化的,只有精确的锁定目标消费者,并与之开展一对一的沟通,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方能提高满意度,增强品牌忠诚,使企业得到长期的发展。
会议营销正是建立在一对一互动沟通基础上的一种整合服务营销体系,主要是通过建立消费者资料库,收集目标消费者的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筛选出特定的销售对象,然后利用会议的形式,运用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等理念,与消费者面对面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服务,以便达成销售的一种营销模式,它涉及了信息的收集和有效化处理、目标人群的前期联系、现场的组织及跟进服务等方面。
会议营销的前身就是活动营销,活动营销分室内与室外,会议营销就是室内活动营销,室内活动营销具体讲是把消费者从室外请进室内进行宣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演变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来的。会议只是此种营销模式的形式而已,会议营销核心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互动式的沟通,会议营销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以便与消费者建立长久的、稳固的关系,从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近几年来,由于保健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广告、促销的市场效果逐渐下降,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智,消费者不再盲目的相信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而是注重产品是否具有卓越的功效及能否提供优良的服务,在这种背景下,会议营销以其针对性的服务、准确的宣传和较强的隐蔽性更好的适应了形势、满足了市场,会议营销渐渐的流行起来,一些会议营销操作较好的品牌,一次会议就能销售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目前,会议营销模式已引起整个医药保健行业的普遍重视,一些奉行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纷纷开始运作会议营销。
二、如何做好会议营销
1、塑造会议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1)把亲情服务贯穿与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现代企业要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应该具备良好的核心竞争力。会议营销模式在竞争激烈的健康产业市场为很多企业运用,其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有些企业把会务营销也称为亲情服务营销,简单的理解就是亲情服务贯穿于整个销售的过程。销售的过程,我们简单的划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部分,一般企业只是把服务放在售中这个环节上,部分企业亦注重售后部分的服务,比如海尔的五星服务等。真正能从售前就开始服务的企业就非常少了,会务营销企业在售前所做的健康知识灌输、亲情的投入、部分产品的试用体验等都是把服务做到售前。由此,会务营销企业第一核心竞争力是:把亲情式的服务贯穿于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把服务做到售前也应该是当今营销的发展方向)。
2)对品牌深度挖掘,提升顾客忠诚度
我们知道品牌有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有人说当今中国健康产业市场除了同仁堂,其他都还没有品牌?言辞虽然有些偏激,想想也确实如此,从品牌三度来分析,无论是知名度、美誉度还是忠诚度,同仁堂都是优秀的。现在保健产业最热闹的事就是史玉柱卖脑白金,脑白金这个产品知名度是极高的,但美誉度和忠诚度却不怎么乐观,产品的生命周期令人担忧,这也难怪史玉柱先生总想乘着好时段,找个婆家把脑白金给嫁了,否则自己一世英明就可能毁在脑白金上。现代健康产业的大多数企业注重的是品牌的广度上的传播,也就是知名度的营造。对于品牌深度的挖掘不够,缺乏忠诚度的提升。也就是这个原因导致健康产品的生命周期普遍偏短。会务营销企业在借助会议销售的背后,更多的是对顾客亲情式的服务,其实放开亲情服务不说,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流,多一些交流与沟通,自然多一些了解或是理解,顾客的忠诚度由此而生。因此会务营销企业第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对品牌深度的挖掘,提升顾客忠诚度!
2、充分发挥低成本、高精确的优点
在广告界有这么一句话“我的一半广告费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浪费在那里”利用传统媒体广告浪费是难免的。应用会务营销的方式,定位准确的把目标顾客集中在一起,数个小时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产品或是企业理念灌输,让顾客快速认可。操作一场参会顾客达到上千人,销售上百万的会议,现场的会议成本也不过五万元~十万元。销售成本是偏低的。
会务营销的优点再进行分析:
1、短时间、低成本、高效率培育目标顾客。
2、营销风险相对偏低(成本风险和营业风险)。
3、营造良好的现场销售环境。
营销风险包含和成本风险和营业风险。会务营销企业使用资金的方向主要是三大快:一是人力成本付出,二是顾客资源的收集费用,三是会议费用。人力成本在我国是较廉价的,同时会务营销企业人力资源最多沉积在业务部门,他们的工资福利是和业绩挂钩的,有业绩才发生费用。顾客资源的收集费用是可控的,收集顾客资源的方法很多,有代表性如:中脉的电台收集,天年的社区科普等,还有些企业直接在媒体或是街头派送会议邀请函。会议成本亦可控,1000元就可以操作一场小型的会议,更甚至用上壹、两百元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可以开一场几十人的茶话会,把握的好销售成绩也不会差。综合而言之会务营销的门槛是比较低的,钱少钱多都可以操作,这里存在一个信任度的问题。营业风险主要针对社会而言,因为会务营销企业比较少在公众面前暴光,销售活动有一定的隐蔽性,相对而言受到的社会干扰比较少。
人是感性的动物,再理性的人也有他感性的一面。一个好的广告会打动消费者的心,就是很好的应用这个原理。在会议现场,专家教授的说服下,老顾客的带动下,业务人员的催促下,一个新顾客非常容易产生购买的行为,一些观望、犹豫的顾客又在这些购买顾客的带动下心动,这就是会议营造良好的现场销售环境,让每一个新来的顾客都产生购买。正是会务营销的这些优点让企业能够短期的获利,但企业要发展只看见这些优点是会犯错误的,我们真正要坚持的就是会务营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服务理念的贯穿和提升顾客忠诚度。
3、努力提升诚信度
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两面去看问题,优点其实从另一面去看也是缺点,会务营销之所以受到非议,也是其本身的优点造成的。低风险低成本的进入,导致众多企业一哄而上,其中不乏投机主义者,拿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用会务营销的方式让顾客强行购买,即使是规范的企业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销售部门或是员工都规范的操作。销售活动的隐蔽性更让会务营销容易逃脱政府和社会的监管,夸大宣传是整个健康产业的通病,某些脱离了监管的会务营销企业更是把夸大宣传做到了登峰造极,普通了食品成了灵丹妙药,一个枕头包治百病,喝XX水三个月可以降低血压。假企业、劣产品、伪专家、托顾客、只有消费者掏的钱是真实的。
会务营销的实施与发展,目前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制定游戏规则,提高会议门槛,加强会议宣传监督。例如开100人以上会议的审批制度,会议录相存档制度等。在提高会议门槛上,市场会进行自我调节,熟悉会务营销的同人都知道,其实现在的会并不好开,没有市场或是品牌基础的企业,顾客到会率是偏低的,即使是餐饮会和旅游会也不能保证顾客到会,会议成本不断在增加,小型会务营销企业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市场基础良好的企业才敢投入。市场自我的调节,会淘汰一部分目光短浅的企业,顾客消费心态趋于理性的成熟,更会保护一些优秀的企业。
3T模式之——公益营销
一、 定义公益营销
公益营销,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为国外早已有人使用,许多营销专家将企业的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者公益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市场营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
公益营销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运通公司于1981年使用的,它是在全国性的营销活动中利用与公益事业相结合的市场营销将信用卡的使用与公司捐赠相对应的第一家公司。1983年该公司捐赠170万美元修复自由女神像。
然而公益营销的拓展与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营销是个大工程,其中涉及到许多要素,如市场环境、消费者、产品、渠道等等。公益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模式,也必然牵扯到市场环境、消费者、产品、渠道等诸如要素。到底什么是公益营销呢?
我们认为:公益营销就是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在产生公益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在作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的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
社会责任可以说是公益营销的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片面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是极其不可行的,实质上是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掠夺为代价,是以牺牲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
众所周知,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没有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 责任是指企业对投资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包括员工享有的工作条件、劳动报酬、安全保障、教育培训,以及是否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也就意味着健康、安全和环境。遵守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通常具有长期效益。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容易在公众中获得更高的信任度,这将形成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使其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公益营销的基础就是公益活动,企业从事公益活动,进行捐赠性质的慈善事业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把公益活动与企业的营销相结合,通过公益活动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使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偏好。因此公益营销中的公益活动并不是只是单纯的慈善事业,公益活动必须被设计,消费者能够在公益活动中感受到企业的品牌,触摸到产品。
同时,公益营销并不是一个个单纯的公益活动的叠加,而是通过一个个公益活动的持续,产生1+1>2的效果,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贯穿整个营销环节。
消费者是公益营销的对象,公益营销所有的最终目标都是消费者。让我们想想,消费者为什么会持续不断购买某一个品牌的产品,那是因为消费者对于该品牌具有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度是品牌资产中的主要核心,有了品牌忠诚度,就意味着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易于铺货,吸引新的消费者,面对竞争者具有更大的弹性等等一系列好处。品牌忠诚度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信任该品牌,如果消费者信任该品牌,就会像情人一样矢志不渝地跟着该品牌。因此销售产品,同时也是销售信任。
因此公益营销的核心就是信任营销,公益营销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纽带。
二、公益营销解决什么问题?
公益营销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公益营销可以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第一 提高品牌形象
公益营销的基础是从事公益活动,公益活动的定义是指活动的目的旨在提供人类福利和增进公共利益,它包括提供有形的财物或无形的劳务,对他人表达善意,对社会做有意义的贡献等等。企业资助公益活动是指以企业名义,用提供金钱,实物或实务等方式,主办、参与或协办上述的公益活动。
企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且能够使公司的形象增强,很多大公司在制定长远战略时都将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从这一点上来看,公益事业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作为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开展公益活动应该从利人与利己两方面考虑。企业不仅要对社会作出回馈,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利益,企业获取利润对社会是有贡献的,有了利润企业才能回馈投资人、员工,缴纳税金给政府,供应商才能从你那里获取他们的利益,诸多利益相关部门能从你企业中得到利益,也就是说,获取利润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存在于社会的理由。所以企业在开展公益活动时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效益。而开展公益营销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能够增加企业的效益。
一个良好的企业需要有出色的利润与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也不能不顾自身利益用企业的钱去盲目回馈社会。总之,社会公益活动、促销活动都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各个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第三 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
公司对社会公益的投入,也常常可以帮助维持老顾客的支持,以及加强与老顾客的联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公司的产品也可能脱颖而出,公司与整个社区的联系,也因而更密切,有更好的回报。
当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是广大的消费者都会用得着的类别,公司就需要用有广泛影响的公益项目,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支持,在竞争剧烈的市场中获取一显著的地位。例如公司捐赠的项目是顾客心目中认为重要的公益事业,那么得到他们的注意和认同的工作,便可事半功倍。
跨国公司从事的公益活动作为大范畴公关中的一部分,出发点并不是单一的。与本地企业有所不同的是,跨国企业要在当地站稳脚跟,必须逾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鸿沟。从事公益活动,是跨国公司融入东道国,在当地生根开花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对于政府、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或者是大众,公益活动都能极大地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第四 提高社会效益
在早期,各跨国公司比较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步入到现今经济过剩的社会阶段,跨国公司开始采取比较“文明”的活动方式,强调社会和生态效益,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希图将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传输给社会,以此来积极影响社会,同时也是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简睿杰认为:“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与促销活动一般都会给社会带来利益。企业将自己一部分利益回馈社会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不仅满足了社会公益活动中对资金的需求,同时企业又将良好的企业道德伦理思想与观念带给了社会,提高了社会道德水平。”
总之,企业从事公益营销,当然不能代替产品或服务的高质量和有竞争力的价格,但是,当两种产品或服务有同样竞争力的时候,公司的公益成绩,就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的根据,在现代的产品极多,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公司参与社会公益,进行公益营销,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优势。
3T营销之——深度营销
深度营销在具体操作实施意义上称为区域滚动销售——是指通过有组织的努力,提升客户关系价值以掌控终端,滚动式培育与开发市场,取得市场综合竞争优势,冲击区域市场第一的有效市场策略与方法。它注重区域市场、核心经销商、终端网络和企业客户顾问等四大相互作用的核心市场要素的协调和平衡。
1、 区域市场
通过对目标区域市场的宏观情况、主要竞争对手、主要经销商、终端网络和消费者等的信息及数据的充分调查,建立营销数据库。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以构建营销价值链为核心目的市场策略,同时合理规划营销资源,建立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和营销系统支持平台;对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强调市场份额的数量和质量。
2、 核心客户
核心客户是在区域市场上掌握着一定的销售网络,具有一定的经营能力,与企业优势互补,并对市场销售具有现实和未来意义的客户。寻找、达成并巩固与核心客户的结盟与合作,是构建区域营销价值链、掌控终端网络并实现区域市场的关键所在。围绕核心客户的经营管理和利益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深化客户关系,包括对核心客户的培育、维护、支持与服务,提高其分销效能和与企业和终端网络的系统协同能力(具体如图)。同时引导其功能转换,按照客户服务和具体竞争的要求,进行企业与核心客户的分工合作,提高营销链的整体效能和争夺市场的能力。
3、零售网络
根据区域市场特点,与核心客户共建贴近目标顾客、相对稳定的零售终端网络是保证营销价值链稳固有效的基础。企业应合理规划网络的结构和分布,持续地提供增值服务与销售支持,以巩固和掌控终端网络,保证畅流分销和区域有效覆盖,形成竞争对手的渠道壁垒。
4、客户顾问
客户顾问队伍是深度营销模式的核心动力。通过对业务员的选拔、培养和激励,促进营销队伍完成从机会型的“猎手”转化为精耕细作的“农夫”的职业化,成为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和有效沟通的客户顾问;同时建立学习型营销团队,实行内部信息与知识、经验的共享,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在具体的区域市场争夺中,深度营销强调集中与滚动、强势打击与不断蚕食相协调的市场竞争策略组合,主要体现以下五大市场营销原则:
1、集中原则
在区域市场的竞争中,应集中有限的营销资源于重点的区域、商品和客户上,并注重优先的顺序。先在集中局部,密集开发,冲击市场份额第一,取得有效的市场开发和管理经验,逐步提高队伍能力,然后滚动复制推广,最终实现整个市场的覆盖。
2、攻击弱者与薄弱环节原则
在市场争夺中,应合理定位,选择打击竞争对手和有效的竞争策略,打击市场地位较弱者和攻击强者的致命弱点,获得竞争的主动。
3、巩固要塞,强化地盘原则
不断提高和维护客户占有率和市场份额,同时通过提供增值性经营服务和营销综合支持,提高整个营销价值链的效能,从而扩大各环节客户的经营效益,深化客户关系,提升客户忠诚度和掌控终端,建立起排他性的营销网络,构建区域市场进入壁垒。
4、掌握大客户原则
通过有效沟通寻找到合理的合作利基,充分发挥企业的实力、产品力、品牌力等渠道综合影响力,谋求与区域有实力或影响力的客户和优秀终端建立长期互利的合作关系,使企业营销链的质量强于竞争对手,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保证市场份额和客户占有率的质量;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市场的维护管理费用,提高了销售效率。
5、未访问客户为零原则
由于深度营销强调区域市场的密集开发和精耕细作,要求通过市场普查建立区域市场数据库,在访问中与所有的经销商和相应的零售终端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另外,深度营销将竞争优势建立在营销价值链的整体分销效率基础上。随着市场变化,必须加强营销链构成优化的动态管理,广泛和良好的客户关系无疑将加强企业的主动性。
深度营销价值链的分销效能表现在实现有效出货、减少各环节存货和降低整体运营费用等三个关键要点上。在市场普遍处在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和企业微利的今天,这三个营销的效率原则尤为突出。
首先是实现有效出货,不仅企业自身而且要营销链各环节有效出货,使产品顺利通过零批环节进入消费领域,实现最终消费。在营销管理上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整理分销网络渠道,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与设计渠道,使各成员所覆盖市场的容量与其出货能力保持动态平衡。按照2:8法则,选择与有潜质的经销商结成功能互补、共荣合作的关系,使之成为核心分销商;并帮助其建立下家网络,展开深度营销,对区域市场进行滚动式或地毯式覆盖。(2)确定市场责任区域,分解目标业绩指标。根据各区域竞争状态、市场容量、市场潜力以及过去的销售业绩,决定区域的目标销售任务;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域经销商、区域主管及客户顾问,并转化为“业绩考核指标”和目标管理过程。(3)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客户顾问要在工作计划的约束下,督促下属促销员,不断提高访问客户的数量与质量,为客户提供营销管理的综合支持与服务。(4)建立具体的业务管理规范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各级营销人员进行过程管理和考核激励,同时加强指导和支持,帮助客户顾问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对策,不断提高队伍综合能力。
其次,营销价值链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和市场风险的规避,有赖于减少各环节的存货。减少各环节存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减少环节存货风险。存货风险主要指变现风险与断货风险。存货积压意味着资金占用,意味着储运费用以及降价促销费用的增加;供货不足意味着断货风险,意味着丧失销售机会以及市场地位的削弱。减少存货风险是维护客户关系,提高其经营效益,强化营销价值链的关键因素。(2)指导客户加强数据管理,建立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对各环节的“进销存”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传递、分析和监控,把握数据的规律及商品的流量、流向与流速,以指导各级客户控制库存结构与总量和改变计划订货方式,并滚动式地调整品种结构,改善供货期量标准,加快商品和资金周转。(3)加强价格决策和存货处理功能。企业与核心客户的结合点是利益,它是商品的流量与流速,以及毛利水平的综合,引导各级客户薄利多销,共同提高渠道价格和存货协同处理能力。(4)加强渠道促销功能。通过接近各级客户、终端和消费者,把握市场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展开促销活动,提高分销力,减少环节存货。
21世纪是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大学生也逐渐成为网民群体的重要力量。互联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高速的传播速度以及信息的共享性、虚拟性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舆论载体。因此,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舆论具有开放性、渗透性和多面性特征,它体现了多个网络群体的舆论导向,透过社会舆情事件,将不同形态的价值观推向网络受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尚未完全定型,因此,网络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网络舆论犹如一把双刃剑,由于它所承载的不同舆论导向内容,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正反两面的不同影响,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网络舆论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它使得高校正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导向,警惕不良的网络舆论对大学生起到的负面影响,必须修正社会不良之风,抵抗网络歪风;另一方面,它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方向,让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舞台和重要载体,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二、网络舆论的优劣性
客观地讲,网络舆论对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的有优劣两方面的。从优的方面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主要形式,运用、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修养等教材对学生进行说理式教学。但是,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教材更新时间不一,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二是教材偏重于说理,与社会时事联系较少,缺乏强有力的说服性;三是考试以考察教材内容的方式进行,导致学生敷衍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偏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背诵,而没有对社会舆情事件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属于自己的理性见解,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网络舆论通常以社会舆情事件为起点,激发网络群体的热烈讨论,它更加贴近于社会实际情况,而不是教材上空泛的字句。同时,网络舆论总是以更多维的视角探析同一事件,存在更多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社会群体代表不同的舆论导向,呈现出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的各种看法和理念。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的论战中,假如能够坚守正义立场,倾听各群体的声音、搜集更多的信息,从多个方面思考社会舆情背后的舆论推手和背景原因,就能够在不断的思考中逐步建立以及完善自身的道德理念,养成理性看待和思考舆情事件的习惯,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总而言之,网络舆论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共享性、传递性和渗透性,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形成,网络舆论中,有益的教育信息的散播,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正面价值导向,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和开展。网络舆论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拓宽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
而劣的方面表现的更加明显,网络舆论助长了社会的不良之风,使得社会舆情事件的不良影响更加严重。网络舆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就导致了负面的社会舆情事件会给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形成造成严重阴影。比如说,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见死不救的事件,网络舆论指责当今社会人心不古、冷漠无情。但群众的“冷漠”乃是事出有因,由最早的“扶老奶奶反被告上法庭”,法官以一句“你没有撞到她为什么要扶她”为起点,到这两年屡见不鲜的“摔倒讹诈”事件,最终酿成了佛山“小悦悦”的悲剧。网络舆论的渲染下,网民群体普遍反映见人摔倒时,最好还是采取明哲保身的措施。笔者在大学生群体中作了一项调查,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都反映会明哲保身,视而不见或者是等待别人出手,而自己愿意为救人者作证,但是据网络相关舆情事件反映,大学生群体中对被救助的人存在被讹诈的担心情绪。而部分大学生对于2009年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救人最终失去年轻生命的事件表示不值得,认为这是愚蠢的行为。这件事体现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网络不良的舆论使得他们在不正之风的鼓动下,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也缺乏了正义善良的立场,选择了成为社会冷漠的一员。网络负面舆论的影响下,使得大学生在应该做个好人的时候选择了漠视和自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1、创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维护高校网络阵地
鉴于上文提及网络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价值导向的重要影响,高校必须认识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创建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校园风、校园网为主要载体,宣传先进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高校网络阵地,保证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正面积极的引导,抵制网络不良歪风的消极影响,完善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高校首先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组织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求成员必须高素质,不仅对网络信息技术有相当的了解,也要严守网络行为道德规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对社会舆论作出迅速及时的反应,以先进、健康、正面的观念剖析社会舆情事件的背景和原因,避免大学生被不良的流言蜚语及负面的信息误导。这就要求高校以校园网为基地,加强网络监管,抵制网络上的黄赌毒信息,并且为校园风、高校百度贴吧等为载体,让学生们在对社会舆情事件作分析和讨论的时候,制止某些别有用心的网民对正义行为的扭曲解读。比如说,BBS、校园论坛中,总会有某些不实言论对正义行为作出了扭曲的解读,认为他们是沽名钓誉、借机炒作等,抹杀正义行为中传递的正能量。此时,监管队伍可以封杀某些恶意ID账号,或者作出官方解释,提醒同学们理性看待舆情事件,不要被某些网络恶民误导,要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肯定善意,避免负面信息的干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队伍要从大学生接受网络舆论的主要渠道出发,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度,关注舆论导向,维护高校网络基地,开展好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2、将社团宣传活动工作与网络载体相融合,做好思政工作宣传
高校中的大学生最熟悉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因此,将社团宣传活动工作与网络载体相融合,将是做好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切入点。高校可以将网络思政工作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引导社团开展各种与网络舆论相关的活动,以此启发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指引大学生的价值观走向。举例说明,网络上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郭美美的真身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但是郭美美在微博中的炫富行为,引发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社会争议,也使得广大群众表示对中国红十字会失去信心。校园红十字会社团也表示此事之后所得学生捐款极少,学生普遍表示不会再轻易相信“善款有善用”。高校可以根据这一网络舆论事件,与校园公益社团,如学校青协部门合作,开展相应的公益活动,利用网络监管实现资金用途透明化管理,在校园网络中晒出费用清单,让学生们了解资金的去向和来源,并且邀请广大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让学生们在网络信息的帮助下,恢复对公益活动的信心。学校的其它社团活动也可以加强网络宣传,发扬优秀的价值导向,发挥网络的正面教化优势,做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将网络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相结合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直以来都依据相关的思政教材,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对来讲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高,认为是说教式的教育,因此课堂学习效果一般。高校要增强思政工作的质量,就必须重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改革教学内容,加强道德法制宣传。教师要关注网络上的社会舆情事件,注意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实际,将网络舆论引入到高校的思政课堂中,突破教材局限,为枯燥的教学提供更多实际案例,也帮助学生活用教材。比如说,网络盛传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可谓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意识的双重悲剧。复旦投毒案竟然是室友作案,将毒药放在饮水机里毒害同学。这样的做法反映了投毒学子在道德和法制意识两方面的缺失,最后造成了两家人的悲剧。教师可以将类似的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们开展思辨活动,让学生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的主体,转变以往授课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引导学生们从真实的案例出发,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分析网络舆论的真与伪,辨析人性的善与恶,得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校开展的有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打破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局限,引导学生们分析网络舆论,最终完善自己的价值理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