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设计方案展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业设计 设计表现 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
工业设计是基于人类物质和精神基本需求而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专业,①它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工程技术与艺术美学相交融的综合性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工业设计已有30余年的发展,日趋成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发展工业设计已经成为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的重要途径。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②产品创新设计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的有力手段。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并有能力将其转化为创新成果的人才。工业设计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设计人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是设计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产品设计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设计表现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设计师记录创新思维的主要手段,也是设计交流与沟通的有效保障。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表现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客观、准确地表达设计创意的能力,要求他们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形态、色彩、材质、结构、使用方式等要素的准确表现,从视觉感受上建立起设计者与观者之间的媒介,促进创新思维的不断完善。设计表现课程能够为后续的产品设计课程及设计实践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一、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概述
传统的工业设计通常依靠手工绘制效果图来表现设计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工业设计的表现手段。一般来说,工业设计表现课程可归纳为以下四个类别:
(一)手绘表现类
手绘表现包括手绘草图、手绘效果图等,是设计师将头脑中的抽象思考变为具象形态的一种表现手段。设计师通过手绘快速记录转瞬即逝的设计灵感,构思产品的大致形态,并对其进行整理、优化和筛选,使设计概念逐渐走向成熟,从而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二)计算机表现类
计算机表现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表达、工程图学等。计算机效果图可以完整、细致地表现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结构、比例、光影等,花费时间短,修改方便,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为设计方案的评审提供依据;工程图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组成,从工程方面描述设计方案的形状、结构、尺寸、装配关系等。
(三)实体表现类
实体表现主要指模型制作,是从三维角度出发将设计构思变为实体模型,采用的材料一般有卡纸、ABS板、油泥等。随着CNC(计算机数控技术)和3D打印机等技术、设备的普及,机器制作验证或展示模型逐渐成为新的趋势。三维模型制作可以帮助设计师推敲设计方案,尤其对于一些大尺度的产品,它可以在手绘表现与计算机表现之间取得平衡,更为清晰地反映线面转折和空间形态细节;同时,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人机等多方面的验证,也可以用于设计方案的展示。
(四)综合表现类
综合表现主要指对设计方案的全面展示,包括版面设计、Flas、影视影像技术、影视后期编辑、摄影、展示设计、网页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在有些设计院校被称为综合设计表现。一套完整而出色的设计方案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法来综合表现,如版面、模型、视频等,甚至设计方案的展台设计、使用方式表达也属于综合表现的范畴。
二、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调研
通过网络调查、访问交流等方式,笔者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江南大学这四所国内著名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2011-2013级培养计划展开调研。调研发现,在各大院校的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中均设置了手绘表现类与计算机表现类课程,如设计快速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说明这两类课程对于设计表现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方向,这四所院校设计表现课程的课程名称、门数、学分及学期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同是手绘表现类课程,名称却不尽相同,如工业设计表达、平面表达、产品速写等。在课程门数上,少则三四门,多则十几门,其中以清华大学最多,且针对具体专业方向设置了相应的设计表现课程群,如交通工具平面设计表达等。此外,仅清华大学和江南大学开设了综合设计表达课程。在学分设置上,以10-20个学分不等,平均为15个学分。在学期分布上,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这三所院校的相关课程集中在二、三学期;清华大学相对均衡,在完成了设计表现的基础教学后,在六、七学期又设置了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设计表现后续课程。
江苏大学于1993年开设工业设计本科专业。通过22年的建设,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表1)逐渐完善,目前涵盖的课程主要有设计草图、阴影与透视、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表现技法、产品设计模型、模型制作、版面设计等。
相比2008年的培养计划,2009年将手绘表现类、计算机表现类的部分课程前移了一个学期,使低年级学生能够具备完整表达设计创意的能力;同时增设了阴影与透视课程,通过典型形体的透视画法训练,提高学生对空间形态的理解能力和手绘表现的准确性。2012年,随着专业名称与专业方向调整,培养计划做了较大改动。工业设计系下设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两个专业,生源分别为理工类学生与艺术类学生(文中所写“工业设计专业”含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两个专业)。针对两类学生的不同特点,手绘表现类课程有所区分,理工类生源的课程体系中新增了设计素描课程,目的是提高理工类学生的绘画基础;计算机类课程中将Photoshop、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分别更名为二维设计软件、三维设计软件,教学内容扩充了软件种类,丰富了表现方式。此外,从三年级开始,专业方向划分为产品设计与交通工具设计两个方向,在设计表现课程体系中新增了交通工具设计表现的课程群。
(二)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第一,课程内容重叠,缺少衔接。目前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相对独立,教师之间缺少沟通,部分课程存在内容重叠问题,如透视、阴影的内容在三门课程中均有涉及――阴影与透视、工程图学和设计草图,学生重复接受相同的知识内容不仅浪费时间,也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而课程的独立性也导致课程内容没有衔接,不具系统性。
第二,课程教学缺乏设计实践。工业设计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设计实践得到锻炼和提高。③而现阶段课程体系的学分十分充裕,单纯用于设计表现教学,势必会带来重表现、轻创意的结果。
第三,综合表现类课程不成体系。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设计想法大胆、创意突出,但不太会展示自己的设计。仅从设计展示版面中看不到设计的亮点,需要阅读大量说明文字才能读懂设计。纵观红点设计大奖、IF国际设计奖的历年获奖作品,大都具有非常清晰易懂的版面、效果图及示意图,文字相对较少。目前综合表现类课程多为选修课,面向多个专业,不能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具备完整的设计综合表现能力。
第四,针对不同生源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工业设计专业的生源有两类:理工类学生和艺术类学生。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理工类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工科知识基础,而手绘能力、造型能力和视觉敏感力较欠缺④;艺术类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基础,而计算机能力、分析能力和工程基础较欠缺。显然,针对这两类学生采用相同的培养计划是不科学的。
第五,部分课程学期设置滞后。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构思水平和设计能力,而设计表现课程的滞后使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设计构思,阻碍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使其无法参加各类设计实践项目与设计竞赛,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新的课程体系内容
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材施教。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江苏大学在2012版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为理工类学生的修读课程,实线部分为艺术类学生的修读课程,灰块为共修课程。从第5学期起划分产品设计与交通工具设计两个专业方向。课程名称下方数字分别对应学时、学分和学期,以工程图学为例,“60/4/2”代表60个学时、4个学分和第2学期。
新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方向提炼特色,并结合每门课程的先修与后续课程,在相应课程中设置具有延续性的、针对性强的课程训练。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课程教学结合设计实践。在高年级的课程中融入具体的设计实践项目和设计竞赛,使设计表现能更好地应用于创新设计中。2.综合考虑理工类学生和艺术类学生的差异。课程体系的设置取长补短,将原来的阴影与透视、设计素描课程合并为设计草图初步,以提高理工类学生的手绘水平;将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类课程学时与课程训练加以区分,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3.新增设计综合表达课程。为弥补学生综合表现能力的不足,开设综合表达类课程,通过产品商业摄影、版面设计、多媒体表现等内容的集中讲授,结合设计实践,使学生具备以宣传、展示、评价产品设计为目的的设计综合表现能力。
结语
创意思维是工业设计的生命,创意表现是创意思维与创意实现之间的桥梁。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进而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国内四所著名高校的调研,分析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以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注:本文为江苏大学教改资助项目)
注释:
①孟慧.关于工业设计表现技法课的教学探索[J].工程图学学报,2009(5):200.
②李亦文.设计基础课教学与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J].美苑,2005(3):36.
③闫成新,刘衍聪.以创新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建设[J].工程图学学报,2010(4):143.
1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
1.1 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脱节
目前,国内产品设计专业多数设置在艺术设计学院,多个设计类专业并存。基础课程的设置往往是通用式的素描、速写和色彩,并没有针对产品设计专业的特点,去训练学生对产品内部结构的把握能力和整体塑造能力。这种万金油式的教育,使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之间衔接不到位;同时,由于总学时的限制,产品设计专业的许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被勉强塞进后两年,学生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专业基础教育[1];另外,许多院校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实践基地的缺乏,材料与工艺、产品模型制作、模具制作工艺等课程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
1.2 设计理论与专业设计课程呈割裂状态
设计理论课的教学因学时和上课方式的限制,缺乏设计实践的训练,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设计课也因学时所限只是展现了一定的设计方案,而缺乏理论的归纳与总结。因此,学生无法把相关的艺术美学、设计理论、工程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客观地运用到设计之中[2]。
1.3 设计类课程之间存在重置现象
每一门专业设计课程均包括市场调研、设计草图、模型制作、工程制图、方案展示等环节。然而,受课时量的限制,许多设计课程无法深入开展,造成许多环节的缺失,整体学习效果不理想。另外,在教学模式上,许多专业设计课程采用独立的单元制授课方式进行,任课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需要保持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使得该课程与其他课程衔接不够,造成了各专业课程之间的重置现象。
2 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策略
2.1 学习借鉴CDIO教育模式
CDIO教育模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探索出许多丰富的成功经验。首先,明确产品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交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应该打破应用艺术与纯艺术之间的壁垒,实现艺术与科技的新统一;同时,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树立专业设计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与设计能力的设计师。其次,注重培养学生设计表达的能力,设置产品速写、设计草图、产品设计快速表现、产品设计表现技法等多种形式的手绘课程,以及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等三维训练课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三,将设计项目带入课堂,以此来整合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设计中探讨设计方法,了解材料工艺与加工流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组建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群
产品设计专业需要依托设计学科、机械学科的教学资源,突出科技与艺术的交叉融合,突出以创新为中心、“艺”与“工”相结合,实施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并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课堂教学与项目教学并行的培养思路[3]。积极打开学科前沿窗口,打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卓越的产品设计专业设计师的教学模式。以齐鲁工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为例,在满足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将课程按相互关联度分为造型艺术、设计基础、表达基础、工程基础、设计理论、专业设计、实践教学等多个课程群。其中,表达基础课程群主要针对学生创意思维的表现,设置了设计草图、产品设计手绘技法、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等课程,借以训练学生的手绘、软件和立体模型制作能力;专业设计课程群分为家居生活用品设计和交通工具设计两个方向,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组班上课。在学时安排上要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系统整合,重点提高学生的手绘表现能力、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模型制作能力、设计思维创造能力、设计交流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2.3 增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设计课程
增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远离抄袭与模仿。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西方设计文化类课程拓展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同时可适当增设中国设计文化类课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民族文化情操,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齐鲁工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结合齐鲁文化的地域特色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课程,在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中屡次获得优异成绩,也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设计方案已被有关企业或机构采用。开设特色课程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产品设计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尤为重要,有特色才能有生命力和竞争力。要结合地方特色优势开设相应的特色课程,这样不仅形成专业办学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还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4 校企双方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共建实践课程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既要安排高校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详细了解相关产品的设计程序与方法,积累丰富的设计经验,又要聘请企业资深设计师担任兼职教师,进入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实际课题的设计训练[4]。邀请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课程设置环节,共同设立校企双方互利的实践课程,形成“高校+企业”的联合培养方式。
3 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学生能力培养
3.1 创新能力培养
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就是指运用创造性思维开拓性地解决产品设计中的问题。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的产品设计教育十分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们提倡多元化的设计形式,反对模仿和抄袭。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和引导式教学,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实践、交流的时间,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鉴于CDIO教育模式的成功之处,我们在上课方式上要杜绝满堂灌、照本宣科的现象,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消化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承与掌握,更要培养独立思考、开拓性创新的能力[5]。
3.2 交流能力培养
产品设计专业的学习,由于其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和产品设计流程的需要,交流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课堂上,在专业学习方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需要交流,走上工作岗位,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需要交流,设计师与客户之间需要交流,可以说交流无处不在。总之在设计方案形成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需要好的创意还需要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设计方案面对客户时,设计师还需要将设计方案完整地展现出来让客户认可并接受该方案。这种交流不仅是语言的准确表达,还需借助设计草图、产品效果图、工程制图,甚至是精细的产品立体模型。这就要求一位合格的设计师,不仅具有开拓性的创意思维能力,其手绘表达能力、計算机建模与渲染能力、立体模型制作能力都要具有相当的水平。产品设计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设计师可以扩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从而设计出打动客户的设计作品。
3.3 实践能力培养
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国外大学课程设置了大量的专业实践内容,并且大多数学校具有较好的实习基地,甚至有些课程直接到企业授课,学生成绩由企业或实习基地来评定。国内的产品设计专业,实践课程课时偏少,评价方式也不够完善,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不到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最大效率的满足教学需求,力所能及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结语
关键词:手机;产品设计;快速设计;产品族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06-02
产品设计要全面确定整个产品策略、外观、结构、功能,从而确定整个生产系统的布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重要意义。手机正是对产品设计提出苛刻要求的典型产品。成功的手机产品设计不仅表现在功能的优越性,更要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便于开发制造,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从手机产品设计现状出发,通过手机产品信息资源和开发流程的整合分析基于产品族的手机设计的可行性,探讨现代手机快速设计的新方法。
1 手机产品快速设计思想简述
1.1 产品族设计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手机行业进入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Mass Customization,简称MC),它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同时保证较低生产成本和较短交货期限而采用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面对手机创新的压力,企业需要对市场变化和个性化产品需求作出快速响应。因此,快速设计(Rapid Design)成为了各个手机企业的研究课题。
快速设计的核心就是产品族。产品族是指共享通用技术定位于相关联市场应用的一组产品,这些产品之间具有相似性,它们共享相同的结构和产品技术。一个产品开发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产品族模型从概念阶段不断发展和具体化的过程。
1.2 手机产品设计现状
目前手机企业存在两大问题:手机产品的设计周期过长,限制上市时间;企业中存在大量不能重用的零部件,造成资源浪费成本较高。从手机市场角度来看,面临着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多品种小批量、交货期短、市场多变等问题。企业认识到只有引进先进的快速设计技术,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我国手机企业全面推广应用面向大规模定制产品的快速设计技术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从手机产品设计来看,除了创新型手机产品,大多数都是在现有产品设计的基础上的改进或再开发(见图1)。手机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现有的设计数据资料结合已有产品的设计信息建立基于产品族的手机设计系统,通过分析客户的需求信息获取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快速方案设计,解决大批量生产和小规模定制之间的矛盾。
2 手机产品设计信息分析
面向产品族的手机快速设计系统的目标是通过一个集成的设计、管理软件框架体系,融入多种设计技术,以统一的产品族数据模型为核心完成快速设计的各项功能要求,最终完成手机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该系统由用户需求管理系统、设计资源管理系统和手机方案设计系统三个分系统组成(见图2)。
2.1 用户需求库
在基于产品族的手机外观快速设计系统中,系统的目标是根据用户需求完成产品外观设计方案。但是客户需求输入一般非常有限甚至模糊,而我们在概念阶段需要展示给客户一个能够满足主要特征、对客户有较高权重并且能够反映其个性需求的手机设计方案。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客户的需求信息进行分析:
①固定需求。每个客户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是在外观设计阶段,一些信息是固定的。如手机的尺寸、屏幕、成本等等。
②可变需求。除了固定需求外,客户往往会根据自身需要对手机产品提出一些额外的辅助需求,如手机的材质、颜色等等。
③潜在需求。通过对现有行业内信息的整理,分析下一代产品特点或改进方向,从而抽象出客户的潜在需求。
面对众多的客户需求信息,设计人员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和归纳,形成通用的手机产品设计需求信息管理系统。
2.2 设计资源库
手机是涉及工艺最广、最复杂的产品之一。企业根据长期以来积累的设计数据对手机进行集成管理,建立手机实例资源库。该资源库是以产品族为基础,由手机产品方案库、模块库和模块接口库组成的。比如目前手机主要分为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分为直板手机、翻盖手机、滑盖手机等;直板手机可以拆分为机壳、按键、护镜等;机壳又可分为前壳、中壳、后壳、电池面壳等;机壳的材料又有PC、PC+ABS、铝合金、不锈钢等。
手机设计资源信息是一个需要定期维护和及时更新的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手机研发人员更好的理解客户的需求,提高研发效率。
2.3 手机方案设计
手机行业内常用的三维CAD软件是Pro/e,该软件已经具备成熟的参数化功能。手机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通常采用增加同一产品族中产品的相似性,如产品零部件在物理特征和技术特征上的相似性,使产品族中的不同产品间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构件或子系统。因此,手机企业在产品设计中融入了零件几何特征、原材料等通用化的思想:标准化、模块化零部件,增加其可重用性,减少相似零部件的重复设计。
手机方案设计系统包括手机产品需求信息的获取、手机方案的查询、实例模块化设计、方案评价等各个部分。在设计过程中研发人员可以通过更改相似同系列产品族手机产品零部件的功能参数、结构参数修改手机模型,设计完成新的手机产品方案。
3 手机快速设计管理系统
手机快速设计的思路是根据手机产品的设计参数在手机实例库中检索,根据一定的规则提取与之最匹配的类似手机实例,对提取的实例进行分析,通过模块和零部件功能参数的更改设计,保证模型修改后仍然满足客户需求和企业产品定位,实现基于产品族的手机快速设计建模,最终完成手机的设计开发。新的手机产品实例依据一定的规则存储到设计资源库中,不断充实数据库。
4 结 语
为了提高手机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首先应该能够迅速捕捉复杂多变的客户需求信息,明确新产品的设计需求,及时做出正确的预测。为了成功地实施手机快速设计,需要建立满足快速设计要求的手机产品族模型和与之相适应的产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需要对设计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科学重组,使之资源化,成为快速设计中可重复利用的信息资源,并将这些信息资源存储在庞大的产品数据库之中,加上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信息资源,就可以有效支持手机快速设计过程,快速配置出用户所需要的个性化手机产品。其结果就大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邱进冬,顾新建.大批量定制生产及其知识管理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2,12(12):28-30.
[2] 刘晓冰,董建华,孙伟.面向产品族的建模技术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1,13(7):13-18.
【关键字】创新设计;机械结构;应用
机械产品设计的核心在于产品功能的创新性性以及多样化,进而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机械设备的应用需求,这就要求机械产品中必须展示其独特性以及创新性,进而才能够促使机械产品获得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结构设计是机械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将机械理论变成实际的产品设计图纸的过程结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机械产品的材料构成、尺寸大小、表面处理工艺以及表面粗糙度等等,还需要考虑到与其他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产品方式等等。创新设计指的就是改变机械结构设计的相关因素,得到机械产品功能创新以及性能创新的目的。
1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功能设计。机械产品需要满足主要机械功能需求,进而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在功能方面不仅需要展示出创新性,设计产品还要符合相关的机械工作原理,满足机械产品稳定性、工艺力学、材料力学以及装配性能等相关因素的要求。
(2)质量设计。需要考虑到构成机械产品质量体系的相关因素,包括产品精度、产品刚度、产品结构力学的要求等等,进而通过控制相关因素提升机械产品的质量特性以及性价比。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机械产品的其他特性,如操作便捷性、产品外观、安全特性、节能环保等等。产品的质量不仅需要在机械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方面进行控制,在机械设计阶段也应该考虑。
(3)优化设计与创新设计。机械产品结构创新设计的方式为利用结构设计变元等方式系统度构造优化设计空间,在产品中引入创造性思维或者其他学科的技术。优化设计和创新设计在机械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技术产品开发的竞争力。结构优化设计的前提是要能构造出大量可供优选的可能性方案,即构造出大量的优化求解空间,这也是结构设计最具创造性的地方。目前,结构设计的优化与创新仅展现于数理模型运算方面。并未综合考虑到机械产品的本身特性,如产品的加工工艺、材料、连接方式、尺寸形状等等,而且对于机械结构变元法设计也应该建立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
2机械结构设计准则以及创新设计的基本方式
为了保证产品结构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应满足力学、工艺、材料、装配、支承等各项准则,进而促使机械产品能够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具体举例如下:
2.1满足力学要求的设计准则
在进行机械产品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疲劳力学等相关的力学准则,并根据机械产品的使用位置进行相应的力学强度运算,进而才能够设计出较为合格的机械产品。如疲劳力学直接关系着轴承、齿轮以及轴的使用寿命,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机械零件的载荷变化进行相应的力学计算,优化产品的结构,进而对机械产品寿命周期进行设计。如图一所示,虚线为等强度轴外形,实线为实际外形。零件截面尺寸的变化与其内应力变化相适应,使各截面的强度相等。按等强度原理设计的结构,材料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2.2考虑加工工艺的设计准则
在进行机械产品结构设计时,往往要考虑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进而需要考虑相关的结构设计是否能够满足机械加工工艺的需求,如某些机械结构需要采用特殊的成型方式,则需要考虑相应机械结构是否有利于机械加工。如图二所示,图中所示的机械结构以铸件为主,只有改变(a)\(c)相应的零件结构,才能够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特性。
3通过变元法完成机械结构设计的创新
如今,机械结构创新设计是指采用机械结构设计变元法,改变机械结构设计的相关因素,进而获得机械结构的创新,但是创新性结构需要满足于应用需求,并且在性能、经济性方面优于原始的设计结构,变元法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变元、形状变元、材料变元、位置变元以及装配联接变元等等,通过进行变元往往能够得到许多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案,作为设计者来说,就需要根据数学模型对机械结构性能的计算测试并且综合其他因素进行考虑,进而选择出最优化的机械结构设计。
事实上,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不仅仅要对其结构、空间构造、材料等相关因素进行改变,其中对于机械结构产品创新性的评估也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机械制图、建模软件的功能化发展,机械结构设计工作变得更为简便。通过二维图纸的制作以及三维建模,并进行模拟仿真加工,完全能够发现出机械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有利于设计者对于机械结构设计方案的完善、因此,对于现代化的机械结构设计而言,往往通过变元法,修改三维模型中的数据,能够通过3D模型对机械结构设计进行优化,进而体现出机械产品设计的创新性。
4总结
综上,对于机械产品设计研发来讲,创新设计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本文主要探究了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机械结构设计的相关准则,并进一步表述了机械结构设计的创新方式,结合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对于机械结构设计的优化及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万耀青,阮玉湘.机电工程现代设计方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品牌形象是指企业或其某个品牌在市场上、在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公众特别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关于品牌的各要素的图像及概念的集合体[3]。品牌形象由有形的产品功能性和无形的品牌个性特征两方面组成,其产品功能性是品牌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无形的品牌个性特征反映人们的情感需求、精神寄托,显示其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4]。品牌、产品和消费者三者构成一个双向循环(图1),品牌策略和品牌文化能促进产品设计创新,反之产品设计创新提升品牌形象和驱动品牌发展。
1.1品牌形象促进产品设计创新
企业的文化理念、品牌策划伴随着企业成立而产生,并指引着产品设计理念、设计定位、设计构思。中国轿车起步晚于欧美、日韩国家,生产研发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自主汽车品牌的品牌形象一直处于中低端,整体的品牌决定其消费市场、消费人群、产品价格。这几年自主品牌都与国际知名企业展开合作,通过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逐渐完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并意图走向汽车的中高端市场,获取高额的利润,但效果却不如人意。消费者难以接受自主品牌的中高产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主品牌产品定位模糊,造型意象混乱,在围绕品牌进行可持续创新方面略显不足,导致没有稳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难以在中高端汽车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品牌是一种概念、一种象征,企业建立品牌,开拓市场以获取利润,消费者通过品牌认知产品功能、品质和服务,品牌对产品开发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
1.2产品设计驱动品牌发展
如今市场品牌林立竞争激烈,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产品,产品是品牌形象的物质基础,是品牌主要的有形功能性形态,品牌形象最终通过产品传达,没有产品支持的品牌只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商标[6,7]。成功品牌是以产品作为载体,传递着品牌的附加价值,产品和品牌的关系协调则能实现双赢,一方面优良的产品能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度和认同感,如美国苹果公司从Mac、Ipod、Iphone、Ipad一直持续创新,挽救了困境中的苹果品牌,2012年8月成为世界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8,9];另一方面品牌的知名度能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认同,促进品牌的传播,路虎豪华SUV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产品卓越的驾驶性能迅速地占领中国高端越野车的市场。产品设计优劣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满意度,优秀的产品设计能驱动品牌快速发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应用实例
以湖南江麓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麓重工)的液压挖掘机造型设计为例。江麓重工是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而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又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在两大集团公司的文化背景下,江麓重工铸就百年军工、科技引领的独特企业品牌文化理念,制定强军壮民、突出创新、持续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及科技领先、军民共进的企业发展方针[10],如图2。液压挖掘机是2013年公司重点研发产品,本项目组和公司技术开发部共同研究决定在江麓重工的特色品牌形象基础上,开展江麓重工230型液压挖掘机造型设计,传播江麓重工军工文化特征,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2.1产品造型意象定位
产品意象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色彩、造型、材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心理表现,定位液压挖掘机产品意象使造型设计符合液压挖掘机使用者感性需求[11,12]。通过品牌产品造型意象尺度分析,获取各知名品牌液压挖掘机产品的造型风格特征、设计语言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确定230型液压挖掘机产品意象定位由以下三大因素构成:江麓重工企业品牌文化特征(品质、厚重、军工、科技)、用户的工程机械造型设计需求(安全、高效、耐用、朴实、坚毅、经济)和现代产品造型设计趋势(动感、环保、简洁、信息、创新)。230型液压挖掘机产品造型意象四个核心关键词:军工、工程、高效、科技(图3)。
2.2液压挖掘机造型与工程设计
根据230液压挖掘机技术、原理结构特征、生产制造的特点,项目组决定保持液压挖掘机的驾驶室、动臂、斗杆、行走机构、转台的造型结构特征不变。以产品造型意象四个核心关键词为造型设计定位,重点对铲斗、平衡配重、箱体覆盖件、发动机罩、扶手、驾驶室防护罩开展造型设计,重新布局产品的整体色彩涂装和标识贴图,新二维造型设计方案(图4),体现了江麓品牌文化特征,融合了现代造型设计元素,并符合用户对工程机械产品的感性需求。挖掘机箱体和配重的造型验证比例模型(图5),以实物的形式展示设计方案的三维空间关系。建立PROE数字模型(图6),CAE验证保证设计方案的工艺性、制造性和良好维护性。全新230液压挖掘机(图7)与老款产品和同类竞争性品牌产品相比,整体造型更简洁、现代、个性和硬朗,局部的配电箱、通风孔、发动机罩、扶手等造型特色鲜明,既保持了工程机械所固有的造型语言特征又体现了江麓军工品牌文化特色,形成了市场差异化产品品牌形象,新款产品投放市场,获得经销商和用户的广泛好评。
3结论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及其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以设计软件与产品设计专业的关联为着眼点,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并以Rhino软件教学为例,希望对产品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Rhino软件
近些年,我国的产品设计教育在各类综合性大学中的发展较为迅速,这与我国工业制造领域的良好发展局面及其对产品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制造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必不可少的举措之一。但是我国的产品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与我国工业制造领域的良性发展相比较,教育教学体系显得相对滞后。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从形式上可分为产品设计方法学(理论教学)和产品设计制作(实践教学)两大块。理论教学主要教授产品设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教学内容条理性强、层次清晰,学生学习后大多能理解并掌握,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参考资源,但这种重理论化的学习正是我国产品设计教育的通病,它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实实在在的产品设计过程;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设计对象来决定的,而现实中的产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切可用的物件,需要考虑的设计内容包括功能、结构、造型、材质、颜色等因素,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只能讲授一些基础功能原理、构造原则、加工方法等,而当学生遇到一些实际的设计对象时就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往往是功能概念能表述得十分清晰,可对于实现的手段却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将功能与造型、结构与材质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进行总体的把握,缺乏工程的实践锻炼。学生想要通过目前的在校学习去解决上述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学校很难提供对应的教学条件。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对产品概念设计的虚拟建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形成较为直观的认知,特别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材质等内容,从而完善学生的工程经验。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对设计创意的实现起到了深入完善的作用,同时也建立起了设计师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所以,现代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极其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伴随着各类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目前针对产品设计专业所使用到的软件可分为二维辅助设计和三维辅助设计两大类。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是通过对设计软件的学习,帮助学生能更加完整地展现自己的设计意图。结合产品设计流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其中的各个阶段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设计概念提出阶段可以借助二维辅助设计来完成概念草图的绘制;在设计方案完善及评价方案阶段则可以借助三维辅助设计来虚拟完成产品的造型及其结构演示,方便设计师以及用户更加直观地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或评价。目前,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大多院校的设定主要是围绕某一项设计软件基础操作进行教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对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的理解上有较大的偏差,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辅助评估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模型,而非单纯意义上的对某一项设计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在这样一种教学形式下,学生能深究的只是产品设计视觉化过程中的产品模型、表面效果的优劣,而非产品的造型与结构特征以及产品开发的系统过程,这样训练出的学生虽然掌握了软件中操作工具的使用,能按照教授的过程完成课堂上的设计案例制作,但一旦离开了课堂学生就缺乏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面对自己的设计创意往往感到束手无策,不知该选择何种软件、何种工具去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这种硬性的教授曲解了软件开发者的初衷,没有完整地去解读软件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课程改革设想
依据上述我国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项目教学法来增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项目教学法重在以实际项目来训练学生对于实践内容的理解和解决途径,强调学生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完成项目,其中涉及项目信息收集、设计方案实施与评价等,这样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融入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其显著特征是“以项目为依托,教师为辅助,学生为主导”,用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于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而言,专业教师在课程导入阶段应对所授软件功能进行全面的介绍。在进入到项目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设计软件的特点、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所学知识结构介绍相应的设计案例,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度。接下来我们可以以学生为中心,草拟各种设计项目课题供学生选择后,由学生(可以是单一的学生个体或是学生工作小组)为主导、教师为辅助,针对具体的设计项目展开分析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完成设计项目的制作。在整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针对拟定的项目内容及完成思路进行讲解,针对不同的软件需要涉及到的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逐一进行引导示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就软件工具的选择和软件基础知识的运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能真正透过项目制作理解软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三、结合项目教学法的Rhino软件教学思考
Rhino中文名“犀牛”,是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中三维类辅助设计软件,在我国的产品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被使用得最为广泛。该软件的优点是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不高、安装体积小巧、运算过程稳定,作为一款以Nurbs曲面建模功能为主体的软件,对于学生而言操作简单易学,同时能有效地帮助完成设计创意的展示,更可以作为基础平台,帮助学生进阶性地学习专业性强的Nurbs核心建模软件。在Rhino软件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将繁杂众多的软件操作工具分层为初、中、高级设定入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将理论分解融入项目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通过项目案例明确建构思路。在教学的初级阶段,以实体工具、曲线绘制工具结合常用线转面工具的使用方法为主,在教学中可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产品作为项目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完成与案例形态相似的产品模型建构。在中级阶段,以教授产品建构的思维方法为主,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Nurbs建构原理与技巧、曲线及曲面连续性等内容,并配合性地讲解曲线建面中相关的操作工具使用,项目案例可选用不太复杂的曲面型产品进行建构讲解,同时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真实项目案例图片并给予相应的建构思路指导,让学生以工作组形式完成项目建构。在高级阶段,学生应根据自身掌握的操作技术,通过自己的设计创意完成一款产品的构建,而不是临摹式的拷贝。这种分层式的项目教学不仅让学生的实操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以将理论与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为日后学生的专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而言,必须从产品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类软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无法替代设计者原有的设计思维,我们必须合理地运用软件功能,实现设计意图,从而提高设计的精确度、快速性和数据化。本文从产品设计专业及其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改革设想,并以Rhino软件教学为例,以求更好地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设计创意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逐步完善。
作者:王莹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莉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美与时代,2008(8).
[2]曹志鹏.关于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教学的思考之软件群体系[J].祖国,2012(20).
[3]周玲.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4(5).
[4]刘淼.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教学中师生教与学新型关系的建构[J].煤炭高等教育,2014(9).
[5]任衣伟“.数字设计化工具”课程的教学设计初探——以“Rhino”课程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关键词】产品设计 用户体验 家用医疗产品
引言
产品建立起人类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设计赋予产品以意义与价值。体验拓展了产品的功能,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必将涉及人在操作过程中的行为和情感感受。产品体验设计使设计对象突破了传统物质产品以实现物理性能为最终设计目的的局限,形成了对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行为和心理的关注和设计。因此,产品体验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细致入微的用户研究。
1 用户体验
1.1 用户研究
用户是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人。用户有三方面含义:(1)用户是自然人的一部分;(2)用户是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3)设计师也是用户。因此,用户研究应当从用户与产品或服务的互动着手。
设计师往往关注于用户应该如何执行,而不是用户偏好如何执行。通常将以用户为中心的经验获取和生活研究统称为用户研究[1](User Research)。通过用户研究,了解用户的生活方式,清楚他们使用产品的经历和体验,行为动机和情感渴求,从而指导设计师进行用户体验设计。
1.2 体验设计
全球化企业与本土化市场的运营模式使得大众化消费向小众化、个性化消费转移,需要企业观察小众化用户群体并综合分析群体行为模式和文化信仰,试图深入了解用户思维、行为模式以及个人偏好,从而指导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销售。
体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主体通过客体的刺激所产生的内在反应。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是指用户使用产品(物质和非物质产品)或者享用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涉及人与产品、程序或者系统交互过程中的所有方面[2]。突出产品的应用和文化价值,包括感官感受、可用性及易用性和情感交流等因素。这些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用户体验。
1.3 交互设计中的用户体验
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会和产品产生交互行为,即体验的过程。由于用户间的差异,用户会感受到产品不同层次的属性(即造型、功能、情感和文化等)。随着体验的递进,用户对同一个产品的感官体验效用是递减的,而对产品的情感和文化体验效用是递增的。因此,我们在做用户研究时,一定要注意用户背景的差别。
2 用户体验设计
2.1 体验设计的思路
体验可以是当下对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也可以是由过去的经验影响到现在的体验。用户体验设计要综合视觉和功能两方面的因素,同时解决产品面临的其他问题[3]。因此,设计体验可以从用户和产品交互过程的推进节点入手:(1)感官体验。透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让人产生感受;(2)行为体验。在用户使用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交互行为;(3)情感体验。通过物品或服务使用户产生愉悦等激发正能量的感受;(4)情境体验。无论是场景还是他人,情境带给人的感受足以影响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体验。
2.2 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
设计师应将关注焦点放到用户身上,在体现和满足人们真实需要的前提下,寻找解决方法和表现形式。设计师首先总结概括用户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所追求的体验,然后测试什么样的设计能满足用户的这些需求和渴望,同时又能体现企业的价值[4]。
(1)客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组建一支集合了多领域人才的队伍,搜集用户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经历等资料,对设计对象有初步认识。
(2)模拟用户体验过程。① 实验测试法。通过大量调查问卷掌握用户的基本需求,然后通过摄像机记录并观察用户的使用过程,分析用户行为。最后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产品数据库,让用户参与设计,从而发现用户的期望与需求。产品数据库包含二维和三维模型,帮助用户叙述产品使用经验和生活经历。②角色和情境模拟法。通过创建能够代表整个真实用户需求的虚拟人物角色,你可以让你的用户变得更加真实。设计人员可以充分联想情境中各个不同角色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的感受,寻求用户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3)集体讨论。设计团队把设计师、工程师和用户组织起来头脑风暴式讨论,文案人员负责记录有用的解决方案。
(4)构建实体模型。根据讨论得出的最佳建议,设计师会快速制作模型以验证方案。
(5)方案完善并小批量试制。根据实体模型的体验感受不断完善设计,进行小批量试制以最终测试产品。
2.3 设计机构的体验设计实践
飞利浦认为,设计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画图,而是要观察人们的生活、捕捉人们内心的需求,建立产品良好的体验过程。以儿科综合医院儿科CT扫描仪为例。对于小朋友来说,医院是一个阴森冰冷的地方。在飞利浦的“环境关爱体验”计划中,设计师认为使小朋友安定下来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予他们想要的,而有趣的体验会使恐惧感消失殆尽。飞利浦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成像环境,让小朋友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个卡通人物,这个卡通人物会伴随着小朋友检查的全过程。小朋友在和卡通人物互动中感到放松并配合检查,这样不仅能减少重复检查工作及儿童受辐射的危害,还能获得家长的认同,减少他们的顾虑,使儿童乐意接受检查。
IDEO为宝洁设计的Oral-B粗手柄儿童牙刷很受儿童喜爱。设计人员发现儿童习惯用整个拳头来握紧牙刷,丰满柔软的手柄不仅从视觉上赢得了孩子们的欢心,而且从心理上让儿童感觉到安全和有趣,更乐意刷牙。
3 家用医疗产品设计
3.1 家用医疗产品设计现状
国内的家用医疗产品设计以实现产品的物理性能为主,即先进行原理演示,后进行产品设计。因此,产品造型简单,色彩单调,大多给人以呆板、笨重的感觉。以下将从家庭医疗产品与用户的交互体验即感官、行为、情感、情境四方面进行分析。
(1)感官体验方面。①色彩。针对现有医疗产品色彩单调、缺乏活力、搭配不当的现状,考虑到用户长时间使用,色彩必须给他们安全、稳定和舒适的感觉。②造型。现有医疗产品体型庞大,造型简单,缺乏线和面的过渡变化。因此,造型应该表现出专业感和安全感,通过整体和细节对比,过渡面和尺寸变化,创造出和谐的人机关系。③材质。材质是产品材料性能和质感的信息传递。现有医疗产品以塑料材质居多,主要为ABS树脂、PVC和橡胶材料。塑料柔韧而富有弹性,具有良好的质感和光泽度。金属质地坚硬、外观富有光泽,而且具有反光特性。
(2)行为体验方面。①可用性。以可用性为基础,明确用户内心的需求。医疗产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基本都是一种产品治疗一种病症。②易用性。医疗产品基本上都是为实现技术原理而设计,设计师往往关注于用户如何执行,而不是用户偏好如何执行。
(3)情感体验方面。用户的情感体验属于产品体验的高级阶段,产品是否符合用户的期望,用户是否感到有趣,是否会推荐给别人等决定了产品体验设计的成败。
(4)情境体验方面。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一定是处在一个特定的情境里,环境是否舒适和周围的人群是否友善同样决定了产品或服务体验的好坏。
3.2 基于用户体验的家用医疗类产品设计
家庭医疗产品体积小巧、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是区别于医院用医疗产品最主要的特征。一件好的医疗产品不仅应该在用户感官体验上呈现良好特征,更应该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可用、易用且好用,达到产品内外品质的协调统一。
整个研究分为用户研究和体验设计两部分。在用户研究阶段,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用户调查,综合分析发现设计机会,明确设计定位,进而进行体验设计。
(1)用户研究。①客户寻求用户体验好的家用医疗产品设计方案,希望改善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因此,组建一支集合了设计师、工程师、社会心理学家和用户等多领域人才的队伍,搜集用户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经历等相关资料,使设计人员对研究对象有全面而客观的初步认识。②模拟用户体验过程,挖掘用户的行为及心理需求。a.实验测试法,收集各种各样的用户数据。通过大量调查问卷掌握用户的基本需求,然后通过摄像机记录并观察用户的使用过程,分析用户行为。最后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产品数据库,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从而发现用户的期望与需求。产品数据库包含二维和三维模型,帮助用户叙述产品使用经验和生活经历。二维模型主要有产品图纸和照片,三维模型主要是虚拟的产品模型,即各种不同造型的按键、旋钮、面板等。利用平板电脑的小巧便捷性,让用户在产品数据库里选择喜欢的医疗产品,用摄像机和录音笔记录用户的行为,偏好的原因及期望等信息。b.角色和情境模拟法。通过创建能够代表整个真实用户需求的虚拟人物角色,你可以让你的用户变得更加真实。设计人员可以充分联想情境中各个不同角色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的感受,寻求用户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人物角色将用户调查及用户细分过程中得到的分散资料重新关联起来,确保在整个设计过程期间把用户始终放在心里。③集体讨论,明确用户需求和设计方向。设计团队把设计师、工程师、社会心理学家和用户组织起来头脑风暴式讨论,文案人员负责记录有用的解决方案。经过讨论,建立用户的体验模型,进行产品体验设计。
(2)体验设计。①构建实体模型。根据讨论得出的最佳建议,设计师会快速制作模型以验证方案。利用纸板、油泥等快速成型材料制作实物模型,用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实物模型来展示方案是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解释方式。②方案完善并小批量试制。根据实物模型的体验感受不断完善设计,进行小批量试制以最终测试产品。用更真实的产品测试不同人群的体验感受,分析用户行为和心理需求,完善设计方案。
4 未来家用医疗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改变,家庭医疗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广。在体验经济的时代,用户将直接参与产品研发的全过程。设计研发人员应该对用户的行为和心理进行研究,设计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家庭用户需求的医疗产品。基于用户体验的家庭医疗产品设计是医疗产品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利于家庭医疗模式和家用医疗产品的普及。
参考文献
[1]胡飞编著. 聚焦用户:UCD观念与实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罗仕鉴,朱上上编著.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
关键词 蜀绣 旅游 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郫县制定了“蜀绣产业发展规划”。 确立了:建设蜀绣产业基地;抢救、保护、传承、发扬蜀绣技艺和文化;以蜀绣文化与市场产业结合,实现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的战略。以高集聚式和高集中式人才为中心,以蜀绣产业基地建设为龙头,形成蜀绣产业规模,打造“蜀绣之乡”,树立“蜀都绣娘”品牌的战略发展创新性的拓展思路。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蜀绣和其他传统艺术工艺一样,不但存在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机遇,又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各种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展蜀绣的产品设计,以此带动新的旅游发展,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当前,我国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迎来最“黄金时代”。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四川对包括蜀绣技术文化产业旅游在内的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资金、政策、宣传力度都向地方特产的发展倾斜,现在旅游热和观光热的增温,出门旅游数量和频率不断增加,游客的旅游素质和旅游品位也不断提升,高品位的旅游纪念品是游客购买的重要地域性物品。蜀绣文化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而作为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旅游纪念品,却因为起步较晚、开发理念落后、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原因,仍处于发展弱势的阶段。因此,合理利用地方文化特产,地域性强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发展特色旅游纪念品就势在必行,从而起到传承技艺振兴传统工艺产业的作用。四川蜀绣曾有着辉煌的历史,当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大产业之时,为地域特色旅游纪念品发展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对于郫县蜀绣旅游纪念品的现状调研和可持续地进行开发设计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对蜀绣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高校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性研究开发。
蜀绣产业既是产品生产的经济产业,又是文化艺术的创意产业,还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地方绣厂每年盈利是非常可观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绣娘也是附近的农妇为主,因此他们闲时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蜀绣的制作上了,出售绣品以后又能换来经济收入,这也是扩大就业机会的一种表现,也是维护地方群众增收创收的一种方式,由于蜀绣是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就会向全世界扩大影响力,从而也扩大了地方城市的影响力,带动城市的新旅游方式,蜀绣不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重要成绩,在文化艺术上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将蜀绣作为一种专业或者实践性课程在高校开设,蜀绣厂和高校结合,从蜀绣技术传承,蜀绣产品研发,蜀绣画面设计等方面进行合作,地方企业与高校合作,能起到互补的作用,为技艺传承和产品设计开发做到最有力的保证。作为课程在高校进行推广,就能扩大接受和传播人群的面。同时也会带动一大批专家学者对蜀绣进行考察研究,毕竟这方面的保护性研究还是非常缺乏的。
从游客购买动机看蜀绣旅游产品市场。只有了解消费人群、消费目的、消费方向和消费动机,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产品。通过在各种旅游景点的现场调研和针对不同人群的问卷分析调查,结合蜀绣艺术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地域代表性强、艺术欣赏性高、纪念价值性大、设计独特性、携带方便性和价格适中性这六个主要特点,可以把蜀绣旅游产品市场的游客购买动机具体为蜀绣作品的收藏,这就需要绣娘和绣品以及绣的图案都要达到一种非常高的水平,之前说到和高校联合,就是可以将蜀绣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相结合,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蜀绣人才。家居装饰需要,蜀绣作为摆件出现是非常多的,但是形式相当单一,如何能适应当前这种大众都是小户型的装修需要,这就需要更加深入对消费者进(下转第41页)(上接第39页)行调查。产品实用性需要,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快餐文化是主流,这种传统的技艺文化载体,如何能打动年轻消费者,也要根据这类人群的消费去考虑,比如手机链或者项链等。馈赠给情侣亲人需要。旅游留念性需要,到了四川旅游,都想购买与四川相关的纪念品带回去给亲戚朋友和同事,当前蜀绣的形式及其不合适携带回去的,那么如何适应这类人群的需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所在。图案寓意审美需要,现在的小朋友人群都需要动漫卡通的艺术形式,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将传统的文化图案给他们,他们是不屑一看的,因此必须适应他们的审美情趣,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图案文化,这样才能在这类人群里找到新的消费经济增长点。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就知道蜀绣产品开发的方向了。
蜀绣旅游产品面临的问题:与当地景点联系不紧,缺乏地域特点,根据各个景点因地制宜地出售产品,从形式和内容上做到不雷同,每家店面和景点联系起来,做相关材料的设计方案,包括店铺的设计,蜀绣内容的设计,蜀绣产品的设计,包装设计等;售卖点零散,如果需要加大发展,就需要统一品牌形象,包装地域产品,打造标准化售卖点,做到标准化和差异化;实用性较差,不贴近现代生活,只能做简单的展示,没有其他实际意义,那么可以考虑从功能上和产品包装上多做设计;品种比较单一,开发落后,目前就是简单的桌面装饰,从新设计方案以后,考虑全方位地打造蜀绣产品;设计蜀绣的图案表现形式极为相似,产品上缺乏新意,如何开发新的蜀绣作品和设计全新的蜀绣表现方式就非常重要了;包装非常简陋,而且容易损烂,非常不便携带,特别是旅游者,购买以后由于蜀绣有玻璃,又怕在后续的游览中撞坏了,目前的包装确实不适合当前的旅游形式,现在好多游客都是购买以后由快递寄回,因此如何设计一套包装能适应快递这种形式的包装,也能提高蜀绣的销售;价格不合理;各蜀绣企业品牌识别不强,这就需要统一地域性产业。
【关键词】民间艺术;家具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83-01
家具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训练的基本目的,在造型设计的基础上了解家具所能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是课程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1]。将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的课程教学,有助于这一目的实现。
一、研究的意义
目前,国内高校家具设计教学体系过于强调西方艺术理论及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导致学生热衷于西方的艺术形式。这不仅是对本土设计文化的忽视,更是我国艺术教育的缺失。反观北欧的家具设计,一直坚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家具。其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消化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实现家具设计的现代化和个性化[2]。民间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将其引入家具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3]。
二、教学设计
(一)基础理论教学。本课程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形式开展。为保障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实施,在前期理论教学中,重点讲解家具发展史,风格类型及演变,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家具的结构类型及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等。课堂作业包括临摹练习,造型草图设计等。其中,要求每位学生自选某一家具设计相关主题进行3-5分钟的主题汇报,主题内容包括国内外知名家具品牌、当代的家具设计师,近期的设计展等。
(二)教学任务的布置。设计实践的主题为“民间艺术@现代家具设计”,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家乡的某一民间艺术形式,提取视觉元素,运用到现代家具的造型设计中。
(三)教学任务的实施。设计实施过程共分为5阶段:
1.市场调研及汇报。首先要求学生完成2000字左右的前期市场调研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所选民间艺术简介;(2)视觉元素提炼的思路;(3)个人的设计构思、设计方向和创新点等。调研报告可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展示。然后要求学生进行3-5分钟的汇报,通过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后期设计方向。
2.设计方案图。要求学生完成概念方案不少于20套,用手绘透视效果图表现,方案草图应能清楚地表达设计方案的造型、结构和色彩关系。有必要的可适当增加其他图样或文字进行说明,以便尽可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设计构思,并最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方案的选择和优化。
3.优化设计。对最终确定的1个方案展开优化及深入设计。(1)要求学生用CAD绘制结构装配图,并标注完整的尺寸。图样需按比例绘制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必要的局部详图等。(2)CAD绘制全部部件图或零件图。
4.模型制作及效果展示。要求学生按照缩小比例制作实物模型,以展示家具的立体造型。用3D软件完成产品效果图,并通过环境场景图展示整体效果,最后通过平面软件设计展板,以便后期的成果展示及课程作业存档。
5.成果汇报及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上台汇报,全面展示课程成果。汇报内容包括3个阶段,即发现问题阶段――设计主题的确定,分析问题阶段――设计构思及方案优化,解决问题阶段――模型及效果图展示。
教学评价的成绩由4部分组成:学生自评占30%,互评占20%,教师评价占40%,展示效果占10%。这种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锻炼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结语
本课程通过将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教学,加深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设计过程的演练,锻炼了创新思维。在设计作品中,有的将民间艺术的图形和色彩元素用于家具的装饰化处理,有的将民间艺术的造型元素进行移植和同构设计,创造出全新的家具形态,也有的将民间艺术中的象征性和生态性应用到家具设计中,赋予家具深刻的文化内涵[4]。
参考文献:
[1]郭文礼.地域文化导入家具与陈设艺术课程的研究――以维吾尔族木雕家具为例[J].装饰,2015(12).
[2]徐颖婷.透过民间艺术看后工业时代的中国家具艺术[J].艺术评论,2012(11).
[3]刘菲.民艺装饰元素在现代环境中的应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4]许世虎,张婧.民间艺术吉祥图案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13,34(14).
作者简介:
钱 宇(1982-),男,安徽人,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讲师,硕士,主攻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