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作品语言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

第1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关键词: 语言教材 儿童文学作品 语言修辞特征

儿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就如同所有的建筑物不能离开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一样,儿童文学的城堡是用形象、生动的、多彩的语言砌成的。离开了语言,文学便不能存在,因此人们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1]。

陈子典认为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相比,儿童文学语言具有表达内容、提供学习语言典范的双重意义。儿童文学作品要担当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与训练的任务,他们从中学习语言、丰富词汇,懂得如何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语言修辞特征的分析探讨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前对儿童文学语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儿童文学语言特点的研究,强调语言要浅显、易懂、口语化、形象性、音乐性等,除了郑荔在《学前儿童修辞特征语言研究》一书中论述了儿童文学创作中语言应符合儿童修辞特征外,对儿童文学语言修辞研究的鲜少。修辞性语言反映了语言运用高位能力,有利于扩展学前儿童语言经验,挖掘语言美的潜能,激发学前儿童的美感,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交际质量[2]。鉴于此,本文从修辞学的视角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研究,发现教材中语言的以下修辞特征。

一、以形象性比喻为主,与幼儿自身经验相结合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即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比方另一事物或情境的辞格,被比喻的事物通常被称为“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3]。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以形象性比喻为主,所选用的喻体多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并且符合幼儿文学诉之于听觉的特点,比喻句中口语化倾向显著。

儿歌《下雪天,像过节》出现比喻四次:停着的小车像鼓鼓的面包,圆圆的屋顶像涂满奶油的蛋糕,树枝像胖乎乎的薯条,下雪天像过节一样热闹。所使用的喻体“面包、涂满奶油的蛋糕、薯条”这些食物都是幼儿生活中很喜欢吃的食物,形象生动,与阅读作品的幼儿的经验直接相关,所以幼儿在阅读中倍感亲切,同时为幼儿提供认识事物的新视角。谜语《猜猜我是谁》中出现比喻两次: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把大象的耳朵比喻成蒲扇,身子比喻成小山,用词口语化,符合幼儿接受语言的特点。并且通过这种创造相似性的比喻,将新的词汇“蒲扇、小山”纳入原有的语言系统中,幼儿对新词汇的理解更形象化、熟悉化,学习语言对于幼儿来说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二、拟人符合幼儿“泛灵论”的思维特点

拟人,又称人格化,是指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的语言表达手段[4]。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多是篇章化拟人,并且拟人的对象具有普遍性,除了人以外的事物都是被比拟的对象,如秋弟弟、春姑娘、燕子姐姐、青蛙妈妈等。林小杯的儿童诗《我被亲了好几下》通篇用拟人的手法,把阳光、风、衣服,甚至石头和水滴都赋予生命和感情,使作品呈现一种天真活泼的稚拙美,在读者的心理上产生激荡,引发读者对美感的体验。究其根源与学前儿童“泛灵论”的思维有关,学前儿童往往将自身的感情投射到周围的事物上,被人格化了的世界,在幼儿看来却是最本真的最自然的。

拟人修辞是幼儿文学创作中的宠儿,可以说拟人是幼儿文学的灵魂,没有了它,幼儿文学便是死的文学,没有了它,幼儿文学便如同折断了翅膀的小鸟,不能在儿童的心空上飞翔。两套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语言注意到幼儿对拟人修辞的喜爱,拟人化语言符合幼儿“泛灵论”的思维发展特点。

三、以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反复为主,情节反复为辅

教材中作品语言的重复多以词语、句子的反复为主,情节反复为辅。反复可以给幼儿安全感和舒适感,也可以让幼儿获得内在秩序感,形成最基本生命的秩序感。如南师版儿童诗《欢迎》中:“欢迎!欢迎!大树真好。”词语反复出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跃然纸上。故事《鼠小弟的背心》,通过小鸡、海豚、狮子、大象反复试穿鼠小弟的背心,最后鼠小弟的背心成了一个布条。情节反复增强作品的趣味性,让幼儿在兴奋、高兴之余,无形地融入作品的情境。

但儿童文学的反复是有细小变化的重复,不是单调的重复,苏教版有些作品语言反复单调,没有趣味性。如中班上的儿歌《我爱上幼儿园》:“念念儿歌,跳跳舞。动动蜡笔,画画图。举起手儿数一数。有趣故事读一读。上学快乐又幸福。”中班下的儿歌《上学最开心》:“唱唱儿歌,跳跳舞。动动蜡笔,画画图。举起手儿数一数。有趣故事读一读。上学快乐又幸福。”这两篇儿歌内容除了名字和内容中的“念念”和“唱唱”不同外,其余是完全重复的。

修辞性语言代表语言运用的高位水平,修辞的运用有利于儿童认知、情感及审美的发展[5]。幼儿教师应做到顺应儿童修辞天赋,引导儿童分析儿童文学作品中国语言的修辞特征,鼓励儿童自由使用语言,并不断加强自身关于儿童文学修辞学的知识学习,促进学前儿童修辞性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卫平,王坤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4.

[2]郑荔.学前儿童修辞特征语言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7.

[3]陈莎莉.试论幼儿文学创作中比喻的运用[J].云梦学刊,2002,23(5).

第2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语言;歧义;现象

引言:外国文学大作特别是英美文学大师小匠作品中则出现较多的的歧义现象,出现歧义的原因有很多,语言习惯不论是作家个人的还是由国度划分的,英美国家的一些语用特点及语用养成都有一定的大环境引发的。曾经写作《老人与海》的著名冒险作家海明威就曾经写作过的一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就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多义现象,而比较明显的是小说本身的题目就显现了很大歧义,“武器”英文arms还有一个意思却是“手臂”,可谓是天壤之别。

一、歧义现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一)利用歧义来引人深思

文学作品叙事过程中使用具有歧义特点的语言较多,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作者对英美文学作家就经常会利用歧义来引发读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让读者在思考中获得对作品的认同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因为预设疑问而产生歧义的现象有很多,因为作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不会针对某个词和句子做出明确的解释, 这些词语和句子的歧义也就容易产生,这就需要读者或者研究者发挥想象加以分析和编译。预设歧义是英美作家经常使用的手法,这是由于这样的语言提供出来的语言具有意义不确切特点,在读者的心目中会产生一种不确定性的模糊美。环境使然当真会出现如簇不同的英美文学语言的传统歧义。

(二)利用歧义加强文学作品延伸性

进行过相应的英美文学研究的学者都会清晰的懂得歧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功用,而这个所谓的歧义便是指有辨识度的文字,就是指示语即在时间、地点等层次,这个指示词不是简单的只有指示作用,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这个也有个中明示的词语。但是虚拟世界的指示语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重要的是所指示的含义一般是伴随着具体的时间地点语境等多方面的更换及时的产生一些特殊意义的转变,一般在这种情形下就要让读者自己领悟进行选择性的理解。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进行写作,需要的是利用歧义来使得文学作品有着自己的延伸性,一部文学作品只有具有延伸性才会具有故事性,一般文学作品的语言也都存在有所指和非所指两个维度,在文学领域,文学家将这两种用法分离开来,也就是说他们相互之间是对峙的,与此同时同一个指示语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不一样的用法由此便会存在所谓的有差异的指示意义的反面;最后指示语多重性和引申性利用,这种方法方式也就使得文学作品具有多样的多层的多彩的意义内涵。

(三)利用歧义提高文学作品丰富性

英法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歧义现象有很多,很多文学作品中作家运用歧义提高文学作品丰富性,所谓的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就是指丰富的情节,多彩的情感,有厚度的经历,乃至精湛的文学性,采用预设疑问的方式设置文学作品的歧义,这些方式的采用更多的体现在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英美文学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是在进行一部大巨作的酬酢,而这些酬酢使得文学作家在创作的时间里常常很难针对某个词语或者句子给出明确的解释,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使得读者容易产歧义。歧义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词多义,而所谓的一词多义也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创作中并且会产生很常有的歧义现象。在英美许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已经有许多人充分利用一词多义的优势, 将作品表现的更加具有魅力和特点。 “一词多义”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词语同时有几个或乃至是多个含义,这样的词语也可以说跟我们日常见过的同一个词语不仅只有一个意思而且这些词与还会有很多个用处。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歧义现象呈现的原因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风格所需

英美文学作品的风格所需要的语言歧义是根本的原因,就英美文学来说,大部分的文学巨匠也就是那些本身从事英美文学设计师与创作人员,这些创作一般是由于对原著作者及其作品认真负责的初衷,这种手法不仅能够尽量发挥作者独具一格的风格,而且可以使得作品具有的设计的歧义现象手法可以加深这些文学著作的思考,作者在编辑翻译作品时一般是要尽可能的做到合情合理同时也要做到准确无误以及恰当的融合与作品的现实表述。英文作品中存在的所谓预设歧义一般便是英美文学作家在写作中常常运用的手法,这种不仅是著作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理所应当的是因为这样的写作手法在表述上存在的含义具有很大的不_定性,这样的好处就是读者在阅读文章时能够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歧义信息进行理解,也许正是由于这种读者的天然需要,文学作者才会进行所谓的理解认识的语言特色,这些常常会在读者的理解或者心中发现种种所谓的隐隐约约的或者不确定的模糊魅力。

(二)英美文学作品内容延伸所需

伴随着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基础性共建的今天,我们国家的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加大了对外延伸的投入,也就是说很多中外文学在文化交流中慢慢的有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很多的文学学者也将越来越多的经历用在了英美文学创作的研究的过程中,同时采用了很多相应的专题研究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歧义现象。那么如何对英美文学中的歧义现象进行高度的而且较为深入的解读,语言的歧义现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使得文作品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延伸,读者可以更好地遨游书海,以及欣赏文学作品的精华,感悟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引用文学语言的歧义性可以将英美文学作品的书海世界扩大化。

(三)英美文学作家创作所需

语言歧义可以说是文学创作过程中必须的,英美文学作家的创作需要的是运用歧义的手法是文学作品的。这些是一种可以用来反射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屏障,这种手段不仅可以体现出来创作作者的创作背景也就是当时所处社会的发展情景,而且还可以表达出现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书中社会发展强烈的生活祈求。英美文学中有一些文学作品不仅在作品的叙事手法中运用些许比较容易产生歧义意义的文字,这种叙事手法常常出现在文学大家的著作里。这种手法可以点燃读者在阅读时的热情,将所想之情融于此时彼景当中,而且可以使读者在遨游书海的同时产生共鸣。

结束语:正常情况下读者在遇到种种所谓的歧义性语言的时候要用文学读者理解与著作所提供的框架结构以及情节设定来进行特殊的斟酌以及文学咀嚼,这些都是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所需,一般是需要将作品所营造出来的情感意境不断思考与文学分析,然而仅仅做好这些基础巩固,文学作品的读者方可领悟出来它的核心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胡冬.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歧义现象解读[J]. 语文建设,2013,15:31-32.

第3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文学课 审美鉴赏教学

近年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的这一尴尬现状,不少学者提出了诸多教学改革建议。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的教学要坚持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审美鉴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传授基本审美鉴赏方法,使之在将来的汉语教学当中能够学以致用,成为跨国际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的优秀传播者。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加强审美鉴赏教学的必然性

1.专业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作为中学语文课与高校中文专业文学课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审美鉴赏教学同样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课。从教学目的而言,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文学课的学习来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文科专业的区别决定该专业文学课开展审美鉴赏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的开设,除了人文精神、文学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文学学习文化、了解文化,进而完成文化传播与文化国际交流的目的。而汉语国际教育文学课中开展审美鉴赏教学,不仅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更是要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学生只有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了,才能读懂文学作品,领略文学作品的美,进而理解文学背后的文化内涵。近些年来不少高校开设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文学课不仅被压缩,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偏差。如课堂上教师讲解古文作品时,注重字词句的分析,注重文字和内容分的理解,却往往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美的分析。诚然,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基础文字、内容的讲解上,这可能跟学生的语文底子差有关,但如果把文学课上成古代汉语课或现代汉语课,当学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候不震动于诗歌奇诡壮丽的想象之美,当读到巴金的《家》中“鸣凤之死”时,感受不到动人心魄的悲剧之美,这就违背了开设文学课的初衷。尤其与其他文科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可以有更多课程、更多方式加强对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专业课程的限制,有限的文学课学习,不仅是对文学知识的掌握,更是培养、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文学课开展审美鉴赏教学是一种必然。

2.汉语国际教育文学课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

审美鉴赏教学不仅能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更可以学以致用,在成为汉语教师后,把这一教学手段,即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方法运用到将来的汉语教学当中。汉字教学仅仅是低级汉语教学,有学者认为,当前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汉语学习者已经不再把汉语当作一种全球交际语来学习,而是希望能更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1]。因此,文学课进入汉语国际教育是学习了汉字之后的必然。文学承载了一个民族成长的历史,以独有的方式纪录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情感以及心里缩影,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展现出一个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同时,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语言表达,书写方式、修辞技巧,使学生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能更进一步学习文字与文化。

文学课既然会在中高级汉语教学中出现,那么如何教好文学课,让汉语学习者们能真正把握文学作品,不仅要读懂,了解文学作品体现的文化特征,更能从中领略文学作品的美,提高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力,是文学课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学课教学,审美鉴赏教学同样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审美鉴赏教学策略

1.强化审美思维训练

在文学课上老师常常会听到学生面对文学作品时“读不懂”的抱怨。其实很多时候,读不懂文学作品的原因不是文字看不懂,句子不明白,而是审美鉴赏能力的不足。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审美鉴赏力可以理解为运用审美思维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学生“读不懂”文学作品很大原因就是不能用审美思维来理解作品。审美思维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从感性体验开始,以理性认知为审美活动的结束。审美思维活动让人们辨别或者认识什么是美,并且人们可以通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来强化这一思维活动。“通过审美活动,人逐步在头脑中储存了审美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即理性认识,这些信息形成某种审美习惯和思维定势”[2],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课上,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开展审美思维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审美直觉,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是审美鉴赏教学的核心思路。

文学课上文学作品的讲析可以与训练学生的审美思维相结合。例如分析诗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审美想象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通过激发想象力,充分调动个人的感觉器官,并结合个人生活体验,用心体会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形象、内容、情感。如分析戴望舒《雨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品想象“丁香姑娘”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可以想象诗中“雨巷”的画面(或场景),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审美思维训练也包括对文学作品情感体验的激发。“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观念,使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与鉴赏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符合客观发展规律,达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3]文学是人学,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记载了作家的人生体验,表达了作家对人生的思考。文学课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感受作品表达的真善美,在情感力量的感染中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和审美情操。

2.以作品为“体”,以方法为“用”的教学方式

“体用”作为中国哲学的一对概念,在此“体”指的是文学课教学的根本,即作品的分析解读。但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学课毕竟不是单纯的作品欣赏课,也不能上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史课,教师应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有意识的介绍分析作品的方式和方法,即是“用”――用什么方法对文学作品展开审美鉴赏。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文学课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情怀与同时学习审美鉴赏方法两者并不矛盾冲突。

文学作品审美鉴赏方法在运用上有共性,例如文学作品审美思维有其一致性,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离不开想象和联想,阅读文学作品的必须融入读者的情感体验与共鸣等等。但具体到不同的文学类型,审美鉴赏方法是不同的,例如对诗与小说的鉴赏方法的不同:诗歌作品更强调从意象的运用、语言的优美、修辞的运用、意境的表达等来鉴赏,小说体裁则注重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设置、叙事技巧等。因此要结合文学作品的体裁类型,抓住特点分析鉴赏。同时,文学课的审美鉴赏教学方式是灵活多样的,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其他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手段,同样可以围绕审美鉴赏教学目的,通过精心设计,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课堂上。有效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领略文学作品的美,例如讲解郭沫若的《凤凰涅》,考虑诗歌的特性,结合学生对那个时代的历史隔阂,可以安排听一听朗诵音频,身临其境的感受诗的音韵之美,在民族觉醒的激情宣言中体会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另外,突出对文学作品语言美的鉴赏,把文学和语言的学习融合起来。文学是的语言艺术,教师要注重对文学作品语言文字美的分析,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语言的内涵与形式,分析语言的凝炼、音韵的优美,感受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表达之美,这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注重语言学习的要求。

3.注重中外文学的审美比较

文学课应注意比较方法的引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有意识的拿别国的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比较学习,培养跨文化比较意识。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东盟方向的汉语教师,因此在讲解《三国演义》的时候,可以提到《三国演义》对泰国文学的影响,如泰国文学史上的新散文体――“三国体”,更可以把《三国演义》与由《三国演义》衍生开来的各种泰国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两国文学作品的差异性,并通过文学了解不同民族的审美特性。

两国文学的比较可以是多方面的,从审美鉴赏教学的角度说,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中外文学的审美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学在审美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比较,看到相同与差异,透视共性与个性。张爱玲可以与艾米丽・勃朗特比较两者间的审美特性;分析沈从文《边城》的审美理想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阅读川端康成作品《雪国》,比较两者审美理想的学习任务;学习古诗文,必然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求善”的审美价值观及重道德教化的审美功能,但不妨也谈谈西方文学“求真”的特点及重审美愉悦的功能。这种学习方式也可以看作比较文学的介入,乐黛云曾把比较文学定位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认为比较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话,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文化沟通”[4]。总而言之,教师应引导学生用一种宽容的、开放的意识看待中外文学的审美差异。文学审美差异的本质其实是文化的差异通过中外文学的审美比较,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联系起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别国文化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理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加印.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文学课程[J].社会科学战线,2010(7).

[2]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钮燕枫.审美思维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

第4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1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其所表达的思想是较为抽象的,是作家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在其展现的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艺术性在其中。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生活内涵,因此,加强学生们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使得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由于现如今学生们的压力较大,因此,对于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总是被忽视。对于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来说,大大降低了其欣赏价值。一些语文的教育工作者将这些文学作品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但是这是对于文学作品的亵渎。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其他的文体,其在思想内容和创作手法等方面都是独树一帜的,需要对其进行耐心的品读和回味,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更能感受到作者的用意。因此,提高学生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更能够积累相关的知识。

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来说,都是通过进行艺术性的描写来展现真实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状态,同时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可以使学生发散思维,感受作者的处境和心态。作者在对人物性格或者是景物等进行描写的时候,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法来塑造,这种手法可以得到学生们的借鉴,在以后的协作和鉴赏中得以运用。另外,通过鉴赏文学作品,可以是培养读者的个人情感,对于善于恶、是与非,对与错,都能够进行自我分辨,进而和作者产生共鸣,这就是对文学鉴赏的最高境界。

第二,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语文是我国的国学,其中包括诸多方面,其中有听说读写是最为基本的能力。学生们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可以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等进行分析,提高其鉴赏能力,在无形中对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另外还可以使得学生借鉴一些协作手法或者是协作能力。另外,好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称为艺术,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基础。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其中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可见,对于文学的鉴赏能力和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鉴赏能力提高了,相应地提高了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各种语言构造的能力、理解作品各种表达方法的能力等,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阅读是中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中学生终究要离开老师的庇护,如果他们掌握了鉴赏方法,具备了鉴赏能力,也就具备了相应的阅读能力。由此看来,就增强学生自身能力而言,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

2 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很难说有什么捷径,它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又的确需要遵循一些规律。把对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文学作品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教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文学鉴赏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内容的鉴赏、艺术技巧的鉴赏,还包括写作风格的鉴赏。高中学生一般具备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基本具备了思想内容的鉴别能力。

2.1 反复朗读,训练语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教学进行朗读训练,有助于提高语言感知能力,从而提高鉴赏能力。指导学生朗读小说和剧本,可以使他们在脑际铺开典型环境,展开矛盾斗争,浮现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作者运用准确语言进行各种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一部文学作品,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印象要深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朗读要达到这样的标准:第一步,语音准确,句读清晰,不错不漏。这是正确理解作品内容的基本要求。第二步,正确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真正读懂文学作品,必须具有语言的悟性。这种悟性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逐渐获得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正是获得这种悟性的最好方法。

2.2 引导学生深入作品,培养鉴赏作品的能力

2.2.1 仔细品味文学语言,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

文学创作运用形象思维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这就形成文学语言的独特特点:形象、凝炼含蓄及新鲜多样。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学语言特点,领略作家语言的风格技巧,并通过语言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形象和主题。设问、置疑,引导学生分析文学形象,提高艺术形象的鉴赏力文学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因此培养中学生艺术形象的鉴赏力,可从作品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人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及刻画这样的形象有何意义等方面提出问题,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分析。分析过程中,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会受到强烈感染,体会到作品形式的完美,内容的深刻,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2.2.2 求真求实,提高鉴赏作品主题的能力

主题是全文的统帅,语言及其他写作技巧的鉴赏都离不开对主题的鉴赏。主题的形成,离不开作者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又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作家思想立场的影响。因此要准确把握作品主题,既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及写作背景,又要联系作品实际。

第5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

一、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要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根据该作品的体裁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进行翻译工作,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做出更准确的表达。其次,由于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多元化,例如:散文、小说、科技应用文以及诗歌等,其中散文、小说与诗歌这些文学体裁的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与以艺术性。因此在翻译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该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再结合中国人语言与阅读的习惯,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技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体现出来,便于中国读者正确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文章主旨,有利于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最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文化元素较少,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对专业用语或者专有名词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段,而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则不必过于考虑。2.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面入手,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源自于美国,其强调的翻译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还要使翻译中整体文学作品的风格、体裁以及语义都要形成对等,从而更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便让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例如:“Thewaterthatbearstheboatisthesamethatswallowsitup.”如果按照直译,将会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和把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没有清楚表达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而如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促使中国读者更直观的理解其内涵。3.正确解读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理论,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是一种翻译理论,源自于20世纪末的美国,由LawrenceVenuti所提出。其中,异化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中源语言文化为最终目标;而归化的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最终所翻译的语言文化为目标,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赞同异化理论的翻译人员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是使中国的读者能够领悟并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重点在于“接受”,而不需要读者去了解其中的内涵;赞同归化理论的翻译人员则认为,翻译作品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所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充分感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其重点在于“感知”,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与优势。对于异化理论而言,可以使翻译作品更符合原文的中心思想,更能尊重原文的语言文化;对于归化理论而言,则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文章的主旨,合理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理论,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arespringinguplikemushroomsinShenzhen.”译文应该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按照异化的理论,将其直译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犹如蘑菇般涌现。”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原文的主旨,却让中国读者难解其意,但如果根据归化理论,将其译为“雨后春笋”就能够很容易的被中国读者所理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能便于中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2):36-37.

[2]郭晓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观,2016(4):110-110.

[3]彭莹.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文学翻译[J].芒种,2015(24):103-104.

[4]刘果.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广东科技,2014(14):203-203,205.

第6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言 文学

引言

教育教学的发展,促使各院校非常重视英语教学。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以前的英语教学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英语考试的分数。关于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学之间联系的教学非常少,可以说为零。实际上,在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其中的语言与文学本身就存在着某种联系。文学是文化的一个分支,与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非常紧密。而英语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融合语言与文字。

一、英语语言学习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语言其实就是面向现实社会的指导,理解文化的一种符号。要想学习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就需要对其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在认识并理解外国文化的过程中,文学可以说一种有效方式。在认识文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人们在自然与自身矛盾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意识。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品会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还会让读者认识到与世界的某种联系。但是文学并不同于话语。读者在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通常都会了解这一段文字所讲授的相关东西,并深刻认识到这一段文字的深层含义。但是事实上,读者这样的一种阅读方式,所获取的信息量都是非常小的。而文学作品则不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在对作品本身含有意思不确定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学作品包含的意义。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必须通过找寻线索才能够了解深层含义。而找寻线索必须在语言中寻求答案。

二、英语教学讲授文学作品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学习英语文学主要集中在经典文学作品上。而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通常是在语言课堂上广泛传授的。但是在时代不断发展下,过去的语言与现代语言表现并不一致,即便是现代作家的作品也是存在语言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文学教学会在语言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故事与短对话。可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接触最多就变成了形式与结构层面上的东西,带有文学性质的作品不断减少。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单纯的因难度问题将文学作品摒弃于教学之外,是不明智之取。与此同时,在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讲授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教师并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致使其在讲授的时候存在不当的情况,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仅仅是大范围的讲解,而没有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语言发展变化展开教学。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对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深层次东西、文化背景知识等具有明显兴趣。如果教师施以有效的指导,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就可以了解到,大学英语教师并不能讲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知识。在教学中仅仅提供一些背景性的知识,讲讲作者的生平经历。可见,英语教学在讲授文学作品的时候,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学生对语言的了解,同时也不能深刻认识到语言与文学之间的关联。

三、加强英语教学语言与文学相互融合

在展开外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过程按照这么几个顺序,即投入兴趣与情感,学习语言信息与结构知识,应用语言进行联系和达到活动交流的目的。针对此,在英语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语言与文学的相互融合。首先,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通过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就会增强学生不同文学作品的体裁、传统、象征以及文体产生一定的敏感性。学生这种敏感性,其实就已经包括了社会文化、历史、语言以及符号学的相关因素。当读者在与作者交流的时候,这些因素其实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获得这方面的能力,从而促使其对英语文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其次,增强语言学习与应用。实际上,学生在学习非本族语言的时候,集中于课本学习。而课本学习就包括了语言的学习与应用。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细读,从而找出文中存在但是不能被确定的文学性,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与此同时,在指导学生学习非本族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反应性。教师需要理解的一点就是,反应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语言的细微之处,即具备文化特征的背景知识与文学作品结构的复杂反应。在课堂上,学生负面性的反应可以调节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学生更不喜欢该文学作品,且会使用英语顺畅的表述理由。那么利用文学作品展开英语学习的教学目的已经实现。

四、结语

事实上,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产生作用已经遭受质疑。就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就可以了解到,文学作品受重视程度逐步降低,且这样的教学已经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教师应当明白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文学作品在其中的不可替代性,继而加强语言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第7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摘要: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对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思想教育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浅要论述,并指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意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学作品通常指的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形式的作品,特别是那些内容与形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赞誉的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综合体现,是语言综合运用的重要载体,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的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是高校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了解英美文化作品赏析的意义,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目前已成为探索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之路的热点。基于此,笔者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意义及教学策略作如下探讨。

一、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意义

1.提高文学素质

文学作品的内涵决定了人们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要去了解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是人类传承历史的主要方式,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势必要去了解英语的国家,而学习英美文学则是主要的途径,英美文学作品就像一个民族文化宝藏中的颗颗璀璨的明珠,除了使学生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思想等内容外,那些优美的文学作品还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由此,不断跨上文学素质提升的新台阶。

2.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通过赏析英美文学作品,可以积累词汇,逐渐熟悉各种语法的用法等,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语言现象,大量地阅读和赏析英美文学作品还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地把握文学作品更深层次上的意义,在作品赏析中所获得的这些知识能够促进学生英语的交流交际能力。

3.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如果在学生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引导启发,将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比如,在赏析《环球航行》这篇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65岁的弗朗西斯切斯特尽管身患重症,但依然不惧艰险,挑战自我,完成了历史上单人航海的最远航程事迹的品读,去欣赏这位伟大的老年冒险家的光辉形象,以此帮助学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建立一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积极心态。

二、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教学策略

1.通过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促进学生对作品进行主动的探究,我认为,在学生对作品进行了阅读并形成一定的理解后,开展研讨式教学是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结合作品中的某一方面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理解,开展调查研究,以这个问题为点引发学生发散性的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针对探究中的新发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可以在师生间、生生间展开讨论,在研讨活动中赏析的文学作品,其所涉及的四个要素是作品、作家、作品所反映的问题现象及读者,它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分析,应该是作者的人生体验、思考、社会生活的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表达,作为赏析作品的读者,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与作家产生心灵的共鸣,并在对作品的逐步理解中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真正的理解所赏析的文学作品,因此,我在执教的过程中,善于对学生运用启发式及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使学生在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去发现并欣赏那些作家的语言特色,从他们的作品中更深刻地剖析社会,感悟生活,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

1.引导学生阅读作家完整作品

教材中的英美文学作品的选用,基本都是选取了某一具有代表意义的精彩片段,这样容易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失去了整体性的把握,其感觉也很容易是零散破碎。只有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整体性的阅读,才能真正的了解一部作品,一个作家,其写作的语言特点、社会背景等,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比如,你认真地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才能对莎士比亚创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够与别人一起来讨论哈姆莱特、才能感受到这一形象身上人文主义理想和对现实的悲观认识的冲突,也才能形成自己的评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选取的文章片段,去阅读整体的文章,让学生从中获得更深刻的启发。

2.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作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网络、电子书库的等方式搜集到过去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为学生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我认为,今后执教的重点应该进行转换,应该是指导学生掌握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方法。例如:我在讲授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时,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去了解《杀手》的主要内容,比如,本文所揭示的主题是什么?安德森选择等待死亡而不是逃亡?有人说,海明威的小说一般运用对话描写、叙述、议论等,你认为是这样吗?这些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欣赏过程中,他们慢慢学会了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使学生在赏析课的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增强文学素养,提高了英语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及思想教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适当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的阅读,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兴趣。并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的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意青.从赏析到阐释——英美文学经典及其在我国教学与研究60年.[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5):85—88

[2]胡小红.英美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科教文汇.2011(32):121—122

[3]李应雪.思想灌注+作品赏析——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新思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0—122

第8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学 抽象与具体 课堂教学

文学是一种集艺术与文化一体的高雅课堂,也是一门集抽象与具体为一体的高深学问。它既像一缕看得见却又摸不着的青烟,又像一朵摆在你面前娇艳欲滴的玫瑰;既像悠悠茶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又像是手中握着的稀世珠宝,熠熠生辉。在经过调查分析之后,人们普遍发现了一个规律,大部分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的学生都更加注重观察作品的地理位置、作者的出生信息以及小说中的人物特点等等,而这些信息就是文学“具体化”的表现。在英语语言文学课堂上,作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析和思考的能力,然而这些“具体化”的文学信息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反而阻碍了学生对于文学创造的构思,还会导致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一系列的理解局限问题。既然是文学,就要学会感悟,而不是接触太过具体的信息,感悟文学作品的魅力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鉴赏能力。但是,文学毕竟与现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品味和赏析英语语言文学作品时,学生很容易获取“具体”的文学信息,而对较为“抽象”的文学信息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时,应当以“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作为教学的原则,只有将“抽象”与“具体”两者进行互相比对、互相平衡、互相结合,才能确保英语语言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一、体现文学作品“具体化”

在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信息的“具体化”在整个英语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缺一不可,任何抽象的信息都无法代替。这些“具体”的文学信息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能够快速消除学生内心的“距离感”,这些信息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会生活,理解作品,并且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在创作这部文学作品时的真挚的情感,这是阅读文学作品更深层次的领悟,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交流。部分英语语言文学注重乐器的示范,比如: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琼斯皇帝》,通过中文翻译过来的语言虽然简单明了,但是读到最后才发现其中的情节非常有意思,就像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迸发出了巨大的力量。教T在给学生讲授这篇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音乐在戏剧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想要让学生进入到这一层次,首先要通过介绍这部作品讲述自身的真实经历,带领学生进入正确的方向。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品的特色,最好是能够现场亲身示范,能够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其次,教员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媒体技术。现在大量外国名著都被翻拍成了电影,教员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因为通过阅读,学生可能无法坚持读完最后一页就放弃了,但是如果先观看一两个小时的电影,学生就会在对这部文学作品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下去阅读,更容易理解作品的情节和结构,也更加有信心完成阅读。最后,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通过阅读的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与实际的生活的联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质。通过阅读《琼斯皇帝》,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保留文学作品“抽象化”

现如今,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作品都会采用一些独特的文学手法,提高整部作品的档次和价值。但是,这样一来,文学作品是变得“抽象”了,可是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遇到的困难也更多了。冯导曾经提到过:“看不懂的即是高雅艺术”,虽然饱含哲理,但也不难看出些许讽刺意味。人们在一味追求“高雅”的同时,也忽略了艺术本身简单自然的本质。文学亦是如此,在英语语言文学课堂上,老师既不能够抹杀文学的“抽象性”,同时也不能忽略文学的“具体化”,要学会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在大学课堂上更是如此,大学生原本已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如果老师事无巨细,将这部文学作品的“抽象”与“具体”的信息通通灌输给学生,反而会阻碍学生自己的思维发展,因此要给予学生想象的权利,因为更多的文学作品的精髓是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只能靠学生独自细细品味和感悟、升华。

其实,在针对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一些问题上,老师与学生都不必太过在意,因为文学本身就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表达文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孰对孰错,根本无法判断,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明确的答案,有时,“抽象”也是一种美。对于那些生涩难以回答的问题,往往是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最佳武器,学生都会有一种“好胜”心理,这种心理不仅可以充分锻炼他们的头脑,并且也可以调动课堂氛围,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但是,老师需要把握好课堂进度。

三、结语

第9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幼儿在4~5岁的时候要“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在5~6岁的时候要“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这些目标指向的就是幼儿在文学作品学习中所需学习和获得的文学想象能力。在幼儿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应特别关注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获得。

一、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内涵及发展阶段

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是支撑幼儿感受、理解和表现文学作品想象的基本能力。根据想象的表现形式,幼儿文学想象的核心经验具体可以分成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一)文学作品学习中的再造想象

“文学作品学习中的再造想象”这一核心经验主要是指,幼儿调动个人生活经验和已有文学作品学习的经验,在大脑中再现作者想表现的情节、人物特征、人物关系、事件背景、蕴含情感、主题意境等文学要素,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同时获得美的感受,受到文学的熏陶。这一核心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学作品中地点、环境等背景性要素和主要人物动作、表情的想象;二是对作品中主要情节和主题表达的初步想象;三是对作品整体情节、深刻主题以及意境等的想象。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再造想象,幼儿可以理解和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为创造想象奠定基础。从总体上来说,幼儿在这一核心经验上的发展要经历从对文学作品直观要素的想象到对抽象要素的想象,从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到对文学作品态度和意境的感知。具体地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初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能初步理解和描述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和文学作品的背景性要素。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跟随教师的讲述或朗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学经验,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特征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并在教师的要求下回忆并表现这些动作或表情。同时,能获得对整个文学作品的初步印象,表现为能回忆出主人公的名字、故事或事件发生的地点等。

2.稳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能准确理解和描述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特征(如外貌、语言、动作和表情等),并初步概括出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能较完整地叙述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并回答他人有关原因和结果方面的问题,理解文学作品的前因后果;在完整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会形成对所学习和欣赏的文学作品主题的初步理解,说出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但这种理解和感受往往不稳定、不具体。

3.拓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能完整和较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具体表现为能清楚、完整地说出文学作品中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准确描述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完整、有序地叙述文学作品的情节;能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与否及原因,初步感知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递的基本态度,较准确地描述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展现的态度、情绪,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自己的态度和做法。

(二)文学作品学习中的创造想象

“文学作品学习中的创造想象”这一核心经验是指,幼儿在理解文学作品内容、结构和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结构片段、情节或结尾。这一经验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仿编,即利用已有文学作品的结构,填充自己想象的内容;二是续编,即根据文学作品已有的情节,创造一个与前面情节相联系的情节或结尾;三是局部创编,即根据主题想象一个有初步的完整文学要素的文学作品。从总体上说,幼儿在这一核心经验上的发展经历了从作品理解到作品创造,从文学作品单个要素的创造到文学作品完整要素的创造,从口语化的创造表达到书面化、文学化的多样化创造表达的过程。具体地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初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能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如故事中片段情节的结构,儿歌或散文诗的句子结构,并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回忆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替换文学作品中情节和句子的单个要素(如人物、动作),从而初步仿编出符合原有文学作品结构要求的情节或句子。如在诗歌《水果宝宝去旅行》的学习中,幼儿在理解并掌握了诗歌的结构“××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后,在教师的提示下会用自己喜爱或认识的水果名称来进行仿编。

2.稳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能替换文学作品中的多个要素,仿编出在结构上符合文学作品要求的片段或句子。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编构一个文学作品的片段。例如,幼儿在学习了故事《春天的电话》中打电话的4个片段后,根据教师的提问“那小狐狸会给谁打电话,打电话的时候又会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个动物形象,设想对话的内容,并根据故事原有的结构将对话内容表达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将自己编构的情节用语言和动作或借助表演、绘画等方式较为完整地表述出来。

3.拓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能编构出具有完整情节,在结构、内容和主题上合理、有逻辑的文学作品片段(情节或句子),所编构的情节有着一定的创意,富有画面感。例如,在诗歌《摇篮》的学习中,能在编构的句子中合理地想象出代表摇篮和宝宝的两个事物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又如,在散文诗《梦姑娘的花篮》的学习中,能根据散文诗中春夏秋冬的时令顺序进行编构。在仿编的基础上,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且与其他幼儿的想象有区别,更加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在表述自己编构的片段的过程中,会更多地使用文学性和书面化的语言,如形容词、成语,采用因果复句、排比复句等。

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明确的是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既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又具有一定的共时性。在幼儿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幼儿往往要通过准确理解字词来理解情节、人物特征,进而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感受意境和理解主题。也只有在把握情节结构、意境和主题的基础上,幼儿才能进行符合文学作品基本特点的创造想象。

二、促进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发展的教育支持策略

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感受、学习、理解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以幼儿文学想象的核心经验为指向,顺应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发展的轨迹,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和策略促进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

(一)引导幼儿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作者会创造一个能让幼儿的想象任意翱翔的精神天地。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无论在情节、意境、主题还是在语言的使用上都独具匠心。经常接触优秀幼儿文学作品的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和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过程中初步获得文学审美的情趣。有研究者(谭旭东,2004)指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审美要素和精神内涵,一是体现了儿童的精神哲学,二是包含了爱的哲学,三是构建着梦想的诗学。这些也是教师在选择幼儿文学作品时可以参照的准则。

同时,教师还需要给幼儿提供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帮助幼儿形成多元化的文学想象的经验。在现今的幼儿生活中,教师和父母往往更关注童话和故事,对儿歌,尤其是儿童诗和幼儿散文等关注不够,而儿童诗和幼儿散文在语言营造意境、传情达意等方面有着更精练、更优美的特点,因此在发展幼儿文学想象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另外,现今教师和父母往往更加关注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题材,而对顽童的童真、自然的和谐等方面的题材关注不够,这些题材是幼儿文学想象的重要内容,也不容忽视。

选择了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之后,教师还要创设多种途径引导幼儿感受、接触这些作品。除了开展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餐前活动中播放优秀文学作品,在睡前朗读这些文学作品,在幼儿园的区域中投放这些文学作品的音频、视频或阅读材料,鼓励家长在家里给幼儿讲故事、开展亲子阅读等。

(二)关注幼儿文学想象的过程

幼儿在倾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形成文学想象,满足于这种想象所带来的。因为有了这种愉悦的体验,幼儿进而会喜欢文学作品。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更关注幼儿想象的结果,而不是想象的过程。比如,在散文的欣赏中,许多教师可能更关注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形成的想象意境,因此在问幼儿“你想到了什么、你觉得怎么样”的时候,会更关注幼儿想象的结果,而缺乏对幼儿想象过程的鼓励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往往力图让幼儿理解和想象出教师所认为的文学作品的意境。

关注幼儿文学想象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给幼儿提供充分想象的时间,另一方面是要给幼儿的想象提供支架。当幼儿说“我听完之后觉得很舒服”之类的话时,教师可以继续问“是什么让你觉得很舒服”或“哪句话让你觉得很舒服”,从而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当幼儿表达不出自己的想象时,教师可以根据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在评价时要注意具体破解幼儿想象的过程,而不只是重复幼儿想象的结果。比如在《雾像什么》的学习活动中,在幼儿回答“雾像棉花糖”的时候,教师在问幼儿为什么觉得雾像棉花糖后可以说“他从雾的样子和尝起来的味道上觉得雾像棉花糖”,这种评价有助于其他幼儿更多地关注想象的途径。

(三)根据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阶段进行引导

幼儿文学作品学习中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阶段,不仅反映在幼儿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上,也反映在一个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比如,在故事《会动的房子》的学习中,幼儿先是要通过再造想象,理解小松鼠去过的地方、看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以及它的心情和表现,而后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续编故事,想象小乌龟和小松鼠还会到什么地方,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色,有什么样的心情和表现。幼儿如果没有对原有作品的充分理解,在后面续编时就难以达到合理、有逻辑的想象水平。

同时,在幼儿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要经历各自的发展过程。例如,在故事《会动的房子》的学习活动中,幼儿从对故事的人物、地点进行再造想象逐渐发展到对声音、动作进行再造想象,最后到对小松鼠情绪和故事整体情节进行再造想象。在续编故事时,幼儿对“小乌龟和小松鼠到了什么地点”这样的单个要素进行创造想象是没有难度的,对“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进行创造想象就会有难度,而要想象出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内容可能就需要更高的想象水平。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根据幼儿想象的不同发展水平,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向更高水平的想象阶段发展。

(四)给幼儿提供多种表达文学想象的机会

幼儿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学想象,并且在表达自己的文学想象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文学想象。

口头表达是幼儿表现文学想象的重要形式。一般情况下,幼儿在文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文学想象。因此,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口头表达自己的文学想象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