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一、调研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及管理体制

(一)开况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近几年持续走高的煤炭价格驱动,鄂尔多斯煤炭开采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到2008年底,全市建成煤矿297座。产能24300万吨,年,其中神华集团15座,产能10470万吨。地方煤矿282座,产能13830万吨。2008年全年煤炭生产量达到26000万吨,其中市内转化煤炭3070万吨,市外区内用量4730万吨,出区外运量18200万吨。全年实现产值773.6亿元,增加值44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0.63%和86.5%,来自煤炭开采的直接税收收入占地方总财政收入比重高达57%左右,煤炭开采业直接吸纳劳动力3万人,间接吸纳劳动力人数50万人左右。

(二)管理体制

1 价格形成机制。目前鄂尔多斯煤炭的定价主体主要包括煤炭行业协会和企业,其中煤炭行业协会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规定煤炭的最低保护价,在保护价前提下煤炭价格形成主要由企业自行决定。煤炭企业的定价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市场价,主要存在于地方的个别中小型煤矿企业和没有固定客户的企业中:另一种是个别企业自行定价。主要是一些具有固定客户的企业。如某国有煤矿,其主要的客户是属于同一总部集团的其它公司,因此其价格并不随市场变化而出现大的波动。总的来说。目前鄂尔多斯地区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主要以完全市场价为主。

2 收益分配情况。我国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利益分配的主体主要有国家、富有管理权的国务院委托下的市县一级政府、开发企业、矿区居民及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收益,具体的收益分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宏观方面,2007年鄂尔多斯煤炭行业(其中95%以上为煤炭开采行业)总的增加值为254.97亿元,其中上缴政府各种税费合计82.11亿元,企业实现利润147亿元,直接从事煤炭开采行业职工3万人。平均工资为45327元,合计职工收入为13.6亿元,企业实现利润、政府税费收入和职工工资性收入占煤炭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7.65%、32.2%和5.33%,企业和政府具有相对高的收益。

从税费分配情况看,在收入完全归当地政府的资源税、各种费用(目前主要包括安全费、水土保持治理费、人力资本积累金等8项费用,其中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金主要由企业自收自支)及地方煤炭企业上缴的营业税中,资源开采地旗县或乡镇获得部分相对很少:同时,这些地区承载着尤为繁重的诸如矿区矛盾协调化解压力、矿区居民诉求压力、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压力和矿区社会负重发展压力等重担。

3 资源配置情况。矿产资源配置方式主要依据不同的资源而定,对于非煤炭类资源主要是采用招、拍、挂的形式:对于煤炭资源主要是以协议配置的方式进行,协议配置主要在市一级或省一级进行,配置条件主要有单井产能和就地转化率两方面规定,其中单井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就地转化方面规定煤炭就地转化率最低不得低于50%,煤一电为100%,煤化工75%,其他必须达到50%。

4 资源管理方面。目前矿产资源开采管理的主体为鄂尔多斯市和县一级政府,在实际的运作中,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回采率和资源有偿使用两方面。回采率主要执行的是2005年人民政府(内政发(2005]210号)《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最低30%的回采率标准;资源有偿使用主要按照《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深化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意见的通知》(内政发[2003]343号)和《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能源重化工业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优化配置意见》(内政字[2004]436号)有关文件的要求,从新置煤炭资源、矿业权变更和延续、探矿权审批、已关闭煤矿矿业权重置等方面对煤炭有偿使用提出了具体的规定。

二、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调研中反映的问题看,利益分配不均已成为所有问题和矛盾的焦点。改革现行的资源利益和分配制度,建立新型的资源利益体系已成为当地大多数人的共识,同时在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完善的方面,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矿产资源开采业整体对地方贡献作用比较小

作为全民所有的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国家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收取大部分收益用于全体国民福利的改善和提高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同时矿产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普遍的稀缺性。在其价格上涨和主要外部性由地方承担的大背景下,应适当强化其开发过程中对地方的贡献。但从本次调研中发现。矿产资源开采业整体对地方贡献作用比较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地方在矿产资源转化增值中受益较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资源多次转化增值是提升煤炭产业社会贡献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06年鄂尔多斯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煤炭开采企业必须达到最低50%的就地转化率,但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该地区煤炭资源仍然主要以外销为主,真正用于煤炭就地转化增值的比例很小。2008年全市煤化工行业设计煤炭转化能力I 160万吨/年。而全年实际转化煤炭仅为480万吨。不到煤炭设计转化能力的43%,实际转化煤炭占全年煤炭生产量比重仅为1,85%。而全年外运量达到18200万吨。所占比重高达70%。

2 同区外煤炭省市相比较税费比较低。合理的税费是增强地方可支配财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调节手段,但同区外煤炭大省相比较。鄂尔多斯整体税费水平较低。一方面煤炭开采中的资源税整体水平比较低。2008年煤炭的资源税为3.2元/吨,而同时期河南、山东的征收标准分别为4元,吨和3.6元/吨。即使按照山东的标准计征,全年仅资源税一项就少征9.36亿元,占鄂尔多斯全年财政收入比例为12.15%;另一方面调节煤炭生产和促进地区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比例也比较小,2008年鄂尔多斯对煤炭开采企业征收的各项费用总计为11.24元,吨,而山西省对对外运煤增收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一项就高达15元,吨左右,因此效仿山西省的做法,即使在原有的费用基础上

对外运煤加征2-3元/吨的煤炭专项调节基金,也可增加当地可支配财政收入3.6-5.4亿元,占2008年全年财政收入比重达到5%左右。

3 存在部分利益外流现象。煤炭属于国有资源。但对个别人来说煤炭价格疲软或持续上涨是摄取国家利益的最好时机,通过非法转让和开采可获得巨大的利益:一方面煤炭价格疲软时,个别小矿可以不通过合法手续进行开采权的转让,而中间并不需要缴纳相应的交易税及矿业权有偿转让费用。使得地方利益有很大部分流向了非法转让的个体,根据当地人介绍,个别人在煤炭价格疲软时以几万元的价格获得矿业权,在价格上涨时转手以高于转入价的百倍甚至千倍转手出让,中间获取了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在个别时期(尤其是近几年高企的煤炭价格)刺激了地方个别能人的神经,非法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如2008年煤炭价格高涨时,地方个别人一天挖煤的收入就高达几十万元:此外。个别煤炭生产企业与用煤企业存在协议定价机制,这使得在煤炭价格持续高涨条件下,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价值。煤炭增值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流。

(二)利益分配在各相关体之间存在很大矛盾

1 当地政府和中央企业之间。一方面体现在各种费用征收中。在地方制定的各种费用类型中,许多项目是中央企业不执行的。如2008年鄂尔多斯煤炭局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所有煤炭企业的8项费用合计11.24元/吨,而当地的国有企业仅向当地政府上缴47元/吨,许多费用项目在国有企业得不到执行。即使在可执行的费用项目中。当地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别,如2006年开始征收的跨区生态恢复补偿金,当地企业的征收标准为2.0元/吨,而国有企业的标准为1.8元/吨,国有企业与当地企业存在很大区别;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在税收争取方面与国有企业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矛盾,设在地方的国有煤炭开采企业主要是充当“煤炭生产车间”的角色,而生产一运输一销售过程中的营业税、所得税及增值税并不留在当地,按照中央企业只有一个法人的企业治理现状要求要上缴到企业所在地总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地方基本无从获益:同时从未来形势看,目前国家矿业权分配已基本完成,矿业权要在地方和企业间进行新一轮的配置,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利益矛盾存在的背景下,双方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必然加强对矿业权的争夺。

2 企业与居民之间,一方面煤炭机械化开采对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但机械化开采中对地方居民的就业带动比较弱。据介绍大煤矿开采中。直接雇佣的劳动力人员仅为传统煤矿的3%,2008年鄂尔多斯全市煤炭产业实现增加值254.97亿元,而其中的职工收入占增加值的比重仅为5%左右,煤炭开采业的富民作用比较弱:另一方面,资源开发区居民不得不承受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物价上涨等外部性影响。随着煤炭开采企业开采力度的加大,矿区许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虽然大多数企业对塌陷区进行了一定治理,并对塌陷区居民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安置处理,但这些措施仅限于采矿区。而对于相邻矿区同样面临耕地、水污染居民的补偿根本没有或少之甚少。引发了许多居民的不满;同时,随着矿区开采业的发展地区物价也会随之高涨,高物价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利益。

3 资源开采地政府之间。资源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同时资源开采中带来的各种负外部性在短期内主要由所在地承受。因此,加强对资源开采地区的治理投入等方面的投入就显的尤为紧迫和重要,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在各种税费的收入分配中。当地政府分配给矿区所在地的乡镇或村的部分很少。如2008年鄂尔多斯政府收取的煤炭开采行业税收中,所得税95%都上缴鄂尔多斯政府。只有10%左右的比例留在矿区:在中央返还25%的增值税主要在自治区、鄂尔多斯及矿区所在政府进行分配,此外资源税收入也主要在自治区与鄂尔多斯市共同分成,这样总体留给矿区的部分就非常小。

(三)政策执行和制定方面存在不完善

首先对非法开采资源方面的监督仍然存在漏洞。为加快资源整合,鄂尔多斯政府加大了对现有煤矿资源、已关闭矿井剩余资源和零星边角资源的整合力度,矿井数量由2005年的552座减少到目前的276座,但受巨大利益刺激,在个别时期(如春节期间)仍然存在非法开采资源的行为;其次,在对矿业权配置中条件执行方面的监督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如在鄂尔多斯煤炭资源配置的条件之一是企业煤炭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最低50%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加工转化项目并不能达到此要求,对此当地政府也没有具体的监督措施或对策:此外。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中央和政府之间政策不统一的现象。如在煤炭资源配置条件中,国家的规定是“先配资源后配项目”,而当地政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要求是“先有转化项目后配资源”,政策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统一。

三、促进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完善矿业权管理体制,从而实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使矿业权的取得成本、环境成本等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得到完全体现。是调节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与矿产资源开发所在地及企业与当地居民利益分配的核心。基于此,针对调研地区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市场化改革步伐

在现有国家矿业权分配完毕的基础上,建议按照(内政发[2005]210号)《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加快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一要转变当前的协议配置形式,在重点考虑煤炭转化增值的前提下,逐步推行矿业权取得和使用中的“招、拍、挂”的市场出让方式:二要加强对已取得矿业权的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和整顿,对无偿取得国家矿业权的企业要进行重新评估,并按照协议价格补缴矿业权价款:三要加强对矿业储量、利用年限及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并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矿产品供求关系,尽快制定动态的补偿机制,促进矿产资源的收益分配合理化和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建议尽快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利用会带来生态和环境的负外部性,其实质是对公共物品性质的生态与环境资源的消耗,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建议借鉴山西省做法,在充分实现矿产资源价值基础上,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对自治区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的批复,通过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来使生态环境成本内在化,一方面提高煤炭就地转化增值能力,提高煤炭产业对地方的贡献水平:另一方面将收取基金专项用于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技术研发、公共设施建设、社会发展、替代产业发展等方面,并从政策方面适当加强对资源开发地区倾斜,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所在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积极探索煤炭流通体制改革

近年来,在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会体制下。我区煤炭往往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外输出煤炭。如2008年煤炭坑口价为90-100元/吨,运往外地销售煤炭平均利润在150-200元/吨,而我区外运煤炭的比例高达80%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地方利益的流失,全国煤炭订货会的淡化为占全国煤炭产量18%的我区转变煤炭利益流失创造了重要机遇。因此积极探索煤炭流通体制改革。改变长期的煤炭行业利益外流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全国(或区域性)煤炭市场在我区的设立。提高煤炭大省在煤炭产供销方面一定的发言权:另一方面创新煤炭营销策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控股、联合等方式培育煤炭物流“旗舰型”企业,提高区域煤炭市场的集中度,从而实现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真正维护地方经济利益。

第2篇: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矿产信托融资特征

我国矿产融资有五个显著特征:一是融资额度大。同房地产行业相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成本,从取得矿业权到建设矿井巷道、购置设备、引进技术以及承担各种税费,加上资源整合政策对企业提出的新的要求,矿产能源企业普遍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资金缺口都较大。二是融资条件限制多。众所周知,矿产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信贷机构,对矿产能源企业的融资行为都十分谨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安全,投资人和信贷机构在通过企业的融资申请时通常会附加较多的条件或限制。三是融资时间紧迫。根据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探矿权和采矿权都有一定的期限,且权利人在登记的矿区内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最低投入,因此,矿产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对时效性要求较高。四是融资担保较少。矿产能源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就是矿业权,而其固定资产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可用于担保的固定资产就更少。五是矿产企业往往不是银行合格的借款者,银行法律上也不是矿产的合格投资者。我国的《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均强调矿业权的受让人必须符合规定的准入条件,但银行这类金融机构恰恰是最不符合直接投资矿业的机构。我国矿山企业的税费负担比例过大,矿山企业在矿山开发的初期的负债过大,需要矿山后期的规模开发产生的利润作为经济保证,而矿山企业经营初期的可担保资产十分有限,这更使得银行不能认可矿山企业的偿债能力。

矿产信托业的风险因素

矿产信托的风险既有技术性的,也有制度性的;既有能够克服避免的,也有难以避免的;既有企业内部管理导致的,也有法律环境、经营环境,以及矿产本身的内在特征决定的。由于矿产类资源都是深埋地下,勘探和评估的难度较大,其中的估值风险、监管风险和经营风险都会对信托的回款造成影响。

矿产储量及品质偏差风险

矿产资源勘探资料是评估采矿权价值的主要依据,一些地区出现了矿产资源勘探报告造假的问题。这是源头型风险,即矿场价值存在问题。

首先是矿产储量存在偏差的风险。(1)矿产在地下,储量预测不可能百分百精确,实际开采量和企业最终所获得的收益也就难以估算。(2)矿产企业所出具的评估报告都是企业自己请的评估公司做的。小型矿产企业很少去请可信度高的大型评估公司来评估矿权价值。(3)除去矿产公司恶意欺诈这一因素外,受天气、地形以及技术等条件的约束,矿产的储量同样会产生误差。

其次是储量或品位等的真实性信息难以获得的风险。尽管信托公司派出高管和聘请的技术人员前去要求打孔考察,但不少矿产公司会以钻孔太麻烦且耽误时间为由而拒绝。部分矿主甚至会把其他地方的好的岩心挪到钻孔里,造成出矿的假象,只有老地质人员才能发现。另外,储量探测报告仅仅是一份商业报告,并没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需要被遵守。

最后,即使矿山开出了信托公司所要求的承诺书,信托公司的能力范围也只能核查承诺书中所记录的不到10%的内容。由于信托项目期限临近,核查人员往往草草地承认了该承诺书的真实性。

矿业行业管理的高风险

行业管理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第二道风险,安全生产的风险。

矿业管理较混乱。一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家庭贫困、文化素质低的弱势群体,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上提高困难,自我规范能力不强。而且,人员流动性大也不利于安全教育。二是中小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矿井规模小,装备条件差,抗洪排涝风险能力差。三是矿井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技术管理工作几乎无人能做。四是管理体制不顺,职责权利不明确。现在煤炭管理部门职权越来越小,责任越来越大,机构被削弱,缺乏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矿山的经济效益就受到致命打击。采掘、生产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如顶板、瓦斯、煤尘、火灾、水害和中毒等,一旦造成安全事故,监管当局会要求暂停作业进行安全整改,甚至停止矿山勘查、开发。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第三道风险,即产品安全生产出来后,却卖不上好价钱,企业只能微利或亏损。

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很大程度上影响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如煤炭价格不断下行,库存超警戒线,使中小煤矿的生存面临危机,煤矿信托自然风险巨大。

首先,矿产的价格会受到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铜的价格从2001年到2006年涨了6倍,矿产资源的价格也不断飙升。铁矿石的定价权掌握在力拓等国际矿产资源垄断者的手上。国际资本市场能够准确预测中国矿产资源需求情况,从而牢牢地掌握了定价权。

其次,国际矿产品的价格易受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美元升降与国际矿产价格呈现一定负相关关系,自1971年以来,美元出现了四次幅度超过20%的贬值,在每次贬值的过程中,矿产价格都走出了一波大规模牛市行情。

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风险

信托公司作为信托资金的运用者,它是矿产信托的第四道风险。

第一,信托业在与银行、证券、保险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弱势,往往成为风险转嫁的对象。虽然理论上讲,信托投资公司可以选择证券投资、信贷、拆借或项目投资等多种途径进行组合管理,但资产规模小,营业网点少,难以开展这些业务。而银行、保险、证券业相继推出了委托贷款、分红保险、银证受托理财等一系列业务,借助其网点分布广泛、客户资源丰富的优势,占据了信托市场很大的份额。银信合作中,银行保留了绝大份额的收益,而将风险推给信托公司。

第二,信托公司对信托资金的运作管理不善而造成收益损失的风险。项目的选择和评估失误、违规经营、投资者不能胜任经营管理工作、运作模式和产品结构单一,甚至发生挪用资金等道德风险,势必会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法律风险

法律环境方面的风险是矿产信托的第五道风险。

法人结构混乱,产权不清。一些矿产投资人采取承包、租赁、招聘和合作等形式取得矿产的股份,享有一定的矿产经营权,而各矿产工商登记的企业法人性质基本上是“集体所有”制,矿产的法人结构法律上与实际不符,结构混乱,产权不清。例如:许多村办矿产集体所有制性质实际上已成为多元投资主体,但此转让股份行为不符合法定方式,未进行工商变更登记,矿产企业在法律上仍是集体所有制性质,新的投资人不享有法律上的股权。这使得信托公司不享有法律上保护,投资没有法律保障。

由于矿产企业的法人结构混乱,采矿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无法发挥采矿权的抵押等融资功能,产权不清晰,一般所有权人不许或限制贷款,注册资本很低,无法得到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矿产在无法得到金融的支持下,只能靠经营者的实力投入,从而导致矿产在市场经济中的融资功能大大弱化。同时,投资人因矿产的投资得不到法律保障,投资人渐渐就会减少对矿产的投资,无形中降低了投资回报率,矿产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减弱。

以非法定方式擅自转让采矿权、经营权不受法律保护。根据《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采矿权人不得将采矿权以承包等方式转给他人。依《合同法》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合同无效。实践中,投资人大多通过签订承包合同、招聘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取得的经营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这些方式取得经营权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会导致如下的法律后果。

第一,矿业转让的合同往往无效,采矿权人有权收回矿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矿业权可以出租,但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承租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2)矿业权出租应当符合国务院规定的矿业权转让的条件;(3)由原发证机关审查批准;(4)矿业权人在矿业权出租期间继续履行矿业权人法定的义务并承担法律责任;(5)承租人转租的,必须经出租人同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合同双方未严格遵循这些规定。

第二,经营权的取得不符合法定方式,导致其后的一系列行为无效。实践中,许多矿产投资人以非法定方式取得经营权后,并不关心其所取得的经营权是否有法律保障,就开始经营运作,日常经营中自然会发生的一系列经济行为,如签订购销合同、进行合作经营等,并期望通过经营取得收益。但以上这些行为由于经营权的不合法,使得这些经营行为无效或效力待定,法律上的风险根本无法避免,投资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投资人”投资相互渗透,法律责任相互牵连。首先,“投资人”不享有法律认可的股份,投资人不能成为法律上的利益享有者。其次,投资人将承担无限责任。许多矿产投资人不只是对单个矿产投资,很多情况下都是同时投资数个矿产,并且这种投资方式大量存在。这种投资模式存在着很大的法律及责任风险。例如:矿产经营过程中,如果某个矿产发生问题需承担责任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合伙人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相关规定。如果存在投资人同时投资数个矿产的情形,一个矿产发生问题追究投资人责任时,其余投资矿产也会被牵连,其余矿产的其他投资人势必受到牵连,所以投资人投资相互渗透模式存在的经营风险很大,必须设法隔离。

矿产信托的矿产权质押风险

采矿权质押是矿产信托常见的控制风险方法,但矿产权质押存在风险,主要表现为:

采矿权抵押和转让中尚存在较多操作性难点。1996年修订后的《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1998年出台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采矿权可以流转。2000年国土资源部《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规定采矿权可以用于抵押,确立了采矿权市场建立和采矿权流转的运行规则。2011年1月公布的《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进一步对采矿权新立、延续和审批管理,以及采矿权抵押备案和注销条件进行了规范。

但是,金融机构不能成为采矿权的主体,只能委托法院或其他拍卖单位进行拍卖,获得相应的拍卖款补偿损失。根据《通知》第十三条,该等主体应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企业注册资本应不少于经审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测算的矿山建设投资总额的30%。通常,质押权人可能并不具备采矿权受让人的资质条件。这样,该采矿权就不能以合同约定的折价方式转让给质押权人,而只能按照一定的司法程序,转让给符合国家规定之资质条件的主体后,从处置的采矿权所得中依法受偿。

用于抵押的采矿权需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根据《通知》,发证机关予以备案的采矿权抵押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1)采矿权权属无争议;(2)矿业权税费已按规定缴清,即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3)采矿权未被法定机关扣押与查封;(4)采矿权抵押期未超过采矿许可证有效期;(5)采矿权不处于抵押备案状态或债权人见就受偿关系达成协议。

由于矿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及矿业登记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采矿许可证的取得存在重大法律瑕疵,可能面临被发证机关吊销的风险。一旦采矿权人的采矿许可证被发证机关依法吊销,抵押物不复存在,抵押权极易落空。

所以,须认真对采矿权进行审查:一是审查《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性和有效年限。采矿许可证期限届满前未依法申请续延,采矿权证可能被发证机关吊销。二是了解采矿权的权属及资费缴纳情况。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采矿权权属有无争议,是否存在共有以及转让受限等情形,是否存在出租或先行抵押等不允许抵押的情况;到采矿权登记机关,了解采矿权使用费及采矿权价款是否按规定足额缴纳;到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机关,了解矿产资源补偿费是否足额缴纳;到资源税征收管理部门,了解资源税是否足额缴纳。若采矿权或采矿权人在上述方面存在不足,应要求采矿权人补充整改,消除瑕疵。

矿产价值难以评估,且矿产价值可能发生递减的风险。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不断的开采,矿产资源数量和经济价值会逐年减少,其派生的采矿权权能价值也将随之缩小,直至最终消失。同时,采矿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矿体信息的获知情况,而矿产开采的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与其他资产不同,因此采矿权价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随着矿产的开采,矿产价值可能递减。

规避矿产信托风险的对策

矿产公司的筛选与矿产储量的科学评估

筛选优秀的中小矿产公司。愿意支付信托资金高收益的都是中小矿业企业,特别是能源型中小企业。因为大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成本更低的贷款。如果信托公司管理较差,这样的信托产业高收益的背后必然对应着高风险。可以对矿业公司提出以下硬性管理条件:第一,矿产公司全面开展风险管理活动,建立持续风险评估系统。第二,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不合规的情况。第三,实行鼓励事件报告制度,将不足全部暴露出来。第四,进行有效的事故调查,预防事故的再发生。

建立健全的矿产储量评估程序。在筛选了优秀的矿产公司之后,仍然要对矿产储量及其价值进行科学评估。避免储量误判和价值误判等重大差错。同时,要建立一定的责任机制。对于故意欺诈或腐败背景的价值评估,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因为集合信托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对金融风险也是敏感的。

信托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信托公司应当寻找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的矿产企业来设计信托产品,以分散风险。另外,由于矿产价格与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等密切相关,加强相关价格走势的研究也是必要的。

完善信托公司的管理经营机制。在与信托与银行、证券、保险合作机制中,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来维护信托行业的利益,避免合作收益大多为其他合作伙伴掠取,而风险却自留的非正常局面,同时信托公司要有专业人士操作,拥有自己的团队,对矿产有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关注和研究。

法律风险的防范

聘请法律顾问,并对矿产投资的法律问题进行调研。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内部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事务机构制度。企业就专项法律业务外聘律师时,还应注重内部法律顾问制度与外聘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工作衔接与密切联系。

信托企业在正式开展矿产公司投资活动前应聘请专业律师对投资的具体行业的准入制度、公司法律框架、税务体制、劳动法律制度、环保要求等与企业运营和收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做详尽的调研和确认。律师事务所利用其专业优势完成该项工作后根据企业要求出具法律调研报告,这将成为企业决策时的核心基础和重要参考,并且企业应在投资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执行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在协商过程中注意区分没有约束力的协议和不需要书面确认的一致意见;聘请专业律师、财务团队,进行细致的法律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要求卖方允许全权查阅目标公司的所有账簿、记录和其他文件,并且全权接触目标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投资协议中加入全面的陈述与保证条款,由卖方对目标公司的资产与业务状态做出全面的保证;签订保密协议,防止信息泄露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在收购协议中针对恶意违约的情况专门约定高额惩罚性赔偿条款,用于偿付对方因前期收购活动所产生的内部成本、向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支付的费用以及其他损失。

第3篇: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优势矿产经济发展现状

煤矿整顿关闭、整合与兼并重组成绩斐然,煤炭工业稳定健康发展。2005年以来,衡阳先后关闭合法煤矿90处,全市煤矿数量由 200处减少到2010年底的110处,减少48.4%,全面淘汰产能3万吨/年及以下的矿井,矿井数量和事故源大幅减少,乱采滥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十一五”期间,各类煤矿投入资金近十亿元进行技改扩能,煤矿生产条件和安全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有色金属采掘业地位突出。衡阳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乡,资源主要分布在常宁水口山和祁东清水塘、留书塘一带,如水口山铅锌矿是驰名中外的铅锌产地,享有“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之美誉,该矿的采矿工艺先进,铅锌铜选矿回收率分别是95%、88.5%、88.5%,伴生银的回收率达70%,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铁矿资源丰富,前景看好。铁矿资源探明资源储量4.35亿吨,水文地质条件便于开采,但矿石品位较低,多数集中在27%-31%之间。衡阳铁矿资源主要集中于祁东铁矿区,该矿床是湖南省探明的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当前,受原矿品位及选矿工艺限制,以及当前全国钢铁行业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市铁矿开采企业均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况,但随着选矿工艺的提高和经济复苏,发展前景明朗。

岩盐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初步完善。衡阳是江南最大的岩盐、芒硝矿产地,探明岩盐保有资源储量3336908千吨,潜在经济价值12513405万元;钙芒硝探明资源储量56630.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省第一;硬石膏矿石量6352万吨。全市岩盐远景储量达140亿吨,钙芒硝远景储量达100亿吨。我市“十一五”期间构建松木工业园-金甲岭-大浦化工走廊,正在把我市建成技术含量高、集聚效应高的国家重点盐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并进一步深化产业链,有效实现了区域特色循环经济圈。

长石、高岭土资源丰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钠长石矿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且种类齐全,既有接近长石理论组成的高纯长石矿,也有铁、钛含量较低,是全中国最优质的陶瓷原料。可以生产最优质、最高档的建筑用陶瓷。

区位优势明显,助推矿业经济高速发展。衡阳地处泛珠三角区域中心,素称“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是全国45个公铁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境内湘江、蒸水、耒水、舂陵江四季通航,现有或正在兴建的1个衡阳南岳机场,1条湘江千吨级黄金水道,京港澳、衡枣、衡大、衡炎、衡邵、衡桂、潭衡西、衡岳8条高速和京广、湘桂、衡茶吉等9条铁路构筑了水陆空俱全、立体式覆盖、四通八达的“1189”交通网络。钠长石、高岭土矿山生产企业及陶瓷、建材生产企业均位于沿线高速旁或经济开发区内,其生产的原矿、精矿及陶瓷建材产品不超过30分钟,即可进入1189网络。便利交通条件也为区域矿业经济发展添加了强劲推动力。

高效利用是主要方向

衡阳市现处于资源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要加快衡阳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举足轻重。高效利用矿产资源成为今后矿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力争找矿突破。一是在矿种上,优先安排铜、铅、锌、金、银、钾盐、煤等矿产的地勘投入;继续坚持钨、重晶石、萤石等优势矿产的资源评价;组织开展地热、矿泉水及其他优质新型非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二是在区域上,加强在成矿条件优越的重要成矿带和找矿潜力大、地质工作程度低的地区开展勘查工作,同时加强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基础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三是在老矿山、资源危机矿山深部及周边加强勘查评价工作,力争突破以寻找矿山接替资源,使老矿区焕发新机。

优化矿山企业结构,提高综合回收效率。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所占用的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除零星分散的矿产资源外,一个矿床(段)原则上只审批一个采矿主体,对已取得采矿权但其开采规模与所占用资源储量不协调的企业,要限期整改,逐步达到规定标准。此外,矿山企业必须按照批准的矿山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矿产资源,开采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资源回收率;支持对低品位及难选冶的金、铅、锌等矿产的采选冶技术工艺研究,引进和推广技术设备,提高综合回收率;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矿山“三率”考核体系,重点加强对集体和个体矿山“三率”考核。

调整矿业布局,促进资源整合。要在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对主要矿产区的规划,合理设置矿业权数量,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根据矿业开局,衡阳在“十一五”期间,已设置了四个矿业开发重点区,通过设区规划后,突出了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强化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拓宽资源供应渠道上。对煤矿、钠长石矿等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矿山企业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建立安全、优质的生产环境,做大做强做好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深精加工产业链发展。鼓励具有资源优势的矿山企业扩大再生产,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开采岩盐、芒硝、钠长石的矿山企业进行改扩建,加大开采强度,提高矿山企业采选综合回收率和生产能力。延长重点矿山开采期限,加强资源枯竭矿山的深边部找矿,增加资源储量,提高矿山产能,延长矿山寿命。加快祁东铁矿的开发利用。祁东铁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受品位低、选冶难、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窄等问题影响,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朗。要鼓励支持矿业权人组织技术攻关,加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研究,对信用好的民企提供信用担保,争取祁东铁矿采、选、冶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促进其开发利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提高选冶技术,加强矿产品精深加工。一是新建煤炭洗选企业,积极开发与推广洁净煤技术,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发展水煤炭液化、气化、煤化工产品等深加工产品,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率。二是不断提高有色矿山选冶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提高选冶回收率及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增强企业竞争力。如水口山铅锌矿,可进行技术攻关,开发新的合金产品,加快无汞锌粉、超细活性锌粉、精密硬质合金制品、钨系列深加工产品等的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强本区域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组建技术研发共享平台,深化银行和企业合作切实解决融资问题,想方设法引进铁矿精深加工企业。四是加强钠长石、高岭土等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开发超细、纳米级非金属产品,高纯度非金属产品,表面改性非金属产品,新材料非金属产品,促进非金属矿产深加工的产业化。

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面对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衡阳已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情况良好,有效地防止了新建矿山对周边的环境的污染;并依据区域条件,设置了衡山县白果石膏矿等8个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区,成效显著。今后应加强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矿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综合防治,规范采选行为;三是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及体制。

建立产业联盟,扶持企业发展,打造矿业基地。衡阳“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了衡阳矿业经济将面临战略机遇期、跨越发展期。目标是努力把衡阳建成全国盐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精品钢管基地、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和全省煤炭生产储备基地、现代建材基地。具体有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构建产业联盟。鼓励大中型矿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参股入股等方式整合资源,特别是鼓励“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联合兼并,形成一批集采、选、冶、深加工、矿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矿业经营集团,从根本上改善以卖原矿为主的粗放式经营格局。建议通过政府引导形成产业联盟、树立龙头企业、规范企业市场行为、防止恶性竞争、减少内耗,最终在优势矿业领域内形成较大合力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对矿山企业技术创新要加强引导和帮助,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政策奖励,简化矿山开发各项行政审批流程,对创新信用型企业融资给予政策扶持或补贴。三是树立矿业品牌。要依托我市的优势矿产资源树立有衡阳特色的矿业品牌,如建材行业的衡利丰、利德有两大品牌企业,盐化工行业的湘衡、建滔两家企业为龙头,有色金属采选冶炼行业的水口山集团、创大冶金、兆基等骨干企业。

第4篇: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大冶市

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我国资源型城市多数兴起于20世纪50至70年代,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经过多年开采,当前大批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资源枯竭阶段,发展过程中还积累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失衡、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摆脱“资源诅咒”效应,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必然选择。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大冶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现状

1、大冶经济转型的背景

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开发历史悠久,是典型的“因矿而建,因矿而兴”的城市。依托其矿产资源的优势,大冶市经济发展迅速,实力逐步增强,在湖北省首次公布的2008年度《全省国税十强县市区及亿元县市区排行榜》中,大冶市以115018万元的年度国税收入名列全省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在带动大冶市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家提供后备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当地许多就业问题,维持了社会安定。

但是自然资源犹如一把双刃剑,作为资源型城市,大冶市却同样也陷入了“因矿而衰”的困境。由于多年来的无序开采,自然资源枯竭的局面逐渐显现。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大冶市的铁矿、铜矿和煤矿的年开采量分别为423万吨、210万吨和71.3万吨,与鼎盛时期的885万吨、420万吨和245万吨相比,分别下降了52.2%、50.0%和70.9%。

与此同时,资源的枯竭也给大冶市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增长后劲不足。长期以来大冶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都是归功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城市矿业收入曾经占到财政税收的70%以上,“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使得后续产业增长乏力。二是部分乡镇因矿消失,一成多居民也因矿失业。由于资源枯竭,依矿而建的铜录山镇、铜山口镇和龙角山镇相继被撤销了行政区划。三是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大冶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采矿区地表塌陷、水土污染、地质灾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给大自然带来沉重的负荷。

2、矿产资源枯竭导致传统产业衰败、失业人数增多

大冶市矿产资源的衰竭带来的是矿山的倒闭、企业的破产、下岗失业人员的骤增。在大冶市还有相当多的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为资源性企业服务,资源性企业陷入困境,相关企业也势必难以幸免。传统采掘业劳动力随着产业转型带来的产业规模缩小,结构优化带来的劳动力需求下降而下岗失业。因为资源枯竭,城市发展前景不被看好,许多机构纷纷迁出,使原本压力极大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紧张。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大冶市的失业率分别为11.5%、12.7%、14.2%,其中与采掘业配套的相关产业失业人数超过2万。面对资源枯竭的瓶颈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大冶市的城市转型刻不容缓。“早转柳暗花明、不转山穷水尽”的思想达成共识。2006年8月,大冶提出了“以经济转型为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开始了自发转型的道路,拉开了大冶市城市转型的序幕。

二、大冶经济转型的对策

大冶在面对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难题时,于2006年实施经济转型战略,开启了依靠自身力量实施转型的征程。自2008年3月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后,大冶以经济转型为中心,依托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发展。大冶市政府抢抓机遇,于2008年10月出台了《关于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机制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生态转型”的城市转型战略,积极探索产业转型的路径。

1、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大冶市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由过去的以卖初级产品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精深加工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直接推动了传统采矿业的优化升级。例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除了冶炼以外还向铜产品加工延伸,在其周边产生了多家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了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和提升传统产业。发挥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重点培育三大循环经济型产业链。一是矿山开采―矿山精选―钢铁生产―钢铁深加工;二是炼铜―铜型材―铜制品;三是粉煤灰、矿渣等―水泥―水泥制品。

2、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加强招商引资

大冶市着力建设城西北工业新区、灵成工业园和罗桥工业园等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把其打造为承接产业项目的载体。2010年大冶市财政预算安排和银行融资近10亿元再次投入城西北工业园建设。通过实施“接续产业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把大冶建设成为武汉都市圈的重要原材料加工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承接武汉市区产业转移了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项目建设。2010年大冶市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78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55亿元。2011年7月,总投资为6000万元,预计利税在400万元以上的浙江信运制衣有限公司年产80万件森马时装的项目在保安镇开工。总投资42.3亿元,产值达95.55亿元的迪峰科技、有色物流、日华电梯、君阁铝业开工建设、合兴纺织、实美铝业、立峰纺织、宏力数控这项目于2012年11月在大冶市经济开发区城北新区竣工投产。

3、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积极培育和壮大接续产业。一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以酒类为核心的饮料制造业;依托特色种养殖基地,重点发展禽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二是依托两个园区,承接武汉市汽车、服装等产业的辐射,积极发展特色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医药等能够充分就业的产业,培植新的产业增长点。目前,大冶市初步形成了以山力板带、武汉重冶等重点企业为龙头的机电制造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劲牌公司为龙头,以雨润、永惠等企业为重点的食品饮品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尖峰等水泥骨干企业、晨茂等铝业加工企业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形成了以立峰纺织等服装企业为龙头,纺、织、染、整、制衣一体化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大冶市四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23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3.4%,力争到2016年四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300亿元。

4、利用当地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康体产业;保护现有的环境,合理开发,原来已经开发完整的矿山可以修建矿山公园,发展旅游经济。灵乡镇坳头村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契机,把产业由地下转为地面,大力发展旅游业,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北省旅游名村”。2011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5.1 亿元,完成利税55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预计2012年将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产值达到0.86亿元。

大冶市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实现由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到工业强市的新跨越。重点发展金属产业,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垃圾利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和食品饮料产业,构建“三园两带多板块”的工业布局,实现产业相对集中、特色优势鲜明的空间结构。

三、大冶经济转型的成效

1、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自2006年开始,大冶市结合自身特点,紧抓国家政策机遇,利用“十一五”这一时期积极推进城市转型,现已初见成效。2010年,大冶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1.08亿元,是2005年的2.51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为“十二五”的开局打下良好的基础。2011年,大冶市GDP总量为332亿元,2012年仅上半年,大冶市就完成工业总产值315.3亿元。通过产业转型,大冶市的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地位不可小觑。在2011年湖北省的百强乡镇评比过程中,大冶市依然是最大的赢家,其中罗家桥街道办事处、陈贵镇和灵乡镇包揽三甲。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大冶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2006―2010年的五年时间里,大冶市的产业结构比重一降两升,取得了3个18%的可喜变化,采掘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了18%,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养殖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均提高了18%。三次产业由13.07:50.25:36.68调整为9.5:56.7:33.8。采掘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了18.5个百分点,表面大冶市的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一矿独大”的畸形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冶市积极探讨产业转型之路,大兴园区,广拉项目,解决了当地一大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推动大冶市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通过城市转型,2011年大冶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828元和8079元,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还地桥镇新颖环保的农民别墅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指出,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即是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导向性作用的产业。所以,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准确的产业转移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市场机制并且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逐渐淘汰落后技术。拓宽产业链发展,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把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新兴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不能简单地抛弃传统产业,同时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改善环境,治理污染,吸引服务型企业落户,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凌云、杨明杏:发展中转型、转型中跨越的生动实践――黄石、潜江、大冶、钟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调研报告[J].湖北社会科学学报,2011(7).

[2] 王芳: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对策思考[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0(1).

[3] 李洁、王琴梅:人力资本积累视角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J].中国经贸导刊,2010(14).

第5篇: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煤炭资源;污染;人才;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03

[中图分类号]F426.21;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2

众所周知,煤炭资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而山西省作为一个煤炭大省,其煤炭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4,其中山西省煤炭的3/4输往其他省,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也要求我们务必合理使用。

1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基本情况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其分布也较为广泛。潜在煤炭资源总量达到6 700亿吨,占到全国的30%;含煤面积达到6.5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山西省面积的40%。在2007年底,山西省已查明的保有煤炭资源储存量达到2 664亿吨,居全国第二位。

山西省的煤炭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同、霍西、西山、沁水、河东、宁武等六大煤田以及五台、繁峙、平陆、垣曲、浑源等地,煤炭资源跨越94个县(市区)。

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同时也给以煤为支柱、以煤独秀的山西带来一系列问题。

2 山西煤炭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煤价下降,需求不振,产能过剩

在煤炭产业发展的十年黄金时期,大量的社会资本集中涌入煤炭行业,使得煤炭产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保持年均30%的增速,为产能过剩埋下了伏笔。从2013年开始,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煤炭产业表现出持续低迷状态,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也不例外。据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山西地区动力煤、炼焦煤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大同地区5 500千卡(1千卡=4.186千焦)动力煤车板含税价6月中旬报260元/吨,较年初降了9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00元/吨;吕梁地区柳林焦煤6月中旬车板含税价报700元/吨,较年初降了105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30元/吨。而且2015年山西的煤炭产量继续处于增长趋势,全年产量有望接近10亿吨,增幅比2014年9.77亿吨稍高。不断释放的产能势必会加剧影响煤炭的供求关系,导致煤价继续下跌。

2.2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低

山西省多年来形成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大规模、超强度开采,但煤炭整体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并造成煤矿资源的浪费。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 每年排放大量的瓦斯、粉煤灰和煤砰石,焦炼工业资源浪费严重, 煤焦油粗苯等化工产品回收率很低。大量与煤炭相伴生共生的其它矿产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据估算,山西每开采1吨煤,就要消耗与煤伴生共生的各种矿产资源8吨,企业炼焦煤的利用率也普遍低,平均1吨的土法炼焦要比机焦多消耗焦煤0.45吨。与煤相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黏土等矿产资源几乎都被白白浪费掉了。

2.3 开采技术落后,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加剧

大气污染。煤炭的燃烧,使得排放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大量增加,山西部分城市如太原、大同、临汾等这些重工业城市已被列入了全国污染严重的城市行列。更严重的是,部分地方已经出现了酸雨污染,而企业或政府对大气污染的处理水平低、不及时,长年累月,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水污染破坏严重。山西省煤水资源共生,在采煤过程中砂岩含水层损失约5 000平方米,地下水静储量和动储量均接近72 000万平方米,也遭到破坏,地下水逐年下降1.5~3米,造成山西省水资源缺乏,而煤炭的开采对水层的破坏却难以恢复。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大量煤田的开采,产生了众多的炉渣、粉煤灰、采矿剥离物、煤歼石,这些占用大面积的土地,使可用于耕种的面积减少,甚至因污染地表植被死亡,土地无法耕种,同时部分土地的地下被掏空,面临坍塌危险。

2.4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

煤炭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未建立专业的、实用性强的人才培训体制。尤其是既懂技术又会管理、操作的综合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炭在技术、设备更新等方面的发展。

2.5 煤炭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合理

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关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如《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等,但就山西的煤炭行业,还未完全制定出针对山西煤炭管理的制度,即使部分制度出台,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不合理。

运销体制不合理。在销售过程中政企不分,本来应该由企业自己决定卖多少、卖给谁、价格是多少,但这项权利却被剥夺了,政府介入其中。煤炭在流通中,企业与市场脱节,企业盲目生产,容易导致煤炭的供求失衡,适销不对路。

管理上权责不明。一个企业的设立、生产是否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否对环境有造成污染,这些鉴定、审核由哪些部门批准,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到底具体由谁负责也无说明,往往是国家监察,有权无责,地方政府监管,有责无权。

煤炭税费体制不合理。税费项目繁多,征收标准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山西省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和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企业除了上交安全生产使用费、水资源补偿费、排污费、垃圾处理费等外,还需要缴纳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3 解决山西省煤炭资源问题的对策

3.1 控制煤炭产量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出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山西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9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6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外送量控制在6亿吨左右。切实落实该项政策,扭转煤炭市场供应过剩的严峻局面。

3.2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的整体利用水平

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传统对煤炭利用是以“资源-产品-废物”直线形的发展模式,现在要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以增加煤炭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减小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与煤共生、伴生的资源,如天然气,煤矸石等,尤其是部分矿物中富含稀有金属,在一定成本的限制下,尽最大的可能提取,以免造成浪费。

3.3 加强关联产业的耦合,延伸产业链

煤炭作为其他产品的原料,煤炭产业作为其他产业的上游产业,对于山西而言,煤炭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进一步延长其产业链不仅有利于煤炭的充分利用,而且有助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在煤、焦等资源的深加工方面,着力培养和发展煤化工、煤电一体、煤机合成油,煤成气和焦炉煤气的开发利用,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延伸产业链条,实行煤电、煤气等上下游产业联营。

3.4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综合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主体,学校在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要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主动适应煤炭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煤炭企业建立从业人员的评估机制。一方面,建立技术等级机制,企业可通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所处岗位的性质划分工资;另一方面,重新核定企业用人的标准,禁止那些素质差、无技能的人员进入,提高整体的团队素质。

3.5 推动煤炭管理改革

巩固涉煤清费成果,全面落实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政策。做好煤焦公路销售体制改革涉及的企业职工转岗安置工作。

建立现代化信息监管平台,强化安全生产、矿产资源等日常监管。

推进煤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取消、调整、下放一批涉煤行政审批事项。

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对新设矿业权依法实行招拍挂,完善矿业权二级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矿业权转让超额收益调节机制。深化煤炭交易方式改革,完善现货交易,探索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期货交易。同时,大力推动煤炭科技革命,扩大煤炭领域的开放合作。

要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深入推进煤矿瓦斯治理,防范煤矿水害事故,建立煤矿事故预警机制,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鑫.山西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2]王启业.深化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J].经济师,2015(1).

第6篇: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近些年来,我主要负责指导我校学生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电脑动画制作活动,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参与的学生只是一少部分,大部分学生未能接受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怎样处理好个别学生与多数学生科学活动的关系,以最大限度扩大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作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近期和长期的教育效应,是我思考较多的问题,也想通过本项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以实现点面结合、近期与长期教育结合,真正体现我国现代素质教育思想。

新密位于省会郑州西南40公里处,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属于“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已纳人大郑州建设规划。新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立宫建殿、建都定国,开创了华夏一统基业,缔造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西汉高祖刘邦始置密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境内名胜众多,风光秀美,轩辕丘古城寨城址、黄帝宫、郑公墓、汉墓锺华夏之灵,青屏山、神仙洞、香峪寺、桃花源毓溱洧之秀。轩辕丘古城寨址的发掘,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已被专家考证为黄帝古都轩辕丘。

新密资源丰富,物阜品优。矿产资源遍布全境,已探明矿藏有25种,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硅石等储量大、品位高,为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由此逐步形成了煤炭、耐材、造纸、建材四大支柱产业。

新密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矿区,特别是煤矿企业比较多。随着国家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现在许多小矿产资源企业都被关闭,好多矿区都处于荒废状态。由于原来许多矿区过度和不合理开采,造成矿区植被的大面积毁灭性的破坏,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加剧,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如煤炭矿区矿井水、洗煤水和矸石淋溶水等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煤炭开采产生的矿井瓦斯和矸石自燃释放的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等;而重金属(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矿废弃物中的酸性、碱性、毒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径流和气体扩散污染水、大气、土壤及生物环境,影响的区域远远超过了矿区的范围。污染物在风吹、水蚀等作用下,迅速扩散到四周,导致周边地区的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的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农作物减产,并威胁到人类健康。近年来,其污染程度有逐年加重趋势。首先是矿山废石尾砂堆放数量愈来愈大,据对国有有色矿山的调查,其年堆放量达2.023亿m3;大量个体和乡镇小矿的废石堆更是漫山遍野。这些废石尾砂堆放既挤占大量土地、破坏植被,又易引发泥石流,成为地质灾害的隐患。矿山过量采掘和抽排地下水诱发的塌陷、地面开裂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毁坏农田、民房,危及铁路、公路,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尤其严重的是矿山开采引起的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污染及放射性污染已相当严重。部分地区土壤中铅、镉、汞、砷高出正常值几十倍至几千倍,从而出现许多地方病,形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灾害。再加上季节性暴雨和伏旱秋旱气候条件,使得表土层有机质和矿质养分流失严重,土壤有效水量减少、通透性差,土壤生态系统缓冲能力越来越弱,土壤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人地矛盾激化、土壤一植物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下降。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最近,国务院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牢固树立节能环保的观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教育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改善身边的生态环境。于是我就组织了我们学校的环境课外兴趣小组,希望通过森林植被的恢复,保护和改善新密市矿区的生态环境,造福当地群众。

二、目的要求

1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该活动旨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和分析矿区环境,包括对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矿区中植被生长环境情况的分析等;同时,优选出几种适合于当地生存且能富集重金属的植物进行培植。希望通过这次矿区植物修复活动,系统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技能,以及对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技能。

(2)方法与过程

该项活动本着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努力使活动内容具有阶梯性、逻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通过这一探究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3)态度、情感、价值观

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所活动内容变得生动、鲜活,既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到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毅力与意志,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 具体要求

(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加课外实习,细心观察,做好记录,独立思考,严格遵守纪律。完成实习任务。

(2)认识考察矿区的土壤结构,环境特点,主要植物生长特点,以及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生长情况等,并做好详细记录。

(3)熟练的使用活动中使用到的各仪器、仪表、测量工具等。

(4)能够观察、分析、总结不同种类矿区的土壤结构及植物生长特点。

(5)学会整理材料、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能够撰写报告。

三、活动对象、人数及需求分析

1 活动对象及人数

河南省实验中学生物环境科技活动小组成员,计40人。其中第一组20人,为高一年级学生,第二组20人,为高二年级学生。

2 活动需求分析

(1)学生发展的需求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项活动在设计考察内容时将充分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并适当考虑高一和高二学生的生物知识和能力水平,分层次,有梯度,整体推进学生

各项素质的提升。

(2)活动组织的需求

高一和高二年级活动小组学生各分为A、B两个小分队,每队10人,设队长各1名。我校指导教师2名,聘请的校外科技辅导员2名(由该生态环境专家组成),以保证每一小分队考察时有一位老师指导,从而提高野外考察的质量。校医1名。

(3)活动资源的需求

活动器材:铅笔、记录本每人1本:照相机和摄像机每个小分队至少1部;标签、采集标本用塑料袋各若干个;植树工具若干等。

学校提供活动室1个,作为学校活动用。

四、考察地点及时间安排

考察地点在新密市废弃矿区。每组科技活动时间集中在14天,野外考察安排在暑假进行。野外考察时间8月进行。野外考察食宿安排在新密市市直二初中(暑假期间该校放假,可提供便利条件)。

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次年扩大小区种植面积进行重复实验。

五、考察路线及内容

本项活动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将充分结合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并适当考虑高一和高二学生的生物知识和能力水平。同时,结合新密市矿区的分布特点,设计以下四条考察路线,学生可依据本身兴趣与体能自主选择。

路线Ⅰ新密市――超化镇

路线Ⅱ新密市――苟堂镇

路线Ⅲ新密市――平陌镇

路线Ⅳ新密市――白寨镇

六、活动重点及难点

1 活动重点

(1)学生把高中生物教材中学到的生物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观察和分析矿区生态环境,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

(3)通过这次活动,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毅力与意志,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 活动难点

(1)该活动内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为科学探究实验,从而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2)使用土壤成分析仪器对学生是新内容,也是难的内容,需用利用大学的实验室和仪器。

(3)在矿区野外考察实践活动中每个小组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小组的课题。

(4)针对课题进行有效创作,写出科学考察报告。

七、活动过程和步骤

本方案分为四个阶段,力求做到组织严谨,流程科学有序,活动层层推进。

1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组织发动

(1)进行思想发动,做好知识铺垫。在活动进行前,请专家进行生态环境方面的科普知识讲座,熟悉该活动进程中的常规要求和必须注意的事项。

(2)成立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把活动中的工作标本采集、记录、拍照或摄像、采访等工作具体到每个人,设小组组长,制定活动计划。

(3)做好活动前的培训、指导。聘请河南省农业大学教授赵勇、叶永忠等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查方法与技术指导;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强调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应注意的事项。

2 第二阶段:野外考察,现场指导

(1)考察小组到达新密市后到当地国土局、园林管理处等部门走访、查阅资料,了解新密市矿区环境现况。

(2)实地考察矿区环境。做好观察、采集、访问、记录等工作。教师在各个环节中做好指导工作。

(3)采集土壤标本(含照片和实物),标本标签上应注明采集时间、地点、和采集人。

3 第三阶段:制定可行性实验方案并进行小区试验

(1)结合考察记录和有关数据,对调查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2)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分析测试,对测试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然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写出可行性实验报告,制定出可行性实验方案,准备矿区的植物修复实验研究。

(3)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小区。

(4)请教专家,优选具有特殊吸收富集重金属能力的植物种植。

(5)在小区进行栽培试验。

(6)定期去维护,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情况。

4 第四阶段: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成果评价

(1)撰写实验报告。

(2)开展小组成员互评,可评出“最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最富有奉献精神的学生”、“考察最认真的学生”、“撰写考察报告最规范的学生”、“体能最佳的学生”、“展示口才最佳学生”等以表彰优秀,形成激励机制。

(3)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请指导老师给每个活动小组一个整体评价,然后给每一个小组成员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还要找出不足,供设计后续考察活动参考。

(4)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队员授予“环保小卫士”称号,颁发奖状和纪念品。

(5)选择比较优秀的实验报告,推选其作品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八、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 安全问题

这里主要指交通安全和野外考察人身安全。出发前要精心组织,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告知交通安全常识,并严格遵守;准备必备的药品等。

2 注意力下降问题

刚开始,由于活动本身内容的吸引,学生处于好奇,热情可能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学生意想不到的困难,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知难而退的情况。因此,要加强学生认真观察习惯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或给予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一些联欢等活动。

3 走马观花问题

在科考过程中。可能有个别学生由于知识理论欠缺,不能认真观察现象和分析其成因,而把注意力放在对矿区其他景观的欣赏上。老师要注重培养队员科学理念,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去发现身边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等。

4 资金问题

主要是活动中产生的费用,特别是购买植物苗或者种子费用。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向学校申请活动经费;二是学生自发捐献;三是考虑能否和相关部门或科研单位联合搞。

九、预期的成果和呈现方式

1 每个小组成员撰写的论文、调查报告等

可能有对新密市矿区生态环境方面的调研报告,也有对新密市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植物修复方面的实验方案等。这项活动本身和成果富有较强的教育性。

2 成果会

在学校开展这次活动的成果会,通过成果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人人都做“环保小卫士”。

3 图片和采集到的标本

拍摄的图片,编辑整理好的考察录像资料:采集的土壤标本,活动记录材料等。

十、评价标准

通过“自我反思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民主评议的激励性评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

从实施过程和方法等多项指标,如制订活动方案、写调查记录、观察日记、实验记录、研究报告、论文、问题探讨策略、发现的问题,探究的方法、活动日记、录像、摄影等:从实施过程各阶段的多项指标,如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次数,制订方案的合理程度,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和参加活动的具体次数等;从情感态度与责任感、价值观形成的评价指标,如团队协作意识、考察中的毅力与意志表现等。

十一、教育作用

1 起到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教育功能:

2 起到对其他学校、地区开展类似活动的示范性作用:

3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地质文化开发与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引起媒体的关注,起到了解、宣传普及地质文化的作用;

4 本项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开拓性,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毅力与意志,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十二、活动开展的优势

1 曾经开展过类似的科学探究活动

本人曾先后多次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有较丰富的组织与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经验。2004年8-9月带领我校科技小组成员到郑州市的社区进行调查;2005年8月带领我校科技小组成员到中牟县雁鸣湖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等。

2 个人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199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分配到河南省实验中学任教,主要负责我们学校的科技活动,主要有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比赛等。本人有较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所辅导的学生中有数十人获得市、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有20多人获得全国大赛一、二等奖,1人荣获欧盟第十七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环境专项奖(我们国家首次获得的最高奖),1人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本人也获得了郑州市及河南省“十佳科技教师”称号。

第7篇: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一、负责工作情况

(一)在政府任职工作情况

2004年1—7月份,我在旗政府分管常务工作,为确保旗委决策落实,推动政府工作健康发展,我重点抓了三件事。

一是办公室工作。主持制定了《乌中旗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接待工作制度》等规章规范,主持起草了《政府工作报告》、《旗委扩大会议报告》等重要文件,受到主要领导和各级干部的高度评价。重点规范加强了办公室工作,制定了《办公室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例会制度,实行挂牌上岗,公开接受监督。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压缩会议和文件数量。重新制定接待标准,创新接待形式,使接待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乌拉特宾馆成功升级为国家二星级宾馆。二是财政税收工作。全面调研、论证并主持实行2004年财政零基预算和苏木乡镇财税体制改革,在提升财政运行质量、调动苏木乡镇增收节支积极性方面收到了明显效果。在担任旗税收秩序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期间,组织开展了税收秩序整顿工作,查补漏税款1300万元,不仅规范了纳税行为,做到了应收尽收,而且有力推动了全旗矿业秩序整顿进程。

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政策法规,对执法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进行了从严治理。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156项,发文取消57项。并于7月份正式启动了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审批项目89项。为推进政府公开、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在旗委任职工作情况

城镇经济工作:

1、抓服务,力求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一是按照旗委、政府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年工作首要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意见》,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对现有企业分类排队,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分析研究,查找问题,搜寻症结,提出对策。二是先后多次深入重点企业了解情况,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组织研究论证供热公司转制方案,成功实施了公开拍卖,完成了供热公司国有转民营的体制改革。四是充分协调金融、税务、工商、电力、邮政、电信、国土资源等部门,努力促使各条管部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五是狠抓城镇和中心集镇的建设工作,会同有关领导和部门,研究规划,论证方案,制定相关政策。先后聘请专家对海镇、甘其毛道口岸建设进行了规划编制;对金泉工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基地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完成了蒙古国资源合作开发项目的配套规划工作。六是深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积极调整中小学布局,全面整合教育资源,组织研究制定了《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意见》、《教师全员聘任制实施方案》和《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人员分流实施方案》,共撤销学区4个,中小学17个,分流教师803人,新录用222人。同时积极探索卫生系统、自来水厂等公益事业改革。

2、抓调整,力求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并重。一是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优化资本结构,重点培育了电力、焦炭、高载能、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金、农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努力构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三优”联动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二是以矿业秩序整顿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我担任旗矿业和税收秩序整顿领导小组组长,对全旗的矿点和矿山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制定实施了《乌拉特中旗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实施方案》,依法对全旗81个矿点和企业进行治理整顿,打击无证开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2处,对12户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矿山企业进行了限期整改,为地方财政增加可用资金2800多万元。积极整合铁矿资源,提高了高载能工业准入门槛,限制高污染、低水平的项目进入,积极倡导发展循环经济。

二、身建设情况

一年来,我从强化学习、提高素质入手,重点抓了“学习团结、作风、廉政”四个环节。

(一)加强学习,创新领导能力

在认真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自觉地参加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同时,利用早晚、周末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坚持不间断的自学,坚持从实践中学。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学习方法,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把学习理论与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二是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结合起来;三是把学习理论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本年度共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及学习论文6篇,读书笔记近5万字。

(二)讲求团结,创新领导方法

一是搞好与正职的关系,做到了“三不”,即尊重而不吹捧,请示而不依赖,服从而不盲从。二是搞好与班子成员的关系,做到了“三不”,即支持而不拆台,分工而不分家,通气而不封闭。三是搞好与基层的关系,做到了“二不”,即信任而不干予,爱护而不庇护。四是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不同意见,指出不指责,帮助不讥讽;对自己的不足,剖根寻源,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批评。

(三)求真务实,创新领导作风

一年来,针对我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点问题、战略性问题、热点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深入基层和分管各部门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全旗矿产资源开发、税收征管、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多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摸清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准问题的根本症结,应用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了实际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注重对各地、各部门典型经验的挖掘研究,并有意识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推广。一年来,共深入基层调研30多次,形成调研报告4篇,形成指导性文件6件,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15次。

(四)勤政廉洁,创新领导形象

第8篇: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设发展;对策和措施;遂昌县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3402

1引言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遂昌县对于林业发展非常重视,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群众长远未来的生态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再根据遂昌县柘岱口乡的实际制定出建设措施,从而推动林业生态建设。

柘岱口乡在生态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坚持多措并举、持之以恒。其在生态建设与发展的做法可概括为“7个结合”: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做到近期规划建设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做到重点建设与面上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双管齐下,做到植树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借助外力,启动内功,做到项目造林与社会造林相结合;以效为本,统筹兼顾,做到重视生态效益与注重经济效益相结合;强化科技,注重实效,做到强调造林数量与重视造林质量相结合;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做到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2生态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1林分质量较差

在过去长期的建设与发展中,通过封山育林来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的这部分林地面积在现有林地面积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这部分林地多数属次生林和低价值林,林种多而杂,潜在经济效益低,对增加林农收入,加快山区脱贫奔小康的贡献率低下,对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2林地分散零碎

实行即分山到户时,大部分村组实行细划细分,一户林农有多处山林,有的多达10余处,而每处山林面积多则几十亩,少则二三亩,“一户多处山,一山多个主”现象十分突出,既不便于管理,更不便于规模化经营和林权流转,以及产业化建设与发展。

2.3生态效益成果需巩固发展

随着森林植被的有效恢复,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活立木蓄积量逐步增加,如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现其效益最大化,已经现实地摆在人们面前,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同时,随着植被恢复和林分改善,森林防火形势更加严峻,林政资源的管理力度应更加强化。

2.4矿产随意开采成为生态保护的重大隐患

近几年对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破坏了矿区植被,特别是废渣、弃土等废弃物大量形成,随意堆放,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理,势必会动摇刚刚恢复不稳定的生态平衡基础。

3具体措施

3.1生态建设要不断创新,形成特色

在全面达到生态建设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遂昌自身特点,在一些优势指标上达到更高的标准;在生态创建的机制、体制上不断创新,一些好的做法可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生态创建工作的连续性。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文化等方面继续扩大建设规模,深化内涵,多做探索。

3.2严格环境准入,率先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节能减排工作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柘岱口乡作为遂昌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也要自我加压,确保节能减排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到位,措施落实。要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循环型企业建设。

3.3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重点解决好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要继续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

3.4提高创建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

以科技和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加强科教兴县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层面,努力提高绿色科技的含量,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安全预警、预报系统,不断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

3.5继续广泛宣传生态建设的意义和成就

加强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案件,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继续保持这样的良好势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和谐环境做出贡献。

4对策与建议

4.1实施更新造林

在荒山荒地造林已经基本结束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对次生林和低价值林林地实施更新造林。在具体的实施中,必须把握统一规划、适地适树、平稳过渡3个原则。

4.2走规模化经营路子

抓住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一难得的机遇,采取措施,创造条件,逐步实现集体林地依法有序流转,逐步走上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4.3合理采伐利用林木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法、科学、合理地对成熟林、成材林进行有计划的采伐利用和经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巩固生态建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态建设新成果。

参考文献:

第9篇: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2006年,是××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迎来百年难遇的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为实现××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分析机遇并抢抓机遇,认清挑战并直击挑战,研究对策并实施对策,以团结奋进的雄心,加快发展的决心,全力打造活力××、魅力××、和谐××、美好××。

一、××县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当今世界,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形势逼人;另一方面,和平崛起、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环境友好、构建和谐、全面小康等理念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催人奋进;这给××县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是科学发展观正释放出巨大能量,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变革,传统发展正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蜕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这将为××这个生态大县、资源大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二是全省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宜宾召开,××县分会场共确立了32个必建项目,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在内预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将对××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届时,将有国家和省、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国内外宾馆、饭店、旅行社老总,海内外各大报社记者在内的近2000名参会人员在××石海参观考察,将大幅度提升石海乃至××的知名度,对我县旅游业发展将迎来百年难遇的战略机遇。三是成渝经济区纳入国家重点区域布局,只要××县能够有机地融入长江经济带,融入成渝经济区,我们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分工和合作将更加紧密。四是中城——共乐作为宜宾市“十一五”规划城市发展的次区域中心,××将成为宜宾、泸州连接黔东南和滇东北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具有更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优势。五是随着全世界不可再生能源减少所造成的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这为我县由矿产资源规模开采向利益最大化的深度加工转变带来了机遇。六是省、市领导的关怀、××在外工作人士的支持以及全县44万苗汉各族同胞强烈改变家乡面貌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增添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

二、××县发展的困难和差距

一是经济基础薄弱。2005年,全县gdp实现17.6亿元,列全市第9位;人均4512元,列全市第6位。二是财源支柱不大。几乎没有上千万元税费的工业支撑性项目。电力公司税收500余万元,烟草公司800余万元,锦巍集团140余万元,丝绸公司130余万元,上1000万元的只有华福煤矿、并且主要是煤炭经营。三是城市建设滞后。功能不全面,布局不合理,美化、绿化、亮化不足,文化底蕴缺乏,也没突出僰苗文化内涵。四是旅游要素不配套。吃、住、行、游、购、娱还跟不上,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还不突出。五是发展环境不优。重建设、轻管理,重收费、轻服务现象严重。六是经过矿业秩序整顿,有效规范了干部行为,也有少部分同志因此背上了思想包袱,不敢果断决策。

三、××县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面对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展望未来,希望和困难同在。只要敢于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只要敢于迎接挑战,我们就会催生新的希望。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只能直面挑战,抢抓机遇,团结奋进,加快发展。

(一)直面挑战。就是要在挑战面前不害怕、不退缩,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攻坚破难,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推动经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当前,××面临的挑战很多,只要我们精诚团结,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进一步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性,就一定能攻坚破难。特别是今年,全省旅发大会××县分会场有32个项目将要完成,这些项目,有的伤筋动骨、有的缺钱少米,困难很多、任务很重,假如我们的干部都不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积极想办法、添措施,要顺利完成今年旅发大会的重任就是一句空话。

(二)抢抓机遇。就是在机遇面前要立足一个“抢”字,表明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树立一种果断的工作作风。机遇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抢”就是要早认识、早研究、早准备、早行动,快速反应,抢占先机。就全省旅发大会在宜宾市召开而言,机遇对几个旅游资源县都是均等的,目前长宁、江安、翠屏区早就憋足劲头飞奔快跑,特别是长宁更是势头迅猛。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任何犹豫、徘徊、观望、等待的消极态度和行为,都会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坐失良机,留下无穷遗憾!我们只有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项目建设,才不至于落伍于竞争的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