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体育学科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学科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学科发展

第1篇: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关键词】休闲体育学科;问题;思考

1.引言

在全球普遍进入“休闲”社会的大前提下,为满足整个社会各群体的休闲体育需求,迫切需要一种学科理论的指导。休闲体育学科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呼唤下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可谓极为迅猛。在理论上,休闲体育基本问题的研究(如休闲体育消费、休闲体育市场开发等)迭次构成热点,在实践中,各种休闲和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地应用到实际休闲体育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内、外相继设立了休闲体育的本科、研究生专业,休闲体育的研究由此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它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已貌似形成与稳固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大多研究尚以休闲体育行为的描述为主,没有从人的生命周期角度探索体育休闲模式,即休闲体育对于不同生命阶段的意义、不同生命阶段的休闲体育活动特征、以及不同生命阶段休闲体育的限制因素等重要问题,因而没有考虑到不同生命阶段休闲体育的联系。立足于休闲体育领域特有的市场经济开展的宏观研究和反思还非常少见;也就是说休闲体育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合理的、得到公认的学科体系;甚至还没有一本“休闲体育原理”之类的名著问世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休闲体育学科本身缺乏一种“原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还只能是其它学科的“应用性”研究。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对休闲体育的学科性质及学科理论作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对于从事休闲体育实践的人而言可能不屑一顾,但对于那些从事休闲体育学科整体研究的人来说,无论从追求理论的可靠性还是完善性上,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任务。反过来说,年轻的休闲体育学科,在理论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2.休闲体育学科的建立

2.1休闲体育研究的理论水平

2.1.1休闲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学科产生和存在的客观依据。就休闲体育的研究对象而言,它是以人们的休闲体育意识、休闲体育行为和休闲体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侧重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剖析休闲体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及其与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阐明不同群体休闲体育的组织和方法手段,提高人们的休闲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将休闲体育研究的对象定位于体育领域的休闲现象及实践活动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休闲体育整个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定位则略显过低。首先,这种以解决体育领域的休闲现象和实践问题为目的的对象定位,往往会产生一种导向:为解决体育领域的休闲现象和实践问题,人们不断从其它学科引入各种技术、方法,休闲体育研究也只能在技术操作层次循环运作而不能得以有更高层次的突破,休闲体育只能成为其它学科的附属而不能形成其根本的“原驱动力”,它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性也就不能不大打折扣。其次,与其说休闲体育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更是一门行为艺术。对休闲体育而言,人们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与需求等,显然不同于他们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时的感受。因此,挖掘休闲体育活动中人的行为与需求的变化规律,也是休闲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最后,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一门成熟的学科不仅要弄清分析哪些事物,更重要的是要界定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休闲体育的研究决不仅仅在于社会大众休闲,更重要的是要抽取和提炼出休闲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休闲体育研究的着眼点,应在于更高抽象水平上的休闲体育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这一研究对象着眼点的转移,并非将体育领域的休闲现象和实践活动排除在休闲体育研究之外,而是强调研究对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和完备性。唯有确立并包含了理论与实践的、层次分明、内容独特的研究对象,结束目前在这一问题上认识的混乱,休闲体育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1.2休闲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

判断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尺度就是研究方法,遗憾的是,休闲体育研究中并没有形成依赖于休闲体育的、独立于其它学科研究之外的研究方法。当前教科书中所罗列的诸如: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经济学的方法,文化学的方法,美学的方法以及科学抽象,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系统分析,动态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等的应用方法,无一不是由其它学科研究中所产生的。姑且不论这些方法是否适应于休闲体育这块土壤,但就这种全部移植而言,也往往容易使休闲体育的发展丧失其自主性,而消失在其他学科之中,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休闲体育研究要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一定要建立起自我的独特方法体系。诚然,“没有独立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但问题是:作为人类社会特殊活动的体育,有着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特别是运动训练、竞赛、群众体育活动、体育产业等都与其他社会活动迥然不同,也必然有基于它们运行规律的特有方法。在本文中,我们提出立足体育视角,以休闲科学方法体系与体育科学方法体系有机融合为特色的休闲体育方法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有理由相信,寻找并建立起这样的方法体系,正如分析方法之于哲学研究,还原方法之于物理学研究,实证方法之于化学研究一样,会大大推进休闲体育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

2.1.3休闲体育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

研究过休闲体育理论的人都不难发现,休闲体育理论体系的发展整体上正在努力实现从经验概括到尝试体系化的跨越,超前的研究也许刚刚涉及到某些意义上的理论反省,休闲体育方面出版的专著还太少,休闲体育学科体系尚不成熟,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休闲体育概念及理论体系,这种状况对于指导我国的休闲体育实践不利。大量的研究只能是经验的概括甚至是直接将研究目光落在休闲体育实践活动上,而对休闲体育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从学科学的角度对休闲体育展开的学科特性探讨则更是无人问津。这固然与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历史较短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休闲体育研究主动性的缺失。研究者专注于对其它学科较为成熟的方法、原理的吸纳与引进,而对休闲体育自身认知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则明显不足。我们提出了休闲体育的三维学科体系,即基于体育科学认识体系的,以体育科学认识体系与休闲科学认识体系有机交叉的新认知体系。对休闲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了初步尝试,但这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和完善。

2.2休闲体育研究的实践水平

休闲体育问题的研究吸引了大批体育科研工作者,部分人也凭借自己卓有成效的研究,逐渐取得了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学科的著名专家。但即使这些专家本人也不敢妄称自己是休闲体育的代表人物。还没有哪一位专家在休闲体育研究领域提出开创性的、意义重大的,得到公认的观点和方法,也就因此难以称得上这一门学科的代表性人物;就代表性著作而言,虽然目前冠以“休闲体育”之名的教材和著作时有出版,但多是对国内、外休闲方式、方法的移植或是操作层面上的探讨,鲜有立意新颖、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出现,从中选出代表著作则会更加牵强;至于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则更显滞后;在我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并没有设立“休闲体育”分会,也没有设专类,只是作为体育社会学的一个部分;而一些分散的休闲体育研究学术组织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休闲体育至今也没能拥有自己的学术期刊。

综上所述,虽然在休闲体育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无论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的宏观构建上,还是从代表人物、著作、学术期刊的实践操作层面上,休闲体育作为一门学科都还比较初级,需要我们广大休闲体育研究工作者更为艰辛的努力。

3.休闲体育的学科基础与归属

休闲体育是人类社会和体育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体育学下属的一个新的学科。作为新兴的、正在发展和建构中的学科,其学科基础尚未十分牢固,其理论体系也未完善。因此,休闲体育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相关的、庞大的学科群作为支撑。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分别是休闲体育学的母体学科,休闲体育正是广泛运用这些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体系来研究人的生活方式与休闲体育意识和行为规律的。与此同时,休闲体育也从体育的应用学科和专项技术学科中汲取营养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具体实施休闲体育学科发展目标时,应确立以下新的发展理念:如何能够在延伸体育的本质的同时,并找准专业的定位,做出科学的规划,为小康社会培养休闲体育专才,这是我们在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初期要不断思考研究,认真面对的问题。

另外,休闲体育理论是科学理论还是实用理论?科学理论是对经验世界的解释,其目的在于认识和探索事物本身,其价值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它们常常意味着一种所谓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精神。而实用理论则把视线直接投向实践,它探讨有关如何把认识的规律转化为实践操作的问题,并且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种种规范与建议,带有极强的价值与目的色彩,从上述科学理论与实用理论的特征不难看出,休闲体育不可能成为纯粹意义上的科学理论,它似乎更应该成为一门实用性理论,事实真是如此吗?正如我们在对休闲体育研究对象的探讨中所提到的,休闲体育也承担着挖掘休闲体育规律,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寻求“原驱动力”的重任,所以它必然包含着大量的理论“解释”成分在内,这使它与一般的实用性理论之间有了明显的分歧。比如,休闲体育的核心要素是“休闲”,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休闲”活动的理论解释,从而可能需要用许多关于“休闲”的学科概念与解释。离开了这些学科的支撑,休闲体育只能对实际休闲体育现象作出事实上的描述,对休闲体育工作给出“处方式”的指导,不能达到理论阐述的层面。但这些学科与休闲体育理论之间的关系又不是直接的演绎关系,而是将这些学科有关的解释重新诠释后运用到休闲体育活动中,是一种“解释的重新解释”。因此,休闲体育研究中具有超越单纯对其它学科理论建设应用的科学研究的成分,也因而并非单纯的实用理论。

对休闲体育所具有的这些特性,我们大可不必因其不能找到明确的归属而感到沮丧,而恰恰应该为此而自豪:它使休闲体育横跨科学理论与实用理论,把众多学科集于一身,去综合成自我的体系。从这种意义上说,它比其它学科更复杂,更富有挑战性。虽然目前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有一定的滞后,但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它必将向一门成熟的学科不断迈进。

4.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的体育休闲学科研究有了快速的发展,在历史的传承性、人与自然、社会和谐性以及人们身心健康保障的独特性等方面有了新的拓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客观上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在我国体育休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模式尚未形成的形势面前,我们应充分的认识到学科建设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要把理论体系和学科建设问题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以解决由于理论的匮乏给实际工作带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仲林. 现代交叉学科 [M]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蔡曙山. 科学与学科的关系及我国的学科制度建设[J] .中国社会科学.(3).

[3] 李钟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 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 席玉宝,高升,杨彬.试论休闲与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1):51-54.

[6] 田慧.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6(4):68-69.

[7] 高侠.论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16-18.

[8] 夏荷莲.论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4(6):48-49.

第2篇: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一)公共性顾名思义,“公共”主要是相对于“私人”而言,不同学科领域,公共的概念不同,但其“核心是对于共同体公共性质的探讨,具体表现为对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物所持有的理性态度和价值观念”[1]。作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公共体育,其公共性主要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建设的服务产品可供公众有偿或无偿使用的特性,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公众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尽管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天然的公共属性,但随着公众对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的提高和不同的选择,公共体育具有更多难以天然满足的现实样态,需要政府提供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为此,公共体育的公共性虽具有天然的公共性,但更显现出政府主导的公共干预性、建设性、发展性。就主体而言,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主导着公共体育发展,担当起体育职能管理、场馆建设、赛事服务、体育宣传等角色。近年来,大量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和服务型企业也加盟其中,局部承担起参与主体的职能。在客体方面,公共体育的服务对象自然是有体育需求的社会公众,没有公众的参与和需求,公众体育也就失去了生存之基。就内容而言,包括所有主体为客体提供的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二)服务性这一特性并非源自公共体育产生与发展之初,而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体育真正成为文化产业和公众的内在需求之时,在政府的主导下逐步积淀生成。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伴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逐步加快和完善,政府职能向公共体育延伸并切实承担了各项服务职能。围绕公共体育的服务属性和发展目标定位,有研究者认为,它是“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供市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既给市民提供体育文化享受,也提供并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体育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2]。由此所确立的公共体育服务性职能,更多地表现为政府职能的延伸。如在建设投入方面,政府最基础性工作是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公众体育需求等,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公园、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等;在共享机制建设方面,政府要尽可能实现体育设施、资源和平台共享,承担信息服务工作,推动终身体育观念养成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在社会体育组织管理方面,政府需要规划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制定并执行体育政策法规,搭建体育项目比赛平台,加强体育团体建设和监管等。(三)均等化当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不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而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受到重视。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不协调状况迫切需要改变。“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公共体育作为社会公众的基础性事业不再局限于城市和专业化发展格局,均等化逐步为公众了解、重视,也成为健全公共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要件。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明确要求以保障公民享有基本体育权益为主要目的、以体育均等化服务为主要特征、以公共体育资源为主要支撑。唯此,方能构建起全民健身的平衡机制,真正为公众提供无差别、均等化的体育服务。从实践层面分析,政府职能部门必须紧扣均等化这一公共体育服务基本功能,深化体育事业改革,使公共体育成为实现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进而深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提高社会使用效率,促进体育资源集约化发展,提升公共体育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建设社会和谐中的贡献率。(四)市场化公共体育事业作为公众性事业,日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国家正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育事业不再为政府“包办”,而是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走向了市场。如何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成为助推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与之相策应,体育商品生产实现了企业运作,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再完全由政府买单,企业、非政府团体、个人也可参与建设。公众积极参与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购买体育器材,观看体育比赛,参加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消费主体的力量逐步释放。公共体育公共性和服务性特征,依然是以体育市场化为前提和基础。公共体育的生产性和消费性始终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属性。综观公共体育的内在特性可以发现,公共体育既是“一个能够不断为全国人民改善体育健身的环境和条件,有效地支持全国人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事业”[4]而具有公共性、服务型、均等化等特性,又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生产与消费特征,积极参与着市场竞争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育文化产业。这必然要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社会考验和市场选择。

二、当前公共体育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驱动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不仅一跃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而且实现了公共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全民健身和满足公众体育需求打下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然而,我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城乡、区域体育事业发展极不平衡,仍存在着诸多复杂问题,面临着许多不可回避的挑战。(一)公共体育发展取得的基础性成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伴随经济稳健发展,公共体育事业也同样步入了市场化发展的快车道。围绕体育产品生产这一重要环节,国家和市场的职能更为清晰,体育产品生产和消费完全走向市场化;体育设施建设采取招投标方式,积极引入社会企业参与融资建设,极大地节约了政府投入成本,活跃了体育文化市场;体育比赛宣传推广、服务市场化、经营多元化得到有效探索。系列市场化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我国各级政府为全面适应体育市场化发展,深化体育机构改革,管理与经营逐步分开,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参与到公共体育建设中,各项事业相对规范运行。在公共体育硬件与软件建设上更是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一大批世界性著名体育场馆拔地而起,为北京奥运会建设的鸟巢、水立方最为典型;大部分一线、二线城市都有规模性的体育场馆,如上海体育馆、苏州体育中心等,能够承担起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三线城市同样具备举办适度规模赛事的能力和条件;很多社区配置了相应的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和设备,大部分场馆更是对公众开放,公众充分享有体育运动条件和权利。我国正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一大批世界性体育人才脱颖而出,全民体育的氛围更加浓厚,体育文化得到科学弘扬和传递,公众的体育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共体育信息化服务取得了跨越式进展,体育信息资源丰富,传播便捷迅速,影响力广泛,体育资源共享格局初步形成。(二)公共体育发展现状堪忧首先,区域性公共体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改革开放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把有限的财政投入到了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由此东部地区迅速崛起,中西部地区则呈递减态势,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直接依靠国家政策和政府投资的公共体育事业,同样呈现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现象。特别是体育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众的体育综合素质呈现出显著差异。其次,就城乡二元结构而言,公共体育也呈现出鲜明的巨大反差。与城市相比,农村中的体育设施明显不健全,体育政策、资金支持十分缺乏,农民的体育素质显著偏低,农村体育人才和队伍建设极不合理,城乡之间的公共体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再次,公共体育市场化结构尚不合理,“政府控制大量资源,形成垄断供给”[5],市场介入效果并不太明显,直接影响着市场对体育竞技的优胜劣汰和体育人才培养。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人本理念的追求、公众对体育的诉求以及各类体育赛事的要求等尚没有做到精细化、便捷化服务,服务政策仍需建立健全,服务渠道仍需多元化、畅通化,服务内容仍需多样化、大众化,服务均等化更显不足。(三)公共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公共体育作为动态发展的基础型事业,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不仅需要正视不容乐观的现状,而且要积极面对随时而来的各种挑战。首先是管理上的挑战。不少公共体育场馆仍是体育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并没有剥离,实行社会化、企业化管理,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体育场馆管理机制传统老化,投入成本大,仍需要依托政府财政补助来维修保养,成本控制仍需加强。“政府如何从机制调整上,以最灵活的方式、最低的成本,突破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实现管理与市场化选择的协调发展己成为当前体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6]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挑战。一方面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随着经济增长、人口变化、环境条件、信息化水平等因素而不断增加投入,在满足城市公共体育需求上深下功夫;另一方面政府要转变观念,集中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体育综合素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最后是经营发展上的挑战。当前公共体育市场化发展仍是粗放型发展格局,尚有许多公共体育设施没有推行市场竞争和管理模式,向公众有偿和无偿开放力度仍然不够,经营自仍没有完全下放,政府的财政包袱依然比较重,集约化管理和人本化服务迫在眉睫。

三、现代社会与公共体育发展的相互需求

尽管我国公共体育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发展公共体育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民生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当前在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和体育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良好环境下,公共体育更以巨大的物质、精神、文化价值为各视域所青睐。(一)社会与公共体育的相互需求当前社会,和平、稳定、发展是世界的主流。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优越的社会形态为公众多元化的需求提供了稳定基础。公众体育作为社会事业的基础性内容,能够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能够增进社会系统间的体育文化交流,能够发展并优化人文体育环境。公共体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能够增强公众的身心素质,坚定公众毅力,甚而帮助缓解医疗压力,提升全民综合素质,打造体育强国,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没有公共体育的健康发展,整个社会将会呈现出病态症状,最终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影响经济、文化、政治的科学发展。(二)市场与公共体育的相互促进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公共体育占据其中重要份额。延续体育市场化发展路径,是我国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关键步骤。步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通过公共体育来扩大体育产品市场供应和需求,激发公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来拉动建筑、钢铁、文化、器械等相关行业经济增长,呈现共同发展的形态;需要公共体育增强就业、发展产业、增进实业,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此外,公共体育需要市场来磨砺竞争意识和能力,逐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发展机制;需要市场来调配体育资源配置,优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公共体育的最大化;需要市场消费来不断丰富体育产品样式,为体育竞赛、体育文化交流奠定坚实的经济后盾。(三)政府与公共体育的相互支撑发展公共体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对政府而言,公共体育建设能够深化行政改革,优化政府职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能够摆脱行政干扰,实现自主经营,自立自强;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改善民生;能够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体育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体育文化交流,增进世界体育文化融合,为外交搭建平台,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公共体育而言,政府能够以强大的政策扶持、财政支持、方向引导、媒体宣传,把公共体育做大做强,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够扭转公共体育区域分布不均衡和结构不合理的困局,调整城乡二元结构,为公共体育均等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能够逐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机制,加强服务管理,实现科学发展。(四)公众与公共体育的相互吸引公众与公共体育存在天然的相互需求属性。相对公众而言,发展公共体育能够不断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娱乐方法,提高体育技能,增强体育文化素养;能够在日常体育锻炼中协调生理、心理机能,推动身心的协调发展;能够为公众搭建体育文化交流平台,在体育切磋中相互学习,增进了解;能够不断协调工作、生活、情感的强度和矛盾,帮助身心恢复正常状态。相对公共体育而言,公众是体育产品的最大需求者、消费者,能够直接影响着区域性公共体育发展水平;能够实现公共体育应有的使用和特定价值,发挥最大功能;能够不断拓宽公共体育内涵,创造出更多体育产品,开展更丰富的体育活动,弘扬和发展体育文化,真正推动公共体育事业向纵深发展。显然,社会、经济、政府、公众与公共体育之间相互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需求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交织发展。当公共体育现状不容乐观,面临复杂局面和挑战时,各界应综合把握其内在特性规律,科学正视,积极应对,方能实现各关联体的协调发展。

四、推进公共体育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3篇: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摘 要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培养社会人才方面的贡献,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人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 科学发展观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而能不能教育好未来的一代,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否能顺利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谓“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更能看出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因此,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含义以及学校体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不下百余种,覆盖面涉及到个体生命的各个要素以及整个的发展过程,而更多的是从教育领域对其进行定义及内涵的划分:杨芳等人在《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中将其定义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来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使其具有健康的发展观,即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与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等,是一个不停顿的发展过程。潘涌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转型》中认为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究其本质是指个体生命开发的长度之持久、广度之均衡、深度之透彻,是使生命内部各要素达成动态的平衡,以真正获得持续性、全面性和协调性为基本特征的。何维民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提到与可持续发展追求每代人福利产生的最大化不同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发展各阶段的平等与最大化,只求人的最终发展的最大化,并认为人的发展具有协调性、连续性、主动性以及终身性的特征。显然,各位专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不尽相同,但还是能从中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对其特征加以表述:即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连续性、终身性、主动性。笔者认为可以在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提高,与社会良好适应的程度,甚至对社会进步促进作用的大小等方面判别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当然,这种评价也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

三、学校体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学校体育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1.学校体育可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良好基础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各项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正常生长和机能健康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培养造就身心健康的人才的保证。

学校体育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就得应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育的有限时间,教育学生认识体育,掌握锻炼的方法并学以致用,其核心还要让学生接受终身体育。可以说学校体育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体育意识,科学健身方法手段能力的积累,使学生走出校门后知道如何科学的锻炼身体和观赏体育,这些体育效能能够在今后饿几十年中体现出来,这就是终身体育作用和意义,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体育应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使人才能成为终身健康的人才,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性、全面性与协调性的特性。

2.学校体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使各种可创造性的元素和机会也体现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校体育通过启迪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察力,训练记忆力,诱导想象力,提高思维能力,等各种手段来丰富学校体育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有益的活动中,并且学校这个大环境都为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理条件和环境条件,而这种品质也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得到持续的发展。

3.学校体育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

学校体育通过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亲身经历,尝试自主学习,并充分关注其运动能力,身体表象等各种特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创造的运动状态中。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可以对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克服困难等品格进行提高,并且还会在一个相对融洽的氛围中实现其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认同,教会学生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一种勇敢顽强,奋发向上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

(二)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

学校体育在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上,把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就得在教育观念、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选择并改革。

1.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21世纪是一个对高级人才高度要求的社会,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就要对教育思想进行更新,转变以往旧的教学观念,使之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且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首先,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三个方面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其次,教育模式要从竞技向健康、体育教学向体育文化教育、传授向学习的转变,这也分别体现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过程的转变。

2.建设一个好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学校体育都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在进行,因此要想保证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课程内容体系在作支撑。所谓好的课程内容体系,就是要保证让学生在体育运动学习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可以达到实效性和长期性,用所学知识去探求未来,学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践能力的提高,才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3.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必须要一专多能,这样才能适应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多元化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日益更新加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还要对其它学科知识进行学习了解;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和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体育教师还应该具有反思教育的能力、教学实践中的科研能力以及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

四、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凝聚了人类的竞争、创新、奋发向上的卓越品质,并已经扩展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学校体育是讲团队、讲协作、讲平等的教育活动,它的独特作用是学校体育的特色所在,是其他学科、其他教育活动不可取代的,因此坚持以学校体育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同时,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新要求,最终也会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唯民.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审视体育教育的价值[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49-52.

[2] 何唯民.人的可持续发展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5):167-170.

[3] 潘涌.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转型[J].教育研究.2001(11):43.

[4] 杨芳.论学校体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56-58.

[5] 许大庆.人的可持续发展与体育教学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2001.910:28-29,36.

[6] 张天恭.科学发展观与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51.

第4篇: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实现三级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管理模型

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实施“三级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这无疑给学校特色的创建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学校在分层管理,明确职责中,搭建了各部门的管理平台,使各部门能实施有效的个性化管理。

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学科主管在学校校本框架下全面负责游泳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年级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年级组长掌握各班游泳实施情况,课前课后与班主任沟通落实情况,协调班级与班级之间的问题,在游泳实施过程中与学科主管反馈情况,协商改进游泳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安全管理:学科主管和学科教师负责实施游泳校本课程中的学生和教师安全,在游泳实施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随时与有关方面沟通予以消除。

学科教师管理:学科教师负责制定教学计划,落实年级游泳校本课程的组织与管理,协调场地、车队、教练和班主任之间的问题,掌控出校至返校学生安全,监控课程进度,解决突发事件,与学科主管反馈实施游泳情况,建议改进游泳实施方法。

社会技术支持:巴塞罗那奥运会游泳冠军钱红女士作为技术代表,负责游泳校本技术培训和指导北京海獭体育有限公司的教练。

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学科主管和教师根据国家课程评价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校本评价标准,对游泳校本课程评价并完善管理。

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主要负责人,组织和管理本班学生,及时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参加游泳校本课程。

家长管理:家长参与实施游泳校本课程,根据计划和进度监督游泳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随时与有关方面沟通,用游泳校本课程评价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挖掘课程资源,发展年级特色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年级特色课程。如,一年级游泳,二年级跳绳、踢毽,三年级乒乓球,四年级武术,五年级田径,六年级篮球。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

一年级之所以选择“游泳”作为校本课程,是出于下面的考虑:

第一,游泳项目是人体重心最低的运动项目。人在运动中不是俯卧就是仰卧,头、心脏和下肢基本是在同一个平面,有利于心脏向头部供血。人在平卧时肌肉是容易放松的,能使人从思想上减负。一年级是孩子从幼儿园刚过渡到小学阶段,课业负担、行为规范要求逐渐增多,学生思想上有压力,游泳运动恰好能减压。6岁左右的孩子也更适合学习游泳。

第二,我校规模较大,运动场地严重不足,本着以最节简的投入获取更大的收获这样的思路开设游泳校本课程。

共同发展,使每一天都有意义

第一,促进学生发展。

个性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在校本课程环境下,课程开发不仅承认不同学生的差异,而且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可以释放正能量,把追跑打闹的能量释放在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如在游泳课中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如一年级学生自己收拾游泳物品,快速脱、穿衣服和鞋)、集体意识,合作意识(根据技能分组练习)、安全意识,自信心、锻炼兴趣、学习和生活的方式等,又能使学生掌握一种生存技能,实现了学校“知识与心灵对接”的核心理念。

第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是变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的关键。教学不仅为了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学不仅为了学生,还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教师和学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和书本拥抱,与大自然对话,与心灵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才会最大限度地走近学生心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变化,从而实现高起点上的自我超越,把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由于教师自己参与了课程开发活动,因而必然会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性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教学能力也就自然得到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民主参与、权责分享的过程,它充满挑战,是教师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过程。

第三,促进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关注与支持。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领导、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过程。

在实施校本课程中,我们请部分家长参与课程的实施,公布了学科主管手机,得到家长充分信任,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与家长无缝沟通, 促进课程建设和管理。

第5篇: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微课;困惑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2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及实践推进。微课以其精小直观的特点,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受到各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引领微课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更具灵活性,在微课发展的浪潮中更是走在了前面。体育教学改革也急需在信息化方面有所作为,微课的表现形式符合体育教学的改革需求。因此,职业学校体育微课发展需要我们去研究,并找到适合的发展途径。

1职业学校体育微课发展的现状

职业学校的微课发展借助教育信息化这股东风,凸显了其专业职业技术特性,呈现百花齐放之势。职业教育系统也举办了多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微课教学大赛,这大大地促进了职业学校的微课发展。体育课作为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科,是职业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理应搭上教育信息化的班车,体育微课也应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发展。可是,经本人调查最近多项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职业学校微课教学比赛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其中,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2015年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中,共评出一等奖17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52个,优秀奖102个,其中仅有一个体育微课《跆拳道后踢技术》获得了三等奖。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协会主办的2015年“凤凰杯”江苏省职业学校微课大赛中,共有151个职业学校参赛,参赛作品988个,其中体育微课参赛作品13个,最后共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微课作品402个,体育微课没有获得任何奖项。同时,本人还通过百度学术词条索引,查阅大量与体育微课相关的理论文献,发现作者大多是高校或中小学教师,这说明职业学校教师较少对体育微课深入研究。显然,职业学校体育微课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步伐,它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职业学校体育微课的发展到底受到了哪些限制,存在哪些困惑。根据目前职业学校发展的特点以及体育微课制作的特点,本人粗浅地进行了分析。

2职业学校发展的政策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因此,其一切行为首先考虑的是专业发展。同时,职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也通过“技能大赛”的形式来导向学校发展。在职业教育系统举办的各类教学竞赛中,凸显的也是专业课。因此,在学校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行程中,体育课作为学校的“副科”势必容易受到冷落,同时,体育微课对于专业发展也并不会带来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很难有所发展。

3职业学校体育微课制作资源匮乏

从学校层面考虑,学校能用于信息化教育改革的经费是有限的,它必须考虑到学校的专业发展,把钱用在刀刃上。一个优质微课的制作需要学校各项资源的支持,特别是资金的支持及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上的指导,缺少这两个因素,要想取得进展将举步维艰。目前,能参加各项比赛的微课都需要有专业的制作公司协助完成,而且价格昂贵,市场价在一万到二万之间。所以,体育微课要想获得学校的资金支持,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微课制作还离不开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例如计算机老师的技术支持,摄影的技术支持等等,这都需要学校领导的统一调度,才能顺利完成。面对如此制作资源匮乏的困境,体育微课的发展很难有所作为。

4体育微课制作技术瓶颈

从学科特点角度分析,体育课与其它课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体育课除了要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运动技能、运动训练方法、锻炼身体等,更加侧重于实践。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体育微课也将与众不同,它所体现的“知识点”可能是一项技术,可能是运动竞赛中的一个战术,也可能是一种身体练习方法。这就需要微课的表现上要通过人(老师或学生)的动作示范来实现,因此对视频拍摄就会提出很高的要求,后期视频的剪辑处理及制作也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这就像拍一部微型的电影一样,需要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而这其中老师可能既要当导演又要当编剧和演员,身兼多职。其中,视频拍摄及后期制作可能是体育微课发展的技术瓶颈。

4.1体育微课视频拍摄难度大

体育微课制作最大的难度应该是视频的拍摄,体育课室外授课的特点决定了体育微课的拍摄地点是在室外的运动场地或者是体育场馆内,在空旷的区域拍摄视频在各方面都会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例如,在选取一个能体现主题的背景时,不能有任何的背景干扰;取景的角度和机位的选择要能体现展现视频的意图;要保证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拍摄;声音的采集也要求不能受到周边环境的干扰。因此,要想拍出一段质量高、效果好的视频,除了需要一台高清的摄像机,一个具备一定拍摄专业知识的视频拍摄者外,还需要一个摄影工作团队。

所以,在拍摄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全面仔细的准备工作,制作者需要做好一个完整的剧本,并对剧本内容熟透于心,特别是对需要突出的动作要领、技术重难点、练习的方法等等,在视频呈现的细节上要考虑周全。在拍摄过程中,老师最好能亲自出镜,因为微课的价值体现就是提高“收视率”,而这能更多地吸引本校学生的“眼球”。但在视频中老师在语言的表达上,既要普通话标准又要做到谈吐自如,同时摄像机要具有收集声音的麦克风装置,这样才不至于声音失真;示范动作更要力争做到正确无瑕疵,同时拍摄时要多角度地展现动作的轨迹,因为这往往是一节体育微课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一节体育微课效果的优劣往往取决于视频拍摄的质量,而它需要一个技术团队的精心策划才能完美的呈现。

4.2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高

体育微课的各项素材准备好以后,就要对各项素材进行精细化或艺术的计算机处理。首先,对拍摄好的视频或网上下载的视频素材,需要进行筛选剪辑,并进行文字加注,如有必要,还要添置背景音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视频编辑软件,当前网络上可下载的有多种制作软件,例如,Corel Videostudio Pro Multilingual、爱剪辑、拍大师等。另外,还可以通过视频格式的转换来放慢视频的播放速度,从而放大动作的细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要对所有的素材进行ppt制作。其中,对一些图片素材可用美图秀秀或图片转换器等软件进行编辑;或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片和动画的制作。制作ppt时要力求背景素雅、文字简洁、图片及视频清晰。最后,要进行屏幕录制及制作。可以运用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进行录制,录制过程要注意分部录制以提高效率。录制完成后,要对视频声音的大小、插入视频效果等进行调整,最后生成FLV.和MP4.格式。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具备较高的专项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也是广大体育教师所欠缺的。

5体育教师主观因素

体育微课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它的制作必须是由体育教师来主导完成的。因此,体育教师的主观积极性及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微课的发展。职业学校以专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决定了体育课的价值在职业学校得不到完整的体现,体育教师的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容易产生职业懈怠。同时,体育教师也很少能得到学校教师的各种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专业素养得不到持续的提高。

5.1职业懈怠

教师在工作中出现职业懈怠现象,主要是因为对学校办学理念不理解而做出的消极反应。职业学校更是以专业发展为导向,技能大赛金牌数才是考量学校成绩的主要标准,专业课教师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体育教师只是学校的不可或缺的“标准配置”。体育教师大多曾经是学校竞技场上的尖子,是学校的体育明星,是广大师生目光的焦点。踏上工作以后,满腔热血碰到长期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形成强烈的反差,所以,往往更容易出现职业懈怠,工作热情下降。在面对学校信息化教育改革行程中,自然容易受到忽视,体育教师甚至会对微课这种形式持排斥或怀疑态度。其实,体育教师大都性格直爽,学校领导只要能够真正关心体育教师,并采用一些激励机制,就可以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

5.2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机会少

一名教师的成长,必须通过持续的学习才能开阔眼界,提高工作业务能力。目前,国家对于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视,教师有很多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这些继续教育的机会往往轮不到体育教师,长此以往,体育教师的职业眼界、职业素养就很难得到提高。微课的信息化程度很高,而信息化发展是跳跃式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对于微课的认识以及了解微课的发展趋势,否则就很难跟上当前微课发展的节奏。

6结语

根据分析,当前职业学校体育微课的发展存在一些困惑。职业学校以专业发展为政策导向的现状导致了体育微课发展的资源匮乏,不能有效得到学校的资金保障及技术支持;体育微课制作存在技术瓶颈,其中,体育微课的视频拍摄难度大,后期制作也需要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因体育教师的工作较少能得到学校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主观上存在一定的职业懈怠,同时缺少能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因此,职业学校体育微课要想有实质性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钻研体育微课的制作方法,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修养;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关心体育教师的成长,重视学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学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骨干,以点带面,营造学校体育学科的信息化氛围,体育微课的发展自然会有所起色。

参考文献:

[1]邱伯聪.体育微课的质性、制作与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5(12):57-59.

[2]蔡志清.体育微课教学研究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8) :21-23.

[3]占玉珍,段宝斌.体育信息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应对的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 :104-105.

第6篇: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关键词】体育产业;人才;科学发展

一、体育产业人才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和精神需要而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体育部门、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的总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发展。近年来美国体育产业产值已超过石化、汽车工业产值成为了一大支柱产业;在日本,体育产业已位居10大支柱产业的第六位;英国体育产业产值超过汽车、烟草工业产值,逐步成为经济的支柱行业;在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已跻身于意大利国民经济10大部门的行列,其商业活动领域已远远超过其他娱乐行业。举办体育赛事已成为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几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也表明,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体育产业人才现状分析

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以及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尤其是2010年3月,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出的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使体育产业在国内日益蓬勃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主要由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和体育用品市场构成的产业体系。体育产业的人才具有稀缺性、专业性、增值性的特点。并且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和影响力、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是体育产业难以替代的资源。另一方面,根据我国体育系统人才调研数据手册统计,我国体育系统1/3以上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集中在体育专业技能要求少的酒店餐饮业上,而对体育专业技能要求强的体育场(馆)运营、体育用品、体育技能培训等的经营管理人才的比例却明显偏少。而这部分既懂体育专业技能,又懂管理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三、加强体育产业人才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1.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机制。首先,高校可以选择在体育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体育专业的教师到第一线去了解企业动态,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充实教学内容,只有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上节奏,才能保证向学生传授出最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排体育产业专业的学生亲自去体育企业熟悉具体的运作过程,亲自感受实际的工作气氛,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加以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其次,高校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研究力量为企业进行定制培训员工。使体育企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最后,学校可以考虑聘请体育企业人员直接参与教学工作。

2.实施多元化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方式。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系的副主任泰勒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从规模、法律规范等方面来看都不成熟。体育人才培养市场更是如此,一方面是人才的匮乏,一方面是市场的不成熟。”体育产业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跨学科的理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体育管理学”等体育相关课程的讲授和传播,也要注意其它如外语、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悉掌握了解一些有关国家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特点以及国内外的体育法律法规政策等内容。如可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深入企业,让学生去参与一些体育赛事、体育相关企业、体育俱乐部的策划、组织、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体育文化,从而既检验理论学习的效果。

3.树立长短期相结合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国家培养出懂市场、懂体育、懂专业、通国际的多元化复合型产业人才。但是,任何人才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随着国际国内体育产业大环境的变化,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在不断的增加和累积。因此,对于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既要做到长远又要做到具体,要将长期培养目标与短期培养目标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冯蕴中,宋琰,张志刚.关于我国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的研究[J].职业时空.2008(2)

第7篇: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大学教育属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因此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大学教育也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凸显了大学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是就大学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并没有达到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的着弊端,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教学创新

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力求通过转变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方式,让现代教育朝着素质化教育、人性化教育的方向发展。而就大学体育课程而言,在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改革仅落实在了口头上,而实际教育教学的展开仍没有大的起色。首先,大学体育教学的授课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施行大班教育,并且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体育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仅以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其次,大学体育教学没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精神,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新方法和新理念都没有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1.2、教学改革失衡,部门合作不足

任何一个课程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都应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发展,不能片面的追求局部的改革而忽视了整体的协调。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此造成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失败。首先,大学体育课程在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全局的观念,从整体上对课程改革进行规划。而是仅针对体育教学的某一部分进行了改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革新,所以造成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失衡。例如,课程内容得到创新,但是评价制度难以适配;教学理念得到转变教学方式仍旧保守等等。其次,大学体育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对教学资源进行配置,经常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例如,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篮球场地有限,学生全班一起进行投篮就会造成教学资源的紧张,而其他运动场地又因为没有学生进行运动而造成了浪费。最后,没有对各部门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体育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内部多个部门予以支持,例如,教学部门、后勤部门等等。如果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没有与这些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会造成教学上的阻碍。例如,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物资配备不到位等。

1.3、学校缺乏重视,激励制度不足

从小学到大学,体育学科一直不是重点考试科目,因此各级院校对体育教学都存在着明显的忽视性。尽管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也将体育改革纳入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但是部分高校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方面仍是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没有做好思想的宣传,并且也没有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专门的学习,所以大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想还是个人素质等方面都难以很好的满足体育改革的需要。其次,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普遍没有兴趣,并且体育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体育改革也缺乏主动性。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没有及时的出台激励政策,也是造成高校体育改革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2、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

鉴于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因此在今后教育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相关大学院校应对自身的思想进行转变,加大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整改力度,使得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程度可以与大学教育整体改革的水平相一致,实现大学教育的整体性发展。具体来说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构想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注重全面改革,实现综合发展

传统大学体育教育展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升。但是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前提下,大学体育课程教育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不仅增加了德育方面的教学职能,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让学生今后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所以今后在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学院校应注重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性,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入手,实现体育教学的综合化发展。并且要对体育教学进行系统化管理,使得整体和局部可以保持一致。除此之外,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注重人文方面的教学,在带领学生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升自己的毅力,并帮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2、丰富体育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单凭体育教学的几十分钟很难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鉴于此,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积极的开展体育活动。首先,大学体育教师应改变体育教学的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并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侧重的讲讲体育背后的故事,使得学生对体育产生感情。其次,在体育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迎合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热情,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例如,在教学中引入竞赛制等。最后,要积极的在课下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并设立一定的奖励,增加学生积极性。

2.3、结合实际条件,开展个性教学

上文我们提到,大学体育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经常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并且大班的教学模式,也会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得到充足的练习空间。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对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把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结合教学资源情况对每一个小组进行差别性教学,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除此之外,大学体育教师还应突破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限制,结合本校实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北方地区的学校在冬季就可以借助环境优势,开展滑冰教学。

3、结束语

第8篇: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一、进取动机与学生个性

体育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害怕达不到标准,怕失败,这是害怕失败的动机;有些学生则相信自己有能力达到标准,这是希望成功的动机。例如学生在跳高时,对待1.50米的高度就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运动员),相信自己能跳过去,同时考虑如何跳过去,怎样提高成功率;而有的人则考虑到自己虽然努力但很可能会失败,只想失败的情景。实践经验证明,充满自信的人成功率超过不自信的人,作为教师应该相信自己能使学生充满乐观、自信的心理,尽量克服失败消极的心态。

有这样一组公式:A为希望成功,B为害怕失败,经过科学实验,其结果如下:

A+B=GM(综合动机)

A-B=NH(纯希望动机)

在上课时学生一般很容易产生纯希望动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产生纯希望动机,有纯希望动机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主动寻找办法而产生信心;而害怕失败的学生很快就会丧失信心。但也有例外,害怕失败的学生在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时,有时比希望成功的学生做得还好。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在一般情况下,上课时教师不要随便地给学生提出要求,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实践证明,希望成功的学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和自己能够实现要求的能力相接近,比较现实;而害怕失败的学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一般是不现实的。这种自我要求与进取动机是有联系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对待进取动机,实际操作中可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个要求(或称标准和目标)。在一般情况下希望成功的学生自定的标准比较高,而且要冒一定的风险才能实现;而害怕失败的学生自己所定的标准往往是比较低的。但可以肯定,课堂上只有两种标准,一种是教师定的,另一种是学生自己定的。经验证明,希望成功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师的标准,而害怕失败的学生是不能达到教师提出的标准。

二、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来看进取动机

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来看进取动机,就是要把学生取得的成绩与他自己的努力联系起来,因为青少年通过努力取得成功会感到非常高兴,进取动机是从小产生的,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进取动机。有人认为从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培养进取动机;也有人认为到了小学阶段就已形成了。实践证明,体育学科是培养学生进取动机的领域,在数学和写作业等课业中是靠别人的帮助掌握一些原理、知识与方法,而体育课上由于学习的内容易于接受且有兴趣,不需要太多的帮助,所以易培养进取动机。体育课中,一般而言有80%左右的任务学生们都能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不能过高或过低,规定的任务有不同的指标,如对墙传球、距离不同任务也就不同,近则容易些。学生自己提出的任务各不相同,有的害怕失败站的过远或过近,有的希望成功的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逐渐地加大距离,这种学生教师不要去管束他们;对待站位过远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正确地估计自己,现实一些,逐渐加大距离;对待过近站位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加大距离。

教师对学生的进取动机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上课时,要时常评价学生的成绩,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学生以反馈信息,如:“好!”“很好!”“不错!”“再注意一点!”“有进步!”“太棒了!”“OK!”“ VERY GOOD!”……评定标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管学生其他条件,标准统一;另一种标准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定。一般将前一种称为:“社会参照标准”,后一种称为“个人参照标准”,最好是后一种标准。当然一个学校体育课没有一个一般标准是不行的,如制定计划时要求学生达到体育锻炼标准或一个其它什么标准;在毕业时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参照标准”衡量学生达到了这个标准的水平;反对在任何一阶段都用“社会参照标准”。其实在其他阶段应用“社会参照标准”是合适的,实际上应该是这样做的,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发展速度和体育需要上的不同。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个性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内部动机呢?首先提出适宜的标准,不断评价学生完成的情况,还要让学生自我评价。成绩动机和兴趣动机对某一学生来说是比教稳定的,如果有变化的话也是很慢的,教师提出的任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兴趣对内部动机是很重要的;兴趣和内部动机对培养学生的个性更加重要。所以教师在课上应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上课时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且从一开始备课就应注意这一点(提出的任务要求应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及教学条件),如教学生掷标枪时,应先由易到难,开始插枪时先插大的圆圈,再插小一点的圆圈,也就是先让学生能够投准,才会产生兴趣。反之如果不从兴趣入手,一开始就要学生将标枪插入小圆圈内(这是很困难的事),经过多次投掷也插不准,那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更不会引起兴趣;如果教师采用外界压力,强迫学生练习,那么学习效果会更不好。但也不是绝对地排除外部动机。相反,学习的情境和动机是相互联系的,动机和兴趣也是有联系的,动机影响着兴趣,兴趣对情境有反作用,这是一个整体,他影响学生的行动。另外任务的标准对学生的行动也是有影响的,为学生学习结果找原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动,一个学生的行动决定其结果,找出原因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起比较重要的作用,学习的经过会产生一种效果,这个效果取决于成绩的评定标准,有些学生有可能按“社会参照标准”来评定可能没有达到,但按“个人参照标准”可能就通过了。

第9篇:体育学科发展范文

关键词:学生素质;人才培养;个体发展

现代人才具有更强烈的社会性,不仅要在自己的社会岗位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创造性、进步性和社会性,这些特点的具备都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一、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

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是人的各种素质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素质要求。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思想素质并重,科学思想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崇高的品德、高度的爱国热情、集体主义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具有了科学的思想素质,可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用辩证的、客观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全面的文化素质

全面的文化素质是指建立合理的科学技术体系。它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科学技术体系由知识层、情感层和智慧层三个层次,并由低向高第次。知识层是理、工、文的结合;情感层是观念、精神、品德、意志等因素的结合;智慧层是哲理思维的结合。知识层是基础,情感层是动力,智慧层是境界,具备三个方面的人才具有高素质人才的条件,这样的人才可以从知识中获得领悟,在实践中获得辨别是非能力,在锻炼中善于分析比较、把握实质,由表入里、去伪存真,有所开拓、有所创新。

(三)良好的道德素质

良好的道德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有不可代替重要地位。它包括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其实质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是人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关系的道德要求。良好的道德是人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这些是道德人格的充分体现,所以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素质人才的灵魂。

二、目前素质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德育功能的弱化

目前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品行问题,如是非观念淡薄,道德品行较差,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存在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在部分学校中,德育教育大多流于形式,课程少、内容单调、教育方法不当等;另外学校心理教育的空白,没有或很少设有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生理教育。教育的缺失使得处于弱势地位心理相对脆弱的孩子形成巨大的反差,甚至更加无助。

(二)“应试教育”仍然存在

在学校教育中,“求知”是第一位,致使多数学校的德育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成为孩子的奢望,即便是开设有的课程,也远远达不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在由升学率决定的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面前,所选择的是分数;那些被教师看来升学无望的孩子在有意无意中被无情的抛弃,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追求,更多的是在学生身上表现的学习不努力,厌学甚至厌世等消极心理情绪的产生。 转贴于

(三)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家长对孩子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其分数了,把“高分”作为孩子成材的标准,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忽略或者认为是学校的教育。诸不知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而更是家长的责任。孩子从出生到正式步入社会,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家庭对孩子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道德启蒙”教师就是如此。教子做人,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子做人,就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就是使孩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懂事到懂事,从不能分辨事物的好坏对错到能够分辨事物的好坏对错,都是在家庭中获得的。所以,家长为孩子健康成长起到正向性的引导和矫正作用。

三、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注重人才品质的全面培养

人才品质包括德、智、体、劳、美五个方面。现在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人才品质是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德是做人的前提条件,智是智能开发关键,体是人才发展的保障,劳是技能和习惯养成的途径,美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条件。一个人即使智力聪慧,其他素质欠缺,那么他也可能难以适应社会,难以成就其才。同样,人格的完整指人格的各要素(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完整统一,平衡发展。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的人能其所思、所想、所行协调一致,并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才能为社会贡献。

(二)注重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包括智能品质,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也包括非智力心理品质,如习惯、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以上的心理品质都应当朝正确的方向全面地发展引导,不然就造成心理缺陷。一个健康的人应具有科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生活方式,还应有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认知欲,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中的注意力,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三)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