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考改革范文

高考改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考改革

第1篇:高考改革范文

长期以来,对SAT考试一贯的批评,便是它向富人子弟倾斜。同样的考分之下,隐含了社会机会的不平等。SAT历年的改革,大都是为了应付这一社会批评。然而,也有不少专家指出:学习成绩与家庭财富地位的强烈关系,受到大量社会和家庭因素的驱动,光是怪罪考试的不公平,实在是本末倒置,也无法根本性纠正这一社会不公平现象。 危机中的改革

美国教育的长期痼疾,是“高考”分数与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穷人子弟的平均分数远低于中上阶层子女。而随着近年来教育竞争的强化,在面临“中产阶层挤压”和社会地位下降的美国普通白人人口中,也产生了不断增长的压力。2005年SAT另加作文,显著增加了这一考试的强度和负担,被许多中学生视为畏途甚至噩梦。

由于SAT考试难度大,越来越多的考生转向历史较浅、负担较轻的替代产品ACT考试,以致去年首次出现后者考生超过SAT的情况。高校理事会为了保护SAT这只年产出上亿美元的下金蛋母鸡,不得不启动新的改革,规定从2016年春季考期开始,把2005年增加的作文考试部分调整为可以不考的选项,而恢复到早先的语文、数学两部分满分1600分的形式,同时也对这两部分内容做出显著改革。另外,高校理事会承诺与有关社会团体合作,向穷人子弟提供免费的备考辅导。

即便是采取上述“政治正确”姿态,也会有学生和家长不买账。若干激进的论客,干脆呼吁在大学招生中废除“高考”,代之以“综合评估”,以实现寒门和豪门子弟的“机会平等”。近年来,美国一些高校,也确实开始在招生过程中把SAT成绩作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获得不少掌声。

但是绝大多数有关人士都清楚,取消“高考”乃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想法。最大的两个障碍:第一,高中成绩和排名完全缺乏全国甚至跨区的可比性;第二,真正客观全面的“综合评估”,是个极其费力费时的过程,除了几十所常春藤大学和其他顶尖私立名校,绝大多数公立大学,包括世界著名的加州伯克莱大学,都无力承担这样昂贵的个体化招生过程。至于招摇把SAT成绩作为“可不选项”的大学,《纽约时报》早就揭破过这有提升录取新生SAT平均成绩,从而惠及学校排名的“额外动机”。

说到底,美国社会再是开放透明,仍然不缺乏金钱和权力寻租的大量渠道,一旦取消至少在过程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大学招生过程受到金权腐蚀,只是时间问题。 寒门失意的深层原因

不少自由派常常引用富家子弟有钱上各种“高考补习班”,作为反对高考的理由,其实经不起推敲。《华尔街日报》报道,对于满分1600分的SAT考试,补习班的加分效果不出30分,还不到2%;特别是在对进入名牌大学很关键的高分区段,补习基本毫无作用。

“反高考派”确实的事实论据,是普遍偏低的“高考”分数,成为寒门子弟接受大学教育,特别是名牌大学教育的障碍之一。但是大量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表明,这里的重要原因,越来越超出了教育体制本身,而无法单纯通过改革教育和“高考”来弥补。

后工业化社会的一个历史大势,是社会特权和地位的延续,不在于继承金钱遗产,而在于知识教育的传承,精英教育因而成为父母留给子女最重要的“财产”。人类智能发展,实在是一个“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过程。历史上有不少婴儿时代脱离人类接触的狼孩,回归社会之后,虽经过多年的培养训练,也无法掌握正常的人类语言。芝加哥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克曼(James Heckman)几年前提出了关于教育投资回报与年龄的关系曲线,清楚表明:教育投资回报最大的是早期和学龄前的智力开发。这是缺乏知识和金钱的穷人父母最薄弱的环节,在学龄之前就已“输在起跑线上”,以后很难赶上。

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是美国社会结构的演变。过去半个世纪来,美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主要便是离婚率和单亲家庭的上升。近年来在约占美国育龄妇女2/3的30岁以下母亲中,过半数新生儿属于非婚生。这些变化虽然普遍,但是日益成为穷人和低教育群体的主要特征。据《纽约时报》,大学毕业的新生儿母亲92%已婚,而高中程度以下的新生儿母亲结婚的只有43%。这里还有强烈的种族差异:超过70%的非洲裔小孩是非婚生子女,而一半以上的拉美裔小孩非婚生,进一步加剧了少数民族子弟的教育和社会劣势。

还有便是大学毕业生生育年龄普遍推迟,头胎母亲平均年龄达30岁,超过未进大学母亲8岁。所以,知识父母在经济条件和社会经验上都远远超过了未受大学教育的下层父母,使得前者子女的智力发育和教育环境远优于后者。 分数面前,人人不等?

《纽约时报》中右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几年前对美国“今天的统治阶级”总结道:“(他们)在常春藤学校受的教育,主张凭才择人,小心谨慎而又野心勃勃;来自SAT高分考生……”

溯本求源,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大学,是美国“高考”的创始者。其出发点,正是为了逆转豪门世家子弟的教育特权,建立社会机会的公平性。“SAT高考”创立80多年来,美国上层精英组成,逐渐从原来的aristocracy(贵族统治),演变到今天的meritocracy (能人统治)。这是美国精英教育界决不会放弃的社会工具。

虽然有各种批评,但SAT分数仍然是未来社会成就的很好预测。例如1934年,哈佛大学首次运用SAT考试从美国中西部选择招收了10名“哈佛全国奖学金学生”,其中8名在毕业时因优异成绩入选Phi Beta Kappa学社。次年,哈佛大学采用SAT考试,更选出了未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s Tobin。现代的例子,有创立微软公司的长期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当年以SAT1600分满分成绩被哈佛录取。这是有长期人才培养经验数据的美国精英教育界不会放弃“高考”的重要原因。

第2篇:高考改革范文

(一)为师生选择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国课程结构长期以来鲜有改革,少有的变革也较多地停留在课程结构的形式化上,而且,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变革在实践过程中并未得到严格的贯彻和落实。高中新课程虽仍采用必修加选修的形式结构,但模块化的设置方式使选修得以名副其实,从而为师生的选择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新的课程结构体系下,学生能够在必修模块学习的基础上,充分依据自己的志趣、潜能状况以及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学习。这种相对集中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等得到有效发展。也就是说,多样性、选择化的高中课程结构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选择提供了保障。

不仅如此,新的课程结构还使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体验和探究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潜能以及学科专业的特点选择性地重点研究某些学科和某几个模块课程的教学。这不仅开拓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激活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思路,而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个方向。

(二)为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提供了条件

可以进行多样化选择的高中新课程结构及其整体性目标要求与现行的单一性高校招生考试存在较大的反差。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学生潜能特长的多样化都在新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但两者需要通过高考实现对接。但是,高考的单一性和高招的简单化,使社会需要与学校培养难以实现对接。[1]

高中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就是将课程结构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问题在于:选修Ⅰ有100多个模块,这些模块不是所有学校都要开设的,不同学校开设的选修模块乃至同一个学校学生选修的模块都不一样。对选修课的考核是新高考的一个难点。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考核中,4省(区)高考设计的改革方案是:1)用科目组的“X”实现基础性与选择性、共同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以适应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2)在选修模块上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策略,以方便选修模块开设多的学校和学习不同模块的学生进行选择。

(三)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了便利

现代科学正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之中,如何根据学科的发展成果替换或增减课程内容一直是课程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递进式课程结构和顺序性的课程组织方式要求课程内容的调整必须兼顾课程的各个方面,这就使课程内容的变革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很难实施。新课程结构中的大部分课程模块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个模块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或课程专家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科的进展等及时、适度地调整部分课程内容。这样的改革不仅费时少、效率高,而且不会对整个课程实施产生不良影响。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使学科的结构有了新突破,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提高了课程的灵活性。

新的高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新课程删除了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内容,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增设选修课,强化活动课;对必修课的课程做了进一步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调整,对选修课的开设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正式把研究性学习纳入高中课程体系之中,充实了现代学科发展的新知识。课程内容的变革为高考的根本性改革——内容改革提供了便利。

(四)为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创造了条件

过去,会考是一个毕业门槛,是一张高考准入通行证。随着高考招生报名制度的改革,这个“门槛”逐渐失去其应有的功能。本次高考改革方案从课程结构入手,利用课程结构改革条件将必修课程内容纳入录取标准。广东省的“文科基础”中体现了理科知识,“理科基础”中体现了文科知识;海南省“基础会考”体现了文理互补,是海南省统一命题的一种水平考试,“基础会考”考试成绩按10%计入高考总分;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涉及7门学科,且等级分决定学生高考录取结果。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考生大面积偏科,有利于推进高中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说,这种“水平考试”是对过去“高中毕业会考”的一种探索和完善,它对各省区开展学业水平考试以及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五)为高考深层次改革提供了可能

世界各国大学入学考试都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呈现多样选择、多次考试、分层测验、综合评价等相似动态。本次课程改革中,高中新课程实验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4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最大的突破就是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标准,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将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之一”。这种变化改变了我国单一的高考录取制度,向建立多元化人才选拔标准迈进了一大步。

4省(区)都根据课改的精神,积极建立了高中教育质量检测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有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探索。中学学科水平考试类似于过去的“会考”,但不像过去那样由各校出题,流于形式,而是由全省统考、统一出题,相当于“另一种高考”。高职、高专学生不用参加高考,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可以直接作为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而民办专科学校实行注册入学制度。这种因材施考、分层考试以及分层、分类录取的改革,促进了考试和选拔方式的多样化、多轨化、弹性化,提高了高等学校选拔、评价人才的效度,使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适应了世界大学入学考试改革方向。

二、由课程结构引发的高考改革发展问题

(一)高考的公平与公正问题更加凸显

首先,从考试科目的设置看。一般来说,进入考试的课程领域完整要比缺失更公平。从社会公平角度看,国家的高考制度应该对能够学好各门课程的考生一视同仁。高考对科目的偏向即是对相应科目具有学习优势和课程选择学生的偏向。高考在客观上是代表着社会对高中质量进行具有高利害关系的检测。高考对科目、内容及其目标指向要求的畸轻畸重,即便考试区分度和信度很高,也包含着不公平。[2]

其次,从考试选择看。考题是学习内容的样本,一般来说,考试多样本选择的公平性要优于少样本选择。高中新课程高考通过超量给题、限量做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样本,让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的优势领域,有利于避免因为样本的偏差而造成的不公平。就试卷中选修内容编制的选做题而言,要编制出难度完全相同的“平行”选做题是不可能的,这种差异会引起评价的不公正。这一技术难题在过去高考测试中不存在,它是新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形成的难题。

最后,从录取分数线的确定看。高招录取分数线的确定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在一般实行的文科、理科分数线的划分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复杂的划分方式。考试内容和分数的区别,决定了不同录取分数的存在,即不同的专业有自己一系列的重点线、本科线、专科线等。那么,在调剂录取时如何处理不同科目组之间的成绩转换呢?从过去招生实践看,利用测量理论中的等值理论对考生成绩进行转换,其结果并不理想。从高校的录取工作来讲,由于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考试要求,在录取时如何体现科学与公平,既不违反统一的划分要求,又能找到符合学校要求的学生,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二)考生高考成本增加

一旦各个科目的选修课程进入高考,那么,可以预见的一个结果就是:由于选修课程种类复杂繁多而导致的从命题、阅卷到组织管理一系列投入的增长,会使得高考成本显著增加。减少试卷种类的可行做法是提供多种课程模块选做试题的组合试卷,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回答相应试题。但是,命题与阅卷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的增加是肯定的。[3]此外,高考出题权下放,成本从中央分散到地方,从全国一家变为省(市)或院(校)多家,成本增加的幅度会更大。

从课程实施角度看,要学校选修课类别、层次开得齐全,对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资源与师资要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某一门课程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时,学校该怎样处理?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无条件地满足学生要求。但事实上很难如此乐观,一旦某门课程只有几个学生选择,教育成本显著增加,必然会成为学校管理的难题。

学生在购买教科书方面的支出也有可能增加。按照新课程结构,必修课变为2~5个不等的模块,再加上不同类别和层次的选修课,教科书种类的增加从总体上是必然的。再考虑到数量不菲的各类教辅读物,学生有关的花费对于相当数量的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小的负担。作为一种“举国大考”,成本的考虑是必要的。在我国,有限的教育经费究竟如何使用,是应当认真研究和慎重对待的问题。本来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在高考成本大幅度增加后,其使用的合理性更需认真研究。

(三)部分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缺失

试题、试卷容量和考试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高校招生考试命题不可能涵盖高中课程标准规划的所有学习内容和学习科目,而只能对高中课程学习的内容加以选择,新大纲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包罗新课标的方方面面,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减轻学校、学生的负担,可考可不考的内容不考。考生只会选择几个少数固定的模块学习,高考这种“有限性”指挥棒的结果,导致高中重视所考学科而不重视不考学科的偏科局面,会使高中阶段一些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缺失,进而使师生对所考学科内容进行再次选择。其结果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早分科,有些选学模块内容名存实亡,高考大纲不涉及的内容则被放弃。

高考的竞争,其实是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高考竞争加剧,不是高考制度本身造成的,实际上是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教育和考试上的反映或表现。[4]高考“指挥棒”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课程改革与发展。减少高考的负面影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文化传统、人事制度、教育与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5]缺乏整体的变革观,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就会流于形式,长此以往,课程结构将恢复以往的状态。

(四)高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相互博弈

当前人们对高考科学性的质疑和批评集中在:以一张考卷考所有人,难以满足不同类型高校的需要、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识别、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许多人强烈呼吁增加高考次数,兼顾地域公平,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提高各省市自主命题科学性等。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以及各省市自行命题进一步扩大可能导致的局面是:各种资源会比统一高考条件下更加便利地进入角逐:官员的权力、富人的金钱、知识阶层与高校的特殊关系,都会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在较量中失利甚至成为牺牲品的会是社会大多数,因为他们在这种角逐中注定成为弱势群体。若干年前实行的保送生制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教训。另外,由于介入考试各个环节的人员越多,保密工作的难度越大,泄密的危险系数就越高。因此,就国内高校的体制和管理现状看,资助招生要比全国统一的高考更难保证公平和公正。另外,一年多次高考分数“等值”难以做到公平,再者,综合素质进入高考,诚信与监督问题难以期望突变。

当这种大规模考试的社会性与科学性严重悖反时,对社会性的忽视可能直接导致其生存危机,而对科学性的忽视使之获得的社会性的“满足”也是虚假的,最终仍不免导致其生存危机,甚至更大的社会危机。作为社会活动的考试其社会属性不容忽视,但其社会属性的实现是在科学性兼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是处理新课程高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的解决途径一是依靠考试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增强自身的科学性,在不触动或不明显触动社会性的前提下拓展科学性提升的空间;二是依靠多元化的价值导向与丰富的社会流动途径来为高考“减负”。[6]目前,这两个有利的因素在逐渐增强,高考改革的实施者应逐步把这些有利因素转化为高考改革的实际成果。

高中课程结构变革是此次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给高考改革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必须充分认识问题的性质及其本质,尽快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试验总结的基础上,稳妥渐进地推进课程和高考同步改革。

[参考文献]

[1]文军庆.四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初步分析[J].中国考试,2007(3):29-37.

[2]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上篇[DB/OL].(2006-08-31)[2007-03-02]./article/20050831/3149315.shtml.

[3]丛立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4):5-10.

[4]刘海峰.高考并非万恶之源[J].北京文学,2006(1):125-127.

[5]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

[6]吴根洲.考试的科学性与社会性初探[J].教育与考试,2007(2):22-26.

第3篇:高考改革范文

所谓“2”,就文科而言,就是语文和历史,简称为“文史”。每科均为200分,其中附加各为80分。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所以,文科高考必须文史并重,以文史为重点;必须增加文史分数,强化文史权重。如此,才能突出文科的性质,展现文科的特点。进而,靠文史来撑起文科的江山,凭文史来决定文科的优胜。可现行方案,语文为必考,为200分;而历史却为选考,只分等级。如此方案,突出了语文,忽视了历史;好像是一个跛足,很不健康。特别是数学,是标准的理科科目。可在现行高考中,它不仅是必考,而且还占有160分;显得极不正常,极不合理。因为实事求是地讲,文科考生在高考结束后,几乎就不与数学打交道。不光如此,数学还常常决定着文科优胜。因为某种意义上讲,数学好,文科总分就高。文科不是靠“文”来决定优胜,却是靠数学,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从理科来说,就是数学与物理,可以概括为“数理”。每科也各为200分,其中附加也各为80分。常言说得好,数理是一家。因此,理科高考应当数理同重,以数理为核心;应该提高数理分值,提升数理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理科优势,发挥理科特长。从而,用数理来扛起理科的大旗,由数理来展示理科的风采。可是,在现行方案中,数学为必考,设有200分;而物理却列为选考,只分等级。尤其是在三门高考科目中,只有数学是标准的理科科目。正因为这样,也常常出现“文”决定理科优胜的情况。比如说,某位理科考生语文和英语特别好,即使数学很一般,但他的总分却仍然很高,仍可以达到理科优秀的分数。决定理科优胜的,可以不是理科学科,那岂不是咄咄怪事?如此说来,怎么能选拔出优秀的理科学生?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理科人才?

所谓“3”,可以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文科必考数学和英语,选考政治或地理,每科皆为120分;理科必考语文与英语,选考化学或生物,每科也都是120分。这样一来,高考总分为760分,分为理化、理生、政史和史地四个组合。这种方案,不仅延续选科的改革成果,取消了选考科目的分等;而且降低了理科语文与文科数学的分值,确保了其他各科应有的地位。从文科来讲,数学仍为考试科目,因为它毕竟是基础学科;分值降为120分,因为它毕竟又是理科科目。如此之后,大大降低了它的权重,避免由它决定文科优胜的现象。就理科而言,语文虽不是理科科目,但对理科学习意义重大,对今后生活影响深远。所以,分数降低了40分,但仍占有120分。如此一来,既体现了它基础学科的性质,又确保了它重要工具的地位,还避免了它喧宾夺主的情形。

第二种方案是:文科考数学、政治和地理,每科各为120分;理科考语文、化学与生物,每门也是120分。如此设置,高考总分也是760分,只有文科与理科两大组合。如果实行第二种方案,那英语必须作为水平测试科目,其考查必须以听说为主。在现实生活中,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学生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可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99%的学生一点也用不到英语,甚至永远也不沾英语的边,有的即使用到英语,也只是用到皮毛。可谓是早也读,晚也背,弄到最后,什么用处也没有。投了那么多的物力,花了那么多的精力;结果学而无用,劳而无功,实在是不值得,确实是太可惜。因此,对于中等层次的,只要能听会说就可以了,不需要学得那么多,那么深。也就是说,有个水平测试的水平就可以了。至于高层次人才,到了高校之后,再进行英语深造,也不算太迟。

第4篇:高考改革范文

为何要整体系统设计?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把这次改革概括为“四个最”:“最全面、最系统、最重要、最复杂”。以往改革往往是单项的、局部的,这次改革是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涉及各个学段以及计划、考试、监管和试点等多个方面。

表面上看来,这只是多项改革的叠加,背后体现的却是“系统育人”的战略思考,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以人和人的发展为主线,围绕着人的成长做文章,使“立德树人”的五个统筹有了制度保障,同时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要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增加学生选择权:一是打破文理界限,可以兼选文理;二是英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可以选择两考;三是学考时间可以自主选择;四是试点省份录取不分批次,使得学生能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获得上大学的选择权。

取消文理,一是引导学生融合文理两科知识,产生超越传统的新思维。二是衔接大学的通识教育,让学生触类旁通,成为创新型人才。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表面上是选特长、选兴趣、选专业,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赋予学生选择人生的权力。从个体角度看,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规划人生,独立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从国家角度看,将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必要的人才基础。

为何要破除唯分数论?

分数只能单方面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看不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成长的态势,更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准确评价。但高校招生分分计较,客观上使得分数教育甚嚣尘上。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重要参考,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未来作为重要依据的一大伏笔。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要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完善,诚信机制也需要在实践探索中慢慢建立。

破除唯分数论,表面上是扭转单纯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应试偏向,实质上破解了人才评价的标准问题。教育应该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一代新人,而不能培养分数的奴隶。破除唯分数论,将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为何要打破一考定终身?

所谓“打破一考”,一是按时间划分,不同科目变集中一考为分散多考。二是按科目划分,同一科目(英语和学考3个学科)可以考两次。

打破一考定终身,把一次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的确能够减轻学生一锤子买卖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有利于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是要破解教育的功能和目的问题,回归到育人为本的轨道上来。真正的教育,不仅要看学生结果变成什么样的人,更应该看到学生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引导学生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反思修正,努力向上,而不是在学习的某一阶段给学生盖棺定论。

为何要强调高考的公平?

《实施意见》的12大要点中有5项指向公平。不少人认为考试不是法律问题,重点不是追求公平。这是把招生考试仅仅看成单方面的改革,没有放到一个宏观的背景中去。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5篇:高考改革范文

他同时表示:“异地高考是有条件的,除了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外,还对家长和孩子有一定条件要求,家长要在当地有工作。涉及很多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城市可能难度稍微大一些,教育部也为此正在积极协调,鼓励各地尽快推进。”

此前,山东省在全国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出台政策,明确从2014年起将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袁贵仁表示,教育部酝酿中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与山东出台的政策“思路上一致”。两会期间,异地高考成为一个热点,引起各方讨论。

异地高考政策久拖不决

2011年3月24日,20名在北京的学生家长向教育部学生司工作人员递交了“学籍与户籍分开,以居住地和学籍确定高考地的建议方案”。这些家长都是外地来京工作多年,孩子当中大部分在北京完成了小学、初中教育,马上面临高考。

2011年10月,他们又向社会公开了民间版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并递交给教育部。这份方案提出,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具体措施是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对于北京、上海等情况较为特殊的区域,方案中也有明确设计: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之后,这些非京籍家长每个月到教育部办提交的公开信,希望能够得到明确答复,同时,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家长志愿者自发组织,在地铁口、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社会宣传,争取到接近10万人次的公众签名。民间版《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就是他们在调研、征求意见,组织专家学者、家长、媒体记者召开研讨会的基础上拟成的。

不过,这些努力没有带来任何进展。其中,有些孩子已经进入高三,有的与父母分离、回到几乎没有生活过的户口所在地,以社会报名的方式参加当地高考。有的只好选择出国。

一位网名为“网上游”的母亲,孩子在北京一所知名中学读书,成绩在班里排在前几名,是北京市级三好学生。由于没有北京市户口,经过痛苦的考虑,这位母亲无奈地决定让孩子去读一所民办学校,准备将来出国读书。因为小孩从小学就在北京读书,老家的教材与北京不同,孩子回去参加考试也不可能有好成绩。

“教育部曾表示要在2011年年底前出台相关政策,但是一直没有出台,对我们的也没有明确的答复。”一位家长志愿者用“忍无可忍”来形容已经到了承受极限的心情。

异地高考舆论焦点

网络舆论对异地高考话题的议论焦点主要集由在两个领域,具体如下:

第一,教育不公的根源是什么,异地高考能否促进教育公平?

关于教育不公根源的问题,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户籍制度是导致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异地高考能够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有48%的网友认可这一观点,支持实现异地高考。

但是,也有舆论认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才是教育不公的根源,异地高考无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反而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催生新的限制标准,当地人的教育权益被削弱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19%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无助于教育公平。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均衡的分配教育资源,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

第二,何时能够实现异地高考7实现难度如何?

关于异地高考政策落实的问题,尽管绝大多数网友力挺异地高考政策,但是对其落地前景却持悲观态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异地高考政策能够很快落实的网友寥寥无几,另有23%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实现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绝非教育部门能单独解决的问题,所以近期不会有大的突破。

异地高考惹争议

当教育部对异地高考明确表态以后,一方面是备受折磨的非京籍家长看到一丝曙光,一方面是一些北京户籍家长担心自己孩子的竞争会加剧,有些网上讨论甚至言词激烈。

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高校招生计划指标投放不均,全国各省(区、市)有高考分数“高地”“低地”之分。一些以北京、上海、天津为首的大城市,因为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历年来考生录取率较高。而一些人口较少、录取率较高的西部省份也严防“高考移民”。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担心异地高考政策一旦出台,会引发很多“投机者”奔赴“低地”,甚至引发新一轮“高考移民”。由此,异地高考放开多大程度,门槛多高成为最集中的两个焦点。

袁贵仁曾经透露,门槛设置应该考量下列因素:流动人口在输入地的居住时间长短、纳税情况以及随迁子女在输入地的教育完整性。

有京籍家长在网上建议允许外地户籍学生在京参加高考的条件为:学生有北京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学籍证明;父母必须有10年以上的北京工龄,包括社保和工资纳税证明,不能补缴:住所证明:房产证或者10年以上租房证明(有街道+6人以上本地邻居证明+信件邮戳证明);独生子女证。

在京籍家长聚集的E度论坛网上有人发问:“什么是父母有‘工作’,谁来界定?连续纳税、固定住房,这些由哪个部门来审核,会不会将来又催生一个办各种手续的黑色链条?”

这些京籍家长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也是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如果把连续学籍的期限合理拉长,的确会扼制一部分投机行为。关键是要尽快出台政策,否则永远迈不出第一步。

山东新出台的高考改革政策规定,凡在山东省高中满三年的非户籍考生均可享受户籍考生待遇。一位曾经参与向教育部递交公开信的家长志愿者认为,因为山东是高考“高分”大省,加上高等教育资源比较充足,连续几年高考录取人数递增,可是适龄生源却在减少。因此山东的政策对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可能不太适用,但可以把门槛适当提高,要求父母在当地工作、居住的年限拉长到四年、五年,甚至更长。

多个省区尚无异地高考实施时间表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表示,各地要在年底前出台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各地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测算,但要提出什么时间完成”,时间表的“最后实现年限”则由当地政府决定。

各地是否已就此进行调研7进展如何?多个省区教育部门都表示,现在还没有制定异地高考方案,等教育部的政策出台后,再做打算。

“内蒙古现在没有制定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也没有调研,高校招生计划指标在内蒙古投入少,异地高考矛盾在内蒙古不太突出,等教育部的政策出来后,再根据内蒙古的情况制定政策。”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黑龙江、宁夏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没有制定异地高考方案。

两会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透露,目前江苏不会放开异地高考,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则回应说:“湖北省本身录取分数线高,考生也多。而且省里有特殊情况,临近的河南以前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过来考高职,如果放开异地高考的话,会对本地高考考生造成很大的冲击,湖北省可能在异地高考改革中是最后一家。”

2011年11月14日,青海省教育厅了一份名为《普通高考报名录取条件补充规定(暂行)》的文件,虽然这份文件被视为全国第一份异地高考实施方案,但仍建立在户籍制度上。

海南省考试局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南国都市报(微博)》采访时说,海南省考试局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展开调研,摸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海南参加高考的需求量,明年的高考报名政策,有可能会对那些随父母跨省份学习的孩子开方便之门。

湖南省虽然现在没有制定异地高考方案,但湖南一直允许外地考生参加高考。湖南教育考试院院长陈最华说:“湖南一直允许学籍在湖南但户籍没在湖南的考生在湘参加考试,没有明文规定,是在教育会议上商定的,湖南一直在实行,湖南高考录取分数线比较高,不存在异地高考这个问题。”

解决异地高考,还需改革思路

就异地高考涉及的复杂利益关系来看,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是不宜于由各省市自己出台方案的。不管是高考指标的划拨,还是户籍的开发,都牵涉到政府、高校、省市的沟通和各地的利益平等。有舆论对袁部长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与山东出台的政策“思路上一致”,感到很兴奋,认为各地都可能逐渐采取取消户籍的思路来推进异地高考,可在笔者看来,如果推进异地高考就采取这一思路,并等待各省市出方案,推进的速度将相当缓慢。

山东能制订取消户籍限制的方案,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本身是高考大省,高考竞争十分激烈,山东本省的考生都恨不得外出高考:同时,异地高考矛盾最突出的地区,基本上有着两大共同点,一是人口流入密集,进城务工人员多,像北京、上海:二是高考指标多,升学率高,像北京和上海,高考一本率达到27%左右,而在全国范围内,平均只有10%左右,有的地方只有4%、5%。

在这些地区,解决异地高考,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部署、要求,而仅靠地方放开户籍限制,难度将很大。众所周知,当地政府和户籍拥有者都担心放开之后,引发人口大量涌入。而近年来,一些地区打击“高考移民”,采取的办法就是户籍加学籍的双证报考要求,也就是说,高考报名限制不是放宽,而是变得更为严格了。按照放宽户籍限制的思路,推进异地高考,其中,最有可能的措施就是在目前的“户籍+学籍”求基础上,放宽为居住证要求,就像上海,目前允许10类非户籍考生报考,这一放宽相对于按户籍报考来说,确有进步,可这取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如果办理居住证比较困难,那么按居住证报考,受惠人数将很有限,更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由于只有暂住证,无法办到居住证,其子女还是面临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问题,而这个群体,是进城务工人员中最为庞大的群体。

通过取消户籍限制来实行异地高考的思路,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实行异地高考的关键,其实在于推进高考社会化,这就是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实行高校基于统一测试的自主招生,当集中录取制度不存在,高考按户籍报名也就失去生存的土壤了。而对于打破集中录取制度,放权给高考实行自主招生,主动权完全在教育部手中,可从国家层面启动改革。

其实,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只要坚持推进招考分离,构建“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新格局,异地高考并不难实现。就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教育部只需再进一步,就可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作为一个微观改革,经常被认为与宏观的户籍制度相冲突,也正因为异地高考属于社会系统性改革中的一环,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有人呼吁要以微观变量促进宏观变革,但由于诸多因素的掣肘,高考仍难与户籍剥离开来。一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从学前就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向所在地缴纳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赞助费、借读费,却在高考来临时被打回原籍。且不说此举罔顾了外来工的劳动贡献,单从如今各地高中课改、自主命题的角度而言,在流入地学习、回原籍考试,必定出现的“水土不服”已令这些学生未考先输。

第6篇:高考改革范文

这个夏季注定是汉语的春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引燃人们对国语“久违”的热情。“熠熠生辉”、“户枢不蠹”、“犟嘴”,这些词听起来并不陌生,然而许多人提起笔来却不知如何书写。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之忧,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汉语教育的反思,为何我们的母语如此“低落”?

然而,与汉语的“低落”截然相反,“英语热”却持久不衰。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将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外语的学习上。诚然,我们不能因为汉语遇冷,就妒忌英语热。然而,一些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如此厚此薄彼,多少是有点不正常的。正是教育的硬杠杠,让一些学生只能废寝忘食,助力英语热。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学习英语有利于查阅资料、与国际接轨。在改革开放之初,英语人才匮乏。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人们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大量的英语实用型人才。然而,当前国情、世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般英语翻译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如果继续把英语的重要性安放与汉语之上,显然有些不太 妥。一些孩子从小就参加英语补习班,英语说的相当标准,普通话却磕磕巴巴,真不知是该欣慰还是忧虑。

第7篇:高考改革范文

《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考生按文科类(含外语类)、理科类、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进行分类报考。报考文科类的考生不得兼报理科类,报考理科类的考生不得兼报文科类。报考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

划分文、理,将更有利于中学按新课程方案充分开设选修课,使学生可根据个性特长和职业发展意向选择学习内容,形成个人修习计划。由于高校体育类专业多要求理工科背景,因此建议体育类考生尽量选择“3+理科基础”的文化课考试科目组合。

高校招生录取时也将按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分计划进行招生。录取时,分类划线、分类投档和分类录取。考生报考时,必须按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分类进行报考。报考文科类的考生不得兼报理科类,报考理科类的考生不得兼报文科类。报考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但须报考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对应考试科目。

据介绍,从往年的高校招生情况看,理科类招生计划都超过文科类招生计划,理科类专业招生计划占64%左右。高校理科类专业多数选择招收报考物理、化学的考生,一般来说,考生报考物理、化学比报考生物更容易被高校录取。为引导考生更好地选择考试科目,《实施办法》中对生物、地理选考科目的报考专业进行了适当限制。此举也是为了限制一些中学在指导学生选报科目中的误区,目前有些学校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误导学生,动员、鼓励考生报考所谓容易得分、容易上线的科目。*省考试中心提醒考生,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来选择所学科目,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选择所学科目。

计分方式标准分改原始分

在新方案中,考生考试成绩以原始分形式呈现,各考试科目组的总分分别按考试科目组的科目考试成绩累加合成。文科类、理科类考生总分按5科考试成绩合成,即每位考生的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1门X科”组成。

如果某考生报考科目为语文、理科数学、英语、理科基础、物理,则该考生的总分由以上五门各科考试卷面成绩相加合成。如果某考生报考科目为语文、理科数学、英语、理科基础、物理、化学,则该考生将有两个总分,分别为“语文、理科数学、英语、理科基础、物理”五科合成的总分和“语文、理科数学、英语、理科基础、化学”五科合成的总分。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考生文化课总分按4科考试成绩合成,每位考生的文化课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3+理科基础”组成;术科成绩分别用原始分呈现。

据介绍,*自*年起高考改用标准分。以往按标准分计分,要求所有考生考试科目及内容要完全相同。新方案中设置“选做题”,考生考试科目或内容可能各不相同,较适宜采用原始分计分方式。此外,不同计分方式无法横向比较来自不同*省份的考生,绝大多数高校强烈要求全国各地能够统一高考计分方式,特别是大多数部属高校多年来要求*改变标准分计分方式。也有专家分析认为,为取得高的标准分,*有一些考生放弃了特长兴趣,转而选考历史等较易取得高标准分的科目,致使近年来本*省报考物理的考生锐减一半,这不利于选拔理科人才。

新方案同时对考试时间和分值作了详细规定:语文卷面分值150分;数学(文科/理科)、外语(含听力)、文科基础、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各科卷面分值各150分;体育术科、音乐术科总分各为100分,美术术科总分为250分。

评价机制引入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办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录取时,需认真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或退档依据之一。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写实性文字表述方式,记入考生电子档案。综合素质评价由*省教育厅公布统一的评价要求,由中学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生高中期间各科目学分获得情况,技术领域、艺术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或表现情况、获奖情况等等。

《*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改革方案》提出,要逐步建立综合素质评价诚信等级认定机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度,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为确保高等学校招生的公平、公正,综合素质评价需建立在高诚信度的基础上,*省教育厅将在试点的基础上,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可信可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学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标准把握上,需坚持公平、客观的原则,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出发,在统一的要求下,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公平、公正。*省教育厅将在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对中学综合素质评价诚信等级认定机制,并将其纳入对中学教育督导评估的范畴,促使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度不断提高。

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的依据之一,反映了考核方式多元化的趋势,避免把分数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之一,结合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将有助于促进对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方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向着全面、健康、生动活泼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试卷形式设置“选做题”

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各科目在试卷形式和考试内容上有所变动,如在语文、数学、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历史等科目试卷上,会设置“选做题”,由考生选择答题。

为什么要设置选做题?选做题的设置将对考生产生哪些影响?对此,*省考试中心的负责人解释说,因为目前高中新课程中,选考同一科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修不同的内容和模块,因此学习的内容也各不相同,而高考会根据他们选学的不同内容来设置选做题。

一般来说,选做题均采用“二选一”的形式,两道题难度、题型和分值基本一致,考生根据自己在中学所学的不同模块来选择解答其中一道。选做题的成绩计入考生成绩总分。各科目的“选做题”比重不一,但占比重最大的也不会超过该科目总分值的10%。

英语口语实行等级制划分

《实施办法》规定,英语口语成绩实行等级制,以A、B、C、D、E五个等级呈现。英语口语成绩满分为50分。考生考试成绩获得满分值85%以上的为A级(即获得42.5-50分),获得满分值75%—84%的为B级(即获得37.5-42分),获得满分值60%—74%的为C级(即获得30-37分),获得满分值45%—59%的为D级(即获得22.5-29.5分),获得满分值44%以下的为E级(即获得22分以下)。

英语口语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作为外语类及对外语有特殊要求专业的录取参考,如有志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外交学、外国语言文学类等专业的考生必须加试英语口语,其他专业是否加试英语口语由高校根据专业培养需要确定。英语口语由普通高校根据专业培养需要自主确定录取标准。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尽管英语口语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是根据往年情况,多数学校都会要求学生考口语,因此在目前无法掌握高校报考要求的前提下,*省考试中心建议考生报考英语口语,以应对某些专业的额外需求。

录取办法分类划线分类录取

第8篇:高考改革范文

1.英语题型多样化。对高中生来说,枯燥乏味的英文经常让他们倍感烦恼。由于其存在形式的单一,还有就是晦涩难懂的题型,都是让他们难以接受的内容。但是高中的英语课程改革也许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不仅应在原有的基础题型上进行了修正和改良,还应增加些与高考如出一辙的题型。让学生们在做题的同时享受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并且与高考零距离。英语题型的多样化,从书面上看好像很平凡,并没有太多的作用。但是,我们如果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就会发现,对于学生的一生英语学习意义重大。那么这样说,我们就很能理解调动高中生学英语的根本方法就是改变英语课本里的题型并增加高考题型。从简单乏味的传统题型,到现如今活泼实用的高考题型,这种完善会让高中生们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对英文的热爱和才能。让他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英语的世界里畅游,汲取其中的知识营养,不断地丰富自我的英语能力。

2.英文词汇量的增加。广东省今年加入全国卷对于英语课程的词汇量将会随着全国大纲的出现而增加。英语教育改革应将英文词汇量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不仅要将更多历史名著带到课堂上,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带动高中生对英语词汇量的积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丰富英语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来不断的对其进行深层度理解和交流。这是一个让学生更加喜欢英语的好办法。英文区别于母语的本质就在于我们对它的不熟悉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很枯燥就会对我们的学习造成巨大的阻碍。那么对于词汇量的大量积累既是对自身英语知识的一种提高,也更加适应了全国卷阅读理解的题型。

3.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区别于前两点来说,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是一个突破性的进步,因为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如果没有很好地进行练习,那么再强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作用。所以,对于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上加强练习英语这改革来说,可谓历史性的突破。不仅可以充分让高中生寓学于乐,还能促进其交流能力。

4.全国统一卷推动英语教材统一化。对于广东学生来说,英语全国卷的统一实行的一个必然结果就应该是全国英语教材的统一化,这对于广东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加快高中学生英语教材的统一,是推动我国高中生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然要改革考试内容,那么统一全国高中生的英语教材也应该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高中课程改革与我国高考英语关系分析

1.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与高考英语紧密相连。作为高中生的英语课程改革,其中必然关联到的就是高考英语。那么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英语课程中的设置和安排。就一定要根据高考英语体现的内容对其进行深度的考察和探究。反言之来说,高考的内容也应该根据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来制定。所以说二者密切相关。当高中生面对英语课程的改革是否会有一个良好的接受效果也会体现在高考的成绩上。高中课程和高考英语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高中生对英语课程改革的接受效果和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作为一项舶来品,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历史都和我国不一样,那么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的英语教育要秉承一个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原则。对待英语,我们要根据其特殊性来决定教学方案和考试内容。进行充分的考验和调查的同时,对高中英语课程进行分析。因为只有良好的考试结果才是王道。改革只是通往这条王道上的一段路程。如果我国的高中英语教育进行铺天盖地的改革,但是很遗憾的是,体现在英语高考上的成绩很不理想。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说我国高中英语教育的改革是成功的呢!所以,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和高考英语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值得我国的高中教育在改革的时候作为重点考察部分。

第9篇:高考改革范文

《实施意见》共分三部分,一、总体要求;二、主要任务和措施;三、加强组织领导。在总体要求中,明确此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强调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提出改革的目标是: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根据改革目标,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试点方案,2017年全面推进。

《实施意见》提出改革的五大主要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考试招生制度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前途命运。为帮助读者了解这次改革的亮点和具体政策措施,本刊编者综合教育部负责人在新闻会上的答记者问和媒体的有关报道,解读新一轮高考改革涉及的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敬请读者关注。

高考内容:不分文理科,高考计分“3+3”

《实施意见》规定,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每科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根据《实施意见》规定,2014年出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实施意见》要求,从2015年起,将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省份。

【解读】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这次改革是要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一是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方式呈现。除了进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

第二,记录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可以扬长避短。可能大家学习的时候都有这个经历,如果你学的东西是你感兴趣的,你不会感觉到有负担。所以我们想给学生这样的选择权。

第三,每门课程学完即考,我们称之为“一门一清”。同时,我们鼓励为学生提供每一个科目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可以减轻学生集中备考和一次考试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认为,选出的3个科目等级成绩将如何计入总成绩,如何与高考成绩挂钩,可能要看上海、浙江试点方案如何规定,“怎么将等级换算成分数,确实有技术问题”。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增加全国统一命题省份,为推广异地高考解决了考试基础问题。

按照《实施意见》规定,外语仍与语文、数学一样全国统考,分值不变,但增加了一次考试机会。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认为,“这次改革对高考英语没有太大冲击。”首先,外语分值不变;其次,增加一次考试机会,像托福、雅思一年都组织多次考试,但需要确保两次考试难度相近。而先在上海、浙江进行试点,也是基于改革要谨慎前行的考虑。

《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那么,如何让综合素质评价客观公正反映学生表现?

刘利民表示,首先,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事实要如实记录。其次,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要进行公示,要阳光、透明,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第三,教育部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便于监督,“同学之间可以监督,这一点公开透明很重要”。最后,对于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罚。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认为,打破“分分计较”和“三天考试解决一生”,是本次改革方案推进科学选才的最大亮点。“如果唯分数论再继续下去,那创新人才就出不来。”

在顾明远看来,改革新方案把学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均纳入考核和评价范畴,会对中学应试教育有抑制作用,还能推进中小学基础教育中课程多样化的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虞立红也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升入大学已成为多数学生的选择时,考试评价必然对基础教育和学生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她说,过去高校招生时,录取依据只有考生的高考分数,高校从志愿考生中按高考分数由高到低录取,从而导致考生“分分必争”。“为了提高分数,在兴趣萌发、憧憬未来的花样年华,考生不得已用大量时间,反复地进行应试训练。也许分数提高了,但代价是磨灭了创新探索,影响了全面发展,这是必须减掉的‘学生负担’。”

“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没有选择就没有真正的个性发展。”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看来,这样的变化不仅克服了文理分科的痼疾,促进了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和个性发展,也实现了高中生对高中课程学习与大学专业学习的双向对接。

高考录取: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明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

《实施意见》提出,要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录取制度出现的新变化,包括自2015年起,自主招生将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取消自主招生联考或专门培训;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实施意见》还要求,要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实行考试加分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等问题。今年,辽宁、河南高考加分“乱象”备受诟病,为此,此轮改革继续给高考加分做“减法”。《实施意见》规定,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学生特长可客观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此外,将通过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录取招生。《实施意见》要求,省级教育部门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并通过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增强信息公开度,加强社会监督。

在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方面,《实施意见》规定,高校要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根据教育部此前要求,高校还要成立由校长直接担任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从2015年起,高校校长要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实施意见》还规定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

【解读】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这次改革的总体定位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这次改革在保持现行考试招生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更好地科学选拔各类人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杜玉波称,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将重点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需由省级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今年年底,教育部将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目前,90所试点高校中已形成多个自主招生联考联盟,涵盖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26所知名高校。

根据《实施意见》,自2015年起,申请自主招生的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而试点高校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这次下决心进行调整,总的考虑是要严格控制规模,完善招生程序,确保公开透明。”杜玉波称,教育部希望克服“掐尖”、“小高考”等自主招生改革弊端。

《新华每日电讯》9月5日刊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文章说,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舆论大都把目光聚焦在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考两次,但其实这次高考改革方案的亮点并不在此。真正的亮点在于两方面,一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二是“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原因很简单,如果录取制度不进行深层次改革,在当前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下,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并不能改变基础教育的应试格局。而这两方面的改革,有可能带来录取制度改革的突破。

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能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由学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学校独立进行录取,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这就实现了考试与招生分离,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又扩大学校的招生自。

至于取消高校录取批次,则更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我国高校按批次录取,导致学校被分为三六九等,学校追逐一本率、二本率,学生则追逐上一本的名校,这是严重的教育不公平,影响各类教育、学校的平等竞争和发展。要根本消除高校的录取批次,只有实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即由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

《实施意见》规定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表示,“其实有些省已经在淡化录取批次。”他举例说,福建省就将原有的本一、本二、本三批次改为本一、本二批次,并大幅增加本一批次的院校。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将高校人为定位在本一、本二录取,实际上是给高校“贴标签”,对很多二本、三本院校并不公平,让他们难以录取到较好水平的考生,总被迫接纳被“刷下”的考生。

回应百姓关切,推进教育公平

《实施意见》提出的五大改革任务,第一项就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实施意见》要求,东部地区高校要为中西部学子留专门名额,部属高校严控属地招生比例;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解读】教育部负责人: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差距。自2007年以来,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缩小这一差距。这次改革主要采取3项举措,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一是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督促高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二是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三是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通过以上举措,力争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由于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存在差距等多种因素,农村学生考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相对较低。这次改革主要采取两项倾斜政策:一是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这项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当年安排1万名,2013年扩大到3万名,2014年扩大到5万名,覆盖22个省(区、市)的832个贫困县。二是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通过以上举措,力争到2017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并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光明日报9月5日发表题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回应百姓关切》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确保公平公正。促进公平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第一要求。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必须把公平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考试招生和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必须以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促进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重拳解决中小学择校热、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等问题,让改革惠及人民。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认为,之所以着力解决公平问题,是因为高考改革除了总体要考虑人口多、发展不均衡等国情问题,还要照顾老百姓最高的公平诉求。“其实,取消录取批次也在解决公平问题。”不分批次不仅解决人们的等级心理,还解决了高校公平竞争问题,“有的学校总体水平不高,但某一学科很好,被放在第二批次就很不公平。”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