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国民经济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民经济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随着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深入,一些多元化教学方式相继被提出,这些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都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不同专业和学科而言,教学模式应呈现出多样性。如何在网络教学媒体和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集各教学方式之长,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以优质的导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开放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笔者自承担《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来,顺应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优势组合,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唤醒学生潜能为出发点,在连续几轮的教学中,采用设计一实践一评价一再实践的方式,对远程开放教育中统计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构想

(一)连续几轮教改的总体思路

开放教育下,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教育的“中心”转变为现代教育中的“主导”,这种转换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造,才能适应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笔者在承担《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教学工作,从刚开始接受这一工作起,就有意识地将这门课的教学作为课程模式改革的试验平台,在连续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地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图1是实施课程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示意图。

(二)具体教学过程的操作

尽管现代远程教育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征,但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母体教育学理论为其提供了厚实的基础,象布鲁纳的“结构一发展”理论中的启发原则、反馈原则;巴斑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中的教学要素和教学形式的最优化结合原则等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优势组合,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着眼于学生素质提高和潜能开发。通过“营造环境、优化面授、强化交流、催化能力”来完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流程如图2所示

(三)自我评价的内容设计

课程模式的改革并非可以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动态的实践过程中,为了从总体上对改革进程了解,笔者还运用了“自我评价”机制,在连续几轮的教学中,围绕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本课程的认识;

2、对教师导学方式的评价;

3、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4、对教学环节及媒体的要求。

通过这一方式,来对教学改革自我评价,反馈并推动改革的逐步完善。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

《国民经济核算》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既反映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活动,也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活动;既有分量和总量核算,也有存量和流量核算;这些内容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对学习者专业知识面要求较高。而且,该课程属于宏观经济核算范畴,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而从教学对象来看,会计学本科的学生微观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不少,但对宏观经济基本概念知之甚少,这些都使课程初学者或多或少感到这门课一般知识枯燥乏味,关键问题又深奥难懂,并且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关联不大,给本课程学习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笔者在对本课程和学生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教学一体化方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营造环境

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硬、软件环境,安排好各教学环节,是教学实践的第一步。

1、资源和环节

《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设课程,中央电大已提供了主教材、辅助教材、IP课件等较丰富的教学媒体和网上课程资源。笔者一方面指导学生用好已有资源,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资源建设中去,先后录制了19讲的直播课堂。在网上资源安排上,除保持教学大纲、实施细则等常规栏目外,增设了一体化方案、往届试题、方法指导、知识拓展、试卷分析、在线自测等多个栏目,力求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满足每个学生的自学要求。

丰富的教学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这些媒体还必须在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来实现,而合理的教学环节也只有通过实践来优化。

由于学习者个人情况不尽相同,在自主学习时间的安排和课程资源的使用上会存在着差异,因此提出教学设计,让学生根据教学设计去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课程初学者对教材内容和各媒体资源都比较陌生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

2、学习氛围

学习《国民经济核算》这门课时,学生常常觉得内容抽象、原理枯燥、计算烦琐,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对按应试教育理念所设计,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统面授教学进行剖析,让学生自觉摆脱对传统模式的依赖,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减轻畏难情绪,增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门课所介绍的SNA核算体系原本就是一个新兴的宏观核算体系,关键指标正式在《中国统计年鉴》公布不过几年时间。及时吸收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信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做法一直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每学期开学的导学课上,在介绍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的同时,立刻引入一些最常见的宏观经济概念,如GDP(国民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等,比较我国和发达国家、安徽和其他省份具体数字差异,点明本课程就是侧重讲解这些宏观经济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学生对这些在众多媒体中频频出现、而又解释不清的概念立刻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在随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不时地针对不同知识点所涉及的宏观经济指标,指导学生去点击诸如“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网站,学习网站中对此指标的解释以及我国近年经济发展在这些指标上的真实数据,让他们感到所学知识与实际息息相关。

(二)优化面授

开放教育条件下,网上学习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方式,面授的地位极易被忽视,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易重新落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套路。笔者认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不是简单地减少面授教学,而且面授也不一定是上大课一种形式。只有以素质教育的理念去设计和优化面授过程,才会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并弥补网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电子教案是面授课的主要载体,设计好电子教案是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化学习的关键一环。笔者在设计教案时,在体系顺序上基本尊重教材的安排,这样有利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些笔记,避免“课上丰富多彩,课后两手空空”的现象发生。其次教案的表现方式直观化,通过图形、箭头、色彩等多种形式突出课程重难点,每张教案力求文字简洁明了,内容直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能最大限度地对各知识点的精髓留下深刻印象。自学方法的传授,自学过程的引导也应贯彻于整个面授过程。笔者一方面抓住每次面授机会,精心准备,授课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讲重点、理逻辑、顺思路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在授课伊始就帮助学生理出课程主线: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以主线为链条,根据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分为经常帐户核算、积累核算、对外核算、其他核算四个板块,对每一板块,提出具体的自主学习要求,点明自学难点和常见问题,对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和媒体使用提出参考建议,让学生在学前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性。

(三)强化交流

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无所作为,相反,教师作为辅导者,要积极利用各种环节和媒体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到老师仿佛就在身边。

远程教育模式中媒体多、信息畅,师生不但能充分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交流,而且能深化交流。这为应用反馈原则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因此,笔者将求“实”与求“新”相结合,在培养兴趣的前提下,采用实际步骤,多种形式地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双管齐下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做法就是,在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时,将平时作业、网上交流、小组讨论、期中测验等环节的成绩均以一定的百分比纳入形成性考核成绩。通过平时交流观察、作业评分、网上答疑提问次数和质量评价等办法对每位学生专业基础、学习态度、自学能力随时评价,分别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些在实践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业是反应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直接手段,对学生平时作业除了按时批改记分外,给予个性化评语也是笔者一直坚持做的,虽然只是寥寥数语,让学生感受到的却是教师对他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进一步努力的建议。

网上答疑是最方便,最广泛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方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及时、高效和交互性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每学期中央电大对本课程都组织相应的网上教学活动,笔者及时在网上信息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平时在教学中遇到问题能及时与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EMAIL联系,交流课程教学心得。此外,每月组织一次网上答疑,面向全省电大学习本课程的学生一对一指导,平时对学生的提问做到有问必答,及时回答,这些都大大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这种多方面、多手段、多媒体、多环节综合互补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快速入门、深入理解消化所学内容、降低自学难度,提高自学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四)催化能力

我们的学生来自社会,通过电大教育,最终将服务和回报社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在教学中孜孜追求的最高目标。

《国民经济核算》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案例教学法”如何成功实施,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本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最大的体会就是“精、点、收”相结合。

所谓“精”就是精选案例,案例不应远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兴趣,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内容。随着自主学习的深入,学生提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将学生提的问题作为案例来组织讨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次有位同学在网上问“宏微观资产负债表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启发了我,学生对微观资产负债表大都比较熟悉,但对同样属于资产负债核算工具的宏观表了解甚微,尽管教材也讲得比较详细,但学生还是对关键知识点理解不深。后来在设计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将这个问题作为小组讨论题,事先布置,要求学生先自学宏微观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再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比较资料,然后参加小组讨论。在讨论时,大家互相评论,都没讲到的教师最后补充并在讨论后总结成文挂在电大在线课程页面下,学生对此兴趣很大,最后这个知识点未经面授课讲述,不仅在小组讨论中迎刃而解,而且还带动其他章节的如固定资产消耗等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点”是指在组织小组讨论时,适时地点拨,点出问题所在,把学生的思维往研究的关键问题上靠,避免学生走弯路。

“收”是对学生的讨论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总结评述。

由于统计案例的精选,适时的引导,加上学生已有的实践知识,在小组讨论时,气氛活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切实提高。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自我评价及完善

课程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在以上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全方位的教学反馈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来推动和完善改革,连续几届围绕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主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想通这些调查来从总体上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自我评价,反馈并推动改革的逐步完善。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只有将教学各要素进行最佳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改革深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认为课时安排合适、希望有多种媒体助学和认为作业难度适中的学生比例逐步上升,而希望面授课面面俱到、认为课程自学较难和从未上网查询过课程资料的学生比例逐渐下降。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向是认同的,能够并且愿意主动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环节安排与教师课程一体化设计正逐渐吻合。所有这些都在积极推动着一种新型的、比较成熟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完善,这就是以网络为平台、以媒体为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面授、自学、辅导、讨论、作业、测验等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学时比例,充分体现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从历次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自主化学习方式不仅没有削弱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强化了自学能力。一个教学相长、互为推动、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正逐步形成。

第2篇: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政治教学;过渡语;给力用法

“过渡语”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上一教学环节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所采用的教学语言。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教学活动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活动环节的“过渡语”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政治课是一门让学生明理的课程,缺少了“过渡语”这条丝线,政治课教学就会坠入枯燥、乏味、说教的深渊。

一、“过渡语”在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过渡语”的科学设计与合理运用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上一个教学环节引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实现政治课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达到环节的结构美。下面我们通过比较新课的两个课例来证明。

课例一:(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的第一框“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是怎样表述的呢?请大家回顾一下。

(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学生回答有气无力)

(师)好的,今天我们把课本翻到第二框,学习与此相适应的“我国的分配制度”。

课例二:(师)你知道“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好奇,提起了兴趣)我说的可是“国民经济的大蛋糕”,在做这个“蛋糕”时谁的贡献最大呢?同时也缺不了谁的参与呢?

(生)公有制经济最大,也缺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一起回顾)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师)第一步国民经济这个“大蛋糕”已做出来了,那第二步该干什么呢?

(生)分这个“大蛋糕”吃。

(师)好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怎么分这个“蛋糕”,即“我国的分配制度”。

反思:课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语言,这样的过渡显得很生硬,大多数同学还没进入状态,教师已开始由上一个半熟的知识点进入到一个新知识点的讲解,增加了学生理解知识点及其内部联系的难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觉教师的脚步遥不可及。

课例二的过渡语不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而且思路清晰,过渡自然,使学生易于接受,能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

不难看出,“过渡语”在政治课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老师、学生都非常重要。对教学内容来说,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前后所讲内容上下连贯,紧紧衔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便于理解和

掌握。

二、给力“过渡语”的设计原则

1.简明概括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过渡所用的时间应尽可能少。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教师要能让学生明白:我将学什么?该怎么学?明确的学习目标将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

2.富有感染力

教师可以用情感真挚的语言把学生带到课堂的情境中,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调控整个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此外,不妨来点幽默,轻松一下,缓解紧张的情绪,活跃一下课堂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状态。

3.善于变化

呆板的语言容易让听者倦怠,教师的过渡语和过渡方式要丰富且富有变化,应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

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给课堂教学增加美感,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4.相信赞美的力量

为了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过渡语中包括一些赞美和评价性语言能极大地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若老师吝啬赞美之词,总限于“好”“很好”等字词,缺乏针对性,学生容易审美疲劳,不妨多使用一些“某某同学讲得非常好”“某某同学的表现精彩极了”“你很聪明”等语句,使学生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过渡语”是否给力,是衡量老师教学效果和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各种给力“过渡语”的统筹使用,才可以发挥给力的教学效果。但“过渡语”绝不是政治课教学内容的主体,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一是“过渡语”不要太长,以致配角抢占镜头,影响授课内容和进程;二是“过渡语”与授课内容两张皮,虽然“过渡语”很给力,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与前面的授课内容无关,这就得不偿

第3篇: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准备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知识巩固 传授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48-01

讲评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特殊的复习课,在初三复习教学中会经常用到的一种课型。讲评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从测试中发现自己在知识点、解题能力、解题思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纠正,以弥补知识能力的缺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堂高质量的讲评课往往能起到做几份练习的功效,所以我们应重视讲评课的教学。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上好讲评课。

一、试卷讲评应有准备

1.备好试题内容。

做到心中有数是开展好讲评的关键环节。讲评前要对试卷认真分析,了解这次考试有什么题型,哪类题型学生见过,哪类题型学生未见过,哪些题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哪些题是考查能力的,题目难易分布情况如何及所占比例的大小等情况。

2.备好学生情况。

讲评前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认真诊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统计和分析相结合。应该对考试情况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尤其是客观题,力求对每道小题得失分率进行统计。

主要意义至少有两个:一是确定讲评课的详略,失分率低的题目可略讲,重点讲解分析普遍做错的问题,而不是上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哪些是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掌握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以确定并及时调整复习的重点。对那些普遍做错的题目,老师应自省:是钻研教材不深,驾驭教材能力不强,还是教学方法不当,这些不能因为面子问题而回避。

二、试卷讲评应坚持教师教与为主导学为主体相结合

教师要更新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掌握的东西。”这就是说,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讲评课也不能有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政治素养和悟性。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如讲非选择题: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解决农民最关心问题的基本理由。这个题目学生得分率不是很高。为了让学生的分析说明能力再次得到锻炼,我有意识的把材料再读了一遍,凡“农民”一词都以重声加以突出。“国家的有关规定”重声突出。重声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答题方向,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再去归纳答题思路。结果,有不少在试卷上答得不好的同学,在课堂分析时却能答得比较好。可见,通过老师的引导,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材料,通过自己的思考能更好的展开分析说明,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试卷讲评应坚持讲评与知识巩固相结合

试题受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题者往往以点代面体现课本知识,教师讲评是应从这一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讲评内容要反映政治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选择题非公有制经济是( )。

A.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

B. 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重要组成部分

C. 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道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不少同学选了“A”,说明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讲评时把试题和书上的知识结构、考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存在哪些经济形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我国为什么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样,使学生在做一道题时,与这一道题相关的知识都能得到巩固。

四、试卷讲评应坚持讲评与传授解题技巧相结合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评时,老师如果只授人以鱼(现成答案),只能满足学生的顿餐之饥,这是一种短期行为,对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是不负责任的。因而讲评试卷时,还应教会学生解答各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应特别重视主观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如题:小明考试时,示意同桌小飞给他传答案,小飞没有给他传,课下小飞说小明,这么简单的问题还不会,真笨。辨析小飞的言行。

第4篇: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政治在高中的众多科目中,可以说是最不受欢迎的一科,大部分学生对于政治都不感兴趣,当然除了乏味的之外,还有很多的其他的原因。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重要知识点: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说是买方市场。

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3、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赚钱: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赔钱: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高一政治重要知识点: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它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企业组织形式: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3)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3、(1)公司,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股东不得少于两人)

(2)两种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共同特征:

“有限”:指股东仅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清偿责任。在付出各自的股金后,他们就不再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合股”:由若干人共同集资来建立一个公司,这笔资金被分成股份。拥有股份的人叫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

(4)不同点:课本P41表格

4、公司的组织机构

(1)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选出的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2)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5、公司经营如何才能取得发展(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什么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良好形象。

A、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B、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C、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D、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一个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它一定不会长久,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6、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只有两条路: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

(1)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7、人类生产出是任何财富,都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劳动是其中的决定性力量。

8、就业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

(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2)树立竞争择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10、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F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为义务为前提的。

(3)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4)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5)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高一政治重要知识点:神奇的货币1.什么是商品?它有哪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用于交换;都凝结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都是劳动产品

2.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对立的关系?

统一:两个属性相互依存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无法形成价值;②离开价值的使用价值是不存在的

对立:任何人都无法同时拥有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①对生产者而言,要想得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②对消费者而言,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付出价值

3.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商品——商品与商品——货币——商品两个不同公式的区别。

5.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取决于哪些因素?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6.为什么说纸币发行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好的?

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就可能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即通货膨胀的发生;如果纸币发行过少,则会引起物价下跌,社会需求不足,可能引起通货紧缩的发生

7.什么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有什么危害?如何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8.汇票与支票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支票汇票

不同点含义不同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时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形式不同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电汇和信汇

使用范围不同作为支票形式之一的转帐支票适用于办理同城转账结算主要用于外埠结算

相同点同为一种票据,都是目前我国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都要求见票人无条件付款,其使用都能减少和避免现金交易所带来的诸多麻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9.如何正确对待货币?

第一,贷币并不神秘,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任何社会只要存在贷币,贷币都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第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货币作用的范围、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

第三,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实质上是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第四,正确对待货币,应该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10.保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有何意义?

第5篇: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高三政治哲学辩证法知识点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与发展的观点并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反对】否定和割断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无限多样,事物之间的联系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事物之间多样性的联系表现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等等。多种多样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方法论】人们要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对它所处的各种不同联系作出具体的分析。

【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区别:

①二者的内涵不同;

②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③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2)联系:

①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

②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说明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说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全面发展;说明航天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系统整体的各个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4)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高三政治哲学辩证法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三政治哲学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总结

2.高考政治哲学辩证法考点整理

3.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4.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必背知识点

第6篇: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一、强化读书引导,夯实知识基础

读好教材是一个高中生学好政治的基本功,这在复习课中尤为重要。我在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特色选择的前提下,对学生读教材的方法做如下要求,以期提高学生读教材的兴趣和实效性。

1.熟记目录,理清板块。复习课学习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整体把握教材知识,反复浏览进而熟记目录,使学生对教材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学生可以通过比对目录,将教材知识划分为若干板块(如《生活与哲学》可分为四块),从而在脑海中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2.做好联结,深化教材。第一,前联后挂读教材。学生读教材时,不能像初学时那样就一个部分去读一个部分,应有意识地、能动地前联后挂知识点,找出共通点,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记忆教材。第二,结合实际读教材。联系实际读教材不仅会使学习有兴趣,还能加深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联系的实际应尽可能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第三,联系考纲读教材。考纲对各知识点有明确的考查层次要求,要求不同读教材的方式方法也应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第四,联系考题读教材。坚持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随时联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平时比较规范的训练题,做到能熟知近些年各知识点的考试命题情况,并大致预测未来考查方向和考查方式。

二、构建知识体系,做到胸中有数

学生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良好记忆,而要做到这些,除了有效利用教材和现实中的典型实例作为助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复习课中要做好知识体系建构工作。知识体系构建主要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以课(或单元)为单位构建。

2.以知识共有特征构建。如创新问题,在《生活与哲学》中讲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在《经济生活》中讲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在《文化生活》中讲到无论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都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在《政治生活》中讲到不管是民主法治的进一步完善还是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都需要创新。

3.以综合运用构建。《生活与哲学》中讲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这一哲学思想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哲学道理中。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世界观道理,它的方法论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世界观道理,它的方法论要求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优化答题技巧,提高考试效益

第7篇: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政治学科高考题目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都有自己的答题规律和方法,同学们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将会大大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效率和效果。

一、选择题

选择题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要求选出最佳的一项。同学们做了很多题目,不难发现,备选项呈现以下规律或特点:①选项本身表述错误;②本身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意思;③符合材料意思却不符合题目要求;④没有具体的题目要求,需选择体现材料主要意思。针对这4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两排除一比较,抓关键看要求,舍远求近选最优;两排除,指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再排除明显不符合材料意思、题目要求的选项;抓关键看要求,指抓材料中关键词句,看题目中最后一句话的要求;舍远求近选最优(一比较),指剩下选项里通过比较选第一次生成的直接、具体、最符合材料意思最能体现题目要求的选项。

例:人民网载文指出,近期,各级人代会即将陆续召开。不少市县乡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意,为人代会准备高质量的建议、议案。但也有些代表对此认识不足,行动不力,甘于做平庸代表。为此,作者提醒说,人大代表不能做“三手”代表,即开会见面握握手,听完报告拍拍手,离开会场摆摆手。作者的提醒是基于

A.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B.人民代表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C.人民代表依法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D.人民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解析:首先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D选项;再排除不符合材料意思的A选项;剩下选项B和C,材料都有所体现,但材料主要是强调“人民代表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材料中关键句“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意,”体现这一点。故选B。

二、主观题

主观题以材料加设问的形式考查,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四种能力:①审题的能力,②根据题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阅读理解)的能力,③把信息转换成相关原理(知识点,考点)的能力,④组织答案(语言组织)的能力。对此,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掌握解答技巧。

1、基本模式(公式):观点(原理)+材料(分析)。政治主观题的解答模式就是基本观点或者原理,加上材料分析。基本观点和原理,简单讲就是知识点;材料分析,可以用材料原句,也可以根据原材料归纳出基本意思进行分析,还可以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来进行分析。

特别注意,解答答案里必须是“观点(原理)+材料(分析)”。不能只有“观点(原理)”,也不能只有“材料(分析)”。

2、审题。审题,就好比赶路时的方向,方向是很重要的。方向不对,就上演“南辕北辙”的故事,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⑴审知识(考点)范围。同学们要熟知考点,要把各考点落实到教材上,并形成网络体系。建议同学们整理出每一课的主干知识,以主干知识为起点,以点成线,以线带面,以面织网。这样,覆盖问题考查的“知识(考点)范围”的天罗地网就织成了,就会收到“疏而不漏”的完美效果。

⑵主体。主体,就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亦即“谁,哪个,某某”等。在设问中往往会问及“某某为什么这样做”“某某应该怎样做”等,这时就要注意这个“某某”即主体了。这种问题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常见。现归纳如下。

经济生活:国家,企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②政治生活:国家机关,公民,人大代表,政党,政协,政协委员,国际组织;③哲学生活:各哲学原理;④文化生活:国家(政府等机构),企业,公民。

⑶问题指向。在这里同学们注意两点,一是判断问题指向属于哪一类,二是每一类用不同的关联词来连接原理和分析。每一类问题指向有标志词提示,同学们要注意这些词语,再选择相应的关联词作答。同学们在练习中不难总结出下面几种情况。

①是什么(含义概念类)问题标志词:反映了……,体现了……,说明了……;选用关联词:反映了……,体现了……,说明了……

②为什么(原因类)问题标志词:为什么……,……的理由,……的原因,……的依据(必要性);选用关联词:由……决定,是……要求(需要), ……所以,有利于……,

③怎么做(启示措施类)问题标志词:如何……,怎样才能……,……措施,建议,启示,借鉴意义;选用关联词:应该……,坚持……,必须……,要…… ,可以……

④意义 (意义类)问题标志词:……的意义, ……的好处;选用关联词:有利于……,有助于……,对……有利,能够……

3、组织答案

形式规范,内容精要。为此,同学们能做到以下要求,答案一定会赏心悦目。

①观点材料结合,②段点分明(答案原理化,原理要点化,要点数字化,数字段落化)③运用恰当的关联词和政治术语,④语言精要,分析详略得当。

例、我国生猪存栏和出栏数减少,国内外饲料价格上涨,疫情恐慌等,被认为是猪肉价格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目前,生猪购销价均已达历史最高位,且近期无明显下跌趋势。但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调查却发现,面对日益高涨的生猪价格,部分农民特别是生猪养殖大户的养猪积极性并不高,其中担心明年价格大跌,无法掌控市场价格是关键原因。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⑴作为养猪经营户怎样才能把握市场机会,赚取更多收益?(9分)

⑵谈谈国家应该如何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来稳定猪肉价格?(10分)

解析

审题:考点(知识)范围:⑴经济效益,⑵宏观调控

主体:⑴经营户, ⑵国家

问题指向: ⑴怎么做,⑵怎么做

组织答案:⑴①养猪经营户必须按价值规律办事,搞好生猪养殖、购销工作。②应该瞄准市场信息,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的变化和自身的生产

经营条件开展生产,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③通过采取先进技术,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争取价格优势。

⑵①国家应该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统筹安排,稳定猪肉价格。(3分)

②国家可以运用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等经济手段,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保证猪肉的生产供应量,同时合理引导消费需求。(2分)

③国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合法权益,又要严厉打击破坏、扰乱市场价格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2分)

第8篇: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一、教学内容

《工程经济学》主要研究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与评价,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方案。

(一)理论教学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设计得较为合理,考虑到知识的前后承接关系及知识体系的统一性,在学生学完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之后,在第 5 学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中安排了《工程经济学》的学习。目前,各种《工程经济学》教材数量繁多,而多数教材都不够系统,不能跟上国内外工程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比较注重工程基础,而其经济、管理知识基础又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材中要有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点的渗透。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切合实际。我们教研室在对各种教材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刘晓君主编的《工程经济学》。该教材是国家十五规划系列教材,也是国家工程管理委员会推荐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该教材系统性较强,难易适中,知识点比较全面,又充分联系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实际,适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 64 学时的《工程经济学》教学安排。由于知识的相关性和重复性,《工程经济学》课程的部分内容与某些课程的内容有重复,若全部讲述,既浪费时间,学生也会觉得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教研室的教师们在一起讨论研究,共同确定在教学大纲中哪些内容应在《工程经济学》中详细讲述,那些应简单概述。例如,决策树分析在《管理学原理》中详细讲述,在《工程经济学》中概述;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项目投资与融资》中详细讲述,在《工程经济学》中概述;而方案评价与分析则在《工程经济学》中详述,在《项目投资与融资》中概述。通过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可以减少学习的重复性,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前后知识的承接性和相关性,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同时也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

(二)实践教学目前,我们教研室增加了《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锻炼学生应用书本中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常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不能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不会应用,也不知该如何应用。因此,许多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不实用,将来工作后都得从头学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第 5 学期《工程经济学》课程结束后增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布置学生进行项目评价、可行性研究等内容的设计,将平时学到的基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将知识系统化,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对课程设计及实践环节有兴趣的学生,可组织成立实践小组,由学生自愿参加。教师指导实践小组进行真实项目的分析评价,锻炼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在参赛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直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理解起来又比较抽象,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其中的计算分析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因此,这就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深化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三基两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方法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逐渐由浅入深提问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学习。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相当于学生自己探索,自主学习;同时,遇到较难理解的地方,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谈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入案例,对于内容枯燥的章节可在开篇讲课之时以案例导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认真学习,探求问题的答案。而对于涉及实用型知识的章节也可选取综合案例来进行内容的复习与总结,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已从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式,从效果上看,还是比较理想的。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是将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二)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信息量大,形式新颖,对某些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涉及到的定量分析较多,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先,制作精良的 CAI 课件是必不可少的。课件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课件仅是一个提纲挈领的主线,其中深层次的知识、更详细的知识点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申,教师不能过分依赖于课件,应做到无论有无课件,都能把课讲精彩。其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应与板书相结合。多媒体课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信息量大、省时、新颖生动等,但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课件会有负作用,容易造成学生精力不集中,身体疲劳。同时,结合《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教研室采取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计算较多的章节,如资金的时间价值、等值计算、方案评价方法、不确定性分析和设备更新分析等内容,主要采用板书的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课件,对于具体计算分析,一步一步在黑板上进行演算,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概念性,原理性内容较多的章节,如资金、成本、利润和税金、工程项目资金的筹集、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等内容,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加大信息量,节约板书时间。另外,还充分利用学校的 Blackboard 平台,将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对于习题答案也定期在网上,学生可随时下载。这就方便了学生学习,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9篇:国民经济知识点范文

高一学生学习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内容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大全,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1

一、商品

(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使用价值影响价值的实现;

(4)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价格

(一)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如:土地稀缺、成本;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如:需求,炒作

(3)气候、时间、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需求的影响(对生活)

(1)一般情况: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不大,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

(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同: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4)价格变动对不同收入的家庭影响不同:物价变动对家庭的生活水平都有影响,价格变动对高收入家庭影响较少,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企业影响:流通环节、销售渠道、市场信息掌握等)

(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3)促进国民经济的影响(补充观点,结合材料灵活处理)

(三)面对物价持续走高,政府如何稳定物价?(稳定物价≠降价)(方法、意义)(国家、企业、个人)

(1)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供应以稳定物价;(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3)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4)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的财政政策和...的货币政策。

(5)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6)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物价稳定。(11课)

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2

三、生产与消费

(一)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①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合理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③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⑤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三)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生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四)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1)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技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五)为什么要扩大消费?(扩大内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生产需求)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展开);生产决定消费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

(4)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七)影响消费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性因素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3)未来收入预期。

(4)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5)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6)消费者的消费心理。(7)产品的功能、质量等也会影响消费。

(八)如何提高(扩大)消费水平(国家、企业、个人)

国家:

(1)影响居民消费的根本性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3)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要统筹城乡、区域、行业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5)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优化出口、投资、消费的比重。

(9)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10)坚持和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11)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1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企业:

(13)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

个人:

(14)要增加个人的合法收入,树立正确消费观。

四、企业如何经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

(一)消费与生产(第四课)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企业应立足市场消费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第五课,常用)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价格、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等)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品牌和企业的形象(无形资产)。

(4)通过企业的兼并、联合和破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竞争力。

(5)提高经营者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企业与劳动者:(第五课)

(1)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企业要守法经营,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健全企业的各项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企业要改善管理、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

(四)市场经济(第二、九课)

(1)企业要面向市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价格调节生产)

(2)企业依法经营,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树立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

(3)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善用政策:如拓展融资渠道、税收优惠)

(五)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第十课)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3)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环保)

(六)对外开放(第十一课)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加强国际经济技术的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

②坚持“走出去”战略,增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战略与市场)

③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增长方式)

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采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方法,掌握核心技术,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核心技术)

⑤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形成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品牌。(自主知识产权)

⑥提高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掌握规则)

(以上关于企业经营的问题,要申请题目和材料从哪个角度切入,然后找到相应的知识挂靠点)

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3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属性:价值和交换价值

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 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 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时,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 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 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11. 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2. 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即国有经济能控制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记忆方法:现在绝对控制整个中国,国有经济是被管理的,所以国有经济也肯定能控制得住全国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力)

13.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1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2)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得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理解这句话的方法: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呢,因为中国信奉的是,的特点是社会多数财富要被国家来控制,所以就有了公有制为主体这么一说;为什么又提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呢?因为经济成分越多,才会越活跃,大家相互竞争,这样经济发展的才会好,所以就有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说

15. 中学生的择业观(你是如何看待择业的?当代青年如何择业?如果是你,请谈谈你的择业观?当代学生如何选择职业?)

碰到这样的问题应该这样回答:我们选择职业时,要根据个人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灵活选择职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正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要平等看待每个职业。

16. 储蓄,便捷的投资方式 (记忆方法:哪都是银行,随便把争存进去就OK了)。

债券,稳健的投资方式(借给别人钱,别人还钱的时候要多给我一部分,我是一个稳健的人)

股票,高收益和高风险的投资方式(股票升值,我赚钱,贬值我赔钱,时高时低)

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为防意外,买保险,这样即使天塌了,有保险公司顶着)

17. 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18.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9. 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20. 请回答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或者问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又或者问:请回答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

答:(1)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3)这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方式对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1. 税收具有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三个特征。

22. 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3. 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称市场经济。(不必背下来,理解就行了,理解方法:国家制定好规章制度后就不管市场了,任由各个企业,个体去竞争,达到商品供求平衡。但是,在我国实行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即国家有一家干预市场,并不是理想中的市场经济)。

24.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三个弊端 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意思就是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市场发展方向。比如说全国猪肉价格上涨,百姓抱怨太贵,这时候国家可能会出台一些打击投机倒把的企业或个人,稳定猪肉价格,这算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

26.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7. 经济全球化 积极影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 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发达国家财富更多,发展中国家状况更糟,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两极分化是指富人越富,穷人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