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

第1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环境与人类是共存的,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

众所周知,人类是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

或许你会想,想在重要的是发展科技,科技发达了之后在去环保也不迟,那你到时候可要后悔了。如果我们现在过分陶醉于对抗大自然的胜利,认为我们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

以上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第2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今日的德国,是世界上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空气洁净,河水清澈,各种水动物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在环保技术领域中,也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同时德国也是世界上对环境污染治理最早且成绩显著的国家之一。在德国的8 000多万人口中,直接与间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大约有200万人,德国的环境高新技术产品在全世界领先,德国环保产业在其国际贸易中的比重约占18%以上。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用法律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标准。(二)国家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环保,提高民众环保的意识。(三)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四)政府对环保企业及环保项目进行补贴和资助。面对德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迅速发展,我们认为现在的德国发展的很好,不仅发展了自己的国家,给自己的人民带来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给其他的国家做了很好的榜样。德国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很多启示:

当前,河南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重化工和原材料、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大,环境压力日趋明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我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中原崛起。

一是确立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德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做得好,一条重要经验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往往成为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点是牢固确立环境优先的现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都不能以眼前发展去损害长远利益,更不能用局部发展去损害全局利益,决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实施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等“生态细胞”工程,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把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措施和任务落实到基层,夯实生态省创建工作基础。积极动员、组织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省建设工作,适时开展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了解公众环境意识状况,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夯实生态省建设群众基础。

二是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建设。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一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依法行使管理职能,重点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采矿、取水、采砂、取土、弃土(渣)及违法使用土地、采伐林木等行为。二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完善现有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公共环保工程设施有偿服务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完善发展生态产业、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制定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监测、评估技术规范,加强生态功能区生态监测和评估。三要加大资源环境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律监督,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人大、司法机关、行政监督机关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重大问题,依法进行处置。

第3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突出强调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那么我县是如何实现水电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呢?

一、发挥山区水能资源优势,造福一方百姓

平武县一直坚持“水电强县,生态立县”的水电开发建设发展理念,水电是世界上能够大规模开发的第一大“绿色”能源。全县境内共规划建设55座水电站,总装机145.797万kw,总投资158.99亿元。

目前,已投产的29座电站每年发电量23.096亿kw·h,年创总产值6.65亿元,年创税收1亿多元。地方电站总装机20.9796万kw,年发电量8.7296亿kw·h,年产值2.5亿元。

当全县所有电站开发完毕全部投产后,每年将发电60亿kw·h,年创总产值近17.47亿元,年创税收可达3亿多元。那时我县将达到小康农村电气化水平,逐步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热、以电代燃”目标。

二、水电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剑并举

(一)、确立水电开发建设的新理念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水电开发建设也不例外。今天,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辨证地看水电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突出矛盾和争议,不仅需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还要确立水电开发建设的新理念。

水能资源是我县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好水能资源是增加能源供给,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招商引资上严格把关,比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一个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该公司在我县境内建设的水牛家、木座、阴平等项目,不仅没有破环当地的生态,还让当地风光更加优美,吸引了大量人员参观访问。无论是来访者,还是过路人都有一个切身感慨:“青山依旧,绿水更清,电站居然可以藏在大山腹中!”。这不能不说是现代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转变发展理念,从单纯工程水电转变为生态水电,从纯粹技术工程转变到社会工程,更加重视移民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地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例如,宝林寺电站投产后,年发电量大约为8035.5万千瓦时,年总收入3074万元左右,上缴税收可达310万元。不仅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同时有利于保护长江上游的天然植被,改善平武的生态环境。实践证明,已建水电站在促进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全面落实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积极发展水电在“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原则指导下,全面落实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1、坚持生态优先。在引进开发商过程中牢固树立生态优化开发的优先理念,要求开发商在制定开发规划时同步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执行过程中切实落实生态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论证和落实生态流量、水温恢复、鱼类保护、陆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等措施,明确流域生态保护对策措施的设计、建设、运行以及生态调度工作要求。重视并做好移民安置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项目业主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责任。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完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

2、坚持统筹考虑。既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局部利益,又考虑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考虑干支流、上下游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也考虑单个电站的环境影响和流域水电开发的累积影响。并为重要保护物种保留充足和必要的栖息环境。

3、坚持确保底线。就是坚持法律政策的底线,禁止开发法律法规明确保护的区域;坚持公众环境权益的底线,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获益权;坚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底线,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完整和稳定。

(三)、做好流域水电开发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我县严格要求水电开发规划必须依法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作为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决策的依据,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流域水电开发的指导作用,强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

2、完善水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范水电项目“三通一平”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电项目筹建及准备期相关工程应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纳入“三通一平”工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水生生态保护的相关措施列为水电项目筹建及准备期工作内容;在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有“三通一平”工程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内容。

3、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保护“三同时”的监督检查,督促水电建设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和投资。监督项目业主同步开展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招标设计、技术施工设计并进行专项审查,加强对环境保护设计成果的管理;督促项目业主制定环境监理计划,开展“三通一平”工程和主体工程环境监理。将环境监理报告作为批准试运行和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4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字 水利建设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有着非常辉煌的水利建设历史,上溯到前秦时期著名水利家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更有世界罕见的三峡工程。另外,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就必须去改造自然,让自然资源为人所用,生态环境也常常因此变得十分脆弱。因此如何既进行水利建设造福人类,又对生态环境不造成伤害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论题,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水利建设。

1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生态问题

1.1 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建设起着水利灌溉、防洪作用,同时在水运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战国时期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利国利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更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下面就分别从预防自然灾害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角度分析水利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水相关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的制约

我国水资源分布及其不均衡,总得来说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生产发展潜力大,但由于严重缺水对社会生产带了很大的障碍。同时水分充足的地区又是洪涝灾害频频,不仅是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还是生产的极大破坏。

2010年,西南五省的特大干旱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人数大幅增长,严重危害着该地区人民的饮水安全。干旱导致云南等多个省市地区的居民无水可饮,收入剧减,饮水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如不能妥善解决能够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都极为不利。据云南省政府统计,旱灾致使2010年云南省85%的耕地近3148万亩无水可以灌溉,绝收面积高达千万亩。这场灾害不仅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对整个中国粮食市场的稳定都产生了猛烈的冲击,甚至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2011年,我国气候状况复杂,年初到5月26号,全国耕地面积受旱约为9251万亩,其中农作物干旱面积约为总干旱面积的三分之一。水利建设对于降低干旱、洪涝灾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粮食的大部分产量都是来自水利灌溉,由于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性直接导致了水资源不能合理的、充分的为人所用。不仅农田灌溉依赖水利建设,现代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更是离不开充足的水资源支持。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日剧增,城市居民对生活用水的需求和水资源不均性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城市生活用水对水的总量及质量要求都非常高;同时,工业化发展更是缺水寸步难行。由此可见只有保证水资源充分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粮食安全、保证城市发展的速度、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1.2 水利建设的生态问题

水利建设的本质就是改变水资源的分布状态,使其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发展。水利建设通常都会改变当地的生态系统中水系统的结构组成,同时也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所以必然对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利建设施工建坝必然会对生态系统中岩层、土地结构产生破坏,会造成周边植被的减少,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状况,而且水利工程能够对当地的地质构造产生质的变化,严重的能够引诱地震等灾害,如新丰江水库;第二,水利工程一般都具有蓄水能力,蓄水会使得原先部分陆地生物被迫迁徙,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第三,水利工程建设通常会改变自然河流的分布形态,对上下游河流的水量分布都会产生影响,一般会造成“上蓄下缺”的现象;同时对整个河流系统中水流的连续性形成阻断;第四,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净化能力,水流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水流的阻断产生聚沉,大量泥沙在库区形成淤积,这些都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生态水利从生态学原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建设的同时减少水利建设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同时又能使水资源为人类所用,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水利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注意事项

2.1 注意保护河流生态的多样性

河流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河流水体,是流水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在生物圈中的循环作用不容忽视。河流生态中的水体连续流动,其中的氧含量比较充足,对海洋生态及陆地生态有着纽带作用,水流生态有着自净化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为了保护河流的生态多样性,应该在确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就对当地的河流的地貌、物种结构、河床结构、淤积与侵蚀性能做分析调研。对当地的所有物种要进行分布统计,分析其规模和目前存量及其生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建立生物资源数据库,对后期生物物种的生存状况调查做一个铺垫。

2.2 注意最大限度保持现有水文生态

水利建设一般都离不开筑坝修桥、开拓河道,在原有河流基础上进行人工改造来达到蓄水发电、农田灌溉、防洪排涝、抗旱给水等目的。人工改造一般都会对原来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为了减少水利建设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冲击,应该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面积。

2.3 对水利建设后期的进行整体性修复

国外对河流生态修复已经有了20多年历史,在我国还尚未形成系统的理念。由于生态系统中物种繁多,习性各异,而且水利工程影响的上下游面积非常广泛,所以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时候要注意整体性。一般注重三点:第一,被迫迁徙生物栖息地建设。保证迁徙生物的生存状况,是保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前提;第二,水文性质的检测及当地气象的紧密检测。水利建设能够改变当地气候条件,实时注意采集水文数据及气象数据,建立基础数据库;第三,水利建设毫无疑问会改变环境水文过程,进而将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所以水利工程的水量调度过程中,水利工程下游基本的生态用水要得到保证。

2.4 加强生态水利建设科研和宣传力度

水利建设发虽然在我国广泛开展,但是要我国水利建设水平走到世界前列,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生态角度考虑水利建设,考虑发电造福人类的同时兼顾生态平衡很重要。生态水利建设应该在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的同时进行发电、灌溉的项目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的同时使得生态系统平稳的、高效的从一个平衡过渡到另一个平衡。水利建设前应该经过反复地、仔细的科学论证,要做到不能建设的坚决不建设、可建设可不建设的慎重建设、能建设的果断建设,这样才能杜绝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另外,加强生态水利建设的宣传,让生态水利深入人心,提高全民的生态水利意识,推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参与到生态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来。

水利建设利国利民,对保证农田灌溉、城市饮水安全、工业生产需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环境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科研、宣传力度,做好水利生态的论证,主动进行水利建设整体性生态修复,使得二者能够和谐统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蓉,赵敏,浅谈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生态经济,2008(1):144―146

[2] 徐惠玲, 水利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J]. 四川水利, 2008,29(3):63―65

第5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党的十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仅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不断加深。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产业,还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兼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起来,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系统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增长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其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供给林业产品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陕西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以及在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各地紧握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新机遇,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加快推进造林绿化,加强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繁荣林业生态文化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进而为促进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

 

1、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陕西省上下全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推广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本省的森林覆盖率。截止 2012年陕西省累计造林5525万亩,平均每年造林550多万亩;治理湿地0.27万hm2,治理荒沙9.67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8万 km2,黄土高原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量由原来的8.30亿t减少到4.00亿t,北部沙区每年沙尘暴天数由过去的66d下降为24d,绿色向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推进了400多公里;全省林地面积达到1.84亿亩,森林覆盖率由37.26%增长到41.42%,林木蓄积4.2亿立方米。全省大地实现了从黄到绿的转变,实现了生态环境由以前的整体恶化到现在的整体转好的良性发展和改善。

 

2、提升林区民生水平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15万农民享受退耕还林补助239.9亿元,人均直接受益2622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户均资产性收益增加 1.2万元,发展林下经济、干杂果、种苗花卉人均年增收310元。国有林区职工收入近两年增长较快,住房条件明显改善。随着棚户区改造、引水通电通路、广电网络覆盖等基础民生工程的陆续实施,林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和改善。

 

3、重视文化引领,强化生态意识

 

陕西省加快林业文化基地建设,如建立多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积极开展林业文化研究与交流,成立相关协会和举办林业生态文明研讨会,大力弘扬和传承林业历史文化。同时,随着各级领导对林业工作的越来越重视,以及社会造林、爱林、护林积极性的空前高涨,每年12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8000多万株,增加890万方森林蓄积。

 

4、勇于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近些年来,本省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使得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同时,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整合现有资源资产,积极筹备组建林业集团;不断完善生态建设思路,组织编制诸多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此外,本省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又依托森林、林地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经济产业,截止2012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就已经达到了515.9亿元。

 

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结合本省林业的特点和森林的多种效能,紧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新机遇,突出重点,谋求突破,积极实施林业大生态建设和保护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陕西省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省份之一,在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中还依旧存在水土流失严重、森林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等问题,只有勇于正视这些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质量不高,效益低下

 

陕西生态条件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质量不高,效益低下。总的来说,南边多,北边少,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林区,这几大林区的森林资源已经占到全省森林总面积的83%,然而由于这些林区的森林资源多为自然次生林,并且林分生产力不高,生态效益低下,森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61.2m3,比全国平均 75.8m3低了19%还多。

 

2、水资源严重短缺,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陕西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之一,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和土地承载能力降低,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问题突出,治理难度大,任务艰巨;投入不足,综合配套差,生态保护建设效果不理想。

 

3、林业生态意识水平不足

 

具体表现为:缺乏对自然生态的敬畏,浪费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生态责任意识,一些人甚至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缺乏生态忧患意识,对生态环境恶化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威胁视而不见;对生态环境缺乏科学的认知,过于重视提高森林的覆盖率,缺少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从而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不畅

 

在实际工作中,还未建立健全各部门的协作工作机制,无法有效实现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导致工作效率很低。同时,工作流程不够完善,工作衔接不畅,各部门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

 

此外,还存在林业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从根本上无法适应生态林业发展的新要求。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成为制约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提高陕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平,进而促进本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

 

1、积极实施生态建设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对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的生态建设战略的实施。具体而言:把关中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园林化地区。即:加快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的关中生态示范带、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林区、渭北生态经济防护林区、关中森林城市群及田园生态景观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加强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建设。针对陕北生态脆弱、森林覆盖率低的实际状况,加快推进三北防护林和风沙治理工程的进度,加快百万亩野樱桃、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扩大绿色植被的覆盖率,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工程的成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从而提高陕北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森林质量与环境质量;实现陕南山地森林全覆盖。陕南不仅是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还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是陕西及关天经济大发展的生态保障和物质基础。在陕南地区,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增加森林植被,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湿地质量,加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力度。

 

2、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合理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在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中,要提高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全面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制定合理的、长远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和模式。根据本省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优势产业,搞好服务,为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共赢,才能实现山清、水秀、人富的和谐境界;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等存在差异,因此,制定规划时,要在全省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结合当地林业资源的发展与利用实况,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实效性和操作性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

 

3、建立和完善各项林业生态制度

 

健全林业法制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林权流转市场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和规范林业生态区域的管理;完善林地征占用管理办法和审核审批制度;有序开展林业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补偿方案,做好兑付工作;建立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制度,积极实施有关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林业法制宣传和普法培训工作,提升法治观念,坚持依法办事,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林业大案、要案的查处和打击力度;提升林业重点项目的自查和检查力度,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高效运行。

 

4、增强各部门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

 

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各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要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中建立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便于他们遇到问题积极交流沟通,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也促使他们在互相交流学习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5、加强林业信息化,实现林业治理现代化

 

当前,随着林业信息化在林业改革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的不断深化,实现林业业务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改变管理方式,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形式,这已经成为加快林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的战略举措,从而为实现林业治理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而言:一是推进林区无线网络建设,全面加强各种传感设备在林业资源监管、林产品运输等方面的应用;建设统一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地理信息平台,为林业生态部门提供可视化、精准化的应急指挥服务;二是依托林业基础数据库,对海量林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林业数据;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在林业重点工程监管、林业文化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林业工作效率和协同性;四是围绕全面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要求,构建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提供智能化、整体化的林业商务服务。从根本上解 决林业面临的问题,推动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提升林业系统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了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提高林业系统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做好林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好林业人的服务作用,有效开展林业工作,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必不可少。具体而言:要加强继续教育,以提高全省林业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目标,采取脱产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方式,鼓励和支持在职人员提高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和学历水平,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林业技术人员,始终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职业技能规范要求和岗位工作需要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加大对林农的培训力度,大面积推广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致富实用技术,大幅度提高林农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林业文化结构,从而为推进林业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第6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政府;湿地保护;效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团体(包括个人和团体)逐利的需求不断加大,在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逐步健全的过程中,生态政府建设对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相当巨大,是以生态换取短期利润还是以生态和谐、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是各级政府应该正视的问题。生态政府建设维护的是地方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最大范围内保护公民的利益,防止不法利益团体通过危害环境换取利益,直接和间接危害公众利益。本文以湖北省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这一案例出发,深入分析生态政府建设在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效应方面的效用,加强塑造"环境友好、生态善治"的政府理念,并对以生态政府建设推进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途径和借鉴。

一、洪湖湿地保护区面临的困境

洪湖地区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产资源丰富,原本并不需要围网养殖。但是受公共资源外部性的影响,外地捕捞者和本地捕捞者在利益驱动下,捕捞强度不断加大,使洪湖渔业资源遭到掠夺性的乱采,致使野生的水产资源不断减少;同时,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所带来的养殖环境污染直接造成渔业资源破坏;另外,由于长江上游大坝的建筑使得该流域水流不畅,使鱼的生养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使鱼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减少;再加之捕捞竞争越来越激烈,利益纠纷也越来越直接和激化,于是,周围居民纷纷开始围网养殖,直接侵占共有渔业资源为己有。对于公共经济利益的侵占与追逐是围网养殖的直接原因。由于洪湖属于公共性资源很难界定产权,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一方面,政府没能有效地界定产权,造成政府不能有效规制渔民的行为;另一方面,渔民之间就有限的洪湖养殖水面的争夺愈演愈烈,造成"谁占有谁所有"的零和博弈局面,形成大大小小的所谓"渔霸"。这些"渔霸"圈占大片的湖面而其他弱势散户渔民根本没有水面可供养殖或捕捞,这种无政府状态下的湖面分配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性和混乱,人为导致了洪湖湿地保护区面临的困境。

二、以生态政府建设解决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问题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纷纷开始了建设"绿色政府"的实践,生态政府价值实现的过程,要从政府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入手。在政府管理缺乏生态化的情势下,生态效益往往是让位于经济效益,但是,当政府管理具有生态化导向后,政府管理的生态责任意识就会释放出一种保护生态效益的责任机制,从而可以将生态效益作为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

用人水和谐的科学思维定位洪湖的功能。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洪湖作为中国知名湖泊,国际重要湿地,生态和经济价值重要,它是人类共享的自然资源,有着众多无可取代的重要生态功能,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江汉平原商品粮、商品鱼基地。探索洪湖终结目标来定位洪湖,简言之就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洪湖湿地经济"。和谐洪湖湿地经济关注的是内部各系统和谐与平衡,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和谐,保护与利用和谐,历史与现实和谐,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与湖区渔民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在实践中充分展现洪湖水生态与水文化理性思维。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着力于洪湖的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起洪湖湿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保障体系。

明确价值导向,发挥生态政府职能。一是明确生态保护为导向,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将生态成本纳入综合评估体系,完善有利于洪湖湿地休养生息的环境经济政策。二是成立跨行政区域的流域管理体制,改变分散治理、无序治理的局面,形成政策合力。要尽快确立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区和部门统筹协调、分工合作、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协调管理队伍。三是以政府引导为主体,对洪湖湖区人口经济结构和生存方式进行指导,鼓励以渔业养殖为主要经济发展来源的湖区人口向多种经济来源发展,减轻洪湖湿地人口方面的压力;不再让洪湖湿地作为湖区人口投资、经营的主要项目。四是有针对性的采取生态手段解决生态问题。从基于社区的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江湖联系、保护区与网络建设、流域综合管理四个领域入手,开展湿地恢复和重建"江湖联系"。采取停止围栏养殖,拆除围网,恢复开阔水面,为水鸟栖息提供条件;调整养殖结构,人工种植水草,促进水质恢复。

三、生态政府建设对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具有长期的战略效用

洪湖湿地是湖北省"二圈一带"(即武汉8+1城市圈、鄂西生态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是复合交叉区域,生态功能和经济地位无可替代。洪湖冬排夏蓄,以调蓄为主,在长江中游地区所有湿地类型的湖泊中极具代表性。具有蓄洪排涝、物种保护、净化污水、调节气候、工农业供水、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生态功能(卢山等,2004)。洪湖是长江中游重要调蓄型湖泊,是江汉平原重要水源地,是华中地区重要"生物基因库"。洪湖湿地是中国36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已被国际湿地公约局列入《国际重要保护湿地名录》,是《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优先项目区,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全球最重要的238个生态区之一。建设生态政府,对洪湖乃至更为广泛的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深刻的战略效用。

生态政府建设能充分发挥洪湖生态功能的效用,能充分发挥洪湖湿地社会经济功能的效用,能充分发挥洪湖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效用。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9月24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年)》显示,200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2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当年GDP的1.23%,达到历史最高, 世界银行估计,大气和水资源污染方面给我国居民造成的损失为GDP的3.5%~8%(仅只健康损失,不包括干旱、洪涝和沙漠化的经济损失),环境治理成本成为了经济良性发展的巨大负担,生态整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生态政府建设将洪湖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利用同时进行,延长了洪湖湿地的生命周期,并逐步实现生态的平衡,达到人与湿地的和谐共生,引导发展绿色经济,有效的降低了后期治理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湿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2000年以来,洪湖湿地日益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行动项目。2003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开始实施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并被WWF在全球范围内推介;在2006年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洪湖被授予"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洪湖湿地在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洪湖不仅是一个城市品牌,而且洪湖作为武汉城市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持续走生态型政府建设发展的道路,才能够实现洪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才能确保洪湖地区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山,姜加虎.2003.洪湖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对策.湖泊科学,15(3):282-283

第7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一、以创建“生态市”为目标,提升规划水平,构建富有山水特色的生态布局体系。*作为生态大市,自然资源的优势是*在全面追赶、加速崛起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将生态的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设计、管理的全过程。以规划全覆盖为目标积极调控全市生态布局,通过科学划分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限制发展区、禁止发展区、整合发展区“五大空间”,力争实现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保证我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规划设计深挖城市特色潜力,充分利用我市山水等自然资源,大做显山露水的文章,高起点编制“一街两岸三山四园五路”的规划,全面启动江滨南路西段、文化公园、市民广场以及九姑山、棋盘山的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绿中”的山水城交相辉映的城市建设特色。

二、以创建“生态市”为载体,加快城市建设,营造和谐优美的环境。山清水秀是*独特的生态优势,也是区域竞争中的后发优势。因此,我们要紧密围绕“生态立市”战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高塘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工程和大沙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力争今年底城区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40%。要多举措抓绿化、高品味抓美化,突出重要节点,按照生态景观的要求,做好绿化的新增和补植,确保全年新增绿地3.5万平方米以上。

三、以创建“生态市”为抓手,深入实施“百千工程”,积极推进生态村建设。围绕“村美、户富、人和”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科学制定所有村庄发展规划,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参与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会同实施“整治垃圾固废污染”,确保实施范围覆盖20%行政村。大力推进村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和污水处理,优化村庄环境,加快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督促已建成的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部投入使用,积极开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试点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建设生态市事关城市发展,事关美好新*的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会议结束后,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认真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切实转变作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实力*、和谐*、生态*”做出新的贡献!

第8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途径

一、全面建设林业重点工程项目

对于林业工程而言,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与应用,对重点与非重点工程进行划分。其中,在林业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主次分明,对于重点林业工程应加大建设的力度。重点林业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了以下六点内容:第一,应在平原区域实行高标准的农田林网绿化工程,这样可以有效地强化农田本身的防护功能,还能够使其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1]。第二,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重视,有效地遏制耕地水土流失的问题。其中,应当贯彻并落实补偿政策,注重造林地的管理以及管护工作的力度,积极组建管护团队,对于林业结构予以适当地调整,实现特色产业的全面开发,最终将对退耕农民生计问题予以有效地解决。第三,重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特别是集体林管护,应当采取公益林建设以及封山育林等方式,对天然林资源予以全面保护和发展。基于此,还需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模式,对新产业进行开发,对于富余的职工应当妥善地安置,以保证林区的稳定性。第四,对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给予关注,在维持当前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湿地资源等予以有效地保护。第五,湿地保护工程的建设。应当针对湿地资源展开实践调查与研究,基于此,合理地采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多种措施,对于湿地资源予以全面保护。第六,贯彻并落实村屯绿化与坡地丘陵困难区域的林业富民工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林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以保证农民可以致富并增加经济收入[2]。

二、促进高效林业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

丰富的林业资源能够为百姓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价值,使得百姓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应当通过辩证的眼光来分析富民与林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坚决不允许一味地追求富民目标而对林业资源造成破坏,同时,也不能够故步自封,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过大而对百姓经济利益的获取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两者间存在的关系,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发展的方向以及标准,践行生态林业富民的思想。换句话来说,在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基础上,还需要确保百姓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经过深入地探索,合理地制定具有代表性的理念:首先,将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推动森林旅游行业的发展;其次,全面开展种苗工程项目,促进林木种苗与花卉产业的发展;再次,对于新经济林产业予以全面发展,对于优良品种要积极推广,以保证更好地实现经营管理以及生产,使得产品质量以及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不断提高[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创建绿色品牌产品,使得商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第四,注重中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合理地制定并出台优惠政策,对于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地引进与培育,进一步推动林副产品的深加工发展。这样一来,产业链会随之延长,能够更好地实现增值的目标;最后,对林业后续产业进行有效地培育,注重对农民的引导,使其能够实现复合型的经营,使得森林野生食品采集行业得到全面地发展,将森林自身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建立并健全森林资源保护机制

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在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当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全面改进与完善,进而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权威性更为明显,进一步贯彻并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工作[4]。另外,应当全面建设林政资源管理机构,结合森林资源开发需求设立管理部门,适当地合并不重要的部门,并有效增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责任心以及工作热情,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应当对森林资源的限额管理予以高度重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确保人民生活的基础上,为后代造福。而在管理工作中,还应当严格控制“三总量”。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长久性特征,所以,必须要始终保持热情并投入一定的精力。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在保证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地增强保护的力度,对保护的手段予以全面完善,进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针对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展开了相关性的讨论,希望有所帮助。

作者:曾维廉 单位:梅州市国有水口林场

参考文献:

[1]张军.新常态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2):15,41.

[2]冯宗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J].北京农业,2014(6):71-71.

第9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1.着重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原地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维护林区稳定。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巩固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好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在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湿地保护、恢复等措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六是实施村屯绿化和坡地丘陵困难地区林业富民工程,积极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2.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二是实施种苗工程,发展林木种苗花卉产业。三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产业,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经营管理及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创名优绿色品牌产品,提高商品附加值。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林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五是培育林业后续产业,重视引导农民开展林药、林草、林特等林下高效复合经营,发展森林野生食品采集业,使森林发挥最大效能。

3.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首先,要不断完善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做到以法治林。其次,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林政稽查队伍和木材检查站的规范执法,改善护林队伍办公条件。第三,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严格“三总量”控制。第四,积极开展林政执法检查和林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第五,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第六,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认真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方针,综合协调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着力促进森防工作由重防治向重预防战略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由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建设。

4.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林业发展实际的科技体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切实做好林业建设与发展的科技支撑工作。加快培育和引进优质、速生、抗逆性强的林木新品种,优先解决生态建设、天然林保育、防沙尘、森林灾害防治、商品林培育、木材高效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要重点抓好林木良种、困难地段造林技术、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退耕还林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建成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稳定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基层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林业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林业国家标准化行业标准,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和质量保障。要加强行业人才规划和林业教育资源的管理,积极引导支持林业技术人员进行自学考试和函授、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继续为林业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