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纺织服装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服装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纺织服装教育

第1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课程;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方式

一、引言

服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从服装的演变,足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审美倾向与生产水平。正因为服装特殊的表现能力,以及强大的日常使用率,使得其成为众多服装工作从事者,个人理念的寄托品与传播品。服装也正是因为其特有的理念设计,具有超强的群众感染力与设计价值。因此,服装从事者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需要进行必要的社会道德教育,确保其思想道德与中国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社会用品的设计理念,必然要符合社会最基本的道德理念,与社会弘扬的基本道德相协调。只有加强了服装从事者的道德教育,才能确保服装产业正确社会价值观的弘扬,也才能推进其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并行不悖。

二、中职服装专业课程特点

第一,注重实践操作性,服装本身是一件生活用品,服装的学习,最终也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服装专业是个及其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在服装课程的学习中,无论是样式设计、尺寸设计、剪裁等步骤,其实只是一个设计图,一串数字,而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转换成一件真正的服装。由此可见,服装课程的学习,需要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找灵感,最后创作出实际的艺术作品或是使用品。当前中职服装课程的开发,也是将实践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每门具体课程的学习,都有最基础的实践课程学习,教师通过实践来传授学生更多设计理念,在实践中进行课程教育。第二,具有时代性,除实践的要求外,服装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意味着,中职服装课程的教学,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服装的时代特色,不仅仅指当前一个时代,而是指每个时代都有相对主流的服装样式特点。在服装课程的学习中,自然要考虑服装的此特点,对学生服装时代性的概念进行教学引导。服装专业的学习,不仅仅要结合当下的潮流,好的服装设计者是发现当下生活的特点,引导服装潮流。同时,历史时代性的研究,同样是学生最基本的服装专业素养,与灵感的源泉。中职服装课程的教学,教师对学生服装时代性感受的训练,也是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细节的教学过程中,教授服装的时尚历史。

三、如何在中职服装课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第一,发挥实践对思想教育的反作用,针对如何在服装课程的学习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除了最基本的思想教育课程的开设外,就是结合服装实践性的特色,同样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年度颁奖典礼”,而过后,针对不同的获奖人物,要求学生设计一件颁奖礼服。这样的课程活动开展,在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也对学生的设计提出了要求。反之,这样的设计要求,也更有利于学生对人物道德品质的进一步感受与消化。这样的过程,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一场更加具有实践意味的思想道德教育。除了“感动中国”,还可以从一部电影、一个事件等方面,选取具有道德教育意味的影片或事件,让学生在其找寻灵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熏陶。第二,赋予思想教育充足的时代特色,结合实践的同时,抓住服装教育的时代特色,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教育,也是不错的方式。将思想教育融入时代潮流中,与服装潮流相结合,如此一来,思想教育便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课程,也具有了有趣的创意价值。而具体怎样赋予思想教育时代特色,教师可以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授课中,多运用学生需要学习的服装典故,穿插服装故事,甚至挖掘服装设计者背后的故事,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与趣味性。甚至可以利用当前有趣的网络流行语,在课程解说中妙趣横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不必始终规规矩矩,甚至沉闷压抑。只要最终能起到教育的意义,授课的手法和方式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四、结束语

服装制造专业,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而中职服装课程的开设,也需要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中职服装教育,是中国服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服装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中职服装课程授课中,思想道德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教师寻找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需要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的配合。只有通过不断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职服装专业才会适应中国服装产业的大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馥冰.中国服装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4,12(8):32-33.

[2]谢良.服装产业特点研究[J].服装前沿,2012,7(3):17-18.

第2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84

1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发展自身职业教育

近年来,为了持续地、良好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各职业院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推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

如学生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的德国“双元制”;学生两年理论学习+一或二年企业带薪实习+最后一年回校继续学习理论的英国“三明治”;学徒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培训中心学习理论,企业现场进行实践,并带有薪金的法国“学徒培训中心”;以及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韩国的“顾客导向定制”等。在这些培养模式中,德国“双元制”影响力甚巨,已成为我国校企合作的范本。

在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国内职业教育逐渐发展为立足本省、服务地方,以引领区域市场、把握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立、调整相应的专业学科,建设实训基地,并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专业特色培训等多元化、多样性的教育模式为本地区提供大量适应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同时,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切实服务于当地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地区立足省情,合理办学

各省职业院校及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对三大产业的专业适应性分析和本省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分析,使高职高专院校合理设置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特色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有优质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高就业率的效果,从而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工的无缝对接。其中,江苏省以工科专业为主,经管法文艺术次之,其他专业为辅的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培养特色人才,提高就业水平和企业满意度。

在2013年已建成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8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53个;同年,高职院校建设6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获技术专利1782项,为企业服务创收27427万元,形成了“产、学、研”为一体的教育模式,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3职业院校立足行业,打造特色服务

各职业院校立足行业本身,整合资源,积极与企业合作,着力打造专业品牌,彰显特色服务,切实有效地推动行业的发展。其中,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专业,撤销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硬件与外设等专业;并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国内先进的铁路综合实训站、实训场等实训基地,其中,融学生实习实训与员工培训于一体的高铁、普铁、地铁实训场与现场完全一致;而且与全国多家铁路局、地铁公司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已为企业培训、铁路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十数万人次。辽宁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依托地域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理事会,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机制,开展“前校后厂”开放式办学模式,并建设“厂中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致力于本地特色人才的培养,服务区域发展。湖北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则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研究新农村发展问题,先后成立十数所动植物、真菌研究所,承接社会服务型科研项目50多项,创收100多万,并与襄阳正大公司共建鄂西北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共同服务于地方养殖业发展。广东省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与肇庆电视台、肇庆市计算机学会、北京全美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成立“新媒体”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开发管理软件、建设商务网站,并承担企业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等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4职业教育现存问题

第3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地方特色经济;桂林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84-02

一、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特色经济的现状

1.大力推动中职教育规模化发展。随着桂林市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展开,截止2011年底,桂林市现有市属各类职业学校68所,其中公办职业学校28所、民办职业学校26所、技工学校9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8所,4所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9所自治区立项建设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全市职校教师中,大学本科以上占77%,“双师型”教师占全体职校教师41%,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为7万人,随着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人数和就业人数的也逐年增加,近几年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为地方经济的二三产业发展输送了各种类型的服务型和技能型的人才,积极推动了桂林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2.积极深化中职特色化专业建设。桂林市的中等职业教育截止2010年底,桂林市中职教育开设有商贸与旅游类、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农林类、财经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社会公共事务类等13大类80个专业,特别是随着桂林市全面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的进行,桂林市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新专业设置贴近市场,瞄准就业,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新增的20个专业,如星级酒店管理专业、农村医学专业、太阳能与沼气技术利用专业、山水扇画制作、商品画制作与经营专业、戏曲表演专业等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新增专业设置加快培养了大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软件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建设,有效推进特色化、规模化建设,推动了桂林市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积极探索中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和产业布局,积极探索中职集团化发展,市政府2008年以来全面启动职业教育攻坚工作,3年来市财政安排64860万元建设40个职教项目,合理调整布局职业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市卫生学校雁山新校区、市交通技校、市职教中心分校、民办职教园的新校区建设,以几所国家重点职校为龙头,以其特色专业为基本,吸纳职业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组建了桂林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桂林市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和桂林市东方职业教育集团等三大职教集团,集团内部推行“龙头带动、市场运作、城乡联办、校企合作、扩大规模”的原则,这种多元办学模式能够积极推动职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了职业教育办学整体效益的提升,有效辐射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特色经济存在的问题

1.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桂林市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体的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少,市政府对于中职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同广西的南宁和柳州相比,政府对中职学校的财政投入偏低,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经费专项补贴不足,由于职业教育办学成本一般又是同等规模普通高中的2~3倍,地方财政实际投入却远低于普通教育,普通高中学费800~1600元/年,中等职校1800~2300元/年,而桂林市财政预算是职校生的生均费为360元,普高达到498元,所以其他开支需要靠招生收费和自主创收来解决,中职经费相对紧张,这也就导致中职的办学成本提高,严重阻碍了中职教育的有效发展。

2.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当前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际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并没有真正落实到现今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标准之上,职业教育大多还是停留在普通教育以升学为导向的计划培养的目标之上,没有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改革教育发展目标,这也极大阻碍了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特别也使得社会大众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3.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纵观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桂林的特色经济发展以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导,高新技术工业产业为先导,以特色旅游服务业为龙头,而桂林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并没有根据桂林特色经济产业格局做有效设置,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主干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专业分类涉及了服务业的信息、交通、卫生、教育、旅游等,而只有加工制造和轻纺食品是第二产业专业,而第一产业的专业只有唯一的农林牧渔类,可见桂林中职学校忽视了对地方经济第一、二产业的专业设置,特别是对桂林新兴发展的微电子、橡胶、医药和会展业的专业设置严重不足,导致了中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脱节,这极大阻碍了中职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地方特色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1.科学定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中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展,需要走规模目标、基本建设、学生资助、师资建设、订单培养的发展之路,首先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大宏观引导力度,充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标准,把中等职业教育同普通学历教育同等对待,明确定位中职的发展目标,给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1]。其次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要与区域经济的市场需求相适应,以行业发展为依托,积极拓宽中职教育发展思路,将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性,扩大中职办学规模,政府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力度,积极推进中职学校招生、办学、就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予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教育引导,转变社会、企业等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与误解,有效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地位,推动中职教育为地方特色经济建设服务。

2.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方式。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与市场接轨,人才培养方式必须与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相符合。首先中职学校要实时关注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布局同社会与市场的人才需求动态,及时调整中职的人才培养方式,更新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加强对学生文化课及其思想教育,培养高素质,高修养的技能型人才。其次中等职业教育要积极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学校的专业的设置和培养方式要与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相协调,中职教育要积极与地方产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强化企业对中职专业的技能引导,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再次中职学校还要深入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与市场接轨,突出职业教育地方特色,构造适合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职教体系。

3.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引导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大力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首先教育部门要积极深化落实到位国家制定的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教,提取15%的企业教育培训费的财政投入,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设立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额度,有效提升教育费附加费额度用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总体目标升级,加强中职教育围绕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资源整合,更新优化专业设置和学校布局,重点支持地方优势性特色产业专业的建设,有效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其次建立中职学校多元的筹措机制,鼓励社会、企业、个人、团体投资办学,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有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术装备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教师待遇,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还要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资助与支持,拓展各种助学渠道,争取让学生能进入充分锻炼自身的知识性和技能型岗位,把人才就业服务与资助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双赢,有力保障地方中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特色经济服务[2]。

参考文献:

第4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江苏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国际服装节组委会主办,江苏省服装协会、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江苏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江苏服装产业面临转型、更加重视服装人才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各院校的教育家与服装行业的企业家们就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为话题,探讨服装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未来的方向和支撑点。就“面对新形势,传统的服装产业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面对挑战、整合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如何根据生产要素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实现产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优势;服装产业集群在新形势下如何寻求一种内生性的发展力量,塑造一种创新变局,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寻求产业链的稳健延伸,提升企业与产业在全球市场下的优势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与会的教育和实业两大领域的各方精英,将汇聚智慧,共同商讨、交流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式、新合作,使传统的服装产业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更加朝气蓬勃,同时促进纺织教育在优化人才培养、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历史的新超越。实业领域的专家就服装教育“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办好学校,办什么样的学校”这两个问题,从“如何提高纺织教育质量,如何提升办学理念和实际运作能力,如何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等多角度,为江苏纺织教育,同时也是为江苏纺织产业的持久健康发展,提出建议。以便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积极支持行业、企业参与纺织服装教育办学,鼓励和支持相关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合作,不断增强院校对服装行业产业的服务能力,以及行业企业对服装教育的支援力度。

雅鹿・中国服装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雅鹿・中国服装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将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品牌文化及营销传播创新路径、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推动品牌建设的策略及措施等展开讨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服装品牌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顾山-中国内衣产业调整提升高层论坛

“顾山-中国内衣产业调整提升高层论坛”,研讨中国内衣产业调整提升步骤的几个关键因素,为产业转型,管理升级进行有益的探索。

第5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Zhejiang Textile & Fashion Vocational College

主管单位:浙江宁波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宁波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9751

国内刊号:33-1301/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6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一、针织服装的消费现状

绿色纺织服装,根据绿色产品的概念可被描述为:绿色纺织服装产品是在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从生产到使用到最终废弃),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对人类生存无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高而能源消耗低的纺织服装产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在选购贴身服装时,已将其是否具有能保护身体免受外来侵害、无毒副作用等“绿色功效”,放到了实用和审美等因素之上,但很多消费者对于绿色纺织服装或生态纺织服装的概念还很模糊,一些消费者将绿色纺织服装误以为是带有某种保护功能的服装(如抗紫外线、抗菌、保暖等),或是纯天然纤维制成的产品,但却不知道功能或天然纤维的纺织服装产品的选料、加工等过程未必“绿色”;消费意识还停留在注重“自身健康”的初级阶段,而“环保意识”较为淡漠。

二、生产企业的绿色营销本文来自:

1.针织服装的安全性分析。2003年1月l号起,国家技术监督局了《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限定了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禁偶氮染料等强制性指标。以纯棉针织物和少量化学纤维与棉混纺的针织物的生产过程来分析,我国现阶段针织生产企业用于染棉和涤棉的染料多为活性染料,偶氮染料已基本买不到,由于针织内衣以贴身服饰为主,所以用于对织物进行挺阔和免烫整理的甲醛也不被使用,因此正规企业、大部分针织内衣在禁偶氮染料和甲醛含量这两项指标上应该是有一定的保证,只要未进行特殊的整理、使用特殊的助剂,针织内衣一般不存在偶氮染料和甲醛对人体的伤害的可能性。至于PH值的高低可以人为控制,并不会为生产企业增加更多的成本。因此,我们从针织内衣的生产工艺中可以看出,就我国目前的生产水平,针织内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乐观。

本文来自:

2.生产企业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从这些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绿色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市场营销模式。

由于针织物做为内衣产品,其生产周期短,生产工序相对简单,后整理要求相对外衣服装较低,因此,全国各地散布着大量生产针织内衣的中小企业,更多地考虑成本而忽视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绿色产品的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欧美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使很多针织服装厂家的产品出口受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非常广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消费导向上和消费质量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对所有消费需求的绿化。以我国为例,目前只能对部分食品、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进行部分绿化;而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立法等,来推行和实现全部产品的绿色消费。从而培养了极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

三、政府对企业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本文来自:

由于劣质纺织品对人体的损害,并不像劣质食品的危害一样立竿见影。纺织标准对企业的宣贯和指导工作已经停止。中小企业不按标准生产或是拿着作废的标准生产的情况到处可见。企业对实施绿色消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与政府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管不够是有一定关系的。

第7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关键词] 绿色环保 绿色消费 环保意识 绿色功效 绿色营销

尽管针织内衣外衣化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但针织内衣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仍占针织服装的主流,随着人们对贴身衣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针织服装绿色消费的概念被逐渐引入并不断深化。绿色消费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具体表现为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并销售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针织内衣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它的生产消费、设计思想、营销理念在近年国内外绿色纺织服装市场中受到密切关注。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加拿大80%的消费者愿意多付10%的价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40%的欧洲人宁愿多付钱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纺织服装产品。结果表明绿色纺织服装消费者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并呈现继续增加的趋势。

一、针织服装的消费现状

绿色纺织服装,根据绿色产品的概念可被描述为:绿色纺织服装产品是在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从生产到使用到最终废弃),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对人类生存无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高而能源消耗低的纺织服装产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在选购贴身服装时,已将其是否具有能保护身体免受外来侵害、无毒副作用等“绿色功效”,放到了实用和审美等因素之上,但很多消费者对于绿色纺织服装或生态纺织服装的概念还很模糊,一些消费者将绿色纺织服装误以为是带有某种保护功能的服装(如抗紫外线、抗菌、保暖等),或是纯天然纤维制成的产品,但却不知道功能或天然纤维的纺织服装产品的选料、加工等过程未必“绿色”;消费意识还停留在注重“自身健康”的初级阶段,而“环保意识”较为淡漠。

二、生产企业的绿色营销

1.针织服装的安全性分析。2003年1月l号起,国家技术监督局了《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限定了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禁偶氮染料等强制性指标。以纯棉针织物和少量化学纤维与棉混纺的针织物的生产过程来分析,我国现阶段针织生产企业用于染棉和涤棉的染料多为活性染料,偶氮染料已基本买不到,由于针织内衣以贴身服饰为主,所以用于对织物进行挺阔和免烫整理的甲醛也不被使用,因此正规企业、大部分针织内衣在禁偶氮染料和甲醛含量这两项指标上应该是有一定的保证,只要未进行特殊的整理、使用特殊的助剂,针织内衣一般不存在偶氮染料和甲醛对人体的伤害的可能性。至于PH值的高低可以人为控制,并不会为生产企业增加更多的成本。因此,我们从针织内衣的生产工艺中可以看出,就我国目前的生产水平,针织内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乐观。

2.生产企业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从这些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绿色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市场营销模式。

由于针织物做为内衣产品,其生产周期短,生产工序相对简单,后整理要求相对外衣服装较低,因此,全国各地散布着大量生产针织内衣的中小企业,更多地考虑成本而忽视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绿色产品的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欧美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使很多针织服装厂家的产品出口受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非常广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消费导向上和消费质量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对所有消费需求的绿化。以我国为例,目前只能对部分食品、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进行部分绿化;而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立法等,来推行和实现全部产品的绿色消费。从而培养了极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

三、政府对企业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

第8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1.CEES调查介绍

该调查于2012年开始策划实施,历经3年的问卷设计研讨。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经过了共计5次实地仿真式调查。2015年8月底完成全部调查。

克服了进入企业、获得经营数据、员工现场填报和数据回访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平均每份问卷投入的时间达到28天。

2. 2016年CEES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1)样本数量

在2015年广东省570家企业问卷的基础上,本次调查覆盖湖北、广东两省。共收集1168家有效样本,其中湖北542家、广东622家。

(2)样本信息

有效收集调查样本2013―2015年的财务绩效、企业家精神、生产情况、管理效率、销售与出口、研发创新、质量竞争力、人力资源等维度的3年面板数据。对广东企业问卷,形成了有效的追踪样本。

2016 CEES调查的样本分布

(3)行业分布

本次调查有效覆盖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二维行业代码所示的27个行业,涵盖除废品加工(代码42)、设备修理(代码43)以外的全部二维行业。

经一周时间的问卷阅读、数据清洗、描述性统计与问题提炼,在企业经营质量、经营状况、发展模式转型、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劳动力结构变化、企业家创新精神、质量创新主动性、企业管理效率、企业成本变化以及制造业行业的“泡沫化”危机等10个维度得出了新的总体发现。

二、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基本情况

1.样本数量

共计随机抽取湖北省13个城市、20个县级区域的164家纺织服装企业,成功调查企业103家、696名员工,收集了41万余条调查数据。企业受访率为62.8%,问卷完整填报率达78.42%,抽样误差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

2. 样本企业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2015年我省被调查的纺织服装企业中,停产企业有15家,占比14.56%。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为10.29年。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抽样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占比为77.67%,外资企业占比为15.53%,国有企业占比为6.8%。

3.样本企业经营利润状况

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盈利企业的占比为76.7%,亏损企业占比为23.3%。平均每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3505.43万元,销售额为9981.83万元,利润为671.33万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6.93%、-16.09%和15.71%。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66%;劳动生产率为13.18万元,较2014年增长了50.46%。

4.劳动力和工资状况

我省纺织服装产I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3年(初中水平)。2015年平均每家企业的就业规模为411人,较2014年下降4.63%,其中:中高层管理者占比6.69%,增长7.43%;普通管理人员占比6%,下降0.12%;技术设计人员占比3.96%,增长2.13%;一线员工占比77%,下降0.38%。劳动力月平均工资水平为3317.34元,其中:中高层管理者平均工资5277.53元,技术研发人员平均工资3367.04元,普通管理人员平均工资3005.11元,一线工人平均工资3059.08元。

5.样本企业投资状况

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40.78%的企业有新增投资行为。固定资产净值为4020.67万元,增长1.88%。2015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34.34万元,增长14.29%;单位土地投资为21.8万元/亩,单位土地产值为344.56万元/亩。

6.样本企业创新状况

我省23.3%的纺织服装企业设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27.18%的企业有研发支出,三年年均支出为161.14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94%。

7.样本企业进出口状况

从出口来看,我省纺织服装企业有出口行为的占25.74 %,平均出口额为16693.36万元;企业平均出口目的地为10个,2015年有新增出口目的地的企业占比为16.67%;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占比为2.91%。

8.样本企业成本状况

从成本来看,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成本为6727.71万元,年均下降0.58%。其中:原材料支出年均4074.41万元,占比60.56%,年均上升2.99%;总工资成本支出年均1214.69万元,占比18.06%,年均上升12.16%;折旧年均426.8万元,占比6.34%,年均上升13.33%。社会保障支出432.07万元,占总工资成本的35.57%。

三、基于调查结果的产业现状及分析

1.产业发展质量正在发生向好的趋势性变化

(1)相对于工业总产值和销售的平稳增加,企业利润增幅明显。

产业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更高的效益,也就是以更少的要素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一般性的研究是以利润的相对增速来反映产业的发展质量状况。调查数据表明,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4%,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4.08个百分点;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83%,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大致持平。另一方面,所实现的利润总额平均增速为14.35%,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10.56个百分点,其增速分别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的2.1倍和5.1倍。

(2)劳动生产率近三年稳中有升。

劳动生产率上升,是产业发生向好趋势性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2013年的人均8.47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人均13.18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6.94%。这一增长率高出湖北省制造业增长率24个百分点,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1.91倍。

(3)产品质量阶梯不断延长。

调查数据表明,驱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原因之一来自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质量阶梯越高,代表产品质量越能满足市场需求,其质量水平也越高。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省纺织服装中等价位产品生产的比重最高(达50.13%),高价位产品的比重达到28.45%,两者之和接近78.58%,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约9个百分点。可以说,湖北纺织服装产业依靠开发新品种、开发高价位产品,已初步摆脱了低质低价的质量定位。

2.产业质量盈利型发展模式的优势开始凸显

(1)企业发展模式和效益的分化较为明显。

一部分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人力资本和质量的投入,利润增速较少受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呈现出“质量盈利型”的模式,其工业总产值的3年平均增速为13.54%,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为7.04%,利润年均增速为33.25%。另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则仍然依赖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驱动,利润增长受制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呈现出“速度盈利型”的模式,其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速为0.23%,销售收入和利润甚至为负增长。

(2)发展理念和人力资本的差异是造成分化的两大原因。

首先,发展理念的差异是致使企业发展分化的主要因素。“速度盈利型”企业中33.33%的企业认为,外部市场需求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比例较质量盈利型企业高出近25%。

其次,人力资本质量的差异,也是导致企业发展分化的重要因素。“质量盈利型”企业的技术和设计人员占比为5.42%,而速度盈利型企业的占比仅为2.5%,前者是后者的2倍还多。

(3)出口的学习效应较为显著。

相关理论表明,出口行为的学习效应能显著拉动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占比为25.74%。从对比来看,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年均利润额为726.59万元,其利润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84%;而没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其年均利润额为264.73万元,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45%。

3.已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

(1)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

根据调查数据,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比分别为77.7%和15.5%,国有企业占比6.8%。较高的民营企业占比表明,该产业具有依靠市场化机制传导信息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企业的进入退出壁垒相对较低。

(2)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链结构。

根据调查数据,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进行原材料种植的企业占比6.38%,进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制造的企业占比2.14%,进行面料加工的企业占比31.91%,进行服装成品生产的企业占比59.57%。加之我省属于我国著名的棉产区,因而构成覆盖棉花种植、纺织原料、织物织造、服装生产的湖北纺织服装产业链。

(3)区域化集群优势突出。

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49.51%的企业位于开发区或工业园,14.85%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在本地,本地市场(本市、本区或本省)为主要销售市场的企业占比为15.84%。

沿江汉平原的棉花产地,我省形成了武汉女装、黄石商务男装、潜江户外运动装、仙桃无纺布、汉川制线业等纺织服装的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较为突出。

4.支撑创新发展的要素投入和制度环境“双提高”

(1)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趋势。

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趋势,年增速为14.13%,比湖北全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0.6个百分点。据y算,平均每家纺织服装企业用于购买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046.20万元,其中49.0%用于购买国外机器设备。

(2)质量要素投入有所增加。

本次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质量要素投入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突出表现为:27.18%的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支出行为;32.04%的企业参与了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含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1.84%的企业购买了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的设备,平均企业质量检测人员数量约为14人,近三年有9.71%的企业引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质量检测设备。

(3)主动加强员工在职培训的力度。

与正规学校教育相比,在职技能培训是着眼于提升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72.8%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高于10天的专业技能培训,93.2%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入职培训,平均每家企业对入职员工培训20天。从企业的经费支出看,2015年企业用于员工教育的支出约为11.51万元,近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

(4)“干中学”机制逐渐形成。

创新理论的研究表明,创新动能的发挥,除研发投入以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创新方法的创新,“干中学”机制是创新发展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本次调查发现,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不同层级人员,每周交流质量改进的次数为3.21次;基层员工每周开展质量故障讨论与改进的次数为3.0次;40.86%的员工每月都会进行与工作业务相关的非正式讨论,频率为每月4次。可以说,企业内部研发交流频繁,有效推进了创新知识生产与企业内部的创新知识扩散。

5.技能型专业人力资本的创新优势明显

(1)劳动力总量减少。

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就是低成本劳动力红利的消失。调查数据表明,随着人口转型“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已呈现下行趋势,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也表现出了这一趋势特征。根据调查数据,该产业雇佣的劳动力总量从2013年的40449人,下降到2015年的38888人,年均下降1.61%。

(2)本地化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资源较强。

技能型专用人才,对纺织服装这一传统制造业的质量创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较为稳定,平均学历为初中,低于湖北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接近中专),工人的平均年龄约为49岁,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4年。但是,他们在纺织服装行业工作的年限平均为11.2年,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约3年。可见,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力,虽已呈现较为明显的老龄化特征,但由于在本行业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力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较强。调查还显示,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劳动力80%以上主要来自企业周边乡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和闲时做工的特征较为明显。

(3)高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和价值不断攀升。

根据调查数据,在劳动力供给总量趋于饱和的前提下,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一般性管理人员需求趋于下降,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在显著上升。

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雇佣比例在不断增长。2013年具有职业资质的一线员工占比10.77%,2014年占比11.37%,2015年占比达到12.41%,年均复合增速约为7.38%。

技能水平越高,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具体来看,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2014年为4561.53元/月, 2015年上升到5114.37元/月,年均增长率为12.12%;具有职业证书工人的工资是4119.86元,研发设计人员工资约为4788.48元,他们分别是没有职业证书工人工资(3140.24元)的1.3倍和1.5倍。

6.企业家整体能力亟待提高

(1)60后企业家占比相对较高。

企业家的年龄作为其个体特征的一个重要变量,能反映企业家的阅历、经验积累和心智成熟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家平均年龄为4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4年(高中水平);企业家的工龄平均为26年,其中在纺织服装行业工作的年限为19.37年,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达11.53年。这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家,一方面在该行业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另一方面也较易出现“中年创新瓶颈”。

(2)创新意识和资源配置能力仍需提高。

企业的研发行为、进口中间品、机器设备采用等指标,可反映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资源配置能力。调查数据显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33%,比湖北省制造业的平均研发强度(2.12%)低0.79个百分点;采用进口中间品、国外机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企业占8.74%,低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尤其是国际化程度所代表的学习能力不足,具有外资企业工作经历的仅占9.82%。

(3)企业家的整体冒险精神不足。

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从事着本地化的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品更新周期相对较长,2013―2015年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占比29.13%,比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

7.创新意识和投入不足成为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1)发展仍依赖于外部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

针对企业管理者的调查表明,分别有28.70%、15.85%的企业认为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妨碍企业经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两者占比超过44.5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仅有4.23%的企业认为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决定因素。这说明现阶段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仍较为关注外部市场需求状况,相当数量企业的发展模式仍较为依赖于外部的市场需求,而对内生增长动力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

(2)研发支出和研发强度仍在底部徘徊。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为直接的体现。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有8.82%的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仅为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的33.2%;企I的平均研发设计人员约有4人,仅为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的6.3%;有27.4%的企业有研发支出,近三年平均每家企业的研发支出为161.14万元,是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924.12万元)的17.4%;23.3%的企业成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比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低12.6个百分点。

(3)产品更新周期较为缓慢。

创新的结果,可从产品的更新升级速度加快、周期缩短来反映。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品升级周期相对较短,2015年企业新产品更新周期平均为9.1个月,低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两个月。虽然我省纺织服装产业有一部分企业进行的是面料加工,面料的产品升级周期相对较长,但是这一更新周期仍然偏低。此外,63.11%的企业检测设备的第一大产地在国内,国外检测设备的使用比例仍然偏小。

8.纺织服装产业仍受制于传统的发展模式

(1)企业规模偏小且偏重于内向型的加工贸易商业模式。

其一,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规模平均为411人,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具体来看:中小规模企业占比97.08%,大企业占比仅为2.92%。

其二,偏重内向型的加工贸易商业模式,加工贸易型企业占比42.86%。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占比为25.74%,超过50%的出口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同时,产品销售到外省的比例较高,本地市场(本市、本区或本省)为主要销售市场的企业占比为15.84%,外省为产品主要销售区域的企业占比则高达58.42%,后者为前者的3.6倍。

(2)品牌塑造意识和服务能力较弱。

从企业所拥有的品牌数量看,仅有32.04%的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且企业拥有品牌的数量平均约为1.53个,自主打造的品牌数量约为1.29个,在调查的103家企业中仅有一家企业收购国内外品牌。从企业的服务能力来看,仅有45.63%的企业有售后服务,每家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平均约为5人,近三年每年售后服务支出约为18.13万元。15.53%的企业建立了客户数据库,对顾客数据分析的频率为3.19次/周; 8.74%企业建立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以上数据均明显低于全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设立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本地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企业、工业园区等组建转化基地,支持开展成果转化、中试试制、产业化推广等活动。另一方面,应建立企业研发机构专项资金,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成果转化、试验设施建设、服务平台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活动。

(4)构建“湖北纺织服装人体设计大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

建议由湖北省纤检局牵头,建立全省人体体型基础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向我省纺织服装企业免费开放。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该产业的企业加大定制化服装的生产,对这一人体体型数据库公共平台的数据进行补充和更新。

4.以政策改革激发产业创新的内生性投资

(1)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力度。

拓展企业创新融资渠道,通过担保补贴、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组合拳”方式助推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步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产业的研发强度切实提高。

(2)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投资。

按照《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的发展战略,加快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智能化技改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在纺织服装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特别加大对面料和服装生产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顺应制造I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鼓励现代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相融合,通过服务化投资增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全要素增长能力。

(3)加大打造湖北服装的“国民品牌”,依托大数据助推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跃升。

第一,选择我省发展潜力较好的纺织服装重点企业,引导其重点打造“国民服装”,即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的提升,打造拥有强大市场竞争优势、高质量、高性价比,并能够为广大消费者居民所广泛购买的服装。

第二,围绕“国民服装”打造完整的品牌价值链。通过湖北服装文化节等一系列软文化的品牌工程建设,彰显湖北服装传统优势产业的品牌魅力与文化魅力。

第三,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的大数据导向来进行产品生产。以产品生产的大数据来满足质量,以质量的大数据来适应市场需求,形成纺织服装产业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商业模式。

5.尽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向质量盈利型模式

(1)全面推行企业质量战略。

组织企业进行质量创新战略的专题培训,使其具备系统的质量创新能力。使企业家加快从“速度盈利型模式”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转变,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同时,为企业家的质量创新提供一定的方法与路径,如质量需求挖掘、质量政策识别、标准能力、质量信用、质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质量盈利型模式的形成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2)全面推进以团体标准为核心的标准创新体系。

团体标准是企业或企业联盟自主制定、自主使用的高于国家规定最低安全标准的一类标准,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的是团体标准。构建服务这些纺织服装行业及细分领域的团体标准,掌握在这些行业领域的标准话语权,提升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实力,发挥团体标准对企业转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引领作用。

(3)加快面向消费者的比较试验服务。

商品比较试验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该组织主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质量比较信息,同时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类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建议我省可参照德国的TEST(《检测》)、美国的消费者报告等成熟模式,率先引入比较试验组织。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检测优势,率先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服装比较试验”服务机构,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号传递机制。

6.健全“干中学”机制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能力

(1)发展服务纺织服装产业的各类竞争性社会组织。

一方面,政府应从纺织服装产业的各类社会组织中退出,鼓励企业家成立商会、企业家协会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由企业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发地组织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企业家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自由选择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同时要建立社会组织的退出机制,对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社会组织,应通过一定程序让其退出。

(2)建立“湖北纺织服装创新电子化集市平台”。

以公共财政为企业搭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知识交流分享的网络平台,让企业家、科研人员、投资人、创业者等各类人员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零距离线上交流。让企业家与其他各类人才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以进一步拉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企业家“干中学”的实践。

第9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

关键词:纺织服装企业;侵权;知识产权战略;对策

1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国内纺织服装市场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比较严重

一是盗用名牌商标。如法国LACOSTE公司是“法国鳄鱼”的商标权人,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和LACOSTE有相同或类似商标的产品有40多种,如香港鳄鱼、新加坡鳄鱼、上海鳄鱼、广东鳄鱼、浙江鳄鱼等等。

二是服装款式、花形、图案等设计上抄袭仿制。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们不是去独立创新款式、花形、图案的能力,而是采取“拿来主义”,大肆抄袭仿制。有的从著名时装杂志上剪下图片画出相似的东西;有的干脆“抄款”,把服装买回去,拆开,记好款样、比例仿照去做[1]。

1.2 纺织服装企业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的数量少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长期采取贴牌生产、低价竞争、以量取胜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使得我国企业在国内外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的数量很少。

据统计,200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授权的服装类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只有543件,仅占全国全年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总量的0.71%。2000年―2003年4年间,我国服装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总量只有916件。截止到2004年10月,国内申请的纺织服装专利总量才23861件,其中发明专利占19.44%,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的发明专利所占本国纺织服装专利申请总量的90%以上。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公开的上千篇服装专利文献中,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均来自国外的当事人,尤其是在特定功能和用途的纺织服装品、纺织服装制造技术等方面,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几乎还是空白[2]。

1.3 频频被卷入涉外知识产权纠纷

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数额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也频频上升,除了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原因外,知识产权问题是导致贸易摩擦频频上升的重要原因。因为知识产权是我国企业的最薄弱环节,用此方法可以很好地遏制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于是,我国企业接连遭受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围攻,特别是作为主要出口对象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如2000年8月,美国耐克公司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浙江省进出口公司、嘉兴制衣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理由是浙江省进出口公司、嘉兴制衣厂为西班牙CIDESPORT公司贴牌生产的滑雪衫夹克产品侵犯耐克公司的商标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长达两年的审理,最终判决浙江省进出口公司、嘉兴制衣厂侵权成立,赔偿耐克公司相应的损失。

2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

纺织服装企业一直受“纺织服装产品无专利”的错误认识的影响,认为服装就是时尚,时尚就是要让人们模仿;纺织服装产业是高利润行业、服装款式变化又很快,盗不盗版意义不大,知识产权对企业没有实质性意义。在这种错误意识支配下,企业对各种侵权行为不以为然,即使早已意识到侵权或被侵权,依然听之任之。

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创新成果产权化意识不强,尤其是企业的设计人员及管理层人员创新成果产权化意识不强。如一款新衣面市,马上就会出现大批仿制品,甚至假冒伪劣品:企业谁也不愿搞设计、对研发进行前期投入,都想“坐享其成”,认为相互抄袭、模仿被认为是正常现象,并美其名说是“有益的借鉴”,于是很少有企业去申请专利,也很少有企业因侵权纠纷而请求司法保护。

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宁可花力气去扩大市场份额,也舍不得将人力、物力投入到已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中。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设专人去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真正重视知识产权管理、能够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企业数量很少,并且还往往存在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了解不足、不懂得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权益和市场的问题。因此在遭遇市场侵权或国外企业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时,往往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当薄弱

一直以来,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低水平的投资、低水平的扩张,注重以数量取胜,因此企业大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弱、专利少、附加值低,很容易引发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通常以价格战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再加上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意识缺乏,使国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打击我国企业出口的危险大大增加。

产业结构不合理也表现在我国纺织品横向结构失衡上。纺织品自身结构分为衣着用、产业用和装饰用,在欧美国家这三种用途的纺织品比重相当,且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的需求增长加快。而在我国,大约3/4的产品是用于衣着生产的,后两种用途的产品还不到1/4,这种结构也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创新产生了很大制约,难以形成多种自主知识产权。

3 完善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知识产权的对策

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外企业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国外企业可以利用知识产权为利剑,遏制和刁难我国企业出口纺织服装品。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要想不坐以待毙,就必须制定和推行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予以回击。

3.1 尽快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要改变企业员工,尤其是纺织服装设计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纺织服装产品无专利”等的错误认识,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与培训,提高企业对创新成果的产权化意识。企业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地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培训,特别是要努力提高企业决策层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水平和能力。

企业要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重点培养和建立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熟悉知识产权法律和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并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要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贯穿到企业的各种主体行为里,包括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并努力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

3.2 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开发和

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纺织服装经营企业要想不再为别人“作嫁衣”,不再看别人脸色行事,就必须转变出口方式,抛弃低价竞争的传统贸易模式,加大自主开发的力度,加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做别人没有的创新产品与设计。

纺织服装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设计的创新。纺织服装品的设计水平决定着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只能是以中低档产品定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对纺织服装设计创新的重视不够。本土设计师要么创新能力不足,要么在设计产品时,对市场结构分析不足,过于关注“大众化”,忽视了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导致纺织服装产品的共性有余、个性奇缺,缺乏鲜明特色、异质竞争,表现在市场上便是中高档产品少而“大路货”多。

因此,企业应增强设计创新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学习、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形成自主创新优势。

3.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能力

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外,还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出口增长模式,变“以量取胜”为“以质取胜”。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革新先进设备和技术,将目前这种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同时也是脆弱的数量比较竞争优势,转变为技术含量高、抗风险冲击强的高质量竞争优势,注重开发高性能、高文化品位的纺织服装产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改变目前以衣着类为主的贸易结构,拓展使用类和装饰类纺织服装品的生产和世界贸易市场;开拓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防紫外线、防辐射、抗菌、保健等等高功能型和生态型纺织产品和贸易市场;积极进行IS09000质量体系、IS014000环保标准、SA8000社会责任体系等行业标准的认证,打造自己产品的高品质和核心竞争力,以赢得世界高档客户和高端市场的厚爱,从而获得高附加值的丰厚回报[3]。更重要的是,要积极申请专利、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使国外企业没有机会利用知识产权给我国企业设置出口障碍。

3.4 企业要熟练运用法律法规保护纺织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产权

对于纺织服装业,设计是核心。只有依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才能维护好设计人员及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设计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规范我国的纺织服装市场秩序,防止和抵制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出口的侵权行为。

3.4.1 运用专利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

当一款服装产品的设计实用性强、设计新颖,适用于批量生产时,企业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保护。以专利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其保护力度大,因为专利法保护的权利是一种具有绝对排他权,它不仅可以排斥他人制造、销售、进口相同设计的纺织服装产品,也可以排斥他人制造、销售、出口近似设计的服装。

3.4.2 运用著作权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

纺织服装设计,可以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类。只要是设计者独立创作的,不论是以图纸形式表现的平面作品,还是以成衣表现的立体作品,一经完成就可以自动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以著作权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非常符合纺织服装设计的时效性。能把流行一时、“青春短暂”的纺织服装设计直接置于法律保护之下。此外,运用著作权法还可以很好地保护一些经济实用、价值不大而单纯表现美学创意的纺织服装设计。如各种概念型、扩张型时装[4]。

3.4.3 运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我国纺织服装设计

商标。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重要工业产权。一个纺织服装企业要想在纺织服装业中占领制高点,不仅要在设计上狠下功夫,多设计出感性化的,具有生命动感和生活气息的、能更好满足各阶层各年龄层的消费者需求的纺织服装产品,同时也应十分注重对企业商标的保护。

企业抄袭、模仿他人的纺织服装设计不仅是商标侵权行为,而且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因此,企业要学会运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企业商标、尤其是弛名商标的保护。

4 结束语

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要真正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将我国打造成纺织服装强国,还面临着巨大考验。但笔者坚信,只要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尽快制定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好知识产权这把锐利武器,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就一定能赢得优势。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不再只是给他人制造的廉价“嫁衣”,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也一定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我国纺织服装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闻力生.关注纺织产品的知识产权[J].纺织信息周刊,2005(7).

[2]魏小毛.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业中国[N].知识产权报.2004―11―30.

[3]杨纪朝.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棉纺织技术,2005(2).

[4]郭燕.服装经营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的探讨[J].中国纺织.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