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工作艺术
班主任归属于教师群体,就教师而言,其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上。作为班级学生的“引导者、学生的朋友、学生成长的关护者”等多重身份并举的特殊教师——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他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热爱学生方面,具体表现为:
(一)责任心是前提
责任心是道德的基点。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有责任心的班主任会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才会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爱心唤醒学生的心灵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爱几乎是唯一的力量。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曾用心理学实验证实过这一点,即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该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班主任既要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还要注意爱的方式,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以免陷入以下爱的误区:
1.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素质教育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但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并未得到贯彻落实,国家一再强调要减负,而现实中中小学生不但没有减负反而增负了。这从学生书包的演变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单肩斜挎书包到双肩书包直至今天可以在地上推着走的书包。班主任要切忌以对学生课业学习负责为理由,放弃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与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2.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天平的失衡。爱班里成绩好的学生和听话的乖孩子并不难,难的是爱那些顽皮的学生。教育实践证明: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乖孩子出现了畸形发展的现象,他们长大成人后在适应社会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有很长一段适应期。而恰恰是那些学习成绩中等或中上的较顽皮的孩子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甚至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就。这些说明,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角度全面地去认识并爱这些顽皮的学生。
3.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小学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级的班主任,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了不少的做法,如规定凡自己任教科目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或考了100分的可以当班长。诚然,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做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三)以童心理解学生
小学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级班主任要具有一颗童心。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而小学生的脑还未完全达到成熟水平,这从以下三个指标可以看出:1.脑重。脑重受脑细胞数量的多少、脑细胞的大小和脑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而这些有待个体出生后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走向成熟。成人脑重平均水平约1400克,新生儿脑重平均水平约390克,小学生脑重达到成年人脑重的80~90%。2.脑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脑细胞之间错综复杂的树突和轴突联系不是一生下来就具备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可见,小学生的脑还有一定的可塑性。3.脑电波。小学生脑电波的主要形式是α波,成年人脑电波的主要形式是β波。小学生常富于幻想,常分不清甚至混淆想象与现实。因而他们天真幼稚,常说错话,做错事。但从人一生的发展来看,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以宽容心接纳学生
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长身体、长思想、长情感、长个性,因此难免会出现错误。对此,一方面班主任不妨用近视眼去看待学生的错误,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另一方面,还要用望远镜去看待学生的错误,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防范于未然;其二,错误发生了,要认真分析根源并指出改正的方向。要做到这些,要求班主任有宽容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荡比惩罚更强烈。”教育实践中因为宽容带来心灵震撼的事例不胜枚举。
二、班主任的职业心理素质与工作艺术
班主任的职业心理素质主要由智能素质和非智能素质两大块构成。其中智能素质主要由知识和能力两块构成,非智能素质主要指班主任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首先应具备所任教学科的精深的专业知识,上好所任教的课程,这是班主任树立威信的前提。其次,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学生间有个体差异,有些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兴奋点压根不在所要学的某几门功课上。如果班主任在他们感兴趣的某个领域精通,让学生佩服和信服,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能更好地引导他们。
除上述本体性知识外,班主任还应具备丰富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心理学知识。拥有这块知识可帮助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和冲动性,增强自觉性和科学性。
(二)班主任应具备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
班主任除应具备普通老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外,还应具备一些带有班主任工作特色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即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1.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在学校,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班主任的力量平摊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只有几十分之一,这太少了;而家庭中,两个甚至几个家长面对一个孩子,这一教育资源对孩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善于挖掘这一资源。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重视每次家长会,尤其是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基础。
第二,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首先应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学生家长的朋友,尊重对方,沟通起来就变得容易;其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老师们为孩子做的工作等,最好拟一个提纲。这样,家长会产生一种感觉: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很细致、很认真负责。这在感情上拉近了距离,容易沟通。最后还应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通过倾听,可获得许多有效的信息,如家长的教育态度、教养方式、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据此诊断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讲究艺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1.舆论压力一方面,受部分地区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地区招办信誉下降,社会舆论压力较大,主要是以高考报名录取过程中,现象为主要内容的舆论压力,由于信息保密工作限制,相关工作不可能做到完全透明化,更加令社会中的不和谐声音滋生。另一方面,报名录取制度暂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一些“落榜”考生及其家长会有埋怨招生办部门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招生办后续工作的开展。
2.工作压力鉴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高考考生数量也比较多,因此高考科在工作上的压力相对较大。主要问题有:考生基数较多,数据庞大,审核难度大;集中时间较短,各项工作开展较为急迫,容易忙中出错;工作人员相对较少,难以明确分工。
3.高考现状作为地区高考的主管部门和服务部门,注意地区高考实情是分内事务,同时高考现状也将制约高考科工作的落实。例如,随着近年来社会中一些观念的转变,致使部分家长和学生没能对高考树立起足够的重视,随意填报志愿、信息录入不准确等情况时有发生,为高考科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另外,高考制度的逐渐转型,使得现有的报考制度等与考试模式之间出现一些差距,特别是考生素质高下的评判等问题,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困扰着地区招生办,乃至于各高校招生办。
二、如何构建与落实高考科工作
1.以《岗位制度》为基准,实现业务辐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一分子,高考科工作人员应具备国家公职人员的优良素质,时刻以《岗位制度》为准绳,优先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管理好高考事务、服务于各考生。此外,作为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教育部门,高考科工作人员还应具备相当专业的眼光与能力,能够根据地区高考中的现象洞悉一些教育灵感,及时地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建议。例如,调查分析考生对现有高考各类制度和规定的看法,并得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等。
2.以身作则,弘扬勤政廉洁之风《招生办》以大众娱乐的角度戏剧化地阐述了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黑幕”,虽说只是较为集中地谈论了一些现象,并不一定普遍存在,但却给予了“高考科”工作人员一定的警示和启发。特别是作为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更不应当助长诸如行贿受贿、等一系列歪风邪气,而应以身作则,贯彻“八荣八耻”等一系列精神,确保学生信息、成绩、志愿等真实有效,绝不能利用职权胡乱操作、修改,破坏高考科权威形象。
3.加强多方联系,不断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模式一是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包括中学校与各大招生高校,特别是核实招生高校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有可能,还应与学生及家长取得联系,确保每一个环节保险。二是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明确各阶段工作要务,有步骤有规划地完成工作。
三、总结
Professional Quality Physics Teachers Should Have
Huhe Mandula, GUO Xiaoxia, TIAN Zhongxi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Jining, Inner Mongolia 012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needs to cultivate a variety of talents. And personnel's training is education, thus in the new era,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 they all aspec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ers put forward new demand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in terms of teacher training, so be sure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For physics teachers, in addition to other disciplines need to have teachers with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common, but also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ipline to make they have appropriate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 words physics teacher; professional quality; ability; modern education
1 物理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品质
物理现象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物理学科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物理教师,自身的职业品质对于物理教学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从我国的教育改革角度来说,物理教师应具备如下职业品质:
1.1 物理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物理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娴熟的业务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因为教师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同时也在对学生进行着思想道德教育,所以教师的一切行为举止,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物理教师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十分重要的。
1.2 物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要作为一名出色的物理教师,就必须不断优化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如今的时代节奏非常快,社会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们因而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在心理上也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受到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来自教师,教师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物理教师也同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呢?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广泛调查,优秀的教师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素质:温和、理解、友好、负责、有条不紊、富有想象力、热情等。一个物理教师若想要保持这样的心理素质,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给自己设立力所能及的目标,这样的心态对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利的,由己及人,就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远离压力,由此也端正了自己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②学会控制情绪:教师这一职业,对于情绪的波动是很大的,而教师的情绪也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比如,在情绪激动时,如果批评学生,可能会言行过激,对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控制好情绪便成为了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挑战。③正确对待成败:逃避不了的教学评比让教师压力很大,这就需要教师的强大的心理素质,所以具有一颗坦然面对成败的心对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1.3 物理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跟不上社会的节奏,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先进的教学改革,而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又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产生出来的,所以每一次教学改革都会是新旧教育观念的斗争结果。物理教师若想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以此来与旧的教学模式抗衡。
1.4 物理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
首先,在实验课上,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多动手的机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其次,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们会对所得的结论印象更加深刻。最后教师要注意增效减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实践,有时间也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发明创造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除了针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创新外,教师也应该从自身出发,让自己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物理教师要将书本上的东西进行加工、设计,勇于探索,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更明显、更理想,善于改进、设计实验,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总之,创新精神对于物理教师来说,是一个长久性挑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以达到物理教学的最佳效果。
1.5 物理教师要掌握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
首先就要开发和利用好教科书这一教学资源,当然,也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中,教师还需要广泛利用图书馆内的各种相关书籍来合理进行教学。此外,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物理教师决不能忽略掉信息化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信息多媒体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电视以及广播、网络课程资源等,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物理教学。最后由于物理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因此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掌握好以上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才会使物理教学更顺利地展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结语
关键词:教师;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
一、引言
“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与沿线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深化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交流合作的发展,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大增。新形势下的俄语人才不仅要懂俄语,更应具备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是典型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国内各高校俄语专业抓住这个发展契机,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适时调整和改革,严抓俄语教学质量,以期能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复合型俄语人才。影响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执行者和监督者,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重大。
二、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经调查分析,合格的教应具备知识、能力和人格三大素养。知识素养指的是教师应了解教育教学规律和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及技术,掌握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精通所授课程知识。能力素养要求教师应具备客观评价学生知识水平的能力,不但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要求,清晰讲述所授课程内容,还应遵循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组织掌控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人格素养可以说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合格的教师应该真心关爱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工作态度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并有耐心,没有偏见,平易近人,品德高尚。这三方面的素养相辅相成,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巨大。
三、教师在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直接决定人才的知识及能力水平
俄语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熟知俄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俄语国家的国情文化,这是从教活动的前提条件。同时,能够结合实际,因材施教,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所受知识以便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尽快地消化吸收,并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修养,扩充知识面,多了解积累“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的国情文化材料,涉猎“一带一路”政策助飞的行业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获取渠道传授给学生;同时,应了解学生特点,结合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提高俄语人才培养的复合性。
2.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深远
(1)教师的人格素养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一带一路”政策提高了社会对复合型俄语人才的要求,即俄语毕业生既要懂语言,又要懂专业。但这一要求的前提是毕业生身心健康。大学时期是学生人格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而人格塑造并非“自发形成”,单纯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在学生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巨大。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会效仿教师的言行。所以,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最大的力量。因此,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传统美德,弘扬正气,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不断完善自我。这对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
(2)良好的人格素养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合格的教师应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和爱岗敬业的执着精神鼓舞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感化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深沉纯净的爱,才能心怀感恩地对待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自身能动性,听从教师指导,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做到教学相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若不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就不适合从事人才培养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人格素养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
四、结论
在“一带一路”政策鼓舞下,各高校都在改革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但教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无论如何改革,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应严抓不懈。所以,各高校俄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人格素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虎灵敏.教师人格魅力的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J].聊城大学学报,2007(2).
发现二 好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应兼备,注重更新知识和技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发现三 好教师师生关系要融洽,关爱和公正对待学生,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
一、问题与方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能力与素养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调研从好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能力、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展开,旨在从中小学生视角来考察好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界定教师的职业标准,以帮助教师从学生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
本调研在我国东部的山东省和北京市、中部的黑龙江省以及西部的云南省这三省一市部分地区,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本调研发放问卷1 106份,其中,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为402份、402份和302份;回收问卷1 074份,其中,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为398份、384份和292份。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素养:综合素质要高
(1)好教师首先要师德高尚。调查显示,在回答“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时,中小学生的首选是“拥有高尚的师德”;在回答“最不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时,84.7%的中小学生选择“不注意个人形象和品德修养”。
(2)好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调查显示,94.4%的中小学生把师德排在教师综合素质的首位。另外,9成多中小学生期待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良好品行;96.7%的中小学生希望教师能尊重学生、公正对待学生。有趣的是,75.8%以上的中小学生敬仰的教师来自本校,而敬仰本省名师和全国名师的学生比例都不到1成。
中小学生最看重师德,他们深知良好的品德修养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同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随年级上升而加大,因此他们迫切希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教师面对不同成绩学生的公平性。
(二)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应兼备
(1)好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调查显示,88.7%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要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88.0%的小学生和90.7%的高中生更希望教师具备教育学知识,而87.8%的初中生更希望教师具备学科知识。
(2)好教师应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调查显示,90.0%的高中生、88.8%的初中生、85.6%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应具备教案设计和教法钻研,与同事、学生及家长沟通合作,班级管理等技能。
(3)好教师应注重更新知识和技能。调查显示,84.2%的高中生、82.1%的初中生、70.6%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应不断学习跟学科有关的新知识,研究新教法。
(4)好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调查显示,83.1%的高中生、81.8%的初中生、73.7%的小学生表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5)好教师应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调查显示,80.4%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于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86.3%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85.6%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69.7%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个性差异,69.1%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考虑学生特点,42.6%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材料。
不同学段的学生对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不同认识。小学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学校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所以学生对教师教育方法、沟通能力期望很高;高中课程内容难度加大,所以高中生更希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从总体上看,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兼具,因为这样的教师才能让学生知识、能力快速提升。
(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要融洽
(1)好教师应关爱和公正对待学生。调查显示,86.7%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应当公正、平等,86.5%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应当充满耐心和细心,84.7%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应当怀有爱心和责任心,75.4%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当对学生保持尊重。与初中生、小学生相比,高中生更希望教师公正、平等对待自己。
(2)好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调查显示,89.9%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86.5%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是学生生活上的朋友,84.1%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导师。
(3)好教师要更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调查显示,93.6%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平时应关注学生思想品德,91.7%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平时应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只有83.1%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平时应关注学生学习成绩。
(4)好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不忘鼓励。调查显示,对于教师批评学生方式,90.3%的中小学生喜欢的是“话语中带有鼓励”,90.2%的中小学生喜欢的是“和善、冷静分析问题”,75.0%的中小学生喜欢的是“私下商讨并指出、解决问题”。
(5)好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与互动。调查显示,超过77.7%的中小学生希望教师课下与之谈论自己的兴趣特长、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的身心状况,超过76.4%的中小学生希望师生能共同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体育活动、旅游活动。
中小学生认为好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要融洽。这是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
三、讨论与建议
(一)注重以德立教,提升综合素质
调查显示,良好的师德是好教师应具备的首要素质。为此,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以德立教,充满职业激情[1],注重仪表,以身示教。同时,教师还应夯实和更新知识技能,经常与同行切磋,积累教学经验,并善于处理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创建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二)探究多科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调查显示,广大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了解自然、人文等知识。同时,教师要强化教案设计、师生沟通合作和班级管理等专业技能,尤其要注重更新学科知识,尝试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公正对待学生,心怀爱心与责任
调查显示,广大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要能公正、平等对待学生,并对学生怀有爱心和责任心。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和生活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公平相待。首先,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以成绩、出身论好坏。要本着关心、爱护的态度了解学生,将其视为朋友,对学业成绩优秀者的不足要适当批评,而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提出表扬。其次,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在适当场合给予表扬,激励学生进步。
(四)营造道德氛围,耐心指导学习
调查显示,广大中小学生对自身品德修养的关注,超过其对自身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乃至人身安全的关注。为此,教师在提升自身品德修养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师要为人师表,有意识地将品德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打造健康的团体道德氛围,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其良好品德。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首先,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再次,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再次,教师要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打造积极的自我。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五)参与师生互动,搭建融洽关系
调查表明,广大中小学生希望师生互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关爱。教师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对“问题学生”更要主动接触,拉近师生距离。二是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亮点,及时给予肯定。三是宽容。教师要有宽容之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善于帮其分析问题和改正错误。四是信任。教师要信任学生,特别是对有失误的学生要给予充分信任,以激励学生主动克服不足,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一、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18世纪英国著名伦理学家亚当·斯密曾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讲到:“出于挂念自己的福祉,我们会具有审慎的美德;出于挂念别人的福祉,我们会具备正义和仁慈的美德”。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队伍的中流砥柱,比一般的科任老师还要挂念学生,因此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是班主任的首要素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把关爱学生放在首位。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道德情操呢?笔者认为:
(1)理解是道德情操的前提。多理解他人就是让我们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样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得到启发,让我们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及时认清自己的不足,让我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体谅,让我们学会面带微笑的去对待每天工作,面对每天的生活。新时期的学生个性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是否理解学生,引用王文英老师的观点就是:现代的学生其实不需要你管理,而需要关心;不需要责骂,而需要鼓励;不需要说教,而需要行动;不需要考验,而需要分担;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要理解优秀学生的个性张扬,而且要理解后进生的个性差异。班主任多理解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成就感,又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创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的班集体。
(2)爱心是道德情操的核心。爱学生才能真正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总理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真诚的、深沉的爱是新时期班主任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王文英老师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说过:“我并不希望在行为上约束你们、征服你们,我会用我的爱征服你们的心,这就是我做你们班主任的宗旨”。爱心是教师敬业精神的凝聚和体现,班主任对学生有爱心,会使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和关怀感,学生被老师重视了,他就能以努力读书来回馈老师对他的关爱,所以教学中我都深信只有爱心才能架设起老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才能产生感化、激励和调节的功能,为新时期教育提供坚实、深厚的基础。
二、具有健全的法律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职责。因此教师在具备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在教师应履行的义务中明确规定: 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如今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生长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中,缺乏一种家庭、社会责任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稍有不顺就容易与家长、同学、教师起冲突,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明确自己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义务,教育学生不能动不动就对学生责骂、甚至体罚,一定要冷静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他们的立场,然后问清前因后果,对学生进行灵活、耐心地教育。其次,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班主任天天和学生打交道,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还要运用我们教师的智慧来降低各种安全事故带来的职业风险系数。
三、具有多才多艺的人格魅力
有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一位善良、体贴学生的老师、负责任的老师、多才多艺的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他们不仅喜欢教学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老师,更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在山东培训会上,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都深深为王文英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她是一个富有个性且很“另类”的教师,她主张“活出精彩,活出自己”;她的独特魅力表现在自己的多才多艺:吹、拉、弹、唱、跳、指挥、服装设计、剪裁与制作、主持人、演讲等等,无不让人惊叹弗如。所以新时期班主任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变“一专”为“多能”,如果班主任都能多才多艺的话,就可以把美术、音乐、体育、政治等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科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这样的一个多才多艺的班主任,是学生的骄傲和福分,哪个学生不佩服?哪个学生不自豪?而且多年以后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还会对这样的老师念念不忘。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因此新时期新阶段,只有提高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才能适应新时期中学生的特性和新课改要求,才能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英国著名伦理学家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1)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①班主任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班主任应鲜明地站在教育方针的立场上,认识到学校不是世外桃源,保持清醒头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势利导,紧密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去点燃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会学生认识真、善、美与假、恶、丑,这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②爱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不仅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还必须有对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学生的情爱之心。爱学生、爱事业是每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每一位教师和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心理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是个人的狭义的偏爱,这种爱是从社会、学校、家长的重托出发。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班主任爱学生,要体现在尊重学生不同的性格、志趣上,不对任何教育对象偏袒、歧视。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不能采用生硬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滋润人心的巨大力量。班主任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③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树好师表形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手中所掌握的是世界上的无价之宝──人。”青年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学生常常把教师看做是知识、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所以,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老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必须具备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传身教的良好道德品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班主任的言谈举止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强大教育力量,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伴之以生动透彻的说理教育,才能产生感染、陶冶学生情感的力量。
(2)班主任必须具备相应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现代科技知识的更新迅猛,肩负培养新一代人的班主任,要注意建立自己的最佳知识结构体系,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有了合理的现代知识结构,才能理解现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的专业知识,即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不仅要精通自己所授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运用。
(3)班主任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力。育人能力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应具备多种能力,其中联系当前实际、培养班风的能力,自我控制感情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①培养班集体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要把建立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委会当作首要任务,使其成为全班同学信得过、有威信、有组织能力的坚强核心。这个坚强核心的产生,有一个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一方面,班主任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业等诸方面情况,对物色中的班干部要有一个考察过程,慎重对待。另一方面,要在学生中一开始就树正气,鼓励、支持先进。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准备,再通过民主选举,把那些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团结同学,有威信,会独立思考,组织能力强的学生选组成正式班委会。②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班主任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复杂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和棘手的问题。在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整个事态发展的全过程之前,要冷静,不受个人情绪的支配,客观地分析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避免轻率表态而导致不良后果。教育要建立在丰富的感情基础上。班主任既要感情丰富,又要善于控制。要有丰富的感情才能对学生的喜怒哀乐特别敏感,感情冷漠的人是没有教育热情的。但班主任无论是爱、是恨、是喜、是怒、都应有分寸,注意自身的心理平衡。过分的、不加节制的冲动对学生的教育会产生不良后果。要善于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班主任的情绪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又会反作用于班主任。班主任情绪控制得好,可以提高用脑能力,自身的潜力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一定数量的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我国许多边远地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教师不仅应具备专业的心理学水平、控制局面的能力,更应具备人际关系的敏感性等,但目前我国心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低,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普遍存在。从数量上讲,小学生与教师的比例还远远未能达到要求的水平,从质量上讲,预退休教师或其它副科教师兼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情况较多,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2.教学工作量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低
除了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教师还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活动、接待个体心理咨询等工作,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并未将这些工作计入心理教师的总课时,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的要求,绝大多数学校也未兑现,所以,致使很多心理教师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目标模糊,活动主题不明确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以来,一直都没有全国统一的心理健康教材,很多地区都是自行组织部分教师编写的地方性心理或生理健康教材,内容五花八门,水平各异。部分学校在实施活动课的过程中,存在目标过大、过于笼统的缺陷,导致教师教学信心的缺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层次性,应该具有一套高水准的材,在此教材基础上各学校可根据不同班级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解析,提升教学效果
针对目前国内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统一的问题,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应首先组织相关专家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依据教材内容,有序的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更好的开展小学心理教学课程。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如下改善:
1.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提升师资水平
笔者认为,只有心理健康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健康优秀的学生。因此,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是更好开展此门课程的关键所在。从教育部门来说,应尽早规划心理教育与辅导专业,以期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应定期组织心理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另外,也可定期邀请专家与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教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能力。同时,也要把心理教师的各项工作予以量化并给予相应的待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制订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价标准,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以提高心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2.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创设情境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学科活动、班级活动有所不同,它不只是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从而有益于其身心健康。明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主题有助于更好的激发学生“健心”的智慧,如通过组织“关爱小动物行动”,可以使小学生们体会到抚育小动物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从而体会到父母抚养子女的艰辛,并对父母产生由衷的感恩之情。另外,由于小学生年龄阶段不同,身心发展状况及相应的心理困惑也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年龄阶段等制定适合的教学内容与主题,以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3.打造“三位一体”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所谓“三位一体”,即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相结合的一体化教育网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必须通过家长以及社会的多方面配合,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其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活动的开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社区等有关部门也应及时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活动顺利展开。
【关键词】高校教师;角色期待;实现
二十一世纪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更是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责任。因此,高校教师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骨干力量,在新形势下必然面临着新的角色期待。高校教师如何实现角色期待,对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教师角色期待的相关概念
(一)角色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是最早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自我形象已由具体上升到一般,意味着个体的角色扮演能力不断提高,扮演的范围不断扩大[1]。也就是说,个人按照社会对他所处地位的期待来进行行为活动,个人需要遵守社会和他人对他的要求和期待。
(二)教师角色期待
教师作为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必然要承担特定的角色。教师角色期待是社会对教师行为态度模式的期望。换言之,就是社会认为教师这一身份所拥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包括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教学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个人品德等等。同时,教师角色期待还包括教师自身对其扮演角色的理解和期待。本文所探讨的教师角色期待主要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
二、高校教师角色期待的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些对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主体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下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急需发生转变。我认为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期待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问题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和感情、有关的行为习惯等[2]。它是对教师这一行业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情感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需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经过长期锻炼和改造才能培养出来。
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政、为人师表等。“业精为师,德高为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在教育岗位上以身作则,才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承担起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
(二)高校教师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
如果说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事教师行业所需的软件,那么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则是从事教师行业应具备的硬件,两者缺一不可。 “学高为师”,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素养,才能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担。
高校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是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是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也是教师对自身的角色期待。这里的知识文化水平理所当然包括高校教师所讲授的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此外它还应当包括与这一学科相关的其他交叉学科的知识,以及这些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主流观点、发展趋势等。只有具备了广博而精深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才是践行了教师这一特殊行业的职业道德。
当今国家培养高级人才,重视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高校教师作为为高级人才传道授业的主体,自身首先也要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在努力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要在自身的专业领域里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并潜心研究,这样才能在专业上有所突破,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刻苦的钻研精神。
(三)高校教师要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尤其是高校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基础知识牢固、思维能力较强、心理日趋成熟的大学生,这就更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教学能力却是做好教学工作必备的工具。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空有满腹经纶,在课堂上却只是照本宣科,缺乏对知识点的透彻解释和深刻剖析。所学知识和日常的教学工作只是两张皮,为了讲课而讲课,缺乏良好的表达能力,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一位合格的高校教师应该是渊博知识与教学能力兼而有之的教师。
此外,高校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二是对班级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好的班级管理能力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向上的班集体,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