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酒店管理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管理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店管理的看法

第1篇: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Huang Huafang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州 510006)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

摘要: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酒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介绍酒店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了更好的保证酒店管理的有效性,文章详细阐述了相关措施,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otel industr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hotel management.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aus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of hotel management. In order to better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hotel management,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relevant 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eer.

关键词:酒店管理 酒店文化 酒店品牌 激励措施 员工培训

Key words: hotel management;hotel culture;hotel brand;incentives;staff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11-02

0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酒店行业的发展,如今,酒店到处林立,星级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等多种形式推动这酒店行业快速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的酒店管理里成功,也有很多经营不景气,最终失败惨遭淘汰。本文将详细介绍有关酒店管理的相关情况,分析酒店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酒店管理效力进行阐述,提出相应措施。

1我国目前酒店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酒店的服务项目科技含量不够高,虽然在星级酒店中的硬件设施已经能够与国际饭店相媲美,但是在高科技应用方面却表现不够,比如网上预订不够普及,宽带上网等功能设施配备、温度光线自动调节等科技服务项目有所欠缺。

我国现在拥有的酒店总数相比较欧美国家较少,而且欧美国家经济型酒店占总客房数的60%以上,然而在我国,酒店投资商、开发商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高档酒店市场上,对经济型酒店未能予以重视。相关专家预测,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客房总数将会是欧美国家的总和,这预示这我国经济型酒店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酒店行业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除此以外,我国酒店集团化程度偏低,酒店管理人才缺乏,整体人员素质偏低。

2酒店管理成败的原因

酒店管理是一个多方面、全方位、复杂的管理系统,它的成功需要多方面因素支撑。同样,造成酒店管理失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2.1 支撑酒店管理成功的因素

2.1.1 品牌中国的酒店管理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导,运用酒店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建立酒店品牌,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实现自己的承诺,保留和维护老客户。好的品牌是酒店的无形财富,是核心竞争力,品牌化可以促进专业化管理,能够在竞争中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1.2 员工管理模式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人的管理,员工的素质决定这酒店的成功与否。好的员工管理有完善的管理体系,首先对员工实行合同制,人员的聘用和解聘相对灵活,任人唯贤,科学安排合适的员工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其次,重视对员工的培训,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使员工能够及时的到最好的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相应提高酒店的竞争力。第三,采取相应的员工激励措施,在待遇上予以优厚,建立科学的岗位考核、绩效考核制度,多不同岗位、不同员工进行全面的,公平的考核,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制定奖励计划,鼓励员工努力工作。

2.1.3 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核心,凝聚了员工的归属感和积极性、创造性。“酒店文化”是酒店生存和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现象,酒店需要有自己的企业精神来支持酒店的生存和发展。经营管理良好的酒店都比较重视企业文化的展开,这样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更具有责任感。没有文化的酒店缺乏价值、方向和目标,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发挥员工的工作热情,提供更为优秀的服务给顾客,酒店的中心目标是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很好的促进酒店的中心目标的实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为酒店赢得好的口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酒店管理失败的原因

2.2.1 不正当竞争,扰乱酒店市场目前我国酒店业中只有极少数的酒店加入了国际或是国内酒店集团,大多数的酒店存在规模不经济、内部扩张等诸多问题,盲目竞争、恶性竞争、互相压价等扰乱酒店行业的正常发展,不同酒店的竞争理念不同,各个酒店应该共同遵循“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从酒店行业的全局出发,共同发展,拓宽酒店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只看眼前利益,违背市场规则,只会阻碍酒店的正常发展。

2.2.2 缺乏完善的销售网络我国有很多的酒店虽然能够实现优质的服务,然而依然不能被国际所认可,主要就是因为目前我国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科学,不够重视酒店的销售和宣传。很多酒店,特别是一些经营多年的老店,仅凭自己的以往经验,不能及时注意到市场的发展变化,不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往往会错失战机,贻失市场。而且不注重酒店的市场营销,对自己品牌的维护和推广意识不够。另外,酒店的高层决策者得经营观念与当前国际上主流经营理念还具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2.2.3 管理体系不够科学最高管理者不是专心于提高自身的管理决策能力,而醉心于权术的争夺,导致管理上的混乱,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会引起酒店内部的内耗战,人员涣散,实力削弱。有的管理者以自我为中心,一切自己说了算,无视酒店规定的管理制度,造成员工不思进取,日常管理工作严重脱节。有的酒店经营管理者任人唯亲,在关键部门安置自己的心腹,或者将自己的亲属、朋友安置到重要位置,开决策会议如同家庭会议,导致员工不能提出不同的意见看法,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提高酒店管理效力

正确认识酒店当前的发展状况,认真剖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吸取经验教训,改进酒店管理措施,积极进取,提高酒店管理的效力。

3.1 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高酒店管理效力的有效支撑。在进行酒店文化建设时,最关键的是要重视人的因素,使酒店文化成为一种风气,为员工提供充分发挥潜力的环境,成为鼓舞员工奋发努力的精神动力。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促进员工健康发展,人尽其才。从工作上要正确分工、分岗,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其才能。酒店要为员工提供一个能够成长的空间,使他们不断得到学习,提升自身能力,酒店对每个员工做到不简断的培训,让员工接受更为先进的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科技。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大显身手,会有一种成就感,更激励他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酒店的沟通模式也不同于其他企业,因此要采用双向沟通策略,使员工与企业共同营造沟通环境和互相尊重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创造一个公正、平等、充满爱心的良好环境,是管理方式人性化、多元化、柔性化,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在我国,酒店企业和酒店市场上,所谓的酒店文化主要是通过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行为影响来表现出的,因此,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高层管理者要尤其注重自身的日常管理行为影响,带动员工的工作行为态度。

3.2 设置科学专业的组织机构改革传统的组织机构,传统的组织机构是金字塔式的,在当前市场环境中,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降低了管理效力,目前采用的多为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但是这种组织结构也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为了避免这种缺陷,实行现代环境,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这种新型的组织机构主要是通过平级各单位之间的联系以及组织体与外部之间的联系,现在酒店都是通过计算机实现了信息共享,因而不需要通过管理层之间纵向传递,缩短了信息传递距离,加快了对环境变化的感应能力和反应能力。这种方式还可以避免命令传递中出现失真,减少管理中的 失误,降低管理成本,扩大了管理幅度,从而提高管理效力。

3.3 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规范的规章制度是提升酒店管理效力的有力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有力的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约束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努力。

针对酒店自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制度,能够更好的提升酒店管理效力,由于现在酒店员工大多为“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喜欢标新立异,渴望自由,不喜被约束,针对这样的员工,要将制度制定的非常具体有目的性,做到任何事情都有依据,同时加大培训力度,让他们真正了解并接受酒店管理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引导员工树立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信任员工,体谅员工,使员工能够在一个轻松、温馨的环境中工作。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关注员工生活,在不违背公司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员工素质。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实行薪酬和员工工作贡献挂钩,提高酒店员工待遇,对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要及时奖励。完善用人机制,唯才是举,以员工的能力为标准进行岗位分配,业绩好,能力强的员工予以重要岗位,签订较长的用工合同,给予较高的员工待遇。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从年轻员工中发现人才,重点培养,在酒店内部形成一种“能者上”的环境,鼓励员工积极进取。

3.4 高层管理者的执行力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高素质的员工还不能说明该酒店管理效力的提高,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高层领导者的执行力。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对员工指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还要明确具体工作中必要的约束条件和标准要求,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任务下达后,要做到及时的监督和考察,确保落实任务做到真正的执行。

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执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任务下达并切实执行后还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员工在执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奖惩,并引导员工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

4结束语

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酒店行业提供了机遇,加快酒店面向全国发展,想国际接轨,不断做大做强酒店市场,同时完善与酒店行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我国的酒店行业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使酒店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万坤,蔡华程.新编现代酒店管理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1.

[2]刘芳.浅析酒店员工激励机制的有效性[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电子期刊,2009.10.

[3]肖文清.企业文化孕育企业发展[J].饭店世界,2010.3.

[4]杨春华.浅析酒店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原因[J].黑龙江史志,2010.12.

[5]单美珍.探讨我国酒店管理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战略化得发展措施[J].消费导刊,2010.8.

第2篇: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现代酒店 财务管理 问题 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酒店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不仅面临国内同行之间的竞争,也面临着全球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现代酒店财务管理是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从采购到加工、销售、资金回笼,都渗透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酒店结构本身比较复杂,财务管理又是酒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对现代酒店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现代酒店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一、财务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

酒店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财务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酒店的兴衰与发展。酒店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不断壮大,主要取决于科学的资本经营。伴随着现代酒店业的不断发展,对酒店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酒店资金的筹集、周转都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酒店财务管理为酒店的经济活动计划拟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酒店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必要的有利的基础。因此,酒店的财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提高酒店的财务管理效率,以保证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

二、现代酒店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存在弊端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现代酒店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水平。目前,许多酒店企业己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相应的实施举措,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误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及监督机制缺乏。

(二)投资行为缺乏理性

酒店的设计费用较高,许多酒店的投资者缺乏对当地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而是单纯的为了节省费用,造成了我国多数酒店风格雷同、布局不够合理。在对酒店业的发展动态不够了解、市场定位不够清楚以及可行性投资分析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匆匆执行,进而造成投资失败。

(三)专业财务人才的缺乏

在如今经济时代,财会人员在每个企业的地位和作用都显得至关重要,专业的财务人员则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财务专业知识素养,还应具有较高的人品道德素质修养。如今,我国现代酒店业通常比较注重营销推广、服务质量等,往往忽略了对财务专业人才的系统培训和职业规划。

(四)预算管理落后

随着我国企业经济和管理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预算管理是酒店实现目标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为制定经营计划提供重要依据。目前,我国酒店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预算管理体系不完整、预算目标不够准确。

三、提高酒店财务管理的发展对策

财务管理是酒店管理的核心环节,对酒店业绩的好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融合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形成更具创新、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创新理念,进一步提高我国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完善内控体系

规范酒店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提升酒店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酒店有必要加强内部控制意识,保证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加大执行、监督力度,使酒店得以长远发展。要建立严密有效的内控体系,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倡导诚信和强调道德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核算体系;改善预算管理,建立并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酒店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并非是一项短期工作,需要随着酒店的发展而更全面、更完善。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酒店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酒店的兴衰,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对增强企业的理财能力是非常关键的。酒店财务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身具备以下几点要求;应具备良好战略决策的能力,要有开阔的思路和高瞻远瞩的策略;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等财务人文素质;具备创新能力及很好的法律意识。同时,酒店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并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财会人员的潜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理财效率。

(三)合理控制成本

加强成本的科学管理与控制是酒店财务管理的关键,把成本控制在最佳状态是增加酒店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控制采购的成本,采购作为企业运行的首个阶段,建立科学、合理的采购制度十分重要。然后,要加强对餐饮成本的控制,对其进行科学的核算、有力的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落实项目责任制,精打细算,努力优化各项经济指标,降低酒店的总成本。

四、现代酒店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际化竞争是酒店行业面临的必然趋势。现代酒店如何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酒店走向国际化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需要抓住机遇,更关键的是要敢于突破和创新,才能形成持续、稳定的发展局面。伴随着现代酒店的国际化,酒店财务管理也必然不断改革与创新,并与国际接轨。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酒店财务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酒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适应国内外竞争,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以及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中,进一步规范酒店财务管理体系无疑将影响和制约着酒店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酒店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为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国外酒店加大中国市场进入的步伐也增加了酒店行业的竞争压力。

面对这种形势,酒店管理者必须立足于世界,树立全球化财务管理观念。首先,必须立足于酒店长远利益,准确、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要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的、适应本酒店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以价值规律和市场为导向,调节酒店发展中人、财、物各方面的需求和供给,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酒店财务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作为一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思想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立在传统酒店企业基础上的以财务资本运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为生产的核心要素的客观要求。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无形的知识资产成为酒店财务管理的核心,结合酒店特色,虽然在其所经营的产品是以有形的产品为主,但是,品牌、声誉、社会评价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酒店的影响不容小视,无形资产管理必成为酒店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

五、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现代酒店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代酒店业必须强化自己的优势,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做好可持续的战略发展规划。对酒店财务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酒店管理的重要内容,酒店的财务管理只有不断加强酒店管理的内部控制、更新管理理念、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标准,实现酒店的长远发展 。

参考文献:

[1]解娟.强化财务管理,提高酒店管理水平[J]. 中国总会计师,2009(4)

第3篇: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一)“双师型”师资较为缺乏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酒店企业培养工作在第一线的技能型中高级管理和服务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一定的酒店行业技能,即应是“学术”与“技术”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但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的教师状况来看,既懂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酒店行业技能的实践经验的综合型的专业教师比较少见。在目前已有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毕业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一般都有研究生学历,他们在学校学习了很长时间的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但很少有到星级酒店一线实践和工作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而另一部分教师是从酒店企业转到学校教师行业的,他们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星级酒店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经历和实践经验,但对酒店管理的理论知识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缺乏学习和了解。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缺乏既懂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有酒店工作一线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

从现有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是照搬照抄国外或国内其他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很少从旅游企业、学生的条件和学校所在的地域特点等综合因素的需求角度考虑,有的理论学时太多而实践学时太少,有的根据本校的现有教师情况安排课程,因人设课而不是因需设课。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强调理论教学,脱离了酒店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客观实际,缺少专业实用性、实践性。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非常不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陷入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怪圈。另外,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虽然也很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更多的是在校内模拟的酒店实训室进行简单的室内操作练习,未到酒店企业的前厅或客房等工作岗位,难以从酒店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1]

(三)缺乏完整科学的专业教材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职业”还表现在缺乏较为完整科学的专业教材体系,很多专业教材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我国目前已经出版和使用的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还不明显,相当一部分专业教材基本上是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材的复制,教材观点非常陈旧,并且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训练,没有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例如,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有的《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教材,很大一部分是在讲述酒店的产生与发展,酒店的部门组成与工作职责,餐饮及前厅与客房管理的理论和原则,而真正讲述和探讨酒店具体部门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案例很少,很多学生到酒店实习或工作后发现课本的知识用处不大。此外,专业课程与教材的前后关系递进性不强,缺乏逻辑性,并且很多课程的教材内容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四)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专业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而这些专业素养和经验技能的具备必须依托校内的酒店实训室和校外的稳定的星级酒店企业实习基地来共同完成。而我国现有的很多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和办学场地狭小等原因,现有的校内酒店实训室条件较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摆台、甩单等模拟练习,而不能进行大的宴会设计、客人住宿安排等实战操作。因此,学生在校内的实践训练很难达到酒店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由于多方面的条件所限,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的校企合作还很不到位,还停留在形式上,诸如聘请酒店的管理人员来学校做讲座、让学生到酒店参观等,学生只能从中获得较为肤浅的专业认识,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我国很多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办学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学校缺乏专门的与企业联系的部门,并且与酒店企业的联系具有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同时,学校在办学体制及运行方式等方面还不能与酒店企业的要求相对接,与酒店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表面上,合作基础比较薄弱,校企之间的合作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办学思路,以“技能型和应用型”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部2004年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学生的毕业就业工作为办学导向,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因此,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思路,以“技能型和应用型”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校办学的市场调研,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转变办学观念,加大改革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的力度,坚持培养面向酒店企业一线的生产、服务与管理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设置是学校教学与酒店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的桥梁,同时也是学校的教学工作积极与社会对人才需要对接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应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使其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具有针对性,真正培养出来酒店需要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2]

(二)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打造提高“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所以,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改变现有的办学观念,牢牢抓住“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来的“知识中心”教学模式,在传授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真正打造与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以“素质与能力”为培养目的相一致的办学方式。在充分了解酒店企业各具体工作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的要求的前提下,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要求了解和掌握即可,加大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设置工作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考试环节,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先专业认识实习,后校内实训教学,再校外专业实习,最后毕业顶岗实习。同时,强化行业证书导向,要求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以外,还应拿到诸如酒店经理资格证、餐饮服务资格证等行业资格证书。

(三)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彻底转变学生原来中学式的“课前看书预习、上课埋头记笔记”的上课方式,充分借助校内和校外的教学条件,多渠道、全方位的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借助已有的酒店企业经营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来分析酒店企业的成功做法与失败教训,从中总结经验和启发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该专业的《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时,在讲述了基本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条件下,结合国内及国外著名品牌酒店的经营案例,让学生们查阅资料和综合运用课本上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以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与酒店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还可以较为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工作实际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讨论教学法:在学习《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时,就以上课程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就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分组讨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知识和教学资料,在认真分析问题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书面的发言稿。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言交流,让每一小组推选一到两位发言人,将小组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用专业语言表达出来,使全班学生彼此分享不同学生的意见和见解。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

3.现场情景教学法:酒店管理专业的行业岗位较为明确,因此该专业的很多课程可将课堂教学改到酒店企业现场。如在《酒店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可将学生带到学校的酒店实训基地,让部分学生分布于酒店的前台,酒店的中餐厅或西餐厅,酒店的客房,酒店的商务中心等部门,再让部分学生扮演酒店的客人在酒店入住或就餐等,让学生在掌握酒店用语的基础上现场进行英语口语对话。在这种酒店现场情景的教学环境下,能够较为有效地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联系的目的。

(四)增强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4篇: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酒店公关管理 公关策划

公共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我国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后,迅速传播和发展,其应用效果在酒店业中表现明显。

一、现代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的主要现状

经笔者调查,我国现代酒店对公共关系管理,常见的几种看法是:一是种认为酒店公关就是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要搞好酒店的“表面礼仪”工作;二是种认为酒店公关就是酒店公关部门的人员到外“攻关”――请客、送礼来走后门、拉客户。三是种是有人认为,酒店公关就是宣传促销、促销商品等。当然,更多人是正确把握了公共关系的概念、本质,认为:公关是营销的一种手段,酒店公关由酒店营销部门负责就可以了。

二、现代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的成因分析

首先,我们从公共关系的含义来看,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想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具体而言,一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组织形象;二是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手段影响公众;三是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理论上讲,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从运作上讲,公共关系又是一种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其次,从酒店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来看,首先是酒店公共关系具有传播性职能,包括:采集信息,监测环境;组织宣传,创造气氛;交往沟通,协调关系;教育引导,服务社会等。其次是酒店公共关系具有决策性职能,主要体现在:咨询建议,决策参谋;发现问题,加强管理;防患未然,危机处理;创造效益,寻求发展等等。第三,从酒店营销工作本身来看,酒店营销不仅是酒店营销部门的工作,更应当是酒店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同样,尽管公关是营销的一种手段,酒店公关通常由酒店营销部门负责,但是酒店公关却是每一位酒店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现代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的创新思路

1.以人为本,强化酒店公关人员素质。要搞好酒店的公关工作,在树立公关意识的前提下,我认为酒店公关人员的素质是第一位的。因为不论外界环境如何,最终公关工作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是酒店公关的内因。所以酒店公关人员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关工作成败的关键。

对酒店公关人员而言,他们不仅应必备公关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还应具备会策划、实施等较高素质。由于这些高素质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因而对酒店管理者来说,从制度上进行策划和调控,不断强化酒店公关人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2.善于把握媒体效应和名人效应。公关媒体是公关主体和公关客体沟通交流的桥梁,媒体畅通,就意味着信息在他们之间可以共享。如果在某地的一定时间段内,某一种媒体效果良好,形成公关主体应用媒体的首选、公关客体选择媒体信息必不可少的参考,那么这种情况就形成了某种媒体效应。在此基础上,若又有名人介入,则其知名度通过名人光环就会更加灿烂,因而就可能会形成名人效应。

对酒店公关人员而言,善于在众多媒体中选择具有“媒体效应”的媒体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对酒店公关人员来说,利用名人效应更是事半功倍。所以,要搞好酒店公关,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策划、灵活操作,才能较好地把握公关媒体效应和名人效应。

3.准确影响主要公众。一般而言,每项营销活动都要找准对象。就酒店公关而言,找准主要公关公众极其重要,否则,公关活动就会对牛弹琴。因此,公关工作特别是具体酒店的公关活动更要准确地影响主要公众,影响关键公众,尤其是影响他们的决策。只有这样,才可以说酒店的公关活动有效果。而这一切都必须精心策划,用心运作。

4.把握关键性问题,正确处理公关危机。一个酒店遇到公关危机事件的时候,是指那种突然发生,公众舆论反映强烈的、威胁到酒店整体形象和声誉的重大事件发生之时。作为酒店的经营管理者和公关部门,必须把握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作为当事方,酒店应迅速反映,隔离危机。与此同时,应快速收集信息,启动酒店“应急”方案。二是应对酒店危机中的公众进行分析。无论是危机事件的“受害者”、媒体、内部员工、政府公众、广大消费者,还是相关团体等,作为酒店公关部门都应认真客观分析,以期做到有的放矢,使舆论向有利于酒店的方面发展。三是酒店在危机事件中应采取有效地媒介策略。公关之父艾维•李的公关思想核心是“说真话”。因而,我认为酒店在危机中,作为公关部门应让酒店与公众间的真实信息渠道畅通,避免更多误解和流言的产生。最后是酒店也应认真自查,寻找危机的根源,从而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提高全员公关意识,努力打造全员公关效应。作为酒店经营管理者,要想酒店每一员工在思想上都树立公关意识、从行为上为酒店公关,必须:一要从酒店管理制度上进行策划,在酒店管理活动上精心落实。譬如说,新进员工必须参加公关培训;每年对老员工,搞一次公关检查与测试,不合格者必须停工学习,通过测试才能重新上岗等。二要从酒店文化上进行策划,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作为酒店经营管理者,不仅要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有无得到保障,而且更要关心员工是否对酒店信任、是否对酒店有信心和依恋感,从而将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结合起来,促使员工以酒店为家,增强员工对酒店的归宿感。三要从酒店对客服务工作上进行策划,强化员工公关行为及其效应。鼓励员工将公关思想付诸实际工作,打击公关行为副面影响,树立全员公关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郭海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谈公关人员素质 [J].探索与评论,2003(05)

[2]孙杰军:酒店公关策划探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第5卷第6期

[3]王燕星:公关危机中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从三鹿集团遭遇的公关危机谈起 [J].中国乡镇企业,2004(07)

[4]杨俊:公关危机新探 [J],秘书,2009(02)

[5]张培:浅析“全员公关思想”在酒店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9(24):207

第5篇: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岗位胜任;特征;酒水与酒吧管理;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47-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酒店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国家旅游局的《2014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拥有员工13619 万人,但人员流失率较高,甚至出现人才荒。酒店行业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酒店员工缺乏相应的岗位胜任特征,不仅耗损大量的招聘和培训成本,也对酒店服务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本文将岗位胜任特征理论应用到课程设计实际中,期望建设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迅速对接酒店服务和基层管理岗位实际的课程。

二、岗位胜任特征的内涵

(一)胜任特征的内涵

胜任特征(competency)一词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岗位职业技能、职业角色、自我认知、个性特质、动机六个维度的要素。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胜任特征的定义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但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基本上形成了共识:

(1)胜任特征与工作所在岗位的要求密切相关,是员工有效完成岗位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特质;

(2)胜任特征的构成要素既包括岗位要求员工所应具备的外在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又包括个人内在的动机、自我概念、行为、态度等心理素质;

(3)胜任特征能够使岗位上的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的胜任力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二)岗位胜任特征的内涵

基于以上胜任特征的内涵,在胜任特征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岗位职业技能、职业角色、自我认知、个性特质、动机六大要素中,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技能是对岗位员工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学校的专业教育和培训进行教授;而职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岗位员工内在的心理素质,因人而异,无法在短期内通过学校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得到改变。

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岗位胜任特征”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其中,专业知识是指员工为有效完成岗位工作,在岗位相关的特定领域拥有事实型和经验型的信息;岗位职业技能是指员工为有效完成岗位工作,掌握和运用的与岗位相关的特定领域所需的操作性技术和知识。

三、《酒水与酒吧管理》课程设计原则

(一)课程定位面向酒店酒水部、酒吧服务和基层管理岗位

《酒水与酒吧管理》课程是基于酒店酒水部和酒吧服务、及基层管理工作岗位而开发的课程,是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的功能是通过传授酒水服务及酒吧管理知识、经验和训练酒水服务技能,培养学生在酒店和酒吧等企业从事酒水服务工作的能力与意识。为酒店、酒吧等服务行业培养从事一线酒水服务及基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在酒店和酒吧等企业就业提供支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酒店酒水部和酒吧一线服务员及基层管理人员必须能准确识别各类酒水,能为客人提供专业的酒水服务,并与客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服务工作中能正确使用吧台设备,具备良好的成本意识及主动的推销意识。

(二)课程设计思路遵循“工作对象情境化”原则

课程设计遵循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设计理念,基于酒店酒水部和酒吧服务及基层管理工作岗位的日常工作过程,以其不同的工作对象为载体构建了5大学习情境:酒水认知与服务、鸡尾酒调制与服务、吧台设计与管理、酒吧库存管理和酒吧营业推广。整个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与实际酒店酒水部及酒吧工作岗位的业务内容基本一致,实现工作对象的情境化。

(三)课程目标突出对岗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授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能在酒店酒水部及酒吧等企业工作需要的丰富的服务知识,具备从事基层管理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成本意识、高标准意识和细节意识,提高职业素质。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具体如下表1所示。

(四)教学内容安排体现岗位胜任特征的培养

本课程在内容选取与组织方面,针对酒水服务基本技能及酒吧基层管理技能训练要求,按照酒店酒水部及酒吧的主要工作对象设置了5大教学情境,即“酒水认知与服务”―“鸡尾酒调制与服务”―“吧台设计与管理”―“酒吧库存管理”―“酒吧营业推广”,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酒水服务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从实用、节约成本、营销等角度逐渐提升自己的基层管理能力。课程内容不仅培养学生胜任酒店酒水部及酒吧等服务企业一线工作和基层管理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还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工作习惯,提高职业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见表2。

参考文献:

[1]夏杰.基于领导者素质模型的酒店管理类课程设计与优化研究――以《酒店管理导论》为例[J].商,2015,40:296-297.

[2]王亚平.高校教学改革与学生岗位胜任力模型融合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11:82-86.

[3]李彬彬,李琳娜.酒店餐饮部一线员工胜任力模型研究[J].饭店现代化,2012,12:57-60.

第6篇: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 实践平台 酒店管理

一、前言

在我国,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尤其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使得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012年就被誉为“就业最难年”。正如十所强调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政府及家庭共同关注的话题。鼓励大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成为国家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方针。随后,各地方政府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环境。

诚然,政策支持和环境是创业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实践成功的概率是较低的,究其原因,创业教育的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有效衔接等问题成为各大高校创业教育亟待探索的课题。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湖北省重点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构建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循岗导教2AB”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共开设必修课程11门,课程以完整的工作过程和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开放式的、体验式的实践性教学。

经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学生掌握了酒店各部门的一线服务技能,具备基层管理的能力,能够进入星级酒店从事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从2011年97.63%的就业率,2012年99.75%的就业率来看,近几年酒店管理专业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较好。然而,通过分析学生的就业岗位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选择进入酒店“打工”而不是创业。另外,根据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出2009年至2012年,500多名酒店管理毕业生中仅有4名学生进行了创业。这4名学生的创业活动或是加盟经营奶茶店、茶餐厅、或是协助父母经营家族生意。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很少会选择自主创业。

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学生毕业创业呢?学校层面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全面了解学生对毕业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看法,2013年11月至12月,笔者对本专业150多名大三毕业生进行了随机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找工作时倾向于发展相对成熟的酒店或餐饮企业,对“创业”持否定或保留态度。少部分学生曾想去创业,但苦于资金、创业风险等问题而放弃了想法。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的基本条件,如创业知识欠缺、实践经验匮乏等。

笔者认为,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实践经验等主观障碍是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去创业的重要因素,而这些主观障碍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消除。但是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不足。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毕业找工作成为一张主流思想。在面对工作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一种创造就业机会的理念而是被动地去找工作和适应工作。另外,部分学生在创业初始表现出很大的激情,一旦遇到困难,开始出现消极情绪,说明学生的抗打击能力还严重不足。

缺乏创业基本知识。自主创业的成功是奠定在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活动一般都是从餐饮行业入手,如奶茶店、茶餐厅等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入手,再进行发展壮大。但是单一的餐饮服务知识不足以支撑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营销、管理等各类知识是学生普遍较欠缺的。

创业经验缺乏,实践不足。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很有思想,有想法,但是真正实践起来,不知道从何下手,对行业、目标、定位、资金等信息获取比较困难,导致对投资项目缺少足够深度了解而失败或中途放弃。

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学校现已开设《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公共课程,在课余学生也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创业竞赛来接触创业。但是,创业系统知识的学习不是靠一门课程就可以掌握的,对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如何有效结合学校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也没有完整的教材体系,更没有专业的创业导师来指导。另外,社团活动、创业竞赛尽管可以让学生来感受真实的企业运作流程,但是实践平台单一、实践流于形式或效果不理想,也阻碍着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

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鉴于酒店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笔者认为,从创业精神与意识、创业知识、实践平台等三方面构建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目前很多家长或是大学生本身并没有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工作、创业形成一个良好的认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不能把过错全部归结到政府或是学校教育上,大学生本身应该把反思的重点放在寻找自身的不足上,转变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要首先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就业观对学生创业能力的阻挠。学生应充分认识到真正的稳定是追求事业、家庭与风险的心态的稳定,而不是为让父母安心而找的一份稳定工作。当然,学生毕业时究竟是参加工作还是自主创业需要看符合条件的客观现实。

另一方面,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应该是主动的去寻找工作或是自主创业机会。对待如何工作或是创业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消极和被动的。当发现没有合适或非常理想的工作岗位,可考虑先积累工作经验;当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可考虑进行自主创业。

再者,在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创业时,既要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心,不过分低估自己,又要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创业的积极心态。即使创业失败了,也不要灰心,更多地把创业看做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种人生的经验积累。

(二)重视创业教育,优化创业课程体系

目前,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公共课程与所学专业脱节,导致学生在运用知识时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挫败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开设与专业匹配的创业教育课程,优化创业课程体系。

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体系。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公共知识体系的学习,增设公共创业课程,如财务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商务知识等,为任何专业的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除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各类课程的学习之外,在部分课程中适时增加创业模块。如在《调酒与酒吧管理》课程中增设咖啡厅、茶吧等酒吧的开设流程;在《餐饮部运行与管理》课程中增加中小特色餐饮企业开办流程、加盟餐饮企业管理实务等模块。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专业基础知识,而且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中去。第三,加强学生创业技术的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活动一般可从咖啡厅、茶吧、奶茶店等中小特色餐饮入手,因此,开设此类特色餐饮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是需要在校内学习与掌握的。例如,要开设酒吧等特色店面,调酒技艺、咖啡制作技艺是要具备的过硬的技术知识。如果学生以加盟的形式开办餐饮企业,那么经营性技术的高低则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之外,挑选具备实践创业经验的优秀企业家作为专业的客座嘉宾,现场说法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并将创业行动纳入到学生成绩考核之中。

(三)搭建多维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然而,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过程来看,创业实践平台形式单一、覆盖面少、不连续、不系统等问题制约了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因此,构建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互动式多维实践平台能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经验,构思创业模式和路径,真正把想法变成行动。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创业实践平台可分为校内实践平台与校外实践平台,也可划分为实体实践平台与虚拟实践平台等。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特点与实践平台建设现状,笔者认为,专业创业实践平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

(1)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与烹饪专业共同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中心,专业拥有7个实训室及1个综合仓库,设备先进、齐全,可以同时容纳100人进行实训练习。学生在实训中心学习各类服务技能,如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前厅服务技能、调酒与咖啡制作技能等。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在实训中心进行单一项目的训练,这种实训方式存在真实性差等弊端,所培养的学生职业技能与企业需求有偏离。另外,部分实训室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型的投入产出率低,不利于实训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现有酒店管理专业实训中心进行改革,将实训基地建设与学生创业相结合,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如联合酒店管理专业与烹饪专业,将酒吧模拟实训室建成由烹饪专业学生制作糕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服务与管理的融教、学、做、经营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2)丰富社团活动。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专业可积极利用社团使其成为帮助大学生培养创业精神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另一场所。如在社团中举行创业讲座,邀请著名企业的创业者为学生讲述创业经历,启发学生创业思想。组织学生校外参观学习,对武汉市中小特色餐饮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见多才能识广。此外,开展创业计划的模拟设计活动、创业计划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感悟创业要点,了解创业市场要素,为真正创业打下基础。当然,社团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专业乃至学校的经费支持。

(3)建立创业园区。学校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技术等知识资源,通过提供场地等优惠政策,引进和吸纳创新企业,同时对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可在场地、资金上予以创业孵化期的优惠和扶持,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具体而言,对专业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可提供场所开办餐厅、茶吧等,由学生自主经营、从店面设计、产品促销、产品提供与服务到店面管理各方面均有学生自主完成。今年酒店管理专业4名学生在校内开办了茶语心咖茶餐厅,可以说向创业实践迈进了一大步。

综上所述,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生、学校、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高校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高校及专业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创业教育,优化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丰富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提供多维创业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余长春,黄 蕾,钟 梅.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路径:理论及实证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第7篇: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酒店 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预算

酒店是一个具有服务功能性质的行业,现金流动频繁,收入和支出的环节很多。它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要相应的满足自己的盈利需求。那么酒店怎样达到收益的最大化呢?这就需要其加强财务管理的能力,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这是酒店管理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探析酒店各经营项目的成本控制项点

我酒店位于乌鲁木齐商业区,是一家颇具知名度的三星级商务酒店,是四面八方来客休闲下榻的首选,包括140间舒适、温馨、雅致的现代客房,其服务项目的种类也是非常丰富,餐饮、商务会议、娱乐一应俱全,还设置了送餐、洗衣、叫醒、旅游、医疗等服务。由于酒店服务项目比较多,因此对成本控制的项点也比较多,具体归纳主要有以下成本费用核算内容:

(一)直接成本

1.人工成本

作为服务行业,人工成本是酒店成本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较大,每年支出大约占到酒店成本费用的38%左右,如何以最合理的员工数量达到最大的收益,是酒店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建立人工成本控制制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以岗定责,通过实施严格的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控制人工成本。

2.餐料成本

餐料成本是酒店成本费用控制中的难点,可以说餐料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酒店总成本的控制。餐料成本每年支出约占到酒店成本费用的28%左右。如何从采购、保管到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保证餐料成本可控,避免浪费是餐料成本控制的关键。

3.客房备品、一次性用品

客房备品、一次性用品的特点是单价低,领用频率高,这部分成本在酒店总的成本费用所占比例比较小。但是控制成本就要从日常抓起,杜绝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消耗品的发放一定要做到定量管理。

4.固定资产折旧及装修费

固定资产折旧属于固定费用,比较容易控制。但装修投资方面酒店一定要正确权衡奢华度和舒适度的孰短孰长,这对成本的控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5.水电、燃料费

水电、燃料费主要是用于餐饮部、客房部这两个耗能大的部门,安装好水表电表,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每月都要按照酒店所下达的指标控制。并且就酒店的整个能源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合理的节源措施。

(二)间接费用

酒店的间接费用主要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汽车费用、修理费、工具备品及物耗等,间接费用的使用一般比较灵活,控制上比较困难。1、办公费的使用要对各部门所需的办公用品制定计划,统一购置、发放、登记;2、差旅费的使用要严格制定出差、住宿及交通等补助标准;3、业务招待费要按照各部门业务性质实行包干管理和使用,要本着“必须、合理、适度、节约”的原则进行对口接待,必须从严掌握和控制;4、汽车的燃油费、滑油、材料,应根据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制定消耗标准,实行“定额包干、超额审批”的办法;5、修理费用的使用需由需要维修的部门提出合理的修理维修意见和预计费用,报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修理;6、工具备品和物耗费用主要需要通过全体酒店员工的共同努力,维护好酒店的各项设施,降低物耗,来减少此项费用。

二、目前酒店经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以我们酒店为例,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成本的控制仍存在或多或少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酒店的收益,成为制约酒店良性循环发展的一个长期潜在的毒瘤。

(一)酒店成本控制缺乏创新管理观念,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细化的成本预算

由于我酒店的规模比较大,涉及的服务项目也较繁多,需投入资金比重也比较大,所以这就给成本的预算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酒店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缺乏创新的管理观念,而是仍然运用传统上的狭窄、单一的模式管理,而且也没有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使得酒店的内部潜在着巨大的资金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酒店管理对象及内容认识的滞后。部分管理者对成本的估算不准、或者做预算时不够合理细致,往往造成做出的预算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甚至常常发生成本预算滞后的情况。对成本进行预算的作用主要是对资金成本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控制,而预算的滞后使得财务管理部门不能及时获知成本的花销,从而无法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采购成本超预算的问题时有发生

我酒店属于颇具知名度的三星级商务酒店,所以对设施、环境、服务的要求极高,而且比较重视豪华的程度,这是必然的。但是一些采购人员过分追求原材料的质量,而不问价格,有些商家找到了这个规律便哄抬物价,这就使得采购人员高价购买质量一般的原材料。虽然有事前预算,但是往往到事后分析的时候发现采购成本依然超出预算范围,而我们的采购部门往往认为酒店急需的材料较多、特殊情况多,超出预算也属正常,甚至有些经理也赞同这种观念。这种观念一旦产生,预算就成了一纸空文,无法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

(三)物料消耗及加工环节缺乏量化标准

酒店的各个经营项目都缺少不了物料消耗,餐饮更缺少不了加工环节。我们的库管员、加工者往往没有对其管理的部分做量化分析,没有个量化标准。使用部门用完就领用、库管部门不管用量的按需发放,这种现象日积月累,浪费的问题就会悄悄的滋生,将给成本的控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四)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力度,人工成本难以控制

酒店中服务层面的人员相对紧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造成人员紧缺的主要原因是服务层面的人员薪酬普遍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够。酒店有些部门分工过细,各个工种分工过于刻板,员工工作效率不高。而酒店管理层面的人员部分闲置,所能够获得的薪酬却比较高。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公平性,势必会使得管理层面的人员愈来愈懒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服务层面人员的积极性。这是不符合密集性的服务方式的要求的。除此之外,酒店的服务质量也受酒店服务人员素质高低影响,由于有些酒店不重视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因此导致酒店人员的流失,同时也增加了人员管理费用。

三、探析酒店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的方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提前预算、实时分析

种种表现告诉我们,在加强成本控制中,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工作体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制定了一套合理的程序、制度和标准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为了促进酒店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行之有效的成本预算制度的制定是有必要的。它的实现可以更好地为酒店的每一个成本项目制定预算指标,并为酒店成本控制作用的发挥添瓦加力。

在制定有效成本预算的过程中,酒店预算编制要充分考虑季节的波动,淡季、平季、旺季的预算要合理安排,要和经营责任制相结合,确保预算的顺利实现。根据酒店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应的预算指标,预算制定时一定要与各个经营项目负责人商议对接,每一项成本、费用都按照分管的经营项目制定相关的项目负责人,由相关项目负责人对其管理的经营项目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并订立奖惩办法,这是预算能否执行下去的关键环节。此外,要以预算作为前提,提前预算,不可滞后,并适时对成本预算出现差距的项目进行分析,以此来控制酒店的经营成本。

(二)加强采购环节的控制,合理配置资金

由于酒店物品要求质量高,存储周期短,采购批次多,在采购、验货、付款环节应把握以下关键点:1、要履行请购报批制度;2大宗或长期需用的物质要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坚持货比三家,价廉物美的原则;3、对于鲜活食品的采购,应坚持执行市场调查制度,定期对酒店常用食品进行调查,确定食品的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作为供货商送货标准,验收人员验货标准,酒店结算价格标准;4、实行价格公开制度,每月由采购部将本月采购物品价格进行公开,接受酒店全体员工的监督;5、严把验货环节,验货职务必须与采购职务分离,上级管理人员应不定期的进行监督验收工作。

(三)制定消耗定额,有效控制物耗

制定各种消耗定额,例如原材料、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等消耗定额,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节奖超罚。采用合理的核算标准,按照每天的实际消耗分别编制“酒水消耗日报表”和“客房消耗日报表”进行成本核算,杜绝将部门领用的酒水和客房一次性用品一次性列成本,造成收支不配比,成本失控。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人工成本

酒店员工是酒店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酒店的前线支柱,因此酒店员工的意识行为表现对酒店成本有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在对酒店员工各个岗位的配置上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出相应的岗位定编,如果没有合理的岗位定编,盲目的招聘,必然造成人工成本的不可控制。另外应该制定每个岗位的标准工作流程,以便了解每个员工的工作量大小,避免部分岗位虚设。实行竞聘上岗、功效挂钩的机制,激发酒店每个人的危机感、紧迫感、竞争感,让每个员工都有都有一个升职进取的空间,感觉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总结

为了使酒店的成本控制管理紧跟时代的步伐,酒店必须建立完善的成本费用管理体系,实行成本费用分级归口管理责任制,把成本费用分解为各项指标层层下达。当代的酒店成本管理来说,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当然也是管理技术同信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管理,它将对市场的环境以及酒店原材料的采购方式等各流程进行成本的分析及预算,并根据这些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决策。此外,酒店还要不断地转变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理念,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通过工效挂钩调动酒店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使成本费用预算落到实处,从而促进酒店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晓伟,李敏.浅析酒店的成木控制.商业经济.2009(5).

第8篇: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冲突管理;跨文化;酒店;中西方;员工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184-02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一起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于中国的很多跨国连锁经营的酒店来说尤其如此。

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1993起中国在获取外国直接投资(FDI)方面就一直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在第一位(《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5日)。

然而,一些中国的跨国公司并没有取得他们预想中的成功,事实上,很多外籍的管理人员常常抱怨在管理中遭遇到很多挫败和困惑(Zhao, 2000, p. 209)。Kuhn 和 Poole (2000) 通过研究发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对于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工作压力大、组织承诺感低和离职率高等弊端。另一方面,妥善的冲突管理方式对组织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Amason and Schweiger, 1997)。

以前针对冲突管理的研究虽然已经很多,但基于跨文化角度的研究却鲜有出现(Boonsathorn, 2007),而且很多之前的类似研究都是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学者们主要依赖统计数字来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冲突管理方式(Chen et al., 2000),对于为什么使用和如何使用这些方式缺乏充分的阐述和解释。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定性研究方式来探索在中国的跨国酒店中中西方员工如何管理冲突,希望研究能为酒店管理实践提供参考,特别能为那些已经来到中国工作的和即将来中国工作的跨国酒店的外籍员工们提供一个新的跨文化视角。

一、文献回顾

(一)冲突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描述,Marx 和 Weber 把群体内的冲突定义为社会阶级的必然产物。

从管理学的层面来说,所谓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基于对客体所期望结果或处置方式互不相容、互相排斥而引起的心理上、行为上的矛盾对立过程。传统的管理观念普遍认为冲突是有害的、消极的、要尽量避免的,但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有些学者发表了对冲突不一样的看法,他们认为冲突是组织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只要合理管理冲突,正确对待,冲突也可以成为组织发展健康、积极的组成部分(Thomas 1992)。 Putnam 和 Poole(1987) 把冲突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个人间的冲突、群体间的冲突和组织间的冲突,之后的学者Easterbrook 等人(1993)也基本沿用了这个分类方式并加以细化。

(二)冲突管理方式

Rahim 和 Bonoma(1979)把冲突管理方式分为五种不同类型: 合作(integrating)、强迫(dominating,)、平滑(obliging)、回避(avoiding)和 妥协(compromising)。具体说来,合作是指冲突双方愿意共同了解冲突的内在原因,分享双方的信息,共同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采用这一管理方式可以使相关人员公开地面对冲突和认识冲突,讨论冲突的原因和寻求各种有效的解决途径,这是一种双赢的管理方式;强迫则是指利用奖惩的权力来支配他人,迫使他人遵从管理者的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强迫的方式只能使冲突的一方满意;而平滑是指在冲突的情况下尽量弱化冲突双方的差异,更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采取这一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冲突的紧张程度,因而是着眼于冲突的感情面,而不是解决冲突的实际面;五种方式中的回避是指管理者在冲突的情况下采取退缩或中立的倾向,妥协是指在冲突双方互相让步的过程中以达成一种协议的局面。

(三)文化和冲突管理方式

对于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员工们来说文化的差异是他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影响员工的交流方式、管理方式以及时间取向等各种不同的思考及行为方式(Hofstede, 1984)。对于文化和冲突管理方式的关系,之前有许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一个比较相同的结论是认为中国人对于冲突的管理方式上明显有异于西方人。相比较中国人,西方人面对冲突时较多选择直接解决的方法,而中国人则更多为了面子,也为了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忽略或者减缓冲突。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

第9篇:酒店管理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校外实践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 面临的问题 管理工作

引言

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共同下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中再次强调高校实践育人相关工作的重要性。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按照行业特点及其需求,该专业除了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非常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部分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是局限于案例教学、实验室内的训练及专业人士的讲解,是远远达不到行业所需人才的标准,这种足不出户的实践教学,由于缺少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所学知识仍然与现实有一定脱节,尤其是对客服务等环节,学生缺乏一定灵活性、创新性,也难以让学生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职业素养等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校外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包含的各种因素

(一)学校

学校作为育人单位,制定学生的教学体系,与企业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及方法,参与整个校外实践环节的开展及管理工作,通过酒店先进的硬件及软件设施,加强学生与现实社会联系的紧密度,从而弥补自身教学条件的不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工作。

(二)企业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根据学校要求负责安排学生到岗后的各种知识技能培训及工作安排,与学校共同负责工作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同时通过校外实践教学环节,解决自己的用工需求,降低用工成本,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为未来储备优秀的员工。

(三)学生

学生作为学习者,在该环节中,应了解行业情况,巩固自身所学的知识技能,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锻炼,为今后进入社会积累经验,做好铺垫。但是,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其家庭背景、阅历、认知度等因人而异,因此对校外实践教学的看法有所不同。

(四)其他

除了以上三方主要因素,还包含学生家长、社会舆论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在完成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中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校外实践教学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由于涉及因素较多,各方面的需求有所差异,为了尽可能平衡各方需求,校外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面临较多难题,大致归纳如下:

(一)安全

在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学生的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交通安全、工作安全、财产安全。

1. 交通安全。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地必然是在校外,有些甚至离学校较远,这里就涉及学生来回往返途中的安全问题。

2. 工作安全。为使教学更具真实性,学生多以顶岗方式参与到酒店工作中,且绝大部分是在劳动密集性较强的基层岗位,有一定的工作安全隐患。比如有学生在餐饮部门传菜或在客房打扫过程中摔伤。

3. 财产安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所接触的人较多,构成复杂,而学生阅历有限,较缺乏防范意识,难免因疏忽大意造成财产损失。

(二)教学

企业受实际情况的限制不可能完全按照学校、学生的教学需求安排工作,这就需要三方共同协商,尽可能做到“三赢”的局面。其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有:

1. 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时间需要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调整。由于需要酒店一次性提供较大的岗位量,同时酒店又有淡旺季之分,酒店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为了合理控制用人成本,对教学时间上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的教学计划能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协调好校内课程的安排。

2. 酒店培训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控制。为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及保证自身的服务水平,酒店会安排相应岗位的培训员对学生进行培训,但培训员教学水平及素质有所差异,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酒店和学校难以控制其教学质量。甚至有的培训员考虑到学生实践结束后会离开酒店,不能分担部门工作,而对学生产生消极的看法,不愿意认真教学,使学生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3. 学生在酒店实践过程后期,易产生疲劳心理。由于酒店大部分一线的工作较易上手,但又不可能随时变动学生岗位,因此,往往几周过后,学生开始对所在岗位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工作积极性下降,给酒店工作开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三)生活

1. 食。校外实践教学期间,通常由酒店为学生提供一日三餐,主要问题表现在用餐时间和酒店的用餐制度上。有些岗位用餐时间区别于学生的正常用餐时间,如中餐厅中午正是上客时间,通常该部门的员工会在11点前用午餐,用餐时间一般为30分钟,导致部分学生不太习惯。

2. 宿。校外实践期间,学生的住宿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情况,不管是哪种情况都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因为此时学生所在部门较为分散,上下班时间有所不同,难以掌握学生回宿舍的时间。另外,目前大部分酒店所提供的住宿环境与学校有所差别,很多学生难以习惯。

(四)其他

1. 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对校外实践环节有一定排斥感。目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学历有一定优越感,害怕吃苦,而酒店的基层工作恰恰是属于劳动性较强的工作,很多人坚持不下来。

2. 部分学生角色转换不到位,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到岗后,学生的意识还停留在自己是一名学生上,不知道如何正确的与酒店员工、领导、客人进行沟通,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3. 部分学生家长不愿意学生到酒店进行实践。由于传统思维或社会导向,部分家长总觉得做服务员丢脸,或者害怕学生吃苦,不愿意学生到酒店从事基层工作,甚至有家长为学生请假以逃避校外实践教学。

4. 酒店员工的错误引导。由于部分基层员工本身素质有限,或对酒店不满,容易在学生面前说出或作出不正确的言行,影响学生对酒店的认识,易产生消极情绪或较大落差感。

三、加强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学校与酒店共同制定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的计划及管理方案

校外实践教学的计划涉及教学内容、时间、考核、学生的生活、安全、规章制度等各种问题,作为学生的接受者,需要酒店共同参与制定,必要时可征求学生意见,明确各项内容,使得教学能保质保量完成。

(二)由学校、酒店、学生三方选派代表,组成该期间的联合领导小组

其中,学校指定该期间的实践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定期到酒店走访,负责指导、掌握学生实践教学期间的心理、生活及教学情况,监督酒店的教学内容是否有效进行,负责学校、学生与酒店之间的沟通,及时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酒店指定该期间的部门负责人及总负责人,负责安排学生在酒店实践期间的教学安排。学生按照工作岗位的分配进行小组编排,落实小组长,便于学生到酒店后,更有效掌握各部门学生实践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及酒店。

(三)提前让学生了解所到酒店的情况,增强学生对酒店的适应性

在学生正式开始校外实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酒店,可以通过酒店宣讲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大致了解酒店情况,消除学生对酒店的陌生感,这将利于加强学生对酒店的认可及适应。

(四)提前在校内进行初步的技能知识的学习,使知识的传授更加系统、完整

利用学校实训室,由学校专业教师或聘请酒店合格的培训专员按照酒店要求先对学生进行授,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全面,也能有效降低部分酒店员工因教学能力、经验不足等造成的影响。

(五)注重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动员工作以及整个环节中学生的思想状态

好的动员工作将对学生完成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打下坚定的基础。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第一次踏入社会,因此学校有必要提前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家长能正确地认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树立学生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加强学生在工作中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意识。在整个环节中,难免有学生产生厌倦或不适应的情绪,如不能及时排解将可能感染给其他学生,所以需要学校及酒店全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生活、工作中多给予关怀与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