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知识经济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经济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经济概述

第1篇: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技术的积累与利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对于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技术竞争力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依赖不断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知识密集型产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贸易对象,技术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影响国家贸易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力促进了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技术贸易的蓬勃发展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教育承担着培养能够掌握技术贸易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的主要任务,意义重大。但就目前而言,许多国内高校所开设的国际技术贸易课普遍存在着被弱化的倾向,这将严重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对于通晓国际技术知识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对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予以重视,采取改革措施,推动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教学的革新发展。

一、当前国际技术贸易课程面临的弱化形势的分析

1,缺乏对课程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相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国际技术课程的价值与作用受到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学校认为该课程应用性不强,与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的关系不大,因此一般只作为选修课程,通常安排于其他主干课程之后,选修时间也多为大学第四学年,由于许多学生忙于应对考研与就业准备,该课程的选课率较低,上课出勤率也不高。在近年来教学计划修订中,因学分的缩减,技术贸易课程甚至遭到删除或停开。而事实上,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货物贸易频频遭遇贸易壁垒,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国际知识产权壁垒也逐渐成为国外制衡我国贸易竞争的新手段。扩大技术贸易,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加强品牌创建,已成为加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国际技术贸易将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对外贸易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愈加明显。因此,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知识的弱化对于复合型国贸人才的培养将产生明显的不良后果,加强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的讲授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具体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知识,同时对于胜任今后的国际贸易各类工作也具有重要作用。

2,相关师资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欠缺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比,教学内容差别较大,前者内容侧重于技术转让与管理,涉及知识产权管理、合同法、国际经济法等管理学与法学的专业知识,需要教师在这些方面具有较为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但目前许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因专业背景所限,通常在此方面知识会有所欠缺,担心难以深刻把握教学内容,开设难度大,因此课程开设兴趣不大,即使开设,讲授也只能停留于书本知识的讲读,缺乏生动具体的讲解技巧,难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不高。因此,在许多高校来看,教师与学生对该课程的开设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影响了课程应有意义的实现。

3,教材内容陈旧,安排不当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性与实务性都很强,需要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应了解实践运用的基本技巧。目前,在校的教师与学生都很难有较多的相关实践机会,因此更多的是通过教材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技巧的学习。但从目前可选用的教材来看,不仅可选择的教材版本较少,内容上也大同小异,且论述陈旧,缺乏反映时代变化的新要求的学习内容。有的教材过于强调国际技术贸易理论教学,内容艰深难懂,有的教材则过于简单粗浅,难以系统传授理论与实务知识,教材的单调落后也阻碍了教师对课程的深刻把握与学生对课程的系统学习。

4,教学方法传统守旧

由于对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知识的把握能力不强,教师通常以“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纯理论的教学,脱离实践,也没有很好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工具和设备过于落后和陈旧。粉笔+黑板+课本是一贯采用的方式,即使现在广泛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也只是限于教材理论的简述,缺少生动具体的案例阐述。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反映课程教学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缺乏实践运用指导,参与性不强,因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的改革创新措施

1,提高认识,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国际技术贸易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于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针对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的这一现实意义,应当高度重视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国际技术贸易相关人才的重要性。应认识到,该课程教学的开设,不仅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知识,同时对于各种类型的国际贸易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各种工作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管理与转让问题,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的知识内容不仅对学生从事专门的国际贸易工作有直接意义,对于从事其他类别的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该课程的现实意义,科学合理地调整国际技术贸易课程设置。从课程安排设置上,应将该课程作为学生重点学习的课程之一,在开课时间安排上,应在考虑与其他专业课程衔接的基础上,提早安排课程学习,以使学生能够较早掌握相关知识,在实践工作中得以运用。

2,紧跟时展,加强教学内容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发展迅猛,也衍生了许多新的技术贸易形式,产生了许多新概念、新规则,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教学也应紧跟形势发展,重视教学内容创新。当前国际技术贸易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转让:知识产权的形式也从传统的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版权等演变出许多其他形式,如地理标志、拓扑图保护等,贸易形式上,传统的技术转让与许可贸易到如今的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国际技术贸易的新概念新知识不断涌现。同时,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也成为研究把握的热点问题,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紧随时展,积极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创新。

特别强调的是,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基石,需要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与掌握,这也符合目前对知识产权教育愈加重视的趋势。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问题,因此,今后的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中将包含更多的知识产权理论与制度等内容。

3,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手段多样化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里通过各种声音、视频等获取更直观的大容量的学习知识,同时,应积极推广运用案例教学。在近年来涉及国际技术转让的知名案例不断涌现,如思科诉华为案、朗讯优盘保护案等。这些案例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学生通常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以案说法,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应积极发挥学生能动性,要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进行案例收集与报告,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搜集信息的能力,与思考问题演讲表达的能力。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就相关热点理论与实践问题举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

4,深入专业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作为影响课程教学最为关键的角色,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从目前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看,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与国内及国际的相关制度要求,同时也应当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合同法、国际经济法等法律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能力,如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或者参加相关的专业知识进修与培训。

第2篇: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下 洗煤工艺 工艺改进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010-01

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煤炭价格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各煤炭企业进入了寒冬期,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各企业都在成本支出和工艺精细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其中的洗煤选煤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就是重要的一环,由于洗煤技术直接影响煤炭的质量和成色,因此煤炭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研发洗煤选煤新工艺,提高成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多元化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及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1 常见的洗煤工艺及优缺点

洗煤主要是指对媒体进行一定的深加工,用以提炼精煤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使用的工艺,就是所谓的洗煤工艺。洗煤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综合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获得发热值更高的优质煤炭。在实际工作,洗煤工艺主要有:物理洗煤工艺技术、筛选洗煤工艺技术、化学洗煤工艺技术、微生物脱硫工艺技术等。

1.1跳汰洗煤工艺

跳汰洗煤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洗煤工艺,它利用变速脉冲水流对原煤进行冲洗,由于煤和煤矸石的密度不同,从而在冲洗过程中达到二者分离的目的。这一工艺历史悠久,但技术含量低,且精度低、能耗大、适应性差,难以适应煤炭工业的发展需求。

1.2 重介质洗煤工艺

重介质洗煤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利用煤和杂质密度的不同,通过重介质悬浮液将两者分离开来。该洗煤工艺效率和精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较高,是我国现行的常用洗煤工艺。

1.3 悬浮洗煤技术

浮选洗煤法是利用煤粒和煤矸石不同的亲水性实现二者的分离。先将煤泥水在搅拌桶中配制成浓度适当的浆液,然后加入化学药剂充分搅拌,搅拌后的煤浆进入单槽或多槽串联的浮选机,在浮选机中叶轮旋转的同时向煤浆进行充气,这样在煤浆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在化学药剂的作用下,煤粒由于疏水性会附着在气泡上,被气泡带到矿浆面聚集在一处,收集后便是精煤;而煤矸石等杂质由于亲水性则留在浆液中,从而实现二者的分离。浮选洗煤法适合颗粒粒度较小,或密度差异较小的原煤,是对跳汰法和重介质法有效的补充。

1.4 化学洗煤技术

化学洗煤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原煤中的杂质及有害成分去除,从而使精煤留存。常见的化学洗煤工艺方法比较多,如生物氧化还原反应法、碱水液法、熔融碱法、氯解法等等。化学洗煤在传统工艺技术中脱硫效果最佳,可除去煤炭中9O%的硫,及95%以上的灰分,洗煤精度较高,但同时由于化学药剂本身的性质,可能会破坏煤炭的结构和燃烧效果。而且该工艺技术含量较高,工艺较为繁琐,对洗煤操作员和化学反应器的要求也比较高,后续的废渣废液处理也比较繁琐,如处置不当则容易造成污染。

1.5 筛分洗煤技术

筛分洗煤法是利用筛孔的大小分离粒径不同的原煤。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调节筛孔大小,将原煤颗粒进行过筛处理,粒径大于筛孔的留在筛面上,粒径小于筛孔的则会穿过筛面,从而实现不同大小的原料分离,再分别进行洗煤处理。筛分洗煤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原煤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类处理.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方法去除杂质的效果不好。因为将原煤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类处理并不能完全将煤粒和杂质区分开来,更多的只是作为后续其他洗煤工艺的预处理。

2 优化洗煤工艺、降低洗煤成本的措施

2.1 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由于洗煤工艺存在着相当的技术含量,对技术和管理都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有一套完善、统一、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管理科学的实现和管理效率的发挥,它不仅包括对洗煤工艺的管理,也包括对后续的煤泥水排放的管理和质量达标管理,同时包括相应的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而管理机制的缺乏或者不完善,则会制约洗煤技术和煤炭企业的发展。

2.2 应用新工艺新技术

干法洗煤是一种创新的洗煤工艺技术,它的优势在于无需消耗水资源、投资规模小、建设成本低,并且可省去洗煤后的脱水干燥过程和废煤泥水的回收过程,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和成本。并且由于不需要消耗水资源,所以特别适合高寒与缺水地区的煤炭企业,可有效解决湿法分选易泥化问题。干法洗煤基于物理机械原理,首先采用机械排矸将矸石去除.然后用三产品分选机分选出精煤、中煤和煤矸石。与水洗煤技术相比干法洗煤工艺技术在煤矸石的处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行成本、降低能耗、节约用水量和维护费用,而且无需处理废水,提高了环保效益,并可实现井下就地分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3降低介耗成本

洗煤过程中的介耗成本是整个洗选过程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介耗成本,不仅可有效降低整个洗煤工艺的成本,同时也是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而对介耗成本的控制,主要是要对洗选过程严格的监控,这是因为介质粉的运作过程难以目测,仅凭洗煤人员的经验难以做到,所以应提高对整个洗选过程的动态管理,对设备、管路、溢流点等都要全程跟踪监测,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从根本上保证成品煤的质量。同时,降低介耗成本还应做到提高介质的回收利用率,在允许条件下实现再次利用、循环利用,既降低了成本.又达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

2.4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建设,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由于现代化洗煤技术要实现革新的成本比较高,煤企的技术投入很重要,从长远来看,一次性实现技术改造的成本要远小于继续采用旧工艺所造成的浪费,反而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更持久的利润;其次国家在政策方面也应加强指导并给予一定补助,帮助煤企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技术改造升级。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洗煤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并大力培养洗煤管理人员,对于洗煤工艺来说,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还需要有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长期以来,煤炭企业只注重洗煤技术人员的水平,而忽略对整个工艺的流程管理,导致科学管理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洗煤的成本,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

2.5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洗煤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洗煤成果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洗煤人员的工作效率,首先应对洗煤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每位洗煤人员擅长的工艺不同,应对他们的岗位有所区分,做到人尽其才,达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次,要对洗煤工艺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达到工作效果的最佳化,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洗煤的成本;再者,企业应对洗煤人员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不能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最后企业还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少污染、无污染的技术措施,减少甚至消除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心态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这是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需要。

3 结束语

在煤矿生产中,重视洗煤工艺的完善和使用,是煤矿企业挑战煤炭极寒期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由于在实际生产中,煤矿生产工艺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只有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工作,合理的改善洗煤工艺,才能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第3篇: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关键词 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 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9)02-0057-0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是通过政治程序确立的新提法,有别于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其全部内容和体系结构尚待研究。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演进历程看。能否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由起飞阶段迈入发展升级阶段,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与经济发展升级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一、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障碍及形成机理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许多经济学家就已提出了“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反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新世纪初期变得更加突出,并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新问题,以至于进一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相当数量的学者把最主要的原因归咎于体制问题。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性因素,是因为,经济制度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可以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一方面,制度使人类的经济交换行为在一系列共享的社会规范制约下成为稳定的和可预期的,从而减少了非规范经济行为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另一方面,制度作为一种交易各方共享的社会规范,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使经济行为变成一种超越个体的集体行动,由此形成的规模经济和外部效果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已有文献对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障碍的分析从论证层次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文献着眼于分析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制障碍,认为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体制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障碍。例如,有观点认为,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资源要素价格扭曲,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行为还不规范,财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到位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体制症结。另一类文献往往着眼于更深层次,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诱导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激励机制人手,论证通过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理论家就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对此展开了深入分析。有观点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因为生产单位的非企业化运行管理方式产生软预算。使其更容易把精力集中于一些非经济目标,另一方面因为非货币化的行政交易规则、信息不对称、价格虚置所引发的激励机制缺乏。人为地造成社会供求失衡,加剧了资源浪费和配置失衡,从而存在诱导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逻辑。与此相对应,市场经济机制,以其在节约信息成本、强化价格调整机制、利益驱动、竞争机制等方面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存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内在动力。因此,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落实到实处,必须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不断完善,制约经济集约型增长的体制障碍还未消除。因此,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需要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寻找出路。

从已有文献对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障碍分析的逻辑展开机理看,有的学者从利益驱动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生产要素及资源的定价制度、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税收制度和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中存在导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驱动机制缺失的体制性因素。由于政府掌握着重要经济资源配置权并控制着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环境监管也不到位,使得稀缺生产要素升值和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多隔离在了政府层面,没有充分转变为价格信号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执法,从而使地方政府与企业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驱动力。有的学者侧重于从对问题的辨析中去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原因在于体制。例如,刘世锦通过对“是否需要发展重工业”问题的辨析,得出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与发展何种产业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的结论。由于在不同类型的行业中都能找到好的和不好的发展模式,因此发展方式或者发展模式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改革难点与突破口

已有文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难点的分析,主要是围绕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四个关键环节(政府管理体制、财税体制、价格体制和企业体制)展开的。

从政府管理体制看,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决定了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创新方面扮演最重要角色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这些比较优势却由于政府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激励没有落实到位。主要原因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是政府职能错位。政府通过控制国企、批租土地、项目审批、价格管制、行政垄断、地区保护等仍掌握着过多的资源配置权,在一些重要领域排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同时。政府介入微观经济领域,使自己在“市场参与者”和“市场监督者”之间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削弱了政府对市场活动合规性监管的职能。政府对一些重要资源价格的行政管制造成价格不能正确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二是地方官员的选拔标准、任期长短和政绩考评体系的不科学导致过分追求短期利益与GDP增长指标。三是基于利益驱动、政绩考核与横向攀比等原因导致一些地方运用政府的动员能力,不惜以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和扭曲性政策实现GDP的高增长,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的倾向。

从财税体制看,以建设财政和经济财政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支出结构是造成三次产业结构扭曲、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㈣。税制设计不合理也导致经济发展方式难以真正扭转。例如,目前以增值税和流转税为主的税收体系,刺激了各个地方拼命追求GDP的高速发展和发展重化工业以获得更多税收,客观上刺激了粗放式扩张,不利于GDP的稳步健康增长。资源税征收范围过窄导致一些自然资源被廉价甚至无偿使用,资源税税率低、没有考虑资源开采回采率的差别、从量计征的定额税等不合理的资源税税率没

有起到调节资源开采和使用行为,资源税税目的设置无法体现公平以及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无法遏制资源浪费,也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障碍。

从价格体制看,价格机制改革不到位,也是较为公认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资源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价格水平没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及全部成本。包括资源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等外部成本,从而使得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估、资源浪费严重,成为难以从机制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重要生产要素,如土地、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资源配置严重失当。

从企业改革的角度看,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许多学者认识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体制改革的内驱力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于转变的重要原因。这个根本性的体制障碍在新时期仍然值得重点关注。本文把理论界与决策层的观点主要归纳如下:基于政企尚未彻底分开、许多企业初步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离规范的要求还差很远、企业软预算约束明显等主要体制因素造成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仍然不到位,使得企业对国家的各项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变化、市场价格及其变化所体现的资源稀缺程度与配置效率,难以正确理解并对相关变化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反映。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然难以奏效。

针对体制,理论界与决策层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推动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已有文献的研究看,提及较多或有新意的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观点:第一,认为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各项体制改革是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第二,把适当放缓经济增速作为遏制攀比之风,摒弃多年来拼资源、拼能源、先污染后治理,一味粗放扩张的手段。第三,强调把节能减排工作真正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用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制约各级政府盲目攀比GDP的行为;认为重视和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就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第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地方政府的执行力。

到目前为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体制障碍及其改革突破口研究,主要还是侧重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讨,从理论上系统地对其进行深度研究的文献还比较欠缺。

三、以关键领域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即实现“三个转变”。当务之急是为落实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举措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理论界与决策层围绕影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的关键领域的体制,结合新世纪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在强调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从操作层面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以经济体制的四大关键环节为主线,对已有文献所提出的较有共性或有新意的一些具体对策建议归纳如下:

首先,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核心是政府改革,代表性观点有:一是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快公共服务体制的建设,通过均等化公共服务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大致相当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促进注重经济总量向注重人的发展和经济质量转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为广泛的社会动力。二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使其从各种形式的市场参与者角色中淡出,重点转向再分配关系、城乡和区域平衡等市场顾及不到的领域,或者公共产品的提供、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等市场失灵的领域,或者如土地、资源、环境、安全等有内部效益,但可能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领域以及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部分基础设施等外部效益大于内部效益的领域。三是在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方面,把节能、降耗、减排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放在与GD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同等重要的地位。四是通过规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建立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制度和问责制度等以提高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执行力。五是通过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削弱基层政府为获得财政收入过分追求GDP的动机。

其次,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是为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些关键环节所遇到的难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方面,强调降低政府对一般竞争性领域投入,强化关键领域和重要产业投入,特别是强化对文教卫等部门的投入,加大财政支出对创新体系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有的学者建议通过加大用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粮食直补的实施力度,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长远发展,通过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和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旨在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财税政策的较普遍建议包括: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实施绿色经营为重点,一是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二是由从量征税改为从价征税,将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提高资源使用成本;三是开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的税种,进一步将耕地资源、滩涂资源、地热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或者再生周期较长、再生难度较大的资源,或者将河流、湖泊、地下水、人工水库等我国较为稀缺的再生资源纳入征税范围,或者将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供给缺乏,不宜大量消耗的绿色资源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方面的一些观点有,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管理相适应的财税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基础教育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以及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在缩小收入差距、调节收入水平以提高消费能力方面,强调通过进一步落实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按照CPI变动调整社会保障对象和低收入者补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再次,在价格改革方面,主要的思路是继续改革和完善资源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被压低和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资源浪费的机制和制度性因素。主要的一些改革建议包括:积极稳妥地推进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通过征收特别收益金、资源级差收入,较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税率,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开征物业税、燃油税等新的消费税等手段促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㈣。完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也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4篇: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截石位

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之一,主要用于妇科腔镜、前列腺 电切、直肠等手术。妇科腔镜手术操作常以腹部、阴道联合进行,需安置改良截石位并头低臀高位,这样既便于手术者操作,利于举宫,又利于重力作用将盆腔器官如肠、大网膜等推向上腹部,盆腔在充盈二氧化碳气体并达到一定压力后,有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使手术野暴露充分。改良截石位是最容易引起损伤的[1]。2014年 1月~2014年6月共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389例,现将手术安置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15~71岁,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挖除、附件囊肿摘除、宫外孕病灶清除、输卵管通 液造口等手术,手术历时30min~4h。

1.2物品准备 中单1条,小中单1条,大喱垫1个,截石位腿架2个,腿垫2个,小喱垫2个,约束带2根,肩托2个,肩垫2个,小软垫1个。

1.3患者准备 患者常规禁食禁水、肠道准备,以防呕吐物误吸、便于手术者操作。术前1d做好术前访视,减少恐惧情绪,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日巡回护士做好查对后带患者进入手术间,介绍自己及手术间的环境、询问需求,促进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

2 方法

2.1上肢的安置 手术床上先垫大喱垫于上身处,再垫中单和小中单,小中单与中单垂直用于固定双上肢。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自然放松。右侧肢体缠上血压计袖带后用中单包裹固定于身体同侧;左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放在身体同侧,建好静脉留置针通路接延长管,再用小中单固定好,松紧适宜。如遇特殊情况,可将左上肢外展,外展小于90°并加以固定。

2.2.下肢的安置 根据患者的体型、屈髋度在近髋关节处将腿架固定在手术床边上,将患者下移,尾骨略超出手术台体板月牙形边缘约5~6cm,臀下垫防水中单和小软垫,调整脚架的俯仰角度,使患者大腿与身躯的角度扩大到150°以上,双腿分开的角度大约80~90°,老年患者应小于80°,大腿和小腿间保持约120°的夹角,胭窝及小腿下垫小软垫,再垫上喱垫,厚度为大小腿屈曲夹角不能有空隙,套上棉裤腿,约束带固定双下肢,询问患者舒适度。

2.3肩托的安置 为防止头低脚位时身体下滑,于肩胛骨处各放一肩托,并垫小肩垫;注意肩托不要太接近颈部,以防压迫颈动脉。

2.4手术床的调整 安置妥当后,将床尾抬30~40°,手术床整体升至最佳操作度。

3 护理

3.1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术前化访视患者时,做好其心理护理及宣教工 作,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安全性及术中的注意事项;关心鼓励患者,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术日晨热情接待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患者入室后,介绍手术间环境,进行皮肤接触,减轻恐惧感,麻醉前避免过多地暴露隐私部位及肢体,及时加盖保温毯。

3.2患者全身麻醉后,双眼涂适量的红霉素眼膏,并用透明贴粘贴,防止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根据手术需要,与麻醉师沟通,及时调整手术床的度与倾斜度。

3.3手术床床单应保持平整、干燥、无褶皱,左上肢保持功能位,如外展应小于90°,能有效避免过度牵拉而造成臂丛神经损伤[2],同时巡回护士应加强巡视,避免术中推拉或挤压外展的手臂。

3.4将患者膝关节摆正,不宜压迫腓骨小头,以免引起腓总神经损伤,导致足下垂[3],两腿分开80~90°为宜,过大易损伤腓总神经,过小不利于手术操作。腿架托住小腿,窝处垫软垫,不可与托腿架紧密接触,以防动脉受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膝部约束带不可过紧,以免影响静脉回流;及时提醒手术助手及洗手护士不可压迫患者的肢体及膝部,以防加重对血管、神经的压迫,给患者造成损伤。

3.5巡回护士应加强术中巡视,严密观察呼吸、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尤其是年龄较大或合并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及时提醒术者,勿将前臂倚靠或器械堆放在患者上腹部,尽量缩短头低脚位的时间,保证患者呼吸通畅。

3.6由于截石位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所以手术结束后,应先放下一侧下肢,间隔3min再放下另一侧下肢,使血容量改变得到缓解,有利于血压维护,不易引起血压突然降低[4]。下肢放下后检查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并按摩下肢5~10min,促进下肢血循环。搬运患者时要稳妥、轻柔,切忌粗暴。术后随访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功能,提醒患者若出现异常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4结果

由于对膀胱截石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在手术期间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组3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因安置护理不当而产生不良反应。

5讨论

安置手术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合理的手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5]妇科腹腔镜手术必须通过改变来显露靶器官,从而完成操作。所以,巡回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步骤,关注手术进程,及时调整,协助医生共同完成手术。患者在手术中的行为和感知能力受到限制,手术室护士是患者的"保护神",在的安置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基本的人体力学和解剖知识,在术前还必须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架及安置方法,降低截石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任红梅 手术的合理安置[J].现代护理2006.3(5):64.

[2]邵景华.截石位手术316例并发症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91-92.

[3]魏革 刘苏君 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7.

第5篇: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关键词 植物配置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 背景

植物配置设计是我三本综合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后续的景观设计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程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运用植物生态学理论和园林艺术原理,充分利用植物素材来创造各种不同艺术效果的园林空间,它要求在了解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的基础上,模拟自然群落,设计出与景观设计思想、立意相一致的各种空间,创造不同的氛围。植物配置设计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如何结合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实践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植物配置设计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适合广西地区的广西园林植物景观课程教材

目前,国内一些理工类、农林类及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课程名称各有不同,如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植物造景设计、园林植物景观等。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各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侧重点也有差别,如农林类院校多从植物的生态习性角度进行内容安排,而理工类、综合类院校及艺术类则以体现植物景观的艺术性为主。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适合广西地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植物配置设计教学的教材。

1.2 没有合适的实习场所

植物配置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对观赏植物的识别、植物观赏特性的了解和不同类型绿地的植物配置艺术的了解, 而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有温室、花房、花圃、苗圃、树木园、市内各种植物配置类型绿地,而我校目前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不完善,仅靠校园植物和为数不多的几个校外实训基地难以满足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教学需求,有必要对周边的一些植物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结合广西乡土地被及其特有植物掌握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原则及配置方法,同时发掘更多的实习场所,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课程教学。

1.3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宜培养实用型人才

我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目前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介绍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与原则,然后教师介绍一些优秀的案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设计,并没有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明显背离了学校的培养目标。

2 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1 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以环境艺术设计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环境中的植物又是创造和谐、生态的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重要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系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有扎实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和设计创新能力,并掌握环境与建筑空间、环境设施和环境规划等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及项目工程管理等专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我们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植物配置设计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能够识别当地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2)能对不同类型绿地中植物景观的优劣进行评估;(3)能够胜任各类型绿地的植物配置设计项目;(4)能够举一反三,对外地的植物配置进行灵活运用。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习教学及课程设计等途径来完成。

2.2 教材的选择

目前,大部分农林类院校使用苏雪痕主编的《植物造景》,该教材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植物景观资源概况,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北京、杭州、广州三大城市的植物造景特点,以及分别介绍了植物与建筑、水体、道路的植物配置原理和原则,同时对岩石园的植物造景进行了介绍。但该教材它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植物造景进行编排的,针对某区域植物特色造景的实例也比较欠缺和不足,造成学生在对外地植物不了解的情况下,课本中的案例分析难以引起共鸣,即使学习和了解这些实例后,也无法与本地植物相联系,自如地运用到本土的园林实践项目设计中去。因此要想将广西地区的优秀的园林植物资源得以推广,需要有专门的广西园林植物景观教材,于是本次课程教材的选择以自编讲义为主,其它参考书为辅。只有将本地的植物进行灵活的配置,才能举一反三,灵活地进行其它地区的植物配置设计。

2.3 增大现场教学环节,扩展实习场所

由于我校校园植物种类较少,难以满足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教学需求,因此必须发掘更多的实习场所,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课程教学。针对现有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苗圃、树木园、公园、各类公共绿地来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园林植物景观的手法。通过课程改革,增加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去各个有代表性的场所进行实地讲解,让学生们通过对本土的优秀的设计实例进行了解,从而掌握住园林植物景观的方法和程序,然后举一反三,在后期的专业采风、城市考察环节去其它地区时实地讲解其它地区优秀的植物配置实例,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

3 总结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分析,确定植物配置设计课程在就业岗位以及专业学习中的位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定,有重点地进行地方特色植物实例项目的练习,以掌握设计技巧和规范为主线,采取案例分析、项目训练、现场讲解等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使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消化理论知识,然后举一反三,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邵锋,宁惠娟,包志毅.园林专业《植物种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

[2] 王建兵.基于地域特征的《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惠州学院为例.中国林业教育,2011.29(3).

[3] 陈婷.高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改革探讨.科技信息,2011(15).

第6篇: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关键词:专业技术职务 自主评聘 岗位设置 业绩 绩效工资

2014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关于深化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的意见》(浙教高科〔2014〕28号,以下简称《意见》),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权力下放到高校,各高校“自定标准、自主评聘、自主发证”,浙江省不再统一组织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不再颁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政府职能部门的功能向宏观控制和监督管理转变。该《意见》和之前(2009年)的《浙江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全面实施,成为浙江省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两大重要举措,既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明确了方向,又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落实了高校办学和用人的自,更能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从而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

一、构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任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

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实现了由资格向职务和岗位的转变,打破了原有职称的终生制;实现了“评”和“聘”进行有机结合,强化岗位,淡化身份;改变了原来上级职能部门“评”(给资格)、用人单位“聘”(给待遇)的“两张皮”现象。今后,浙江省高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能上能下,鼓励拔尖”将是一种新常态。

第一,要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工作,是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为前提开展的,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数量和结构,决定了当年自主评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数量。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既要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又要结合学校发展目标;既要肯定现有教职工的贡献,又要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既要顾及“老人”利益,又要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内在动力。高校岗位设置需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框架内,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进行设置;学校岗位设置应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以特色建设、高水平学科和专业建设为导向,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每年需留出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供业绩好、水平高、贡献大的教师竞聘。对于办学规模较大、教师数量多且专业技术职务层次高的学校,存在“僧多粥少”现象,势必会有部分教师降级聘任。如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的岗位聘任中,有6名教授降级聘为副教授,28位副教授降级聘为讲师,还有80多人岗位等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有12人因业绩突出而成功竞聘在高层级岗位。但只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以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广大教师是能够接受“优胜劣汰”的现实的。

第二,要制定科学规范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目标,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评聘标准一要具有导向性――要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建立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机制;要注重师德和育人业绩;要鼓励创新突破,鼓励拔尖;要强化地方服务成果,强化技术应用。二要具有科学性――要考虑学科的差异性,评价指标不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的成果和贡献,进行分类评价(一般可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兼顾型、科研为主型和社会服务型);要重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要鼓励高端成果,允许破格评聘。

第三,要建立有效的岗位聘任管理机制。岗位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出现原体制下评上职称一劳永逸的弊端。目前,高校岗位聘任制大多采用聘期合同制管理,聘期以三年或四年为主;管理模式不外乎三种,即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兼有,三种模式各有优劣。

对于师资队伍完整、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几乎满员的高校,目标管理更适合。聘任合同中明确聘期目标,到期未完成目标,则降级聘任;到期完成目标,但业绩相对较差,也有可能因为岗位数量限制而降级。

对于师资尚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有较多空缺的高校,采用过程管理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更适合。教师按聘期内的业绩,享受相应的酬金待遇;或既确定聘期目标(到期未完成目标,则降级聘任),又按聘期内的业绩享受相应酬金待遇。

由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每年进行,评聘周期与岗位聘任周期不同步,新上岗的教师聘任期可至本轮岗位聘任聘期结束;也可采用试聘形式,试聘半年或更长,到期考核合格,再签订聘任合同。

无论那种情形,对那些历史贡献特别大、成果特别突出的教授,岗位聘任聘期可适当延长,甚至可聘为终生(高等级)教授,或岗位等级只升不降。

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和岗位聘任制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职称终生制”和教师工资只升不降的弊病,为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使绩效工资分配能真正体现“以岗定薪,优绩优酬”。

浙江省高校现行绩效工资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其中,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一般根据教师所聘岗位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级)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岗位绩效,大多数高校以岗位津贴形式发放,额度根据教师岗位目标完成情况或取得的业绩成果确定。

各高校发展目标定位不同,师资队伍规模、水平参差不齐,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自然也不能统一,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都按教师所聘岗位的等级发放。这种办法基于目标管理,适用于教师队伍稳定、数量充足、水平和素质较高的学校;教师能按照岗位目标,自觉地完成岗位要求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业绩。第二,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教师所聘岗位的等级发放,岗位津贴完全按照岗位业绩发放。这种办法基于过程管理,适用于办学定位是教学为主,教师队伍数量不充足、不稳定的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按照教学工作量、育人业绩、科研和社会服务业绩进行发放。第三,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教师所聘岗位的等级和岗位基本业绩完成情况发放,超额完成的业绩以岗位津贴形式发放。这种办法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适用于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但教师总量尚缺的学校;教师岗位基本业绩通常以教学工作量指标作为主要要求,再加上适量的育人业绩、科研业绩或社会服务业绩。后两种办法中,岗位津贴是否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挂钩,取决于学校其它关联政策和政策导向。如教学工作量津贴(俗称“课时费”),如果课堂教学质量有专门的评价体系和津贴分配制度,那么每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津贴可以是一个标准;或者学校要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技术职务,那么每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津贴可以按教师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分若干不同档次的津贴标准。

无论采用何种分配办法,教学、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不同类别业绩的等效评价会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学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心,合理设计等效评价体系。如浙江工业大学等省重点建设高校,其发展目标是高水平大学,就应加大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在各类业绩中的权重;又如大多数独立学院,其发展目标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就应加大应用技术类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在各类业绩中的权重。总之,只有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才能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

三、建立基于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和岗位聘任的教师流动机制

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高端人才的数量。高端人才一方面可以引进,另一方面可以在现有教师中培养。但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已有教师职称和待遇只升不降,引进高层次人才将会增加学校办学成本,所以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均不同程度受到限制;已有教师中发展潜力大的年轻教师,由于职称评审权不在学校,职称晋升竞争激烈、论资排辈现象较普遍,其工作积极性受影响,甚至调离。建立在岗位设置与聘任机制上的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制度,彻底解决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瓶颈,将有力推进急需人才的引进和高水平教师的培养。

第一,要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每年要预留一定数量高等级教师岗位,用于引进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可以来自其他高校,也可以来自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可以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也可以是有突出科研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应届博士(后);引进可以是全职引进,也可以兼职引进。引进人才的聘任期可以不同于现有教师,要因人而异设定聘期和聘期目标。总之,只要学校急需的,就要不拘一格引人才。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其引进人才的经验高校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二,对于发展潜力大的教师,学校要大力扶持。学校可通过多方考评和筛选,确定培养对象;学校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特殊政策;学校可以采用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明确聘期目标,聘期可延长,甚至延长到十年。这样,他们可以安心工作、潜心研究、不断积累,最终从量变到质变,实现突破。

第三,要建立教师岗位流动机制,发挥教师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岗位设置与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的实施,势必会有教师降级,也会有教师离开教师岗位,流动到其他岗位。高校教职工队伍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总体上高于其他岗位人员,教师流动到其他岗位实际上加强了其他岗位的力量,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为广大师生的服务质量,因此,必须保障流动教师的切身利益,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可根据自身特长、技能和喜好,有选择地应聘其他岗位,参加竞聘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且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任;学校要合理设定教师原有技术职务岗位等级与其他岗位等级的对应关系和教师任职年限的等同关系。如原任讲师职务的教师,可以竞聘管理七级职员,且在管理岗位任职后,原讲师任职年限等同于七级职员任职年限,即在以后高等级管理岗位竞聘时,讲师任职年限累加到管理七级任职年限中;若聘任其它专业技术岗位,可以保留原岗位等级,原讲师任职年限也计入新岗位任职年限。

四、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思考

浙江省先后出台的关于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管理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三大改革政策,极大地扩大了高校办学自,增强了高校办学活力,但仍面临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统筹解决。

第一,绩效工资限额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矛盾问题。浙江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起到了平衡不同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的作用。但高校有别于其他事业单位,是高层次人才集聚地,而且高校水平越高,高层次人才越多,绩效工资水平也应该越高。绩效工资人均额度的限制,势必会影响高校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也影响学校对高端人才培养。建议上级部门制定标准界定高层次人才,其工资收入不纳入学校绩效工资范畴,或按照学校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提高该校绩效工资人均水平。

第二,岗位总量和岗位结构的限制与师资队伍稳定的矛盾问题。对于高水平高校,高级人才济济,贡献大的年长教授多,业绩优的年轻教师也不断涌现,但高等级岗位有限,学校很难取舍,岗位不能升级的或岗位降级的教授工作动力多少会受到影响,对师资队伍稳定和水平提升不利。建议上级部门组织评定终身教授,评定为终身教授的,其岗位不纳入学校岗位总量。

第三,管理岗位结构问题。2009年的《浙江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中指出:“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根据高等学校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与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有明确结构比例相比,管理岗位结构比例很含糊,在岗位聘任实施过程中,其他岗位教职工对此反响较大。建议上级部门明确管理岗位结构比例,六级及以上管理职员结构比例可以在专业技术七级及以上岗位结构比例基础上并适当降低,既体现教师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又能激发管理职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独立学院管理岗位职级问题。浙江省教职工队伍主要有母体派出的教职工和非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人才派遣或人事员工)组成。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制度的实施,解决了教师技术职务上升通道,尤其对非事业单位编制的教师,起到了稳定和激励作用。但高校管理队伍同样不可或缺,也需要重视;一个单位的人事管理,内部不同类别人员之间的各类待遇平衡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可至今尚无政策依据来解决管理岗位的职级问题,甚至连独立学院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都没有明确。建议上级部门明确独立学院管理岗位最高等级、管理岗位总量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结构比例,或者明确放权,由独立学院自行设置。

第五,工程系列等应用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覆盖了高校内大多数类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但工程系列等应用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仍沿用原来模式,没有自主评聘权。而科研成果产业化、校企合作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等已成为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提高教师应用技术水平同样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之一,对独立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尤为重要;独立学院正在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对教师应用技术能力和“双师型”师资有很高的要求。建议上级部门放权,由高校自主评聘工程系列等应用技术类专业技术职务。

总而言之,浙江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制度打破了沿袭多年的高校职称评审体系,必将成为提升浙江高校教师队伍水平的重要抓手,在浙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将发挥长期有效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障;遗属供养;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05-02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因工伤残、死亡已经实行了工伤保险制度。而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政策却还在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基本原则,由于政策滞后引发的劳资矛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已经回归了其特殊商品的属性,劳动力资源通过市场实现合理配置,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实质是在劳动合同契约下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在这种制度下把工人因病、非因工死亡遗属的供养责任仍强加于企业,有背于市场经济规律,显失公平。遗属供养政策体系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笔者现就这方面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思路作一探索,供商榷。

一、历史与现状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23条规定,“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两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两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此政策在“”期间被搞乱。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相当地区都已经将“一次性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的政策逐渐演变为长期供养政策,除付给一次性丧葬费以外,均由企业按月发给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直至享受人丧失供养条件为止。

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对企业非因工死亡待遇的计发基数和标准也做了较大的调整。有的地方,将非因工死亡人员一次性丧葬费的计发基数,由原来本企业平均工资的两个月,调整为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个月;遗属困难补助费的计发基数,也由以本人死亡时月工资为基数,改为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有些地方在计发比例上也做了多次调整。

尤其是在非因工死亡待遇费用的列支渠道和责任主体上也是各行其是。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规定列企业营业外支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均处于新旧转型的双轨制磨擦期,在企业非因工死亡待遇的列支渠道和责任主体上矛盾越发突现,企业与死者亲属、社保机构、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各类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企业与机关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交叉纵横。就责任主体和列支渠道来看,各地大体可梳理归纳为以下四类:一是大多数地区仍运用行政强制手段,维持由企业承担全部费用的做法。二是相当地区在政策上仍维持旧规定,但实际执行和行政监管已经失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坚决不承担。有的只承担丧葬费,不承担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三是有的地区将责任主体和费用,均改为全部由社会保险机构承担,费用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四是实行双轨制运作,企业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丧葬费和长期按月发放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由社保局承担,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在职人员非因工死亡待遇费用仍规定由企业全部承担。

就待遇计发标准和办法,根据各地或各类企业的不同情况,大致也可分以下四类:一是原则上仍执行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的相应规定,实行一次性处理,只是待遇计发标准有所提高。二是在国有企业,相当部分地区已经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政策演变为普惠制抚恤政策,长期按月发放。三是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尤其私营企业中,实行与家属协商制,一次性支付,待遇水平根据企业经营效益而定。四是为数不少的企业坚持不承担任何遗属供养费用,或只支付死者丧葬费。

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遗属供养不应该再是企业的责任

根据目前各地的现状,国家应该就企业在职人员因病工或非因工死亡供养直系亲属问题出台统一政策,其要点是必须明确责任主体。

在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死者生前单位负担其直系亲属的供养责任,显然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附属于国家或各级政府,企业员工由政府直接招用,员工身份是终身制的国家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就成了“人身依附关系”,“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国家的所有社会责任也均由企业全部包揽,所以企业职工无论是因工或非因工死亡,其遗属供养的责任主体和费用均由企业承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已经回归了它的本来面貌,工资、劳动报酬实质上只是劳动力的价值价格的体现,按劳动合同约定,员工付出劳动,企业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员工与企业只是一种由特殊经济合同约定下的劳动关系,而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身依附关系,当员工患病或非因工死亡后,他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就自然终止,作为一个自然人不再是该企业的员工,与企业已经不存在任何关系,那么凭什么还要企业去抚养他的妻儿老少呢?

也许有人要发问,人死了,那留下妻儿老少谁管?责任应该回归社会。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和企业包揽了所有的社会功能,所以只能由企业负责;而当今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这些失去抚养人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都可以通过已经或正在逐步建立起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如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不能再给企业转嫁不合理的社会负担。

三、对非因工死亡遗属待遇政策改革的几点设想

对非因工死亡遗属待遇政策的改革,按目前现状,设想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1)废除现行企业职工因病非因工死亡,由企业发给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政策。(2)企业职工因病非因工死亡,由企业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标准:丧葬费补助费为4个月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直系亲属1人,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两人,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3人或3人以上,为死者本人工资18个月(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出台时,也处在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环境下,当时的政策设计原则仍适应于当前的社会形态)。(3)领取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费的人员,再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应向街道社区申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已经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已经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不得再领取由企业发给的一次性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如其家庭成员平均生活费低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应申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政策衔接,已经享受企业非因工死亡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人员,原待遇和列支渠道、承担主体不变,待遇标准以后也不作调整,直至丧失享受条件为止,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线的,应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方案二:(1)保留因病非因工死亡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制度,费用列社会救济、救助渠道。(2)责任主体为民政部门和街道。(3)享受对象为未成年人,生活无来源的残疾人,达到退休年龄未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老年人。

方案三:(1)也可由国家统一规定,将企业因病非因工死亡遗属抚恤费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缴费人员非因工死亡后,个人账户余额不再继承。用于宏观平衡企业因病非因工死亡遗属抚恤费用。(2)原来由企业实行按月发放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人员,统一移交社会保险机构,抚养人死亡时已经清退了个人账户余额的,由企业再按一定标准补缴统筹费用。(3)在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地区,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的,其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低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的,可改执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但不能同时享受两项待遇。家庭成员平均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可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4)企业非因工死亡人员抚恤费的计发基数和办法,应参照执行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但计发标准、比例应略低于工亡遗属的抚恤标准。为从主观上逐渐缩小城乡差别,建议不再设立城乡差别标准。

Enterprise Should no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urvivors Suppor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YUAN Wen-ming,YUAN Zhe

(Social Security Training Advisory Center of Ordos City,OrdosInner, Eerduosi017000,China)

第8篇: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中图分类号:TD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115-01

前 言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煤矿生产设备技术也大幅提高,煤矿生产设备逐渐向大功率和超大功率甚至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井下的供电系统其安全与可靠运行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随着矿井逐渐向“高产”与“高效”的方向发展,对于采用更为科学化的管理技术,实现企业的减员增效,已经越发得到煤矿的生产决策者重视,因此对煤矿监控系统的研究和井下变电所无人值守的技术改造就很有必要了。

一、 常村煤矿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常村煤矿电力监控管理系统总投资160万元,于2008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包括上位机、工业以太网通信设备、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智能电力测控模块、监控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等。整个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模式,主干采用八芯通讯光纤传输,通过传输接口和监控中心上位机上的普通以太网卡实现信息的传输。同时,实现了对全矿井上下的供电系统进行用电参数、供电状态、运行情况、电气保护的监测记录,对变电所供电设备实现地面集中远程控制和参数远程设置,对故障和超限供电参数实时监测报警,统计、分析、查询供电运行数据,生成供电运行统计图表和考核管理图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对井下变电所的遥测、遥控、遥信和遥调,对变电所的主要设备的自动控制、测量和微机保护以及调度通信等自动化功能。

该系统目前有9个采集通讯分站(地面3个,井下6个),涵盖了地面6个变电所(点)和井下10个变电所,未覆盖到的变电所有:地面南风井风机房、后沟风机房、井下21延伸强力皮带变电所、-210m变电所、-280m变电所。

该电力监控系统至今已运行7年。目前,地面监控主机使用正常,整个通讯主干网络正常,地面两个主变电所的通讯和监测正常,但无法实现远控;接入电力监控系统的井下高压开关可实现远距离停送电操作,但低压模块只能监测不能远控。主要原因是:

1. 2011年底暗斜井变电所的低压模块不明原因爆炸,此后井下低压模块不再远控操作。

2. 风选厂、皮带楼的3分站低压模块坏,没有使用。

3. 地面两个主变电所的综保协议不匹配。

二、 实现无人值守的技术改造和要求

如果要把常规变电所改造为无人值守变电所,首当其冲要对一、二次设备进行改造,以满足无人值守运行的要求。

1. 一次设备改造及主要技术要求

(1)断路器改造:一次设备改造主要在高压断路器,按照无人值守的要求,断路器必须能实现遥控操作,并提供可靠的位置信号。为实现无人值守,要选择合适的真空断路器,同时将其辅助触点改为双辅助触点接线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可以与一个基于微处理器技术的控制模块配套使用,控制模块的作用是为操动机构提供能量和所需的电气接口;同时还具有实时监控功能并易于和SCADA系统结合,具有独特真空灭弧室,完全可和长寿命、高可靠性的操动机构匹配。

(2)高压开关柜改造:高压开关柜五防联锁对防止误操作,减少人为事故,提高运行可靠性起很大作用。五防功能是指:1)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2)防止带负荷合上或分断隔离开关。3)防止带电操合接地开关或挂接地线。4)防止带有临时接地线或接地开关合闸时送电。5)防止误入带电间隔,以保人身安全。

此外,完善机械防止误操作;完善柜间距离,要求隔离物起绝缘支撑作用,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加强母线导体间、相对地间的绝缘水平;改造高压柜中的电流互感器,使之达到工况绝缘水平、峰值和短时耐受电流、短时持续时间的要求。

(3)过电压保护设备改造:过电压保护设备主要包括:复合式和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一次消弧装置、二次消谐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等,对6~35KV变电所中性点加装自动跟踪自动调谐消弧线圈;为减少变电所运行维护量,降低残压,防止避雷器的爆炸,避雷器更换为MOA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4)主变压器有关辅助元件改造:改造中性点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能实现遥控操作;对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实现本地和远方遥调操作;实现主变温度远方测量监控等。

2. 二次设备改造内容及要求

二次设备改造主要是控制回路的改造,要能达到无人值守,主要有以下要求:

(1)控制回路改造后简单、可靠、无迂回接线。

(2)控制回路断线、失去控制电源时应实现远方报警并保留故障信号。

(3)保护回路单独设有熔断器的变电所,保护回路直流消失后能远方报警。

(4)重合闸装置要实现自动投退,在遥控和当地操作合闸后,重合闸电源应自动投入,重合闸放电回路自动断开。在遥控和当地操作跳闸后自动退出重合闸电源,同时重合闸装置自动放电。

(5)低频减载装置或其它系统装置动作跳闸时应自动闭锁重合闸。

(6)中央信号装置有关回路作相应改造。

(7)加装遥控与就地跳、合闸闭锁回路。

三、 基于现有系统的改造方案

根据我矿现有系统和井下变电所的实际情况,2014年8月份,电力监控厂家技术人员到我矿现场查看后确立了以下方案:

1.井下二水平中央变电所和二水平中央泵房的综保可通过升级协议,直接实现无人值守的要求。

2.井下-210m、-280m变电所以及21延伸强力皮带变电所增加分站;或者是升级现有的分站,扩大节点数量,和其他变电所共用分站,并接入系统,实现在线监测和远控功能。

3.井下其他8个变电所的分站模块都需要升级或更换,以实现真正的远程监测和控制,保证其灵敏性和操作可控性,从而满足无人值守的要求。

4.更换所有变电所的UPS电源。

5.地面的压风机房、主井三部、风选厂和皮带楼,已有的相关的电力监控设备,将淘汰的和损坏的进行更换。

6.将地面排矸井变电所和西变的综保更换为鹤壁广大的综保。

7.在后沟风机房和南风井风机房添加电力监控系统的相关设备。对地面监控中心系统软件进行升级,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四、总体评价及可行性分析

1、根据无人值守条件,对本矿无人值守总体评价及建议

无人值守条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标准要求;人员培训合格;管理制度完善,执行有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预防性试验合格;谐波地面不大于4%;井下不大于6%;供电设施完善合格;监控系统到位;供电系统环境(防盗、防破坏、防人员误入、腐蚀性气体、振动、冲击、湿度、温度、温度变化率、尘埃、风流及静电、水、变形、开裂、噪声、灰尘、雷雨风、杂散电流、消防、空调、防风、防水等其它环境)异常防范到位,建筑、生活、生产等基础设施完好。

2、可行性分析:因为我矿目前井下已有部分变电所已具备远控操作的能力,整个监控系统所需的大部分网络线路也比较完善,只需要增加部分线路即可。起点比较适中、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巡视值班制度、极端天气或特殊原因管理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异常及事故处理制度、日常记录管理制度等也比较完善。

第9篇: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关键词:施工技术;锚杆静压桩;地质概况

1 工程概况

住宅楼栋与栋间距为12.26m,五层,总高度16m;楼西侧为沿街商店,层高3.5m。住宅楼及沿街商店基础结构:沿街商店基础,西面为独立柱放大基础,东面为条形地梁和独立柱放大基础,基础埋深1.0m;住宅楼基础结构:西侧3.3m宽开间为独立柱放大基础,南半部为条形基础,北半部为筏板基础,基础埋深1.0~1.6m,住宅楼上部结构,除西侧一层3.3m宽开间(供沿街商店用)为框架结构外,其余均为砖混结构,25#砂浆砌筑240墙、50#砂浆砌筑120墙。第三栋住宅楼采用过抗震加固。

1.1 沿街住宅楼与地下建筑物的位置关系,沿街住宅楼地基下面为正在施工的一期工程TA12标段右线隧道。隧道顶部距离地面高9.70m,距离楼房基础8.1m。隧道穿越的地层分别为软流塑状粉质粘土、可塑状粉质粘土。

1.2 地铁隧道施工对地表建筑的影响:建筑物建成时间早在20世纪70年代,没有抗震措施,基础下部6~12m范围内有软弱的淤泥质地层,而位于软-流塑地层中的地铁隧道正在施工当中。管棚施钻及注浆时,对流塑状地层产生扰动,具有高灵敏性的地层应力重新分布,使地表第2幢楼房西侧单元产生不均匀沉降,差值为60mm,楼房整体向西南下沉,倾斜2mm,西侧第一单元一至五层楼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拉裂缝,最大宽度8mm。为确保地面楼房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对隧道上方的第2栋居民住宅楼进行基础托换加固处理。

2 锚杆静压桩托换基础设计

2.1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在地面以下16~18m深处有一层承载力较高的混合土及强风化安山岩,这是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对于侵入隧道净空内的静压桩,在隧道开挖初支结束后再割除,使桩端与隧道初支及二衬砼结合在一起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2.2 锚杆静压桩在压桩施工中,可以较直观地显示单桩承载力,且是在房屋基础内预埋反力锚杆及开压桩孔,锚杆静压桩机具简单、操作方便、施工迅速、无振动、无噪音等污染,便于信息化施工,当建筑物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降时可随时增加桩数。

2.3 根据楼房产生裂缝沉降的部位及地质条件,要对楼房西侧9m长范围的基础进行托换处理,桩长16~18m,用?魣146mm×5mm钢管加工,单桩竖向承载力180kN,建筑物基础共布置41根桩,单节桩长2.0m,接桩采用电焊焊接,焊接内插3?魣18L150导正钢筋,焊接时,焊缝应饱满、连续,无虚焊现象,钢管桩内压浆处理,以提高桩身承载力,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灰比0.5,控制压力为0.3~0.5MPa。钢管桩施工结束后,在桩顶部浇筑250mm厚微膨胀C30钢筋砼桩帽,以加强基础与桩身的整体连结,桩头交叉筋与螺杆及钢管焊接。

3 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挖开基础引孔安装鱼尾锚杆静压钢管桩注浆封桩回填基础夯实

3.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期做好居民的安抚工作,清理出工作面,配置2台锚杆静压桩机,2台风泵,2台注浆泵、风镐、铁钎、铁锤、电焊机、及相应的鱼尾锚杆,?魣150mm×5mm的钢管桩,?魣18mm钢筋及普硅42.5级水泥,硫磺胶泥等,锚杆静压桩机。

3.2 挖开基础:根据加固的房屋基础,在施工场地内放出挖基础边线及标高。由于场地所限,土方必须及时运出,基础挖开后,量测基础实际标高及尺寸,做好基础记录,基础表面浮土及杂物要清理干净并在基础测定的位置(距柱或墙0.4m)上引出?魣150mm的孔。

3.3 安装鱼尾锚杆及压桩孔,在基础内按锚杆静压桩的布置图开呈倒锥形压桩圆孔,上口直径?魣150mm,下口直径?魣200mm。在距钢管桩孔口中心15cm的位置上,用手持风枪凿出4个?魣25mm孔径,深30cm的锚杆孔,用预先熬制好的硫磺胶泥将鱼尾锚杆锚进孔内,待24h强度达25MPa之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锚杆上的螺纹及螺距根据施工机具及反力架来确定;

3.4 静压钢管桩:在锚杆上安装静压桩龙门架,龙门架必须铅垂,保证钢管桩垂直入土,将带有尖头封端的钢管扶正入引口内,在龙门架上安装油压千斤顶及顶梁,开动高压泵,开始静压,钢管桩在基础顶部0.5m时停机,连接下一节钢管桩再静压,如此循环,直到满足压力和桩长两项控制指标即可停机,压下一根钢管。

3.5 注浆封桩:注浆采用普硅42.5级水泥,单浆液,水灰比0.5,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主要目的是使浆液充填在钢管桩内部及周围部分土体中,以提高静压钢管桩的摩擦力和抗弯性能,注浆结束后在桩头上部用微膨C30钢筋砼(UEA外加剂)浇筑桩帽,桩帽高250mm,长×宽为500mm×500mm,以便使桩与基础连成整体共同承担楼房上部荷载。

4 施工技术措施

4.1 锚杆静压桩施工前进行两根试桩,确定压桩力和桩长标准,作为后续压桩的控制标准。首先压桩力不得大于强度允许值。其次,当达到桩长后,压桩力小于标准值5MPa以上,接长桩长,当未达到桩长而连续0.5m的压桩力超过标准值5MPa可截桩。

4.2 建筑物基础静压钢管桩采取跳打法,间隔施工,防止应力集中产生附加破坏,在锚杆静压桩封桩前,先对桩内注浆,在隧道内拱部同时注浆,静压桩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地下隧道注浆压力控制在0.8~1.0MPa,通过注浆加固土体,使基础上升2~5mm后,再立即用C30砼(内掺速凝剂快速凝结)封桩,待砼达到设计强度70%(3d)后停止洞内注浆,使基础开始借自重产生下沉趋势,这样,会对锚杆静压桩产生预加应力,对今后建筑物沉降控制效果显著。

4.3 在静压桩施工过程中,建立监测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化施工。压桩顺序及进度由沉降观测数据确定,沉降大的部位先压桩,沉降小的部位后压桩,甚至不压桩。采用高精度水准仪监测基础沉降,用游标卡尺量测裂缝宽度变化,采用差异沉降法量测房屋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