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有机化学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化学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机化学重要性

第1篇: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滑行技术 少儿游泳初级教学 重要性

少儿游泳初级教学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四个过程:熟悉水性――腿的技术――臂的技术――完整配合技术,有一种技术贯穿游泳教学的始终,是游泳初级教学的重中之重,那就是滑行技术。

1.滑行技术

蹬边滑行和蹬底滑行是学习游泳的基础,要求蹬边、底有力,身体俯卧,呈流线型姿势在水面下向前滑行。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出发时,运动员蹬离出发台,经腾空,身体入水后保持流线型姿势滑行,滑行速度减至与游速相近时开始各种泳式的动作。转身时,运动员触壁后,蹬离池壁,滑行一段距离,继续游进。滑行技术体现在每一种泳式的单元个技中。

2.滑行技术的重要性

观察过鱼游泳的人可能都会发现,鱼在水中游行,并不总是频繁地摇摆它的尾鳍,它就像一个悠闲的雅士,偶尔摆动一下尾鳍,便可游出去很远,看上去毫不费力。鱼在游进的过程中,通过身体的侧向摆动产生推进力,并通过身体在水中的滑行将推进力转化为向前游进的距离。这一过程干净、利索,而不拖泥带水。然而很多初学游泳的人,甚至有些参加游泳锻炼已经很长时间的人,都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他们拼命地划水,用力蹬腿,而只前进了一点点,一旦稍有停顿,速度就会减至零,甚至出现身体下沉。出现这一症结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认真地练习滑行,没有体会到滑行技术带来的好处。即使是高水平的运动员,在他们日常的专项技术训练中,滑行技术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贯穿于整个训练的始终。运动员若具备较好的滑行技术就可以达到最佳的出发效果;较好的滑行技术可以在游进中展现完美的节奏;较好的滑行技术为转身带来了先机。

流体力学方面研究认为:流线型的物体在水中所受的外形姿态阻力最小,而鱼的外形轮廓就是典型的流线型体。理论上人类虽然没有办法使自己的身体外形似鱼类,但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身体的姿态使外形姿态更接近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滑行。

(1)滑行技术是熟悉水性的教学重点

熟悉水性是为了使初学者逐步了解水的特性,适应水的环境,学会在水中活动的初步能力。熟悉水性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呼吸、浮体与站立、滑行等。其中呼吸、浮体与站立和滑行是熟悉水性里的核心内容,呼吸浮体是基础,滑行是关键。滑行技术包括蹬边滑行和蹬底滑行,不管是哪种滑行都要求身体姿态平直,要求腕、肘、肩、髋、膝、踝充分伸展(但不能过伸),全身肌肉要适度紧张,尤其是腹部和臀部肌肉要夹紧,感觉自己就像一支离弦的剑一样在水中穿过。

在少儿初学游泳阶段,滑行技术不仅能提高少儿的水感,达到熟悉水性的目的,而且能让少儿体会在水中滑行的,激发少儿学习的兴趣,为后面技术的学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滑行技术的学习在掌握了呼吸和浮体及站立技术之后进行。初学者在进行滑行技术练习时往往出现蹬边无力,滑行时身体形状阻力过大,滑行过程身体不平衡等问题,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达到较好的滑行效果才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技术教学。“学会了滑行,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很多游泳教练都感叹如是。

(2)滑行技术是腿的技术效果的最佳体现

蛙泳蹬腿或者蝶、仰、爬泳的打腿都会产生向前的推进力。推进力是由学员的技术动作和腿部的力量决定的,但是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怎样将这样一股力量变成向前的距离。在初级游泳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员腿的技术动作正确,力量也有,但蹬、打腿的效果反而不如力量和技术稍逊色的学员。而回顾他们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往往会发现蹬、打腿效果好的学员滑行技术掌握得较好。这一点不难理解,将蹬、打腿做的功更多地转化为向前的位移,需要通过较好的滑行技术来实现。否则,我们就会看到有些人拼命地蹬、打退,却几乎不能游向前。这一点在蛙泳蹬腿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让学员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完成特定的距离,一是用最少的次数达到这个距离;二是用最快的频率达到这个距离;三是以自己的方式最快完成这个距离,教师记录成绩,对学员的技术进行评价。最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用最快频率完成的成绩最差,计评也最差;用最少次数完成距离的成绩较好,计评最好;用第三种方式完成距离的成绩与学员蹬腿节奏好坏有关,计评与节奏相关;滑行技术较好的学员成绩和计评较好。因此,在蛙泳腿初学阶段,一定要注重蹬腿后滑行的技术练习,同时还要注意蹬腿和滑行的配合,把握好蹬腿的节奏。而其它三种泳式腿的技术中,滑行似乎并不像蛙泳那样明显,但在游进时要始终保持滑行的姿态。

(3)滑行技术是学习臂的技术的关键

有过学习游泳经验的人们大都知道,学习臂的技术总是在腿的后面进行,而且要等到腿蹬、或者打的较好的时候,学习起来才会更容易掌握。这都是基于学员在前面积累的滑行技术,滑行技术掌握得好,可以使学习者的身置高而固定,有速度感,因此划起臂来也更加轻松、自如,呼吸配合的时机好,同时学员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如果没有较好的滑行技术基础,过早地学习手臂动作,则不但不容易把划手的动作做好,反而会破坏身体的平衡,使原来已经掌握的腿的技术变得僵硬,配合呼吸更加困难。臂的技术也和腿一样有节奏,即划臂――滑行――划臂,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因此,初学者在学习臂的技术时一定要强调滑行技术,巩固好滑行技术。

(4)滑行技术是完整配合技术的完美展现

在蛙泳完整配合教学初期,强调:“慢频率、低游速、小划臂,有明显的滑行动作”。蛙泳是最能体现出滑行技术的一种泳式,在一次手腿配合之后,紧接着就是明显的滑行。看北岛康介游蛙泳,最美妙的不是划手蹬腿表现出的爆发力,而是之后在水中完美的滑行技术,充分地体现了高水平蛙泳运动员对技术的深刻理解,以及节奏的完美展现。爬泳和仰泳虽然看不出明显的滑行,但是运动员在运动中一直保持着一种滑行姿态,即身体成流线型平卧。实验表明,人体在水中以2米/秒的速度滑行时,成流线型平卧阻力是12.8kg,身体倾斜5°内阻力是14.7,倾斜18°内阻力是19.2,倾斜36°内阻力是30.4,因此爬泳和仰泳完整配合要求初学者滑行技术一定要过硬,身体倾斜的角度应尽量保持在5°以内。蝶泳也叫海豚泳,和鱼游泳的原理极为相似,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

3.结语

滑行技术是学习游泳的一项基本功,它体现在游泳技术的各个环节,即出发、游进、转身等各个技术环节;滑行技术是熟悉水性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习各种泳式的基础,在此阶段应将滑行技术作为教学重点进行教授;滑行技术是腿的技术效果的最佳体现,是学习臂的技术的关键,是完整配合技术的完美展现。在少儿游泳初级教学中,应重视滑行技术的教学,将滑行技术的练习贯穿于整个泳式学习的始终。

参考文献:

第2篇: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有机化学”这一名词最初的提出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由于科学条件限制,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从天然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的有机物。因而许多化学家都认为,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这也就说明有机化学在最初的发展中也是以实践性特征为主的,更加说明有机化学课程的实践性意义。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有助于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课堂以老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氛围,顺应了有机化学的最初定义。此外,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是化学教学的新突破,在学生学习能力上,加强了自我学习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满足了当今社会人才市场对于科研人才的需求,同时,解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二、目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一)有机化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化学实验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展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化学实验的教学以及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聆听课堂内容为辅的教学方式为主,由老师将实验的要求、步骤、目的、试验器具的用法、化学材料的用量一一进行说明,有的甚至让学生进行比较,以防止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因忘记实验步骤而停止实验的现象发生,然后让学生“照猫画虎”,对有机化学的实验步骤进行生搬硬套。化学实验本应是活跃的,充满课堂氛围的,是对理论知识实践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感受到化学知识的乐趣,进而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然而陈旧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抹杀了化学实验的活跃性特征,还加重了化学课程的枯燥性,让学生感到乏味,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在化学理论教学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更为严重,教师一味地对化学课本上索然无味的化学理论进行讲解,没有任何趣味性可谈,也就出现了学生上课打瞌睡、交头接耳、聚众聊天等课堂问题的出现,更有甚者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过于单一,过于传统,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中能动性的发挥。

(二)课堂内容安排不够合理,缺乏科学性

规划一堂优秀的化学课程的有效进行,离不开课堂内容的合理化安排,合理化教学内容对于教学质量是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在目前的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安排中,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化学课本中绪论的讲解。绪论,一般在学术著作开篇,概括作品内容、研学要点以及方法,绪论介绍了课本内容的价值与意义、逻辑性思维以及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安排等,绪论的学习能让学生对于化学课本的整体内容作一了解,并且全面理解课本内容的编排思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然而在现实的有机化学教学中,多数老师往往不讲或者略讲绪论内容,认为绪论不是正式的课堂内容,没有讲解的必要性,对化学课本中绪论内容的认识不够全面,也不能深刻理解,从而忽视了绪论内容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对于化学课本内容的了解,也不利于教师对课本内容的渲染,从而阻止了学生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二是只注重课本重难点的讲解,不与学科发展趋势相结合。课本重难点的讲解是课程的安排,也是高校教育的要求,教师及时、有效地将课程重难点进行讲解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部分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而不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不利于学生拓宽学习思路以及学习视野的开阔,反之一味地注重学科发展趋势的讲解,会让学生没有任何理论做基础,像房子没有了地基,因此,只有有效地将化学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在课堂内容讲解中有效地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是不同专业化学内容的讲解。化学内容涵盖的领域非常广,医学、工程、建筑、食品等,因此,在不同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内容讲解中,要针对专业内学生的专业领域选择内容,例如在医学类专业的有机化学中,就要讲解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内容,有机磷的分析等;在建筑专业的有机化学中,可以讲水泥的制成等内容。总而言之,课堂内容的合理化、科学化规划对与课堂效果十分重要,反之,则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

(三)没有强有力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结果的唯一标准,这也就说明完善的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在现阶段有机化学的评价体系中,学校根据学生期末考试的考试成绩以及实验的完整性进行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结果的评估,表面上来看,还是比较完善的,既涉及有机化学的理论考核,又涵盖有机化学的实验考核,然而,在实验考核过程中,并没有强有力的考核标准作指导,只是根据教师的观察给予评分,这在一定程度缺乏科学性以及公平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学好有机化学最有利的途径之一。因此,在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代名词,教师可以利用一系列互联网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征,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中运用情景再现将化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将学生有效地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生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理论的趣味性所在,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二是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相比于有机化学的理论课程而言,实验课程本身的能动性和实践性较强,化学教师只要将实验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落实就可以了,在实验性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对实验内容进行引导性讲解,而不是将步骤一条不差地抄给学生,在实验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实验的步骤,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总结,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为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丰富教学内容,并进行合理化安排

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无非是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在进行内容的合理化规划上,要将二者协调发展,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将著名的或者与实验课程相关的视频内容进行播放,并作一讲解,让学生在实验视频中有所领悟,从而举一反三,更好地完成实验课程的教学。在化学理论的学习中,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化学课本中的绪论内容,对其重要性作一分析,此外,在绪论的指导下,将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有机化学的课程重难点进行有效结合,既让学生学习了固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同时又充分了解时展下的学科现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不失基础理论知识做奠基。

(三)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除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还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在学生学生效果评估上,应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并将评估重点从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转向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有利于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上,不能只单单观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加强评估,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做好保障。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变,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对于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在这一环境下,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应教育大环境下所给予的教学要求。有机化学课程教师要站在时展的立场上,充分考虑有机化学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并深刻了解有机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应多参加一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才市场对于科研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不但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从加强自身教学素养出发,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培养科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高伟 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肖凤娟,王少辉,杨晋辉,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06:21-23.

第3篇: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药学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1]。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化学反应繁多且复杂,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感觉有机化学难记、难学且枯燥无味,甚至部分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产生厌倦情绪[2]。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有机化学,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讨。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多,结构性质多,反应多且易混淆,概念抽象,反应机理抽象难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难懂难学,易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地方院校的学生,基础稍显薄弱,在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对化学就不感兴趣,进入大学后对化学类学科还残留一些不“感冒”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在第一次课讲讲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有机化学的关联性。如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于此类化合物滥用引起的,比如“吊白块”、“西瓜膨大增甜剂”、“面粉增白剂”、“反式脂肪酸”、“增塑剂”等[3];讲讲有机化学与药学互相关联的例子,比如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简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等,这些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其次,可以讲有机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励志故事,从人文思想上陶冶学生,无形中会增加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与重视程度。最后,老师第一次上课在形象、教学内容、激发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精心琢磨。比如,我院药学专业学生化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对有机化学有愄具心理,第一次上课适时鼓励他们就显得相当重要。现在的大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这样容易造成知识点越积越多,学习越来越吃力,慢慢产生“放纵式”学习,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究。我们平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多布置团体作业给他们,这样无形中可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无形中促进他们要学习,不能拖团队的后腿,从而保持学习积极性。此外,我们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有机化学学习交流会,由高年级学生分享学习有机化学的心得,谈谈没有学好有机化学导致以后在学习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时的困境,“前车之鉴”有一定的鞭策作用。提高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会有不错效果。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元化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稍显陈旧,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改革,以适应教学发展和创新药学人才需要。首先,我们根据自身院校办学特色并结合学生整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略讲与自学等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比如波谱解析的知识和糖、氨基酸、蛋白质等内容作调整。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李霞[4]、刘玉梅[5]等人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加以改进形成一套适合自身院校的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药学专业培养体系的特点,把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知识与有机化学紧密结合,比如:讲酚这一章时,讲酚羟基性质,可以联系药物化学有酚羟基的药物,让学生课后去寻找归纳总结,然后再课堂讨论总结,这样既能丰富有机化学视野,又可让学生体会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机化学教学手段不断发展,形成很多不同特色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加以应用,形成多元化特色。如我们可以用案例教学法讲马氏规则,亲核加成反应等;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6]讲化合物的命名、性质等;采用多媒体,把一些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当然,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也必不可少,特别是机理解释,习题讲解时,板书的现场推理,能更好地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当然,有机化学教学手段还很多,根据自身教学特色,创新性地结合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调查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建立试题库

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很多知识点易混淆,如果课后不复习,很容易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平衡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建立试题库。这样方便学生课后利用试题对知识点深入了解,同时期末还可用来作考察学生的试题,这样可以达到每届平衡科学考察学生。我们建立试题库,根据自身院校特色与学生综合情况,调查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精心钻研,每年不断改进。首先,根据每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情况,对试题难易程度、得失分情况、题型变化、知识点掌握等作个汇总,逐步建立题型多样的试题库。其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对某些知识点讲解所用教学方法,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作个汇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科学平衡建立试题。再次,让学生参与建立试题库,根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容易忘记,难于理解的知识来出题,然后老师筛选出一套试题库,这套试题库用于学生以练题促进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通过学生出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4创新实验教学,优化考核方法

有机化学是理论和实践很强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不但可丰富理论知识,还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学生做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效果并不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为适应药学人才培养发展需求,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试探性改革。首先,精选实验内容,改编部分教学内容。有些实验内容陈旧,我们根据药学专业,把部分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改编。其次,安排综合性实验,开设创新性实验。有机化学与其他课程有交叉渗透,我们会开设综合性实验,指导学生完成。最后,为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对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我们有机化学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我们可以科学创新改革,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首先,可以在平时成绩这一块增加比重和考核类别。如课题讨论、课后习题、小组讨论、团队作业(PPT形式)、调查总结报告等,这样不断促进他们学习,慢慢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实验成绩,我们对平时的动手操作和实验结果很重视,把它作为实验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样无形中让学生平时增加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起到好的实验效果。期末时,我们会组织实验操作考核,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平时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期中成绩,我们在教学中段进行期中考试,作为阶段性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现在的学生较懒散,有中段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他们保持学习积极性。有机化学随着药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药学人才,我们必须对有机化学教学不断创新改革。在教学中,根据不同院校办学特色与学生综合情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理念,不断丰富课堂文化,在改革探索中形成特色教学体系。如何更好地促进有机化学教学发展和改革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学工作者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伍国云,申,肖腊梅,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16):256-257.

[2]周建波,曾明,陈文.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经验总结[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180.

[3]裴强.食品安全问题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化工,2011,39(20):151-153.

[4]李霞,谢龙,吴晓青,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J].广东化工,2015,43(10):192-193.

[5]刘玉梅,黎江,廖玲.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J].海峡药学,2015,27(5):257-258.

第4篇: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例如通过“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和疗效,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能够评价高分子材料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知道甲醛等主要污染物的危害,认识“白色污染”危害和防治办法等。通过“化学与技术”的学习,学生学习的有关煤、石油、塑料等材料等专题中渗透了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实验化学”的学习,学生将对醛、酚、羧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相关反应有更深入的认识。由此可见,高中化学新课程是经过整体设计的体系,学生不管选择哪一个模块进行学习,都可以掌握必备的有机化学知识,都能够达到高中阶段基本的要求,既保证基础性又具有选择性。“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则系统地对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等进行研究,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机化学研究方法指导与训练,其难度和要求与其他模块涉及的有机化学内容要求相对要高。该模块为选修模块,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重要性的认识,并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有机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提高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程度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志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化学作业的重要性

化学作业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消化,能培养科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通过批改作业,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洞察教学进度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化学作业是与有机化学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验、巩固和反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和补充,更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张扬个性的渠道之一。把作业作为一种手段和教学过程,不仅能反馈、吸收、弥补、加强知识,而且能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

三、有机化学作业有效设计的途径

(一)兴趣类型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一些有机物的知识,所学知识比较简单,高中阶段的有机化学理论难度大、范围广,学生学起来有点吃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此,我们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中的规律“编排成“快板”,并在校园艺术文化节中表演。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又陶冶了情操。《趣味有机化学快板》:有机化学并不难,记准通式是关键。双键为烯叁键炔,单键相连便是烷。脂肪族的排成链,芳香族的带苯环。异构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间。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羧酸羟基连烃基,称作醇醛及羧酸。羰基醚键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苯带羟基称苯酚,萘是双苯相并联。去H加O叫氧化,去O加H叫还原。醇类氧化变酮醛,醛类氧化变羧酸。羧酸比碳酸强,而碳酸强于苯酚。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烃的卤代衍生物,卤素能被羟基换。消去一个小分子,生成稀和氢卤酸。钾钠能换醇中氢,银镜反应可辨醛。氢氧化铜多元醇,溶液混合呈绛蓝。醇加羧酸生成酯,酯类水解变醇酸。苯酚遇溴沉淀白,淀粉遇碘色变蓝。氨基酸兼酸碱性,甲酸是酸又像醛。聚合单体变链节,断裂π键相串联。千变万化多趣味,无限风光任登攀。

(二)生活类型作业,让化学作业回归生活。设计作业时,面向学生,立足课本,放眼课外,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案例:学习有机物的性质、用途。设计作业: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有机物的性质、用途。上课时,分小组汇报调查结果。例如,有一个小组在探究生活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可燃性、耐热性、电离性,设计了实验。①将一定量的食盐、花生油分别加入到两支盛有2ml水的试管中,震荡片刻。②将一定量的食盐、花生油分别加入到两支盛有2ml汽油的试管中,震荡片刻。③取一小块聚乙烯塑料碎片,用酒精灯加热。④将氯化钠溶液和汽油溶液分别作导电性试验,接通电源后,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三)自主类型作业,向自主型、研究型、合作型课题作业转变。新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改变以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案例一:(学习了乙烯的性质后,布置课后思考作业。)请根据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地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案例二:(学习苯的结构前,布置预习作业。)探究苯的结构:1.按照苯的凯库勒式,你认为苯可能有哪些结构特点?2.根据苯的凯库勒式,预测苯应该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3.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第5篇: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有些有机化学实验因为仪器本身和实验操作的限制,不能设计成微型实验,必须选择做常规性实验。但是有机化学实验所用的试剂大多毒性比较大,而现有的实验教材中试剂的用量都比较大,为了实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教师可以提前预做实验,减少相关试剂的用量,如果实验效果较好,而且又不影响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等实验要求时,就可以适当减少试剂的用量。特别对于性质实验,在不影响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试剂的用量也可以采取微量化。

    2开设微波实验

    近年来,微波促进有机化学反应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微波辐射加热试剂用量少,生成物更纯净,回收率高,废弃物较少,不污染环境。因此可以将某些有机实验选择地改造为微波化学实验,直接或间接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微波反应中的干反应避免了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对防止环境污染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干反应成为微波化学反应研究的热点。尽管微波反应中的干反应需要载体,但有些干反应不需要载体却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如微波辐射合成阿司匹林[5]。计算机模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有些有机化学实验尽管污染比较严重,毒性比较大,但不能通过改进而减少污染,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采用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将实验讲解、规范操作等一系列的实验过程呈现出来。这样做既减少了以往性质实验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理回收处理“三废”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能乱倒废液、废渣,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对于某些溶剂如乙醇、乙醚等要回收处理后循环利用。对实验中产生的废酸、废碱及其他污染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另外,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环境的绿色化还可以通过改进催化剂,不排放或少排放有害物质[6],这样可以对“三废”进行最大限度地控制。

第6篇: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科研能力;培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43-02

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当前化学实验特别是有机化学实验已经成为高校新的污染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有机化学实验药品的用量急剧增加,化学实验教学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实验教学手段的过于陈旧,阻碍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是预先将实验目标、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设计好,学生只需要按照上述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可。这种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只是让学生对现有实验方法的一种验证,但由于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自由探索。

2.实验过程中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违背了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常量性质实验和制备实验是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的主要核心内容,易挥发性溶剂和毒性试剂的使用偏多,实验过程中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传统有机化学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教材所写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即可,不利于提高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科教兴国战略与质量工程建设的实施对高校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经济、安全、高效、低污染的新型实验技术手段,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显而易见的,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对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重点推广尤为重要,因为它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微型制备实验把合成产物的数量控制在不超过后续测试的需用量作为一项原则。在满足实验所需获取的化学信息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使原料试剂的用量大幅度地降低,减少了化学反应对环境的污染。这种微型制备方法,非常规化学实验的简单缩小,大部分是近代科研方法的模拟,将合成与鉴定结合在一起。通过由常规到微型实验方式的演变,使学生体会到如何利用有机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来重新设计、改造、组合各种仪器装置,以满足不同的实验要求。

二、与传统实验课程相比,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色

1.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塑造绿色化学的环保理念。实验内容上秉承传统方法与实践创新知识相结合,在保留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和经典有机合成实验内容的同时,将不断发展中的有机化学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扩充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相关内容。

2.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实践课程教学最新进展的及时掌握。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效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还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加强以及绿色化学理念的建立。

3.由于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试剂用量较少,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因试剂使用量大、原料价格昂贵、溶剂处理危险等问题,使得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开展,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意识的培养主要考查学生对科研信息的全面收集、综合分析、正确判断以及积极实施的能力。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效途径。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预习报告除了包括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图以及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充分地利用校园网图书馆的丰富资源,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反应物、产物、溶剂等相关的理化性质、毒性以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养成主动掌握化合物性质的习惯。

2.有利于本科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是巩固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单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技文献的查阅能力。改变学生实验过程中完全依靠老师的不良现象,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以满足现代科技社会对化学专业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3.有利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往往是“按部就班”,由于有机化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机会很少,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正确引入,使得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进一步微量化,为实验方案的重新设计和修订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对激发本科生的创造欲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本科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建立。对于有机化学反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产生有害物质的化学药品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涵。它对化学药品的基本原则是不用危害品,减少用量,回收并循环利用。微型有机化学实验降低了化学试剂和药品用量,节约了化学实验教学经费的支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实验过程中“三废”的产生,降低了对实验室环境污染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排放。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预防化学污染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

5.有利于培养本科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是对常规化学实验的重新设计和再实验,通过使用微量试剂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所以说微型有机化学实验并不是常规化学实验的简单缩小。因此,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要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由于试剂用量少,实验装置的尺寸相对较小,实验过程中容易引起反应物和产物的损失,这对反应产率的高低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细心、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利用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例如多安排一些合作性较强的实验,带有研究性、探究性的实验以及综合趣味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单凭个人力量很难完成,需多人参与完成,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通过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得成功。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现欲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通过对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分析、思考与合作,建立起与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微型有机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摸索和探求,微型实验产品量少,做实验需要小心谨慎,特别仔细、认真,对称量仪器精度自然要求会比较高;微型实验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更细心、更高的实验技能和技巧,开始不容易掌握要求很精细的操作,需要用常规实验启发或者引导;此外,微型制备实验相对损耗大,易造成产率偏低,与生产实际偏离较大。所以在积极推广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正确看待常规有机化学实验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微型有机实验与常规有机实验的关系,合理安排两者比例。常规实验与微型实验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如何合理安排是关键所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微型化学实验和常规实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两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

总之,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既注重实验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强化,也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相信通过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一定能够使微型有机合成实验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推广,从而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慧泉,马继龙,朱美安.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2):73-76.

[2]黄家锐,唐凤.综合化学实验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3):140-141.

[3]努娜,莫日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其改革[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45-46.

[4]王海滔,余振强,陈彦涛,吕广辉,刘波.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学,2010,38(2):202-204.

第7篇: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由于医用有机化学理论课内容比较多,且授课内容中涉及许多反应机理,反应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对授课内容的理解还是记忆都面临诸多困难。近些年来,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立足于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对学生而言,兴趣会促使其进行深入和创造性的学习,并且产生积极的,使得学生对其所学课程感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性的思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在国内的各个高等院校里,医用有机化学是医药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一般设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许多刚入学的学生对有机化学不太了解,并且还要同时学习其它的基础课及专业课,导致许多学生对有机化学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学习兴趣。

21世纪科技快速发展,现代医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化学成为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最佳方式,使现代医学与有机化学联系更加紧密。在安排课程时,应当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医学知识关系紧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创新点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医用有机化学的兴趣与激情,也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以后与其它专业课更好的衔接。比如讲解羧基官能团时,学生学习了阿司匹林的结构及其合成方法,如果进一步讲解阿司匹林的一些药理作用及体内代谢过程等知识,不但做到有机化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追求知识的渴望。

对于初学有机化学的学生来说,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讲课时可以试着讲解一些有机化学历史及其与医学相关联的知识。例如,近年来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化学诺贝尔奖有十几项,并且化学为人类基因工程测序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实例能使学生科学认识化学与人的生理过程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再如讲解醇与醛等内容时,提出交警如何判断驾驶员是否属于酒后驾驶等现实问题,告诉学生醉酒者血液中的乙醇能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氧化,使橙色的试剂转变为绿色,从而实现乙醇的检测。这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且使有机化学与医学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医学理论,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医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要使学生打开思维、充分想象,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探索能力,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以及归纳法,使其相辅相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讲授卤代烃时,将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利用比较法进行对比,同时,亲核取代中的SN1 机理和SN2两个典型的反应机理也可以采用对比法进行讲解。二是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导学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回答)和学导式(学生提出问题,老师通过辅导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积极性)以及讲授式相结合,从以教师为重心进而转为以学生学习为重心的教学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课下及时总结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针对医用有机化学中结构式繁多,并且空间构象、分子轨道等都特别复杂,要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加深对立体化学的理解。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众多科目的教学中,实验课都是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医用有机化学也不例外。学生通过学量的基础知识,为自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实现理论知识的整体价值。因此,我们根据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实验内容,增加应用性实验,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许多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并且在课余时间能够自己动手去完成所设计的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认知和创新能力。例如,己二酸制备这个综合设计性实验,此实验综合了反应仪器的组装、多种反应原料的添加及重结晶、抽滤、干燥等几项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思维活跃,查阅了大量文献,同时设计了多种方法。学生不仅是在完成实验任务,同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也为学生自身以后的就业与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回顾,分析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使他们逐渐培养起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医用有机化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联系医学实际,使学生充分认识有机化学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高度协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力强的高级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洪丽雅.浅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2 (4):79-80.

第8篇: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有机化学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有机化学是一门源自于生命体,发展于生命体,并融合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独立学科。根据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的要求,有机化学作为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任务。其前期课程有无机化学,后续课程有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等。为了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在本专业当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对我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情况和对学生抵触学习有机化学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1本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情况分析

1.1有利因素。

①学生在第一学期完成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②学生有较强的纪律性,有一定程度的求知欲;③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各类社会活动,可塑性较强。1.2不利因素。①大多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文科,化学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对化学有抵触心理;②思维不够活跃,对抽象理论缺乏学习热情;③学习习惯和方法欠佳;④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较弱,习惯于背诵现成答案;⑤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较差;⑥部分学生较浮躁、贪玩。

2学生抵触学习有机化学的主要原因

2.1课程本身的特点。

有机化学课程包含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有机化合物、生物活性类有机化合物等内容,以官能团为主线,论述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及性质。和无机化学不同,有机化学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每一部分并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具有很强的前后关联性。只有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当中打好基础才能更好、更轻松的学习后面的知识。而有些学生忽视了前面的学习,所有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感到困难和吃力,加上有机化学中机理部分涉及较多,让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

2.2教师教学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展,许多新兴媒体也广泛应用在教学当中,目前很多高校高校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尤其基于有机化学自身课程的特点,通过多媒体可以加入适当的动画,可以解决一些抽象的机理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如果仅仅只用多媒体也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对教师来说,可能会有备课不认真,出现从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的现象;禁锢思维,容易减少或遗漏根据随堂情况所作出的发挥,引申或补充;容易忽视学生对知识点的反应,错过了最佳调整上课进度的时机。对学生来说,PPT播放速度过快,有些学生只顾用手机拍课件,而无暇顾及老师和课件所讲的内容;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1]。加上有些老师虽采用了新型的教学手段,但仍然沿袭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依旧是一个盲目、无我、被动的过程。

2.3实验课课时较少。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随着实验课课时的减少,实验数目也随之减少。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减少学生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机会,也对学生的实操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2.4学生不够重视。作为我院基础化学教研室的一名有机化学教师,大多数老师和我一样毕业于化学专业,并不具备扎实、丰富的医药类方面知识,因而不能将药学知识很好的和有机化学教学联系起来。部分学生认为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课,而不是专业基础课,不会影响他们的专业课学习,因而使得他们体会不到该门学科的重要性,也缺乏学习兴趣。

3改革方案

3.1根据我校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充分考虑高职的教育特点,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教学的导向。在知识点的选取上更符合高职教育要求和目前的生源情况,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原则,注意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系统阐述,适当降低起点和理论难度,简化对复杂反应机制的推导论述,淡化学科意识,偏重应用(强化有机化学与中药、人类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内容编排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散难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2精心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加强学习,多读一些与有机化学相关的医药类书籍,增加自己医药类方面的知识储备。另外,充分利用我院自身的优势,多听一些药学相关的课程,尤其是有机化学的后续课程,例如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技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制剂分析等。根据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增加与之匹配的实例,使授课内容生动有趣,而且也掌握了后续课程对有机化学的知识要求,进而及时调整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以期增强有机化学的实用性和学科间的联系。其次,虽然现在新兴教学媒体很多,但很多是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板书教学的,因而在选择教学手段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板书,而应该将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结合,开展启发、讨论及探究式课堂教学,并适时采用案例教学法[2],小组讨论法、课堂演示法、微课、翻转课堂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以设计合成阿司匹林为案例,启发学生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和性质出发,层层剖析出所需的反应条件,最终得到利用酚羟基酰基化反应来解决问题。最后,注重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加强学法指导和解题指导。在教学中有意的设问,组织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及相关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该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突出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在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重点掌握的前提下,更多的选择对药物的提取或合成的相关实验。对常规实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即我讲给你听,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我来纠正你。除此之外,选取一些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果,通过讨论得出各自实验方案的优缺点,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的同时,对有机化学在其本专业当中扮演的角色有更加直观地感受,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对本课程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张占孝.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80-182.

第9篇:有机化学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中药专业 有机化学 教学设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由应试型教育向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转轨的时期,这是我国高教事业的重大变革。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1]。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有机化学教学,无论从教材结构、教学手段,还是从与专业结合的角度来看,都与满足教育转轨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有机化学是中药专业学生入校的第一门重要基础课,不仅为后续分析化学、中药化学等课程提供必备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还担负着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的重要任务。教师上好有机化学课,对中药专业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化起到特殊的作用。有机化学的部分知识贴近生活,学好有机化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很多的常见问题。本来有机化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学习起来应该很容易,可是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相反问题很多,经过了解,我发现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害怕,以及对有机物结构的不理解。招生时的文理兼收导致学生的化学基础差异很大,给有机化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对中药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有以下几点设想。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习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真正进入有机化学的学习之前,要给学生上好第一堂课,在这堂课上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给学生进行讲解:一是向学生讲解有机化学在平时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和作用,比如有机化学在医药、农药、材料、药物合成等多个领域的具体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给学生介绍学习有机化学应注意的问题和学习方法,消除学生对学习有机化学的畏惧心理。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有机化学时掌握有机物的结构的重要性,结构决定性质,各种官能团的讲解要详细。

二、提出做人道理,落实育人目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任课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有义务向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利用我国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为振兴我国的中药事业而学习的热情。在进行爱国主义的教学中,可以渗透职业理想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能把进入大医院、大城市作为唯一的就业途径,而应该面向基层,到农村去,到老少边穷地区去,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大学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授课进度快,课堂复习辅导时间少,但自习课相对增多。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重视课前预习及课后归纳,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可以先告诉学生每章的重点、难点,讲授大约几学时,讲授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心中有数。每次提前下发预习内容,给学生布置明确、具体、带有启发性的阅读作业,或设置一系列思考题,帮助他们把握重点,了解难点,预先了解知识的脉络体系。每章内容学习完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先自己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

四、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有机化学的特点是物质种类繁多,如果教师不注意调整教学方式,一本教材、一支粉笔,面无表情地讲完一本书,学生就会死气沉沉,心不在焉地听完一本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强烈的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精神,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獾油可治烫伤,事实上除獾油以外的不少动物油、植物油都有一定的消炎作用,由此引入油脂的教学,学生会较有兴趣,也密切了有机化学与中医药的联系。

五、发挥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验是树立学生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科学态度的树立,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刚毅顽强、对事业充满信心的素质等[2]。教师做演示实验时,要讲解各种仪器的正确操作,边演示边讲解,并指导学生边看边想边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概括等方式来发展思维能力。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步骤、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后能保持安静,按指定座位就座,清点好仪器,防止进入实验室后“照方配药”,效果不佳。实验中,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一丝不苟地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反应都是有条件的,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中,加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体,应使液体迅速升温到170℃,才能生成乙烯气体,如果加热到140℃,就生成乙醚。学生通过对所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运用,不但可促进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安全、爱护公物、节约药品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在中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除了要教学生基本知识以外,教师还应教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新世纪的中药高素质人才而教书育人。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在不断思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才能越教越好。

参考文献:

[1]段志坚,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