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区域经济; 金融服务; 前景
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的发展。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顺利推动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国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但在这片幅员辽阔的疆土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持续存在。由于地理位置及资源能源的先天分配不均衡,必然造成某些交通便利、与邻国交流多、资源能源较多的地区较其他地区先发展起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矛盾并未得到解决,某些区域虽然出台便利政策、学习先进经验,但因其发展相对落后,依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弱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 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 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 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 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4 努力提高金融资产增长的质量。允许不同形式的金融组织存在,适当增加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同时各主要银行之间应有能力在竞争同时共享部分资源。健全互助机制、合作机制和扶持机制,减少内耗浪费。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川渝合作 成渝城市群
中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向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推进。珠三角从小珠三角到大珠三角的扩展再到泛珠三角的提出,长三角“15+1”机制的推进,紧锣密鼓的京津冀规划,环渤海城市群、沈大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东营)的涌现,使得城市圈、城市带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落后的西部也有这样的地区,那就是成渝地区。
一、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划分
成渝地区是我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四川盆地。川渝共同确定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区的23个区县进入“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确定老成渝高速公路经济带、黄金水道经济带和川东北经济带三条区域经济发展轴心。经济区幅员面积15.5万平方公里,2005年GDP近9000亿,常住人口8000多万,分别占重庆和四川总量的25%、55%、65%。范围大致包括:西至成都为中心的宝成-内昆铁路,东至重庆为中心的襄渝铁路,北至成达铁路,南至长江上游的重庆-宜宾沿线。这一地区人口密集、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城市星罗棋布,是我国重要的重型机械制造、电站设备制造、军用飞机设计制造、电子信息科研和设备制造、汽车制造、水能资源开发、天然气资源开发、天然气化工、核工业和其他军事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二、成渝经济区的的区域优势
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与武汉城市群相接,向南经过西南出海通道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目前国家正在修建上海―重庆―成都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预计到2009年至2010年建成通车,成都到达重庆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四川和重庆正规划向铁道部提出,再建一条成渝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将提高到300公里,届时成都到重庆只需要1个小时。这不仅有利于成渝经济区产业的互补,还有利于提高成渝经济区的竞争能力,降低产业成本,方便四川和重庆人民的交往。”
三、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并非易事。成渝经济区既承担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任,又是中央企业、国防工业集中而条块分割矛盾突出的地区。成渝两地政府的合作固然重要,但中央政府的政策和作为更为重要,这些政策包括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区域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建设政策、特区政策、税收政策、率先开放政策、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等等。由于成渝经济区的结构和问题与东北有许多共同处,成渝地区也应实行“东北政策”。成渝经济区在川渝合作和中央政策支持下,能够也应该成长为西部和全国的重要增长中心,成长为具有全国意义和区域意义的“第五极”。
而成渝地区在形成上述两种机制方面仍十分孱弱。一方面,成渝地区从未被高层政府设定为一个特定的规划区而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必要的行政调控与统一规划,以促进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成渝两市的空间互补作用能力弱,区域自组织机制没有形成。虽然重庆、成都的城市规模、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前列,对中小城镇及区域的辐射影响最大,但成渝两市之间毕竟相隔300多公里,两市的影响力范围也还远未强大到在空间上相互重叠或呈连续分布。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了人口与物资在两个城市之间的可移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空间运输成本,但时间成本仍然很高,500公里的铁路线要花10小时以上。成渝高速公路的建成虽然大大降低了两地的空间距离(成渝高速公路全长340公里)和时间成本(只需3至4小时),但公路运输在准时性、全天候、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费用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使其难以成为城际快速交通的主要运载工具。由于空间可达性尚不足以保证在成渝两个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一定的通勤流,进而沿成渝交通轴线形成密集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因而成渝两市以物质、人员、服务以及信息交换为特征的空间相互作用力十分薄弱。
四、发展机制与思路
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将有利于川渝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通过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优先发展区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成为承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载体。
在共建成渝经济区过程中,将请国家发改委和中央有关部门编制规划,从而有利于合理进行产业配置和空间布局,使经济区成为西部开发战略的高地、西部投资的“洼地”。
成渝经济区将加强合力,推进国家级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成渝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跨区域的重大项目将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下,得到更好更快的建设。”
以共建成渝经济区为载体的川渝合作,不仅有条件和可能,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川渝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我们衷心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双赢互利。我们必须要淡化行政区域概念,增强经济区域观念,自觉打破行政藩篱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在经济区域更加畅通和融合。”
参考文献:
[1]戴宾:成渝经济区与成渝城市集群、成内渝经济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
关键词:县域经济;后发优势;产业发展
Abstract: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normally have late-development advantages,but whether these advantages could be taken full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resources but also social institutions,technology development,human resources and capital flow. As a less developed county that does not have enough resourc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bout 10 years,Chiping now has become the first“top-100 counties”in the western area of Shandong province. Consider Chiping a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bject,by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lization way of Late-development advantage,to attemp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counties that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Key Words:county economic,late-development advantage,industri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83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11-0042-05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两大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关键性层次。近年来,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茌平县在辖内电力生产过剩、电解铝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营造良好的资金和制度环境等手段,将电解铝行业打造成为辖内主导行业,掘取了第一桶金,并随之延展产业链条,后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1993年至2010年,茌平县由山东省典型的欠发达落后县发展成“全国产业发展百强县”、“县域竞争力百强县”。本案例通过分析茌平县域经济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超越式发展的过程,得出了欠发达县域如何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以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启示。
二、后发优势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后发优势理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对欧洲较为落后国家工业化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假说。即: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有先发国家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和先发国家积累的科学技术、较为成熟的计划、生产设备、组织结构、管理经验及各类人才等现代化文明成果可供借鉴,所以,后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上比先发国家具有优势,发展速度会大大加快。阿伯拉莫维茨也肯定落后国家具有后发优势,但他认为这种后发优势一般情况下处于潜在状态,后发优势能否发挥取决于一定的条件:一是技术差距,即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距,这是经济追赶重要的外在因素,正是因为存在技术差距才使经济追赶成为可能。二是社会能力,即通过技术引进、人才培养、模仿和创新制度、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等手段提高发展速度的能力。不同国家和地区正是由于上述条件差异,才出现了有些后发国家能够成功地赶上先发国家,而大部分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后发优势学说的研究也迅速升温。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四个角度进行的:一是从发展经济学角度。郭熙保等从发展经济学出发,对涉及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二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陆德明等提出了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三是从现代化理论角度。罗荣渠等归纳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表现形式,进而揭示后发优势实质上是由“时间差”而形成的一种“优势”。四是从技术经济学角度。傅家骥等探讨了作为后发优势重要表现的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后发优势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
上述关于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归纳后发现:欠发达地区均具有一定形式的后发优势,并且经济相对落后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由此产生的后发优势也是多方位的。其主要类型是:(1)资本的后发优势。后发区域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先发区域。因此,在经济发展的适当时机,构建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间顺畅资本的流通渠道至关重要。(2)技术的后发优势。后发区域不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来重新研究和开发这些已经存在的科学技术,只要花费很小的成本和时间就可以把这些科学技术学会并运用于生产之中,极快地缩短了与先发区域的技术差距,使后发区域能够比先发区域发展更快。(3)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有两个体现:一是后发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二是先发区域对后发区域知识的溢出效应。通过对先发区域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后发区域能够直接进入知识的较高层次和较新阶段,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创造人力资本。(4)制度的后发优势。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区域学习、效仿和借鉴先发区域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5)产业结构的后发优势。后发区域产业结构具有以农业为主的特征,其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从农业经济转为现代工业经济,最终实现工业化。这些后发优势的实现不仅要取决于众多条件的支持,而且还取决于各种要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有效组合。
我们通过对茌平县经济发展的研究,证明了欠发达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后发优势是一个动态的、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茌平县的后发优势发挥
(一)茌平电解铝的上下行延伸
茌平县位于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市,辖区既没有丰富资源,周边也没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倚重。1993年茌平县人均GDP为1792元,为全省人均GDP的55.6%,在全省91个县(包括县级市)中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76位。
当时茌平县的工业结构极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电力产能过剩,远远超过当地的生产需要。1993年,全县电力生产为2606万千瓦时,而全县仅需要1590万千瓦时,近一半的产能空闲。加之地方电厂上网售电规模受国家电网的限制,电厂发的电也不能全部卖出去。尤其是到了1997年,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对规模较小的地方小火电进行关停并转,茌平热电厂也在关停并转的范围之中,面临着“不转型就灭亡”的生存选择。
为避免被关停的命运,该企业对电力生产及相关的行业进行了考察。当时我国的电解铝市场还属于竞争不充分的市场,行业的毛利率一般在20%以上。同时,电解铝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不属于专利性技术,不存在技术壁垒限制,比较容易进入。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上马高耗电的电解铝,可以达到“三赢”的目的:一是将电厂转为电解铝的自备电厂,避免被关停的命运;二是电解铝能够消耗电厂过多的产能,提高电厂的效益;三是在自备发电厂的前提下,电价没有上网成本,生产电解铝具有成本优势。但是电解铝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建设一万吨生产能力的电解铝需要投资5000万元,而当时茌平热电厂的资产规模还不到2亿元,每年的利税在300万元左右,积累相对较少,根本无力进行投资建设。
(二)信贷介入与私募融资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该企业首先想到的是向商业银行借贷,但是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贷款,一是因为没有接触过电解铝行业,对其生产前景有顾虑;二是因为热电厂的资产较少,自身实力一般,即使上报也难以通过审批。
此时,农村信用社主动提出支持热电厂新上电解铝项目,原因是农村信用社对电解铝行业和热电厂都有一定了解,决定给予4000万元贷款的支持。1998年,热电厂建成了茌平县第一个产能为1万吨的电解铝生产车间。
1万吨电解铝生产项目投产运行后,第2年就产生了600万元的效益,这是原来电厂年收益的2倍多。1999年,茌平热电厂正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信发铝电集团。同年5月,信发集团又新上了7万吨电解铝生产线。在资金的筹集上,由于电解铝较高的收益,采取了贷款加私募股权融资的形式,从公司内部人员开始,很快完成了3亿多元的融资。2000年9月建成投产后,1年后的利税达到了2亿元,这对茌平县的产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1998年茌平县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4.7:3.5:1.8,而3年后的2001年,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4.0:4.1:1.9,第二产业占比已超过第一产业。
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及灵活的企业制度加快了电解铝产业的膨胀速度。在当时良好的市场前景下,为了解决资金、技术、原料等对企业发展的约束,信发集团采取了多种方式的合作、合资方式,建立了多个规模巨大的子公司。随着这些企业的投产,集团的热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电解铝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集团的综合生产能力跃居全国第一位。其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渐由2000年32.7%上升到2005年的67.9%。同时合资、合作使集团的生产工艺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地位,吨耗电为全行业最低,2005年进入了电解铝行业的全国十五强。在电解铝产业的带动下,茌平县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至2005年GDP年均增速接近20%,2005年在全省排名进入了四十强。
私募融资、加快投产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2001年开始,电解铝行业20%的高毛利率吸引了大量民营企业介入,电解铝投资出现过热现象,过多的电解铝产能导致氧化铝紧缺。为平衡集团的产业链,避免被市场淘汰出局,2004年2月份,集团决定上马氧化铝粉工程,组建信发华宇氧化铝分公司。在融资路径的选择上,由于氧化铝项目属于国家限制产业中的项目,不仅受国家节能、降耗、减排的方面的限制,而且经营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无法与银行贷款融资达成一致,更难以达到层次更高的证券融资要求。于是,信发借鉴第一次私募融资成功的经验,进行第二轮融资。这次融资将范围扩大到全部内部职工,很快集齐了一期工程所需的款项共计16亿元,迅速投入项目建设中,保证了项目资金需求。
在项目的建设中,信发集团采取了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边扩建的“四边”办法,在行业限制政策出台前完成了氧化铝项目的建设。2004年8月,在经过一系列资金和手续准备后,信发华宇的“四百”工程开始建设,即投资100亿元,建设100万千瓦热电项目、100万吨氧化铝项目、10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水泥项目,短短的7个月后就投产达效。
(三)产业升级与循环经济
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形成县域经济的大循环。随着主导产业的发展,茌平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围绕电解铝行业的发展,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以“热、电、铝”为核心,开发上下游产品,形成了电解铝、密度板、味精等三大产业链条。各产业之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实现了自我消耗、高效发展的良性循环,不仅促进了集团的跨越发展,而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形成县域经济的大循环,实现了全县范围内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大循环。在2005年至2010年完成了工业投入400多亿元,形成了规模以上企业342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达到670亿元和77亿元,实现产值25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13亿元,人均GDP达到42322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7倍,进入了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先进行列。
(四)市场前景与风险因素
节能降耗、环境治理、产业转移等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政策环境看,信发铝电集团之所以走上铝电联营的道路,发展电解铝和氧化铝,是当时国家关闭地方电厂等种种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而且确实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信发集团确实又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它的发展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正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因此曾经创造财富神话的信发氧化铝项目,未来将面临严峻的可持续发展考验。
从市场环境看,氧化铝产业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2007年以来,由于氧化铝的产能过大,已经出现过剩,氧化铝价格总体趋势是降低。2006年下半年,国内氧化铝价格出现了重大转折,价格从过去的6000元/吨一路下降到了2007年下半年的2400元/吨。较低的氧化铝利润,有可能给信发集团带来经营风险。另外信发集团还面临两大瓶颈:一个是铝矿资源的缺乏;二是资金的约束。实际上,信发集团资金一直不充裕,尽管2005年信发华宇投产收益颇丰,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再投资。信发集团氧化铝产能有300万吨,电解铝产能有56万吨,这意味着每年将有100万吨左右的氧化铝在集团内部消化。剩余的200万吨氧化铝中,有一部分是其他氧化铝企业买断产能和长单销售,价格相对较低。而随着广西、贵州和新疆等地的新厂投资,信发集团的资金压力将会增大。过去依靠职工入股和集体贷款的资金每年都要分红,如果发生严重的产业衰退,将加大地方金融运行的压力。
对此,信发集团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式试图扭转困境:一方面,为改善环境做出了努力和补偿。2006―2010年,信发集团每年拿出上亿元资金对赤泥以及茌平境内的茌中河进行治理;另一方面,在生产技术等方面,也在采用新技术降低能耗,并且探索综合利用赤泥降低污染的有效途径。同时,信发集团已经确定不再扩大茌平的氧化铝规模,而是筹备在广西、贵州、新疆等地建厂,进行产业转移。
四、对茌平模式的分析及评价
(一)对茌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1. 后发优势转化的阶段性。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和制度创新使后发优势的转化较为明显。从资本因素看,在电解铝行业建立之初,金融业(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是关键因素。茌平县属于资本稀缺地区,在当时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发放了4000万元的贷款,支持信发第一个电解铝机组上马,促进了人们对这一高利润行业的了解,为其随后发展过程中的私募融资、合资等融资做了外部宣传,为企业后来滚动发展奠定了资本基础。从制度创新因素看,茌平县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这一点在茌平的发展非常明显。第一,企业制度的创新。通过学习、效仿和借鉴先发区域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建立了茌平县较为先进的企业产权制度,从而使企业拥有了充分的决策权和自。第二,融资制度的创新。信发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得益于融资制度的创新,就是采用了私募股权的融资形式筹集了大量的生产经营资金。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形成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制度,节约了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期,技术和人力资本后发优势的转化非常突出。从技术因素看,茌平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技术引进、技术学习与吸收,开展模仿性技术创新。在2000―2010年,茌平县县域共入驻内外资企业30多家,而且主要集中于有色金属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和电器设备制造业三个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相关行业内、外资企业入驻的强劲势头,扩大了本县企业进行技术模仿学习的有效集合,便利了县域本土企业的技术后发优势的发挥。从人力资源因素看,茌平县第一产业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并且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这两种因素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而且为县域企业的扩张提供了技术和人力资源。
在经济发展的成熟期,产业结构后发优势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引入电解铝这一行业,充分发挥了区域内电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从而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茌平县的产业选择符合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产业“关联基准”,即具有持续高涨的部门增长率、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生产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在产业结构内涵和规模的扩张中,注重产业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向上、向下不断延续的产业链条,不仅增大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有效对冲市场风险,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2. 实现后发优势转化的替代战略选择。条件缺失与政府替代是理论上关于潜在后发优势得以实现的条件。该理论假设认为,后发优势的发挥一般要具备一些先决条件或初始条件,但是,后发区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缺乏,导致本土企业对外来先进技术、制度学习、吸收、消化能力的弱化,更为重要的是,落后区域缺乏形成这些初始条件的市场机制。这些都是落后区域的后发优势发挥和经济启动的障碍。面对这种障碍,落后区域只有积极实施政府替代。为此,茌平县实施了积极的政府替代战略:(1)首先立足于县域内在的区位、交通、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不断改善县域投资环境,包括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2)支持辖内企业与辖外企业沟通,为辖内外企业实现下游产业的关联合作提供咨询服务,简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项目的行政审批手续,逐步拓展本土企业模仿学习的平台。(3)政府为本士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模仿等创新行为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改善本土企业学习的外部制度环境,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对茌平模式的评价
通过对茌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发现,县域经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后发优势的转化,可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但茌平县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特殊的经济发展时期和特定的市场环境。茌平县经济快速发展的2001―2010年10年间正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上升时期,GDP的增长率基本维持在8%左右。这一时期市场竞争不充分,部分行业和产业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茌平正是利用了经济上升时期铝及铝制品供需缺口加大,电解铝行业有20%以上的高毛利率的机遇迅速发展壮大的,从而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规模的膨胀发展。
2. 特殊的产业政策环境和特定的发展方式。2000―2010年期间正是国家逐步调控和治理的重要时期,许多的产业政策都是在这一时期出台。而茌平电解铝产业正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形成的,它一直“游走”在产业政策限制的边缘,多次赶在政策出台前完成限制性行业的投资,这种发展模式不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3. 特殊的资本积累形成。信发能通过私募筹集大量的资金,在于其高红利,这也增加了企业职工的财富。近几年,随着氧化铝价格的一路下滑,信发的分红比例也不断下降。这种以高红利融资的方式在市场竞争相对充分、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市场环境中是难以持续的。
但是,是否由以上原因就完全否定茌平模式呢?
从茌平模式的起源看,是以市场力量和区域内生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这也是缺乏资源优势的欠发达区域适合的发展路径。这可以从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得到印证:意大利东北的Trention-Alto到中部的Lazio、Marche一带的传统农业地区凭借众多植根于地方文化和社会资本网络的产业集群,以灵活专精和交互合作的方式有效启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发展的飞跃,一举从农业耕作地区跃升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也是在传统的农业基础上,在缺乏资源优势、缺乏国家政策倾斜和外部资本注入时,通过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顺应当地经商的传统,采取许多的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形成了遍及全区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同样,茌平模式也是选取了电解铝这一特殊产业与当地具备优势的热电行业相结合,在当地政府提供了特殊的制度供给后,形成了根植于区域经济内部的、遍及全区域的以电解铝产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体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茌平模式不仅是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还是一种转型经济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
五、启示
从茌平县的实践看,要实现后发优势转化为经济的增长动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后发优势的发挥主要依赖于本地企业。本地企业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非正式制度的支持。
第二,欠发达县域在发挥后发优势作用时,应该注重模仿和创新相结合。从后发优势的内涵和实现机制来看,使欠发达县域后发优势充分发挥作用的模式应是先模仿、后创新。
第三,政府的替代战略是欠发达区域的后发优势发挥和经济启动的保障。欠发达区域只有积极实施政府替代,即在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时,由政府引导市场,做出关键性努力,才能促成后发优势转化条件的形成。
第四,欠发达县域应该强化人力资本的培养。后发优势能否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取决于欠发达县域是否具有向发达地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力资本,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才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迅速模仿、吸收和本土化,使引进的技术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扬长避短,构建出适合自身需要的制度和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一、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早已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也不容小觑,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当时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其实质上,则是科技进步发展程度的不同,接下来,我们就对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
1.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构成要素有积极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包括:经济中心、腹地和网络,技术进步在对着三要素进行改良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地理环境。具体表现在:
(1)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中心的影响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区域内的主要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经济中心之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成长,技术进步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区域范围内的科术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中心的地理位置,这样就使其掌握了先进科技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经济中心处于整个地理区域的中心关键部位,整个区域中主要的先进产业和技术部门都集中于此,使其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使它能在第一时间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内在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
(2)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腹地的影响
区域经济中心的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对周追经济腹地的辐射力。第一,科学技术在增强区域经济中心的经济能力后,还可以顺势吸收经济腹地内更多的剩余产品和安置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也拓宽了周围腹地的经济发展空间;第二,技术进步促使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势必会造经济中心城市产业的大变革,从而,使得一些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开始向周围腹地扩散,这就为腹地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网络的影响
技术进步也同样改善着经济网络的具体形态,以便促进其更快的发展,换一种方式说,技术进步也同样优化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例如,科技的进步使得经济中心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发化发展,经济中心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深化了经济腹地的产业结构层次,这样就可以从经济腹地转化一部分剩余的劳动力,也就相应地密切了经济中心和腹地的关系。同时,对于经济网络来说,也相应地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了各地区之间的信息互递和经济交往。
2、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积极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通常有四种类型:自生要素、再生要素、牵动性要素以及制动性要素。对于再生要素中的劳动者来说,技术进步可以改善其存在的形态,促使其向知识化、技能化转变,再生要素的资金方面,技术进步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的效率,在拥有高技能的劳动者和高效的资金利用率的同时,就可以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对市场这一牵动性要素来说,技术进步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该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的作用功能;对于区域经济活动中的组织管理而言,技术进步可以不断地促进组织管理的方法趋于科学化、高效化,也就相应地改善和提高了组织管理的功能形态最终,也就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生要素有了重新的认识。
二、科学技术影响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科学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区经济的增长规模体现出来。尤其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学者,他们强调经济增长作为经济体系的内部因素,是受内生技术影响的,所谓内生技术就是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等相关的技术进步因素,这些内生的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部分学者对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收集了我国2000以来四五年的综合数据,并采用了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首先,他们把全国所有的地域具体分为大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8个大的区域,通过对其统计的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技术创新方面,与东部沿海以及北部沿海等一些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的西南、大西北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同时,其经济的增长速度与东部地区相比也较缓慢,这就明显地表现出当地经济的增长对先进科学技术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也就是说该区科学技术的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区域内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研究学者李国平同样利用Fagetherg的模型对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同样得出技术进步对我国区域地区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也较为显著的结论。
三、科学技术影响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缺乏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人力资源量少,尤其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其现有的类似于高等院校中的校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等先进科技力量难以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从而,就很难形成一个从基础科研、实际应用到产业化落实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地削弱了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2.技术的消化吸收较低
从我国大部分经济落后的区域看,多数企业对科学技术的消化能力较低,吸收强度不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引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对先进科技消化吸收的投入,其引进和消化吸收之间的比例关系约为1:2:6。而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其在科学技术方面引进经费与吸收经费的比例还达不到为1:0.1,这种引进与消化吸收之间的不合理现象,容易将其陷入“引进一落后一继续引进一继续落后一持续引进一持续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
3.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经济落后区域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合作双方的矛盾突出,因为知识产权还未达到资本化、股份化的目标,这就使得先进科学技术发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
挥,进一步阻碍了科研人员原有的技术创新的动力。虽然,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很高,研发机构的技术水平也很好,但合作的道路却是异常艰辛。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方不能及时地处理好各自的利益。
4.金融制约因素
多数区域经济落后地区的企业对风险投资机制的认识不深,该企业发展基金的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受到阻碍,在外资的利用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方面力度不大,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的科研实践和生产经营活动。
四、加快区域科技进步的有效措施
1.深刻认识到区域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其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脱离了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区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总量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其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资源消耗高、企业效益低。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技术的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使我国经济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面临着提高经济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
2.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即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区域经济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东西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全国各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同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
3.为区域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条件
各区域要深化改革,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特别是要积极推进与科学技术配套的教育体制、经济体箭等方面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科技、教育、经济三者严重脱节的现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生产和科研的紧密结合,加快科学技术向产品的转化。除此之外,还要改革企业资金的投入方式,对科研项目研究要有选择性的进行资金的支持;加大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进步中的主力军作用。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体制机制;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6-0063-04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经济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全局与局部的承接点,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仍是国民经济的短腿,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如何看待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如何使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在新一轮改革中发挥后发优势,激发经济活力?如何破解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实现科学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它处于承上启下、连接城乡、沟通各业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对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给予优惠政策的倾斜,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县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仍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存在着规模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化水平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城镇化发展滞后、企业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
1.规模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曹群根据《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8卷)》,整理得出全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县域经济数据。统计得知,东部县域人口占全国县域总人口的31.1%,而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却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9.4%;西部县域占全国县域总人口30.5%,只生产了全国县域19.6%的国内生产总值。[1]我国中西部县域的经济发展与东部县域差异十分明显。欠发达县域经济不但总量小,而且在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上也有诸多问题。欠发达县域经济大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仍处于弱势地位,第二产业优势不够明显,第三产业由于起步晚等诸多原因,大多数企业规模仍较小,还不能起到支撑作用。且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较小,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改观。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有的甚至没有,产业结构层次仍停留在低水平,启动经济增长的难度较大。
2.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缺乏新的增收增长点。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农民文化生活和各项事业都有了明显变化。但这种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县域经济弱势现状。农业发展速度仍缓慢,农业结构调整仍不到位,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带动力还不够强,农产品交易市场发育不够完全,农民想从农业生产中获得增收非常困难。不但农业弱势,欠发达县域非农产业也欠发达,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只能依靠外出务工获得,增收渠道十分狭窄。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缺乏增收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疲软。
3.工业化进程滞后,中小企业发展难。欠发达县域企业初始发展中“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状已不复存在,但企业发展难题仍然不容忽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仍滞后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县经济和全国百强县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强县,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就一个县域内部,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中心城市工业化程度较高,偏远乡村程度较低,有些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甚至没有工业,与东部工业高度聚集形成巨大的反差。县域企业发展难题主要表现在:整体实力不强,有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转变,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弱,产业特色不够明显,效益差,运行质量不高。在当前经济竞争发展日趋激烈的形势面前,有些地区还存在着“为招商而招商”的现象。为确保完成任务,对招商引资你争我夺,饥不择食,许多新引进企业上马仓促,把关不严,效益不高,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出现引资不增税的局面。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创新点,税源小。
4.企业财力小,融资难。欠发达县域国企较少,民营企业居多。这样,中小企业客观上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财税来源。它们作用虽然很大,但在发展中仍面临重重困难,特别是融资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规模虽小,但它们涉及行业面却较广,存在多头开户现象,使银行难以掌握其实际经营状况,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由于民营企业属性的原因,有的银行对民营企业存在偏见,有相当多的企业自身缺乏能够提供抵押的有效资产,再加上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使它们的贷款难度加大。这使得部分民营企业不得不通过民间融资,自然要付出较高利息,以此获得的资金也不稳定,发展基金严重不足,融资难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5.城镇化水平较低,带动力不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空间较小,导致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缓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但从城乡协调标准来看,我国城镇化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多数城镇化率超过50%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而中西部省份城镇化率明显偏低,其中甘肃、云南、贵州、省区城镇化率不到40%。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逐步重视,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面貌大为改观,但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吸引力、凝聚力不强,传统的城镇化道路难以为继,新型城镇化如何科学推进的问题,人们一直在探索。
6.各种条件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县域经济主要还要依靠自身发展内力。但在当前状况下,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县域条件还较差,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的意愿不够强,高层次人才难留住,高素质劳动者还相对短缺,面临着人才难求、人才外流、人才缺口大的严峻形势,县域要自主发展,还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撑;在现有财政体制下,欠发达县财源缺乏,财政收入较小,财政保障能力较差,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依靠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欠发达县,历史包袱还较重,历史欠账还较多,其运转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和补贴来维持,无法进行投资,社会发展投入乏力,难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民间高利贷也有抬头迹象,县域内资金外流现象突出,部分资金没有投入实体经济,支柱性大型企业少,或者没有,企业的自我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影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上的原因,有观念上的原因,有人才的原因,也有资源、区位等原因。
1.思想观念的制约。调查得知,欠发达县域村民中,小农意识仍占有一定市场,不少人仍喜欢靠在一亩三分地上,不忘传统农业情结,他们以粮食充足、解决温饱为荣,小成既满。有些村民虽然也外出务工,但仍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知足常乐,不思进取;有些基层干部,习惯于四平八稳跟风跑、随大流,“唯书”,“不唯实”,缺乏创新意识,不能立足基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些部门,地区利益至上,只看短期局部利益,坐井观天,鼠目寸光,面对经济发展的落后现状,不善于跳出县域看县域,站在全局高度加以解决,“等要靠”思想严重,影响县域经济长远发展。
2.发展体制的制约。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些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现有行政体制下,县级行政管理职能还不够完备,责、权、利还存在脱节现象。特别重要的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需要,1994年我国对税收制度和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范围较大、程度较深的改革,即税制和分税改革。这次改革虽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省域、市域经济的发展,但也是造成我国部分县域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欠发达县域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在权力上,有些事务实行县域属地管理。县级和省市垂直管理部门如工商、税务等在协调沟通中还有一定困难;在财税体制上,县级获得利益比例还有待提高,县域经济总体上还较困难,有些欠发达县县乡财政已成为典型的吃饭财政;国有银行普遍实行高度集中的“分级授权”贷款管理模式,上收了县支行的信贷权限,融资渠道受到制约,使企业融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动力不足。
3.发展现状的制约。长期以来,欠发达县域经济和发达地区相比,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服务滞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土地流转等问题的解决还有一些制约因素;中小企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管理者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治理结构不够合理,人才短缺、科技投入不足等,都成为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4.社会职能的制约。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有经济发展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也是其重要一环,甚至比城市更甚。长期以来,我国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所受的冲击最大,特别是欠发达落后地区受到的影响更大。县域地区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社会矛盾,有些短期内难以消化甚至出现叠加效应。这样,有些欠发达县域就成了弱势群体聚居地,矛盾的凸显区,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县域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还要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领导层和县域领导者执政能力。
三、推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当前,由于受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对外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下行的压力也在加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牢牢把握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探寻超常规跨越发展之路,发挥其后发优势,把欠发达这块“短板”拉长,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创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发展理念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首要的是摆脱旧思想、旧思维观念的束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要搞好资源调查,对县域内所有资源品种、数量、含量、开采现状等进行全面摸底,全面盘点,找出比较优势。把宏观政策和县域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坚持以发展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发展现代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实现乡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扩大县域自。加大改革力度,消除体制障碍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转变程度如何,关键取决于制度变迁和机制改革。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行政治理环境和手段的变化,我国发展中因层级过多而导致的问题日益显现。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尽可能地下放管理权限,尽可能地减少管理层次,尽可能地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县域发展活力。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扩大银行系统基层行的信贷权限,为企业提供更大更灵活的资金支持;改革税收体制,提高县级获得利益比例,为县财政输血,解决欠发达县吃饭财政现状。通过改革,使县级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得以畅通,进一步扩大县域自,从体制机制方面为县域发展创造条件,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3.培育特色产业,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培育特色产业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捷径。特色是潜力,特色是竞争力,特色也是生命力。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在特色,潜力也在特色。从成功县市区的实践来看,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的捷径。经济落后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准突破点,把握好科学发展的着力点。要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虑问题,切实发挥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区位优势中探索发展着力点,在地方特色上找准产业突破点,在传统优势产业中筛选特色品牌,选准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开发,实现“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培育地方名牌产品,把比较优势拉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走好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使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产业的代名词,逐步形成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4.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龙头企业关键在带动,关键在示范。它不但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增加县域税收,而且能够以工促农、以工带农,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繁荣。要改变欠发达地区落后面貌,就必须牵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和扶持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实力较强、规模较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深加工、精加工中增加附加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这个“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发挥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5.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项目引领带动发展。项目是推动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有项目才有财源,有项目才有就业,有项目才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县域经济要摈弃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老思路,积极借鉴外地经济,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分工协作,以特色资源吸引项目、以优惠政策引进项目,以优质服务和良好发展环境留住项目,使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源源不断地向县域流动。
6.推进城乡统筹,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增长最强大、最持久的内生动力。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推动城镇化转型升级,打破城乡界限,突破区域限制,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进行统筹,切实搞好交通、通讯、水电、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示范带动力强的新型城镇,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发挥它们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7.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后发崛起的最现实路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地区重要经济发展力量[2]。县域经济的优势很多,特色也很多,但最大特色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出路。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在当前经济增速趋缓、政府拉动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民间主体创业热情,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通过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使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要制定政策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为民营经济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担保、金融借贷体系,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切实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35-0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和深入,各地已经逐步形成因不同的自然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因素等而发展成的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其发展已经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程。作为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生产知识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尤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见其重,因此,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经济的实力和水平。在各地大声疾呼加强经济竞争力以应对世界经济冲击的情况下,不少学者已将目光转向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建立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之间互利互补的良性机制,无论是对深化高教领域的改革,还是对提高中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投资的前提和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最终决定着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教育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教育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社会各部门基于对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指个人和家庭基于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受教育的需求。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受各种因素影响,但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社会经济总量规模越大,对教育的需求规模越大,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对教育的结构需求也越高。教育发展虽然受到了教育需求的影响,但最终将受制于教育供给水平,因为社会可能为教育提供的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条件和基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显然也符合这个客观规律。高等教育要发展,教育投资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而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则决定了教育投资,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高等教育要想获得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低,可投资于高等教育的经费就少,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会越来越慢。从世界各国的统计数据来看,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差价就非常大,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可能达到几十倍。因此,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可用作高等教育的投资数量。其次,是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高等教育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都必须从该区域的实际出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有能够参与新兴产业市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也要有能够充实一般生产部门以及农村需要的人才。区域性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必须反映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生产结构的需要。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一个区域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对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分布要充分兼顾区位因素,并依此来制定其发展战略,确定其合理定位,以办出自己的特色。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泰州市重点发展的两个产业医药业和机电业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前者而言,是依托中国医药城的研发优势,大力发展医学专业,并成为中国医药城的人才培养基地;而在机电专业方面,则是与中国机械锻压协会合作成立了中国机械中等专业学校,开创了地级城市与国家级专业协会合作办学的先河,无疑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反观美国的高等教育,其实也存在不同层次的区分,但都能发展得很好。不同的大学只要能够对自己作正确合理的定位,从不同的层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它的办学之道就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大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组织,其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学科和人才上。现代大学强调创新,创新意味着特色的发展,特色的发展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其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而并不一定一味地去追求办“大而全”式的综合性大学。而一所大学的特色体现除了其自身所具备的特质外,还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所在区域的区位因素。特色教育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观泰州市当前的几所高校,都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学院的重点专业机电、医学都是泰州市确立的重点发展产业,泰州师范专科学校开办的船舶专业也与泰州的船舶制造产业紧密相关,江苏畜牧兽医学院的养殖专业则很大程度地兼顾到了里下河地区河网众多、养殖业发达的状况。
二、区域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制约作用
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会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高等教育的结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水平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布局结构等。高等教育结构如何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以及水平,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成为区域经济实现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区域发展又是高等教育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互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动力,它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主动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上述有关结构。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实现与经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求新求变,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办学体制、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促使高等教育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互补,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学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要实现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合理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对各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主要制约主要体现在:(1)产业结构对教育专业结构的制约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源充足与否。足够的生源能够为学校提供运行所需要的资金,而学生为了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就必然要注重对专业的选择,这就迫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各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必须把握市场的需求设置相关的专业,培养该类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如果不能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不但无法保证招生规模的扩大,甚至会出现生源萎缩的状况。一个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高校只能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费。(2)劳动技术结构对教育系统的类比结构、程度结构具有制约性。任何经济部门的生产都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前提。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之间,不仅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而且也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不同的经济部门或同一经济部门,由于其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对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要求也不同。从社会总体来看,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生产单位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总是不相同的,并在客观上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就说明了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级别结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业机构的变化,劳动技术结构必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3)地区的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具有制约性。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劳动技术结构不同,就意味着教育结构要与之相适应,培养符合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泰州市不仅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成员,而且也是江苏省的沿江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特点如港口经济、医药经济等决定了其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培养方向等必须与之高度适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同时也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指出: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高等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区域社会(包括政府、社会团体、个人)为其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要有旺盛的教育需求。而高等教育要得到这两个方面的满足,前提是它能够在实践中证明它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能力帮助区域成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因为,只有对区域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利的高等教育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如果高等教育不能促进区域社会和个人向前发展,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那么,这种高等教育要么进行变革以获得新生,要么走向衰亡。高等教育要对区域经济社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就必须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走适应性发展之路。从宏观上讲,一方面要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要高瞻远瞩,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未来趋势适度超前地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作好人才准备。从微观上讲,高等教育要适应个人的发展需要。区域高校应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通过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课程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宏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
[2] 华耀军.高等教育与中国区域发展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关键词]制度创新 区域 经济发展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得益于资本、劳务投入以及技术创新。1970年和197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专家、新制度派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和美国另外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托马斯合作在《经济时评论》上发表《西方世界成长的经济理论》和《庄园制度的兴衰:一个理论模式》两篇论文,指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制度,这对传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制度的保证和提供个人经营的刺激,近代工业就发展不起来。所谓的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它实际上指的是对现有制度安排的变革。因为,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就有什么样的人类行为,有什么样的人类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果。
一、关于增长因素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古典经济学家们就试图发现经济进步的根源,并分析经济变化的过程,提出了劳动、资本和土地数量决定一国的总产出。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把区域经济增长看作是劳动力(L)、资本(K)和技术进步(T)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人力资源(H)概念的引入,把外生的技术进步内化了。新制度经济学继续向前走了一步,把制度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统计资料表明,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尤其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投资和制度创新。通过界定产权,以高效率的经济组织替代低效率的经济组织,建立分担外部性风险的制度,即使在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也能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
二、制度创新的一般分析
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制度创新主体为获得潜在收益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对制度创新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是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制度是重要的”。“制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最终决定力量。
诺斯的两大“历史发现”:一个是对1600-1850年世界海洋运输业生产率变化原因的考察;另一个就是对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考察,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理论地位。在1600-1850年的250年间,世界海洋运输业中并没有出现用轮船代替帆船之类的重要技术进步,但是,这期间海洋运输的生产率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就是说,用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变化,根本解释不了这种现象。诺斯认为,出现解释不了的“剩余因素”的原因,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忽视了在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发展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交易所产生的费用,而这交易费用是制度建立的基础。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会降低费用,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最终致使经济增长。1973年,他与托马斯合作发表的《西方世界的兴起》则在对欧洲经济史重新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了那种把近代欧洲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是产业革命结果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他认为,产业革命所包含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教育发展和资本积累等等现象,本身就是经济增长,或者说,产业革命并不是近代欧洲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恰恰是其结果;而近代欧洲经济增长的真正的决定性的原因,是私有产权制度的确立。
三、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D・诺斯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构成了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社会工具”或“社会资本”,这种工具的好坏,这种资本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人类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中进行的制度所建立的基本规则支配着社会中所有公共和私人的行动,即从个人财产权到社会处理公共物品的方式以及影响着收入的分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人力资源的发展。从资源开发到资本积累,再到技术创新,无不受制度安排的支配。有效的制度安排,鼓励并促进着社会的资源开发、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因此,制度决定着一种经济的激励结构、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及其运行方式,从而决定着经济变化的走向是增长、停滞还是衰退。
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使劳动、资本、技术等因素得以发挥其功能,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
制度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是因为制度的变化具有改变区域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改变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当引入一种新的制度后,就为每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规定了约束条件,制度的变迁也意味着约束条件的改变。因此,制度创新正是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区域经济增长创造条件。1873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案》规定,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40英亩树并保持10年以上,就可获得160英亩土地:1877年3月颁布的《沙漠土地法》规定,如果移民在产权申请登记后3年内灌溉了土地,即可按每英亩25美分的价格购得640英亩土地。这两项法案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拓荒者的积极性,推进了开发进程。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由最初的“极化”向“扩散”转化构成了经济增长的过程。正如佩鲁指出的那样,“增长并不是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最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而且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第一,制度创新可以改变激励机制。制度创新通过改变激励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激励机制一方面反映了个人工作努力程度和报酬的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不同制度安排形成不同的激励机制,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把个体的努力程度与报酬、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紧密结合,在增进个体福利的同时增进社会福利;而差的激励机制要么使报酬与努力程度脱节,要么使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脱节。经济增长绩效的差异就来自于不同制度设定的不同的激励机制。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指出,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定产权以便成一种激励,使得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刘易斯说,“制度促进或者限制经济增长取决于制度对努力的保护,为专业所提供的机会,以及所允许的活动的自由”,指出制度对经济努力所起的激励作用。
第二,制度创新可以提高资源配置。制度创新把资源从非生产性或生产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性或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制度创新的意义在于通过设定新规则,把人们的努力及资源引导到生产性的创造财富的部门,这种创新虽然不能改变资
源禀赋的状态,但却能向外移动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不改变资源总量的情况下,增加产出与积累。创新的作用是把人们的努力从争夺既定财富分配的斗争引领到争相创造财富的有序竞争中,这种过程可以看成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制度创新孕育出新的社会生活秩序。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挖掘制度的效率潜能,使社会制度体系不断接纳新的变化,从而使其更具有弹性和活力,促进社会各领域的共同进步和经济的增长。
第三,制度创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制度创新可以减少交易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优化交易行为来提高产出增长率。新制度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理论关于理性经济人和零交易费用的假定:一是采用了西蒙“有限理性人”的假定,有限理性人的行为特征是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二是提出了正交易费用的假定,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现实交易活动中获得信息的成本是巨大的,因此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该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它们区别于生产成本为执行合同本身而发生的成本,交易成本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同而会随之不同。通过制度创新可以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节省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有效地促进产出和经济增长,即交易费用是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由于交易费用主要用于交易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交易行为的协调,不用于直接生产过程,因而在产出既定的条件下,交易费用的大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的效率。落后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政治制度不稳定,交易风险增加,机会主义盛行,无形中增加交易费用,使人们没有动力去寻求有效的产出。因此,对于落后国家来说,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减少交易风险和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出和增长。
四、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知识和技术存量规定了人们活动的上限,但它们本身并不能决定在这种限度内人类如何取得成功。政治和经济组织的结构决定着+经济的实绩及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长率。人类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形式以及组织人类活动的规则引导和确定了经济活动的激励与非激励。17世纪欧洲各国出现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从每个国家建立的产权性质中可以找到答案。
区域开发的制度结构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区域开发的法律制度;二是区域开发的激励制度;三是区域开展的约束制度。法律制度涵盖了区域开发的目标、程序、路径、产权保护、市场秩序、交易规则等;激励制度则包含了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的机制;约束制度包括了区域开发中的一些限制和开发的条件。
一种制度的确立并非永恒不变的,制度能刺激经济发展,也能阻碍经济发展。因此,经济要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促进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诺斯和托马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建立了一个制度变迁模式的分析框架,即在现行制度结构下,当外部性、规模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收入的潜在增加不能内在化时,一种新的制度创新可能应运而生。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是在创造性破坏中推进的。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2]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浅析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黄乐
[摘要]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 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 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以及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现状,针对目前人力资本投 资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 长的政策与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投资
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 题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所面临和关注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关注经济增 长,并将其作为优先研究的问题。在理论界,经济学者对影响经 济增长因素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资本 决定论到技术进步决定论再到现在的人力资本决定论。通过这 一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有效的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率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不同国 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本质上体现为劳动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 贡献度的差异。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 变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先决条件。在物质 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更熟练的生产技能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有 效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有效的人力资本能够发现更合适 的工艺流程,提高资本的产出;能够建立和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和生产组织形式,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2、有效的人力资本推动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促进科 技的进步。人力资本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是技术扩散的必 要条件,也是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在知识经济与 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既是引进吸收和消化先进科学 技术成果的中坚力量,又是自主创新、进行研究与开发的主体, 更是增强技术应用效率的关键。有效的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是 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形成技术优势的主力军。
3、有效的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实践证明,总投资与GDP的比值与 以教育成就和健康为形式的人力资本具有正相关性。因此,有 效的人力资本积累将会形成对物质资本的聚集效应,使人力资 本与物质资本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趋于和谐;二是有助于增强产 业转换弹性。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 份额的改变,以及劳动者在各产业中的流动与重新配置。有效 的人力资本因其“合适”、“有效”的知识技能而具备较大的就业 弹性和较强的产业转换与适应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 行提供保证。
4、有效的人力资本有助于减缓经济波动
理论界和实务界大都认为经济波动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 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在减缓经济波动、延长经济周期 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挥要素生产作用,利 用其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使经济增长得以延续,防止经济的大 起大落;另一方面,以消费为基本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本生产和再 生产过程有助于改善总量需求结构,从而减弱经济波动。
二、人力资本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已被 逐步认识。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人力资 本投资的实际收益低于其潜在的收益,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 大差距。
1、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呈上升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 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人力资本投入的主渠道教育作考察对 象,自1978年以来,我国教育支出在绝对数上有了较大幅度的 提高。在教育方面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规 模,教育投入、产出能力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 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迅速发展,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一直保持在 97%以上;中、高等教育发展较快,每万人口的大学生数量由 1978年的1.7上升到2009年的21.2;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 种社会办学迅速崛起,私立学校、民办学校及各种研讨班、技术 培训班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与社会智力投资 有关的图书、杂志、报纸的印刷数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地区差距明显
(1)人力资本存量存在差异。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主 要有未来收益法、累积存量法和教育收益法。由于人们一般认 为,教育形成的知识是构成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人们受教育 的程度越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就越大。教育收益法正是基于这 种观点,因此,本文采用利用教育收益法计算出的人力资本存 量进行比较。2009年我国广东省人力资本存量(81036.53)高于 我国其他省的人力资本存量,其中,主要是由于广东省6岁及6 岁以上人口数量高于其他省份。河南省和山东省人力资本总量 略少于广东省,其人力资本总量分别为75096.42和75958.37。 而地区在人力资本总量和人口数量上都远远小于其他省 份,分别只有1558.87和278.88万人。
(2)人力资本质量存在差异。人力资本的质量差异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8年, 但仍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2009年美国和日本的平均 受教育年限均比我国高出5年左右。但是,除地区平均受 教育年限较少之外,我国其他省份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都在8 年左右。其中,我国北京、天津、上海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全国平 均水平。二是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的省份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 比重也高于其他省份。北京、天津、上海的大专以上人口比全国 要高出10个百分点,而与其他比重较低的省份相比,高出15 个百分点以上。三是我国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差异较 大,平均比重约为6.7%,比重最高的北京与最低的贵州、云南高 出近25个百分点。
(3)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存在差异。影响资本积累能力的因 素很多,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医疗卫生设施等。从经 济发展水平来看,现阶段,东部的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 低。北京、天津、上海的人均GDP均已超过6000元,而中部人 均GDP只有3850元,西部的人均GDP还不到北京的三分之 一,只有1880元。从政府和人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东 部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最高 的上海是西部城市中最低省份的5.6倍。从医疗保健支出 来看,除了北京、天津、上海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其 他省市的医疗保健费用支出相差不大。
三、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据测算,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占35%,而发达 国家占到75%,这表明我国还未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人力, 资源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很大。研究和制定加大人 力资本投资的政策与措施也就显得较为重要。
1、加大资本落后地区对人力资奉的投资,尤其国家教育经 费的支出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对经济的影响。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面是教育投资,而教育投资,尤其是基 础教育投资在相当程度上与国防、科研一样具有公共产品的性 质,因此,在教育投资中政府的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是一个重要 方面。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由于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视物质 资本的投入,相对而言忽略了人力资本的投入。虽然我国近年 来对教育较为重视,并且也尽量提高了我国居民的教育水平投 入,但是,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来说,教育的提高速度是 远远不够的。如何改变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方面的整 体劳动力素质低、人口众多等问题,即如何使“人口”变为“人 手”的延长和“人脑”的扩大,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与任务,而 这些又依赖于教育投资的积蓄即人力资源的资本化的过程。
2、加速人力资本市场的建立
在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本的配置同其他任何资源的配置一 样,都是通过市场进行。人力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有效基础。首 先,健全人力资本市场机制。人力资本市场是直接进行人力资 源配置的手段和途径,它通过人力资本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工资机制等的相互作用,促进入力资本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 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其次,推进人力资本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积极发展网上人力资本市场。创造条件开展网上招聘,应聘人 才推荐远程面试等活动;鼓励和促进人力资本中介服务机构建 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本市场信息指数体系, 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定期人力资本市场供 求等方面的信息,发挥信息在人力资本供求机制中的导向性作 用,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本信息服务。再次,加强人力资本市场的 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督。有效的人力资本市场必须有一整套有关 人力资本投资、开发、使用、流动等方面的组织规范和管理体制, 市场运作设计须能保证资本的投资者、所有者、需求者迅速公平 地参与交易,他们的正当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并且保障人力资本 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两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创造一个公开、公 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实现人力资本市场的规范有序运作。
3、健全多种培训体制,打造人才成长通道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要求劳动者必须及 时进行相应的培训,有针对性地积累人力资本,大力发展多元 化的职业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使人力资本水平与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一方面,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新技术的发展,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在职员工学习新 的技能和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受教育水平 较低的农村人口较多,需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 训。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农村劳动力 逐步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上来。
[参考文献]
[1]匡素勋: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研究, 2005(4).
[2]赵兴兰: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 商界,2009(5).
[3]中国统计年鉴[Z]2009.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环境;和谐
1引言
自2009年12月12日起,我国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不断寻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建,强调经济结构中资源的优化与重复高效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旨在实现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基础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并举,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具备水位调蓄功能以及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此外,鄱阳湖还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伴随近年来的发展,环鄱阳湖地区周边的工业污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对水质的污染等对鄱阳湖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更好的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已成为重要课题。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与环境间存在的问题
2.1资源无序开发,生态破坏严重
鄱阳湖区域的利益和附近相邻地区的利益相冲突,二者未达到平衡,相互间缺乏协调。城市在原始的规划上就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了错误地定位,湿地本来是应该作为关键地域用来保护的,结果城市却把它当做旅游地从而进行过度的开发。这种无序的开发破坏了鄱阳湖湿地原本就脆弱的环境,使得湿地蓄水能力进一步降低,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物种数量也相应减少,另外,湿地内也汇聚了大量的游客丢弃的垃圾。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鄱阳湖湿地正在日益减少,湖内鱼类种类和数量都在减少,前来过冬的鸟类的数量也在减少,鄱阳湖江豚、中华鲟等物种甚至已经濒临灭绝。
2.2水质污染严重,缺乏忧患意识
鄱阳湖由于位置因素,一方面接受江西五大河流的供水,一方面对外向长江供水,为典型的吞吐性湖泊。吞吐性湖泊的特点就是湖泊有明显的换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应的湖泊面积差别也很大。鄱阳湖每年夏季为丰水期,湖水面积巨大、水量充足,但是此时正是农作物种植时期,大量农药随地表水流入湖内;每年冬季为枯水期,湖水面积狭小、湖水量较少,不便于化学有机物的稀释降解。除去农作物种植施用农药的流入,鄱阳湖附近的县城由于未建立污水处理厂也存在直接向湖泊排放大量的未处理生活污水的现象。多重因素作用下,鄱阳湖水体质量严重下降,而少数地方及企业对此却缺乏正确的认识,水资源忧患意识薄弱,仍然继续排污,制约了生态的保护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2.3植被退化严重,土地沙进人退
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放牧、旅游开发等人类影响,鄱阳湖湿地自然植被已受到严重的破坏,不但蓄水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已经失去最基本覆盖保护表土的作用。位于鄱阳湖北岸的都昌县甚至已经出现湿地退化、土地沙化严重的现象。都昌县沙山面积已经达到了4.5万亩,并且还在不断向周围的湖泊湿地、农田扩散。这些沙化土地一方面造成沙尘、沙埋自然灾害的发生,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很多地区居民由于受到沙地的影响而开始搬迁,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现象。
此外,目前尚未形成专业、有组织的宣传队伍,就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各种如报纸、广播、视频等媒体形式对此的报道更是稀少。鄱阳湖严峻的生态形势尚未形成有力的舆论环境,群众的力量与优势并未得到完全的发挥和利用。
3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策略分析
3.1加强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文化
鄱阳湖中的污染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附近县城居民生活的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因此,对湖泊附近的居民进行保护湖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宣传可包括以下3种途径。
(1)加强生态宣传,普及居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政府要积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向居民传播文明、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扩大保护自然、珍惜环境、关心水源等活动的影响力,引导人民群众改变过去随意污染环境的行为。
(2)以年轻人为主体,积极向他们传授相关保护鄱阳湖的政策和知识。年轻人是社会的未来,并且他们获取知识的欲望高,传播政策的能力强。政府积极地在各高校开展相应保护鄱阳湖的宣传活动,在校大学生一定会响应活动号召,努力为保护鄱阳湖做成他们应有的贡献。
(3)政府要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对不同行为的人进行区别对待,奖罚分明。
3.2加强监督,避免资源无序开发
(1)建立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有助于区内生态保护、长远发展的规划、指导,实现鄱阳湖生态资源的统一的优化管理,进而实现鄱阳湖生态资源的合理安排和利用开发。建立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摒弃传统落后的追求经济增长的单纯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唯一的绩效考核指标。这样可以更好地对生态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有利于对新生态资源进行新的管理:如评价生态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GDP增长以及生态经济结构合理性的管理。还有利于预报鄱阳湖生态资源环境的发现、监测和管理,建立可持续生态发展指标规则,对保护好鄱阳湖的物种和环境保护大有好处。
(2)制定排污指标。为使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行使制度,依据环境承受能力,环保部门制定合适的排污量控制指标。环保部门必须在排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行使相关的排污指标,另外,也可以将排污权授权于其他排污企业单位。通过其他便利形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减少排污量,保护好环境。比如通过拍卖、销售、出租和馈赠等方式,约束排污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减少排污量。不遵守相关法规的企业单位可以强加于一定数额的罚款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警示排污单位和个人的违规行为。对于已造成的环境污染,政府可利用所得的罚款金额来治理污染和奖励高效能、低污染、低排放的单位和企业。
(3)强制征收环境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论任何企业和单位,凡是对资源有所取,均要缴纳一定的环境税,这样有利于制约企业的合理生产行为,以实现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损害,促进可持续发展。征收环境税,事关子孙后代的未来发展,也是每个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树立资源稀缺的意识,做到人人心中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摒弃对资源掠夺性开发、无偿占有和使用中的巨大浪费。
3.3推动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
(1)在21世纪,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也是我国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天然形成的源生态资源,发展再循环利用和无污染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积极贯彻生态产业理念,全面推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链。打造无虫害农业,绿色天然种植技术全面推广;研制纯天然无污染种植技术,不打农药,大力推广无土栽培新技术、农家有机肥,进一步减少农业污染度。发展示范农业基地,推广绿色种植新技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新理念。积极宣传高效生产和再循环利用,加大贯彻生态农业生产新模式,一切源于生态、纯天然产品,创造生态产业链发展新机遇,如桑基渔塘养殖、无土栽培、风能太阳能开发、猪—沼—果、渔—粮—菜等生态模式。
(2)优化绿色产业链,做好结构调整新步伐,加大生态工业的发展,减废、限污排放。政府带动企业做好优化产业结构,技术改造,研制节约能源、物质循环再利用的新技术,实现污染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加大在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推广循环产业新链条,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淘汰落后产能、传统工艺、技术设备产品,重点在轻纺、能源、食品、冶金、建材、有色金属六大行业的技术改造,推广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率的产业模式,加强工业废水净化生产线的建设。
3.4全面启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为全面贯彻执行鄱阳湖流域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首先为做好生态资源保护,政府和个人应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做好率,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开好头,带好头,力争实现生态资源保护的新局面。树立灌输生态环保意识,做好鄱阳湖生态环保行动,可以做好生态监测预报和环境管理,及时监测和反馈鄱阳湖流域生态状况,人人参与,全民行动,打造鄱阳湖流域生态保护新理念,对新世纪未来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创新局面。对全民发展道路提供正确指引。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发展事关生物多样化、社会前进发展的重要一方面,必须做好生态状况管理和预报; 优先治理生态环境污染,发展生态种植新理念,开创新的绿色产业链 ; 植树造林、净化水源,建设湿地保护生态区,防治水土流失、物种多样化。还原绿色原始生态森林,退耕还林,改善新的生态种植模式,积极引进新的物种植技术,打造鄱阳湖流域生态多样化模式,为鄱阳湖流域生态发展打造新的发展局面。
4结语
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只有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扶持生态农业,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才能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广西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质量就业
课 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党的十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课题《基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课题编号:DSBD13YB032。
就业问题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展都是党的十报告中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就业工作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人才的质量又是就业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矛盾。将这些矛盾归结起来,实际上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顺畅,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要之间不匹配。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有总量的问题,但更多的则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开展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科学评估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办学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迫切性
近年来,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仍比较落后。广西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区区内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大学生的高就业率难掩低满意度,高就业率不等于高质量就业。为深入了解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课题组先后在柳州和桂林对110名近两年毕业大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是大学生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较大。根据统计,72.2%的受访大学生们对月薪的期望值在2000元~3000元,占66.7%,但实际月收入在1500元~2000元的居多。这样的收入在支付房租、伙食费、通讯费和日常开销后,所剩无几。对“薪资福利”,广西本科毕业生的满意度是最低的。二是不同类别高校就业率差别较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截止于2013年7月底,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1.5%,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86.3%,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9.1%,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1.9%。三是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不足。 2013年,广西全区高校毕业生数约为17.84万人,截至7月底,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约15.80万人,其中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仅为44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3%。四是从大学生就业单位与期望落差较大。调查显示,2012年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实际情况与就业期望之间仍然存在较大落差。其中,期望与实际就业单位性质差别比较大的为国家机关。期望去国家机关的毕业生比例为19.0%,而实际如愿就业比例仅为5.3%。每年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学生很多,但最后能如愿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从雇主类型来看,“民营企业/个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最大雇主,但本科生对其满意度相对最低,总体满意度为63%。五是对自身专业技能缺乏信心。调查发现,“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问题,3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最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还有33.3%的人认为自己的求职能力一般。六是高校毕业生对原就读高校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广西2012届本科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程度为69%,对 “图书与教学设施”“校风学风”两项较为满意,对“课程设置”满意度最低。
因此,从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升,这既有学生自身期望值同现实不一致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这也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在2006年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近50%用人单位认为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制约因素。可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看广西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经济快速发展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广西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国家(部委)直接举办的高等学校,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100名的仅1所学校,靠近200名末位的有1所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有3所(另有培育阶段3所)。现有高等学校多数是师范类院校,或是近10年内由师范类学校改名而来的学院,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支持的理工和财经类本科院校明显不足。显然,广西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给予了广西部分高校专项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力度和惠及面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广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直接的结果就是高校科技成果总量少、转化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三、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2.在发展路径上,现阶段广西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上下功夫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与高等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广西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到2020年广西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GDP年增速要维持在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4%。这对广西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对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这既对广西高等教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又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机遇。
201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未来10年内,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当前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和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下,高校现在不讲质量,将来必为质量所困。因此,坚持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始终立足地方,特色办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这为我们改变办学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市场需要的策略,寻找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空白点,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地方大学必须服务地方、依靠地方,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地方特色之路,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根据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布的广西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的要求,广西将在桂南经济区、桂中经济区、桂北经济区、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分别发展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因此,位于相应区位的广西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纵横交错的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贪大求全的办学模式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