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

第1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美国的直接投资 制造业 吸收外资比例 中国 俄罗斯

中国和俄罗斯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状况比较

俄罗斯(前苏联)和中国过去是两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大国。中国的经济改革开始于1978年,远远早于俄罗斯。1992年正式确定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20年来,中国的GDP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俄罗斯的改革开始于1992年苏联解体之后。前苏联解体后的激进改革,导致俄罗斯在一段时期内经济大幅下降,经济总量甚至只及改革前的三分之一。直到20世纪末,俄罗斯的经济才止跌回稳。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达6%多,经济总量增加了70%。同时,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超过200%。八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

中俄两国的改革,都是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实行市场经济就势必融入世界经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中俄两国存在着很大差别。

中国FDI流入量远远多于俄罗斯。1990年中国FDI流入量为35亿美元,2003年达到535亿美元,是1990年的15倍。2005年的金额是790亿美元,2006年是870亿美元。同时,2003年俄罗斯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仅仅10亿美元,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低谷,随后大幅增长,2005年是150亿美元左右,2006年达284亿美元。尽管如此,俄罗斯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仍远远低于中国。

De Mello(1997)指出,FDI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的私有化和全球化。其他因素还包括政治稳定、政府政策的性质、贸易和投资的制度安排、接受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接受国的市场规模等。中国的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改革和开放”,吸收外资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俄罗斯实行的是激进的改革,私有化力度很大,但政府没有特别提倡诸如中国“对外开放”那样的政策导向或“引进外资”的政绩考核指标。

可以说,中国和俄罗斯在吸收外资方面,无论是金额还是政策导向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使得对两国吸收的外资在行业间的分布特点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本文拟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制造业接受美国直接投资的变化状况进行比较。这一比较是基于计量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诸如中国和俄罗斯那样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产业,其他众多的“非制造业”部门尚居于次要的地位。俄国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也一直占50%以上。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直接投资输出国,中俄两国制造业接受美国直接投资的状况基本可以反映两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行业间的分布状况,从而反映出两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趋势。

对中国和俄罗斯制造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是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直接投资的存量数据,全部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历年公布的资料。美国商务部公布它们时,已对数据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过调整,可比性更好。美国对中国制造业及俄罗斯制造业直接投资金额占美国对它们直接投资总额的百分比是笔者根据两者的数据计算的。

首先研究美国向中国制造业投资的金额对美国向中国直接投资总金额的弹性。计量模型如下:

ln MANt=α+βln FDIt+μt(1)

其中,ln是自然对数符号,MAN是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直接投资的金额,FDI是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总金额,u是误差项,t是时间序列的符号,α、β是参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从回归结果看,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拟合程度非常高,自变量前面的参数非常显著。回归结果说明,在1982到2004年的23年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每增长1%,其中对制造业的投资增长约1.22%。对制造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比直接投资总金额的增长速度快22%。这就导致对制造业的直接投资金额在投资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由于俄罗斯的数据是从1993年到2004年的,为了与这一时间段相匹配,以期更好地进行比较,本文从表1中截取1993到2004期间的相关数据来考察美国对中国制造业投资的金额对美国投资总金额的弹性。仍用计量模型(1),这时的时间段是1993到2004,其他符号的含义不变。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回归结果看,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拟合程度也非常高,自变量前面的参数非常显著。在1993到2004年的12年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每增长1%,其中对制造业的投资增长约1.09%。对制造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比直接投资总金额的增长速度快9%。虽然制造业吸收的直接投资金额的增长速度没有23年间的总体速度快,但制造业吸收投资金额的增速仍比投资总金额的增速快。

最后再来看看1993年到2004年间美国对俄国制造业投资金额和投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仍用计量模型(1),这时MAN是美国对俄罗斯制造业直接投资的金额,FDI是美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总金额,其他符号的含义不变,时间序列的长度是1993到2004。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回归结果看,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拟合程度较差,自变量前面的参数也通不过5%条件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结果说明,美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总额的增长,和其对制造业的投资金额的变动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与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及计量回归的结果,本文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在1982-2004年间,中国吸收美国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而中国制造业吸收的美国直接投资增长更快。基本上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金额每增长1%,投向制造业的直接投资金额就增长约1.22%,制造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占美国总投资的比例从1982年的22.45%增长到2004年的55.67%。仅制造业一个行业,吸收的美国直接投资就占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从1993-2004的12年间,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金额每增长1%,投向制造业的直接投资金额就增长约1.09%。而在俄罗斯独立后的1993年到2004年,俄国制造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的金额变动与美国对俄国投资总金额的变动基本上没有相关性。

美国是世界主要的直接投资输出国,对外投资的行业也很齐全。一国的不同行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的比例基本上反映了该国经济结构的真实情况。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业接受的外国投资不断提速,成为“世界工厂”的趋势非常明显。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倡导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吸收外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是中国较低的工业水平和庞大的劳动力使得低附加值的制造业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能与外资的投向一拍即合。

俄罗斯的情况较之中国大为不同。在实证研究所涉及的12年中,俄国接受美国直接投资的总额也有8倍的增长,但制造业吸收的投资金额上下变动很大,没有明显增加。直接投资总额的增加大多落实到了“非制造业”。因为俄国比较彻底的私有化使得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没有明显地提倡诸如“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之类的发展经济的政策取向(即使提倡也未必被私有化了的企业所认可);再者,俄罗斯的制造业水平远较中国为高,其他国家的制造业未必比俄罗斯本地的制造业有优势。这就限制了制造业向俄罗斯的转移。

如第一部分所述,外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的私有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经济改革主要是在政府的开放政策倡导下以开放促发展,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主要是以彻底的私有化促发展。俄罗斯的私有化经历了私有化股权证时期(1993-1994年)、债转股时期(1995-1996年)和个案私有化时期(1997年以后)三个阶段,其中虽多有缺陷,对私有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其最终的彻底私有化目的还是达到了。可以说,中国吸收外资的主要因素来自大力对外开放,俄罗斯吸收外资的因素来自经济的彻底私有化。外资流入两国制造业的重大区别是否是由于两国吸收外资的因素不同所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俄罗斯的制造业吸收外资的比重不随吸收外资总金额的增加而增加,从一个方面说明俄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制造业并未挤压其他行业—特别是代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中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差别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的两份报告,cn.bbs.yahoo.com.2007.1.29

2.唐以今.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之比较研究[J].现代财经,2005(5)

3.中国证券网,cnstock.com.2007.1.11

第2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引进外资 合理利用

一、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79年开始利用外资以来,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从1983年的9.15亿美元到2008年923.95亿美元,几乎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

2008年是中国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三年,吸收外商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7年,全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3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8%。截至2008年底,我国吸收外商投资金额已逾8400亿美元。

2007年9月28日,世界银行的《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和战略研究》报告指出,2006至2010年期间,在预计流入发展中国家的25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中,预期中国将占到30%左右。

二、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

1. 外资企业返销比例较高

1990年~2008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和出口额,两者相除可得到外资企业的返销比例,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返销比例较高,近几年一直在40%左右。虽然缺乏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预期到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外国直接投资中,“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和“三来一补”的形式较多,这一比例会更高。

2.外国直接投资以新设投资为主

在我国利用的FDI中,一直以新设投资为主。虽然最近几年,由于政策的放松和全球跨国并购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有所发展,但比例仍然很小。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00-2008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额由0.08亿美元增长到137.21亿美元,例仍然很小。

3.外商独资型FDI比例逐渐增加。

我国的外国投资项目分为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1995年到1998年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窄幅升值,外商独资和中外合作型FDI呈不断增加之势,而中外合资型FDI则不断减少;1998年到2002年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期间,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型FDI则在不断减少,而且趋势特别明显,只有外商独资型FDI在不断地加速增长,并于2002年超过其他类型FDI而占FDI总额的一半左右。自2002后,外商独资型FDI占FDI比例逐年增加,截止2008年这一比例高达78.27%。

4. 产业分布不平衡

产业分布上,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投向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偏低。2008年,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498.95亿美元,占总额的54%;绝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集中于一般性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易使中国被锁定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底端。

5.区域投资差异大

改革开发以来,东部地区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受历史和自然因素,地理区位,对外开放正常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处,率先开发了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由于投资的聚集效应,使得东部地区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成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这种极不平衡的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扩大了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差异,进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地区协调发展。

三、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外资政策,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解决目前我国引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本保障。(2)重新审视我国外资政策,对不合理的外资政策进行撤销或调整。(3)坚决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一切形式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2.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引导外资流向

(1)充分发挥、利用已有政策、设施继续引资,积极实施利用外资,多元化有战略,多渠道多方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继续引进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的投资。(2)引导外资投向,进一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3)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性发展的服务业引资环境。(4)加快中西部的对外引资工作,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在继续发挥东部优势引进外资的同时,中西部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合理、有效地加快利用外资步伐。

3. 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竞争体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要建立完善我国市场竞争体制,为各种经济主体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2)要建立我国经济安全指标体系,增强经济运行风险的预警能力,提高风险防范机制的运作效率,确保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

4. 努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鼓励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外溢。创建外资企业、内资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开放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应加强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建立起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同时应引导外资以参股、并购、再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

参考文献:

[1]周祥生.第六讲: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问题[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11期

第3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投资;外资;产业转移

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

自1991年以来,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2000年全球国际投资达到最高点1.38万亿美元,此后经历了三年下降。2004年开始回升,2006年达到1.3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国际组织预计,2007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全球跨国并购已达58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预计全年总流量将达1.4万亿美元。国际投资出现新特点:

(一)发达国家仍是引资的主力。国际投资流量很多,钱都流到了发达国家。以2006年为例,发达国家吸收的外资增长了40%,国际投资吸收美国是第一名,达1700亿,英国第二,第三名是法国,第四名是中国,全部资金流量的不到40%流入发展中国家。所以说,不是有钱的地方往没钱的地方流,是有钱的地方往有钱的地方流。发达国家既是外资的提供者,又是外资的吸收者,2006年发达国家提供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总流量的80%,且其中一半来自欧盟。过去人们总认为钱多的地方往钱少的地方流,而实际上往往是跨国公司多的国家互相流动,流出的多也吸收的多。

(二)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上升较快。近20年来,全球跨国公司投资更多面向服务业,其比重在不断上升。到21世纪初,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已从50%上升到60%,特别是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跨国公司和跨国转移,成为服务业跨国投资的重要形式。服务业外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这些领域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可贸易产品,这一行业也就成为可贸易的行业。因此,这一行业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引起了跨国公司的关注。服务外包的来源地主要是欧、美、日,美国占最大的比重是2/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接受的是制造业的外包业务,特别是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大量发展都是因为接受了制造业的转移和制造业外包。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是服务外包,承接最多的虽然是亚洲,但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菲律宾等国。在未来十年,我国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也就是在服务业外包中能不能赢得像上世纪90年代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成就,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三)跨国并购是国际投资的重要形式。国际投资主要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实现,还可通过绿地投资,也就是新建一个企业,但这一比重越来越低。收购、兼并的两种形式作为直接投资的形式越来越多,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并购投资占全球国际投资流量的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凡是国际流量上升的阶段就是并购比重上升的阶段,凡是投资流量下降的阶段,就是并购投资份额下降时期。换句话,凡是国际投资流量上升就意味着跨国并购活动很活跃。现在正处在国际投资流量上升的阶段,达到13000亿-14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国际跨国并购活动非常活跃。并购的双方有可能实现资源共享,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帮助现有企业脱困,减轻失业压力;通过收购兼并,原来的生产能力得到稳定,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企业也避免了下岗失业的风险。并购投资需要的基础条件,一是东道国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二是东道国产权交易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存在支持并购活动的法律框架。跨国公司进行跨国并购不是在搞扶贫,不是解决弱势企业的下岗问题,而是看到企业有某种优势,甚至有的是好企业。跨国并购有可能是强强联合,不一定是强兼并弱,有的是强兼并强。这种经济现象必须这样来理解,否则容易产生误解。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

200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30亿美元(不包含金融类),在全球已降到第四位,过去是第二,美国第一。2007年上半年吸收外资额达230亿,11月是616亿,2007年可能会略微超过2006年。资金来源地结构没有什么变化,外资的来源地结构亚洲的比重很大,第一是香港,然后是台湾,还有日本、新加坡、东盟国家,接下来的就是美国、欧洲,美国有四五十亿,欧洲也是四五十亿,来源地结构一直很稳定。这两年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自由港来的外资比较多,如维尔京群岛、开曼等地。这些资金来源地较复杂,还有一些是大陆自己流出去,在自由港注册又返回来,但这种情况很少。近两年也引进一些资金与技术密集型项目,如,韩国的起亚汽车公司发动机生产线及欧洲空客总装线在天津滨海新区落户,英特尔、微软、百事高公司在广州投资,这些公司都是资金密集度较高的项目。

制造业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六个行业,主要是通讯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和通用设备制造业。2006年,这些部门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总额的5l%。上世纪90年代外资主要集中在轻纺、轻工业、消费品、纺织工业领域,现在明显集中在资金和技术比较密集的行业。我国利用外资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利用外资占全球外资中的比重下降。1994年,吸收外资337亿美元,占全球比重是13.5%。后来比重一直在下降,到2000年我国只占到了3.2%。2001年后国际投资流量在下降,但我国的比重在上升。到2005、2006年比重又在下降,2006年的比重已降到5%,在全球国际投资中的流量只占到了5.1%,2007年还会下降。2007年利用外资600多亿,全球资金流量达1000亿,利用外资比重要降到5%以下。近几年,我国利用外资成绩很大,但在全球投资金额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较低。近年来,国际投资主要流向服务业,但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每年都只能在23%左右,服务业吸收外资这几年都没有突破。这两年的金融业、房地产业比较活跃。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比重仍占最大。2006年制造业吸引外资的比重达400亿,服务贸易领域仅是160亿,金融业是64亿,这都是几家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后,吸收的国外银行战略投资,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商业银行,通过股改吸收的外资,总共不超过10家,所以主要还是制造业的投资。

三、认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包括我国,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快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从21世纪初开始,国际产业转移又有了新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为:第一,日益向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转移。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及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酒店业、交通业和通讯业等服务业成为多国服务业发展的主流。第二,国际产业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根据工序分工理论,可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划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国际产品工序调整和转移表现为: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现在的分工越来越细,产业转移具有产品类分工的性质,要求更加专业化、集群化。原来条件好的地方更容易吸引外资;原来条件不具备,分工不发达的地方,更不容易吸引外资。第三,资本流动方向也更具水平性。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投资,成为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2005年,发达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59%,且其中90%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也在相互流动,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制造业。第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整合升级和转移。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和扩散,使多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发生变化,强化了国际产业的集聚效应,并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度和虚拟化程度。跨国公司通过控制一项品牌的营销渠道,然后把其他的生产制造研发环节转移到别的国家,并促使原有产业在结构升级中整合转移。第五,跨国证券投资和并购日益活跃。现在的跨国投资越来越多的是利用兼并、收购,兼并收购很大部分是收购股权。收购股权就离不开证券市场,因此,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间的界限在模糊,或者说活动发生了很大的衔接性。如,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吸收外资,外资进来相当于收购了股权,中行、建行20%的股权卖给人家,卖完之后马上在境内境外上市,上市之后又吸收外资。第一步是直接投资,收购股权,收购资产,其目的也是希望该公司上市,上市后其资金就可置换出来,置换出来后又可投资。这种做法在国际上是比比皆是,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特点,吸收外资的工作就无法做。

四、抓住机遇继续吸引外资

第4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Abstract: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shows the abnormal and unique structure features: double surplus of the current account and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oris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s a hot research issue of theorist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feature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double surplus and proposes building measures to properly handle the double surplus.

关键词: 双顺差;投资

Key words: double surplus;investment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145-01

0引言

国际收支是衡量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晴雨表,是一国经济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及其构成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源享赋、区位优势等,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尤其是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影响。

顺差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出来的贷方余额,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双顺差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其中,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货物进出口收支、服务收支、收益项目收支、经常转移收支等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指各种形式的投资项目,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1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呈现的特点

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的波动性加剧。上半年外汇储备增长达到19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少增长8亿美元;下半年增加较快,增加3367亿美元,比上半年多了142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3亿美元。上半年,受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全面下滑、消费需求不振以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影响,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放缓,其中进口增速下降更为显著,货物贸易顺差增长较快。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速有所回升,进口迅速增加,货物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上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性增强,大量国际资本为求自保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向母国回流,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放缓,外债余额下降较快,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下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快速扩大,外债余额大幅增加,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顺差。从总规模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仍然较大,经常项目顺差、货物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对外部门表现仍然较为稳健。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和预期保持基本稳定,各界对我国货币的信心依然较强。

2我国双顺差妥善处理的对策构建

2.1 调整涉外经济政策,推行平衡贸易战略首在导致中国持续国际收支顺差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增长、居民储蓄偏好、内需相对不足等因素政府短期难以有效调控,郑宝银(2006)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状况是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任务、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相适应的,这种状况还将作为一种长期的趋势而存在,中国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经济政策只是可以缓解这种状况快速增长的趋势。短期内可调整的政策和措施如下:

2.1.1 转变贸易政策面对外贸结构的顺差,必须转变出口战略,重视进口和国内市场作用,实行出口、进口和内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完善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资源合理配置效率,拓宽和加深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宽度和深度。

2.1.2 减少出口减少、取消过度激励出口措施,对资源性、污染性商品出口征收出口税,提高出口税率抑制高消耗商品的出口,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促进外贸出口由出口扩张型、资源浪费型、低技术附加值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资源环保型、高技术高附加值为主转变。政府和企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树立产品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逐步取消外资在某些方面的超国民待遇。

2.1.3 积极增加进口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能源、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采取鼓励政策,增加设备消化吸收预算,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但是增加进口要取决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效果,要有市场决定由企业自主选择。

2.2 调整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调整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主要目标是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改善投资的结构。

2.2.1 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这是指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应该带来有比国内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因为这样的外商直接投资是不会平行替代内资的,否则由于外资的优惠政策而使得原有内资企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挤出市场,那么这种市场结构是扭曲的。目前的关键是建立并购的法律环境和中介服务。

2.2.2 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争取吸引更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二是在渐次开放的产业特别是服务业中,在总比率控制的情况下,争取吸收高质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投资结构。比率控制有利于在初步开放的行业中建立起进口替代的机制或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同时又不会产生外资控制的风险。三是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上不应该重复过去的优惠政策。值得提出的是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不能采取过度优惠的办法,因为对外资优惠就是抑制了民营经济的投资欲望。西部地区可以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上获取与外资同样或更好的效果。建议国家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放在投资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的营建上。

参考文献:

[1]段青.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9,(2).

[2]倪鹏.“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Chinese Businessman,

2008,(15).

[3]陈娜,杜娟.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分析[J].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1).

第5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投资;外商;影响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背景分析

1.世界形势

受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技术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三大突出特点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趋于饱和,而部分欠发达地区或国家经济则刚步入正轨。于是,世界市场迫切要求世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分配,借以满足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国内形势

从国家建设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国家建设的重心一直摆放在经济建设之上。尽管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可喜成效,但就目前我国发展要务而言,经济发展仍是重中之重。于是,在新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国家出台了多项规定及政策条款来促进国内对于国外资本的吸收。

二、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满足国内资本市场需求

就国内目前资本市场而言,所呈现现状为:数额小、股份多、分散、难以聚拢,这样的特点直接影响着我国国内依靠巨额投资谋求生存及发展的企业的发展,进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然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开始,国外大量资本以大数额方式涌入国内,解决了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上对于大数额资本的需求。

2.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就目前国内产业结构而言,第一产业占据了我国接近50%的产业结构比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总体才占据了50%左右的产业结构比重。而在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仅占据不到30%,而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占据比重则超过70%。由此可见,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就在于产业结构与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相脱离。然而,就国外直接投资而言,其主要投资对象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第二及第三产业,这样伴随着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国内产业结构势必将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依托、第一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结构方向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长远化、科学化。

3.促进国内生产技术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源泉的追溯。可以说,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有超过70%的成功企业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取得成功的。然而,就外国直接投资形式而言,有超过投资比例20%的投资形式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这样一定比例技术投资的影响下,国内各接受投资企业在生产技术得到迅速提高,进而促进了国内同行业领域内的生产技术的提高,实现我国依靠科学技术而带来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4.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直接表现为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同时表现为与经济效益提高的其他效益得到保护,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而就我国经济建设而言,与之相关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经济发展中的社会效益的保护,其中以民生问题为中心,而民生问题中又以剩余劳动力为最大难题。然而,通过国外资本的直接投资,大批企业在国内建成,这样就形成了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强大吸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

三、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民族资产的发展

近年来,为了积极吸取国外资本发展本国经济,我国在经济政策上及税收政策上等给予了外国直接投资以十分优惠的政策条件,这些条件的积极作用在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人们却忽视了这些政策的不利影响。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外商投资享有了“超国民待遇”,这些投资转化为商品的价格就会远远低于国内未享有“超国民待遇”的国内民族企业,于是国内民族企业在价格战上占尽劣势,不利于我国民族资产的发展。

2.地区经济发展失衡

就外国资本对我国直接投资投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到全部投资比例的85%左右,中部地区占有约10%左右的比例,而西部地区则仅仅占有约5%的国外直接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国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在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外商投资的拉动之下经济进一步发展,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中西部地区则会由于资本欠缺而继续保持低迷的经济发展态势,最终导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失衡。

3.增加了行业垄断危机

对于国外直接投资控股企业及国外投资独资企业而言,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威胁在于行业垄断的危害。由于这些国外投资企业拥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再加上他们所享有的一系列国内企业所不能享有的优惠条件,这一切,都为国外投资控股企业及国外投资独资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霸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4.增大贸易顺差

据称,我国贸易结构里加工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还有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是58.5%。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保持了每年五、六百亿美元流入规模。郑京平说,加工贸易本身就意味着顺差,因为我们进来的产品,通过在中国加工以后再出去,一定是出口的价值高于进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管理世界,1999,(3)

第6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国际直接投资带动了贸易量的迅猛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东道国,其发挥的作用除了能弥补发展中国家储蓄缺口的直接效应,更重要的是在当地会产生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益。具体说来,东道国通过吸收随外资一起转移的技术、管理经验,迅速提高本国的生产力水平,提升商品的技术含量,改善贸易的商品结构,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促进发展中国家国家出口产业的成长,并可利用外商的销售网络迅速进入国际市场,进而扩大他们的对外贸易量。

中国从1978年出口的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上升到2007年的1.2183万亿美元,排名第2位,占到全球商品出口贸易的8.8%。

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方式的影响。跨国公司广泛的海外直接投资行为使贸易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随着跨国公司出现后,贸易中间商、商的地位相对下降。国际化生产方式及利用各国比较优势的需要使加工贸易盛行起来,许多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海外加工基地。除了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国际分包合同等其他新型贸易方式也有所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对定价机制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主要通过“转移价格”(划拨价格)来进行。“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在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交换商品和劳务时采用的交易价格,目的在于逃避税收,回避经营风险,加强公司的竞争优势等。它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有可能和实际成本没有直接联系,因而具有很强的人为性。“转移价格”的广泛运用使得国际市场的价格行情更加变幻莫测,同时模糊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关系,使贸易利益的归属难以计算。

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这种影响着重体现在东道国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上。一般说来,过去发展中东道国引进的外资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开发领域。随着外国直接投资转向东道国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东道国的出口就相应变为以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这说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促进。在进口方面,机械设备、原料辅料等资本品往往在东道国进口构成中占较大比重。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产品在东道国的进口构成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日益融合及共同发展的趋势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同步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速度的大幅度提升,国际资本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使之与国际贸易规模的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二者之间的发展同步性特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目前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总量增长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两大重要标志和表现。这表明国际资本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带动国际贸易高速增长的原因,而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又促使了国际直接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相一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材料、初级产品在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制成品比例不断上升。在制成品贸易内部,高科技产品贸易成长速度比低技术产品成长快。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表现出的特点是投资方式开始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导向型和资源开发导向型投资转为向技术创新导向型投资和产业国际转移型投资,表现为研究开发和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投资比例上升。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政策的相互结合。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融合的趋势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工作中已表现得越来越清楚。早在关贸总协定框架下的“乌拉圭回合”就已经将投资问题列入谈判议程并达成了协议。在此轮谈判中修改和补充的《关贸总协定1994》规则涵盖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问题,旨在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以扩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

中国制造业贸易和投资关系研究

随着中国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业务逐的增加,单笔项目的收购金额也越来越大。同年我国境内企业共买下278家德国企业。可以看出,跨国并购正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仍处于探索尝试的阶段。

以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从传统制造业逐渐转变为先进制造业。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比较广泛,13个大类基本都有涉及。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以及国内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行业分布上呈现出从传统制造业逐渐向先进制造业转变这样一种趋势。所谓传统制造业,一般是指其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几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的分布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己逐渐成为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但是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07年底,纺织业、钢铁业、造纸、木材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上占绝大部分。

第7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根据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结果,1983~1999年期间,中国经济总量(GDP)对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综合弹性比为0.121。由于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照此推算,同时期中国经济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间接贡献(参见赵晋平编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为27.8%。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目标是7%,如果在今后几年,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继续保持与过去20年相近的贡献率,则其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应当达到16%左右的水平。

自从1995年以来,中国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结束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一些年度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九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仅达到1.6%的水平(参见表1)。2001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14.9%的恢复性增长,预计“十五”时期正增长趋势仍然有可能持续,达到年均5~10%的稳定增长水平。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世界范围的资本活动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将会进一步趋于活跃,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这些资本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二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调整对投资、尤其是外国投资的需求将会继续扩大;三是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其企业长期战略决策创造了良好预期,而且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外商投资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四是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下岗,将使中国继续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将长期存在,从而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继续加快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五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产生,长期积累形成的“三资”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将面临不断更新、改造、扩充的需要,现有企业的增资将继续构成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未来时期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一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不能排除出现局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至少目前以美国经济为首的西方经济尚未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这将严重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二是许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大加快,区域内投资的增长将远远超过面向区域外的投资,而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形成多边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因而面向这一地区的投资和本区域内部投资自由化的进程有所放慢;三是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竞争将明显加剧,不仅发达国家会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手段完善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等优势,加快吸收购并方式直接投资的速度,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会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市场开放换取外国的技术和资本。这将为中国吸收外资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四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资优惠政策的逐步清理、取消,外商投资的收益预期将明显回落;五是目前年度中国经济总量和新增外商投资总量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规模,相应的增长速度将会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总之,吸收外资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将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尽管从存量的角度来看,由于“三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大大提高,“三资”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是从新增流量的角度来看,“十五”时期利用外资的增长将难以达到过去20年间的平均增长水平。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十五”时期新增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前20年相比将有所下降;二是为了保持利用外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必须通过优化产业分布结构来提高经济整体的产出效率,弥补总量增长趋缓的不利影响。这实际上意味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必须由注重总量增长效应向注重结构升级效应转变。根据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外商投资带动了整体经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主要依赖于外商投资本身的资本装备优势来实现,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反而是下降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何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和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势头,各种产业部门在社会总需求增长中所受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主要通过计算感应度系数,反映不同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系数值越高,说明该部门为了满足总需求增长而应该增加产出数量,并将这样的部门称之为后关联产业。促进后关联产业发展一般是供给政策的重点,目的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配套和基础条件。根据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商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最高,其次是种植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钢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采选业、其他化学产品制造业、石油开采、棉纺织、造纸、塑料、汽车工业、电气、电子元件制造业、金融业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对这些领域需求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的外商投资需求增长也将快于其他部门。感应强度比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基础原材料和配套产业,通过利用外资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加工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配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二、进入中国的服务业投资增长将快于工业部门

按照加入WTO所做出的承诺,中国将会在“十五”时期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其中如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商业、对外贸易、电信、运输和技术服务等领域,中国现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业企业,将会有大量企业通过与外国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同盟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同行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消费者对相关服务的质量、多样性和广泛性也会产生新的要求,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对外商服务业投资的需求必然会大量增加。其次,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所不同,投资是直接进入对方国内市场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国服务市场的巨大规模对于外国服务业企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再次,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规模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中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未来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这种政策导向及其相应的鼓励性措施也将产生对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趋势有所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也会明显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十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将有望实现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陆续取消,这些行业的外资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其他行业。初步估计,同时期外商服务业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产业外商投资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这将大大改善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预期是什么呢?一项针对136家欧盟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2001年6~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36家欧盟国家在华投资企业,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已在2001年9月8日于中国厦门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参见《欧盟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后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一,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欧盟企业最有可能选择的行业首先是制造业,这一结果与迄今为止的投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最高的特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考虑到目前已经投资的企业中制造业占80.7%、而回答今后将选择制造业的企业比重仅有66.2%这一因素,可以认为未来时期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将会明显下降。第二,现有企业中,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仅有3%,但是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将会选择该行业进行投资的企业高达57.4%,排在第二位,可见与电信服务和交通运输有关的服务业投资将出现快速增长,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也会明显提高。第三,金融保险业目前的外商投资在地域、经营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迄今为止对该行业投资的欧盟企业微乎其微,但是在接受调查企业中47.1%的企业认为,今后欧盟企业的金融保险业投资将成为优先选择的领域之一,仅次于制造业、邮电通讯运输业居第三位。第四,除了上述行业之外,电力、煤气生产供应、商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投资也可能出现较快增长,比重有所上升。

由于此项调查涉及企业数量比较多,涉及国家范围广泛,接受调查企业的产业分布、投资方式、地区构成等均与外资总体结构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未来趋向的一般性特点。

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邮电运输、金融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的后关联性最强,也就是说,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增长受总需求增长的拉动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对这些服务业的需求增长会超过其他服务业的平均水平。通过吸收外资,提高这些行业的总体规模和服务水平,有利于适应经济增长和和市场消费增长的要求、并产生良性循环效果,带动社会需求进一步增长。因此,应当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三、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将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有望加快

根据行业偏向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与劳动密集型程度、资产产出效率、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定在未来投资决策中,对行业投资的预期,以目前各制造业行业的全部企业平均水平为主要依据,那么根据外商投资不同的利益目标,选择投资领域的趋向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注重利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外商,对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非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较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大。以提高资产产出效率为投资指向的外商,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办公机械、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很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以回避税负为主要目标的外商,对税负水平比较低的行业具有比较高的投资趋向,这些行业包括皮革毛皮制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但是,如前所述,外商投资预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对上述因素综合评价,可以得到表3中所列结果。

第一,服装、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外资投资预期和偏向程度较高的领域。

第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电气机械等虽然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但是由于资本产出规模明显、税负水平较低等原因,有可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第三,今后外商投资相对较少的行业主要由三类构成:一是电力供应、蒸汽与热水、煤气生产与供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将长期由国有经济占主导的自然垄断行业;二是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采选业等资本产出效率较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三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饮料制造业等市场相对饱和、资本产出效率不够明显或者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

应当注意到,近几年来,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含量有所提高。这对于中国吸收外资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扶持,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

第8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特点

(一)从投资额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是第三产业

从表1可以看出,截止到2010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第三产业投资占到76.5%,第二产业投资额仅为22.7%,第一产业投资不足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同时表1也显示出,这样的对外投资产业结构近5年来几乎没有变化。第一产业投资占比一直稳定在0.8%-1%之间,第二产业投资比例基本上维持在20%-25%之间(2006年因采矿业投资额剧增,该年比例为29.8%),而第三产业投资的比例则在70%以上。

(二)从境内投资者行业分布以及所设立的境外企业行业分布来看,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增长迅速,而第二产业企业比例逐年下滑

2006年我国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境内投资者中,第二产业投资者占比为65.4%,第三产业占比为30.3%。2009年,第三产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三产业的投资者占比变为40.8%和55.8%。而第一产业的投资者占比则基本维持在4%左右。从所设立的境外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境外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数量最多。2010年,第三产业企业占境外企业总数的53.2%,从事第二产业的企业占42%,从事第一产业的企业占4.8%。

(三)从对单个经济体的投资结构来看,投资的产业分布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2010年我国对香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东盟这六大经济体的投资占到了当年投资流量的76.3%,投资存量占到了总存量的76.1%。六大经济体既包括了欧美发达国家,也包括了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资源型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我国对欧、美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分别达到了70.8%、63.9%和86.6%,要显著高于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东盟。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是偏向于市场环境成熟、基础设施条件好、服务业消费能力高的区域。

在我国对俄罗斯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占26.8%。对东盟国家投资中,第二产业比例为53.5%,高出第三产业近11个百分点,形成了以第二产业投资为主的格局。而我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中,仅采矿业这一项投资就占到了总投资的81.6%。

(四)从我国对六大经济体投资的具体行业分布来看,投资聚集度高的特征明显

1. 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分布聚集性高。截至2010年底,在我国3000多亿美元的投资中,存量在100亿美元以上的行业有六个,分别是商业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这六个行业的累积投资存量为2801.6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88.3%。

2. 我国各行业对外投资的地区聚集性高。表2显示了截止2010年末我国对六大主要经济体投资的行业分布情况。表中数字为我国对某经济体某行业的投资在该行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很显然,我国第三产业中绝大部分行业都投向了香港。其中,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吸收的投资都超过了我国该行业投资总额的80%。但香港在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两大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与第三产业中多个行业的投资高度集中在香港的情况不同,制造业投资的地区分布较为分散。采矿业的投资则集中在香港、澳大利亚和东盟,三地吸收的采矿业投资业超过60%。建筑业投资最多的地区是东盟,东盟各成员国近年来高涨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我国建筑类企业提供了大量机会。另外,六大经济体吸收的建筑业投资仅占总投资的35%,并不是我国建筑业的主要投资地。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主要分布在东盟,而且该行业较大规模投资基本上在2006年后才展开。

我国在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的投资总额非常有限,仅26.1亿美元。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盟和欧盟三地,三地吸收了农业近58%的投资。显然,我国在大农业领域的投资,尤其是对畜牧业大国澳大利亚、农业大国美国还有相当大的投资空间。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投资规模偏小,利用境外资源稳定我国粮油供给的作用微弱

无论是从投资额还是从境内投资企业数量看,我国在大农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都是极其有限的。截止2010年末,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26.1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8%。境内农业领域投资企业数量约为470家,平均单个企业的对外投资额仅在50万美元左右。这种投资规模与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地位和实力不相称,也不利于保证我国的粮油安全和农林牧渔业的长远发展。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匮乏的状况在长期内不会改变,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而近年来全球气候环境恶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世界粮食危机背景下,各国对农产品出口尤其是粮食出口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农业对外投资和合作,建立稳定的境外农产品基地。

(二)采矿业投资区域过分集中,不利于分散投资风险

虽然采矿业投资区位选择很大程度上受世界资源分布状况的影响,但投资地也不宜过分集中。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对澳大利亚的采矿业投资剧增。2007年末,我国对澳投资存量中采矿业占45.5%,2008年末这一比例达到73%,2009年末这一比例更是达到85.9%。截止2010年末,澳大利亚吸收了我国采矿业投资总量的14.4%,投资额达64.2亿美元。而我国对资源大国俄罗斯的投资额还不足3亿美元。由于自然资源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敏感领域,投资过于集中很容易引发东道国的反感与抵触。2008年首钢集团收购吉布森山铁矿案、2009年中色集团收购澳大利亚稀土矿业公司股权案的失败,与这几年我国对澳大利亚矿业投资过于密集不无关系。而且采矿业的投资往往金额巨大、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较别的行业大。投资地集中更不利于分散风险。

(三)制造业对外投资水平不高,投资主体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产业基础明显优于商务服务等第三产业。但截至2010年底,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额为178亿美元,仅占我国对外投资存量的5.6%。但从境内投资者的行业结构来看,制造业企业占比达35.8%,是企业数量最多的投资领域。由此可见,我国境内制造业投资主体普遍规模较小,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50名的企业名单中,只有吉利、联想等少数几家制造业企业。

(四)服务业对外投资以劳动、资金密集型行业为主,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少

虽然服务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但我国当前服务业的投资技术含量低,投资结构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为主。2010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个行业的投资额约占服务业投资的70%。金融业投资虽然增长迅速,但80.8%的投资来自银行业,而且以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开展资金结算服务等低层次运作为主。技术密集型行业,如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投资比例只有5.3%。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布局,是今后我国政府制定投资政策和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时需要考虑的重大命题。

三、对策建议

(一)发挥我国农业竞争优势,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农、林、牧、渔业的投资

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受一些国家(主要是土地、水资源短缺国家和人口大国)消费需求增加以及生物燃料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1990-2007年以来世界农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以每年3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接受投资的东道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即“南-南”投资增长迅速,并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②。可见,农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会是未来全球投资的亮点。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优势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作为世界农业生产大国之一,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对外投资具备良好的国内产业基础。多年来,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不仅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农业科技水平也得到迅猛发展。我国在育种、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灌溉技术等不少技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借鉴价值。

二是中非友好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为我国在非洲、东盟等地区进行农业领域的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从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据看,目前吸引外国农业直接投资存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和东盟国家③。进入新世纪,中非友好合作进一步加速,而农业是新世纪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在继续对非洲国家进行农业援助的前提下,发挥双方优势进行投资和合作是今后的工作重点。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已与十多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农、牧、渔业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并与埃及、南非、苏丹等国家建立了双边农业合作工作组机制④。中国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先进实用、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合非洲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也会极大促进双边投资的增长。东盟国家中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都是水、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并且这些国家都是吸引农业直接投资的大国。中国对这些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具有地缘、文化、经济等多方面优势。

政府应该针对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动中国农企到非洲、东盟等发展中国家投资。这样不仅能在优势互补基础上与东道国共享投资合作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有利于保障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加大采矿业对外投资规模,促进投资区位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石油为例,2009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53.6%,能源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今后,我国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采选等领域的投资还会进一步增大。在投资区位选择上,应避免投资在某一区域的过度集中,防范投资风险。具体而言,应注重与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资源领域的投资合作。

资源领域的投资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强烈,政府首先应该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与东道国建立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并通过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为投资者提供保护。其次,企业在也需要积极回应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参与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慈善公益等活动,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赢得东道国好感。

(三)细化行业和地区投资促进政策,推动国内制造业中的“边际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

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中,美国学者威尔斯(L. T. Wells,1983)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小规模的制造技术。英国学者坎特维尔和托兰惕诺(J. A. Cantwell, Paz E. Tolentino,1997)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受其国内产业结构和内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产业和地域分布上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变化。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从区位选择来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受“心理距离”影响,其对外投资会遵循从周边国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的投资路径。上述理论都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必须立足于本国产业发展的现实,并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基本导向。

当前,我国家电、食品、纺织、轻工、冶炼、化工、机械等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行业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面临着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等问题,已属于我国的“边际产业”。并且在我国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任务更为紧迫。而我国周边国家如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不仅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可以针对相关国家和行业,制定更加细化的投资促进措施,帮助企业向上述四国转移。

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应积极利用政府主导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一对外投资合作新模式,加快走出去步伐。目前,我国已经在东盟、非洲、墨西哥、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地建立了1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政府提供信贷支持、税收优惠、信息服务、人员培训、保险、政策协调等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从已建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运作来看,这一模式是很成功的。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一平台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可以减少对外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确保投资收益。而且随着合作区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未来它的产业集聚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借助合作区这一平台,实现企业海外发展的目标。

(四)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同台竞争,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历史短、基础差,入世的十年是我国服务业巨变的十年。在外资的冲击下,我国服务业迅速实现了人员素质、经营理念、工作效率、服务网络、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可以说,国内服务业的迅速成长是服务业对外投资的产业基础。我国要想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投资的技术含量,必须依托于国内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因此,当前政府应从政策上对服务业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给予支持,而企业自身则要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干中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注释:

① 数据来自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后文中数据若无特别说明,均来自2006-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或经计算得出。

② UNITED NATIONS,《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9

第9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据《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COFDI)存量达8826.4亿美元,在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境外企业数达2.97万家,投资流量连续三年位列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第三位,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部分是根据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的市场导向、效率导向、资源导向和战略导向性理论[1]分析COFDI的区位选择问题,包括对东道国市场规模、经济增长、资源禀赋、开放程度等因素的研究[2-4]。Ramasamy等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偏好性,国有企业更倾向于投资自然资源而愿意承担政治风险,但在政治风险低的国家,企业往往寻求技术创新型或战略性资产;而民营企业则是市场导向型[5]。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而现有理论难以很好地解释其投资动机,贺灿飞等将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经济地理的“关系转向”相结合,基于关系视角,提出与东道国之间存在密切的政治、社会、经济关系是影响CO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6]。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具备良好的运营环境、庞大的消费市场、健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全球领先的高新技术与研发能力,这些优势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原因[7]。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投资规模小,增长缓慢[8],2000年以来随着双方经贸关系往来的不断加深,中国对美投资进程也不断加快,领域逐渐拓宽,方式日趋多元。从2012年开始,美国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所占比重仅次于中国香港,而2013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此背景下,有关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研究亦成为国内学术界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已有文献大多集中于中国对美国整体的直接投资现状、投资模式、结构特征及障碍分析等[9-13],指出对美COFDI主要流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西部和南部,以并购投资为主[14];金融危机以来对美COFDI大幅增长,可能受到美国资产价格下降、政策鼓励、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成本降低、国内市场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压力等因素的影响[15];而当前对美COFDI的主要障碍是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政治化[16]。亦有少量研究指出,COFDI在美国的空间分布与美国各州的综合实力紧密相关,中国趋向于投资优势明显、开发历史较早的州[17],华人华侨的关系网络效应大于各州税率、工资水平、商业租赁率的影响[18]。

综上,关于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基于微观层面的空间视角研究鲜有涉及,且依旧缺乏针对COFDI在美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的深入分析。另外,近年来相关研究侧重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其中涉及FDI区位选择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19-23]、FDI区位演变及布局特征[24],FDI时空扩散模式及动因分析[25]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基于此,本研究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从时间序列角度探讨中国对美国FDI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揭示中资在美国各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发展趋势,亦有助于完善中国对美国FDI的时空格局研究。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作为样本,研究期为2000年~2014年,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荣鼎集团(The Rhodium Group)的动态数据(http://rhg.com/)、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http://bea.gov/)、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us.mofcom.gov.cn/)和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1.2 研究方法

1.2.1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定量反映不同年份FDI的地域分布不平衡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为中国投资美国的地理集中指数,Yi为第i个区域吸收的COFDI,Y为美国全国吸收的COFDI总额,n取51。FDI地域分布越不均衡,越趋于聚集在一个区域内,S值越大,越趋向于100;FDI在各区域内分布越均衡,S值越小,越趋向于0。如果随着时间的变化,S值变大,则表示中国对美国FDI空间分布向不均衡方向发展;反之,则向均衡方向发展。

1.2.2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是指一个变量的观测值之间因观测点在空间上邻近而形成的相关性[26],可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利用Geoda软件对空间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为了检验COFDI在美国的空间分布是否具有显著的集聚性,测算空间邻近区域FDI的相似程度,引入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其计算公式如下:

Moran’s I=■ (i=1,2,3,...n) (2)

全局自相关说明研究对象在区域整体的分布状态和集聚程度,当需要进一步探讨是否存在FDI的局部空间集聚时,就需要应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可以定量描述每个区域单元与其邻近区域单元间FDI的相似或相关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Local Moran’s I=■ (i=1,2,3,...n) (3)

(2)、(3)式中:n为研究区域个数;xi和xj分别为区域i和区域j中FDI的观察值;为各区域FDI的平均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元素,表示各区域单元间的空间邻近关系,当i和j为邻近的空间位置时,wij=1,否则取值为0。I的取值范围为[-1,1],若I>0,表明存在空间正相关,即相似的FDI(高值或低值)趋于空间集聚,且越接近1,正相关性越强,区域集聚程度越高;若I

2 中国对美国FDI的时序演变

2.1 COFDI总量持续增加

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逐年递增,2004年我国政府将对外投资的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单位,降低了准入门槛,同时不断出台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大大提高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在此背景影响下,从2005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在投资总量上有一个小的飞跃;2009年之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一路下降,美国传统跨国公司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亟须抛售非核心业务板块以换取流动资金,同意将原本限制的产业部门开放给外来投资者,中国企业抓住此次机遇,大幅投资美国,投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图1)。据Rhodium Group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中国企业总共对美国成功发起1029项投资项目,累计COFDI存量已达475.7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近700倍,年均增长率接近75%,投资活动遍及46个地区。

2.2 COFDI分布范围逐步扩大

为了反映总体COFDI流向变化,由公式(1)计算得到地理集中指数。总体来看,2000年以来各地区FDI地理集中指数呈现波动性,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图2):

第一阶段为初始发展期(2000年~2004年),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截至2004年底累计吸收COFDI总额仅为4.76亿美元。投资区域起初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北卡罗来纳州等美国经济发展较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几个州,之后FDI地理集中指数呈减小趋势。表明随着COFDI对美投资范围的逐渐扩大,FDI集中程度减弱,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也有所收敛。

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期(2005年~2014年),当时投资驱动的国内需求促使全球大宗商品的进口价格飙升,国有企业出于保障供给和获得利润的动机开始大量增加对海外自然资源的投资[27],同时也带动民营企业的向外投资。其中2005年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购IBM公司的个人计算机业务部门,这是当年北卡罗来纳州取得中国在美国的最大一笔投资,约占当年总量的71%,使FDI地理集中指数达到峰值;之后该指数持续下滑,于2012年触底达到最小值28.56;虽然2013年出现小幅波动增长,但FDI地理集中指数总体呈下降态势。表明在“走出去”战略进一步的推动下,从2005年开始,COFDI总量急剧扩张,对美投资规模显著上升,并且投资区域和产业呈现多元化趋势,FDI州际差异逐渐缩小,空间分布也趋于相对平衡。

3 中国对美国FDI的空间格局演变

3.1 COFDI区域差异显著,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南部向中西部扩散的趋势

根据美国地理分区,将其划分为东北部(9个州)、南部(16个州,1个特区)、中西部(12个州)、西部(13个州)四个区域。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地区吸收COFDI的能力也存在优劣之分。由图3可见,美国四大地理区域吸收COFDI情况差异较大,南部地区“一枝独秀”,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区表现较为平均。

根据COFDI的时空差异变化,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图3):

第一阶段(2000年~2004年),南部与西部地区吸收COFDI份额缩减,东北部与中西部地区份额扩大。在投资发展初期,COFDI总体基数小,中国企业倾向于投资华人关系圈集中、经济科技发达的地区,如加利福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和德克萨斯州,投资产业集中在高科技信息技术业、金融服务业及消费产品与服务业,这四州吸收COFDI占比高达88%;同时少量COFDI分布在纽约州、伊利诺伊州和密歇根州,主要投向金融服务业和汽车及传统制造业,另外中国逐步加强对五大湖周围印第安纳州、宾夕法尼亚州的投资,东北部与中西部引资比重由9%上升至20%。

第二阶段(2005年~2014年),南部地区吸收COFDI占比突增至“顶点”后波动下降,其余三大地区降至“冰点”后缓慢上升。2005年,南部新增投资18.99亿美元,其中北卡罗来纳州表现最为突出,吸收ICT产业投资18.34亿美元,南部累计COFDI总额已达21.39亿美元,而其余三大地区吸收COFDI总额仅3.22亿美元,差距悬殊,故呈现出“顶点”和“冰点”。2005年是一个拐点,之后南部增长放缓,平均增速仅为37.32%,居四区域末位,占比也由2005年的86.92%降至2014年的50.03%;中西部、西部地区吸收COFDI增长迅速,特别是在2007、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主要集中在五大湖区和太平洋沿岸区,投资重点分别为汽车、传统制造业及高科技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产业;东北部地区表现一般,引资强度在四大区域中处于劣势,引资额累计占比仅为14.53%,主要分布在纽约州、新泽西州和马萨诸塞州,特别是纽约州的房地产与酒店业,引资额占东北部地区总额的55%以上。南部在2010、2013年出现两个高点,呈现“凹形槽”,其中弗吉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于2010年分别吸引能源产业投资15.81亿美元和11.42亿美元,是当年中国对美国最大的两笔直接投资,使南部占比升高;2013年,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总价71亿美元收购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另外德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当年共吸引能源产业投资31.26亿美元,使南部当年FDI增量是其余三大区域的3倍,故占比达到另一个高点;之后FDI分布与金额逐渐趋于平均,占比也随之下降。中西部在2012、2014年增长明显,主要源于两个项目,一是2012年大连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完成对北美第二大电影院线AMC娱乐公司的收购;二是2014年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成功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分别集中在堪萨斯州和伊利诺伊州,另外密歇根州仍然沿袭汽车产业的传统优势引资10.41亿美元,截至2014年中西部吸收COFDI存量达97.31亿美元,仅次于南部地区。

通过对比图2、图3可以发现,南部地区吸收COFDI占比情况与整体FDI地理集中指数变化趋势大致相似,而中西部地区占比变化趋势与南部近似相反,表明随着中国对美国投资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投资地域范围渐广,集中程度下降,南部引资优势地位逐渐弱化并转移至其余地区,其中以中西部地区增长最为显著,占比由末位跃至第二位,但总体分布趋向平衡。从中国对美国FDI空间布局演变过程(图4)可知,2000年以来COFDI空间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南部向中西部逐步扩散,并形成四个区域,即以加利福尼亚州为核心的太平洋沿岸区域、以纽约州、伊利诺伊州和密歇根州为中心的五大湖区域、以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为基点延伸的大西洋沿岸区域、以德克萨斯州为辐射点的西南部区域,呈现为“以点带线,多点成面”的时空演化过程。

3.2 COFDI整体集聚程度不明显,局部区域形成“冷、热区”分化

依据公式(2),计算得出2000年至2014年中国对美国区域单元FDI变化的Moran’s I指数(表1),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体而言,检验期的15年间,Moran’s I指数的绝对值都不大,均未超过0.16,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并不明显,仅2002、2003和2004年显示出存在较低水平的空间正相关,这表明中国对美国的FDI空间集聚程度并不显著,即吸收COFDI较高(低)地区并不趋向于与吸收水平同样较高(低)地区相邻。具体来看,Moran’s I指数呈波动趋势。2000年~2004年指数值为正值,说明这阶段中国对美国FDI显示出集聚的特性,即邻近州吸引的COFDI具有较强的相似性;2005年~2009年指数绝对值很小,接近于零,说明这阶段邻近州之间相关性很弱或者说不存在相关性,COFDI呈随机分布形态;2010年~2014年出现小幅波动,但指数值由正变负,并呈下降态势,说明这阶段投资分布存在一定的负向空间自相关,表现为FDI存量大的州被存量小的州所包围,FDI相似的州趋于离散分布,这与前文分析的COFDI发展阶段是相符的。

综上,得出三点结论:一是中国对美国FDI处于发展初期,历史较短,虽增长较快,但总量仍很小。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2010年至2013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占美国吸引外资总额的比例不到1%,远不及其他许多国家在美国的投资规模,同时也说明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还有很大的潜力;二是中国对美国投资分布不均,侧重在某几个州,虽然近年来呈现不断向四周辐射扩散的趋势,但邻近州在FDI规模上还与之存在较大差异;三是中国对美国投资项目随机性较强,且单笔投资额很大,整体在FDI存量上并不表现为趋同,全局的集聚程度尚不显著。

Moran’s I指数概括了中国在美国整体范围内FDI的空间依赖程度,局部空间自相关则描述一个空间单元与其邻近空间的相似程度,并揭示其局部时空演变特征。根据公式(3),由Geoda软件所生成的LISA Cluster Map汇总,在通过Z检验(p

从表2可以看出COFDI在美国的局部集聚分布:第一,各类型显著性集聚区域数量很少,LL(低低)类型区最多,HH(高高)类型区分布最少,LH(低高)类型区镶嵌在FDI高值区周边且变动较小,HL(高低)类型区域少且分散,这表明FDI存量高和存量低的州交错分布,互相包围,还没有形成高低值趋同的集聚效应。第二,检验期内HH与LL两类具有空间正相关关系的地区数量始终多于LH与HL两类具有空间负相关关系的地区数量,再次表明中国对美国FDI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但程度并不显著。

具体而言,COFDI在美国的局部时空演变呈现以下特征:第一,HH类型只有南部的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在大多数年份里表现出显著性,但是在2010年之后就再未呈现显著性;LL类型区年际变化不大,只有少量数目变化,基本分布于中央平原西北部和西部山地区域,其他类型区域零星分布于南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区。表明了中国对美国中西部和西部的直接投资焦点在于发展成熟的五大湖区和太平洋沿岸区域,而对邻近州关注少、投资也很少,从而形成一个“冷点区”;第二,LH类型区在2010年之前仅佐治亚州表现出显著性,因为邻近的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相较其吸收了更多的COFDI。而在2010年之后,南卡罗来纳州由HH类型变至LH类型,说明其增长较慢,并未保持高值区的优势;第三,HL类型显著性区域主要以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作为“热点区”,而其邻近州则对应成为“冷点区”。

综上所述,中国对美国FDI的空间分布形态存在年际波动,目前尚没有形成一致的趋势,而且以LL类型集聚为主,互相邻接构成多个“冷点区”;而处于HH、HL类型的州很少,基本位于南部地区,说明吸引COFDI的“热点”州对邻近州的拉动作用比较弱。同时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对美国FDI渗透步伐的加快,局部区域的“冷、热区”分化渐不显著,投资分布趋向平衡。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2000年~2014年中国对美国FDI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对典型年份COFDI的空间格局及集聚性特点进行探讨,研究发现:

(1) 从总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对美国FDI经历了缓慢发展期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南部地区总量领先但增速较慢,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区实力相当但增速较快,总体差异在逐渐缩小。

(2) 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沿海向内陆,南部向中西部扩散的趋势,构成以加利福尼亚州为核心的太平洋沿岸区域、以纽约州、伊利诺伊州和密歇根州为中心的五大湖区域、以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为基点延伸的大西洋沿岸区域、以德克萨斯州为辐射点的西南部区域,表现为“由点到面”的时空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