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表演艺术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形式美
同一首优秀作品,由于表演者的不同最后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音乐表演艺术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是一次性的创作,而音乐作品则不是这样。音乐作品可以由多个不同的人一起表演。对于同一作品来说,也可以由不同的表演者进行诠释,演出时的个人情绪等因素都能够影响到演出效果。这主要是因为表演的形式不同,不一样的形式美呈现不同的演出效果。
一、形式、形式美的含义及概述
所谓的形式,就是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变现方式。所谓的形式美,它与具体的内容无关,但是会与结构整合在一起出现,其受太多因素的影响,会引起人们视觉、听觉上的美感。形式美在美学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暂且不谈论音乐表演,其他艺术形式也具有形式美,只不过是形式美出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形式美与艺术形式具有完整的统一性,它并不是脱离了艺术而单独存在的。形式美与具体的内容是不存在联系的,但是它与结构是统一完整的。对比中西方对形式美的诠释,不外乎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音乐也不例外,也同时兼具内容与形式。音乐形式是外在的变现,而音乐内容则是音乐创作人根据自身的音乐素养、专业知识以及灵感与创造力在某一个特殊的时间创造而成的,二者是共存的,脱离了某一方,另一方的存在便毫无意义。没有内容只是形式单独的存在,那么这便不是完整的音乐作品,它是空洞的,没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没有形式,只有内容,那么这首作品也不存在意义,它虽然有内在,但是人们根本就不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认识它,这样的作品也不能被称之为完整的作品。柏拉图认为形式包含着两个方面,即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形式。外在的形式就像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的;内在的形式是由各种内部要素组合在一起紧密联系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外在形式直接冲击人们的视觉,给人们以感受;内在的形式是需要人们用心去体会的。音乐表演艺术的外在形式就是呈现在人们的视觉以及听觉方面的感受,让人们对音乐作品有新的认识。形式美的创作需要艺术家根据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对整首音乐作品的把握来进行创作,创作并不是毫无目的的诠释,它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对当代社会的考察与观察,对人民大众欣赏水平层次的考量,以及对人们心理的描写等。一首好的音乐作品的诞生并不是艺术家的灵光一现,它是艺术家知识与素养的自然呈现,看似偶然实则是理所当然。一首好的作品需要有内涵,同时也需要形式的表达,形式美在音乐作品中肩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影响形式美的因素
在音乐表演当中,能够影响形式美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占据主要影响的还要数感性材料,它能够在内部直接对形式美产生影响,这些感性材料具体有以下几种。(一)音色。音色是表演艺术当中的“灵魂角色”,它主要包括音质、工艺以及情三个因素。音质,主要是针对乐器来说的,即使是同一件乐器,由不同的人进行演绎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这与乐器的材质没有关系,与表演者有很大关系。工艺,就是表演者对于外部环境的掌握,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对演出时技术的把控等,想要达到何种演出效果,就要尝试使用相对应的表达技巧。情,就是情感与感情,这里所说的情感与感情是表演者对整首音乐作品感情的把握,在演出过程中,表演者不会因为情感方向没有把握到位而影响整首作品的失败。音色的把控与掌握与表演者自身内部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说,想要将一首音乐作品完美呈现出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表演者自身的实力。(二)音准。对于一般的表演者而言,音准的掌控与把握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多种律制的存在,音准的存在也是具有相对性的。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所谓表演者对于音准的把握,一般情况下都是“从不准到准,然后再从准到不准”,所谓的“从不准到准”是表演者通过自身后天的努力得到的结果,是对整首音乐作品完美把控的体现,是一种正向的努力得到了升华。“从准到不准”是一种境界的升华,一般艺术大师在进行演出的时候,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掌握已经不再局限于音准上,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情感的表达,此时音准就已经成为“配角”。音准是影响一首作品完美展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所有一切的表达还要基于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考量。(三)力度。这里所说的力度也就是音强,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不会是没有起伏的,即使是一首平静的曲目也会有微小的波动,这里所说的起伏与波动能够带给音乐作品层次感与立体感,使音乐作品能够环绕在我们周围。关于日常的力度训练方面,每一位表演者由于对自身要求不同,因此也就会出现不同级别的训练。对于高水平的表演者来说,他们对自身的训练要求一般情况下是在几十个级别,他们要求自身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说,由于对力度掌握的精准与到位,因此对于整首音乐作品的把控能力就会比较强,演出达到的效果也就会非常好。(四)速度。这里所说的速度与我们日常理解的速度有区别,但又具有一定的联系。这里所说的速度,是宏观表现音乐形态以及对段落结构逻辑的形式美的掌控,它与乐谱有关,与表演者有关。统一音乐作品乐谱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不同的表演者,因此也就会出现不同的表演速度,也就是对整个作品进程的把控不一样。(五)节奏。节奏与演奏的乐器、演奏者以及整首音乐作品的感情都是具有连带关系的,也就是说,节奏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节奏并不是简单的循环,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的节奏可以是跌宕起伏的,也可以是平静温婉的,还可以是悲愤高亢的。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节奏的把控,并不是靠演奏者的随意性来展现的,它与整首音乐作品的感情需要也有关系。对于《二泉映月》这首作品来说,期间的跌宕起伏、音强音弱的处理,不仅要求演奏者自身掌握这种技巧,也需要对作品完全熟悉。以上各种因素都是影响形式美的关键因素,理论上需要全面考虑到位,但是在实际演奏过程中,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对节奏、速度、力度、音准以及音色做出相应调整。
三、形式美的结构之美
(一)整齐一律。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具有更强的统一性与整齐性。对于音乐作品来说,如果在演奏过程中出现某一个地方的失误,那么在随后的演出中是没办法进行补救的,它会成为一个错误出现在整首音乐作品当中。音乐作品当中的不和谐因素需要及时剔除,不然它会一直存在于其中并且无法抹掉。(二)平衡对称。音乐表演当中的平衡对称指的是对立面的交替,可以是A与B对立,也可以是C与D对立,还可以是更多元素的对立。这种对立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将整幅作品结构撑起来,使更多音乐当中无法表达的元素得到诠释。对于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来说,并不是说演奏者的技艺超群,或者演奏者对于情感的表达非常到位、对于场面的控制节奏适中,除了这些必要的元素之外,还需要将作品当中应该体现的特点表达出来,其中就包括了平衡对称。平衡对称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具体演绎过程中如果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这首音乐作品的演出就是成功的。(三)符合规律。黑格尔认为:“在符合规律的关系中所见到的,既不是同一定性的抽象重复,也不是同与异的一致性的交替。”规律并不是说一致性的集体出现,它是一种本质上出现差异,但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某种联系,这里所说的联系是在结构或者空间领域的某种联系。总之,音乐作品要符合规律,无论是前期的创作还是后期的演绎,都要遵循规律进行,否则即使技巧再熟练,表演起来也是一堆乱码。(四)和谐。和谐是一个大话题,但是也同样适用于音乐当中。首先,音乐作品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生活的大环境直接影响创作者的思路。其次,在音乐作品当中也需要和谐来构建整首作品,例如,各个元素之间的和谐、音调的和谐、情感的和谐等。和谐能够使音乐作品更加优美,以一种舒适的状态呈现给人们。
四、结语
音乐表演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成为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音乐表演艺术形式的不同主要是形式美的不同,人们对于音乐表演艺术形式美的追求,一直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上进行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联系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在实践的过程中,将音乐表演艺术中的形式美完善到最佳,使之为音乐艺术的表演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杨易禾.论音乐表演艺术的形式美[J].中国音乐学校,2009(4).
[2]许继峰.现代中式家具和谐化设计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09.
[3]李薇.早期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艺术成就与美学追求[D].西安音乐学院,2006.
[4]郑荣华.寻找音乐的形式美[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5]王左立.解析逻辑形式[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6]石璐.浅论音乐的形式美[J].音乐创作,2015(3).
[7]石立伟.形式美的存在[J].音乐学报,2012(2).
[8]王丽丽.浅论音乐的形式美[J].音乐创作,2016(5).
[9]任荣.论音乐表演艺术的形式美[J].中国音乐学校,2010(2).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特征;情感表现
表演将静态、无声的音符变成动态的、充满情感的音乐,赋予音乐艺术以生命。一段充满感情的声乐艺术表演,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让人获得勇气和力量,使听众与创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声乐表演者需要了解声乐表演艺术的特征,采用合理的方式,将情感表达出来。本文针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性及情感表现方式进行具体分析[1]。
1声乐表演的特性
1.1模仿性
模仿是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形体动作对客体进行类似行为的过程。声乐表演者在学习初时都要经历模仿这个阶段,仿效别人先进的表演,汲取前人的经验,不断积累经验,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前期模仿过程中,表演者要从声音运用、吐字、表现等各个方面努力,做到声音运用得当、吐字清晰、表现得体。语言表演的模仿性是声乐表演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直接影响表演效果的因素[2]。吐字是语言表演的关键,表演者要吐字清晰、语音准确、悦耳动听。以《歌颂祖国》的歌曲为例,演唱时,语言不仅要做到字正腔圆,而且要与肢体语言相配合。
1.2特殊性与创造性
特殊性是指表演者的根本个性以及艺术风格。表演者本身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即便是同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表演者展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各具特色。特殊性包括嗓音情况、腔体构造以及音乐类型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声乐表演的效果。创造性是指声乐表演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自身表演经验的基础上,对表演进一步认识,并选择适当的表演方式,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不能改变作品原作者的创作初衷与作品内涵。表演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使表演更加丰富生动。听众听到音乐时会产生各种感受,通过各种感官体会音乐创作者赋予音乐的内涵。创造性使音乐表达更富有张力和感染力,能够提升音乐的魅力。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结合特殊性与创造性进行表演,是对原创作品内涵与形式的高度再现,是从简单的模仿向进一步创造的转变。表演者在展现自身表演风格的同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最大限度发挥出演唱艺术的创造性,这是声乐表演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
2声乐表演艺术的情感表达
2.1情感表达应该遵循的原则
音乐表演的一个关键原则,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音乐的创作者处于一定的时代,因此作品中会体现出很多历史特色与历史风格,听众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时代风貌[3]。2.1.1历史性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必然有自己的创作历史背景,作品演奏过程中一定会展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这个时候就需要表演者运用手指的力度,展现音乐的历史性与时代特色。以钢琴表演为例,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节奏快、韵律强,这就要求声乐表演者在演奏的时候手指敏捷、触键快速掌控好刚柔度,不能将键盘演奏得过实、过硬。又如:在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能够充分将演奏者的手臂力量发挥出来,这样演奏效果更具震撼力与戏剧化效果。因此演奏者拿到一首曲子,应该先看看它们属于哪个历史时期的作品,进而选择使用哪一种弹奏方式。2.1.2时代性音乐表演是复杂的、内涵丰富的,演奏者既不能脱离作品创作的时代,也不能完全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因此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美学素养,能够将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恰到好处地处理演奏技巧,为历史音乐作品注入现代化的风格,获得更多现代人的青睐和喜欢。
2.2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方式
技艺高超又兼具良好情感表现力的演奏者,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还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使当代人与音乐创作者达成心灵的共鸣,这样的演奏即便时间很长,人们也会十分乐于倾听,因为这不是单纯的弹奏,而是一种内心的诉说,一种经历的回顾,每个节奏、每个章节都拥有不同的内容。听众能够感受到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与思想内涵,心灵会因此受到触动和洗涤[4]。2.2.1深刻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意蕴首先,表演者要充分研读歌词内涵。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歌词是基础,表演者要逐词逐句研究歌词,将情感放入歌词中,结合自己的想象,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歌词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的魅力与感染力。以作品《嘉陵江上》为例,其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鼓励中华儿女勇敢地站起来与日本进行斗争,表达了中华人民团结一心将敌人赶出家园的决心。此歌曲开头采用了咏叹调的形式,将人们内心对敌人野蛮行为的愤怒充分地表现出来;接着采用中弱音表达对故乡、故土的强烈思念;歌曲的部分表达了必胜的信心,演唱的时候声音须高亢而洪亮。其次,表演者要对每一部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进行掌控。作品创作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之间的差异,导致作品风格以及基调也有很大的差异。表演者全面掌握音乐的整体风格,了解音乐创作文化背景,才能将音乐诠释得更好。从世界范围来看,欧洲巴洛克时期涌现了很多适用于教学领域的音乐作品,如《弥赛亚》《阿里路亚》等。这些作品空灵、简单、透明,听众听后,情绪得以释放,心理得到洗涤。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人们追求人性解放,导致音乐的内涵更加富有个性,个人情感更加浓郁。声乐表演者想要展现出音乐的魅力,必须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5]。2.2.2构建作品必须深入作品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不在谱上,而在谱子之间”。声乐表演者要结合音程、音阶,展现作品的内涵,通过二次创作将音乐的抽象内涵形象地表现出来。一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不仅要具备创造力,还要具备深入挖掘作品内涵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挖掘出无尽的音乐魅力。所谓“心里有,嘴上才能有”,说明了表演者要深入拥有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心中有了具体的形象,通过演唱,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并赋予其情感和魅力,使表演更加完整、富有感染力。没有内涵、心声的歌声是空洞的,不能打动观众。声乐表演者需要持续、深入的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延长效果。所以说,深入研究作品,是声乐表演取得成功的关键。
2.3充分表现表演主体的内心情感
内心情感的表现对声乐表演有很大的作用。表演者首先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再通过自己的想象,诠释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真实情感的表达使乐曲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并富有感染力。2.3.1表演主体的情感萌发声乐表演者作为音乐创造的载体,主体情感萌发是提升音乐作品感染力以及表演效果的关键。表演者掌握作品创作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创作意图,能够使情感萌发更加顺利。表演者对音乐产生的感觉,也可以称为直觉。如果是声乐表演,产生这些直觉的信息就是乐谱和歌词。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表演主体直觉具有敏感性、直接性,是一种不需要解决语言就能够领会音乐内涵的能力,很多人也将这种能力称为乐感。以作品《黄水谣》为例,它选自《黄河大合唱》。中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创作该作品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即便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的创作,它依旧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直至今天,传唱率依旧非常高,充分说明这部作品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黄水谣》的主题是表达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崇敬。声乐表演者进行表演前,首先要对歌曲本身进行研究,萌感,体会作品的灵魂,理解歌词的内涵,充分体悟中国人的愤恨,将日本帝国主义当时“奸烧杀、一片凄凉”的情境表达出来,展现当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在此基础上,表演者通过二次创造,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作品主旨,把握作品的内涵,在脑海中形成不同的直觉和情感,然后通过合理的演奏方式,将这些情感表达出来,使听众产生共鸣。2.3.2表演主体的情感融注萌感是表演者对声乐作品风格与特色的客观认识,而融注情感是表演者将客观认识转化为主观认识的过程。情感融注的基础是萌发感情,但并不是融入情感之后就成功了,它还需要进行更深一次的提炼。表演者要通过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亲身体验等,充分挖掘自己的文化底蕴,使情感融注更加深刻,更加富有艺术性和深度。表演者对这种深层提炼越精准,其对作品的表现也就越丰富、越清晰、越具有层次化,这也是表演者彰显自己演奏风格的基础。作为歌曲的两个核心组成要素,声音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不可偏重于任何一个方面,演唱最高的境界就是声情并茂。著名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过:“那些小鸟们,只要嗓音,不用整个心灵去唱歌”。他通过这样的比喻,反对那些没有情感的表演。由此可见,单凭借技巧去表演的表演者是不合格的,是不能真正展现声乐魅力的。因此,声乐表演中,必须做到情感与技巧的融合。
3结语
声乐表演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在忠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的基础上,表演者通过研究歌词、背景文化以及整体风格,了解音乐作品的本质内涵,通过适当的演奏技巧以及饱满的情感,凸显作品的特色和思想内涵,赋予作品生命力,将静态的音符塑造成鲜活的形象,最终达到表演者、接受者、创造者共同完成音乐创造过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光芬.浅谈高校声乐表演教学[J].音乐时空,2015(8):12-15.
[2]许潇尹.高校声乐表演教学模式探究[J].艺术教育,2016(6):23-25.
[3]谭学胜,向松.声乐表演的美学思维———评《声乐表演艺术与教学实践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3):45-47.
[4]崔戈.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声乐技巧课系统设置研究[J].音乐时空,2016(9):35-36.
1引言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各类艺术形式的表现,保证可以提高网页设计效率,增强网络设计效果,达到网站建设要求,形成较为良好的发展体系。
2网页设计主要构成要素
在网页设计艺术之前,相关设计人员要想更好的表现出各类艺术形式,就要全面了解网页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保证可以提高网页设计质量与效率。具体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2.1网页文字设计要素文字是网页设计中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是网页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因此,在网页设计中,文字将占据较大面积,网页设计人员也可以通过文字的设计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因此,在
网页设计期间,为了增强网页文字编辑效果,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要避免出现繁琐、杂乱的文字,保证可以提高受众度。同时,在文字编排与设计期间,还要根据信息内容的特点,对风格与文字相互融合,避免出现脱离主题或是与主题相互冲突的现象。例如:在对政府网站的网页文字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体现出规范的特性,字体造型归正有序,不可以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在对公司网站进行设计的时候,网页文字必须要体现出行业性质,或是公司产品特点,这样,才能提高网页设计效率;在对个人页面进行设计的时候,网页文字必须要体现出个人的性格特点与追求。这样,才能提高网页设计效率,充分表现出网页设计的艺术形式[1]。
2.2网页图形设计要素
在对网页图形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网页读者的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网页图形设计的受众度。同时,网页图形的设计还要凸显出网页文字的主置,发挥衬托的作用。同时,网页图形设计具有两重性特点,主要因为网页图形不是精彩的文字语言,需要读者利用视觉理解图形,使得网页在整体设计上,展现出饱满的优势。由此可见,在网页图形设计过程中,网页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图形设计的视觉效果,将图形与文字整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另外,还可以达到美化网页页面的效果,提高网页设计质量与效率[2]。在网页图形设计期间,设计人员要注重图形的分辨率,更好的对其尺寸与范围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提高网页下载效率,更受读者的欢迎[3]。
2.3网页色彩设计要素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色彩要素是较为重要的,除了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之外,还要提高技术的应用质量,全面掌握网站风格,体现出配色与风格艺术,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在网站设计过程中,其属于一种艺术品,主要因为网页中不仅包含着优美文字,还有新颖的图片与色彩,可以产生较为良好的视觉效果,刺激读者的感官,使得页面更加生动。在此期间,网页浏览者在浏览网页的时候,会注重网页的色彩设计,并且为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网页设计人员重点关注网页色彩的设计,进而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在网页色彩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遵循色彩选择原则。就是根据网站主题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主色调,当前,部分网页色彩设计中都是以浅颜色为主,例如:浅灰色、浅黄色等,可以有效突出网页页面的重点。第二,遵循背景色调搭配特点。就是在网页设计期间,设计人员根据网站建设实际需求,对网页背景进行色调的搭配,在此期间,设计人员必须要注色调搭配的科学性,主要因为如果背景色调过于强烈,就会形成与网页文字、图片相互对立的颜色,导致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过于重视网页背景,不能更好的辨识网页文字与图片。由此可见,网页设计人员在搭配背景颜色的时候,必须要应用单纯的颜色,以凸显出网页文字与图形[4]。
3网页版式设计措施
网页是网站信息的传递系统,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了解网页设计要素,将文字、图形、图象、标志与色彩等绘制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对菜单与正文等进行编排,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网页设计过程中,重视版式的设计,保证可以提高其设计质量。网页版式设计主要就是对网页页面进行布局,在有限的屏幕之内,形成良好的视听多媒体元素排列组合形式,使得页面设计个性化思维得以有效展现。然而,当前很多网页设计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排版设计问题,无法对每个元素的尺寸与位置进行设计,难以提高其设计效率。这就需要网页设计人员根据网站建设工作特点与需求对网页进行排版,进而提高排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达到良好的排版效果[5]。
4网页设计艺术特点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其艺术特点较为突出,是网页设计人员需要全面了解的体系。首先,网页设计具有主题鲜明的艺术特点。主要因为网页是网站的信息传达结构,只有设计较为鲜明,才能提高网页设计效率与质量。同时,色彩鲜明的网页设计,可以满足读者心理需求,提高网站浏览效率。其次,网页设计具有内容形式统一的特点。主要因为网页中的内容与形式需要统一结合,将网页主题与形象相互结合在一起。最后,网页设计具有整体感较强的特点。就是在网页设计过程中,适当的对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并且突出网页主题与意念,形成良好的设计风格与整体性,进而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凸显出网页设计的艺术形式。
5结语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各类要素的应用,并且逐渐提升网页设计效率与质量,增强网页设计效果。在此期间,相关设计人员不可以一味的重视网页色彩的设计,而是要突出网页设计整体性,提高其设计效率。
引用:
[1]许玲玲.浅谈网页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与技术相结合[J].科技资讯,2013(26):29-30.
[2]卢思聪.游戏类网页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3]徐超.探究简约主义的网页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张姝.国画水墨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
关键词:摄影;表现形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32-01
摄影艺术常被作为视觉的眼睛,是技术与艺术结合产生的造型艺术,同时也是人类思想以及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摄影者通过摄影传递作者内心的情感,将作者自身的主观感觉以及情感因素通过影像表达出来。摄影艺术不像科学研究一样,由于摄影师作者情感蕴含的寄托,因此摄影艺术的领域总是不断创新的。因此,创新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摄影表达体系的创新改进,将主题充分的在影像上表达出来,已经成为摄影者创作的新追求,这对于进一步激发群众的智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摄影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要素
(1)空间感的表现。摄影艺术中空间感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对影调以及线条层次的合理运用来实现,这也是将摄影作品的观赏性引入深层次空间的关键。在具体的调整上主要是通过影调明暗以及线条的交织关系,来充分的表达摄影作品的空间感。
(2)立体感的表现。立体感往往是摄影过程中最难展现的要点以及重点,对客观物体的三度空间进行展现也是摄影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对于摄影中立体感的表现主要是通过侧光、逆光以及影调变化来实现。
(3)摄影作品质感的表现。摄影作品的质感主要是指摄影作品对题材结构感的展现,这也是摄影作品意境表现的重要内容,能够发挥提高摄影作品整体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4)作品动态美的展现。摄影作品的动态美就是指摄影者对于题材对象动感的表现,这也是提高作品感染力的途径,摄影作为一项造型艺术,对于摄影作品动感的展现应该凭借摄影者的造型语言以及摄影技巧艺术来表现。
(5)摄影作品韵律感的表现。韵律感以及节奏感也是摄影作品艺术形式美感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摄影作品韵律感以及节奏感不足,也就会存在艺术感染力与号召力的不足,只有充分的融入韵律感才能使摄影作品变得更为生动鲜活。
二、摄影艺术表现形式创新的措施分析
(1)重视摄影作者自身气质的培养。摄影作者自身的气质,直接影响了摄影作者作品创新的个性,摄影作者的文化气质也直接反映了摄影作品的艺术气质。因此对摄影表现形式的创新,必须强化摄影者自身的文化气质培养。特别是在当前世界文化不断交融发展的今天,摄影者应当结合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既要积极的借鉴学习优秀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要勇于批判容纳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借助于摄影者文化视野的不断拓宽以及知识理念的学习,创新摄影作者在摄影方面的思维以及激情,进而在摄影作品中更深层次的表达作者的情感世界,通过创新摄影者对于文化以及摄影艺术的理解与认识,丰富摄影艺术表现形式。
(2)在摄影艺术的表现过程中重视对于细节的表达。在摄影者进行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除了必须能够准确熟练的运用摄影技巧,合理的选择摄影造型语言之外,同时还应该对于自己的摄影作品有着明确的认识以及定位。对于摄影艺术而言,将摄影者自身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应该积极的探索发现表现形式,这就要通过对于细节的整理来实现。摄影者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应该注重细节的表达以及处理,通过展现细节的独特之处,在摄影作品中充分的倾注摄影者的真情实感以及个人情绪,将生活中的真实面以及代表性完全的展现出来。
(3)对摄影题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由于摄影艺术是摄影者个人的视觉造型艺术行为,对摄影艺术表现形式创新的重点就是注重摄影者个性化的张扬,在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的摄影理论以及摄影规则的限制,对摄影题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摄影作品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摄影内容以及摄影形式上的新颖,这也是使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特征的基本要求,通过题材深层次的探索发现以及标新立异的创作思维实现表现形式的创新。
(4)综合协调使用光线、影调以及色彩以及运动镜头。通过协调使用光线与影调,在摄影作品的画面上充分体现出空间以及时间氛围,刻意的展现以及隐蔽修饰,刻意增强摄影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度以及艺术感染力度。色彩主要是指摄影作品中画面的色彩、色反差、色饱和、对比度以及色温色调等内容,色彩也是摄影作品造型与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具有渲染气氛以及调整情绪的目的,因此创新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应该对色彩的运用进行创新,通过在画面中组织运用色彩来体现摄影者的真实情感。运动镜头主要是为了增强摄影作品的动感,通过运动镜头来展现摄影作品的速度以及节奏,这也是提高摄影作品视觉享受的重要表现手法,同时也是摄影作品思想以及意图表现的重要形式。
三、结语
对摄影艺术进行表现形式的创新,是新时代对于摄影工作者创作的新要求,摄影者实现摄影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不仅仅是要停留在摄影艺术形式以及摄影技巧的创新,同时应该转变摄影者的个人思维,深入的观察了解题材,捕捉题材的细节,以最新的形式表达真实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增强摄影作品的整体艺术感染力。
现如今,舞台美术设计伴随着电子激光等高科技元素的迅速发展,已经大范围渗透到服装表演中,并逐渐形成一股潮流,颠覆了以往的单色调布景、直线T台、定点造型的设计,而呈现出更多样性的时尚理念和创新意识,对服装表演以及相关的演艺活动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使服装表演能更好的体现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创作意图,让观众能直观的欣赏到更为时尚的流行元素,这种舞台表现形式的最大不同是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全方位、感官立体的视觉震撼。对当今服装表演及相关领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波助澜的风潮。
二、舞台美术设计是服装表演营造舞台风格的重中之重
在一场秀的服装表演编导过程中,对于舞台设计风格的确立,可以说是演出中起着举足轻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观体现的是企业乃至服装设计师对于自己营造的服装、鞋帽、箱包等品牌运作的形象定位。一场高层次的服装秀会让业内各界及观众流连忘返,完全沉浸在演出的热烈氛围中。难忘的舞台、悦耳的音乐、精致的服装、足以使观众内心对整场服装表演留下深刻的烙印,这些是每位时装设计师及从业者的最终心愿,这种烙印对一个品牌的发展有着极深刻的意义和深远影响。在09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夏系列会现场,各大服装品牌争相营造属于自己品牌定位的舞台美术及表演风格。例如,马艳丽高级时装会,舞台风格融合的北非突尼斯景致,将设计师非洲之行的灵感彻头彻尾渗透到整场演出中。舞台背景巧妙的运用了自然风光中的黄色沙漠、岩石、砖瓦为舞台布景,贯通融汇中西方元素的同时,更因充满了一种艺术的诗意和奔腾着的自由气息而显得更加生动,精彩的演艺了异域风情风貌,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创作主题所要表现的“隐忍的奢华”,淋漓尽致的诠释了奢华和简约的完美结合。而NE?TIGER则是以“国色天香?华服大典”为主题,尽显中国特色,展现了当代艺术与时尚元素的完美结合,充分保留了金色大厅原有的精美与风韵,空阔洁白的千米场地,变幻的灯光,突显华服为主角的近千平米舞台。打破了秀场原有的模式,将观众、模特与环境相融,将空间美感发挥得尽致淋漓。上述两场服装表演秀都是以创意的手法,对表演舞台的风格进行了精心的打造,结合了高科技元素和“中国式”典雅,紧扣主题充分又不过分,既体现了服装品牌的特征,又加以现代化舞美手法的渲染,使整场演出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由此可见,舞美设计在服装表演营造舞台风格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三、舞台美术设计对服装表演T台设计的积极影响
提起T台,常规的思维都是呈现出一个“T”字造型,尤其是延伸出来的舞台都是直线型,给观众由远及近的视觉感觉。媒体总是在T台的最前端,采购商在T台的两侧,后面是观众,这已经成为了人们思维中的一种固有的模式。现今的会突出了一个特点就是各大品牌对于T台的设计打破了常规的方法,大胆的运用了诸如“Z”字型,“工”字型等几何图形,令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觉。例如,中国高级成衣品牌的代表WHITE COLLAR主题为“空?ONENESS”的2009年春夏高级成衣会,其主题为“空?简”,迎合主题的T台设计呈大气、稳重的“工”字型舞台设计,使模特在舞台的最前端展示的空间变大,观众欣赏设计师的作品的时间增多,无疑对于模特展示服装的效果和观众欣赏服装的效果起到了本质上的提升。仅仅是由“T”字型演变为“工”字型的一个设计,就让观众的目光紧紧聚焦于高级成衣本身,T台的设计充分体现出简单的直线条和更多的想象空间的服装理念,与设计师的设计主题结合的天衣无缝,使整场服装秀更加深入人心。“爱慕”品牌以“Discovery发现”为主题,采用了长达53米的“Z”字型舞台,模特通过“曲折”的路线,诠释着本场服装表演的主题。模特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一缕清新与直爽,仿佛铺展开探索发现的心灵旅程。“Z”字型的舞台设计使观众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更加显示出时尚大师欲意传达时尚界关于简约而浪漫的设计理念。上述例证不仅打破了传统的“T”字台造型,也颠覆了模特传统的直线式走台模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发挥设计师的设计主题,传达更准确的时尚流行信息。
四、舞台美术设计对服装表演静态展示的催化作用
现今服装会的又一亮点是将真人模特予以橱窗式的静态展示。邹游作品会中谢幕时,在场的模特以特有的位置进行了静态动作展示,对设计师的作品进行了最后的诠释,使观众在欣赏一场动态会的同时,也更多欣赏了服装的静态美。卡宾男装会,模特利用舞台的三面橱窗式的背景,以静态造型展示为开场,营造出了服装店的展示效果,使观众感觉模特如同都是从橱窗中走来的,亲切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基于以上两场舞台的表现形式,模特不仅仅运用了动态手法展示服装,而且还结合了静态展示造型。我认为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当今服装表演新的流行元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表现手法,这也是观众意想不到的一种动态与静止的美的结合,对服装表演的促销作用作了进一步的升华。也使整场服装表演更贴近生活化,使大众更容易接受。可见服装表演的动态展示中催生出了静态展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现已成为服装表演等相关演艺领域的一大舞台流行趋势。
五、造型艺术手段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服装表演艺术有它独特的表现形式。服装表演从最初的“商品推介会”到现如今多元化的视觉表现形式,以多种艺术手段设计舞台传达更准确的时尚流行信息。服装表演的发展也给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的兴起和发展赋予了新的应用价值提供了独特的表现形式。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
1、传统造型艺术手段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的造型艺术手段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
(l)绘画。我们知道,传统的绘画艺术作品一般是以帛、绢、纸或画布等材料作为介质的它在表现形式上还有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它的构成元素中的构图、色彩、造型早已成为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元素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也经常被设计师用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设计师利用布达拉宫特有的绘画装饰构建舞台造型:屋顶和房檐用木质结构几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玺金布达拉宫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玺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肩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梁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夜晚的布达拉宫在灯光的映衬下表现出清晰的影像质感和艳丽的色彩阴暗立体的效果表现出主体的轮廓美。
(2)雕塑。雕塑具有两个功能:一是美化功能沽希腊及史前雕塑都是以模仿人体存在这是人类对美的需求加著名的维纳斯雕像。二是教化功能就是给伟人和名人塑像。雕塑被舞台美术设计师们所看好主要是它的美化功能它的空间形式及体积感如北京服装学院与台湾实践大学2010年优秀毕业作品展演舞台运用多个白色雕塑魔方构建舞台背景。白色魔方的神秘感传达了服装设计师变幻莫测的设计构思加上台面多层台阶的变化给整场演出营造了一个优美而广阔的表演空间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3)建筑。建筑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最早是理念上的。建筑的空间是三维的服装表演舞台造型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三维空间的视觉幻觉。三维空间除长度和宽度外,最主要的就是深度而深度的建构就要有近景、中景、远景这正是建筑的主要特征。设计师当然不会把建筑的造型直接搬上舞台但可以巧妙地运用建筑的框架式结构,如1995年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主题名称为“紫禁城”服装表演就是以故宫大殿为背景进行设计所展示的服装灵感也全部来源于故宫的建筑整场演出古朴凝重庄严大气,营造出浓重的历史怀旧氛围。再如2002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总决赛在拉萨布达拉宫前举办。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矗立肚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现代造型艺术手段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l)构成艺术。构成艺术是在近代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源于德国的包豪斯和俄国的构成主义。它是一门平面设计广告、装演、工业设计、网页设计、商业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必修的基础课。它以抽象的、数理式或多种综合形态的思维方式对点、线、面进行重组和建构。在一场香奈儿(Chnael)时装展示中模特们从一个38cm(15英寸)大小的软面料手提包造型通道上场。软面料手提包为点膜特的展示路径为线加之舞台的背景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整体结构加深了对香奈儿服装服饰的总体印象。
(2)环境艺术。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著名日裔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曾在地铁站举行过时装会运用地铁站通道设计演出空间利用川流不息的地铁作为表演背景,以期望达到一种时空穿梭的效果;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也曾将自己的会移师敦煌大漠苍凉悠远的天空、广裹无垠的沙漠与飘逸空灵的服装、悠然前行的模特相得益彰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设计师托马斯曾经设计的舞台背景很容易使人想起在阿尔卑斯山上滑雪时看到的牧人小屋。白色的伸展台用具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特色的华丽装饰品装饰。为了更好地将阿尔卑斯山场景展现在舞台上部分表演舞台还采用人工降雪。
漆画衍生于七千年沉淀集聚的深厚漆艺文化,起源于古老的传统漆器装饰艺术。八十年代第六届全国美展中,漆画被正式列为独立画种登上中国当代画坛。而漆画能从漆器艺术中独立出来,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画家的参与。作为独立画种,漆画是年轻的新艺术,若要不断完善并逐渐成熟,必须广泛借鉴和吸取其它画种之长,互相借鉴融合,以长补短,丰富漆画自身创作的艺术语言,开拓漆画艺术的表现空间,从而促进其繁荣发展。由于是从中国传统漆艺脱胎而成,漆画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的漆艺技法及装饰画原有的图式色彩的被动结合与吸收。而漆画的发展刚刚起步,工匠气息比较严重,过度强调工艺性,注重形式上的技巧,而忽略了绘画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导致绘画性表现相对较弱,漆画语言较为匮乏,降低了漆画作为绘画艺术的艺术品格。而油画作为一种发展成熟极尽完善的世界性艺术语言,其题材范围广泛,色彩丰富,造型语言多种多样,表现力强烈,绘画的味道浓厚,且在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很鲜明的主题精神和艺术家的真情流露。这些恰恰是漆画艺术创作的不足。
二、漆画创作过程中对油画艺术语言表现形式的借鉴与运用
1、油画艺术语言题材的借鉴与运用
中国漆画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漆艺绘画的影响,即以绘画性为工艺的限制,主要表现为自然风景或花卉植物的图案,题材表现空间比较狭小。而油画在悠久历史发展中经过不断改革与完善,其创作题材的范围非常广泛。油画家随时代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宽广,技法越来越成熟,自主创作的自由度越来越高涨,题材更是多种多样。漆画多表现自然,油画多表现人生。漆画创作题材可借鉴油画创作题材中的人物生活题材、爱情题材、军事历史题材等不同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多关注社会和生活,开拓漆画艺术创作的表现空间,提高漆画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
2、油画艺术语言造型的借鉴与运用
1)色彩方面:由于漆画使用大漆,本色属于暖色,漆画创作主要使用暖色调和微妙的冷暖对比,冷暖对比不够强烈。而油画中多使用冷色调,冷暖对比关系和补色关系强烈,多依托色彩关系的对比和结合来表现油画主体内容,画面效果较为出众。漆画创作的色彩可借鉴油画创作的色彩冷暖对比关系、补色关系和明暗关系等,丰富漆画主题内容的表达,提升漆画画面效果,增强漆画创作的艺术表现力。
2)光影方面:漆画多注重工艺性,在光影的运用上较弱,光影的塑造具有局限性,使其表现空间和发展空间不够广阔。而油画的画面经过油画家不断完善再现自然的主观意识处理,形成了很好的光影效果。漆画创作在光影方面可以借鉴油画创作的光影表现形式,提高漆画画面艺术表现力,促进漆画绘画语言的进步和发展。
3)构图方面:漆画从传统漆艺衍生出来,图案主要为了起装饰作用,传统漆画作品的构图比较简单,构图方式比较单一,导致画面效果不够生动。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油画家的自主性更强,绘画自由度比较高,为追求作品的独特,油画作品的构图更讲究技巧和效果,构图方式多种多样,画面更生动活泼。漆画创作在构图方面可以借鉴油画创作中构图的巧妙形式,讲究画面构图效果,脱离传统漆画单调的工匠气息,使漆画创作更灵活更有趣。
4)线条方面:漆画的画面多为线面结合,线条语言不够丰富,整体画面艺术表现力较弱,缺乏设计感。而油画作品中,直线、曲线、折线等线条种类及线条的平行、垂直、交叉等样式多种多样,使画面更具有设计感,整体给人感觉比较有艺术冲击力,艺术审美价值相对较高。漆画创作在线条方面可以借鉴油画创作中线条的巧妙运用,提升画面设计感,丰富漆画创作绘画语言,提高漆画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
5)肌理方面:漆画多注重材料的拼贴,以材料自身肌理为肌理,缺乏根据画面效果而做出巧妙肌理效果处理的意识,导致材料的肌理效果没有更好的被利用。而油画作品中,主要以绘画主体做出针对整个画面效果的肌理处理,讲究整体效果或突出主体渲染气氛等技巧。漆画创作在肌理方面可以借鉴油画创作中针对画面整体效果而做出的肌理处理方式,以整体画面效果为目的,做出合理恰当的材料肌理处理,而不仅仅是多种材料无意识地堆积。
3、油画艺术语言情感的借鉴与运用好的作品一定是令人感动的作品,这就要求作品包含丰富的情感,能引起共鸣。传统漆画创作主要是起装饰的作用,并没有太多的情感注入,以致使人产生漆画就是装饰画的感觉,忽略了漆画的精神内涵表达。而油画作品饱含艺术家的情感投入,油画艺术更注重精神表达和情感体验,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说油画家的作品具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油画历史悠久且不断繁荣发展,在所有画种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作为刚刚登上当代画坛的独立画种,漆画更要注重自身作为绘画艺术的艺术价值,没有情感的作品只是一张画,唯有丰富且触动人心的作品才是承载艺术使命、具有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情感的投入和精神的创造是漆画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漆画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格感悟。
三、在保持漆性本体语言基础上,探寻符合漆画
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概念
民间表演艺术通过表达形式来体现,有效保护民间表演艺术,准确理解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概念是当然之义。关于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概念,理论与实务界均无统一结论。理论界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涵义给出多种表述。部分学者立足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空间性,认为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是指特定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作并演绎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总称[5]。部分学者基于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延续性,认为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是一种通过世代流传、连续、缓慢创造的艺术作品[6](172)。还有的学者突出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集体性,认为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是“指某社会群体(而非个人)创作”的艺术形式[7](203),或是指“由特定区域的社会群体或特定民族集体创造、体现该特定区域的社会群体或特定民族的特定品质或文化”的艺术成果[8]。此外,有学者从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词源出发,主张按照其英文的涵义,称为“民间文学艺术”或“民间艺术”[9](307)。法律实践上也无统一的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定义,国际间立法采用列举法且差异较大,但都要求表演者的群体性、内容的民族性。《班吉协定》的附件所保护的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包括:一切由非洲的居民团体所创作的,构成非洲文化遗产基础的,代代相传的表演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而依据《示范条款》,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可见,《班吉协定》将其界定为由“群体”而非“作者”完成的东西,从而排除了可通过常规版权法保护的民间“作品”;示范条款则包括可认定由一国国民或者该国之部族群体完成的创作。在具体国家立法中,摩洛哥版权法仅指符合创作条件的未出版的作品;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两国的版权法对是否出版无要求;塞内加尔版权法则限定在艺术领域的创作……笔者认为,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是指在一国领域内,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表演,或能够推定为来源于某国或某一社区内成员表演,经世代相传,构成独特的文化特征、民俗风格、表现形式及方法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展现艺术方式的种类,这些种类是被认为符合该民族、种族或社区集体期望的表演形式的总称。民间表演艺术发展史、国际间立法实践都表明,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具有明显区别于著作权法上“作品”的法律特征。民间表演艺术特殊性决定了其表达形式的特征。在武汉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上,学者们归纳民间艺术表达特征为多样性、不确定性、传承性、无形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于前述概念,民间表演艺术的表达形式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民间表演艺术的表达形式是由某社会群体表演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音乐、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形式,它产生后会在区域间、民族间不断创新、丰富。因此,它并不是完全等同于传统版权法上的无形的“智力创造成果”。由于民间表演艺术源于民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不受“宫廷艺术”规矩束缚,与之伴生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自然竞相发展,形式与时俱变,从最初的杂耍到传统舞蹈,从活表演“百戏”到“人机合作”表演。因此,民间表演艺术的表达形式至少包括原始民间艺术表演结果如原创音乐、戏剧、舞蹈;在原始民间艺术表演结果基础上形成的载体如同一舞蹈的不同表演方式;以及以流动形式存在的民间表演艺术,如口技、评书、宗教传统仪式、传统竞技、传统游戏、民间习俗;等等。第二,创作主体的群体性。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存续主要通过家族或群体传承,即使个别形式是某一特定个体原创,但由于社会发展原因,原创个体呈现“不知名”状态,但总体属于特定群体一员。正如学者所言:“它不是一个或若干个自然人或者团体的产物,相反,它是在不断地被民族内的众多成员传播、演绎过程中”受到无数的表演者不断加工,“同时,也融入了许多听众、观众的意见和情趣,从而使文化内涵不断丰富”[10]。第三,流传方式的实践传承性。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出现取决于生活生产实践的需要,一种表达形式的发展也基本决定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可以说,没有民间的生产生活需要,就不可能有民间表演艺术,民间表演艺术的表达形式缺少“宫廷”及“科班”标准,“口传身授”成为其流传的主要方式。
法律保护的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
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因其依存的文化环境而丰富多样并不断演变,但由于法律的局限性、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殊性、演出法调整对象的发展性,司法实践对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保护不到位。“如果整体所获得的力量等于或者优于全体个人的力量的总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立法已经达到了它可能达到的最高的完美的程度了。”[11](154)因此,民间表演艺术要受到法律保护,必先使之成为演出法律关系的客体,而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得到合理界定,是民间表演艺术法律保护的起点。(一)界定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基本理论在艺术上,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是民间表演艺术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必然体现审美观念。而人类的生存发展决定着民间表演艺术的丰富发展,民间表演艺术的表演形式的审美观念与审美形式,逐渐成为审美意识,并显性为审美观念的符号语言。这些符号语言通过民间艺术,再现人类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从而形成民族表演艺术文化模式。因此,界定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首先必须坚持“原生态”标准。在民间表演艺术领域的“原生态”,是指在特定民族、地域生活环境内自然形成、表演、流传,域外文化影响少,没有经过人工依据外来标准改造的表演艺术形式。由于民族、地域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取向不同,民间表演艺术的“原生态”内涵不是简单、统一、固定的。因此,民间表演艺术形式的差异不是技艺水平,而是形式创造者的思想观念。正如贡布里希所言:“因为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12](18)“原生态”要体现民间表演艺术语言系统、表演情感呈现方式、表演者审美观念、表演者心理结构、表演者思维方式、表演动作要求等舞台元素,也要体现民间表演艺术生存、流传的实践环境,以及确切传达民族(群体)文化心理。为此,确定“原生态”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应该使它的文化形态完全回到原生态的生成环境,至少“原生态”应该体现“传统”和“习惯”内涵。依据WIPO解释,“传统原生境”被认为是特定群体基于一直延续的用法在适当的艺术框架内使用民间表演艺术传统的方式;“习惯原生境”则指依照该群体每天的生活实践对民间表演艺术的利用[13](17)。在法理上,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应符合法定要件。首先,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是民族文化财产,是在民间经过长期流传而形成的表演艺术载体。形成时间短,或非特定民族或群体自觉形成的,不是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有些国家立法要求表演艺术已存在100年以上并能反映本民族文化,如特利尼达和多巴哥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草案)。其次,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创立者是民间特定人群,而非官方指定或许可人群及组织,其引起原始权益不能够完全归属于特定个人或者该人群以外的社会组织。“群体性”不仅指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中所表达的感情、反映的愿景、展示的内容,对特定群体具有普遍性,还指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从原始创作到流传、到再创新的每一历史单元都是与群体艺术创作分不开。至于认定“群体”,一般考量民间表演艺术的生长环境,而民间跨区域流传的同一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则可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①。再次,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内涵,即特定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然认同与自然情感。“正是这种情感,在自然状态中代替着法律、风俗和道德”[14](103),而“法的观念,尤其是自然法的观念,显然就是关于人的本性的观念”[14](64)。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是表演艺术本身的载体,以民族民间文化为依托,是后者的表现形式,而不限于具体形式的有形或无形性。因此,与民间表演艺术无关的表演形式,如从国外引进的音乐、舞蹈、戏剧,非民间的官方艺术表演形式都不是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最后,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具备主观要件,即已经被公开的、被特定群体在心理上认可的“正式形式”。“公开”是向所在区域或人群公开,是表演的法律要件之一,非公开的表达形式自然不符合法律保护要件;而且,这种形式应该得到特定群体的承认,公认其区域的、人群的效力,如果该形式没有得到社区多数人的认可,则不是法律保护的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此外,这种主观认可,还体现为民间艺术表演者都为表演结果的完成做出了直接的、实质性的贡献,而非为表演创作提供素材、理论指导或记录等辅的行为②。(二)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国际间立法实践关于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保护范围,国际间立法实践不一致,但都规定了大致分类。从国际公约规定来看,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别,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的曲折认识。狭义上,将民间表演艺术的表达形式排斥在口头表达、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之外。如联合国《伊斯坦布尔宣言》列举了三大民间表演艺术领域: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而依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民间表演艺术包括肢体语言、音乐、戏剧、木偶、歌舞等表现形式。在广义上,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外延更广泛,且符合民间表演艺术本质特征。如《班吉协定》附件7规定,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至少包括口头形式表达、艺术产品、宗教传统仪式[15](375);突尼斯版权示范法则包括音乐表达如民歌、器乐,动作表达如民族舞蹈、民间游戏及民俗活动①。国内法示范法条的规定更宽泛:口头表达形式,诸如民间诗歌及民间谜语;音乐表达形式,诸如民歌及器乐;活动表达形式,诸如民间舞蹈、民间游戏或民间宗教仪式;有形的表达形式;等等②。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将传统表演文化表现形式概括为:音乐表现形式,如歌曲和器乐;行动表现形式,如舞蹈、游戏、典礼、仪式和其他表演,而无论其是否已浓缩为某种物质形式③。从国际看,21世纪的联合国公布三批亚太地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表演类占总数的93.55%,所有项目均涉及民俗。纵观各国具体立法,由于对民间表演艺术范围的理解,发达国家与传统资源较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常相去甚远,保护民间表演艺术的国家多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如突尼斯、智利、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肯尼亚、马里、布隆迪、象牙海岸、几内亚等国。各国具体规定存在差别,但基本可以归结为四大类:口头艺术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等;声音艺术形式,如民乐、民歌等;动作艺术形式,如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体育活动、民间游戏、杂技等;综合艺术形式,如民间祭祀活动、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活动、民间游艺活动等。从国内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予以保护民间表演艺术,依据我国公布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类分别占总数的51.4%、56.7%、57.1%,它们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等形式④。(三)法律关系客体的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类型根据国际间保护民间表演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能够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民间表演艺术表达形式主要有三大类。1.民间表情艺术。它是指借助于艺术载体要素媒介,通过表演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表演者感情的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杂技、民间戏剧等;后者专指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本文专指狭义民间表情艺术,它最直接、最充分展示表演者情感;通过表演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与受众情感共振;凭借时间流动性形成意境。民间音乐是相对于专业创作音乐的概念,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是指特定群体在生活和劳动中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它是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经受着群众集体改造、加工和提炼的表演艺术。民间舞蹈,也称“土风舞”,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由群众自创自演,具有固定舞蹈程式、动作术语,体现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的自娱性、群众性的舞蹈。民间舞蹈历史久、题材广、形式多、数量大,内容包括农业生活、娱乐活动、祭祀礼仪活动。民间舞蹈特点是:载歌载舞,多用道具,表演形式自由。从舞蹈功能角度看,民间舞蹈可以分五大类:节令习俗舞蹈、生活习俗舞蹈、礼仪习俗舞蹈、信仰习俗舞蹈、劳动习俗舞蹈等。2.民间综合表演艺术。民间综合表演艺术是戏剧、戏曲等艺术的总称,汲取了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艺术优点,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在一起[16](195)。民间综合表演艺术主要包括民间戏曲、曲艺、皮影戏、民俗表演。民间戏曲是指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艺术。它是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以歌舞演故事,离形取意,运用虚拟手段塑造形象。它源于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艺术形式。中国戏曲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鼎盛于清代,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名句、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艺亦称说唱艺术,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曲艺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古代宫廷中俳优歌舞表演就含有曲艺因素,主要有相声、数来宝、快板、快书、评书、弹调、大鼓坠子、琴书等。曲艺是最具民族特点的表演艺术形式集成,以“说”和“唱”为主要,以“一人多角”的方式表演,曲种各自独立。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表演艺术,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皮影戏的演出是演员通过操纵皮影来展现形象。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死模型,于梗死后2、3、4、6、8、12、24 h进行头颅ct冠状位扫描。观察ct图像,测量两侧大脑半球对称部位的ct值,并求出
两者的差值。结果线栓法大鼠脑梗死后最早于3h肉眼即可辨别梗死灶,其患侧ct值与健侧有显著性差异,且脑梗死健、患
侧ct值的差值与时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血管栓塞引起的脑梗死最早于梗死发生后3 h即可诊断,并可通过脑梗死两侧ct
值的差值的计算来推断脑梗死发生的时间。
【关键词】脑梗死;断层摄影术;动物
【中图分类号】d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4—0301—04
early ct signs forensic medical study in experimental cerebml infarction in rats.wa ng a i-reng,zha ng ling—li.de—
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al,tont~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weni~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30,p.r.chi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t value and time and,the ct signs in early cerebral infare—
tion.methods the intraluminal thread occlusion model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new of rats was established.serial scans in coronal
planes were performed at 2,3,4,6,8,12 and 24 hours after occlusion.the ct signs of cerebral infarction,mean while measured
ct values of both infracted and healthy brain tissues were analyzed,then the differences calculated. results the hypodense lesion
could be observed by naked eyes at least 3 hours after cerebral infraction.the ct value differences of both sides bear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ime.conclusion cerebral infarction due to blood vessel embolism could be diagnosed at least 3
hours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it suggests that the occlusion time could be evaluated by the differenees of ct values.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tomography;animals
在法医临床检案工作中脑梗死的案例时常遇到,
对于这类案件,鉴定重点是鉴别脑梗死是由疾病引起
还是外伤导致。在多个鉴别因素中,脑梗死发生时间
是鉴别伤与病的关键。ct作为一种普遍、快捷的检查
方法, 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成为脑梗死首选的检查手
段,也是法医临床鉴定中诊断脑梗死的重要依据。但
对于脑梗死在ct平扫中最初何时可以明确诊断,至
今仍无统一看法。一般认为,脑梗死发病l2~24 h内ct
平扫多不能显示。[1l但有实验表明,梗死灶最初于
6 h内即可显示: 陈彦芳等[31的研究结果表明,脑梗
死后3 h,ct即可看到病变;甚至有脑梗死后2 h即有
阳性表现的报道。 本文就实验性大鼠脑梗死早期不
同时相的ct平扫图像进行观察,同时进行了两侧大
脑半球的ct值的测定,并求出它们的差值,探讨大鼠
脑梗死后ct可以明确诊断的最早时间及ct值变化
与梗死时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一
、动物选择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55只f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体重200~
250g。自由进食和水,12 h昼夜节律饲养。大鼠随机分
成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和实验组(c
组)。其中假手术组按手术后3,6,12 h分为3组,实验
组按脑梗死后2,3,4,6,8,12,24 h分为7组,每组5
只。
二、线栓制备
插入线栓采用进el尼龙线,直径0.209 mm,线长
40 mm。在显微镜下用进口速干上光漆涂于一端5 mm
内,制成直径0.25~0.28 mm的光滑的头端。将线栓晾
干,紫外线消毒后置于l%肝素溶液中备用。
【作者简介】王爱枫(1977一),女,辽宁辽阳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法医临床专业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学鉴定及研究工作。tel
+86-27-83692955;e-mail:wangaifeng1977@sina.con。
[通信作者】张玲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法医临床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302 ·
三、模型的建立
参照longa线栓法[51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略
有改进。将大鼠用6%水合氯醛溶液以5 ml/kg腹腔注
射麻醉,固定、消毒、铺巾后,沿鼠腹侧颈部正中手术
切el切开颈部皮肤,分离颈总动脉并结扎其近端。分
离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于颈总动脉分叉远端l 2mm
处结扎颈外动脉,用血管夹夹闭颈内动脉。在颈总动
脉结扎处远端用眼科剪剪一小el,将制备好的栓线插
入,同时释放颈内动脉的血管夹。进线长度距颈总动
脉分叉处约20mm,遇阻即止。之后将颈总动脉连同栓
线一起结扎,缝合皮肤。即制备好永久性大脑中动脉
梗死模型。全部大鼠均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插
入10 mm后即拔出形成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不手
术。模型成功的标志为:手术麻醉清醒后,大鼠左侧偏
瘫,左下肢伸直,站立不稳,向一侧转圈。操作时室温
控制在25℃左右。
四、ct扫描方法
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型全身ct设备。矩阵
512x512,140 kv,120 ma,层厚5 mm,层距5 mm,进
行大鼠大脑冠状面扫描。实验组于术后2,3,4,6,8,
l2,24 h进行扫描,假手术组在术后3,6,12 h进行扫
描,对照组扫描时间不限。仔细观察各组大鼠ct图
像。选择同一平面对称部位约1.5 mmz范围内测定各
组大鼠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ct值,求出两者的
差值。
五、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j 表示,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显著
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实验组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自3 h后出现不同程
度的低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密度逐渐降低(图1)。
3 h组有3只动物ct扫描出现肉眼可辨的梗死灶.梗
死范围较小,梗死区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其两侧ct
值的差值分别为3.66 hu,4.15 hu和3.87 hu: 自6 h
组开始全部动物均出现明确的梗死灶,到12h组,梗
死灶已十分明显。不同时相点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ct值及差值的变化见表1、表2。由表1可知. 梗死
后3 h两侧ct值即有显著性差异fp<0.05)。由表2可
知,梗死后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的差值随
梗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梗死时间与脑梗死两侧ct
值的差值呈显著直线正相关f相关系数r=0.982.p<
0.05,回归方程:y=i.76+0.49x)。梗死时间每增加1 h.
健、患两侧ct值的差值平均增加2.25 hu。
梗死时间与脑梗死两侧ct值的差值呈显著直线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2卷(第4期)
正相关(相关系数r=0.982,p<0.05,回归方程:y=i.76+
0.49x)。
图1 大鼠脑梗死早期不同时相点ct图像变化
pic 1.change of ct images in diferent periods in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in rats
自梗死后6 h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组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低密
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密度逐渐降低。
a梗死后3 h,平均ct值:右侧:36.37,左侧:39.94,平均差值:
3.67:
b梗死后6 h,平均ct值:右侧:33.34,左侧:38.00,平均差值:
4.46;
c梗死后12 h,平均ct值:右侧:32-31,左侧:40.84,平均差值:8.53;
d 梗死后24 h,平均ct值:右侧:25.49,左侧:38.53,平均差值:
13.04。
讨论
一
、关于脑梗死模型
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对该疾病
的研究。目前主要有光化学诱导法、自体血栓栓塞法
和线栓法。光化学诱导法需开颅进行手术,具有对手
术条件要求较高,对实验动物创伤较大的缺点。自体
血栓栓塞法虽然很接近自然状态.但因由全血凝固形
成的血栓为红色血栓。含纤维蛋白较少。易在血管内
自溶而致阻塞血管再通,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zea longa等应用线栓法制备脑梗死模型.手术操
作简单,避免了开颅所造成的脑创伤。本实验采用线
栓法制作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具有操作简
便、对动物损伤小、可重复性高、梗死范围恒定等特
点。
二、关于脑水肿
脑梗死ct平扫的主要表现为梗死血管供血区密
度减低和/或轻微的占位效应,而以梗死血管供血区密
度减低最为常见。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最大.是脑梗
死的特征性表现。阎肖恩华等l71对250例24h内脑梗
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灶诊断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2卷(第4期)
表1 大鼠脑梗死后不同时相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t值
table 1.ct value of both sides in diferent periods in cerebml infarction in rats
· 303 ·
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
a
b
实验组 c
38.04+1.85
36.88±1.77
36.48~2-38
39.25±1.08
39.27~2.17
39.94~1.87
42.21~1.95
38.00~2.66
38.56~1.90
40.84~1.88
38.53~1.72
37.93~1.88
36.71~2.56
36.39~2.3 1
38.97±1.19
37.87~1.81
36.37~1.72
38.22~1.98
33.34~3.45
32.78±1.74
32.3 1~2.26
25.488~3.45
0.049
0.148
0.061
0.593
2.736
9.960
5.323
7.9661
3.890
7.794
5.833
注:健、患侧ct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19<0.05
表2 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后不同时相两侧ct值的差值变化
table 2.changing of ct value s diferences of both sides in diferent periods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24 h内脑梗死的敏感性为56.8% .特异性为100%。故
本实验选择梗死脑组织密度降低作为观察指标。脑梗
死缺血区水肿是引起梗死脑组织密度降低的主要原
因.可分为两阶段: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在
脑梗死的初始阶段主要是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外水分
子大量进入细胞内.但缺血区脑组织水含量无明显增
加.因此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t值无显著性差异。
脑组织缺血3 h左右.血脑屏障被破坏,这是血管源性
水肿开始的标志。此时缺血区脑组织含水量增加。由
于脑组织含水量与ct值呈负相关,所以脑组织含水
量的增加导致了梗死区脑组织ct值的下降。本实验
3 h组.梗死侧与健侧脑组织ct值的均值分别为:
39.94±1.87 hu和36.37±1.72 hu.差异有显著性,说
明此时两侧脑组织含水量已存在显著性差异。随梗死
时间的延长.梗死区域脑组织含水量逐渐增加,两侧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t值的差值也随之逐渐增大。
三、关于大鼠脑梗死早期的ct表现
不少学者对24 h内脑梗死的ct征象进行研究,
kuroiwa等罔曾利用猫研究急性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
扫描层厚为10ram。结果表明,在缺血后3 h ct无异常
棚
改变,ct值亦无降低。直至24 h才形成明确的梗死
灶。文献报道,在ct扫描断层层面为10mm的病例中
常出现假阴性,而当层面改为3—4mm时,这种假阴性
可基本消除。[91本实验扫描层厚为5 mm,显著降低了
假阴性率。
dzialowski等[10】认为:两侧脑组织的ct值的差
值<4hu,则肉眼难以辨别出梗死灶。而本实验中3 h
组.5只动物两侧大脑半球的ct值差值分别为:①
3.66 hu、②3.49 hu、③4.15 hu、④3.18 hu和⑤3.87
hu。其中①③⑤3只动物的ct图像肉眼可以分辨出
梗死灶。考虑可能由于本实验所选择测定ct值的范
围较大,所选范围内可能既包含梗死区域也包含非梗
死区域,从 而导致了两侧大脑半球所测范围ct值的
差值偏小㈣。
梗死灶的大小、部位、缺血程度决定着梗死灶在
ct上的表现时间。肖恩华等同报告,250例脑梗死患者
中有8l例在6 h内ct出现阳性表现, 占32.4% 。
kueinski等[11】研究发现有84%的患者于起病后2h行
ct平扫可出现脑实质密度降低。这些结果间的差异,
主要与作者选择病例的标准不同有关。本实验是利用
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主干.血流完全阻断,不会发生
梗死局部漏血或血管再通现象;梗死范围较大.同一
时间缺血范围基本一致:梗死过程迅速,于线栓插入
后立即发生。因此,本实验中大鼠脑梗死后ct征象出
现相对较早,易于观察。结果表明,缺血后3 h,5只动
物中有3只出现肉眼可分辨的梗死灶,占60%。其他
脑梗死模型的实验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本实验结果说明在血管栓塞性脑梗死中.梗死后
3 h进行ct平扫,60%的动物出现肉眼可见的低密度
灶,可以为此类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和临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2卷(第4期)
床参考。但由于外伤性脑梗死有多种致伤因素.不同
机理所引起的脑梗死出现ct征象的时间不尽相同.
要依据ct征象准确的判断梗死时间.尚需进行大量
的实验研究和进一步探讨。但本实验通过测定梗死
健、患侧ct值的差值并结合临床表现.可以作为推断
脑梗死发生时间的一种参考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运生,欧阳姗.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__,382
[2】 肖芝豹,郭小蓝,赖文雄,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脑梗塞ct诊断
[j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__,13(14):95~96
[3】 陈彦芳,吴恩惠,刘国栋,等.实验性急性脑梗塞早期ct表现与病理
基础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12):843~845
[4】徐茂竹.ct扫描在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jj.临床荟萃,20__,16(17):
803—803
[5】 zea 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 s,et a1.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1989,
20:84—91
[6】林顺发,彭仁罗,等.急性脑梗塞早期ct、mri诊断研究进展[jj.中国
医学影像技术,20__,16(10):91 1—912
[7】 肖恩华,刘顾岗,杨树仁,等.24小时内缺血性脑梗塞的ct研究[jj.放
射学实践,1999,14(2):80 83
[8】 kureiwa t, seida m,tomida s,et a1. discrepancies among ct,
histological an d blood-brain barrier findings in early cerebral
ischemia[j].j neurosurg,1986,65:5 17~524
[9】陈芷若,臧暑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改变[j].临床神经病
学杂志,1999,12(3):187~188
[10】dzialowski i,weber j,doerfler a,et a1.forsting m,van kummer
r. brain tissue water uptake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ssessed with ct[j].j neuroimaging 20__,14(1):42~48
[1 1】kucinski t,koch c,gizyska u,et at.the predictive value of early
ct and angiography for fatal hemispheric swelling in acute stroke[j].
摘要:戏曲艺术的统一性,是艺术王国的最境界。建国以来,洛阳豫剧院(原洛阳市豫剧团)整理旧时剧目坚持统一主题思想,一条主旋律贯串始终的完整艺术,把完美的舞台表演呈献给广大民众。
关键词:洛阳豫剧院;舞台实践;表演艺术;统一性
戏曲艺术的统一性,是艺术王国的最境界。它不是某个天才的独自发明,而是一代代演员在长期现实生活中积累的艺术真知,是在舞台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和艺术创造。艺术的统一性是戏曲的生命,是对立的统一体。建国以来,我们洛阳豫剧院(原洛阳市豫剧团)整理旧时剧目坚持统一主题思想,一条主旋律贯串始终的完整艺术,把积极的向上的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生活事象,在矛盾的发展中融入千年一脉的传统美德教化。
但是这不是凭一时的所谓灵感的闭门造车,是有大量、坚实的生活基础的。比如几个名角一起登台,每个名角都有同等分量的戏就有主次不明,喧宾夺主了。这是戏剧艺术的主导原则。如何把戏搞得非常统一,让这些艺术都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为一个主题服务,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有的演员为了卖弄演员嗓子、做派,抛开剧情需要和剧中人物,恶挤硬做,卖弄噱头,以庸俗的表演取悦观众,这不是艺术。以上种种,都是一些传统的陋习,因为他破坏了艺术的严谨和统一。
戏曲把这么多艺术结合在一起,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混合而是一个综合。综合是为了一个目的:要表现戏的主题思想,要创造性格统一的人物,而且要创造一种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互相纠葛、矛盾。要把这些矛盾、纠葛统一起来,鲜明地表现出剧作者对事件和人物的看法,这就不是混合可以解决问题的了,而是要综合起来,所以,戏曲叫综合艺术。但是这里面也存在若干困难:
第一,所谓综合艺术,是因为各有各的个性。从内容上讲,有表现深刻思想的,有表现伦理观念的。从手法上讲,有浪漫抒情的,有咏桑喻柳的。戏曲里的文学部分即唱词,这是最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而音乐则是比较长于抒情的。你听了音乐有悲的,有喜的,很容易被它所感染。这样一类艺术,在表现内容方面的确有它的长处,表现的比较深。但是另外一个极端则完全是技艺、武打。如果从前你在农村里看过戏,就可以看到在舞台上表演“盘杠子”、“要叉”这些东西。《目连救母》里,那个鬼朝台前的柱子上一靠,叉就围着他的周身飞过来,一不小心就有死的可能,那样的一种艺术也包涵在戏里面。武打技艺这类东西完全是靠纯熟的技巧,它在单独表演时是不很容易表现思想内容的。那么,把这种东西和文学综合在一起,要它们为一个目的来服务,一定要统一于―个内容。音乐也要性格化,武打也要性格化,舞台美术、服装道具也要性格化。表演的各方面都要统一到人物的性格上面来。另外一条,从整个戏来讲,它要为一个主题、为思想。把这些经验教训系统起来,总结成一种明确的、自觉的理性认识,使得以后的创作思想性更高,艺术上更完整。这些就是客观规律,就是性格化和思想性的统一规律。
第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各种不同的艺术,在一个戏里面运用其所长,要把这些艺术的运用,安放到它最能发挥长处的地方。如果这种艺术对表现深刻思想内容本来是不擅长的,就不能要求它去独立担任表现深刻思想的任务,这条道理说起来似乎应当是人人皆知的,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定的艺术思想指导下就会发生艺术上的偏差。中这类现象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戏曲是要表现内容表现人物的,那么,所有的艺术到了戏曲中间来以后,就不能不把它放在它便于发挥其所长的地方来运用。各种艺术在整个的戏曲中间,有它一定的位置,有它一定的职能,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要把它的长处运甩在戏里面,为整个戏的主题思想尽它一份可尽和应尽的责任。它的长处用得恰当,它就能够对表现一种高度的思想性起一定的作用。比如《三岔口》,单纯地表现两个剧中人的摸打,并没有特别的思想性,需要一写艺术上的垫铺。这样它就能够为表现整个戏的思想内容起到点睛作用。这就是戏曲综合艺术的特点之一。
第三,这些不同的艺术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空间艺术,一类叫时间艺术,或者岂类叫造型艺术,一类是非造型艺术。比如音乐它就不是造型艺术,是表现情绪的。音乐这类东西就是时间艺术。你在一个大厅里奏交响乐可以,你在一间房子里把交响乐拿来放也可以,效果还是会出来的。当然,声音大小,真实感也会有些程度上的不同。另外一类叫空间艺术,如舞台美术、服装等等。所以,空间对于它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时间是无所谓的,比如一张画,挂在那个地方,刚画出来是那个样子,过了几百年也还是那个样子。
这两种艺术是相当不相同的,现在,如何使它统一起来,如何使它有一种统一的感觉,使它不感觉到这两种艺术在一起根本就不能结合,这两种艺术综合在一起的时候,不能使人有还是两种艺术之感,这也是综合艺术里面的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弄明白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应当懂得表演艺术它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表演艺术是要在一定空间来表现的,它是要有造型的,这就是空间艺术。但是表演艺术在表现上是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它也是时间艺术。但如何让它有一种统一感,这里还有一个艺术的节奏性。节奏性是艺术美的另一种体现。比如“唱”和音乐,它们是有两个特点的,一个是节奏,又一个,抒情性特别强,就是它能够使你听了的时候,虽然并没有一种文学上、语言上的概念的东西留在脑子里,但它是悲的或是喜的,或者是雄壮的,或者是非常温柔前,这些东西你是感觉得出来的。音乐的旋律牲,其它艺术都比不过它。如果只强调它的抒情牲,只一味强调它的旋律性,把它的节奏性弄得模糊起来,使得观众听不出鲜明的节奏来,这种音乐就不是戏曲的音乐,起码不是成功的戏曲音乐。民歌可以这样,你唱《信天游》,你把节奏拉得多么长都可以,你的节奏可以不明显。但是,在戏曲里你一定要有鲜明的节奏,才能使音乐同其他艺术统一。中国戏曲对于处理唱的方面,很讲究“板头”。你一荒腔走板这个戏就不好听。它为什么要加这个“板”,要重视节奏呢?就是为了跟别的部分求得统一。中国戏曲的念白,如念诗、念词,甚至数“快板”,念“扑灯蛾”都强调它的节奏。戏曲中念韵白是要上韵的。丑角的念白虽然是用各地的土话,但是,它那种念法也跟普通的讲话有区别,是有节奏的。它如果不强调节奏这个东西,就跟别的东西统一不起来。做跟打也是这样的,做跟打实际就是“舞”,是舞蹈化的,它如果不在动作上强调节奏,它就不能跟唱的部分统一起来,跟音乐部分统一起来。武打也是这样子,在真正生活里的“打”,节奏是很散的,但是,在舞台上的“打”是有节奏的。所有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节奏,所以要把它们统一在节奏里。不但是人物服装的色彩讲究鲜明的对比,而且它还通过演员的表演把造型艺术的节奏强调出来了。演员穿特定的服装,这是为了使这个演员所扮演的人物有个特定的造型,它有水袖,有翎子,有帽翅,通过这些都能把节奏强调起来,如果不能通过这些把节奏强调起来,它也就不能和别的艺术统一起来了。整个戏曲。锣鼓点这个东西很重要,舞蹈的时候要用锣鼓点,唱的时候也要用锣鼓点,表演的时候也要用锣鼓点,为什么呢?就是用锣鼓点贯串着全剧,把全剧的抑扬顿挫、高下疾徐强调出来。而这整个戏的节奏安排就由鼓师在演出中统一掌握起来。运用锣鼓点是我国戏曲特有的一种艺术手段。快乐时,节奏活泼跳跃;悲哀时,节奏迟滞沉重;平静时,节奏舒徐;紧张时,节奏急促。用节奏来统驭一个戏里的各种艺术手段,也是为了统一一个戏的情绪基调和情绪变化发展的线索、脉络,使观众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接受鲜明强烈的感染,给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界定统一的轮廓。清晰鲜明的节奏,加强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