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步骤范文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步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步骤

第1篇: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幼儿;启蒙钢琴教学;实践与探索

如今,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钢琴这件高雅的乐器已进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学习钢琴,通过学习钢琴提高艺术修养,丰富学习生活培养音乐感,开发智力培养素质。我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儿童启蒙钢琴教学阶段的重要性,同时认为严谨治学、不断探索相关教学规律、把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启蒙教学中音乐感的培养及重要性

所谓音乐感,简单来说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如果说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及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和想象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因此,学习钢琴最终目的是要用琴声去表达音乐。而音乐感的培养,应是一个从小着眼的重要课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过多地看弹奏技术上的问题,片面地强调“手指、手指”,而忽略了音乐表现是技术与音乐的结合,有意无意地遏制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及乐感的发展,单纯追求手的架子,使劲把掌关节拱起来,结果只会使整个手都僵化了,根本无法弹奏出动听的声音来。因此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从开始学琴的第一天就要让他们懂得:撑好架子、站好手指是为了学会科学的弹奏方法,从而弹奏出好听的声音来。而在教授各种基本技术时仍要念念不忘启发孩子主要表现音乐。我在教学中对于学生音乐感的培养重点放在“音色”和“节奏感”两方面。

(一)听力的培养。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当教授学生弹奏第一个音符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去聆听声音,学会分辩什么是优美的、什么是刺耳的不和谐的声音。如,音高、音频、音量的大小、音质的好坏等。这样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及美音的概念,同时在弹奏时注意力会比较集中,一旦弹错音就能很快反应,主动纠正。这做到了不仅眼睛能认真识谱,耳朵也会听到自己的琴声,使眼、耳、手得到充分的配合,提高了眼、耳、手的协调性,以达到锻炼、提高的目的。为今后学琴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音乐生命的产生在于不断重复的跳动。正如生命的状态是由心脏跳动的强度,均匀性和频率来决定的,音乐的节奏是有灵魂的、是鲜活的,不是机械的、呆板的。在初学者的节奏训练中,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各种节拍的时值而且是要了解和感受到节奏在音乐中的意义。如:在教授学生弹奏约翰・汤普森的《火车》时,主要教学任务不是单纯记住乐谱中各种音符的拍子,而是通过各种音符时值的变化,来表现《火车》一课节拍从慢到快的速度变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节奏的生动变化的趣味性。具体步骤如下:

(1)掌握此课节拍韵律4/4拍(每小节四拍)也就是《火车》一课的整体节奏感,教授学生有规律地数出1 2 3 4 |1 2 3 4 | 使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速度和节奏框架,这样在弹奏中不会忽快忽慢。

(2)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形状和时值,运用以上音符的变化来表现火车由慢到快的行驶速度,这样学生在乐趣中学到了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节奏的快乐,节奏感不知不觉的得到了培养。同时音乐也贴近了我们的生活拉近了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在教授其他时值音符如,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时,首先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速度变化的概念,如果我们把四分音符一拍比喻为散步时的速度,那么八分音符两个为一拍就可以比喻为走路的速度,十六分音符四个为一拍就可以称为跑步时的速度。这样学生今后在教材中看到各种音符可以很快地联想到运动速度的变化,这样有利于掌握音符在作品中情绪变化,节奏的律动,使演奏更加准确生动。

二、钢琴教学中的形象比喻

音乐是用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它的情感、意义及内涵。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独特的音乐语言,我在教学中应用了一些恰当、准确、形象的比喻来启发学生,这不仅可以生动鲜明的说明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乐句的弹奏。乐句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的内容、符号的长短、语气都要通过乐句来表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音乐的情感、思想,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启发学生对乐句的表现,不论长句、短句、每一句都应像说话一样有起有收,有内容、有思想。如,在教授学生在弹奏二音连线时可以用语言来比喻,如“好的”、“对的”来强调第一个音的语气和第二个音的连接,更好地弹出落提、起收的感觉。学生在弹奏抒情乐句时,我可以用语言来比喻,“你好吗?”在“吗?”字上将声音轻轻提起,听起来很亲切,如果说成重音,语气就完全改变了。同样,音乐的语言和我们生活中的说话是一样的,不同含义要用不同强弱、长短等语气表现。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处理,通过语言的比喻,启发能够引起学生对乐句、语气的注意,从而培养了学生音乐感觉。

三、激发学习兴趣与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学的依据,也是学习钢琴和理解表现音乐的重要指导。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不仅能弹奏一手好的钢琴外,还要能学习钢琴去理解音乐,喜爱音乐,走入美好的音乐殿堂,激发学生对音乐、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净化人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尤其在启蒙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中的音乐表现,选择一些具有学习意义、欣赏价值、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美感的乐曲作为教材的章节是极其重要的。如我在教学生弹奏《狗熊》章节时,告诉学生左手是在表现狗熊的脚步(左手持跳音),右手表现狗熊的叫声(右手持三连音),使学生很轻松地表现了乐曲的景象。我在教学生弹奏《小白船》时,先让学生感觉到左手3/4拍伴奏好像水波荡漾,连绵起伏,由右手的一个琶音和弦引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当主旋律出现时就像一支小船缓缓飘来,进入我们的视线,船上的小白兔、小朋友在愉快的歌唱|5-6|5-3|5321|5--|---使学生很好地进入意境,感受到音乐的快乐。从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把审美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想结合,使学生形成强烈而浓郁的审美音乐动力。

四、在启蒙教学中家长和教师的作用

对于没有学过钢琴的孩子,他们对钢琴有一种神秘、好奇、向往的感觉。她们把钢琴看作是一种能够发出美妙音乐的大玩具,好奇心使不少孩子被它高雅的外表和美妙的声音所吸引,成为琴童。但是,一旦真正开始学习钢琴,孩子们就会发现钢琴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好玩,而是要学习一系列的知识和演奏技巧,还要经过每天不断的练习,这样就大大地减弱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信心,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正确引导与配合。此时家长就要作好教师的助手和孩子的第二任教师。学习钢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像数学题1+1=2一样,而是要经过自己不断的练习去掌握和领悟正确方法的过程,这种练习是任何人和任何语言不能代替的,这种特性使钢琴学习的练习任务格外重要。同时家长在孩子学琴中发挥着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在练琴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练习方法。首先,要明确练习目的,制定每天的练习计划、步骤,不要以时间为标准,而是要以效果为标准,让良好的习惯与科学的方法逐渐形成。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大声说话、看电视,否则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此外,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尽量鼓励孩子,找出原因帮助孩子战胜困难,不要责备甚至打骂,使孩子失去信心,应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培养意志力。钢琴教师的启蒙教学在整个钢琴教学阶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技能、严谨的教学态度,正确的教学方法。学习钢琴犹如建高楼大厦,一定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会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尤其要掌握科学正确的弹奏方法,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触键方法、节奏、音色和相关的乐理知识,都要在启蒙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注重对音乐感觉的培养,当学生在弹奏第一课时就让他们体会什么是声音、节奏,学会用钢琴唱歌,使音乐的种子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灵,使这生根发芽,而以上这些全是依靠学生的钢琴启蒙老师来完成,要依靠家长的长期不懈地监督和督促。

在经过多年钢琴教学实践工作后,使我深深感到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深刻而全面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因此,我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钢琴教师要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把钢琴教学与美育相结合,在探索教学方法和教育规律中把握因材施教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第2篇: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乐感;节奏感;旋律

0 引言

儿童学习钢琴成为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家长把它作为一种智力开发或提高少年儿童基本素质的一种途径,通过学习钢琴使得儿童对音乐产生共鸣,同时提升儿童的艺术修养,学习钢琴还可以发展儿童的协调性,引发他们的理解力、领悟力等。学习钢琴过程不仅是活动手指,通过对作品的认识,还可以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特点、风土人情,学习到一些人文知识,无形中提高孩子对美的欣赏能力。

儿童钢琴教学不同于青少年更不同于成人,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更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而且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及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不能过分“强调”,抹杀了孩子探索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必须向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方向发展。很多少儿虽然掌握了一些弹奏的方法,但是他们不懂音乐,更不知如何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他们弹奏的只是没有生命的音符,无法表达乐曲的律动美,无法用心去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钢琴练习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较枯燥的练习。对于儿童钢琴教学兴趣是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儿童的兴趣,弹钢琴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诱导和提高?教音乐要放在教学指导思想的首位。在故事中、游戏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儿童爱上钢琴才是明智之举。

1 儿童钢琴教学的内容

1.1 乐感的培养

在教学中注重对少儿音乐感的培养。所谓乐感,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想象力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

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同时仍要启发孩子主动表现音乐。如儿童在教师的带领下,根据旋律的起伏、静止、涌动等,用肢体的运动或舞蹈来感知音乐旋律的流动。而后通过通觉联想,把“听觉”的旋律线条转换为“视觉”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心中的“音乐图谱”同时还可以让儿童把“音乐图谱”涂上与音乐情感相对应的颜色,如上升的旋律线条用红色涂;平稳、恬静、安详的音乐线条用绿色涂等。儿童钢琴音乐作品既有标题音乐,又有非标题音乐。由于标题音乐具有明确的曲名,给儿童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具体范围,只要稍加讲解和启发,儿童就比较容易理解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绪和意境。常见的钢琴初级教材中,很多都采用了具体的标题,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像汤普森的《简易钢琴教程》,每首乐曲都有明确的标题和诠释乐曲的图片,教师运用图片、标题、倾听音乐来讲述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儿童发挥想象,用音乐绘出绝美的“画面”。如四手联弹《黄昏的歌》这首乐曲的音乐画面感就非常强烈,像一幅用音乐勾勒出的油画,反反复复缓慢弹奏的两个音程,模仿着老牛悠闲的叫声,教师弹奏的旋律、和声、模仿了远处教堂传来的唱诗班悠远的歌声。通过这首乐曲的学习儿童可以感受到这样一幅画面:太阳余晖照耀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头归家的牛缓缓地走着,时不时发出“哞哞哞”的叫声,农夫在牛身后慢慢地走着,烟斗中冒着淡淡的烟雾……不远处飘来了唱诗班悠扬的歌声,“绘成”了一首《黄昏的歌》。非标题音乐,对于儿童来说,联想和想象起来困难要大一些。联想和想象非标题音乐,首先依赖于学生对音乐语言已有的感受和反应,同时也要从乐曲本身所标明的音乐表情记号、速度力度标记,以及乐曲采用的节拍、织体、和声等方面去理解。在初级钢琴教材中常见的非标题音乐作品有《小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等,曲名只说明了乐曲的形式、类别,力度、速度标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就会让少儿接近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例如:把已学过的标题音乐的情感“移情”过来,或适当根据乐段的情感加一些想象中的小标题,再结合乐曲中其他演奏标记,就容易产生正确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丰富、加深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音乐后天的培养和提高,就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内涵,让他们在掌握技巧的同时,尽可能地弹奏出旋律的强弱变化、进行的动力、感情紧张与松弛的变化。教师可以尽量范奏,让学生先大致地感受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以用同一乐谱用不同方法弹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只要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多鼓励学生听赏中外名曲、音乐会等,学生的乐感就一定会提高。

1.2 节奏感的培养

学习开始时就应全面了解学生的节奏感情况,对节奏不佳的学生,就要借助节拍器,从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基本节奏入手,反复练习巩固基本节奏。建立节拍感、等速感。同时还要建立“节奏律动感”。在律动中练习节奏,可以大大挖掘出儿童对节奏的敏感度。如非洲人的节奏感非常好,多复杂的节奏,只要扭动起来身体,很快就可找到复杂的节奏。这是因为人类在运动中与生俱来就有节奏感,需要教师去引导,去挖掘,所以我们在训练儿童节奏时,用身体的摆动来打拍子进行节奏训练比死打拍子硬练习要好得多,如果再加一些故事情节进行节奏训练就更有趣了。最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学得开心,容易接受,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所有的音乐作品,除了它们特有的节奏韵律外,还要凭借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风格。用什么速度去演奏一首乐曲,既要尊重乐曲本身的要求,也要根据乐曲的风格来确定一个合适的速度。这一点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1.3 旋律的培养

要表现好旋律,首先要理解旋律,只有反复多练、多听,才能体验到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句子的结构,以及理想中的音色、表现的内涵等。为了让旋律表现得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教师要强调学生边弹边有感情的演唱,同时,还可以辅助以画音乐线条流动图谱、应用音乐色彩教学,讲故事及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手段去吸引儿童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旋律,总之要放飞孩子的想象,在流动的旋律中培养听觉联想,让孩子用心去表现曲子的发生、发展、、结尾,无形中孩子的旋律就会透着丰富的表现力。

1.4 听觉的培养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弹奏音乐作品时对听力的要求主要强调的是对声音、音色的追求,以及曲调感、节奏感的多声部音乐感。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钢琴作品大多数是多声部的,声音这个要素必然体现在每个声部中。有的学生弹奏时对旋律声部比较强调,而把其他声部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那么其效果就会过于单薄,缺乏丰富的表现力;有的学生不注意控制伴奏声部,弹得太重太响,那样的效果一定也很差。因此,通过“听”发现问题,恰当地摆好各声部的位置,有意识地对各个声部做好安排,这是音乐表达力的重要环节。

1.5 记忆力的培养

音乐记忆力是一个包括听觉、视觉、动作、逻辑思维活动等各种动作的协调综合,它和各种能力一样,可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培养。钢琴对培养记忆力有很大的好处,有些学生学习钢琴时太侧重于动作记忆,要在听觉上、头脑中、手指上全方位地熟悉音乐语言,直到脑海中能想象出这些音符如何在钢琴键盘上流动,才能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地表达,给人以美的感受。演奏时,要进入角色,让音乐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一项技艺是不要付出努力的,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成功。

2 儿童钢琴教学的策略研究

2.1 明确儿童钢琴教学的方向

在重视少儿弹奏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少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幻想是儿童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因此,音乐教师要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冶儿童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他们架起幻想的天梯。如果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学琴而学琴。一个学生一开始对学习钢琴很有兴趣,可教师让他反复地练习,家长也不管其是否有兴趣,一味逼他练,于是他便会由喜欢到不喜欢再到厌烦乃至厌恶,最终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在学琴的漫长过程中,家长必须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家长对学琴的正确认识态度是孩子学好钢琴的重要心理基础,做到收放自如,控制好孩子练琴的松紧度,使儿童在良好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保持学琴的兴趣。“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建造起美丽的钢琴艺术大厦,就必须打造好牢固的基础工程。

2.2 家长、老师相互配合,引导学生产生乐学好进之心

应重视对儿童感官协调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力强。这些能力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产生反应,互相配合、协调运动才能迅速提高。而学习钢琴,除了身体的肌筋运动外,必须把感官的各个系统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协调起来。在学琴初期,教师应该给家长灌输正确的学琴观念。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构成。在儿童漫长的学琴道路上,家长的正确观念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表现:第一,家长代替太多,理应由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第二,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第三,采取完全不过问的方式。在学琴初期,家长都是满怀好奇与神秘,但这种兴奋瞬息即逝,伴之而来的是艰苦和漫长的陪学、陪练。这个过程让很多家长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给家长树立几个正确的观念:第一,学习钢琴是长期的行为,贵在坚持;第二,学习钢琴,家长不只是投入金钱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投入精力和时间;第三,学习钢琴,家长应担负起提示、启发、协助的工作。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辅导的重要性,从孩子学琴起,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当年龄幼小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钢琴时,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比如,开始练琴前先要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脚垫的高度、位置,为孩子安置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幼儿学琴出于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长可以帮着记一记教师上课的要求,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

3 结语

儿童钢琴教育要有前瞻性,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教导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

参考文献:

第3篇: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儿童;手风琴;音乐教学

手风琴的普及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高峰期在80年代,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要重新唤起手风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把手风琴再推向一个高峰,必须从儿童的手风琴启蒙教学开始。本文所述的儿童时期是指学前时期及小学阶段,年龄范围5-12岁。抓好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手风琴启蒙教学是手风琴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形式

我认为对于儿童时期,特别是学前时期及小学低年级的手风琴教学形式,应以集体形式为主。集体课学生们之间可互相比较、互相学习,具有较大的趣味性与竞争性,可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个时期儿童比较喜欢玩乐,不喜欢枯燥无味的学习,抓住儿童的这个特点,教师采取集体形式,寓教于乐,学生在集体中以学为主,而且有同龄人的陪伴,更容易接受看似枯燥的学习。

二、教具

在教具的选用中,我认为选用手风琴、钢琴以及多媒体教具。手风琴是用于教师为学生做技巧示范,让学生可以直接的了解到演奏技巧,直接模仿。钢琴用于试唱练耳。多媒体教具可以用于多种教学上,包括技巧示范,试唱练耳与音乐欣赏。这几种教具缺一不可,多媒体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式多样化,但不能代替手风琴和钢琴所起的直接的传授知识的作用。

三、内容

(一)弹奏技巧的训练

在手风琴教学中,弹奏技巧的传授是一切的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弹奏技巧的训练。弹奏技巧的训练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演示-观察-讲解-动作模仿与练习。老师首先要把技巧动作反复慢速地演示3-5次,应包括连续动作与分解动作,两种演示交替进行使学生记忆更深刻。在演示的过程中,督促学生观察老师的手形与指法等等,提醒学生注意:拇指的运动方向及形态,触键位置,手掌角度的变化,手腕及小臂的辅助作用,重心移动过程等等。并让学生相互补充观察结果,并鼓励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学生刚才观察的结果归纳总结并作出分析与补充,指出演奏时应注意的各个问题。按照刚才所总结的要点,指导学生开始练习。首先指导学生运用练习的要点进行动作模仿,对照要领总结,老师指出模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学生进一步调整改进动作,然后反复练习巩固正确的方法。在课堂上基本上熟悉了基本动作后,老师可布置包含相关技巧的乐曲让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在不断练习之中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的课堂中,老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同时可以提醒其他学生避免再次发生与其他同学相同的错误。

(二)乐理

“不学习乐理同样可以演奏一手漂亮的手风琴”不少人这样认为。我认为不然。学习乐理对于演奏手风琴甚至其他所有乐器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学习乐理还包括学习基础的和声学和试唱练耳。对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和声学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化繁为简,联系手风琴的特点从简单的开始教起。手风琴左手贝司的和弦可包括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及减七和弦。对于初学的儿童来说,一般使用8贝司-60贝司之间的琴,最多包括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与属七和弦三种和弦。教师可以根据琴的大小,如60贝司的琴,有以上三种和弦,针对各个音,如do的大三和弦是由do、me、so三个音组成的,小三和弦是由do、降me、so,属七和弦是do、me、so、降si。如此类推,可以让学生既了解了手风琴和弦的组成,也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接触到简单的和声理论。在学习五线谱的过程中告诉学生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休止符等音符的意义以及演奏的时值,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节奏感,严格按照拍子节奏演奏。使学生懂得按照节奏演奏而不是随心所欲地乱弹琴。在试唱练耳当的学习中,唱和听是相辅相成的。在跟着乐器、看着五线谱学唱do、re、me、fa、so、la、si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脑、眼、耳、口,学生们不但学会了唱名、记住了各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而且还从听觉上记住了各个音的高低。在学会各个音高的基础上,可以挑选一些简单的但从未接触过的歌曲,让学生尝试在初次视谱的情况下把歌谱唱出来。在反复训练下,既提高了学生的视谱能力,还为手风琴的视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试唱结束后,教师需指导学生运用在唱的过程中所记住的各个音的特点、音色,训练学生的听力。教师在琴上演奏一些音,让学生辨别是哪个音,一开始比较难,教师应该反复的弹奏某一个音,并要求学生跟着用唱名唱出该音,并用心去听着琴声,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应该会有所领会,逐渐能抓住各个音不同的特点,从而辨别出不同的音。在练耳的过程中,必须从单音开始,接着是双音,最后才是多音的和弦,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

(三)乐曲欣赏

乐曲欣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性情,而且还可以从听音乐中学会许多看似深奥的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音乐知识,从而为手风琴的学习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在欣赏不同种类的乐曲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教会学生各种曲式的特点,以及运用之前试唱练耳所掌握的知识,增强学生听辩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种乐曲种类供教师选择,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使学生初步、感性地接触到、了解到不同曲式风格的乐曲应该是如何的一种节奏、如何的一种音乐风格。长此以往,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更能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不同乐曲的演奏风格,在手风琴的演奏之中可以自如的运用在不同的乐曲之中。

(四) 考核

对于学习任何一种乐器或者某一样东西,我都认为应该有一个考核的程序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帮助学生设立一个近期的目标,让学生可以有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说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把学生分个高低,不在于把学生考死,而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考核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水平,也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的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考级、比赛、表演等,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水平来给予学生最适合的考核方式。考级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适合的一种考核方式。考级是一种较为普及的考核方式,考级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手风琴的发展,扩大手风琴的普及性,所选的曲目难度适中,不会让考生望而却步,是适合众多学生的一种考核方式,也被大多数家长接受。比赛这种考核方式是比较特别和有挑战性的,适合手风琴演奏得比较优秀的学生,比赛所选的曲目一般比较难,在经过比赛之后,学生的演奏技术会有比较大的提高,而且通过与外界众多选手的比试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更促进学生自己的勤奋苦练。如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更加会有积极性去投入下一轮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 连桂华, 我的一点做法, 手风琴报,中央人民时报,2004年4月.

第4篇: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师范教育 探索

高师声乐教学的对象主要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与音乐院校培养的音乐表演方面的专门人才有着不同之处,前者主要是上讲台,后者主要是上舞台。因此,高师的声乐教学过程必须具有师范教育的性质,即教师既要教“声乐”,也要教“声乐教学”;学生既要学“声乐”,也要学“声乐教学”。可以说,这是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特征。但是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基本上沿袭了音乐院校的“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向音乐院校看齐,很多老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往往存在着重技术轻艺术、重比赛拿奖轻基本艺术实践、重视少数条件好的学生忽视条件一般和差的学生、重个别大曲忽视系统积累等现象。这些都违背了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质,因此进入了高师声乐教学的误区。笔者认为,高师声乐教学应抓住四条主线展开。

一、声乐技术素质

声乐技术素质教育是高师声乐教育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要切实解决驾驭声音的基本能力,如在呼吸支持下的歌声品质、声区连贯统一、声区扩展以及音乐句法、旋律美、节奏美等认知与操作的方法等。它必须符合学习者自身个性发掘、培养进程的需要。实践证明,培养声乐技术素质的基本原则为:合理的思路、明确的步骤、循序渐进和博中求精。

对于声乐,有句古训:“歌词为先、节奏次之、声音居末。”这古老的意大利美声原则,至今被世人所遵循。如脱离了上述原则都会出现问题,尤其对初学者或声音困惑者来说,会从一种不平衡到另一种不平衡,从一种痛苦到另一种更深、更不理性的痛苦中。声乐演唱是对音乐技术、歌唱心理、作品驾驭能力等多方因素合作形成的完整艺术形式,是整体素质的结晶。如果声乐教师只强调声音,排斥其他因素,必然会造成完整因素相互依存关系的冲突,引起整体形象扭曲,并直接反映在声乐演唱上。所以声乐教师的责任是将各种因素渗透到声乐教学中。沈湘教授“头(头脑——理性)、心(感情)、身(发声器官)三者统一的声乐平衡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便是触及音乐真谛的科学捷径。比如,声乐技术全方位整体调整涉及最简单的音乐、生理、心理、美学等知识以及它们对基本技能的帮助,也涉及呼吸与声音共鸣、真声与假声、感觉与听觉的辩证关系。

歌唱是实践的艺术,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天性具有歌唱的自发性,模仿性。人们接触声乐艺术的渠道非常广泛,大体是名家、成熟歌手的演唱。没有歌唱知识,凭天性去模仿,追求技能突破,向名家看齐,是艺术不成熟的表现。任何完整的艺术形式都是结果,教育则要研究其过程和教学顺序、基本内容和方法。要研究和利用人具有的歌唱天性,在歌唱实践中培养学生初学声乐对声音生成的基本方法的正确感知:()心态的培养:从容、解放;()感受力的培养:自然、协调;()音乐听力的培养:乐音的品质,精确、美好;()感觉、听觉、心理相互合作的意识等。在实践中逐步获取歌唱的良好体验。

声乐文献具有声音训练功能,又是情商启蒙、审美教育、文化传递的使者。声乐文献的学习内容包括:作品的分析、处理、表现、驾驭、积累、文学素养、难度识别、新曲目开发等。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有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指导,师范院校则将声音与艺术的教学集于声乐教师一身。如,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教授伊丽莎白,在中央乐团讲学的初始阶段,采用若干不同风格的短小精品使学员们感知音乐,捕捉到音乐语汇、音乐形象。她启发学员们将音乐与感情相统一,投入到理解、表现和再创造中,开启音乐表现的空间。这便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情商启蒙教育的捷径,它尤其适用于基础音乐教育。

二、声乐综合素质

声乐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学习声乐者还要懂一点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否则,一旦违反了科学原理,指导无方或使用不当,同样会损坏乐器,还可导致‘倒嗓’,成了学习者的终身遗憾。”①另外,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歌唱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侧面的,教师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全面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声乐作为音乐入门的效能释放出来。鉴于高师声乐教学条件的局限,仅以小课、中课完成全部声乐学科素质教育的任务是不现实的。因此,可通过开设《声乐公修课》完成共性教育,形成大中小课同步、多维的教学模式。小课侧重声乐技术素质,中课侧重歌唱教学素质,大课强调声乐综合素质,理顺和完善声乐教育学科的知识结构。

欣赏大量声乐作品是提高音乐素质的捷径,公修课可以扩大学生欣赏的曲目品种和数量,并注重师范声乐教学的实用性,可以采用理论学习和作品分析、范唱、文献音像欣赏相结合的方法。公修课以中外声乐发展史为主线,以不同风格的大量声乐作品为基本教学内容,以艺术性、科学性、广博性、实用性、系统性为宗旨。

教学内容顺次安排为:

(一)西洋声乐史和各时期歌剧、艺术歌曲,世界声乐基本状况和各国民歌。

(二)中国声乐史及不同题材的文献、戏曲、曲艺、传统的民歌和艺术歌曲。

(三)儿童基本的歌唱知识,青少年儿童歌曲的类型和范围,嗓音的生理结构和儿童嗓音的保护。世界著名儿童歌曲经典赏析,小合唱、大合唱的组织,实用中小学音乐音乐课歌唱法的要点等。

(四)为了突出声乐教材的素质教育作用,从文献广度、深度和诠释方面勾勒出一定的等级和范围,不搞统一模式,使学生弄懂个性与规范相统一的选材顺序和规律。

(五)声乐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

通过音乐文献的大量储备,欣赏名家名演、音乐知识的补充,能够提升学生在小课、中课中对声乐的感知,提高学生的悟性、欣赏能力、音乐听力、自学能力,使学生声乐技能与素质均衡地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技术、修养、文化、教学等综合素质的音乐师资。三、歌唱教学素质

歌唱教学素质的提高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从信息论角度去看,教学内容是教学信息,学生在接受并加工处理声乐与声乐教学信息的过程中,获得或发展了声乐技能,而学生加工处理这些信息的结果,则是获取了声乐理论知识与声乐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观摩声乐课则是培养歌唱教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声乐教师在上课时,可安排不同素质、不同程度学生搭配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有三个:变换方式强化技能实践能力和理性认识;为当教师积累文献;逐渐认识本课程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安排不同声部、不同程度、不同问题的学生上课。教师讲述技术范围中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学生在观摩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不同声部的个性与共性,触类旁通。

(二)安排小组集体发声训练。按声部做集体发声训练,从共性规律中指明发声技法的步骤、方法,使学生获得自信,并激发学生歌唱激情。

(三)安排齐唱、重唱、合唱练习。通过齐唱、重唱、合唱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声乐演唱形式的视野、提高了他

  

们的艺术品位,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指导齐唱、重唱、合唱。

(四)培养学生歌唱教学的实战能力。小组课中,指导高年级的学生给低年级的学生上课,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培养了学生对声乐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指导一定的演唱活动。“应该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之后,就让他们经常到不同的场所去实践。”②

四、歌唱思想素质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文学语言的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感情的确定性等特点,最能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高师声乐这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高师声乐教学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这一过程使高师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美,从而使高师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同时,以“美”引善,提高高师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高师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美”怡情,增进高师学生的身心健康。

声乐演唱既要唱情,又要唱声,声情并茂、感情真挚,达到再现艺术的真实,才能感人肺腹、动人心弦。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第一部音乐典籍《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看法。波兰音乐学家卓菲亚· 丽莎认为:“音乐的内容是感情,而很少是唤起这些感情的那些现象本身。”③俄国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也曾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高师声乐教学由于其自身的教学模式、思想性、技法需要和审美价值,可以把很深刻的思想内容以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高师学生,这是向高师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最快捷、最有效、最生动,也最易被其接受的形式。高师声乐教师应该根据高师声乐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入挖掘高师声乐教材中的思想内容,把思想教育融入到审美教育中,融入到声乐艺术的学习中去。

结语

高师声乐教学在遵循声乐这门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的同时,也应遵循师范教育的一般特点和过程,体现双重性。其教学应针对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知识结构作出合理构思,以技术小课、小组课、公修大课相配合的基本教学模式,创造同步、多维的素质教学空间,构建高师声乐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形成系统的声乐教育学。

注释 :

第5篇: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步骤范文

摘要:因为匈牙利民族源于亚洲,其传统音乐与中国许多民族的音乐有亲缘关系,故源于匈牙利、强调音乐母语的柯达伊教学法是三大音乐教学法中最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一种。本父探讨了它的中国化问题,介绍了从母语入手转化为音乐、各种音符的读写及循序渐进地学习中华民族音乐母语的方法。

关键词:柯达伊教学法;中国化;学习音乐母语

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在60、70年代得以完善的柯达伊教学法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其要领是采用字母简谱并辅以柯尔文手势启蒙,通过母语和音乐母语的教学,突出歌唱和音乐读写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国民音乐修养、培育合格公民之目的。

柯达伊教学法以音乐表演为核心,非常符合儿童需要被审美的心理,同时它从本民族语言入手、强调学习本民族民歌和其他形式的传统音乐,也很适应当前全世界各地、各民族保存本民族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实际需要,因此目前各国音乐教育界都在格外关注这种源于匈牙利的音乐教学法。

匈牙利族源于亚洲。其语言属于乌拉尔语系芬一乌戈尔语族,是从中国语言中借用词汇最多的欧洲语言。匈牙利语中的汉语借词有“书”、“茶”、“字母”、“珍珠”等数十个,突厥语借词则多达600多个,包括“蓝”、“黄”、“苹果”、“山羊”、“小”、“青蛙”、“胡须”、“小刀”等。匈牙利语不仪和我国的一些语言有亲缘关系,而且匈牙利有许多古老的民歌采用五声音阶和后半部分移低五度重复前半部分曲调的五度结构形式,五声音阶和五度结构也是我国民歌经常采用的。

因为语言和音乐都有共同特点,所以有不少匈牙利民歌和中国民歌旋律非常相近。例如,流行在匈牙利南部的《两只小鸟》和冀东民歌《小白菜》的曲调几乎完全一样,匈牙利北部民歌《篝火燃烧起来》和裕固族民歌《剪马鬃歌》的旋律像是一对孪生兄弟,而流行全国的匈牙利民歌《风,来自多瑙河》和保安族民歌《上新疆》的音调如出一辙。1988年,笔者在匈牙利科学院音乐研究所工作时,该所曾邀请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裕固族歌唱家阿尔昂·银杏姬斯前往布达佩斯录制裕固族民歌。因为她所演唱的裕固族民歌几乎每首都有其“匈牙利变体”,所以匈牙利朋友就请她和一位匈牙利歌唱家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来展示中匈民歌的亲缘关系。

因为中、匈两国语言和民歌之间都存在着亲缘关系,柯达伊教学法又强调母语教学,所以这种教学法也是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中,中国人最应当借鉴、最值得学习的。然而,我国音乐教育界几乎无人通晓匈牙利语,即使在研究柯达伊教学法的知名专家中,也没有人能阅读匈文,更无人能流利地讲匈语。我国绝大多数有关柯达依教学法的书籍都是从英文转译的,这些英文论著的质量良莠不齐,都不如匈牙利原文的好,又由于中译者不懂匈语,遇到匈语词汇往往出错,翻译的水平很成问题。如2014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柯达伊教学法II-从民歌到经典》中,居然将匈牙利小学课本的书名《歌唱和器乐》(enek zene)误译为人名,成了“埃内克·泽内”,认为匈牙利的中小学课本都是“他”一个人编写的。

因看不懂匈牙利的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我国一直没有人从中国语言本身的特征入手,将柯达伊教学法中国化,更没有人在中小学里认真地、原原本本地采用过这种教学法进行教学。

笔者当过多年中学音乐教师,但从1980年起,便在音乐学院工作,没有探讨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2014年底,笔者到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担任音乐教学督导后,方才开始研究柯达伊教学法的中国化。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有一些初步设想,故撰文提出浅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将母语转化为音乐

首先,柯达伊教学法强调从母语入手,根据母语的语调来引入音乐。如在匈牙利小学课本中就要求孩子们根据“anyam edes anyam”(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这句歌词,填出旋律中缺失的音来。由于熟悉母语,孩子们都能写出正确答案。

我国教唱传统戏曲和曲艺的办法与这种从母语入手的教学法几乎完全一样。我小时候学秦腔,老师只强调“字”正,让我们按照说话的方式,依据板式的规定,在板上或眼上张嘴大声唱即可,以字行腔,根本不教乐谱,学生们也只有唱词的观念而没有乐谱的概念。这种基于母语的教学法,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目前仍有流传。最早使用量化节奏书写乐谱的明代音乐家沈璟,只为歌词点板眼而不写音高,演唱者需自行按照歌词的声调唱出曲调,其做法说明那时已有“以字行腔”的教学法。这种只为歌词标板眼而不写音高的乐谱,现在广东和海外都在用,说明还有人用这种方法教唱。目前在我国传统音乐的实践中,许多不识谱的民歌演唱家、戏曲演员和说唱演员能采用这种方法,自行创腔。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母语是汉语普通话,这也是我国汉族地区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中所用的语言。强调从母语入手,可以通过朗诵——吟诵——唱歌三个阶段,逐渐从母语的语言音调过渡到音乐。如用唐诗《咏鹅》作教材,我先写出诗里各字的调号:

然后带领学生反复念诵,体会每字的字调、字间的音调走向以及节奏形态。作为初级阶段的练习,根据字调,《咏鹅》的头~句用mi、sol、la三个音进行吟诵,节奏由学生自行处理。最后,将节奏规范为二四拍,用四分、八分和二分三种音符记出来,就成为一首歌。这三个步骤如下例所示:

1.朗诵:

演唱时,我要求学生注意音乐和汉语普通话的字调相吻合,如虽然不写连线,但要求他们按语言声调唱,由mi自然地滑向sol,而不要像钢琴上那样从mi跳到sol,这样更符合汉语习惯,学生也容易作到。采用这种办法,学生们就会自然地学会唱各种不同的腔音,为演唱民歌打下很好的基础。

汉族地区可以采用汉民族的共同语一普通话为母语。在达到一定识谱程度,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用普通话演唱的民歌之后,可以学习用方言学唱家乡的民歌,仍然采用上述三个步骤。先用方言朗诵,再用方言吟诵,最后按民歌的乐谱演唱。

少数民族地区应当采用不同的民族语言为音乐教学的母语,我国的各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语调,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土壤。

二、音符和节奏的读法

柯达伊教学法采用字母简谱并辅以柯尔文手势教识谱。匈牙利通行的字母简谱与我国通行的数字简谱不同,用d、r、m、f、sz、l、t七个字母代表不同的音高,用z代表休止,而我国则用l、2、3、4、5、6、7七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不同音高,用0代表休止。

笔者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说明,如果用数字简谱启蒙,孩子们很容易将用阿拉伯数字写的音符和算术课上的数字相混淆,而不注意每个音符所代表的音高以及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目前在我国,孩子们大多从拉丁字母开始书写母语,为从母语出发教授音乐的读和写,字母简谱是较好的选择。匈牙利人从字母谱开始,逐渐过渡到五线谱,在字母简谱中采用五线谱中的符号记录节奏,即音符和休止符的长短。我国通行的是数字简谱,应当通过字母简谱逐渐过渡到数字简谱,所以我们应采用数字简谱中的符号记录节奏。

汉语拼音方案中没有sz(匈语发音为“丝”)这个字母,所以采用s代替,匈语中的r是舌尖颤音,汉语中没有,但汉语拼音方案中有这个字母,可以沿用。但如果用s来代表大调的第七级音,则与第五级音混淆,所以仍然用t,读“梯”。这样,我们就用d、r、m、f、s、l、t七个字母代表七个不同的音高,分别按汉语拼音的方案发音,读如“do、ruai、mi、fa、so、la、ti”。为了和简谱接轨,用阿拉伯数字0代表休止,不用z。#fa和bti是我国七声音阶中常用的两个变声,#fa读fei(飞),用握拳、拇指向上的手势表示,bti读to(塌),用握拳、二指向下表示。

采用字母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和采用拉丁字母或其他字母拼写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母语教学接轨。不同的少数民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如回鹘文字母、阿拉伯字母等来书写乐谱。

柯达伊教学法中用to读四分音符,用ta-a读二分音符,用ti读八分音符,用tiri读十六分音符。这些都是匈牙利语中的用法。为方便孩子们理解,又不和音符读法混淆,汉语中应当采用“长”读四分音符,采用“长-昂”读二分音符,用“长-昂-昂-昂”读全音符,“短”读八分音符,用“促”读十六分音符,用“安”读附点音符。如下表所示:

各少数民族可以用本民族语言来读不同时值的音符。有些少数民族有传统的节奏读法,如朝鲜族有各种不同“长短”的读法,维吾尔族也用“哒、咚”等象声词来读由手鼓和纳格拉鼓敲击出的固定节奏型,这些读法都应当沿用。

三、循序渐进地掌握中华民族的音乐母语

柯达伊教学法强调从音乐母语开始教学,我们的音乐母语不仅是汉族的传统音乐,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音乐。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音乐采用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不同的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主要采用五声音阶,欧洲音乐体系主要采用七声音阶,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则采用了包含有1/4、3/4、5/4音等微分音程的音阶,比较复杂。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应当遵循柯达伊教学法和匈牙利一样从五声音阶入手。

五声音阶由三个不同的三音小组构成。其一是由小三度和大二度叠置而成的羽三音组,两个羽三音组叠置起来就可以构成羽调式音阶;其二是由大二度和小三度叠置而成的徵三音组,两个徵三音组叠置起来就可以构成徵调式音阶,商调式音阶则是由徵三音组在下方,羽三音组在上方构成的;其三是由两个大二度叠置而成的宫三音组,在宫三音组上方叠置一个徵三音组,就形成宫调式五声音阶,而在宫三音组下方放置一个羽三音组就可以构成角调式音阶。在朝鲜族古代的音乐理论中,将徵调式称为平调,将羽调式称为界面调,将商调式称为平界面调,将宫调式称为上平调,将角调式称为下界面调,表示出了各个调式音阶不同的构成。

根据五声音阶结构的原理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们一定要先教羽、徵、宫三个三音小组,然后再在它们的基础上加一声,变成由sol、la、do、re四声,la、do、re、mi四声和do、re、mi、sol构成的、分属徵、羽、宫三个调式的四音音列。在学会三音组和四音列基础上,再学五声音阶。学会五声音阶和各种五声调式后,再学各种各样的七声音阶,最后也要学含有微分音的各种波斯一阿拉伯音乐体系的音阶。

根据笔者在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的教学实践经验,应当能够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使大多数不识谱的中、小学生学会识谱。

参考文献:

[1]何震亚:《匈奴与匈牙利》,刊《匈奴史论文集》第107-149页。林干编,中华书局,198 3年,北京。

[2[杜亚雄:《风,来自多瑙河一匈牙利音乐文化》第17 -18页,第25-2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北京。

[3]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歌之比较研究》,刊《中国音乐》198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