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213-01
1 “替代关系”阶段
由于早期从事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多为市场导向型,并且其投资行为通常跟随在贸易行为之后发生,因而人们习惯上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对国际贸易的替代,企业之所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来代替出口贸易是为了寻求东道国当地更为理想的市场。对于这些市场导向型企业来说,它们往往是从国内生产和对外出口开始其国际化经营活动,然后逐渐过渡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行为的转换是出于占领和扩大市场的需要。这又分为两种具体情形:追求低成本的市场导向型和绕开贸易壁垒的市场导向型。在前一种情况下,当企业已丧失对某项产品生产上的技术垄断优势,生产工艺已达到“标准化”程度时,继续在国内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国外市场就不如到国外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并销售更能获利,因此企业会提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来代替先前的出口。尤其是当国外的目标市场上存在众多同类产品竞争者时,为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这种决策转换更显得重要。这时到国外投资生产比出口产品到国外更有利于降低成本,维持市场份额,从而企业行为会从国际贸易转向国际直接投资。
2 “互补关系”阶段
关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关系,可从日本对东南亚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中求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国家实力雄厚,奠定了在资本、技术方面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其国内劳动力成本较高,自然资源缺乏,所以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于是日本在定位于发展本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量向拥有廉价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到东道国当地兴办相应产业如资源开发、纺织品、食品、标准化零部件生产等,产品不仅返销日本,还推向其他国家市场,大大促进了投资东道国与母国日本之间的贸易增长。
3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控制下的“并重、 互动关系”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已同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的扩张密不可分,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主体,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着“无国界的生产活动”。作为国际社会中经济联系和交往活动的完全行为能力主体,跨国公司个体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它实现个体利益的市场规则并不完全服从于国家实现整体利益的博弈规则。因此必须重视跨国公司个体的作用,采用微观分析方法。将它们从国家背景中独立出来研究。对跨国公司而言,贸易和投资决策之间关系的重点不在于实现相互替代或相互补充,而在于如何搭配协调使企业在全球迅速获得最佳资源配置,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于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体现为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控制下的“并重、互动”关系。
3.1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和组织者
跨国公司与越来越多的世界进口和出口相关,例如,美国在1989年商品贸易近一半是通过美国跨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或外国跨国公司的在美子公司。同时,1/3以上的美国贸易表现为外国子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的公司内贸易,从而使跨国公司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体重要组织者。
3.2 扩大了国际贸易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总体上看,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互补性大于替代性,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扩大。外国公司在自然资源丰富国家(主要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打破了这些国家在自然资源的投资、技术、生产与营销等方面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直接投资明显地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增加,即扩大了东道国的出口和母国或其他国家的进口。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012-0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重大转折点之后,中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也大不同于往日。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逐渐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早在2000年,中国政府就意识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的重视和优惠政策的实际行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取得了很多振奋人心的成果,其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中国正式开启了“资本输出时代”。在这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企业应抓住机遇,大显身手。时至今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相当大一部分企业的海外投资处于亏损的状态。
与中国改革开放一样,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增长也曾同样地引人瞩目。尤其在1969年以后,日本逐渐摆脱了国际收支赤字的影响,政府也不再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行严格的管制。日本借助承接欧美先进工业国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自身经济,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与周边亚洲国家相比,日本逐渐积累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作为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日本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带动经济持续腾飞的强大动力,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达到了鼎盛时期。
虽然时下的中国和上世纪60至80年代的日本经济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国际经济的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两者依然在很多方面都惊人地相似,比如人均资源的日益匮乏、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来自外界的货币升值压力等等,中国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可以从日本过去的发展经验中找到借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从与日本的比较中得到新的启示。
一、中日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稳步增长,从无到有,由少及多。2003至2012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尤为迅猛,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为28.6亿美元,而2012年该数值已经达到了878.0亿美元,增长了三十余倍,年均增长率高达46.3%。截至2012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6283.9亿美元,其中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964.5亿美元,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5319.4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的6.3%,排名跃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二战以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这个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加之国际收支的拖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尚小且发展缓慢;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日元的升值和日本与欧美国家贸易矛盾的升级,日本逐渐将重心转移到海外投资建厂,在这一阶段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得以高速增长;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90年代中期经济泡沫的破灭使日本经济走下神坛,逐渐衰退,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也随之规模缩小,进入调整期。
二、中日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比较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整体上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地区广泛,但分布严重不均。截至2012年末,中国有1.6万家企业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2.2万家,覆盖率达76.8%,但从对各国家投资规模占比上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的投资范围主要局限在亚洲和拉丁美洲,投资量分别占到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68%和13%,其中,单对香港的直接投资就占到了整体的58%。较为发达的欧洲和北美洲相比之下略显冷清。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是动态变化的,中国企业对各大洲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基本都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其中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增长尤为突出,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布越发不均的原因所在。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中国有明显的区别,其区位的选择与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战略选择关系甚密。在20世纪五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是获取资源,故其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随后,日本国内的生产水平和资本积累已经形成一定的优势,日本企业迫切的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势开拓海外市场,此时的投资对象已经扩大到欧美等地。
(三)中日区位选择的比较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受企业自身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企业“走出去”的收益和得利。整体来看,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存在较大差异。虽然两国对亚洲的直接投资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中国对亚洲的依赖性更强,其次是拉丁美洲,中国对这两个地区的直接投资额占到了总额的81%。相比之下,日本的区位分布更为均匀,且更多地集中在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日本企业在技术和资本的积累逐渐强势,其投资对象可以从先前的发展中国家转向欧美等发达地区,动机由最初的寻求资源,开拓市场逐渐偏向技术的学习和获取;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在各个地区的分散投资有效地避免了本国企业的相互竞争,这样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赋予了日本的投资企业更大的生存机会和利润空间。
三、中日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比较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从2012年末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企业在各个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5319亿美元,涉及产业种类已涵盖经济活动中的各个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是几个主要的投资领域,而住宿餐饮、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和文化、体育娱乐业等产业投资存量所占份额极小。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具有很强的惯性,2004年发展至今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存量分布特征,而各个产业每年的投资流量却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比较发现,大部分产业,如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等,投资流量在2008年或2009年出现回落后都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而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在近几年的变化趋势不甚明朗,甚至在2010年后有下降的趋势。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同区位选择一样,日本的产业选择也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转移而变化。第一阶段,国内资源的匮乏决定了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相关产业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在获取资源相关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到了整体投资的44.6%,其次是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占整体投资份额的36.3%和19.1%;进入第二阶段后,日本国内技术和资本积累已经初显优势,同时加上日本同其他国家贸易摩擦等问题的不断深化和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重心逐渐偏向以拓展市场为目标的商务服务业和制造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微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的兴起,第三产业逐渐替代传统的制造业,成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宠儿,1985年,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占到整体投资的55.3%,资源获取型产业和制造业的份额和地位越来越不重要。
(三)中日产业选择的比较
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路径大相径庭,这是两国不一样的经济发展轨迹决定的。日本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更像是完成了一个由兴起、发展、成熟、产业转移的阶段分明的周期,中国的经济情况更为复杂。所以表现在产业选择上,日本经历了由资源获取型产业转向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再转向第三产业的进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则一直保持着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在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中,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日本,因为中国的制造业还未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不能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中获利。
四、中日对外投资主体比较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境外投资企业名录2013》数据统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量由2000年的104家增加到2013年的19705家,其中央企或下属企业661家,地方企业19044家。由此可见,在数量意义上,地方企业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主力,但是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截至2012年末,中国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3114.4亿美元,占整体投资存量的71.5%,而地方企业的该指标仅为1240.6亿美元。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角色将会由央企逐渐转移到地方企业。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主要构成是大型跨国公司,同时,中小企业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综合商社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是日本经济社会的支柱,在国际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据统计,1974年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整体投资的5.4%,而1978年该指标上升为8.3%,到了1984年更是上升到了16%。
(三)中日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比较
中日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构成和功能较为一致,都是数量较少的大型企业作为中流砥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贡献的对外直接投资占的比重较少,但这一不可缺少的角色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地位也在逐渐上升。不同的是,中国企业在区分央企和地方企业时,指的并不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地方企业中同样包括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事实上,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并不多见,所以在中国对外投资直接的企业名录中,民营企业仅占了很少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日本的主体构成更加健康合理,一方面,日本中小企业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极具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更灵活,对于经济风向的变动更容易做出调整。
五、中日对外直接投资融资方式的比较
有一些企业调查结果认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的融资来源并不是银行的大额贷款,而是自身的未分配利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3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1%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而52%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对于日本企业而言,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是对外直接投资贷款的主要来源,它代表了日本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政策支持并为企业提供坚实后盾。同时期的中国,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大约是一千四百亿美元,占到GDP的0.31%,但是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总规模却占到了58.0%,远高于日本。如果考虑日本1971-1984年的数据,企业通过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融资的规模是84亿美元,占GDP的0.08%,是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2%。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融资更依赖于银行贷款。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与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11-01
货币汇率是国与国之间的价格比较以及决定各种商品比价的重要依据,直接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投资方向以及资金流动趋势,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3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3%,为2012年的3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41次创新高。2014年以来,受美国经济逐步复苏,我国政府实行偏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小幅贬值。但从长远来看,人民币稳中有升仍是大势所趋。人民币汇率波动究竟会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一、汇率波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1.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破8”到“破7”,一直保持平稳增幅。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量已从2005年的122.6亿美元一路攀升为2013年的901.7亿美元,增长率达到635.5%。对于成本导向性投资活动而言,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投资对象国的资产和商品价格更为低廉,降低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预期资产收益,促进了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增强了其投资能力和资本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中国优势产业、技术“走出去”。相反,如果人民币汇率下行,将会使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成本升高,投资规模将有所减小。
2.对外直接投资结构的影响
2006年以前,70%以上的境外直接投资集中在采矿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且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攀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覆盖全球近80%的国家和地区,并涉及租赁、服务、金融、采矿、制造、农业、基础设施、运输、邮政等几乎国民经济所有领域。
3.对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稳步小幅上升有利于缓解过剩的流动性,平衡国际收支,提高我国经济和货币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了中国企业赴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在国际市场中与境外企业、金融机构开展广泛合作,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4.对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影响
汇率风险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汇率变化的错误估计有时会带来资产的严重缩水,损害投资者的收益。因此灵活使用利率掉期、货币掉期等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实现货币资产保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汇率波动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策
1.优化汇率政策。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购买力,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但过度升值将损害出口,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减小我国外汇储备,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因此,政府层面应制定合理的汇率政策,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增加汇率变化的频率,实现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平衡发展。
2.加强货币政策研判。由于汇率波动对投资主体的成本和利润有着直接影响,企业应加强对本国及投资对象国货币政策的研究与判断,提高汇率敏感性。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灵活使用金融工具实现资产保值,规避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3.投资多样化。包括投资主体、投资区位、投资结构三方面的多样化。投资主体方面,应鼓励更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赴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而言,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决策效率高、市场敏感度高、营运成本低等优势。因此,这类投资主体更加能够应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投资区位方面,在保持对劳动力低廉、资源富集的亚洲、拉美地区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加大对发达国家、地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直接投资。这样我国企业即获得了利润,又学习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投资结构方面,应提升我国企业的投资层次。如传统的出口企业可转变经营策略,在境外投资设厂,创建自己的品牌。这对提升我国企业形象,增强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现状分析 经济增长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活动迅速发展。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06年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位居发展中国家主要对外投资国行列。而全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1485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94.7亿美元。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4亿美元,增长12.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7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从表一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日趋活跃。我国企业在境外兴办由2000年的320个发展到了2004年的829个,仅五年的时间就翻了两倍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日趋活跃不仅表现在兴办境外企业数上,而且表现在直接投资额上,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中方的直接投资额由2000年的62200万美元发展到了2004年的371200万美元,五年间增长500%。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如下特点:
1、投资规模逐步扩大,但占全球总额比重仍偏低
中国海外投资在近十年出现了很大的飞跃。1991年,中国海外投资总额不过30亿美元左右,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93%。占全球总流量0.9%。截至2004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49亿美元。以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04年-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
2、投资区域日益广阔,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我国对外投资目的地从20世纪80年代集中于美、欧、港澳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到周边国家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东欧、独联体等发展中国家,遍及168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是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目的地(见表2)。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投资净额前20位国家(地区)中,亚洲国家有9个。此外,在投资金额上,对亚洲国家投资也占绝对优势,2003中国对亚洲国家的投资额为260.26亿美元,占前二十位国家的81%,其次是北美、非洲、和南美,最后是欧洲。
资料来源《200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3、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我国对外投资已由初期的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等少数领域,拓展到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国家鼓励投资的诸多领域。从行业分布情况看,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11.78亿美元,占29%;采矿业11.69亿美元,占28.7%;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71亿美元,占26.3%;商务服务业2.12亿美元,占5.2%;批发和零售业1.32亿美元,占3.2%;交通运输业0.88亿美元,占2.2%;农林牧渔业0.73亿美元,占1.8%;建筑业0.71亿美元,占1.7%;其他行业0.76亿美元,占1.9%。
4、投资主体日趋优化
中国对外投资主体从初期的以国有外贸商业公司和工贸公司为主,转变成目前已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占较大比重。从境内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看,所属行业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比例最大。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境外均设有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5、投资形式日趋多样化
我国对外投资从建点、开设窗口等简单方式,发展到投资办厂、资源开发,并开始采用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FDI与GDP基本呈现正相关(见表4),当FDI迅速增长时,经济发展较快。如1988年到1994年间,我国GDP由
1988年的14928.3亿美元增长到了1994年的46759.4亿美元。7年增长300%。当FDI增长缓慢时,GDP的增长速度也随之放缓。1994年到1998年间我国FDI的增长速度显著放缓,199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一阶段GDP由1994年的46759.4亿美元增长到了1999年的82067.5亿美元,仅为1994年的1.7倍。虽从数量上来说也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明显慢于1988-1994时期。
通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我国获得了匮乏的国外自然资源,通过缓解稀缺资源对生产的抑制作用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已标准化产能过剩产业和“边际产业”转移到国外,从而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此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购并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专业人才,汲取在国内难以获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分析如下: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引进新的生产和经济活动或更新现有的经济活动,能使投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对外直接投资将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各种资源要素相互组合起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促进双方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如资金、研究与开发能力、技术、技巧、组织与管理技术、市场进入等要素的相互流动给投资国带来益处。(1)获取了抑制生产的稀缺资源。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获得本国匮乏的国外自然资源,通过缓解稀缺资源对生产的抑制作用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2)扩大了新型产业的发展空间。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技术已经成熟或已经标准化的生产过剩能力的产业和已失去竞争力的“边际产业”,转移到国外,通过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趋显著,贸易和投资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对外贸易方面成效显著,不仅产生了出口引致效应、进口转移效应,(即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增加,进口的减少)而且还有许多的间接效应。不仅扩大了对外贸易的总体规模、改善和优化了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而且改善和优化了对外贸易方式。具体表现在货物净出口额的增加和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3、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
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就业数量上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对于就业质量的提高。根据目前中国发展对外投资的特点和国内的宏观经济现状,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就业是利大于弊的。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一体化程度不高,很多投资属于防御性投资。如中国在澳大利亚开铁矿是为了开发国内的生产资源,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抢占市场份额等,这些投资往往能增加国外附属企业对国内资本设备、中间产品或辅助产品的需求,从而可以刺激国内的就业。而且这种国际生产转移活动所造成的劳动力成本的调整,有助于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4、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直接投资,可以使资本得到合理的流动,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的“逐利”特征已使其突破了国家间的地域限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对一国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外资虽有资本流动方向上的差异,但却都符合资本追逐最大收益这一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顾颖: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融合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J],经济师,2001。
[3] 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江小娟、杨圣明、冯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路径选择;十二五时期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改革开放后,鼓励本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之后的20年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处于起步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上升缓慢,并存在一定的波动。直到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不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投资区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一)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000年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受阻碍逐步减少,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还只有17.75亿美元,到了2008年就激增至52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71.97%,虽然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降为480亿美元,但2010年在世界大部分国家经济回落的背景下逆势上扬,增加至680亿美元,2011年又进一步增至746.54亿美元。
(二)投资主体向民营企业转变
自我国“十五”计划提出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之后,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其投资成功率也远远高于国有企业。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从投资额来看还是国有企业比重大,但是从对外直接投资的项目数量来看,民营企业占大多数。近年来,我国沿海及内地发达地区已有上千家民营企业在获得进出口自营权后进入国际市场,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将会是民营企业。
(三)投资区域相对集中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初期,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区域主要分布于港澳地区和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投资区域逐渐向发达国家扩展。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等收入较低的地区。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亚洲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3034.3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71.43%;对拉丁美洲地区的投资存量为551.72亿美元,占投资存量总额的13%,而对欧美发等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明显不足,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欧洲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5%。
(四)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上,集中于资源开采、加工制造、批发零售和商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明显偏少。截至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55.97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34.29%;采矿业144.46亿美元,占19.35%;金融业60.7亿美元,占比为8.13%;批发零售业103.24亿美元,占比13.83%;制造业70.71亿美元,占比9.43%。而含金量较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仅为7.76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仅为1.0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资仅为7.07亿美元,占比只有0.95%。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步伐不断加快,但并不理想,这既有国内外环境的制约,也有来自企业自身的因素。
(一)国际环境因素
首先,近年来, “中国”盛行,一些国家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和国际合作加以阻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复杂化,使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面临更大的风险。
其次,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际局势动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影响巨大,未来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恐怖活动加剧,突发事件频繁。这些都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形成了制约。
第三,历史文化和不同,导致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不同,这就造成了投资国和目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并导致企业跨国并购的失败。
(二)国内环境因素
首先,我国尚未出台规范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相关法律,致使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没有权威的法规依据。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复杂,也增加了企业投资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由审批耗时过长,也容易使企业贻误商机。国内的外汇管制和金融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会造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融资困难。
其次,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全面、及时地了解东道国的政策、市场情况、文化背景,对指导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作用重大。但是我国尚未建立为企业提供跨国投资与合作信息的专业平台,而企业凭借自身又无法力全面、及时地获取信息,这就增加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难度。
(三)企业自身因素
首先,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规模还较小,缺乏国际竞争力。在最新的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上榜的 11家中国企业全都是国有企业。
其次,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投资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一个好的经营管理团队是成功获取投资信息、开拓市场和盈利的保证。而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缺乏善于国际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制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过于繁琐,金融市场机制存在缺陷,外汇管理制度过于严格,这些都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制约。因此,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政策和投资体制,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扫平障碍。
(二)构建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平台
由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仅凭企业自身无法快速、全面地获得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信息,这就使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为此,我国应尽快构建专门提供对外直接投资相关信息的平台,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有效服务。
(三)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加工制造、批发零售和商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明显不足。同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国主要是亚洲、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比较少。应在保证加快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的前提下,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并大力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学习性投资。
(四)企业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
目前,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人才储备方面还比较薄弱,国内相关人才较少,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进行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很多人员未经过专门学习或专业培训,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单一,家族化倾向严重,不能合理地用人,导致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缺少科学的可行性调查论证。因此,应加大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力度。
(五)积极争取国际资金支持
资金是制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败的瓶颈。我国现阶段的体制、制度和金融市场环境,导致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融资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我国体制制度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放宽外汇管制之外,积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求资金支持也是一条捷径。
(六)以采取多元有效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当今社会,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方式是跨国并购,我国的企业也大都采用此方式。此外,应根据不同的投资对象采用用不同的方式。如在向东盟国家进行投资时,可采取经济合作的方式,通过输出设备、劳务等,或通过在当地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公司等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 刘志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J]. 中国物价, 2011(2).
[2] 李保民. 中国对外投资的政策与支持[J]. 国际贸易论坛, 2008(01).
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
1.大中型公司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它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石化、海尔集团和首都钢铁总公司等,在境外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研究专家约翰・H・邓宁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已成为研究跨国公司经济活动的主流理论学派,被世界公认为是指导跨国公司实践的权威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如果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就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有学者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与西方雄厚实力的大企业相比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在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方面也相形见拙,所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适合于解释中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行为。但本人认为以上观点值得分析和探讨。首先,邓宁所提出的境外投资企业的3种竞争优势,并非绝对地超过其他竞争对手的综合优势,而是一种相对优势。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某个行业永远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并且其相对优势地位在激烈竞争中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其次,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以及自主开发,生产规模、技术、产品日益成熟,已具备了相当的竞争优势,如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是具备相当的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的,近年来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成绩即为明证。邓宁教授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小型企业亦拥有比较优势
发展中国家欢迎外国资本的流入,但其能提供的投资环境并不完善,市场范围小,从客观上限制了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我国小型企业尚处于小规模阶段,可避免与大型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适合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另外,中国跨国公司派出人员的费用和出口零部件相对便宜,使中国境外加工的产品能以低价占领国外市场。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低生产成本;英国经济学家劳尔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也证明了落后国家企业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仍可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从理论上说是具有可行性的。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两个理论从不同方面阐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竞争优势,指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对于指导发展中国家企业境外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两理论有一共同点,即强调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竞争优势不是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这个“相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拥有更加适合当地市场条件的生产技术,因此,在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相对于欠发达国家的当地企业,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又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因而具有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正是具备了这种相对优势。
3.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我国长期自主开发形成了某些传统专有技术和高精尖技术,如中药、气功、园林、烹调、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等,较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一显身手。
4.中国的特殊产品和特有渠道
中国特殊产品,如中式菜肴和中医等具有鲜明的特色,为特定消费者――华人所钟爱。这些华人虽然居住他乡,但有相同的文化语言背景,互相之间容易沟通。依靠这种特有的华人渠道,在侨民集中的地区直接进行投资设厂,生产特殊产品,是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一种特有优势。福建省是著名的侨乡,绝大多数福建海外企业是通过华侨牵线搭桥建立起来的。
5.政策环境良好
中国与大多数国家签有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必要的保护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6.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外汇储备的增加
目前,中国GDP总值位居世界第四,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甚至超过5000美元。截止200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4033亿美元。这些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强大保障,提高了外商与中国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的信心和决心。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竞争优势。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突出特点
1.境外投资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生产性企业以合资为主,国有企业盈利少。
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企业中平均投资规模约153万美元,产业大多集中在贸易领域(约占总投资的60%),生产性企业的70%以合资为主,亏损或持平企业约占2/3,盈利企业仅有1/3。
2.每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但增长迅猛,投资目的地国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为21亿美元,增长110%,其中53%的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占33%,港澳地区占14%)。
3.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多元化。
我国的境外投资正在从单一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对外直接投资转变,从在境外设立流通领域的贸易企业和贸易机构为主向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和专业市场等形式转变。特别是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境外直接投资的“黑马”。由于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很高,如青岛金王集团和浙江万象集团等。
4.在国外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亮点。
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可以有助于利用国外的技术创新来改进和提高国内产品的技术含量,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运行模式,促使我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如山东的海尔集团和浙江省的华立集团分别在美国和日本设立了研发中心,通过境外产品开发来推动国内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出口竞争力的提高。
5.并购国外企业以获得技术或生产许可证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方式。
例如,三九制药集团收购日本东亚制药公司和上海电器集团收购日本秋山印刷厂都是成功的例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遇到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企业体制因素导致境外投资失败
在我国,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多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取向方面存在扭曲,责权不对称,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2.资金短缺
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长期低效率运行,基本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国有银行体系并未与国际接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惜贷”现象。
3.人才匮乏
跨国经营需要技术、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等方面高素质的人才。我国企业由于受传统体制因素影响,人才的待遇和培训比不上外企,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风险。
4.信息缺乏
由于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市场、行业和产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企业往往有对外投资的愿望,却无法实施相应的计划。有时即使实施了,也会因为信息缺乏而失败。
5.管理环节过多
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环节过多和审批时间太长(有企业反映,有些项目审批时间需花2-3年)的问题,不利于企业抓住商机。
6.缺乏核心技术
从总体上看,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创新不够。即使是当前非常看好的家电行业,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7.监管体制不畅
目前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对国有企业境外机构来说,加强监管是提高经营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目前,境外企业监管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
对政府决策的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既不属“资金饱和型”投资国,也不是技术创新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发展初期,企业对国外环境不很熟悉,缺乏必要的境外投资的经验积累,因此,为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帮助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我国政府有必要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定战略规划和提供必要的促进、支持和服务。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结合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明确对外投资的重点区位和产业,对已确定的重点区位和产业,应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分阶段实施,以求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稳定的拉动作用。在区位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有优惠政策和双边关系友好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在行业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资源导向性项目、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家电和轻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以及被欧美等国家征收反倾销税而使我丧失市场的产品领域。
其次,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仅有一些内部规定或实施办法,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法》应尽早出台,明确投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要大力培育核心技术,强化所有权优势,提高对外投资的技术含量。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国家应进一步推动实施高精尖技术产业化。
第四,坚持“帮大扶小”的原则。选择有实力、管理好、拥有自主品牌的重点企业拓展境外投资业务,给予必要优惠政策,以充分体现国家的对外投资产业导向政策。同时也应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取消歧视,使其在优惠贷款、信息交流、境外投资保险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
第五,建立并完善促进体系。
一是政府促进:重大项目要纳入双边经贸合作框架,利用双边经贸混委会,及时予以推动和促进。若东道国政府对经济干预较深,我国政府也应做好企业后盾,特别是对资源开发型项目更应如此。
二是制度促进:建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促进体系。一方面在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支持,逐步放宽境外投资外汇管制。另一方面对企业返回的资源产品应给予进口配额、税收和外汇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参照法国外贸保险公司的做法,设立境外投资保险机构,对境外投资进行政策性保险。
三是人力资源开发促进:进一步加大政府或中介机构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不仅要使企业了解国内外的相关信息,而且应大力推广对外投资成功企业的经验和模式。先有贸易或工程承包后开展投资是其中一种成功模式。
第六,建立支持体系。
一是体制支持: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内部治理机构。同时,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审批要做到规范、透明,妥善解决目前在审批过程中国务院部门间的协调问题,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应对审批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将审批制改为审批和备案制相结合,对以自有资金或商业银行贷款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原则上实行备案制。
二是资金支持:一方面要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努力解决制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瓶颈,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降低外贸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门槛。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援外资金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建立“双边互利合作基金”,即从我对外无偿援款中拿出部分资金设立合作基金,供双方的“合资合作项目”有偿使用。当双方的合作项目遇到资金困难时,经过办理一定的批准手续后,可从基金帐户中得到优惠贷款(基金帐户实行优惠利率,可以是低息甚至无息)。
三是理论和人才支持:一要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为对外投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二要加强人才培训,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国内院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国内专业培训以及出国培训等方法,尽快培养建立一支稳定的对外投资人才队伍。
第七,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信息服务:参照发达国家做法成立境外投资促进机构,如日本的贸易振兴机构,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国外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市场、产品和行业等方面的信息,减少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生产经营时所遭遇的风险。
二是完善社会中介服务:充分发挥法律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与国外中介组织的合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法律、财务、认证等服务,积极稳妥地通过社会力量帮助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三是各地商务部门和国外的使领馆应强化服务,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条件。
一、中国与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的比较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缓慢到迅猛,再到平稳发展。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条件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下面,本文将对中国、美国、日本对外投资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1、美国凭借垄断竞争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1960年就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并与金德尔伯格共同创立了垄断优势论。他归纳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第二,存在不完全市场,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凭借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投资重点是高新技术和垄断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以技术密集而非以资金密集为基础,依靠工业产品差异化战略取胜。这种垄断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性的产业或产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分析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指出,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依靠新产品的技术差距,为获取垄断利润而进行海外投资。具体地说,其一,这种直接投资是高度技术革新和高度垄断的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因此,大部分跨国企业要在研究开发和宣传方面花费许多资金,所以多数又是巨型企业。其二,从美国工业品贸易的地位看,其在技术革新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资本丰裕并不是原因。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更多地依靠价格的竞争力,而美国的出口则主要依靠产品的差异化。
2、日本依托边际产业转移的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学者小岛清20世纪70年代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为对象,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边际产业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从己经或者即将失去比较优势、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日本企业是通过对邻国进行直接投资以利用邻国较低人均收入的比较优势的先行者,如198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吸收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19%,而相比之下只吸收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6%,欧盟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3%,正是这种投资方式引起了“雁行”发展模式,且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是非制造业。这是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它与日本战后一段时期的产业结构有关,当时的日本主要向发达国家投资,目的在于确保对其经济至关重要的初级产品的进口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小岛清认为,日本型海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资本、经营能力和技术知识等经营资源的转移,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一方面,可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天然资源、农产品和初加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另一方面,可以将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从日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对其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而且“日本的海外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以后最有希望的出路,也是中小企业遇到困难时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他认为,日本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如果投资国首先将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移植过去,那么,中小企业就容易成为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力量。
3、中国旨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对外直接投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发了对外直接投资这个新生事物。那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将触角伸向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和国际竞争的规律。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都把对外直接投资概括为美国型和日本型。如果以美国型或日本型为标准,我国还不完全具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从整体上说,我国既没有垄断性的产业,也不需要向国外转移边际产业。但是,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可能在单纯的国内竞争中得到提高,而必须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使之尽快成长为国际性的跨国公司,也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我国企业必须尽决走向世界,在学习和演练中成长壮大。这种学习和演练的企业,投资规模比较小,整个国家的投资总额也比较少。1996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平均规模在发达国家为200万-1300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为100万-300万美元左右。
我国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国际合资合作中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理念、技术、管理及营销方法;第二阶段是在条件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进入国际市场去演练,提高素质和拓展市场;第三阶段是在积累能力和优势的基础上到国际经济竞争的大舞台去跟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国企业较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合资或者合作,还有少数企业到境外进行合资或合作,通过在合作中学习,初步掌握了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律和国际企业管理的方法。现在,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进入“演练”阶段,要独立地到国外市场和经济环境中去演练和拓展。这就是我国的演练拓展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从现阶段看,它立足国情,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的综合性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的特征
与多元地区结构、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相联系的大国综合优势,是我国所特有的现象。它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的发展中小国,而是综合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优势。在这里,本文将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小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进行比较。
1、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特点:(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资金、技术及规模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高投入和高技术产生高效率,加之母公司和子公司交易的内部化,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2)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标,利润再投资的比例也比较高;(3)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广阔的市场;(4)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呈现软化趋势,其重点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型服务业和被高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同之处。从不同的方面看:其一,我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规模经济和内部化优势不明显。据统计,我国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额约10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约为600万美元。其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技术或市场,而非劳动力资源,到发达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技术与市场,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市场与自然资源。从相同的方面看,我国也在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走向高级化。
2、中国与发展中小国的比较
从一般的情况看,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1)利用成熟的适用技术开发传统产业,适应小规模市场;(2)以传统和习俗为纽带,开发特色产品,以适应特殊的市场环境;(3)利用较低成本优势,节约劳动力、管理及营销方面的费用,形成较低价格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普遍具有上述特征,但发展中小国与发展中大国有所不同:前者是仅仅具有这些特征,而后者除了具备上述特征以外,还具有发达国家的某些特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表现出一些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其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面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面向发达国家。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寻求技术动机的加强,对发达国家投资的增长将快于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增长。其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重视开发传统产业,又重视开发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的高级化,我国的跨国企业开始重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如海尔、华为集团就加大了对技术和项日研发的投入。其三,我国也开始实施企业集团化经营,以获得某些内部化优势。跨国集团的工贸一体化经营,通过行政组织形式及组织内部交易节约运行成本,体现了组织的内部化优势。
3、综合性的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
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其一,总体的条件是不成熟的,也缺乏很明显的优势,因而不可能以充分的成熟的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二,局部的条件是成熟的,某些企业和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有可能以局部的成熟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三,不是完全以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且以国家利益为目标,以潜在效益和“演练”的综合性效益为目标;其四,并不完全以市场为驱动,还存在一种政府政策的驱动力,是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的统一。
然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没有优势的。我国是一个大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差异性或不平衡性:在某些方面具有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优势、垄断优势,在有的方面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适用技术优势、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大国综合优势。是通过整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优势。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
近20年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呈高速增长态势。然而,进入2001年以后,由于新经济泡沫在美国的破灭,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的衰退,并影响到西欧和日本,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美国经济不仅复兴无望,反而雪上加霜,全球性经济衰退也进一步加剧,外国直接投资也由此出现了大幅下降的局面。根据联合国2001年9月18日发表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预计全年投资将下跌到7600亿美元,跌幅近1/3.
统计数字表明,1995-2000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自3058亿美元增加到10463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由2034亿美元增加到10052亿美元,分别增加了242.2%和336.3%,都超过了同期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的速度。结果,发达国家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就明显提高了,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由86.1%提高到了91.0%,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由61.4%提高到了79.1%.相比之下,同期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就明显下降了,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由13.8%下降到了8.6%(1998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曾下降为4.8%),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由34.2%下降到了18.9%(1996年曾回升为38.4%)。
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出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角。自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伊始,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角。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发展中国家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地位一度有所提高,199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占全球的比重在达到了16.1%,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占全球的比重在1994年达到了39.9%.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趋势却又急转直下,发达国家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非常活跃。1995-1999年,美国和西欧的相互投资由840亿美元增加到2863亿美元,增加了240.8%.其中,美国对欧盟的投资由488亿美元增加到582亿美元,欧盟对美国的投资由351亿美元增加到228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9.3%和549.9%.由于美国和欧盟间相互投资的迅速增加,其相互投资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按对内直接投资额计),就由1995年的25.3%提高到了1999年的33.1%.另外,欧盟各国间的相互投资也非常活跃,1999年达到了3180亿欧元,2000年又达到了4360亿欧元,约相当于1995年630亿欧元的6.9倍,占欧盟对内直接投资的60%以上。
二、中国面临的新课题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新特点表明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是资本流动的目的所在。资本追求利润的本质决定了资本必然在最大范围内流动,寻求增值的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带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国际并购、重组愈发活跃,迭起。国际直接投资之所以出现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倾斜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成熟的技术优势、广阔的市场优势和完善的投资环境优势等,资本流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化解风险,并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表明了经济全球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不仅意味着世界已从过去的贸易市场一体化发展到金融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阶段,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也随之急剧变化,传统上的“国界”对经济分割和屏蔽作用不断弱化,整个人类的生产效率获得了提高。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对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很快,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但对外直接投资相对缓慢。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为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准备了契机,也提出了挑战。
1、伴随经济金融全球化而来的是对经济金融管制的不断放松
贸易自由化、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等,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我国置于更加广阔的全球化浪潮之中,中国必须参与到日益深化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之中去。换句话说,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为中国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客观压力。与此同时,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又意味着全球性经济金融风险的大大增强。不仅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和经济结构调整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也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和影响。这无疑使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因素极大地增加。
2、中国加入WTO要求中国必须积极主动地“走出去”
中国已经加入WT0,根据中国与WTO各成员国达成的一系列的协议,中国必须按照世贸组织体制的要求修改规则、开放市场,允许其他成员的商品、资金、技术进入,展开竞争,优胜劣汰。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将大大改善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市场开放也使国内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不出国门,就将同国外产品和企业短兵相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即便是采取关税保护的产业,外国竞争企业同样可以用到中国投资设厂的办法绕过这些壁垒。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没有什么市场面对外国竞争者是绝对安全的。因此,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时代已经到来。
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全球眼光,实现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的彻底转,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利用两种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那么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新特点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走出去”的方式、“走出去”的战略等等。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于1979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大中型生产企业、中央和地方的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及综合经营类企业、甚至民营企业也加入对外投资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1年9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贸易与非贸易企业累计为6513家,协议投资额117.95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79.03亿美元。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因应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变化,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1、我们应该明确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这一观念
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就是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仅要获取微观经济利益,还必须兼顾宏观经济利益。一方面,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不仅要着眼于当前的投资利润,还要着眼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安全,抓住机遇,更多地投资海外,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尤其是要注意石油、铜矿、铁矿、森林、橡胶等中国十分缺乏但却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物资的储备;另一方面,“走出去”要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需要。中国有一些行业,近几年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形成了大量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国内生产能力总量大大超过需求。
2、根据经济利益目标确立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及产业流向
截止到2001年9月底,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一般地说,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有着非常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市场广阔,政治稳定,法制健全;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市场和法制建设较为滞后,政治相对较不稳定。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已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尽管贸易型企业(占49.7%)仍旧占据了中国海外投资的半壁江山,但从近年来的发展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18.1%)增长比较快。我们应该根据微观经济利益目标和宏观经济利益目标确定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和行业结构,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趋利避害?对这些看似脉络清晰,实则错综复杂的问题的回答和预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近几年来,受世界经济持续繁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继续加深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呈现出了继往开来的新趋势。
(一)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和主体持续增长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报告—《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指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第三年呈现增长趋势,达到13060亿美元,增长38%。这一数字接近2000年创造的1411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可见,国际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增长,投资主体也不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二)以发达国家为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
2007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都出现增长。其中,发达国家增长45%,增幅远高于前两年;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资流入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分别为3790亿美元和690亿美元。但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将会继续增长,规模也将会有所扩大。
(三)发展中经济体和经济转型体发展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地
《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相关数据报告表明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企业越来越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大规模的南-南直接投资流量,从而促进了南南国家在投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全球当地化
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提高全球竞争力,纷纷对外投资。而进入21 世纪,当地化和全球化一样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国资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活动,而且还要认识东道国的具体特征 ,要考虑当地的供给能力、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政府规章制度等。跨国资本在当地化和全球化之间不断地寻求平衡。
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一)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30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企业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也蓬勃开展起来,成为主动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有关人士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新闻会上指出,截至2007年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920.5亿美元。如今,我国繁荣的经济和庞大的外汇储备使得来自我国的资本正成为全球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此前,我国资本已经进入了多个世界级的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收购了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团等金融巨头的部分股权。
(二)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仍是我国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更为深远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说,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决定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对此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可能很大。除此之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稳定低水平。另外,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上,我国仍然存在着体制上和资金上的障碍。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直接投资策略
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是一个资本高速流动、跨国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对跨国企业的支持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的开拓进取。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一系列的策略选择问题,如投资国别的选择、投资所有权形式的选择等。许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些策略选择上出现了失误。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区位是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须考虑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选择国别或地区时应遵循的总原则是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投资市场。
最大化地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资金、技术已发展到一定阶段,这就需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外资的涌入,需要逐步从承接转移来的产业转变到从国际生产体系中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我国企业要想获取技术这一产业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战略要素,在强调“自主创新”、“科技强国”的同时,也应当积极主动“走出去”,开展以技术获取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最大化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将海外研发机构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迅速转化、投入生产,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格局。
出资方式策略。境外投资企业有不少是拿外汇资金(货币资本)作为出资物的。其实,到境外办企业不一定都拿资金去,拿机械设备、技术(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管理折股投资都是可以的。我国企业在机械设备、技术和管理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应鼓励更多的企业利用这些优势从事境外投资。即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必须投入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也不一定都从国内输出,而是要尽可能从当地或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
经营当地化策略。经营当地化又称经营属地化或经营本地化,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东道国独立的企业法人身份,按照当地的法律规定和人文因素,以及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惯例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展望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十年,2008-2010这三年更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意义。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行业选择上将突出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
首先,今后将加大对发达国家前瞻性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这既是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对先进技术的现实需求,又是我国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对外投资于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扩大这些产业的投资不仅能优化国内生产、产品结构、促进劳务和设备产品出口,而且能扩大出口份额,为高科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积累和提供外汇资金。
(二)地区分布日益多极化
发达国家仍是投资的重点地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的普遍转好、市场潜力巨大、优惠的政策以及为我国企业相对优势的发挥提供了便利条件等因素,而被我国企业所看好。
(三)投资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企业对投资方式的选择将更加灵活多样。除了继续采取并购方式,缩短进入进程,尽快得到技术和市场。在投资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的大型企业时,我们更可能会尝试以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充分享用战略联盟形式带来的好处。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各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已形成趋势和潮流。面对21世纪,能否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在发展中国经济中取得新的突破,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发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下,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必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继勇等.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