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民间文化传承

第1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一、民间文化处于濒危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文化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间文化世代相传,不断发展。民间文化是祖国文化桂冠上的明珠,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目前,民间文化师承断代严重,民间文化处于失传的边缘。文化部负责人在谈到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目前的生态环境时,指出了令人担忧的现状:一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缺乏民族自觉,全民的保护意识不强;二是文化生态环境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正在遭到破坏;三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甚至已经威胁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四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记忆面临灭绝。有关部门在调查中发现,民间文化处于最濒危的现状有两种,一种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另一种是传承人的问题。而传承人濒危现象又在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明显,极需关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我感到,眼下的中国,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民族文化在灭亡。”湖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倡导者张劲松说:“我是眼睁睁看着许多民间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自然消亡。一个老艺人的故去之日,或许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失传之时。”

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特殊作用

民间文化传承人在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活动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和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项目启动仪式上介绍说,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他们有的是民歌手,有的是故事能手,有的是民间画师,有的是民间乐手,有的是民间舞者,但他们大都年事已高,技艺近乎失传,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现象十分突出,保护并传承其杰出技艺迫在眉睫。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的情况下,能否将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技艺留住,关系到民间文化的存亡。

三、建立民间文化传承人档案的必要性

调查寻找民间文化传承人,并为其建档,对抢救保护传承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必要性有以下几方面:

1.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需要。民间文化传承人是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基于民间文化濒危的现状,为抢救保护民间文化,2003年国家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用17年的时间,到202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其工程的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全面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基本面貌的档案数据库;二是建立比较完善的民间艺人传承保护机制。为民间文化传承人建档,正是为了完成上述两项任务而采取的新举措,是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

2.存活民间文化的关键所在。民间文化的存活和传承,一是靠传承人一代一代向下传承。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缺失的现象很严峻。二是靠民间传承人档案向下传承。如古代的《武功秘笈》就属于传承人档案。对于没有新的传承人,老的传承人即将离世的民间文化,其传承只有靠传承人档案向下传承。否则,该项民间文化就会因无传承人而灭绝。因此,建立民间文化传承人档案,使民间文化长久传承下去,就显得特别重要。它是抢救保护民间文化的关键所在,是一项紧迫而且意义重大的工作。

第2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朝鲜族 民间音乐 民族教师 继续教育

绥化市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朝鲜族人数在整个少数民族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设朝鲜族民族乡1个,朝鲜族民族村15个。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存续和发展的永恒现象,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朝鲜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文化所依附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即“衰退”与“变异”并存。而“人”作为音乐文化的主体,音乐的表演、传承和保存,均离不开人的具体行为和活动。朝鲜族民间艺人、音乐工作者是该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主要载体、主体,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朝鲜族民间音乐的命运与前途。

绥化市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鼓励对少数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但面对深层的衰退,仅仅靠几个或十几个民间艺人、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无疑是杯水车薪,如何有选择性地培养朝鲜族民间音乐的有力传承、传播者成了当地朝鲜族民间音乐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作为本民族音乐的重要传播者——朝鲜族居住地的民族音乐教师却存在着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缺乏认知、专业技能滞后、知识结构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绥化市朝鲜族经济文化促进会与绥化学院音乐学院合作,对绥化及周边地区的朝鲜族音乐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行了解后,选取当地朝鲜族聚居地的3名民族音乐教师,由朝鲜族传统民间艺人对其进行一个暑假的民谣、民族器乐、民族舞蹈的传授(为获得本课题第一手资料,笔者也全程参与了学习)由绥化学院音乐学院的专业教师对其进行一个寒假的记谱法、键盘、理论知识等现代音乐专业技能的培训。此项举措旨在传承朝鲜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同时解决少数民族居住地农村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民族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将民间音乐文化向学生进行传授、传播,使过去的点对点的传承方式变为点对面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部分本民族、本土的艺术文化,强化民族认同感,借此促进绥化市及周边乡镇朝鲜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传播及真正繁荣。

一、民间音乐培训范畴及内容

所谓民间音乐文化,当它作为一个过程、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它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艺术,民间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并不在其本身,而在其同本民族民间文化的某种关系。朝鲜族是一个以农业耕种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在漫长的劳动生活中建立起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大多数民间音乐都围绕着劳动展开、发展,故而民间老艺人们在进行民间音乐讲授的过程中,将“劳动”作为主要脉络。

歌唱,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音乐体验模式,它特别适合表达独特的情感与思想。[1]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指朝鲜族的传统民间歌曲。包括乡歌、打铃、杂歌、嗦里、俗乐、民歌等。民谣的题材异常广泛,并生动、深刻地反映朝鲜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活、劳动、爱情、自然环境、风俗人情及人民的心理素质,可以说是朝鲜族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2]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劳动歌谣。负责教授民谣的老艺人朴光浩向3名教师教授了传统的《嗡嗨呀》《播种谣》《薅秧谣》《丰收歌》《织布谣》《农夫歌》《舂米打铃》《纺车打铃》等近20首原汁原味的朝鲜族劳动歌谣。在学习中笔者发现,即使进行面对面的传授,同样的劳动歌谣在朴光浩老人的口中与其他3人却有着极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体现于个体声音条件与歌曲熟练程度的差异,更多的则来自演唱方法与个体生活及情感经历的不同。传统的民间艺人在演唱方面大多使用真声,以嘶哑的声音为特点的南道民谣歌者甚至故意将自己的声带喊出声带小节。由于亲身经历过歌中所唱到的各类田间劳作,朴光浩老人演唱的劳动谣极具感染力与民族韵味。相对的,短期的学习无法真正掌握朝鲜族民谣的演唱与发声特点,3名教师多以通俗唱法或不成熟的美声、民族方法来演唱劳动谣,加之从未有过民谣中劳动场景的体验,使劳动谣的民族韵味大打折扣,只得其形,其神略逊。

舞蹈作为文化形态,其文化特征主要是通过动作得到体现并被承传下来的。朝鲜族舞蹈是在古代高句丽、扶余和朝鲜半岛传统乐舞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满等民族乐舞营养,在东北特定的农耕水稻的劳作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主要包括农乐舞、剑舞、长鼓舞、假面舞、扇舞、小鼓舞、僧舞等。农乐舞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起初来源于狩猎和祭祀,后期发展成农业劳动间隙娱乐性的舞蹈,分为独舞与群舞两部分。由于农乐舞内涵广泛所以挑选了舞步、表演程序、阵型及独舞的一种——象帽舞进行讲授。3名教师与笔者在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后,虽然舞步尚不纯熟、舞姿不甚优美,但在象帽舞上却进步很大。从开始1米长飘带也舞动不起来,到现在可以舞动起六七米长的飘带,可谓成绩喜人。李东哲老人说,象帽舞是农乐舞中的最高级表现形式,是整个农乐舞当中最后压轴出场、最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舞蹈。随着现代化农业劳动的推进,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劳动逐渐减少,田间地头已经看不到农乐舞的身影,只有在民族节日时在广场上以演出的形式出现。而据笔者了解,农乐舞由一种农业娱乐性的舞蹈发展成朝鲜民族群众性的广场文化后并没有停下脚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农乐舞正逐渐从广场性的群众文化向新兴的舞台演艺形式演变,即四物乐。四物乐也叫四物歌、四物游戏,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将传统农乐舞中打击乐器、打击乐的元素抽离出来在室内与舞台上表演而形成的音乐形式。[3]这种极具舞台表现力与民族魅力的音乐形式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李东哲老人就曾经参加过第二届黑龙江省朝鲜族四物乐大赛,与绥化代表队共同演奏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器乐部分讲授的是农乐舞中必须用到的长鼓,是与农乐舞的教学同步进行的。在学习并熟练了朝鲜族的12种长短节奏后,李东哲老人开始了长鼓的演奏教学,传统的长鼓演奏是左侧弓面用手,右侧采面用细竹条。基本演奏法包括弓面奏法和采面奏法,弓面奏法还分大弓、小弓、添弓、鼓里弓、鼓里弓弓、莫弓奏法六种。但由于左侧单用手击打弓面的音量较小,随着农乐舞逐渐广场化,长鼓也由传统的单鼓槌演奏,变成了左手持鼓槌右手细竹条的双鼓槌演奏方式。这种革新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在适应现代社会文化中的选择与走向。

二、民间音乐培训成效的文化阐释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从社会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来看,任何民族的群体文化,都是源于该民族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人”则是民间文化生成的起点和终极归宿。本次朝鲜族民族教师的民间音乐学习后,笔者采访了朴光浩、李东哲两位老人。两位老人表示,与以往一些为了“课题”与“论文”前来学习、采访的学习者相比,3位朝鲜族教师在学习的出发点、自主性、领悟力及成绩来看都无疑是十分优秀的。探其根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文化价值的认同

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指文化价值。20世纪70年代以前,朝鲜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劳动生产提供娱乐性与休闲性;70年代以后至现在,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节庆的广场群众性活动与民族特色的展示上;并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文化价值开始向民族情感的寄托及对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舞台演艺机会也使得民族音乐工作者得到了提升社会、经济地位的机会。在上述文化价值的逐渐变迁中,虽然朝鲜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意义具体内容改变了,我们不难发现,民间音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以能够满足朝鲜民族群体一定文化需要的性质存在着。在本次培训中,正是由于民间音乐满足了3名教师丰富其自身音乐课堂及保护、学习、传承、传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才使得民间音乐在意识空间层面上与自身需求形成与相对应的结构,以此形成彼此协调、彼此促进、彼此彰显的客观延续。

(二)民族情感的认同

民族情感的认同在朝鲜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共同的民族记忆与文化记忆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朝鲜族人民,塑造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也造就了他们浓烈的民族情感,这种民族情感的认同必然直接影响着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正如李东哲老人所说:“每演奏一次长鼓,心中就充满了对朝鲜族音乐的自豪感,希望这么美的音乐能一代代传承下去。”正是由于一辈辈朝鲜族人民对本民族音乐极深的情感认同,才使得民间音乐在朝鲜族群体中生生不息地繁衍传播。

(三)审美品位的认同

某个民族的审美品位具有多变与固定的双重性质,这是由于在该群体审美品位的形成中受到个人风格与群体风格两个方面影响的缘故。在朝鲜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过程中,不同的民间艺人根据自身的情感体验、社会阅历及个人喜好,在演奏中融入自己所喜爱与擅长的音乐风格与元素,形成个人的音乐风格与审美品位。而群体风格则体现出民间艺人乃至整个群体所共同形成与认同的审美品位,在音乐传承中相对稳定。尽管民间艺人的个人审美品位不尽相同,但这种差异仍是在整个群体审美品位的框架内产生的,以群体审美品位认同的共同性为基础,并且审美品位的认同是某个群体、民族所特有,其他群体民族很难迅速认同并接受。这就能解释在观看四物乐比赛的视频资料时,3名朝鲜族教师激动得热泪盈眶,而同行的汉族摄影师却觉得这种鼓、锣相交的声音“听起来很是嘈杂”这种文化隔膜了。因此,朝鲜族民间艺人个人风格、审美品位的认同及不断发展与朝鲜族群体审美品位的认同共同构成了朝鲜民族的审美品位的认同,这种审美品位的认同是朝鲜族民间音乐不断传承延续的内应机制之一。

民间音乐的传承并非一种凝固体,传统的民间音乐与现代生活也并非两个必然排斥的实体。虽然一个月的学习时间尚且无法真正领悟到朝鲜族民间音乐的精髓与神韵,但由于其身为民族“局内人”的身份,拥有局外人难以企及的视角,拥有民族文化的熏陶与民族感情的积淀,加之自身所具有的音乐专业知识,这一切将使他们在对朝鲜族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学习、传承上事半功倍。根据调查反馈,参与学习的3名朝鲜族音乐教师已经在各自所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展开了初步的本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此举措得到了校方及学生家长的一致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教学效果良好。这也从实践的角度肯定了本课题的可操作性及成果,为朝鲜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绥化地区朝鲜族民间音乐传承与民族音乐教师培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512410)

参考文献:

[1]臧艺兵.民歌与安魂 武当山民间歌师与社会、历史的互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同胞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多姿多彩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用舞蹈的艺术形式,承载着各族人民群众对生活热爱的思想情感及美好愿望的寄托,在人民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民间舞蹈在形成和发展中,诸多方面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并在舞蹈文化内涵以及舞蹈动作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风貌。通过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我们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可得到进一步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体现了一个民族精神,是一种"人类活态文化财产"。所以说,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就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延伸。

一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受新文化的冲击而濒临消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文化观念自然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带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不断改革及更新。由于新文化的冲击,本民族传统文化势必会受到影响而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濒临消亡。比如说我国的"四筒鼓"舞蹈,其起源于东北农村,是一种存在于葬礼上的舞蹈,自娱性较强。但近些年来,为节约土地资源,我国大力实施火葬,使这种存在于葬礼上的舞蹈也慢慢消失现"四筒鼓"舞蹈只存在于偏僻的乡村。另一个是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而面临同化的威胁。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现讲究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大融合。如今网络已遍布世界各地,各国人民以及各族人民在利用网络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同时自然也会带来文化的相互融合,且这种文化大融合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在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一个民族要想保护其传统文化已变得越来越困难,我国不少民族传统文化已面临同化的威胁。比如说我国的"水鼓舞",其是我国德昂族为祭祀而进行的舞蹈,一般多出现祭神活动或是泼水节。但由于受周边汉族及傣族强势文化的影响,其已慢慢被同化而被傣族的"嘎秧"舞所替代。

二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面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濒临消亡及同化的现状,为保护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传承。通常来说,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环境传承;另一种是群众传承;还有一种是社会传承。

环境传承是指通过特殊的环境及气氛,让人们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质及魅力,在对本民族舞蹈风格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将本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文化展现于传统节日或是祭祀活动当中,使人们能够将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传承。民间舞蹈本身就具有群众性,其表演者就是参与活动的人员,因此其传承是发生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下的。如东巴舞蹈,其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舞蹈,通常多出现于民俗节日或是祭祀活动,而本族人民自然也可借大祭风或是祭天等活动将东收舞进行传承。

群众传承是指在群众当中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传承。现群众传承的主要方式有家族传承及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又由父子传承及叔侄传承构成。由于亲情关系,家族传承受外界影响较少,传承内容相对纯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比如"跳菜"舞,其是南涧彝族的特色民间舞蹈,其传承方式就是家族传承,也正是因为家族传承,其才得以流传至今。师徒传承是最为常见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方式。师徒传承虽没有亲情的联系,但其进行传承的范围更为广阔,不同传承师者门其指导方式不同,使得传统舞蹈文化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从而补充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比如"四筒鼓"舞蹈,其就是以师徒传承方式而使其得以发展并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社会传承是指利用社会力量来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传承的方式。我国向来主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因此对于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倍加重视。现我国已设立各种研究机构以研究并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如2002年,我国东巴研究院联合云南民族大学设立了"纳西族语言文字学和东巴文化"本科班。以社会传承的方式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传承。

三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1.在传承中发生改变。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变以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很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且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地区,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进行传承的过程当中势必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其保有的本民族的"土风味",同时也会注入一定的商业元素。因此必然会进行适当的改编及加工。如云南的傣族,其在表演傣族特色舞蹈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其他民族的元素,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新时代特色舞蹈,比如《雀之灵》、《水》等。

2.在保护中获得发展。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来说,传承的前提是保护,而保护又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现人们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视度已越来越高,很多地方政府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当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有些还以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来进行保护。

3.在同化的过程当中树立自己的特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人们已进入信息时代。通过网络,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而针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不少民族通过吸取及借鉴的方式使本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同时也让各民族舞蹈文化呈现出趋同的状态。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为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势必也会作出更大的努力,以突显出本民族的特色。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由于经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大融合,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不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及影响。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们不能迷失自我,要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分析国际形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吸取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给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第4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89-01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有必要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来源和发展

(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起源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表现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通过不断劳作,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式逐渐显现,人们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仰以及生活特点等,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直接促成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产生。[1]民族民间舞蹈在各个地方、各个区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了不同区域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舞蹈也不尽相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不断加强,国外舞蹈大量涌入我国,既给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带来冲击,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提供了发展的肥沃土壤。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舞蹈文化精髓,使得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特点和传承规律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众多,其中最主要的特点为民族性,换言之,民族民间舞蹈需要以民族自身为前提,只有在民族的基础上,才能称之为民族民间舞蹈,从而表现出本民族民间舞蹈的特色和规律,展现出本民族所具有的特点。

民间舞蹈的群众参与性非常广泛,其创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积攒和沉淀,是对民族文化的有力补充。民族民间舞蹈同时还表现出自娱自乐的特点,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人们的风采面貌,体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

1.社会动荡和变迁影响明显。一般而言,如果社会发展较为稳定,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人们将会通过一定的舞蹈形式硎惴⒆陨淼那楦校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舞蹈艺术将会传承和发展下去。反之,如果社会发展动荡不安,人们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证,那么也很难有精力进行舞蹈艺术创作,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势必会受到影响。

2.民族民间舞蹈在保护中不断传承。在外来舞蹈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方面的重视力度也逐渐加强。这种保护传承主要有:第一,学界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第二,高校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相关专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第三,我国政府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具体保护措施相继出台。[2]种种措施的提出,使得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保护中不断发展和传承。

3.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传承。各民族间相互交流和融合,不同区域、不同风格的舞蹈文化彼此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4.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商业性明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业和服务业。当前,很多旅游景点都以民族舞蹈为“金字招牌”进行商业表演,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观看,加剧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商业化。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舞蹈文化中原生态和现代化相结合

原生态的民族舞蹈文化能够体现人们的崇高敬仰和美好愿望,往往在民族节日庆典和宗教活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今,将原生态的民族服装、民族饰品融入到民族舞蹈当中,让其与现代艺术元素相结合,并进行不断研究,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3]

(二)舞蹈文化中现实主义题材的融入

民族民间舞蹈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娱乐性,但是,其创作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将现实主义题材融入到民族民间舞蹈当中,不仅可以顺应时展的需要,更能够体现出民族气息,满足社会需求。

(三)舞蹈文化中现代编舞思想的融入

现代编舞思想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民族民间舞蹈需要在传统创作中体现一定的现代编舞理念,确保民族民间舞蹈更具有时代魅力,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四、结语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传承的同时,需要保持民族气息,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杜昕芮.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与发展探讨[J].北方音乐,2015,32(16):19-20.

第5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一)那达慕的流传与发展。蒙古族那达慕迄今为止,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牧民习惯称为“乃日”,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发展。那达慕是以搏克、射箭、赛马传统的三项竞技项目為核心内容,又融入了歌舞、宗教、服饰、饮食等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民俗喜庆集会。由于活动内容贴近生活,深受各氏族人民的喜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早在蒙元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那达慕雏形,当时草原生产力逐渐提高,部落林立,核心的三项竞技项目又被称为“男儿三艺”。蒙元时期则是那达慕活动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原因在于当时畜牧业的发展和战争的空前激化,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到处宣扬着“男儿三艺”的尚武精神。随着元朝灭亡,蒙古贵族丧失统治权力,退居漠北,那达慕活动回归草原,愈发盛行。到了18世纪,那达慕逐渐成为一定规模的群众性文化娱乐集会。1765年,因阿拉善的第三代王爷迎娶公主,举行“乌日森耐亦日”,这时的集会又增添了歌舞和文化交流的内容。清末民初,由于蒙古族内忧外患,草场退化,牧群锐减,牧民生活艰难,那达慕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人民的集体娱乐变为阶级压迫的工具,这时只有在北蒙古出现了不一样的情景,《内蒙古纪要》:“角力:肇自古息,为蒙族最嗜之游戏,今则盛行于北蒙古,若逢鄂博祭日,则必举行此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那达慕活动又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今之所见“那达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丰富。 

(二)那达慕的文化内涵。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繁衍生活,随着岁月沉淀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财富。那达慕一词在蒙古语中意为“游艺”、“娱乐”,描绘了游牧人民的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是蒙古族人民自娱自乐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蒙古族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缩影。 

在那达慕活动中的核心三技能中,搏克塑造了蒙古族人民的勇猛和力量;射箭造就了蒙古族人民沉稳有耐力和精准的判断能力;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更是蒙古族文化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竞技也体现着蒙古族特有的尚武的英雄主义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个人的活力和斗志。那达慕始终是蒙古族人展示自我能力和意志的舞台,在培养耐力和意志方面具有深刻的作用。此外,它从形式到内容无不体现着蒙古族特有的符号:色彩各异的服饰、悠扬的马头琴声、唇齿留香的奶酒、蒙古包......再加上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蒙古族歌舞,可以看出那达慕不仅是体育竞技和娱乐形式,更是本民族文化的聚集,是一场充分体现蒙古族文化之美的综合性动态艺术形式。 

二、蒙古族舞蹈教学中那达慕文化特征的体现 

(一)以人体动态表现文化。著名舞蹈学者罗雄岩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这样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动态性的形象艺术,对它的文化探索,自然应该在动态中、典型环境中,运用文化知识进行研究。”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从蒙古族舞蹈中可以看出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和英姿飒爽的气质,这也正是那达慕文化所赋予的民族风格。在蒙古族舞蹈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盅碗舞、安代舞,还有最值得一提的马舞等。 

盅碗舞表现的是蒙古族人民的崇尚饮食的民俗文化,每到欢宴时,击盅顶碗,即兴而舞;安代舞是一种祭祀性舞蹈,古时用于驱鬼逐疫,祈求丰收,现在用于节庆娱乐,族人围圈“踏足”、“甩巾”,一人手持单鼓主持仪式。马舞多是不同的马步以及驰骋草原的动作形态,舞步轻捷,挥手扬鞭,洋溢着蒙古族人民乐观的性格以及勇敢的竞技精神。 

那达慕作为联结各地域氏族人民的综合性文化集会,内容丰富,蒙古族舞蹈教学中课程教材的整理也是根据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提炼和编制的,因此,那达慕文化为原生型蒙古族舞蹈课程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二)沿时代变化发展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原生型舞蹈早已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各类文艺汇演,专业院校也应社会要求,众多舞蹈剧目纷纷创编上演。这标志着民族舞蹈文化由群众性逐渐发展为社会性。例如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蒙古族男子群舞《奔腾》就充分展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的特征,作品通过描写策马时不同的姿态,为观众展示了蒙古族人民驰骋草原的英勇风姿。 

著名舞蹈家贾作光早在50年代蒙古族舞蹈剧目《牧马舞》的创作中,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当地生活文化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这足以说明文化的重要性,对于蒙古族那达慕文化的探索,不只是为了证明民族文化的真实存在,而是要通过民族文化找出蒙古族的民族精神,使它保存于舞蹈教学,运用于创作之中,使民族文化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三)在教育视野中传承文化。舞蹈作为一种特有范畴,人体是表现和保存相关文化的主要形式。在传承民族文化层面上,一方面各个院校相继培养一代代舞者,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文字和相关文献及影像资料使得后人熟知延传。就像蒙古族舞蹈在教学中,那达慕不仅可以作为民族舞蹈的素材,它是融经济、宗教、服饰、建筑、诗词等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集会,成为体现蒙古族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且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民族教育应该最先让学生了解蒙古族游牧生活和相关民俗文化,先树立一定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再将其带入舞蹈课程之中,使得学生不管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对蒙古族舞蹈的内在风格有更好的领悟能力。对于舞蹈教育中侧重于技术性的舞蹈表演而忽视舞蹈的深层文化这一问题,当下很多专业院校已开设有关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专业理论课程,使得我们既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探索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还能提高对本专业学习的领悟能力及表演能力。

      三、文化传承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实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不仅仅是形态美的人体艺术,它还是集各个地域民族的文化载体。它不仅是艺术学范畴的学科,还涉及到社会学、文学、美学等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每个地域随着历史的变迁留下的某些文化因素,会作为一种文化标志保存于民族民间舞蹈之中。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形体和技能训练常常作为老师培养学生的重要课程,从而忽视了舞蹈文化。其实文化传承也是民族民间舞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够使得学生了解每个民族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发展,启发学生的想象和理解,既有利于跳出各民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又能教学相长地深入探索民族民间舞蹈。 

(一)区别各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差异。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不同,各地域民间舞蹈的形成都有自身深远的文化渲染背景,在当前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包含了藏、蒙、维、朝等多个民族的舞蹈,不同地域的舞蹈风格韵律大不相同,藏族多用膝盖的上下屈伸动律,源于藏族人民特殊的高原环境和质朴的劳作;蒙古族舞蹈奔放、刚劲而又不失沉稳,源于他们广阔的草原环境和竞技文化的发展;维族舞蹈强调昂首挺胸及代表性的眼神,源于维族人民本身的高贵气质和传情达意的交流习惯;朝鲜族舞蹈风格风韵典雅,沉稳洒脱,最典型的就是“鹤步”,源于本民族对鹤的图腾崇拜及“礼”学思想的影响。不仅如此,还有对“一鹰三态”、“两种孔雀”的文化探索,虽然都是比拟一种动物,但是每个民族地域的文化审美不同,体态就大不一样。由此看来,只有深入民族文化之中,才能看清分辨各地域民间舞蹈的本质区别。 

(二)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原生型发展 

民族民间舞源于群众,流传性较强,很多地域都会有传统的老艺人言传身教,进行文化传承。回归校园,在教学发展中,保存民族民间舞蹈原有的精髓和文化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方向。近几年,很多专业院校每年都会相继派遣相关教师或者研究生学者找老艺人进行实地采风,以便促进民族民间舞的原生型发展。实地采风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老艺人那一招一式的舞蹈动律及体态,还要了解创编舞步其中包含的意义所在,例如:“马步”的种类及来源;“扭断腰”和“三道弯”的解释;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这便是舞蹈的精髓。民族民间舞的精髓大都是文化积淀中,创编者或者群众从生活状态或者民族文化中找寻灵感而形成,所以说民族文化传承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原生型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使得教学成果具备民族时代精神 

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能够激励人民乐观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利于民族繁荣。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民族民间舞的发展随着自然和环境的变迁被赋予了充满文化色彩的民族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也是具有传承性的。现在专业院校的民族民间舞作品层出不穷地出现在舞台上,精彩纷呈、技能高超,但是真正被铭记于心间传为经典的永远是代表着民族时代精神富有深度的作品。 

例如由山西民间舞蹈创作的《一个扭秧歌的人》,借一个秧歌艺人的一生,领会了秧歌艺人的质朴与执着,描绘出世代秧歌艺人的人生况味。这种精神表达一定不只是在于编导设计音乐的烘托,肢体的动作,而是编创者对黄土文明的尊重和对老艺人的崇拜。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民族民间舞这门学科有太多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等待我们去挖掘。 

四、结语 

“那达慕”作为蒙古族人民的娱乐集会,蒙古族民族发展的文化载体,也赋予了蒙古族民族勇敢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们了解到文化传承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自开创到今天,民族文化和传承一直是各大院校专家学者孜孜不倦去研究探討的问题。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文化传承,其实质就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确实需要我们这些舞蹈专业的学者去挖掘和探索。作为舞蹈教育者,应该从历史出发,贴近民族群众的生活,悉心研究教材内容,培养真正的民族舞传承者,使中国民族民间舞不仅是艺术美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时代精神的写照。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吴团英,包文龙.草原那达慕[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 

[3]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M].北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第6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传承;借鉴;创新

企业文化并不是完全自然而然形成的,它要通过企业有意识地塑造才能建立起来。在企业文化的创建过程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根本,借鉴西方现代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是依托,在融合东西方文化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是关键。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相并重,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只有根植于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取其中的精髓,使之成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保证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可以传承的精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忠”、“孝”著称于世,不仅忠于君臣、孝敬父母,而且忠于祖国、忠于民族、忠于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先人看来,当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或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候,就应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社群原则是国民人生价值取向的标杆,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它通过精神感召和意识形态激励,使公民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主动放弃自我利益,成就集体利益,使个人的利益与象征性的集体利益获得一致性,进一步达到社群的共识。热爱、忠诚、报效自己的祖国一直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感情和历久弥坚的精神支柱。所以,中国企业要把“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作为自己的经营宗旨,并能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

(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素来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宝贵箴言。天道刚健,自然界生生不息地运行变化,人们当效法自然,养成奋发有为、不断进取的品格,在厄运和挫折面前不低头气馁,积极奋起抗争。“进德修业”,应与时偕行,顺应时代潮流,勤奋刻苦,务求有所作为,以立德、立言、立功。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为大丈夫。”道家庄子从一种自然主义的思想出发,提倡:“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并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里所说的匹夫之志、丈夫行为与至人神举,就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发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将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

“厚德载物”是指要像大地那样以宽厚的胸怀包容万物。“和而不同”是主张建立在事物相互区别和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是不同事物的和谐一致,反对抹杀事物的特点和个性,强求事物单纯的、没有生命力的“一致”。和而不同是整体和谐的思想,是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体现在待人接物上为“和气”,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为“和睦”,体现在国际环境上为“和平”,体现在价值取向上为“和谐”。这种“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宽容大度,,善于与人合作;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就要继承和发扬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允许差异、允许创新、允许多元,和平共处,,着力构建一个尊重个体独立性和个体利益需求的民主和谐的企业集团。

(四)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儒家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均要从修身开始,意思是做事先做人,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义”是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或道义所要求维护的公共利益。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义利规则,提倡舍己为人,克己奉公,主张“见利思义”、“义以为上”。海尔集团的宗旨――“真诚服务到永远”,就反映出德、义的传统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延续。

(五)中庸和谐的思想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中国人的处世经典,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要合乎时宜,把握节度,恰到好处,既无过分、又无不足,在一定的道德原则下达到和谐的境界和目的。基本点是要求人们为人立身要正,处事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道理,力避发生过与不及的片面、偏激行为,使人际关系和整个社会保持协调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公正与效率、财富与精神、增长与发展、资源与环境、道德与法律、竞争与和谐、对内与对外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企业内外部建立一个稳定的、宽松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发展环境,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发展力。

以上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和思想,经过科学扬弃和批判继承之后都可以也应该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精神源泉。

二、借鉴西方现代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

企业文化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应具有兼容性的特点,需要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中吸取营养,获得生机,在继承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国外文化中同样包含可以补我所缺、为我所用的积极成果。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科学理性精神

科学理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崇尚真理和正义、求实和尊重实践的精神。它认为客观世界的运行和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人类可以依靠知识和理性思维、逻辑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人们必须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充分认识和肯定科学技术和科学理性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现代人文精神和科学的人道主义

这是指的人道主义,它主张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出发,去关注和研究人的问题,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中去看待人性。它强调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个性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行,特别是在开放的国际市场大环境下运作,需要全面了解并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如市场体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市场机制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及协调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和市场主体利益驱动规律等。这些理论成果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是适应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当代管理理论的成果,均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企业管理的发展具有积极地启迪和借鉴意义,特别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它较少政治意识形态的色彩,主要是对现代生产活动以及企业、经济和社会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理论抽象,以及管理活动具体操作的程序、方法、规则等,完全可以为我国企业和经济、社会管理所用。

(五)创新精神

现代的“创新”概念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把社会经济活动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静态的“经济循环”,二是动态的“经济发展”。他认为经济活动从本质上说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而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家不断地实现创新,即进行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目前,对创新的理解也不断发展,并将其分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多方面。因而,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力量源泉。除此之外,国外的现代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可以为我国企业文化塑造提供借鉴和启迪。

三、在东西方文化融合基础上进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历史环境、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在现阶段整理、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做历史的、具体的、科学的分析,无论是继承还是抛弃,都不是简单地、笼统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善于运用历史的、辨证的观点,立足于我国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国情和历史任务,正确把握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用科学的态度清理和扬弃,以剥离其封建的和小农经济的杂质,提炼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体现优良思想道德传统的成分。即使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需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改造,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涵。对于西方文化的借鉴,要注意结合我国国情,改造吸收其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精华,特别是现代以来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和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体现人类共同智慧和精神财富的文化成果。同时,还要自觉防范和抵制其腐朽因素和精神垃圾。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要在科学扬弃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整合工作。这种整合是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精神原则和价值标准,去改造并统摄引进的外来文化,使之适应中国现时代的国情和要求,并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使两者优势互补,共同成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这种中外文化的融合就是文化创新的一个方面,文化创新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对中外文化进行交流融合、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超越,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孕育出新的文化内涵。企业文化的创新来自于其内在的创造性,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成为企业的生命源泉,创造性和灵活性成为最突出的资源。在工业文明中,是用过去的确定性来对付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在信息文明中,则是通过主体创新的确定性来对付未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循序渐进地探索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在动态中不断升华的人类价值理念体系。企业文化一方面要跟上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另一方面,也要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创新紧密结合,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地改进与重塑。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由浅入深,并把其纳入企业的总体战略当中。

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要整合古今伦理观念,融合中西文化,以成为企业运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会产生多层次的社会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现代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万顺福.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第7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间音乐艺术;歌曲表演形式;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41-01

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按其传统的表演形式可分为“扎恩达勒”、“哈库麦”、 “乌春”、“雅德根伊若”四类,黑龙江省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按其传统也大致为上述四类表演形式。

一、“扎恩达勒”

“扎恩达勒”的内容,大多是反映事情经过、生产过程、生活习惯、民族英雄事迹和悲欢离合的爱情等。它在体载上主要包括抒情和叙事两部分,如:牧歌、猎歌、渔歌、祝酒歌、情歌、婚礼歌、放排歌、摇篮曲等;而在形式上则有独唱和对唱两种,其中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居多。“扎恩达勒”分为有歌词和无歌词两种,有歌词的:如《心上人》、《德莫日根》等,这类歌曲曲调较为丰富,结构也多变,附有"讷-耶,呢-耶"的衬托词;无歌词的“扎恩达勒”大多是触景生情,即兴来吟唱,只充填"讷-耶,呢-耶"的衬词,节拍的处理也略有自由,曲词也不固定,也会随着感情变化而发生变化。

流传到今天,最为让大家熟悉的歌曲是《心上人》,曲调相当优美,歌词非常生动感人:“时光像流水哟,春天又到我家乡,辽阔的原野哟,披上嫩绿的春装,嫩江深又长哟,船儿却又要远航,心上人儿你哟,莫非你不在船上……”

二、“哈库麦”

“哈库麦”是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又称为“鲁日格勒”, 有的地区则称谓“哈肯麦”、“哈肯拜”,还有称“罕伯舞”的。达斡尔族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般通过“哈库麦”来表现。传统的“哈库麦”表演程序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洛是以歌唱为主要形式,舞蹈为辅助形式。两个人为一组相对起舞,演唱的民歌大部分是以问答的形式的“杭给”等,有的时候也即兴填加词。表现的内容一般有:狩猎、禽飞、兔跳、鹿奔、熊斗等动作。

第二段以舞蹈为主要形式,歌唱为辅助形式。舞蹈者的动作基本上是第一段的重复,速度逐渐加快。表演者会加上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洗脸、梳头、照镜子等动作或者是农耕劳作,如春天耕种、夏天锄作、秋天收捆子、采摘豆角、赶放牲口等;表演者随着时间的进行,情绪会变得越来越高涨,常常跳的汗流浃背、气喘嘘嘘,歌舞也随之推向,民歌也较短小、活泼,一般为跳跃式的曲子,多是两句一段或四句一段,节奏也很紧凑、越跳越快。

第三段为呼号,也称为“郎吐”,即“拳斗”的意思。跳舞者一只手叉着腰,另一只手握拳于头上,随着呼号有节奏地两手交替摆动,好像两人相互对拳打斗的样子,模仿各种禽兽走兽的叫声:“罕伯、罕伯”“扎咕、扎咕”,“嘿古啦、扎古啦”等呼号,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三、“乌春”

“乌春”在齐齐哈尔地区又叫“乌钦”,是达斡尔族的曲艺说书形式,具有极其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和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堪称是达斡尔族的艺术瑰宝。乌春是在清朝年间达斡尔族一些文人运用满文创作出来,并以吟诵、朗读为主的叙事体题材诗歌,后来由民间艺人以口头说唱的形式来表演这些作品,乌春随时间逐渐演变成有“吟唱或说唱故事”之意的曲艺类品种。乌春一开始的演出是以空口吟唱,不带有任何伴奏,后来才出现了有的艺人采用相关乐器自己拉自己演唱的情形。有了伴奏乐器之后,曲调也逐渐丰富了起来,除了原有曲调外,演唱者也采用叙事歌曲和小唱曲调来表演。

乌春的节目内容相当丰富,有边讲边唱民族英雄的,有反映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有歌唱自然景色的,也有讲述神话、童话故事的。在这些节目中,达斡尔族民众最受欢迎的是反映民族英雄莫日根的故事、还有《少郎和岱夫》、《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节目的内容长短不等,长的容量能够说唱几天几夜,短小的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不等。

四、“雅德根伊若”

雅德根伊若是宗教用来演唱的歌曲。据记载达斡尔人曾经信奉的宗教名为“萨满教”,当时有一个叫“雅德根”的人,他是萨满教的一名巫师,他在祭祀活动中经常演唱一首歌,这首歌的名字就叫“伊诺”。在每次的宗教仪式活动中,雅德根都在前面领唱祷词,下面众人帮着唱出衬词,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别具一格。

达斡尔族的歌曲演唱至今,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文化底蕴,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我们应责无旁贷的保护好这一民族音乐文化并将其好好的传承下去,使其永保民族特色,永保不朽。

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而著。课题名称:《达斡尔族民歌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课题编号:14G278。

参考文献:

[1]秦婉丽.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分析[J].大众文艺,2010(20).

第8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为了切实解决我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遇到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为此,旗人民政府将在全旗范围内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系统工程(以下简称“保护工程”)。

一、实施“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1.实施“保护工程”是传承中华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民族民间文化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其民族性与大众性特点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血脉相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给先进文化带来了强劲的生命基因,增强了吸引力和感召力。

2.实施“保护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振奋民族精神的迫切要求,也是维护我国文化的战略措施。

二、“保护工程”的总体目标、方针和原则

1.总体目标

通过“保护工程”建设,到2020年,使我旗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在全旗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努力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氛围,基本实现民族民间文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

2.保护方针

“保护工程”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处理好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确保我旗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抢救和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3.实施原则

“保护工程”的实施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期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责任,形成合理。

三、保护对象和方式

(一)“保护工程”的对象主要是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口述文学和语言文学,传统戏曲、曲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剪纸岁日节令、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竞技、蒙药制作技艺、蒙古族木制手工艺、皮匠手工艺及使用,传统种植、蒙古族服饰服装、驯马技术、蒙古族打猎方式、银匠制作技术、毡子制作技术、蒙古族条子编制技术、具有考古意义的遗址等,与上述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材料。

(二)基本保护方式

1.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普查、确认、登记、立档。

2.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3.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对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和浓厚价值的文化乡镇,进行动态的持续性保护。

4.通过对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和鼓励,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宣传、弘扬和振兴。

四、主要实施内容

(一)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制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年度计划。

(二)建立健全阿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的有具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系统的抢救和保护。

(四)建立传承人的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采取资助扶持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等手段,鼓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五)依据有关条件建立生态保护区,命名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乡镇。

(六)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推动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七)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

(八)建立健全“保护工程”组织,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九)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协会,培养一批热爱民族民间文化、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精通的人员和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者。

五、实施步骤

(一)实施时间

“保护工程”的实施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普查阶段。在全旗范围内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制定“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并进行抢救;第二阶段,全面开展和重点保护阶段。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第三阶段,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逐步建立健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制,对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完善。

(二)第一期阶段目标

1.普查:制定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方案,由文体广电局统一组织在全旗范围内调查摸底、确认、记录工作,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目录清单。

2.制定规划:制定“保护工程”阶段性计划和长远规划,再据此制定“保护工程”实施细则。

3.建立名录:研究制定有关标准规范与申报办法,促进各乡镇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为申报市、自治区及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作好准备。

4.建立传承机制:命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乡镇,撰写调查报告并落实工作。

5.宣传展示:举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成果展览、艺术展览和艺术品展览,积极对“保护工程”进行广泛宣,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

6.建立数据库:成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协会”,旗文化馆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档案资料数据库,同时,根据现有条件编辑出版“旗民歌演唱集”。

六、组织机构

七、保护措施

(一)加强宣传。要加强对“保护工程”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制定细则。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区的实施情况,依据旗政府出台的保护方案,制定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细则。

第9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1、民族传统文化范围和特征

1.1范围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语言文字、戏曲和杂技等。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木偶、皮影、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以及与上述有关的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等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1.2特征。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现代知识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现代知识产品的显著特征:(1)它不仅凝结着当代人的劳动,而且凝结着历代人的劳动,其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从国家层面上讲,它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族群层面上讲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该民族的文化财产;从个体层面上讲,它又可能成为个人的文化财产。(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发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保护。(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难度。

2、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堪忧。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从来就是鲜明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经济以同质性为其发展路径,文化则以多元为其运行轨迹。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繁荣。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过多关注,对传统东西的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致使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险。主要表现在:(1)过度商业化地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2)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3)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习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5)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更让我们气愤的是,一些国家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纷纷来中国寻找淘金点,针对目前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的漏洞,对我国的一些历史、传统知名人物进行注册,以中国文化名人来创作影视节目;或者抢注我国知名但未注册的商标,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现象越发严重。

3、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一部开拓性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应当确立以下保护机制:3.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通过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普查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系统工程——编纂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共收集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个,剧本l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万首,民间器乐15万首,民间舞蹈1.71万个,文学资料50亿字。在调查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许多濒临灭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也有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挖掘、整理,重新焕发出生机,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得以规范而有序地进行下去。法律应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和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

3.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濒危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国际采取了重点扶持的保护政策。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和抢救;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政府一方面通过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的方式予以抢救,另一方面给予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民间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认定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标准,政府公布重要民间文化遗产的名录并指定保持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应权利和荣誉、赋有的义务。为了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法律还应规定:政府给予长期生活在民间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以“民间艺术家”的荣誉;对于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该项民族民间文化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的地方,政府命名其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该艺术的弘扬;通过财政拨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助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创作对象的艺术表演团体,鼓励它们进行创作和演出。

3.3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特定的生存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文化生态,将文化遗产在适宜其生存的社区和环境中原状地加以保存,使其成为“活文化”,不失为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一些省区都在进行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筹划,为了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立法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破坏文化生态者应承担的责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此必须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

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历史要保留,文化对我们的价值是有形和无形的,而一些民间工艺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里一些独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医,更是让我们收益无穷,我们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国家和国人都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治国主编.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

[2]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例集锦[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