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

第1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不仅在建设社会环境和实现人们现代化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野蛮世界不断向为名世界迈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基础,是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探讨工程建筑技术特点和建筑工程技术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我国工程建筑的正向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

一、探微现阶段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一)发展所覆盖的空间很广

建筑工程建设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罗相当大的行业范围,它是指基础工程设施建设,直接表现为建筑工程方面内容,同时,从建筑工程范围内所辐射道德相关行业也可界定为建筑工程行业范围之内。学校开设的相关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广联达、建筑CAD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等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这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有所了解,例如建筑材料学、经济管理学等等,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的总体设计所需的所有技术有所掌握,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进行规划设计。

(二)建筑工程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手段,所有的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培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练习时能够对所需的具体技术做出专业、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这些都不是外行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建筑工程技术由于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由基础到高端逐步掌握各种工程技术,从而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完善和提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所需要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

(三)具有知识性特点较强的特点

建筑工程技术这一行业的职业标准应该归纳为知识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并获得相关专业的从业技能证书,才能有资格在这一行业工作。对这一行业所需技术的掌握,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深刻理解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涵,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国际领先的技术手段,工作人员更应该能够准确理解各种外语文献或说明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操作技巧,以实现参考借鉴的目的。

随着现代沟通手段不断发展,远程通信也逐渐进入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计算机知识也应该有所掌握,以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的现代化操作,从而使工作能够高效、快捷的完成。

二、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探微

(一)提高高校建筑行业专业的创新教学力度,实现校企合作

高校是高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实现高效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高端技术人才的不断培养。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具备相当专业能力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由此看来,建立健全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使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销对路”并合乎企业对人才所需求的根本性要求。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够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地对人才培养有指导的导向性意义,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所改变与不断发展。

(二)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专一性人才发展向综合性人才方式发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综合性技术人才在就业发展中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更加能够合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为人才就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如果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对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也熟悉,将会对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说,综合性人才的发展更能够使将来国际国内市场发展得更加庞大和更加广阔,这方面人才的发展必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会逐渐向国际水平靠近

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在行业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以来,建成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工程项目,在我国建筑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一些地标性建筑的建成可以大大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通过对这些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借鉴和参考,我国建筑行业在自身的技术水平上会有更大的提高,特别是向着国际化水准迈进的步伐会越来越快。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所覆盖的范围较广,涵盖的空间大,所涉行业较宽,技术性含量高,专业性很强,同时特点比较显著,具有独立性极强的行业。在实际发展过长中,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应该从核心技术方面研发和实践发展应用入手,强化行业技术,从社会发展需要和时展要求进一步拓展行业空间,促进行业技术在实践研究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到强化升级,顺应时展的主潮流,赶超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强化精英领域行业的技术能力,拓宽行业发展渠道。通过实现行业内技术能力的不断高端化发展,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在现阶段激烈竞争中的实际竞争能力,在现有的和将来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发展之地。建筑工程技术将来的发展应该建立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研体系,实现校企合作的新型发展模式,创建更加与现代化发展步伐相接轨的科学发展模式,促进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尖端化发展。从人才培养、现有技术人员强化培训和加强竞争机制的强化管理,各种途径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的全面升级与创新方式发展,不断与国际社会技术方面的交流与竞争性较量,在发展中实现机遇与挑战同行,从而强化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本身能力出发,综合强化我国相关行业的竞争实力,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苏俊,王昕明,赵志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设想[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02).

[2]姚艳红,赵冬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5).

[3]陈贤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Z1).

[4]刘晓平,陈淑娟,李光.构建能力本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J].中国建设教育,2007,(08).

第2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许多教育单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建筑行业呈现出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

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1 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1 覆盖面广泛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每个部分又都包含若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对这一系列技术的掌握,在初学阶段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校开设的相关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广联达、建筑CAD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等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这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有所了解,例如建筑材料学、经济管理学等等,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的总体设计所需的所有技术有所掌握,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进行规划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实际运作中还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以便对于所做的设计、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有所掌握,根据实际来作出相应调整和规划,使建筑施工过程能够更加合理和完善。

1.2 专业性较强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手段,所有的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培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练习时能够对所需的具体技术做出专业、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这些都不是外行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建筑工程技术由于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由基础到高端逐步掌握各种工程技术,从而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完善和提高。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所需要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所需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也越来越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即除了拥有本专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水平并能够解决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外,还要能够应对各种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其他难题。

1.3 知识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这一行业的职业标准应该归纳为知识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并获得相关专业的从业技能证书,才能有资格在这一行业工作。对这一行业所需技术的掌握,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深刻理解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涵,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国际领先的技术手段,工作人员更应该能够准确理解各种外语文献或说明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操作技巧,以实现参考借鉴的目的。随着现代沟通手段不断发展,远程通信也逐渐进入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计算机知识也应该有所掌握,以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的现代化操作,从而使工作能够高效、快捷的完成。

1.4 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和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不断紧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吸收到先进国家的高端技术手段,并引进了许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技术更新换代也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优化,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会更加显著。

2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类工程项目规模持续扩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环境不断变化,进而较易令建筑项目效益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不良下降。为此建筑单位应全面清楚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持续提升自身综合技能与素质,方能有效节约工程项目成本经费,提升经营效益。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不但可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的科学管控,同时可令技术管控水平全面升华。实践工作中应注重做好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令其技能水平实现良好升华。同时,应注重做好各类施工应用机械设施的定期养护管理,实施科学维修检验,有效预防不安全设备运行故障以及生产建设事故的突发,节约施工故障导致的经费投入,进而可在全面预防施工进度拖沓的基础上,提升经费投入价值,对企业的增效、增收极为有利。

为良好的预防建筑项目技术管理对工程建设质量形成负面影响,应有效的做好恰当合理的施工技术管控,持续完善工程测量管控,强化施工阶段中的材料监督管理,并注重施工技术各类参数的管控,进而为项目质量建设创建完善保障。应主力做好针对各项技术方案、工程组织测量、施工管理设计以及工艺流程层面的技术管理。该类内容在整体技术管理工作中均发挥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对做好工程质量管控极为有利,也可对工程质量创建完善保障,并持续提升建设水平,紧凑施工进度,节约经费投入。同时,应就应用的创新技术工艺、突破方式手段进行全面推广,便于工艺技术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3 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项目管理部是整个项目工程的核心部门,因此,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应由项目管理部主导进行。首先,要建立各级技术管理机构,明确各机构的技术管理责任制,将职、权、责落实到全体员工。其次,强化落实技术管理规范,实现依法治企,依法论责,明确施工各阶段和各分部的施工技术要求、质量要求、进度要求以及验收的标准。最后,还要不断持之以恒,实行民主制的技术管理,定期组织全员开展民主讨论,不断更新技术管理规范制度,达成共同认识。

3.2 加强技术人才管理

技术管理人才是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核心,所有的技术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由技术管理人员来实现。建筑企业应加强技术人才的管理,选聘符合企业技术管理要求的技术管理人才。首先,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实行校企联盟,建立人才储备库,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高校为企业输送人才。其次,企业还应建立内部技术人才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建筑业内也会不断引进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工艺和新的施工设备,只有让技术管理人才掌握了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组织现场施工,采用新型施工方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还应制定严格的聘用制度,根据技术管理岗位的要求聘用技术管理人员,对于外部聘用的人员要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内部晋升的人员也要全面权衡,不可任人唯亲,只有从招聘上把好关才能尽量避免技术管理人员经验能力不足的情况出现。

3.3 采用新的技术管理模式,实现技术创新

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永恒的主题。美国苹果因为创新打败了诺基亚,成为行业内的龙头老大。因此,建筑企业应彻底改变因循守旧的观念,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营造创新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实现技术创新。比如说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技术管理交流等座谈会,制定创新激励方案,提高员工学习新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技术人员在技术管理上的创新能力。

3.4 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首先,企业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施工人员意识到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并加强检查、监督力度。此外,建筑企业还要建立工程资料管理的规章制度,由专业的资料管理员进行资料的管理,督促相关部门安装规定正确编写并及时上交工程资料,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项目建设发挥着重要意义作用。为此应做好技术管理相关问题的全面研究分析,汲取丰富的管理经验,树立科学工作理念,掌握有效工作方式,进而真正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单位的不断升级与良好转型。

参考文献

[1]郭方龙.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分析[J].今日科苑,2009(16):86.

第3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6.039

1引言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和转型升级,建筑业也不例外。依托信息化、产业化,房屋建筑业必将产生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在房屋建筑业的新热点方面,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集成式建筑、被动式建筑、建筑维修加固等领域。

2人才需求规模分析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房屋建筑行业在未来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发展。但在规模上将呈现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情况,在人才需求规模上也必将有所减少。产业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大型建筑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兼并合并中小型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相应的中小型房建施工企业生存艰难,将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随着行业的发展,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会更大,需求规模将会进一步压缩。

3人才需求能力和素质分析

综合建筑行业的人才招聘标准和要求,结合专业调研,房建企业对于人才需求能力和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功底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功底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毕业生到企业后快速上手的保障,是快速融入施工现场环境的基础。同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功底也是后期不断成长的基础,使人才的成长有后劲。

3.2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除了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外,大部分岗位都需要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施工企业对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是非常看重。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参加学生活动的毕业生特别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去到用人单位后成长的也非常快。这就要求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3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专业实习经历

房屋建筑工程实践性较强,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都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方面只能靠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高职学生在学校积累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缺少的就是实践经验。专业实习经验的多少、实习经历的好坏,对一个大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也有助于毕业生尽快融入职场。

3.4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行和素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就是要踏实能吃苦,肯付出,用心做好本职工作;工作态度是指负责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企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尤其对于我们职业院校来说更应如此。

4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结合前述分析,对于人才培养应“立足房建、紧跟热点,夯实专业基础、深化内涵建设”。

4.1人才培养定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依然是以房屋建筑为核心的、服务于项目建设的、面向一线的、高素质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4.2人才培养规格

4.2.1培养目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房屋建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2.2就业面向①就业企业面向: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②就业岗位面向:施工员、质量(检)员、安全员、材料员、测量员、造价员、试(实)验员、资料员等。4.2.3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四项专业能力,即“精识图、能计算、懂技术、会管理”,具体包括十项能力:建筑工程图识读能力、专业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和验收能力、基本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的设计能力、建筑施工测量与放样能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建筑施工组织与控制能力、安全施工管理能力、施工质量检验能力、技术资料管理能力。同时,应紧跟建筑行业的热点,加强BIM技术的应用能力、集成式建筑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被动式建筑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建筑维护加固的技术和管理能力。4.2.4职业素养要求由于房建行业比较艰苦,入职门槛不高的特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往往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对于毕业生长期的职业生涯成长也有很大的益处。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将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是获得社会认可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措施。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应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及工作态度,能够团结协作、认真负责、勤于思考、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勇于付出。

5结束语

第4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的好坏是决定建筑工程优劣的主要因素,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做得好的话,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工作都会做得比较好。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质量的保证,而一项建筑工程做得好,则其建筑公司的信誉便好,这样一环扣一环,影响了整个企业的经济发展。各个企业都在发展,则我国的社会经济便会走向正轨。

1现代工程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1.1现代工程技术的概念

现代工程技术科学指的是工程实用科学与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亦被称为现代生产技术,是在建筑工程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具体是人们应用科学知识或利用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于建筑工程过程中,用来克服自然环境或其他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运用现代工程技术进行有益于建筑工程的工作。1.2现代工程技术的特点(1)灵活性。建筑工程项目是一种具备工程目标的项目,它是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应对很多自然以及各种条件的变化来达到目标的一种状态。要应对这些条件的影响就需要我们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灵活地改变,根据建筑施工的条件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建筑工程技术,以达到建筑工程的目标[1]。(2)实用性。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筑工程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实用性,现代工程技术便体现了这一点。现代工程技术包括非常实用的技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实用性是建筑工程的特点,也是现代工程技术的特点。(3)综合性。每一项建筑工程都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建筑材料的选取、管道的安装、水电的配置等。一项优秀的建筑工程总体而言就是良好的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因此建筑工程是综合性的,为实现其的现代工程技术也是具备综合性的特点的。

2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意义

现代工程技术不仅可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质量。无论是哪个建筑物的建成,都需要融入多种多样的技术,例如钢筋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现代工程技术要先被分门别类,再被实施到建筑工程当中去。并且在不同的建筑工程的阶段,所需要的工程技术是不一样的。在工程技术被应用的同时,也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针对质量进行检查,防止粗制滥造,并预防安全问题的产生[2]。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益,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业绩,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实施建筑工程项目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可避免浪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成本。现代工程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交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剧增,现代建筑一般都是一些比较大而宏伟的建筑,这样的建筑不仅容量增大了且更实用。但是对于建筑人员来说,这种大型建筑的建筑难度也大大地增加。这种情况下,更加考验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以及其所掌握的现代工程技术知识是否足够。只有完全掌握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工作人员才能真正把建筑工程做好。现在,由于天气等自然原因或者质量、安全问题,很多建筑工程都会出现赶工期的现象。而赶工期的最实用的办法便是应用现代工程技术。应用现代工程技术也是一种最保险的办法,能在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实施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施工的速度[3]。

3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方式

现代工程技术还被称为现代生产技术,是指人们把已经研制成功的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成果和知识应用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工作当中,来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种技术。具体是人们在实际工程中遇见困难时,常采用的方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现代工程技术有以下三种方式:

3.1理念的应用

将现代工程技术中的一些理念应用到建筑管理当中,例如,即时生产的理念,即根据产品的需求量以及一年之中每个时间段的需求量来进行分类,可以将产品生产为及时性的完成品、半完成品或者是组装零件。这样就可以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或者是缺货的时候,及时生产,补充货源。由于混凝土是即时性材料,制造好之后就得马上用,因此就需要存储混凝土的原材料,或者提前预定好成品。运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材料变质的可能性,还可以减少建筑行业的产品损耗,积极地响应了国家的绿色节能的号召。

3.2业务流程重组技术

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管理中也是十分的重要,之前的管理设计和管理水平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了,社会在发展,各行各业的现代技术也在不断地变革,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代工程技术也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和建设。在运用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的时候,必须时刻注重建筑的品质和安全性,这是这些建筑项目是否能成功的关键。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关注个人在建筑管理中的价值,是利用新的信息以及新的产品来维持各个层级的关系,使得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并进一步实现集体的价值。

3.3针对项目管理对象制定合理的标准

管理对象是建筑实施的领头人,如果所有人都朝着错误的方向去建筑施工,则就算大家多努力多认真,最后的结果都是不好的。因此针对项目的管理对象,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只有针对项目的管理对象制定了合理的标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工作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使得建筑实施过程更加合理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代工程技术系统性比较强,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力度,学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熟练应用现代工程技术,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重视现代工程技术、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还要在一段时间之后对工程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其竞争力,进一步促进的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作者:刘销 单位:临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龙.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

第5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职业能力 评价 建筑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39-01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面对当今以能力为本位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已经成为本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该文将对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对该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进行研究。

1 高职教育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在职业教育领域,各个高职院校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职业需要并能在职业活动中得到认可的“职业人”,同时也应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得到认可的“社会人”。而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得到认可的“职业人”与“社会人”就离不开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现如今人们工作变动加快,岗位变动频繁,人们仅仅只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岗位的专业能力已经无法应对岗位的变动和晋升,因此,现如今人们最需要的就是能不断适应新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从业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才能在工作变换中更好地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工作变化和岗位变换。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人们所学习的专业能力和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能力是根据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所需学习的专业课程。职业能力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单纯特定的专业知识无直接关系,是在一定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之上,经过进一步的提炼,与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融合而构成的综合职业能力。该能力已经成为人们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对人们的未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方法职业能力和社会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各个专业的人们都必须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如外语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这是一种通用的专业能力。方法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如人们在工作中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它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最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是人们对从事执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自信心、包容心、诚信度、乐于助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等[1]。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构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确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工作在施工一线,每天都要和甲方、监理、施工单位项目部各部门以及劳务队的人员打交道,这些毕业的学生要想使自己的工作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2]。因此,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具有如下的综合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具有正确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具有组织并协调施工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能正确地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现场施工的能力,具有进行现场施工测量、放样的能力,能进行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归档的能力等。

(2)职业能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应包括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拓展专业领域的能力、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口头表达、感情沟通的能力、人际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自我身心协调的能力等。

3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

根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行业和具体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对其综合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1)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标准和内容

为了准确的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就应正确的制定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与内容。该标准和内容应该由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委员会来制定。该评价委员会要想准确的制定该专业的评价标准及内容就必须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职业岗位的调研,充分了解实际工作岗位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本专业职业岗位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然后根据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出本专业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4]。

(2)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不应采用单一笔试考核,仅仅用试卷的分数来作为衡量本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方法,而是应该根据综合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各项能力,然后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方法[4]。可以在模拟或实际的工作环境下,用实际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拓展专业领域、适应岗位变化、口头表达、团队合作、自我身心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评价委员会的评定,当各个评价指标均达到职业能力标准,评价委员会就向该专业高职学生颁发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合格证书,该证书可以作为本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依据。

4 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就导致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面临很多客观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前的大量准备工作,而且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组织应变能力。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想寻找到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不断的进行实践与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琼梅,左小琴.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构成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1(29).

[2] 张亚英,张丽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

第6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对策

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并朝着精细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是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首要任务。建筑工程技术的有效管理和实施决定了项目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好坏、施工进度快慢以及工程造价成本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技术的使用和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项目施工企业角度来看,对工程技术的有效管理,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成本以及建筑去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是实现企业发展建设目标的具体表现;从施工技术内容来看,建筑技术的使用和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和竣工后期,各个工作阶段,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给建筑项目提供的技术支持决定了项目施工的工作进度,项目质量完成情况等问题,一个良好的技术管理关乎着工程建筑项目发展目标的实现。作为工程建筑项目的技术基础,技术管理工作更要切实做到位,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对项目工程的技术管理。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问题

(一)技术管理模式过于陈旧,缺乏创新

技术管理的核心在于不断改革创新。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的注入对于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大多数建筑企业因循守旧,一直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方式。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致力于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建立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技术责任制也没有明确,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由于技术责任制没有落实,致使各技术岗位没有技术负责人,大家相互推诿,无人负责。这种状况的持续导致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大大受挫,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三)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管理水平不足

当前,由于企业新建项目的不断增多,建筑企业对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地产行业和监理单位不断吸收技术管理人才,这更加剧了建筑企业人才短缺。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在岗技术管理人员通常达不到技术管理的要求,并且一些技术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同时负责多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由于这些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足的制约,导致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整体水平无法提升。

(四)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也是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容不得半点马虎。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工程资料,如施工前的施工计划资料、施工日志、竣工验收资料等等。这些工程资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全面描述,它们对后期工程质量评定、维修保养、工程改造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然而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中却忽视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专门的资料管理部门,经常出现施工资料跟进不及时,资料不全、资料保管不当的现象。

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建筑企业应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从而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建立技术组织机构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法治企,并确保贯彻落实,明确各级技术人员的权力与职责范围,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等要求,从而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促进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学习、培训及交流,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以便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员工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对问题做到预见性的发现和处理,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

(二)控制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是否按照预期计划实行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记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预期计划进行,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完成。当然,在项目施工开始之前,首先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相应地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出入不大,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进行分节分点设置,以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为周期同计划进步做比较,另外可以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加强建设工程技术管理队伍

工程建设的施工工作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项目活动,要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首先应该从建设一个强大的技术管理队伍着手,技术管理人员在管理技巧、管理理念、专业知识方面必须足够专业和系统。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科学的管理技术,从理论知识上强化工程建设的管理队伍的专业管理素质;技术管理人员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的专业技术技能技巧;落实管理责任制,将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涉及到的技术施工落实到各管理人员身上,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业,以此来衡量项目施工质量;建筑企业要有计划、有侧重地进行人员招聘,根据公司人才需要,引进高级管理人才,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第7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创新进展

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中技术水平与技术种类也在逐渐的提升。近年来,建筑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会带动着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许多建筑工程的教育单位都在大量的为社会积极的引入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筑工程的事业创造出良性发展的状态。

一、建筑工程的技术特点

(1)建筑工程覆盖面较为广泛

有关建筑工程的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取暖卫生、煤气工程、电梯、土建、消防等方面。每个组成部分都存在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要想充分的掌握上述一系列的技术就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学校开设的有关建筑课程中,如建筑识图、构造、地基、基础、施工、造价、项目管理、专业的建筑资料员以及管理实务等建筑技术。从事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上述的知识,还需要加强了解有关建筑边缘的知识,例如,建筑材料学、经济管理学等,只有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容易进行施工的规划设计。

(2)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强

建筑工程作为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技术性工程,从事建筑工程的任何工作人员都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也要加强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并且在实际施工操作中还能对需要的专业技g做出正确的评判。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手段需要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关于这方面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满足的。建筑工程的技术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从业施工单位的人员需要从工作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的掌握高端的工程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不断的提高与完善自身的施工技术。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木创新的必要性

(1)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时代趋势

在经济市场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成长也取得显著的效果,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建筑技术有明显滞后的现象,特别是施工技术的实践创新中,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社会的生产水平进行综合衡量社会、国家的进步程度、文明程度的基本准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管理基础,建筑工程的生产水平也具体展现出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发展方向,反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也能有效的促进生产能力更好的发展,还能在一定基础上建立相互辅助的关系。基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现状,是很难满足建筑工程生产力的需求,关于这个问题急于解决。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后续的发展中,需要加强提升自主的技术创新与改善技术的能力,需要将建筑工程的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研究的方向。

(2)技术创新是经济时代的基本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中普及应用的信息传播技术。一方面是为施工单位创造出高质量产品提供稳固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严重的增加了成本。建筑企业在经济时代中需要面临经济、知识、文化、政治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的实质性创新技术才是经济时展的基本需求,建筑行业作为历史悠久的行业,要想实现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必须将创新技术作为首要任务。在建筑工程中创新技术作为经济时代主要的发展趋势,施工企业中相关的任何人以及事物都不能背离这一标准,因此,技术的创新作为经济时代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重视的重点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特点的创新进展与对策

(1)树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理念

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必须在很大的程度上具备核心的市场竞争能力,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在某种意义上不仅需要浓厚的资本,还需要在技术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加强技术创新的理念是目前重要的任务,因此,只有利用自主的技术创新与合作创新的方式才能确保施工技术得到真正的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品质的生产。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若想在激烈的市场背景下占有稳定的地位,就必须实现建立施工技术理念的创新,将施工技术的创新转化成生产的动力,这样施工单位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盈利。

(2)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要想完善建筑工程技术创新关键在于需要在施工单位建立技术创新的队伍,具备灵活度超强的组织机构,这样才能实现施工技术的创新,并且促进施工企业具备超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筑施工中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都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与换代,在这样的基础中,如果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都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根本无法满足高技术创新的需求,技术创新的组织必须以专业化、技术化、正规化为标准。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加大力度引入优秀的人才,还要加强培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人员技术创新意识,促进相关人员的素质进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施工单位建立考核机制,使得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不断的提高工作的积极与主动性,确保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有效的提高,还能在一定基础上,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第8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T—P循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高增长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所以高校应当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必须对专业进行科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教学模式。某高职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专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毕业生培养质量水平取得了明显进步,本文就其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一、制订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目前建筑行业背景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打好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相融,突出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施工一线高技术人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层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监理公司等建筑单位提供优秀的实用型高技术人才。

二、构建以专业技能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应当以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为途径,培养施工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技术人才。所以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创建能反映本专业课程轻重缓急的、特色鲜明的新型课程体系。并根据岗位技能知识要求,校企合作编写自主创新、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公开出版教材,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共享型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做到“零距离”上岗。

三、建立“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

[T-Thoery(理论),P-Practice(实践)]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点是人才的能力培养定位明确,但若继续采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其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有一定难度,实习实训项目较为单一,不能将各工种的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后的效果与预期能力目标存在偏差。所以对过去运用的“项目法”教学模式有待加强,必须继续深化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结合专业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通过市场调研和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问卷调查,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讨论,制定了符合现阶段施工企业人才要求、职业教育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模式——“T—P循环”。“T—P循环”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经过“基础理论学习、初步实践能力,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四个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无到有、不断提升,并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这种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完全可行,且具良好的操作性。“T—P循环”教学模式符合工程学科学习的客观规律。首先学生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然后参加施工现场观察性学习、工程识图、工程测量等初步实践活动,了解施工生产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了解施工生产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进行主干专业课程的阶段性学习和校内课程综合实训,做到学习时“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实施“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专业教学模式实施的载体,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紧紧围绕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深化“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做到“校场合一、峰去谷回、能力晋阶”。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校场合一”指引企入校,共建真实工作环境与虚拟教学情境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教学资源,共建校中“工地”、校园专业职业文化氛围,使学训场“工地化”、校园“施工现场化”、学训管理“企业标准化”,二者合一、实境藕合,构建工学结合的育人环境。“峰去谷回”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在不同时期,对工种施工人员需求量的变化幅度较大的特点,结合企业用工高峰和低谷,适度调整对应的岗位能力课程,实施柔性学制管理,充分实现对分项工程施工技能的培养。具体操作流程为:收集校企合作单位在建或拟建工程的进度信息得到不同工种施工人员需求量的高峰时间适度调整对应的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段组织教学实施。“能力晋阶”是依据建筑工程是由多个分项工程有机组合而成的特点,在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所要求必备的分项施工技能后,通过综合课程的设置、实际工作的顶岗实习、综合毕业考核的实施,多阶段三环节的针对性、反复和强化训练,实现学生由分项施工技能向综合管理能力的逐级提升。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近十年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建设,现已建设成为省级精品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专业学生规模稳定,专业教学文化沉淀深厚,教学资源丰富,在省内本专业职业教育改革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卓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03):58-61.

[2]王广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6):76-76.

第9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 建工专业;核心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120-0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建筑业持续大发展,迅速扩大了对建筑技术人才的总量需求,职业教育资源的短缺和行业准入制度的不完善,建筑业人才素质偏低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围绕如何提高建筑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面对东北地区气候鲜明的地域特点、建筑施工专业技术复杂性高和建筑施工约束因素多变等特点,结合职业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出了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1 核心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构成人才培养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采用的“核心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黑龙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建筑施工行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如施工员、造价员、内业员、监理员等)的客观要求,在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确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借鉴教学改革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充分考虑学院基本条件和学生基本素质,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深化改革。通过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分析学生未来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培养目标和典型工程任务开发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创设仿真的学习情境,选择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2 核心职业岗位人才培养能力的内容

一般的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同时也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根据高校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专家访谈和社会调研,可以将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划分成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2.1 一般职业的能力

一般职业的能力是指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社会、判别真伪、美丑与善恶的基本能力,较好的团结协作、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等从事职业活动普遍需要的各项能力。对于一般职业能力,可以通过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公选课、课程教学实施、实践性教学、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来进行培养。

2.2 专业的能力

专业的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具备现代工程核心意识,能将工程实际问题置于科学、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伦理道德和自然环境下仔细思考和缜密处理;具备熟悉和审核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相关文件,能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指导现场施工的初步专业能力;能够编制施工阻止技术方案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和施工现场的预算、决算、具备工程项目招投标报价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备管理工程施工合同、编制工程招标方案投标文件和进行施工索赔的能力;具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备建筑工程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编制计划、总结、论文、说明书、报告、公文、合同等应用文的基本写作能力和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的能力。专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的一般教学、课内做的各项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指导性质的课内设计、校外的生产实训等环节来进行综合培养。

2.3 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是目前国际上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培养、方法能力培养、社会能力培养和个人能力培养。

专业能力在三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二是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三是运用外语进行技术问题解决和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够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决策和现场操作的能力;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且能接受他人评价,并且能够吸取相关的经验教训。

社会能力就是指团队协作的能力、进行人与人间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和工作伙伴完成相互协作的任务,公平的对待每位合作者,能进行事物的判断,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

个人能力主要是指复合型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和深入、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将越来越被重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勤奋工作、认真负责、高尚的职业人格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职业综合能力是无法通过单纯的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实现,主要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良好的班风校风建设、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适宜的心理辅导、三育人活动的开展,结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觉加强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通过改革考评方法,特别是日常行为和思想品德实践进行量化考核,对综合职业能力进行量化测评,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3 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源素质的整体变化促使高职教育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在社会调研、职业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开设和评价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缓解行业人才紧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持续培养。

3.1 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了解用人单位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职责、任务、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要求,听取社会各界对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意见,积极汲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借鉴兄弟院校的教改经验,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确定可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2 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调研结果和实践专家访谈会成果,对建筑行业进行细致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共研究和分析了施工员等11个技术员级岗位、测量放线工等36个技术工岗位的职业能力,考虑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技术人才职业能力成长的规律,归纳总结出16个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3.3 关注学校的隐性教育

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成就不仅仅取决于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优良品质、自觉学习的习惯、社会沟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在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注重学生未来工作必备基本素质的培养,充分考虑院校的隐性培养作用,通过课程教学引导、校园文化熏陶、第二课堂的拓展和企业文化影响,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生涯,形成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基本素质。

3.4 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力度

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作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自始至终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设计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积极采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学徒教学法、顶岗实训法等教学方法,改变结果性考核方法为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5 注意吸纳相关科研成果

组织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思想研究和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并逐步确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研成果指导改革实践并贯穿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改革的全过程。

我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近四年的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实践,将隐性教育纳入了课程教学体系,优化了课程体系的设置,有益地促进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本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的就业局面,在我省获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参考文献

[1]杨晓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