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古典音乐的体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典音乐的体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典音乐的体裁

第1篇: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一、 简介

18世纪下半叶“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三位音乐大师,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而形成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人们常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三位作曲家既存在共同的艺术理想和艺术风格,同时又保持着传承关系。

当时的维也纳,贵族阶层的音乐生活颇为活跃。每个宫廷都有自己的剧院、乐队,并经常举办舞会、音乐会。一些贵族还热衷于玩弄乐器或作曲,并以当艺术家的“保护者”为时髦。另一方面,维也纳普通市民的音乐生活也十分活跃。有少量公开卖票的音乐会,城郊歌剧院还经常上演民间歌剧,晚间在街间巷尾也能听到飘萦着的舞曲、小夜曲。此外,多民族的杂居,促使了欧洲各国的音乐渗入维也纳。因此,维也纳是当时一个欧洲的音乐中心。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进入维也纳之后,维也纳这个音乐中心就更为名副其实了。莫扎特在这里开始了独立的“自由艺术家”的生涯;海顿在这里享受到“自由的甜蜜”,晚年焕发青春;贝多芬也选择了这里,度过他的曲折、奋斗的一生。他们的音乐实践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二、背景

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于科技发现和发明不断涌现的时期。电、氧的发现,蒸汽机、纺纱机的发明,都为工业革命的来临奠定了基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支持。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代替了旧贵族,控制国家工业生产命脉,也为经济发展进行的资源管理上提供保障。在社会经济发展一片繁荣的欧洲,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增强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已经不满足原有的艺术形式,而开始追求更高雅的艺术氛围,这也就从客观上促进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和发展。音乐家们利用较从前更有利的物质条件,得以创作出更加顺应社会发展和听众思维需求的独具特色的新音乐派别。

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各国相继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资产阶级取代贵族势力,夺取政权,使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成为新的政权形式。同时也将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灌输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时的音乐创作中也不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状态的体现。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这样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创作出与社会进程密切相关的音乐艺术,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风格

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在旋律方面,乐句工整、对称,强弱转变丰富,在乐曲之中,渐强、渐弱经常被灵活地应用。

5.在节奏方面,乐曲整体的速度稳定,变化不多。音乐的效果注重平稳、平衡的质感。低音的伴奏部份,常出现固定的分解和弦的节奏型态。

6.在和声方面,一个作品之中的基本和弦变化工整有序而合于理论,谐和、单纯而严谨,数字低音已不复存在,呈现主调音乐风格。

7.在曲式方面,作曲家热衷于主题贯穿手法,或对主题做各种发展、变形等手法,细致地组织出具有主题交织特色的乐段。音乐很少有过度的描写性的成分,乐曲多以奏鸣曲、交响曲、协奏、重奏等题材的名称存在。

8.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代表人物

(一)海顿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

(二)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被誉为”音乐的基督“。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他的作品里甚至预示了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来临。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包括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莫扎特在海顿等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基础上,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他创作的歌剧丰富了德国歌剧的形式,也推动了其它形式发展。在歌剧创作中,较全面地体现了他在生活中的欢乐、忧伤及他个性多方面的冲动。他也是狂飙运动中第一位进入浪漫主义的音乐家。他极大的扩张了音乐的表现力,同样为小调音乐作出了杰出贡献。

(三)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乐圣”。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五、 创作

维也纳古典音乐中切分音的大胆使用、转调的运用、速度的变化起伏和力度强弱的强烈对比,都促进了调式、调性的完善和音乐色彩及风格的多变。这一特点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的“命运”、“英雄”等交响曲中都大胆采用音响的强烈对比和结构的宏大比例,使作品形成戏剧化的尖锐冲突和鲜明的创作热情。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具有一定的规模。充分展示了音乐家的思想空间,给音乐家提供更广阔的发挥余地,创作者可以运用多个乐章对思想感情进行完整的诠释,对音乐手法和演奏方法进行充分的发挥。从交响曲的“主题――乐段――乐章――音乐诗篇”的发展过渡,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音乐规模的不断加大。

在维也纳古典音乐创作中,加入了长号、单簧管等从前较少使用的乐器,海顿还将弦乐四重奏取代了钢琴,管弦乐队取代了管风琴,开创了新型器乐体裁的演奏形式。这些变化都使音乐色彩变得更加浓厚,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六、特点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在维也纳形成的乐派,其代表音乐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个乐派的主要特点为:

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评价

三位代表作曲家既存在共同的艺术理想和艺术风格,同时又保持着传承关系。当时的维也纳,贵族阶层的音乐生活颇为活跃。每个宫廷都有自己的剧院、乐队,并经常举办舞会、音乐会。一些贵族还热衷于玩弄乐器或作曲,并以当艺术家的“保护者”为时髦。另一方面,维也纳普通市民的音乐生活也十分活跃。有少量公开卖票的音乐会,城郊歌剧院还经常上演民间歌剧,晚间在街间巷尾也能听到飘萦着的舞曲、小夜曲。

此外,多民族的杂居,促使了欧洲各国的音乐渗入维也纳。因此,维也纳是当时一个欧洲的音乐中心。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进入维也纳之后,维也纳这个音乐中心就更为名副其实了。莫扎特在这里开始了独立的“自由艺术家”的生涯;海顿在这里享受到“自由的甜蜜”,晚年焕发青春;贝多芬也选择了这里,度过他的曲折、奋斗的一生。他们的音乐实践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2篇: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关键词:电影; 配乐; 西方音乐史; 巴洛克;古典;浪漫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06-01

电影配乐作为电影艺术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常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导演在使用电影配乐时都会精心挑选,但原创配乐由于受到作曲者水平或制作经费的约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更多导演喜欢将西方古典音乐运用到电影创作中,从巴洛克到古典;从浪漫到现代;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演绎方式;西方古典音乐与电影创作完美结合,使电影具有了更持久的艺术魅力。

1 电影中的巴洛克时期音乐

提及西方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人们会觉得离现代生活有些遥远,但其实许多影片中都大量采用了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音乐,如帕卡贝尔(J・Pachelbel,1653~1706)为纪念逝去亲人而作的乐曲《卡农》,从1980年代的好莱坞影片《凡夫俗子》到2001年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再到2012年热映的香港动画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都以这首乐曲为主题,优美动人的旋律带给观众美好的回忆。巴洛克作曲家巴赫(J・S・Bach,1685~1750)被誉为是"西方音乐之父",他的音乐完美地呈现出巴洛克复调音乐的复杂之美,很多导演都热衷用他的音乐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在惊悚片《沉默的羔羊》中,导演就使用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来刻画杀人狂魔汉尼拔的形象,影片中残忍的杀戮镜头与优美音乐间产生的剧烈反差令观众无比震撼。在另一部著名的惊悚片《七宗罪》中,两位侦探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导演选用了巴赫的《G弦之歌》作为背景音乐,此时音乐中传达出的宗教力量仿佛是对人们心灵的慰藉。

2 电影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完全不同于巴罗克音乐的流动状态,乐思开始不断被拉长。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就选用了古典音乐神童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与苏珊娜的二重唱"温柔的西风",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受当时启蒙运动影响,饱含着向往光明、追求民主与自由、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影片中的经典一刻是安迪在监狱长办公室未经允许通过扩音器向监狱犯人播放音乐的情景,优美的歌声犹如穿透暗夜的曙光,不但唤起安迪内心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点燃了犯人们心中的希望。电影中莫扎特音乐具有隐性的叙事功能,它以与影片极不协调的高雅姿态冲撞着整个现实世界,歌曲优美的旋律如同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了继承英国王位的乔治六世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妻子为帮助丈夫慕名找到语言治疗师罗格寻求帮助,罗格帮助乔治六世矫正口吃让其朗读出莎士比亚名句时的配乐,就采用了歌剧《费加罗婚礼》的序曲,乔治六世在旋律优美的音乐感染下,完全卸下心中的束缚,伴着音乐流畅的朗读出"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随着国家被卷入战争,国王发表了著名的圣诞演讲鼓舞战争中的英国军民,影片中为演讲选用的配乐是贝多芬 (L・V・Beethoven,1770~1827)《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身为"维也纳三杰"之一的贝多芬,他的音乐创作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交响曲第二乐章由弱及强沉稳有力的节奏,烘托出战争来临前大敌压境的严峻,哀婉的旋律则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暗喻英国人民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影片结尾选用了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优美的乐音描绘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3 电影中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极具戏剧性的表现力,受到更多导演喜爱。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P・I・Tchaikovsky,1840~1893)先后创作的三部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成为芭蕾舞剧音乐的经典。在心理惊悚影片《黑天鹅》中就采用了《天鹅湖》音乐作为电影配乐,影片讲述了某芭蕾舞蹈团将演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要求一位芭蕾舞者能同时胜任黑白天鹅,最终芭蕾舞演员妮娜在竞争中不堪重负心理崩溃失去控制。整部影片充斥着黑暗诡异令人窒息的气氛,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拥有双重性格人物痛苦的内心世界。电影中最令人惊悚的段落是妮娜伴随音乐不断旋转的双臂竟然长出羽毛,最后变成一只黑天鹅。影片的最后当妮娜发现以为被自己杀死的莉莉竟然完好地站在自己面前时,心理终于崩溃,再次出现的淹没在阴郁铜管小调旋律中的白天鹅音乐主题,似乎预示着妮娜双重人格的交汇。

在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中,大量运用了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1873~1943)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影片以作品第18变奏优美而略带感伤的旋律作为浪漫爱情的主题,叙事过程则采用了"音画同步"的创作手法,从音乐开始伴着音乐结束,穿越时空的爱情被现实打破,瞬间阴阳相隔。电影结尾导演满足了观众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以男主人公牺牲生命换来与爱人的重聚,当优美如歌荡气回肠的音乐再度响起,相信每个观影的人都会潸然泪下,由音乐烘托出的浪漫情景令人难以忘怀。

4 电影中光怪陆离的20世纪音乐

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是一部以网络论坛人际交往为题材的故事片,其中大量运用了20世纪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音乐。电影情节由虚拟的人物"莉莉周"串联起四个少年,音乐不断在莉莉周颓废的歌声和德彪西迷离的音乐之间交替转换,导演用两种音乐的对比令影片始终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压抑和绝望情绪。影片的最后,无辜被伤害的少女久野带着帽子坐在钢琴前忘我地弹奏德彪西的作品,精致的画面,荼靡的音乐,仿佛是对逝去青春无声的哀悼,为观众不动声色地剥落出一个残酷的青春故事。

第3篇: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关键词】电影音乐 古典音乐运用

电影音乐泛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也专指作曲家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和歌曲。电影音乐具有抒情、剧作、背景气氛、贯穿结构等美学作用和功能,是电影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它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有的电影音乐因其在影片中的特殊魅力而超越了电影本身,从而单独分离出来灌制成唱片而独立发行销售。在电影音乐中除了片头配乐、片尾曲和主题歌以外都是“提示音乐”,简短的悦耳音乐,有时只有几秒钟,他们只是为了配合场景和场景过渡,为了分散观众对剪辑效果的注意力。但有时这种作用却胜过了电影故事、场面和演员的表演。

古典音乐是指中世纪的格利高利圣咏至19世纪末叶创作的音乐。古典音乐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等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音乐:而狭义的古典音乐被理解为一种带有古典风格的音乐。古典音乐有着极其复杂的配器及和声走向,一般有庞大的交响乐队演奏。巨大的乐幅篇章使得其它风格的音乐无法比拟。由于大师们的高超技巧及其呕心创作,更使古典音乐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无声电影时代,古典音乐是唯一的电影音乐。

电影与古典音乐的关系可以追溯至电影初生之时。在电影刚刚诞生时,为了摆脱在看无声电影时的憋闷感,甚至采用在银幕后说话的办法,但终因这种尝试过于天真而很快被另外一种形式所代替――现场器乐伴奏。这种现场器乐伴奏的出现,据说是为了掩盖放映时机器的噪音。伴奏乐队的形式有大有小,大则几十人,小则几人。最早的器乐伴奏十分随意,均由乐师根据画面上的情绪自己选择成品音乐。这些作品很多即是古典音乐。后来,出版商们出版了各种电影音乐伴奏曲集,音乐伴奏有了较为固定的乐谱。他们还针对电影画面的内容,对音乐进行分类,如进行曲、抒情曲、小夜曲等,以供乐师们在配乐时选用。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乐》第二乐章,常被用来表现明快流畅的情绪和田园风格:肖邦的夜曲被用来表现爱情场面: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序曲》用来表现追击场面等。许多电影出版商为了降低成本,还将这些曲谱灌制成唱片。可见,此时的器乐伴奏和唱片的播放已不仅仅是为了掩盖机器的噪音,而且极大地填补了听觉上的空白。也正是这两种音乐伴奏形式,伴随着电影走过了30年的默片历程。

在无声电影时期,音乐从头至尾不断,但是只起伴奏的作用。进入有声电影时期。影片中的听觉形象除了音乐之外,增加了语言和音响效果,使音乐在电影综合艺术中得到了解放,开始能够更符合音乐艺术规律地、合理地使用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进入电影综合艺术之后本质不变,其要素仍是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但电影音乐的审美方式与普通音乐的审美方式有着众多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电影音乐的非独立性,这就是说电影音乐创作的艺术构思、艺术结构和音乐形象,都受影片的艺术总构思、总结构和画面视觉形象的制约,有时,音乐的听觉形象还要与语言、音响效果的听觉形象相结合。所以,电影作曲者要关注的东西简直是太多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音乐创作的难度,画面、音响、人声、节奏、基调、影片的情绪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一个优秀的电影作曲者所必须考虑的。一个优秀的在艺术上力求完美的电影作曲者,他根本无法也不可能像一个纯粹的传统作曲者那样。全身心地甚至是疯狂地肆意在个人情感的感性世界中忘情地表现独特的自我:他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般,考虑着电影音乐进程中的其他种种元素,考虑着音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电影意图的传达,是否有利于这种意图的传达,甚至在时间长度上都没有完全的自由,而必须受到来自画面长度的精确的束缚。因此,从根本上说,电影音乐本身并不具有音乐原本所有的独立性,它必须也只能在同画面、音响乃至人声等元素的相互融合中,来完成电影整体的艺术意图的传达。与此同时,电影音乐受电影蒙太奇的限制,随剧情发展而变化,因而每个音乐片断的时间长度,均受到严格限制(误差通常不能超过半秒钟)。为此,在音乐的写作和处理上,必须作特殊安排。例如,可能采取自由或不完整的曲式,甚至出现一个动机、一个和弦、一声打击乐:在乐思的发展上有时必须很快推向,或直接过渡,迅速结束等。这使电影音乐的创作成为一种特殊的课题。同时,电影音乐在电影中出现形式的片断性与自身整体性的诉求存在矛盾。电影音乐在影片中是分段陈述、间断出现的(早期的电影音乐例外)。但电影音乐又必须有整体的构思和布局。因此,解决片断与整体的矛盾以求统一,是电影音乐的特有课题。而纯音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它通过旋律和节奏等音乐元素唤起听者内心的情感感受,引起听者的某些联想和想象,并进而达到表现相关的主题的目的。极端一点说,音乐可以直接唤起人类的情感或者表现情感。当然,也有更为简单的看法,“说到音乐,我不觉得音乐能表现什么。比如说表现了什么画面和场景。音乐有时就是音乐,它不需要表现别的,它就要展示自己的美。”不论是引起听者的联想和想象也好,还是直接唤起人们的情感也好,还是纯粹展示音乐本身的美也好,纯音乐都不存在同另一个外在的艺术元素之间的关系问题。传统的作曲家从来都不需要考虑音乐以外的任何东西,他只需沉浸在音乐的世界当中。尽情地听凭他的才华挥洒音乐的激情,直抒胸臆,简单而强烈。

在电影艺术中,把大段的古典音乐运用的独具匠心、丝丝入扣的是澳大利亚优秀电影《闪亮的风采》。这部影片描写了犹太钢琴家大卫・赫尔夫高特充满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影片不仅探讨了音乐。也探讨了爱的意义。爱,可以毁灭一个人,亦可以拯救一个人。大卫因变态的爱而疯狂,又因得到真爱才在疯狂中生存下来,最终焕发出生命的光芒。为配合剧情需要,片中采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名曲。影片一开始,少年大卫演奏了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表现出他对音乐的挚爱和天赋的音乐才能。而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影片中出现了肖邦的“雨点序曲”、“C小调序曲”、李斯特的“钟”、“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野蜂飞舞”、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多首观众所熟悉的古典音乐名曲。这些古典音乐在影片中配合大卫的成长过程,除表现他天才的演奏技巧外,也深刻地刻画了他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起到了渲染气氛、抒 感等作用。尤其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作为这部影片的主题曲贯穿始终。在影片的处。大卫在音乐会上演奏着这支曲子。在跌宕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中。乐曲艰深的内涵诱使大卫长期潜伏的心理压抑爆发了出来,最终导致大卫精神分裂。在影片结尾处,在爱人吉利安的精心照料下,大卫的精神状况日趋正常。曾是祸因的拉氏“第三钢琴协奏曲”使他从毁灭中重生又回到了舞台,仿佛是凤凰涅榘。灿烂的生命之光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在这部影片中。古典音乐的魅力得到完美的体现。

今年来,随着音乐形式的创新和发展。电子音乐、流行音乐、摇滚乐在电影音乐中长期占领着主导地位,古典音乐在电影音乐中逐渐式微。甚至有消失的迹象。在电影艺术中,古典音乐面临着双重困境。第一是电影音乐自身的问题,当然也是所有电影音乐形式必然面临的困境。音乐和电影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音乐是时间艺术。它被认为是所有艺术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因为它与人类的内心情感最接近,并且常常是从人类的潜意识里影响我们的情感:第二是古典音乐在自身的诸多特性方面与电影格格不入的问题。首先,那些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交响乐主义诗歌。它们与电影的叙事性、紧凑性和观赏性难以契合。电影音乐所需要的音乐是短小精悍的。与歌剧中拘谨、小气冗长的音乐是完全相反的。其次。所有的歌剧齐奏乐,尤其是较典型的那部分,都带有修辞的音乐标准和一定的社会文化。它们镌刻的是当时代的文化历史语境。它们无法被真实地、完全地置入特定电影的特定文化历史语境之中,因为两者的文化历史语境永远不可能完全契合。由于这种双重困境,古典音乐在电影艺术中举步维艰。

但是,古典音乐由于其独特魅力,仍具有极大的市场的,不能断然抛弃。改造是重生之道,只有改造才能使之更具适应性。更有活力。在不影响古典音乐内涵的前提下,适当的改编会使这一古老的音乐形式更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口味,同时在古典音乐的应用上力求大胆创新而不拘泥于生搬硬套。也有助于将古典音乐的魅力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电影音乐人对所选取的古典曲目一般都要经过不同程度的改编,这样可使人们所熟知的曲目听起来更具感染力。也就是说,古典音乐在影片中的应用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对古典音乐进行的再创作。在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期及其之后的年代里,将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叙事性的改造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电影音乐实践活动:在电影《珍妮的画像》中,蒂奥姆金和赫尔曼都改变了德彪西的部分作品:在影片《西部的执法者》中,维克多・杨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更加舒缓地引用和模仿到了其中。有些时候,完全可以依据影片的需要将古典音乐予以变形。在《金耳环》中,维克多・杨使得瓦格纳的音乐更显讽刺化。在《虎胆龙威》中的《欢乐颂》,作曲家迈克尔・凯曼就引用了贝多芬的曲子来描写和强盗。原来的音乐在这里被赋予了明显的节奏,成为了不断变换的声音元素,一段不完整的乐章。最后当赃物被发现时,音乐又变成了管弦乐的合奏。接着在影片《纽约大劫案》中,凯曼和麦克蒂尔南又联手对传统的《集合到国旗下》男儿们澈了不少改变,如同在音乐中做了一些游戏。使之更生动具体。更好地为电影服务。

第4篇: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18世纪末和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形成了一种追求个性解放,强调个人自我表现和抒发个人感情,反对拘泥形式,凭理智进行文艺创造的文艺思潮称作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的,理想化的,富于诗意的感情重于理智的音乐,在曲调上加强了表现力,扩大了和声的表现作用,在结构原则上打破了对称、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更重视自由。在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闪耀的音乐家,弗雷德利克・弗朗索瓦・肖邦和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就是其中的杰出的两位代表。

叙事曲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裁出现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叙事曲这一体裁发源于中世纪的定形诗,到十九世纪,纯乐器作品中也出现了同样的体裁叫叙事曲。在浪漫主义时期,有许多的作曲家都创作过钢琴叙事曲,他们的作品都带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特色比如:音乐更注重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涌流,旋律更具抒情格调,曲式结构较为自由,和声的运用也较为大胆新奇,但由于作曲家自身所处的时代和民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他们所创作的叙事曲在音乐风格和创作个性等方面也不尽相同。首先把这种叙事曲题材运用于声乐作品之中的是“歌曲之王”舒伯特,而波兰作曲家弗雷德利克・弗朗索瓦・肖邦则把这一体裁首次运用到钢琴作品之中,他是器乐叙事曲的首创人。其后的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等也都创作过。

“艺术同全部社会生活以最紧密的方式联系着:它深刻的反映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倾向,及其受影响的人类的情绪。”同时它也反作用于生活,决定社会的文化结构,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决定社会本身的发展方向,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必须得服从一定的经济规律,一个时期的音乐它受一定社会时期的特征的影响反映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产生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叙事曲也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特点具有浪漫主义时期的特征:音乐中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趣,强调个性,不拘泥于形式和理智,凝结诗歌、戏剧和音乐为一体,出现许多新的突破点:加强了曲调的表现力和和声的表现作用,新的乐器的组合丰富了管弦乐队的色彩性能,打破了传统结构的对称、均衡、更重视自由的东西。

弗雷德利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出生后不久便举家迁往华沙城,从此肖邦开始在华沙读书学习肖邦自幼喜爱音乐这一方面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和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受了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这种影响和熏陶为他以后的创作及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肖邦6岁便开始学习钢琴了,7岁时创作了第一首波罗柰兹舞曲,8岁开始登台演奏,中学毕业后便考入了华沙音乐学院师从约瑟夫埃斯涅尔教授学习对位与作曲,此时他已经开始了早期的创作写了一些波罗奈兹舞曲、马祖卡舞曲、回旋曲、变奏曲、圆舞曲、夜曲等并开始写作练习曲和前奏曲。后肖邦曾定居巴黎,在巴黎他和李斯特、海涅、密茨凯维支、巴尔扎克、贝利尼、舒曼等一些文艺界的知名人士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和友谊,这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和乔治・桑相爱同居近十年间肖邦完成了令人惊奇的大量作品,其创作达到了顶峰,在他全盛期的重要作品中有大部分的练习曲包括:E大调、b小调、a小调。bb小调奏鸣曲、c小调夜曲四首叙事曲,以及波罗奈兹舞曲中的A大调、c小调、#f小调、bA大调等多首。1846年当乔治・桑与肖邦断绝了关系以后肖邦的创作激情急剧下降,他只创作了很少的几手作品,之后肖邦受到日渐严重的肺病过度的劳累以及思念祖国亲人和遭受爱情挫折等多方面的摧残。1849年10月17日这位天才的音乐家终于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只留给人们他的许许多多的名作。”他笔下,把练习曲、谐谑曲等体裁都提高为独立的艺术作品,肖邦还把声乐叙事曲改造成了具有宏伟广阔史诗性的器乐体裁。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了19世纪前半期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被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和反抗的声音。音乐融入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旋律表现力强,极富个性。时而悲伤叹息,时而慷慨激昂,给人以鼓舞,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结。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公元1833-1897年)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被称为“德奥古典作曲大师中的最后一人”,他出身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一个低音提琴手。勃拉姆斯早年师从马克森等学习钢琴,一生广交朋友,深得舒曼夫妇的赏识与支持,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童年的勃拉姆斯,其生活是很困窘的,但同时也受到了父母亲早期的音乐熏陶与教育,这使他从小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勃拉姆斯七岁时,父亲便送他学习钢琴,到十岁时,又兼学作曲。很快,他就能够开独奏音乐会,演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以及他自己的作品,并显示出了超群的才华。在1848 ―1860 年这十余年中,青年勃拉姆斯创作了一批富于理想色彩、充满青春活力的作品。这些作品明朗乐观,处处流溢出他对祖国的山水风光以及对德国民族和民间艺术的热爱。1862 年,勃拉姆斯迁居维也纳,并从此定居下来。在此前后,作曲家的创作已逐渐走向成熟,在闻名遐迩的奥地利音乐名城维也纳,勃拉姆斯迎来了自己一生中音乐创作的最兴盛与辉煌时期。从70 年代至80 年代,作曲家重新在他长于表达深刻思想和广阔社会内容的大型音乐体裁领域里驰骋纵横――他写出了自己一生中仅有的四部构思宏大的交响曲、两部管弦乐曲.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就其内容的深刻与广阔,形式的宏伟与严谨,都达到勃拉姆斯本人以及当时众多作曲家创作中的一个高峰,也使勃拉姆斯的盛名与盛誉达到极点,并由此奠定了他在音乐史的大师地位。1897 年4 月,一代古典音乐大师勃拉姆斯在维也纳的寓所中辞世。勃拉姆斯的作品保持古典音乐传统,不少作品师承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曼等古典巨匠和浪漫先驱的神韵。交响乐作品多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波澜起伏。作品中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肖邦的叙事曲有很多,其中杰出的代表有:第一首《g小调叙事曲》(作品OP.23)“有人认为它是基于密茨凯维支的《格拉辛娜》,但一般认为是基于密茨凯维支的史诗剧作《康拉德・华伦洛德》”整个乐曲彰显一种英勇的民族气节,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英雄气概,鼓舞、激励人们的斗志。舒曼称它为“最热情最富独创性的作品之一。”

作品一共264小节,4/4拍,4/6拍,三段曲式,1836年出版。

第二首《F大调叙事曲》(OP.38)他是肖邦叙事曲中最短的一首。“曲子由几个互相冲突幅度最大的部分组成。”据推测,有可能根据密茨凯维支的长诗《斯维苔茨湖》写成,整首曲子像在叙述一个故事,极具抒情性,旋律均匀流畅,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场景,像一首恬静的田园诗。

作品一共204小节,6/8拍,1936年一主题的草稿产生,1840年出版。

第三首《降A大调叙事曲》(OP.47)是肖邦所有叙事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不似前两首那样激烈的戏剧性,而仅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有人认为它与密茨凯维支的另一首写《斯维苔茨湖》的长诗,叙述对爱情不忠诚的人遭报应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关,但至今很难确认此间的联系。”[5]整首乐曲洋溢着贵族化的风情,流畅,潇洒。这首曲子明显带有回旋曲式特征。

作品共241小节,6/8拍,创作于1841年,出版于1842年1月 。

第四首《f小调叙事曲》(OP.52)是最富诗意,最美的一首也是最后的一首叙事曲。“缺乏较具体的标题性,而是肖邦晚期心情的自我抒发,它基于一个忧郁的抒情性的主题……乐曲最后才出现激昂慷慨的音乐形象。”

作品共239小节,6/8拍,作品创作于1842年,出版于1843年2月左右。

勃拉姆斯生平创作了五首钢琴叙事曲,前四首(作品10)创作于1854年,发表于1856年,第五首(被收在六首小品种),作品118之三创作于1892年左右,在这五首钢琴叙事曲中,被演奏得最多的就是作品10中的四首,有人认为这四首钢琴叙事曲是在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中最有勃拉姆斯味的最初作品。

第一首《d小调叙事曲》作品共174小节,4/4拍,这首叙事曲是根据浪漫诗人黑尔达的苏格兰叙事诗《爱德华》而创作的,作品乐谱上注有文字标题,是勃拉姆斯创作中罕见的带有标题性的一首作品,他以口语化的旋律叙述了故事内容,概括了悲剧性的气氛,全曲分为对比性的三个部分。

第二首《D大调叙事曲》作品总共149小节,采用4/4拍、4/6拍。全曲音色柔和,具有浪漫的色彩,仿佛是一首朦胧的诗,如梦境一般。

第三首《b小调叙事曲》作品共124小节,采用6/8拍。曲调轻快、流畅作品被冠有间奏曲的标题。“舒曼认为这首乐曲是具有魔性的。”这首乐曲虽然轻快,但仍然具有勃拉姆斯的独特的味道。

第四首《B大调叙事曲》作品共148小节,采用了3/4拍、4/4拍和6/4拍。曲调清新明朗。

肖邦和勃拉姆斯同处于浪漫主义时期,肖邦处于浪漫主义的早期,而勃拉姆斯处于浪漫主义中期。中期浪漫乐派比早期浪漫乐派更加热衷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情绪。由于他们所处的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所经历的不同给两位作曲家的创作造成不同的影响,由前所述,我们对肖邦和勃拉姆斯的叙事曲做一个简明的分析:

1.作者及写作背景。

肖邦和勃拉姆斯同处于浪漫主义时期,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作曲家,早年的音乐都体现出他们的乐观、向上的一面,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他们都拥有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音乐特征,而勃拉姆斯则更多的继承了古典音乐的传统技法。

2.节拍、节奏、主题、速度等方面。

他们在节拍上多采用的是复合型拍子。

肖邦的叙事曲多采用6/4拍或6/8拍,采用综合性主题(歌唱性音调、舞曲音调和宣叙音调的结合),在创作主题时肖邦以线状为主,具有主调音乐的特点,主题一开始常用行板(Andate)。勃拉姆斯的叙事曲多采用4/4拍6/4拍6/8拍为主,采用以刻画性格为主的概括性的主题,创作主题以带状为主,具有复调音乐的特点,注重四个声部的运动,和肖邦一样,勃拉姆斯的叙事曲的主题也采用行板(Andate)开始。

3.旋律、织体、音色等方面。

肖邦音乐的旋律具有一种华丽的气质,极具抒情性和歌唱性,强调音乐自身的旋律与装饰性变奏的相互交融。而勃拉姆斯在音乐表现上更加的内在,深沉与复杂,不用华丽的语言,旋律更具有逻辑性,缜

4.曲式方面。

肖邦的叙事曲结构宏大,复杂而独特,形态完整,统一,逻辑严密精巧合理,与其创作中常常体现出来的“即兴性”大多相一致,肖邦是钢琴叙事曲的首创者,叙事曲原为声乐曲的体裁,肖邦却把它发展成大型的器乐曲,并使它具有宏伟、广阔的史诗性,在叙事曲中,肖邦受密茨凯维支的影响,以他的诗为背景,整个叙事曲富于变化,富于戏剧性。勃拉姆斯的叙事曲,多为短小精悍,其容量较小,并没有沿用古代的奏鸣曲式来表达叙事曲。这是因为勃拉姆斯和舒曼一直认为音乐艺术最高成就体现在巴赫、贝多芬等古典大师作品中,他们受到古典主义的影响,他虽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但主观上固守传统,遵循古典。“他之所以选用小型曲式来创作,主要是由于勃拉姆斯的曲式结构是由音乐素材生化而得的。”

“由于二者所采用的曲式结构不同,因而,在小节数上也引起很大的差异,肖邦的四首叙事曲均在200小节以上,篇幅较长。而勃拉姆斯的四首叙事曲均在238小节以下,篇幅较短。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创作音乐主要是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理性则属于次要地位。这一点在肖邦的四首叙事曲中得到了体现。而到了浪漫主义晚期,当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表达个人情感剧烈膨胀的时候,勃拉姆斯仍然坚持不追求形式上的表现,而更注重内容的表达,这一点在勃拉姆斯的四首叙事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5.调性方面。

肖邦的四首叙事曲调型转换频率较高,频繁的调性转换使音乐不断产生冲突,更具有戏剧性,突破古典奏鸣曲式的规范。而勃拉姆斯调性转换频率小,是按照调性布局而建立规范的曲式。

6.和声方面。

肖邦和勃拉姆斯的和声虽然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大小调和和声功能体系上的,但肖邦的和声敢于创新,运用半音化的技法,但勃拉姆斯的和声多继承前人的和声理念,使用大小调的功能性和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

叙事曲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肖邦把原先用于声乐作品中的叙事曲的体裁用于钢琴作品之中,作品受到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影响很深,是诗与乐的完美结合,使乐曲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波兰舞曲的典型节奏。

处于浪漫主义不同时期的两位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和勃拉姆斯各自具有自己的创作特点:肖邦属于早期的浪漫主义乐派,他的旋律极富歌唱性,音色华丽辉煌。勃拉姆斯处于浪漫主义的中期,他在贝多芬的基础上使钢琴的交响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的作品如交响乐般丰满。

肖邦如果是具有创新思想的作曲家,那勃拉姆斯则是继承古典主义时期精华进行创作的的新一类作曲家,他们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发扬,给当时的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由于在肖邦叙事曲和勃拉姆斯叙事曲的风格对比这一领域中涉及的内容很少,因此许多人在演绎叙事曲这一风格的作品时由于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而造成许多缺憾。通过对肖邦和勃拉姆斯叙事曲在节奏、节拍、旋律、曲式、织体、调性各方面的分析,希望能使演奏者更深入的了解肖邦叙事曲和勃拉姆斯叙事曲通过此提高自己的演奏深度,而不是盲目的弹琴,成为“琴匠”,而是正确的诠释作品,和演奏的风格。

参考文献:

[1][苏]阿.瓦.卢那察尔斯基,井勤莉译.在音乐世界中[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4).

[2][苏]阿.瓦.卢那察尔斯基,井勤莉译.在音乐世界中[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3).

[3]杨秦生.关于肖邦和他的钢琴叙事曲创作的探析[J].中图分类号:J624.1文章编号:1008-9020(2001)01-073-04

第5篇: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5岁时患上中耳炎,听力开始下降,四十六岁时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摘 要:18世纪天才的欧洲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向人类奉献了很多充满灵魂的音乐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音乐文化经典。其中艺术歌曲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风格多样、旋律优美、结构严谨,还有一些经典歌曲在艺术歌曲史上也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艺术价值。在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演唱这些短小精悍的艺术歌曲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些作品有着它们独特鲜明的音乐形象和简明质朴的音乐语汇,细腻多变的创作手法,词曲间处处闪烁着莫扎特音乐特有的精致、典雅的光辉。作为歌唱者,演唱他的作品在声音的连贯、均匀、控制等技巧上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训练演唱技巧,更能为以后演唱和驾驭莫扎特其他声乐作品如歌剧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欧洲古典音乐;亲切的平静;声乐演唱

一、莫扎特的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

(一)莫扎特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莫扎特不仅是音乐上面的天才,他再语言方面也是极具有天赋,从他创作的艺术歌曲里我们便可知道,多是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1.意大利歌曲风格:如作品《亲切的平静》就是一首采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歌曲。音乐线条流畅,歌曲旋律优美,如今是许多著名歌唱家音乐会所演唱艺术歌曲的保留曲目之一。

2.歌剧咏叹调风格:如作品《在孤寂的村里》,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少年无意间吵醒了森林里的爱神,爱神用箭射穿了少年,自此少年不再快乐,为爱而伤。

3.儿歌风格:如作品《在初春》、《儿童游戏》、《渴望春天》,最著名的要数《渴望春天》,这首曲子流传至今,有改编成中文歌德《渴望春天》,由此可以看出莫扎特音乐的广泛影响。 4.颂歌体裁:如作品《欢乐颂》,莫扎特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徒,对待颂歌的态度是积极又忠实,他的颂歌题材的艺术歌曲很有研究价值,同时也很讲究演唱技巧。

5.诗歌风格:如作品《紫罗兰》,这首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谱写出来的,诗歌是来自著名的诗人歌德。本首作品在伴奏方面脱离了主旋律,节奏欢快,朗朗上口。 --!>

(二)莫扎特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特点。每个作曲家都有他们各自的作曲风格,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在数量上虽不多,但是作品中同样包含着艺术内涵,有的充满戏剧性、有的积极乐观、有的充满幽默。

1.语言、体裁的丰富性。莫扎特艺术歌曲运用了多种语言,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的意大利语和法语已经运用得得心应手。之所以有那么丰富的语言天赋,是和莫扎特所处的时代、地理位置、种族息息相关的。莫扎特艺术歌曲体裁丰富,如作品《亲切的平静》就是属于18世纪意大利风格的。

2.内容的多样性。莫扎特艺术歌曲内容多样,有意大利式歌曲;有像歌剧的咏叹调;有的像儿歌类型;还有的运用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而成的,这样使得艺术歌曲内容丰富。

3.旋律和声的独特性。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所以在他的音乐中有着古典音乐特有的典雅和高贵。莫扎特大多数歌曲的旋律都以弱起开始,有的甚至连前奏都没有,如作品《紫罗兰》。但是他的歌曲最重要的就是装饰音,这些装饰音可以使整个作品变得生动、活泼。 4.音色的特殊性。由于莫扎特生活在18世纪中叶的封建时期,那个时候人民的声音比较轻柔、甜美。所以这些大大的影响到了作曲家创作的思想标准。此外,音色的运用与调性也有很大的关系,当音乐从大调转到小调时,演唱者往往带有柔和的音色进行演唱。 --!>

二、以莫扎特艺术歌曲作品《亲切的平静》为例分析其歌曲风格特征及演唱特点

(一)《亲切的平静》风格特点分析。《亲切的平静》(Ridente la calma),创作于1771年。这首作品创作的背景是少年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游历欧洲各国,广泛接触各国的音乐风格。就是这样的一个契机,他开始着手创作意大利艺术歌曲,这首《亲切的平静》就是最具典型的意大利风格作品。本首作品由四句歌词组成,歌词主要是意大利文,内容是赞美内心平静和幸福的爱情。作品歌词虽少,但莫扎特将它多次反复,写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三段式。在小广板(Larghetto)的速度的配合下,旋律流畅优美,让人感受到了和谐生活的美好。

(二)《亲切的平静》曲式结构特点分析。《亲切的平静》是严谨的三段式结构,歌曲调性进行为F――C――F,这个结构使得作品充满均衡的美感,同时也奠定了旋律欢快明亮的基调。作品是由弱起展开,虽然歌词不多且多次反复,但是在曲目的中间段稍作短暂分别之后旋律又回到主调上,这样不但不会使人乏味,反而充满了新鲜的感觉。

(三)《亲切的平静》演唱特点分析。作为古典风格作品,一般旋律穿作都会富有歌唱性,气息也要求比较平稳的运行。第一小节旋律是以弱起开始,起音要准确,歌唱力度不能猛,要注意三拍子和附点的节奏,演唱方面要求自然流畅。在第二小节到第三小节之间有一个词需要连读。读(唱)作:nel lal

谱例3-1

第九小节到十三小节的音乐是随着前面旋律变化而来,节奏形式不变,此段在整个作品中起着旋律的承接作用。从十三小节的最后一个十六分音符开始旋律出现了一个大跳,代表着旋律发生转折,在整个演唱过程中气息要保持平稳深沉,在二十一小节上出现了一个倚音(旋律如图中第一个小节),要注意唱作图中第二个小节中的旋律。

二十九小节到四十一小节是歌曲的中间段,中间段由原来的F大调转为C大调,调性的改变使得旋律与前一部分形成对比。所以演唱此段要比前一段情绪上更加的热烈。但是注意莫扎特古典时期的声乐作品情感都是偏于含蓄、优雅。尤其是四十小节中出现的小字二组的A音,一定要保持肌肉放松,避免因为过分紧张导致声音过尖,位置和气息不平稳等。

三、莫扎特艺术歌曲在我们声乐学习中产生的影响

(一)有助于提高演唱技能。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含蓄、高雅、细腻、庄重,所以对演唱者要求也甚高。首先,作为演唱者必须要注意其作品中和声的变化,其次演唱者必须要按照原谱的精确度来把握作品的速度和力度,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莫扎特的很多歌曲中并没有明确的速度指示,通常只有表情提示。再次是演唱者要注意吐字和对音色的控制,要求吐字是因为莫扎特艺术歌曲涉及三种语言,所以要把握好每个语言的特征。最后演唱者要达到歌者、歌词与钢琴伴奏三者合一的完美配合。

(二)有助于提高自身音乐修养。莫扎特的艺术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结合的产物。因为每位歌唱者所附有的文学修养不同,所以往往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显现出很大艺术质量上的差别。对于我们这些声乐学习者来说,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多欣赏中外文学名著,扩充自己的文学知识面,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获得知识,对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自身演唱的体会。演唱这首作品之后,自己对于莫扎特的艺术歌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它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演唱技能,还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

首先从音乐素养方面来看,作品《亲切的平静》是一首典雅的小歌,歌曲虽小,但是感情极具细腻,所以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感情的运用是一大关键。其次从作品节奏和曲式上来看,演唱这首作品要在平缓中带有一点跳跃感。最后是演唱这首作品的声乐专业技能的把握,这首作品要求具有平稳的气息,声音的通透感等,这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通过我对这首作品的系统学习之后,我从中收获颇多,对我声乐演唱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欣珊,周玉明著.《莫扎特之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第7篇: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中国古典音乐注重情趣和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说抽象的文字可以表达抽象的情趣。诗词是用文字来表达人的情感和动人的意境,而绘画则是用图画来描绘美丽的图景。正是受这种意境的影响,中国音乐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文学、诗歌、美术的综合体。所有艺术都是在主观和客观相互关系之间建立起来的,中国艺术中诗与画能做到“互相启发,循环无端”,其实音乐与诗文,音乐与书法,音乐与诗画亦是如此。因此要很好地欣赏中国古典音乐,就要把握好中国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这种意境。在演奏和欣赏一些诗情画意的古代曲目时,我们可以结合诗与画的特征来演奏和欣赏它。那么,音乐和诗书画能够高度和谐统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几种艺术形式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

“宫、商、角、子、羽”是中国古代的记谱方法,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记谱的,有的用于吟唱,有的用于演奏,所以这些中国古典的几种艺术形式都只是用一种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这直接导致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的诗词歌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许多古典音乐的意境只是存在于某一特定的自然境界和生活场景中,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影响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独创力和影响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音乐的融合成为中国古典音乐发展的一个特征。比如:

李白、杜甫、刘禹锡、王之焕、王维、柳宗元等诗人的著名诗篇有的被编成了民歌,有的则以琴歌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尤其是王维的《阳关曲》,更是成为了人们送别朋友经常演唱的曲目。

宋代时期都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扩大。社会音乐活动的重心由宫廷走向世俗。北宋已出现了市民音乐活动场所“勾栏”、“游棚”。适合于市民和文人趣味的诸如词调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得到了尤为迅速的发展。在词体音乐方面,宋代堪称是我国词体音乐创作的黄金时代,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婉约派多以男女之情为主,讲究音律与曲调的配合,而豪放派在词的内容上,打破了音律的束缚,风格雄健粗犷,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张寿祥、岳飞等。如俞之豹在《吹剑录》中所说,“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二、几种艺术形式都受到儒道思想影响

中国的古代音乐家往往也都是以“文”和“画”闻名。受儒、道二家思想的影响,音乐和诗画一样是文人们对天地,对人生,对社会的一项价值观察与评判,是他们心境的艺术折射。文人们通过传统乐器传达出他们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比如:从古琴曲《梅花三弄》、《阳春白雪》、《幽兰》等作品,我们就能看出它们象征一种人格的美好或道德、政治的寄托,而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审美追求。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意境自然是一种恬逸、闲适、虚静、深静和幽远的境界。《溪山琴况》)的唱奏处理方式,均是文人们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人格魅力,而苦心创造的艺术积累和艺术创造。《山水情》的画面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很强烈的文人气质,影片选用古筝作为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法,也就更突显了影片中所要表现的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人格美、意境美的审美境界。

三、几种艺术形式都有浓厚的中国韵味

意境通常我们叫“情景交融”也就是情与景的结合。意境的特点,主要是依据空间境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艺术是作者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表现,但由于所表现的内容、题材、体裁、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性能效果。中国丹青不喜浓墨重彩,诗文讲究言由心生,音乐也注重清新淡雅。音乐与画都追求意境,意境与音乐、画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音乐产生意,画产生境。音乐和意是主观情感,画与境是客观的景象。主客观契合,即音乐中有画,画中有音乐,意中有境,境中有意。

如我国著名的乐曲《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典型的用其独具中国韵律的融诗、画为一体的优秀作品。这首乐曲很好地将诗情与画意融合在音乐中,并带有浓厚的中国韵味。乐曲开篇成功地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样的诗意又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中国古代山水画那种清新秀丽的风格,使人眼前浮现出春江戴月、月潮共生的美丽夜色,它具有的“乐中有画,画中有乐:歌中有诗,诗中有歌”的强烈艺术感染力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中的诗画意境。而中国一首首赖人寻味的古曲就是在质朴的深沉、典雅的明丽、柔美的清逸、细腻的拙直中体现中国文化最为深厚的底蕴。

第8篇: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师范类院校音乐欣赏课与高等音乐专业院校开设的音乐欣赏课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任务等方面等都不尽相同,因此,采用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师范类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

一、要结合音乐欣赏讲授基本乐理知识

在普通高校中讲授《音乐欣赏》课,既不同于音乐院校,也不同于高师音乐专业;这些学校专业性强,学生受过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而普通高校的学生,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大多数学生不识五线谱与简谱,不懂基本乐理;对冼星海、聂耳、贝多芬、莫扎特等中外著名音乐家知之者甚少;对许多中外著名的音乐作品知之甚少。面对这种现状,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将如何把这些学生领进音乐殿堂的大门,并让他们学会理性的欣赏音乐呢?我觉得首先应该给学生讲些五线谱、简谱和基本乐理知识。因为,如果不掌握一些五线谱、简谱基本乐理知识,欣赏音乐非常困难,即使听了,对音乐的理解也是肤浅的,仅仅停留在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作曲家创作歌(乐)曲,如同文学家写小说、诗歌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叫做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诸如旋律、和声、调式、复调、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等。如果不熟悉,不了解这些音乐语言,就会给音乐欣赏带来很大障碍;但光讲这些知识,学生又会感到枯燥。所以,可以把讲授五线谱、简谱和基本乐理知识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多选一些欣赏价值较高的,学生又容易接受的乐曲做谱例。比方说,在给学生讲“休止符”时,告诉他们休止符也是音乐,它是音乐的需要,不是音乐的休息。可以给他们欣赏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乐曲巧妙运用了三十二分音休止符,造成一种风趣、诙谐、幽默的效果;在讲复调音乐时,首先告诉同学们复调是多声部音乐、一个或是多个声部的旋律线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常用的对比复调,是把若干个独立的旋律有机地、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刻画描写几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可以给同学们欣赏了我国作曲家何占豪、陈刚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楼台会”大提琴与小提琴的一段复调音乐,这段音乐形象地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感人至深的爱情。在讲“调式”这一部分时,可以给同学们欣赏了一些自然大调式、自然小调式、和声、旋律小调式、五声调式中的中外优秀艺术歌曲及各种地区、各民族的民歌。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既达到了欣赏音乐的目的,又学习了五线谱、简谱和基本乐理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欣赏》课教学可采用对比欣赏法

为了扩大学生们的音乐视野,提高同学们欣赏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适当采用对比欣赏法。所谓对比欣赏,就是注意音乐作品或体裁中横向纵向的关系,使学生在对比中体会音乐体裁、音乐形象、音乐风格、音乐语言;体会每位作曲家、每首作品、每个演奏家、每个乐器的各自特征。比如,我在讲“小夜曲”这一体裁时,首先要让学生们知道,小夜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含蓄委婉,伴奏多模仿吉它的特点,但同一体裁由不同的作曲家写出来也会同格迥异。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含蓄深情;古诺的《小夜曲》轻盈、恬淡;托斯第的《小夜曲》则热情奔放。同是小夜曲,人声演唱和乐器演奏也会有不同意境。

对比欣赏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音乐欣赏教学大有裨益。

三、要有的放矢的选择音乐作品

国家教委(88)教办字025指出:“普通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要选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的优秀艺术作品,以引导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要正确处理本民族和国外艺术,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丰富他们的审美感受,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

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犹如浩瀚的海洋,我们在短短的选修课教学中,只能撷取的几朵“浪花”奉献给同学们,这就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材,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给同学们欣赏。目前普通高校的许多学生在选修音乐欣赏课之前,对音乐的了解仅仅是知道一些流行歌曲。这些歌曲中有些思想性不强,有些作品格调也不高,对学生的身心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在讲各种体裁的歌曲时,可以给学生们欣赏许多大陆优秀歌唱家演唱的艺术歌曲:如施鸿鄂演唱的《满江红》、叶佩英演唱的《我爱你,中国》等。同学们反映,听了这些歌曲非常振奋,使人产生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产生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的热爱。

还有许多学生在选修音乐课之前,觉得严肃音乐(古典音乐)神秘、深奥,担心自己听不懂。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给学生欣赏器乐作品时,选择上注意由浅入深,先欣赏中国作品,再欣赏外国作品。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说过:“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之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其音乐根植于民族音乐的土壤中,如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春节序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格林卡的交响幻想曲《卡玛琳斯卡娅》、德沃夏克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等,都是优秀的范例。经过老师细致的、深入浅出地讲解,大部分同学都能听懂音乐的内涵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很多同学由此产生了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有的放矢地选材使我们的《音乐欣赏》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既让学生掌握了音乐知识,学会了欣赏音乐,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教育。

四、结合《音乐欣赏》讲授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

此外,?要结合《音乐欣赏》课给学生讲一些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这是欣赏音乐非常必要的。由于每位作曲家生长年代、生活环境、各人经历境遇的不同,其创作风格个性也不尽相同。聂耳和冼星海之所以能写出《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优秀作品,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的年代,我们的国家、民族处在危难之中,中国人民奋起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激励着他们写出这些振奋人心、鼓舞人们斗志的作品。贝多芬之所以能写出《英雄交响曲》、《欢乐颂》等许多具有英雄性的音乐作品,除了自身性格外,和他生长在法国大革命时代,崇尚自由博爱有关;门德尔松的作品富有抒情浪漫气息,与他生长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出生于富庶的家境也有关系;波兰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弗雷德里柯.肖邦,在他年轻去法国留学时,他的祖国被沙皇侵占,祖国沦陷,他在极度的悲愤中写下了《c小调革命练习曲》、《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等包含着爱国激情的作品。不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和历史背景,会影响音乐欣赏的效果。

五、《音乐欣赏》课教学可适当使用电化教学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化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当代大学生追求理想,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高校中有必要使用这种适合青年特点的教育方式,“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有目的传播教育信息”。音乐的美也有很强的观赏性,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如果适当的应用电化教学手段,会使音乐欣赏课更生动。音乐欣赏课中的电化教学可包括两个方面:(1)音乐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作幻灯片、PPT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可以包括基本乐理知识,音乐史知识,或是所要欣赏的歌曲或乐曲的背景制作;(2)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购置CD或VCD等音响资料,无论演奏或演唱都要挑选最高水平的,也可以挑选内容相同、演唱与演奏形式不同的音响资料。(3)音乐教师可将电台或电视台所播放的音乐节目录制下来,在课堂为学生播放。音乐欣赏课中的电化教学图文并茂、感染力强,能够将音乐形象直观的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但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忘记电化教学只是诸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六、《音乐欣赏》课可采用多种形式授课

在普通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学方式要灵活,不要局限在单一的授课形式上,对于中型、大型乐曲体裁,特别是思想性强的作品,比如中国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德国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捷克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等都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多谈体会感受,通过讨论,把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学生心里,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另外,写听后感也是很好的方式,学生通过思考,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会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讨论和听后感也会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探索的一个热点。教育部也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以及一系列相关规定。

第9篇:古典音乐的体裁范文

如何加强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要加强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除了开设必要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以外,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再好的音乐也听不进去,对学生来说只是无意义的声音,根本谈不上接受音乐审美教育。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并进行审美教育,审美兴趣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我们音乐教师的音乐审美教学。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寻求音乐作品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欣赏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就是通过该曲优美动动人的乐曲和迷人的意境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浓厚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古曲中委婉细腻的旋律和流畅多变的节奏来领略曲调所描绘的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尤其是琵琶独奏出的轻柔透明的泛音,把江南水乡的优美意境刻划得淋漓尽致。在欣赏乐曲时,可以使人们久久地沉静在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草摇曳的迷人意境中,从而激发出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浓厚兴趣。

二是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如何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所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音乐审美的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时,可以通过音乐优美典雅的曲调和舒缓的节奏,想象出乐曲所描绘的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动人画面。乐曲最后用渐次加快的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更可以使人想象出渔民满载而归,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美妙的音乐、大自然的美景和渔民的喜悦心情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令人顿生无限向往之意。

三是要掌握音乐审美的不同层次。音乐是一种表现艺术,它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用文字概念来描绘具体的人和事物,确切地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也不能象摄影、绘画那样通过具体的视像来再现生活的瞬间;更不能象戏剧、电影一样几乎能表现生活本身的真实面貌。于是,当高低起伏。强弱交替、快慢不等的音乐响起来时,学生们不禁要问:“音乐表现了什么?”“怎样才能感觉到它的美?”其实,喜爱音乐的人们,大抵都能哼唱一些歌曲,而这些歌曲的曲调亦大多与哼唱者的情感相一致。一般是心情高兴时,大多哼唱一些表达愉悦感情的曲调;心情郁闷时,大抵哼唱一些表达悲伤情感的歌曲。这说明音乐是最善于表情达意的情感艺术。音乐是最足以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的艺术,最具有鼓舞人心、陶冶情感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时,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可以凝聚成千上万名中国人杀敌抗战的决心的原因。音乐不但能把人们的表情、语调加工提炼为音乐的旋律,使之全面音乐化,而且能常常换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加深其艺术感受。这就是音乐成为宇宙之间共通语言的原因。正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使得人们对音乐有早于对语言的认识。这个良好的开端,可以使人们稍作努力,便可跨进音乐审美的大门。由于跨进音乐审美的大门的快与慢,可以将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体验感情的层次。音乐是一种善于描绘感情的艺术。当你沉浸在或清新、或幽雅、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奋、或豪迈的音乐之中,你的内心会立刻涌出一股抑制不住的感情潮流。如欣赏古代歌曲《满江红》时,音乐中那感情淳厚、昂扬壮烈的音调,会使你精神陡然一振,令人不禁油然而生效法前贤献身祖国的崇高情怀。其次是美感的升华。在音乐审美中,美感的升华要求审美者在体验感情的基础上,提取出最能体现作品内容与情绪,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形象特征等典型的美感信息作为引申发展的依据,来陶冶自己的情感,并将之塑造成一种恒在的审美素养,并借此能在万千音乐中,能瞬间找到与此相应的音乐信息。同样以欣赏古代歌曲《满江红》为例,前一层次在欣赏时,会产生一种壮怀激烈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产生,只在于音乐的氛围之中,而后一层次的欣赏,则不但会产生一种壮怀激烈的的情感,并且能在此一情感上,长久生发出一种爱国的激情,并逐渐把自己培育成与岳飞一样的人,即使未在音乐的氛围中,亦能想象这种音乐所产生的壮怀激烈的氛围,并油然而生发出一种长久效法岳飞,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所谓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素养的培育,进入到这一境界,便达到了我们所期望的教育目的。而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也正是基于有这样两个层次,才能采取分层次的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圆满地达到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