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020―03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研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近年来,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认真贯彻《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主线,聚焦课堂教学,以抓课标、立规范、建机制、搭平台、强队伍,创新教研模式,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素质为策略,在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服务和专业发展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究与实践,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助推老师专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积极推进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1. 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研发教学与评价指导意见,规范教学行为。为了帮助教师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育教学与评价方法,从2010年开始,甘肃省教科所组织学科教研人员基于课程标准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指导意见和教学评价指导意见。首先,对全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学科教学现状进行全面调研,教师普遍反映课程标准要求比较宏观,专业性比较强,基层教师难以深刻领会和运用,需要进一步解读指导。因此,我们组织专家团队基于课程标准研制各学科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教学评价指导意见,作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指导,帮助教师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要求,树立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认识。其次,为了增强科学性和操作性,在教研机制上创新,整合省、市、县三级教研部门力量,组建甘肃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专家库,在全省范围吸纳一大批教学研究专家及兼职教研员,建立了覆盖基础教育各学科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科教学教研专家团队,发挥基层教研部门职能,整体提升全省教研水平,实现教研协同创新,集体研发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16个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和教学评价指导意见以及甘肃省普通高中15个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对国家《课程标准》进一步细化,更有效地提出教学指导意见和教学评价指导意见。再次,确定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两个指导意见”在白银和酒泉两个市进行了半年的试点使用,进一步修订完善之后,印发到了全省各地各校使用,推进了《课程标准》的落实,成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2.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开展教学技能大赛,深化教学改革。为搭建甘肃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平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从2013年起,教科所与省教科文卫工会联合举办“甘肃省中小学(学前)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将中小学(学前)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纳入甘肃省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学科素养考核为主要内容,把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为了办好这项活动,我们注重整体谋划,系统设计,基础教育全学段贯通,全学科覆盖,每年举办一期,涉及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共18个学科,三年一周期,循环滚动式进行,省、市、县三级联动,自下而上分级搭台,优秀者参加省级大赛,学科教师参加观摩研讨交流。技能大赛从设计和实施上,均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根本在它于基于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技能标准,以学科教学改革为导向,以教学技能标准为引领,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这项教研活动,为我省广大教师搭建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和促进专业发展的平台,引领学科教学方向,传播教学新理念,探索高效教学模式,交流教学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基于个性化发展服务,实施“教研小分队”行动,探索教研新方式。教研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教学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为了加快教研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的个性化需求,省教科所组建了由教研员、高校专家、一线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研小分队”,整合省内优质资源,源于基层、服务一线、贴近教学,开展了新型教研方式的尝试和探索。“教研小分队”通过专家报告、名师献课研课、互动研讨等方式,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传经送宝,受到一线教师青睐。通过活动的有效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组织实施中注重省、市、县、校等各级教研部门的有效参与,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活动层次和内涵不断提升,教研与科研并重的发展思路在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实践,小分队在“提升教研工作内涵和质量,促进新型教研文化形成”发展方向的指引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促进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彰显教研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强化了各级教研部门工作职能。开展以有效的学科教学研究指导为抓手的“教研小分队行动”,是推进《课程标准》的落实、促进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和重要举措。
二、以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建构为抓手,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1. 聚焦课堂,推进教学方式转变。开展名师现场献课示范引领活动。每年我们分学科定期组织在全省或选送到全国参加教学评比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进行名师献课示范活动,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在教研部门引领下,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在区域内整体推进,通过同课异构、校际联盟、区域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探索、实验、推广了一批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出了一批亮点学校。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讨交流。各级教研部门把有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作为教研中心工作,重心下移,指导辖区学校通过“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教研活动,倡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研究中升华,要求老师提升专业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责任与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依据学情、教情,凝聚共识、人人参与,进行了有内涵有深度的教学改革实践。与省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每年的高中校长论坛中均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主题之一,以此为契机,推动全省高中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开展优秀教学模式(方法)总结推广。为全面促进各地各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并及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发现问题、解决疑难、科学引领、共享成果,从2015年开始,我们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全省中小学优秀教学模式(方法)征集评选活动,通过征集评选活动,以评促建,规范教学模式构建,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对征集评选出的优秀中小学教学方式(模式)在全省各学科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或重大研修活动中进行展示、交流、推广,全面推进教学改革试验与研究。
2. 课题驱动,破解教学改革难点。以教学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是我所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化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策略。一是注重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组织与管理。每年进行一次教学课题立项申报评审、立项课题中期检查、课题结项评审,并定期举办教师科研方法与课题研究指导培训,以课题研究为驱动,引导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注重研究过程的体验与参与,基于教学重难点问题的解决,通过课题研究提升广大教师的课程教学理论水平。二是促进专项课题驱动。高中课改启动之初,为了加强省课改样本校建设,设立了高中课改样本校专项课题,围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14个方面,每校设计一项课题,进行先期研究实践,每年定期进行课题成果阶段交流,发挥了样本校的示范辐射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课改,2013年,省教科所与省高中课改办联合设立了课改专项课题,聚焦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整体设计谋划,由学校骨干教师领衔,破解课改推进中的重难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所在全省中小学建立了50多所教育科研实验校,通过设立教科研实验校专设课题,推进校本教研机制建立,并持续进行课题研究的规范化指导,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实验校一批名师正在崛起,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有益探索。
3. 同课异构,搭建研讨交流平台。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级教研部门为了深入落实课程改革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持续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系统搭建诊断问题、研讨交流、总结经验、提高实效的教研平台。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以“推进有效教学”为目标,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交流观摩活动,通过“同课异构”、 “优质课”竞赛等教学观摩活动,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交流中碰撞升华。通过学习、比较、借鉴与反思,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变化。一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单一教学目标正在被知识、能力、情感价值三位一体教学目标所取代,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代学的教学构架正在被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更加注重教与学的有效性和多样化;三是传统教学手段和方式正在向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方向转化,更加注重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四是教师的角色也正在由教书匠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更加注重对教学的反思探究与自身专业发展。
三、以远程研修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
1. 开展骨干研修,提升学科领头人的课程领导能力。一个地区教学质量的高低系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所学校学科课程教学实施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课程领导能力。为此,高中课改启动后,我们连续四年组织每一所学校的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课程标准执行能力提高培训,把学校的学科教研组长做为学科领军人物,分期分批组织集中研修,按照需求进行研修模块设计,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学校学科课程建设与领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教学案例分析等相整合,确保了高中新课程的平稳有序有效实施。
为了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课程实施能力,省教科所从2008年开始,基于甘肃基础教育教研网平台,先后组织开展了五期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骨干教师远程研修,取得空前的效果。来自全省各地的累计37622多名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远程研修,对进一步深化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组织全员研修,提高全体学科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我省自2010年进入高中新课改以来,为转变全体高中教师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每年持续精心组织省内高中教师新课程网络远程研修,进行递进循环式培训,为高中新课程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网络远程研修活动中,不仅有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建立了“学习―反思――研究”的教研机制,还开展了教学小课题研究,加强教研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注重教研实效,形成教学问题的课题化,课题研究的有效化。网络教研远程研修致力于教研与培训模式的创新和整合,为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边缘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依靠教研系统的体系优势,赢得了我省中小学校和教师的青睐,对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专业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顶层设计科学,基于教师需求、研修模式创新、机制建立完善,创立甘肃网络教研特色,受到我省各市(州)、县(区)和学校青睐和积极响应,也受到兄弟省份教科研部门的广泛关注和学习推广。鉴于出色的成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授予我所“新课程教师研修基地”。网络研修的开展,探索实践了由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学校组成的三位一体网络研修管理新模式,成为网络研修取得成效的有效保障;丰富和完善了我省中小学主题教研、校本教研、校际教研、区域连片教研、网络教研等五位一体的多元教研模式,丰富教研内涵,增强了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大力推进考试与评价改革
1. 开展学业质量监测,注重分析反馈指导改进教学。省教科所从2007年起基于国家项目“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在甘肃开展三年实验研究的成果,初步建立了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与分析反馈省级层面的工作机制,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验与研究。一是2007年甘肃作为中西部唯一省份,首次参加国家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并开展监测工作,举办“国家甘肃省中小学学业质量分析项目”反馈会议,邀请教育部领导和专家通过丰富详实的分析报告,对我省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现状进行了科学的诊断与评价,指导各市(州)以及项目县学习与研究国家报告,改进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二是组织省内学科专家,分学科解读国家报告,分片分区进行反馈和指导,为改进基层教育教学提供支持。三是组织研制“甘肃省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与反馈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和提高全省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的建议,受到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此项目的实施,使我省率先开展学业质量监测研究与实验工作,开辟了新时期教科研发展新领域,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价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撬动甘肃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支点。
2. 研制“学科质量标准”,推进课程标准落到实处。2011年,由我所组织设计、被国家审批确定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及评价办法研制”圆满完成。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为:一是积极协调在国家专家支持下,联合试点市县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学科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的研制,并经国家专家审定定稿,研发学科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解读,编印学科质量标准、评价办法和两个文本解读,配发各试点市县及样本学校教师用于指导教学。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近日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将对进一步深化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产生重要意义。二是每年定期组织召开本项目研讨交流和培训会议,推进试点市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团队专业能力建设,落实项目目标,定期编发项目工作简报,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组织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四个学科质量监测工具,研制《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指南(试点实验用)》,组织研制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监测学科分析报告、数据分析报告解读。此项目的实施,探索形成了由教研部门主导,教研人员、高校教师、中小学骨干教师三位一体协作攻关的专业支撑团队机制,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合作探究或协同新模式。
3. 推进“三考”改革,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导向功能。近年来,省教科所不断深化全省基础教育考试与评价改革研究,积极开展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简称“三考”)的改革研究与命题服务以及专业团队建设等工作,每年分学科研制出版《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解读》(《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命题指导纲要》)、《高考试题与评卷质量分析研究》等丛书,指导一线教学。每年春季和秋季分别组织全省高三学科教师进行高考复习研讨与专题培训,每年3月和4月分别组织实施全省高考诊断考试,基于课程标准,研究考试大纲,诊断查缺补漏,分析反馈指导,有效科学导向,不断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考试与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中,我所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完备的工作机制,组建并培养和培训了一支命题专家团队,赢得了各市(州)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学业评价;误区;症结;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1-0011-03
一、通向歧路的学业评价
(一)概念理解误区:将学业评价等同于学业考试
评价和考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业评价也不同于学业考试。评价是一种价值的评定,其核心因素是一种价值取向。考试则是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考查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其核心因素是知识、技能和能力。可是人们在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的时候常常将这两个概念混淆,没有分清考试与评价之间的关系,对评价的理解简单化,甚至以考试代替评价。这种模糊评价与考试关系的做法不但在日常教学中存在,而且在一些关于学业评价的学术研究中也存在。许多关于学业质量评价研究所采用的数据都是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业考试成绩。研究者常常运用现成的由学校或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的考试数据作为评价研究的原始资料。一些关于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结论都是基于各种现有考试成绩得出的,这些研究一般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业进行数据的分析。在得出结论的时候没有对学业质量标准是什么作出判断,只是对现有考试的结果进行现象和形式的对照分析,学业质量本身的标准没有被深入研究。这种简单化趋向使学业评价在信度和效度上出现了偏差。
(二)价值认识误区:过于重视分层和选拔功能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评价,我们不是缺少方法而是缺少正确的价值导向。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学业评价过程中,对评价价值取向选择的意义大于对评价方法选择的意义。只有在评价的价值取向是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学业评价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上产生了偏误,尽管在评价的过程中运用了非常科学的方法,其评价的结果也将必然失真。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采用好的方法,而是没有考虑到学业评价的应然价值取向。
义务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基础素质的教育,义务教育不应具有分层筛选的功能,其价值取向是要让全体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上达到一个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义务教育的学业评价也必然是保证全体学生全面合格的评价。如果忽视了义务教育的这一特点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然而在义务教育学业评价的现实中,义务教育的义务性并没有被充分体现出来,人们往往在追求“优质”的美好目标下无视义务教育保证全体学生全面合格的基本责任。义务教育的学业评价被错误地当作个体升迁和社会分层流动的标准,全体学生的全面合格没有被作为学业评价的核心目标。
(三)方法使用误区:评价指标过于量化和细化
人们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的时候常常过于重视量化的指标,总是习惯于以某种量化的数据、符号来对学生的学业发展作出标识,将完整的教育目标化解为一个个数字或符号。这种细化和量化的方法使评价过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种可操作性似乎说明了评价的科学性,但正是由于这种可操作性,学业目标的整体性在评价过程中被忽视了。目前的学业评价中有一种通常的做法,就是在评价的时候对现有的课程标准进行细化,课程标准的一块块内容被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发展指标。这种将课程标准细化的研究增加了评价的“科学性”,也提高了评价的“效益”,但有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教师来说,那些建立起来的质量指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是对学生来说,那些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量化的素质被忽视了。并且人们在将教育目标分解的时候所选择的具体指标是有轻重权衡的,那些通过纸笔测验的指标内容要远远大于那些不通过纸笔测验的内容,对学生学业的知识、技能要素的重视要远远大于对品德素养、情绪情感要素的重视。
二、没有科学理解学业质量标准
(一)如何理解学业
辞典意义的“学业”阐释的是学业概念的一般性特点,所有学校的学业都具有这种一般性特点。正是由于学业的这种一般性特点,我们在理解学业性质的时候就不能只考虑到学业的这种一般性,而是要根据具体的不同阶段学校的性质来理解其学业的不同特点。基础教育学校的学业不同于非基础教育学校的学业,基础教育学校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不同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由于不同阶段学校办学目标不同,学业的重点是有区别的。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业内容确定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列的学业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一个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学业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无轻重大小之分,也无主次之分。人们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俗称的“主课”“副课”只是对义务教育学校课程的一种非专业性的理解和表述。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内容涵盖了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全部基本品质,包括一个人的行为、情感、认知和品德,以及这一切所依托的健康的身体素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内容其实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发展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合格性、全面性、身心和谐性的特点。
(二)如何理解学业质量
质量是一种品质,学业质量是一种学业的品质。品质的理解可以从量的角度出发,进行量化指标的衡量,但这种量化指标的衡量只是品质的一个方面;品质的理解还可以从质的角度出发,对品质的各个方面进行质的研究。很多情况下,学生学业评价中的质的内容是不可以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质的研究对人们正确地认识品质非常重要。对于学业的品质我们不妨像对一道菜的品质一样进行研究。首先从整体上对一个学生的学业进行认识,这种认识是综合的、模糊的、粗略的,只是就是否符合一个健康公民的素质要求而言的。教育的出发点和终及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学业评价首先是对一个人的评价,评价要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然后在一个完整人的认识基础上再进行量化指标的研究,把量化的分析建立在质的判断的基础上。量化的指标只是对一个完整人评价的参考,先通过质的判断然后用那些可以量化的因素来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分析,依照一定的指标作出判断。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性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体系应由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部分构成,基础性发展目标是指“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科学习发展目标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要合理均衡地兼顾这两个部分,不能有所偏重。
(三)如何理解学业标准
理解学业标准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学业标准是不是仅指“书本学习”?学业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部分学生?学业标准是针对某一阶段的所有学校还是针对部分学校?如果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一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标准,就不难发现人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评价实践中对学业标准的理解存在着偏差。首先,在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时候,人们过于重视“书本学习”的知识、技能,对书本以外的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的品德习惯、身体素质重视不够。学校教育中,即使是品德思想的评价也常常是对品德思想涉及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记忆,对品德思想的外显行为和内化习惯重视不足;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即每一个正常的能进入学校学习的儿童都要接受同一个标准的学业评价,全体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学生都必须达到最低标准的要求,这个最低标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全国统一的;第三,既然国家提出了实现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国家就要在资源配置(包括物质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配置)上保证所有学校都要享受到义务教育学校所能够享受的最基本待遇,这种基本待遇没有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的区别、没有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区别、没有富裕阶层儿童就读的学校与贫穷阶层儿童就读的学校的区别。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的几个特征,即全面性、合格性、同一性。就是说在标准涉及的内容上要求重视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养成的综合基础素质,在标准设置的条件上要保证每一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的儿童达到基本素质上的合格,在适用对象上要使全国统一运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适龄儿童。
三、建立科学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系
(一)指导思想:保证基础素质全面合格
以基础素质合格为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的应然选择,也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本质要求。把这种学业质量评价的应然选择与课程标准的本质要求密切结合起来,将义务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和本质要求转化为实践操作层面的学生学业质量合格性标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义务教育的评价应当由选拔性评价转向合格性评价。以素质合格为标准的学业评价关注的是优质教育,其目的是要实现“学有优教”。优质教育理论所关心的不只是教育权利的公平,还包括教育过程的公平、全面发展的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是为了培养负责的公民,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优质的义务教育要为培养负责公民打下合格的基础。
基于素质合格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义务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素质合格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的性质,把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构建基于人全面综合发展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体系。让所有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业学习的学生通过素质合格的学业评价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从而消除学校生活中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让从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教师胜任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乐于教学,快乐而严谨地发展自己的专业;引导家长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角度关心孩子、理解学校。
(二)实施途径:强化综合素质测评
“素质合格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系”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适当降低评价内容的难度,淡化考试评价的选拔意义,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形成全面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选拔性考试常常是在试题的难度上做功夫,提升试题的难度而不是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让少部分人通过考试,以达到区分和选拔的目的。如果将这种方法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评价上,首先是目的错了,其次是手段错了。如对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的测试,如果测评者以选拔为目的进行命题,则可考的内容浩如烟海,问题千头万绪,试题就免不了偏难怪异,老师和学生就会为了应对这种考试而放弃阅读,去猜题押题,对日常教学产生及大的负面影响。相反,如果命题者把测试的内容降低,放在常识上,不让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就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作品的阅读本身而不是考试上。目的、手段正确,测试的效果也达到了。
【关键词】小学师资;综合素质;校本研训;发展策略
一、小学师资素质提升的研究意义
新课程改革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出了新的紧迫的要求,尤其在现代校本制度建设背景下的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研究,对教师作用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内涵的理解也在相应的丰富而深化。比如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校本研究”。主张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乃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三大核心内容。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继研究“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与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此三个维度规范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但是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策略校本研究,却相对淡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提高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研究将成为本区域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校本课题。怎样才能让小学教师真正融入新课改之中,让广大小学教师在原有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提高本校教师整体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成为我校校本研究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我校(小学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师素质提升活动,效果显著,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学校也在此活动中取得了丰富的研训经验,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适应社会发展和义务教育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是目前教师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步骤,更是有效发挥教师专业职能的研究智慧。同时,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策略校本研究,强劲拉动本校教师的校本研训工程建设,在专业引领之下,教师自主发展跟进,有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建设的步伐,也使教师专业成长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主张探究的具体目标,是使教师能够认识并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目标、相关政策,树立起全新的义务教育理念;使教师能够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框架结构、基本内容、评价办法、管理体制等,转变其研训行为和教师培训方式;使教师能够掌握并应用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各学科教学实施建议,改革的突破点,更新教学技能,改变教研策略;在课题研究中注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适应与提高理念,帮助教师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的义务教育师资队伍。
二、小学师资素质提升的研究内涵
针对我校小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现状,按照目前课改的教育资质要求,遵循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建设思路,鼓励小学教师积极开展学习、研训、反思、互动活动。通过培训报告会、专题研讨、读书沙龙、经验互动交流等形式,丰富教师的学习生活,推动教师逐步提升义务教育专业素养;搭建教师网络互助平台,创造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究特色。拉近各学科间的素质能力差异,形成能力提升同伴研讨氛围,落实校本科研促进校本教研的工作方略;营造小学教师专业引领机制,提高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利用我校的名师工作室,搭建名师与中青年教师的互动合作平台,构建名教师示范、灵活、开放的信息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模式。一是聘请区域知名教育家、名流教师、学科特级教师等为工作室顾问,名师工作室学科领衔人为导师,从教育理论到教学实践,从学科专业到教育专业,实现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典型引领。二是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建设名师工作室博客网站,领衔人通过教育博客推介自己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在网站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纾解小学老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信息化教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与反思的交流平台,激发青年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智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交流,自主校本研修,形成一种灵活、开放多元的新型协作的信息化教学教研文化;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增强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自信心。要搭建两个平台:一个是学校的研修舞台,学校帮助和鼓励进步较快的教师登台亮相,定期汇总经验,形成教学反思;另一个是全体骨干教师参与的具有导向作用的信息化教学“导学案”的研发平台,集中集体智慧,共同参与学习,适时补充修正“导学案”的不适应性实践因素。通过这两个舞台,让教师充分展示高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培养了教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水平;引导制订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计划,造就信息化素养提升校本研究学习型与研究型骨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有机结合,在学校整体的大环境下形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把教师的个人信息化专业素养提升校本研修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校本制度建设的发展性举措。通过目标指引,让小学教师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校本培训为龙头,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各科教研为两翼,打造综合性教师研训特色。通过校本研究实践,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培养一批信息化素养提升教研型骨干教师,促进自己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综合教育素质。
三、小学师资素质提升的研究焦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核心素养;教师
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到了初中阶段,这一时期正处在链接小学和高中阶段学习的关键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教学的重难点训练是学生的拼音识字、基础的读与写能力,进入初中后则是在小学六年的学习后更进一步,从更高层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它要求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综合教材知识内容与个人情感态度与思维能力等深层知识体系,使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得到拓展和深化,为高中阶段更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学科的价值引领和情感教育作用使很多学生自幼受到熏陶,并成为其人格思想发展的重要启蒙课程,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身心记忆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语文教师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参与学习中认识语文、重视语文和热爱语文。
一.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基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我国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它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及今后工作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当前,知识经济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并以其快速高效的方式取代了人类的部分工作,若要不被替代,从基础层面加强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是切实而必要的。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是基础性学科,也是他们展开日常活动的交际性工具,学生只有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才能在各个领域知识的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基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科学认知初中教学任务繁重,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较为关键的一环,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其写作技巧、文体知识、口语交际能力等,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兼顾到所有的核心要点[1]。其次,作为一门感性思维较强的课程,语文不像数理化课程那样有准确的界定结果、明确的概念界定和清晰的操作流程,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是在师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流互动中达成的,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科自身特点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2],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思考角度之间的联系,善于从辩证角度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及时改进和优化自己在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开展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创新性教学,使学生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中切实得到成长与进步。
(三)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课堂教学人本主义学习的理论中指出人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全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尊重、平等为原则展开教学,顾及、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该理论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做了清晰而明确的划分,即学生始终是课堂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辅助地位,要尽量避免越俎代庖,明确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助推者。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情况,结合当地教学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在可允许的条件内将语文课堂扩展在教室之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与自然、人事、文学的交流互动中学会辩证思考,这样就由教师单向传递信息的模式向师生共享、同学之间互相探讨的合作型交流模式转变,另外,此理论还强调情感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与导向作用,这在语文的学习教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语文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学生在阅读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中使学生体验文学的文化价值意蕴与文学美感,因此初中语文课堂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在文字与文学的熏陶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便在认知与情感的有机融合中得到培养。
二.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措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扬弃传统教学方式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兼具文学性与工具性的双重属性,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着重锻炼学生的应试技巧,在授课时也只是单纯利用传统教学工具,如粉笔、黑板、教具等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方式循规蹈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渐偏离了语文学习的最初目标。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对文字美的感受的培养也是当前教学方式中所忽略的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出发点固然好,而对学生如何阅读、如何辩证思考和理解的方法却只字不提。实践证明,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若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势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摒弃其糟粕,从根本上转变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结合现代化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发挥最大效用。语文课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同时也是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导入口,教材包含的内容囊括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让课堂有活力,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为导向,将语文教学与文学、与实际生活、与学生的爱好尽可能地融合在课堂中。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导入与语文课堂相关的影视剧、歌曲、话剧等,通过学生热衷的方式来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了解语言文学艺术,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翻转教师教学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传统的教学实际中,大部分情况都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按照既定的课时计划向学生笼统灌输语文中的文学常识、人物形象和主题分析等知识,学生在台下聆听、做笔记、完成作业,将知识点囫囵吞枣地吸收,这样被动的状态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大大削减。在新形势下,教师要摆脱传统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做一个善于启迪、善于引导的艺术教育家,在能教与会教之间做到得心应手,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炉火纯青的教学技巧应对初中语文课堂,在教与学、师生互动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科学合理的初中语文教学理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导者,让传统的“灌输型”授课模式结合“启发型”、“讨论型”、“自学型”的新型学习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实践表明,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的交流探讨中,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和深入。因此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将课堂交给学生,例如,可以分组让学生来讲述一个与课本有关的故事,分析一个人物形象,学生可以通过演讲、辩论、多媒体演示制作演示等形式来参与课堂,在加强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的同时也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历练。其次,教师还可运用语文教材内容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来改编小说的一个情节或者扮演戏剧中的一幕,让学生尽可能地融入剧本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作品情感,融入语文学习,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运用能力与拓展能力。
(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拓展课外学习能力元代关汉卿曾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是说只要做了一天的老师,就会终生受到学生们像父亲那样的尊敬。可见,师长在我国固有思想意识中与严父的角色相当,部分学生秉持着唯师是从的理念。当然,尊师重教自古便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值得人们始终如一的继承。但是,如若将“尊师”演变成“惧师”,这便与提倡尊师的出发点相悖,无法形成健康良性的师生关系,势必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体验大打折扣。新形势下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者,交流探讨的互助者,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与学生构建平等交流、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自由、轻松的语文学习情境,留给他们自我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个体间差异,激励学生克服胆怯和畏难情绪,充分表达自我观点和见解,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另外,在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学生课外活动与语文学习的衔接点,拓展教学内容,通过课外作业、小组讨论、开放式讨论等多样化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是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熏陶,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主导者,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深化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了解与热爱。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对现存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做到足够的重视,并对问题根源进行深入的剖析,意识到优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后能够带来优异的教学成果,这样才能创新教学思路,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
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69-01
小学科学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科学意识,学习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动手能力,激发科学创新意识。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例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等诸多问题。为了达到教学要求,起到小学科学教育应有的效果,小学教师必须予以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科学教育分析
小学科学,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着系统详细的介绍: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其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科学更讲究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学生应达到“乐于动脑,勤于动手”的科学学习方法,讲究实用性和创新性。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是以往被动式的接受,而是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着更鲜明的特点:首先,知识的综合性强,对学生要求较高。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知识;亦包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掌握较好的教学方法。其次含教学内容层次丰富,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较高,教师要学会把小学科学的课程在综合的基础上分类,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最后,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求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也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保护个性发展。
二、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水平日渐提高,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科学人才,有必要对孩子从小进行科学教育,使之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并激发其科学创造潜能。人才的培养,从教育抓起,教育的起步,从娃娃抓起。因此,小学课程的开设,有其不可替代性。
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学生眼界的开阔,学生在科学课上可以学到许多在其他课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了解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世界各地的人文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妙所在。其次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科学课这一综合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掌握许多综合性的学习技能,包括探究式学习,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最后是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也是小学科学课程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是精髓所在,从小学开始学习科学知识,在潜移默化间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从而引导他们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因此,小学课程的开设有着重要意义,是新课改推行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各个学校必须加以重视,正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不断总结,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较年轻的小学教育学科,各个小学的科学教学经验都不丰富,也很少有先例可以借鉴,在方法的总结和课程开设等方面都遇到不少挑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有:
首先是专业教师的缺位,在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初期,往往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小学没有科学方面的专业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担起科学教学的重任,由于教师科学素质不够高,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所以小学科学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科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才能对小学科学的教学带来保证。
其次是学校科学学习硬件设施的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不少学校缺乏科学教学工具,不具备科学实验的硬件能力,很多时候科学教学都是纸上谈兵,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得不到锻炼。这是不少学习小学科学教育的硬伤,所以必须加强科学教育投入,确保学校科学器材的使用和科学实验室的建设。
最后是学校不够重视,在升学考试和学生家长的压力下,有的学校过分重视语数外的教学,而忽视科学、思想品德等课程的教学,小学科学课程被边缘化。学校教师不重视科学教学,学生自然不会重视科学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科学的课程形同虚设,过于形式化,达不到教学目标,同时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研究
教育必须讲究方法,小学科学的教学也概莫能外。好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教学的保证,所以有必要对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以研究,以期改进。
1.创造小学科学的学习环境,培养科学意识。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小学科学的教学是生动有趣的,而不是僵化死板的,教师应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打造高效优质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小学生由于知识、能力的有限,难于自己获取科学知识的信息,必须教师加以引导,而课堂则是关键所在。小学科学的课堂,需要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得出科学的真理。互动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式学习。
3.科学实验的开展,提高动手和实验能力。小学科学的教育不能一味的纸上谈兵,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感受创造创新的乐趣。
“思路决定出路”,当前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相应的问题,无论是“软件”的不足,还是“硬件”的缺失都会制约教育的发展。作为教师而言应该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强化业务素养,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来促进教学的发展。当然,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泽利.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初探[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3,(1).
关键词:美术课程;美术教育;视觉形象;视觉识别;美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42-02
当今是一个充斥着图像符号的时代,走在大街小巷,从工作到生活中无时无刻都避免不了一些视觉图像的影响,而且在新时代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这种视觉识别能力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在美术教育中也无时不贯穿这种通过审美经验的获得以提升视觉信息获得的能力,在全球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下,对视觉图像的迅速获取和领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通过一定的审美经验的积累才能够达到,而学校美术教育是审美经验获得的主要来源,在我国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都贯穿有一定的审美教育,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更是将美术课程定为必修课程,从这点可以看出国家对国民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学校美术课程设置
学校美术课程在设置上,也在尽量符合这种视觉形象解读能力的要求,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可以说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审美经验的获得达到美术的育人作用。对视觉醒形象的敏锐解读和识别能力是在美术本体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一个人在没有对美术本体知识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是很难迅速识别图像所要表达的内容的,这对美术学校美术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材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美术课程并不是融所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大杂烩,而是通过提取和精炼之后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可操作性意义的课程,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是便于受教育群体理解和吸收的,但不流于低俗,而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和涵养的内容。
美术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一环,要具有很强的视觉识别能力,不仅要求美术教师具有扎实的美术专业功底,而且也要求美术教师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美术教师不再是以前那种只教授美术知识和技能那样简单了,对美术教师的要求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美术教师与艺术家本质不同,因此培养美术教师的教育与培养艺术家的教育也有区别。师范美术教育主要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而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提高每个学生的艺术素养,这就给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和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1]。为什么说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老师呢?首先应该严肃看待教师这个职业,自古我国就有许多类似于传授技能的师徒制的学校,在课堂中教师只要让学生记住他所掌握的某项技能,或者记住书本上的条条框框的知识就算是完成任务了,而学生各方面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学生习惯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模式,但知识与技能不等于“素养和能力”,这是一个“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的问题,艺术家可能拥有很高的艺术技能,但在方法上未必行得通,即便有再高的技艺,如果没有达成一定的教育目的,没有促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那也是低效的。
二、“道”与“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可以比作美术教育的内部关系。美术本身比之于器,教育功效比之于道。离“道”谈“器”则盲,境界不高,生发不远;离“器”言“道”则玄,空虚飘忽,缺乏基础。所以,美术教育不能拘于美术自身的目的,否则,其作为教育学科的地位便大可怀疑,但美术教育的教育功效又不能不在美术的基础上生发,否则根基动摇[2]。在视觉时代大量的文化信息与图像相结合,单纯靠美术技艺而不对美术中所渗透的文化、社会、心里等层次做以更深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也是重要的一环,美术作品中往往包含有前人的审美经验、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特色,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提取很多文化层面的东西,在积累审美经验的同时情操得到了升华。基于提高审美素养的美术教育有别于专业的美术培训,前者倾向于将审美的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所具备生活必不可少的素养,并不要求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而后者则是要求受教者能够具有相当高的专业创作的能力,在实施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敏锐地把握这一点,切莫将作为素质能力提升的美术教育看作是培养专业人才的美术教育。
三、美术素养的培养
美术素养的提升并不像是一些应用性的知识那样学了就能立竿见影,这些能力和习惯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看重和理解,但正是这些细微的环节在起作用,人们可能在潜意识中并未意识到这些改变,现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美术课程的设置在内容安排和结构设置上要尽量多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地方特色开设的美术课程更具地方特色,且学生易于接受,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走访沿海地区某中学时,看到这个学校以小幅漆画作为办学特色,并且将这门课程开设得有声有色,以绘画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漆画这门艺术,而且丰富了各方面的知识,在漆画的图案中有很多是花卉、动物、人物等,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同时在绘制漆画的过程中许多环节需要他们合力协作才能完成,这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漆画制作完成后会有一些剩余的废料,老师提倡将这些废料通过一定的方式处理之后制作成下次可再次利用的材料,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环保意识,在学校里的走廊、展厅里随处可见学生们的作品,他们在用自己的努力成果美化校园,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员,学校不正是师生共同协作努力的场所吗?学生在这种浓烈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习主动性增强,各方面成绩又怎么会差呢?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可看作是一个学习生态,只有在各个科目和谐发展的情况下,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许多抓应试教育的学校,举全校所有物力、人力、财力在考试科目上,学生知识没有掌握很好,反而开始厌学,走进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四、美术学科的特性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美术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美术学科以其独特的视觉形象表达作为其根本属性,显示出了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在性质表述上增加了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这样的表述,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术课程的唯一性,因为这一表述似乎不能适用于其他学科课程[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视觉形象作为美术的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应该在美术课程中时刻贯穿,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其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视觉形象实际上由一个或多个个体形象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呈现。它具有边界,边界是由轮 廓、色差、质差等呈现的,并显示为二维、三维乃至四维形式。视觉形象除了形式本身之外,还包含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多种意涵[3]。要让学生对这样一个负责的识别系统在段时间内掌握是很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授课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各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适合个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之上提供适当的“支架”式的帮助,当学生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老师就要慢慢减少对他们的帮助,待学生有能力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再提供更深层次的内容,这样长期下来也能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和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在笔者实习的时候曾经有一次班里办黑板报,班里的男生看似一个个调皮捣蛋,但是做起事来很认真,班里最调皮的男生被班主任老师委任负责板报,他来找我帮他找材料,之后笔者搜了一些材料给他,很快便组织了一伙人开工了,笔者正在为这个板报犯愁,因为笔者是他们的名义上的副班主任,笔者总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吧,但是笔者从来都没有办过黑板报,没有信心在黑板上画画,字也写的不好,并且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过了不到半天笔者再去看的时候板报已经办的有模有样了,对笔者来说真的是一个大大的惊喜,笔者真的小看他们的创造力了,他们把笔者给的资料自己改变了一下,创造出了新的图案,班里有写字写的非常漂亮的学生,最后有几位同学意犹未绝的还在继续装饰着黑板,看得出来,其实孩子们都是很喜欢美化做这件事情的,他们对于美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很善于创造,他们在成长着,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我真的理解了为什么说老师是园丁,因为孩子们真的就是一个个小苗苗,需要去用心去呵护,他们就是未来的参天大树,看到祖国的下一代正在茁壮成长,笔者真的很欣慰,就像看到了阳光下的树苗正在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因此美术课程在设置和试试环节都要紧紧围绕孩子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去开展,而且要始终贯穿终身教育的理念,使他们学会学习,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在现今这个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的时代,只有养成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才能不至落后。
在新时代美术老师只有响应时展的要求,明确美术要为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的目的,深刻理解美术的特性,以提升每个人的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切实做好美术课程各个环节的实施,将美术的视觉识别能力做为美术的核心素养,在学校美术课程中一以贯之,在现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只有拥有了很好的信息获取能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使教师在新时代紧握机遇,视觉识别已然是这个时代的一大重要特征,美术课程在培养每个人的视觉识别能力上义不容辞,建设新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潘耀昌.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组织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推进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的道德教育网络。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对中央和省关于教育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行政监察,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对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的监督。加强机关党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
3.加强机关作风和行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进一步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厉行勤俭节约。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继续开展教育行风民主评议,深化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教育宣传工作,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4.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龙头,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完善。扎实做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两个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支持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和等市开展的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
5.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招生计划管理,推进研究生培养高校退出专科层次教育进程,进一步扩大对口招生和五年制高职招生规模。扩大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规模,分批将技能型特色名校纳入高职单独招生范围,积极开展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注册升学制度。推动市级教育部门建立统一招生平台,统筹管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保持职普比1:1。深化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加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适时开展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规范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程序。积极创新人才选拔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录取批次,推行平行志愿等。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维护公平公正。
6.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加强对高中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监督,落实课程公示制度,强化薄弱课程的开设。深入实施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坚持能力本位,全面推行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出台管理办法,加强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推动落实校企合作财税激励政策,吸引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双专业、双学位教学改革,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强高校开放合作。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等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强化实践育人,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7.完善规范办学行为长效机制。宣传、贯彻《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完善规范办学行为长效机制,严格教育行政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编制并实施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规定。抓好学校卫生、艺术教育及国防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较好的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国防意识。强化教材、教辅材料建设和管理,完善义务教育教材政府采购工作,组织开展高中教辅材料的评议推荐工作。
8.着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优质发展。出台特色高中建设方案,启动普通高色创建活动,努力转变同质化倾向。出台“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计划”,促进人才培养创新。探索推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融合发展。落实“选课制”,推行“走班制”,扩大学生通过选择课程来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自主性。
四、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探索建立防止辍学监控机制,完善学生辍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明确义务教育学校设置标准和办法,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避免因调整过度造成学生入学困难。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升学考试的办法。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关爱和服务体系。继续做好控制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班额工作。结合各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经验,研究和论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加强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和管理,逐步实现由重条件向重内涵、重配备向重使用转变。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
10.推进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11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工程,积极落实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加大初中探究实验室试点力度。启动农村中小学就餐条件改善和体育器材更新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生体育健身条件。
11.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07处。加大对城市新建居民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力度,扩增城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继续推进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及认定工作,落实乡镇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加大贫困村幼儿园建设力度。出台《省幼儿园管理办法》,规范办园行为。
五、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基础能力建设
12.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组织全省分市编制职业教育规划与布局方案,推进以市为主统筹规划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确保区域内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启动中职学校规范化建设工程,签订责任书,采取奖补结合方式,在全省建设一批规范化中职学校。全面推进中职学校和专业点分级认定,继续规范学校名称,清理不合格学校和专业点,确保所有中职学校年内达到合格标准。完成第一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计划,推进第二、三批建设,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继续建设一批中职学校多专业示范性实训中心、国家级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水平监测机制。
13.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完成56个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启动部分中职教育新专业和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建立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新型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教材编写、选用与审定机制,启动中职教育专业教材、课程资源开发并探索建立共享机制。开展中职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加强与行业部门协作,分专业类别完成省级中职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建设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专业联盟。启动建立学生实习责任和校方责任相统一的保险制度。坚持以赛促改,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成立高水平技能训练协作组织,提高组赛、竞赛水平。
14.全面推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组织完成五年制高职教育举办主体和专业点论证、审核和备案,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扩大教学联盟试点范围。研究出台应用型人才对口贯通培养实施办法,推动中职、高职、本科学校积极实施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认可的联合培养模式,推动高校建立完善招收中职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探索按专业长线贯通培养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抓好试验区“3+4”应用型本科试点,组织实施高职和本科学校联合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试点。扩大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双证互通”试点,支持职业院校学生取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技工院校学生取得学历证书。促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沟通衔接,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学分互认、学历互通机制。
15.扎实推进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启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及学分互认试点,探索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新途径。成立全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成人高等教育15个品牌专业和80门特色课程建设。落实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设置与评估标准,统筹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一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示范乡镇。推进社区教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创建一批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立全省继续教育信息化资源联盟。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依法推进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出台《省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完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探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机制。
六、全面推进高校分类建设
16.切实优化高校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完善教育服务蓝、黄两大发展战略、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教育的服务支撑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调整优化高校办学层次和学科结构,出台《加强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继续做好普通高校更名和升格、民办专科学校升本工作。以调整和优化高职教育结构为重点,严格控制设置数量。积极探索高职与技术(技师、高级技工)学院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路子。加强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平稳过渡。按照高校分类管理和内涵发展的要求,核定高校在校生发展规模。
17.继续实施名校建设工程。引导高校根据自身实际,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研究探索对高等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考核,遴选第二批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起草出台《特色名校建设管理办法》。
18.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实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办学特色,实施精品课程工程。加强教学评估工作,制定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规范,开展专业合格评估试点,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院校合格评估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做好学籍学历管理,规范办学秩序和行为。加强就业工作队伍、指导课程和就业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继续做好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完成大学生入伍预征和选拔大学生应征入伍任务。
19.提高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评审认定20个左右“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遴选申报2013年度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实施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对“十二五”重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争取更多科研平台进入省级和国家级行列。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对“十二五”重点学科进行中期评估。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力,促进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
七、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中心任务
20.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推进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继续实施省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程,资助建设4所省级、20所县级教师教育基地。推进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管理办法。制定中小学教师转学科培训实施办法,并抓好实施。继续组织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等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系列工程,组织开展骨干教师海外研修、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建设高层次骨干教师队伍。创新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加强骨干校长队伍建设。把师德教育渗透到职前培养、教师准入和职后培训的全过程,健全师德考评和奖惩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和薄弱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探索符合农村中小学特点的管理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特教学校教师编制标准。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落实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突出以师德、业绩、能力为导向,建立健全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评价规律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价标准体系。启动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试点,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完善特级教师考核管理制度,组织好第八批特级教师评选。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城乡轮岗支教力度,督促市、县(市、区)建立完善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21.构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以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为重点,推动出台中职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业学校专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支持学校将20%的编制员额用于聘任专业兼职教师。研究出台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制度实施办法,将专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等作为准入条件。改革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绩、技术开发能力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全面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中职教育系列)培养计划,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职业教育领军人物。进一步推进“能工巧匠进职校计划”,建立知名专家、技师、技术能手等定期到学校授课制度。以提高教师动手操作、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改进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工作,扩大、调整、认定省级中职学校教师培训基地,组织骨干教师、校长等各类培训3000人次,建立中职师资信息数据库。
22.努力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深入实施“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增长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扎实推进高校领域泰山学者和省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通过“泰山学者工作室”“泰山学者主题沙龙”“泰山学术论坛”等,推动学科横向交融,激发创造活力。推进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制度。大力推进“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二期工程,重点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评选表彰100名省级教学名师,100个省级教学团队。扎实推进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开展省属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促进人才工作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做好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形成更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引领健康学术风气。协调省编办制定高校编制标准并核定编制。做好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八、加强教育保障能力建设
23.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提高教育经费保障能力。严格落实教育法定增长和规划纲要要求,继续巩固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20%的成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经费分担责任,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新华字典》。将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1200元。建立普通高中教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合理确定新增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将中职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确保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扩大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支持规范化、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高校经费保障水平,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推进高校内涵发展。省属高职生均经费定额提高1000元,全省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达到1.2万元以上。建立高校化债长效机制,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完善中职学校助学金制度,把中职教育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以及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城市学生。
24.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落实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方案,完成全省926个义务教育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启动建设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启动全省数字化校园试点工作。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
25.切实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推动修订《省教育督导条例》和制定《省普通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条例》工作。完成《省幼儿园管理办法》《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省高等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修订工作。落实教育普法规划,开展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高校章程建设,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基础。
26.扎实推进教育督导。学习贯彻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逐级督政机制。筹备成立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召开第六届省督学换届大会。启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督促指导市、县搞好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出台《省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和《省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继续完善督导责任区制度,建立教育督导数据信息平台,积极发挥督导保障作用。
各区、市、县教育局,市直各高中阶段学校,师大附中、贵大附中、省实验中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黔教基发〔2017〕214号)精神,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贵阳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的思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回应人民群众对“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充分发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引导义务教育学校端正育人目标、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招生”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改革目标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中招生多元录取模式。
三、改革原则
(一)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原则。围绕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过程性,按照“综合考核、客观评价”的原则,对学生初中三年的综合表现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
(二)坚持正确激励导向原则。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加强对评价机制的改革,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引导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人才观。
(三)坚持学段有机衔接原则。立足学生的阶段发展与长远发展,坚持初高中阶段教育有机衔接,引导学校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加分项目,建立科学公正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机制,加强考试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保障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五)坚持分步逐年推进原则。在现有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稳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改革任务
(一)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符合贵阳市教育实际情况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规范加分项目,取消所有竞赛类加分和部分身份类加分。
(三)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考试评价及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方案。
五、重点工作
(一)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下发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研制《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试行)》《贵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毕业生技能测评实施办法(试行)》《贵阳市初中毕业生毕业考评实施办法》《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
(二)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继续坚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1.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13科。综合实践活动其它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2.成绩呈现。采用分数、等级等形式呈现。
分数呈现科目及分值: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20分(含听说能力3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历史60分、道德与法治70分、体育与健康50分,共750分。
等级呈现科目及比例: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和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按参加考试人数划分等级,原则上设A、B、C、D四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20%、B等级40%、C等级35%、D等级控制在5%左右。根据不同学科情况可以细分等级层次。
3.考试命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兼顾毕业和升学考试的功能,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考察对有关学科教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命题要多用开放式、探究性内容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杜绝偏题、怪题,提高命题质量。
4.结果运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三)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校、社会、家长树立正确育人观的重要手段。
1.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贵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特长发展等六个方面。
2.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贵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各区(市、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初中学校分年级制定评价细则和评价方法,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
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
评价结果分为四等,用A、B、C、D表示,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价结果在配额生录取时以分数呈现。
4.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初中生毕业和普通高中统招生、配额生以及学校自主招生(含特长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四)改进招生录取办法
1.全市统筹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
进一步加大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统筹力度,对招生计划、招生范围、配额生分配、公民办学校网上招录进行全市统筹。
从2021年起,在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6个区推进普通高中招生有条件统筹,并根据实施情况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全市统筹。
落实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规模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
继续将公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按不低于5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调整现行配额生分配办法,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从2022年起,普通高中招生调减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配额生比例。调整配额生录取办法,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配额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得分按20%计入总分参加校内或单元排位。
2.坚持阳光招生
继续深化我市普通高中网上录取改革,规范和完善网上招生录取办法,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
3.规范自主招生行为
普通高中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按不超过当年招生计划的5%申报自主招生名额。学校应根据其办学特色明确1-2项特色项目,招收具有学科特长、体艺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不得招收与学校办学特色不符的特长生。
(五)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黔教基发〔2017〕214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中考加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黔教基发〔2018〕4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从2019年起,普通高中招生取消所有竞赛类加分和市本级确定的加分项目(市级优秀初中毕业生、国家二级运动员)。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成立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在市教育局的统筹组织下,各区(市、县)教育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相关工作的贯彻落实,有序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各项改革。
(二)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齐开足规定的各门课程。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教学需要。
(三)提升保障能力
市、县两级要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严格对试卷命题、印制、运送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试题试卷安全。探索以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基础,建立市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各地要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
(四)加强招生管理
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五个统一”: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录取。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编制下达并根据当年招生情况适度调控,未经批准不得超计划招生。各高中阶段学校要严格规范招生行为,自觉遵守招生工作纪律,坚持阳光招生。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五)提高服务水平
围绕贵阳市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强特殊群体子女升学服务工作力度。落实教育精准扶贫相关工作要求,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招生力度。结合贵阳市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核流程,完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筑升学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