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高中声乐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声乐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声乐教学计划

第1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试唱;训练;提高;探索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是一个艺术家和策划师,怎么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保证授课质量,保证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这是一个音乐教师要熟知并很好计划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高考的艺考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学好文化课知识。科学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高考前进行最大效率的学习。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适应学生的应考要求。

在高一阶段,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计划要从易到难,选择一些音域跨度不大的歌曲进行声乐方面的教学内容,作为基础训练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专业训练上要注意呼吸运用、共鸣腔体的协调等。

高二的时候,对学生的试唱训练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试唱内容选择要以经典歌曲为主,选择短小精悍、以抒情为主的内容进行训练,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个性化教学,分层次进行,这是试唱教学和训练的关键时期,应该在培养学生个性化演唱风格上下功夫,在基础教学之上拔高。

高三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到来,积极准备应考,所以这时的训练要围绕着声乐、练耳、试唱三方面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提高应考能力和技巧。

二、试唱教学方法的调整

有句话是这样评价教学工作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学的开放性和关注个性等,都较之以前的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更为灵活。

1.调整好情绪

情绪有很多种,在歌唱中的情绪我们称为歌唱情绪,是歌唱者对歌曲理解后的情绪外露。在教学前,教师要注意调整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情绪高昂,精神饱满。心情不愉快是无法唱好歌曲的,情绪亢奋了,唱出来的歌曲也动听,会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鼓励学生,给学生加油,增强他们的自信,有了自信,才有良好的表现。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放松自己的心情,以自信、积极的心情去演唱歌曲。教师要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给学生传递一种信号:你能行!你很棒!很好,继续下去!这样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出学生饱满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练唱。

2.从基础做起逐步提高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要急于求成。要从学生的自然声区开始,要求学生发声准确,具有明快、弹性的特点,避免学生刻意去模仿某一位歌星的唱法而忽视了自己的个性,避免学生的高喉结、浅气息的弊端,要训练学生具有气息的根基,具有较高的声音位置。在此期间,可以让学生聆听著名歌唱家的歌曲,体会他们的歌唱特点,感受他们的不同风格,避免大声唱歌的毛病,获得更加敏锐的声音辨识度。

3.依靠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是试唱练习中的关键因素。试唱的训练与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些是隐蔽的,是不显现出来的,所以教师要把这些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地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清楚的试唱印象。

第2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做工作计划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音乐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1教材分析

课程教材研究所、音乐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年初审通过,从20--年秋季起,在全国部分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

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读谱知识、欣赏、器乐、视唱、听音等。教材选编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可行性。教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突出民族艺术音乐的地位。

教学目的和要求

A、唱歌教学

1.提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地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

重视中声区的发声练习。

1.注意音高、节奏准确;

轮唱、二部合唱要求声音和谐、均衡。

2.保护儿童嗓音,防止喊唱和过度用嗓。

B、欣赏

1.培养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歌、说唱、戏曲音乐唱段,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

3.介绍人声分类和声乐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器乐演奏形式,及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4.介绍中外著名音乐家。

C、识谱、视唱、听音

1.学习简谱的识谱知识。

2.通过模唱、听辨、视唱和节奏练习,培养听辨简单节奏、音乐短句和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并培养主音乐感、调式感。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咬字、吐字清楚、保持正确的口形,能随教师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2认识课本中各种音乐记号,并能够运用。

课时分配计划

第一单元:5课时

第二单元:4课时

第三单元:4课时

第四单元:5课时

第五单元:2课时

第六单元: 4课时

第七单元: 3课时

第八单元 :2课时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2本学期我担任的是9年级音乐课,以及9年级特长班的训练工作。现在是春学段,对于学生来说只剩两个月就要考试了,已经到了拼命冲刺的阶段。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老师对教学的安排不能有半点的疏忽,要保证每一节课学生都在收获提高。为了学生在4月底的中招专业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成绩,指定一个详细完善的教学计划是很有必要的。针对学生的情况和专业特点,我的计划有以下几点:

学情分析

今年的学生整体素质不如以前,人数偏少声乐8人,舞蹈12人。我担任的是舞蹈课、视唱课,现在就重点分析一下12名舞蹈生的情况。这些学生中没有一个尖子生,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没有特别优秀的学生,从最优秀的徐梦说起。九5班徐梦,文化课成绩250名左右,视唱良好,舞蹈良好,身高1米67,综合实力较强,唯一的缺点有点胖。如果能在考试前减肥成功,她就能考上一中。九6班李新梦文化课180名左右,视唱良好,身高1米65,舞感差了点,再练练她的希望也很大。九11班王因,各个方面都比其他学生优秀,就是身高1米58,如果考不上就太可惜啦。九11班卢亚楠,舞蹈优秀,身高1米65,视唱天生跑调,她是最让我发愁的学生。九1班赵静、九11班赵洪楠,这两名学生的情况基本相同,身高1米62,视唱一般,舞感一般,并且提高起来很慢,因为脑子不是很快,她们考一中我没有把握。剩下的6名就只能用差来形容了,能考上高级或普通高中就不错啦。

具体措施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最后这两个月的重要性,认识到中招考试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爱拼才会赢,调动她们认真学习、积极训练、拼搏向上的精神,向着自己的目标发出最后的冲锋。

延长训练时间、加强训练强度。每周一下午上声乐课,周二到周五每天下午第3节练习基本功,第4节技巧和独舞,第5节视唱。这是整体安排,具体到每一节课,要根据情况有侧重的辅导某个学生。如:第4节课我会加强对李新梦、赵洪楠、赵静的训练;第5节课多提问赵静、卢亚楠、王亚楠等视唱差的学生。学生整体素质差,只有靠勤学苦练来弥补,星期六、日要抽出3到5小时的时间,对徐梦等7名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希望能在中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三音乐考试

今年教体局把初三音乐考试列如中招考试,虽然教体局的.正式文件还没有下,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次挑战。搜集相关资料,先自己出题,让学生提前进入准备状态。

进度教学

第一周 常规训练

第二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三周 常规训练

第四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五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六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七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八周 常规训练、考试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是第一届新教材的实施对象,经过系统的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几种民族和西洋乐器,全音、半音,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4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音体美教研室有关音乐教育教学指导精神。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我校“学会做人,善于求知,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新课程标准学习,将课改作为中心工作,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下,我校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的思路。不断提高我校音乐舞蹈教学工作,推动我校音乐舞蹈教育上新台阶,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任务与目标:

1、本人本学期任教高二选修课程《音乐与舞蹈》。

2、认真落实《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各项要求,组织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学习和音乐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结合我校高中音乐教学大纲,做好教师业务学习、培训和课堂教学交流工作。

3、加强对教师、教材的培训研究,具体做到对教材的深入挖掘,限度地发挥教师、教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教师专业发展。

4、音乐教研活动常规化、常态化。

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扎扎实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贴近教师与教学实际。

5、加强交流与沟通,既重视校内交流,更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校际课程资源、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将教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高中音乐教学活动更有成效。

5、认真开展音乐教学改革实验的案例分析与研究,增强音乐教师教科研意识与实施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并在音乐教学改革与开展校本教研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6、以常规教学为基础,重视课前的各项教学准备工作。

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规定,按时上课。努力学习实施新课程标准、在新理念要求下的音乐新课程教学。不断组织学习研究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方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

7、重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状况合理的安排教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志趣、特长。

8、积极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

三、音乐活动:

1、扎实开展学校音乐活动,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

2、根据学校对开展舞蹈活动的指导思想,结合舞蹈教学的特点,组织校舞蹈队的开展和推进工作,加强新队员的纪律、能力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积极准备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及比赛。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5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了本年级一、四、五、六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基础薄弱,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八课,每一课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其中聆听的歌(乐)曲共十八首,要求表演的歌曲共十六首,编创与活动共八次。本册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并且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但也兼顾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教学目标:

1、学会课本上的八个主题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重音记号、3/8拍号、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与二重唱)、波音与上滑音、降记号。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辨、视唱、填写、创作旋律的能力,并学习为歌曲创编多种形式的伴奏。

4、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几种西洋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六、教学进度

第一课手挽手---------------------------------------3课时

第二课快乐的舞蹈-----------------------------------3课时

第三课家乡美---------------------------------------3课时

第四课水上的歌-------------------------------------3课时

第五课童年的回忆-----------------------------------3课时

第六课----------------------------------------------3课时

第七课----------------------------------------------2课时

第八课----------------------------------------------2课时

第3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一、音乐特长生培养总体思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保证文化课基础、重视音乐专业能力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培养综合能力就成为我校音乐特长生培养的总体思路。

1.保证文化课基础。一提到音乐特长生,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这类学生普遍文化课比较低。录取时在音乐专业课成绩上线,但很难与别人拉开较大差距的现状下,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就决定了你能不能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的重要因素。因此,我校除音乐省联考及各高等院校校考前的集训期外,音乐特长生与同年级其它班级的学生一样排课,一样参加各项考试,考试成绩同样进入全年级排名。

2.重视音乐专业能力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艺术专业稳定的兴趣,并通过各种训练开发普通高中学生的艺术潜质,尽可能地发展其能力,使艺术真正升华为他们的特长,原有的艺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3.实施分层教学。由于音乐特长生现实存在的差异,以及社会对音乐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培养音乐特长生的时候,也必然要采取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是差异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培养音乐特长生的指导思想。

4.培养综合能力。音乐不仅仅是唱歌和弹琴那么简单,是综合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音乐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全脑思维”,即学生用脑去想象、去理解、去加工审美的意象,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声音和肢体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这种训练方式便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专业教师的师德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1.音乐教师要有过硬的师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怎样当好这个“伯乐”,怎样去挖掘你面前的这些“千里马”,就要看我们这些音乐专业教师了。

(1)教师要有一颗爱心。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与精髓。爱心和耐心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他们,去耐心地教育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现许多闪光的长处。

(2)教师要有一颗理解与宽容的心,学会尊重与相信学生。理解和宽容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特别是我们这些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因为大都是一些问题学生。我特别尊重这些学音乐的学生们,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因此,这些学生有好多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我听听。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换来了他们对专业的兴趣与生活的信心。

(3)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的特殊要求。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句话也为我们的专业教师指明了方向。其次,我们的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还应该以诚相待。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从不对学生隐瞒什么,并诚心诚意地告诉他们,你的老师曾经卖过春联,收过破烂,运过水果,倒卖过牲畜。老师的真诚,也换来了学生的真诚。

2.音乐教师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专业教师光有高尚的师德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因为音乐专业考试考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专业教师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三、“井”字型团队管理模式

这是一个由校长牵头、年级配合、班级团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可以用“两纵两横一核心”来概括。(1)两纵:①教学条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由学校教务处执行,通过各教研组落实到各任课教师,主要负责音乐特长生的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交流、探讨,音乐理论课程试题的编撰印刷,音乐特长生的专业课考试等工作。②德育条线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牵头,由校政教处执行,落实到各音乐特长班的班主任,主要负责音乐特长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各项文体活动组织工作。(2)两横:①常规管理界面由年级牵头,负责音乐特长生的课程安排、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方法研讨、班级文化形成、学生综合评价等工作,落实到备课组和班主任。②专业管理界面由负责专业课的教研主任牵头,负责音乐特长生的术科学习指导、音乐校本教材编撰、各种文艺活动和比赛的组织、“以乐育人”的途径探索等任务。(3)一核心在“两纵”“两横”框定的范围内,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团队管理。班级团队管理不仅是这“两纵”“两横”的叠加,而是一个具体而微的系统。

四、专业课程的螺旋渐进模式

1.集体制定计划,合理安排落实。这个阶段重点在高一年级实施。要按照教研组学期专业课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音乐特长生主要教授声乐、舞蹈、器乐等主科课程,以及视唱练耳和基础乐理等素质课程。(1)科学合理的计划是专业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教学进度的深化工作的开展,是学生有效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有力保障。(2)通过本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知道声乐歌唱的基本原理,懂得运用所学的艺术规律欣赏声乐作品,且要求学生做到用自己的观点对并声乐作品进行评价。

2.专业课深化。完善各项制度。该阶段主要在高二年级完成。主要包括:(1)声乐主科重点完成学生歌唱音域的拓展,声音与气息的结合和运用,音色的正确把握,歌唱的完整性的艺术性。(2)乐理学科需授完李重光《基础乐理》全部内容,视唱练耳(包括听音)能唱到一升一降调号和常规节奏,八度以内的综合性视唱曲。(3)通过本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知道声乐作品的种类和风格,懂得运用所学的艺术规律欣赏与演唱声乐作品。

第4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效课堂,音乐基础,聆听,实践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一种教学质量较高的新型课堂模式,泛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表现之一便是学生学习能力在短期内有显著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音乐这一门艺术已经成为了大部分高中生特长生的首要选择,多次的新课改,使得音乐学科,尤其是音乐鉴赏课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在这一新的教学改革里,将高效课堂模式引入到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上已经成为了其主要研究对象。在有关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如何引入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教育改革里,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教学研究,对高中高效音乐鉴赏课程的打造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脱离传统教学模式

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现如今,音乐鉴赏课程呈现出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趋向,这种趋向是在新课改下教师们将高效课堂模式引入其中的典型表现。音乐鉴赏如果要展现其高效课堂的魔力,教师就必须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拓展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打造轻松和谐的音乐鉴赏课堂气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①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教与学相统一的课程,在教学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这一计划的制定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优化,还是提早规划“教”与“学”之间知识输出与知识获取的一道防线,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和每堂课所掌握的知识面进行循序渐进的一个流动过程。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以往填鸭式教育不同的是,音乐鉴赏课程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生高度参与、高度互动的课程,在音乐鉴赏课程里,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有的放矢的进行本质内容上的针对性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兼顾全体学生的总体学习上,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③积极的进行课堂互动。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核心是审美,既是审美,就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把这种美的感受进行描述和深入,同时,积极的课堂互动对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④及时作出课堂评价。在新的教学里,对每一堂课及时的进行课堂评价,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成果的一个考核,同时也是学生加强对课堂知识巩固的一次机会。

二、加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

在高中生中,音乐所赋予他们最直观的感觉是另类和放松。这是因为相对于枯燥的文化课程而言,音乐丰富多彩的视听语言给予了他们直观的听觉美学。但实际上,这只是学生们对音乐的初步认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其基本知识包括了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一系列专业知识,如果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不够严谨,导致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认知度不够,则直接影响着音乐鉴赏课程的推进。反之,在音乐鉴赏课程上,如果不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在音乐鉴赏课程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茫然,影响他们积极参与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从而耽误学习。

三、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

音乐鉴赏课程的关键在于“听”,聆听是音乐鉴赏课程的基础,也是音乐鉴赏课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习惯。只有善于聆听的学生,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的专业素养。但是音乐欣赏和聆听是一个长期发展而演变来的鉴赏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学生要在长期的音乐聆听过程中浸染音乐的魅力,才能受到艺术的熏陶。在音乐鉴赏课程上,教师可以通过PPT、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将音乐的视听语言展现到学生面前,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鉴赏教学情境。而学生则要静心聆听,并在听完后对音乐作品做出客观评价。

四、将音乐鉴赏与实践相结合

音乐鉴赏课程并不是一门只在课堂内进行教学的课程,从广义上说,音乐鉴赏无处不在,大到专业的演唱会,小到街头的艺术义演,都在音乐鉴赏课程的范围内。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专业素养,就必须将音乐实践活动引入到日常教学之中,这一点也是把课堂上音乐鉴赏课的知识点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可以说,音乐实践活动不仅是音乐鉴赏课的补充,还是音乐鉴赏课的延续教学,是巩固和完善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一个有力手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排练合唱、观看演唱会等形式来巩固学生音乐鉴赏的专业素养,拓展他们音乐鉴赏的知识面,从而发展他们的音乐才能。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也要善于总结归纳,对音乐表现、审美、鉴赏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温故知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在欣赏音乐美的过程中理解美,为欣赏美而留心身边的各种美,在美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要达成高效课堂的优质效果,在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齐心合力,教师要制定出明确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积极的进行课堂互动,及时的做出课堂评价。而学生则必须一方面加强音乐基础,一方面又要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将音乐鉴赏的知识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俞振发.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若干思考[J]. 大众文艺 2014年06期

第5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声乐教材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媒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是一项宏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涉及教育外部,又要涉及教育内部;既涉及各个学科问题,又涉及教学心理领域;既有科学求真问题,又有技术革新与美学意义;既有理论探索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既有教与学的问题,又有管理的问题;既包括教材的自身建设问题,又包括教材的教学工作;既有教材的研制问题,又有教材的出版发行问题。那么,如何加强高师的教材建设,编写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教学和社会需要,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特点的教材,这是高师院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高师声乐教材

高师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和声乐辅导工作。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教学,既要求把学生训练成声音优美、可以灵活调节、自如控制的“乐器”,又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的“演奏者”。声乐教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熔理性讲解、技能训练、情感表现和艺术创造于一炉,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正是基于承认客观上个体嗓音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分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声乐教学的选材依据。规定曲目的制定是对二十多年来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教学的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体现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有利于声乐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声乐教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长远的影响。在音乐艺术领域,声乐作品以其“短、平、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风貌、大众心态和民俗伦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规定曲目也将不断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强声乐教学改革,促进声乐教材建设

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针对性。

(一)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教学——研究——演唱——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教材功能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打破教学观念与教材选择的局限性,协调好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平衡教学时限与教材的使用,改变考核与教材使用的单一性。

(二)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去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三)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曲目要适合学生声种的声乐作品,也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不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曲目,从着重于声乐技术的基础训练到考虑一些音域比较宽、曲式结构较复杂的歌曲来演唱;要在声乐技巧难度上有所区分,如对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把握、声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选择得当合理的声乐曲目,首先切合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四)增强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识

出版的声乐教材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但特色、优秀的音乐教材也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声音训练功能,应包括必唱曲目、浏览曲目、欣赏曲目,同时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把声乐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课程,并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唱法的特点体现并运用在教学上。

总之,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声乐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声乐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教材内容要新,要与实训内容相结合,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提高,声乐教材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生技能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转到高职教育的理念上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9-133.

[3]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132.

第6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贵州的苗族民歌便被不同程度地通过不同途径引入相应的音乐教育中。一些经典的少数民族民歌还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等。但总的来说,我省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开发利用还处在“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的状态。据笔者所知,目前我省还没有以省教育机关的名义正式下达将民族音乐文化引入正式的教学计划的文件和举措,倒是下面的一些州县的教育机关从保护传承的目的有过一些举措。艺术院校和文艺工作者过去对我省民族音乐的采风调查也多出于创作的需要。我省是仅次干云南的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我们有条件、有责任通过教育机制体现我省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

回顾不同时期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课堂的路径策略与方法,结合当前贵州音乐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目前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为此,笔者拟从贵州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及其引入音乐教育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将其引入音乐教育更为合理的路径、策略、方法。

一、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引入校园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建国以来,贵州的民族民间音乐便先后不同程度地引进了我省音乐教育中,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也日趋多元,传统音乐文化更是倍受关注。不仅政府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而且,从中,小学到高等艺术院校专业都不同程度地把民族音乐纳入音乐教育体系当中。

早在1958年,贵州大学艺术系100多名师生曾分成五组、分别下到黔东南、黔西北和贵阳近郊的民族地区采风,收集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歌舞资料,为后来音乐教学奠定了丰厚基础。

此后,不少音乐家开始运用苗,侗,布衣等民歌改编和创作料一些优秀歌曲,如雅文先生以“苗族飞歌”曲调为素材创作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歌曲《两个太阳》(发表在《音乐创作》;杨绍榈创作《飞哟,飞到金色的北京》,也是以“苗族飞歌”为素材创作的,后获首届“全国民族团结征歌”三等奖,并选人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材。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1982年以后,贵州高校艺术专科学校(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贵州民族学院相继开设了“芦笙演奏”专业,以及侗歌班等,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近年来黔东南州、贵阳修文、花溪区、白云区的一些中小学也相继开设芦笙音乐课,为芦笙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保护开辟了一条较为广阔的科学之路。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198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文化馆的张勇先生在当地的中小学进行“侗歌进课堂”的实验,把侗歌引进榕江县“车民小学”,取得初步成功,并在文化馆的帮助下,并组建了“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团”(下称“艺术团”)。

1990年冬,张勇又到榕江县七十二寨进行以“侗歌教材为内容的师资培训。榕江县侗族音乐进课堂的音乐教育模式得到音乐界与教育部门的肯定与支持。以致从榕江、从江、黎平三县逐渐向湖南,广西等与贵州毗邻的侗族聚居区幅射,产生了广泛影响。

1993年,为了推广榕江县车民小学的成功经验,黔东南州教育委员会还与榕江县教育局教研室,榕江县文化馆联合举办了侗族师资培训班,使这一工作得以更加深入的发展。

1988年,贵州省艺术学校贵州省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现贵大艺术学院)设置侗歌班。在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三县招收了24名侗族青少年。学制四年中专,聘请了黔东南州歌舞团的侗族优秀歌师吴定邦和从江县侗族优秀歌手石平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进行教学。1991年侗歌班第二次招生六名。1992年第三次招生20名,1995年第四次招生25名,1996年年招生范围扩大专业增加,在全省范围内招收了苗,侗,布依、彝等民族音乐方向的学生32名(侗歌班单设)。1997年中专班招36名,大专班15名(侗歌班单设)。2002年以来,“贵州民委”在民族文化保护工程的基础上,推动了“民族文化进课堂”等活动。2004年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前音乐系)联合贵州省民委单独招收了民特侗歌班,少数民族学生不但在大学得到了免费学历教育,个人素质和音乐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他们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90年代初,贵州师范大学音乐系邓光华教授率先招收了民族音乐学本科主修生,为我省培养了第一批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20世纪初邓教授又率先招收了我省第一批民族音乐学研究生,不久,贵大建立了音乐学硕士点,民族音乐学专业也是其主要专业之一,从此,贵州民族音乐教育是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5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取得圆满成功,省人民政府为了更好地传承贵州少数民族艺术,提出了培养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向贵州大学下达了“多彩贵州”特色专业人才的战略任务,获奖的16名优秀选手通过相关的专业测试,保送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就读,以期培养一批传承、弘扬、传播、推介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专门人才。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将这批学员的主专业分为“民族声乐演唱”、“通俗音乐演唱”、“少数民族民歌演唱”三个方向,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其中,“少数民族歌唱”专业的教学计划,就包括了“苗族民歌演唱”、“侗族民歌演唱”、“彝族民歌演唱”等专业基础课程。

同年,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也继续招收了“侗歌”和“苗歌”专业的学生,聘请民间歌师教授“苗歌”和“侗歌”,强大的政府“后盾”为贵州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带来了春天,以至于到2006年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贵州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侗族“蝉之声”组合获得“银奖”和“全国听众最喜爱歌手奖”,彰显了贵州人才培养伟大战略取得的实质性成就。

2006年至今,随着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苗族民歌进入相应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力度加强。

综上所述,自1950年代以来,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课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来取了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即从收集整理,歌舞创作为目的的阶段,和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引入中(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侗族大歌引进中小学、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受到音乐学界、教育界和社会的好评、肯定与赞同,现在贵大艺术学院音乐系“民特班“和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民特班”等民族音乐教育都取得长足发展。芦笙演奏、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彝族山歌、水族绕歌等作为一个学科专业,在贵大艺术学院,贵州民族音乐舞蹈学院广泛开展,已向社会各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黔东南州境内苗、侗音乐则大量引进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二、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引入校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主流教育的压力

迄今,我国主流教育仍然为应试教育知识体系。一方面它为贵州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打开了更大的视野,同时又造成对各个族群的本土文化的强大挤压,使引入工作难以实行。以歌(乐)传授经验、以歌(乐)交往、以歌(乐)明理等耳濡目染、身体力行的音乐行为已变得相当困难。

现在农村普遍实行“两基教育”的族群外知识系统的教育,以接受国家规定的考试而进行从小学——初中、小学——高中、小学——大学(或硕士、博士)等的一系列的应试教育,然后就业。这一过程中,音乐教育(国家规定的音乐教学普及)本身在民族地区就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学习,因为音乐文化不在升学的应试范围,处于主流文化边缘的多民族音乐文化就更没有一席之地,所以,一些州县的民族文化进课堂困难重重、收效甚微,这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2.贵州民族民间音乐专业面临招生与就业的双重压力

1980年代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原贵州省艺术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民特班”,把苗族民歌,侗族大歌等少数民族音乐引入“专业音乐教育”的创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功,但随着分配制度的取消,就业问题则是横亘在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引入艺术院难以逾越的关口。这也是其它民间音乐作为一个音乐专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以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少数民族民歌演唱”专业的学生也同样面临就业的问题,1980年代开设的“民特班”,在分配制度未取消前多少有一点少数民族地区“委托培养”的政策支持。现在各地区都实行“就业招考”制度,所以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引入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就业压力增大,而各地区相应缺少一种特殊人才引进的政策和制度。

3.贵州民族民间音乐专业面临师资匮缺的局面

贵州各民族的民歌,在歌唱内容、音乐形态、文化生态等方面学界都有较深入的学术研究,如李惟白先生的《苗岭乐论》便是一本较为深入地研究苗族民歌的专著。古宗智、殷干清、杨方刚等先生的研究成果也堪称硕果累累。但从声乐角度对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技巧的研究、则是风毛麟角,可喜的是近年已有声音方面的专家开始重视并进行研究,如贵州大学张责华教授的《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苗族与侗族民歌的文化生态与演唱特点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但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怎样使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保持民族的特色有机的统一起来、是我们专业声乐教师长期追求的教学境界。另外,我们可以借鉴建国初将优秀的民间艺人请进学校的方法,把他们精湛的表演技艺传授给有系统文化知识的高校学生,再将这些学生中的优秀者留作教师,几代下来定见成效,据笔者所知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蹯学院和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已经初步留下了一批这样的优秀的学生。这样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解决我省民族音乐文化专业教师匮缺的问题。

三、从贵州民铗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探索将其引入音乐教育的多元路径

贵州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主要包括各民族的民歌、民族器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仪式音乐、民族歌舞等。这些音乐文化,首先在音乐形态结构上在内容上蕴含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如苗、布依、仡佬、水、彝等民族的古歌和“侗款”以及苗族迁徙芦笙“乐舞乐”就描述了自己族群的历史、风俗、迁徙以及族群间的社会关系等;其次在形态结构上,各民族独特的审美思维形成其音乐旋律的神秘古朴、个性奇特、悦耳动听,因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引人瞩目的苗族飞歌旋律的级进小二度长音拖腔下滑的音调、让世人惊叹的多声结构的侗族大歌……,再有;要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有着丰富独特“奏”、“唱”技巧,引入我们的乡土教育(中小学)、艺术院校的音乐教学中,要联系其各方面的价值与作用,多途径、多目的、多维度地建立音乐立体教学体系,全方位的推进它的普及传承和传播发展。笔者以为在培养特色专业人才和维系传承的单极目的前提下,贵州民族音乐文化引入中小学和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还是难以解决文化生态复制的问题,只能实现部分(或片段)地引入学校音乐教育,其修复文化生态维系传承,将收效甚微,且举步维艰。其次,这种单极目的的引入,本身把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的整体文化内涵割离开去,其教学效果肯定是有限的:再者,把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引入学校音乐教育却未充分研究培养人才的供求,许多专业型歌舞团体改制及用人制度等都为典型民族特色学生造成就业阻碍,更阻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权衡上述问题,把引入音乐教育的前提,应在“多极目的”相互关照下进行。即抛开“维系传承保护”或“培养特色人才”的单极目的,在“促进音乐创作”、“普及教育”、“表演技巧训练总结”、“文化艺术生产消费”、“音乐传播”、“少数民族音乐史教学研究”相互联系的多极目的基础上,进行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多途径实现。具体方法策略如下:

1.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对应的途径是:分别引入中小学的历史课程和艺术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史课程,且为不同专业的必修课程。

2.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音乐旋律上的艺术价值的教学引入,可以在中小学音乐课上引入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的代表性曲调教唱学生:作为民族地区艺术院团必须的创作素材,以促进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的创新与创作:作为艺术院校作曲专业学生创作素材并提交作品。进而实现其艺术价值在音乐教学中的利用和转化。

第7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师 合唱与指挥 改革 建议

“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高师“合唱与指挥”课在教学模式和形式、教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受音乐院校合唱指挥专业的影响较大,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必须加以改革。

(一)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均对世界各国的国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国家教育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我国进入了现代教育史上最深刻、最全面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同时掀起了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的高师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合唱与指挥”一直是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1981年9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教学大纲草案的通知》,完成了包括合唱、指挥等在内的中国第一套完整的高师院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大纲。1996年2月国家教委体艺卫教司颁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在这门专业课程设置名称及课时分配中规定“合唱与指挥”为108课时,其课时要求仅次于视唱练耳课时、钢琴与伴奏课时、音乐简史与欣赏课时。2004年12月教育部教体艺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该方案建议“合唱与指挥”课程从4学分增加至6学分。可以看出,我国高师的“合唱与指挥”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并一直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但是,目前该课程教学踯躅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胜任合唱排练和指挥工作。

(二)当前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由于传统的“合唱与指挥”缺乏一个整体计划和教学体系,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施教过程中,通

常把“合唱”与“指挥”作为两门课程进行教学,把合唱课变成了“视唱课”、“声乐课”,指挥课变成了“体育课”。具体来说,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缺失“师范性”。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普通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高师的合唱教学课程应立足于基础教育,其性质应是一门师范性和综合技能性较强的课程, 不应成为一般性的基础课程。但是,目前高师教学计划中“合唱与指挥”课程的设置和目的及内容要求,有着很大的差别,各高师范院校对于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安排存在着对课程定位的不同理解,教学内容偏离了“师范性”特点。

2.教材内容存在缺陷。目前我国“合唱与指挥”相关教材非常多,但缺乏基本上能全国通用的、适合现今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能够体现师范教育特征的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教材。无论是高师“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合唱与指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的《合唱与指挥》,还是秋里著的《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周正松编著的《合唱与指挥教程》等书籍,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不十分详尽、全面。

3.专业教师的欠缺。高师普遍缺乏专业的“合唱与指挥”教师,而多是由声乐教师、器乐教师或理论课教师兼任授课,或是由院系选送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短期进修培训,这就造成合唱课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系统的“合唱与指挥”教学方法。

4.教学模式严重不适应需要。目前,师范院校的合唱课多是专业合唱团合唱排练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合唱队员的身份被定位于某一个声部,教师从音准、音色、音量、感情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专业性地合唱排练,其教学过程往往是偏重近期的演唱效果而忽视长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及教学组织。因此,由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合唱教学法”的系统学习,他们往往只会“唱”合唱,而不会“教”合唱,不懂如何用恰当的语言组织教学,更不能适应将来中小学合唱教学工作的需要。

5.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受专业音乐学院办学模式的影响,高师的学生多重技能、轻理论;重技能小课、轻技能大课;重单科领域的“高、精、尖”技巧、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性和通用性;重音乐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这种现象造成了学生对“合唱与指挥”这类集体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由于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师普遍缺乏科学的合唱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贯彻师范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以及学生中普遍存在“只要声乐学得好,合唱不用学一样能唱好”的错误思想,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学习效率不高。

(三)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的建议

1.构建适应基础教育的合唱教学内容体系。在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基础内容为主。另外,从师范实用性的角度而言,要使学生能够胜任各类中小学合唱队的组织、训练、辅导工作,就必须要求合唱与指挥的教学要达到一定的规格,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不断自修进步的能力。

2.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编写适合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的优秀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高师在选编教材时,应从单声部的齐唱开始,逐步安排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乃至更多声部的合唱。在合唱与指挥的训练和教学过程中所选的合唱作品在风格、形式、类型以及题材上应该多样化。在高师合唱与指挥教材曲目的选编中,要充分地体现合唱艺术的民族性。此外,高师合唱与指挥的教材中,还应选编一些不同时期优秀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合唱精品。

3.加强高师合唱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新型教师,合唱艺术的创新教学呼唤合唱教师的创新素质。合唱教师除了具备普通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现代教育的理念和一定科学研究的意识,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基本能力和反思评价的能力。

4.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要合理安排知识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安排应讲究科学与合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点,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研修合唱与指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5.完善配套的辅助教学体系,突出趣味性。一方面,要建立兴趣小组、多参加艺术实践、广泛接触作品等措施,以此确保《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之余,还应定期安排和举办一系列的合唱作品欣赏讲座,充分利用一切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欣赏优秀的合唱音乐会,观摩优秀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对世界一些著名的合唱团队演唱的优秀合唱作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详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合唱声音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合唱鉴赏力。

总之,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改革应立足于师范教育,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为目的,努力使“合唱与指挥”课程能适应新世纪高师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中明,蓬勃.合唱与合唱指挥[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一、提高歌唱教学质量的外部保障因素

1.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中歌唱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工作,学习兴趣是保障学生正常学习的基本动力和元素,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歌唱教育更多意义上是一种个性教育,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领悟能力都有很大差异,不能笼统地用大课堂的方式解决学生的传教问题,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因人而异地制定教学计划。

3.加强实践

歌唱的教学过程都非常重视实践对音乐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课堂练习是落实“低负高效”的一种手段,一般歌唱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大多在课堂中进行,歌唱课中的体验、模仿、探究等一般都在课堂中进行,所以歌唱课的练习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二、普通高中歌唱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1.以加强学生的歌唱训练为主导教学模式

歌唱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获得,因此,在学生通过欣赏优秀声乐作品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及基本方法之后,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歌唱训练,通过歌唱训练,让学生掌握歌唱的合作能力,培养大家的合作默契。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加强歌唱与伴奏的训练。歌唱活动中,歌声与伴奏犹如红花与绿叶,训练学生的歌唱与伴奏的合作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在歌唱过程中,通过耳朵的指导与伴奏合作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选用恰当的伴奏。在教学初期,教师应采用带旋律的伴奏,以便引导学生准确f 演唱。教学过程中,学生熟练掌握歌曲时,教师某些段落可以采用色彩丰富的不带旋律的伴奏,以烘托出更好的效果。

其次,加强合唱的训练。高中生平时学习任务重,合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容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因此,合唱应是高中歌唱教学的主要形式。作为一种群体艺术形式,合唱要求参与者具有相应的歌唱技巧与合作精神,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首先训练学生应有恰当、统一的歌唱技能,包括呼吸、音色、共鸣以及姿势、表情、手势等,这就要求每位成员必须调整自己的情况来适应集体的要求。其次,训练整体音响的协调与均衡,也是重要的一环。合唱中的各个声部有时出于主要表现地位,有时处于陪衬地位,这就要求每位成员都应根据需要唱好自己的声部。再一个就是要训练敏捷的视听能力。合唱中,要注意训练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对其他声部的聆听能力以及对指挥动作的敏锐的反映能力。

2.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独立感受和见解

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不能一味主观地灌输乐曲伟大的美名,或是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行让同学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艺术也是如此,音乐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性格特征,在欣赏同一部作品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对于异于自己的意见,要鼓励提倡;对于不敢发表的意见,要积极引导;对于稍有缺陷的意见,要正确指点;对于完全错误的意见,要宽容大度再善意纠正,所以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理所当然地全盘灌输给学生,应大胆地鼓励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独立性和变通性。

4.教学生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万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简谱的概念。

第9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一、实_的目的与要求

安排教学实_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_,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_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基本情况

我们十月十一日来到湖南永州双牌县第二中学,到十一月__日实_结束。我被分到高一(172)班进行实_。

实_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_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_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

这次实_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_,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础训练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说往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此题只要知道了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能得出可见到有白色晶体析出的结论。由于事先我觉得此题很简单,也就没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无论我怎么讲,同学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会有晶体析出。后来只好向他们的原任课老师请教此处该如何表达。通过这次的经验,我深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揣度学生的思维,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刚刚涉及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我们以何种方式将此知识点向他们表达清楚就显得犹为重要了。于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就不在象以前一样只要自己弄清楚了就了事,而是更加侧重于如何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表达清楚。我的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听完课后普遍都说我讲得较清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在当实_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从他们原班主任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确实让我受益不少。比如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等等。虽然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也没有完全照搬,第一是我觉得我的身份毕竟与他们原班主任不同。第二是我觉得我与学生年纪相仿,不象原班主任一样与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代沟,这是我的优势所在,应当加以利用。所以,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中,我渐渐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风格,又吸收了原有宝贵经验的行事方法,而且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我和我们班上一位同学谈心的时候,她告诉我她读初中时成绩很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数学成绩犹为突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侯学数学简直就是一种乐趣,但是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整体成绩直线下降,就连自己的强项数学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当我问及其中的原因时,她告诉我,由于中考的失误,进入高中以后她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高中的课程本身就比初中的要难,使她的成绩更加后退了,以至于现在对读书失去了信心,想一心从事自己的爱好去学声乐算了。而这些她都没有和原班主任说过,原因是班主任太凶了。我听了之后并没有直接反对她的观点,而是从客观条件、学_条件以及以后的前途等方面和她分析了她的这种想法,使她明白了学_和爱好之间谁轻谁重,并引导她自觉得把心思放到了学_上来。实_报告

一、实_的目的与要求

安排教学实_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_,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_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二、基本情况

我们十月十一日来到湖南永州双牌县第二中学,到十一月__日实_结束。我被分到高一(172)班进行实_。

实_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_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_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

这次实_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_,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础训练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说往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此题只要知道了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能得出可见到有白色晶体析出的结论。由于事先我觉得此题很简单,也就没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无论我怎么讲,同学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会有晶体析出。后来只好向他们的原任课老师请教此处该如何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