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创建森林城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建森林城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建森林城市

第1篇: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今天的会议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志亲自主持,各区、各部门负责人都到得很齐,刚才的表态也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会议主题

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扎实推进创森工作,强化责任,强化目标,乘势而上,达到三个促进: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两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老百姓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实践特色的重要内容。我们这座城市越来越需要这种国家级的大牌子、好牌子、金牌子。

三、充分肯定迎检工作

6月份,国家林业局综合考察组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评估的结果非常振奋人心,这是各区、各部门、全市上下前一段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充分肯定同志们的工作,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创森办的同志们、向各区的负责同志、向各部门的同志为前一段为迎接国家林业局综合考察组所做的工作表示深深的谢意。下一步,我们要做到思想不松、创建不停、力度不减、班子不散、氛围不弱,保持连续性,再重视、再抓紧、再合力、再落实。

四、落实专家意见

要围绕创建目标,查漏补缺、自我加压,特别是根据专家组的意见,逐项整改落实,增加绿量、提升水平,要让人民群众更多的享受创建带来的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更多的共创共享城市森林带来的创建成果。希望各区、各部门回去后迅速制定计划、落实整改,把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创建的水平大大提高一步。

五、抓紧启动筹备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

要把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办成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论坛。论坛的筹备方案还要全面的、逐项的细化。目前来看,方案还有一些漏洞,比如创森主题歌,现在就要发动、邀请有关艺术家创作,要形成氛围,达到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效果,不仅仅只是演员和少数人会唱;另外,关于参观考察线路的问题,要尽快预选几个点,让今天来参会的各位先了解掌握,从现在就开始不断的呵护、培育、建设、完善。要想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论坛,就要充分的展示武汉的创建成果、展示武汉的绿化成果、展示武汉的生态文明成果、展示武汉的城市文明成果。不能总认为还有时间,能干大事的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方案从现在开始还要继续细化。

六、健全工作机制

第2篇: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关键词:森林城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进入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举措,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推进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既要立足于城市的现有情况,还应兼顾城市的长远发展,必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以推此项工作的稳步有序进行。

一、“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森林城市”是指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建设达到一定国家标准并经批准授牌的城市。“森林城市”创建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建设领域中的最高荣誉,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选择。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首先提出了发展城市林业的构想,密切关注林木与城市环境的关系;90年代,我国学者也积极投身于城市森林研究工作,并在综合考虑我国现实情况的前提下,提出了创建“森林城市”的生态战略目标,现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在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重要转折点,如何改善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森林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地位,缓和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问题,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现阶段 “森林城市”创建的经验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构建适合国情、市情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合理规划、逐步推进“城市森林”创建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统筹建设、注重实效、因地制宜的生态发展理念,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推进城市向生态文明迈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森林城市”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受限于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创建“森林城市”的理论体系仍有待完善、政府管理仍有待强化、社会主体参与度仍有待提高,等等。

1.“森林城市”创建的理论体系尚待完善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国的“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在“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具体实施方面,目前评价标准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评价指标却过于单一、评价方式趋于静态,对于创建实践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所关注的仍是普遍问题而非个性化的,在结合具体实际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2.政府职能仍有待加强

政府作为广大公民的代言人,在城市建设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民众生活幸福等方面负有重大责任。“森林城市”创建是一项关系到民众现实生活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政策,只有政府全面负责,才能更好地调动和协调社会资源,全力实现城市生态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但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一些地方政府仍未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地位上,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的发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甚至只停留在书面规划中。

3.社会参与度仍有待提高

“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意义重大,是关系到百姓民生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当前的“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中,仍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社会主体,如企业和广大民众的参与度和有效度都不是很高。政府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动创建工作发展,巩固并扩大创建成果,应当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三、“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相关策略

“森林城市”创建是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森林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城市建筑与森林植被合理布局、森林功能得以发挥为路径,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国“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起步较晚,现实情况又较为特殊,面临诸多挑战也是正常的。我们要迎难而上,沉着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内涵建设

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人民的要求,从和谐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弘扬森林生态文化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推动评价标准的规范化、过程化、动态化发展,丰富“森林城市”创建的内容,提高指标体系的指导价值,在充分考虑城市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经济发展现实情况,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2.强化政府职能,推进创建发展

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中的重要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力量,从现实和长远两方面考虑,制定体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森林城市”创建方案,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格局,颁布并实施保护创建工作开展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审计力度,加强“森林城市”创建宣传,以重点建设项目为牵引,启动并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程。

3.加大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参与度

“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关系到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有效策略,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息息相关。政府要亲自牵头,通过有效宣传、出台相关政策等,构建“森林城市”创建工程的长效机制,引导并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参与“森林城市”创建的重大建设项目中来,如允许企业投资森林和湿地公园建设,并允许其取得合法经济受益,等等;将“森林城市”创建与城市文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举办各类丰富多彩、寓乐于教,以“森林城市”创建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提高民众对创建工作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系统日益单调和脆弱,城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水源污染等问题愈加突出。森林是人类社会自然支持系统的最重要构成,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创建“森林城市”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积极结合城市建设的现实情况,有效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王义文.城市森林理论与指标体系的研究[Ml.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李锋,刘旭升,王如松.城市森林研究进展与发展战略[J].生态学杂志,2003,22(4).

第3篇: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关键词:森林城市;乡土树种;优势;应用

1 引言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一定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评选森林城市标准中有一项指标就是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扬州市目前在创森林城市中对乡土树种的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针对此,笔者对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提出几点看法。

2 乡土树种在应用中的优势

乡土树种指原产于本地区,经过长期种植、生长,能很好地适应本地区的土壤、气候和生态环境,已经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类植物。它具有拥抱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管理粗放等优点,园林绿地建设中,合理应用乡土植物,不仅能有效降低生产和养护成本,提高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还有利于营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因此可大力提倡,广泛运用。对于一些引种期长、生长良好、已经经过本地区极端温度等环境条件考验,达到引种成功标准的树种,也可以作为乡土树种使用。

2.1 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生态优越性

乡土树种经过长期的自然进化,已能充分适应当地的光照、温度、湿度、降雨、地形、土壤的理化性质等等,树木生长旺盛,性状表现良好,能充分展示出该品种的特性,对极端恶劣生长环境如高温、干旱、洪涝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景观效果完美。

2.2 抗病虫害能力强

绝大多数乡土植物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有些几乎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银杏、榆树、枫杨、朴树、广玉兰等,尽管有些植物也易发生病虫害,但能通过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抑制病虫害的蔓延,即使采用药物防治也简单易行。

2. 栽植成本低,易于养护管理

选苗容易,运输距离短,随挖随运随栽,减少包装、贮藏等中间环节,栽植成本低,成活率高,植物恢复生长快,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所以易于养护管理。

2.4 采种育苗容易、繁殖能力强

大多乡土树种都可采用播种繁殖,通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对它全面的系统研究,已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成熟的繁殖方法,加之采种容易,播种后具有出苗率高、长势壮的优势,繁殖速度快,移栽成活率高。又可能通过自然传播,大量萌发实生苗,在林群生态群落中自然更替。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具有外来树种无法比拟的优势。

2.5 乡木树种是重要的彩叶树种

多数乡土树种是重要的彩叶树种,如银杏在秋天的时候满树叶片金灿灿,乌桕在秋天的时候叶片红色带点黄,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树。通过合理的配置,能达到较好的园林景观效果。

2.6 节约经济,发挥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

乡土树种种源来自本地,不要长途运输,后期养护容易,而且生命力较强,受气候、周边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具有广泛的持久性,有利于发挥持久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造景的各种小环境中都可选择到适于生长的种类,不仅可降低污染,其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因此大规模运用乡土树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符合节约型园林的发展思路。

2.7 符合客观规律,提高生态效益

在南京就曾发生过房地产开发商对楼盘进行炒作,体现热带风情,花巨资引种棕榈科植物如银海枣、华盛顿棕榈等,都无法成活或生长较差、景观效果不好,这是对资源极大的浪费。而乡土树种不存在这些问题,更符合节约型园林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

2.8 保持城市森林系统的平衡

使用乡土树种能持续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系统,不会带来外来物种的侵入以及病虫害的入侵。如火炬树在北京就是引种不慎引发的入侵树种,由于该树种有非常强的侵占力,火炬树成片生长的地方,其他植物均受到了“排挤”。所以要大力提倡乡土树种在当地的应用,谨慎选用外来树种。

2.9 彰显文化底蕴

乡土树种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其地带性植物群落更具地方特色,区别于其他城市的自然景观。是表现城市特色植物景观的要素,乡土树种的大量运用升华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可以彰显当地城市文化底蕴。

乡土树种应用存在的问题

.1 对乡土树种认识、研究不够

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为乡土树种不如外来的树种好,包含外形、树形、观感,特别是档次不高。人们只看到外来树种的新奇、稀罕,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树木不只是人们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而随意改变和破坏自然的工具,更是一种扎根于当地固有自然与风土文化,构筑新历史的生命体。

.2 对乡土树种开发力度不足,经济收益差

由于市场上需求乡土树种的数量少,所以还没有形成乡土树种的需求市场,没有苗木商培育乡土树种。没有苗源,在绿化工作中就很难大量使用,形不成市场,限制了乡土树种的推广,导致收益差。

. 对乡土树种的栽植配置存在部分不合理

整个一片绿地采取全部落叶的树种,没有考虑到常绿与落叶的搭配,景观上效果层次单一,更加深了人们对乡土树种错误观念。

.4 园林设计者的原因

在绿化设计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少用或不用乡土树种,还有些是因为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不了解乡土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性,对乡土树木的树形、树姿等不了解,因此不敢把乡土树种应用到绿化设计中去。

4 结语

虽然乡土树种在应用中也出现若干问题,但乡土树种也有外来树种所不具有的众多的优点,所以要大力提倡、广泛运用乡土植物,谨慎选用外来树种,这是积极响应建设部所提出的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也是创建森林城市的重要环节,更是我国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4篇: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关键词:森林城市;绿化工程;建成区

1 背景意义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作为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森林作为陆地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保障。

森林城市是森林与城市的联合体,是当今社会人们对城市生态问题反思后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城市建设“回归自然”的具体体现。

国家森林城市,是为积极倡导中国城市森林建设,激励和肯定在城市森林建设中成就显著的城市,是生态建设典范。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东与锦州为邻,西与山海关毗连,南临渤海湾,北接朝阳市,与大连、营口、秦皇岛、青岛等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扼关内外之咽喉,是中国东北的西大门,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葫芦岛国土面积1.04万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0.57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703.7万平方米。2011年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提升葫芦岛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结合葫芦岛实地情况和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以及《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导则》等相关依据,葫芦岛市编制出台了《葫芦岛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五彩休闲海滨城,生态宜居葫芦岛”的规划建设理念。并提出依托城市中心城区,打造精品绿化工程的建设指导思想。从2011年提出创建以来,打造了一系列的精品绿化工程,在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相关要求的的同时,切实优化了葫芦岛市的生态环境,使“创森工程”成为一项深入百姓的民心工程。

2 建设内容

2.1 总体思路 城市中心建成区的城市森林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绿化理念,倡导以乔木为主、灌木搭配、花卉点缀的绿化模式,实行破硬建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屋顶造绿的绿化方针。

2.2 主要内容 结合自然地形及人工设施,规划中心城区森林体系重点建设内容为:“一环、两轴、两通廊、四带、多点”。

一环:加强中心城区沿海基干林带的建设和北部山体的荒山绿化,保留好城市周围条件较好的自然山水,形成一条环绕中心城区界控制城市无序发展的绿色环带,使其成为导入优质外部生态环境的重要纽带。两轴:加强龙湾大街和锦葫路两条道路绿地的建设,形成两条花园式景观大道。两通廊:构建由高速道路出口至市中心的东互通-疏港公路、西互通-海辰路两条道路防护带,通过高标准的绿地建设,形成两条重要的生态廊道。四带:分别为五里河、连山河、秦沈铁路、茨山河等沿城市河流和公路、铁路所形成的防护绿带。多点:以绿化网络为依托形成的便于市民活动休憩的点状公共绿地,包括各类公园绿地、楔形绿地等。

2.3 绿色廊道建设

2.3.1 道路绿化工程 大力推进绿色通道建设,加快对近期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交通干线及两侧一重山的造林绿化美化。

2.3.2 水系绿化工程 以葫芦岛市境内的五里河、连山河、兴城西河、五里河、女儿河、小凌河、六股河、茨山河、大凌河、清水河等几大河流两岸及乌金塘水库、宫山咀水库、大风口水库、平山水库、龙屯水库和张相公水库等几大水库周边为重点,对河流、水库、沟渠沿线及周边进行高标准绿化。

2.4 树种规划

2.4.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葫芦岛市域范围内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绿化模式。

2.4.2 师法自然,适地适树 遵循葫芦岛地带性植被的演替规律,树种选择时以本地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尽量不要选择外来树种作为骨干树种。

2.4.3 高大乔木树种为主,乔、灌、草、藤相结合

2.4.4 生态、景观、经济效益综合考虑 兼顾景观与经济效益,突出生态公益性。景观风貌方面,要实现树种观赏特性多样化,扩大适宜观花、观形、遮荫树种的应用范围;经济效益方面,应考虑当地农民的利益,适当选择栽培历史悠久的名特优经济树种和生长迅速、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

3 结语

葫芦岛市依托中心城区,通过创建森林城市,打造精品绿化工程,建立功能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发挥其降解污染、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减轻温室效应等方面的作用,使城市生态环境日趋良性循环,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通过努力,将葫芦岛市逐步打造成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天蓝水碧的生态宜居滨城。

第5篇: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文 /杨一凡

萤竹坐在小湖边,静静地看着水中倒映着的一轮红日,心里涌起一阵惆怅。

“啪”的一声脆响,红日已被萤竹掷出的石子砸成了几块破碎的光斑。

这里地处城郊,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民风淳朴,小桥、流水、人家,一样不差地全部占齐,标准的江南水乡。萤竹的外婆就住在这个小村里。每年的暑假,萤竹都会来这里住上几个星期。

石子掷出,萤竹重又坐下。安静闲适的暑假就要结束了,萤竹想在这美丽的湖边再多待一会。

“汪,汪——”两声吠叫传来。萤竹转头看去,一只白黄两色的大花狗小跑着来到她身边。

“阿花,你来了。”萤竹的脸上流露出浓浓的笑意,“过几天我就要回城去了,真舍不得离开你呢。要是你也能一起去就好了,可惜,爸爸妈妈始终不答应。”

阿花那双漆黑的大眼睛看了萤竹一会儿,目光中也有很深的不舍。然后,它仿佛能听懂人言一般,双眼中满是坚定的意味,把头靠在萤竹的胳膊上,挨着萤竹蹲坐在湖边。

阿花是外婆家的狗,说起来,也陪伴了她八个暑假了。小村的南面有山,有山就有森林,每天上午清凉些的时候,萤竹喜欢带着阿花,迈开大步,在森林里尽情地奔跑。风快速地擦过身边,在暑热中亦有一些微凉,这些风,带着自然的气息,浓浓的森林的气息,这个世界最纯最真的气息。萤竹的眼前掠过一棵一棵的树,间或会听见淙淙响着的声音,定是有山中的溪水在流。萤竹想,再过几个月,溪边的芦花就会在风里漫天飞舞的,像大雪纷扬,然后再往后,就会有真的雪落下来,把山村装扮得像一个童话世界。

而每天傍晚时分,萤竹喜欢坐在这个湖边,看夕阳如何在森林的尽头,一点一点地西沉而去。就比如此时。萤竹看着水中的夕阳倒影,又看了看身旁的阿花,阿花也转头看着萤竹,眼神专注而坚定,同时低低地吠叫,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也许是因为阿花的眼神留给了萤竹太深的印象。直到她回到小城,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学习的时候,萤竹脑海里依旧会经常浮现出那双漆黑的大眼睛。

萤竹心里有一种奇特的预感。

在自己的房间里做着作业,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萤竹没来由地想起了五年前的事。

那年暑假,外婆家的房子失火。那天她睡得很沉,连外面传来的惊叫声都没能将她叫醒。要不是阿花当时直接咬住被子把她甩到了地上,现在她应该就不会在这里了吧。

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萤竹的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汪,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吠叫声蓦然响起。萤竹惊愕地睁大了双眼,随即又收回了目光。一定是幻听吧。这里可是城中心,阿花怎么可能出>,!

又是一声吠叫,这一次,萤竹的目光捕捉到了楼下那一抹黄白两色的身影。

起身,开门,下楼,萤竹的动作没有半分的停顿。她直接到了阿花旁边,不顾它身上的泥迹,紧紧地抱住了它。

从小村到城中心,不说距离,就是中间隔着的一条河与无数条马路,对狗来说几乎就算得上是艰难的历程。

阿花又吠叫了几声,声音中满是兴奋与喜悦。

萤竹收回双手,眼中已是泪光闪烁。这时候,她的爸爸妈妈也跟着下楼来了,萤竹回头,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感动与许可。萤竹就用双手抱住阿花的头,说:“阿花阿花,真好呀!爸爸妈妈答应留下你了!”阿花的眼睛也亮闪闪的,尾巴摇得可欢了!

第6篇: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理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交通拥挤、人地矛盾、环境污染等,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相关城市管理部门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并在许多城市中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取得了非常显著地成果。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现代生态理念的相关成果,可以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一.生态理念的相关概念

生态理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包括小城镇在内的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观念,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理念主要是针对城市规划设计而言的,是人们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何把

生态理念比较全面系统地贯彻到城市总体规划中,使城市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是当前城市规划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城市规划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九江县境内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其中,湿地面积约有12265公顷,占九江县整体面积的15.7%。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是重要的水源地,其自身的蒸腾作用可以提升周围地区的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还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和物产、能源基地,可以为社会提供相应的自然资源、水产、工业原材料等,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九江县结合生态理念,提出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目标,省级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省绿化委员会规定的相关标准,并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进而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

1.森林城市创建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标准高、要求严、任务重,而且涉及面极广,因此,必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组织下,举全县之力,从全局出发,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工作的稳步推进。

(2)全民参与原则。创建工作设计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必须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工作,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合理,使得广大群众可以自觉参与创建工作。

(3)目标管理原则。严格按照省级森林城市的标准,对创建目标进行指定,同时对任务和责任进行细化分解,与责任单位下达创建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创建任务,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

(4)分步实施原则。按照创建的不同阶段和要求,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进行实施,使得创建工作合理、高效、有序开展。

2.森林城市创建总体目标

加大县城规划区范围内森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投入,稳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完善森林生态保护机制,提高森林绿化管养水平。

3.工作任务

(1)制定规划

根据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标准,结合城区绿化现状,按照“一环两心、四纵四横、两带嵌众珠”的城市森林布局结构,以“森林进城围城,林水相依,林路相依,城、林、水一体化”的建设理念,以绿环围绕、绿廊穿越、绿轴纵横、绿园均布为特色,以贤母文化和渊明文化为主线,编制相应的总体规划。

(2)城区绿化

①公园与广场。每500米半径范围内,至少有一个面积在1000平米、乔木绿地率不低于25%的公共休闲绿地标准。同时,加强对于城市广场的绿化提升改造,增加乔木的数量,以提高绿地率。

②住宅区与单位庭院。按照乔木绿地面积不低于25%的标准,对城区内的单位庭院、单位附属绿地以及住宅小区等进行绿化提升,落实住宅区的绿化建设和养护资金。

③道路绿化。按照相应的绿化标准,抓好主要道路如东泉西大道、环湖路等的绿化建设工作,对于一些绿化较差的道路,应该按照查漏补缺、见缝插绿的方式进行大幅度提升,增加城市绿化总量。

④城市出入口绿化。按照城市出入口主要通道两侧各栽植2行全冠常绿树的标准,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绿化提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和绿化质量。

⑤城市立体绿化。对于老城区的绿化提升,采取垂直绿化和屋顶、阳台绿化的形式,构建实体型、复合型的绿化空间,实现绿化资源全社会共享。抓好香樟花园垂直绿化和铁路下穿工程中的桥孔挂绿工作,为县城绿化整体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3)城郊绿化

①荒山绿化。按照县城规划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的标准,利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对县城郊区的荒山和宜林地进行植树造林活动,通过封、改、补、造等综合措施,全面提高经营水平和森林质量。

②乡村绿化。按照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标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森林十创”活动,抓好规划区内乡村所在地和乡村出入口主要道路绿化,重点抓好港口街镇、沙河街镇以及沙河经济开发区的绿化工作,同时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以及空闲地种植经济林书中或绿化苗木,不断加快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的绿化步伐。

(4)健全森林生态保护机制

①做好“三防”工作。不断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落实防火责任,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建立重点防火监控点,实行森林防火指挥部责任制;建立健全森林管护制度和管护队伍,加大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杜绝非法侵占林地、绿地以及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同时严厉打击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和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加强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通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相互结合的措施,确保全县无大面积病虫害的发生合格传播。

②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要加大对于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确保空气污染指数良好以上的天数可以达到80%以上,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可以达到每立方米700个以上。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的总体规划,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依据,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在其中引入生态理念,可以使得城市的规划充分体现出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四月晴”,又是一个春来到,又是一季香满庭。在这春风拂大地,万物萌生机的大好时节里,我们迎来了第31个植树节,也迎来了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起步之年。

4月10日,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造林绿化城乡环境整治动员大会胜利召开,吹响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角。我们坚决拥护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积极响应创建森林城市的号召,以实际行动为打造美丽、环保、生态、宜居的城市贡献力量。为此,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向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发出倡议: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做宣传动员“创森”工作的先行者。森林城市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市贯彻党的xx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战略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建设目标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双鸭山城市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惠民工程。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心和历史紧迫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滕喜魁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显刚同志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双鸭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为指导,先行一步,快行一步,通过开展及时有效的宣传动员,为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创建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第8篇: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经过全市上下不懈的努力,今年月18日,在第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它标志着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踏上了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新台阶。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总结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成功经验,表彰先进,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努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持续提升,为实现福民强市目标做出新的贡献。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以励再战

年2月份,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后,全市上下根据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年1月,我市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验收,年11月通过国家复查,到今年6月授牌,整个活动历时3年多。回顾创建历程,有三条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和推广:

(一)科学规划布局,全市上下共创建。一是科学规划定位。我们邀请国家权威的规划设计部门中国林科院编制了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专家组深入各县(市、区)进行调研,并多次征求林业、园林、水利、交通、旅游、规划等部门意见,确立“牡丹山水林城,宜居生态”为我市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形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实现资源增长、生态优良、产业发达、文化丰富、林农增收、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使成为中原的一颗璀璨明珠。二是因地制宜布局。在山区,以实施天然林保护为主,打造生态安全防护屏障。在丘陵区,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在平原区,以营造高标准农田林网为主,构筑平原农区抗御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屏障。在湿地区,全面开展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营造护岸林、水土保持林。在城市区,以环城道路、城市出入口及河渠水系绿化为重点,着力构建“绿带贯穿、水网相连,森林成片、绿点均布”的绿化格局,建设山水林城。在通道区,实施道路、河渠、堤坝绿化,建设贯通城乡的林荫大道,绿色长廊。三是全民共同参与。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林地的主人,成为森林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坚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提升市民绿化意识,每年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6%以上。通过荒山承包、绿地认养等方式,鼓励广大市民参与造林绿化和生态保护,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四是全市部门联动。园林部门负责城市绿化,水利部门负责河道治理,交通部门负责道路绿化,环保部门负责污染治理,国土部门负责矿山植被恢复,财政部门负责经费保障等,形成了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二)围绕发展搞创建,提高综合效益。一是围绕农民增收搞创建。在伊洛河川区培育“公司+农户”林业龙头企业13家,林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结合造林绿化,积极发展经济林,初步形成了西部优质苹果、南部干果、伏牛山木本药材和市郊时令鲜果四大特色经济林基地,面积达203万亩、年产值8亿元。依托资源优势,先后建成各类森林生态旅游区40余处,周边群众依托森林公园开设家庭宾馆、经营土特产品等,增加就业岗位3万余个,辐射带动约5万农民增加了收入,摆脱了贫困。二是围绕服务市民搞创建。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城市周边荒山坡地营造人工森林,全市城郊型森林公园面积已达9万余亩,成为市民健身娱乐的最佳场所。同时,城市公园全部免费开放,拆墙透绿,使广大市民充分享受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果。三是围绕旅游开发搞创建。结合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对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进行大规模、高品位绿化,城市出入口绿化带宽度都在100米以上。对通往景区的道路高标准绿化,建园林小品,两边可视范围的荒山全部采用景观树种绿化,打造景观大道。在城市周边,结合地域优势,建葡萄、樱桃、苹果等各类采摘园,丰富了旅游市场,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四是多头并进搞创建。围绕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把造林绿化、水系建设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使之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三)突出特色搞创建,彰显品牌。一是突出“牡丹花城”特色。依托牡丹优势,打造城市品牌,牡丹文化节升格为部、省联办,成为全国四大著名节会之一。牡丹品种已达1200余个,今年的种植面积要达到5万亩,牡丹盆花60万盆。开发牡丹系列产品30余种,商品牡丹远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设牡丹基地,牡丹频频在奥运会、绿博会、世博会、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惊艳亮相,获得高度赞誉。目前,我们提出“满城尽是牡丹花”的战略,牡丹花城特色将进一步凸显。二是突出“千年”特色。依托文物古迹保护,先后在周朝王陵区建起了1500亩的周山森林公园,在隋唐城遗址上建起了2800亩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在北部上清宫遗址上建起了2800亩的上清宫森林公园,在东周王城遗址上建起了4万平方米的周王城广场绿地,并对北邙地区占地面积超过1亩以上的140余座墓冢进行绿化等,营造古都绿城特色。三是突出“文化名城”特色。除牡丹文化节外,我市每年还举办杜鹃节、苹果节、绿竹风情节、樱桃节、荷花节、白云山红叶节等,适时组织湿地观鸟、森林风光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突出“水韵城市”特色。依托水资源优势,实施了大规模的河渠整治工程,强力打造水网城市,景观水系目前已达200公里,水域面积11平方公里,所有河渠两岸均有绿地和森林相间的绿化带,再现了“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的生态风貌。

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造林21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65万亩,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生态通道网络,城郊森林面积达到9万亩,对2980个村庄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县、、、、6个县成为省级林业生态县,、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花卉苗木总面积达到14.3万亩,经济林面积达到203万亩,年林业产值45亿元。据测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比创森前增加了2.2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创森前的35%提高到38.25%,绿地率从创森前的33%提高到3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创森前的9平方米提高到11平方米,各项指标均优于或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标准。和中西部地区已经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兄弟城市相比,我们的成效更明显,特色更突出。

二、持续创建、提升目标

根据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国家森林城市”实行动态考核,在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3年后国家将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将提出警告,5年后复查仍不合格,取消其“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因此,创建成功仅仅意味着我们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今后我们必须追求更高的目标,绝不能让我们的工作局限于保牌子,而要让森林城市的牌子扎根在群众心里,要让森林城市的建设理念不断提升,要让森林城市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强支撑。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按照新时期森林城市建设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森林城市建设的提升、巩固和完善工作。市创森办和各级创建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和指导,按照《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努力提升森林城市建设水平。

(一)持续森林城市建设,要继续在改善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坚持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搞好矿山植被恢复,治理水土流失,维护国土安全。在水库河流周边,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使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在城镇周边,大力营造城郊森林,培育城市绿肺。

(二)持续森林城市建设,要继续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结合造林绿化,大力发展经济林、森林旅游、花卉苗木、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三)持续森林城市建设,要继续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通过发展森林,增加环境容量;通过发展森林,提高木材等林产品供应能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丰富资源;通过发展森林,创造优美环境,让成为国内外资本和优秀人才聚集的洼地。

(四)持续森林城市建设,要继续在建设生态文明上下功夫。通过坚持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节会和活动,要让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树文明新风,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风采。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从省、市工作部署来看,年我市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相当繁重,造林任务46.9万亩,花卉苗木任务10万亩,核桃基地11万亩。必须抓紧谋划、提前规划、及早动手,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推进。

(一)切实抓好年造林和抚育工作。今年,省政府下达我市年造林任务46.9万亩。目前,我市气温已逐步降低,土壤墒情良好,为开展整地造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县(市、区)要抢抓时机,统筹安排,抓紧规划落实造林地块,抓紧组织开展整地挖穴,适时进行栽植,为全面完成年度造林任务,争取主动。在抓好造林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完成森林抚育任务。年森林抚育任务已基本确定,全市总规模34.1万亩,抚育总任务是上一年度的3倍多,省里要求必须在春节前全部完成,正月十五元宵节后,省林业厅将组织检查验收。目前距春节大概两个多月,除去入冬后大雪封山期,可用于抚育的时间已经不多,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各县(市、区)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森林抚育工作作为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动员,倒排工期,扎实推进,确保按期完成森林抚育任务。

(二)高质量建设市级示范工程。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规划建设市级示范工程已成为推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一项有力举措。年全市共规划了六大类15项市级示范工程,具体包括:3个县城周边绿化工程,涉及、和龙门园区;4个核桃基地示范工程,涉及、、洛龙区和廛河区;5个花卉苗木基地示范工程,涉及、、、和伊滨区,另外还包括:县山区生态林示范工程,县通道绿化示范工程,郑少洛高速段沿线荒山荒地绿化工程。前一阶段,市林业局已指导各有关县(市、区)编制了工程作业设计。下步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规划评审。市林业局要抓紧组织林业专家对县(市、区)编制的作业设计进行评审,严格把关,确保设计科学和高标准,为工程实施奠定扎实基础。二是抓好规划落实。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审定的作业设计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更施工地点、树种等规划内容。三是抓好指导督促。各县(市、区)林业技术人员要分包工程,及时做好技术指导和督查,对没有按照作业设计进行施工的,要及时督促其进行整改。要认真落实上述三项措施,确保将每项工程都建成精品,形成亮点。

(三)确保完成核桃基地建设任务。年全市新规划发展核桃基地11万亩,10月初任务已正式下达,各县(市、区)要对照任务,强化措施,做到“三到位”,切实把这件惠民实事抓实、抓好。一是规划要到位。各县(市、区)在规划时要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尽量避免零星种植。从这两年我市核桃发展情况来看,大户承包与一家一户栽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核桃成活率更高,而且后期管理也更加细致规范。因此,各地要下大力气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大户或公司参与核桃种植,促使我市核桃产业发展不断上规模、上水平。二是政策落实要到位。市里政策保持不变,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对种植户每亩一次性补贴300元,要求必须栽植品种优良的核桃嫁接苗,栽植密度不能低于每亩35株,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补助。各县(市、区)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三是后期管理要到位。近两年我市核桃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后期管理工作滞后,核桃栽上后疏于管理,不及时浇水,有的套种高杆作物,严重影响了核桃成活率和生长。对此,各县(市、区)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同时,市、县两级林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核桃管理技术的推广,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使更多的种植户掌握核桃管理技能,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为全市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全面做好全市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年度全市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10万亩建设任务已于5月20日以洛政办〔〕60号文件下达各县(市、区),目前,各县(市、区)都已经开始行动,多数县(市、区)已编制并上报规划设计,协调督促乡(镇)、村落实地块并进行了部分栽植,同时部分县(市、区)也已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根据各县(市、区)上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实土地10.86万亩,占任务的108.6%,完成整地5.77万亩,栽植2.74万亩。共有78家公司(大户)达成投资意向,招商面积6.81万亩,招商率68.1%。全市确定了伊滨区庞村镇紫田花木生态示范基地、柳泉镇园村苗木花卉基地、麻屯镇单寨苗木花卉基地、顾县镇苗木花卉基地和县陶营乡苗木花卉基地等五个1000亩以上市级示范工程,市级示范工程作业已全部上报。

虽然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有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有些地块“落而不实”。虽然从上报数据看,已超额完成地块落实任务,但有个别县(市、区)落实的地块还处在模棱两可阶段,还没真正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土地流转的手续还不完善;二是整地栽植进展较慢。目前全市完成整地5.77万亩,占任务57.7%,完成栽植2.74万亩,占任务的27.4%,个别县(市、区)还没有开始整地栽植;三是进展不均衡。从县(市、区)之间看,有个别县行动较慢。根据市林业局要求,8月底要上报年度作业设计,但到目前为止仍有瀍河区、伊滨区、区3个区没有上报作业设计;从地块落实进度上看,还有少数县(市、区)没有全部落实地块,分别是县建设任务1万亩,落实土地8150亩,占任务的81.5%,洛龙区、县还有部分地块没有落实;四是招商力度不足。全市招商面积6.81万亩,招商率68.1%,还有近32%任务为农户分散种植。在下步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和地块落实工作。今天是11月23日,已到了整地和部分品种种植的关键时节,个别没有完成落实地块的县(市、区)要加大工作力度,把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发展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的优越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给群众讲清楚,让群众真正认识到发展花卉苗木林果产业的好处,让群众真正转变观念,主动配合土地落实和流转工作,尽快与农户签订租地合同。要在11月底前将地块全部落实到位,确保明年全市10万亩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要切实搞好整地、栽植工作。目前这段时间,正是整地和牡丹等个别品种栽植的关键时期,各县(市、区)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开展育苗整地工作,要在上大冻前实现整地任务大头落地。对于适合秋季栽植的牡丹等花卉品种,要抓紧时间做好苗圃地的消毒、施肥、整地等工作,力争在上冻之前把适宜栽植的品种全部栽植完毕。

三是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要想把我们的花卉苗木形成基地,做成产业,见到实效,我们就要找到好的发展模式。从以前的发展经验看,最好的发展模式就是公司承包经营,或公司+基地+农户。在一些村组织健全,班子能力强的地方,也可以采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形式,我多次讲到一家一户发展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从目前来看,我们的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建设招商力度还不够,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年度共有29家公司投资我市花卉苗木基地建设,除了一家普通的郑州公司外,其余全是本地公司,多数公司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形成很强的带动作用。今后几年我们的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就要大力推广公司化经营的模式。各县(市、区)要组织相关部门真正走出去,一方面学习外地的建设经验,把我市发展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的大形势和鼓励政策宣传出去。另一方面更要把当地的招商引资“软环境”打造好,把外地实力雄厚、经营好的花卉苗木企业引入我市;要在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和育苗大户中选择一批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有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引导他们把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真正做大做强,从而促进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向商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四是要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市政府专门出台了环市区花卉苗木发展鼓励政策,各县(市、区)要不折不扣落实好补助政策,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出台对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第9篇:创建森林城市范文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明确目标,动员部署,力争更高水平地推进*的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绿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绿化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同志总结了我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工作,全国绿委和省绿委的两位领导作了重要指示。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抓好城市绿化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弘扬“创绿”精神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绿化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不懈努力,特别是2*年启动创建工作以来,我们有效动员了全社会力量,全面开展了扎实深入的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的充分肯定,最终赢得了全国城市绿化的最高荣誉,成为全省继深圳之后的第二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回顾整个创建的过程,我们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最突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市上下共同塑造了一种“创绿精神”。具体来讲,这种精神体现为三个方面:

“创绿精神”是一种追求和谐发展的科学精神。在创建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强烈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与标志,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创绿”绝不仅是对荣誉的追求,更是优化生态环境的努力,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努力,归根到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因而,全市上下从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有效确立了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合理开发、追求和谐的科学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共识和力度,紧紧抓住当前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迫切要求,严格按照“创绿”工作的各项标准,扎扎实实落实了各项创建任务,从而确保了创建成功。

“创绿精神”是一种高效协调配合的协同精神。“创绿”是一项牵涉面广、任务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全市多个部门和各个镇区,强有力的协调配合成为创建工作成功的关键。在整个创建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加强统筹领导,各镇区、各部门同心同德,服从指挥,明确职责,密切配合,讲大局、重协作,既明确责任意识,更强化协同精神,努力做到“无缝连接”、增强合力,有效杜绝了推诿扯皮、各自为政之风,确保了整个“创绿”工作始终扎实、有序、高效地推进。

“创绿精神”是一种自觉投身建设的主人翁精神。人民群众是“创绿”工作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创建工作的力量源泉。整个创建过程,我市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热潮,广大市民积极行动,热烈响应,努力绿化家园,自觉配合创建,这既体现了一种绿化意识和文明素质,也体现了对*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体现了与*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主人翁精神。民心可用,民力无穷,紧紧依靠并有效发动群众,是我们“创绿”成功的坚强保证。

创建工作中形成的“创绿精神”,是我们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要深入总结,大力弘扬,让“创绿精神”在我市各项工作尤其是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更加重大的作用。

二、明确目标,开辟新的局面

荣誉面前,我们倍感自豪,深受鼓舞,但更要看到挑战,明确目标,努力开辟新的局面。当前,我们城市绿化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保持优势的挑战。前一阶段的创建工作,使我市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在兄弟城市中脱颖而出,领先一步,在未来发展中形成了较为有利的竞争优势。随着正式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荣誉,我市必将成为兄弟城市创建工作的参照标准和赶超对象。在全国新一轮高水平的创建进程中,我市目前的城市绿化要继续领先,竞争优势要有效保持,都面临着激烈的挑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目前,我市已确立了创建“国际花园城市”的目标,我们要以这一创建活动为载体和契机,按照国际标准来规划和实施城市绿化,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市在环境魅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巩固成果的挑战。虽然我市“创绿”工作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创绿”成功并不等于东莞绿化建设没有薄弱环节。实际上,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对照先进城市的水平,对照广大群众的期盼,我市绿化工作中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努力。国家考核组在验收反馈意见中指出,我市“在造林绿化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有的城乡结合部在绿化上还需要提高和完善,有些山体植被需要尽快恢复,要从城乡绿化一体化总体推进的要求,进一步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制,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使整体绿化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从我市实际来看,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33.2%,低于全省57.3%的水平,人均林业用地也低于全省水平;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较高,但广大农村和非建成区绿量不足,许多城郊结合部和公路沿线废弃采石场、山体和建筑闲置地的现象仍然较多;一些干部对城市绿化工作缺乏足够认识,绿化责任的分工不落实或落实不好;法制建设不健全,森林、绿化资源的保护缺乏更有效的法治手段;一些地方的绿化管护水平较差,绿化设计和管理技术含量较低;一些市民“植绿、爱绿、护绿、惜绿”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还有待扩大,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做好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巩固创建成果,提高绿化水平。

第三是实现目标的挑战。按照“十一五”的有关规划,未来五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快建设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绿城,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与良性循环。为此,我们每年将营造水源涵养林2.5万亩,建设城市绿地1*0公顷,建设道路绿线3*公里,营造红树林650亩,营造农田林网50公里,营造生物防火林带70公里。力争到2010年,城市人均绿地达到1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陆地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5%。实现规划目标,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实现更大的进步。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把握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开辟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加快*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品位的提升。

三、再接再厉,把握努力方向

生态建设有脆弱性、反复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创绿”成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不能停步,必须不断推进。希望各镇区、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再接再厉,明确重点,以扎实的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绿”成果,努力开创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完善绿化规划

完善规划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前提。规划编制方面,要加快制定建设林业生态市的规划,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生态安全、功能完备并且具有*特色的现代城市林业生态体系。规划调整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我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规划实施方面,要加快全市1*0平方公里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工作,将我市大部分林地、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将其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底线严格保护起来,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只能作生态用途。要严格控制城市建筑密度,尽可能创造条件扩大绿地面积,城市规划和绿化主管部门要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实行跟踪管理,严格按《绿地系统规划》的标准配置好、建设好绿地。

(二)进一步推动机制创新

健全绿化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的根本保证。要抓紧完善《*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绿化组织管理机构,认真落实绿化目标责任制,加快完善绿化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绿地控制,在全市营造“爱绿、植绿、护绿、惜绿”的良好氛围。当前,尤其要着眼于建立稳定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积极创新绿化投入机制。要将城市绿化资金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不少于本级财政支出1%的资金,用于绿化的建设和管护。建设、市政、交通、水利等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要按照规划要求同步实施绿化配套工程,经费统一纳入工程概算。市财政局、绿化委、地税局等要尽快研究制订义务植树统筹费和绿化费收缴的新办法,做好相关工作。此外,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创新筹资机制,鼓励社会捐资认养林木、绿地,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园林绿化建设。

(三)进一步落实重点工作

当前,要突出抓好几项城市绿化的重点工作:一是公园广场公共绿地建设。要按照每年新增城市公共绿地1*0公顷的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公共绿地建设,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需要。二是森林公园建设。要加快推进水濂山、大岭山、大屏嶂、同沙、旗峰等五大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开发,抓紧建设总面积123.5平方公里的银瓶山森林公园,争取早日建成开放。三是森林资源培育护养。通过封山育林、退果还林等工程,加强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培育,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营造水源涵养林等林相建设工程,进一步改造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农村绿化。各镇要结合镇村道路升级改造、农田林网建设、农业生态园建设、环镇环村林带建设等,大力推进城郊和全市农村绿化,切实增加绿量,提高绿化水平。

(四)进一步突出科技兴绿

积极实施科技兴林、科技兴绿战略,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的有力支撑。要多方筹集资金,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城市绿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要结合我市实际,在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区域性物种保护与开发研究和节水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先进适用的成果。加大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要搞好城市绿化设计工作,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本地特色和风格,特别要因地制宜,做到“三个为主”:园林绿化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城市公园和绿地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配置要以乔木为主,努力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群众营造更多的绿色休憩空间。在森林资源建设和保护上要加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珍贵用材树种、重要水源涵养树种的开发与选育,为我市森林向效益更高的层次演替提供科技支撑。

(五)进一步发动全民参与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