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多彩的民间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彩的民间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1篇: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面具;陶艺;剪纸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82-01

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是通过变形而来的图形来表现物体的,这些变了形的图形各具奇特之姿,常常被人们所赞叹。同时,民间工艺美术中呈现的色彩稳定、浓重、典雅,形成既绚丽多彩,又统一平衡的效果,不仅受到民众的喜爱,同样也受到少儿的青睐,少儿常常被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吸引。

少儿美术教育是少儿启蒙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把民间艺术与少儿美术教育相结合,让少儿在学习各类知识,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得到民间艺术美的享受,受到民间艺术美的教育,进而陶冶少儿的情操,增强少儿的民族自豪感。

一、创造富有民间艺术的教育环境,萌发少儿对民间艺术的初步感受和表现情趣

我们在少儿美术教学中应能创设环境,激发起少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把民间艺术渗透于环境布置中,创造与美术教育相适应的富有民间艺术气息的环境,为少儿提供感受民间艺术和表现民间艺术的机会与条件。我把少儿美术工作室里一块大面积墙面上布置为中间是一些穿着民族服装的少儿,他们手执彩绸正敲着鼓,扭动着秧歌,欢庆节日的大型套色刻纸,在少儿的周围衬着一幅幅手拿贵州苗族蜡染图形与造型的肚兜、手帕和风筝的蓝印版画,用五彩皱马铃薯绳纺织的杯垫、小草包,以及独具奇妙色彩与图案的染纸,这些无不透出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整副墙面装饰极具动感和装饰性。当这些东西布置展现在小朋友而前时,他们不由得连连赞叹道:“啊!这些东西太好看了,太好看了!”,这是少儿对美的感受与自然流露,也是民间艺术的感悟与赞美。

我们应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打破过去美化教室环境由老师包揽的习惯,充分发挥少儿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参与教室美化。一幅幅形象生动、色彩纷呈的绘画,一幅幅美妙的刮画,一幅幅奇妙的染纸、剪纸,一幅幅有趣的拼贴画,像一朵朵奇葩盛开在他们自己的画苑中。而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泥塑,一只只有趣的旧物做成的玩具展现在作品的展示台上,展现在少儿们的面前时,使他们又一次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进一步激发起少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兴趣,从而增强少儿的民族情感。

二、结合民间艺术开展少儿美术教育,引导少儿对民间艺术的进一步感受和创造性的表现

(一)把民间艺术中的图形艺术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少儿感知事物离不开具体生动的形象。根据民间艺术图形具体性和直观性的特点,把民间艺术蜡染、印染、刺绣中呈现的鸟、鱼的变化图案,花卉、蝴蝶、花果图案,成人围腰少儿的围兜、头巾、手帕、背带和背带心等具有优美、朴实精致纹样的图案,加以简化、整理并运用于少儿绘画教育中,通过指导少儿对点、线条和图形的认识,提高少儿形式美的感知能力。特别是对于我国传统艺术的感知和体验。

(二)把民间艺术中的脸谱艺术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脸谱是中国戏剧曲有的化妆造型艺术。随着戏曲艺术的孕育成熟,脸谱艺术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加国际化。中国戏曲脸谱的美的形式,突出的装饰性,富有想象力且夸张的绘制手法,非常符合少儿的年龄特点,少儿乐于接受和学习。通过指导少儿绘制富有装饰性图案的简化脸谱造型,培养了少儿美化物品的能力和对民族戏曲文化的热爱。

(三)把民间艺术中的印染制作工艺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我到我们湖南湘西写生考察的时候,随处可以看到精美的蜡染。在深蓝色的布上,密密麻麻的白点,白线,像“蓝色的宝石”。我在当地看了传统浆染的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地道的印花蓝与白色相结合的色彩是中国民间图形、贵州和湘西苗族蜡染的特殊色彩,我们而且可以从中吸取其制作工艺并加以改变,并运用于少儿版画的学习中,少儿尝试了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版画学习后,对版画学习起了极大的兴趣,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把民间艺术中的染纸画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染纸画极具变化和韵味,且变化无穷的图形和色彩极易激起少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结合染纸画的艺术特点,根据少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染纸画的基本技术简化指导少儿学习染纸。少儿在染纸活动中,通过对图案的设计、色彩的选配,以及对操作程序的掌握,其审美情趣,动手动脑筋能力和创造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此时,也更激起少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五)把民间艺术中的剪纸技法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把中国民间剪纸工艺中“黑影”、“镂空”两种主要的剪纸图形设计手段与少儿剪纸相结合,使小朋友在原有剪窗花的基础上学习剪出蔬菜、瓜果、小动物、小孩、器皿、脸谱等多种图案。我在少儿美术班经常开展剪纸活动,如欧阳立言、周睿宁两位小朋友合作剪出的主题为《舞蹈的小朋友》、《收获季节》两幅大型剪纸,为环境增添了民族艺术氛围。剪纸活动培养了少儿创作的兴趣,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发展了少儿的想象力,提高了少儿审美的意识和高雅的情操。

(六)把民间艺术中的面塑和陶艺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民间艺术面塑和陶艺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也深受少儿的喜爱。我们可以选用既经济又方便,色彩鲜艳的自制面团为材料,运用与少儿泥塑相结合的团、捏、压、搓、修饰、粘接等技法,指导小朋友制作出一个个生动、可爱的小动物,如兔子、乌龟、青蛙、蛇、鲸鱼、章鱼等。

在开展少儿面塑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探索着把民间玩具古朴简炼的造型艺术与少儿的陶艺活动相结合。指导少儿塑造出一只只古朴、简洁的笔筒、杯子、小碗、花篮和泥娃娃。少儿在面塑、陶艺活动中、用自己的双手,可以表现出民间艺术的美,面塑、陶艺活动不仅开发了少儿的智力,增强了少儿手掌、手指的灵活性和敏感性,更促进了少儿手部小肌肉协调活动的能力。

对少儿开展结合民间艺术的美术教育,不是向少儿传授民间艺术的技能,也不是向少儿灌输传统的工艺,而是利用少儿生活中感兴趣,看得见、遇得着的富有民间艺术的事物,在少儿看看、说说、画画、做做、玩玩的活动中,积极启发、引导少儿发挥想象,让少儿在老师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出对民间艺术美的感受力,萌发少儿对民间艺术的情感,激发少儿对民族的情感。

三、加强理论学习,调节自身知识结构,更好地开展少儿美术教育

第2篇: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油画的起源要追溯到欧洲。据史书记载,中国的油画技术最早出现在清康熙年间,是欧洲的使节将油画带到了中国。但是中国油画的发展还是要从民国时期说起,在民族资产阶级兴起时,中国的美术家也在探索适合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油画发展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当代油画也在不断创新。放眼现今的中国油画事业,油画的内容更为优美,表达的情感更为丰富,表现的技法更为多样。中国的油画已经具有自己的风格。尤其是中国油画更多地融入了中国民间艺术,并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油画风格独树一帜,受到国际画坛的赞赏。

二、我国油画艺术与民间艺术融合的探究

1.民间艺术成为中国油画创新的基础

油画艺术进入我国民众的视野才几百年,我国的油画事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用艺术术语来说,油画属于境外艺术,是一种国外理念较强的西洋画种。而中国油画想要深入发展,必须结合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维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油画要想不断创新,就要融合中国的民间艺术,汲取民间艺术的优秀元素,使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充分展示出来,成为我国油画事业创新的基础。

2.我国油画艺术和民间艺术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油画家都十分注重用油画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而作为炎黄子孙,他们又提倡将油画的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相结合。在中国油画的创作中,油画艺术和民间艺术的结合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把民间艺术强制性地带入我国油画创作中,要在尊重油画语言的基础上融入民间艺术之素,才能创作出新的油画风格。二是要认识到民间艺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要把这种精华融入我国的油画创作中,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油画作品。

3.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都在互相交流和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交流和传承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有56个民族,民间艺术的种类繁多,形式也丰富多彩,像民间绘画中的彩画、农民画、年画,民间编织中的竹草藤柳编织品、剪刻艺术品、印染制品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成为我国油画发展的最大创作动力。民间文化是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所以民间艺术品都是贴近人们生活实际的,画家就是要将这些具有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以不同的形式融入油画的创作中。

三、民间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1.我国油画融入民间艺术的意义

在中国油画的发展中,较早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油画创作的民族化问题。如徐悲鸿、吴冠中等油画艺术家对油画艺术发展的民族之路作了积极的探索,从形式及语言表达方面展示出民族性和审美性,推动了油画艺术的发展。此后,中国的民间艺术便不断渗透中国的油画创作中,为中国油画的创作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从而逐渐形成中国油画自己的独特风格。我国的民间艺术在西部地区保护和继承得最为完好,这部分地区的民族文化淳朴,保留着原有的文化韵味。中国的油画创作如能从西部地区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或者以那里的民族生活为题材,可以增加油画作品的民族性。再如,中国民间艺术从作画的角度来看,大多是用图腾等具有浓烈民族气息的图案表现出来。这类民间艺术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历史的沧桑感,这对于现代油画家创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2.民间艺术和我国油画艺术融合的表现

(1)中国油画可将民间艺术内涵更好地表达

由于我国民间艺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油画对民间艺术的选择也很宽泛。民间艺术往往是原始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油画可以将民间艺术立体地表现出来,并保留民间艺术原有的视觉冲击力。目前,在中国的油画市场中,油画是否表达出中国的文化特色是其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的民间艺术往往与中国历史事件或寓言故事相联系,民间艺术的作者借这些故事并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因此民间艺术的各种表达形式反映出作者自身的主观意念。我国的许多油画家借鉴这种独有的思维方式将自己的主观意念融入了油画创作之中。如有一幅油画,画面展现优美的山中风景,而山中自由飞翔的候鸟却是画家向往自由的象征。以这种客观的画面来表现画家主观的意念,就是将民间文化的内涵融入油画创作的一个例子。

(2)中国油画可将传统哲学观念更好地传承

民间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成果,也是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传承的载体。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典型就是阴阳学说,并且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中。其中最被油画家所乐于表现的就是太阳与月亮,他们用日月来表现阴阳两极,在色彩上以黑白两色象征阴阳,将传统的哲学理念与现代的油画理念相结合,实现油画民族化。

(3)中国油画可将民间艺术原始理念更好地发挥

民间艺术充分展示了人类最初的本性,崇拜生命和生殖的力量,这些原始理念是一直被保留并传承下来的。而在油画的创作中融入民间艺术,画家们往往会选择表现人类自然本性的主题,如童年的纯真、母爱的伟大、生存繁衍的愿望等。还有,许多画家都开始对现代社会的弊端进行批评,表现爱护环境、回归自然的主题,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以引起人们的深度反思。这是将民间艺术的原始理念斌予现实的意义和时代的特征。

四、结语

第3篇: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一、幼儿园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意义

1.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活动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们吃的、用的、玩的都紧跟时代潮流,外来的文化不断涌入,导致民间艺术正在慢慢流失,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能让幼儿认识传统的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保护、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

2.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1)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审美是民间艺术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形形的戏曲脸谱、清新流畅的青花瓷、惟妙惟肖的剪纸等,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在欣赏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时,感受了作品的色彩美、图案美,掌握了美的规律,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2)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园小朋友手指的小肌肉群发展不够发达,手指的动作不够灵活,经常进行民间艺术活动,如剪纸、编织等活动,有利于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

3.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开展民间艺术活动时,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始终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专注力、细心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还从中得到了中华美德的教育和熏陶,养成了讲文明、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二、幼儿园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现状

1.重知识性学科,轻民间艺术。

在与家长的日常沟通中发现,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重各科教学的功利性等方面,他们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希望孩子多学习数学类这样的知识,忽视民间艺术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2.重电子化和外来文化,轻民间艺术。

当今社会,无论是在园、在家还是在大社会环境下,幼儿接触的玩具和日常用品都走在潮流的尖端,时尚感十足。我们在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家长配合收集一些民间艺术类的材料时就比较困难。

3.教师自身对民间艺术缺乏了解。

我园教师大多是“90后”的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对我国的民间艺术了解不多,熟悉程度不够,即使对于一些知道的民间艺术,教师在这方面的艺术才能也比较薄弱,在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三、幼儿园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途径

1.将民间艺术渗透于教学活动。

幼儿园民间艺术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民间艺术教育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活动,是班级集体或小组性的学习活动。例如大班民间艺术欣赏活动《美丽的中国结》,通过对中国结的欣赏,让幼儿认识中国结的外形特征,感受造型、色彩、线条等的情感表现性,不仅培养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而且让幼儿了解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将民间艺术渗透于游戏活动。

随着课程游戏化理念的不断推进,幼儿园的游戏活动逐步多元化和常态化。区域活动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活动,孩子们在游戏的操作和探索中自身获得知识经验。我园区域比较丰富,我们将民间艺术渗透于各个区域中。以大班美工区为例,首先我们收集了许多体现民间特色的材料,如葫芦、瓦片、毛线等,然后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活动,如在葫芦和瓦片上进行彩绘,运用绷架、毛线、白布,让幼儿在白布上画出图案基本轮廓,然后用毛线刺绣等。孩子们在这些简单、有趣的民间艺术活动中逐渐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在活动中享受了民间艺术美的熏陶。

3.将民间艺术渗透于环境之中。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实施媒介,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常常作为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在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将民间艺术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1)将民间艺术渗透于幼儿园整体环境。在幼儿园大环境创设之处,我们有意识地把各种民间艺术作品有机地融入其中。如在楼梯上,我们将收集到的许多竹编簸箕、竹编篮子由孩子和老师进行装饰后陈列出来,这样既形象地展示了民间艺术,又让幼儿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认同感。

(2)将民间艺术渗透于班级环境。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幼儿同环境的积极互动。因此,我们创造蕴含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班级环境,营造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班级环境。如我园各班都有一个围绕“民间艺术”为主题的特色区角,有的班级在该区角中陈列了收集到的各种民间工艺品,有的班级收集了许多民间工艺材料,为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活动提供了条件。这些环境的创设,不仅激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而且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中提高了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第4篇: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柳州著名的古建筑东门城楼是广西境内所剩城楼中年代最早、最为完整的一座,由拱形城门和谯楼两部分组成。全楼呈长方形布局,八重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木结构体系,顶脊有双鳌朝珠造型,沿檐均饰以花雕,两层瓦面共有12个鱼龙变化的卷曲翘角,楼外脊上的龙吻兽饰、高层上端的引形瓦阁、屋角的凌空飞檐均气势雄伟,造型优美。谯楼的二层即顶层以悬臂梁柱为平衡支架,梁柱饰有花虫鸟兽,梁架纵横交错,全部用榫卯相接。楼内四周采用方格式连锁花窗,下层楼柱竖立于城门圆形基础之上,防腐防潮。此楼出檐浅、简单实用、古朴大方,独具明清建筑稳重、严谨的风格,富于南方古建筑的特点。东门城楼将广西的传统民间艺术,如壁画、图腾等加以丰富多彩的表现,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其中干栏式建筑、鼓楼和风雨桥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均得以运用,大量采用了柳州的文脉传统、历史源流、乡土民俗风情等元素,利用纪念性、怀古性、符号性等手法来表达设计师自己的乡土思想与意图,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引入,整个东门城楼的设计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背景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注重城楼的文化内涵,是对民间艺术的一种延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营造技术和独具匠心的设计技巧(图1~图4)。

民间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目前,建筑界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及中国古典元素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方面做了有益而大胆的探索,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及中国古典元素已经被欧美本土文化吸收和繁衍,而这一部分元素是比较容易融入目前国内的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中。西方城市规划设计中号称最先进与最具人性化的自然曲线路网和中国民间图案中的纹路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讲求简洁而有力度美。根据这种想法参考龙纹和凤纹作为规划路网的参考,获得了非常出色的效果。同时,现代的快节奏使人们对民间元素细节的繁琐程度有着一定的承受极限,东方文化中最经典和最有代表性的元素是能被多数人所接受的,如汉唐民间艺术元素等。北京的凯晨广场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及民间艺术中常见的Z、L型饰纹作为设计思路,以及佛教中吉祥如意的万字符,将汉字中偏旁部首的笔划拆解为最基本的横平竖直,重新组合形成一系列相互交错的Z、L型,以求在长安街上创造独领的立面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西长安街的地标性建筑。SOM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借鉴了中国元素中的塔式建筑(图5),获得了“节节高”这一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设计造型,诠释了信息消费时代的都市建筑景观的新理念。而王府井饭店的标志将传统的民间中国结与建筑墙壁上的装饰融合起来,使这个标志既有中国文化的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共鸣(图6)。这些作品挖掘出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精髓和韵致,让我们感到了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现代建筑设计要更加注重民间艺术的表达

1建筑材料的运用

中国民间手工艺一直提倡“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原则,以追求自然造化,崇尚人与物的交流,倡导材质美、自然美和技艺美。现代建筑艺术的某些观念、手法、形态与它的许多特点息息相通。应该提倡在民艺品设计中进行大胆的改造尝试,将民间材料与建筑材料有机结合,做到“形”的衍生、“意”的延伸、“神”的承传,将民间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图形活用于建筑空间和环境中,以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表现传统工艺的优良。

2建筑形态的创造

建筑形态是从建筑功能和技术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利用建筑构件本身色彩和形态的变化等来进行设计,分析传统民间艺术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并加以衍化、深化和提炼,不仅是人们美感的单纯反映,也是对设计者本身艺术修养的要求,更要求设计者关心消费者、关心社会、关心国际设计潮流发展的趋势的演变,以合理地运用民间艺术。

3建筑思维的拓展

建筑设计思维进程包含分析、综合和评介三个逻辑过程。在建筑设计中引入民间艺术,重点是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要注重导入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遵循科学的设计规律、从中觉察、体验民间艺术的多义性、多变性和开放性,从无意识的、零散的设计创作引入主动有序的综合创造思辩过程,以人为本。

4建筑语境的表达

“东方意象”一直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质,未来建筑的语境将走向更多的观念意义和自我设计和制作的天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与民艺的观念性和手艺性相类似。这两个特征使得建筑设计与民艺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新离不开传承”,民间工艺的审美关切民族的历史性。民间工艺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论述民间艺术的性质特征,用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充实头脑,通过作品来表达寓意,延续古老中国的传统和历史。

第5篇: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创新型;民间艺术;培养

21世纪不仅是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京津冀成为了我国科技和文化中心,区域竞争力也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显然京津冀已经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加入。我省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民间艺术有着深厚的地域基础,随着时间的发展,从古至今在传承过程中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民间艺人的手中绽放出独特的魅力。无论从工具到材料都细致的展现出民间艺术的创作技巧,比如武强的年画、曲阳的石雕、唐山皮影、玉田泥塑等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喜欢。这几年,民间艺术发展迅速,为繁荣我省文化、发展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民间艺术在发展中寻求适应性却保证不了民间艺术本源性美,因此大力培养创新型民间艺术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省民间艺术发展的现状

民间艺术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文化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技能、工艺、表演形式的综合,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代表,是岁月的沉淀。河北省作为一个民间艺术大省,其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来很多具有独特人文情怀的民间艺术。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说明地域性是民间艺术的基础,但也阻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一步一步影响着民间艺术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方面是我国深厚历史的沉淀,另一方面有着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也正是这样,民间艺术才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赏。但是受到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迅猛发展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西方文化和艺术,对国内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意识缺乏,以至于民间艺术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同时人们审美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对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民间艺术如果不能随时代同步发展就很有可能像文物一样失去其原有的生命力,被人慢慢遗忘,这也是有的老艺人开始转行的原因。民间艺术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靠有着精湛技艺的老师傅传给徒弟,手口相传,就拿唐山皮影来说,其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角色丰富,制作过程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因此制作完成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往往一些戏班的皮影都出自相同的几个人之手,根据目前市场上的需求量,制作皮影的民间艺术人才越来越少。所以,为了传承我国的民间艺术,唤醒当代大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关注和热爱,培养一批现代创新型艺术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创新型民间艺术人才的途径

民间艺术进入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已经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由于民间艺术独特的文化特点,不能完整的与高等院校的教育培养目标相融合。把民间艺术与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整合民间艺术与相关专业的关系,形成民间艺术与艺术专业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培养民间艺术教育的新机制。(一)重构教学体系,为创新型民间艺术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由于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实行小班教学模式,注重团队合作,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讲授模式向探索和研究教学模式转变。构建全方位、多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分享的平台,以学生为主,着力实现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整合,有效保证创新型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间艺术人才,必须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重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作品设计等环节,同时还要注意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支持学生作品创作和技艺研究性学习。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设计创作能力的民间艺术人才。(二)民间艺术与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相结合目前我省有些院校已经把民间艺术引进到了艺术教学过程中,其中以讲座、实训形式出现在教学的环节中比较多见。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开设蜡染、剪纸、泥塑或陶艺等民间艺术为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和了解民间艺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院校还把曲阳雕刻或者唐山皮影艺人请到学校现场传授制作技巧,使学生在学习和鉴赏的同时更近距离的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情。(三)师资队伍建设艺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创建既要有政策激励,又要有制度来作为保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为教师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有紧密的关系,高校要有一批精于民间艺术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聘请有高水平,有责任心的专家来授课,为艺术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对艺术专业的教师实施民间艺术方面的实践学习,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有利于让教师全面的掌握和了解目前民间艺术的发展状况。以京津冀的民间艺术为基础,聘请民间艺术传承人走进大学课堂,传授民间艺术技能。民间传承人很大一部分都是民间老艺人,虽然他们的学历不高,但是他们的民间技艺是真才实学,都是经过多年摸索研究和实践磨练出来的。只要在民间艺术领域有成就,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人才我们都应该予以认可。定期组织艺术教育者到民间艺术基地进行学习、参观,把理论知识和民间艺术实践相结合,互动交流,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四)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怎样在保证民间艺术原汁原味的传统上还要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呢?这就需要给民间艺术学习者、爱好者、民间艺人建立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在京津冀各大高校举办一些研讨会等,使他们对民间艺术的技艺能够深入的学习、交流、探讨。通过互相借鉴,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我省的民间艺术进行创新。我省高校艺术类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周边各市、县、乡,对我省的艺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必要的引导,把民间艺术融合到艺术教育体系中,通过多种多样的的教学形式,启迪学生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通过高校的艺术教育实践来发展民间艺术的创新空间。

三创新型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具有审美和创新能力的民间艺术人才作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只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创新型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化提高艺术人才的创新精神。(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型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仅对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创新思想,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来体验不同民间艺术种类的差别,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挖掘民间艺术宝贵的艺术价值。(三)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有较高审美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广大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创造者的个人感情和自我主观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体现形式。培养创新型民间艺术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四总结

总之,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需要创新,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把培养创新型民间艺术人才与高校艺术教育相结合,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的工艺型大师级人才,使民间艺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参考文献

[1]郄建业,王利君,朱江.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初探[J].大舞台,2010(3):147-149.

[2]关金国.民间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舞台,2010(10):150-151.

[3]夏国清,刘建旭,陈兴华,等.创新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北方经贸,2015(10):25

[4]杨丽.应用型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应用型高教探索,2014(4).

[5]叶一霖,叶善青.基于民间美术传承与创新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闽北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137-138.

第6篇: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形式;文化遗产;类别

    人们通常会将民间艺术的类别抽象的划分到非正式的艺术形式中去,认为民间的就是自然流露的,是延续传承中所遗留的非物质遗产,是非正统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由于民间艺术是各民族历年发展的、创造的、各类特色艺术文化的集合,是大众智慧的杰作,其种类之庞大可想而知。

1  简述民间艺术的种类

    民间艺术其种类主要分为:装饰类、娱教类、用品类、生产类、祭祀类、民居等等。装饰类中年画,面具,脸谱,剪纸人们都颇为熟悉,另外雕刻、刺绣、草编布绣等则会较为陌生。娱教类有木偶玩具,泥玩具,陶塑以及皮影木偶等。穿戴类和用品类以及生产类,则更贴近于生活习惯,如手工布鞋、器具、农具等。这些都算是民间艺术的范畴。不同民族的习性会存在不小的差异,宗教信仰间也会各有所好,例如在祭祀方面,出现的神像以及供品间的艺术形态特征则颇为丰富。

2  映射在人文气息下的装饰民间艺术

2.1 年画

    上面所提及的民间艺术中,装饰类的寓意更为浓烈一些。例如:年画是人们对于新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它始于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农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在过年时常常接触的习俗的、艺术的形式,大多会用来张贴或是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2.2 面具

    面具和年画一样有着其独特的寓意,也是节日庆祝或是戏剧里用来伪装的道具。当然面具的具体形式很不一样,有龇牙咧嘴的;有的憨厚可人的,总之面具的表情是来自于人们内心世界,是纯艺术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文化传承情趣。不仅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有非常特殊的外在形式。由此看来,在造型装饰艺术中,面具算的上是一个特殊的领域。面部的表情的表现手法和色泽的搭配成为了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2.3 脸谱

脸谱和面具类似,但面具多搭配的是部落和图腾的寓意而脸谱则是与国粹相映衬。是属于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与舞台、灯光、服装、动作整体形态共同烘托着整个戏剧的动脉。不同的人物性格会造型不同。最熟悉的是丑的造型,鼻梁上的一小块白粉,现出了该角色的幽默诙谐。而生和旦面部的淡妆与净的重施油彩形成了素脸和花脸的鲜明对比。

3  “纯正”的民间艺术

从上面的民间艺术的装饰方面来看,每种艺术都有其独到的存在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深究和发扬,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挖掘创作的营养。因为它们有很朴实的品质。这和设计的初衷是完全吻合的,都是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每一件精微的艺术品,无不是成功于所实的基本功之上。中国的民间艺术是基于各民族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于一体的精华。他们产生、流传、发展的丰富多彩,是民族色彩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对于生活中的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态度利用艺术的形式很自然的表达出来,记录着人们内心最纯正的、最真挚的、最善良的、最直率的、最热情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4  结语

从中国的民间艺术中我体会到了“物以致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魅力,虽然不能用专业的美学标准评判,但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寓意等方向看,中国民间艺术是值得我们去感受、体会和鉴赏的“宝”。

参考文献:

[1]矫友田.《走进中国民间艺术的神奇世界》[m].金城出版社.2011.02

[2]包贵韬.《民间艺术读本》[m].大连出版社.2011.03

[3]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m].重庆出版社.2003.03

第7篇: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当代设计;文化传承;价值研究

一、民间艺术的产生及现状分析

我国最早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俗界,钟敬文先生等一批民俗家在《歌谣周刊》等刊物发表一些关于民间艺术的文章。20世纪80年代张道一先生在“中国民艺学研讨会上指出:“民艺学侧重于研究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同劳动群众的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种种特点及规律。”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人们生存环境也随着改变,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传统艺术遭到严重的打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不管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还是精神文明的丰富,都具有延续性,而设计创新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社会发展的转型使得民间艺术的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民间艺术的生存之道与传承发展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1]

二、民间艺术的载体及表现形式

在每个民间艺术种类的内部,统一性之外还存在着多样性的差异,民间艺术不以复制为目的,就算是看似相同也会存在个体间的差异。民间艺术载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划分为民间雕塑、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2]民间艺术依附于民众阶层,反映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寄托民众的祈福心理。著名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王朝闻先生在《总要选最“趣”的画》中提出,民间艺术的研究对象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只要说是具备审美价值,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从产品中能认识到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除了民间绘画之类具有精神性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作品值得研究和引起重视外,其他如工具、器具、旅游艺术品之类的具有实用功能的生产、生活用品及工艺也都是民间艺术的研究范畴。后来的许多民间艺术家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民间艺术的概念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不同的认识。王树村先生将民间艺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具有独立欣赏价值,不依附于一些实用器物或建筑上做装饰;第二,附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上或是建筑上做装饰作用;第三,既不是独立欣赏品,也不附属于任何物品上的,这种分类侧重于民间艺术特征。[3](P25-30)还有学者将民间艺术分为“日常活动”“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三类。本文采取后一种分类方法,对民间艺术的性质加以揭示。

(一)日常活动

民间艺术植根于劳动人民日常的生活之中,是生活中的一门艺术。以草编为例,草编是一项古老的技能,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草编,最为常见有草帽、草鞋等配饰,篓、筐、垫、席、包等家居用品。除此之外人们的娱乐生活也离不开草编,如蒲草编织的蚂蚱、螳螂等昆虫,惟妙惟肖,深受喜爱。草编堪称中华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2008年草编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价值不仅仅是囿于经济实用链条,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愉悦和鉴赏功能。在民间,劳动者更是把美好的愿望和使用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节日活动

民间艺术与传统的节日活动紧密关联,丰富了民族生活,便利了日常生活,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中国民间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传统节日的习俗中,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审美意蕴、生活态度及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如民间剪纸。剪纸是婚丧寿宴等节日礼俗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民间传统节日中不可缺少的装饰物,有长寿富贵、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等寓意。这与人们当时的生活习惯、民俗习惯、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下,过着苦难的生活,这样的环境使他们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家庭和睦,而民间艺术正是他们所寄托愿望与信念的载体。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折射出淳朴、率直、乐观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美满、夸张的特点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民间艺术文化传播形式,也体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艺术形态的渗透,而且这种传播也是一种审美形态的培育过程。

(三)祭祀活动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沉淀中,培育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在早期的原始社会,巫术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若国大旱,则巫师而舞雩。”所谓的雩就是一种舞蹈,遇到大旱,便率巫师做舞以求得雨水。至今的贵州东南地区还有古代祭祀的遗存,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在民间艺术发生之初,继承了原始艺术先前的发展方向,反映了原始初民的思维观念和造物意识。古代神学为民间艺术的创造与发展选择了合适的契机,神仙题材成为民间艺术的普遍题材之一。儒家信奉“天地君亲师”,祭天、祭地、祭国、祭祖是规定的仪式,在这些传统的祭祀节日中劳动人民用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按照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将中国民间传统的信仰观念和造型观念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审美创造,且对中国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艺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个分支,是服从于人的本性需要而产生的,它表达了质朴勤劳的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在漫长的历史中,民间工艺自然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造型、色彩规律和发展规律。[4]由于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民间艺术的生存延续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能为民间艺术培育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观念出发,使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民间艺术发挥其民族性,更系统地挖掘其发展的价值所在,那么民间艺术的生存之道其实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追求器物的本质美,以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来塑造当下产品的内在美。譬如“铁画”,具有上百年的工艺,它是以低碳钢为原料,按照画稿分别锻打成枝、叶、朵、山等,再焊接在一起,烘漆成画,主要产于中国芜湖等地。铁画采取与中国画同样的构图方法,颜色与国画中浓墨、焦墨的效果近似,具有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相同的艺术效果。例如,《金戈舞影铁画瓶》的设计者王小元,致力于传统美学在今天的延续,以繁昌窑青白瓷的烧制技巧巧妙地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技法———铁画,做出了由两种不同材料结合而成的系列装饰瓷瓶,突破铁画单一的装饰功能,将铁画的骨感与瓷器质朴相融合,整体造型风格铿锵有力,柔中有刚、意中有境,设计理念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金戈舞影铁画瓶》既继承了传统铁画的工艺与技法,又符合当今时代审美需求,同时还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是维系徽州族群存在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5]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创了新的道路。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并不是简单地依照传统进行复制,而是要将其与民众的生产方式、文化方式等日常的生活内容有机结合。例如,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的亚马逊河流域的民族,由于生活在大山的深处,无人知晓。但族民的编织技术精湛,坚韧的竹藤在他们娴熟的手下变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作品,并体现出了本民族文化。同时,这个地区受到美式文化的冲击,当地人爱上了各式各样的塑料瓶饮料,饮用完的塑料瓶遍布亚马逊河流域,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显得日趋尖锐。西班牙设计师阿瓦罗(Alvaro)知道此情形提出:通过设计的力量可以将废旧物重新利用,同时能拯救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通过阿瓦罗的的精心设计,一盏盏精美的吊灯,就这样诞生了。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它不仅具有民族特色和异国情调,还体现了环保意识,重要的是它能够拯救传统民间艺术,帮助贫穷的原始居民和手艺人。阿瓦罗的设计在资源回收和保护传统手工艺之间搭起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纽带,为传统民间艺术找到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设计作品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价值,而应考虑设计的作品是否对社会有益。而设计的生命力也在此,它解决的问题越多,帮助的人越多,存在的价值就越大。

四、小结

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设计的创造力,在遵循艺术发展本质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民间艺术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不断地促使民间艺术的完善和发展。只有为民间艺术创造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把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技术成就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形态相结合,民间艺术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杨秀兰.民间艺术现状分析及传承探索[J].读天下,2016,(15).

[2]刘美英.民间艺术的形态构成[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3.

[3]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4]肖旺群.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相互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

第8篇: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性艺术,是在民众生活功利性驱动下萌生和发展的。功利性是民间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因,离开了与其相依的现实生活需求,民间艺术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传统农耕社会土壤的缺失,民间艺术原有的物质或精神功用与当代民众的生活需求脱节,生存危机凸显,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政府、学界、业界提出并践行了多种民间艺术保护方式。概括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即民间艺术的“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前者主要通过文字记录、摄影、录像、录音、博物馆收藏等手段,实现民间艺术品及其文化信息的静态保存。后者则主要借助于工艺品业、旅游业、演艺业、会展业等产业载体实现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使民间艺术以活态形式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伴生。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依托民间艺术资源,结合市场需求,举办各种与民间艺术相关的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具有民间艺术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的双重功能。其一,民间艺术会展开发,借助于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馆、陈列馆等各类陈列展览场所,搜集、整理、收藏、展示民间艺术精品,起到了保存、展示、宣传民间艺术的作用。其二,民间艺术会展开发,通过举办相关展览、节事活动,将民间艺术的供求双方及信息有效联系起来,有助于将民众的消费需求反馈到民间艺术的生产环节,通过市场的调剂整合与民间艺术自身的适应性调整,推动民间艺术在题材、内容、形式、功能等方面的转换与创新,从而对接当代民众的消费需求,实现民间艺术的活态保护。此外,民间艺术生产个体或组织借助于展会可实现知名度的提升与市场空间的拓展,这为其自觉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提供了精神及物质驱动力。同时,民间艺术会展开发通过对民间艺术知识、民间艺术传统及现代创意产品的展示、宣传与推广,有助于增进民众对民间艺术的认知与文化认同感,培育、扩大民间艺术的消费群体,从而为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营造必要的社会文化空间。

二、拓展会展业务领域,打造特色展会品牌

会展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我国所具有的民间艺术资源优势及其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民间艺术会展开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及市场基础。一方面,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民族众多,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多彩,“民间艺术之乡”在神州大地星罗棋布,这为民间艺术会展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基础。另一方面,民间艺术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及符号价值,契合了当今民众的消费需求,具有庞大的现实及潜在市场需求,这为民间艺术会展开发提供了客源基础。首先,民间艺术源发于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实用功能是其首要功能。当代社会,民间艺术在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领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面临着日用工艺品市场、礼品市场、旅游市场、环境艺术品市场、投资收藏品市场、演艺市场等诸多应用场域,具有家庭日用、礼品馈赠、旅游体验、环境装饰、投资收藏、游艺娱乐、商贸促销等现代使用价值。当然,民间艺术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与传统农耕社会环境中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民众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艺术上述现代使用价值的挖掘及发挥,有赖于市场需求导向下的民间艺术创新开发。其次,当今消费社会,人们除了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外,愈来愈注重对其符号价值的消费。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独特符号价值契合了当今民众的消费需求,为其会展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一,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以及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全球化时代,在民族情感的召唤下,出现了包括民间艺术在内的回归传统的文化势潮;其二,民间艺术具有“母体艺术”的特性,饱含高情感容量,具有疗治工业文明、科技理性及商品经济对人的异化,实现人的感性和理性平衡的文化调节和情感补偿功能;其三,民间艺术所具有的恒常的求生、趋利、避害的吉祥文化主题,契合了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贯追求,具有恒久的社会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2]总之,我国民间艺术会展开发有着坚实的资源及市场基础,是会展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这一方面有助于丰富相关展会的活动内容,提升展会文化内涵,营造气氛、集聚人气;另一方面,有助于打造特色展会品牌,提升区域会展产业竞争力。例如,自贡灯会、潍坊国际风筝节、南宁民歌艺术节、吴桥杂技艺术节、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等依托区域民间艺术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品牌展会,极大地提升了举办城市会展产业的竞争力。

三、推动民间艺术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从微观角度讲,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为参展企业提供了理想的宣传、展示、交易平台。通过参展,企业可以向观众展示、宣传其产品和企业文化,达到提升企业和产品市场知名度,实现与新老客户的交流与合作,推销产品、开拓市场的目的。从中观角度讲,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与民间艺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依托于区域民间艺术产业基础,反过来又会促进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民间艺术会展开发,可为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带来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必备要素,具有产品展示、人气集聚、文化交流、经贸洽谈等多重功能,为区域民间艺术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和宣传展示平台。例如,潍坊风筝节、庆阳香包节、广灵剪纸节、南阳玉雕节、宝丰魔术节、吴桥杂技节、南宁民歌艺术节、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等民间艺术展会的举办,提升了区域民间艺术的市场知名度,极大地推动了举办地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从宏观角度讲,民间艺术会展开发有助于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一方面,会展业是一种综合性、关联度非常高的行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关联带动效应。“按国际博览会联盟的估计,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中,只有10%是展览会行业的,其余90%为相关行业所拥有。”[3]民间艺术会展开发,除了给会展公司、会展场馆带来直接经济收益之外,还可带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通信、建筑、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举办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有可能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有力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民间艺术会展开发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如推进市政建设、提高社会整体服务水平、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有助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如“自贡灯会”经过近30年的精心培育,在诸多的年节灯会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展会以及自贡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有力推动了自贡彩灯产业、会展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提升了自贡作为“南国灯城”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结语

第9篇: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

广州陈家祠(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室内外建筑构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铜铁铸等工艺装饰,造型形象生动、手法纯熟、图案多变,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柳州著名的古建筑东门城楼是广西境内所剩城楼中年代最早、最为完整的一座,由拱形城门和谯楼两部分组成。全楼呈长方形布局,八重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木结构体系,顶脊有双鳌朝珠造型,沿檐均饰以花雕,两层瓦面共有12个鱼龙变化的卷曲翘角,楼外脊上的龙吻兽饰、高层上端的引形瓦阁、屋角的凌空飞檐均气势雄伟,造型优美。谯楼的二层即顶层以悬臂梁柱为平衡支架,梁柱饰有花虫鸟兽,梁架纵横交错,全部用榫卯相接。楼内四周采用方格式连锁花窗,下层楼柱竖立于城门圆形基础之上,防腐防潮。此楼出檐浅、简单实用、古朴大方,独具明清建筑稳重、严谨的风格,富于南方古建筑的特点。东门城楼将广西的传统民间艺术,如壁画、图腾等加以丰富多彩的表现,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其中干栏式建筑、鼓楼和风雨桥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均得以运用,大量采用了柳州的文脉传统、历史源流、乡土民俗风情等元素,利用纪念性、怀古性、符号性等手法来表达设计师自己的乡土思想与意图,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引入,整个东门城楼的设计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背景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注重城楼的文化内涵,是对民间艺术的一种延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营造技术和独具匠心的设计技巧(图略)。

民间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目前,建筑界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及中国古典元素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方面做了有益而大胆的探索,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及中国古典元素已经被欧美本土文化吸收和繁衍,而这一部分元素是比较容易融入目前国内的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中。西方城市规划设计中号称最先进与最具人性化的自然曲线路网和中国民间图案中的纹路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讲求简洁而有力度美。根据这种想法参考龙纹和凤纹作为规划路网的参考,获得了非常出色的效果。同时,现代的快节奏使人们对民间元素细节的繁琐程度有着一定的承受极限,东方文化中最经典和最有代表性的元素是能被多数人所接受的,如汉唐民间艺术元素等。北京的凯晨广场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及民间艺术中常见的Z、L型饰纹作为设计思路,以及佛教中吉祥如意的万字符,将汉字中偏旁部首的笔划拆解为最基本的横平竖直,重新组合形成一系列相互交错的Z、L型,以求在长安街上创造独领的立面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西长安街的地标性建筑。SOM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借鉴了中国元素中的塔式建筑(图略),获得了“节节高”这一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设计造型,诠释了信息消费时代的都市建筑景观的新理念。而王府井饭店的标志将传统的民间中国结与建筑墙壁上的装饰融合起来,使这个标志既有中国文化的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共鸣(图略)。这些作品挖掘出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精髓和韵致,让我们感到了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现代建筑设计要更加注重民间艺术的表达

建筑材料的运用中国民间手工艺一直提倡“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原则,以追求自然造化,崇尚人与物的交流,倡导材质美、自然美和技艺美。现代建筑艺术的某些观念、手法、形态与它的许多特点息息相通。应该提倡在民艺品设计中进行大胆的改造尝试,将民间材料与建筑材料有机结合,做到“形”的衍生、“意”的延伸、“神”的承传,将民间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图形活用于建筑空间和环境中,以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表现传统工艺的优良。建筑形态的创造建筑形态是从建筑功能和技术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利用建筑构件本身色彩和形态的变化等来进行设计,分析传统民间艺术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并加以衍化、深化和提炼,不仅是人们美感的单纯反映,也是对设计者本身艺术修养的要求,更要求设计者关心消费者、关心社会、关心国际设计潮流发展的趋势的演变,以合理地运用民间艺术。建筑思维的拓展建筑设计思维进程包含分析、综合和评介三个逻辑过程。在建筑设计中引入民间艺术,重点是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要注重导入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遵循科学的设计规律、从中觉察、体验民间艺术的多义性、多变性和开放性,从无意识的、零散的设计创作引入主动有序的综合创造思辩过程,以人为本。建筑语境的表达“东方意象”一直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质,未来建筑的语境将走向更多的观念意义和自我设计和制作的天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与民艺的观念性和手艺性相类似。这两个特征使得建筑设计与民艺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新离不开传承”,民间工艺的审美关切民族的历史性。民间工艺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论述民间艺术的性质特征,用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充实头脑,通过作品来表达寓意,延续古老中国的传统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