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实验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健词:医用化学;实验考核;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S1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80-02
医用化学(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两门课程)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一门必修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特别是医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极大。近年来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改革后,医用化学课程的总时数明显减少,实验课时也相应减少。此外,高考制度改革后,化学已不是必考模块,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实验动手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上述两个因素使医学高职高专的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让学生真正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除了平时实验时严格要求外,我们认为加强实验操作考核,全面客观合理地评定学生实验成绩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为此我们对医用化学实验操作进行分阶段考核并取得良好成效。
一、医用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技能实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1]。而医用化学实验又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我们把医用化学实验成绩的比例提高到医用化学总成绩的40%。实验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40%,实验操作考核占60%。加强操作考核与平时的实验教学的联系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设计了一个分两个阶段进行的与实验教学进度同步的实验操作考核方案,这样,学生平时实验也有紧迫感,极大地促进了实验教学。
二、医用化学实验操作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采取分两阶段考核的办法。两次考核时间的安排为:第一次安排在无机化学部分实验结束,考核内容为以下2项: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银氨配离子配位数及稳定常数测定。第二次考核安排在整个有机化学实验结束。考核内容为以下2项:熔点测定;蒸馏及沸点测定。四个项目的评分细则见表1~4[2]。
三、医用化学实验操作考核的方案设计
两次考核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第一次实验考核放在无机化学部分结束之后,考核内容是两项无机化学实验内容(见表1和表2)。第二次实验考核放在有机化学部分结束之后,考核内容是两项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即重点放在几个常用仪器的操作技能上(见表3和4)。
考核时,也像平时做实验时一样:以小班为单位(约30人),每一小班分为二批,每批约15人左右。由于课内时间有限,抽签工作在考核前一天完成:即每一次实验考核由学生自己抽签决定考核内容中的其中一项,每一项考核内容满分可得25分,具体评分标准参照表1~4。每一次的实验考核都要在两节课内完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考完后,教师当场一一指出错误,让学生记忆深刻。实验总成绩为平时成绩40%与实验操作考核成绩60%的总和。实验总成绩的40%再计入到整个医用化学科目的总成绩。
该方法能公正、真实地评价出学生实验的水平,激励学生重视实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将多种成绩相结合,能更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水平与能力,避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验中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有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3]。
四、讨论
医用化学实验成绩评定方式,充分体现了考核与评价实验成绩的客观性、公平性、时效性和真实性,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重视每一次的实验。实验操作考核使学生既有目标、也有压力。在踏实、认真地进行了数次的操作技能训练后,平时疏忽或不在意的错误操作及时得到了纠正,记忆深刻,再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效果不错。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全面了解、客观、合理评定学生的医用化学实验成绩,这无疑将有利于提高医用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分两个阶段的实验考核,学生的操作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更好地为专业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实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可以促进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孟庆祥.改革试验考核办法,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科学,2007(4):23-25.
[2]高丽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
[3]廖朝东,等.高职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7,(12):139.
关键词:动画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48-01
一、动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方面
我国现阶段多数院校的动画专业老师都是在学校开设动画专业后,为了动画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而从绘画、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转行来进行动画课程的教学的,他们对动画的了解也只是通过几本教材,根本没有动画制作经验。对动画创作的整个流程缺乏系统化的认识,教学多依赖教材各自为政、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进行教学,无法将动画创作各环节的内容融会贯通。造成多数动画专业毕业生对动画的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无法真正从事动画设计工作。
(二)课堂教学
动画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动画的创作中,动画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意外,还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动画专业在教学中偏重理论教学,反复讲述各种概念、基础知识等内容,而对动画创作中角色性格在动画中如何表现、如何在导演的协调下根据剧本内容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环节的创作、视听衔接等等内容缺乏必要的讲述。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动画课程的教学是极为不科学的,很容易让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从而影像动画的教学。
(三)教学环境
在开设动画专业的很多高校中,综合性大学占绝大多数。由于这些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对动画专业的特殊性缺乏必要地认识,在进行教室和实验室建设的时候,多是按照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的实验室模式进行建设。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也多是以上课为主,实验室只在有老师上课时开放,而课余时间学生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动画创作。这样就造成学校建设的动画实验室无法满足动画专业作品创作的需要,学生无法运用学校的设备进行动画创作。
二、动画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一)教学内容项目化
一部动画的创作需要很多人根据剧本的内容,在导演的统一协调下按要求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动画设计各门课程的教学不能任由每个老师各自为政的自由进行,必须将动画设计的各门课程按照动画公司的项目制作要求进行系统化的统一安排,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习到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并满足社会对动画设计人才的需要。教学项目化就是指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相关课程以项目制作的流程进行系统的安排。这样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动画专业的任课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大纲编写时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在课程开始之初就规划好相应的项目。在教学的过程中各门课程的教师相互协调,以完成整个项目为目标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在使学生真正学习到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环境
在教学环境方面,我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教室按照动画制作工作室的模式进行改造,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动画制作设备从寝室移至教室,使每个教室都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作室和简易的实验室。这样既可以解决学校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把学生聚拢到一起进行相关实训项目的创作。可以将动画公司所作动画项目引入课堂,由老师带领学生在教室进行创作,使学生在课堂上上课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参与到市场项目的实践,并安排“高”带“低”的实践模式,以高年级的同学带领低年级的同学共同完成项目的制作。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
(三)联合企业举办动画设计大赛
根据地方特色和企业的具体要求开办有针对性的动漫设计大赛,使优秀作品在获奖的同时也能被企业采用,这样既能实践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能实现设计作品的成果转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通过每年组织“动画学院奖”来刺激学生的创作激情,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一部好的动画作品通过各种形式找赞助商,并主动于相应公司合作共同完成,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这种形式得到了参赛院校和师生的一致认同和积极相应。
三、结语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单片机;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
单片机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电子类、机电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理论性、实践性与创新性都很强,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单片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改革,通过长期不断地教学实践与改进,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教学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
1 项目设计
为使单片机课程变得有趣、易学、有用,在多次的调研、分析、同行交流的基础上,选取以下7个典型工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每个项目又设计若干情景任务。7个项目涵盖了单片机I/O口、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中断、LED显示、数码管显示、LCD(液晶)显示、单总线技术、串行通信、蜂鸣器等基本知识,同时各任务训练的知识面囊括了显示、按键、控制、串口通信、时钟芯片等常用模块,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每个学习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工作的工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与积极性。
1.1认识51单片机及其开发环境
(1)项目说明:在proteus中设计单片机开关控制灯的单片机系统,编程实现开关的闭合和断开控制灯的亮灭;设计单片机音乐播放系统,播放“同桌的你”这首音乐。
(2)知识要点:单片机常用开发工具proteus、keil、下载器、编程器等的使用;单片机的用途;单片机常见的模块。
1.2 单片机最小系统
(1)项目说明:通过AT89C52单片机外加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组成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通过keil编写程序实现数据转换,并仿真观察转换结果。
(2)知识要点:时钟电路的设计;复位电路设计;EA引脚的作用;BCD码、数据转换方法;存储器结构;C51编程方法及基本语句;指针的用法。
1.3 多路花样彩灯的设计与制作
(1)项目说明:在PTOTEUS中设计多路彩灯,在KEIL中编程实现灯从左到右点亮,从右到左点亮,从两边往中间点亮,从中间往两边点亮等各种花样的显示。
(3)知识要点:单片机I/O口应用;LED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C51编程语句的使用和C函数编写方法;软件延时的原理和编程方法。
1.4 数码秒表的设计与制作
(1)项目说明:设计一数码显示的秒表,最大显示99秒,有按键控制秒表工作状态:当键按第一次按下,秒表开始工作;第二次按下秒表停止工作,第三次按下,秒表清零。
(2)知识要点:按键、数码管显示、定时/计数器等原理及应用。
1.5 抽奖器的设计与制作
(1)项目说明:设计一四位数码管显示的抽奖器,按动抽奖器按钮,抽奖器自动进行编码,松开按钮时,抽奖器停止运行,当前编码即为抽奖号。
(2)知识要点:单片机中断的应用、C51库函数的使用。
1.6 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1)项目说明:设计一数字温度计,能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与记录,能实时显示当前温度,精度为0.1℃,能设定温度上下限,并实现上下限报警。
(2)知识要点:DS18B20、蜂鸣器的使用及串行通信方法。
1.7 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1)项目说明:用51单片机、液晶LCD1602、时钟芯片DS1302设计一数字钟,要求能显示当前的时间、日期、星期、年等,有闹铃和相关设置功能。
(2)知识要点:单片机最小系统、按键、蜂鸣器、DS1302、液晶显示器等应用。
2 项目实施
下面以项目四的教学为例来阐述项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1 项目引入
教师播放图片为学生展示秒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自己想设计产品的欲望,从而引出本次课将要设计的项目――秒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点并发放任务单。
2.2 项目分解
根据学生讨论制定的设计方案,将本项目分解为数码管静态显示、数码管动态显示、方波发生器的设计、按键计数器设计、秒表的设计与制作5个任务。学生通过各任务实施逐步掌握设计该项目的知识点,从而实现该项目的设计。下面以任务2数码管动态显示为例来介绍该项目的任务设计。
任务说明:6位数码管同时显示字符“-HELLO”。
知识点讲解: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和编程方法。
任务实施:设计硬件电路、编写程序、仿真调试。仿真结果如图1所示。
2.3 项目实施
发放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单完成方案制定。
知识点讲解:学生根据任务1至任务四所掌握知识点来进行项目设计与实施。
项目实施:设计硬件电路、编写程序、仿真调试。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2.4 项目评价
项目完成后,及时给出考核评价结果。项目考核包括两部分: 成员互评、教师评价。成员互评主要体现在工作态度是否积极、与同学协作能力是否融洽、是否具有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教师根据成员互评结果、上课纪律、项目完成情况、知识掌握情况、成果展示汇报情况、设计报告编写情况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结果。七个项目成绩的平均分作为本门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
3 结束语
单片机项目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单片机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ROTEUS仿真实验平台使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单片机系统,同时也使学生学习环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在课堂外学生也只要在一台装有PROTEUS和KEIL的电脑上就可以随时设计单片机系统,课堂上的教学做和学生课外的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孔维功.C51单片机编程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一、“交流・研讨”遵循的原则
1、“民主和谐”原则。过去的教学课堂,“唯师独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交流研讨”是“互相倾听和充分表达自我”的充满民主的互动行为,教师与学生都是共同活动的参与者,成为问题解决的合作伙伴。教师再也不是一个唯教参之论,唯圣人之道的所谓拿出真理的人,而是帮助发现矛盾的人,善于倾听的人,与人论辩的人:学生不再是一个唯书之言、唯师之说的只会接受的“容器”,而是勇于发现、热于质疑、善于论辩、乐于表达的人。这样构建起来的民主和谐的交流研讨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和信息交流,形成满意、愉快、互助、互动的积极学习氛围。
2、“主动参与”的原则。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在课堂上参与教学的热情也不及小学生。如果高中老师仅仅是从过去课堂的主宰者,降职为组织者,是不能让个个高中生互动起来的。要让高中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就要大量研读挖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矛盾冲突,让学生触景生情,互动争鸣,联想类比,轻松学习。
“矛盾冲突”是师生、生生之间对化学知识和问题的体验与思考的不同,产生疑问,产生冲突。“矛盾冲突”是激发个个学生参与”交流研讨”的诱发剂。
“联想对比”则以在理解体验知识时需借助联想与类比。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时,能从旧知识或有感性基础的生活实例中去联想对比而迁移,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3、“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陶行知先生的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他给“做”下了定义:“做”是劳力是劳心,“做”有以下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价值观之产生。他在《创造教育》中写道:“由行动而产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创造”,“手脑一块儿干是创造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的目的”。他还说:“教学做是一件事,因为同一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是学,对人是教”,“教学做都以做为中心”。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做”凸显重要。因此,既要让学生通过“交流研讨”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选取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读取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也要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进行隐流,真正落实以“做”为中心学习,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现状。
4、“情感体验”原则。情感体验是”交流研讨”的基础。高中化学新教材,一改过去教材的沉闷、繁杂,而呈现大量学科史资料、科学家简介、学科前沿以及大量栩栩如生的插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虚拟仿真”创设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消化这些材料和插图,于情境中体验,于想象中体验,情感世界丰富了、思想空间拓宽了。这样的情感体验,虽然没有直接呈现于外,但心灵在交流,是极其重要的隐流,是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得以实实在在的落实。
二、“交流・研讨”的方法
关键词:模块化;项目化;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087-04
引言
单片机是目前各类智能产品中经常选用的微处理器之一,也是现在电子类高校技能竞赛中常运用的技术之一。因此,单片机课程是电子技术、计算机、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并且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说明了单片机课程的实验教学尤其重要。
传统的单片机实验教学主要是采用高度集成的实验箱进行实验教学,但实验箱价格昂贵、操作繁琐、结构复杂,所以这种方式不仅实验成本高,而且学生的实验效果也不理想。因为实验的电路都是已经制作好的现成品,学生在做实验时只需机械地按照图纸在实验板上连接几根导线,然后录入程序,最后观察实验结果即可,整个过程耗时仅需10~25分钟。[1]这样的实验只属于验证性实验。
由于控制电路和实验电路集成在一起,所以学生很难了解所做实验的实际工作电路,对电路的原理根本无法获知,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很难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由此可见,实验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已经渐渐不适应现代化单片机实验教学的要求。随着单片机技g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单片机实验教学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价格低,普及性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采用项目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单片机模块化实验教学设计
改革单片机实验教学模式,是指不再采用传统的实验箱设备,而是采用一种学生自主、自行制作,开放式、模块化的实验板来进行单片机实验教学。
该实验板主要由基础模块和扩展模块两部分组成。其设计思路是基础模块为系统核心模块,扩展模块为系统子模块。基础模块(核心模块)搭架上任何一个扩展模块(子模块)可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形成一个产品。所有的扩展模块(子模块)还可以按照某种方式多个组合在一起,再搭架上基础模块(核心模块)形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和有更多复杂功能的产品。扩展模块(子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但基础模块(核心模块)是必不可少的单元。具体的框架图如下页图1所示。
该实验板的优点是价格低(根据配置扩展模块不同,价格在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而且省去了中间通过编程器或开发板来烧录程序的环节,采用ISP直接下载,十分方便。此模块化实验板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焊接、制作,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学生可以人手一套,满足在线仿真调试、开发设计单片机系统以及制作小产品的需要。此外,它还可以为以后的课程设计、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提供技术准备。[3]
1.基础功能模块设计
基础模块为单片机最小系统,也可称为CPU控制模块,主要由单片机芯片、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它是做任何一个单片机实验或产品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如图2所示。
为了方便后续搭架基础模块与扩展模块,可以将单片机的32个I/O(P0-P3口)全部引出,将单片机的引脚与2.54mm间距的单排排针焊接在一起,通过排针将引脚引出。然后通过杜邦线,把基础模块排针与扩展模块排针相连接,实现搭架组合。
2.扩展功能模块设计
扩展模块主要包括流水灯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点阵显示模块,LCD显示模块,蜂鸣器模块,键盘模块,红外收发模块,传感器模块,A/D、D/A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时钟模块和E2PROM模块。这些扩展模块不仅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单片机的输入、显示、控制、数据采集和转换、储存等相关技能,还可以使学生在熟悉和掌握以上扩展模块的电路原理、制作和编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自行设计和制作新的扩展功能模块,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掌握单片机更多的运用技能。
通过“基础模块+扩展模块”可以制作和实现的功能如下:
广告牌的设计与制作:单片机最小系统(基础模块)+点阵显示模块(扩展模块)。
功能:通过编程实现单片机控制点阵模块显示相应的汉字、图形、数字等广告信息。
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单片机最小系统(基础模块)+键盘模块(扩展模块)+流水灯(扩展模块)。
功能:通过编程实现当有按键按下时(有人抢答时),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然后单片机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如小灯点亮,说明抢答成功,并显示抢答成功相对应的位置。
智能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单片机最小系统(基础模块)+传感器模块(扩展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扩展模块)+流水灯(扩展模块)+蜂鸣器(扩展模块)。
功能:通过编程实现当温度传感器模块采集到温度后,将温度信号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后,由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出当前温度。若温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流水灯模块亮起,表示启动降温控制操作;若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温度值,蜂鸣器模块响起,表示启动升温控制操作。
单片机项目化实验教学设计
面对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理论与实验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笔者提倡一种以工作为导向的新教学模式,其本质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实际工作环境,教师充当需求者或管理者,给学生(工作者)下达任务或订单,学生从接到任务到制作产品整个过程都全程参与。[4]
这样的模式也称为项目化教学模式,即学生和教师一起实施一个工作任务或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能实现学生“学中做,做中学”[5],实现课程设置职业化、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技能训练岗位化、素质训练企业化[6],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单片机这门实践性、应用性要求都很强,且易制作产品的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教师下达的实际工作任务,学会Protel99se等仿真软件的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践实现电路板绘制、系统仿真、电路板印制、焊接、调试等,掌握一套完整的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制作过程,同时学习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程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实现对单片机程序编辑、调试、烧录等,掌握一套完整的单片机软件设计过程,最终做到将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产品制作有机地合为一体。
单片机项目化实验教学的思路和实施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提出任务,选择方案。
掌握技能:能提出至少3种以上方案,通过对比、论证选出最优方案;能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查阅资料和分析资料。
第二步,硬件电路设计。
掌握技能:能利用protel99se或其他绘制电路板仿真软件,绘制出对的电路原理图、PCB封装图。
第三步,电子元器件采购计划。
掌握技能:能识别、筛选电子元器件;能统筹和规划采购计划,制作采购清单,实施采购任务,进行成本统计;能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指标。
第四步,制作电路板(手工焊接)。
掌握技能:能将之前绘制的PCB封装图,通过刻版机雕刻法或化学药剂腐蚀法制作出PCB电路板;能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到PCB电路板上;能检测PCB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
第五步,软件设计。
掌握技能:①设计程序。能分析任务或项目需求、设计程序算法以及画程序流程图。②开发程序。能使用Keil编程软件、录入程序和编译程序。③调试程序。能调试程序,查找错误,修正错误;能生成可下载到单片机的.hex文件。④烧录程序。根据不同的下载工具,能采用不同的烧录方式;能使用烧录程序的软件,了解烧录程序的步骤,实现将.hex文件烧录到单片机。可以利用基础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实现烧录程序。
第六步,上交产品及编写项目报告。
这包括PCB电路原理图、封装图,采购耗材清单,手工焊接电路板及软件程序清单。
掌握技能:能制作产品使用说明书;归纳、总结产品制作全流程的步骤;利用单片机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一定的工程实际问题。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的项目,给学生下发任务。学生自行组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多方面搜集资料,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这样能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确定后的方案,学生开始展开硬件电路、软件程序的设计与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针对项目进展和实施,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链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小组独立完成项目后,上交产品和项目报告,并进行集体点评。
结论
实践证明,采用模块化的单片机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识别电路结构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并且模块化电路板较为灵活、普及性高,各个模块都相对独立,在出现故障时易于检测。由于价格较低,学生能够人手一套,自行设计各类扩展功能模块。采用项目化的单片机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给学生下达工作任务,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项目的实施和完成能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模块化与项目化教学模式相结合,是一种创新型的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模式,它能通过设计和制作模块化的单片机实验板,实现项目化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殷士勇.Keil和Proteus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567-570.
[2]刘升.模块化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系统[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0-43.
[3]张宏伟,阎有运,王新.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206-208.
[4]韩慧敏,陈亮,柏乃琳.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4(5):54.
[5]沈培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项目化教学改革案例浅谈[J].中国科技信息,2012 (18):137.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亦不例外,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且包含“智·能·情”三个维度,为了保证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我们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出具体的任务。
关键词 学生;教学目标;任务;主体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如何落实和体现,是目前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探究的实践内容。教师在制定实验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在“生本”的基础上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衡量课堂的好坏。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历,尝试在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最重要的要明确教学目标,基于以“任务”为驱动设计实验教学。本文选择“实验教学的目标设计”为切入口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过程时,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在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分析,这是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基础。教学目标不是教师凭空制定的,也不是故意施加给学生做表面文章,而是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感悟体会到的知识。在这个任务意识上制定教学设计,才能不走弯路。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学习”被定位为教学目的的对象,这与过去把“教师教学”作为对象定位截然不同,更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教学中,教师的一切行为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1援提高学习兴趣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一开始就注意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学习初三化学“过滤”这一部分内容时,采取任务驱动的模式让学生通过任务学习。首先上课时教师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向学生介绍实验过程的注意点,这个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让学生完成“模仿实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完成模仿和探究,并要求完成具体的实验操作,记录具体的实验现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还有了一定的加工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学习积极性提高,也产生了获得知识的。
2援培养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处于起步阶段。此时教师不能要求过高,要有耐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教师完成最初的实验探究设计和操作,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和总结。那么教师一开始设计的化学实验任务就不能太难,比如在“探究人体吸入气体的成份和呼出气体的成分”中,学生对这个实验任务很熟悉,操作又十分简单,那么得出结论也就比较容易。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形成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安排稍难一点的实验任务。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需要明确指出希望学生达到何种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怎样的操行表现。所以目标的制定需要紧密连接新课程理论这样的理论基础,渗透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同时结果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制定。笔者建议制定实验教学目标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理论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对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作了新的规定,不再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初步的化学技能;通过逐步深入的化学探究过程,感受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态度,提高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以实验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式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形成创新精神的源泉。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特征,并且构建了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总目标———“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实验知识与技能"、“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分目标。这三个维度也是教师制定实验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2.实践要求
教师在制定化学实验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认真研究实验教学内容,考虑教材中的要求究竟是否适合当前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对实验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设计出学生能达到的目标。
三、教学任务的设计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参考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组织和选择课堂实验内容。同时,教师自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理解帮助对任务设计的重组和调整。将文字的实验要求转变为学生需要完成的课堂任务,是教师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此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任务场景和任务途径。
1.选择任务场景
教师在明确任务内容之后,还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任务场景。场景的引发可以利用的素材很多,但是好的情景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真实且生动。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具有这些特点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自己并不陌生,很多化学知识隐藏在自己身边,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长期下来,能够将一开始的这种学习兴趣转变为一种愿意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驱动力。
2援落实任务途径
化学的很多基础知识可以依靠动态的实验教学来完成,而具体完成任务需要依靠任务途径。途径的选择就是教学活动的选择,按照活动的方式可以把任务活动分为实验类、调查类、交流类等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通的活动方式,当然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本身的设计里面以及学生的基本学情也限制了其选择。不管制约因素如何影响,课堂的活动方式都应该多样化,且适合课堂教学。学生通过活动的体验发挥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黎良枝,吴俊明.探索“任务驱动”下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J].化学教育,2004,(01)
关键词: 单片机实践课 项目化 开放式 教学改革
单片机实践课是电子信息、自动化等专业核心课。但与该实践课相关联的基础课程较多,有些关联课程甚至决定了单片机实践课的成效,如《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同时,单片机实践课对后续《电子产品制作》、《电子产品综合设计》等课程有非常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单片机是当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一门主干课程,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对学生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差,单片机实践课就成为学习中的一只“拦路虎”。为了消灭这只“拦路虎”,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教法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内容项目化、案例化等,教学方法上主要表现为行为引导、开放式、平台导入式、翻转课堂等。
上述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增强了单片机课程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为了项目而项目化的问题。笔者在此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我校优秀教学资源,提出基于企业产品的“项目化开放式”单片机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项目化开放式教学内涵主要包括:企业产品项目化设计与编排、自主管理的开放式教学管理。即先以企业实际产品编排教学内容,然后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管理和考核,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同时开放实验室。该模式强调校企之间的工学结合,强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室管理的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以企业实际产品为背景进行项目化设计与编排
教学内容项目化,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编排,形成一系列既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的项目。这是大多数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有很多项目是由教学内容编造而成的,没有实际应用背景,即为了项目而项目,失去项目化的真正内涵。项目化教学本着知识够用,便于学生理解和自学的原则,以实用性、创造性的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是以项目所需知识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操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趣味性与创造性相结合。本次教学改革与四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开发了《智能电水壶》、《数字型对中控制器》、《信息控制器》、《智能寻迹小车》四个项目,所有项目来自企业的研发产品。项目由基本部分、提高部分和创新部分三个层次组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下面以《智能电水壶》为例说明,表1为《智能电水壶》的项目化设计与编排。项目化设计与编排表格由项目名称、主要功能、基本部分、提高部分、创新部分和教学内容组成。从教学内容可知该项目包含单片机中的按键处理、数码显示、定时器、中断、模数转换、串行通信和IO口操作等基础知识,还包含电子产品的设计方法、电路调试和电子产品的软硬件综合调试等电子产品的研发内容。基本部分为单片机的基础知识,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也是每一个同学必须完成的任务。提高部分是在基础部分的基础上增加了实用,是单片机基础知识在电子产品中的具体应用,是电子产品具体的功能体现,这部分内容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创新部分是新知识、新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是产品的卖点,这一部分由单片机知识掌握好、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完成,不做强制要求。在项目各个部分,学生都可以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二、学生自主管理的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的目的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换,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变为传输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首先是教学时间的开放,就是在整个实训周期内,没有课时限制,白天、晚上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和学习时间完全由学生根据完成任务的进度自主掌握,教师不做干涉。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就是有取有舍,从学生能力出发,在完成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教师不能强迫学生一定要学习哪些内容,但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多学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技术的兴趣。再次是学习环境的开放,实行项目化教学后,为了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查找大量资料,需要不同功能的实训室,像传统教学一样,集中在一间教室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学习环境必须向外延伸,图书馆、网络、多功能实训室、社会实践基地都要对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环境,以满足学习需要。最后是项目考核的开放,考核能促进学生学习,反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开放式教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绝不能让学生理解为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状态。因此,严格的项目考核是取得开放式教学成功的保证。项目考核的开放指的是考核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学生有考核意愿就可以进行。
三、项目考核
开放式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由学生自主掌握,为了促进学生学习,项目考核显得非常重要。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相对自由的开放式学习中更是如此。项目考核评价表如表2所示,评价方式分为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考核指标分为准备阶段、功能测试、设计报告和回答问题四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又有多个二级指标。具体实施是学生每完成一个二级指标就可以进行评价,评价时学生需要操作演示作品,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评价过程中如果不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则该次评价不能通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重视理论知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四、项目化开放式的教学效果
项目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12级电子信息班和13级电子信息班进行了实施,通过问卷调查了单片机实践课实行项目化开放式教学后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及统计数据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项目化开放式教学方法有了认同,大部分学生认为它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认为教学项目具有实用性,所学知识与项目结合很紧密;大部分学生有了团队意识,愿意互相帮助;学习过程很充实,有成就感;考核方式很公平;但也提出了项目过多,基础知识讲解少,自学时间多,晚上指导不到位等意见。
五、结语
与企业合作,从企业的研发课题中设计出与单片机实践课相适应的课题,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按照企业项目开发流程完成单片机内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换,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增强,激发了创造性,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教学改革目标,为后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天瑜.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31-32.
[2]汤泽军.高职单片机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5):34-37.
[3]王安国.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J].理论与实践,2015,(4):98.
[4]刘成尧,王海娜.高职单片机开放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2):31-33.
[5]吴孟宝,吴芳,黄正兵.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7):179.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78-03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难题。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和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发展规划,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工程造价专业作为我院国家示范建设的一个专业群专业,在行业、企业及学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对工程造价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诸多的探讨与实践。
一、基于工程过程项目化教学的前期准备
1. 教学改革的难点和关键
教学改革的难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内容选取,关键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职业教育应偏重技能的应用能力,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专业能力的同时兼顾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更加关注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和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创造性。故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行业、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确定出岗位,并对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汇总得出岗位任务。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高职教育理论,构建完成基于工程过程、以工程造价岗位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工作岗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找到教学内容中由实践情境构成的过程逻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使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变成基本符合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
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故在师资方面应重视每位专职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果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广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市场调研和系统的工作分析中,应认识到只有全面、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学生、为企业、为社会服务。其次,专职教师应积极、广泛地参与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培训,从根本上自学科式教学体系中解脱出来,创新性地思考专业建设问题。
2. 项目化教学场所——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立
为配合项目化教学场所的需要,在广泛的企业、兄弟院校调研的基础上,我院建成了理实一体化教室,见图1。在理实一体教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座,可活动的桌椅可满足小组人数随项目任务而变动;学生有了较大的展示空间,信息来源及项目成果展示方式多样化;任务驱动,教师不再集权于课堂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理实一体教室的建成,为实现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知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师生教、学、做一体化提供了硬件支持,同时也尽可能地实现了学生在校学习场所与未来工作空间上的无缝接轨。
3. 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着力点在“基于”,它不是工作过程本身,而是对工作过程的理性转化。高职教学的课程建设基于工作过程是要把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课程内容尽可能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团队中有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进行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编制以项目为导向、造价员岗位任务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材(或学材),教材宜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工程项目选取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覆盖面,并且不宜过于复杂。学习情境的设置也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较为适宜,让学生在阶段性的工作过程中有成就感,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螺旋式的提升。理实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保障了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好地落实,使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顺利地贯彻执行。
图1 项目化教室平面布置图
二、基于工程过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1. 教学组织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综合性的教学,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完成某项项目任务所需的学习情境,进行个别答疑辅导,而不直接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强调工作过程,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多方面功能,如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通过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得出从事造价管理人员职业成长生涯:新手进步的初学者内行的行动者熟练的专业人员专家,再把先进的教学组织模式与专业培养目标(内行的行动者)相融合得出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阶段“空杯期”,夯实基础。由第一、二学期组成,主要在课堂内以“理实一体”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岗位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二阶段划分为:“具备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期”、“能力提升期”,分别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进行,主要在课堂和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采用“理实一体、工学交替”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较强的手工算量、计价与控制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项目模块化教学模式
2002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发展思路,职业教育由此进入了由学校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的转型期。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这一讲话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国家大力倡导“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大背景下,教学做一体化、厂校合作、柔性契合、动态优化的概念进一步显化,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方式已经明显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需要展开深入研究和实践,
一、项目模块化的意义
“项目模块化”是指学校针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分成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项目模块化课程在对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各种专业技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课程组合成具有不同功能、多种层次、相对独立的各种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将来的就业意向和发展需求目标,自主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模块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当需删减陈旧内容,增加新知识、新内容,或强化某些知识和技能时,只需增减相应课程的内容或构建一些新的课程模块,而不会对课程整体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既能保持课程基本内容的稳定又适应了现代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有利于使课程与时俱进,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先进性和时代性。通过不同模块的合理组合,可以调整课程重心,形成面向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职业岗位所以需要的课程组合,满足学习个性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模块设置的基本原则
一是实用性和系统性原则。以服装专业为例,一个工种作为一个模块,如车缝操作工种、服装设计工种等,凡是与该工种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二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模块教学在保证以“实用技能”为主的前提下,还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为了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需要,不让继续教育在职业学校这一环节上形成断层,我们在设置模块的时候,对于理论知识,没有简单地“一刀切”。在为某专业设置了主模块以后,还配置了基础模块,如《语文》、《数学》等基础模块。这些模块是与提高人的素质密不可分的基础知识,是人的知识构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遵循各原则,合理设置模块。在充分理解技能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某一工种的教学模块。每一专业由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服装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
例如,服装工艺专业由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模块等组成。其中服装结构模块又可分为“服装基础知识”、“女装结构设计”、“男装结构设计”、“童装结构设计”四大模块。如在女装结构设计中这个模块中又由裙子、裤子、衬衫、马甲、西服、大衣这六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如裤子又由裤子概述、裤装结构制图、裤装结构变化三个学习单元组成,从而使女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
在模块教学中,讲授新课一般占1/3课时,2/3课时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在这2/3课时中,教师必须将专业课教学和实习实训部分或全部安排到实训车间进行。教师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于优等生,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指导他们思考完成;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全面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并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够完成一般性题目要求;对于差等生,指导他们先阅读教材,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操作,这样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促使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上的一体化,每一训练项目可能持续几个课时、十几个课时,甚至是几十个课时。因此,这种教学的组织方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场地一体化。
模块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职业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模块化教学将会不断地完善,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艳辉.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研究[J].职教论坛,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