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房建工程新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房建工程新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房建工程新技术

第1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房建;节能;技术;进展

引言

随着我国本世纪以来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民用建筑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由于建筑节能技术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缓慢,导致民用建筑能耗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民用建筑量的提高以及社会生活水平、居住舒适要求的提高,民用建筑能耗急剧增加,与工业能耗、交通能耗一起成为我国主要的三个能耗个体。据统计,我国民用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约30%,其中高能耗建筑占比超过90%,因此,发展及推广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对于我国未来的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是民用建筑未来发展的重点。

1、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意义

1.1 能源消耗大

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在世界上稳居第一,但是,我国95%以上的建筑都属于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率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能源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继续增长,我国的能源消耗问题将十分严峻。据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建筑年消耗3.35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24%,2001年我国建筑年消耗3.58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27.5%。

1.2 能源利用率低

我国建筑能源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较差,与同纬度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外墙和窗户的传热系数高达3-4倍以上,因此我国住宅单位采暖面积要多消耗2-3倍以上的能源,并且居民居住的舒适性较差。以多层住宅为例,外墙的单位面积能耗是4-5倍,屋顶是2.5-5.5倍,外窗是1.5-2.2倍,门窗空气渗透率是3-6倍。由此可见,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1.3 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我国居民的供暖设备和制冷设施大规模使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在我国由建筑能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4左右。由于我国的建筑绝大部门为高能耗建筑,因此我国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是欧洲国家的2-3倍。我国北方城市大部分都安装有冬季供暖设施,因此北方城市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建筑中节能技术意义

经济全球化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虽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各地对资源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尤其是建筑业使用的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在逐渐的减少。因此,建筑业实行节能施工技术刻不容缓,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缓解环境问题对国家乃至整个地球造成的阻力,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建筑业的节能施工创新上,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节约能源,使我国建筑业发展水平得到整体性的提升,同时促进我国建筑业与其它部分共同发展。

3、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3.1 墙体保温技术的应用

3.1.1 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

外墙外保温指的是在主体外墙的外侧加上一层保温材料,然后利用玻璃纤维网附加在保温材料的外面,同时要涂抹上一层抗裂砂浆,并在抗裂砂浆面上做饰面层,这样就可以做到外墙的良好保温效果。这项技术并非只是几种材料的简单组合,而是促使外墙成为一个有机系统。

3.1.2 外墙内保温节能技术

所谓的外墙内保温主要是在外墙的内侧附加保温层,目前在国内这项技术已得到普遍推广,其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健全的,但是内保温的蓄热能力不是很好。室内如果采用间断式的供暖或是断式制冷,就可以确保居民将室内温度调整到最佳,所以这项技术在冬季相对不是很冷的区域应用较为适宜。

3.1.3 夹层保温节能技术

这里说的夹层保温就是将保温材料设置在外墙体中间预留的空间范围内。

3.2 屋面节能施工技术

民用建筑施工中屋面节能体现在屋面隔气层、热桥、基层和保温层的设置上。如在使用保温砂浆和隔热防水材料时,要设置构造层,这样能够提高防水隔热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保证良好的保温效果,还具有吸水率低、增水率高的特性。此外,在耐燃性、抗酸碱、抗老化方面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在选择屋面保温材料时,要选择吸水率低、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为提高保温效果,要将其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间,同时能够确保室内空气湿度在规定范围内。

3.3 保温层施工技术

民用建筑墙体施工结束后,为达到民用建筑节能效果,还要进行墙体保温层施工,墙体保温层包括两种形式即内挂、外挂,在墙体保温层施工中,要根据保温层材料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施工技术。

3.3.1 保温砂浆

在保温砂浆涂抹中要掌握涂抹关键点,避免保温砂浆出现脱落现象,还要根据相应的配合比,合理调配火山灰、浮石、聚苯乙烯颗粒等保温材料,将其涂抹到墙面上,这样才能形成保温性能良好的保温层。

3.3.2 干挂施工

干挂保温材料施工较快,干挂保温材料的保温防水性能很好,但是施工成本较高,通常在公共建筑中应用较多。在其施工中要对雨水、地震、耐久性和温度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确保锚挂点更加的牢固,避免安装前金属构件出现脱落、防腐等问题。

3.3.3 保温板

建筑保温产品的种类有很多种,保温材料多为板状结构,如水泥聚苯板、挤塑聚苯板和岩棉板等,这些材料都需要采用化学粘接剂或水泥砂浆进行固定。复合保温板具有施工简单、使用成本低、效果良好的特点,在民用建筑施工节能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3.4 新能源的节能利用

3.4.1 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当前,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所以需要进一步强化建筑一体化的建设.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提供冬季采暖,同时可结合光伏电池为建筑物供电。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运用,我国将尽快建设光伏电站示范工程,促进并网发电系统的快速发展。目前有些国家兴建了试验性太阳能热发电站,可望实现太阳能热发电的商业化。

3.4.2 新型节能产品和设备系统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节能产品和设备系统,如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采用中央空调智能节电系统,采用计算机智能计算方法,运用计算机和变频,根据中央空调的主机和辅机系统运行工况和末端负荷的变化,通过负荷随动计算,对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等设备给予控制,优化空调主机的运行环境,使得各种流体流量跟随末端负荷变化而变化,确保中央空调系统在舒适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能耗。

3.4.3 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问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我国的沼气产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我国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4、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在尽可能保证房屋质量的前提下,应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耗能,保护生态环境。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对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节约资源,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促进新能源发展,对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瑞欣.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17.

第2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防水施工建筑工程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一、有关防水施工技术的总体概述

在建筑物使用的多项功能中,防水功能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防水要求和不同的部位防水需要,防水施工可以划分为几个重要内容:地面以下防水、屋顶平面防水、厕所卫浴间的防水、外部墙面缝隙间防水。目前我国先进的建筑物防水工程体系主要有先进的防水材料和防水先进技术组成。在先进的防水材料上,高防水性沥青油毡、密度较高的高分子材料、防水涂料、等一些较好的防水材料运用于建筑工程上。在工艺上通常比较先进的技术主要有高温融化、冷固涂装、冷却粘连等施工工艺。在施工方法上主要有机械固定、到铺、松铺、压顶等施工方法。

二、防水施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及运用情况

(一)防水技术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改性沥青油毡在欧洲国家被广泛应用,摈弃了原来沥青油毡存在的温度敏感度低,高低温性能差以及物理性能下的缺点,开发了性能更好的沥青油毡。通过对国外建筑防水材料的调查,改性沥青油毡占国外防水材料使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主要的特点是防水能力高,具备一定的抗裂能力,强度大施工简单方便等诸多优点。各个国家在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结构形势和对防水材料的认识上也不尽相同,新材料的运用和配套技术的不断更新丰富了防水系统的内容,新型防水涂料弹性密封膏的使用在新型建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掺外加剂、高分子聚合物等化学物质配制成的防水砂浆对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水起到重要作用。

(二)建筑防水新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自80年代以来,建筑防水新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建筑防水技术上的革新和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上,下面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

防水材料的使用在我国最初是以三元乙丙高分子聚合材料为主的防水材料,主要是运用于重点建筑物的表面,其特点是强度大,弹性好、耐腐蚀老化等诸多优点,在建筑物的表面应用比较广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发展了改性沥青防水卷,其主要结构成分是以SBS 和APP为主要原料的改性沥青防水材料,这种新型建材的主要特点是较好的改善了防水卷材的高低温性能和耐久性。防水涂料的改进也推进了建筑防水技术的进步。

我国大量的高分子涂料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我国经常用的聚氨醋涂料、丙烯酸醋类涂料,这种涂料的使用在施工上比较简单,在外墙外部涂上该种涂料后会固化成无接缝的防水层面,有效的达到防水的效果。

在建筑物表面使用油性密封膏用于处理接缝和裂缝是我国建筑防水经常使用的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广泛使用,逐步发展了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体成分的密封膏,同时由弹性密封膏延伸出来其他同类产品,预制密封带、密封条和遇水后能膨胀的橡胶条。目前在我国被广泛使用的是丙烯酸类密封膏、硅酮类密封膏、聚氨醋密封膏等多种优质建材。这种材料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良好的接触性、粘结性和耐高低温性能能很好的应付建筑物变型所带来的渗漏水问题。

在我国刚性防水材料是在建筑材料中加入一定的防水剂,使水泥、砂石按一定的比例配合使用,防水剂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或减少孔隙率,增加水泥、砂石原材料之间相互界面的密实性,同时使混凝土在防水剂的作用下产生补偿收缩作用,在防水剂的作用下,建筑物结构产生抗裂,防渗透的功能,使建筑物抗水能力得到增强。在我国现有防水剂的品种主要存在在无机防水和有机防水俩大品种。无机防水主要是由无机盐类组成的复合型膨胀材料,在混凝土中混入一定的无机盐类,混凝土本身的抗裂缝和抗渗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含有这种无机盐的混凝土在我国的市场应用较为广泛。有机防水剂主要是合成树脂和橡胶制剂,这类的有机防水剂通过乳液的形式渗透到混凝土成分里面,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凝固和密封水泥硬化物中的孔隙和细小的孔洞,是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抗裂缝,抗渗透,加强了水泥砂浆的粘结力。这类产品的性能比较好,价格比较高。

(2)现阶段我国防水技术水平的发展

防水材料的不断丰富,促进了防水技术的不断改进,在技术探讨上,建设者本着方便科学的原则,做了大量的有益实验,在防水技术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法。

在施工技术上改变了过去的单一防水材料的使用,应建筑物本身不同的要求而综合使用不同的防水材料,由于建筑物本身不一样的建设等级和构造情况以及使用安全年限的不同,采用综合防水材料势在必行。

防水施工的技术手段不断的得到提高,方法不断得到丰富。根据实际的施工现场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方法上采用全粘、条粘、点粘、倒铺和机械固定的方式完成防水工程,使建筑工程的防水部位防渗透水更加明显。

全面治理的水平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建筑物防水要求,按照不同级别和施工的难易程度全面展开治理,明确建筑物防水层数和等级,依据不同防水的目的和功能要求给出既定的综合治理方案,比如常用到的排水和防水相结合,防水有机涂料和防水卷材油毡的全面结合使用。

成立功能和职责明确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从管理要求上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三、防水新技术在建筑物防水中的优势

防水新技术的全面使用无论是在经济价值还是使用价值上都有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种丰富,满足各种个性需要。一些防水新材料具备强度比较高,延展性比价强,耐高温、质量比较轻等多种优势,一些产品的耐老化,耐腐蚀性的特点可以直接用来直接装饰使用,既美观又达到防水的目的。在一些需要长期泡水的环境中使用以上材料可以很好的起到长久的目的。在一些厕浴间或者是防水要求特别复杂的建筑物材料中,新型防水涂料可以固化成无缝防水涂层,达到防水的目的。

(二)新材料的使用较之旧工序有更大的操作性,操作简便,施工方法简单,工序简单,在劳动复杂性上有了很大的降低,对建筑物防水处理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防水效果非常突出。

(三)社会经济价值比较大。新材料的使用在成本生产上虽然投入比较大,但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比较大,综合效益比较高。较之旧材料相比,新材料防水使用年限往往是旧材料的三到五倍。在社会效益上,新材料的使用最大程度的减轻了空气污染。

四、防水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型防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要进一步的推进防水新材料的程序化进程,扩大新型防水材料在建筑防水材料的使用比例,设立统一的标准,防水材料应该按防水工程提出的要求制定明确的标准。

要在专业防水施工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开展好相应的培训和学习制度,防水施工工艺和人员的培训要制度化经常化。发展相应的专业化防水企业,从选择材料到施工维护都有相应的制度跟进制度,实现防水工程的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相应的行业标准。

五、总结

本文从国内外防水技术和材料上入手论述了国外先进防水技术的现状,并对国内先进防水技术和材料上做出了相应的分析,认识到新型防水技术是防水施工工艺和防水新材料的综合运用,明确了我国防水新材料的发展和防水新工艺的发展,并对新型防水技术做出了趋势上的分析,为我国防水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作军.浅谈建筑施工中的防水工程[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07)

第3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防水;新技术;推广;工程应用

建筑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分项工程,关系到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正常运行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积极推广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本文以某商场屋面防水工程施工为例(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工程),对建筑防水新技术推广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此项工程其防水做的成功与否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根据现场查看,其难度较大,整体面积约1.6万m2左右,但其分块达20多处,每处对防水层的做法不同,如女儿墙、高低跨、变形缝、水口及屋面要求特制定施工方案如下:防水材料:三元乙丙/丁基橡胶防水卷材;规格:厚度128mm;面积:约1.6万m2;要求:防水层采用刚性保护。

1 施工人员进场前的准备与要求

认真做好思想和技术交底工作,服从现场指挥,遵守施工现场的一切规章制度,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增强防火意识,该地下室防水材料及铺料均为易燃品,且为明火施工,现场、储备料库设一专职安全员。动用烟火前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备有消防砂、消防锹和灭火器。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2 卷材防水施工的基本要求

2.1 基层与找平层

基层、找平层应做好嵌缝(预制板)、找平及转角和基层处理等工作。

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及起壳现象,否则,必须进行修补。屋面基层与女儿墙、立墙、天窗壁、烟囱、变形缝等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

铺设防水层前,找平层必须干燥、洁净。基层处理剂的选用应与卷材的材性相容。基层处理剂可采用喷涂、刷涂施工。喷、涂应均匀,待第一遍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遍喷、涂,待最后一遍干燥后,方可铺设卷材。

2.2 施工顺序及铺设方向

卷材铺贴应采取“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施工顺序,即高低跨屋面,先铺高跨后铺低跨;等高的大面积屋面,先铺离上料地点较远的部位,后铺较近部位。这样可以避免已经铺设好的屋面因材料运输遭人员踩踏和破坏。

2.3 搭接方法、宽度和要求

卷材铺贴应采用搭接法,各种卷材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表9―2的要求。同时,相邻两幅卷材的接头还应相互错开300mm以上,以免接头处多层卷材相重叠而粘结不实。叠层铺贴,上、下层两幅卷材的搭接缝也应错开1/3幅宽。

3 防水层的施工

3.1 对基层的要求与验收

应抹平压光,坚实牢固平整不起砂,无裂缝,不得有凹凸松动、鼓包、麻面等,应用2m长直尺检查找平层与直尺间空隙不得超过5mm。找平层表面必须干燥,水泥砂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其含水量不大于9%,如干燥有困难时可采用排气做法。如含水率过高,应采取埋设通气孔,以免防水施工完后造成找平层拱起,影响防水效果。平面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及阴角应做成半径为20mm圆弧形,排水口应保证畅通,以免积水。找平层的坡度及泛水应符号设计要求,不得局部积水。

3.2 施工条件

温度+5℃以上,含水率不大于9%。

3.3 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附加层的施工与验收刚性保护。

3.4 操作工艺

卷材运进施工现场后,应存放在远离火源和干燥的室内。基层处理剂、粘结剂及附且涂刷聚氨酯处理剂:用长把滚刷在基层部位全部涂刷,涂刷完后不得见基层白底,待底胶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附加层施工阴阳角、管根、落水口等特殊部位必须先做附加层;

基层粘接剂的涂刷:首先将BX―14胶(原名BX―404胶)桶打开,搅拌均匀,即可进行含涂刷施工。

将卷材辅展在干净的基层上,用长把滚刷蘸BX―14胶在卷材上涂刷。涂刷后不允许有露底和凝聚胶块存在。应留出搭接部分不涂胶,以便涂刷防水接缝专用粘合剂。在底胶干燥的找平层上,用长把滚刷蘸粘合剂在基层上进行涂刷施工,涂刷时不能在同一处反复多次地涂刷,以免将底胶咬起,形成凝胶,从而影响施工质量。管道根部、水口、垛子根部等特殊部位均用板刷涂刷,才能达到规范要求;屋面卷材粘贴:首先按流水方向,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弹出标准线,并使卷材的长向与流水坡度方向垂直。卷材展开与铺贴:首先将卷材一端粘接固定在预定的部位,再沿标准线铺贴卷材,铺贴时,对卷材不要拉的过紧,而要在合适的状态下,沿标准线铺贴,以顺序对线铺贴卷材。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应由下开始向上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压实。(阴角部位上、下100mm左右可采用空铺法);排除空气和滚压:每当铺完一卷卷材后,应立即用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的端部开 始顺卷材的横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彻底排除卷材与基层间的空气。如有不能排除气泡,也不要割破卷材排气,要自行排出,以免影响整体防水效果和美观;卷材接头的粘贴:卷材的搭接宽度应为100mm,接缝胶用丁基粘接剂(双组份A、B胶),按1:1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后,用油漆刷均匀的涂刷在卷材翻开的两个粘结面上,过10~30min后,手感不粘手后即可进行粘合。排除空气,并用手持铁压滚压实,不允许有气泡或皱折现象存在。

卷材接头的封闭:卷材接头粘结完后,用聚氨酯甲、乙料(双组份)按1:2配比搅拌均匀后,用1寸油漆刷蘸聚氨酯嵌缝膏进行封闭,必须严密、均匀,不得有露缝现象发生。卷材末端的收头及封边处理:为了防止卷材末端剥落或渗水,末端收头必须用聚氨酯涂料,再进行卷材施工,卷材收头应压人凹槽内固定密封,采用水泥砂浆凹槽抹平。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高层建筑、大型公共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地下工程也随之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因此,防水工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掌握各类型地下工程所采取的防水措施对保证设备安全和外观观感, 延长结构寿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志辉、于英霞.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4.30(17)

第4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 智能化建筑;雷灾; 防雷工程;工程设计

Abstract:With the currentincrease inintelligent building,technicalsupervisionfor themine projectalso proposedhigher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mine engineeringsupervisionfrom designreview,construction supervisiontofinal acceptanceare described, and for theanti-mineengineeringregulatoryproblemsraisedfeasibleimprovements.

Key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Leizai;mine engineering;engineer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电脑、网络和通讯设备越来越发达,智能化建筑增多,电气化设备对电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防雷工程技术的规范化监管,有效的避免雷灾带来的损失。防雷安全管理机构必须进一步明确管理工作思路,牢牢抓住设计审核、 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这三个管理环节不放松。通过加强与建设、规划部门合作,把建设项目防雷管理纳入建设工程管理基本程序,规范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防雷工程监管内容

1、设计阶段的监管

设计阶段防雷工程的重点是确定防雷类别、选用材料和防雷级别。这就需要建设单位邀请专家以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 在对现场进行勘查、勘测的基础上,利用当地雷电资料、参数和勘测数据建立评估模型,对系统可能遭受雷击的概率及雷击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计算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对建设项目的功能区布局、应采取的防雷措施和项目实施后的防雷安全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减少雷电灾害损失。工程设计应根据该工程的使用性能,结合雷击风险评估结论规划建设方案,图纸设计审核为防雷工程监管的重要环节。图纸初步设计审核主要经过对雷害特性、建设项目使用性质和所在地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进行分析,查看设计对建设项目是否采取相适应的防雷措施以及作何种等级的防雷措施做出准确判断,以达到科学防雷、经济防雷的目的。施工图纸设计审核主要指审查建筑物防直击雷、侧击雷、雷击电磁脉冲及放雷电波侵入的设计。其中,建筑施工图主要审查屋顶避雷装置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结构施工图主要审查避雷接地的设计是否符合结构及规范;电气施工图中强电的防雷系统、弱电保护等。

2、施工阶段的监管

防雷检测机构依据法律、法规、防雷技术规范、施工方案及工程实施情况等进行分段检测,有效实施监管。主要检测内容包括:(1)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的敷设方式、材料规格、接地电阻;引下线的材料规格、敷设方式、焊接质量;接闪器的避雷带、网格规格或避雷针、避雷线的规格等。(2)防侧击雷检测:均压环的敷设及检测;竖直敷设管道和外墙金属结构及其他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的连接。(3)等电位措施检测:检测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的等电位连接;检测屋顶天面的接地体、引下线、金属构架之间的等电位连接;检测室内线路、变配电系统接地、电涌保护器安装位置等设施的等电位连接。(4)屏蔽检测。通讯计算机、屏蔽线路与防雷接地连接方式。(5)防雷电波入侵检测。低压线路、信息线路的敷设方式,架空金属管道、埋地金属管道接地情况,电力线路、信息线路电缆引入处的接地检测,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的电涌保护器状况检测。

3、在竣工验收工作中, 防雷工程的建设同其它建设项目一样,是建设方根据自己的安全要求进行的投资活动,工程承包方通过工程实施来满足这个要求,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即是通过仪器检测对防雷专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来验证是否能满足建设方的要求,使之在投入使用后进行管理和顺利运行,主要是对建设方负责。

4、投入使用后的监管。民用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每年最好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检查、维护防雷装置和接地。主要检查的内容为:防雷设施的外观、连接状况,用仪器检测屋面防雷、电梯房、配电室等防雷设备的接地阻值等,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

二、防雷工程技术监管存在的问题

1、随着近几年防雷图纸审定和防雷工程项目的不断拓宽,技术力量明显不足。

2、防雷设施的安装一般都伴随建筑物主体同时施工,防雷工程施工队伍多为建设单位临时雇用人员,对防雷知识和施工专业技术不熟练,同时,交叉施工时职能管理不能尽职尽责;现场监理人员对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意识淡薄。

3、防雷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建筑知识和施工经验,对建筑施工知识掌握不全面;防雷产品的有效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改进措施

1、加强防雷组织管理。将防雷作为一项既包含防雷行政管理、又涵盖有防雷业务和防雷科技服务在内的综合事业对待。把防御雷电灾害、减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己任,为社会公益服务作出贡献、取得明显社会效益。

2、处理好防雷行政管理、防雷技术检测、设计审核、新(改、扩)建工程防雷施工检测等各项关系。

3、加强防雷业务管理制度建设。防雷业务也是防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防雷检测、设计审核、施工监督检测和雷电灾害的收集、分析、鉴定等等。进一步加强对防雷业务工作的管理,加强防雷基础业务工作,逐步使防雷基础工作实现业务化、制度化、规范化。

4、抓好防雷技术队伍建设。提高防雷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是防雷工作的龙头,检测和审定验收是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发展的,如果技术上不提高,检测、工程、图审等项目必定滑坡。因此加强技术队伍的建设是强化防雷工作的当务之急。

5、重视雷电灾害事例的收集与宣传,为了避免或减轻雷电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典型雷电灾情事例,借助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开展防雷科技知识普及教育,不断强化社会公众的防雷意识。将雷电形成原理、危害程度和如何防范等知识制作成电视教育片予以传播,或者写成科普文章在报刊上刊登,让更多的人了解防雷知识,从而达到自觉防范的目的。

第5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移动通信工程;机房;节能减排技术

一、前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快速的发展,用户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移动通信工程的机房建设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机房的耗电量相对较大,随着机房数量的不断增加,移动通信工程机房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通信行业、运营商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移动通信工程中机房的能耗现状

移动通信工程中机房的能耗包括材耗、油耗以及电耗等,其中电耗是移动通信工程机房的主要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9%左右,因此,移动通信工程机房的技能主要以节约电能为主。移动通信工程机房的电能消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通讯设备的耗电以及机房环境的耗电。但是,目前移动通信工程的机房中依然存在许多能耗高、技术陈旧的通信设备,并且机房的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而机房的网络层次相对复杂,网元的节点过多,再加上供电效率相对较低,显著的增加了网络设备的电能消耗,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并且许多移动通信工程中机房的孔涛制冷效率较低,能耗较大,在调节机房的环境温度时会消耗大量的电能,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在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已经迫在眉睫。

三、移动通信工程中机房的技能减排技术

(一)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空调系统的技能减排技术

移动通信工程的机房占地面积通常不会超过20平方米,机房的设备也不会太多,并且各种设备在时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其散发的热量也在时域上呈现不均衡的现象,并且移动通信工程机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机房内部的温度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变化。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采用一体化空调节能系统,该空调节能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出风机、进风机、中央空调控制器等四部分组成,其中中央空调控制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形成了空调节能系统的控制系统,其作用是测试机房内的温度,然后确定空调机以及通风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出风机和送风机形成通风系统,通过采用一体化空调节能系统,能够充分的利用机房室内外的温湿度环境,如果机房内部的温度高于机房外的温度,通过通风系统将大量的冷空气引入到机房内部,将机房内的热空气排入室外,对机房内部进行自然降温。由此可见,一体化空调节能系统在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具有相当明显的节能效果。

(二)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主要传输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

主要传输设备是移动通信工程机房的心脏工程,是移动通信传输的主要途径,对于主要传输设备的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了许多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的主要传输设备,将传统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耗电量大、大功率的老式设备,并且这些设备的载频板通常为窄带,当功能配置较低、业务需求量不大的状况下,窄带载频板的功率依然较高,会产生不必要的电能浪费。为了有效的降低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的主要传输设备的功率和电能消耗,可以采用一些配置相对较高、功耗较低以及宽带的载频板,宽带载频板的能耗仅仅只有窄带的二分之一,通过对载频板的改进,能够有效的降低载频板的功耗,其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

(二)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机柜的节能减排技术

移动通信工程机房中机柜的节能减排技术包括两种:其一,自动温控技术,自动温控技术建立在独立机柜的稳定传感器上面,通过智能温度控制能够实时的监控机柜的运行状况,检测机柜的温度变化状况,当机柜的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调节制冷设备的出风量,当机柜的温度降低并且达到规定的温度范围之后,能够自动的停止工作,并且将机柜的温度维持在这一水平,通过对机柜温度的实时监控能够保证制冷设备达到使用的效果,以此实现节能的目标;其二,智能动态精确制冷技术,智能动态精确制冷技术建立在机柜的散热装置上面,通过对各个机柜的排风温度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调节每一个风口的风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机柜局部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满足服务器不同的散热需求,还能够实现节约能源的效果。由此可见,为了实现对机房中机柜的节能减排,应该将自动温控技术以及智能动态精确制冷技术应用到移动通信工程机房机柜中,实现制冷的效果,提高使用效率,并且有效的节约电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四)移动通信工程机房环境的节能减排技术

许多移动通信工程的机房对房间的要求相对较高、施工时间较长以及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在运行的过程中能耗相对较多,很容易出现故障,并且维护维修的强度和成本都相对较高。目前,移动通信工程对机房进行了节能改革,采用动态环境监测、管理和控制技术,通过采用多线程、多进程的先进的软件技术,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对机房环境进行扫描,实时的读取机房环境的运行参数,当机房环境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的产生报警信号。此外,移动通信工程机房还可以采用智能通风地板控制机房内的环境,智能通风地板通过对机房内的环境温度进行检测,能够更好的调量,其散热效果更好,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应该根据移动通信工程机房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智能通风地板,通过智能的控制通风量,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以此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移动通信工程机房的能耗,移动通信工程机房的节能减排技术已经势在必行,研究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节能减排技术在移动通信机房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2(2):138-141.

[2]黄战略.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实际应用及效果评估[J].信息通道,2011,11(3):43-44.

[3]王威.移动通信基站、机房节能减排措施[J].电子世界,2011,12(8):7-8.

第6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技术;绿色节能

在工业革命以后,虽然在经济上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样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能源的紧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提出的绿色节能的经济发展方针。根据我国每年的能源使用统计,在建筑行业的所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的45%,并且这个比分还在持续上升。所以加强对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1、现阶段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情况

研究现阶段我国的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从政府、专业人士与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1政府方面

国家在近几年中不仅提出了绿色环保的建筑发展观念,并且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法律与法规,还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估的手册,为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是同时对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更大,因此在早十几年就要学术着曾经提出过要发展绿色节能的建筑体系,但是当时一直得不到政府的重视。所以就造成了我国的建筑绿色节能的起步比较缓慢,在其建筑绿色节能的意识的推广也是非常缓慢。

1.2在专业人士方面

虽然现阶段对绿色建筑的研究热潮是非常高的,但是由于我国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比较缓慢,有一些研究人员对绿色节能或者生态的了解单单只是表面的了解,所以其的了解是存在这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就造成了很多绿色节能的概念与技术不能够完全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来。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不仅只是因为市场因素的影响,还有与我国的建筑课程的发展与改革创新有莫大的关系。

1.3在社会需求方面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社会上打着“绿色、生态”等环保标签的楼房大受消费者的喜欢。而发展商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往往会楼房宣传的初期就会打着“绿色、节能”的宣传口号,把楼房给“炒热”。但是在正式进行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的时候,发展商为了降低建筑的造价成本,就会把“绿色、节能”这些成本比较高的设计给剔除。这样到了最后,建筑物虽然是打着“绿色、节能”的理念,但是实际上却没有真正落实在设计与施工上。

2、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造成非常大的环境污染。根据统计,我国建筑行业每年所消耗的资源已经占全国总消耗资源的45%,而且最近这个百分比还不断地持续上升。而且每年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等空气污染粉尘在我国粉尘污染的排行中也名列前茅,并且排位还不断地往上升。根据统计,现阶段我国的建筑物都是高能量消耗物,而且每年还有大概占地20亿平方米左右的高消耗能量的建筑物不断地落成。如果再不研究出新型绿色节能的建筑工程技术开代替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那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堪忧的。

3、要全面落实建筑节能的设计

要想全面落实建筑节能是技术,就必须要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这两方面出发。除了要对建筑物的周围的气候与环境进行分析外,还要考虑对建筑物的选址、体型设计、规划以及朝向等方面的设计。从里到外,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技术,从而实行建筑物的节能建设。

3.1建筑物的选址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建筑进行选址时,必须要对所要选择的地方的气候、水质、地质、地形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整个建筑周期是处于良好的环境当中,并且不能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3.2对建筑物的外部环境进行合理设计

在建筑物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物功能的需求对其外部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可以在建筑物的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此来遮挡风沙、净化空气和降低噪音。或者可以在建筑物的附近设置水面,以此来平衡温度、阻挡风沙和收集雨水。

3.3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

空气与环境的恶劣同样会对建筑物造成影响,但是合理的建筑物体型规划有效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因此我们在对建筑的体型进行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体量、建筑形体组合还有考虑建筑日照和朝向等方面,然后才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合理规划。

4、建筑物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与内保温技术的对比

4.1外墙的外保温有利于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通常在对建筑物的外墙实行保温的时候,有内保温与外保温这两种保温方法。如果对外墙实行内保温,就会使其保温层的结构把外墙与内墙的分别处于不同的温度中。因此就是这种温差过大的影响从而使建筑物的结构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很容易会使墙壁发生裂缝或者是地下室渗漏等建筑问题。但是如果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外墙外保温的建筑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对外墙的整个结构起到保护的作用还可以防止风化和碱骨料的反应等对外墙的腐蚀。从而使外墙的使用寿命大大地延长。

4.2外保温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除热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外墙不仅要起到承受重力的作用还有起到保温的作用,因此外墙的必然会要一定的厚度。不过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我们可以在外墙的建设中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从而降低外墙的厚度。但是如果如果在外墙的建设中采用内保温技术就很容易会造成热桥的问题。特别是在冬天,如果外墙中存在着热桥的问题不仅会造成热量的流失还会使外墙内表面潮湿,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发霉的现象。由此看来,在外墙实行内保温是会造成很都问题的。不过如果是实行外保温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外墙实行外保温的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出现热桥的现象,而且经过统计在保温性能相同的条件下外墙实行外保温技术比实行内保温技术所有流失的热要少20%。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节能的生产观念一定会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特别是在建筑行业这种高消耗资源的行业,绿色节能一定成为其发展的方向。现阶段我国的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要加强对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使其真正应用在建筑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胡小媛,许琳.我国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2002.6:2-4

[2]刘洪涛,等.几种常见的外墙保温形式及材料[J].建筑技术与应用,2001.1:39-40

第7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简易,井点降水,新技术,应用

1工程概况

1.1建设标准。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是全省重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北起京杭运河丹阳七里桥口,经金坛市至溧阳芜申线交汇口,全线按三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设计水深3.2M,最大船舶等级为1000吨,航道底宽45M,口宽70M,最小弯曲半径480M。丹金溧漕河(金坛段)HD5标段由南通市航道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起、终点桩号为K44+000---K50+324,全长6.324Km(左右岸)。工程主要内容为:土方工程、疏浚工程、护岸工程、地基处理、附属工程等。

1.2气象降水。丹金溧漕河流经地区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一般从六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持续25天左右;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050mm左右,集中于夏秋两季。

1.3自然地质。丹金溧漕河(金坛段)原航道大多属于自然岸坡状态,受雨水和船行波影响易发生坍塌;两岸土质大多为粉土、夹粉土、粉质粘土;常水位在黄海高程1.8左右;

1.4重点难点。航道整治工程重点在护岸,难点在基坑排水。由于本工程原航道常水位在黄海高程+1.8左右,新建护岸基础底高程在-1.9左右,相对水位高差在3.7M左右,故基坑排水必须认真解决。

HD5标项目部根据井点降水的方法原理,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水位和作业条件等实际情况,通过认真摸索、试验,总结出一套投入较少、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费用节省的简易井点降水新技术、新方法,该技术方法在本工程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效益。

2改进型井点降水技术所用材料。

2.1功率0.125kw自动吸水泵;

2.2网眼100目的滤网;

2.3内径3cm的UPVC管;

2.4相配套的三通接头;

2.5两寸水泵配消防冲水枪头一套;

2.6黄砂若干。

3施工工艺

试验段-材料准备-放线定位-冲孔-安装井点管-灌黄砂-水泵与井点管连接密封-接总管开机排水。

3.1试验段:

在现场应用的初期进行了试验段,主要目的:

3.1.1确定达到施工要求的天数:要达到干燥状态,在现场以10m为一自然段,经过试验需要3-5天能达到干燥状态,不同的土质降水时间会有所差异;

3.1.2井点间距的确定:自吸泵的功率较小,间距大排水效果不明显,间距小会使自吸泵不能满负荷工作;

3.1.3排水管插入深度的确定:现场开挖后实测透水层上标高在+1.5,基础底设计标高在-1.5,降水高度大约3m,为保证充分降水,深度适当增加,现场确定为4m,深入基底80cm,预留20cm接泵;

3.1.4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降水段落的长度要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同时也不能过长,会增加施工成本。

试验段总结:每次降水长度40m,井点间距2m,双侧交叉布置,井点深度大约4m(黄海高程-2.3左右,具体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2材料准备

根据试验段成果,准备以下材料;

3.2.140台0.125kw的自吸泵,施工时要考虑备用部分;

3.2.2井点管长为4m,在井点管下端80cm范围内交错打孔后包100目的滤网一层。孔的大小、间距及滤网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砂土且粒径较大时可以适当调整孔径及滤网的目数,只要能保证没有泥砂带出,防止堵管;

3.2.3砂,要选择透水性好的中、粗砂;

3.2.4连接用的三通及排水用UPVC管若干

3.3放线定位:井点平面位置距离基础边1m-2m范围内为宜,在开始降水前确定基础边缘位置,然后在其外侧1-2m交叉布置井点(基础两边),单侧间距2m左右。井点的布置不能太远,太远效果不明显,太近会影响基础的开挖及没有基础施工作业面。

3.4冲孔:采用高压水泵冲孔,,孔深要达到基底以下80cm左右,太深不经济,太浅效果不明显,并且孔径不宜太大,容易塌孔。

3.5安装井点管(灌砂):冲孔完成后立即下管(包滤网端向下),井点管到位后稳住立即灌砂、井点管回水,说明灌砂到位(大约1米高)。

3.6井点管连接密封:井点管安装完毕后,以每两根连接一三通并密封,然后通过外接管与自吸泵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密封比较关键,密封不好吸水困难。

3.7接总管开机抽水:水泵与三通连接密封后接总管抽水。

4改进型井点降水施工技术的优缺点

4.1优点

4.1.1节约用电,提高经济效益。

航道五标无软基处理施工段落的土质主要是粉砂土,含粘土较少,新建护岸离内河较近,含水量较高,渗透系数较大。河水会一直渗透到土层中,采用大功率的吸水泵,水虽然能很快抽干,但是水泵一停,河水会从周围渗透过来,粉砂土又会变湿,影响基坑开挖,采用多台小功率的自吸泵后能够连续吸水,使基坑一直处于干燥状态,又可以节约用电用多台电动机功率为0.125kw的自吸泵代替功率为7.5kw的电动机,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降水后期,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间隔停用部分自吸泵。

4.1.2稳定性好。

每个自吸泵都独立工作,任何一台泵出现故障并不会影响其他泵的正常工作,从而不影响整个降水效果。而传统型井点降水依靠几台7.5kw电动机的真空泵吸水,每台真空泵的有效工作长度较长,任何一台电动机出现故障则会影响该工作长度内的降水效果,从而影响整个降水效果。相比之下改进后的小功率多台套的自吸泵降水工作性能更加稳定,效果更佳,有效降低成本。

4.1.3材料设备使用周期长,周转次数多。

仅从开挖基坑的角度来看,挖掘机向基坑外翻土过程经常性有碎土或泥土块掉落而砸到上水管,UPVC管质地较软,土压上去发生的是弹性变形,泥土清除后立即恢复原状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是钢管作为上水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钢管被掉落的泥土挤压或泥土块撞击或挖掘机触碰很容易发生弯曲等塑性变形,必须立即更换才能保证降水的连续性。两者相比较而言首先钢管价格比UPVC管高的多,其次钢管的损耗远比UPVC管大,显而易见改进后的方案用UPVC管代替传统型井点降水钢管作为上水管更加方便,成本更低。

4.2缺点

4.2.1现场自吸泵数量较多,临时用电线路较多,需要加强临时用电安全检查。

4.2.2有一定局限性,项目部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已做过对比试验,对砂土及含粘土较少的土效果比较明显,对于粘土及重粘土不适合。

5在丹金溧漕河航道工程的应用

第8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Abstract: Via operational evaluation practice of Chines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CNERC),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bjects,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the evaluation,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then establishes a frame model for expert evaluation results, and proposes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results.

关键词: 运行评估;综合评价;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Key words: operational evaluation;synthesized appraisal;CNERC

中图分类号:G322.2;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014-03

0 引言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行业或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旨在“创新、产业化”方针指导下,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促进科技产业化;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关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建设一流的工程化实验条件,形成我国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1]。

截止到2011年,已有156家工程中心通过验收、投入正式运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工程中心的运行管理和分类指导,工程中心的管理重点正逐步由组建转移到监督管理和优化调整上来。开展运行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工程中心的监督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各工程中心的自身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与引导作用[2-3]。

根据《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要求,2011年对工程中心四年来(2007~2010年)运行效果的客观评价及运行状态的分析,对比工程中心的组建宗旨及职责定位,对各工程中心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动态管理,为加强和规范工程中心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4]。

目前关于工程中心评估的文献主要涉及省级工程中心评估实践,从科研管理层面,针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估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例如江苏省开展了省级工程中心的验收评估实践[5],陕西省对省级工程中心进行了专项绩效评估实践等[6]。本文通过国家工程中心运行评估的实践,综述了评估对象、原则和程序,探讨了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评估方法的使用,建立了专家评议结果相关模型,为合理利用综合评价结果提供实践参考。

1 评估对象、原则和程序

1.1 评估对象 本文涉及的评估对象为2008年以前(含2008年)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两年以上的高新技术类工程中心。

1.2 评估原则 主要包括:①导向性原则。评估工作立足于工程中心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工程中心的组建宗旨、目标定位,引导、鼓励工程中心向规定建设目标发展,实现国家战略目标。②客观公正原则。评估工作做到公开、透明,鼓励利益相关方的有效参与,充分发扬民主,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中心的运行绩效。③科学、可行、高效原则。针对运行评估的目的和基本特点,选择科学、可行的评估模式和技术路线,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简化程序、易于实施、提高效率;评估指标的设计做到概念准确、含义明晰、层次合理、完整全面反应评估对象特征。

1.3 评估程序 本次评估工作采用“统一框架与标准,分领域组织实施”的工作方案。通过工程中心自评价、同行专家评议(包括会议评估与通信评估两种形式)、管理部门评价和现场调研等多种评价活动,对各工程中心的工程化能力与水平、行业作用以及运行管理三个方面的运行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2 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2.1 评估方法的选择 本次运行评估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会议评估、通信评估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综合评估与专业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以评估指标的判断准则为绝对标准,将中心运行表现与指标判断准则的对比作为主要依据,辅之以中心之间的横向对比,评价各工程中心的运行状况。

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次运行评估按照《工程中心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的政策文件,根据工程中心组建宗旨、职责、职能的相关要求,建立了评估框架、设计了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建立在历次绩效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工程中心发展目标要求[7]。

指标体系共设工程化能力、行业作用和运行管理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各项指标及说明见表1。

3 同行专家评议

工程中心运行评估同行专家评议采取分领域答辩评议和通信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该同行专家评议方法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国立卫生研究院等科学基金资助机构的项目评价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8-9]。

3.1 专家的遴选 根据《科学技术评价(试行)》及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10-17],评议专家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判断能力,熟悉被评价内容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同时具有良好的资信和科学道德,认真严谨,秉公办事,客观公正,热心科学技术事业,敢于承担责任。遴选专家应遵循随机、回避和更换的原则,突出评估专家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的合理性。

本次参与评估的工程中心按领域分为五组(以下简称为A、B、C、D和E组),各组评议专家来源涵盖高校、军队、研究院所、协会/学会、企业,以行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为主;通信评议专家以小同行技术专家为主。

3.2 专家评议表的设计 为便于评议专家对评估指标的理解和实际操作,将每项二级指标抽象提炼出具体的2-4项评价判断,专家根据工程中心运行情况,对所设选项进行选择,并参考评价判断的选择情况对该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每项指标打分满分为10分,优秀为9~10分,良好为7~8分,合格为5~6分,问题较多为5分以下。例如对二级指标“工程化研发方向”的评价设计见表2。

在上述专家评议表的基础上,针对会评专家参与现场答辩的特点,设计各组综合评议意见表。会评专家组应对本领域工程中心提出综合性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中心在评估期内的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建议。

4 同行评议结果分析

4.1 同行评议评分模型 参考相关文献并综合考虑会议评估和通信评估两种形式,设计同行评议评分模型。以A组为例,若m位会议评估专家,n位通信评估专家对p个工程中心进行评估,设YmA,YnA分别为A组工程中心会议评估和通信评估评分矩阵,则YmA=(ym1,ym2,ym3,…,ymp)T,YnA=(yn1,yn2,yn3,…,ynp)T,设XmA,XnA分别为A组会议评估和通信评估专家评分矩阵,则

XmA=■,XnA=■

式中,xab为第b个专家对第a个工程中心的评分值。YmA表示m位会议评估专家对p个工程中心进行评分,YnA表示n位通信评估专家对p个工程中心进行评分。按照评估专家评分统计方法,分别计算两者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18-19],即

yma=■xab/m(b为正整数,且l?燮b?燮m),标准差为SDma,

yna=■xab/n(b为正整数,且l?燮b?燮n),标准差为SDna。

4.2 专家评议结果偏差模型 由于评估专家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心理特征、思维模式、标准把握等都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评估专家对于同一客观事实的认识和判断就有可能形成偏差,评估的结果就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20-23]。针对本次评估特点,对专家评分偏差分析如下:

由于专家的个体差异以及评分尺度把握的不同,个别专家评分可能整体偏高或偏低,表现为专家评分偏离整体评分的标准,此类偏差称作个体偏差,用1表示。内部影响偏差是专家基于对自身熟悉领域的偏好所产生的偏差,特别在小同行技术专家评分中易出现,用2表示。条件影响偏差是基于会议评估和通信评估两种不同形式下,各位专家对打分原则掌握的尺度不一致,对某个工程中心的评估没有达成共识而产生的偏差,用3表示。由于各专家组间评分的尺度存在差异,导致各领域间同等水平的工程中心横向对比存在分值差异,从而产生组间偏差,用4表示。

综上分析,建立专家评议结果偏差模型:

=1+2+3+4

式中,个体偏差为1,内部影响偏差为2,条件影响偏差为3,组间偏差为4。

4.3 同行评议结果综合分析 通过分析专家评议结果偏差模型可知,实际评估活动中所产生的偏差都有可能影响到工程中心运行评估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本次评估实践采取了相应措施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尽可能消除上述偏差,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本次评估活动特点进行分析,1是由专家的个体差异决定的,通过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并采取筛除同组内异常值的办法消除个体偏差,从而不影响整体评估结果。

2主要表现在小同行技术专家评分中出现明显偏离均值的现象,综合分析会议评估和通信评估评分结果,以统计学方法为手段,可以鉴别出无效数据。

3主要表现在通信专家与会评专家在个别工程中心的打分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主要是会评专家听取中心答辩,部分疑问通过提问进行了解,对情况了解更加深入,而通信专家只通过中心提交材料进行打分,两者所掌握的信息量及准确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非共识性差异,针对上述情况对个别中心进行现场评议,整合多方意见得出评议结果。

4主要表现在各领域间同等水平的工程中心横向对比存在分值差异,各组分数之间的差异除了本组工程中心总体水平不一致外,还要考虑每组专家不同,各自掌握的打分原则也不相同,需要综合考虑平衡。对不同分数段内各组中心数量分布以及不同比例内各组中心分数分布进行列表分析,见表3、表4。通过组间横向对比,对评分结果进行校正,在较大程度上消除组间偏差的影响。

5 结语

本文综述了工程中心运行评估原则、程序、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同行评议为研究重点,探讨了专家遴选机制和原则,建立了同行评议评分模型和专家评议结果偏差模型,深入分析个体偏差、内部影响偏差、条件影响偏差和组间偏差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消除(减弱)方法;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合理利用同行专家评议结果,为工程中心运行评估综合评价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同行评议方法的应用提供较为全面的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发明,蔡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理想运行目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6):25-28.

[2]曹煜中,王发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J].技术经济,2008,27(2):22-25.

[3]李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行及其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3.

[4]关于开展2011年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评估的通知,国科计函[2011]18号.

[5]孙兴莲,白冬梅.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管理现状与政策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08(2):42-43.

[6]贺福明.省级研究机构绩效评估探讨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1(24):132-133.

[7]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国科发计字060号.

[8]张彦.论同行评议的改进[J].社会科学研究,2008(3):86-91.

[9]徐彩荣,李晓轩.国外同行评议的不同模式与共同趋势[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2):29-33.

[10]何杰,王成红,刘克.对同行评议专家评议工作进行评估的一些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4,18(1):47-50.

[11]王成红,何杰,刘克,宋苏.关于同行评议专家定量评估指标研究的几个新结果[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2):83-89.

[12]齐丽丽,司晓悦.对我国同行评议专家遴选制度的建议[J].科技成果纵横,2008(5):26-28.

[13]陈媛,樊治平,谢美萍.科研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水平的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0):38-42.

[14]张恬,张宏翔.同行评议形式的争论及发展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152-154.

[15]杨翠.关于同行评议自我评价规避方法的若干问题和完善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86-88.

[16]冯锋,于晟,于振良.关于科学研究项目同行评议的一些政策性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07,21(1):42-46.

[17]吴建军,刘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现状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9(12):151.

[18]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评分偏差效应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34-137.

[19]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6.

[20]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信度与离散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7):80-82.

[21]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的若干问题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4):108-111.

第9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技术;新型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速运转的轨道,房地产业的兴起和蓬勃,使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给我国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的工程建筑质量却普遍存在着很严重问题,而工程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水平和建设能力。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依旧主要使用传统房建施工技术,而这一技术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应用的范围很窄,施工技术也相对较差,施工技术落后,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提高我国工程建筑的质量和加快它的发展。

一、房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发展的整体态势 房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许多新科技、新技术已经被众多的建筑企业所使用,而且我们的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也总结出了许多适合自己的施工技术,为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房建工程新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推出,但对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普及。 1、提高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房建企业应该积极的学习和采用新的施工技术,这对于科学的安排施工程序,是十分必要的,新的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建筑工程的建筑成本,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期的按时进行。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有效地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这也是建筑施工技术经济的有利之处。在房建高新技术的应用上主要重视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要求技术员工可以熟练地掌握新的施工技术,房建工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新技术的引进,在对新技术的应用层次要建立一定的培训和监督检测机制,这对于房建按工程新技术的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2、房建工程施工新技术经济发展 房建工程施工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材料、建筑施工设计等建筑工程技术,其自身使用功能的特殊性,要求房建工程在建筑空间和平面的组合上、建筑的结构和造型上都有不同的要求。这些特性都决定了房建筑施工技术的经济特点,它要求在新的的技术环境之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掌握,将技术的优势转化为经济的优势。众所周知,房建工程的建造都有其固定的地点,并具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这在技术上也要求施工工程工作同样需要技术的适应性,房建工程单位为了完成某一地区的建筑施工任务,就需要合理调动本单位的人力资源和设备材料资源,同时要根据不同位置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减少各工种在同一建筑工地的交叉重复使用情况,造成施工程序混乱,无法保证施工质量。所以,房建工程单位的新技术的管理人员在组织施工工作中,需要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地区问题、人员安排问题科学地进行安排,充分发挥建筑施工设备的作用力,充分利用不同工种施工人力资源,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圆满地完成建筑施工任务。

三、新型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创新与应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草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 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 2、防水技术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抹,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再涂抹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 涂膜防水层的首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 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mm 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 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3、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拉力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也是符合要求的。压力区则不限制。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拉力钢筋、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拉力钢筋不应大于50%,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因此,拉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批,每批都检查,要求钢筋连接合格。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结构分析的进步,建筑施工技术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将会出现新型设备和新材料。各建筑行业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开拓技术新领域,积极吸取国内外新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手段,为推动我国建筑技术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刚,薛飞.浅谈房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应用的重点及难点[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0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