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现代网络的发展已经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何最大限度地通过网络对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和政府如何为社会大众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来接受监督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政府行为 合法性监督 “良法”与“善治”
网络革命不仅给经济生活,而且给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总代表,不能忽视网络的存在和力量。不管是在行政立法之中还是在执行具体行政的过程之中都不能够避开网络的存在。
一、前网络时代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监督的有效性不足
在网络盛行之前,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监督主要是靠内部监督,因而其有效性就大大降低。
(一)内部监督为主,公正性值得怀疑
在前网络时代,由于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政府行为的监督主要还是靠内部监督为主,其公正性值得怀疑。
(二)大众监督缺乏话语权的平台
在网络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前,大多数公民都没有一个较为自由的表达自身言语的平台,其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监督就成为了美丽的“海市蜃楼”。
(三)有限的自由度无法激发公民表达意识的渴望
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媒体都是政府的“喉舌”,公民很难通过这些传统媒体表达自己的心声,传统媒体很难能够捕捉到公民内心真正的想法的,即使能够捕捉到,也很难能够通过这些平台传达出去。
二、网络时代下政府行为监督的有效性
“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带入了网络时代,利用网络之所以能够对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监督起到传统媒体无法起到的作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现代网络的特点
1.传播范围极其广泛。只要你面前有一台连接终端的计算机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随时浏览信息。
2.资源共享。网络的出现让资源共享变得异常简单,交流的双方可以跨越时空障碍,随时随地交流信息。
3.虚拟身份让交流变得更加安全。因为以虚拟身份交流,交流变得更加轻松与安全。
4.互动性增强。在现代网络技术条件下,交流的双方可以实现实时的互动交流。
(二)激发公民监督政府行为的热情
在网络虚拟平台上,任何个人的或者团体的直至政府的行为不再是神秘的。只要他愿意,他的所见所闻就可以通过网络呈现在社会公众的眼前,与此同时,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对展现在你面前的这些信息发表你的任何评论,而这些言论同样也展现在社会公众的眼前,以此模式形成一个广阔的辐射网,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信息,进而影响着事件的进程。可以说,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于社会事件,尤其是关系到政府执法行为的监督热情。
(三)有效减少“人治”现象
随着现在网络的发展,更多的信息展示在我们的眼前,为大多数人提供了判断事件是非曲直的基本依据,以形成有效的舆论支持,制约着政府的行为而不至于容易“出轨”。
(四)“威慑”政府
正是因为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这个强大的“紧箍咒”,并且得不由自主的考虑这个影响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政府的行为。
网络媒体作用于社会政治信息沟通和公众的政治参与,逐渐成为国家法治化进程中的有力推动器和实验仓。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网络平台实现对政府行为更为有效的监督制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方面。
三、如何建立网络平台实现对政府行为的有效性监督
(一)正视问题,积极面对
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公众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参政议政等提供了一系列具有互动、便捷等特点的新渠道和新方式。与此同时,诸如文化传播、盗窃他人知识产权、网络诈骗等现象也并存着,人们在享用网络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私人空间的缩小等问题。
(二)网络法治建设,形成“良法”与“善治”
面对网络的异军突起,政府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网络法治建设。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如何规范“网民”行为的各种法律法规,更需要的是政府在这场网络法治改革的过程之中的一种自我约束与自我规范。不仅仅需要的是“良法”,更需要的是在这场改革浪潮之中的一种魄力和法治精神。
(三)政府积极介入网络,主动与公民形成良性互动
传统的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模式,公民很难能够平等的与政府进行互动。而网络的出现是改变此种状态的机会。公民可以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与政府进行互动式交流。与此同时,如果政府不主动参与这种互动式交流就无法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进行澄清,如果任由发展,将会大大加深政府与公民的敌对情绪。因此,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入这场“网络大讨论”,与公民积极对话,共同监督公务人员的行为,减少腐败的空间。
(四)公民“网络自治”
网络的兴起将社会民众推向了时代的舞台中央,公民“网络自治”就是要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公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一种自理。净化网络环境,为后代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氛围。
(五)网络运营商坚守自己的“良心”
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运营商的良心。在这场革命中,网络运营商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职业操守,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为政府和公民的互动式交流提供一个干净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宇润.网络社会・政府与法治.法学杂志.2001.7:28-30.
[2]张慧霞.美国UGC规则探讨――兼论网络自治与法治的关系.业界实务.2008.5:37-39.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严重冲击了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使高校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现实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一“从心所欲不透矩”。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从经济到政治、从军事到科学、从教育到社会的一切领域都被信息技术所覆盖。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还是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享用的公共信息源,也是一个面向芸芸众生的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与现实生活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广漠无边的虚拟的社会。
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社会物质生活方式与日常交往方式的变更,……更为根本的是人们的价值坐标系存在意义标尺的转变”。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带给我们的虚拟空间里,人们一方面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可以在互联网上向未曾谋面的人传递、散发自己想推广的信息,宣泄自己的情绪。选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操作者手中,而这些获得和拥有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不过是敲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而已。在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里,操作者堪称“从心所欲”。
相对于现实社会,这个开放自由的虚拟社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社会的载体具有开放性、无序性特点。它改变了现实社会的时空结构,人们可以自由地进人各种网络社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挑选自己喜欢的交往对象,发表自己的各种看法。当然,这种开放也同时带来了“放弃稳定”、“失去真实”、“信息不对称传播”、“追新求异”的风险。其次,网络社会是虚拟的,其主体具有匿名性。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形式与现实社会有极大的不同。网络时代的界面机器,使信息传播与交流按“人一机器一人”的模式进行,而不同于现实社会中“人一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信息传播交流网上不过是一个符号,彼此的真实姓名与身份被隐匿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言行可能处于“无道德”状态。这种“匿名性”容易导致行为主体的责任心退化和社会监督机制的弱化。第三,网络文化具有自主性,其内容具有共享性。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都是共享的,其信息可以自由传播,而且传播面广,速度快。建立在行为主体自愿、自主和自由游戏规则之上的网络世界,在使个人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伦理道德问题,如情感焦虑、黄毒泛滥、病毒猖撅、窥探隐私、恶意攻击、网络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等。互联网的发展,给现实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人们道德意识的淡化、现实道德规范约束力的下降、道德行为的失范,这些问题仅仅依靠网络技术的完善来解决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2)。信息社会的开放性、无序性、匿名性和自主性凸显了对公民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治理要求。
互联网是人们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而自发自愿连接建立起来的。在网络空间中,人们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地选择网络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决定和接受何种信息,这种个体自主性的体现是任何传统通讯方式所无法比拟的。而网络道德规范的确立与发展,也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游戏秩序而自发订立、自觉遵守的。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且已出现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应高度重视网络道德的宜传与推广,从而促使人们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种被网民普遍认可的、具有广泛约束力的网络道德尚未形成,而传统的道德又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在这种道德无序状态下,人们甚至不能明确判断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由于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判断的标准,很多人做出了一些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行为,甚至进行盗窃、人侵等犯罪行为,而这些行为也不过是敲敲键盘,点点鼠标而已。高校是网络普及程度最高的地方,享有“第四媒体”之称的网络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力及覆盖面远远超过了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其它传统媒介。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各种途径中,网络高居榜首。网络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量进人大学生的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成为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我们不能听任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道德无序状态下进人网络世界,也不能消极等待网络道德自发地形成后才开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在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形成以前,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基本的“道德底线”,并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宣传,将其转化为人们的内在信念和行为习惯,以此来引导大学生的信息行为。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规范,社会的变革遵循着从失落到规范,从无序到有序,从失衡到平衡的发展轨迹。在互联网这样的虚拟世界中也同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国自1994年2月18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系统保护条例》以来,在1996年、1997年、1999年、200()年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网络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条款。这些法规条例对依法治网、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立法不等于网络环境净化的全部,法治与德治并重,才能有效地治理网络环境。在网络空间这样的虚拟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网络道德的建设尤为重要。它是规范网络、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的关键环节之一。国外的一些计算机网络组织已经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如电子邮件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匿名邮件传输协议等等。美国计算机协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它希望其成员支持下列一般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1)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2)避免伤害他人;(3)要诚实可靠;(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行为;(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6)尊重知识产权;(7)尊重他人的隐私;(8)保守秘密。这对于我们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并对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网络本身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的道德具有一致性。就大学生对网络的接受而言,虽然网络已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正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理念等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现实生活,他们对网上信息的甄别仍取决于平时所接受的教育和积累的经验。就网络道德的特性而言,虽然网络道德是由于虚拟空间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要求,它与根植于物理空间的现实道德有所不同,但不能因其存在的差距而认为要建立一套全新的、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道德体系。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的运行机制反映了人们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且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是行之有效的。有的大学生置身于网络空间中,认为找到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种种约束,不必履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实际上,网络行为也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人们的网络行为和其它社会行为应该是统一的。美国计算机协会为其成员所制定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网络生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道德规范源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网络道德的建立和发展,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道德基础上,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网络社会的道德体系。因此,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仅与其现实社会道德教育是一致的,而且,现实社会道德教育还应该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失范等问题缺乏思考。事实上,在网络技术推广运用过程中,诸如网络的本质是什么?网络给人类社会究竟带来了什么?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正确看待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这不仅是大学生应当思考的问题,更是高校德育应当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我们一方面要宜传推广网络技术的合理利用,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健全道德法制观念,帮助其加强个性锻炼、完善人格修养,进而从主观上净化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提高其在网络社会中的政治觉悟,树立在网络社会中的是非观,增强他们在网络社会中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在加强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前提下,加强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用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发展和弘扬既有的道德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践行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渗透 甄别信息 法制观念
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相继开设。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普遍的提高,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的中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网恋、网络犯罪等,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威胁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带领学生进入信息世界的领航人,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怎样为学生正确导航。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谈谈见解。
一、结合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笔者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时常碰到恶搞的学生,而且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日益增强,恶搞的花样逐渐增多。从简单的修改删除别人的文件、修改桌面、设置屏幕保护密码、删除广播程序,到修改注册表,修改还原精灵密码,或者任意修改CMOS里的参数。甚至有学生趁老师不注意,拿走鼠标球或键盘上的按键等。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中学阶段正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因此我试着通过规范约束学生;通过环境文化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计算机房学生行为管理规范的制定,可以让学生明确机房作为专用教室,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是,简单的说教,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笔者尝试了师生共同制定机房规范。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主体或受体身份参与,通过参与讨论,感受到机房秩序的维持,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在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置身于一个有序的环境,会让我们的行为也变得有序。在进入机房时,我要求学生排队进入,离开机房时,做好整理工作,让机房永远保持有序的状态。同时,我将学生的电脑桌面设置为“五要五不”、机房规范等,时刻提醒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习惯。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教师规范的计算机语言,娴熟、规范的操作,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对于文件的整理、命名。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注意将用户文件分目录有序存放,文件名命名的时候,注意到便于识别,学生就会慢慢养成信息整理的好习惯。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恶搞”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学生道德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说明了信息技术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教师要钻研新课程,营造让学生乐学、善学、好学的学习氛围。
二、结合教材,增强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
绚丽多彩的网络具有开放性、隐蔽性的特点。开放,使得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考验着学生的甄别能力;隐蔽,给网络交流增添了神秘色彩,但同时也模糊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得网络诈骗、网络诱骗等现象频频发生在学生群体中。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帮助辨别能力还不强的学生在网络中准确甄别信息,学会自我保护。
1.去粗取精,增强信息甄别能力。
例如,在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相关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粗取精、辨别信息。笔者在讲授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这一小节时,安排学生分组探索完在线图书馆、在线法律数据库、网上商城、数字城市等数据库后,设计了评价数据库环节。让学生对自己搜索过的数据库进行评价,并出示依据,因为是自己体验过的,所以学生罗列了许多:有的网站搜索不到信息,说明网站范围的广深适度不够;网站检索不方便,说明检索的友好性不够;网上商城信息不真实,说明网站信息内容可靠性不够;网站网页打不开、网速慢,说明网站的稳定性不够;网站内容过时,说明网站更新及时不够。这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了怎样将无用的信息拒之门外。
2.去伪存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在讲到网络安全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网络的黑暗面,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自我防范的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在虚拟的网络中,怎样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何安全上网。例如,针对网络上流行的聊天工具QQ,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讨论,教师给出具体的聊天情景:“扮演陌生人套取家庭信息”、“相约面对面”、“中奖诈骗”等,引导学生思考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怎样辨别信息的真伪,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成长。同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介绍计算机病毒这一节内容时,结合身边流行的病毒(熊猫烧香等),与学生一起归纳病毒的表现、预防及清除方法。让学生辨别常见的病毒,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文件。
三、结合实例,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利用计算机犯罪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并且犯罪趋势呈现出低龄化,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比率日益升高,犯罪种类也日益增多,从传播病毒到制造病毒到窃取信息,方法层出不穷。而犯罪动机往往仅仅是好奇或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显示自己的聪明,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曾播报过一则关于17岁少年黑客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网络知识设计了一个黑客网站,使登录这个网站的上万台计算机陷入瘫痪,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的新闻。而面对警察的询问,他竟然轻松地说:“我只不过是在网络世界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这难道也犯法吗?况且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能造成多大损失呢?”
中学生计算机犯罪率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法律意识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社会实例,将一个个中学生犯罪的血的教训,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被真实的情景所感染。认识到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社会所不容许的,都是要受到谴责的,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此外,青少年的求异心理使得他们对黑客、病毒充满好奇与崇拜。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否则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笔者曾经听过一节网络安全的公开课,执教教师可谓是一个网络高手,从盗取密码到攻击电脑,无所不能。部分还作了精彩的演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可以说,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讲,在场的老师都受益匪浅,但是从教学角度说,面对这么一群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告诉他们的是网络黑客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而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成为黑客。
四、“堵疏”结合,引导学生摆脱“网瘾”
近年来,中学生“网瘾”队伍日益扩大,现状令人担忧。专家呼吁:戒除“网瘾”,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帮助学生摆脱“网瘾”,需要“堵疏”结合。
“堵”不是“缚”,教师或家长有时会通过拔掉网线,不准学生去网吧等极端的手段限制学生上网。然而这种强硬的手段有时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这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会使学生感觉自己不受尊重,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此外,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堵”是“疏”的辅助。“堵”表明了教师与家长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鲜明态度,有利于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是,“堵”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一,要堵住恶流的源头,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课堂让学生明确文明上网的要则。第二,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就是利用防火墙、服务器等技术手段将不健康的内容过滤,使学生远离毒害,为学生营造“绿色上网环境”。
只“堵”不“疏”,仍然只是权宜之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兴趣班,将网络“梳理”成色彩缤纷的个性舞台。例如在课余时间举办网上英语沙龙、学科辅导班、网页设计兴趣班和网络阅读等,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更广阔的用途,从而吸引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从游戏中走出来。同时,学校也可通过定期举行FLASH设计大赛、班级网页设计比赛、网络作文大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充分地获得成就感。
渗透德育教育,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做有心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为学生搭建舞台,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德育渗透,教会学生正确挥舞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1(02).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教育;对策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由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作为求知欲强盛的中学生群体,当然首先把电脑引进他们的理想世界,并痴迷于这一虚拟世界,流连忘返。不少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无条件地接受网络提供的信息,接受它的教育,良莠不分,兼收并蓄。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面对网络,如何创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途径,德育工作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及时向互联网转型;如何迎接挑战,应对冲击,有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立项研究,这已成为每个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人认为网络教育应从这几方面去努力。
一、社会方面――呼吁全社会还学生一片成长的净土,建设一个关注未来的社会网络氛围
教育是全人类谋求发展而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网络,让教育又逢一个春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由得思索着这春天里的播种计划。当然,还很不完善。网络德育也不例外,它甚而更需全社会的支持参与。我们向社会发出呼吁:建设优良网吧,让学生远离不良网站。值得欣慰的是,国内网络环境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多家网站联合发表自律宣言,明确表示:不提供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可能造成损害和不良影响的信息内容与服务。这坚定了我们开展网络德育的信心;并相信,随着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的不断的学习、了解、认识,它终将成为德育工作的大好舞台。
二、学校方面――让校园网络成为陶冶青少年学生性情人格的阵地
(1)网络专家指导,实施学校校园网络入口节点的过滤,安装必要的软件,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校园网站在专家的指导下,安装节点过滤器和一些软件,以此来屏蔽不健康的内容。同时可以选择一些网站,让孩子在指定的这些网页上“冲浪”,这样儿童不会有接触到那些不良网站的机会。我们也可以随时调整孩子能够浏览的网站内容,既可以做到有效控制,还能不断让孩子感受网上最新的信息。
(2)强化法制教育,积极开展身心健康指导,开设上网指导课,加大引导力度,建设一个规范、开放、理智的校园网络氛围。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美国华盛顿有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了“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了6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这些规范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数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当前,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堆后再回头来矫正。
三、家庭方面――亲情无限
家长必需关注上网的孩子,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建设一个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的家庭网络氛围。家庭现代化以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盼,电脑进入家庭正日益普及,上网也方兴未艾,但网络对于人影响的两面性又让家长惶恐不安。对此,我们向家长提出了建议: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安装必要软件,限制、监督孩子上网的内容及时间。
四、教师方面――给学生一双慧眼
1.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
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树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2.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业重负下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学生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疏导。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3.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翻转课堂深度学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一、基于翻转课堂之《健康上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收集不良上网的案例并说明其危害性,了解常见不良网络行为和理解健康上网意义;
2.举例说明网络的两面性,理解网络的工具性质;
3.能够举例说明《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的行为规范,形成网络行为规范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网络改变生活”及“构建身边的网络”后展开的,学生对“什么是网络和网络的意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和态度,这构成了学习的基础。作为数字原住民,网络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网络行为规范意识和网络信息甄别能力,但往往认识比较简单和片面,往往陷入困惑和迷茫。同时,此阶段学生爱冲动,好幻想,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这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有利学习者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三)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向导,是自主学习阶段设计的重要一环。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目标是否清晰明确、任务是否有趣、难度是否适宜等直接关乎自主学习的效果,影响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本文中,以金陵提出的“任务单”结构为模板,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设计,具体形式和内容如下表1所示:
(四)课堂活动设计
1.答疑解惑(10’)
师:谈话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绿色上网-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并根据学生课前PPT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和解释,挑选出一份做的比较规范的PPT,由这个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生:小组代表汇报自学成果并作简要说明;其他学生听取学生代表的报告,并思考自己的问题
师:留出3分钟学生进一步思考和修改课前任务,并引导其思考“网络的利弊”。
生:根据教师在自己小组PPT上给与的建议及对优秀小组报告的思考,修改充实自己的报告
2.情境任务:辩一辩――网络利弊面面观(20’)
(1)提出研究问题,小组讨论,形成初始观点;(2)展示汇报:小组汇报,师生提问;(3)再次小组反思交流,升华观点。
二、翻转课堂之《健康上网》教学设计反思
(一)“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在翻转课堂中,首先,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和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前自主学习,学习时间和地点都由自己选择,同时师生之间可以通过QQ、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化交流平台进行沟通,对有困惑的学生一对一的指导;其次,由于学生课下已基本理解本来课上教授的内容,师生就有更多时间针对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对部分学困生予以更多地关注,这也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关注学生对信息文化的深刻理解
为了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不良上网的危害及网络行为规范的认识,促使网络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首先,笔者在本课的的答疑解惑环节,以学生真实的问题和困惑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让学生汇报自主学习成果PPT的完成情况及困惑,并适当的给予指导;其次,在情境任务环节设计了“辩一辩:网络利弊关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分析并将小组内达成的观点及理由向全班分享,而其他学生要对其进行点评,最终通过多次的讨论、分享、评价等过程促进学生远离网络不良行为,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
(三)重视学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就本节课而言,笔者主要在情境任务环节采用了课堂讨论的协作策略。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责任感,帮助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使学生有机会养成以尊重、信任、合作和关爱。为了促进有效的讨论,本节组织的讨论活动主要遵循了如下原则:
①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可以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②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③教师要考虑如何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提问引导讨论;
④关于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要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四)强调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反思是一种反省自己思维活动和评估个体学习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学习的始终。它的重要性和意义正如W.Gagnon,Jr.和Micgelle Collay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一书的“反思”一节中所言:“反思让学生和教师有机会重新思考他们个人和集体的学习,有机会开始用现有知识整合新的学习,有机会计划新知识的应用,也让他们有机会在很多的情况下为下一个学习情节设计策略”。就本课而言,笔者主要是通过设计“观点记录卡”来支持学生的反思。在情境任务重学生展示观点和理由时候是以“观点记录卡”中的记录为依据的,这有助于学生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而调控自己的思维,同时其他学生也可根据汇报学生的情况反观自己的观点及理由,并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
[2]金陵.话说“自主学习任务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22.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创造了一个新的便捷生活方式,人们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世界中体验自我,沟通世界。但不可避免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在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伦理或网络道德的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良性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网络伦理的构建离不开伦理道德的引导。
关键词:网络伦理 伦理挑战 伦理原则 伦理建设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使网络成为社会生产、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主要手段、广泛的运用在金融、教育、娱乐等社会活动中,并逐步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方式,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革。网络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和新的生存方式,使人类可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世界中自由的交流信息,沟通世界。网络主要特征是信息的传递快捷、获取方便、其内容丰富、交往全球性,并因此为人们广泛运用。网络时代改变了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活动空间和生存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建立在生活和生存方式基础上的伦理道德观念.
网络在为人类生活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便捷的同时,也使当今现实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受到了新挑战。因此,如何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就成为网络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网络伦理道德,是以现实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延伸与拓展,是人们在进行网络活动时要遵循必要的道德规范。它是针对网上行为的特殊性,针对网络虚拟空间生活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并且借鉴传统现实社会道德成果与经验,建立起适应网络伦理关系要求的新的伦理观。
一、网络的伦理挑战
随着互联网个人使用数量的急剧增长,全球性的网络社会已形成,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公众的一种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网络如同“双刃剑”在促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现实社会难以应付的伦理问题。
网络是开放的空间,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和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模式,使得一些西方的有害的思想充斥其中,甚至出现一些不道德的现象;人们在网络中的安全感和信任度降低,网络交往没有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也没有了直接的监督和约束,更容易使人们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对现有道德规范的冲击。
网络伦理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网络社会没有绝对的监管与准则,造成了管理与控制的困难,也因此从根本上导致了网络社会整体的伦理失范。网络本身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网络上人们的匿名性,网上行为的隐蔽性,以及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监控模式,这给网络的管理与约束加大了难度性。
当我们以原有的道德准则去要求网络时,会发现原有的伦理观念的无力,因此,网络又给现实的伦理道德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是对现有伦理关系的冲击与挑战,网络本身的特点打破了人与人交流的地域性,也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固有的交往形式,这意味着现有的道德规范无法调节网络社会带来的人与网络、人与非实在的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调节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现有伦理准则面临的巨大难题。面对网络对现有伦理的挑战,我们必须要进行网络伦理的研究和建构,建立起网络伦理的规范体系和建设机制。
二、网络的伦理原则
网络伦理确立的在于要结合网络伦理关系自身的特点,归纳出适应网络社会需要的伦理法则。面对当前网络伦理危机,需要我们建立将网络的特点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网络伦理,而在其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以期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指导人们正确上网,正确行为,提高网民的道德修养与自律。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优势;策略
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相继开设,现代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的中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网恋、网络犯罪等,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威胁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带领学生进入信息世界的领航人,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德育渗透的优势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实践与技能为一体的课程,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如果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穿插、渗透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就能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人生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正因为如此,与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学相比,渗透德育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具鲜明的特点,具体如下:
1. 综合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置的,既有充实的技术内涵,又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除了涉及计算机本身之外,还涉及如审美、艺术、道德、基础学科、信息素养等多方面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增加愉悦性,使学生在享受中接受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养。
2. 形象性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成立了专门的计算机教室,俗称“机房”。这样在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不仅可以打破强调理论知识、关注逻辑思维的局限,而且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以形象感人。通过实施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媒体创设情境,以生动的形象攻破教学难点、重点,使学生易学、愿学、乐学。
3. 情感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避免片面强调技术能力,从而唤起学生对本学科情感的内心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怀着对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热爱,用富含情感的教学方法、言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感受、体验信息技术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内容。整个过程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过程。这种师生之间的互相沟通和影响,将使教学过程充满了教与学的成就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4. 实践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的课程”。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只有亲身经历了实践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地提高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还要避免这种环境中的不健康因素对学生健康发展的影响。
5. 创造性
创造性是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在渗透德育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教学个性、加工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和德育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信息技术的创造性特点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使学生自由地安排学习进度、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和促进,其中也包含学生的德育思想水平。
二、信息技术课程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结合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笔者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时常碰到喜欢恶作剧的学生,而且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日益增强,恶作剧的花样逐渐增多。从简单的修改删除别人的文件、修改桌面、设置屏幕保护密码、删除广播程序,到修改注册表,修改还原精灵密码,或者任意修改COMS里的参数。甚至有学生趁老师不注意,拿走鼠标球或键盘上的按键等。
古埃及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中学阶段正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因此我试着通过规范约束学生;通过环境文化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计算机房学生行为管理规范》的制定,可以让学生明确机房作为专用教室,有一些规范必须共同遵守。但是,简单的说教,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笔者尝试了师生共同制定机房规范。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感受到机房秩序的维持,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在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置身于一个有序的环境,会让我们的行为也变得有序。在进入机房时,我要求学生排队进入,离开机房时,做好整理工作,让机房永远保持有序的状态。同时,我将学生的电脑桌面设置为“五要五不”“机房规范”等,时刻提醒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习惯。
与此同时,教师规范的计算机语言,娴熟、规范的操作,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对文件的整理、命名。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注意将用户文件分目录有序存放,文件名命名的时候,注意到便于识别,学生就会慢慢养成信息整理的好习惯。
(二)结合教材,增强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
绚丽多彩的网络具有开放性、隐蔽性的特点。开放,使得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考验着学生的甄别能力;隐蔽,给网络交流增添了神秘色彩,但同时也模糊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得网络诈骗、网络诱骗等现象频频发生在学生群体中。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帮助辨别能力还不强的学生在网络中准确甄别信息,学会自我保护。
1. 去粗取精,增强信息甄别能力
例如,在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相关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粗取精、辨别信息。笔者在讲授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这一小节时,安排学生分组探索完在线图书馆、在线法律数据库、网上商城、数字城市等数据库后,设计了评价数据库环节。让学生对自己搜索过的数据库进行评价,并出示依据,因为是自己体验过的,所以学生罗列了许多:有的网站搜索不到信息,说明网站范围的广深适度不够;网站检索不方便,说明检索的友好性不够;网上商城信息不真实,说明网站信息内容可靠性不够;网站网页打不开、网速慢,说明网站的稳定性不够;网站内容过时,说明网站更新及时不够。这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了怎样将无用的信息拒之门外。
2. 去伪存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在讲到网络安全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网络的黑暗面,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自我防范的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在虚拟的网络中,怎样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何安全上网。例如,针对网络上流行的聊天工具QQ,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讨论,教师给出具体的聊天情景:“扮演陌生人套取家庭信息”“相约面对面”“中奖诈骗”等,引导学生思考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怎样辨别信息的真伪,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成长。同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介绍计算机病毒这一节内容时,结合身边流行的病毒(熊猫烧香、灰鸽子等),与学生一起归纳病毒的表现、预防及清除方法。让学生辨别常见的病毒,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文件。
(三)结合实例,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利用计算机犯罪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并且犯罪趋势呈现出低龄化。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比率日益升高,犯罪方式也日益增多,从传播病毒到制造病毒到窃取信息,方法层出不穷。而犯罪动机往往仅仅是好奇或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显示自己的聪明,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曾播报过一则关于17岁少年黑客的故事。该少年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网络知识设计了一个黑客网站,使登录这个网站的上万台计算机陷入瘫痪,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当面对警察的询问时,他竟然轻松地说:“我只不过是在网络世界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这难道也犯法吗?况且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能造成多大损失呢?”
通过以上新闻不难看出,中学生计算机犯罪率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法律意识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社会实例,将中学生犯罪的血的教训,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被真实的情景所感染。使学生认识到,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社会所不容许的,都是要受到谴责的,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此外,青少年的求异心理使得他们对黑客、病毒充满好奇与崇拜。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否则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笔者曾经听过一节网络安全的公开课,执教教师可谓是一个网络高手。上课期间,教师做了精彩的演示:从盗取密码到攻击电脑,无所不能。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讲,在场的教师和评委都受益匪浅;但是从教学角度看,对于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告诉他们的是网络黑客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而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成为黑客。
(四) “堵疏”结合,引导学生摆脱“网瘾”
近年来,中学生“网瘾”队伍日益扩大,现状令人担忧。专家呼吁:戒除“网瘾”,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帮助学生摆脱“网瘾”,需要“堵疏”结合。
“堵”不是“缚”,教师或家长有时会通过拔掉网线、切断电源、不准学生去网吧等极端的手段限制学生上网。然而这种强硬的手段有时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些强制手段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不受尊重,从而引起强烈的逆反心理。此外,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堵”是“疏”的辅助。“堵”表明了教师与家长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鲜明态度,有利于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是,“堵”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一,要堵住恶流的源头,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课堂让学生明确文明上网的要则。第二,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就是利用防火墙、服务器等技术手段将不健康的内容过滤,使学生远离毒害,为学生营造“绿色上网环境”。
只“堵”不“疏”,仍然只是权宜之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兴趣班,将网络“梳理”成色彩缤纷的个性舞台。例如,在课余时间举办网上英语沙龙、学科辅导班、网页设计兴趣班、网络阅读等,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更广阔的用途,从而吸引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从游戏中走出来。同时,学校也可通过定期举行FLASH设计大赛、班级网页设计比赛、网络作文大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充分地获得成就感。
论文摘要:博客现象是近年来全球互联网文化领域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平等话语权,促进了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共存”,更使得多元化的价值观日渐形成。但博客也导致 了一些例如社会责任感淡化,利用博客漫骂、攻击他人,暴露他人隐私等道德问题的出现。对于博客正面的影响我们应加以充分利用和发展,而对于负面的影响我们应给予正确引导和规范。
道德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做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人们处理社会、家庭、职业与自身深层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客成为当前网络交流平台中最新、影响力最大的新媒体。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因为博客在中国地快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
“博客中国(Blogehina)”于2002年8月率先引入博客理念。2005年底中国大陆博客注册用户已突破 1 000万新华网北京2007年 1月l0日专电,中国互联网协会1013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称,中国的博客数量已经高达2 080万。作为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博客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例如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事件和刚刚在中国发生的5·1汶川大地震等事件,博客们都以最快速、最真实的优势,向人们传播事件的最新消息。
针对博客对人们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这一问题,本文以写博客或者阅读博客的网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2份,回收20o份 ,回收率91%,问卷有效率为 100%。同时选择新浪博客、博客中国、中国博客、老年博客网等网站作为观察点,进行长期的网络观察,认为博客对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一、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在电子空间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人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责任都与传统现实社会生活或物理空间有很大的不同,人将摆脱诸如邻里角色、现实角色等物理空间中制约人们的道德环境,在超地域韵范围内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1.增强主体参与制定和遵守道德规范的自主性
传统社会,社会普遍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常常是由社会精英自上而下制定的,它并不一定反映每一位公民的真实道德需要与利益,只是按照他人、社会的道德要求、规范去想、去做,只是一种被动依赖性的行为,称不上主体自主自愿的行为。
博客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信息的传播,也提高了大部分网民的素质与能力。他们不再被动地满足予以往依赖的道德规范,而是要求亲自参与和自己有关的道德规范的制定、道德行为的管理。
另外,从表1中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希望能自由发表博客文章的占47.0%,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调查对象都希望能够在网上自由地发表博客文章。在赞成没有监管的网民中,有 95.2%的人希望 自由发表博文。同时也有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不赞成没有任何监管,占57%。通过卡方检验我们可以看出,是否希望 自由发表文章与是否赞同博客监管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并不很明显,其相关系数为0.411。这证明了大部分网民认为博客需要适度的监管。
另外,在个案访谈中,笔者也发现,网民们虽然希望 自由发表,期盼没有监管,但失去监管的混乱秩序让大部分网民有所担心,他们认为需要适度的监管。这都充分说明,网民对于规范、管理的重视以及对于规范、管理自主性的要求。
2.促进多元化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中国传统价值观,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认为,人伦关系是起点,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则看重人道精神、群体精神;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修养之道。但在网络社会中,个人主义得到迅速发展,现实社会中个人的身份、地位消失不见,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博客的出现,更给以“三纲五常为基本标准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的行为准则 13益深人人心。在遵守网络主导道德的前提下,网民可以按照他们 自己的道德标准从事网络行为。个人需要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满足。
与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人们对于传统道德价值观无法接受的事情有更大的包容度和宽容性。博客的出现,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公共的私人空间以展示自己的才华,情和经历等。随着博客上网民彼此交往的增多,一方面能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同情,将不同的价值观融合,另一方面,无法融合的,也由于彼此并无实质的厉害关系而能够、并行不悖。例如,网民对他人私生活的关注和宽容,以及对其他一些博客事件的包容等,都向我们证实了价值观多元化的进步推进。
在200名调查对象中,对是否愿意公开 自己的私生活这一问题,有 53%的调查对象认为可以酌情而定,9%的人直接表示愿意,只有 38.0%的人不愿意。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他人私生活的干涉和舆论压力越来越少,社会包容性增大;二是博客的出现,为个人公开自己的私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人们可以通过博客这个平台,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载体进行公布和传播。通过卡方检验也可以看出,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私生活与网民对传统观念的看法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471。
另外,图1也向我们展示,网民对于“博客是否使人们的宽容度增大”这一问题的看法。43.0%的网民认为,博客确实使人们的宽容度增大了,而 18.0%的人认为,博客并没有使人们的宽容度增大。
二 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负面影晌
博客为人们民主、平等价值观的形成营建良好氛围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力,说话、做事,可以不为虚拟社会中的“自我”负责任,这样就使得现实社会中外在的道德机制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使主体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约束被泛滥的良莠不齐的数字化符号所冲击、困扰。
1.自由性导致社会责任感淡化
互联网给人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他们摆脱传统社会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一个 “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解放了”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这很容易使他们忘掉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 ,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明显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人们在博客上发表个人意见、公人信息,属于个人言论及通讯自由,但其影响是社会性、国际性的。利用博客这个平台散布假信息、漫骂他人、暴露他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严重冲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
笔者认为,不论多元价值观如何发展,不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人们都不能够失去自我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够因为自己需要宣泄个人感情而伤害、影响到他人,特别是无辜的人。木子美这种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表现叛逆的行为给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年人带来危害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对这种现象应该予以谴责。
2.非人性化促使道德冷漠
对于博客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各种违背道德规范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所有人的指责和声讨,长期与计算机程序为伴,使一些人陷入了道德麻木、冷漠的状态,失去了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对于利用博客暴露他人隐私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绝大部分人的反对,有古 51.0%的人认为,博客本身就是个人日记,可以写自己的东西,不用考虑太多;11%的人认为在博客中暴露他人隐私的行为与己无关,对此感到无所谓 ,只有 33.0%的人认为应该反对该行为。这说明,网民们对于博客中的不道德行为并未产生强烈的反抗,多了些许“宽容”,而正是这些宽容,使博客中暴露他人隐私的不道德行为层出不穷。
针对漫骂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72.0%的网民认为对博客中的漫骂行为虽然不赞同,但是无能为力,9.0%的网民认为 这是很正常的行为,可 以接受,只有5.0%的网民认为应该严厉处罚,对该行为进行监管。
据笔者调查 ,可以接受该行为的网民认为,博客本身就是主张个性的私人空间,既然是私人空间,当然可以发泄自己的感情,这必然也包括漫骂。而 72.0%的网民则认为利用博客进行漫骂和攻击行为,对于网络环境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但是作为网民个人而言,却无能为力。
三 几点思考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为个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自主空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而自主、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的各项管理中来,而博客的“零技术”要求,则给网民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其他网友交流看法、表达意见。同样,虚拟世界的“无约束”、“无政府”状态,为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场所。这些日趋频繁的博客行为使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首先,博客作为一个正在 日益壮大的网络交流平台,已经在逐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博客的言论自由、我行我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而却与中国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别。但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这样一些交流和冲突,让我们认识到价值观的不同之处。在面对冲突与矛盾时,我们应该抱以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念,加强彼此的交流,努力地实现文化的融合。当然,在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博客中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时,应该认清楚那些非法的行为,万万不能以宽容接纳一切;在学习他人精华时,不能抛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注重修身等优秀价值观。
其次,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对其进行引导,特别是博客这样一个影响日益增大的交流平台。博客不仅仅只是网络社会的一种工具,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它已经在逐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所以,对于博客这个新兴事物,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是相当必要的。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规范。2003年,木子美事件后。博客中国”就整理了一份,拟定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和公正原则、伤害最小化原则、承担责任原则。但是5年多来,博客世界的各种负面信息仍然呈弥漫扩散之态。这除了执行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只提出了基本的八条原则,没有实质性的监督和管理内容。因此,应该建立起针对具体违法、违规行为(例如:暴露他人隐私、侵害他人名誉、散布非法信息等)的鉴定和处罚,规定怎样的行为就算违规,应该怎样处罚,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和监督执行者“有法可依”。
另外,博客公约不仅应包括博客上网行为规范,还应该包括对博客网站的行为约束。不仅要规范博客作者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还应规定博客网站对网民和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低俗的文章被继续放在一些博客网站的首页吸引眼球;如果博客网站大量炒作博客之间的骂战,如果暴露他人隐私的博客继续占据博客网站的排行榜前列只呼吁博客作者遵守,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二,加大宣传博客宗旨,形成舆论氛围。各大网站应该连手进行攻势强大的博客道德规范的宣传,特别应该加大宣传对某一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这样才能够达到“杀一儆百”的功效。另外,对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我们应该在网络上形成一种舆论氛围,造成舆论压力,让其无法在各个网站的博客上立足,只有加大宣传,让网民知道违规后受到处罚的程度,才能够让他们知道行为的错误性。还可以利用名人,树立榜样作用,为维护博客道德规范做宣传。
第三,加强博客网站的监管功能。作为博客的监管单位,博客网站理应承担起该责任。各网站可以成立专门网络自律公约委员会,作为公约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公约的宣传和实施。委员会成员可以是博客服务商、博客及社会各界关注网络文化的人士,一旦出现不文明问题之后召集成员商讨解决。还可以建立博客的自律档案,网站负责管理保留;另外,在其首页设一个自律评价栏,让每一个浏览其博客的人,都能进行评价,也能从总的评价中了解其人格形象。
第四,提高博主自身素质。不论外界监管多么有效,决定的因素还是博主自身的修养。博客这个“开放的私人房间”,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自由,个人的自主、个人的意愿得到空前强调,相应的“个人管理个人”、“自己对自己负责”的 自律性原则也凸显出高于法律和其他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博客网站可以通过开展优秀博客评比等活动,鼓励博主提高博客的质量水平,同时推出优秀博主来促进其提高自身素质。事实上,新浪网上就开展了这样一些活动,比如推出优秀的平民博客,称之为?锐博客” 。
总之,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 日益增大,如何引导和规范其发展,扩大其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是当前比较紧迫的一个问题。所 以,在网络文化 日益主宰人的生活的时代,我们只有在法规、技术、文化建设等层面积极发展完善,倡导合理健康的网络文化方式,注重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我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才不会卑俗化,社会才有光明韵道德前景。
参考文献
[1]潘瑛.博客:向传统媒体亮剑[J].学习月刊,2005,(12).
[2]廖云.文化视野下的网络传播[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3]申雪凤.网络信息传播中自由与自律的“共舞”[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4]沈阳.博客文化: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J].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8).
[5]孙郁瑶.博客时代的到来,是否颠覆 了传统文化[J].文化,2005,(8).
[6]王颖.博客:话语自由的双面性[J].网络媒体,2005,(11).
[7]搜狐首份中文博客调查报告[J].信息产业报道,2005,(10).
1.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战略的变革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从有形市场转向信息化市场,使企业的目标市场、顾客关系、企业组织、竞争形态及营销手段等发生了改变,企业既面临新的挑战,也存在着无限的市场机会,企业必须确立相应的网络营销战略。
首先,注重随顾客关系的再造。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网页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产品。消费者较之以往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性,面对着数以十万计的网址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为此,网络营销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如何跨越地域、文化、时空差距,再造顾客关系,发掘网络顾客、吸引顾客、留住顾客,了解顾客的愿望以及利用个人互动服务与顾客维持关系。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顾客网络,并注意不断巩固自己的顾客网络。
其次,可以采用定制化营销策略。网络环境下,巩固顾客、扩大网上销售的重要战略手段是通过定制化营销,提升顾客满意度。所谓定制化营销是指利用网络优势,一对一地向顾客提供独特化、个人化的产品或服务。网络沟通的互动性使企业能更准确的掌握顾客的需求和反应,为顾客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即网络数据库为企业实施定制化营销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定制化营销并不是只适应于高度技术化和信息化的企业,同企业的规模并无直接的联系,而是有更大更广的适用范围。尤其针对中国许多网站资金不足情况下,仍然可以采取部分定制化营销的内容。
再次,建立网络联盟进行营销。由于网络的自由开放性,网络时代的市场竞争是比较透明的,谁都能较容易的掌握同业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与营销行为。因此,网络营销争取顾客的关键在于如何适时获取、分析、运用来自网上的信息,如何运用网络组成合作联盟,并以网络合作伙伴所形成的资源规模创造竞争优势,是网络营销的重要战略内容。
2.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
首先,网络营销逐渐变为双向的信息传播模式。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不再会保持目前这种单向的传播模式,而是逐步演变成一种双向的信息需求和传播模式。目前流行的互联网系统已经从技术上保证和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播。
其次,采用推拉互动的信息供求模式。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模式将会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风潮,即人们对需求和接收不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主动上网搜寻所需要的信息。二是从信息源的角度看,传统按照自己的愿望组织节目的主导型的传播模式,将被自行组织节目型的个性化传播模式所取代。未来信息的演变成为一种推拉互动的方式,信息源推出的是素材,用户拉出的是各自感兴趣的内容,推拉互动,共同促进信息传播业的发展。
再次,采用多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是分离的,互联网络将视频信息、音频信息、文字信息这三者集成在一起,形成了多媒体信息网络上的统一。网络营销者需要掌握一系列新的促销方法和手段促进买卖双方的撮合,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愿意上网购物,提高自己产品在网络市场上的占有率。
3.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消费者概念和行为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