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喜欢孤独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献血车上,幸好那个女孩,我才意识到根本不需要手握那个球体一松一放的,那个女护士最后也透露了:握住那个球体其实是使得血液流得快些.呵.
那个活泼的女孩说:这是残忍.恩,我同意就是残忍,虽然女孩的说话中不肯定就是残忍,但是我鼓励她,坚定地相信就是残忍.因为手臂已经上针头输着血液了,针头插入去的那刻是很痛的,在输血中手臂还要不停地握住那个球体一松一紧其实是很累的,已经正在输血了,还要那么累人,而且更让我不满的只是为了加快血液的流出.这样做很不人道.我不觉得人为地加快血液流出很好,应该自然流出血液.
啊,太幸运了,很感激那个女孩把自我感觉抒发出来,所以她并没有握住球体,我也没有.我很高兴知道这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记住了,你可以主动拒绝握住那个累人的球体一松一放.那些护士只想快点完成任务罢了,根本不将心比心.虽然她们的态度挺好.
也泛起了思绪的气息
厌倦了外面的喧嚣,
所以喜欢雨的恬静和游离
此时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每个动作,
开始变得缓慢,没有道理
也许心灵可得到升华,
肉体还是活在这个不宁静的时代
永无止境
也不曾感受超脱世俗
大概只能往梦中寻觅
每个孤独的孩子都喜欢雨天,
静置情绪,放空自己,
目的 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骨密度(BMD)的检测,探讨其对肾性骨病诊断的价值。 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其肌酐清除率(Ccr)的不同分为A、B、C三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对患者正位腰椎L2~L4,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和股骨粗隆(TROCH)部位进行检测,分别与正常健康对照组(D组)相比较。结果 A、B、C三组所检测部位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测对早期诊断肾性骨病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骨密度 肾性骨病
由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导致的肾性骨病(renal bone disease,RBD)是CRF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传统的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并诊断有其局限性。骨密度测定是目前监测骨矿含量较理想的方法。我们选取2003年以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06例进行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慢性肾功能衰竭组:临床确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6例,平均年龄46.4±7.21岁。按肌酐清除率(Ccr)分为A组46例(Ccr<10%),男26例,女20例;B组36例(Ccr10%~25%),男19例,女17例;C组24例(Ccr26%~50%),男14例,女10例。对照组(D组):选择与肾衰组年龄、性别相匹配,查体健康无骨病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1±6.52岁。各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DPXNT双能量X线骨密度分析系统测定每位患者的正位腰椎L2~L4,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和股骨粗隆(TROCH)部位的骨密度。
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表示,各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P<0.05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不同肾功能状态及其骨密度变化,A、B、C各组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不同肾功能状态及其骨密度测定值的比较(略)注:与D组相比,P<0.01
讨 论
肾脏是参与机体骨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肾衰竭时,肾内活性的1,25(OH)2D3生成障碍,使肠道钙吸收减少,而且酸中毒使钙从肾脏排泄增加,使血钙及总体钙趋于减少;而尿磷排出也减少,出现高磷血症,血磷升高,血钙水平就会随之下降。钙、磷的这种变化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素(PTH)分泌亢进,引起骨质疏松、肾性骨病[1,2]。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CRF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RBD发病率越来越高,是目前影响维持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突出问题,能否早期诊断RBD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防治的关键[3]。本组观察结果提示CRF患者早期骨量已开始明显减少,此时尚无临床症状,但BMD测定值已发生明显改变。由此可见BMD测定敏感性很高,为RBD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意义的诊断依据,且无创伤,无疼痛。有报道内生肌酐清除率15~50 ml/min的176名患者75%有骨组织学改变[4]。而生化检查血Ca、P、AKP、PTH虽有助于诊断,但在灵敏度或特异性上尚存在局限性,阳性率很低[1,5]。骨密度是反映和评价骨量变化的可靠指标,因其损伤小,且可较早期了解骨量变化及骨矿化紊乱情况,是目前RBD可靠、理想的早期诊断方法,建议CRF患者常规BMD测定,为RBD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丽,叶夏云,姜宁西,等.骨密度测定与肾性骨病关系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0,21(3):161-162.
[2]Sharon M,Moea,TB.Driiekeb.Management of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The Importance and the Challenge of Controlling Parathyroid Hormone Levels without Elevating Calcium,Phosphorus,and Calcium Phosphorus Product American[J].Journal of Nephrology,2003,23:369-379.
[3]郭庆开,孙国强,张世斌,等.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辽宁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2):107-109.
>> 环球股市再因中国而跌 环球股市由涨转跌 为什么不加息? 央行加息还是不加 解读加息后股市为何不跌反涨 下半年不加息 美元将续跌 央行应该给出不加息的理由 得广厦易,不加息难! 央行为何不加息 不加息,美联储究竟在等什么? 耶伦:美联储暂不加息 美元3月不加息之“天机” 加息与不加息的两难选择 加息不止 股市不跌 加息预期左右股市 环球股市高位震荡 环球股市走势反复 加息的房市解读 期指领跌股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解读美不加息 环球股市续跌 解读美不加息 环球股市续跌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蔺常念")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美国联储局主席耶伦在上周五电视直播下,宣布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不加息
美国联储局主席耶伦在上周五电视直播下,宣布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不加息。一如利率期货事前预测,只有30%的机会加息。美国经济在联储局量化宽松支持之下,已经明显复苏,第二季经济增长已经达到3.7%,失业率降至5.1%,已经达到加息的客观条件。耶伦解释维持接近零利率决定主要原因,是要考虑到环球经济情况,欧洲及日本仍然处于经济衰退及通缩压力之下,复苏遥遥无期。
最大忧虑中国经济下滑
当然,美国倘率先加息,将不利美国的跨国企业。全球经济现在最大的忧虑是中国经济放慢,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长,占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中国经济增长放慢,立即影响到商品价格。原油、铁矿砂、铜等都大幅下挫。最明显是原油价格,由于美国页岩油每日生产几年内增加到每天五百万桶。以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以消化增加的产能。但是中国自2014年开始,原油入口开始稳定,令到现原油市场每天供过于求达到200万桶。石油出口国组织,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不肯减产,以本伤人,维持市场份额。原油价格从110美元一桶跌至最近45美元一桶,最低跌至38美元。铁矿砂从每吨190美元的高位,跌至最近55美元一吨,铜价也是同样一年内急挫20%。全球经济不景气,20位联储局委员中,13位反对加息。认为现阶段环球经济不景及商品价格急跌情况下,不适宜加息。有三位反对,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失业率接近全民就业,现不加息,将来需要快速加息。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美联储局不加息,是第一次以外国因素作为不加息的主因。在环球经济不景下,商品价格急挫,原油价格大跌60%。美国汽油零售价格由去年每加仑4美元跌至今年同期2美元。过去几年美国通涨压力一直不大,到8月消费物价指数实际下跌。美国不单止没有通涨压力,反而有通缩压力,加息只会令通缩压力加大。美国商界也反对在现经济情况下加息,加息令到美元汇率上升,立即令到以出口为主的跨国企业海外收入减少。通用汽车及苹果等大企业,有20%以上的销售是往中国,中国也占其纯利20%以上。
美元强势大企业失订单
美元强势也令到美国产品价格上升,令到美国产品竞争力减弱。波音飞机是最明显的例子,波音和空中巴士争全力民航机市场,美元上升,令到订单转向空中巴士。因此9月联储局会议,鸽派占上峰。虽然如此,鹰派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手术资料;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172-01
近年来,外界对开放复位内固定技术的评价越来越高[1]。在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疗效的各种因素中,复位治疗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除此外,仍有很多的因素可影响到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的疗效,对此,应加深对众多影响因素的认识与了解,给予其高度重视[2-3]。笔者为了能更进一步对不同损伤程度对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损伤的影响进行了解,选取了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入住本院的60例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3~85岁,平均(41±0.2)岁。利用Schatzker来对患者进行分型,Ⅰ型的患者有8例,Ⅱ型的患者有21例,Ⅲ型的患者有6例,Ⅳ型的患者有4例,Ⅴ型的患者有15例,Ⅵ型的患者有6例。在6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属于开放性骨折,剩余的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患有简单骨折的患者共有35例,合并损伤:其中有1例患者患有骨筋膜室综合症,有2例患者患有交叉韧带损伤,有3例患者的侧副韧带损伤,有5例患者的半月板损伤;患有复杂骨折的患者有25例,合并损伤:其中有2例患者患有骨筋膜室综合症,有4例患者患有交叉韧带损伤,有3例患者的侧副韧带损伤,有6例患者的半月板损伤,有2例患者的血管损伤。
1.2 治疗方法
对患有开放性骨折的6例患者进行急症手术:其中进行清创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有2例,进行清创缝合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有1例;患有Ⅲc型合并动脉损伤的患者有2例,清创复位内固定和血管吻合的患者有1例,予清创复位和血管吻合辅以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患者有1例。患有闭合性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患者有2例,需要进行急诊予切开减压、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有1例,需要急诊予切开减压的患者有1例,二期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剩余的患者在受伤后的3~20 d之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确定患者切口与内固定的方法需根据骨折Schatzker类型来进行确定[4]。进行前外侧切口的是Ⅰ~Ⅲ型患者,进行正中切口联合后内侧小切口或内侧切口的是Ⅳ型患者,进行正中切口或前外侧切口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的是Ⅴ~Ⅵ型患者[5]。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26.2个月。Rasmussen评分,其中优31例,良17例,可7例,差5例。经随访发现,手术后有8例患者伤口出现并发症;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有4例;发生关节强直的患者有2例。本次研究的患者中简单骨折手术后的疗效与复杂骨折手术后的疗效相比较,差异明显。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骨折例数 优 良 可 差
简单骨折(n=35) 20 11 5 2
复杂骨折(n=35) 11 6 2 3
3 讨论
随着交通不断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多,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多,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占老年骨折的8%,有1%的患者全身骨折[6]。本研究显示,患者骨折的类型、各种并发症与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质量等因素有关,其都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重要原因,应在这几个重要因素上提前预防,以达到获得满意疗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斌.胫骨平台解剖和非解剖复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7,12(4):214.
[2]万连平,张施龙,张鹏,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186例[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2):809-811.
[3]顾龙殿,何家文,吴良浩,等.双侧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3):185-187.
[4]潘子翔,姜文学,沈鲲,等.双侧锁定钢板或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J].天津医药,2007,35(9):710-711.
[5]贾全忠,勾成果,李自超,等.双切口微创下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3):446-448.
关键词:孤独感;社会支持;住院患者;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6-0570-04
1问题提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孤独感是一种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的痛苦感觉,它是评价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年人的各方面身体机能已经处于下降期,所以心理健康和情绪状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孤独感能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从而使老年人的死亡率上升(Jylh & Jokela,1990;Routasalo & Pitkala,2003)。受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当今社会家庭及人际互动模式变化的影响,孤独感在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与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Jakobsson & Hallberg,2005)、认知功能障碍(Tilvis,Pitkl,Jolkkonen,& Strandberg,2000;Fratiglioni,Paillard-Borg,& Winblad,2004)、增加使用健康和社会服务有关(Ellaway,Wood,& Macintyre,1999;Geller,Janson,McGovern,& Valdini,1999;Russell,Cutrona,de la Mora,& Wallce,1997)。研究显示孤独感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李凡,刘宇,韩布新,2007)。
第32卷第6期杨静等老年住院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探新2012年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互动关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支持与帮助。它主要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或组织,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它独立于个体的感受;另一种是主观的,即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是指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刘志荣,倪进发,2003;刘靓,徐慧兰,宋爽,2009)。
对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如今,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幸福、愉快地欢度晚年,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卫生问题(刘志荣,倪进发,2003)。
2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7月兰州市三级甲等医院处于住院期间各科室的老年患者495例,共发放调查问卷495份,回收有效问卷487例,有效率为98.4%。
研究调查487名老年患者中,男275人,女212人,年龄为60~94岁,平均70.65±7.41岁。其中无的413人,有的74人;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283人,中专及高中的109人,大专及以上95人;有配偶者398人,无配偶者89人;个人月收入高等(≥5000元)21人,中等(1500~5000元)285人,低等(
2.2调查方法
2.3统计分析处理
全部资料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处理,采用频数、百分率和中位数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结果
3.1孤独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UCLA孤独量表得分0~64分,平均34.12±9.02分。其中无孤独感12人,占25%;轻度孤独341人,占70.0%;中度孤独133人,占27.3%;重度孤独1人,占0.2%(见图1)。有配偶者的孤独量表得分低于无配偶者(t=5.658,p
研究显示,男性的客观支持分高于女性,可能是因为男性在以往的生活和事业中的活动范围及涉及领域比较广,社会关系较丰富。在患者住院期间,男性老年人可能获得了更多的亲属、朋友及同事的看望和问候,因此男性老年人认为有较高的客观支持。在研究中,虽然男性老年人的主观支持分较女性老年人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仍表现出了高于女性老年人的预测趋势。主观支持是对支持的感受,必然受到客观支持多少的影响。宗教被定义为在人类事件、行为中产生一定影响的超自然力量或超越存在的一种信仰。无者对支持的利用度低于有者,可能是因为有者相信他们所“信仰”的力量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和安慰,会以更积极的方式对待已存在的各种支持,从而提高对支持的利用度。有配偶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和主观支持分高于无配偶者,有配偶者的孤独量表得分低于无配偶者,这与刘靓等(2009)研究结果一致,但在研究中,有配偶者的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却低于无配偶者。“老来有伴”是中国传统对于老年人美满家庭生活的描述之一。有配偶的老年住院患者配偶之间存在稳定的相互支持关系,故获得的客观支持与主观支持相对较多。在支持的利用度方面,有配偶的老年患者低于无配偶的,可能是因为,在缺乏伴侣陪伴的情况下,老年患者也会尽量主动的利用各方面的支持,这也是无配偶老年人积极面对生活的一种方式。而有配偶的老年人,由于有最信任和亲密的“老伴”的存在,对来自外界支持的利用可能就相对较低。由于缺乏了“老伴”这一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的陪伴,无配偶老年人即使较多的利用其他方面的支持,也难以弥补来自伴侣的安全感和依靠感,加之身体疾病的影响,孤独感增加。
结果显示,老年住院患者孤独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呈负相关,并且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能够显著预测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感。当老年住院患者的客观社会支持减少时,如收入来源减少,儿女不在身边,亲人朋友的去世,由于患病而退出一些老年活动团体等,老年人会产生孤单和失落感。同时老年住院患者的主观支持感也会降低,觉得他人对自己的关心不够,照顾不够,加之因年老引起的身体机能方面的衰退,身体患病,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都会有所降低,进而对生活产生更多负性体验和不满意感,这些都会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产生。在住院期间,老年人与熟悉的人接触减少,对支持的利用度也降低,无形中增加了老年住院患者独自面对困难的压力,并且排除心中苦恼的渠道减少,容易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这些都会加重老年患者的孤独感。当老年人面对严重的或慢性的身体疾病时,社会支持可以成为一种促使他们战胜疾病、接受治疗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与Antonucci,Okorodudu和Akiyama(2003)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社会支持程度会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感,因此对住院老年患者孤独的干预应从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入手,可以引导老年住院患者积极主动与医护人员或者病友交流,同时医院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老年住院患者利用并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缓解其孤独感。
5结论
5.1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感在是否有配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5.2老年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在性别、、配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在一氧化碳(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回顾性分析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循证医学为理论指导,收集100例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分析与归纳其心电图特点和心肌酶检查水平。结果:发生心电图改变22例,改变率22%;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CK、CK-MB改变67例,占总数67%。通过积极治疗,所有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均恢复,无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结论: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心电图、心肌酶改变情况临床十分常见,通过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及早干预治疗,能有效恢复至正常水平,是临床治疗本病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循证医学;CO中毒心脏损害;回顾性分析;应用价值
临床研究发现,CO重度中毒者心脏损害亦较多见,其临床症状轻者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重者致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4年4月收治100例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情况总结论述如下。
1循证医学
针对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在治疗疾病、诊断疾病、预防疾病发生、疾病康复和预后等方面,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寻找最新、最有效、最有力的科学证据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根据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病情变化和个体差异,通过以问题和病人为中心,用循证思维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诊治水平。
2提出和确定问题
本组共100例,年龄8~85岁,其中男7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5±1.5)岁,合并冠心病20例,合并糖尿病8例,并发吸入性肺炎5例;均依据2012年《急诊内科学》第三版诊断及分型标准[1]诊断证实,轻、中、重度中毒并有不同程度中毒症状的患者分别为29例、36例、35例,COHb(+)96例,除外其他药物、毒物中毒以及急性脑血管病等情况。
3检索证据
按照EBM实践证据检索的原则,确定检索词:CO中毒心脏损害;回顾性分析;应用价值。分别检索与其有密切相关的二次文献数据库或原始文献数据库,例如ACPJournalClub、MEDLINE等。对检索的资料进行RCT系统评价或单个大样本的Ia级证据评价,必要时对筛选出的资料特别是与本病的临床问题有密切相关,并进行Meta分析确定检索结果。
4整合最佳证据
4.1治疗方法
所有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测碳氧血红蛋白(COHb)(测量仪器为MasimoCorporationirvine,CA92618USA)做定性诊断,并监测生命特征。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CK、CK-MB检查采用酶动力法(仪器为ADVIA2400ChemistrySystemSIEMENS)。根据本次研究的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对于出现I-Ⅱ。房室传导阻滞、ST段压低或抬高等患者加用静脉输注5%GS250mL+丹红注射液30mL,1例快速房颤患者给予5%GS250mL+丹红注射液30mL,5%GS10mL+胺碘酮150mg10min内静脉注射,继之以每公斤体重每分钟1mg胺碘酮维持。本次患者常规给予吸氧、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5疗效评价与分析
5.1发生心电图改变22例,改变率22%,其中男15例,女7例,50岁以上者15例,ST段压低并T波倒置13例,ST段抬高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心房纤颤3例。在给予常规氧疗、纠酸等对症治疗后6h,15例ST-T、QRS波群增宽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3例心房纤颤及4例Ⅱ。房室传导阻滞者在行胺碘酮、丹红注射液等治疗后1d内转复成功。
5.2CK改变70例,CK-MB改变67例,占67%,其中男60例,女7例,50岁以上者居多,按CK、CK-MB增高水平分中毒程度,CK升高195~389U/L,CK-MB升高24~47U/L为轻度,CK升高390~584U/L,CK-MB升高48~71U/L为中度;CK升高585U/L以上,CK-MB升高72U/L以上为重度。
6EBM小结
EBM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思维方法,认识到急性CO中毒发生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因此临床治疗重点多在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忽视CO造成的心肌损害,导致治疗延误。通过将EBM与临床治疗CO中毒心脏损害紧密结合时,可以减少不同地区医疗机构,不同医师间医疗水平的差异,提高整体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有效的治疗。EBM的出现标志着急诊科在临床治疗本病时进入了以科研方法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因而随着急诊科医务人员愈来愈重视对其的及早治疗而能起到较好疗效。EBM能够使基层的医疗单位承担起较高水平的医疗行为,在提高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b)-0057-03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1]。既往Downs 等[2]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但Moauz[3]对心肌梗死患者的3年随访发现,入院时低水平LDL-C患者的生存率反而低于高水平LDL-C患者。Assmann等[4]研究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入院时不同水平HDL-C对冠心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尚未见研究,本研究对冠心病PCI患者进行观察,探讨HDL-C对PCI患者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心内科进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均为在症状发作24 h内入院治疗者。排除:①恶性肿瘤病史;②肝肾等严重基础性疾病;③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或近期服用过免疫抑制药物史。
1.2 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HDL-C水平的中位数值(1.32 mmol/L)分为HDL-C高水平组(HDL-C≥1.32 mmol/L)和HDL-C低水平组(HDL-C
1.3 统计学方法
2.3 患者在随访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年龄≥50岁、男性、吸烟史、糖尿病、BMI≥25 kg/m2是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HDL-C≥1.32 mmol/L是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见表3。
3 讨论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高居全球第一,同时,心血管疾病也是影响中国人群的主要慢性病之一。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风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5]。氧化LDL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可引发巨噬细胞内吞大量脂质,产生泡沫细胞,在血管内皮下形成斑块,损伤血管[6]。HDL-C对血管壁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可促进斑块的回缩,与高LDL-C相比,HDL-C水平的降低较LDL-C更能预测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HDL-C是由肝脏和小肠分泌产生的,其脂质和蛋白含量大致均等,主要由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和载脂蛋A-I(apoA-I)所组成。HDL-C在脂肪转运中发挥作用。HDL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可清除动脉管壁胆固醇,遏制斑块进展,同时可以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7]。HDL-C的逆转运作用不单指将肝外的胆固醇运至肝内代谢,同样也可以促进肝内新合成的胆固醇外流[8]。此外HDL-C还可以抑制单核细胞移行,可逆转氧化型LDL引起的损伤,减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收缩反应。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初始环节。一氧化氮(NO)是L-精氨酸和L-瓜氨酸在NO的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等作用,是调节内皮细胞功能的最重要因子之一。HDL-C能通过多种方式影响NO的含量和活性,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内皮细胞凋亡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HDL-C能通过多种方式抑制细胞凋亡。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流动力学紊乱和血液成分发生改变如凝血因子或抗凝因子发生质和量的改变都可以促进血栓形成。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血栓形成与血脂及载脂蛋白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与HDL-C特别是大颗粒HDL-C的含量成反比[9]。
本次研究发现,不同水平HDL-C会影响患者PCI术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HDL-C高水平组患者在随访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低水平组。虽然HDL-C高水平组患者与HDL-C低水平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和吸烟史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吸烟史是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HDL-C≥1.32 mmol/L是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在除外性别构成和吸烟史可能导致的混杂作用外,HDL-C依旧进入了回归方程。此外,高龄、BMI≥25 kg/m2、糖尿病亦是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年龄是不可控因素,但通过控制体重、戒烟、治疗糖尿病等二级预防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目前公认升高HDL-C的非药物治疗有以下几方面。①有氧运动:在健康的,久坐生活方式的人群中,经常性的有氧运动可以升高3%~9%的HDL-C的水平,而且增加的水平和运动的时间有关。②戒烟:吸烟可以降低HDL-C水平,戒烟后,HDL-C水平可以升高4 mg/dL,而且女性比男性更甚。③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人群中,降低体重可以升高HDL-C,一项Meta分析发现在体重稳定减轻的人群中,HDL-C的浓度可以升高0.35 mg/dl。④饮食:食物中脂肪的类型不同HDL-C的变化是不同的,高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升高HDL-C的同时也可以升高HDL-C的浓度;而大量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HDL-C,而单不饱和脂肪饮食对HDL-C 似乎没有影响。
药物方面,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0]。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炎症反应,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调节血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可适当调整高血脂患者的他汀类药物用量,降低LDL-C水平的同时升高HDL-C。虽然贝特类调脂药、烟酸均可升高HDL-C水平,但广泛临床应用还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而HDL-C水平是降低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即便是在积极降低HDL-C的患者来说也是如此。所以通过药物与非药物的方式来升高HDL-C浓度对于控制冠心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1]。
当然本研究亦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随访期只有1年,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评价HDL-C对冠心病PC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瑕.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介入及药物治疗的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6):3808-3809.
[2] Downs JR,Clearfield M,Weis S,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acute coronary with lovastatin in men and women with average cholesterol levels:results of AFCAPS/TexCAPS [J]. JAMA,1998,279:1615-1622.
[3] Moauz H,AI-Malah,Hatahet H,et al. Low admission LDL-cholesterol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3-year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Cardiol,2009,16:227-233.
[4] Assmann G,Gullen P,Schulte H. Simple scoring scheme for calculation the risk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based on the 10-year follow-up of the prospective cardiovascular Munster(PROCAM)study [J]. Circulation,2002,105(3):310-315.
[5] 乙成成,刘雯雯,张颖秋,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2):224-246.
[6] 汪克纯,王蠢,张冬颖.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1):3070-3071.
[7] 姚武位,陈庆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2):253-256.
[8] 陈国良,刘立伟,谢爽,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及其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l(3):360-363.
[9] Kruger AI,Peterson S,Turkseven S,et al. D-4F induces heme oxygenase-1 and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decreases endothelial cell slonghing.And improves vascuar reactivity in rat model of diabetes [J]. Circulation,2005,111:3126-3134.
[10] Hiro T,Kimura T,Morimoto T,et al. Effect of intensive statin therapy on 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in patin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evaluated by volumetric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using pitavastain versus atorvastain(JAPAN-ACS[Japan a ssessment of pitavastain and atorvastai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tudy)[J]. J Am Coll Cardiol,2009,54:293-302.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女性 骨密度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75-02
女性T2DM患者易并发骨质疏松,我们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女性T2DM患者,研究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T2DM组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女性T2DM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80~1985)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伴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急慢性感染者,有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或其他内分泌疾病者,慢性肝病或风湿性疾病者,肾功能异常者,恶性肿瘤,长期卧床,近期有手术、创伤者,服用调脂药物者,使用维生素D、钙剂、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等影响钙磷代谢的药物治疗者。
1.2 正常对照组 同期在我院体检女性正常健康者88例,年龄(58.96±9.73)岁,绝经年龄(48.87±3.15)岁,已绝经者42例。均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证实为糖耐量正常。健康对照组对象均无糖尿病家族史,均排除内分泌疾病、肝肾疾病、肿瘤等。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指标 对入选者准确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计算体重指数(BMI),已绝经者记录绝经时间及绝经年限。
2.2 BMD测定 采用法国生产挑战者号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研究对象进行BMD测定(以g/cm2表示):腰椎前后位(L1-5)、左侧股骨颈(FN)、Ward’s区(WR)和大粗隆(GT),BMD测量的变异系数
2.3 生化指标测定 过夜禁食12h以上,清晨采集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C肽,尔后进食100g标准餐馒头,2h后采血测2h血糖、2h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脂、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均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清C肽、2h血清C肽、尿微量白蛋白由放免法检测。UAER呈正偏态分布取其自然对数计算。
2.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各指标间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P
3 结果
3.1 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比较
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构成、绝经年限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FBG、2hPG、HbA1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BMD的比较
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的BMD,T2DM患者除第1、4腰椎外,其余部位BM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OP患病率的比较:
T2DM组中诊断为OP者55例,OP患病率为50.93%(55/108),正常对照组中诊断为OP者31例,OP患病率为35.23%(31/88),T2DM组中OP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T2DM患者中OP组与非OP组组间比较:
T2DM患者OP组年龄、病程、绝经年限、HbA1c均高于非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T2DM患者OP组与非OP组临床资料比较
与非OP组比较 vs Non-OP,* P
5 T2DM患者BMD与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T2DM患者L1-5和左股骨近端BMD均与年龄、病程、HbA1c、绝经年限呈显著负相关(L1-5r 分别为-0.21、-0.33、-0.25、-0.38,左股骨颈r 分别为-0.30、-0.58、-0.53、-0.46,P均
4 讨论
众多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对骨、矿盐代谢以及BMD的改变有诸多不同的研究结果。近年研究表明在1型糖尿病中骨质疏松症较普遍而严重,骨量的降低较肯定[1];但2型糖尿病的骨代谢和骨转换类型存在明显的不一致,骨密度可降低、正常,甚至高于正常[2-5]。T2DM患者的BMD变化,由于年龄、性别、绝经年限、BMI及检测方法的不同,有不同的结论,但大多数的研究认为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较高[6]。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T2DM患者除第1、4腰椎外,腰椎其他部位和左股骨近端BMD均低于对照组。我们发现,T2DM患者OP患病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T2DM组中OP患病率为50.93%,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一致。T2DM患者BMD的相关性分析发现,BMD与年龄、病程、HbA1C和绝经年限呈负相关(P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