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跨文化视角下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有利于阅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更能明晰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特点,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借助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提高个人英语水平,实现英语素养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
跨文化视角;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艺术;艺术体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在快速提高。在跨文化视角下欣赏英美文学作品,体味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能够促进阅读者英语思维模式的形成。
1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体现分析
在不同的地域与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不同的特点。在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对文学作品的发展有直接影响,而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性则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与基督文化。一般而言,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圣经》是英美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来源。在古希伯来基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圣经》应运而生。除了自身所具备的宗教意义,《圣经》的文学意义也是不可小觑的,它不仅仅是基督教的重要作品,更整合了古希伯来文化的诸多元素,是基督文化的内涵总结,也是每一位基督教徒的精神支柱。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圣经》的应用主要三种方式:其一,《圣经》中的许多寓言式故事被作为经典直接引入,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创新素材。其二,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会体现出《圣经》中的道理。著名的诗人拜伦也经常利用《圣经》内容去表达自身情感,将《圣经》作为个人情怀表达的蓝本。其三,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会不自觉地将个人情感与文化意识以作品之中,他们会选择历史人物或者事件作为故事的背景,以此来表现人类的性格与思想道德观念。第二,古希腊神话是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源泉。古希腊神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具文学的基本属性,无论审美要素还是故事情节的安排,都是英美文学作品的典范。马克思则这样评价过古希腊神话,它是希腊艺术的起源,更是希腊艺术的宝库,是希腊文化发展的重要土壤。古希腊神话给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了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很多著名的作家与诗人,像但丁与阿里斯托芬等。他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人物都具有古希腊神话色彩。
2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
在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需要阅读人站在英美文化特色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主动了解英语文学作品的语言特性。
2.1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精练且有韵味
欧洲地方性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较为普遍,许多英美作家会在创作过程中利用地方性语言提炼语言,做好语言的修饰与润色工作,提高文学作品语言的艺术特性。一般来讲艺术作品是作者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与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综合体。在不同的时期,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不同特点。但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源于生活,且高于现实生活是唯一不变的特点。就像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就是生活与文学的结合体。其中语言多变,修辞手法丰富,这样精练的语言大大提高了文学作品本身的韵味,能够吸引读者关注。
2.2英美文学作品的戏剧性较强
与东方文学作品不同,英美文学作品的戏剧性较强,作品中有很多独白自述片段。英美国家作者乐于表达人物的内心状态,独白手法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较多。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对人物内心的独白进行戏剧化处理,借助作品中的人物去表达自己对于所处社会的态度,对于某一社会事件的看法,借助故事中的人物去抨击社会现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借他人之口述自身之情的现象。在跨文化视角下赏析英美文学作品,需要阅读者关注戏剧性这一特殊的语言特点,尝试去接受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为英美文学作品所描述的戏剧场景所感染,这也是英美文学作品得到高度认可的重要基础。
2.3充分考虑英语文学作品文化性
跨文化视角下赏析英美文学作品,需要赏析者时刻关注文化要素。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实用性与交际性是语言应用的重要原则。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将英美文化与跨民族文化进行结合,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与作品实际创设的语言环境进行结合,在尊重英美国家文化的基础上赏析文学作品,才能促进赏析效果的优化。阅读者要在文化视角下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借此去提高个人交际能力,让跨文化与跨地域的语言交流不再是问题。与作品本身沟通,与文化沟通,才能感受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在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渐显现出来。在跨文化视角下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体会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对于每一位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文学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次奇妙的旅行。关注英语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意义,才能扩大语言艺术魅力的影响,推动英语文学影响力提升。
作者:姚芳 单位:重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拾景乐.浅探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J].英语教师,2015,(12).
全国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主观题中,鉴赏评价作品的语言题,能力层级为E级,要求能鉴赏评价作品的优美语言。因此,对文学语言的理解,超越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词义解释层级,进入了欣赏的层面。这就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对文学作品语言的阅读能在较高的赏析层次上进行,理解作品语言的意蕴,分析语言的表达技巧,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领略其优美隽永的艺术魅力。
一、2013年全国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语言鉴赏题梳理分析
梳理真题 明确复习方向
把握考题特点 盘点出题规律
1.对文学作品语言的分析鉴赏是多年来高考文学作品类文章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具体目标有:分析语言特点(特色)、语言含意、语言风格,赏析语言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对语言作比较赏析等。主要考查鉴赏与评价能力。
2.近几年,此考点主要考查的内容:①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②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③辨析作品语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④句式的比较,理解句子深层含意,领会句子表达意图等;⑤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⑥从作品实际出发对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3.题型以主观简答题为主,也有探究分析题。一般4到7分。命题趋势,本考点继续以主观问答题为主,鉴赏评价内容可涉及叙述描写语言、人物语言,有可能会出现对两个或多个人物语言的特点比较,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阅读理解文章的综合评价能力。
典型真题解读 透析规范答题
(2013年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离我最近的草
李玉良
①家乡的田野,生长着一种我不喜欢的草叫沙蓬。
……
④……一大群沙蓬站在护网外,如天真而又充满幻想的孩子,好奇地看着急驶的火车。忽而一阵风过,他们便无人管束一般,如撒欢的野马,有的跑到山洼里,有的跑到水沟中,它们在背风的地方躲避着,好像跑得有点累了,歇在了那里。……
16.第四段中的画线语句描写铁路边的沙蓬,请分析其语言特色。
深度审题:分析画线句子的语言表达特色,属于语言特色题,就是分析用了什么手法,把要表达的对象表达得如何,阐述语言的表达效果。
规范答题: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沙蓬孩子的特征,使得沙蓬的形象更加生动起来;②运用了比喻,把沙蓬比作孩子和野马,突出了沙蓬天真、自由的特征;③与上文沙蓬给作者的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作者改变对沙蓬的看法作铺垫。
二、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语言鉴赏题复习指导
(一)储备知识 夯实基础
1.充分熟悉文学作品语言的特点
①语言形象化。就是说文学作品要求作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描写社会生活的图景,使读者进入一个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境界,直接地感知或想象出作家所描绘的一切。
②语言凝炼含蓄。这是指文学作品要尽可能以经济的笔墨去描绘和概括丰富的生活和思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③具有强烈的感彩。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总是以生动感人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总是熔铸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鲜明地表现在作品语言上。
2.掌握文学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
①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②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③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自然淡雅,平和冲淡,苍劲雄健,绚丽浓艳,清婉隽永,形象含蓄。
④从语体色彩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⑤从情感色彩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二)熟悉技巧 规范答题
1.赏析文学作品语言一般从下列4个方面思考
①语言的含意和作用。对文章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②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③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
④语言的手法。多从修辞手法角度思考。
2.解答语言赏析题的步骤和方法
(1)第一步,认真审题,根据要求找准切入点。赏析时须先找到赏析的点。纵览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语言的赏析点主要有:①语句的含意和作用。②鉴赏语言的特点。③语言的风格。④语言的表达技巧。多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入手。⑤语言的表达效果。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2)第二步,明确目标,选好鉴赏点。赏析不能面面俱到,在找到的点中选择一个即可(考试时须依照要求而定)。我们应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擅长,选择一个既符合题目要求又便于自己发挥的点。这一点必须是打动自己、折服自己,使自己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的一点。
(3)第三步,评价语言,规范答题。就是写出对选点的欣赏文字。落笔时首先要亮出自己的赏点是什么,然后具体写出欣赏的理由,不能空泛,更不能游离于原文。概括说就是,抓住一点,全力突破,赏有理由,析有依据。
3.解答语言题要注意两点
一是鉴赏时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有文本思想。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这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文学作品 改编影视 叙事方式 审美意象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声像时代宣告到来。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从传统的阅读书本,渐渐转向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电子书籍或观看文学作品的改编影视等,阅读的内容、范围、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也普遍降低,阅读的数量也大幅降低。与阅读书本相比,他们更愿意观看改编影视。在此时代文化背景下,改编影视可以成为文学作品教学的有益辅助,使之协同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文学作品的改编影视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少研究者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研究。高文波指出“教师要选择‘忠实于原著’的影片放映给学生看,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教学活动”。[1]刘英杰分析了改编影视课堂利用的三个模式的利与弊。[2]罗冬梅认为“恰当地使用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观可感的认识材料,也能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3]本文愿在文学作品与改编影视的叙事方式、审美方式以及课堂组织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文学作品与改编影视在叙事方式上的不同
文学作品的叙事手法通常是叙述、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影视作品最常用的是蒙太奇手法。教师在利用改编影视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应告知学生:文学作品侧重于叙述,情节发展可以不分时间地点、任意切割,阅读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读者手中;影视作品侧重于表现,受制于时空条件,观众只能根据屏幕上情节的发展来了解人物,其感受易被编导、演员、画面而左右。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改编影视,加快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速度。从教学角度来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反复强调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两种艺术形式的互补共存关系,特别是需要让学生进一步明晰文学作品是改编电影发展繁衍的渊源和基础。恰是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绝对不能抛开文学作品而为欣赏影视而看影视,那样就无法深入体悟文学作品与改编影视的异同,失去了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本意。
应该说,改编影视是对文学作品的认知性导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这种视觉艺术以直观展现方式了解文学作品,从而回归原著的阅读,在对比批评中最终达到课堂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把握。不管如何,都要先阅读文本作品,再欣赏电影,或者反之,先看电影再读文学作品,抑或同时进行,从而达到丰富感性经验与抽象理性认识兼顾的学习。
二、文学作品和改编影视构成审美意象的方式不同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4]文学作品就是文本语言的艺术,其审美意象由语言文字创造,其人物形象一般具有间接性与朦胧性。影视则是视听的艺术,其审美意象由声音、图像构造,其人物形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
文学作品创造的审美意象往往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感彩,蕴涵着丰富的审美价值。由于文本语言或欲言又止,或简短精炼,或不惜笔墨,或一唱三叹,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的广阔天地,以获得更深层次审美愉悦。如《陌上桑》对罗敷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一段文字无一字描写罗敷的容貌,而无一字不在描写她的容貌。作品从“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被罗敷所吸引的表现,侧面烘托了罗敷的美丽。每位读者脑海里所浮现出来的“罗敷”糅杂了他们各自的社会背景、生活阅历和知识结构,符合其审美想象,并且这种想象更能令人陶醉其中。
影视以屏幕上的视听形象为媒介,通过声音、动作、图像的高度融合,把人物动作和表情、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用眼睛、用耳朵,被动地从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可感知的矛盾冲突中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然而,这种表达方式过于直白和,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观众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只能被动接受影视作品所构造的审美意象,而不能以自己的视角能动地欣赏原著所塑造的审美意象。《陌上桑》到如今并没有改编成影视作品,但是可以想见:不管“罗敷”是以何种面目出现在屏幕上,总会有很多人发现此“罗敷”与自己心中的“罗敷”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因此,影视作品既表现了美,但在一定程度上又破坏了美。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基础,利用影视改编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读精读,以营造丰富的审美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文学作品与改编影视充分结合,协同构筑和谐课堂
文学作品与改编影视在课堂上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但是没有相应的规范可遵循。有的教师以改编影视为主,以作品讲授为辅,造成学生对影视的依赖,更不愿意直接阅读文学作品;有的教师则把握不准作品讲授与影视播放的时间分配,以至于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的教师不加选择、不分优劣地给学生随意播放影视。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充分了解改编影视在教学中的利弊,进行有的放矢的运用,才能缓解教学困境,提高教学效果。
“组织教学成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反之,则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5]利用改编影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对作品的人物塑造、思想主题、艺术特色和语言特色等展开探究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就某个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或排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深对于文学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
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看作是教学的有益补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属于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的一个方面。改编影视与文学作品的协同,更是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有意义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 高文波,电影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J],电影评介,2008(17)
[2] 刘英杰,他山之石何以攻玉――浅论如何利用名著改编电影促进英美文学教学[J],时代文学,2009(10)
关键词:文学作品 阅读方式 意义和价值
阅读可分为文学性阅读与语文学阅读两种,本文将探讨一下两者的特征与差异。
一.几种语文学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
文学的语文学解读,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读文学作品方法,我们从读小学、中学以及到现在大学中文系,都经常使用的方法。它看似力图从各个方面来解释、理解文学作品。如从作家创作到时代的生活背景,从文本的语言结构到内容主题,从表层意义到深层的文化历史意蕴和人生哲理等各个层面,对作品进行研究、解释,以为做这些研究,就是在解释文学、读懂文学。而事实上未必。为什么?这里列举常见的四种非文学的阅读方法:
(1)意图论,从阅读角度看,读作品的目的就是寻找作家在作品中的意图和思想;从研究角度看,就是通过各种记载和考索,作家在作品中向读者表明了什么倾向和意图。问题是,作家没有阐明他的作品的意图怎么办?作品可以有多重理解怎么办?
(2)社会历史批评论,与第一类工具论差不多,将文学作为表达人生、历史和社会理想的工具。所不同的是:第一类工具论是将文学作为素材去证明、认识历史、现实生活的工具;而社会历史批评是通过社会学历史学对生活历史的研究,对照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和人生,来判断文学的真实性和价值,如果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那么这个作品就有价值,就值得阅读。问题是,如果一个作品虚构带有点瞎掰,我们怎样判断?如吴承恩的《西游记》。
(3)读者感受论,阅读没有标准,只要读者感到愉悦怎样理解都有价值。问题是,一千个读者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这个比喻说法成立,那么就可以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有无限的可能。德国接受美学家尧斯就认为文学作品能够不断被人解读,就证明这个作品具有无限的潜力,就能在文学史上长久存在,成为经典。而常识是,除非是误读、瞎读也行的无标准论,否则再好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有那么多理解。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是还是哈姆雷特啊!这一说法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内涵必然是意蕴丰富的,我们阅读不能将其简单化,否则你就没有读出其中三味。
(4)文本论,认为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文学本身,新批评将文学看做是一个自足的客体,价值和意义在于文本本身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中。问题是,文本的意义结构和表达方式是否像论说文那样确切?如何处理读者在文本意义结构和表达方式中的含混、悖论、多义中的选择?读者的意向性选择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不然为什么一个作品怎么会产生那么多不同的理解呢?
以上列举的两类六种阅读方式,第一类阅读文学完全不靠谱,第二类四种阅读看似有点靠谱,实际上也不是真正的对文学的阅读,为什么?从第一种意图阅读法看,我们从作品读出来的意义和意图重要,还是作家说了的意图重要?它教我们不要相信自己阅读的眼睛和感受;第二种把文学阅读与读历史读社会混为一谈;第三种把文学艺术的欣赏变成了随意的感受,很可能变成第一类的恶搞和断章取义的实用主义理解;第四种变成了读者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觉里。
那么,怎样的阅读才是正确的文学阅读呢?
二.什么是文学性的阅读。
文学性的阅读就是按照文学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的角度?就是说文学作品是一门语言艺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就是欣赏作品里的艺术性语言。即:(1)从表现方式看,文学作品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文本相比,虽然都是由一部字典的字词写成的,但表达的句式即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文学作品重在语言本身的如何表达和达到怎样的效果、感染力;而后者重在用语言去陈述、说明、说服和论证,目的是说理。(2)从表现的内容看,文学作品的内容是虚构的、是经过特定选择的,即便所写人物和事件是真实的,也不能像历史学著作那样当真。因而其内容往往根据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和事件发展逻辑需要而编织;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都试图表明自己的论述是客观、可靠和有效的,即便举的例子是虚构的,但所陈述的意义是力求客观、准确、可靠。
基于这两点对文学的基本认识,我们如何来对待文学作品呢?你可以像我们前面列举的几种方式对待文学,但这些都不是对待文学作品的方式,真正对待文学的方式就是将文学当做文学来读。简单地说,就是将文学当做艺术来欣赏。那么,怎样判断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文学性的阅读?可以根据以下三个特征来判断你的阅读是否属于文学性的阅读。
1.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首先是要感受到一部作品的艺术性的语言。
一部作品艺术性的语言体现在哪些方面?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文学作品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夸张、反讽、隐喻等技巧运用,这是对的,但还不够,或者说这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的一方面,文学作品运用这些技巧的真正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作品语言的重量、温度、色彩,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疏密、节奏和速度,以及语言叙述的语气、声调、视角、姿态,语言背后的声音和隐喻(画外音、言外之意)等,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受到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和风格,才能真切体会到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的语言魅力。如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等下草虫鸣”,我们可以听到雨打山果掉落的声音,草间的虫子鸣叫起来了,一静一动,一起一落,语言的氛围非常好。凡是不具备语言魅力的作品都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不值得阅读的。许多快餐小说如网络小说,都有这个毛病。这里举曾经红极一时的一部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初看这个作品叙述很有特色,带有调侃的口气来叙述严肃的历史,但很快就发现写一两部还行,但后面三部四部一直到第七部,都是一个调调,还有很多细节重复叙述,显然是为了凑字数玩故事赚钱。这种作品很快就过眼烟云。
2.诗要读到意境或境界、气象、激情、胸怀和意蕴
读诗关注语言的音律、色彩、词语的轻重、疏密、节奏等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意。诗意最终呈现的风貌和风格,中国与西方是有差异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更多表现的为“意境、境界、气象”;西方也有的诗讲究意境,但更突出的是激情、胸怀(另一种气象)和思想意蕴。
诗要有意境和境界,大家熟知,我在这里不说。但要讲一下有“气象”的诗。我们常讲汉唐气象,这在文学上表现相当明显,如汉赋词语华美,铺排扬厉,一副浩浩荡荡的样子;唐诗如李白的诗中,则是瑰丽、豪放、潇洒、恣肆,一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样子。这就是诗中词语编织的“气象”。《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对汉唐的诗赋,我们加一句,“大国之音旷达而豪放”(就连一个专注意境营造,很唯美的诗人王维也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壮丽的诗句)。
西方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正值西方海外殖民扩张成功,财富急速积聚,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科学大发展的启蒙运动时期,即18世纪前后,诗人的诗表现出来的也是一副激情满怀的气象。如英国诗人雪莱、拜伦、勃朗宁,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如席勒、歌德、海涅等身上都可看到,还有俄国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美国的费特曼(中国的郭沫若深受惠特曼影响)等,他们的诗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股激情和胸怀。
3.小说要读出想象力、惊奇、逼真和深刻意蕴
《西游记》的想象力我们不说了,写实作品《红楼梦》开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构思奇特,想象力丰富。同时这些作品的逼真感同样很高。如《西游记》尽管里面描述的是种种神话故事,但有生活和动物心理学做基础读起来同样非常逼真。至于伟大的小说,都必须具有深刻意蕴,否则就因为缺乏深刻意味而流于肤浅。
总之,我们倡导一种文学性的作品阅读方法,其实是一种带有非常专业性的文学阅读,目的是搁置各种工具性、实用性的非文学阅读,让大家对文学作品有一点儿文学的感觉,让我们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靠谱一些。就像大家唱卡拉OK,懂一点音乐专业性的常识,唱歌虽然不会唱出专业水平,但总得靠谱一些。懂一些专业性的进入文学的阅读方式,才不至于把小说仅仅看成故事,把诗歌看成浪漫情感的抒发,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真正读文学。
一是源于宗教经典。988年,基督教传入俄罗斯。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宗教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基督教名和东正教名自此就成为了俄罗斯人姓氏的主要来源,这也就赋予了俄罗斯姓名浓厚的宗教色彩,许多姓氏都能在宗教教义中追根溯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姓名也是如此,尤其是一些僧侣的命名更是直接取材于《圣经》、《主祷文》等宗教经典,其自然会带有相应的文化内涵。二是源于词汇本义。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很多时候会借用现成的单词或词组,如名词、形容词,来直接做作品中人物的姓名,这在俄罗斯的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俄语姓名的词源非常多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源于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这也决定了文学作品直接取词义来给人物命名,使之能够带有鲜明的文化伴随意义。三是源于谐音联想。同音字、近音字、新造字同样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主要方法之一,较之直接套用现成词汇的方法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隐晦。俄罗斯人的姓名就有着丰富的联想意义,一些历史人物的名字或有代表性的象征典型的民族文化的名字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并能引起较为明显的共鸣。因此,通过谐音联想的方法命名人物、表达文化内涵也是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手段。
二、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姓名语言文化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
俄罗斯的文学家们在作品中塑造了多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其中不少人物的命名都别具匠心,包含着作者对人物的褒贬、爱憎之情,隐含了作者对人物道德品质的评价或暗示人物的职业、体态、性格等特征,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联想空间。这些作品中人物姓名独特的语言文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体现人物的品质特征。此类姓名在18~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曾广为采用。比如在果戈里的名著《钦差大臣》中市长的姓氏是Сквозник-Дмухановский(安东·安东诺维奇·斯科沃兹尼克—徳穆哈诺夫斯基),“Сквозник”在达尔字典里的解释是“狡猾”、“流氓”、“无赖”,可用来形容人物性格。这位市长的双姓第二部分是“Дмухановский”,在乌克兰语中可译为“吹风、吹气”。显然果戈里在这里用了两个含义的双姓来暗示了狡猾而具有欺诈性的人物性格。二是能够体现人物的职业地位。如有的作家给一位音乐家起名为Смычков(мычок为弦乐器的弦子),给一位大尉起名为Гауптвахтов(гауптва2хта为军队中的禁闭室)。与职业相关的还有颇具特色的商人姓名。大多数商人姓名的特征并不明显,但有些姓名则与其职业有关,常由形容词和名词组合而成。比如Гнилорыбов(гнилаярыба腐烂的鱼),Твердохлебов(твёрдыйхлеб硬面包)等,用以暗示从事卖鱼和面包业的商人。三是能够体现人物的社会阶层。在小说《外套》中,主人公是一位名叫АкакийАкакиевичБашмачкин(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什马奇金)的抄写员,他是一个卑微的九品小官,平时安分守己、克勤克俭、忠于职守,省吃俭用做了一件聊以过冬的外套,不料被强盗夺去,申诉无门,郁郁而终。姓氏Башмачкин来自于名词башмак(鞋),表明他的社会地位低下,是个受人践踏、欺凌、可怜又可悲的小人物。
三、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人物姓名语言文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合作补偿策略 运用原则 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22
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或者汉语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翻译语义的误差,为了减小这种误差,合作补偿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翻译方法。其实说通俗一点,也就是讲不同语言之间所存在的歧义在翻译的时候找出其共通点,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在保持作品本身内涵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饰,能够显著地改善翻译质量。
1 运用原则
要使合作补偿策略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得到有效运用,就必须要本着消除语句差异的基本出发点,从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上入手,在保持其艺术精华的同时能够用另一种语言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其核心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通过语义融会上的合作、表达手法上的补偿,用以下几点原则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处理。
1.1 句意表达一致原则
句意表达一致原则,是指在作品翻译中不能改变文学作品的基本语义,这是中英文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基本要求。在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最为严重的翻译问题就是表达句意的偏差问题,因此,为了使句意表达得准确无误,就必须要根据语句原意进行翻译,即使翻译过来的文学艺术效果不足,也不能出现语义表达上的偏差。
1.2 保持文学美感原则
保持文学的本来美感是英语文学翻译过程中仅次于句意一致原则的第二大原则,并且是文学作品翻译的特有原则。因为文学作品之所以有翻译的必要,就是其具有非常高的语言艺术价值,并且代表着作品创作当时的文学内涵,思想内涵,以及作者的追求等等。具体的方法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的语句表达方式的增删,在不改变句意的基础上使作品的语句更加丰满,翻译过后的语句表达更加生动。
1.3 结合创作环境原则
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相应的文学价值,一部分原因由于作品本身是某一时代的“产物”,作者在创作时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作者将自己在该环境下的特有感情融入了作品。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在以上两点原则的基础上,融入作品的创作环境,以重现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等等。
2 运用方法及策略
通过对上文几点翻译原则的了解,就可以在一些英语文学翻译中发现,其实翻译得传神的文学作品在很多时候都是运用了合作补偿策略,在保持语义不变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中的语句进行修饰性的翻译,使得被翻译的文学作品,即使变成了另一种语言表达,也能够将其本身的文学价值表达出来。比如说以下一些语句的翻译,就是合作补偿策略运用的典型例子。
2.1 表现作品意境中的真实美
所谓作品意境的真实美,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作品原本需要表达的内容,将作品的艺术价值原封不动地保持住,只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这种翻译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作品的内容与创作背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首先要指导作者本身的生活背景、艺术风格、写作手法、以及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年龄,拥有的心态等。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种翻译方法就是翻译者与文学作品创作者跨越时空的对话,翻译者将作者的思想、写作手法、用语习惯以另一种语言的方式原封不动地传承下来。例如对于那些磅礴大气,句式工整、苍劲有力中文诗句,而用保持其本质美的方法翻译成英文之后,整句英文版的诗同样也要传承中文诗句的神韵,显得气势磅礴,并且用相同的句式进行翻译,同样具有了诗句工整的特点。
2.2 表现作品的不同语言美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够以相同的语句形式翻译过来,有些作品如果以相同的语句形式翻译,就会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意境表达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汉语文学作品中更注重语言的意境美,而英语文学作品中则更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为了使文学作品在翻译之后依然具有整体美感,就可以在保持作品原意的基础上用各自的语言特点表达作品的思想。这种语言的特色表达也表现在一些幽默搞笑的文学作品中,由于东西方对语言幽默的理解不一样,因此一般是采用各自的语言特点将句意表达出来。
比如:A:I just don’t want to be a guy who sits in his office worry about the VENUS.
B:VENUS?
A:Weekly estimated net usage system. It’s a processing term.
这一则笑话的翻译,就可以翻译成:
A:我不想成为坐在办公室担心“维纳斯”的人。
B:维纳斯?
A:“每周估计净值使用系统”,电脑处理的术语。
众所周知,“VENUS”翻译成“维纳斯”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几乎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所以在这里翻译过来的时候如果按照英语语境翻译的话,就没有幽默的感觉了,而翻译成“维纳斯”,则可以很好地表达汉语语境中的幽默。
3 结束语
英语文学翻译是实现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合作补偿策略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运用,则可以将中英语言的差异相统一,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对文学语言合作互补,实现真正的文化融合。总之,在世界统一化的进程越来越高的今天,英语文学翻译已经成为一种推动进程发展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吴建.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张清华.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性[J].芒种,2012,(16):161-162.
[3]吕玮.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芒种,2012,(24):152-153.
关键词:文学方言;杂合理论;文学方言翻译;语言;译文杂合;文学作品;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38-03
文学方言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翻译活动,它涉及众多领域,如语言学、翻译学、文学等等。语言体现着社会文化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方言,是一定地域范围内语言社团成员共同遵守的语言表达习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文学方言是“一些已进入标准语的方言词语或已被大众所接受的方言词语甚至一些粗俗的口语词”[1](P96)。文学作品中方言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方言本身的熟悉及敏感度等,在作品中以不同层次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作品中原汁原味的方言展现了浓郁的民族气息,浸染着地域文化色彩,传承着地域文化,是构成其整体的一部分。“文字本身没有什么头等二等的分别,全看我们如何调遣它们。”[2](P138)翻译作为文化与文化间实现交流的手段,其主要功能就是把源语言当中的文化移植到目标语言中去,从而使两种异质文化发生交融。而文化间的交融并非二元对立,在这一过程中,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间存在一个杂合的空间,因为文化在交融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不相容性。因此正如霍米・巴巴所说,所有的文化陈述和系统都建立于一个模糊、杂合的“发声的第三空间”。[3](P37)文学方言的翻译不论是在语言文化方面,还是在翻译策略方面,都存在“杂合”,而这一杂合的“第三空间”一直是译者苦苦探索的问题。在杂合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将原语中的异质文化成分进行保留,对西方文化霸权起到一定的颠覆作用。
一、杂合理论
杂合(hybrid)概念最初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它的意思是“具有了发生交流的双方特点,但又不同于双方的混合体,而且具备母体双方不可比拟的优点”。[4](P54)巴赫金对杂合作了界定,他认为,杂合是指“单个语句界限之内,语句的范围之内两种社会语言的混合,两种被时代、社会类别或其他因素分开的不同的语言之间的混合”。[5](P358)文学研究中的杂合是指“不同语言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最后形成的具有多种语言文化特点但又独具特色的混合体”。[6](P55)在翻译的过程中,杂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原语文本杂合,另一种是译入语文本杂合。本文旨在讨论译文杂合。译文杂合指的是在翻译时,译入语文本中既有原语语言、文化、文学成分,又有译入语语言、文化、文学成分,两者相互混杂,相互交融,从而使得译入语文本展现出杂合的特点。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时,译者一方面要向原文靠拢,另一方面,译者在翻译时必然受到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使得译文成为杂合体。“身份是一种主体间的,表演的行动,它拒绝公众与私人、心理和社会的分界。它并非是给予一种‘自我’,而是自我通过象征性他者之领域――语言、社会制度、无意识――进入意识的。”[7](P85)
二、文学方言与文学作品
方言的形成源于历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方言一直是创作者的桎梏。随着时间的推移,方言开始成为创作者丰富的资源库。创作者使用方言来反映某个地域文化特色,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思维是人类都有的,但不同民族对客观外界的主观认识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这些必然制约和产生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不同民族对相同概念,在语言上采用的不同结构和不同表达形式同样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风格。”[8](P7)
文学方言形成于特定的社会语境,是人际间从事沟通的一种语言形式,“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9](P1)这也就是说文学方言是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通过文本语言形式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开展的交流活动。所以文学方言本身既具有文学的基本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语言本身是一种符号。文学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自成一体,因而具有自身的语言特征。“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10](P332)
(一)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社会内涵
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主要是用以刻画说话者真实的人物形象和地域气氛,往往成为衡量人物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标准。语言是人格的体现,对方言的使用常常暴露出说话者的某些信息,比如说话者来自何地、受过何等教育以及处在何种社会阶层。[11](P26)韩礼德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并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们说的语言标准程度低,且地域性变体程度强;反之,社会地位越高,受过的教育越好的人们所说的语言标准程度也越高,并且地域变体程度较弱。实际上,那些受过最好的教育,处于社会阶级顶层的人们用的就是标准英语。[12](P18)但是以上这些并不是绝对的。作者在作品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主要取决于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文学艺术效果,方言便是其中的一种。有时候说方言并不意味着说话者的地位低下或者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说话人粗俗,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所以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理解把握原作的真实意图,恰当的传达原作的意思。
(二)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艺术效果
文学是运用语言文字为载体,表现一种想象的艺术形象,再现现实生活,表达作者意识的一种形式。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则形成了语言的意义内容。文学作品语言的采撷不仅仅局限于标准语,为了更好地表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还会采用方言。文学方言的艺术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运用方言来展现地域背景,使作品地域色彩更加浓重,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特点,同时使用方言带给读者的感受更加真实自然。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经过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其文化资源以及风俗习惯都具有地域性特征,而方言则是对人们影响的一个因素,通过方言,我们能够了解到相关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的时代背景,所以很多作家在进行创作时能够在无意识中流露出自身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入地塑造人物。文学方言是作家的一种有意识的创作手法,作家运用这种手法能够展现出地域特色。
在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能够很自然的将读者带入到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以此来增强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以及感染力。
2. 运用方言塑造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方言有助于于表达人物性格特点、行为举止、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等方面。方言作为一种系统的,有规律的,富有个性的语言,能够表达人们最初的情感体验,产生独特的美学效果。每部作品都是一个声音,一个整体,都是作家自身情感的表达,并且在作品的内部对于语言的运用都构成了一个声音的序列,作品以及声音序列组成了两个层面。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候,根据自身的情感,对方言进行了提炼,并且进行了选择,从而引入到了文中,并且增加了作品中方言表达的典型性。而读者在进行阅读时,根据方言,能够更好的对作品有一个理解,并且能够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能够还原文学语境,文学作品中的对话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同时也具有很深厚的象征韵味,文学中的语言都是为人物进行量身设计的。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能够带给读者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在进行信息的传递时,能够将相应的文化背景展现给读者,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性以及感染力。在文学作品中运用方言,可以有效地提升作品的韵味,使读者深刻地了解到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生活背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作品的表达效果。在文学作品中渗入方言成分,能够十分深刻地表现人物内心的想法,并且能够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杂合理论与文学方言翻译
文学方言作为语言既存在内部杂合,又存在外部杂合。文学方言翻译中的杂合主要源于外部,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语言、意识形态、文化、政治经济、种族等。当弱势语言与殖民语言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时,就必然会需要一个特殊的空间来化解融合两种语言间的对立,而这一空间的产物兼有两种文化的性质,这便是“杂合”。文学方言翻译中的“杂合”使得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推动两种不同文化彼此间的了解和渗透。译者要真实的传达原语文本的语言,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必须使文学方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表现文学方言质朴的本色。译者明乎此理,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分寸,若是“以为不华而饰之朱粉,妍者必减,媸者必增也”,文学方言翻译真正的美在于此。译者可以充分利用文学方言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将文学方言的精髓得以再现。译者必须从原作出发,尽量向目标语靠拢。在翻译时,译者应在自己的译文中多保留一些原语文本的语言、文化、文学的成分。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学方言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译者最棘手的是如何在保留源语言文化和语言的同时,为目的语文化所理解和接受。译者在翻译方言成分时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本中使用方言的原因是什么。尽可能的让原语文本自己“说话”,以信为前提,避免铅华虚浮,披沙沥金,使译文更有真实之感。对于译者来说,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碰撞时,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翻译时如何处理文学方言中的文化空缺。实际上,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主要是如何在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找寻一个“交汇点”。
四、结论
杂合理论为文学方言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视角。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利用“第三空间”,实现两种语言间完美的融合。文学方言的主体大多为人,译者在转换时,应选择最能再现原文本人物形象,突出人物语言个性,体现人物独特的“私人语言”,进掘纵深,挖掘原语文本中人物潜藏的内质,体现方言的深度和力度,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将其和作品融为一体。译者,作为“媒人”,在译作中将两种不同文化联结在一起,恰当地处理原作中文学方言,在最大限度上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吴来安.文学方言属性思辨及其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96.
[2]老舍.老舍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38.
[3]Bhabha H.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37.
[4]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J].中国翻译,2002,(2):54.
[5]BAKHTIN M. The dialogic inmagination[M].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358.
[6]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J].中国翻译,2002,(2):55.
[7]邓红,李成坚.建立翻译中的第三空间――论霍米・巴巴之“杂合”概念在翻译中的运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85.
[8]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
[9]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1.
[10]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32.
[关键词]文学作品;改编电影,英语教学
随着视觉文化主流地位的不断增强,以传统的文本形式存在的文学能否且将以何种方式与当代强大的视听文化传媒共存的问题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大范围的讨论;在教学方面,相关的文学结合影视的课程也被引入英语课堂,这种新式的文字与声影的互动渐渐地成为一种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媒介。体现出外语教学的人文关怀。下面就文学作品电影化的意义何在以及改编电影在英语课堂上有哪些作用这两个问题进行相关的阐述。
一、文学作品与改编电影
改编理论的争论从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从未停止过,A改编的标准是什么到改编的权限界定问题,发展到把电影改编理论拓展到了文化研究领域,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注电影改编。美国电影理论家罗伯特・斯塔姆在《电影理论解读》中对电影改编理论发展的近况进行了概括:“近来关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讨论,已经从一种忠实(改编剧本精确呈现原著风貌)和背叛(改编剧本远离原著风貌)的道德评价转移到比较不那么评断式的文本互涉论述。改编剧本明显地在一连串不断回旋的互文转换中,在一连串文本产生其他文本那种无止境的循环、转换及演变的过程中进行着,没有明确的起始点。”随着电影改编理论研究队伍的壮大,评论界近些年对于不断地完善改编的理论有了更新的认识,这种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一些思想活跃的导演和改编作家发展独具观点的叙事形式。
改编视角的不同决定了改编后作品的风格各异。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中提到了从忠实到创新的观点的转变。“当一个电影艺术家着手改编一部小说时,虽然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实际情况却是他根本不是在将那本小说进行改编。他所改编的只是小说的一个故事梗概――小说只是被看做一堆素材。”他认为:“一位电影工作者并不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的翻译者,他是另外一位有自己意志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作家。”这里就提到了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过程,电影改编者对原著的重写完全可以带有个人见解。
文学作品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凭僧不同的艺术媒介来叙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在对同一主题的阐释上,它们采取的也是各具特色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内容深入复杂,富有原创性和想象力,字里行间蕴涵着智慧、感情、经验及生命力。影视艺术以一种迎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出现,符合观众传统的审美趣味,“电影从活动照片发展为述说一个故事的那一天起,便是小说不可避免地变成原料或由故事部门大批制造出来的开始”,电影的―个主要特征就是具有叙事的潜质。
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比比皆是,例如,2007年底上映的《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改编自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在2003年的美国《纽约时报》排行榜榜首的同名原著;2008年上映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改编自爱尔兰新锐作家约翰・伯恩2006年的同名小说。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造就了史上最赚钱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仅前5部电影就已超过44.7亿美元的电影总票房。风头直逼《哈利・波特》的美国女作家斯蒂芬・梅尔的《暮光之城》(Twilight Series)系列迅速成为欧美最畅销的小说,使《暮色》(Twilight)一上映就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很多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屏都大获成功,包括风光无限的奥斯卡获奖或提名影片:80届奥斯卡上丹尼尔・戴・刘易斯凭借其封帝的影片《血色将至》(“ThereWill be Blood”)改编自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尔1927年的小说《油!》(Oil!);2009年8l届奥斯卡有两部提名最佳影片的改编作品,一部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另外一部则是德国作家波恩哈德・施林克的《生死朗读》(TheReader)。
影视叙事需要改编过程中增减原著的内容。如2009年初上映的电影《电光冷雾中》(In the Electric Mist)只是从詹姆斯・李・波克同名原著中截取了一个段落进行改编,在情节的连贯性上给导演和编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2008年HBO制作的《真爱如血》(True Blood)剧集改编自纽约时报畅销作家莎莲・哈里斯的《南方吸血鬼》(SouthernVampire)系列小说,为了叙事的需要和拍摄的方便,剧集中插入了小说从没提及的几个人物和情节,并打乱了原著的叙事顺序。也有颠覆原著而备受争议的改编,如华盛顿・欧文的《睡谷传奇》(TheLegendofSleepyHollow)在1999年被蒂姆・伯顿搬上银幕时变成了《断头谷》(SleepyHollow),情节几乎同原著背离;1992年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The Last 0f the Mohicans)改编自费尼莫尔・库柏的同名小说,电影的结局让原著的追随者至今仍难以释怀。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改编方式就是Retold文学作品,也称戏仿或“戏说”作品,这种改编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并赋予其全新的时代气息,通过另类的叙事方式彰显改编者独特的风格。如2005J~BBC以现代视角改编的《再现莎士比亚》(shakespeare Retold)系列及2009~NBC的《列王传》(Kings)灵感则来自《圣经》中经久不衰的经典《牧羊人大卫与歌利亚巨人》,传奇故事被放到了一个虚构的架空的现代社会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除了再释的视角多样化,改编还存在反复性的特点。这种反复改编反映了不同的故事叙事者对原著的各异的理解,弥补了之前不足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和影视技术的发展变化。莎剧的反复改编就最具说服力。再如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被数十次地改编成影视作品;英国作家伊夫林・沃的《故园风雨后》(Brideshead Revisited)曾在1981年被改编成ll集的电视电影,而2008年又被重新以两个小时的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时候,让我们体会到了文学作品以电视剧的形式和电影的形式再现的异同。这种艺术再塑的受益者还是读者和观众,丰富的视角给了我们多种体验。
改编和文学作品是一种合作关系,二者不分高低轻重。就读者和观众而言,电影和原著的互动促使电影的爱好者去阅读原著小说,提升了文学作品在观众中的影响, 普及了人文教育,提高了文学作品对他们的熏陶;对于原著阅读者们来说,对小说的热爱也增添了他们对改编电影的期待,在了解了电影人的视角后他们对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对比评论也成为评论界和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种互相促进的过程中文学作品和改编电影达到了双赢,改编电影的创作实践以及电影繁荣时代的文学作品创作具有双向的理论意义。
二、改编电影与英语教学
文学作品和改编电影这两种艺术的交错共存为英语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充满声影的动态媒介。文学作品提供给学生一幅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光辉画卷,通过阅读和分析不仅深化了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了其对英语文学及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强化了他们的文化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感受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文学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互补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他们对文本美学和视觉美学的感悟。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课程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电影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导演以及编剧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视角再现文学作品,让我们以不同的阅读文本作品的角度去理解文学作品的精神,多元的文化处理必将赋予文学作品更多大众化的因素,如今的这个思想开放的世界需要学生们用更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各种丰富想象力下的文本作品的再现。
(二)影音结合的形式普及了名著,以更为直观的视觉方式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动态的影音艺术形式相对于文本模式更具普及性。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人记忆深刻。难以忘怀。视觉教学方式对于人类学习过程有着积极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课堂上单纯地“听”老师讲课是消极的知识输入方式,单一的声音只能激起大脑少部分神经活动,而影视这种媒介中活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经典的配乐,这一切更能多方面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舞蹈创作 军人情怀
一、有益于军旅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创作
舞蹈是借助音乐的韵律、文学内涵和动态的造型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一种艺术形式。这就决定了它离不开文学,一旦离开文学,其韵味将显苍白,其蕴涵将流于浅薄,其造型的呈现更不会产生震撼灵魂的冲击力。
舞蹈的美感即是在这种“内心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这要求舞蹈的创作者和表演者除了在肢体动作上有一定的技术水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修为和文学素养。
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与鼠王》曾被改编成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麦克白》也都曾被改编为舞剧,并且成为经典,流传至今。吴晓邦先生被称为“现代舞蹈之父”,他曾经说过:“文学创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感和想象,通过作家的技巧,才能表现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舞蹈也是如此,单有一般的技术是不够的,有时从形式上看,好像舞蹈不需要什么思想就可以表现出来,可是仔细想一想,一个舞蹈的表现如果不通过思想,就失掉了意义……”舞蹈创作需要文学和历史提供营养和有力支撑,古今中外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通过对生产生活、人类命运的观察与关注及思考与展现的结果。如果想要让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必须通过对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与挖掘,将作品的故事内容和思想内涵用舞蹈艺术的特性展现出来。从《昭君出塞》《木兰归》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乙己》,再到《宝莲灯》,这些舞蹈作品的背后,为其提供叙述思路和感情支撑的都是文学作品,它们均以相应的文学作品作为蓝本,才成为颇为成功的艺术实践,这些都强有力地说明了文学对舞蹈产生的推动作用是极其巨大的。文学作品事实上成就了舞蹈作品,使其题材、内涵、人物形象更加丰厚,结构更加完满,使舞蹈具备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观众们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日益提高,这直接促使舞蹈创作也将迈向更高、更完美的境界。观众的需求提高了舞蹈创作的要求,舞蹈编创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更加努力地追求作品的文学内涵和意境。但编创者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因过分强调文学性,而忽略了舞蹈本身的特点,影响了肢体语言的传达,正确处理文学作品与舞蹈的关系,避免过犹不及。为了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满足大众正在提升的审美追求和审美境界,编创者要把舞蹈的样式与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学的思想渗透其中。
二、为军旅舞蹈专业学生更好地诠释战争生活和军人形象提供平台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反映的是生活,没有生活土壤的艺术,是没有根基的艺术。军队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要求舞者对战争生活有着切实的体验,对军人情怀有着深刻的理解。
我们的军旅舞蹈团队,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是一支特殊的文艺队伍。透过几十年的中国文艺发展史,我们看到的是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现象,那就是――中国人民的舞蹈。而在战争年代,军队舞蹈的创作源泉和有力支撑无疑就是战争本身。军旅舞蹈在20世纪80年代曾处于中国舞蹈界的领军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南疆自卫还击战,使军旅舞蹈从战场和硝烟中一路走过,并蓬勃发展
至今。
战争结束,硝烟散去,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如今,只能从历史书中才能知道过去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因此军旅舞蹈自然也该向着更广阔的现实不断拓展延伸。目前,军旅舞蹈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军旅舞蹈在和平年代里将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如何继续向前发展。
世界走向了和平,军队的舞者们可以从军旅文学作品中获得间接经验,而语文教学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中国文学史上与战争相关的作品数量相当庞大,难以尽数。比如《诗经》《史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都对战斗场面和战争生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再现。以《诗词》为例,这本诗词集中涉及军事问题的作品多达21首,占全书作品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语文课的学习为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这些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不仅能为一般舞蹈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还能为他们感受舞蹈、创作舞蹈提供情感基础和文学基础。当专业范围具体到军旅舞蹈时,语文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