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管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

第1篇: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领导重视是节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企业应建立节能减排组织机构,明确管理层的职责,提高节能主管人员的素质能力,加大节能主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增强节能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员工节能意识。1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取得领导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各种节能活动争取让领导参加并了解;>为领导层提供高端的节能减排讲座;>定期汇报节能工作的开展情况;>各种节能工作数据、报告或程序手册让领导了解或签字;>领导对于节能精细化管理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明察秋毫。2明确职责,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是实施节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细化节能减排管理网络:建立三级能源管理网络(纵向要从企业最高层到班组,一直到个人,横向要包括计划、设计、工艺、技术、计量、统计、供应、财务、调度等所有部门,节能减排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部门要有明确的节能减排职责,杜绝推诿、扯皮现象。3能源管理岗位的工作要求精细化。根据工作职能和流程,明确界定岗位职责,形成具体的岗位工作规范,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全面了解岗位职责,熟悉本职业务。4节能减排管理人员素质:热心节能减排工作、具有节能减排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熟悉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标准。5同时在工作中加强对执行力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并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工作,是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关键。企业能源管理制度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一个系统、完整、全面、细致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企业可按照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用能管理制度》、《企业节能奖罚制度》、《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等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典型能源管理制度及内容要求如表1所示。2能源管理制度应以公司正式文件下发,并组织全员培训学习。3企业应定期对能源管理制度的内容及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核,保证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4企业可依照GB/T23331-2009模式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工作。能源管理体系包含管理者承诺、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操作手册、能源因素、图表记录等一系列多层级的内容。能源管理体系模式遵循的是系统的管理原理和“P-D-C-A”过程模式,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为兑现管理承诺、实现能源方针和目标而进行策划、实施、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等对能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能源管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企业能源计量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用能单位应合理设置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并建立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能源计量网络,实现计量数据化管理。2用能单位应制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计量器具的选型、采购、入库、流转、报废等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使用、保管及监督制度等规章制度。3用能单位需加强企业能源计量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能源计量人才队伍。4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满足GB17167-2006要求。尤其作为对外结算的用能单位这一要求是基本的、必须的。5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仪表配备应满足GB17167-2006要求。用能单位对其下属的次级用能单位的耗能指标管理是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的核心,如果对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没有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强制要求,就无法做到有效管理,势必就会使“耗能定额指标管理”成为空谈。6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应满足GB17167-2006的要求。主要用能设备的耗能指标管理是用能单位能源技术管理的关键,它关乎用能单位的设备先进性考核、设备运行考核、主要产品单耗指标考核等技术核心指标,因此,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是强制性的,但其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未作强制性要求。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准确度等级应满足GB17167-2006的要求。8用能单位应重视对能源计量器具清单、网络图的建立。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能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能源统计可划分为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1企业能源统计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如下:>企业内部统计数据不够细化。企业重视进出企业的能源消耗总量的计量统计工作,忽略对企业内部能源流向的计量统计分析;>能源统计出现偏差或遗漏情况;>对能源在输入、储存、运输方面造成的损耗缺少统计分析;>企业的基层统计人员使用的原始记录表格以及各种能源的巡检记录表格还需进一步完善,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原始记录、巡检记录等表格。2为实现精细化能源统计,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明确、细化能源统计流程。典型能源统计分析流程如图3所示;>明确、细化能源统计岗位职责。具体应包括建立分类统计报表、实现原始记录妥善保存、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跟踪能源的消耗升降情况、统计分析、制定能耗定额等;>加强基础用能单元的各种能源消耗的统计工作,加强对能耗数据变化的分析,便于进行用能单元单独考核;>明确各种能源数据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等;>能源损耗率是一项重要的统计指标,对用能过程中油损、气损、电损等进行测试、统计分析。能源定额管控是节能减排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用能单位应从能源输入、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等环节入手,建立详细的能源定额指标,全面、深入控制各个用能环节的能源消耗。企业能源定额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企业的指标分解应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细致的单耗指标对基层单位进行考核,避免采用可操作性不强、不适于基层单位的产值能耗指标进行考核。例如,企业可结合实际建立工艺能耗定额或发电机组发电单耗等单项能源消耗定额指标。2企业应重视对节能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对节能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予以考核。企业的指标都是从公司分解到车间,从车间再分解到班组。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因此,班组要把定额、标准、计量、原始记录、设备保养、规章制度的执行等量化到组员,才能保证公司的节能指标实现。3进行能效对标分析,将本企业的能耗定额指标与历史最好水平、同类型企业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在挑战中开拓进取,面对严峻形势,经受住了考验,取得显著成效。在“十二五”期间,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完成国家制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分别下降10%的总体指标,建议各耗能企业全面认识、理解、实施节能精细化管理,进而促使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更好更快的开展。

本文作者:孙卫明工作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节能减排监测中心

第2篇: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一、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一)全市前三年完成情况。省政府下达全市“十一五”

节能考核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5%。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7%,20*年同比下降3.89%,20*年同比下降4.13%。前三年已累计完成“十一五”下降目标进度的55%。

(二)各县区前三年目标完成情况。据市统计局测算,20*

年,除××县万元gdp能耗上升2.*%未完成节能目标外,其他县区下降幅度都在3.9%以上,完成了与市政府签订的年度节能目标。巧家、盐津、镇雄、威信四县前三年完成情况较好。

(三)各县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情况。主要受云天化生产下降影响,全市规模以上245户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同比大幅下降。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22362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2.43%;产值能耗0.794吨标准煤/万元(现价),同比下降29.32%。扣除云天化下降影响,其他244户企业产值能耗仅下降2.87%。十一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8增3降,按增幅大小排名依次是:××141.63%、威信91.71%、永善44.64%、巧家31.86%、昭阳31.77%、镇雄28.29%、彝良9.47%、盐津5.63%;按降幅大小排名依次是:大关-24.91%、水富-11.85%、绥江-10.43%。

二、节能工作开展主要情况

(一)节能工作机构建设情况。各县区于20*年下半年先后成立了节能领导组,下设节能办在经贸局。个别县(如彝良)下达了编制,明确了专人负责节能工作,绝大多数县区未下达编制,工作人员为兼职人员。

(二)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国家、省、市节能降耗的有关政策文件和全市节能工作会议精神在各县区基本得到贯彻落实。各县区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了工作方案、节能规划,出台了考核办法等。

(三)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分解和落实情况。部分县区将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降耗工作目标又进一步明确到企业及相关部门。

(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情况。各县区新投产项目普遍编制了节能篇章,并上报县区、市级节能办转报省上开展节能评估。20*年、20*年各县区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09年大关涉及淘汰炼铁0.4万吨、铁合金3600

kva,彝良涉及淘汰造纸0.15万吨,镇雄、绥江、威信三县涉及淘汰水泥、熟料共56万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在工业经济目标责任书中一并签订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责任书,各县区已着手安排部署。

(四)节能投入和重点工程实施情况。极少部份县区投入了财政资金,如巧家县三年累计投入265万元。多数县区的企业都投入资金重点用于实施节能技改,如××企业三年累计投入节能资金4025万元,巧家三年累计投入1375万元。

(五)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开展情况。能源管理岗位设置情况:20*年年综合能源消耗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20户工业企业全部设立能源管理岗位,且明确专人负责企业节能工作。能源审计情况:华新水泥、昊龙水泥、金明化工、红原电石四户企业已于20*年完成能源审计工作;今年我市计划完成15户企业能源审计任务,目前进度不理想。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情况:绝大多数企业未上报。对标管理情况:绝大多数企业未开展。

(六)节能基础工作落实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上报情况:多数县区按市节能办要求,上报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统计报表。宣传工作情况:各县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会议、电视、报刊、广播、网站等媒体开展了节能降耗宣传。培训工作情况:从20*年9月起,各县区、重点耗能企业参加了省、市组织的节能培训班,学习了有关能源管理与节能降耗的政策和业务知识。

三、存在问题

主要是两大方面:

(一)基础工作措施方面的问题。一是节能工作机构不健

全、人员不到位。除彝良县外,各县区节能工作机构、编制未落实,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且工作人员变动大。市、县区统计部门的能源统计力量不足。二是市级财政和绝大多数县区未投入节能专项资金,对推动节能工作的开展和节能工作的考核十分不利。三是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要求企业上报能源消耗报表、开展能源审计、实施对标管理、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四是多数县区(包括市级)未对主要用能单位节能目标逐年分解。五是未对20*年县区、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行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六是各县区在工作汇报中仅涉及工业节能,对建筑、交通、商业、农业、政府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情况未触及。

(二)实现节能降耗考核目标下降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市以

矿冶、化工、建材为主的重工业结构从客观上加大了节能降耗工作的难度。这几年,虽然加大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使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但实现的成果却被工业结构重型化抵消。20*年、20*年主要靠淘汰落后产能完成节能目标任务,随着2009、2010年一批高耗能项目相续投产后,会对全市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构成致命的压力。二是昭阳、大关、彝良、绥江四县区由于20*年单位gdp能耗上升数大,××县由于20*年高耗能项目相续投产,要完成“十一五”下降目标困难非常大。

四、措施建议

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加强机构建设。建议市政府督促尚未成立节能降耗专门机构的县区尽快下达机构编制、落实专门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二)投入资金支持。建议市政府从2009年起将节能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200万元),各县区级财政相应列入一定节能专项资金。

(三)及时组织考核。建议市政府在近期组织对20*年和20*年与市政府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的县区政府、部门、企业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节能工作开展得好的县区政府、部门、企业和对开展节能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并对未完成的县区、部门实施问责。

(四)组织开展培训。由于节能管理人员变动大,建议精心筹划,编印节能基础知识材料,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

(五)强化督促落实。依法(节能法)督促重点用能企业上报能源消耗报表、开展能源审计、实施对标管理、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第3篇: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1组织措施方面

1.1强化组织统筹协调

建立健全了以工程运营管理部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相关方的工作职责与节能减排的目标。通过精心组织和协调,确保各项节能减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2完善制度、规范程序

自工程运营管理部成立以来,根据集团公司相关制度、规范等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编写完成并了《能源资源管理及考核制度》、《关于加强X工程节能工作的通知》、《关于下达节能管理方针目标及考核意见的通知》、《关于规范X工程设备能源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管理文件,包括各系统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共计150余项,从制度方面规定了本工程运营管理部各级部门,在设备能源管理方面的职责、工作程序,以及管理、操作维护的内容与要求,切实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3加强宣传积极动员

大力宣传有关节能低碳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生产生活知识,强化全员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强节能低碳文化建设,落实节能责任。每年凭借低碳节能宣传活动形式,在全运营管理部范围内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在控制室大厅前的LED屏上滚动播放“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等影像资料,并悬挂“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等主题标语,向各单位发放《节能减排知识读本》、《节约用电三字经》、《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等资料,张贴宣传画及节能减排标识牌等进行节能减排宣传。宣讲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节能知识,教导员工科学使用各类电器,尽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布置节能减排主要工作措施,来强化工程建设、调试、试运行、运行期间的用能过程监督和控制。

2管理措施

2.1技术方案措施

(1)在工程调试前,由调试组技术人员编制调试大纲、施工组织设计、调试方案和调试规程。绘制各系统平面布置图,全面掌握各系统资源能源消耗情况,定期统计工程用水、用电、用氮情况。管理人员密切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与协调,不断优化系统运行方案。根据工艺要求合理整定空调温度、湿度、管网压力等。通过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有效确保了主工艺系统的安全、稳定、连续、优质与高效运行。(2)各项工作开工前,对作业活动中涉及节能降耗影响较大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重点部位、重要材料等,都要进行技术交底。对节能降耗措施、节能减排方法、规范操作等,也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2.2人员能力保证措施

(1)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要求。电工、起重工、电瓶车司机、液氮充装作业人员等,必须按照国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有关规定定期地进行体检和培训,并取得相应工种的专业资格证后,方能上岗。避免因操作人员资格不符或能力不强造成的质量、安全与环境事故,以及产生损失或形成浪费。(2)加强全员培训。对全员进行节能降耗、安全、质量、操作技能、设备能源管理、环境知识培训等,快速提高其节能降耗意识和操作技能,避免违章操作、维护保养不当等现象,以及设备带“病”或过负荷运行而处于的高耗能状态。(3)在新上岗、转岗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时,特别是工程运营管理部成立之初,要对相关人员岗位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目的是使其尽快掌握新岗位和新设备、新工艺的节能降耗要领,以及其他方面工作要求,防止因不会操作或者操作不当造成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或者事件,而产生损失或形成浪费。

2.3节材措施

(1)工程管理部积极响应电子化、无纸化等绿色办公理念,除打印需归档和上报的必要资料用新纸外,其他需传阅的资料、文件、方案打印时,尽可能采取双面打印或利用废旧纸张反面打印。(2)液氮充装完毕后,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岗位操作人员利用液氮反蒸发技术,充分减小连接管道中的压力。不仅能有效确保充装作业安全,还减少了液氮消耗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生产成本。(3)针对主工艺系统电伴加热带在调试、运行期间存在损耗率较高的情况,工程运营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展开了质量改进与技术攻关,应用替代技术原理,改为国产电伴加热带,将电伴加热带损耗率由以前32.6%,降到18.4%,共节省资金10万余元。

2.4节电措施

(1)制定用电管理制度,工作现场用电设备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防止长明灯,设备无负荷空转,以及长时间待机现象发生。夏季空调设置温度不得低于26℃,冬季不得高于20℃,以减小电能消耗。(2)将空调和照明灯采用分时集中控制的方式,例如,生活及办公区使用的空调等电器设备,均改为节能型环保型设备;环厂区道路路灯均采用节能灯,并采用经纬度时间控制器控制方式适时开启或关闭。(3)严禁各运行岗位使用大功率取暖器或烧水器等,企业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消防等综合大检查,发现有违章使用电器的情况,就要严格查处。(4)工程中的供配电系统采用集中无功补偿用电,在各变电所及工艺系统也采取了集中或者就地自动补偿等方式。根据当地供电局用电管理规定(用户的功率因数不能低于0.9,否则将进行罚款处理,用户功率因数超过0.92,供电局将进行奖励),采用了集中或就地无功补偿用电,减少了无功功率,不仅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还得到了当地供电局奖励。自工程建设完工以来,已获得当地供电局的功率因数奖励105万余元,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中的施工与运行成本。(5)大功率水泵电机、空调机组风机,以及空压机电机等均采用了变频控制,电源运行频率一般调整为30~35Hz。在满足工艺需要的前提下,既大幅度减小了运行电流,也极大降低了功耗。与额定频率工况运行比较,其能耗可降低约15%。

2.5节水措施

(1)水辅助系统岗位运行人员每班每隔2h就要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查,按照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定期维护和修理。对于检查发现的故障,项目部及时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彻底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2)在水池、厕所、浴室等主要用水点的醒目位置张贴节约用水标语,以增强员工的节水意识。

2.6环境保护措施

(1)沾污和生活垃圾要分类存放和处理,生活垃圾每天有专人负责清理和清扫,沾污垃圾由专门的压缩减容装置进行处理和存放,以减少废弃物所占用的空间,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2)压空站、空调机房、水处理系统值班室,均采用隔音、隔噪房间,既为减少噪声污染,改善值班环境,也为强化员工的职业健康管理。(3)厂区道路全部采取沥青硬化处理,厂房周围种植景观树木及花草,不仅美化了厂区环境,形成园林式新型现代化工厂,也减少了工程施工车辆过路产生的扬尘现象。(4)工程建设之初,项目部就购置10余台不同吨位的电瓶车,分别用于物料运输、应急处理及巡视检查,有效减少了内燃机车产生的碳排放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

3技术措施

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安装与调试进度,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尽快使各系统投入使用等,这是最有效的利用和节约资本。本工程因企业发展需要,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紧,为使工程尽早投产和达产,在集团公司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方案,如改进工作流程措施等,极大地加快了安装与调试进度。(1)工程中采用的工艺技术,较传统工艺技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工程建设、调试与运行期间,设计并优化了各批次机器启动方案、各产品运行方案29项,科研项目8项,论文交流25篇。在方案实施前展开了方案论证、研讨、评审、技术交底、设备状态检查等准备工作,在新方案实施及产品在线控制期间密切监测和控制主、辅工艺系统参数,以有效保障工程启动节点和投运后各系统的安全、稳定与连续运行。各批次产品合格率均为100%,单位产品耗电量较设计值下降了17%,刷新了国内同行业记录。(2)广泛采用系统控制理论,实行统筹协调。①取消了员工淋浴用的热水锅炉,改用预热回收技术。采用螺杆式小功率热泵,工艺冷冻水回水经过蒸发器放热后变为较低温度的冷却水,冷凝器吸收这部分回水释放的热量,将自来水加热至50~55℃的热水,以满足员工的洗澡需要。②将空压机后冷却器出水引入冷冻水补水给水系统,动态控制吸水井补水阀门,每月可节水约500t。③主工艺系统拆装工作需要开启局排系统,通过统筹协调各岗位操作时间,评估作业情况等,在必要时才开启局排装置。不仅降低了电耗,减少了局排装置过滤器的更换频次和局排系统的排风量,还有效控制了气载流出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更加环保的目的。④厂房屋顶采用自动循环通风机,既减少了离心排风机在通、排风系统的数量,也大大降低了电耗。类似上述的例子还有很多,自工程运营管理部成立以来,申报合理化建议103项,开展劳动竞赛57项,QC改进课题研究22项。在确保工程如期投产、达产,产品生产、分装过程受控,产品质量100%合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优势挖掘工程节能减排潜能,利用价值工程原理,为建设工程起到了保值增值的作用。

4结语

第4篇: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在会议室坐定之后,一位女同志悄然而至,坐在我们身边,平静地开口说:“我就是常桂琴,在统计局20多年,时间也不短了,但真是让说点什么,我还真不善于说什么”。

她的体质是弱的,但在柔弱的外表下,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将繁琐辛苦的统计工作做的一丝不苟,细微之处奉献价值,所以她也是美丽的。

有了责任心,不论多大的

困难都能克服

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的基础,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推进,对能源统计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2008年初,怀柔区统计局成立了能源科,常桂琴也就是在这时候来到能源科挑起新的重担。

在怀柔,2009年非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区法人单位能耗已经达到30.9%,统计单位个数由2008年的300余家增加到目前的近500家,占全区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数2/3以上。

做好非工业能源统计工作,对保证全区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相当重要。这项工作要求每个月要在15天内完成全区500多家单位的填报、验收、评估工作,时间非常紧张。非工业能源统计基础薄弱,能源消费记录不完善、不健全,统计员常难以准确理解能源统计指标,不能做到严格按照制度填报。

面对困难,常桂琴告诉我们“多年的统计工作让我认识到,干统计要有一种很强的责任心。有了这种责任心,不论工作量有多大、困难有多大,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常桂琴明白,要使统计数据准确,关键在于使填报单位准确记录和填报各项能耗数据,因此,让企业统计人员正确理解各项统计指标填报要求,是她工作的一个立足点。

除了下大力气抓好培训外,常桂琴经常深入企业了解耗能情况,帮助解决统计中的实际问题。

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采访中常桂琴向我们出示了两把“利器”。

《能源及水消费报表指南》小手册是第一把利器。非工业单位每个行业耗能特点都不一样,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统计还是不统计?应该怎么统计?常桂琴和科室人员一起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把实际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分析整理后,形成这么一个小册子,对指导企业实际填报统计报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把利器是一套非工业能源及水消费审核、评估程序,这是常桂琴发挥自身的计算机专长编写的。原来写评估报告之前,都要分别查找各期大大小小的报表,进行多次拼接、筛选,排序等,才能得到一张评估表中需要的数据,做起来很费时,且容易出错。使用这个程序后,原来繁杂的整理过程在几分钟之内自动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解释清楚,才能使辛苦采集

到的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这些词日益耳熟能详起来,大家都知道省电、省水、省煤,但真要弄清楚究竟降了多少,省了多少,那就要用数字来说话了,这时候就离不开能源统计了。

“我感觉在这个时候,不是干统计的,不干能源统计的人,都较难理解。以前,别的统计专业的时候,也难理解”,常桂琴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做能源统计的人,有责任向大家解释清楚能源统计,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辛苦采集到的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才能让人家感觉到了你的服务”。

比如,在向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数据的时候,尽可能地做一些注解或者是说明。比如,企业想知道消耗了多少煤,如果这些煤含有加工转换的部分,在提供直接消费的数据时,应该把用多少煤都给算上。在提供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时候,应该扣除转换产出的那部分。

通过这种方式,她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一些统计基础知识,也更深入地理解统计人,同时有助于对外宣传统计工作。

“特别是像给市或者区里领导提供数据的时候”,常桂琴说:“有时候你给他解释解释,他可能对你的工作更理解、更重视,对提升咱们统计部门地位也能够起一定的作用。”

常桂琴认为,节能降耗毕竟是一个全社会的事,其它部门也好、领导也好、老百姓也好,都应该进一步对此有所了解。这方面工作,她还准备进一步去努力,多做一些工作。

认真做事,已经成为了我的

习惯

自1983年进入统计部门工作,常桂琴先后做过劳资统计、综合统计、计算站工作、工业统计以及能源统计等等。常桂琴做起事来往往达到忘我的境界,不顾卧病在床的丈夫,不畏催报表时受到的冷遇冷言,擦干眼泪继续干。

有人曾经对她说,你太认真了,工作好像是给你们家干呢。常桂琴认为,四年的大学数学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使她养成无论做什么都一是一、二是二的习惯,不来半点马虎和虚假。工作认真可能是她这辈子最大的优点了。多年来凡是分配她做的工作,无论有任何的困难,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认真做好。

在统计局工作20多年,其中的苦辣酸甜都尝过,但她认为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认认真真地干好它,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统计工作太平凡,每天和10个阿拉伯数字打交道,来回捣鼓这些数,有的人会觉得很枯燥。但长期以来的工作使她认识到,统计工作很重要。从专业人员的研究,管理人员的决策,到平民百姓的居家生活,统计无处不在,经济发展离不开它,百姓持家会用到它。统计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家庭住户收支统计,大到GDP核算,从零售物价指数到景气指数调查,统计客观、公正,真实地记录和反映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

第5篇: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计量管理;经济利益

在企业管理中,计量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对企业质量管理、经营管理以及能源管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就是的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进行转型,由原来的生产型企业逐渐转变到了经营型企业,因此,计量管理的重要性也受到了重视。对计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计量管理的水平。

1 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计量工作要进行引入,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信息,同时也是企业生产流程改进、经营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对集约化生产的实现也非常有利。在企业计量管理中,对生产原材料进行计量检测,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程,在计量环节中一旦出现任何的问题都将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对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进行影响,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生产流程进行完善,对能源和材料进行充分利用,这样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更好的对计量数据进行利用,体现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对产品的质量一定要保证,这样在各个生产环节中都要实行计量管理,对来料、配料等进行检测。在生产中为了实现优质高产对生产工艺可以进行改进,并且,对计量检测技术进行应用,对新工艺和技术的可用性进行验证,提高产品的品质。

近年来,节能减排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计量管理能够对能源的使用数据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对能源消耗变化情况进行掌握,也能对能源的利用实现更加的科学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为了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要进行不断的改进,计量管理可以在质量检测、数据统计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达到相关的要求。

2 强化计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企业的计量管理意识

企业运营过程中,计量工作经常会出现不受重视的情况,这和企业管理人员对计量管理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在计量管理意识方面要进行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要将计量管理工作归入正常工作范畴内,另外一方面,计量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保证计量的公正性,不能出现伪造数据的违规行为。因此,企业在实行计量管理时要保证具备相关基本素质。企业管理人员树立计量意识能够对员工的思想意识进行直接的影响,同时,要推动计量管理工作向着更为正确的方向发展。

2.2 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计量管理机制

虽然很多的企业设置了专门的计量部门,但是,很多都是为了对外部检查进行应对,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为了能够促进计量管理的发展,企业可以将计量管理和员工的绩效进行挂钩,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能够保证计量管理的效果。对计量管理工作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在考核中,可以将计量管理部门分为两个组,分别对对方的工作进行评定,在没有发现对方问题时,可以进行第二次考核,如果最终都没有发现问题两组人员都要进行相应的惩罚。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保证计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2.3 制定和完善计量管理章程

2.3.1 要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

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在计量器具购买方面以及报废方面的各个环节都要有非常明确的规章制度,对计量器具要实行统一管理,避免在任何环节出现失误导致计量结果受到影响。在购买新的计量器具前要填写购买申请,对器具的规格以及质量都要进行审核,这样才能保证其在使用的时候满足相关的要求,否则不能进行购买。在新器具购买以后,对相关的使用说明书要进行统一的存档管理,这样能够避免不懂得使用的人员在不清楚使用方法时能够准确的使用。在建立计量器具档案时,要能够对计量器具的每个状态都进行跟踪,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和控制。

2.3.2 提高计量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计量管理中,计量检测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计量管理中对数据采集和记录要进行重视,确保计量器具的正常使用,不能出现数据编造的现象,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3.3 计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对计量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使用者、使用时间、检测数据等信息都要建立科学合理化的信息库,实现数据的共享,这样能够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对原始数据信息进行查询,这样能够为有效解决提供数据支持。

2.3.4 使用绩效考核手段加强计量管理

对计量的各个流程也要进行绩效考核,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对能源进行节省,这样能够对生产成本进行降低,但是出现相反的情况也要进行相应的惩罚。

2.4 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

企业在计量管理中,体系和制度存在着不健全的情况,这样在日常工作中,员工的参与就至关重要,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尤其是计量管理以及计量器具维护的人员技术能力非常重要。企业员工可以学习相关的计量基础知识,例如:计量器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做到对计量器具进行故障识别,利用培训让员工能够在计量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并且也要实行相应的考核制度,保证员工能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2.5 充分利用计量数据结果改进企业生产流程

计量管理对企业的运营是否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只要在于计量数据能否得到真正的利用。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对生产成本进行降低,可以对原材料的计量数据进行分析,对配料的计量数据也要进行不断的检测,达到产品品质要求。要保证计量数据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要保证做到以下方面:要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度,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并且在数据传递时要保证得到及时的传递,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生产环节。

3 结束语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中,计量是非常基础的工作内容,其能够更好的推动企业实现科学化,对产品的品质提高也非常有利。企业计量工程能否到位对管理水平也有直接影响。计量管理工作中,计量体系、制度的建立非常关键,计量器具的使用是数据获得的基础,同时也是记录、分析和利用的基础。企业要对计量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进行重视,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书展.浅谈强化计量管理的方法[J].科技传播,2011.

[2]龚恒强.强化计量管理促进节能降[J].甘肃科技纵横,2013.

第6篇: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 英语人才质量 以英语为媒介的学术能力

三十年多来,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始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借助了经济全球化浪潮,并成为全球化的一支中坚力量。英语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之一。英语全球化体现在中国就是政府对英语的巨大投资和英语教育的普及,学习英语的人口快速增长。在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时期,既懂外贸又懂英语的人才炙手可热;服务业占出口比例逐步增长时,旅游英语、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稳定上升;随着商务会议和谈判更频繁地在中国举行,口译人员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英语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种类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呈总体增加趋势。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位置一开始是加工、出口贸易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所谓的“生产流程外包”中,从T恤到手机的各种产品的生产都转移到了劳力成本较低的中国。随着加工工业的发展,进出口贸易也繁荣起来,私人贸易公司成为经济中十分活跃的部分。根据科尔尼咨询公司全球服务2005年的指数显示,中国处于“生产流程外包”最具吸引力国家排行榜中的第二位。中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从七十年代的几乎没有到逐步增多,但是除了少数企业管理者和外贸从业人员外,产业工人并不需要英语。

除了“生产流程外包”,中国的服务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服务业与加工生产业不同,它与语言有着更多的天然联系。服务业的进出口需要比工业企业多得多的国际交流,反映出经济和语言的双向流动。虽然服务业出口目前在中国经济中占的比例还比较小,而且还局限于传统服务业出口,主要包括旅游、建筑和工程海外承包,但是传统服务业出口仍然增长强劲。旅游业服务出口的对象国主要是发达国家,旅游者来主要自欧、美,主要为了解中国文化而来。因此对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仍然强劲。旅游英语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还应熟练掌握以东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英语文本,包括系统地学习中国古典、经典著作的英译本。建筑和海外工程承包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和西亚。由于中国海外投资将长期化,建筑、工程英语人才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这类人才需要既懂技术也懂英语,而且对非标准英语要有较高的适应能力。一家在摩洛哥的中资能源企业,其投资方是香港,客户是摩洛哥,工程承包方是武汉,监理是德国公司,日常的沟通工作主要靠一个20人左右的翻译组。小组中有14人是英语翻译,占全部成员的70%。公司还要求所有翻译人员参加培训,在3年内成为“准工程师”或“工程师助理”。据调查了解,像这样对懂技术的英语人才求贤若渴的公司在海外还有很多。

但是,目前中国服务业出口的规模和种类还不能满足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需要。根据工信部2011的报告,截至2011年11月我国的服务业出口仍然存在三个不平衡:服务业出口远远小于进口,服务业出口远远小于工业产品出口,服务业出口存在行业不平衡。服务业还应扩大在信息技术、医疗、保险、金融甚至法律领域的出口。与工程和旅游不同,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必须是行业的专业人士。这类人才既不是英语+专业,也不是专业+英语,而是专业与英语的完全融会贯通。他们在学习专业的基础部分时就应该能够以英语为主要媒介,并通过后期大量的以英语为媒介的专业学术阅读和研究工作进一步强化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提供世界标准的服务产品,国外用户才能最终购买服务。

信息技术服务的外包对英语的要求要更高,需要集中一大批受过良好英语教育的科技人才。印度由于其在上层社会的长期高质量的英语教育,比中国更具备承接信息技术外包的条件。以帮助美国公司解决千年虫问题为契机,印度IT服务出口从1997-98年季度的约30亿美元上升到2010-2011年度的约380亿美元。未来世界的生产和服务过程将不再集中于一地、一国,而会分散于世界各地,所以参与生产、服务过程中的所有人员只有使用通用语言才能够降低信息流通成本,提高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优势恐怕只能保持几年了。海外投资大量涌入中国导致对劳力的需求增加,最终会提高工资和生产资料价格。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都曾经是电脑零件生产的最佳地,但是现在的许多业务都转移到了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业务也会转向其他国家,如越南和泰国。要保持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提供“价值链上游”的服务,依靠技能和知识,依靠创新,开启知识经济的增长新模式。

事实上,知识经济已经在中国崭露头角。涉及专门知识、研究能力和专业判断的服务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有分析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知识流程外包”。ABB是一家瑞士-瑞典能源管理和自动化设备跨国公司,它于2005年9月宣布将在上海建立机器人研发事业部。根据联合国贸易暨发展会议对跨国企业的一项调查,中国可能是“知识流程外包”最有吸引力的国家之一,印度紧随其后。印度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大批受过良好英语教育的各学科的博士。目前业已转移到印度的“知识流程外包”包括医药、法律、专利保护等领域。印度在英语方面的优势起到了很大作用。如果说“生产流程外包”需要的是学士,“信息技术外包”需要的是硕士,那么“知识流程外包”需要的则是博士。事实表明,只要国家能够培养出适合的人才,跨国企业就会把研发机构搬到中国来。

满足知识和创新经济增长需要的英语人才具有战略意义。对他们比对服务业的英语人才要求更高:他们不仅应该是各专业领域的专家,还应该能够以英语为媒介向全世界提供新理论、新概念、新工艺和新方法。这类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东、西方人文基础,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还要有卓越的管理才能。创新英语人才的培养方式目前主要是向海外输出留学生,然后鼓励他们以回流的形式为中国经济服务。创新英语人才的培养与其他英语人才培养的不同,不可以照搬“职业技能+英语”的模式,而应该注重培养以英语为媒介的学术能力。

建立英语人才的分级标准对培养具有学术能力的英语人才,适应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具有指导意义。欧洲的英语能力分级标准明确地指出了哪个级别的英语学习者具有学术能力。欧洲标准将英语能力分为A、B、C三级,其中C1级被认为是学术能力的入门级。详见表1:《欧洲语言学习、教学、评量共同参考架构》。

C1级是精确地构筑意义的能力的最低门槛,是用英语接受大学教育和进行专业活动的基本要求。最近的研究表明,C级别与B级别之间存在“天壤之别”,也就是从B级到C级有一个瓶颈,不是通过“更多的英语学习”就能够实现的。学习者只有长期地以英语为媒介进行学习和研究活动才有可能从B级上升到C级。在不同国家,达到C1级的年龄预期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少数英语学习者在二十二岁时能够达到用英语进行学术学习的水平(C1);在欧洲有些国家(如德国),达到这个水平的预期年龄为十四岁,比中国整整提前六年时间。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这张表所提出的标准,大多数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师的英语水平处于B级。这给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一个挑战:我们能否培养出能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批判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并且鼓励学生超过老师的英语水平?

综上所述,英语目前仍然是掌握世界知识的必要工具,通往全球顶级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个人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加入国际化公司的必要条件以及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可是英语人才的数量已经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与英语人才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由于经济增长的引擎已经从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转向质量和创新,创新性英语人才成为在中国未来经济中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人才质量是经济增长与英语人才需求的主要矛盾。一名英语学习者只有具备了以英语为媒介的学术能力、融合世界知识的能力以及与全球学术接轨的科研能力,他才是中国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所需要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Farrell, D. and Grant, A. Addressing China’s Looming Talent Shortage.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05.

[2] Friedman, T. L.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5.

[3] Graddol, David. English Next. The United Kingdom’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cultural relations. British Council, 2006.

[4] Phillipson, R. (2003) English-Only Europe? Challenging Language Policy. London:Routledge.

[5] Sastry, T. (2005) Migration of Academic Staff to and from the UK - an analysis of the HESA data. Oxford: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

[6] Sunstein. C.R. Infotopia - How Many Minds Produce Knowled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第7篇: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为目标,逐步改善信号覆盖薄弱区域信息通信能力,力争在2015年末使我区的通信服务能力达到中心城区平均水平,为“智慧”建设提供基础保障。2013年,完成“区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全程信息化管理。(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管线公司。配合单位:区规划土地局、绿化市容局、公安分局、水务局、建设交通委、环保局、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2.基本建成城市光网。2012年,已完成区所有城镇小区的光网改造工作,累计FTTH小区覆盖到达29万户。2013年起,逐步开展农村自然村的光网覆盖建设,并结合区域发展,同步实施泗泾南拓展大型居住社区、新城南部区域(高铁片区)、茸北生态园区等新开发区域的光网建设工作。积极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光纤到户第三方建设工作。(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3.实现无线城市全覆盖。逐步形成布局科学、覆盖全区的3G移动通信网络,配合重点工程、重点区域以及楼宇建设推进我区公共场所、服务场所的WLAN场点覆盖,覆盖率超过80%,接入能力达20Mbps。2015年末基本实现全区范围无线宽带连续覆盖和无缝衔接。(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4.积极促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业务,将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建成可承载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的高性能接入网。至2015年底,模拟电视关闭之前,完成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实现我区三网融合的工作目标。(牵头单位:区文广影视局。责任单位:东方有线公司)

(二)发挥信息化助推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和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1.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优化。2012起,启动我区的工业区、中山工业园、张江高新区漕河泾园3个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建设工作,对上述产业园区内公共移动通信基站、通信机房、基础通信管线、室内覆盖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化整合,建立全业务、全覆盖、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通信网络,达到“移动通信网络无缝衔接、WiFi热点区域全覆盖、百兆宽带到桌面”的信息通信服务指标,全面提升我区产业园区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产业园区发展需求。(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市管线公司、建通公司、东方有线公司。配合单位:相关产业园区)2.努力推进两化融合。进一步营造区域企业信息化建设氛围,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意识。对于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持IT企业开发和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化产品;对于大型企业,鼓励企业实施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规划(ERP)、数据挖掘系统、商业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先进信息系统,加快集团管控、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协同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和跨地域经营管理系统。引导发挥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支撑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优化企业能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工业生产效益。(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经委。责任单位:各相关企业。配合单位:各相关产业园区)3.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经济变得更有效率。在电子商务、物流等方面进行探索。加强现代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际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聚焦7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依托四个产业基地,增强产业集中度,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技术支撑,打造一批联结产业链上下游、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电子逆变技术、电力储能、智能变电站、智能用户端、智能芯片、特高压输电、分布式微网、管理系统与软件等九个相关产业。(牵头单位:区经委。配合单位:各有关街镇,产业园区)4.进一步发展农业信息化。建成覆盖全区的为农服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区农用土地管理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综合管理数据库、农村“三资”监管平台、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和假日乡村网。加快实施市科技兴农项目。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民中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牵头单位:区农委。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各有关镇、园区)

(三)加强“电子政务”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1.深化网上行政审批平台智能化建设与应用,推进“审批云”建设。围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深化网上行政审批平台智能化建设与应用,通过市区两级平台的对接,运用智能化手段,为实现跨部门协同审批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审批流程,整合现有资源,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支持;完善“一站式企业服务与管理系统”功能,拓展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功能,实现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时、全程监控,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牵头单位:区监察局。配合单位:区企业服务中心,区科委)2.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继续推进办公门户建设,提升平台的整体沟通协作能力;进一步推进整合更多现有的业务系统;完善法人领域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建设;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配合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能力。推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应用,大力发展跨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集成,促进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统计数据仓库。(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统计局。配合单位:各相关单位)3.开展电子政务云试点应用。初步完成部分服务器虚拟化及应用虚拟化建设。通过电子政务虚拟化,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之间的硬件共享、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共享资源,实现应用系统按需分配资源,既确保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又起到了节能环保、降低财政支出,并有效提高我区现有应用系统的性能及稳定性,以达到增强基础构架的目的。(牵头单位:区科委。配合单位:各相关单位)

(四)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营造生态宜居绿色家园

1.开发“大联动”信息平台。2013年基本建成“区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应急管理的水平,形成区指挥中心、街镇指挥分中心、村居工作站的“区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信息平台”三级运行模式,并在各区内联动职能部门实现单点或整机构接入,为“大联动”不同参与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智能化支撑。(牵头单位:区科委。配合单位:区“大联动”办公室,各区职能部门)2.建成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到2014年底,全区城市图像监控系统实现整体布局网络化、区际卡口全覆盖、局部区域闭合化、重要部位不遗漏的目标,基本建成“区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实现应急处置、警卫工作、治安管控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复查的智能化应用。确立“社会建设、政府租赁、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制定各类操作性保障文件,实现视频图像资源共建共享。(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3.开展智能交通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大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公交车辆、车站、营运场站等感知层系统、公交与出租运营调度监控系统,构建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陆上水上安全监控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及完善交通监控中心等,切实发挥信息化技术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支撑作用,提高公交行业科学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公交公司、电信)4.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以总体规划、分步推进、逐步完善为原则,在市级部门信息化技术应用基础上,研究和拓展各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研发区域食品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及其子系统,继续推进食品安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执法平台建设管理,以信息化促进区域食品安全监管现代化。在食品流通环节,按照市统一部署,做好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配合推进,继续加强市消费市场快速反应系统区子系统建设,健全消费运行监测机制。(牵头单位:区食安办。责任单位:区食药监局、区商旅委、区农委、区质监局、区工商局)5.探索数字环保。一是建成重点污染源管理系统和环境监察信息管理2大系统,着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二是建成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管理三大职能的信息监控集成系统,着力提高实时监控能力。三是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提升环境科技水平,切实提升监管效能。(牵头单位:区环保局)6.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一是建立区域住宅小区信息和相关社会经济信息在内的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已建住宅小区信息查询系统”,参与完善建设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项目全覆盖、管理全过程、部门全参与、服务全方位”的管理目标。筹建区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为我区的建筑节能工作纵深发展打下基础。(牵头单位:区建设交通委。责任单位: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民防办)二是参与市级网格化管理拓展工作,实施街镇网格化管理拓展,逐步打造“数字城管”基础平台;以“数字环卫”为目标,建立全区环境卫生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质量监督,实现问题处置的数字化流程。2013年,进行绿化市容局门户网站升级改版;开发城管大队门户网站,构建“数字城管”基础平台。(牵头单位:区绿化市容局)三是推动数字水务建设。应用物联网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水文数据采集、水文监测、智能决策和辅助调度系统,实现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的系统化管理,逐步启动防汛信息中心、泵站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建设。2013年建成水务综合信息系统。(牵头单位:区水务局)四是加快数字民防建设。2013年,建设公用民防工程视频预警系统、地下空间网格化(一期)系统,继续做好民防政务网站维护工作。“十二五”期间,在已建成的2家街镇指挥所基础上,继续完善市、区、街镇三级人防指挥网络,2016年前目标完成10家以上。(牵头单位:区民防办)

(五)推动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全面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1.积极推进“教育云”建设。一是初步建立“教育云”基础体系。二是启动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为全区学校提供应用统一部署和数据集中存储的基础环境。三是统一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推进在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化、教育资源和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数字化学习等方面系列应用。(牵头单位:区教育局)2.进一步提升卫生智能化水平。建成覆盖全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与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相适应、高效便捷的卫生信息系统,使全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在“基础网络全面覆盖、业务应用特色拓展、行业管理便捷高效、卫生服务群众满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到2015年全面实现全区实有人口人人拥有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享有信息化医疗卫生服务,并具有数字化全程健康管理的发展目标,使本区卫生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牵头单位:区卫生局)3.大力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大旅游信息化发展,一是通过微博等新媒体互动模式,全力打造商旅政务网和旅游网。二是提升咨询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旅游电子触摸屏进社区、进大学城。三是积极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提升商旅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商旅委。配合单位:佘山镇)4.积极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加强一门式平台系统的运用。二是完善街道基础信息的数据建设,实现对社区的精细化和空间化管理,完善街道原有的“一门式”服务平台、志愿者服务工作站等功能,整合各方资源,组建“一站式”事务处理平台。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面向社区居民开设各类便民服务项目、添置便民服务设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供。四是推进岳阳街道“智慧社区”试点工作,2013年底有比较明确、直观的效果显现。(牵头单位:区科委、区社区办。配合单位:区民政局、相关街镇)

(六)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营造可信、可靠、可管的信息化网络环境

1.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成立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对“预防、检测、预警、预控、应急、恢复”等工作环节进行指导、检查监督。(牵头单位:区府办。责任单位:区科委、保密办、公安分局)2.提升政务网络管理能力。加大政务网络维护管理力度,对全区政务外网用户进行域控部署,通过统一平台,实现单点登录,方便用户使用。建立统一的网络用户管理机制,制订统一管理策略,提高政务外网的管理能力,增强政府信息系统防病毒、防攻击、防泄密和反窃密能力。(牵头单位:区科委)3.加强政府网站安全防护。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市网安办下发的市政府网站安全保障指南的要求,积极开展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从管理机制、技术防护和运行维护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政府网站安全防护和管理水平。逐步建立门户网站群,以区门户网站为母网站,各工作部门为子网站,形成统一平台、分权管理、共享数据的理念,从而提高政府网站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区科委。责任单位:区门户网站。配合单位:区各相关部门,各街道镇)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智慧”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委办局、镇、街道、园区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负责“智慧”建设的总体规划及阶段目标制定等。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科委主任兼任,副主任由区府办副主任和科委分管副主任兼任,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工作。计划每年度召开一次“智慧”建设推进大会,总结上年度建设推进情况,布置下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各委办局、镇、街道、园区成立“智慧”推进工作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党政办公室有关人员及信息主管任组员,负责本部门、本区域信息化建设计划的制订、上级工作任务的落实以及相关项目的配合等。

(二)成立专家委员会

建立“智慧”专家咨询决策机制,做好“智慧”的顶层设计,结合地方特色,作好“智慧”规划方案,在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整体构架上进行总体把握,按照“统一规划、分类部署、阶段推进”的原则,有步骤、有目的地稳步推进。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完善系统接口规范、明确数据标准,以促进资源整合共享、提高系统整体效益。

(三)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

要逐步探索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元操作”的“智慧”投入机制,每年设立一定额度专项资金,以大力支持具有前瞻性、公共性、示范性、协同型、创新型的项目,按轻重、分缓急,确定年度重点推进项目,集中财力,干大事、干好事;加大“两化融合”资助力度,吸引集聚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建设。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化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体制,规范项目操作和资金监管,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是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区各委办局,各镇、街道、园区的信息主管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岗位职级,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信息主管队伍在“智慧”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普及信息化基础知识,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各类信息化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活动;规范化信息技术培训市场,切实提高现有的社会培训质量。三是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引进培养一批领军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形成支持“智慧”建设的智力保障。